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体系建设

心理体系建设

时间:2023-05-30 09:59:34

心理体系建设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 军事心理训练;教学体系;军事人才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69-02

Innovate Academy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s Education System//Wang Yanyun, Fan Lin, Wang Cui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station and function of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 are heightened gradually. Education from college is the main way of cultivating soldiers with military psychological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 develop scientifically and improve soldiers’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novate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s education system is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

Key words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 education system; soldier

Author’s address Military Psychological Train Center, Engineer Military College,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004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锻造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任务。锻造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队院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设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创新院校心理训练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新形势、着眼新变化、实现新发展,全面推进和创新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1 创新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军队院校的心理训练教学要站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潮头,更新教学理念,引领军事心理训练的发展与进步。

一要确立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理念。院校的军事心理训练在构建人才知识结构、设计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加强信息化作战训练的理论研究,锻造信息化条件下官兵优良的心理品质,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做好准备。

二要确立立体发展理念。院校的军事心理训练要立足于现有基础,紧跟战争形态变化发展,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军事心理训练的立体交叉发展,努力实现院校建设和部队战斗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三要确立综合集成的观念。要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认真研究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筹划院校教育改革,综合利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一体化教育”问题。围绕提高人才的信息素质,搞好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的系统整合,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运行机制。

四要强化创新观念。以创新谋发展、求突破,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2 创新教学内容,满足新时期军事变革需要

院校军事心理训练在内容设置上应突出开放性、创新性、超前性,紧贴部队实际,立足任职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要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新型的组训方式,革新教学方法手段。从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出发,以信息化条件下对军人心理品质提出的新要求为课程重点,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为着眼点,确保通过军事心理训练打牢新形势下军人的优良心理品质。

二要把当前和未来作战中各军兵种的使命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现代战争作战系统外延越来越大,呈现全方位、大纵深、高技术、多协同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心理训练要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实施,提高军人对未来联合作战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保持积极的战斗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因此,军事心理训练在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突出联合作战的需要,实现各军兵种力量的优化整合。

三要实现军事心理训练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补充,紧跟军事理论前沿。在军事心理训练的教学过程中为开阔学员的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军事领域的实时动态为课程内容补充,确保学员及时了解新知识、掌握新理论、运用新成果,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要求,贴近部队建设实际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与现代化教学及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相适应。

3 培养高素质教员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是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项关系长远,影响院校教育质量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教员队伍建设。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2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作为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为我国城市繁荣、

>> 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河南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心态探析 探析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析 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模式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困境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探析 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途径探析 共青团组织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途径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政府支持体系建设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何去何从?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的群体性特征探析 基于社区融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年3月10日。②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和作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③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城市困境 想当城市人门槛多多》,《经济参考报》2010年1月12日。④颜琴:《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⑤《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影响》,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article/20090825/1271015.htm,2009年8月25日。⑥邵艳梅、孙士江:《河北省农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建议》,《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⑦“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35期。⑧⑨冉曼曼、文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模式探讨》,《技术与市场》2010年第7期。⑩何奇飞、陈友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4期。韩雪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与解决策略》,《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鲜开林、刘晓亮:《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北京海淀区将建立农民工心理疏导员长效机制》,《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第8期。张建武、张一名、杨锋锋:《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调查报告》,《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第3期。荆桂英、龚文静:《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构》,《商业时代》2010年第29期。《浙江省总开展专项行动:“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智水.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1).

[3]徐大真.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张乐天,徐连明,陶建杰。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张璐,黄溪,惠源.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3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能力分析

大学每一个专业培养人才都是有其培养目标的,并且也与其毕业后所承担的职务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最终需要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是管理能力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有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管理学专业的课程,其主要是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拥有经济管理能力与行政管理能力。第二是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所包含的主要是计算机中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信息管理课程当中有C++语言、数据库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技术能力是学生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技能,也是其从事该行业最关键的基础技能,在这其中调查技术能力、网络获取技术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都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第三怎是经营能力,在其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营销能力,在大学的课程中会有营销学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反应能力、竞争能力、销售能力。第四是公关习作能力,这是一种协调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协调各类社交与人际关系,并且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的能力,使得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第五种则是信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递和信息分析等相关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了数据加工和利用他人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1.核心课程偏向于计算机但深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核心课程的体系都是偏于计算机专业的,即其大量的课程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无论是编程能力还是网络架设或者网页设计等学科都是与计算机专业息息相关,这样的培养方式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但是由于其本身还必须学习经管类课程使得其学生必然会有所分心,并且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也受到专业所限,学习的知识并不深入,这就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处在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其既没有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管理知识的深入了解,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最终使该专业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没有优势存在。

2.核心课程设计的专业过于广泛

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任何一个专业而言其核心课程设计的如果过于广泛,都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我们说过要在课程核心体系建设当中找到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平衡点绝对不应该是单纯的广泛涉猎,而应当是几种较为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平衡。而目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广泛,设计的领域过多并且每一项都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的机会,但是在考试时这些学科又是都必须通过考试才能顺利毕业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压力过大,虽然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却没有一项可以突出的专业技能。

三、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措施

1.确立核心课程内容将各类知识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第二是管理学原理、企业资源计划,第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这三方面的内容中实际上最后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就是对于前面两种不同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的学科,在我们实际的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应当促进这三种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具有着计算机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所不能具备的综合能力,使得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优势得以凸显。

2.减少核心课程内容使核心课程精品化

尽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计算机、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进行多方面综合培养但是对于核心课程的内容应当进行一定的压缩,使学生能够有重点可循而不是强迫学生为了考试而将每一门学科都是粗浅学习,最终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其本身的专业特点。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综合类的学科也是因为其综合类的性质导致了很多大学对于这一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出现了偏差,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变为了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坚强对于该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求让学生能够学之有物真正成为社会与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明.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珠,李大越,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

[3]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4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其创新突出地表现为: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必须与时俱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家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增添了新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其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包含思想原则、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整体,既全面完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又各有侧重,既深刻反映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又更好地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鲜明的导向,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干部群众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来展开,形成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对改革开放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形成既符合传统美德,又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它贯穿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工作部署、法规、政策、措施之中。比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十七大党章,站在政策法规制定执行的高度,要求全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贯彻落实;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形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坚持以文育人,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大力倡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等等。

这一系列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中,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中,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中,融进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不断地巩固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地增强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着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着国家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是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表现。

三、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先进的东西与落后的东西、健康的东西与腐朽的东西同时并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之后,我们党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团结和谐;致力于舆论宣传,大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话语,用党政干部熟练掌握、知识分子心悦诚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话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样中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等等。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重大实践,着力整合社会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维系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建设过程,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到公民心灵深处,成为其价值信仰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持久地产生影响的过程,这是理论创新的重大表现。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既包含了许多重大探索,也孕育了许多相对应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必须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要丰富和完善。开放性、阶段性、与时俱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重大表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而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5

近十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在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2005年以来,建立并逐年修订完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企业业绩持续提升。2009年公司制订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三年规划,通过打基础、建体系、全面实施,不断深化和优化,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为公司提升经营业绩、提高员工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技培中心”)成立于2012年6月,由原河南电力工业学校、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和河南电力仿真培训中心整合而成,主要承担公司及代管县供电公司技术技能培训、公司电力仿真培训和农电用工的技能培训任务,是一所集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退役士兵岗前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电力教育培训机构。

为了改变教育培训的面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2011年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在认真学习领会河南省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办法,并总结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制度全面、标准全理,既吸纳现代企业核心价值又符合技培实际的绩效管理体系,以适应电力企业对技能培训提出的新要求。

技培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技培中心全员绩效管理坚持以战略为指引,以业绩为导向,突出考核重点,坚持考核对象分级,考核内容分类,考核目标与考核标准量化,坚持考核指标与流程统一规范,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管理、促进工作为目标,考核结果坚持权责对等、强化绩效激励作用。

技培中心绩效管理体系构成

技培中心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组织、考核指标、考核评价、管理流程、结果应用和基础工作等内容。通过实施“四全”管理(全面应用目标管理,全员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全面推行绩效经理人管理,全员实施绩效合约管理),实现绩效管理“四统一”(统一考核层级和分类,统一考核模式和指标体系,统一绩效计划管理和过程管控,统一考核结果分级和应用),形成标准规范、科学精益、操作简便的常态管理机制。

全员绩效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考核”。考核层级为两级,即中心考核部门、部门考核班组。考核分为三类,即企业负责人考核、管理机关考核和班组考核。中心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下设绩效管理办公室,设立绩效管理员。各部门配合绩效办公室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实行绩效经理人制度,绩效经理人是被考核者的直接管理人,绩效经理人负责与被考核者确定绩效目标、签订绩效合约、实施考核、进行沟通反馈、制定改进工作计划等。被考核者在绩效经理人的指导下,进行岗位绩效自我管理,制订个人绩效计划并实施;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绩效经理人进行沟通;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及时向绩效办公室进行申诉。

绩效考核方法及实施

绩效考核分为管理机关绩效考核和班组绩效考核,管理机关绩效考核是指对职能、业务部门和管理员工的考核。管理部门实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指标与减项扣分指标。

目标任务指标(100分)

考核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

关键业绩指标包括上级下达指标、根据部门职责提炼的关键业绩指标以及其他部门分配的关联性指标。评价时采用目标比较法、历史评价法、标杆评价法等方法,由指标业务分管部门进行评价。

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由上级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临时性重要交办任务组成。对重点工作任务指标从工作任务实施的进度、质量、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部门自评与绩效经理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减项扣分指标

是将安全生产、反腐倡廉、队伍稳定、保密工作、舆论宣传、依法治企等项目作为减分项指标进行考核。每发生一起,扣减相应分值,减分累计计算。

部门考核采用部门自评、指标业务分管部门评价、绩效办公室汇总计算、绩效管理委员会审定的流程进行考核。管理部门考核采用季度、年度考核评价的方式。

员工实施目标任务制与减项扣分指标考核。目标任务制考核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指标、综合评价两部分。目标任务指标(80分):考核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由部门目标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并结合岗位职责提炼形成。综合评价(20分):包括考勤、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重点对管理创新、破解难题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评价。

部门主要负责人综合评价指标由其绩效经理人考核,部门副职、部门员工由其绩效经理人进行考核,并与部门考核结果挂钩。员工考核采取季度、年度考核评价的方式。

年度综合评价得分取本人当年季度综合评价的平均分。

绩效管理实施流程

绩效管理实施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监控与辅导、考核评价、沟通与反馈、绩效申诉五个环节,通过对五个环节的过程管理,达到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的预期目的,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目标。

制订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合约是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每年10月下旬,中心启动下一年度绩效计划编制工作,研究拟定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建议,绩效办公室汇总后报本单位绩效管理委员会审定。各部门根据与中心所签定的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和中心“两会”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级分解并确定部门年度考核目标任务。部门根据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编制《重点工作任务计划书》并将工作任务指标分解到员工。各级绩效办公室组织员工与其绩效经理人签订绩效合约,确保全员覆盖。

绩效监控与辅导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有效保障

各级绩效经理人须月度跟踪监控绩效计划进展情况,做好绩效记录,及时纠正工作中与绩效合约内容可能出现的偏差,寻找影响绩效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辅导,双方共同寻求提高绩效的方法,促进绩效计划的实现。建立绩效看板制度,实施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可控、在控、能控,并进行结果反馈。绩效管理办公室定期将各部门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及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排序并公布。部门及班组内部公布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并按季总结本单位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形成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报本单位绩效管理委员会。每年12月,各部门对本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人力资源部做好员工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结果、绩效沟通的信息归档工作,形成员工绩效档案,为员工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撑。

绩效委员会及部门内部召开季度、年度绩效管理例会,总结当期工作,确定绩效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下期工作计划,做到工作有计划、任务有总结。

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结果体现

根据绩效计划确定的目标与标准,定期对企业负责人、管理机关、一线员工进行考核。

年度绩效考评流程:

(1)合约调整。每年12月,绩效办公室启动本年度部门及部门主要负责人绩效考评流程。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年度实际工作调整绩效合约内容,提交绩效经理人审核。

(2)初评。关键业绩指标及减项扣分指标由指标业务分管部门考评,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由承担部门自评总结;同时,提供绩效证明。初评后,提交中心领导审核评价。

(3)中心领导考评。中心领导考评审核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并由中心分管领导进行综合评价后,交绩效办公室汇总计算。

(4)绩效委员会审定。绩效办公室汇总计算后提交绩效管理年度例会,由绩效委员会审定并确定部门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绩效等级结果。

(5)绩效办公室归档。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后,绩效办公室归档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年度绩效结果。

沟通与反馈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和基本方法

在考核时绩效经理人必须与各被考核者进行面谈和沟通,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绩效经理人和被考核者要共同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充分肯定被考核者成绩,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绩效申诉是保证考核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

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持有异议,在绩效考核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内,应首先与绩效经理人进行沟通解决;若沟通无效可按规定程序向本单位绩效办公室进行申诉,绩效办公室接到申诉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接到申诉5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不能协调的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提交本单位绩效管理委员会最终裁定。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建立员工年度绩效等级积分制度

员工的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结果,按得分顺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月度绩效薪金根据上一季度(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发放,连续3年绩效考核等级为A级的员工,由中心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给予一次性特别奖励。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和累计绩效等级积分与人才选拔、升迁竞聘、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技能鉴定、教育培训等挂钩。

绩效考核结果与职业发展挂钩

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务、职称或技能等级晋级的依据,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挂钩。上年度绩效等级为A级的员工,优先推荐申报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的选拔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辅导。

绩效考核结果与教育培训挂钩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引领作用;载体;三观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交织、信息传播迅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今天,高校校园文化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科学、系统地建设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培育有特色、高品质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为依托,进一步创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这对提升高校内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文化品牌理论释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指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其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并逐步形成一定特性的集教育理念、教学科研、管理机制、办学质量、课外活动、校园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群体文化,它反映了高校和师生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是指由高校通过多年的培育、创建,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能突出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精髓。校园文化品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它不仅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全社会文化建设也具有导向、引领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内在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核心,因此,当代高校所要建设的校园文化,应是反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

在高校校园里,高校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头脑,但浸润学生心灵或是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则是高校先进、优秀的校园文化。因此,面对多元化社会文化影响而呈现的诚信缺失、价值扭曲等现象,就要求在高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核心地位,以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载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磨炼和培育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引导大学生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爱党爱国、勤劳勇敢、敢于创新的精神,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引导大学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道德价值标准和道德价值取向。

2.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

高校的校园文化始终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的形式、途径、方法是多样的,但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个载体。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载体来表现。其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自觉和环境的陶冶。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充分利用情境暗示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方式,而校园文化正是这两种方式的最佳结合。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载体,校园文化包含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课内主要是通过“两课”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外主要通过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与物质文化建设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青马班”、文化素质讲座等,以及通过宣传栏、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载体的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是高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3.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和囊括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其次,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均融合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本质、任务、内容、目标等当中,并在其中得到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内容,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目标。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载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文化主导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建设展现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高校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

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对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作为校内外具有较好社会影响,能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精髓,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更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激励广大师生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奋发向上,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逐渐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从而稳固了高校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坚持用校园文化品牌所蕴涵的理想信念、大学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因素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学校从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帮助高校有效地解决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促进自身的协调发展;帮助高校发现并解决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帮助高校从大局出发,科学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飞.文化的力量[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2]宫志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陈云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1):36-38.

[4]黄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J].江苏高教,2011(04):122-124.

[5]卢景辉,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2007(06):92-93.

[6]荣建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科学之友:中,2010(08):111-112.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7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理论武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国境线漫长,长期以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深化,西方国家更是利用这种机会加紧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必须不断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一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民族地区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普遍认同的主导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增强思想认同与共识,积极主动地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之间的冲突,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安定有序是整个国家稳定社会和睦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由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发展差距过大并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导致民族地区社会成员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从而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这样可以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从而使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民意、得民心,真正起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环境复杂,政治敏感程度高,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4734.83亿元和18075.35元,中部地区8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86443.31亿元和20534.22元,东部地区11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11886.90亿元和40375.49元。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402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75元),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最低,仅为10309元。

这种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同时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和传播,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制造事端的借口。

(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历史上,关于“民族”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以前,我们一般引用斯大林同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民族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我国民族的实际,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 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一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多样的文化形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边疆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较差,教育资源匮乏,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脱离了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普遍来讲,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较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譬如,云南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2年,总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2.2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只占7.27%;接受初中教育的占23.53%;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9.60%,文盲率为17.37%。”

(四)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软实力”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西化”中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

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宗教因素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遥相呼应地进行破坏活动,配合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民族分裂主义本质上是对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破坏,不是一般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但由于他们利用“民族”和“宗教”的问题进行宣传鼓动,因而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例如,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联手破坏北京奥运会和我国政治稳定的一次攻势。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同样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蓄意制造的破坏民族地区稳定的恶性事件。虽然这两次事件均为个别事件,但是仍然在民族地区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公众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对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因此,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相适应,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

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处祖国边陲,但是这些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再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当地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境,漫长的边境线是民族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本民族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同时尊重多样化的民族地区文化。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主流文化,提供发展的导向。当前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深刻,社情民意复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民族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就是一个“底线”原则。如果这一原则被突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原则不动摇,必须“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其次,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建立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机制,使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包含、协调发展。

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中有益的、积极的部分,要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再次,包容少数民族同胞的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信仰宗教,因此,我们要包容信教公众的信仰,充分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积极引导这些地区的宗教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譬如,中国新疆地区是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地区,“伊斯兰教教义所倡导的爱国、关爱、平等、诚信、宽容、和谐等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存在 着广泛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又如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等教义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对各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正如卢梭所说的,要把每个个体变成整体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以便加强他们的力量”。

(三)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享受到其他地区学生同样的教育。其次,少数民族地区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不仅能有效地吸引人才,而且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完整性。最后,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发展远程教育,建立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

(四)增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和破坏,民族地区安全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公众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增强抵御敌对势力政治意识渗透的能力,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当前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正确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其次,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十六大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概括为两个四句话,这是我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依据。关于民族工作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关于宗教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再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8

[关键词]困难学生;自主管理;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利用情况上看,资助内容的完善以及服务体系的建立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的档案信息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档案资助管理中心档案的利用和服务体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仅为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一、困难学生资助档案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困难学生的个人情况

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体系时,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其中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家庭收入以及经济来源渠道等等。学生们首先应该提交准确的证明材料,校方经过核实之后,最终确立资助档案。

(二)申请审批材料

审批材料的内容包含的非常广,除了家庭经济状况之外,还包括相应的公示情况,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审批认定书等等。可见,审批材料具有预定的权威性。

(三)困难学生资助情况

学生资助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的自主材料以及上交的其他书面形式的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保证材料的完整性,还应该对其准确性进行核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资助情况。这种做法也是为了对资助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资助工作中的遗漏问题。

(四)困难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

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依据就是被资助学生每个学期的总体成绩,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参赛证书以及社会实践情况。

二、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建立与完善策略

(一)明确学生资助档案材料,保证其真实性和应用价值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助是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还能够为学生自身减少负担,使其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但是,资助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所提交的信息进行核实,在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的基础上,对其采取补助措施。如果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档案管理的工作力度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也会威胁到其他学生的自身利益。所以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更新,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的高效性。进而提升档案资料的整体作用。

(二)及时整理和分析困难学生资助档案信息

为了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信息进行完善,同时将工作进一步贯彻和落实,需要将这些贫困学生的档案进行分析和整理。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所以,资助的力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在建立健全完善的资助档案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将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包括孤儿家庭、单亲家庭以及患重病家庭等等。同时,还应该根据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资助行为。可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档案信息的利用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具体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实现了资助工作高效性和多样化的工作目标。

(三)遵循信息化原则,实现文本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

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的载体便于使用和管理,并且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考虑到学生档案信息变动处理的特殊性对学生信息的更改变动处理灵活方便对学生各种情况调用简单快捷,所以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登记、实时更改、信息等功能集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文本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发展。

(四)遵循保障性原则,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的不断加大,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身兼多职,而对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往往有所忽视并且缺乏系统的档案理论培训和业务能力训练。这就使很多档案材料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只是束之高阁不再二次利用和研究。学生资助档案工作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做到系统、规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捷径管理者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可以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有一个全方面、相对真实的了解和认识,针对性地管理好、用好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使,把有限资助资金真正用在最需要获助的学生身上。这不仅对学生、资助中心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完善资助档案

设计制作申请表、资金汇总表、资金发放表,采集学生信息数据,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审批、资助资金发放程序更加完善、公开、透明。同时,也为审计和监督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进一步规范了资助档案管理。一方面应配备具有档案管理知识及认真负责态度的专门人员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而另一方面应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相应的设备和资金,促进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而良性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困难学生档案工作是资助中心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又是资助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做好资助中心困难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是否能有效贯彻落实的头等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关系着国家、社会和谐与安定的大事。

参考文献: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9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层 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只有正确把握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才能使其深入人心,正确引导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1 把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的极大丰富,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讲,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1)要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实践中,比如河北省沧州市提出的“实施道德工程,建设好人之城”、河北省盐山县提出的建设“厚德盐山”,都是在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凝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2)要在实践层面上,开展文明诚信创建工程。宣传表彰一批服务热情、诚实守信、管理规范、依法经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弘扬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发展企业、回报社会的“感恩奉献”精神,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基层窗口行业推进职业道德教育、推行优质规范服务、选树行业标兵、践行文明礼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中小学校实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把基层文化建设与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结合,促进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2 把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县乡党政机关的垂范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西方各种思潮影响,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度有所下降,这就需要我们的县乡党政机关率先垂范 ,积极引导社会价值观念,从而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1)要加强理论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县乡机关日常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同时开展党的宗旨、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坚持集中学习培训与自学提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县乡党政机关努力营造“崇德尚学”的浓厚氛围。

(2)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层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县乡机关工作人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工作做好,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进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深刻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引导人们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3)要在县乡党政机关开展政德建设。政德,是干部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是各级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要按照文明服务、依法行政的要求,深化干部学习教育,规范政务行为,提升机关文明水平和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改进机关作风,切实把各级机关建设成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机关,塑造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实现以政德促公德。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努力培育机关干部举止文明、作风严谨、快捷高效、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通过政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县乡机关的日常工作中,以政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 把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基层党的建设相结合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拓展,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二者的结合能有力地推动党的建设,更能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基层党的建设是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1)要把对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放在基层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是软实力的象征。基层党的建设要不断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从思想上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要加强民主与集中制建设,维护基层党组织的团结和谐。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原则,是维护和促进基层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科学决策的根本准则。基层党组织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组织的班子团结建设是关键,只有班子团结,才能发挥核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3)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基层党的建设相结合的机制。树立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念和科学的党建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几个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到基层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党员和干部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4 把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四方面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呼应,农村是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1)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但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应区分层次和对象,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凝聚力。尊重农民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农村基础建设,是在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有效的途径。作为重要载体,在解决农民利益诉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就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要在农村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农村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学习培训、讲座论坛、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农村居民自觉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大兴读书学习之风,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增强农民修养,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组织开展法律法规进乡村活动,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通过文明素质的提升,使广大农村群众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李长春.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J].党建,2007(1).

[2] 廉永杰,周家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 杨柳.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吉林大学,2007(4).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10

【摘要】构建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符合系统性科学原则,还要满足宏观性应用要求,譬如,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阶段,实现了动态化的系统设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是当前增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的关键工作。

一、管理评价可以促进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

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是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管理评价可以促进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这取决于生态建设的内涵、进程及评价特点。从建设内涵看,生态建设是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此,除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生态建设还包括管理科学这一重要的建设目标和内容,构成六大有机联系的建设领域,进而可以体现为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生态建设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建设模式,因此,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评价工作具有战略主体性、战略主导性和战略总控性。从建设过程看,生态建设工作在规划、实施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宏观管理和综合评价。宏观管理和综合评价工作可以引领生态岛建设的规划方向,调控生态岛建设的实施进程,规范生态岛建设的运行行为。从建设评价看,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生态的评价及响应具有单一性;作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的再管理活动,管理评价及响应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可以总控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评价工作的关键是研究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规范生态建设的综合管理,实现生态建设的管理创新,增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目前,国内外生态建设的管理评价尚不多见,缺乏相对独立的系统研究。因此,科学而系统地构建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先进性,意义重大。

二、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满足系统性科学原则和宏观性应用要求

设计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同时还要符合科学、系统、可比、实用和前瞻的要求,符合系统性评估的要求。不仅如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结合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特点,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宏观要求和实践准则。其一,战略性原则。服务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引领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领域的综合发展管理和宏观治理。其二,现代化原则。按照上海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崇明生态岛的城乡二元分离为起点,以城乡关系的现代化重构为切入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并实现城乡统筹。其三,时代性原则。反映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追求,反映依法治国的发展趋势,反映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的大政方针,反映网络化、国际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背景。其四,务实性原则。结合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特点,反映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本底和核心管理需求。

三、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

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建立起来的。2000年以来,通过规划编制、环保行动、财政税收、组织协调、行政区划、科技支撑,以及创建部级生态县等一系列措施,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初步展开,正在有序推进,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作为上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试点区域,崇明建立起一套生态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有助于促进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及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也有助于培育生态型发展的创新区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基于政府主导型的生态建设模式,崇明生态岛建设也是在政府决策高层的领导下逐步推进的,为此,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围绕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要求加以构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生态建设的核心管理能力和宏观管理机制,并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实施综合导向管理,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生态与环境危机,也要防止单一的生态主义导向而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或持续贫困倾向;实施综合发展管理,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化发展战略,促进崇明生态岛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构建指标体系

1、“能力-机制-参与”模式。“能力”指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机制”是指管理机制,“参与”是指公众参与。从生态建设的管理基础及实现方式来看,“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制性思想性的发展基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表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大会)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生态状况与地理条件下的人民与体制的能力。这说明了管理能力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石。相应地,管理机制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它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属于政府内涵式管理的范畴,是狭义的“管理机制”,外在机制属于政府外延式管理的范畴,主要是指“公众参与”。因此,“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分别是内涵式权威型与外延式民主型的生态岛建设的管理实现方式。

2、“支撑-执行-保障”模式。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除了可以按照“能力-机制-参与”模式加以评价,还可以按照“支撑-执行-保障”模式加以评价。“支撑”是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支撑”,“执行”是指管理执行,“保障”是指管理保障。从管理的结构和效能关系分析,由“支撑-执行-保障”所构成的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支撑”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属性和有序化水平;“管理执行”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行为属性和文明水准;“管理保障”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果属性和效率水平。

3、“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完整而系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基础和实现方式,也要反映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属性。为此,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如图3)。该模式既可以充分反映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体制性思想性基础,按照民主集中机制建立的生态建设的实现机制,以及内外兼治的社会化建设模式,也可以系统地描述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体系结构及其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有序性质和水平、行为文明性质和水平,可靠保障程度与有效实现水平。

五、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阶段实施动态化的系统设计

1、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的建设阶段设计指标体系。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有机构成和重点区域,并纳入了上海市“十五”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上海实现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的时限为15年,设立了框架期(2006-2010年)、发展期(2010-2015年)和成型期(2016-2020年)的分阶段目标。这是构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

2、实施动态化的系统设计,兼顾核心管理需求和数据可得。依据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框架期工作安排,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核心管理需求和现有的数据条件,可以分别形成核心需求型和数据可得型的框架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并以此作为构建发展期和成型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的基础依据,实现指标体系的动态化的系统设计。核心需求型方案中各个指标可以表征的生态岛建设的管理基础与实现方式及其管理结构功能属性,具有理论合理性,但其部分指标缺乏数据条件(见表1)。为此,在维持指标的表征意义的前提下,核心需求型方案可以改进为数据可得型方案。该设计可以兼顾核心管理需求和数据可得,既实现了“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有机结合的交互型系统评价模式,又强化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前述缺乏数据条件的指标不仅可以作为框架期参考指标使用,还可以纳入发展期和成型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在创造数据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加以采用,促进指标体系的动态化的系统设计。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11

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发展和谐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全面思考、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事物(客体)的性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这种关系总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由具体的价值观念构成的,这些价值观念是一种有着内在统一关系的、系统的存在。这种系统的存在,人们称之为价值结构或者价值体系。在阶级社会中,价值观念以及由其构成的价值体系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归宿和检验标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方面把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坚持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地、突出地提炼了出来;另一方面把这些提炼出来的内容有机地、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内在统一关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结构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一创新进一步揭示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基石和支柱,从而把我们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特别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进一步揭示和阐明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内涵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根基和支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为发展和谐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为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纽带。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也有了明显进步。但应该正视的是,在外来的和内生的一些错误、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价值失落、价值混乱、价值扭曲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不仅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思想和道德障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旗帜鲜明、极具针对性地昭示了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观,对在全党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就告诉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和谐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之本。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先后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仍在不断向前推进。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指导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和工作大局。

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我们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追求,成为引领、激励党和人民紧密团结、不懈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谐文化的建设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基本内容,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才能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但揭示了和谐文化的精髓,而且指明了和谐文化继往开来、革故鼎新、开拓进取的动力所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和谐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除旧布新的内核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把这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加以弘扬和培育,将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和谐文化建设规定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且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艰巨而复杂的,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在处理这些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时候,离不开道德的规范和调节。无论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抑或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需要人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明是非、辨真假、分善恶、知美丑、晓荣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其他素质的提高起着引领和保证的作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贯穿和渗透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保证其和谐发展的本质性东西揭示了出来,为其提出了正确而鲜明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有坚持这样的规范和准则,才能卓有成效地建设和谐文化。

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同志提出了“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

心理体系建设范文12

关键词:电子政务 管理体制 政务网络 中心城市

我国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基本上是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到“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再到“电子政务”这一主线展开的。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政府的“办公自动化”开始,到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即中办和[2002]17号文件)的,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即中办和[2006]18号文件)的,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中心城市政府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和领域信息化的综合体现,笔者作为经历这个进程的实践者,就几个实际问题略表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管理体制

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困扰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突出问题。

1.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不统一

目前,中心城市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机构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隶属发改委的信息中心。隶属发改委的信息中心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组建,属于国家发改委经济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进入21世纪后逐步淡化,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中心城市信息中心,成为当地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机构。

二是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统称信息办)或隶属信息办的信息中心。随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能的强化,许多中心城市相继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办,并新建或整合了有关部门信息中心;也有部分中心城市在信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信息办。

三是政府办公厅或政府信息中心(或技术中心、办公自动化办)。政府办公厅新建或整合了有关部门信息中心。四是党委政府信息中心。由党委和政府组建或整合部门的信息中心。

五是信息产业局或隶属信息产业局的信息中心。由于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来设在信息产业部,部分地方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六是无人管和多头管。无人管的情况多在县一级;多头管是指不同的部门争着管或分着管。

由于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不统一,纵向机构上下不对口,导致政令不畅通,横向难交流、难沟通;涉及跨级别、跨行业、跨部门的项目难以顺利实施。

2.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中心城市的电子政务进程目前正从电子政务基础建设阶段进入信息资源整合管理阶段。然而,中心城市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比较模糊,造成在发展规划、项目审核、资金使用、网络技术、资源管理、应用项目等诸方面政出多门。

中办和[2006]18号文件明确了国家层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对中心城市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心城市应按照18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研究本地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也应在组建国家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同时,给中心城市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笔者认为全国各级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名称职责应该统一。中心城市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以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办―信息中心模式为宜。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党委、政府、发改委领导为主要成员,下设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为行政机构),统管信息化工作和电子政务工作;整合或新建隶属信息办的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为事业单位)统管电子政务技术工作。

二、关于基础网络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的基本依据是[2000]36号文、中办和国办[2002]17号文和中办和国办[2006]18号文。[2000]36号文指出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构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即各地区、各部门的办公业务网,以国务院办公厅为枢纽的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面向社会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和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办和国办[2002]17号文指出,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业务和需要在外网上运行的业务。中办和国办[2006]18号文指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三个文件在政务外网的描述上基本是一致的,即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服务。在内网的描述上,36号文强调的是以国务院办公厅为枢纽的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17号文强调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18号文强调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三个文件都没有对地级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的建设给出明确的说法,而且在内网的建设上重点强调的是副省级以上,那么地级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该怎么建设呢?

目前,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内外一张网。网络覆盖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二级直属各部门,内外网逻辑隔离。

(2)大外网小内网。外网覆盖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二级直属各部门,内网覆盖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属各部门,内外网物理隔离。

(3)大内网小外网。内网覆盖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二级直属各部门,外网仅覆盖市级党委政府,内外网物理隔离。

(4)内外二张网。内外网均覆盖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二级直属各部门,内外网物理隔离。网络连接方式有自架光缆直连,有租赁电信部门光纤和带宽,也有依托电信部门组网。

笔者认为中心城市应按照三个文件的精神,特别是18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国有资源,以大外网小内网的基本模式整合和建设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确保与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对接,以实现本地区各业务网络横向间及与上级业务网络间的互联互通。18号文件指出的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的内网应在政务内网的基础上完善,不应重新建设。

三、关于总体规划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基础网络建设规划、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设计、安全体系设计,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应用系统规划、信息资源库建设规划。

⒈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设计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宜采用三层架构体系:第一层是基础网络层,即由政务内网、政务外网构成,承载信息资源、支撑各个应用系统的运行;第二层是数据层,是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包括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区域地理环境信息、自然资源信息、政务信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资源库;第三层是应用层,即以应用支撑平台为基础,主要围绕办公业务资源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及一站式办公系统建设各项应用系统(参见图1)。

图1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三层体系架构

⒉基础网络设计

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包括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个网络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覆盖市县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及有关政务部门;政务外网覆盖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市县二级直属各部门。

⒊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应用系统的建设应改变传统的独立按各部门的职能构建应用系统的方法:从社会公众所面对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提炼出各相关职能部门公用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服务,构建一个以业务为中心的系统;实现统一的数据存储和访问,同样的数据仅在源头采集一次(需要统一的数据定义)并提供集成的服务访问接口。为此,需要定义一个整体的架构来实现协作和信息共享,该架构由以下互相关联的模型组成:

(1)标准规范模型。定义业务及系统的标准规范,作为业务改进及系统评测的依据。

(2)业务模型。描述定义业务分类及业务流程的框架,以及各业务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及协作关系。其中的业务定义及描述独立于执行该业务的职能部门,是一个业务的整体流程描述。

(3)服务组件模型。服务组件是用于辅助某个业务实现其目标的功能部件,该模型定义支持业务实现的服务组件集合,各业务组件的访问通道、返回结果等。

(4)数据模型。以业务为中心进行数据分类和标准化,实现数据的重用和继承,以支持跨部门的协作,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

(5)技术模型。是一个组件化的技术框架,定义实现业务组件的标准,并说明实现各业务组件的具体技术。该模型由支持服务组件实现的各类技术标准、说明及描述组成。

⒋运营中心设计

运营中心包括网络中心、安全体系、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中心。网络中心是放置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和技术人员工作的地方,要求从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光纤接入系统、通信网络接入系统、防火和防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和工作环境。

网络中心将进行统一的安全保护。在制度上,加强人员的管理;在技术上,通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等措施进行安全防护。安全体系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采取设立电子政务CA中心的方式,建立安全认证体系,重点建设多种信息安全策略共用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建设数据备份体系。

数据中心总体构架是基于信息资源无缝集成的“统一管理总线、统一安全总线、统一数据总线”的“三总线多适配”开放体系。数据中心包括交换中心、数据总线、交换、应用适配器、数据仓库、安全总线等6大模块,完成平台所要求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流程集成功能,并为平台用户提供基于集中数据中心或虚拟数据中心的不同共享数据模式。

运行维护中心是一个操作中心,主要承担网络管理维护、业务管理维护等工作,集中体现在对网管服务器的操作。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可以将网络平台的网管服务器和业务平台的网管服务器集中放置,集中进行安全保护和数据备份,这样既方便操作,也有利于安全防护。

⒌指导思想

根据中办和国办[2002]17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和有关文件精神,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以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努力实现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⒍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各县级政府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安全,制定并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⒎发展目标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目标大致有:

――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市县两级政务信息网络运行和支撑平台;

――建立一批重点应用系统,重点业务系统应用应取得显著成效;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性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逐步完善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制度和标准;

――改善和提高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带动中心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⒏建设任务

中心城市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应包括:建设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一个集群网站、若干个应用系统和若干个共享基础数据库。

⑴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构架在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之上,供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共同使用,旨在解决各个跨部门、跨组织的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应用集成、协同工作等问题;进而将各个跨部门、跨组织的应用构建在信息交换平台之上,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可靠的传输。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统一支撑电子政务整体应用,自然建立起电子政务安全与标准体系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门户体系,自然消除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⑵集群网站

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网站,以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和市政府各部门网站为子网站的网站群,如此建成一个集群网站。

⑶应用系统

为了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要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加快重点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启动、建设和完善。重点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公文交换与传输系统、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系统、财税库银信息共享与交换系统、内部办公信息系统(OA)、电子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组织人事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环保信息系统、水务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公安综合执法管理系统、社保信息系统和政府热线系统等应用系统。

⑷共享基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