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

时间:2024-01-10 10:31:31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1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 形体课教学目的 形体课意义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21-01

一、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现提倡教育事业应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现代教育事I中要统筹兼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育,缺一不可。如今我国教育系统全面,学校分类明确,专业针对性强,尤其是高职院校更为鲜明,在教育体系中围绕“智育”开展学习,却对“美育”有所忽视,认为“美育”是艺术类学校的课程,造成大多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不足,结果在学习、生活中情感没有得到良好抒发,情绪压抑,学习压力大,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智育”学习,导致学习深感疲累,学习效率低。所以高职院校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使各方面相互促进。

(二)形体课的教学意义

形体课是学校针对美育的教学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经过系统的体型培训,矫正身姿,提升自身美,提升对事物美的认知,提高自我品质及情操修养。训练内容包括:(1)改善不良走姿、坐姿以及生活习惯,正确引导和教授站、坐、立行等端正仪容仪表的训练;(2)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克服胆小、内向心理,提高自我表现、表演、协作和鉴赏美的能力;(3)增强体魄、活跃心灵,美化精神生活,培养良好节奏感,提高身体协调能力;(4)创造丰富想象,培养团结协作和极具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以及团结配合精神;(5)提高气质和风度,培养学生“认识美的意识”,从而使其养成注重形体与心灵美的习惯。而形体课的教学,则涵盖了艺术教育、艺术鉴赏、体育以及美育教育的内容,对我高职院校学生身心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的益处

(一)培养正确审美观,陶冶情操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爱美”是人之天性,只有让学生看到美,认识美,鉴赏美,才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艺术课程行列中。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增强体魄,自信自强,展现自我,也使学生认识艺术美、心灵美培养的重要性,并朝这一目标努力学习。形体训练授课过程中既有无音乐纯节奏练习,也有伴奏音乐的肢体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各种动作的节奏、风格、速度等特点,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及动作协调性,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使学生能够心情愉悦地对“智育”展开学习,在未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为一名“美”的传播者。

艺术美包含形体美、动姿美、心灵美,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训练进一步修整体型,体魄,端正仪容、仪表。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直观美第一印象决定70%,这里面包括了人的体重、外形、内在气质以及谈吐等,而这些又恰恰是可以通过后期慢慢修正和改善培养的。人体美可以通过后天体型训练来体现。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大脑皮层逐渐发育完善,身体各方面机能和运动素质也处于较为敏感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有较大的可塑性。形体训练能对学生体质的增强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气质,进一步培育学生健美的体格,加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二)完善人格,培养懂爱、爱美和欣赏美的学生

形体培训课程在增强学生体魄,使其积极锻炼之余,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协调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美、追求美、评判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从而培育和健全人格。形体课程有效培养和塑造健美体形及优雅气质,并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大意义。

三、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里增设形体美育课程,可以有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形体美、姿态美、品行美,并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是青年的聚集地,是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第一场所,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增加形体课具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战略意义,并且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孟宪君.大众流行健身项目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体系

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摆在了首位。现行的美术教育改革已打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此思路下,学前教育美术专业需根据现实的课程状况进行改革,确定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点及教学制度的完善

中职教育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和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制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

建立健全的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应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内容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学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教学的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课堂方式,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践、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三、突出学前教育教学特点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密切情景、活动、智力的关系。关键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教材中指导――如何有情趣地使用知识点进行教学,如音乐、脸谱、装饰、情景展现与绘画或设计课的综合设计,作为情景教学,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训练,切入点灵活,也有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机械地掌握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为标准。在活动设计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培养综合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通过提示启发,促使学生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指导时,能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能整体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着眼点要大,眼界更宽,考虑问题要辩证、灵活。能具备较好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学以致用。

四、课程的设置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绘画、图案、手工、书法四者互动。四者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美术课程分别细化为:《美术基础》(包括素描、色彩、装饰色彩、书法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装饰画、泥塑、折纸、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五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强调对美点的敏锐感和)和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开发他们的表现方法和能力。在学习方法、自学习惯、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三者是互动关系,辅助于学科基本知识点,作用于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三方面形成一个紧密的连动结构。通过教材方式,提供自学阅读的空间。各类别之间有联系地提供知识点,揭示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习方法,促进学会、会学、会用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

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化改革,首先要加强对“资源共享式”的美术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特点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美术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解决技能课教师“教与学”,运用听课、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监控。提醒技能课教师密切关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因此,各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更新观念与知识,尤其是学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学习。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提供美术教师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幼儿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聘请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学校兼职,通过校、园合作的形式打造培训平台。最后要加强横向联系,加强同类学校美术专业课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

现如今美术教学模式要完善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试讲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业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去推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标准。

参考文献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4

【关键词】危机阶段;审美培育;缘起与观点;内容与预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简介】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关元素刺激着高中学生的感官,混杂于网络、动漫、游戏、通俗读物、广告等庸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科学认识审美教育和智育的关系,导致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功利化。学校审美教育的严重缺位以及高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学生审美取向的混乱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我国也愈来愈重视普通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艺术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逐步由自发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审美素养发展的“危机阶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正确的引导,非常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江苏省淮阴中学立足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现实基础,面向审美素养的培育目标,围绕校内外资源,开发、转化、运用所需要的各类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系统内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课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谐融通的,并逐级推进的审美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观点

对于“审美素养”的定义,目前美学界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和结构划分。我们尝试将“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自然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对艺术作品、自然物态、社会生活、科学探究等领域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审美创造行为四大维度。

我们把项目课题界定为“普通高中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态重构”,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个观点:

(1)高中审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侧重审美素养的培育。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途径。

(2)审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是审美教学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进而美化生活,提高现实的乃至未来的生活质量。

(3)审美教学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既区别于为升学而进行的专业性训练,又区别于以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作为人生目标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体育的附庸,它只是学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种既独立于其他“育”之外,又与其他“育”有密切关联的教育。

(5)审美教育的全民化应当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必由之路。

(6)审美教育必须摒弃功利意识,严格遵循规律,扎实循序渐进。

二、项目内容

1.研究高中生审美素养现状与发展需求。

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必须建立在λ们审美素养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学校与相关高校、专家合作,以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抽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为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研制出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深入探究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学校美育重建和社会美育发展的沟通机制,体现“重构”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程生态。

开发、开设“高中美学课程”,整合、重组与提升已有的艺术课程;吸收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开设一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审美必修或选修校本课程,如戏剧(含地方戏剧)、表演、设计、篆刻、陶艺、摄影、创意表达等;加强非艺术课程审美要素的发掘与整合,逐步形成各类学科完善的课程美育方案和实施细则,引领非艺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整合,如“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新型跨学科审美课程;探究、设置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新的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体的、不同门类且逐级提升的审美课程群。

3.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堂生态。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不仅是艺术课程及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其他所有课程及其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追求“教学美”的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美育渗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加大对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如艺术课程的单科切入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交叉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及相互关联的系列课为单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本项目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

4.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活生态。

从根本上说,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态度、习惯和品位,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审美生活的环境生态。譬如,改造或重建艺术教室、创意表达场所等审美环境,实践以“美”为核心的班级生活,开发以审美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校园系列活动及平台,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建与改革原有的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

5.研究c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评价。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有序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评价,为审美素养培育评价的生态重建提供方向和标准。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的定量、定性测评,非艺术课程、课堂的美育目标达成评价,美学课程的达标评价体系建构及实施,学生审美实践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施。

6.建设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配套项目。

成立“审美素养研究中心”,选聘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建设一支胜任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创设培养和升学的“高端平台”或“绿色通道”;改建、扩建学校艺术楼,设置更多更先进的艺术功能教室,提供更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以地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校外美育基地;自筹建设一个配套的校内“美育课程基地”,引领艺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以上六项内容与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反映。

三、项目实验成果

本项目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探索,力求科学、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群体的审美素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强化对高中生审美基本素养的培育实践,积累更多审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适性经验,重新建立合乎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生态,引领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果明显。

1.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热爱自然生态,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学生艺术素养较为突出。

学生多次参加省、市艺术展演或评优活动,均赢得高度评价或奖项;学校交响乐团应邀参加维也纳国际音乐节。

3.师资队伍审美素养良好。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5

关键词:生活品质;培育形体;形体教学

1、了解培育形体的意义及目的

1.1培育形体的意义

1.1.1提高肢体语言的能力

对于任何人来讲肢体语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人肢体的表达可以构建出美好的蓝图,肢体语言是能够传递信息的。2013年英国达人秀,第一次出现外籍冠军,他们是来自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团。他们的表演是最能说明肢体语言是一个人灵魂的最好体现的证据。通过对身体姿势的变化之后,所表现的出来的信息,所产生的心灵触动往往能够胜过语言的力量。在培育形体的过程中,表情与形体的结合是极为重要的训练,没有表情的形体训练是不成功的。在形体训练中,老师经常会通过示范动作的方式,将教学任务传递给学生们。肢体语言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培养形体方式提高的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1.2提高审美与鉴赏的能力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里,设计与鉴赏是企业在招聘职工的过程中极为看重的能力之一。良好的设计与鉴赏能力能够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业绩。在培育形体的过程中,审美与鉴赏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早已深入内心。无论培育形体采用何种艺术方式,这样的艺术作品会将现实生活中原有的现象进行升华,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反映的问题,通过艺术的方式反应出来。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既反映是社会生活积极的方面又反映出消极的部分。但是无论一个作品是采用哪种方式表达,其实形体教育所传授的都是这两种作品不同的美。形体老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作品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审美与鉴赏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能够在长久的培育中,培养出分别风格和类别的能力。这就会使人们在工作中获取与别人不同的能力,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1.1.3提高创作的能力

在形体培养的过程中,如果采用讲解与创作相间的方式授课,这样就会对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观看与鉴赏一个作品的过程中,培育老师可以通过对作品原理的充分讲解,以及转变教学方式,由原有的学生被动欣赏作品转变为学生主动欣赏作品,学生提出与作品的相关问题,老师一一解答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发散思维。在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了解一个作品的表现手法念,更要了解作品的创作理念。每一个创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现实与心灵的碰撞的结果。一个优秀的作品是很容易与欣赏它的人产生共鸣的,这些共鸣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

1.2培育形体的目的

形体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形体好的人会留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是被极其看中的。培养形体的目的主要有五个:一是从外在表现来讲,培养形体可以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身体形象。二是培养形体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身气质。三是培养形体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四是培养形体有助于提高肢体语言能力。五是培养形体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

2、形体课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培育形体来讲最主要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授课,但是往往在学校或是其他地方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形体课教学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欢迎,尤其是新时代的女性。能够接受和喜爱形体课教学,是由女性的生理和内心两方面特征决定的。形体课教学是新时代的产物,人们对它的期望由最初的锻炼身体提升到修炼气质和能力,而现在它更是成为了我们享受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近几年的调查证明,形体课教学再也不是仅仅用于对身体的锻炼,现在还被赋予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和选修课,早已加入大量的瑜伽课程、舞蹈课程、健美操课程等。形体课程是这些课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往往在最开始练习时,初步的几节课都是相通的。在形体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掌握到关于如何塑造良好身材的正确方法以及提炼气质的作用,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保持,对于日后的就业具有极大的影响。从广义上来讲,形体课教学认为只要是有形体动作的训练就可以叫做形体训练,这样各式各样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形体训练,甚至某些服务行业的程式化动作,比如迎宾、端菜、送菜、礼仪姿势等,也被称为形体训练。对于每个人来讲,自己的形体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但是发掘形体的优势,弥补形体的劣势,是需要形体课教学进行研究的。对于比较肥胖的学生来讲,可以采用形体课程的方式,达到减肥,矫正身材的效果。对于比较瘦弱的学生来讲,通过形体课程的方式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健康。再者,对于比较健康的人群来讲,形体课程能够保护腰部、颈椎等这样易生病的部位。当形体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在课程中,通过一些动作或是活动,会将身体的经络打开,为了达到更健康效果,大部分的人会开始约束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就会被养成。形体课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在课上,对于学生的坐姿、站姿、走姿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既能消除长久以来身体多余的脂肪块还利于肌肉的健康发展。当形体教学的优势展现出来之后,就会更加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3、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

形体课教学对于培育形体在动作的编排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学生是没有一些芭蕾以及瑜伽的基础,因此在形体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无法掌握要领。因此在培养形体时需要老师作为引路人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尤其是在动作的编排上要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练得太猛,这样对身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一定危害,也不能练得不到位,这样会白白浪费时间,起不到实际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在的形体培育仍然更多是被女性所青睐,但是男性人数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男女的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生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形体课教学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形体课教学要根据男女的不同特性为基础,编排出适合这两种不同对象的动作。

形体课教学对于培育形体在动作的编排上具有一定的优美性。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培育形体的对象是发生了一定变化的。与之前相比,现在的学生大多更年轻化,但是中老年人和男性也开始加入其中。对于比较年轻的学生来讲,形体课教育会很好的利用这一重要的特点,做出适合的编排,使得更多的动作在原有的效果上更加优美。对于比较大的学生来讲,选择适合其健康的动作是十分重要的,动作的优美性往往会被大家所忽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早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来讲,对动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动作的优美性必须被形体课教育所考虑。对于男性来讲,应该编排出适合男性且能够体现出男性之美的动作。因此,形体课教学对于培育形体在动作的编排是十分重要的。

形体课教学对于培育形体在对学生的心理上起到鼓励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鼓励。而形体课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鼓励的话,提示节拍等,都能帮助这类学生坚持到最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度过疲倦极限。

4、结束语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培育形体,因此形体课教学被更多的人所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文的叙述可以得出,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培育形体需要形体课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形体课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当今时代和社会来讲都是宝贵的资源。对于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优势,采用形体课教学来培育形体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敏,钱强,盛宁宁.瑜伽形体训练时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84-87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6

1、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设备的不完善

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得不到重视,也造成了艺术教师缺乏、教学设施设备不齐全和专业场地的限制,学校没有条件和机会设置系统的艺术教育,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艺术课程。而选修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班级,人数众多、素质参差不齐,老师无法在教学过程关注每一位同学,常常是在教学中照顾了学的快的学生就忽略了学的慢的学生,或者照顾了学的慢的学生就导致学的快的学生停滞不前而失去学习动力。再加上,学校设施设备的不完善,无法满足各类课程的要求,如音乐欣赏需要在多媒体教室、舞蹈形体需要在舞蹈室、美术需要在画室、书法需要纸墨笔等条件,这也是中职学校的艺术课程发展受限制的因素之一。

2、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培养目标

要想稳步发展中职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要具备完善的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中职学校艺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中职学校的艺术教育目标要有别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目标,要充分考虑中职学校独特的生源素质、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就业趋势等因素,通过艺术教育使我们的中职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

在艺术教育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艺术氛围的熏陶,个人对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能够感受艺术之美、理解生活之美,以科学、客观的角度追求美。

2.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在艺术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欣赏美、感受美,不断探索学习知识,确立真善美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3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中职生作为在经济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的劳动者,社会对他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更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专业技能、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那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l2]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坚持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开拓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突破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灵感和想象进行创造,形成新的观点和方法。

3、加强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3.1拓宽艺术教育的课程范围

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活动。l3]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科学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利于工作提升与社会发展,扩大艺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拓宽中职学校艺术课程范围要从必修艺术课程和选修艺术课程两方面入手,扩大艺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和种类,使艺术课程内容丰富,包含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文学等学科,充分考虑艺术基础、艺术实践等因素,设置美学类、欣赏类、史论类、技能实践类艺术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

3.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7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创新美术教师人才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主旋律是以创新为核心。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研究创新教育、培养开拓人才。”这也是所有教师的愿望,在教学改革中发掘美术学术优势,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美术教师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进入21世纪,随着教师专业化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开放化正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也正经历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如改革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应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是高师美术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的核心,它涉及到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划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等问题。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应配合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美术教师人才。

1.纠正课程设置中“重专业”“轻教育”的倾向

以往高师的教育,有的是“重美术家”“轻教育家”的培养模式,高师学生也是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理论课。显然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是难以适应今天的美术教育形式的。如今,我国的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基础美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的高师美术课程,有的偏重技能训练,过于专业化,不大讲究知识的综合性、多样性的学习。这样,只适合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而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形式相疏离。新型的美术教师人才应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完善课程设置,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及措施转变学生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淡化传统教学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重视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

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各课程所体现的任务也不一样。高师美教专业的课程应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公共文化课、选修课、实践课等。每部分都有各自的任务,目的是加强学生美术理论修养、专业技能的训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对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

新课程体系要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这就要求特别注意整体优化的综合性,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体内在联系,注意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构成美术教育的合力,促进整体教育效应的实现。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改革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人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改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教师理念的更新最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先确立创新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和加强教师自身修炼观。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人才,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研究、转变新理念、新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相处,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树立创新思想。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树立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主宰的现象。在高师美术专业课堂上,教师应是艺术的引导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各种美术技能知识,去研究各种艺术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大胆摸索、创造出更多的有思想、有创新理念的美术作品和教学方法。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我国的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部分重视技能训练、轻视教学能力的培养现象。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价值,也使得所有教学的新理念得以展现与实施。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会不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创新性的教学素质才能逐渐成熟起来。西方一些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比较长,而且实践的形式多样。如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学习和教学实习;德国除教学实践外,还安排两年的见习时间。我国教育实践时间的安排相对较短、形式单一,学生的教师素质形成还不够全面,也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其生存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是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改变培养方法,必须从头、从早抓起,并长抓不懈。如,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早晚自习加强言语表达水平训练;从大二下学期设置一个月的教学见习(观摩教学录像或实地教学观摩);大三通过教学教法课程的开设,进行模拟教学训练,锻炼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能较完整地完成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充分掌握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所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加实践时间和实践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生多元文化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源头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读书、学习应是准美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具有博学知识面的美术教师才能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教学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具说服力。重要的是,知识的储备能体现一个美术教师的内功和后劲,所以,一个准美术教师应该把储备知识、更新知识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主要课题。那么,广博的知识应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加强:第一,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第三,加强专业边缘学科知识学习研究;第四,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攻读双学位。

因此,传统教育观念的美术教师如果再做“教书匠”,是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人才。所以,一个准美术教师要学会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去多了解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研究新课题。同时,这也要求高师院校应在学生未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多鼓励学生增强对课程学习研究的能力,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与态度,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并令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新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勇敢创造的能力和他们积极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就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研究者”,这样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天的教育形式。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21世纪是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发展中的国家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它需要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所以,高素质的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也是作用非凡。因此,一定要大力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以更好地迎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菊如,陈春荣,谢云,邹花香.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吕晓南.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改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5.27(6).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8

公共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审美情趣,培养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把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与培养“道德高尚、知识扎实、技术精湛、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体育院校强化公共艺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一,对于艺术来说,体育是它取材的领域之一,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体育领域进行美的创造。尤其是现代舞蹈和现代音乐,更是大量渗入各类体育竞技项目和表演活动中,把体育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发挥到了极致。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艺术使体育运动更加完美,体育也要借艺术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近几年,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音乐、表演、舞蹈学等艺术类专业,体育院校不但可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也通过二者融合,丰富了体育人才的培养规格,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学院的多类传统课程,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身健美、啦啦操等的教学集技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体育与多种艺术类型得到完美结合,学生专业才能和艺术素养得到了良好培养,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体育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1.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体艺结合相得益彰。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精神,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坚持“以专业艺术教育带动公共艺术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专业艺术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惠及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构建以专业艺术院系为牵引的专业艺术教学平台、以教学管理部门为牵引的艺术普及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为牵引的艺术熏陶平台,三大平台协同运行,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工作体系。2.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有序。成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改变了以往公共艺术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了领导顶层规划、专职机构具体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了公共艺术教育效果。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创建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载体。教务负责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和行政推动工作;党政办、宣传部、团委等负责各类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研究中心统揽学院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利用学院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引导和青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升青年学生艺术素养。3.课程体系设计合理,体艺教学系统融合。(1)科学修订教学计划。艺术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学院始终将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科公共课程等同重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秉承“艺术浸润技术,技能与素质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公共艺术课程地位,研究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规律,把文化艺术教育学分纳入专业计划,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2)课程设置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紧密融合,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体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即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体,以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两翼。开设100余门艺术专业课程。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自设音乐欣赏类、美术欣赏类、艺术设计类、人文社科等近2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结合体育院校特色,创编近30门体艺结合的体育文化艺术类理论和体育表演类特色选修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才能。(3)公共艺术教学管理规范。为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制定了公共艺术课程管理办法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和保障条件和建设目标,形成科学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上,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和研讨;优化完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趋科学性、系统性;对艺术教育类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在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使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得到系统提升。

三、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1.博采艺术之长,彰显体育特色。充分挖掘艺术内涵,紧抓体育特征,把体育艺术教学与实践、训练与科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兼顾理论、艺术创作与科研,形成鲜明的体育艺术教育特色。体育的本身蕴涵着艺术,艺术对体育的发展具有美化和指导作用,要重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涵,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2.优化师资队伍,保障教育质量。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一是继续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完善校、院两级各项师资培训机制,使师资培训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加大优秀师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艺术教育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三是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通过邀请校外专家赴我校讲学、参加各类比赛、艺术节、教师名师观摩示范课等形式,提高公共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3.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培养多才多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明确“思想文化是灵魂,道德文化是基础,学术文化是核心,体艺结合是关键”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由经常化、制度化,逐步向系列化、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学院艺术社团要突出课程化实践,定期开设主题多样的艺术培训和展演,引导学生自觉通过实践将外在艺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艺术素养。依托品牌活动,结合各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把公共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各系部要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形成系部文化艺术常态培养机制,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陶冶情操、活跃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朱军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9

【关键词】形体训练;舞蹈教学;课改标准;气质培养

概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摄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以便为纵深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意见。面对专业舞蹈新教改,如何来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摆在所以舞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和迫切的课程。这就需要每位舞蹈工作中重新审视舞蹈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深人研究科学的课程目标和方式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的贯彻教改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充分认识形体训练与舞蹈教学,明确教学目的

形体舞蹈则是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丰要手段,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和脂肪的消耗,达到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审美意识和良好气质的形成是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内在气质以及不良肢体习惯,加强其肢体表现力,很多大专院校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均开设了形体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美的仪态、挺拔的身材和高雅的气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形体舞蹈课堂我们明白怎样的形体是美的,动作及姿态如何完成是正确。其次,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和表现自己的肢体,提高自身舞台形象、表演表现能力。最后,形体舞蹈的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骄不躁的精神。朝气蓬勃、健康健美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外在形象,而内在美又是外在美的核心,因此在提升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注重心灵美的实践。这样内在和外在的结合体现才是全面综合的美。

二、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

(1)教学中要渗透舞蹈文化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技能、技巧不是舞蹈艺术的唯一因素,学生如果没有做到对国情、民情、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把握,就难以完成形体训练的各项要求,当然也难以表现和塑造合乎要求的舞台艺术形象。其次,形体训练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了解舞蹈形体本身丰富的内涵和一些具体作品所代表的时代背景,还要将人体各部位的动作、技巧所能表现的形体语言给学生讲透彻,并加强对这些动作技能的训练。再次,舞蹈的形体训练还可以借鉴和吸引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一些艺术内容,使舞蹈带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色。(2)培养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只要把形体舞蹈当成一种兴趣,并逐步的把她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学好舞蹈的基本条件。必要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创造美的使者,举手投足就是美,每个动作里都有艺术,一旦有了这种想象力和美感,做起动作来就不会觉得单调和枯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表现力。(3)应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参与课堂一个教帅的教学成果。仅仅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会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实践中。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课堂中或足课后作业里要体现出对他们自主创新的要求。例如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根据所选歌曲节奏编出相符合的舞蹈动作,这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表演方面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4)培养舞蹈感觉。教学中的舞蹈感觉指的是舞蹈者对动作及由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含意蕴的感知能力,还包括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以肢体给予完美的体现,在学形体舞蹈的过程中,舞蹈感觉可以帮助一个舞蹈者更加灵活自如的完成舞蹈动作。

三、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意义

(1)重塑完美形体与高雅气质。形体美就是对自己或别人身体的审美感觉,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开朗的精神面貌。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日真正的形体美达到完美的境界必须是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美形体结合起来的双重效果。气质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克服先天的不足,发扬后天积极的因素。(2)提高审美水平。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在参与舞蹈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由审美的观照,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3)提高道德水平。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它使真善美浸透人们的心里,感染人们的思想,陶治人们的情操。当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积极功能,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交流,以振奋情绪,净化心灵,提高整体素养。

结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呈现出更急积极的社会意义。舞蹈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文化和教育现象,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共识,重视舞蹈教育,有效的发挥其功能,也是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高师院校 美术教育专业 创新美术教师人才 

 

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主旋律是以创新为核心。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研究创新教育、培养开拓人才。”这也是所有教师的愿望,在教学改革中发掘美术学术优势,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美术教师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进入世纪,随着教师专业化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开放化正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也正经历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如改革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应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是高师美术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的核心,它涉及到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划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等问题。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应配合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美术教师人才。 

.纠正课程设置中“重专业”“轻教育”的倾向 

以往高师的教育,有的是“重美术家”“轻教育家”的培养模式,高师学生也是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理论课。显然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是难以适应今天的美术教育形式的。如今,我国的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基础美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的高师美术课程,有的偏重技能训练,过于专业化,不大讲究知识的综合性、多样性的学习。这样,只适合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而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形式相疏离。新型的美术教师人才应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完善课程设置,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及措施转变学生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淡化传统教学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重视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各课程所体现的任务也不一样。高师美教专业的课程应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公共文化课、选修课、实践课等。每部分都有各自的任务,目的是加强学生美术理论修养、专业技能的训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对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 

新课程体系要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这就要求特别注意整体优化的综合性,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体内在联系,注意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构成美术教育的合力,促进整体教育效应的实现。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改革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人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改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教师理念的更新最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先确立创新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和加强教师自身修炼观。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人才,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研究、转变新理念、新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相处,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树立创新思想。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树立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主宰的现象。在高师美术专业课堂上,教师应是艺术的引导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各种美术技能知识,去研究各种艺术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大胆摸索、创造出更多的有思想、有创新理念的美术作品和教学方法。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我国的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部分重视技能训练、轻视教学能力的培养现象。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价值,也使得所有教学的新理念得以展现与实施。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会不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创新性的教学素质才能逐渐成熟起来。西方一些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比较长,而且实践的形式多样。如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学习和教学实习;德国除教学实践外,还安排两年的见习时间。我国教育实践时间的安排相对较短、形式单一,学生的教师素质形成还不够全面,也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其生存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是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改变培养方法,必须从头、从早抓起,并长抓不懈。如,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早晚自习加强言语表达水平训练;从大二下学期设置一个月的教学见习(观摩教学录像或实地教学观摩);大三通过教学教法课程的开设,进行模拟教学训练,锻炼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能较完整地完成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充分掌握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所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加实践时间和实践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生多元文化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源头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读书、学习应是准美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具有博学知识面的美术教师才能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教学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具说服力。重要的是,知识的储备能体现一个美术教师的内功和后劲,所以,一个准美术教师应该把储备知识、更新知识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主要课题。那么,广博的知识应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加强:第一,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第三,加强专业边缘学科知识学

  

习研究;第四,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攻读双学位。 

因此,传统教育观念的美术教师如果再做“教书匠”,是不能适应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人才。所以,一个准美术教师要学会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去多了解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研究新课题。同时,这也要求高师院校应在学生未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多鼓励学生增强对课程学习研究的能力,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与态度,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并令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新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勇敢创造的能力和他们积极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就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研究者”,这样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天的教育形式。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11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范文12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千民农村教师进城培训,虽然我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但是这一次的美术培训还是让我收获颇丰。下面就本次的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新课程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在绘画教学中要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还要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审美世界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教育,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极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力求改变把自己审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简单做法。而是让学生经过完整的审美过程,积极地进行艺术思维的锻炼与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成就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所有创造性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出想象中的形象,培养创造才能,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形象的内容。美术教育要求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用提炼、概括的艺术手段加以表达,运用形象思维进行美术创伤。美术教学对于发展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