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形体舞蹈

形体舞蹈

时间:2023-05-30 10:08:32

形体舞蹈

形体舞蹈范文1

一、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

形体的基本内容包括体形、体态、体态语三个要素。体形是指人体的自然形状,即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体态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种习惯姿势,即人的站立、行走、坐卧、举止的身体姿势状态。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势、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等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辅无声语言。它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肢体语言,伴随着有声语言用于交际中,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强化、补充和丰富。

形体可称作“静态形体”,体态可称作“动态形体”,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互有影响。总体看来:体形的状况更为先天和可观,而体态的后天可塑性则更大;体形主要反映人体基本状况,而体态主要反映人的修养及品位。

舞蹈形体训练是指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站、坐、卧、走、跑、跳、支撑等基本动作进行科学的、美的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以人体解剖学和人体运动科学为基础,以体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变受训者原始、自然、粗犷的形体动作状态,提高人的运动机体的柔韧与灵活性,增强肌体的可塑性与形态美,逐步改善受训者的体态动作美。

以基础的美学原理为指导,培养受训者的审美情趣,增强其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受训者的高雅气质和运用自如的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形体的动作能力。

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它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美学原理为指导,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素质训练。简单来说,形体训练就是美的训练,即外形美与内在美的训练,它是改善运动肌体、增强体质、提高形体美与增强审美意识,将人们无意识的肢体活动演变成有意识的强身健美运动,从而获得更为健美的体格,优雅端庄的体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形体动作训练是载体,是基础;美的意识是灵魂,二者不可偏废;美的意识只能在形体动作中去培养。

二、形体训练的价值取向

舞蹈形体训练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舞蹈形体训练的学生,改善了他们的体态,增强了美的意识,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提高了发掘塑造自我、适应环境、表现自我的能力,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在现代社会交往中这种美好的形体及风度气质总是受人欢迎,不仅给人以美感,令人亲近、羡慕,而且还会涵养个性与人格魅力,使人变得更富亲和力与征服力。他们往往拥有更多的自信,这对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增加获胜的砝码都有积极作用,利于人们把握身边的机会。另外,审美内容的社会化,使现代人普遍向往个高、健美、潇洒的形象,而那些个矮、偏胖、过瘦、形体不美的人也有这种个人向往。尽管他们在人格和聪明才智上并无欠缺,但外形的某种不足让他们在工作和社交中平添了许多烦恼。在社会的竞争中,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自卑,并因缺乏自信与勇气而处于弱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形体美现已成为当代青年培养美好风度和气质的第一步。试想,一个斜肩、塌胸、腆肚的人,装束打扮得再好也欠缺风度和气质。一个人的形体状况和大方雅观的举止,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还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国民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关乎民族和国家总体形象的大事。

舞蹈形体训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舞蹈形体训练是集舞蹈、音乐、美育、体育为一体的新综合课程,其内容丰富多样,并能以其独特的形式营造特殊的课堂训练气氛,并使人始终处于快乐而富美感的运动中。优美的音乐,多变的节奏,人体通过各关节、各部位肌肉群的协调运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姿与舞步,让参与者身心合一、陶情养性、展示自我、增进交流、促进协作、感情升华,在训练中陶醉于高尚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

开拓艺术思维,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重大意义。多年的舞蹈形体训练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舞蹈形体训练课在宏观上看:一是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一种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的综合性探索;二是健美人体,美化人生,建立一定的良好的自我概念;三是能满足学生对强身健美的求知欲望,培养正确审美意识;四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能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续性;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磨炼刻苦、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从微观上讲:舞蹈形体训练,一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使青年人个子长高;二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听、动觉等各感觉器官得到锻炼,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智力得到发展;三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可消耗血管壁周围多余的脂肪,使管壁富有弹性,口径增大,血流量加大,进而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起到积极预防疾病的作用;四能矫正骨骼的形态,使不良骨形在正确的压力、拉力下向正确方向发展,增强骨的弹性与坚固性;五是拉长肌肉线条使肌肉丰满、结实、匀称,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线条使之美化的目的。

三、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形式

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一门课程,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以改善学生的体型、体态、体质为目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阐明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以及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并注意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前瞻性的原则。

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首先让学生了解形体的含义;舞蹈形体训练的意义、目的、人物及要求;了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自我生理与心理特征以及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向他们灌输舞蹈形体训练的新理念,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并引导他们确立适合自我行之有效的舞蹈形体训练方法和目标。

2、舞蹈形体训练的内容是进行体能素质训练,这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课前必备的热身活动。它涉及到肢体的各个部位:颈、肩、胸、背、手臂、腰腹、胯、腿部、膝关节、脚踝及跳跃的单一练习。通过局部到整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具有一定的开度、软度、延伸、收紧、放松、柔韧、力量、控制等,把身体的各部位充分“解放”出来,使之处于自控、自如的状态,才能顺利地进入舞蹈美感的训练。

3、舞蹈训练的主要方式。这部分的训练内容及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有:芭蕾舞、社交舞、民族舞、校园集体舞;现代的有:现代舞、有氧拉丁健身操、舍宾、街舞等。曲径通幽,可适情、适时、适地、适人地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以达到形体美的训练目的。

芭蕾舞。与一般舞蹈演员相比,芭蕾舞蹈演员的体态是最佳的。这源于芭蕾的形体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后,臀、腰、腹部肌肉得到了强化,形成了强有力的肌肉夹板,使腰部及躯干成异常挺拔的姿态。这是舞蹈演员体态美的重要前提。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规范的芭蕾形体训练,使学生获得挺拔、舒展的外部形象气质,可以说,这是任何方式的训练都无法代替的。

有氧拉丁健身操。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专门器械上进行操化练习,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并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还能塑造健美形体,培养身体正确姿态,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产生烘托气氛,激发人们热情的效应。健美操在这种节奏鲜明、欢快热烈的乐曲伴奏下进行,其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和力度的特点。无论是肢体的弹性、肌肉的力量,还是瞬间的控制,都充分展现出练习者的个性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释放心情,展现青春活力,培养自信再现青春光彩。

四、舞蹈形体训练的思路与措施

(一)舞蹈形体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形体运动的规律。形体课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效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并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坚持形象性、趣味性、审美性与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2、科学、规范训练的原则。主要是指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及巩固提高原则。

3、舞蹈性原则。主要指学生在正确理解美的本质、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舞姿优美、节奏正确,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二)课程设置

首先,形体训练动作要营造一个培养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训练场所。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上体育课时的“快、静、齐”的集合整队要求和一丝不苟的严格训练,便于开展课堂的动态性教学与实际训练。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在初始阶段进行的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动作的要领、特征,从局部到整体,重在找感觉,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动作,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舞蹈实践后,教师可选择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去激发、调节学生的情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兴趣性。

形体舞蹈范文2

关键词:非舞蹈专业;形体舞蹈;训练形式;教学研究

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形体舞蹈课程,可以协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身体素质,为其专业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为了强化形体舞蹈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舞蹈精品的人性美设置为着手点,使学生在动作、情感上获得体验。[1]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形体舞蹈课的开设意义,并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两大模块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形体舞蹈训练,达到强化身体素质的目标。

1 解析形体舞蹈课开设的意义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形体舞蹈训练课的开设能够强化人体心肺功能,使体循环与肺循环更加顺畅,并且关节的活动度也会有所提升,体能素质得到增强也是必然的。基于形体舞蹈训练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其运动量是因人而异的,这在强化学生审美观念与艺术修养方面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形体舞蹈训练能够发挥降压作用,并推动身心协调健康发展进程,能够协助学校完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主要得力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能素质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身心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对于声学这一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形体舞蹈训练的学生在就业环节上,体型与气质修养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这主要因为其在歌唱的同时,随着音乐节拍以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乐曲中蕴含的思想,此时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更为浓烈,观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能感受到来自艺术的美。总之,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舞蹈训练课的开设,能够协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技能,强化自身体质与艺术修养,为提升其的专业水平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开设并教好形体舞蹈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2 形体舞蹈课程开展的现状

2.1 教学内容

在形体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上,各个学校之间基本上无明显差异性,通常有《民族民间舞》《舞蹈作品赏析与舞蹈基本功训练》《形体》等。概括地讲,国内学校大体上是借助《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或者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础》等内容开展形体教学,协助学生对舞蹈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2.2 教学目标与任务

不同学校在形体舞蹈课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出一致性,说明其教学任务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具体是在形体课程教学中弥补学生体态方面存在的不足,锻炼与强化他们肢体与躯干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柔韧度、力度等。在传授不同舞种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不同舞种的风格与动作运动的方式与规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艺术修养。

2.3 教学设备与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备上,很多学校以资金运转不周为由而不落实舞蹈室建设以及舞蹈教具配置等工作,镜子高度不达标、活动的把杆数量短缺、木质或橡胶地板维修不到位等现象屡见不鲜。并且,师资配置也缺乏稳定性,这也是提升非舞蹈专业形体舞蹈训练教学质量所遇到的瓶颈。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学校的形体舞蹈训练课上,教师采用的都是讲解示范的教学方式,并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作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还有一些教师运用课外艺术实践这一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的基本知识与关键技能有一个全面了解,达到塑造优良体型,强化艺术审美能力的双重目标。

3 探究非舞蹈专业强化形体舞蹈训练效果的有效方式

3.1 科学安设教学内容

形体舞蹈课程训练是以训练非舞蹈专业学生的体态、动作协调性、身体感知力以及提高舞蹈艺术修养等作为课程目的。舞蹈形体课程是普及性质课程,而非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选择容易或适中的程度;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以“广”为主,而非“钻”。所以,舞蹈形体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多样化的,教师为了提升教W效果,应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去更好地完成舞蹈形体课教学。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诉求,只有这样,舞蹈形体课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舞蹈知识,感受更多舞蹈魅力。[2]比如,在进行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形体课程时,教师除了选择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主要训练内容,还可以选择恰恰、爵士、肚皮舞、拉丁舞、街舞等其他舞蹈种类来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舞种导入教学体系中,从而达到优化形体舞蹈训练质量的终极目标

3.2 科学编制教学方法体系

第一,以人为本。概括地说,教师应该参照非舞蹈专业学生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将与形体舞蹈课程相关的理论与技能传授给他们。对于柔韧度等基础训练内容,参照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删减施,不能完全以教材内容为基准,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身体素质等因素,才能使学生在形体舞蹈训练过程中展现出姿势美、体态美、线条美以及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对于多数非舞蹈专业学生来说,情感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提升形体舞蹈训练效果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优越性。[3]具体是指教师抓住学生情绪特点,由此达到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的目标,通过思想教育与动作技能传授等途径,协助学生切身领悟到形体舞蹈训练带来的。此外,在形体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播放顶级舞蹈名家的优秀剧目、优秀作品等,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对形体舞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初期形体训练目标的实现铺路垫石。

第二,师生合作。为了使非舞蹈专业的舞蹈形体训练质量有所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与纠正。并且合理地应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肢体语言、面目表情、内心情感三者能够有机结合,为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奠定基础。当教师把某一组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以后,应该给他们回顾、思考、总结、消化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采用分组练习、示范练习等多样化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协作、沟通、借鉴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优化形体舞蹈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三,教学的实效性。与舞蹈专业的学生相比较,非舞蹈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更加重视实效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将实效性放在首位。具体的办法是在设置训练课程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因素,以强化学生体态、顺利就业为基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从而协助学生在求职面试环节中凭借自身的优良条件,获得应试单位的青睐。

4 结语

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舞蹈训练课程的开设在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针对目前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务必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实用性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强化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志平,韦莉莉,韦芸芸.形体舞蹈训练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探究[J].大众文艺,2015(23):222.

[2] 张富田.地方性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形体舞蹈范文3

关键词: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形象

1前言

1.1选题依据

现如今青少年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长期以往形成驼背、O型腿等不良的身体形态,对此我选择体育舞蹈进行研究。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种肌肉关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形体,表现出各自情感与技艺,可以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培养良好体形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培养出蓬勃向上的气质而且能在参与中建立友谊,陶冶情操。体育舞蹈由恰恰、牛仔、斗牛、华尔兹等十种舞步组成,练习这几种舞蹈可以使青少年具有运动员风度、气质,又可以具有舞蹈者的神、形、情,原丽英学者在《浅谈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一文中描述道,体育舞蹈它不是叙事舞蹈却让人领略到浪漫飘逸的气息,它不是健美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让人在惊险难中感受到运动的美,而是让运动随着肢体的舒展,腰、髋部有节律的摆动中去体验一种特殊的美感[1],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深远。

1.2体育舞蹈的基本介绍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运动和艺术融为一体的高雅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将强身健体和身形塑造有机结合,同时完美地融合了舞蹈、音乐、服饰、风度,深受大家的喜爱。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是一种美的气氛的营造过程,许多研究者不断对体育舞蹈进行深入地研究,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剖析和审视体育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的具体作用.体育舞蹈基本描述:华尔兹,其舞姿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动作如行云流水;探戈,洒脱,奔放,动作刚柔相济,快速有序,左顾右盼,前后闪头的头部动作使舞蹈更显有棱有角;狐步舞大方,悠闲,步法严谨而轻松,步态优雅而流畅;快步舞轻快、活泼,舞态飘逸稳定;伦巴缠绵委婉,柔美抒情,舞蹈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由于每首舞曲音乐主题基调不同,所以情感的抒发也不同,有的欢悦而旖旎,有的深沉而纯情;恰恰恰欢快风趣,诙谐花俏,极富节奏的打击乐使舞蹈动作形成一种滞动有节的“脆”劲,给人俏皮利落感;桑巴狂热,极富弹性的舞步注重音乐切分;牛仔粗犷,斗牛勇敢、激奋[2]。

1.3文献综述

现如今国内外体育舞蹈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舞蹈源于欧洲、拉丁美洲,16世纪传入法国,1950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的“黑池舞蹈节”,而我国1986年才正式将其引进,1991年5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才正式成立,由于中国的体育舞蹈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广大人民心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态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效性的影响,许多学者将注意力转到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这个方向上,何跃春教授曾对我国29种体育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体舞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舞类科研论文的数量每年都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集中在体育舞蹈的作用与价值、体育舞蹈与形体[3]。体育舞蹈是具有独特风格的项目,陈智强学者认为体育舞蹈具有个性风格,这些个性风格就是通过身体姿态来表现,各个舞蹈之间既有通性又有异性,共同点是要求身体姿态舒展大方,挺拔;异点是各舞种有各自的个性化的风格,这就要求舞者用个性化的身体姿态来展现出各舞种的风格[4]。赵军学者认为体舞是舞伴之间协调配合的一项运动,它通常由一男一女组成[5],胡凯学者认为,体育舞蹈是通过人体来表达的,它始终要求舞者保持良好的姿态美:挺胸、收复、立腰、平肩、梗头、松膝、大腿和臀加紧上提,这种舒展、挺拔、刚健、优美、端庄、典雅的体态,既给人精力充沛之感,又蕴含艺术魅力[6],正是这些风格特点可以培养青少年身体形态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我认为国内外体育舞蹈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国内众多有些学者的钻研已经逐步紧跟国际步伐,发展的迅速也是有目共睹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及青少年本人意识到青少年良好身体形态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舞蹈对培养青少年良好身形的时效性[7],因此许多家长选择体育舞蹈来改变孩子的形体气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舞蹈对青少年的形体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篇论文我通过中国知网,扬大图书馆资料库等方式选取了九篇知名学者对体育舞蹈队形体影响相关文献,然后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我论文相关的的部分,为我的论文做基础。

2.2.2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后,依据阅读过的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通过逻辑分析法,对我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与综合,以此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体影响的分析

3.1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型的影响

体型是指对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总体描述和评定。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定型,柔韧性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练习体育舞蹈时需要练习者挺胸收腹可以使青少年的勾胸驼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使得脖子看上去更长、挺拔;坚持一段时间的压肩和手臂伸展的动作练习,可以矫正青少年耸肩,看上去更有气质;长期的绷脚尖、腿部肌肉收紧、膝盖向里收的动作可以使腿部线条的动作更加优美;跳舞时八字脚站位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0”型腿。不论跳探戈、伦巴、华尔兹何种形式,都必须挺胸收腹,头、颈、背、臂、腰、胯、腿、脚各部位联合协调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

3.2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格的影响

体格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在观赏者看来很流畅很轻盈的动作,其实每一个都需要表演者挤压肌肉全身用力,看起来轻松时则需要表演者既要有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又要有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青少年在做不同的动作时,为了保持平衡、更好发挥,需要不断改变动作,这些都需要各个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所以力量素质可以得到加强;耐力素质:体育舞蹈持续时间比较长、运动量比较大,节奏动作变换明显,人易感疲劳,因此对青少年的有氧耐力有一定要求;柔韧素质:柔韧素质得到发展才能使动作更加舒展,每节课前都会进行压腿、压肩等练习,有利于柔韧素质的提升;灵敏素质:体育舞蹈节奏变化快,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青少年练习者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对灵敏素质有提高作用。体育舞蹈通过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从而达到一定的体格提升目的。

3.3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姿态的影响

姿态包含站姿、坐姿、走姿。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姿态效果尤为显著,坚持联席会受益终身,练习要求练习者挺胸收腹、两腿用力绷直、两肩向下沉,长此以往练习者的站姿、坐姿会有很大改善。体育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不同的步伐组成,如伦巴走步,华尔兹步等,这些优美的步伐会对走姿产生积极影响,走姿变得轻盈,是青少年看上去更有活力、蓬勃有朝气。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首先是体育舞蹈对青少年整体形象的影响,它是一项集娱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体育性质的舞蹈,它既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的激烈,又不像舞蹈那么的柔和。长期坚持体育舞蹈对练习者的体型、体格、姿态三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练习者形体更加均匀协调,不良的身体姿势得到纠正,男生看上去更加玉树临风,女生更加亭亭玉立。其次我对体育舞蹈为什么可以对青少年形体产生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每节体育舞蹈课开始都是形体训练,而这些训练对青少年正确身体姿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对青少年的不良姿态有显著效果,它们大致分为三种:基本姿态训练、柔韧训练、组合套路训练。

形体舞蹈范文4

【关键词】舞蹈训练;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J7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56-01

舞蹈训练离不开形体的训练,通过合理的形体训练,舞蹈者会达到身体形态的优化。身体优雅,举止得体,这都是积极形体训练的外延表现。在学习中,学生应充分重视形体训练对于舞蹈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者要设计科学的训练手段,组织学生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达到美学效果。学员要刻苦训练,规范练习,坚持做到形体训练自觉性、优美性、实用性。一旦形体训练达到既定目标,相应舞蹈水平一定会提高,随之而来,舞蹈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气质面貌,舞蹈感觉都会上升一个层次。

一、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目标

(一)提高身体素质。舞蹈训练对于身体耐力的要求很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大强度的舞蹈训练是无法完成的。而在形体训练中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身体姿态和外在气质的提升。通过形体训练,学生们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外在美的流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审美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三)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长期的坚持训练,会促使学生们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在训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克服困难的过程,培养了内在的优良品质。

(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舞蹈训练培养美感,形体训练是形成美感的直接表现形式。坚持训练就等于一直受美的熏陶,所以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二、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意义

形体训练的组成内容包括体形和姿态的训练。舞蹈者完美的体形是长年累月坚持锻炼和保持的结果,它可以向人们展示外在的形象美。坚持形体训练的学生,必定气质优雅,体态标准,举止大方。长期的训练势必要付出很多艰辛,这对于学员的意志品质起到了考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学员,他们才会变得坚强、自信、有担当。舞蹈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艺术学科,通过形体训练的学习,提高了的学生综合素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和悟性。形体训练是舞蹈学习的基本功,坚持不懈地科学训练,是学生能否在舞蹈领域取得建树的根本基础。

三、提高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可行性方法

(一)提高形体训练的设备投入。良好的训练场地和充足的设施是舞蹈练的保障。场地要足够安全明亮,卫生整洁,这是学员能否积极训练的基础。训练离不开音乐的使用,适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体训练要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每一个舞蹈学习的学生先天条件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舞蹈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目标。舞蹈教师要善于观察,合理灵活地把握学生心理,做好科学的训练指导,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良性提高训练效果。

(三)形体训练要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形体训练中,切不可盲目加快训练节奏。训练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强调规范,由易到难逐渐加深训练内容。舞蹈教师要把握住循序渐进的原则,形体训练的提高是需要点滴积累的,这是慢功夫。教师在训练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训练方法,让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学生训练信心和专注度提高了,训练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四)提高舞蹈教师的训练指导能力。舞蹈教师的训练能力是学生能否提高形体训练水平的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既能准确清晰地讲解形体训练的理论知识,又能根据教学内容,面对学生做好动作的示范指导。良好的训练需要兴趣的激发,兴趣可以促发训练的持久高效进行。无疑,舞蹈教师的训练指导能力是学生训练的保障,教师能力越强,水平越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训练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五)形体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人体机能和构造是具有生物规律的,形体训练要把握好这一规律。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力量性各不相同,舞蹈教师在训练中一定要利用好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知识,科学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科学的训练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可能会造成运动的损伤和训练效果的停滞不前。形体训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相辅相成,二者和谐同步不脱节。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协调一致地系统性训练形体,使学生形体训练更富有表现力,拓展学生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水平,从而促进舞蹈训练水平的总体上升。

总之,舞蹈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现目标,利用有效的训练手段丰富和提高训练水平,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实现舞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形体舞蹈范文5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舞蹈课程;评价方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形体舞蹈课程相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梳理整个形体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共有三点主要问题。第一,因为场地的限制,形体舞蹈课程多以理论为主,加以少量实践训练进行辅助教学,这容易造成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高、训练不系统、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形体舞蹈室,上课多采用普通教室理论授课的形式,形体舞蹈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理论讲授完全达不到课程训练目标,学生学习也十分枯燥无味。第二,缺乏专业的师资,有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有形体舞蹈室,但教师不是舞蹈专业毕业,在形体舞蹈课的专业知识上受到限制,不能给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第三,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形体舞蹈训练。对形体舞蹈存在畏难情绪。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基本功训练,如压韧带等练习的痛苦上。一提到形体舞蹈课,第一印象就是“痛”。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形体舞蹈课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

首先,设定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需求的形体舞蹈课程目标:第一,扎实学生对形体舞蹈练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培养学生对形体舞蹈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良好的形态;第三,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培养学生对旅游演艺文化的正确审美。其次,将形体舞蹈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舞蹈理论学习;第二部分,形体训练;第三部分,民族舞蹈训练。每一部分采取不同学时进行分部教学,如图1所示。在舞蹈理论学习中,将舞蹈理论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舞蹈发展,舞蹈作用等内容直接讲授与学生,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人体基本形态包括头部、肢体、躯干等部位的训练,达到基本感知的目的,并了解掌握正确的坐立站行的基本姿态。通过基本的形体训练,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对肌肉力的控制。教师在形体训练中,应采用简单芭蕾基本功训练,如把杆压腿、擦地、蹲地训练。多采用学生容易掌握的动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一定训练基础后,可以增加行进间基本步法和各类姿态练习。最后,在民族舞蹈训练中,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针对旅游演艺文化中主要民族舞蹈的训练,如藏族、羌族、傣族、彝族等民族舞蹈的学习,从最基本的单一舞蹈动作入手,反复练习单一动作,形成简单的民族舞蹈风格组合,风格组合熟练后,可以进行成品民族舞蹈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和分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通过形体训练和民族舞蹈的练习,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追求,陶冶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现未来高级人才必备的自信,让学生学习掌握不同民族舞蹈,更是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有促进作用。

(二)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条件,进行分组教学

每个人接受学习的能力不一样,每位学生掌握形体舞蹈动作的程度也就大不相同,为了提高形体舞蹈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形体舞蹈课堂活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改良传统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让每位学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高低及课堂表现好坏,分成不同小组,每组有不同训练侧重点,每个学习组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区别设置[2]。如将掌握藏族舞蹈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当在藏族舞蹈训练时,教师对本组学生采取螺旋式的教学方法,把单一的舞蹈动作重复示范,连贯的动作的分解示范,再逐步由单一动作过渡到连贯动作,不断巩固,不断重复,特别加强这组的藏族舞动作训练,并适当延长该组藏族舞蹈训练时间,有效地提高该组藏族舞蹈学习效果,以此类推,争取不同小组都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3]。通过这样分组方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舞蹈动作,并且通过分组可以降低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带来的部分学生怕跟不上二产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再辅佐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对于学习形体舞蹈课程的兴趣激发到最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课内外教学相结合

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师的授课手段更加智能化,教学工具更加现代化,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同样,在形体舞蹈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智能教学工具。在形体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不同阶段,结合现代智能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在课外,利用发达的网络媒体,鼓励学生从开放的网络平台搜寻丰富值得借鉴的优秀舞蹈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观看这些舞蹈视频,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分析视频中舞蹈的优劣,对比自身问题,汲取优点,改善不足。教师还应该加强课外实践学习,带领学生观赏旅游地演艺文化作品,如在圣象峨眉,其作品从幻、雅、灵、蜀、刚、梦、禅七个部分,将普贤骑象、金顶、雄峻山川、秀美茶山、变脸、长壶茶技、木偶书艺、峨眉武术等各类特色旅游资源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精湛绝妙的节目策划和舞美设计在舞台上得到了美轮美奂的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对舞蹈文化和演艺文化有最直观的感受,并了解一个景点旅游演艺文化的优劣,让学生对舞蹈表演有全方位的感知[4]。其次,在课内,可以利用摄像机等设备全程摄像,学生一边通过模仿学习教师的动作,一边回看录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找到自身不足,并加以修正。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还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通过课堂内外,多途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良好掌握形体舞蹈的基础内容,对民族舞蹈文化也起到一定的传承保护作用。

(四)采取“多方位、过程化”评价方法

为了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课程考核标准,笔者建议应建立形体舞蹈课程训练“多方位、过程化”的评估体系,其课程成绩分布。在该课程体系中,为了增加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可持续性,将考核融入日常学习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离不开评价,该体系中进行的评价,一方面,以展示形体舞蹈组合为主,包括考核学生掌握的形体美的展示效果,民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掌握程度。评价中应根据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和进步程度,对照形体美,舞蹈美原则,给予评价。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形体舞蹈课的魅力,感受到形体美的自信。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自我评估环节[5]。通过学生自评考核,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多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训,如不同小组分别撰写参观景区旅游演艺文化报告等。教师在评价中,不单要对形体展示结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评[6]。不再以一次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立体的过程性评价。

三、结语

形体舞蹈课是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从美育出发,教会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从德育出发,分组训练学习,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升学生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力。从智育出发,通过课外调查报告和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让学生了解多民族文化特点,保护和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无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还是其他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作用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全面普及艺术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荣蔚.如何利用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242-243.

[2]刘桂芳.转型中的中国舞蹈教育[J].艺术教育,2004(4):24-25.

[3]张飞龙.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新校园旬刊,2011(4):17.

[4]岳娜.浅议素质教育中的舞美教学[J].劳动保障世界,2016(14):70-71.

形体舞蹈范文6

【关键词】舞蹈形体;护理工作;礼仪;关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服务意识在不断提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对于医务护理行业来说也是如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仅有良好的护理技术,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护理礼仪。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而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通过舞蹈形体训练进行培养。

1.舞蹈形体训练对礼仪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

舞蹈形体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礼仪修养,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礼仪修养,开设舞蹈形体课是十分有必要的。

1.1护理学的学生要通过舞蹈形体课训练规范自身的形体

从目前的现状可以知道,护理人员的礼仪修养现状跟新时代对护理人员要求存在差距。在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以及服饰外表方面有一定的出入,需要加强护理修养的训练,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养。在保证护理礼仪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舞蹈形体的训练,可以更好的帮助护理人员塑造形体礼仪以及气质。

1.2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倡通过舞蹈训练人们的礼仪。因为礼仪教学具有开放性、活动性、主体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所以礼仪教学要在一定的场合开展。舞蹈形体训练符合礼仪教学的要求,不管是邀舞礼仪、服饰,还是肢体动作等都能够体现舞蹈者的修养以及气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舞蹈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引导以及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同时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精神境界,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1.3舞蹈形体训练舞蹈的选择

虽然舞蹈可以帮助人们塑造形体,但是不同的舞蹈会产生不同的气质,例如,跳街舞的人自身的气质比较不羁,跳古典舞的人比较温雅等,护理人员在选择舞蹈形体训练时一定要选择好舞种,护理人员一般要求稳重,可以选择不同的舞种进行形体训练。通过跳舞,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面部表现力,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1.4舞蹈形体训练的重要意义

舞蹈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进行形体塑造,同时还可以提高练舞者的气质。护理人员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其更好地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通过舞蹈训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的心理发展,舞蹈形体训练的过程是一个锻炼人意志水平的过程,护理人员通过对训练的坚持,锻炼了自身的意志水平,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舞蹈形体训练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舞蹈是一种综合性比较高的艺术,通过舞蹈训练,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能力,如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协调问题的能力等,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轻现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氛围。

2.影响护理人员进行舞蹈训练的因素

2.1生理因素

护理人员在上学时,身体已经成熟,在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时,有的动作已经做不来或者不协调,使有的护理人员对舞蹈形体训练丧失兴趣以及信心。

2.2心理因素

舞蹈形体训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你不可能逼着他们去学。护理人员用的对这个不在意,,认为自己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改变,而男性护理人员认为舞蹈形体是女性才会去学的,也不会积极的进行舞蹈形体训练。

2.3环境影响

一般上护理学校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舞蹈形体训练。

2.4教学

舞蹈形体训练比较单调,需要教授者提高教学方法,不要使学生感到厌烦。

3.护理礼仪以及护理礼仪的重要性

护理礼仪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护理工作者自身修养的体现。护理礼仪主要包括了:护理工作者的仪表、护理工作者所用的沟通语言以及护理工作者自身的行为规范。在21世纪,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护理礼仪。

4.护理礼仪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4.1护理礼仪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亲和力

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以及患者家人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护患关系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护理礼仪的话,病人在其护理下,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好处。

4.2护理礼仪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护理工作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护理礼仪,具有较高护理礼仪的护理工作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以及护理技巧。护理工作者在工作时,要通过良好的护理礼仪,抚平病人的创伤。好的护理礼仪不仅仅体现在护理技巧上,同时还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礼仪会使护理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责任心,使其在护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出错,增强其护理质量。

4.3护理礼仪极大地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因为生病而进医院,心情难免低落,护理工作者应该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对病人心理进行护理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一句温暖的问候,关切的表情,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走进患者的内心,找出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解决它,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结束语

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注重护理礼仪,护理礼仪可以通过舞蹈形体训练出来,医院要想培养具有高护理礼仪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舞蹈形体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形体,培养护理工作者的气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谭佳鑫.浅谈舞蹈形体训练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5(12):118-118.

[2]董慧明.浅谈护理专业形体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3):124-124.

形体舞蹈范文7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教育 舞蹈形体 舞蹈鉴赏

    形体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项目,而且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

  

[1] [2] 

  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 运用现代化设备,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的优势,具有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生活、季节、情绪、事件、食物、动物、音乐等等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

    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 创设校园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不断重复着肢体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甚至单一的舞蹈动作训练都会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来训练达到健美的体形及舞蹈感受力。舞蹈形体教育课程中不仅是单一的训练,也要注意兴趣教学的实施。如在每学期中都会出现形体的完整性组合练习及集体舞等,可以通过学校的早操、午间活动、校园的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展演,给校园增添文化的气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借以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舞蹈训练中,形体的训练是更好的使学生具有健美的外形,舞蹈欣赏是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及修养的提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的感触才会越深,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作品将内在的心里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能更好的诠释舞蹈作品。

形体舞蹈范文8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作为舞者在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特别是舞曲音乐的前奏部分,更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然而大多数舞蹈音乐的旋律,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次要素材用以烘托意境,不要让音乐的旋律被伴随它的次要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

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注重实际、实用、实践。“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作为选手,当我们步入舞池或进入赛场,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平和下来的关键是理解音乐,倘若您对华尔兹音乐没有很好的理解,对其不同意境的乐曲没有把握的心境下,您的心态必然会随之紧张或波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都会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因此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刻意的加以训练的内容。学习英文需要练习听力,学习舞蹈也是如此,若不能很好的理解舞蹈的音乐,就不可能很好的把握音乐,更谈不上诠释音乐了。

   我们知道了舞蹈音乐是由“节拍”、“节奏”、“旋律”组成的,其“旋律”决定了音乐的主题思想,也是舞者需要用心的去理解和诠释的主题,更是舞者与音乐能否完美融合的关键所在,“节奏”决定了舞曲的“品格”与“快、慢”,“节拍”告诉了我们此音乐的“轻重缓急”。以上种种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听懂音乐、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只有这样的选手才会在舞蹈中得以达到艺术的升华,而不会成为“音乐的奴隶”,更不会在音乐节拍的引领下“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纵观世界大师的比赛以及表演,不难看出其对音乐的把握,以及在技法的处理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由此诠释出的舞蹈意境各有特色,这就是舞者的风格。是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的意境不同,造就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让人赞叹不已真可谓“顶礼膜拜”,这不但是来自音乐的魅力,更是舞者的身心与音乐完美融合的结果。

形体舞蹈范文9

关键词:形体舞蹈训练;女大学生;身心影响

1前言

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数在18~22岁之间,向往美、追求美的意识比以前更加强烈,希望能得到众人的肯定。她们的形态机能特点是:肌纤维纤细,脂肪较厚,肌肉圆滑,在力量、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方面均较差,但平衡能力较强,由于椎间软骨较厚,身体各关节灵活性、协调性较好,适合开展节奏感强、艺术性强的运动项目。而形体舞蹈训练正是按照女大学生形态机能的特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与脂肪的消耗,在娱乐中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非常适合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2形体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2.1形体舞蹈训练对身体的影响

2.1.1塑造形体。有研究证明,通过科学的形体教学与训练,可以改变和改善不良体型,达到肌肉匀称、比例协调、举止和谐、姿势优美、气质高雅。形体舞蹈训练中的肩胸腰练习,如甩正、反肩、收肩、展肩、含胸挺胸、下胸腰等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肩胸腰部的柔韧性,为展现出女性最美的S型曲线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规范、正确的把杆练习可以刺激臀大肌、骼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臀部、腿部的肌肉,从而使女大学生腿部、臀部肌肉上收,下肢拉长,重心升高,腿部及臀部线条更加优美;起踵练习,可以使女大学生小腿肌肉形态更美观;擦地、踢腿、蹲、勾绷脚等练习,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提高膝关节、髋关节的坚固性和灵活性,从而为塑造优美的形体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增强身体素质。身体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形体舞蹈训练方式是一种综合性体育锻炼方式,可采用把杆练习专门训练女大学生的形体姿态;采用压肩、压胸腰、压腿、踢腿等练习来发展女大学生的柔韧性;采用纵跳、吸腿跳、大跨跳等跳跃练习来发展女大学生的弹跳力;采用简单的舞蹈组合,如擦地组合、手位组合、踢腿组合、蹲组合、古典舞组合等锻炼大脑支配身体部位同步运动的能力,体会各部位肌肉运动时的不同感觉,从而发展女大学生的协调性等。形体舞蹈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对身体影响的全面性,可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2.1.3促进智力发展。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特别强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人际关系复杂,除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外,学会为人处事,适应新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形体舞蹈训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又伴随着优雅的、节奏感强的音乐,可以陶冶心灵,改善大脑供氧、供血的情况,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加强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及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2.2形体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2.2.1锻炼顽强意志。女大学生对于美的追求是要付出努力的,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向困难和惰性挑战,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顽强拼搏精神。形体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枯燥、乏味,如擦地、蹲、劈叉、甩腰等,初学时容易腰酸腿疼,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就无法坚持下去,也就达不到形体美的目的。因此,形体舞蹈训练能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2.2增强自信心。有些女生因对自己的形体不太满意而产生自卑感,也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形体舞蹈训练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坐、立、行等良好身体姿态的训练和正确动作意识的培养,使她们学会正确的身体姿态,建立初步的自信心。教师可创编难易适中的舞蹈组合练习,如古典舞组合、拉丁有氧健身组合等,使她们通过自身努力能独立完成舞蹈组合,能体验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成就感,感受到舞蹈过程中欢快的感染力,从而开阔心胸和视野,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2.2.3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感受力能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情感和性格塑造。形体舞蹈训练包括音乐和舞蹈两个重要的元素。音乐能抒发和丰富人的真情实感,舞蹈能增强人的协调感和韵律感,振奋人的精神,改变人的面貌。因此,形体舞蹈训练能丰富女大生的情感,增强其动作的协调感和韵律感,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为塑造女大学生良好的性格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2.2.4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每个人,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向往美、追求美,尤其是女大学生。那么究竟选择哪种方式去达到美的目的,是女大学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学阶段的体育课多是以田径课为主,很难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因为其开展的时间从小学至高中有12年之久,且趣味性不高。而形体舞蹈训练是体育和美育的结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以在娱乐中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其锻炼形式对女大学生来说是新颖的,能使学生在快乐放松的心境中领略到各类舞蹈动作的和美感,体验身体的负荷,享受运动的快乐。其锻炼目的也是女大学生一直追求的,只要持之以恒,必能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陶冶心灵的目的。因此,形体舞蹈课程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这有利于女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结论

形体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能起到塑造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智力发展、锻炼顽强意志、增强自信心、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锦芳.形体舞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形体舞蹈范文10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形体舞蹈范文11

关键词:舞蹈;形态美意识;培养

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形态美意识。然而,在舞蹈的形体课训练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创造高效的形态美意识教育,以及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评价等,都是目前我们所要关注和讨论的。

一、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形式

多样化的课程形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形态美意识。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度之内保证学生形态美意识的建立,就必须正确地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舞蹈形体课程的正确认识,让学生通过舞蹈形体课的学习,正确地认识到形体课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出健康的身体,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还能够对体形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塑造,改善练习者的气质和姿态,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气质。

二、选择恰当的音乐,促进学生形态美意识的形成

音乐是高效进行舞蹈形体课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选择时,要按照不同的舞种,选择所用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风格特征。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组织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特点来选择音乐,要保持和舞蹈动作相一致,充分地展现出舞蹈的意境,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出音乐所抒发的情感,使得舞蹈形体的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时,选择合理的音乐背景和情景是非常重要的。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形态美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选用自由组合、分组等形式进行舞蹈练习和观摩。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天性,这样也能够使得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素质,培养出高雅的气质、健康的人格,同时也增强自信心和自身表现力,培养了形态美的意识。

在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态美的意识,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形式的课程设计,选择恰当的练习音乐,积极地选用多种多样的语言艺术等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舞蹈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还提高了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出了高雅的艺术气质。

参考文献:

形体舞蹈范文12

【关键词】身体自尊 形体舞蹈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74-02

1 前言

身体自尊对研究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前因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因此它在西方锻炼心理学领域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1,2]。他们的研究涉及到锻炼者参加锻炼的方式与自我知觉、身体自尊的关系[3],国内的研究者就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健美操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篮球对男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身体状况”和“身体强壮”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4]。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锻炼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者的心理效应。尽管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但他们就形体舞蹈对身体自尊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还属空白。形体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人体语言的艺术,她以深远广阔的生活内容、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并借助人体来塑造艺术形象,具有多重功能及作用。此课程已在高校普遍开设,深受众多大学生喜爱。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采用西方学者广泛使用的身体自尊探讨形体舞蹈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以期为当前大学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提高人们的身体自尊提供心理学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拟选取浙江省12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二年级学生、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等浙江省12所高校,分别随机从每所高校抽出120名,样本量共1440名。发放问卷1440份,实际收回问卷1398份,其中有18人填答不正确,9人未填性别,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71份,(男754人,女617人),平均年龄为19.16岁,年龄范围17~22岁。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身体自尊测量是Franzoi等人在1985年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BES)。该原版量表共35个项目,分三个维度。BES男女总项目相同,但对应维度中的项目有重合却不尽相同,对于女性,三个维度是:性吸引力(SA)、体重关注(WC)和身体状况(PC);对于男性,三个维度是:生理性吸引力(PA)、身体强壮(UBS)和身体状况(PC)。BES要求被试在“有非常消极的感受”到“有非常积极的感受”五个等级上进行自我评价,分数越高,身体自尊越高。BES在国外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将其修订为中文版,保留了原量表中的所有项目和维度。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折半信度为0.86,重测的相关系数为00.68-0.853。

2.2.2 研究程序

准备由学院学生会与辅导员组织,用BES对其统一要求下施测,并告诉学生将在他们中选择一部分免费参加形体舞蹈培训兴趣小组,指派教练给予指导,答卷不受时间限制,但要求“尽可能快地”完成。回答完毕后即回收问卷。

2.2.3 实验法

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显著,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的240名学生通过BES筛选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60名,浙江传媒学院60名,共120名分别表现身体自尊水平偏低的,随机平均安排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体舞蹈培训兴趣小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对照组、浙江传媒学院形体舞蹈培训兴趣小组、浙江传媒学院对照组。4个小组中,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体舞蹈培训兴趣小组、浙江传媒学院形体舞蹈培训兴趣小组分别用中、小强度连续干预锻炼8周,受试者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并有固定的教师指导,每周锻炼3次,每次实际锻炼时间为30min(不含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实验组的锻炼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中等强度锻炼干预心率控制在135-150次/分,小强度锻炼干预心率控制在90-110次/分,每隔5min检测7名学生的心率。8周后,再对他们用BES进行施测。

2.2.3.1 心率的测定:采用Polar心率遥测仪测量与手工桡动脉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2.2.4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所采用身体自尊测量是Franzoi等人在1985年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BES)。共做两次问卷调查。

2.2.5 访谈法:对部分被测学生进行面访,提出有关问题。

2.2.6 数理统计法: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计算机上用SSPS.10统计软件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1)通过BES量表对493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尊状况调查,发现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结果与以往的研究者的结论相同[4]。

(2)中强度的形体舞蹈组的男大学生实验前、后的数据(表3)表明:身体自尊水平差异显著,在“生理性吸引力”、“身体强壮”和“身体状况”维度上差异显著(p

(3)小强度的形体舞蹈组的男大学生实验前、后的数据(表4)表明:身体自尊水平无显著差异,在“生理性吸引力”和“身体状况”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在 “身体强壮”维度上差异显著(p

4 分析

(1)研究对象在身体自尊及三个维度上,均呈现中等偏正向的程度,整体而言,大学生生对于自己在生理性吸引力(性吸引力)、身体强壮(体重关注) 和身体状况(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感受都偏正向;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无论在实验前还是在实验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都低于男大学生,而且实验后的这种性别差异尤为显著。这一结论也和国内学者谢琴等人以及本人的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4][5][6],也和国外Marsh、Bolognini、Qatman和watson ( 20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男生对身体自尊的感受与评价高于女生[7][8][9]。

(2)中强度形体舞蹈组实验后的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总水平及其各维度上比实验前有了显著的改善。而小强度的形体舞蹈锻炼只能使其个别维度的水平得到改善。

(3)男大学生在各小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及各维度差异性比较:中强度的形体舞蹈组实验后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比实验前有显著提高,小强度的形体舞蹈组实验后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比实验前有提高,但比不如中强度的明显,主要集中在身体是否强壮和身体状况是否良好这两个方面。

5 结语

(1)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2)中小强度的形体舞蹈锻炼形式对于身体自尊水平偏低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中强度的形体舞蹈锻炼形式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小强度的形体舞蹈锻炼形式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改善作用要偏低。

参考文献

[1] Sonstroem R J,Potts S A. Life adjust conrrelate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s[J].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 Exercise, 1996,28(5):619-625.

[2] Hagger M,Ashford B,stambulova N. Russian and British children’ s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J].Pedicatric Exercise Science, 1998,10:137-152.

[3] McAuley E.The role of efficacy cognitions in the prediction of exercise behaviour of middle-aged adults[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992,15:65-88.

[4] 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7:916-920.

[5] 谢琴,吴佑年.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46-48.

[6] 何颖,徐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1)65-68.

[7] Marsh H W. Age and sex effec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3):41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