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时间:2023-05-30 09:39:01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范文1

甲:老师们

乙:同学们,

合:中午好!

甲:今天,我们的《古诗欣赏驿站》正式跟大家见面了!

乙: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为了让华人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教育部特意颁发了《语文新课标小学必读古诗160首》。 甲:意在让我们重拾古诗兴趣,在古诗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下,陶冶情操,校园《古诗欣赏驿站》广播稿

甲:老师们

乙:同学们,

合:中午好!

甲:今天,我们的《古诗欣赏驿站》正式跟大家见面了!

乙: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为了让华人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教育部特意颁发了《语文新课标小学必读古诗160首》。

甲:意在让我们重拾古诗兴趣,在古诗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下,陶冶情操,将祖国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乙: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诵读古诗,歌唱古诗,将中华古典诗词唱响校园,唱响神州吧!

甲:下面请欣赏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孟郊写的古诗《游子吟》

(播放《试听 》 两遍)

乙: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古诗歌,是不是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

甲:古诗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相连,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甲:这种骨肉之情通过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唯恐儿子“迟迟”难归的心情,

以及作者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讴歌: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从而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乙:是啊,“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们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吧!

甲:领读:(主持人教一句,学生们跟着读一句!)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乙:同学们读得真动情呀!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古诗歌吧,大家可以跟着学唱哟!相信在一遍遍的跟唱之中,你一定就会对这首《游子吟》心领神会的,也期待着你在校园的古诗歌唱比赛中,一展你的歌喉,欣赏你的风采!

(欣赏《试听 》 播多少遍,根据所剩时间而定)

甲:老师们,同学们,在一遍遍的古诗歌曲唱诵中,我们深深陶醉在这阳光般的母爱中了,让我们也放声跟着唱起来,在歌声中来结束我们的这次广播,《古诗欣赏驿站》下周一再跟大家见面了!

古诗欣赏范文2

一、初步感知,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音韵美

每一次接初一新生,都会发现几个喜欢朗读的,似乎也很有感情,继而你却会遗憾地发现他们无论朗读什么内容,什么情感的古诗,都采用固定的抑扬顿挫。也就是说,这种所谓表情,没能真正把握住某一首诗特定的内容、特定的情、趣、志,因而导致其朗读情感单一僵化,不能恰当地体现古诗的个性。这时,老师不能打击学生的朗读热情,应该积极肯定他们小学阶段在朗读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虽然他们表情单一,但比起那些不会表情,甚至连当众朗读都不敢的同学强多了吧!表扬之后,老师可以顺势引入一首与所讲之诗风格迥然不同的古诗,再通过范读启发他们认识到每一首诗的朗读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和变化。比如,的《沁园春・雪》该怎么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又该怎么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辅赋壮词以寄之》朗读时怎么体现其情绪的起伏等等。

二、深入研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在对比朗读之后,学生已经深切感受到要朗读好古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深刻把握古诗,因此对古诗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1、找出物象

古诗写作的最终目标是传情达意,但情和意是抽象的,必须有所依托,依托什么呢,当然离不开物象了,所以,要理解古诗,第一步可以让学生找出古诗中出现的人、事或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共罗列了九个物象,后两句各有一个物象,一共有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风、马,夕阳、人等十一个物象。

2、体会意象

物象,简单的说,就是诗人眼中所见之物,而意象呢,就是诗人心中所感之物,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是主观情感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物象重在写物,意象重在达意。换句话说,物象重点是物,意象重点是意。如,就是同一事物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之下所呈现的情状也是迥然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更明白地体会二者的区别。同样是花和鸟,甚至同是出现在杜甫眼中,由于主观情意的不同,花和鸟也就被罩上了不同的色彩。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安定,心境悠闲,所以创作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欢快的诗句。然而,安史乱中,诗人为叛军所俘,亲人又不知安危,处在国家遭难,家庭不保的深渊中,诗人眼中的花和鸟与上一首诗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望》一诗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忧虑时局,牵挂亲人的忧伤。以上两例中都有花和鸟这两种物象,但由于诗人的心境迥异,前者通过"千""万""满""压""低"突出花之繁盛,又通过"自在""娇""啼"突出鸟鸣之悦耳,由此我们不难体会诗人之愉快,后者通过"溅泪""惊心"等字眼突出作者内心的凄惶。到此,学生自然明白客观世界中相同的两种物象在不同的两首诗中着上诗人浓重的主观色彩后就变成了不同的意象。

3、感悟意境

意境又是什么呢?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个体,而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并营造出的一幅美好图景,它不能理解为意象个体的简单相加。优秀的古诗往往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借助仅有的数量不太多的意象,通过特定的表达营造出奇妙的意境。选入学校教材的诗歌,都是最优秀的作品,或许每一首诗所采用的意象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意象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总能触发读者的情思,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在头脑中把诗歌化为一幅美丽的图画。

4、把握情意

情意是诗歌的灵魂,一首字字珠玑的诗歌,如果情意让人捉摸不定,也难以算作上乘之作。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有名的代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无论哪一个读者,无论其古诗鉴赏能力高下,都不难从字面上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怅惘的意境,因此成为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者无不津津乐道,不可谓不精美。

古诗欣赏范文3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而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材料。而古诗欣赏教学则是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教育辅导站)

古诗欣赏范文4

欣赏是一种在文学理论指导下的对诗歌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是在诵读、展开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是读者的一种再创造。欣赏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理智分析研究,也需要整体的亲切感受与领悟。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欣赏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需要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专门的诗学知识和相当的生活体验及大量的阅读欣赏实践。

其一,欣赏古代诗歌首先应该熟悉诗歌特点,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应在具体作品欣赏之前让学生了解把握诗歌知识,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类别和形式上的特点;能正确区分诗、词、曲及诗中的古体诗与近体诗,词中的小令、中调、长调,元散曲中的小令、散套等等。其次要全面思考,品味诗情画意。品诗,要借助想象、联想。诗人描绘生活图景并非目的,而是要通过“所见”传出“所感”,表达自己的情意。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借助想象、联想,再加上情感的积极参与,才能再现画面,接触诗人“所见”,感受诗人的情志,进而产生共鸣,得到一种审美愉悦。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品味诗情画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把自己的鉴赏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鉴赏取代学生的鉴赏。②要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差异,倡导学生自由想象、张扬个性,用自己的眼和心去再现诗人提供的生活图景。③引导学生将目光透过生活图景,体味作者情感。④鉴赏作为个人的审美活动,许多的感受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宜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读,且应是个人吟诵。只有在个人的吟诵回味之中,才能真正感悟“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诗情画意。

最后还应扩大阅读量,提高鉴赏水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见多自然识广,文章读得多了,自然会明白文章的规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举”课文之“一”,“反”课外阅读诗歌之“三”,学生的审美鉴赏及审美创造力将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依据具体作品,准确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

对于不同的作家作品,当然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对于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应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能以共性代个性,或以个性代共性以致混淆风格,误谈手法。

其二,关于诗歌的欣赏的方法,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孙清武在《古代诗歌教学八法》中将诗歌的欣赏分为:溯源法、形象法、比较法、描摹法、入境法、玩味法、游戏法、美读法。周啸天认为:诗词欣赏活动,大致上可以分为七个层面,可以统称为“七法”,它们依次为:①识字——诗词语汇的知识;②知人——对于作家的了解;③论世——必要的历史知识;④诗法——基本的诗学常识;⑤会意——相应的生活体验;⑥吟诵——因声求气的咏味;⑦比较——大量的赏析实践。这些论述多是从欣赏过程的角度来探讨。如周啸天的“七法”中的“识字”、“知人”、“论世”、“诗法”是实证性质,属于文学外部范畴,是欣赏更好进行的准备;“吟诵”、“会意”和“比较”偏重于文学本身的感悟是从欣赏的较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提高。 欣赏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去着手进行?欣赏应在整体上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进行,即文质兼美,大致可以从

四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诗歌所表现的感情要有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诗歌的首要要求,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这种感情善而美。其二是表达方式看,叙事要条理清楚,突出重点;抒情要真切自然,富于情韵;描写要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写景状物要精确生动,富有活力;写人不仅要写其声音容貌,而且要表现其精神心志,形神兼备。其三,从想象力看,诗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表现为很多奇妙的比兴手法方面,也表现在夸张、比喻、比拟、设想等修辞手法方面。其四是从结构形式看,诗歌的结构和形式的新颖和独特是诗人艺术才能的标志之一,它为诗歌的多样化和诗歌的创新作出了贡献。所谓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不同程度地具备上述的四条标准,或以感情真挚取胜,或以表达深刻见称,或以想象奇特出众,或以结构新颖而著名。而能同时具备三条或四条标准的,那就是真正的艺术精品了。诗歌欣赏就是要用文学理论对诗歌进行审美评价,不同程度地揭示诗歌的内容情感和形式特征方面的美,让人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了解何以为美,这才是欣赏的目的。

在小学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中,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的具体要求,探讨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方式即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是从具体、感性到抽象、理性的逐渐发展的三个层次。诵读是对诗歌最基本的语言符号的把握,是诗歌欣赏的起点与基础,失去了它,诗歌的欣赏就成了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从抽象的语言符号中唤起相应具体的意象,由诗歌表层的字面义逐步体味出它深层的言外之意,并上升到艺术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去欣赏诗歌,领略到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的欣赏符合文学艺术本体认识的启蒙,从具象到抽象有三个层次的观点,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在小学古代诗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像一首优美的诗,流淌着诗情,滋养学生的内涵。

古诗欣赏范文5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 欣赏教学 方法例析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其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中学古诗文欣赏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文学色彩最浓郁的内容,加强古诗文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古诗诗文欣赏教学方法,现拙述于下,旨在与同仁交流。

一、深情诵读揣摸辞气,让学生品味古诗文的情感与思想。

清代桐城派作家在谈到欣赏古诗文时提出“因声求气”的观点,即欣赏古文,必得高声朗诵顾问,从音节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作者的辞气,进而体会他的感情,体会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这对于实际教学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中学教材传统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诵读欣赏古文。

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第一句是散句,缓缓道来,从容不迫,突然一紧,节奏猛地加快,连续两个三音节的短句再接四个四音节的短句,洞庭湖的气势跃然声口之上,然后语气陡然一转,一个“矣”字,将作者对洞庭湖的气势及对杜甫、李白、孟浩然等前贤写洞庭湖之雄浑的诗句的那种浩叹之情和盘托出。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若夫”二字又轻又涩,似有千种愁怨,万般无奈。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至若”二字,响亮如钟,如雨后出霁,其音色之响亮朗润,正与下面引出的景物棉鞋相契。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而或”二字,不仅告诉人们这是景物的转换,更是情绪的转换。“或”字吐气如虹,有如空谷足音,旷极需极,正是洞庭秋夜的情调。

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通过辞气的变换,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绘的想象,就能领会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体会到作者体情之微妙。

二、运用想象合理填补扩充,让学生深刻领悟原文。

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高度概括的艺术,留有许多艺术空间,我们在诵读欣赏时要运用想象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会原文。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闭上眼,摇头晃脑一读,就能体会到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写人的心情。写诗人的什么心情呢?只要填补好诗文中的艺术空白,就可以领悟诗的意境。它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之中的特殊感受,看似是写景之类的山水游记,其实更主要的是流露颇浓厚的禅隐倾向,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才能领悟。

又如《游园不值》,写的是拜访自己的友人没有遇到,却见到朋友的园子里有一支正在盛开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于是就联想到朋友的园子里一定是生机盎然。诗文没有直接花费笔墨描写园子里的春景,笔者在教学时提问学生:你们想想朋友的园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还有哪些美丽的花草树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青青的小草,还有成群的蜜蜂在嗡嗡起舞……在这一空白处,运用“红杏”这一纽带,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飞翔,学生兴趣浓厚,为今后写景色的文章积累素材。

三、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含义。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科学知识、文化背景等。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如果脱离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单纯讲解诗词,学生要想充分理解感悟便很困难。阅读教学提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怎样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需要找准时机利用背景资料。

古诗欣赏范文6

关键词:审美能力 古诗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只要提起了小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1 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一般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就是汉字拼音的韵母基本一致,教孩子掌握好这个,背古诗就不难了,教师要抓住诗人的感情主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身心投入,走进高雅的境界,享受古诗韵律的美妙,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可利用课前课后大量诵读家喻户晓的唐诗经典名句。

多读多练是一方面,还有要体会诗人诗歌创作背景,熟话说,诗言志,所以就要了解诗人的人生历程。诗歌内容多为情景交融,无非乐景写乐,乐景写哀,哀景写哀,哀景写乐几种;要多关注其中的词类活用,一般这都是思想感情倾注的关键;还要多了解诗歌的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月的乡愁,秋水的愁怨,杨柳的依依惜别等等;诗歌的情感与诗人的身世遭遇、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如陶潜的隐逸,李白的豪迈奔放、浪漫雄奇,杜甫的沉郁顿挫等,这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根本是要多读多看,了解诗歌的发展演变是深入研究诗歌的重要

方法。

2 联系扩充法

指导朗读,流露感情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种加强识记的好方法,把文字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时下,有些小学生盲目喜欢唐诗,囫囵吞枣,生搬硬读,缺乏感情,没有享受到其带来的审美和陶冶的作用。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只从表面上模糊诵读,没有认真思考诗人融入的感情。诗人借助了“明月―霜”来抒发“思―故乡”的离愁,滋生别离故乡别离妻子的情愫,形成“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师要抓住诗人的感情主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身心投入,走进高雅的境界,享受古诗韵律的美妙,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可利用课前课后大量诵读家喻户晓的唐诗经典名句。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享受意境美小学生学习唐诗不能仅仅为读诗而读诗,光靠记忆,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享受意境美,陶冶情操,学习蕴涵哲理的诗名使人思维灵活、身心旷怡、坦然处世。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描写构柳树的婀娜多姿,千万条枝叶像绿丝打扮着的少女。这样的美丽和楚楚动人,是出自哪个妙手点美呢,啊,原来是二月里的习习春风。诗句的点睛之处在于意境美,一幅春景图豁然出现在眼前。领悟诗人的写作风格,学习诗人的爱国情怀。唐代诗人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诗人,其中不乏饮誉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野的草生长茂盛,每年它都由枯萎到繁茂。任凭野火燃遍,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拂又生机勃勃。这生命的顽强,赋予一种精神,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这些诗人的写作风格,无不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更要学习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 想象入境法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小学生学习唐诗不能仅仅为读诗而读诗,光靠记忆,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享受意境美,陶冶情操,学习蕴涵哲理的诗名使人思维灵活、身心旷怡、坦然处世。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描写构柳树的婀娜多姿,千万条枝叶像绿丝打扮着的少女。这样的美丽和楚楚动人,是出自哪个妙手点美呢,啊,原来是二月里的习习春风。诗句的点睛之处在于意境美,一幅春景图豁然出现在眼前。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的习惯。

古诗词赏析能力,这个东西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和阅历。最好的做法就是多看多被一些古诗词,多看一些赏析文章,诗话\词话。要赏析古诗词,首先要理解诗词中的语句。这就要写文言功底;然后要理解诗的背景,这就需要一些文化底蕴和对历史掌故的把握;然后要理解和体会诗的意境,这些最靠个人的悟性,和对自然,对社会的领悟。所以,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积累,知识上的和人生阅历上的。

培养小学生欣赏古诗是培养学生必备的素质,为以后鉴赏古时所做的知识储备。其中大都是基本的古诗,很简单的,让孩子们对古诗有初步理解。总之,教学古诗有定法而又无定法,我们要因教学的诗歌而定。关键是要给学生一条学习的捷径。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学一首诗时不仅仅要重视让学生明白一首诗的诗意,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古诗欣赏范文7

    关键词 韵味 诗眼 共鸣

    * *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 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 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 ,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 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 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 ,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 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 为黄州刺史的苏东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 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 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 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 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 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 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 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 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 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 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能 耐人寻味等等)。可见要“解其中味”,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可。

    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有些年轻人只看了一个选注本就急于写论文,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如果条件允许的 话,应先看选注本,后看全集,才能融会贯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孤立去看,难于理解其中含义。如果对照其受谗后写的《赠从弟》:“一朝辞病归江海,畴昔相知几 人在?前门出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才理解到《独坐敬亭山》乃愤世嫉俗之语。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 ,人情冷暖,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似乎众鸟也浅薄无情,一见到李白,就全部高飞而去;似乎孤云也世故圆 滑,一见到李白,就悠然地飘飘而去。三四句偏从不独处写出“独”字的韵味:你们这些势利小人都远离我而 去吧!看来只有敬亭山是我的知音,它绝不会跑掉,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互不厌倦。辛弃疾的“我见青山 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也是点化这首诗的意境,都有睥睨世俗的无限感慨。

    要解其中味还要读点历史。我听了一堂毕业班学生讲《卖炭翁》的课,讲课人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三好 学生,她能大胆尝试,就应大力肯定。但那堂课讲的枯燥无味。这不能怪她,原因之一是她不了解历史,以致 未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讲这首诗应首先讲清题目下的自注:“苦宫市也”。宫,指宫廷。市,指买东西,名词作动词。据韩愈《 顺宗实录》第二卷,《通鉴》第235卷,《旧唐书》第十四卷,《张建封传》均载此事,是中唐以后皇帝对 人民财物的一种野蛮而残酷的掠夺。德宗贞元(785-805)末年,派宦官到市面上购买物品,宦官请几 百个狗腿子遍布热闹街坊,叫做“白望”。看到所需要的东西,就口称“宫市”,随便付一点报酬,强买强卖 ,公开掠夺。有些还索要门户钱(户口税)和脚钱。市民看到他们就关门逃避。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一弊政给人 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苦、意动,认为苦。即指受到宫市之害而感到痛苦。这首诗思想较进步,但也有局限性 ,未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据韩愈《顺宗实录》: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 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 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白居易(772-846)和韩愈(768-824)系同时代人,不会不知道此事,足见白居易是有意 这样写的。

    如果了解上述历史,就能了解宫市的内涵。不然的话,学生还以为是流氓集团的个人行动,那就无法认清 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yù@①》)。我们也可以说:汝若欣赏诗,功夫在诗外 。因此,要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首先就要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广泛阅读作品,读点历史,读点美学,提 高文化修养。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就只能是释词译句,索然寡味了。

    (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

    鉴赏诗歌或从事诗歌教学,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内容新颖,切忌炒现饭,老一套。但要端正方向,既要 立足于新,又不能危言耸听。立足于新,首先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在发展,现在的教学对象变了,我们的 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一股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观点对学生 进行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逆反心理。

    不但观念更新,知识也得更新。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讲稿,不能套用 一种刻板的公式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

    如《木兰诗》的教学,还像传统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肯定乏味,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提一些引人 深思的问题,效果则大不一样。如问为什么写“唯闻女叹息”?为什么写木兰一再想念爹娘?这样写是否损害 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用四句写买鞍马?这样是否犯复?为什么只用了六句写十年征战生活等等,通过师 生共同活动,学员回答,教师补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木兰诗》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性格,其实写 出征前的叹息,才真实感人地表现了木兰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身份,写征途中思念父母,才能突出其爱祖国 、爱民族的进步思想战胜了狭隘的家庭观念。第一段写木兰问答用了十二句,第二段写买马用了四句,只有这 样铺叙,才能渲染在国家民族斗争尖锐时刻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激烈的战斗气氛。谢榛说:“若一言了问答,一 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而写十年征战只用了六句,这是因为繁简的标准 取决于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如何。凡与主题思想关系紧密者则详写,关系少者则略写。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木兰 代父从军的形象,而非写人物传记及战争经过,故详写其出征情况而略写其十年征战生活。

    立足于新,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 为了赶时髦,凭一时之见,抓住某一片面理由,就作翻案文章,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评论一 概否定。如《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表达了追求男女婚姻自由的合理愿望。但汤斌先生的《<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 》(《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却危言耸听、生搬硬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用所谓俄狄普斯情结来分析 这个悲剧,认为焦母趁仲卿不在家的日子里逼儿媳通宵达旦地织布,是进行性虐待。为了证实焦母有强烈的性 要求,就在年龄问题上作文章,推断焦母是一个中年寡妇,说焦母之所以排斥刘兰芝是由于“性嫉妒”,“当 儿媳进门之际……于是就化为极端嫉恨的心理”,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求新是不足为法的。

    (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

    古诗词教学如何做到既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而又不失语文课的特点?关键在于区分语文课和政治课 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字、词、句的解释上升到篇章结构,即通过紧扣诗眼,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 学生。如讲《卖炭翁》就应着重通过“把”、“称”、“jiǒng@②”、“叱”、“牵”、“驱”、“惜 ”,特别是“系”、“充”等诗眼来揭露宫使的强盗行径。

    手把文书口称敕,

    jiǒng@②车叱牛牵向北。

    宫市掠夺人民财物根本用不着文书,一个“把”字说明他们只是虚张声势进行讹诈。宫廷在长安城北,炭 车歇在城南,宫使就大声吆喝(叱牛)着把牛车掉过头来(jiǒng@②车)牵向北边走。“jiǒng@ ②”、“叱”、“牵”写出了不容老翁分辩强行把牛赶走的横蛮无理的嚣张气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牛车已被赶走,才腾出笔来写老翁的心理活动。一车炭要砍上万斤柴才烧得成,需要多少烟薰火燎?它凝 聚着老翁的多少心血和希望!而今已全付之东流!一个“驱”字,一个“惜”字,把老翁那种痛不欲生而无可 奈何的心情形象地刻划出来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打结;挂上也。说明宫使根本不讲道理,不讲价钱,强行把没有什么用处的库存货(二丈红绡一丈绫 )往牛角上一挂,就算作了炭的价线。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就戛然而止。老人是怎样带着又饥又困的身子回去 的?他还能活得下去吗?这些问题全留给读者去思索,同时又不禁为老人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为宫使的罪 恶行径而切齿痛恨!

    通过上例可见,讲透了诗眼,诗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足见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一条附加 的尾巴,而是寓于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课文的理解剖析之中。

    诗眼一般在什么地方呢?一般在动词上。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 ,所以鉴赏诗,首先要在动词上下功夫。

    以动词作诗眼的脍灸人口者,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等等 ,举不胜举。

    还有以副词作诗眼的。副词一般与动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副词) 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每 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还有不少是以形容词作诗眼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楼梦》第4 8回香菱赞“直”字“圆”字用得好,“再找不到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再如孟浩然尝于太学赋诗,以“微云 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使一座惊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妙处也在于形容词“淡”用得极好, 魏庆之誉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人玉屑》)。至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更是脍灸人口。有时还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的《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 诗的诗眼是介词“于”。于,比也,胜似也。为何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在神不在貌。因为它的火红,它的艳丽 ,是经过抗严寒、傲霜雪的结果。满山红叶,胜似春花,不但刻划了枫林的外在美,还刻划了它的内在美。杜 牧在一般人以为萧瑟的秋风中,有着独特的美的发现,表达了达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获得了高昂健康的审美情 趣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也还有以数词为诗眼的。如: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 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六)

    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个“一”字就是诗眼。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意境更新,韵味更 浓。

    (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古人读 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 。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 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 振,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古诗欣赏范文8

古代诗歌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最充分的两种文体。众所周知,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文学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能仅靠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靠教师个人的主观赏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经典,所以在授课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显得格外重要。

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师知识,提高备课质量。诗词鉴赏是综合性极强的学习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语文教师通过查阅丰富的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文化常识,教学时就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把知识性、趣味性寓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轻松地教学,使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能为学生学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原则。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人机互动,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智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课堂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课前,由学生从网上查阅晚唐的历史资料通过比较会发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词人对社会的不满,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情感,提升人格,领略名家风采。

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诗词鉴赏课上,我们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料,而且可以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美。文学是“美”的同义词,而诗词则是文学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因而诗词教学首先应有一个“美”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地融入诗情画意中。而运用多媒体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利用多媒体声像文集合的特点选取许多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画面和音乐并配以文字解释,积极地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为学习诗词奠定感情基调。

如《蜀道难》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蜀道的险峻,搭配录音使学生感受李白诗歌语言的壮丽之美。通过观摩专家的朗诵读音,体味感情、节奏、停顿、强弱、快慢,评点其精彩与不足,分析朗读技巧。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由于古代诗词散文微言大义。诗人用语言绘形绘色,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诗内容有关的画面,使学生不仅感受到音乐美,同时还感受到画面美。所以对古诗词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诗词教学的应用为我们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整理、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诗词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以后的诗词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古诗欣赏范文9

在古典抒情经典中,意就是情,情的特点就是动,故汉语有动情、感动、触动、心动之说;情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故《诗大序》日“情动于中”,相反,则是无动于衷。情感要动,而且要在动中把意象贯穿起来,统一为有机的结构(这就是意境),在古典诗话中,叫作“意绪”或“意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层意象往往一望而知,而深层的意很容易被掩盖,被忽略,被遮蔽。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情意脉络则比之意象更为隐秘,故更不容易全面梳理。一些教师分析古典诗歌,言不及义,往往在于得象忘意,即使偶尔得意,也是片断之意,而非贯穿整体之意脉。

得象忘意的毛病很普遍,原因在于:象是表层、显性的,而意脉是深层、隐性的,在文学上是不直接连贯的,潜在于空白之中,对一般读者来说,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李白有一首很简单的乐府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线教师对此一望而知的经典诗作,几乎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妙处来。其实只要按意脉之动,就不难迎刃而解。全诗的关键词乃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床前月光这么亮,但心有所“疑”,是月光还是霜光?这里有个因果关系,因有所疑,乃举头望明月,意在确定究竟是月光还是霜光。如果不是抒情,而是理性思维逻辑,举头而望的结果,无非“原来都是霜”,或者“原来是月光”。那就不是诗了,为什么呢?这是理性因果性逻辑。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诗,就是因为它不按照理性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逻辑。看到月亮这个表示家庭团圆的意象,原来的目的忘记了,潜意识里的乡愁被唤醒了,头就低下了。这说明,乡愁是多么深沉而且敏感。在有意无意间,它都会被触动,把原来的思路打断,意脉发生转折。类似的还有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雨纷纷,让行人心生焦虑。绵绵不断的细雨,焦虑到接近“断魂”的程度。借问酒家何处,可能是要休息避雨。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是“遥指”――酒家在远处,但是,那杏花村的鲜明色彩和雨纷纷的阴暗形成对比,使行人不由眼前一亮,心情为之一振。这就是意脉的瞬间的转折,也就是情绪的遽然转换。有时,意脉的转换不是隐藏在单纯的意象背后,而是在比较丰富的意象群落之中,这就是方东树所说“错综变化不见迹,及寻其意绪,又莫不有归宿”。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们往往把注意力仅仅聚焦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景观上。如此美好的春色,如此华彩的语言,感染力太强。尤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并不需要太高的修养,就能感到视觉形象的冲击力,然而,满足于此就是满足于象,而失其意。其实,这里更精彩的应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用我提倡的还原法揭示矛盾:本来,春天一般先是“江南草长”,然后才是“杂花生树”,通常是草先茂盛,然后才是花开,此处却是花已经开得“迷人眼”了,而草才仅仅淹没马蹄。分析到这里,固然进入比较深的层次了,但还仅仅限于象。在象的更深处的意,是骑在马上的人对浅草的瞬间的发现,微妙的惊喜。分析到这里,只是意象的部分,还不是整体,还不是贯穿首尾的意脉,还不能解释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好处。论者的任务是在象的空白中,把贯穿首尾的意脉的动态、变动的脉络梳理出来。其关键就在发现“浅草”的惊喜到了如此程度,以致把它看得比乱花迷人更精彩。导致这个骑在马上(或者牵着马)的人,宁愿不骑马,在白沙堤上行走,和大地与浅草相亲。这个贯穿首尾的意脉完整心理出来了,草比花更可爱的情感特殊性也就一目了然。

意象与意象之间从字面上看有时有联系(如流水对),但没有联系的更多,这是由于近体诗对于句中和句间联接虚词的省略。意象有如水中之岛,存在于若隐若现的空白之中。就在这些空白中,象断意连,潜藏着情致的脉络,这就是意脉。

意脉贯通,达到某种整体性,使整首诗有机统一,远近相对,息息相通,不可句摘,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构成中国古典诗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

意境美既有整体的美,也有意象群落的空白中意脉潜在之美。意在境中,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司空图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潜在的隐性的言外之意,意境的精彩往往在语言是不可穷尽的空白中。

意脉是隐性的,意境是潜在的,风格常常是婉约、含蓄的,直接抒发豪情壮志不属于意境。不管《离骚》还是唐诗中的歌行体,大量的直接抒情都不能以意境取胜,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一样全是显性的。直接抒情和意境相比,虽然同为诗歌艺术,但是在艺术方法和风格上属于不同范畴,如物有阴与阳之别,人有男性与女性之分。

意境其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有统一的意脉贯穿其间。有了统一的意脉贯穿首尾,意象与意象具有某种隐约的线性的相关性,在性质和量度上精密相应,以开合、正反、因果的逻辑构成完整的统一体。这种意脉,有时是转折性。

绝句最擅长表现诗人情绪的瞬间转换,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凭直觉判断,一望而知,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最精彩。因为这个比喻出奇制胜,属于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远取譬”。远取,相对于近取,这里是双重的远。一是叶子比花美,二是秋叶比春花艳,都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远,而且是心理上的远,越远越新颖,双重的远取,构成双重的新异,触动读者的审美惊异。光是分析到此,还只是意象之美。分析的难度在于,以局部为索引,透视整体。如果没有前面三句的铺垫,则此首诗还是构不成统一的意脉。开头“远上寒山”“白云深处”两句,意象都是大远景,情感随目光向远处延伸,越是遥远,越是有凝神观照之美。后面两句则恰恰相反。转折点在第三句,本来是一边行车一边从容观赏,突然车子停了下来,也就是停止了远方白云深处的凝神,转向近处,车边、身边的枫林。视线的转移也就是意脉的变化,显示枫林之美超过了远方白云深处之美,心灵触发了一种震惊。震惊的原因又是枫叶色彩之鲜艳胜过春花。意象的前后对比,意脉的前后转换,完成于一瞬间。“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这个意脉的高潮,使得意境在前后对比中完成统一。

在唐诗绝句中,关键就是这种瞬间的情致转换的潜隐性。在情致转换上不够潜隐,就会影响意境的圆融。孤立的分析往往难以深入,这时就用得上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因为有前承的诗作,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的深化。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苍苔”说明没有什么人来,可以说是幽径。诗人很细心,怜惜苍苔,就是怜惜这种宁静的环境的心情。“小扣柴扉久不开”,“小扣”,轻扣;“久不开”,不仅仅是很有耐心,而且很文雅,非常有修养。表面意象下面隐藏着的情意,第一个层次是宁静心情的持续性。接下去是第二个层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突然这种持续性被打破了,发现一枝红杏,这是一个惊喜。这个层次的精彩在于,那久扣的门开不开,已然全忘记了,因为一枝红杏的美的效果。第三个层次,惊喜还在于“春色满园”,让诗人激动的不仅是一枝红杏的色彩,更在于想象中满园比眼前这一枝要精彩得多。这个“一枝”,乃是对诗人想象的触动,引发了情致的转换。最后,精彩还在于“关”字。“一枝”是说少,“满园”是说多,“春色”是说丰富,“关”是说隐藏。光凭这一枝,一刹那间,就让诗人的感知变化了:少变成了多,隐藏变成了丰富。这就是说,由一朵红杏这个意象的刺激,满园春色已经藏不住了,朋友在不在无所谓了。情致的转折,瞬间的意脉的转折,也完成了意境的圆融。

这么高级的艺术品,很可惜却有盗版的嫌疑,盗自很有名的诗人陆游的诗: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盗版的好还是原版的好?盗版的比较好。当时因为没有版权的法律,可以修改别人的作品,越改越好。陆游的“平桥小陌”“淡日穿云”,好像挺漂亮,可好像又不是很漂亮。这样的意象群落在宋朝诗人那里是一般水准,作为一幅山水田园图画也缺乏特色,内含的情绪也同样缺乏个性。如果就这么写下去,难免显得平庸。而接下去两句,就有点不同了。“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平桥小陌,淡日穿云,翠霭碧柳,美景本来是主体,一下子变成了背景,红杏一枝变成了主体。杨柳再茂密,再美,挡不住一枝红杏,红杏更美。精彩在于一枝红杏,而不是数枝,数枝跟一枝有什么区别?一枝是刚刚这么一点点,有更大的冲击性,一枝红杏比之满眼杨柳更动人,但是有一个缺点,本来就有茂密的杨柳,本身就是“春色”,这于内在逻辑也就是意脉上有些问题:诗人本来就感觉到了春天,只是红杏一出来墙,就觉得这个才是春色,杨柳再茂密也遮挡不住。这里当然有诗人心情的变化,但只是某种量的比较。少量的红,比满眼的绿更动人。

叶绍翁的改作比陆游的原作好在意脉有四个层次的反差:第一,开头没有杨柳,没有平桥小陌,没有浮云翠霭,没有春天的任何信息,只有地上的苍苔,发现红杏,是突然发现的春色信息;第二,这个信息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有限信号,冲击出想象中比之丰富得多的“春色满园”;第三,更重要的是,敲门良久,门还不开,突然发现一枝红杏,惊喜之情转移了关注的焦点,情绪反差更强烈,朋友的在与不在,门的开与不开,被遗忘了;第四,“关”门的“关”有了双关的意义,增添了遮挡不住的意味,比之陆游的“遮不住”仅仅限于视觉内涵要丰富、精致得多。

有时读者虽然意识到象背后的意,但是,往往只注意到单个意象背后的意,就忽略了意脉整体的微妙转换。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微妙,是多样的。意脉贯穿以情绪转换取胜,也丰富多彩,有时,其妙处恰恰不在情致从静态向动态的迅速转换,而是相反,从动态向静态转换,如王昌龄的诗: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意象群落的感性方面是有变化的,从琵琶乐曲的听觉意象,转换到月亮的视觉意象。精彩其实不仅仅在视觉转换,而在转换是从听觉动态(心烦意乱),变成了一幅静态的图画:高高秋月提示有一双目光在持续注视,凝神;反复翻新关山离别的音乐,听得心烦,突然变成了对月亮看得发呆,提示其思乡情愫的取代,从心灵的动态转换到静态。这种转换,有一种持续感,是不结束的结束,正是这首诗意境所在。

这就是古典诗歌意境的第二种形态:不是以情绪的瞬间转换取胜,而是相反,以情绪的潜在的持续性见长。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这样: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意脉是一贯的,写的是目送友人远去。离别之情不但没有结束,没有转换,恰恰相反,仍然没有改变。这里有几个关键字。一是“孤帆”,写目送的选择性,盛唐之时,长江上可能千帆竞发,并不只有友人之帆,但诗人只看见友人的,其他的似乎都不存在。二是“远影”,写目送的持续性,从近的选择,到远的不变,表现目光的凝聚。三是“碧空尽”,友人之帆本在水上,却说碧空尽,说明已经在天水交接之水平线,不可复睹,但是目光仍然凝聚。四是“天际流”,明明友人之帆已经消失了,目光仍然不变在看着向远方流去的江水。这说明,诗人看呆了。这有点像现今电影,空镜头不空,主观性更强。以镜头之空,表现目光之呆,在这方面,唐诗似乎是拿手好戏。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这样的空镜头。

意境的第三种形态,则更为空灵。同为婉约的、潜隐的、和谐的、蕴藉的,王维的《辛夷坞》就有所不同: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当然可以感到意境,感到意象之下的主观意味的微妙,却似乎没有线性的意脉。诗中点明“无人”,意脉应该是人的。这里的意象群落高度统一,红萼是鲜艳的,开在山中,本该有欣赏的目光赋予它情志价值,却没有。然而,红萼并不受“无人”的影响,兀自花开花落,生命自然运行。与人的喜怒哀乐的情志毫无关系,这里的精粹在于表面上的“无人”的感知,实际上还是有一种目光,坦然的、淡定的目光,看着生命的生长和消逝的过程,心境似乎微波不起。

这也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并不以线性的情感的变动为特点,而是相反,以情感的不变为特点。这种情感的不变,却有更深的意味,那就是某种带着禅意的哲学。万物皆自然,人的情志只能遵循大自然的时序,才是自然的、自由的,这本身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进入人生更高的哲理境界。王维的《白石滩》与这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浅白石滩”,说明水是清净的、透明的,因为看得见白石。与白石相对是绿蒲,刚刚生长,并不强调其茂盛。色彩净而不丽,人物动而平静。晚上出来浣纱,这一笔,似乎不是写水和月。但如果不是这样透明的水、透明的月光,而是黑暗的,女孩晚上就不可能出来浣纱。有了水的透明,再加上月光,境界就更统一于透明了。在这平凡的透明的世界中,浣纱女和诗人一样有着平静的心情,在这一点上,外景与内心高度统一,构成宁而净的意境。

总结起来说,中国诗歌的意境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以意脉的或强或弱的变化转折取胜,情感处于一种动态,其意脉为线性的曲折状态。第二种,意脉不是处于动态,而是处于持续性凝神状态。从视觉来说是目光的静止,从听觉来说是听觉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三种,以意味的渗透、扩散为特点。情感处不但是静态,而且有虚态,意象则自在、自为,不加修饰。弱化、虚化的情感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感知越过情感直达理念,水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融合,意与境的高度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更符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理念。这里往往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神品,也许是中国特有的,与西欧的“强烈的情感自然流泻”相比,并不因其情感不强烈而降低其品位,也不像西欧玄学派和浪漫主义诗歌那样,直接诉诸理念,而是理在无情有感之中。这种境界是最中国的,在理论上却往往被忽视。

参考文献

[1]据陈一琴先生考证,“意脉”作为诗论的范畴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最早可能是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本上册第318―31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此则又见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四十一,上册第50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后来见于南宋魏庆之(1196―1273)《诗人玉屑・命意》卷六“意脉贯通”中(王仲闻校勘本上册第133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清)方东树又有阐发,他推崇汉、魏、阮公,“错综变化不见迹,及寻其意绪,又莫不有归宿”;批评不才之诗作,“非平铺挨叙,冗絮可憎,即缺略无头绪,寻其意脉,不得明了”。又云:“大约古人于题事作意,无不交代明白,寻其绪脉,无不一线到底,有归宿者。”批评:“小才之人”,“往往支离杂乱,不能成章”。(《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卷一,汪绍楹校点本第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古诗欣赏范文10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情与景的统一,意与境的融合是意境形成的基础.要欣赏诗歌的意境,就要从意境的构成和其特点入手,然后方能升堂入室,领会诗境,颖悟诗趣,从深层上把握诗歌.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诗歌意境的赏析.

首先,从情景交融上欣赏诗歌。情景交融不是情和景的任意凑合,而是融合浑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中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思,体现着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且符合作者的审美需要;情中有景是指物象化情感,也不是纯主观的,它包含着具体物象的客观内容。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篱边饮酒赏菊排遣心中孤苦无告的心情,把外景和内情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一阵傍晚的秋风轻轻的将帘儿掀起,帘内的愁人与帘外的秋花相互辉映,融成一片。“人比黄花瘦”,到底写花还是写人?花即人,人即花。花瘦,因为秋风萧瑟,百卉凋零;人瘦,因为芳心难理,愁丝万端。全诗意境凄楚哀婉,如怨如诉,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载不动,许多愁。”景中寓情,情蕴景中,达到了情与景的统一。

其次,从“思与境谐”上欣赏诗歌。所谓“思与境谐”就是说:其一,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物镜是和谐的;其二,诗人描绘物镜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不言而喻,这是一条高标准的艺术要求,乃“诗家之所尚”。

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陶渊明所崇尚的幽雅闲适生活的写照,反映了诗人寄情,鄙视流俗,傲然处世的生活态度。陶渊明酷爱,和陆游爱梅一样是有所寄托的。陶渊明曾称“卓为霜下杰,”卓然挺立,凌霜不凋,这是的精神,也是陶远明的精神。诗人生活在简陋的篱笆之中,望见远离尘嚣的南山,而夕阳映照下的南山又是那样的幽静、恬淡。诗人有把自己比作误入尘网的飞鸟,如今摆脱樊笼,飞回山林,如何不惬意呢?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超尘脱俗的境融而为一,情景谐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蕴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在东晋黑暗昏浊的政治环境中,陶渊明宁愿归隐山林,也不为“无斗米折腰”。这种归隐山林后的恬淡心情正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展示。

再次,从含蓄蕴藉上欣赏诗歌。所谓含蓄蕴藉,就是指诗有“言外之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意外,使人固而得之”。在意境的创构中,诗人抓住了事物能唤起某种情感或象征人的内在精神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罗列,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读者凭借想象,可掌握形象的全部内容,使意境即形象先明而又不一览无余。许多评论家总结意境特点时有“实境”、“虚境”、“象外之景”、“味外之音”等等说法,探本求源,这都是对意境含蓄蕴藉这一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阐述,都是由于虚实相生,以有限表现无限,凭借想象创成的。以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这一问题。

一方面,实境,虚境。实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具体描绘的实的部分,虚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借助实的像和境的比喻,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而呈现出来的没有直接描绘的虚的景象,他需要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但又是在已具体描绘出来的象的指引下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和“景”就是实境,后一个“象”和“景”就是虚境。

实境是在诗中真实存在的有限的个别的。虚境不是直接存在于作品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之中,是无限的,一般的。因此,实境和虚境是辨证的关系,是实与虚,有限和无限,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前两句实写,重在景物描绘,通过诗人的生花妙笔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西湖晴雨中的迷人的秀丽景色;后两句虚写别具匠心地把南国绝色佳人西施与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作巧妙地比较与联系,激发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略西湖美景。

另一方面,言意关系。首先,言而不尽,隐而不晦。王之涣《凉州词》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春风喻皇恩,羌笛声声喻将士心中的哀怨之情。将士戍守边塞,备尝艰辛而皇恩不达,无人垂怜,如何不怨?“何须怨杨柳”是无可奈何的感慨。其次,有言外意,弦外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最后,言在此而意在此又在彼。

王维《杂咏》“客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揖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写的非常曲折委婉。诗人久住异乡,急切而关心地探问家中来人特别是妻子的近况。他不问妻子却问寒梅,不问一般的梅花而问闺阁辑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真是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但诗人之心,仍可窥见。

古诗欣赏范文11

关键词: 诵读 欣赏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对于初中语文来讲,古诗词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其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诵读和欣赏成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形式与创新点。将诵读与欣赏落实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利用诵读与欣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最新教学观点,也是一项教学原则。认可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只有初中学生对古诗词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古诗词学习难题得到解决。只有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诵读与欣赏古诗词,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通过文字了解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变迁,是初中古诗词教学意义得以凸显的重要方法。初中学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可逆性,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地位进行肯定,会改变学生的学习观。

比如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当今流行的与这首古诗词相配套的流行歌曲,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之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一边诵读一边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曲调,从中获得理解古诗词美感的灵感。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于作者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背景资料,意识到古诗词的魅力。

二、利用诵读与欣赏,展现诗词韵律之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对于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诗词的美,无论是韵律上的,还是意义上的,都体现前人的智慧。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与欣赏,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促进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特殊性。古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诵读,不仅包括读,还包括背诵[1-2]。诗人在创作古诗时,会特别注意诗歌的韵律美,古诗的语言在音调上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只有在真正的诵读中,才能发现古诗的朗朗上口之美。诵读同样是学生欣赏古诗词的一种方式,在诵读中,学生调动多个感官,对古诗词进行立体化欣赏。

比如在教学《十五夜望月》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与欣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声音高低的变化、情绪喜悲的转移,将自己的情感与前人的文字进行联系。教师更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思考,促进学生明确古诗的情感色彩。教师需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诵读与欣赏的用处。学完古诗,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诗朗诵比赛,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古诗诵读,不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更表现古诗的韵律美。

三、利用诵读与欣赏,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一个独立的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与欣赏,促进学生身临其境,认识到古诗词的美丽。情境,可以是与古诗相配的情形与境地,将情境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再现古诗词所描述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体会作者的情感,会使学生的审美欲望大大提高,理解作者当时当地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为学生渲染情感环境,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为学生创设视觉情境,促进学生快速走进古诗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更加形象与直观的情境中进行古诗词欣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朗读与背诵古诗词的兴趣与效率。

比如在讲解《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教师可以课前,通过网络为学生搜集一些与本诗词相关音乐、图片、动画与视频,利用多媒体将其整合。在课堂中,通过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内容,创设真实的古诗词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欣赏古诗词中丰富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最少的文字了解最美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会认识到古诗词的价值,自主诵读,提高语文素质。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学习是以学生的情感为轴心的。当学生与作者建立有效的情感桥梁,能够体会到古诗词创作的真正意义,那么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率会快速提高。诵读与欣赏是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手段,让初中学生通过诵读与欣赏,了解与学习古诗词的美,陶冶情操,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古诗欣赏范文12

明媚的春光,诗歌的晋江。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

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 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 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春天热爱的土地,为经济谱写发展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