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

时间:2023-05-30 08:55:29

数学作业

第1篇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学生往往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内部需求,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如在学习完“计量单位”后,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

小明的一天

吃完晚饭后,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作业评比开始了,同学们个个喜笑颜开,大多数同学都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作业,作业完成率和准确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班里学习最差的小亮笑嘻嘻地告诉我:“老师,昨天晚上我写吃了200千克的饭,把我的爸爸、妈妈笑得差点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后来是妈妈帮我改正了错误。”

由此可见,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靠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有弹性的作业,坚持学习的主动性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更高。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你喜欢的6道进行计算。

例题:

3.作业形式要多样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常用作业形式有:(1)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习题,作为课外作业;(3)自批作业。学生与学生将某一次作业互相交流,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题目还可以进行讨论。

三、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坚持学习的探索性的原则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过程,其最好的方法是动手做。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比较困难,教学后仍然会存在缺乏对人民币的认识,对人民币的换算难于理解,不会“花钱”等问题,这是由于家长包办过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尝试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并写出购物活动中碰到的数学问题。

1.认识人民币。(了解,不需要书面解释)

2.尝试和家人一起进行一次购物活动,购物前你有什么打算,准备买什么?(画图)买给谁?列出表格:买的东西清单、单价、最后的总价。

3.谈谈买东西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接触,从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家长购买所需商品,通过亲身参与购物的活动体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这样更真实地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人民币的价值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四、设计生活性的作业,坚持学习的实践性的原则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在教学面积计算后,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题目:

我将要搬新居,家里的住房结构如图,现在我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地板,请你帮老师算一算,我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生活离不开数学,利用数学知识可巧妙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反过来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能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之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设舞台,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周惠琴.凸显新课程理念,赋予作业新生命.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3]潘巧珍.作业与学生发展,基础教育研究,2005.6.

第2篇

关键词:批改数学作业批语

本学期我们高二(2)组数学互研组对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以前我们对作业的批改方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对数学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传统的批改数学作业的方法,只是对学生所做的作业作出正误判断,打上分值,或者是批上优、良、中、下。我们互研组认为有针对性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做的作业写上批语,不仅能传递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对我们互研组对于作业常用的批改形式,以及自己的一些方法作一总结。

一、肯定成绩,给予赞扬

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与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比较聪明的学生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另辟蹊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法新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不落俗套”、“我很欣赏你的解法”等短短的批语,简洁明了,充满爱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赞扬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学生看过批语后倍受鼓舞,产生出成就感和新的学习动力,能增强攀登新高峰的信心,激发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二、循循善诱,适当启发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做法都是教师批个“x”,有些学生如若在同一错误多次出现时,甚至狠很地批个大大的“x”,其实这样做不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长期下去,很容易使这些学生产生畏惧、甚至厌烦心理。我认为可先将这些错误之处给予圈出,然后写上提示语“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请你再审题意,看一看能否找出捷径”、“老师相信你能找出错误之处”、“参照课本第多少页的内容”,学生重新审题后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印象深刻,作业批语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明显效果。

三、树立信心,及时鼓励

给作业下评语是教师表扬自己对学生期望的一块重要园地,而教师的期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进步。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以热情鼓励。例如,对一向马虎的学生,只要有一次认真就应写上“认真是进步的开始”;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则“树立信心,战胜自我”等,这些批语能解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达到自我的境界。

四、防止骄傲,警钟长鸣

第3篇

董淑艳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一直是量多题难,作业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可能会扼杀孩子的个性,让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不少学生作业不完成,甚至干脆不做作业,更谈不上作业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要精心设计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的数量和内容直接决定着作业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许多老师总认为数学作业做得越多数学成绩就越好,解题能力提高也越快,结果不仅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了抵触情绪,特别是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很难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导致作业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1.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根据学习内容去设计。对于学习的难点,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作业练习去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作业的形式上,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多设计几种练习的形式,而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不仅作业数量要少,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少点,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2.作业的量和难度都要体现分层原则。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最佳手段,是深化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既是课堂学习的补充,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我们的了解,现在小学数学作业基本上是一刀切,所有学生都是每天做20—30道题,而且每人都要做完。由于作业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完,而那些数学学习能力强、解题速度快的学生却又吃不饱,作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有必要实行分层作业。

二、分层作业要实行分层评价

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要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数学作业分层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体现作业量的分层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量的作业。例如,学习了“小数的认识”一课后,老师就可以按照分层的原则以及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设计15道比较简单的基本习题,这类习题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都能完成,可以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完成。10道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完成,全班80%以上的学生需要去完成。还有5道是难度较大的探究性习题,只要求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探究。对作业量和难度的分层,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成绩一般的学生就完成基本题,成绩良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去完成第二层次的作业,只有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完成第三层次的作业,从而使优等生能“吃得好”,中等学生能“吃得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吃得了”。

2.分层作业要实行分层评价。作业的内容不同,数量和难度不同,就要实行不同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采用分层的评价标准。每次布置作业时,可以不去指定哪些学生去完成多少,而是由学生自己去选择,这样,一方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努力完成自己认为能达到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评价时,也应该实行分层次评价。对于那些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完成基本习题,就应该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建立起学习信心。我们班就有几个学生以前经常抄袭作业,分层次作业后,他们就没有必要去抄袭作业了,都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做完简单的基本练习。一段时间后,有许多原来只做第一层次作业的学生开始做第二层次的作业,由于自己能完成作业,做起来也认真,学习也有了信心,不到一年,数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第二中心小学)

第4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作业;改革

一、传统的中学数学作业存在许多不足

传统的中学数学作业是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种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的作业模式存在许多弊端:1.问题的提出和数据的提供都是课本和教师,脱离学生实际和需要;2.作业形式单一,不利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3.作业不鼓励合作;4.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5.对作业的评价是单一且被动的.

二、改革传统数学作业的布置方式,构建以主动作业为主题的数学作业结构

改革后的中学数学作业应包含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两个方面.

1.巩固性作业

巩固性作业主要是落实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运算和空间想象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业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功不可没,但形式单一,忽视过程,缺少合作等种种弊端也特别突出.为此,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改革作业的布置形式.

(1)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出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2)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自编“测验题”作业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题,把自编测验题当作作业.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分工合作编制,也可个体独立编制完成.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讲评,学生互评、互测.

特色与优势: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和互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

2.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其实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解决问题.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也是针对传统作业的弊端而设计的作业形式.

做法:①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学生选题;②学生搜集整理资料;③通过反馈与修正,形成作业成果;④汇报交流,进行评价.例如上完立体几何后可布置下面这个作业:5人一组任选以下一个课题研究:《试论空间角规定的合理性》、《异面直线所成角的确定方法》、《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寻找方法》,三周后用研究报告、小论文、网页等形式交流成果.

特色与优势:教师给定范围,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完成时空跨度大,与传统作业比较,有明显的优势:(1)探究性作业往往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边研究,边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作业完成时间较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3)重视从独立完成到合作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研究成果的展示,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

第5篇

现状一: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操作性。目前的作业本类型有同步探究、补充习题、课堂作业本三种。以基础练习为主:形式基本是口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数学阅读、数学审美、动手操作、撰写数学日记等综合实践性作业。

现状二:反馈形式单一,教师以作业批改为主。作业反馈形式单一表现在批改符号单一、缺乏激励性语言。对开放性的、动手操作性的作业,缺少反馈评价。

现状三:形成恶性循环,作业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对他们来讲缺乏挑战性,感觉作业枯燥乏味。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只求写完,至于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证习惯等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作业的正确率就不高了。

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相关的数学课程理论学习,把教学设计重心全放在课堂教学上,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作业设计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还属于一片空白。这都说明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效益的关系,使作业成为一种有目的、高效的活动。“怎样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二、什么是有效作业

就作业本身来说: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性(难易层次),多样性(基础题、应用题、思考题、知识阅读、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数学日记、口述、小作品)。就学生来说:有效作业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不造成学生负担的(适量的、适时的)作业。就教师来说:有效作业是学生完成的作业速度快,质量高。就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说:有效作业应体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

三、设计出有效作业的途径

1.作业设计

⑴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小组。⑵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设计适量、适时的作业。低段以操作性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中段高段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应用作业相结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适时的作业。根据遗忘规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应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关。⑷参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⑸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应用性作业。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⑺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练习。创设情景:整篇作业设计成一个情景或闯关活动。数学作业与游戏结合,数学作业与美术结合。游戏和美术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⑻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练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分层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时间短,效率高)。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省去教师板书和学生书写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深度、广度伸展,练习容量大大增加,生动有趣地巩固了新知。运用多媒体完成作业,对于某些抽象的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演示,起到了点拨、疏导的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

2.作业反馈设计

优化批改符号,保护学生自尊心。我们普遍存在的批改方式,如“:×”、“√”、星级、年月日等,这样单一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好的地方得不到赏识,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改进,我们可以先将“×”这个符号换一换,比如用“圈“””。评语评价,从批改走向对话。写上老师的赞赏、感受、鼓励、教诲、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写上学习的感受以及对老师想说的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以鼓励和建议为主。

评价形式多样化。面改和教师批改结合。适时也可以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更没有相同的智力,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反映在作业活动中,不管学生如何努力,他们都将做出水平各异的作业来。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实行评价标准多元化。同样一道题,一位学生完全做对。一位学生解题思路是对的,计算有错,比起之前的作业算是进步,那后者的作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四、总结

第6篇

一、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1. 形式单一,内容机械

当前小学阶段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材中的考点、重点是学生练习的重点,因此作业在布置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课内知识点的再现,形式也多为计算题、应用题等,作业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没有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影响了学生对于作业练习的兴趣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作业缺乏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有趣、有新鲜感的东西,我们目前的作业设计大多是中规中矩的题目,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所以学生在做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出现抄袭等现象.

3. 作业与生活缺乏联系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注重于生活相联系,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无太大联系,使学生无法与生活认知建立联系,所以在应用上也会存在欠缺.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使作业多元化

在作业布置中,我们可以设计多元化的题目,比如,可以布置辅导书上的试题,布置试卷中的错题,设计书面的计算题、看图题等,也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践题,如计算家里的电费、水费、电话费,去超市买东西,计算花费等,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练习多元化,学生会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1. 看一看:看看教室里有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

2. 想一想:想想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

3. 做一做:用纸板做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4. 说一说: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质,又有哪些不同;

5. 涂一涂:将你所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涂上颜色;

6. 量一量:测量你所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说、涂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认识和应用.

(二)使作业更具趣味性

加强作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练习的兴趣,积极思考解答方法,主动探索、求知.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作业,改编名著故事情节,利用名著中的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面对数学知识时的做法来要求学生判断,或者多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题目,将数学题目配上有趣的插图,可爱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在让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其他的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伸手到袋子里摸出教师或同学说出的图形,提高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认识;让学生用纸画出所学过的四种图形,每种都多画几个,然后用剪刀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再用这些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画. 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拼出了小汽车、火车、房子、轮船等. 这种堂上操作活动既发挥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又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拼出多种不同的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使作业生活化

如果细心,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教学中包含了太多的生活元素,而生活中处处都包含了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所以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中,就要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做的作业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气. 这样学生通过做练习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到了一起,会加强数学的运用能力,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会更有劲头. 比如说,在教学周长的时候,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用米尺测量自己家里的电视、茶几面、餐桌面、窗户的周长. 这个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生活中的电视、茶几、餐桌、窗户联系起来,学会了测量与计算的方法,加深了印象.

第7篇

一、让作业充满“生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业是评价的根本,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离不开作业设计改革。好的作业不仅具有实用、开放性等特征,还必须富有“生命力”。例如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如下练习:

商海中的欺诈:A时装的统一零售价是1500元/套,某时装店以4折的价钱进了货,平时打8折出售。该店平时卖出一套可赚取多少钱?“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店主将原来的统一零售价1500元改为1800元/套,然后推出促销价:7折酬宾。该店节日卖出一套A时装可赚取多少元钱?

这样的作业,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所学的分数、百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让作业评价“人性化”

例如,本班这一学期刚转入一名外地生,数学基础很差,两次单元检测下来都只有三、四十分,但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第三次数学检测中,这位学生意外地得到了59分,我在他的成绩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并写上“59+1=60”。当他疑惑不解地来询问时,我满怀期待地说:“你虽然这次考的是59分,但你的认真和努力已经让你及格了。我希望,下次你能真正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第一次及格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非常开心,校对时也显得特别认真。经过一番努力,他在之后的单元检测中得到了62分,终于真正地及格了。近段时间的几次测验基本上都能够及格,可喜的是有一次居然还得到了78分。这种期待式评价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

三、让作业评价“多元化”

1.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任何学习环节都不应该缺少学生。传统的作业评价,教师大包大揽,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也无从谈起,即使教师花费再多的时间、投入再多的精力,没有学生的参与,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有必要改变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使师生双方互动起来。

2.随堂批改,及时巩固。新课后,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一些精练、巧妙、综合的随堂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要巡回辅导,看到错题时悄悄指出学生的错误,让他们自己订正。师生之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体现。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解题的正误,又可以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课外批改作业时间。

3.建立塔式管理,公开作业评价,引导学生自我监督。对于许多老师来说,改《口算》作业是最头疼的事,量大不说,错误率还很高,订正起来更是麻烦。自从在班级里建立起“《口算》结果展示”制度后,我就天天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了。

具体是这样的,将整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名小组长,分管3~4名同学,负责批改、检查口算作业的完成及订正情况。这8个小组长由2名成绩好、效率高的口算大队长负责管理,大队长则由我亲自管理。学生每天的《口算》完成情况及订正情况都在“《口算》结果展示”表中显示出来。每星期举行一次口算比赛、一次口算作业结果赛,都以分数的形式加入到小组里;期末举行“《口算》,我能行”活动,表彰表现突出的小组。

第8篇

我的音乐梦

我降生在的锣鼓声中,童年的音乐记忆就是语录歌和样板戏。读小学时我最喜欢上音乐课,尽管音乐课时有时无,音乐教室远离教学区,在校园角落的一个泥地,石墙、瓦顶、散发着蘑菇菌味的矮房子里,一台破风琴像宝物似的被一群农村娃簇拥着搬来搬去。那年头无歌可唱,将语录歌喊得震天响就是音乐。有一天,老师破例教我们唱抒情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听傻了眼,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好听的音乐。我音乐考试时在全班同学都唱语录歌的情况下,选择了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把音乐老师和全班同学也听傻了眼。结果我以全班第一的音乐成绩当上了文娱委员,感觉无上荣光。

读中学时我突然对二胡着了迷。当我从音乐老师的录音机里听到闵惠芬演奏的《江河水》时,仿佛一道闪电在顷刻之间照亮了我心底的灰暗。我完全被震慑住了,忘掉了周遭的一切,我的大脑开始失神,灵魂遁入邈杳的远方。从此,我上课开始走神了,我仿佛患单相思似的迷恋着二胡,数理化课我已听不进去了。我还开始尝试把音乐课上学来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改编成二胡独奏曲。老师在上面讲数学方程式,我在下面将数字统统编成乐谱,密密麻麻地乱写一气,临了,当数学作业交上去。老师知道我已不可救药,就宽容地让我学音乐,读文科。数学课我幸得豁免,不是一个人呆在音乐教室里唱歌、弹琴,就是坐在课堂上“人在曹营心在汉”,谱写我的二胡曲。

我把《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中段发展成一个斗争性的快板乐段,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进行,有如帕格尼尼的“无穷动”,可怎么也拉不好,急得干瞪眼。《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主题过后被我插入了热情欢快的骏马奔驰段落,顿弓、抛弓、拨弦,忙得不亦乐乎。如今,读到余华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才知道,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他比我还牛,胆敢把鲁迅的《狂人日记》谱上音乐。还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歌曲。只是这歌曲世界上谁也演唱不了,啥章法也没有,胡乱的节拍,胡乱的音符组合,最高音和最低音没有任何过渡地紧挨在一起,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让人摸不着头脑,比郭文景还要“现代派”。看来,为音乐发痴的不止我一人。就这样,音乐陪伴我度过了如痴如梦的中学时代。

如今,音乐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带来欢乐和痛苦,引领我走上色彩斑斓的人生之旅。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作业设计;优化

数学教学不是一味地培养学生成为解题能手,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数学作业练习的落脚点也在这里。那么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呢?

鉴于实践,笔者认为,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是通过内容的多元、题型的多元、方式的多元等实现的。其立意在于演绎数学来自生活的草根本色,亲近学生,激发学生作业练习的情趣,适应学习个体差异需要,置学生于自主参与的境地,有效地牵引学生对知识“反刍”,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另外变作业练习的过程为探究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问题思维模型的构建、丰富的学习方式。

一、走出“题海”,走进有趣的情境

学生作业练习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而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是不会给学生成功与快乐体验的,只会使学生感到苦不堪言,丧失学习的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亲切、有趣的情境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教师要善于研究数学知识和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亲身经历的问题的联系,把数学作业融入生活,增添学生做作业的情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过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行程问题时,笔者把全班同学带到了操场上。同学们分成了两组分别进行两种形式的比赛。一是每组选出两名同学,绕操场背向而行,看哪组的两名同学衔接上。二是每组选出两名同学,绕操场同向而行,看哪个组的同学最先到达原位。之后找出两种比赛形式中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联系。

例1,教学内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作业设计:在2002~2003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比赛的九轮比赛中,尤文图斯队保持不败,共积分25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一分,问该队共胜了几场球?

评析:这种短小精悍的新题,难度不大,以足球赛情境演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学生参与情绪高。尤其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足球迷”即兴求解。从而以这样的新“产品”,以新引思,以新促思,以新成思。

二、突破封闭,走向开放性空间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型多样、背景广阔,贴近学生生活空间。题型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形成,它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它凸现着作业的思维度,让学生经历问题思维的过程。在其过程中学生不再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再则,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拓展思维空间,伸展思维触角是开放性作业题的亮点。

例2,教学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作业设计:如图,直线a、b均与c相交,

形成∠1、∠2……∠8共八个角,请填上

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

使得a∥b。

评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探索题,答案不唯一。它通过一个题目就包含了两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在较少的时间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获得逻辑思维训练,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的过重负担。

三、走进生活,收获数学的智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进入生活层面的计算、调查、观察、统筹、优选等实践作业。

体现生活性的数学作业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构成联系,解决数学理性认知与生活中数学知识经验“断层”的问题,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意义世界。

例3,教学内容: 整式的乘法

作业设计:我将要迁新居,

家里的住房结构如图,现在

我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

地板,请你帮老师算一算,我

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A、12xy

B、10xy C、8xy D、6xy

评析:生活离不开数学,利用数学知识可巧妙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反过来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又能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尊重差异,设计有弹性的作业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尊重差异,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向学生提供“菜单式”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

作业设计:甲、乙、丙、丁四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若由这四人中的某一人单独完成全部打字任务,则甲需要24小时,乙需要20小时,丙需要16小时,丁需要12小时。问:

A档题:如果甲、乙、丙、丁四人同时打字,那么多少时间完成?

B档题:如果按甲、乙、丙、丁······的次序轮流打字,每一轮中每人各打1小时,那么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C档题:能否把(B档)题中所说的甲、乙、丙、丁的次序作适当调整,其余都不变,使完成这项打字任务的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评析:这是一道“档次”明显的题目,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但题目本身的解题过程却是一个比较、探究思维逐层递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很有裨益。因此,在分析试卷时仍把它做“分档作业”处理,保证了尖子生的培养,也避免了中下学生以后看到压轴题就置之不理的现象。

有弹性的作业题体现有知识层次,有思维坡度,有不同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任务,同时课后作业不拘一格,有的作业甚至可以是让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这样做,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差异同样能使学生通过作业学会知识,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中等以下的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找回了自信,而优秀的学生也有发展的空间,不再有“吃不饱”的感觉。

五、演绎问题,参与数学创意实践

演绎数学问题,进行创意活动是思维发展的高层次。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问题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

例4,教学内容:代数式

作业设计:举一例实际应用题,使其结果可用代数式3x-2y表示,用一组具体的数值代替3-2y中的x 、y,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说明该值的实际意义。

评析:把数学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里面经常体现。对于这个作业题,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描述,会赋予x、y不同的实际意义,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又使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立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研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与生活的联系;要研究面对的教学对象,从数学知识、生活和学生知识生活经验的层面,精选内容,优化作业的设计,使练习作业成为“魅力思维体操”,让学生经历心身投入的深刻体验,让学生享受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M].开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79-01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注重评价内容多维化,张扬孩子的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概念、公式和法则的评价应当更多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与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因此,对于此题的评价,应当关注学生的画和说,也就是关注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因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能否简单画出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草图。

(2)能否指着草图说清楚转化和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思路。

(3)能否说清楚不同情况下各应怎样求圆的面积。

2、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孩子多一份肯定

作业评价要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树立信心、获得鼓励、反思问题、谋求发展。

2.1 表格评价

如教学“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后,可这样进行评价。(如表1)

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一课时应该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对自己的学习与作业过程有个良性的调控,而且在表格评价的过程中,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多种评价主体保障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2 累积评价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选择一个比自己略强的竞争对手,每天的课外作业批改或核对好之后,大家都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如果课外作业情况比竞争对手好,可以获得对手的一个签名。当学生得到10个签名的时候,可以到老师这里来换一个小贴画,就贴在数学书翻开来的第一页上。当他们累积到三个贴画时,就可以换竞争对手了。累积评价则可以长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累积中享受到作业的乐趣。

2.3 分项评价

如三项评判等级的批改方法:A代表双基评价,主要看解题过程中,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代表书面评价,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代表创新评价,主要看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是否清晰简洁,具有独创性,有无主动解答高一难度的习题等。

2.4 多层评价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进行多层评价,逐步提高作业等级,以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的积极性。如:“甲、乙两人各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甲完成任务要5小时,如果甲1小时加工的零件数是乙的4倍,问乙完成任务需要几小时?”有的学生这样解:1000÷(1000÷5÷4)=20(小时)。此时可这样评价:“祝贺你算对了,想一想有没有更巧妙的解法?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当学生经过探素后得出解法5×4=20(小时)时,这样评价:“你成功了,很有创造性!”这样才能真正激起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5 多元参与评价

努力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新体系,使传统的被评价者一一学生及其家长也成为评价中的一员,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如评价学生家庭作业中“计算技能掌握情况”时,设计这样的评价方式:

家长评价:

1、计算准确率:高( )较高( )低( )

2、计算熟练程度:熟练( )较熟练( )不熟练( )

3、计算书写规范:规范( )较规范( )不规范( )

4、坚持注意力集中时间:长( )较长( )短( )

5、作业涂改次数:多( )较多( )没有( )

学生自评:我能得(用彩笔图上 )

家长通过评价,从中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能及时协助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在写完作业后,用涂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认真审视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学会赞赏自己,培养自信心。教师则在批改作业时,综合家长、学生的评价,做出最后评定。

3、注重作业评语多样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1 肯定性评语――点燃创新之火

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肯定性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3.2 鼓励性评语――以情动人

教师的笔要充满心中的爱,以肯定成绩、鼓励进步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其上进心,切忌写挫伤自尊心的批语。

3.3 期待性评语――奏响希望

聪明的教师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在作业批改中采用期待性评语,把鼓励和批评两者更巧妙地结合起来,提出富有针对性、层次性、指导性地改进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我还能做的更好”的信心。

3.4 指导性评语――授人以渔

教师评语要有指导性,针对性。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心,再对症下药,予以指导。

3.5 注重凝练――催人奋进

第11篇

关键词 作业批语 原则 方式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等级评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用“优、良、及格、不及格”进行作业评价,较以往的百分制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单从“优”中体现出来。利用批语能弥补这些不足。好的作业批语还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学生可以从作业批语里面增强信心和力量,甚至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一、使用批语的作用

1.批语可以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批语无非是用来鼓励好的、指出不足的。要鼓励就要旗帜鲜明,指出不足时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充满关心。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作业质量特别差的学生,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有感彩的批语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希望,从而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批语可以激活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潜能。批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如对“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可批语道:“解得巧,方法妙”“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批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把问题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出来。

3.批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批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加以改正。如:“你真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搬开你前面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等。

二、运用批语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激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动力,化为自觉行动。学生小刘,思维活跃,但学习很浮躁,成绩上不去。一次,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你很聪明,什么事都做得很棒,能不能把作业也做得棒一点?”这一激励,他的作业果然有了进步。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上“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希望继续努力”。这时,他的劲头更足了,并把获“优”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连续几次未获“优”后,他开始泄气了。“怎么,就泄气了?再加一把劲。‘优’在向你招手呢!”当他再次努力时,我及时给他一个“优”,并写上“祝贺你获得优秀。但要记住,胜利属于不懈努力的人”。从此,这位同学渐渐改掉了浮躁的毛病,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2.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还可根据学生错误的实际情况,在旁边写上启发性的提示,以帮助学生订正错误。如“想想看,错在哪里”“先复习课本第×页,再想想,然后订正”“用老师教过的×方法验算一遍,想想为什么会错”“举个例子算一算,答案就出来了”。这样的批语,既使学生明白了错误所在,又指明了更正的方法,富有启发性。

3.差异性原则。学生智力有差异,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对于一些脑子灵,学习成绩不错,但却骄傲自满,作业中出错也不在乎的学生,在批语中严厉地批评,尖锐地指出其问题,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对于学习基础差或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却要多鼓励,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书写批语的形式

1.表扬鼓励式。青年教育家孙云晓认为: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是优秀老师,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老师是合格老师,说不出孩子一个优点的老师是不合格老师。表扬、激励就像春风、雨露,激励孩子迅速成长。在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时,如果他的作业认真,而且思路非常好,我会在他的这道题旁边写个“好”字,在学生作业精彩或不足处灵活地加上各种各样的批语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对于方法好的同学,我会在班上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感到老师每次对他的作业批改得非常认真。有时看到学生的作业有进步,我还会说:“加油,老师相信你的能力。”

2.委婉批评式。有些学生在写作业时,书写乱,不符合格式,如加上这样的批语:“作业写得再清楚些就更好了。…老师喜欢你上次做的作业。”这样的批语学生容易接受。通过这种方式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会非常认真,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第12篇

一、数学家庭作业的现实问题:一多,一少,一单一

1. 基础性、巩固性强的类型题多。很多教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是以现成的教辅材料为主,多是计算,如口算题卡,课上没完成的课后练习题,还有练习册等。对于好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作业就是机械地重复;对于差生来说,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像这样的数学家庭作业,怎能不使学生失去兴趣?

2. 贴近生活、实践操作的类型题少。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重视理论知识考察的题目,而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情境的题目,动笔算的多,动手做的少,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孤立起来,认为数学知识就是写在本子上的,它与生活没有必要的联系,在遇到问题时就不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使数学与生活分离。

3. 作业内容适合采用的完成方式单一。作业内容往往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自己解决不了,便抄袭或放弃,不去与他人合作研究,时间久了,学生缺少了探究意识,对作业也就失去了兴趣。

二、数学家庭作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形式上充满乐趣

1. 绘画型作业。这类作业最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动,通过画一画,它既让学生动手,更让学生动脑,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的教学内容很适宜绘画型作业的设计。如,学习完三年级《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画一幅轴对称的图案。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后,让学生用七巧板拼组图形,然后把拼成的图形画下来。

2. 收集型作业。这类作业最适合学生学习某一数学概念后布置,如用“规律”描述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某些现象,并作出解释。又如教学“圆”后,布置学生思考“硬井盖为什么是圆形?”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收集数学,不仅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处,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充实头脑,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的好习惯。

3. 实践型作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增长学生适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看课本、做练习,以期待考试中得高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大教育指导下,作业应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思,学到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实践经验,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教“圆柱的认识”前,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大家回去结合教材出去走走、看看,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形,它们是怎么样的?并亲手做几个小型的圆柱带到学校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

(二)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内容上贴近生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数学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如,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算一算你家的菜园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菜”,“要给你的房间铺上地板,要买多少块合适?”等等。这些孩子身边的问题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小学会搜集和处理数据,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三)让数学作业从方式上变成我的作业“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