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生项目

养生项目

时间:2023-05-30 09:04:02

养生项目

养生项目范文1

[关键词]本科生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实践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赵晖(1973- ),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数据通信。(山东 淄博 255049)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基于信息安全加密与移动互联网的教室选排系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13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84-02

在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和指导中发现,参与项目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实践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基于项目的创新实践最能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项目化不理想的地方影响了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基础课不容易项目化

现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既强调专业基础,同时也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角度来说,专业基础是基石,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然而,仅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能保证出创新,虽然这些课程都有详细的教学计划,但难以用项目的方式来贯穿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形成整体的意识观,总是让学生管中窥豹,这就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项目化不理想

专业选修课不像专业基础课那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较深的理论,看上去就像一些知识点的罗列,如信息编码、交换技术等。当然这些课程是有主线的,但太长,课程开始学生对于这些还是感兴趣的,但很快学生就反映仅仅是在了解记忆一些孤立的、空洞的概念。教师由于没有机会亲自去体会生产实际,所以无法用一个大型的项目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所以这些课程的授课方法项目化不理想,影响了授课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课内实验孤立,课外试验项目化不足

目前,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实验,验证性的较多,设计性实验相对少,即使是设计性试验也仅仅停留在一个知识点上,且有实验指导和步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这些实验多为验证某个知识点或某种理论,实验大多是孤立的,对知识点的纵横连贯较差,这样就很难把多个小实验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大项目,也就无法促进学生的纵深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试验室,但是多是学生用于验证的实验,而由一个项目组来实施的基于现实的项目却不多。

(四)课程设计的项目化管理程度不高

当前,虽然课程设计一般都为一个小项目,教师给出项目要求和预期目标后就让学生自由发挥了,这确实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学生不了解生产实际,所以整个的设计开发过程不规范,许多在生产实际中注重的环节反而在此不受重视,或者很多重要环节被轻视了。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参与过社会上实际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所以,对课程设计的项目化指导与管理是有很大缺陷的,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重科研项目轻实践项目,学生参与度低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而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本科生往往是打下手,做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并且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无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并真正参与其中,并且以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除非是极优秀的学生,否则很难深入其中的,所以应当适当提高实践类项目的比重。

(六)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师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

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重科研轻实践,加之学校对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活动的激励不足,导致了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参与生产实践项目,而这些实践类项目不仅最能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方位的发展。同样就学生方面来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实践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认可,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构建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路径

在分析以上影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对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的教育观念、教学与实践方法、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专业基础的教学要联系科研项目,按照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进行教学,并联系学科前沿和高新科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要改变过去围绕教材和知识点的方法,要以项目为载体展开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并且要加强学科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认真研究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以此提高学生全局的认知和分析,能促进其创新的思维和实践。适当增加公共选修课,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把工程项目中形成的成果应用到学生培养上。

(二)课内实验是项目的分解,增加创新性试验项目

由于在课堂上使用了完整的项目来讲解知识点,那么随堂的各个实验是完全可以用一个类似的项目分解出来的,这样做既做到设计性实验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增强了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之初树立全局观念,要讲解清楚这是个大项目,分解了许多小项目,每个小项目都是一个实验,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验难度逐渐提高,最后有机地归结为一个成型的项目。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项目分析和实施的能力。

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做好创新实验的立项工作,在学生没有能力进行基于项目的实验时,实验室教师应该依据学生与社会实际开罗项目,让有意向的学生能够进行项目化的实验。

(三)项目化管理的课程设计

就像个较大的设计性实验一样给出最后的开发运行结果绝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以项目化方式来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把真实的生产实际还原于课堂,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一般学生4~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其中一位组长,由组员选出。成员之间以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方式分工协作,组长负责组内协调管理和组间取长补短等。项目以申请立项、需求分析、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几个环节开展,学生们由被动完成项目变成了主动地组间竞赛,变成了你追我赶、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此间鼓励使用灵活的小组内部组织方式,鼓励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鼓励使用新的开发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此种方式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锻炼学生综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项目、实训项目相结合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当前本科生实践能力差已经成为束缚本科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毕业设计结合社会生产科研实际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密切与企业合作,使教学、科研、生产相互渗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当前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毕业设计有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有结合教师社会项目的,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校外以参与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实训项目与将来的就业密切联系。这些项目也体现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紧跟新技术和新概念,与时俱进。

(五)完善教师的培养、考核与激励体制

教师是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直接引导者,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者,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所以教师的创新能力、责任心和参与程度,都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兼有学术和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感染学生,所以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与激励,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阔视野、反馈教学。

山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每年都会派教师去教育科研机构观摩学习教学和实践,同时鼓励教师去校外的企业参加项目的学习和开发,这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思路和方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缩小了高校与社会脱节的距离。此外还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奖励,一方面,在考核上更注重教师的教育和实践项目,在酬金上也有所倾斜;另一方面对于指导创新效果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科技创新活动。

(六)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体系和项目立项制度

当前我校有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比赛类如ACM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有大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赛事,也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通过参加大学生社团的形式来进行项目实践,如理工青年社团的教室选排系统的开发等。还有教师立项学生参与和学生自己立项的,但是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我校的项目申报比例明显不足,学校应该加大对本科生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

这些实践和项目对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都非常有益,但在学生自发的项目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好逸恶劳,只想要最后的成果不想付出劳动;或者遇到难题就想放弃等;其中有非常多的学生因为其他的事情而中途放弃。所以要对这些活动加强督导和管理,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使这些创新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对于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工作也要落到实处,用一整套的制度来约束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实践。

开展基于项目教学和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得到全面塑造与提高。经过项目化实践的学生,其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都明显优于未参与项目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面向社会都能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正是我们进行改革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7).

[2]袁励红.论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2).

[3]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0(6).

养生项目范文2

一、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的基本情况

小湾电站建设完毕,正常蓄水水位高程1240米,水库面积189.1平方公里,总库容149.14亿立方米,云南最大的百里长湖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小湾库区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系统,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宝贵资源。对此,云南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决定立足库区水资源优势,实施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2008年10月至12月,由省农业厅渔业处牵头,云南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与临沧、保山、大理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2009年1月,云南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在××县注册了子公司——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购买龙湖宾馆作为公司的办公场地,下设综合部、财务部、营销部、守护部和技术部,拥有公司员工56人,制定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2009年初公司兼并澜沧江、黑惠江的合法渔船和渔民,建立了守护中队、守护站,配置防护设施,开始对库区水域开展守护工作。受省农业厅的委托,从2009年1月31日(正月初六)开始,公司组织增殖放流工作,到目前,共向库区投放优质鱼苗800吨。

该项目以生态养殖(大面积)与网箱养殖相结合,通过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创品牌,建网络营销市场,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库区周边农民脱贫致富为奋斗目标。力争年产值超亿元,使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发展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云南水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根据资源状况和项目奋斗目标,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建设28万亩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200亩生态网箱养殖试验示范基地;推进大面积网箱养殖;建设鱼饲料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项目概算总投资5亿元,鱼片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000~80000吨。

项目周期计划为10年,前期3年(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中期5年(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后期二年(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2009年5月至10月,做好项目的立项、报批,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为生态养殖和网箱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10月至12月开始试验生态网箱养殖;2010年1月至3月推广网箱养殖;2010年4月至8月,做好鱼饲料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的项目论证、选址、图纸设计、工程招投标;2011年9月至12月完成建设工程;2011年10月在国内市场建设小湾生态渔业专卖店,进行网络销售。

二、总体估价

(一)项目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社会效益好

项目涉及大理、保山、临沧3州市,南涧、巍山、××、昌宁等8县市,含盖农业(养殖)、工业(鱼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商业服务三个领域,与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实施好该项目,可提高库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和加工可节约资源投入,有利于组织统一管理和技术提高。项目的实施能够解决大批库区失地农民和其他富余劳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税源。

(二)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模式

该项目以云南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由云南思广正大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小湾渔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设立了综合部、财务部、营销部、守护部和技术部,制定了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计划走规模化经营、科学管理、商品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的道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保障。

(三)前期工作动作迅速,工作扎实

从2008年10月至今,半年的时间,项目单位就完成了与三州市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组建了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购置了办公场地、兼并澜沧江、黑惠江合法渔船和渔民、购买巡逻艇、捕鱼船建立了守护中队、守护站,向库区投放800吨优质鱼苗等前期工作,并开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报批工作。可谓动作迅速,工作扎实。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请县政府建立项目协调开发领导组,有效开展项目建设。

(二)请县政府进一步完善渔业行政执法机构,切实加强渔政执法管理,打击黑恶势力,确保库区安全稳定。

(三)将项目纳入临沧市的重点招商项目,享受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四)请支持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补助和库区周边农民的扶持资金。

(五)请县政府协调库区乡(镇)、村委会大力发动库区农民参与网箱养殖培训和生产。

四、意见、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是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建设项目,由于拥有28万亩库区水资源优势,引进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养殖技术,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项目市场情景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实施好该项目,可以提高小湾库区水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地方税源,促进企业增效。但由于项目建设内容广博,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加之项目处于启动阶段,渔业养殖在小湾库区是新生事物,有一个探索、了解、接受的过程,因此,县委、政府应给予高规格的重视,库区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引导、帮助、支持、宣传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显得十分必要。同时我县应将该项目作为继茶叶、核桃、烤烟、蚕桑以后的重要产业来培育,政策上给予着重倾斜,精力上给予重点保证,资金上给予优先保障,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小湾库区渔业养殖项目实施工作,从细节做起,高质量服务,把它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点项目来抓,作为围绕以提升实现“三个核心”指标和推进“三化”进程的优势项目来扶持。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县政府成立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业和招商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发改局、招商局、国土局、建设局、经济局、商务局、环保局、交通局的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能,抓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农业局负责抓好宣传发动、组织网箱养殖技术培训和渔政执法工作;发改局负责项目论证、项目立项、转报审批和鲜鱼最低保护价制定;招商局负责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国土局和建设局负责饲料加工厂、鱼粉厂和鱼片加工厂的选址、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报批手续;环保局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库区水环境监测、保护;交通局负责水运管理;商务局协助小湾渔业公司做好鱼产品营销和申办进出口经营许可证;经济局负责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1、涉及该项目的证照办理、项目立项、报批手续,能减化的尽量减化,能变通的尽量变通,费用能减免的坚决减免,不能减免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努力打造成本凹地,服务高地。在公司驻地设立公安执勤点,同时与渔政执法队有机结合,为公司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序良好的环境。

2、把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养殖项目列入××重点招商项目,享受已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必要时在特殊情况下给予特殊的政策。并积极帮助申报临沧市重点招商项目。

3、把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列为××县重点保护企业,颁发《重点保护企业》匾牌,实行重点保护,为公司负责人(法人)颁发外来投资者绿卡,提供“绿卡”服务。不得随意对公司进行除法律法规以外的检查、评比,确需进行的须经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的同意。

4、积极帮助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申办进出口经营许可证。

5、安排县渔政执法机构尽快进入小湾库区开展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争取省渔政执法总队在小湾库区设立渔政执法中队,切实加强渔政执法管理。

6、在饲料加工厂、鱼片加工厂投产运营后,积极帮助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向县公安部门协调,在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设立一个治安值勤点。

养生项目范文3

关键词:项目;研究生培养;科技信息机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为国防信息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受到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重视。文章基于项目视角对新时期国防科技信息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剖析国防科技信息领域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加强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之所以从项目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是基于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研究生培养的实际考虑。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所招的研究生人数一般较少,培养方向和重点均有所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强的差异性。从项目的基本特征来看,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都一一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一、项目视角下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剖析

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可从大小两方面阐述:从大的方面讲,研究生培养是为国防科技信息领域培养和补充人才,使其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小的方面讲,研究生培养要确保研究生通过规定的各种考核,顺利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两个方面的目标从本质上是相通的,小目标是大目标实现的前提,大目标是小目标的进一步深化。

其次,要在项目视角下分析研究生培养工作,离不开对“项目组织”职能发挥的探讨。当前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研究生培养一般实施行政管理与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方面,一般设立研究生部,对研究生实施集中统一管理,负责招生、基础课程设置、课程学习考核、论文开题撰写答辩等具体事务的组织实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学习教育方面,一般由业务部门安排导师或以导师组的方式(一般由3名具有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方案进行把关,尤其在毕业论文撰写等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给予具体的指导。

最后,项目在执行过程需要遵循某种工作程序。以研究生为主体,研究生培养有着明确的工作流程(如图l所示)。从招生(A)至毕业(I),期间要历经基础课学习、专业课学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确定的任务与目标,且都有着明确的节点(图1中菱形表示一般关键节点,三角形表示重要关键节点)。流程中每个阶段都按顺序进行,相互之间都有关联,若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目标的实现带来影响。

二、新时期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生源开放性较差,理工科优秀学生吸纳不足

在新时期下,国防科技信息领域急需大量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招收研究生时应以理工科为主,但当前招生状况不乐观。研究生招生类型一般分为推免生与统招生两类。推免生方面生源较好,多为国内一流大学,但高校与专业分布较为集中,开放性较差;统招生方面生源较差,报考人数不多,理工科专业报考较少,上线人数则更少,有时甚至出现超过国家线即能被录取的情况。

原因分析: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对外主动宣传不够。对学生而言,其信息来源多为同一学校甚至同一专业的师兄弟之间的口口相传,从而导致学校与专业分布均较为集中。国防科技信息行业属于“软科学”的研究范畴,在理工科学生心中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处于劣势位置,再加上缺乏主动宣传,进一步导致吸引力下降和认同度不高。与普通高校相比,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招生人数过少,不少理工科优秀考生会因此不敢报考,导致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对理工科优秀人才的吸纳不足。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授课效果不理想

由于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所招研究生大多为跨专业读研,对于相应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太充分。同时,又由于学校并无相应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与之相对应,在客观上就要求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承担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教育工作。但由于各机构属于应用型研究单位,欠缺授课经验,在课程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了一些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基础课程,但授课内容大多局限于经验总结,缺乏数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对于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不加区分地安排课程,缺乏针对性;有的单位意识到自身不足,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弥补,但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情况下演变成为凑够学分而去校外选课。

原因分析:尽管存在一些客观原因限制,如教育资源有限,导师同时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时间精力不够等,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培养理念有所落后,未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到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目标,为方便管理而采取了“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对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培养不够重视,仅仅注重当前效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对外选课和专业课,缺乏针对授课效果的评估与管理机制。

(三)学位论文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论文定位不清晰;论文缺乏理论基础,多为国外资料的综述,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创新性;论文选题紧扣国防科技领域发展前沿的较少,未能考虑国内需求,研究成果缺少应用价值;论文在写作手法、架构安排和语言运用上摆脱不了研究报告的影子。

原因分析: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偏低有客观原因存在。不少导师思想观念陈旧,对研究报告与学位论文之间的差异没有客观清晰的认识,运用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去指导论文撰写。当前,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在定量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方面尚未形成体系,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致使学生在理论方法方面基础薄弱,造成论文看起来仅仅是材料的堆砌,没有深度。在管理方面,不少机构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流程存在不规范、时间节点不清、缺乏中期检查等问题,并且论文评阅专家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选取有待进一步优化,论文评阅缺乏客观性、科学性。

(四)项目组织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双轨制”管理模式下,研究生的个人素质与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而在招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研究生部与导师等外部组织效能的发挥是决定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研究生部与导师、研究室之间缺乏充分的协调,“双轨制”的管理模式极易造成研究生的“三不管”现象,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原因分析:现行的“双轨制”管理模式已经证实能比较确实有效地实现研究生质量培养目标,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导师与研究生部之间,研究生部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部与研究室之间交流不及时不充分,是导致“三不管”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目前,多数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缺乏完善的导师评估与激励机制,再加上导师同时也要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时间并不充裕,这样就导致了某些导师对研究生重视不够,无法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三、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明确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优秀生源作为录取对象

若把研究生培养工作视为一个项目,那么招生就是立项的过程,尤为重要。国防科技信息机构要敢于走出去,主动宣传自己,吸引更多优秀的理工科生源投身于国防科技信息行业。招生宣传要有的放矢,从机构的人才需求出发确定相关一流学校和一流专业,宣传方法做到因学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宣传时要注重宣传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特殊地位和工作价值,努力招到那些对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认同度高,愿意为国防科技信息事业奉献青春的优秀学子。

(二)因人制宜,为每名研究生都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研究生人数并不多,每名研究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为其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更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避免“一刀切”似的培养方案。所谓个性化培养方案并不仅仅是指课程设置个性化,而是涵盖培养方向、方法、计划与目标等全方位的个性化。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置应充分发挥项目组织的效能,由研究生部负责组织引导实施,导师(组)在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等基础上做出具体培养方案,旨在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潜力。通过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使得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对自己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位,初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交流,而不是直到写论文时才匆忙确定一个研究方向,结果费了好大劲,论文质量又不高。

(三)紧扣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紧扣培养目标,依据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予以确定。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养研究生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也可以改变专业基础课现有的授课模式,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内容紧跟领域发展前沿,多鼓励研究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上钻深吃透,关注热点,追踪前沿,多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在课程设置时还应与高校相合作,利用高校在数学、外语、方法论等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优秀资源,可以迅速且有效提升研究生专业基础的水平。

(四)重视过程控制,重点抓好关键节点的管理

与项目管理类似,研究生培养也必须重视过程控制,抓好培养流程中一些关键节点的管理。通过这些管理活动了解培养现状,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通过抓好一般关键节点的管理来保证重要关键节点的管理效果。例如,对于论文答辩节点的管理依赖于前面的开题与预答辩的管理效果,若开题效果不好,则很难达到很好的答辩效果。因此,要着重抓好开题与预答辩,明确严格的时间节点,这样可以在答辩前留足时间对论文进行修改。关于答辩,着重强调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选取,由于在论文抽查采取的是大专业评委机制,而不是依据研究方向选择评委,所以,建议论文答辩委员会与之相接轨,也采取大评委会制度,选取多方面的专家参与论文评审,确保论文质量。

(五)纠正以往观念,充分发挥管理组织效用

养生项目范文4

关键词:团队精神;交流合作;项目教学法

“团队精神”就是要团队组成人员拥有主人翁的意识,富有集体荣辱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攻克难关。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奉献需要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承诺就是共同承担集体责任。

运用于实训教学的“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选取“项目”来创设“情景”,通过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建立一个团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技能又提高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协作能力。

一、确定目标,为学生搭建合作平台

目标是行动的指引,目标能激励行动,目标能在团队成员中营造一种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是所有团队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完成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要想实现目标,必须保证团队的协作。在共同目标调整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合作兴趣,建立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营造合作氛围,使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并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

二、交流互评,使学生感受合作魅力

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合作过程中,沟通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要能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所做的工作表达出来,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提供有效、实际的协助,要使学生明白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让大家都感觉工作状态透明,这样工作就容易出成效,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德国肖特苏州分公司的具体合作项目中,利用“大奖赛”这样一个平台,要求学生用三个月的时间,以实案“现代橱具面板设计”作为专项主题,设计制作现代橱具面板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设计。为了完成“项目”,小组成员之间首先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长,明确分工,选出小组负责人。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图版的制作,“概念设计”方案的构思等,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要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5分钟陈述,而每个小组要把自己团队的设计过程再作一个总结陈述,然后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评出优胜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较,使学生不仅在胆量与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在与人沟通、协调合作方面也有了较深的感悟。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项目“现代橱具面板设计”的实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项目合作目标。在整个设计“创意”过程中,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创意”设计的过程。

1.在整个设计“创意”的理论知识传导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草图构思、讨论讲评、材料选择、图版制作、课程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各种各样不同的途径进行创作,运用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然后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写实、抽象、夸张等手法来“创意”,来表达观点或传递信息。

2.在整个设计“创意”过程的表现手法上,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经过理性的分析与训练,要求结合个人体验与观念,选择适合个人的平面设计理念进行创作实验。通过材料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的相互转换,提高学生对“创意”的感受度,并围绕其进行深化与细化的大讨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整个设计“创意”的合作过程中,设计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针对“创意”主题,共同探讨各种理念、观点,并对之进行协商和辩论。先是内部协商,就是自我确定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就是对当前问题,学生、教师之间各自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同时对别人的创作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出现的困难,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通过协作学习,使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得到极大的释放,每个学生的观点和设计理念被整个团队共享。

四、学会欣赏,培养学生的宽容与全局意识

优化组合,建好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首要。设计小组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组合。每位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在合作时,对于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欣赏的良好习惯和心态。

团队合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实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形式,是培养学生交往、合作、团结精神的有效手段,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互评、互议、互批、互改,通过相互评议来达到主动合作,关心团体,体会到团队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

五、结语

团队成员在完成项目的实践中,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否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养生项目范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xx,参加重庆市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既是提供给我们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对xx加快发展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和问候!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我们将认真贯彻今天的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区(市)县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增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投入,规范小区管理,搞好服务,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从小区建设数量、质量上有更大突破,促进我市养猪生产由传统粗放分散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快速转变,推动生猪产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多情三江水,好客xx人。我们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们为xx生猪产业的发展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建言献策,给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合期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养生项目范文6

关键词:创新;项目;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王琢(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蔡洪刚(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26-02

中国教育报2010年5月25日头版头条刊登了《独立思考从创新实验开始——北京邮电大学依托创新实践基地培养人才的10年探索之路》,其中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1]

“基于实践,始于问题”,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突破口,但是怎样“始于问题”?又怎样“基于实践”?这就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看到的是东北林业大学近年来通过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设立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项目的设立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以项目为导向”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突破口。但是不仅仅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更加需要能够将“以项目为导向”贯穿整个培养环节,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项目在整个培养过程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便为“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有效模式。

一、入门级项目的选择

通过大学初期的课程学习,学生大部分已经经历过实践教学或实验课程的培养,但是由于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课内容简单,验证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学生在实验环节里不仅仅得不到实践能力的训练,反而对实验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认为实验就是接接线、读读数、写写报告,这极大地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因此,在入门级项目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设置形式直观、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项目,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起来。通常来说,人们在认知需求中有层次之分,例如:好奇即可分为“了解的好奇”和“理解的好奇”。其中“理解的好奇”主要依赖后天的学习和研究。“理解的好奇”是一种理性的好奇,不仅对新奇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对该事物的发生原因及发展规律产生兴趣,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研究。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好奇心,是塑造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问题。[2-4]

好奇心的培养,尤其是“理解的好奇”,初期最好是通过设置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作为研究项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这些物品不仅是简单的使用,而且要穷其理,进而创新性地进行改造。例如对于电气类学生的培养,初期的入门项目可以设置为比较简单的遥控模型、电视机红外遥控器、复读机、收音机、充电器等这类学生在生活当中看得的见、摸得着的东西。这类项目的共同之处在于形式直观,对于所学知识水平要求较低,便于学生能够很快地开展工作,而且比较容易取得较为直观的成果。这类项目的设置虽然初期不能够体现创新性,但是通过此类简单常规项目的设置能够使学生尽快地、真正地投入到实践环节中来,真正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能够做到“基于实践”。如图1遥控小车与课程关系图所示,可以看到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遥控小车,但会涉及到6门左右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都是电气类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这类入门级项目的引导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思考,促使学生不再是单一地学习理论课程,而是能够自发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同时在入门级项目的选择上启发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自拟题目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这类项目大多是来源于学生的自发思考,更能开启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动力。

二、项目的延伸与拓展

经历过入门级项目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接下来在项目的设置上则应更加灵活,力求在项目的难度上有所延伸,专业深度上有所拓展。这一阶段的项目设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方面:竞赛类项目。目前每年都会举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或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还有多项其他类型的电子设计竞赛,例如:“美新杯”传感器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瑞萨”智能车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等。这些比赛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涉及到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广度。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此类大赛,以赛代练,通过这些比赛项目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就业增添砝码。第二个方面:学生自主立项。通过第一阶段在知识面上的拓展,学生不仅仅夯实了实践的基础而且开阔了眼界,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自主立项,积极申报部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创新项目为导向,促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上所提到的前两个方面是在这一阶段项目设置的主要方向。第三个方面 :可以考虑在已完成项目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拓展。这里依然用第1部分所列举的遥控小车作为例子,图2展示了遥控小车的项目拓展图。

可以看到,在入门级普通遥控小车的基础之上可以延伸出多种类型的项目,其中有涵盖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的,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传感器技术方面的,这些都是电气类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重要研究方向。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具体的方向,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使学生学有所长,在知识层次上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方向设立的目的也仅仅是抛砖引玉,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综上所述,在这一阶段贯穿始终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出问题,才能做到“始于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管理和组织项目的能力。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内涵

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通常要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品格的培养、创新技法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但如何将这些环节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怎样的一个形式实现多方面的齐头并进?

以不同类型的项目为导向贯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是仅仅拘泥于“项目”这样一个表象,也不应拘泥于一个单一的项目,而应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项目,借助“项目”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使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涵盖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正如图3所示的以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流程示意图。

以项目为带动,以学生项目小组为主体,指导教师为辅助,从项目的立项初期就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进取的心态、求索的意识;以入门级项目为导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求实态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以深层次项目为提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取的心态、非凡的胆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组织和管理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更多地在于要以项目为导向,要以项目为纽带,要合理、分层次地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使之贯穿整个培养环节,这样才能发挥项目的纽带作用,进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实践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这里所探讨的以项目为导向的流程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一个有益的思路。在整个培养环节紧紧以项目为导向,从初期的指导教师设定项目到后期学生自主设立项目,从入门级项目到深层次项目,通过不同层次的项目贯穿整个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晨光.独立思考从创新实验开始——北京邮电大学依托创新实践基地培养人才的10年探索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0-5-25(1).

[2]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3.

养生项目范文7

关键词:物理专业;师范生;研究能力

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高度关

注[1-2]。《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0版)》对物理学毕业生(包括师范生)的所具备的创新能力提出如下要求[3]:“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作为地方高校的师范物理专业,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物理资师。我们认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各个环节中[4],并以第二课堂项目推动的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逐渐形成了“课堂+项目”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第一课堂的教学是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

对于能力培养,除开创新能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这里暂称为基本能力。包括[3]: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如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如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创新能力培养是基本能力培养的提升。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能力培养贯穿到各环节中[4]。

通过理论课教学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实践,如专业课程实验、师范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学术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培养专业实验技能、教育教学技能等基本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除开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和师范技能课之外,创新能力培养还体现在社会调查、学术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之中。其中,学术报告包括不定期的开放式学术报告(由外聘专家或本校教师主讲),还包括近年才开设的物理学前沿讲座课程,由几个具有一定的科研背景的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进展情况,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一系列的环节的教学,重点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的研究训练,以及物理科学问题的研究训练。包括独立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物理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研究结果推广应用的能力等。

可见,第一课堂是对各种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二、第二课堂项目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介绍

在第一课程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以第二课堂项目推动的方式,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我们加强了实验、教研和科研的培养。下面是三个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办法。

1.物理教学技能的训练与竞赛项目

除开日常的教育教学类理论教学与师范技能训练环节外,我们推出了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第二课堂项目。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具体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是面向全体三年级物理师范生(修完教学法课程)进行物理教学技能的课外训练,然后进行教学技能竞赛,评奖鼓励。第二步是从第一轮竞赛获奖的团队中选出优秀团队进行第二轮的训练,并参加省级教学技能竞赛,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奖励。第三步是从省赛中获奖的团队中选出优秀团队参加第三轮的训练,并参加部级竞赛,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奖励。在第一轮是从面上要求学生参与训练与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而第二、三轮则采取前期成绩与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组队、训练与参赛。指导老师也是以自愿的原则参与。自愿参与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中认真设计授课方案、精心设计制作相关的演示设备,反复训练、反复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5]。近三年来获部级物理师范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还有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省级物理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一批。获得部级竞赛演示设备评比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共有2名获奖学生应组委会邀请在竞赛大会上作公开演示,深受好评。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已成为本校师范物理专业办学的一个亮点,有力地推动了师范生的物理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位参赛学生的演示设备的制作与应用已以论文的形式发表[6]。

2.各种创新研究项目

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研究能力,包括教研和科研。如前述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就可有效地培养教研能力。为了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研究项目,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学生经过主持或参与相关项目,经历了项目调研、申报、答辩、实验组织与开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发表等各个环节,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笔者曾指导三位学生参加学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属论文写作类。学生首先经过调研,提出了论文题目为“单色光双缝干涉的远场与近场模拟”。经老师认可后,组织材料,填写项目申报书,并准备答辩PPT。经过学校初审、现场答辩等步骤后,终于获得立项。立项后,进一步调研,既要弄清双缝干涉的研究现状,还要学习并熟悉Matlab和Origin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搞清楚干涉实验的软件模拟原理,并参考现有文献进行编程。当程序调试完毕后,利用课余时间分任务进行模拟,定时交换结果,定期与老师沟通、讨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单色光双缝干涉的远场和近场模拟工作,其中远场的模拟与现行的理论近似方法得出的结果相符,而近场结果则是一种创新成果。再经过两个月,运用了整个寒假,把模拟结果写成论文,并反复修改定稿发表[7]。以此为基础,学生可进行相关问题和类似的拓展性研究。老师明显地感觉到,三位学生的研究上路了。

经过较为完整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训练,学生在研究能力上将有较大的提高。凡指导过学生创新项目的老师,均有同感。

3.省级物理实验设计大赛项目

开展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也是培养并检验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学生要经过校内选拔,才能获得省赛的参赛资格。校内选拔过程中,学生要经过初步方案的设计、现场答辩等环节。在获得参赛资格后,要进行长达半年左右的训练,才能正式参赛。近两年参加竞赛获得三等奖励3项。获奖的级别及数量不是很出色,与大赛性质有关(该竞赛设立奖项少,而且是参赛组集体奖),也反映出本专业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开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正在积极改进。但无论如何,就学生能力培养而言,过程十分重要。

三、项目推动在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首先是培养了前文所述的基本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其中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有如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无论哪个项目,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研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研究切入点。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过程。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都涉及批判性思维,要对中间结果进行判断、分析与总结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独立思考,包括学生个人的思考和学生团队的集体思考,不需要指导教师的时刻陪伴。指导老师常常发现,学生团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激发其思考的热情与主动性。经过了批判性、独立性思考,慢慢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经过项目的全程锻炼,学生经过调研、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碰到问题思考问题,缺乏知识补充知识,需要设备想办法采购或制作设备,还少不了反复的实验(或训练),不断地总结、改进,直至得到满意结果。最后还有成果的展示与发表,有效地培养了研究能力,包括教研与科研,以及教学仪器的开发能力。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我们一直在摸索、思考、提炼。认为第一课堂上的教学与训练固然是整个培养工作的主体部分,但有效的第二课堂项目训练却是创新技能培养的必要补充。本文主要讨论项目推动的做法与作用。这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专业特色的关键举措。近两年来,师范班集体积极向上,连续获得学校的“文明班”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学校“创新学子奖”,各类素质、能力指标名列前茅,这在学校中实属少数。表明“课堂+项目”师范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何 蕾.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9(4):79—82.

[2]刘炎松.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培养高师物理师范生创造力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21(4):3—26.

[4]朱伟玲,于 军,方运良,吴登平.全程渗透实践教学提高物理师范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75—77.

[5]于 军,朱伟玲,吴登平.物理师范生师范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43—44.

[6]吴登平,骆永宽,朱伟玲,于 军.水平方向“压力作用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物理,2013,31(12):8—10.

养生项目范文8

关键词:项目外包 特点 双创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14-01

高校作为就业人口输出大户,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响应国家政策和提高学生就业率意义重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当总结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方法,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外包作为连接学校和公司的桥梁,以不同形式融入到高职教育过程中。通过完成项目外包的制作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的双创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得以提升。分析项目外包、职业教育和学生的特点,探索项目外包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对双创能力的提升作用,发现解决双创能力培养的方法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正面的作用和影响。

一、项目外包的特点

大部分产业是集合创意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人员在一起的集体。为降低成本,一般企业会把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的核心部分交由正职人员来制作完成;把非核心工作、短期需求的事务交由专业人员代为制作完成,这种以代制作完成的项目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项目外包。大部分企业之所以把项目外包出去完成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简化项目的复杂程度;(2)节约公司的资源,把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3)让专业的人员来做专业的事情,提升开发速度。找到合适的承包个人、工作室或公司来完成项目外包的制作对产业的完善和公司的良好运营尤为重要。探索承包项目外包者的资质和特点也显得较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教育,了解受教育学生的特点都比较重要。通常情况下,高职学生类型层次复杂,文化基础差,不擅长做研究性的工作。但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适应性较强。他们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较为理想,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能够完成指定的项目制作工作。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引入项目外包,以实训室为据点,以学生组建项目团队为主体,教师辅助指导,构建公司管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之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三、以项目外包为载体,培养双创能力经常遇到的问题

(1)学生职业技能夯实,但创新意识不强,创业能力和素质欠缺。(2)双创人数急速增加与双创师资结构和硬件条件容纳量不匹配。

四、解决以项目外包为载体,双创培养问题的方法

(1)开发“45分钟”以外的双创思路,引入项目外包,产学融合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工学交替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

结合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转化为技术创新型人才。从学生进校开始,开展“2+05+05”的教学培养。2代表大学前两年仿真式项目;第一个05表示在校企业进行校中厂的真实项目;第二个05表示在校外企业进行厂中校的真项目。

在“45分钟”以外投入时间和精力,导师利用暑假和空闲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入企业、了解市场,到企业一线学习、参观、交流,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本土企业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形式。

引入项目外包。学生参与项目,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再返回课堂针对性地提升技能,实现工学交替、产学融合。同时发掘专业技术的优势,提高专业技能认可度和自信心,进而借助项目外包平台及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参与学生,在双创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展总结与交流,以各种形式分享与推广,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扩大影响力。

(2)建设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已经不能满足双创团队建设的需求,双创教学团队更强调教师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和经验。导师团队分别为:技能教师、创新教师、创业教师。

养生项目范文9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培养教学

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将来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保证。学校教学中体操类项目主要包括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课程。体操类项目课程对教学能力的要求相对全面,动作示范要求规范。体操课程内容教学相对丰富,除了基本的体操技能外还包括队列队形、保护与帮助、徒手体操的创编以及实用类体操所教授的各种身体训练手段方法,健美操和啦啦操的动作创编、领操示范以及伴奏音乐的处理能力是该项目所特有的,这些技能都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规范性和艺术性是体操类项目的技术特征之一,体操动作的完美展现必须符合动作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特征,体操类技能的规范性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完美示范。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快乐体操”,需要大量从事体操类教学的教师,在少儿体操的推广中体操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主要是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而体操类项目的教学能力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教学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教学能力为研究对象,了解体操类项目体育教学能力构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教学能力以及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资料支撑。

1.2.2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与电话访谈教育学专家以及体育学专家,对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构成以及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访谈。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对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以便对各构成能力进行条理化分析。

2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构成

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和参考。教学实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环节,是知识传输对接的直接途径,因此教学实施能力是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与效果的评价,通过评价反馈,达到优化教学的最终目的[1]。基于以上分析,对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进行分析。

2.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

主要包括熟悉教材、熟悉体操类项目特点、了解学情、制订教学文件、动作技术的整合和音乐的处理六个方面。其中对教材、项目和学情的把握是制定教学文件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动作技术的整合是对教育实施主体技术储备含量、技术运动特征把握和技术组合能力的考察,是操作能力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音乐处理主要体现在健美操和啦啦操等课程的教学中,对音乐与技术动作内涵一致性的处理[2]。

2.1.1熟悉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对教材的准确把控是体操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主包括分析体操类项目教材的重难点、理清动作的难度层次、创造性使用教材和超越教材的能力。

2.1.2熟悉体操类项目

体操类项目属于难美项群,对动作规范性和艺术性有特殊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和自身气质。只有了解每个运动项目的特点,才能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文件。对体操类项目特点的把握主要体现在项目对体能要求、场地器材、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掌握周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认识。

2.1.3了解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主体是多元化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包括对学生知识理论水平、体能水平、技能储备、个性特征以及学习兴趣。

2.1.4制订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是对教学工作的理论规划。要遵循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来制定教学文件。包括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和体育绘图。

2.1.5动作技术的整合

体操类项目的教学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从单个基础动作和操化动作的学习,到组合动作的衔接,最后到成套的动作的练习。要求教学中对技术动作有一定的整合能力。如动作的连接能力、动作创编能力和动作技能的迁移能力。

2.1.6音乐的处理

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中音乐是重要的创编元素,音乐配合动作体现项目的生命力和内涵。音乐能激起练习者和观看者精神上的共鸣。利用音乐编辑软件可以设计所需的音乐风格。包括音乐的选配和剪辑能力。

2.2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教学能力的充分体现。主要从创设教学环境、讲解示范、纠错与保护帮助、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控制能力和比赛组织及裁判能力五个方面来体现。

2.2.1创设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形的教学环境是物质保障,而无形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来营造。体操类项目是闭锁式技能,要求教学环境的非干扰性。如激发学习动机、提高练习兴趣和布置安全优雅的学习环境。

2.2.2讲解示范、纠错与保护帮助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色。对难度动作和危险动作的学习要采取有效保护与帮助。讲解包括纠正错误、适时提示、口令指挥调度和点评引导。示范主要体现在示范站位、时机、控速示范、重难点示范以及正误示范。纠错能力包括把握易错环节、分析错误和把握纠错时机。保护帮助在体操教学和啦啦操的推举、翻腾类动作学习时经常使用。包括站位选择、时机把握、帮保部位选择以及移动的灵活性。

2.2.3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力

现代化教学设备对教学都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设备仪器操作等。通过电化教学设备可以直观地展现体操类项目的动作特点,有助于技术动作的教学[3]。

2.2.4教学控制能力

包括教学应变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是教师机动灵活处理特殊教学情境的特殊能力。如合理改变教学内容、巧妙处理教学失误、灵活调整教学节奏、改变教学方法和调整内容难易度。有效的组织能力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活跃学习氛围和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环节安排、新旧内容衔接和方法手段选择合理高效。

2.2.5比赛组织与裁判能力

教学中经常开展教学比赛,培养真实比赛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而比赛的组织与裁判能力是对教师的组织策划与评判能力的重要考验。主要包括比赛策划、制定竞赛规则、秩序编排、速记评判以及场地设施布置。

2.3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主要用于提高反馈,促进教学活动的进一步优化而被经常用于教学活动中。包括教师自身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自身的评价主要反映教学过程的合理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反映教学实施结果的理想程度。教学评价的能力主要包括制订评价标准、搜集评价资料和价值判断能力[4]。

3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培养的原则

3.1全面发展原则

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发展要全面均衡发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互相影响。教学设计为教学实施提供教学依据和思路,通过教学实施的执行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利用教学评价来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部分。不仅需要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体操类项目的动作技术,以及教学技能来实施。体操类项目的教学能力在内容上相对丰富,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保护与帮助、口令调动队伍以及音乐的处理等。

3.2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能力是个教学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5]。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随着教育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因此,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课程上,从基础理论教育知识向专业理论教育知识延伸;体现在技术上,动作由易到难,有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学习。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都是以肢体动作的完美展示为项目特点。在动作技能学习时,动作技能可以实现正迁移。从时间上看,也是不断提升的过程。知识技能和教学技巧的内化、以及不断模仿形成个人教学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培养也要按照教学规律来推进。

3.3适应社会发展原则

教学能力的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同阶段有不用的教育目标和需求,对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军国民体育、自然体育和快乐体育等体现了不同时期对体育的时代需求,对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各个时期的教育政策也对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颇多[6],也体现了教学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2014年“快乐体操”在全国推广,为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实践机会。

4体操类项目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4.1教学统筹规划,重视学生教学能力

发展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计划体现对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课程设置上体现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意识层面予以重视,在教学中着重培养体操类项目学生的教学能力。

4.2教师注重对体操类项目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对教学能力的养成,编写教学文件,教师进行批阅指导,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动作技能,还要学习教师的教学技巧。开辟课堂中的小课堂,让学生在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进行教学模拟。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培养正确的教学思维。

4.3提高学生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在学习中对教学能力的思考和培养。学习优秀教学文件的编写,吸取经验。观摩体验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教学组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等教学技巧,勤思多想多积累。针对自身学习的不足,补差补缺,以及向优秀教师请教。

4.4注重实践环节,重视教育

实习教学能力是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培养教学能力,还可以检验教学能力的水平。其中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教育实习,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发现教学能力的不足,不断改进,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8]。通过教育实习的教学体验,学生对教学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此时加大教师的指导力度,进一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完善。

4.5增加教学能力考核评价

教学考核可以反映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激励和引导教学向教学目标发展。教学考核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教学能力的考核,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能力的重视,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永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系统结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79-80.

[2]杨潇.河南大学健美操专业毕业生教学能力调查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年.

[3]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68-70.

[4]孙冰川,唐成.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多元评价模型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69-72.

[5]魏朝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6]王广亨.新课标视野下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培养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7]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3,34(9):114-119.

养生项目范文10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这场视觉盛宴仅3个小时,然而为了表演所做的准备工作花费了近1年的时间,而整场表演的总策划更是历时3年之久!

任何一件优秀作品的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构思、规划、准备、统筹安排工作。这些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创作者的大局意识密切相关。“大局”指的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而大局意识,就是站在整个大局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看得长远,把握住大局势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方向比速度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如果说创新意识点亮思维的火花,那么大局意识则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传统的网站制作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忽视任务的真实性与学生的兴趣,忽视网站的规划和布局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探究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网站,来强化培养学生总体策划、整体布局、制定计划并整体把握项目进展的能力。这种品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还能帮助他们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什么是项目网站教学呢?它指的是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出发,让学生自己从真实的生活中选择研究内容作为网站主题,展开研究。网站的主题和内容选择、素材的搜集和加工、网站的布局和结构安排以及整个网页的调试和美化,这些能够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和整体规划能力的部分,都让学生自主完成,最终制作成风格各异的主题网站。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主设计网站框架,培养学生的整体观“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在网站制作之前,学生需要站在网站的高度,构思网站内容框架。教师提供一个网站内容规划表格范例(见表1),让学生在选定自己研究的主题并构思好网页的具体内容(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之后,用类似的表格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

展示了上述表格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观看依据上表最终制作完成的网站。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网站制作前的内容构思与网站制作结果,以及素材整理工作与具体的网站制作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在做自己网站内容规划的时候目标意识增强,思路更清晰。

网站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统筹安排能力胸怀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日常工作,才能把局部的工作做好。独立制作一个完整的项目网站,学生面临如下问题:首先,网站的主题和功能是什么,即网站的主旨;其次,网站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大的环节;再次,网站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先后顺序怎么安排;最后,学生自己需要做哪些工作,从教师那里可以得到哪些帮助。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起来,那就是项目网站制作的主线了。学生在网站制作过程中,如果头脑里一直有一条清楚的线索,网站制作就会比较流畅,而这个线索的形成恰恰就是大局意识发挥作用的过程。

1.统筹布局安排

学生在网站制作中,有时着眼于网站制作的细节,有时又着力于网站制作的主线,这就是一个时而局部、时而整体的过程。项目网站的学习持续时间长,学生需要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好研究的计划,收集、分析资料研究,并以网站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培养了学生统筹规划的本领。在项目网站制作中,学生需要界定网站制作的任务,确定网页制作的先后顺序,并与他人和谐高效地工作。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看问题时跳出局部,统领全局。

2.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组织

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整个项目网站的授课活动,并细化到每节课(见表2)。

有了这样一份完整的教学规划,教师就能将课程目标与项目网站的制作有机结合起来。项目网站的风格设计考验学生的布局规划能力在项目网站动手制作之前,学生需要做好网站风格的设计工作,包括色调、排版、布局、结构等,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如果之前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学生可能会做很多颠来倒去的工作,甚至无用功。当学生制作完成网站后才发现,网站的规划是多么重要!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不仅掌握了网站制作的技能,能够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还培养出网站的规划、布局、整理、美化等能力,增强了大局意识。

在完成项目网站前后,教师可以分别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显示出学生对网站相关概念及网站制作流程的理解,可以作为判断学生对项目网站掌握程度的依据。对比学生前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我发现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之前,提到网站制作,学生想到的主要是技术,是所要用到的元素,如文字、图片以及超链接和特效技术。经过项目化网站学习之后,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先前的相比,内容明显丰富得多,而且有很详细的流程。总起来说,通过项目网站的学习,学生的收获有三:一是了解并亲身体验了制作一个简单网站的详细流程,形成了系统的网站制作的知识体系,锻炼了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二是从整体分析到局部、细节的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界定任务、确定优先顺序,并最终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也是学生思维在不断综合、分析的过程。三是学生能够明晰确定网站主题、构思网页内容及选择素材等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联系,并在经过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恰当选择。

养生项目范文11

【摘 要】科研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而思辨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可以对教

>>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探索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术创新能力 以科技活动为引领 科研项目为依托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英语辩论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尝试 细读经典,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从课堂演讲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转型期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探析英语辩论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可操作性 试论英语演讲辩论训练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 WebQuest模式下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研究 依托科研项目对计算机专业培养对象进行创新性团队指导的形式研究 释意派口译理论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探究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思辨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8/15.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安琦.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与我国英语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68-71.

[4]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7-1-19.

[7]Paul,R.&L.Elder.The Miniatur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Concepts&Tools. http:///files/Concepts_Tools.pdf 2017-1-19.

养生项目范文12

关键词:项目教学 食品雕刻 兴趣 课堂 学习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烹饪专业而言,其专业课是一门涵盖知识量非常广泛的课程,很多理论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理解和领悟,因此,进行项目教学非常重要。

在食品雕刻课程中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食品雕刻需要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手脑之间良好的协调性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认知感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同时又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需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专业知识,如美术中素描的造型能力、空间感,色彩关系及想象力和创造性,雕塑中的雕刻技能、技法,音乐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和抒情性,国学中的文学修养等。食品雕刻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但能烘托宴会主题,活跃气氛,更能使宾客得到艺术享受。为了让烹饪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层次感,确立任务,细化到人,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接轨。

一、精心设计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要从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出发,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的内部驱动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和兴趣。兴趣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做到关注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乃至课外时时刻刻做到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食品雕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技术的教学,专业技能的传授,采用“师徒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演示、辅导来进行,上课伊始直入主题,这样枯燥的教学并没有做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关注学生,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时常在雕刻作品遇到挫折时失去兴趣。因此烹饪教师的课前导入至关重要。

图片或者视频欣赏是食品雕刻常用的课前导入方法。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任务,把学生被动接受任务转化为主动建立任务,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需”,“需”才“索”,“索”才“教”,把传统的“教学”变为“求学”“索学”。通过主动式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在已有知识水平上量身打造。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不要提出超出自己想象力与知识水平不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同时任务的持续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更易实现“跳一跳摘果子”,更易保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比如在图片的欣赏之中可以观察到花卉的花心和花瓣或者动物的外形特征等。在观看图片或者视频之前可以预设问题。比如“你想从几方面考虑去设计、制作一个菜肴盆饰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观看中不断思考并加以记录需要考虑的方面。接着把个人的观点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他们自信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充分地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在图文并茂之中让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学生学习的兴趣必定盎然,学习起来也就有滋有味了。

2.开展现场雕刻“秀”,确立任务主线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是学生所学知识的领路人,也是激发兴趣者,教师的专业技能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一开始教授理论知识之前,当他们静静地坐下来之后,先让学生看教师食品雕刻“秀”的视频,确立本堂课的任务;学生看到一个个萝卜、土豆渐渐地变成了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或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时,对作品投以赞叹、羡慕的眼光,从中老师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学习食品雕刻的心情,他们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第一次得以激发。与此同时他们的心里不免会产生第二种想法:我能雕刻得像他们这样好吗?此时应该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比如:“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加上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会学得很成功的。”坚定的信心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在项目实践体验中,稳定学习兴趣

1.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食品雕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要让学生从对食品雕刻不感兴趣到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让他们从不想动手到会动手,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的刀法切和削练习,如让学生将萝卜切成正方块,再削成圆球,在操作的同时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对雕刻产生兴趣。再如在教授雕刻花卉时,先用戳的手法雕刻梅花,再学习雕刻两层的太阳菊。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技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轻松,觉得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成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者难以想象等。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会产生浓厚兴趣。

2.项目教学,平等关系

民主、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师生合作、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一切教育都应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在教育中,师生之间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教授梅花的雕刻时,学生第一次拿起U形刀进行戳刻实践操作。笔者走到学生中间时看到有一个女生的梅花戳了一朵又一朵放在操作的案板上,每朵梅花的花瓣都向上竖立着。此时笔者就拿起刀具给她示范雕刻了一朵梅花,放在学生雕刻的梅花旁边并提问到:“你觉得我们俩雕刻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再看看你的胚体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一看两个胡萝卜胚体,立刻发现了自己的胚体上面凹下去一个深深的坑,而老师的胚体上却是浅浅的一个坑。她立刻说:“好像我的握刀、进刀的姿势不对”。顺着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势,笔者再一次用规范的握刀、进刀姿势手把手地给她校正。学生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又雕刻了一朵梅花。看着自己雕刻的美丽的梅花,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之中,笔者也感觉到了这是兴趣的支柱使然。

3.鼓励学生,稳定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追求成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能使学生感到愉快,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鼓励性的语言,及时稳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比如,我们在雕刻大丽菊时,雕刻好的成型图片上展出的作品是用V形刀和白萝卜雕刻的一朵大丽菊。学生们会提出问题:“老师,能不能用土豆以及U形刀来雕刻呢?”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他,比如说:“你问得很好,而且你的想法完全可以尝试。”同时我们可以借助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老师不能直接批评,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对技术探究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刚激发出的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一落千丈,导致整天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师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在学习上,尤其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遇到的挫折或失败要有一颗鼓励的心。

例如,在一次食品雕刻课上,学生们在尝试雕刻。笔者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把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间的废料去除得太多了,导致两层花瓣中间的距离相隔太远,显得花瓣之间不够紧凑。笔者用同伴的口吻说:“你的心和花瓣都戳、刻得很不错,如果你在第二次用平口刀去废料时用刀小点,去除的废料会少些,两层花瓣之间会显得比较紧凑。”学生在听到朋友般的建议后,马上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也是,我现在再雕刻一朵更加漂亮的。”简单的一句表扬既指出了学生作品中的误区,又给了她坚定的信心,稳住了她浓厚的兴趣。

三、改变评价方式,延续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学生完成项目后应该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及他人,提高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兴趣得以延续。

1.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食品雕刻教学提出了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设计或制作者的作品还很不完善,如果我们都是用“很好”“OK”等语句进行赞美,那么学生在赞美声中会自以为已经尽善尽美了,就会失去深层探究的欲望,失去创造的良机。因此,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婉转的点拨,让学生对设计要求、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度探究,提高其技术素养。每个作品完成以后都要进行评价,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如在食品雕刻课程中小组创新作品菜肴盆饰的制作中,学生设计并制作好后进行展示交流,有一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以“鱼趣”为主题的菜肴盆饰作品,他们在规定的白色盘子上用白萝卜雕刻了两条纯白色小鱼,雕刻得比较细致,但直接放在了白色盘子之上。学生在互评中给予很好的评价,但这个作品是否很好呢?大家知道白色的盘子上面直接放白色的点缀物是没有层次感的,于是笔者把作品拍摄后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结果白色大屏幕与白色的盘子连成一体了,很难区分出作品。因此笔者在点评时婉转地指正:“你的设计和雕刻作品都非常棒,如果能考虑食雕原料的取料原则――因造型取材、因形取材、因色取材,那是不是更好?想一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作品更突出呢?”经过点拨,学生们很快回答说:“可以在底部放一些绿色原料或把白萝卜换成胡萝卜等雕刻小鱼。”这样让学生在教师婉转的点拨中觉察设计作品的缺陷,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考虑、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又对作品进行了修改,看到修改过的作品,老师和同学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那个小组同学说了一句话:“相信我们以后还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简短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得以增强、延续。

2.课堂以外,经典评价

学生从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到对他人经典作品的评价,在技术素养的层次上来说是向上跨了一个大的台阶。对经典作品的评价安排在学生学完雕刻技法并能雕刻出大型作品后,是为了开阔视野进行的一种更深层次鉴赏与评价,同时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评价中要告知学生:一件成功的雕刻作品,既要充分体现道德风尚等社会美,还要充分体现其本身的造型、色彩、意境等艺术的美,也往往能够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和时代风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意境,例如:“寿宴”餐桌中央,以“松鹤延年”“老寿星”等雕刻作品加以渲染宴会,表示对寿者的良好祝福;在“喜宴”中,配以“龙凤呈祥”“鸳鸯戏莲”“孔雀牡丹”等雕刻作品,表现出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而“蝶恋花”则往往表现出小巧柔和、淡雅、细腻、轻盈、绚丽的美。美的事物往往是以和谐、协调、统一为特点,食品雕刻也正符合美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它利用可雕蔬菜、水果色彩、质地的特殊性能,刻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卉。多种象形雕刻,构成了自然、人物等性格特征,体现出事物的美,把人们带到一个深邃的艺术境界。这样从评价作品中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沉醉于作品意境之中,不断地延续他们的兴趣。

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需要多方面的呵护。兴趣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变化,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涨落的现象,这是很自然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稳定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延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爱学食品雕刻,更好地学习食品雕刻。

参考文献:

[1]张继华.项目教学法在烹饪专业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11(1).

[2]李长江,包海波.浅谈多媒体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3).

[3]谢乃强.食品雕刻中花卉雕刻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