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评课稿

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3-01-25 21:54:25

数学评课稿

第1篇

数学评课稿范文

2013年10月11日谷城县数学教研会

各位老师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就昨天下午的三节课和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我要说的是能站在这个讲台授课的教师都不简单。三位教师在科学合理设计导学案、精心制作准备教具、渗透高效课堂理念等方面均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此谨代表我个人对昨天授课的三位教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感谢他们给予我思考的机会!本着相互研讨的目的,下面我分别对昨天下午的三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节冷集毕老师所上的课《24.1.1圆》,总体上能够按照高效课堂的要求,较好的体现了预习、展示和测评(反馈)三大板块,我想从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简称为“三有”,即有思想、有行动、有突破。首先说有思想,本节课体现了“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理念,围绕教材让学生分步预习,分步展示,整体反馈,反映教师有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其次是有行动,关键是毕老师能把自己的思想转换为实际行动,较好体现肖主任在教研会上反复提到的“书让学生读、结论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第三是有突破,我们很多老师在尝试高效课堂模式的时候,注重形式化的东西较多,较少体会高效课堂的实质。本节课上毕老师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上有所突破,一是预习方法的现场指导,比如要求学生阅读是画记号,小组合作时强调小组长要发挥作用等等,体现了学法指导。而不是让学生自己预习阅读,老师不管不问。二是在教具的制作和演示上匠心独具,特别是用两根铁丝演示等弧的问题,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学生表现的状态很好,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感到这是本节课学生精力流失率最低的环节之一。

当然,从我个人的理解上,也有几个问题提出来和老师们一同商讨。一个是导学案中,新课设计要不要例题的问题,目前我们学校在编写导学案时,一般设计五个环节:复习回顾(或情境引入)-新知探究(预习思考)-拓展应用(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小结测评(当堂检测)。其中拓展应用环节就是设计两到三个例题,以此体现本节知识的核心应用。处理方式还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组内交流,最后集中展示(大展示),学生讲解点评。最后教师引导归纳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本节课我觉得把点P到圆O上各点的距离中,最长的是8,最短的是2,求圆O的半径或直径作为例题教学是不是好一些。第二个是关于圆的集合的定义,在处理时有点快,虽不是本节重点,但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原来导学案中设计有画图,结果教学时好像没有见到,如果能让学生亲自画图观察,在圆上取点,测量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或以圆心为端点画长度等于半径的点段,然后进行观察分析就会轻松得到,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什么什么圆上,圆上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并由此归纳出圆的集合定义。

第二节石花四中冷老师的课,讲的是垂径定理。导学案的整体设计上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知二推三”的拓展似乎超过课标要求。“知二求三”才是本节核心。另外推论得出上的设计过于简略,导致学生在此处卡壳。如果能细化一点,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画一条弦CD,取CD的中点M,连接OM,求证:OMCD,如果延长OM、MO分别交圆O于A、B两点,有哪些相等的弧?由此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吗?其次是具备了高效课堂的某些形式,比如学生自学预习、小组合作讨论等,但不是很深入、不是很细致。整体感觉还是老师讲的多,不过冷老师是老教师,我们同龄,思想和行为转变起来确实很困难,不要心急,只要敢于尝试,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我们就会在高效课堂的路上走得更好。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安排一个课时,实际上,应该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有必要附加一节习题课。

第三节是王老师的旋转试卷讲评课。我也以“三有”为关键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即有创新、有实效、有准备。有创新是指这种试卷讲评的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原来肖主任主持的教研会上也对试卷讲评课做过研讨,而王老师的这节课在糅合高效课堂理念上,有创新。比如先让学生围绕要求自己组内改正,自我纠正、查找错因、组内合作这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值得学习效仿。有实效,主要体现在错因剖析、变式练习上,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也想这么做,但从来没试过。因为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让他说,要么说忘记了不知道,要么半天说不到正点,所以每次试卷讲评效果不佳,错了的以后仍然会错。而王老师的这种方法,我觉得真正把原因弄清楚了也算是把问题真正弄明白了。其次是学生疑难点的变式练习,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一方面反馈改正效果,一方面进行有益的拓展延伸,增大思维含量,效果非常好。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关键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教师通过批阅试卷必须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备课、制作课件。本节课王老师准备充分,特别是课件制作上,能在第二、三活动前。出示活动要求,方便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需要商榷的是王老师对第17题的讲解似乎不很到位,虽然有学生回答了旋转中心的坐标是(5,2),也说了自己的思路。但不科学,王老师也沿用了这种方法。我个人觉得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旋转中心是先找两对对应点,接着分别作两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最后两中垂线的交点才是旋转中心。其中在网格中的技巧是尽量找是“正方形”顶点的对应点,这样容易看出垂直平分线的位置。

当然对于部分是教师讲的,比如第16题和第20题的变式,我个人是赞赏的,高效课堂并不是不要老师讲,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老师讲效果并不差,怕就怕老师一讲到底,搞一言堂。新课标中,也提到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高效课堂并不排斥接受学习。

总之,三节课反映了老师对高效课堂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都值得我慢慢学习细细揣摩,从中汲取营养,改善自己的教学。再一次谢谢大家。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两课评比;说课

1.拿捏到位的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首先应熟悉教材的总体结构、各子单元的链接关系,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其次,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要了解各种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感到教师传授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最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深刻准确的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

3.整体系统的教材处理

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才能立足单元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体现梯度。教学不仅要发现教材的“原义”,而且要体会教材对师生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教材的教育意义全是由师生的体验构成的。只有教师把教材内容改造为具体、生动、鲜活的情境,静态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展示出生成过程,学生才能获得真切的体验,把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4.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科学,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呈现的方式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来,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媒体六个基本要素。这六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教师还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的科学、合理的结合。

5.明晰流畅的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中重点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正所谓因材施教,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例如有些理论性、概念性的内容就不太适合探究型教学模式,而实验性活动性的则用探究型教学模式比较好。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每种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优缺点。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有计划、有秩序地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6.选择合理的资源整合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如同在教室里多装几扇窗,给学生更多的阳光,给学生更新鲜、更自然的空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把目标从教材移向整个社会,更提高整体素质。

7.中肯具体的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应当具体中肯地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是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等。二是不足之处。对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自己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三是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参考文献:

[1]吕静.高职教学中反思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河南科技,2011,(14):2―3.

[2]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3篇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面向广大中小学教育、科技工作者的教育类国家级学术刊物。旨在推广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634,国内刊号:CN21-1526/G4。本刊为月刊,16K本,官网网站:zxkc.省略,邮箱: ,电话:024-81305007。

期刊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期刊源、龙源数据期刊网收录期刊。

征稿对象:

全国教科研工作者、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员、科教领域管理人员、各大院校的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科教工作的人士。

稿件范围: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备课、课程、课评、课后辅导;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研究;课程内外、学校内外教育延伸;教材、教法研究,课改实验探索;教学、教研心得体会,经验交流;学生和学校管理,教育论文、成果交流等

主要栏目:

教育综合研究;语文教与学;数学教与学;英语教与学;政史地教与学;物化生教与学;音体美教与学

办刊宗旨: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办刊宗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教育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教创新事业的发展。

社会点评:

《中学课程资源》杂志取得了国家级刊物中的领导地位;成为知识领域书刊的权威代表;本刊为科学教育工作贡献卓著!

征稿要求:

1、论文应具有较高的质量,学术观点有新意、有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引证的材料要准确,论证方法力求新颖,结构严谨,文字流畅。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3、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须注明:摘要、关键词。

4、论文字数按每版2300字内,两版不超过4600字制作,依次类推。做到字迹清晰、工整,标点符号用法规范。要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不潦草。图表清晰、准确。上下角标标示要清楚、准确。

5、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第4篇

【论文摘要】针对自然科学期刊专家审稿酬金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酬金发放方式的弊端,提出以尊重审稿专家学术劳动为前提,取消审稿酬金,在刊物总目录后参与审稿的专家致谢或赠阅刊物的感谢方式。该方法不仅缓解了编辑部的财务窘境,又向专家辛苦付出致以精神的慰问。

    同行评审制度在国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现代国际学术期刊出版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机制。虽然国内出版界对同行评审在提升学术期刊质量中的作用有争议,但是国内多数科技期刊己经建立起了同行评审制度,专家评审成为审稿链中的重要一环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如许文深、陈俊等指出的“同行专家审稿市”三审制“中决定稿件能否采用的关键一环",同行参与到期刊的编辑工作中来,对文章的学术性是有力的保障,也弥补了科技期刊拘于编辑忍受和专业的不足,可以说同行专家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回报编辑部向审稿专家支付数额不等的审稿酬金,为调查审稿酬金发放情况,笔者通过向编辑部发送电子函件和利用编辑培训间隙向其它编辑发送调查表等途径来收集资料,针对外审比例,审稿酬金标准,是否向作者收取审稿费,审稿专家对酬金的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共收集到有效调查数据61份,以此为样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1数据信息

    1. 1是否收取审稿费不同期刊对这项费用的名称不同,有的叫注册费,评审费,处理费和手续费等,共有54种期刊设立,每篇论文审稿费50-300元不等,平均每篇89元,表现出校内与校外作者,中文稿与英文稿标准不同。不收取审稿费的7家期刊,全部为高校学报。

    1. 2送审文章数及比例不同期刊因为刊期和印张数的区别,导致发文量相差巨人,相应的送审数也不具有可比性。故笔者认为送审比例即(外审文章数与刊发文章数的比值)更能反映期刊的送审情况。调查中送审比例最高的是2. 3,最低为1. 19,平均为1. 54,作者发现收取审稿费的期刊送审比例略高于不收审稿费的期刊。

    1. 3审稿酬金发放标准国家对审稿酬金没有统一标准,各编辑部一般参照同类期刊,并考虑本刊以往标准保持不变或略有上调。在调查样本中,61种期刊全部向审稿专家支付审稿酬金,标准为每篇20-100元,其中每篇40-50元的期刊占样本的93. 4%,只有13. 1%的期刊近三年上调了审稿酬金标准,上调额度均为10元。也有约10%的专家主动表示不收酬金,免费审稿。

    1. 4审稿专家对酬金的满意度被调查的期刊均未专门做此类的调查,对于“你认为审稿酬金标准是否满意’,的问题中,有37位编辑作答,其中选择基本满意的14位,选酬金偏低的19位,选酬金很低的4位。

    2现行审稿目金制度的异端

    2. 1付费标准不能体现劳动价值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希望同行评审专家能够帮助编辑把住稿件的科技关,所以评审专家通常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审阅科技文章需要对题目、摘要、学术性(包括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结论、名词术语、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逐项作出评价,最后对全文有一个总评价。理工科是专业划分非常细,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审稿专家为保证审稿的质量,势必仔细阅读全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对文中的推导、演算过程进行复核,认真做完这些工作,至少需要4小时,墓前一位教授在本校讲课的课时费不低于50元/小时,至于被外聘演讲或报告,劳酬比课时费高许多,所以40-50元作为给专家的审稿报酬是极不合理的,甚至不能称其为劳动报酬,因为它与付出的劳动太不相称,不能体现劳动价值。

   2. 2审稿费是科技期刊不轻的负担

    学术期刊由于它特殊的创刊背景,生存环境、以及服务对象,造成了期刊在推动国家学术进步的同时,远离市场运行机制,入不敷出,需要主办单位全额补贴或部分补贴,每一项开支都要经过精心计算。以一年六期,每期发文30篇,审稿数为发文数的1. 5倍,审稿费100元计算,全年支付审稿费2. 7万元(邮费不计算在内),如果是月刊该项开支更高,许多学者提出科技期刊应增加发行频率,尽快报道科研信息,审稿酬金势必更多。自然科学期刊都是财务补贴单位,每年数万元的审稿酬金是一项主要开支。同时因为考虑审稿费的问题,使得编辑在送审稿件的时候有所顾忌,每个编辑部在用文数和送审数间有一个基本的比例,除了考虑专家库的人数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审稿费的问题,可见审稿费一方面使编辑部本不宽裕的经费更加紧张,制约专家审稿制度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2. 3审稿费制度不利于编辑与审稿专家的沟通

    编辑部请审稿专家审稿,然后付审稿费,貌似一项劳动与报酬的经典关系,两讫了,其实不然,审稿专家布什正审稿费的打工者而是编辑工作的参与者,事情来身高的不是雇来打工的,笔者认为这种付费方式不利于编辑与审稿专家的感情交流,也导致部分编辑认为付过审稿费就与专家两清了,从而不重视与专家的情感交流,导致专家审稿热情不高,产生托审或拘审,这种现象不利于充分发挥专家审稿的学术优势,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3建议

    3. 1取消审稿酬金

    酬金作为专家的劳动报酬,与其所付出的劳动极不相称,已经失去了作为报酬的存在价值,大多数专家在明知道酬金寥寥,却仍然及时认真地审阅文章,是其对学术的执著和学科发展的无私奉献,所以是否有这几十元钱已不是专家是否审稿,如何审稿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期刊编辑部,每年发放数万元的审稿酬金却是个不容忽视的开支,尤其是财务状况捉襟见肘的期刊,这项开支更不可小窥。专家不在乎,期刊社很在乎,故作者认为取消为好。

    3. 2向审稿专家致以精神上的慰问

    按照惯例,期刊在年末会刊发全年总目录,笔者建议仿效此法,期刊可在总目录后列出全年审稿专家的姓名及审稿篇数,并对他们的学术奉献行为表示感谢,此法不仅是对专家为期刊付出劳动的肯定,也是对其学术地位的肯定,毕竟审稿专家都是该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曾经看到一些专家的个人简历中提到某某期刊的审稿人,其在学术领域的认同度可见一斑。

第5篇

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点”,千方百计地把知识点强化、深化,不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本质的揭示,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沉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结论,轻过程,不给学生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讲清为什么,只要求学生死记结论。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许多教师上课非常辛苦,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教学内容写了几大黑板,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不怎么理想。每次考试过后总有老师抱怨,讲过的题型学生还是不会,究其原因还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也很辛苦,但效果甚微。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基本上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从不主动思考,也不问为什么,缺乏及时总结归纳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学习不得法,作业应付了事。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没有思维的培养,不善于改错订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究其原因与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有很大关系。由于数学同一个知识点的变化就很多,许多学生因只是简单机械地模仿学习,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学生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

新课标就数学课程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数学素养是现阶段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重新定位,建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效果是否高效,就应看是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识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不应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 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所在的学校开展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就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

1.“导学稿”的编写。

所谓“导学稿”是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创新的蓝本。它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线路图。导学稿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预习自学、课堂研究、课堂小结、预习自测、巩固训练、学后记等板块组成。教师在编写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编写导学稿。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如七年级上册,《你今年几岁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为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或会辨认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学习重点,要明确且用通俗的语言给出。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这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知道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对于导学稿其他板块的设计,注意要以问题为驱动,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和一定的“指南”作用。

2.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前预习。

将导学稿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提前进行自主预习。这样做就会使问题前置,使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阅读课本,并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导学稿上的预习自学板块。大部分学生会根据导学稿上的问题在课本上查找,查找无果的情况下会通过别的途径查阅资料,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导学稿上的自己弄不懂的问题,用红蓝笔进行勾画和批注,在课前交给老师。科任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导学稿的提前预习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明白了课堂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对教师来说,更加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面对全体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供资料、使二次备课针对性更强。

3.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研讨。

“小组讨论”是“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小组讨论是以导学稿为载体,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针对预习时小组的各个成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使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或达到共识,以便在后面的展评环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求其他小组或老师的解决。另外对于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对于讨论中遇到的较难的题目,由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先讨论达到共识后再讲给成绩较弱的成员,合作交流,达到共赢。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讨论效果,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学科小组长,小组长的作用不但要组织好讨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还要记录本组讨论的结果,并分配学习较好的成员在组内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解。这样的讨论使传统教学中一个教师的教学变成了多个老师教学,把一言堂变成了有多个教师的课堂,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经过小组讨论,几乎各个小组成员都明白了移项的依据和移项的步骤,极大地提高课堂效果。

4.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展示。

经过小组讨论得到小组认可的共同结论,由组长选派成员上黑板展示本组的结论,其余成员就刚才讨论的结果进行改错或补充。展示时,要注明每一步骤的理论依据及解题的关键点。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展示中对于去分母的两个关键点:(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分子是多项式时,去分母时注意对分子带括号。学生展示中的易错点也是这两点,同时这两个关键点有的小组不一定能展示到位。这就为后面的展评、质疑提供了素材。通过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书面表达能力及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展评、质疑、补充。

小组展示结束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讲评本小组达成的共识,此时,要求其余小组成员要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质疑,同时要求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评,以便及时纠正、提问、补充。例如《能追上小明吗》在各个小组的展评中,不但讲清了如何找等量关系,列出了正确的一元一次方程,经过小组间的互相补充,对直线型相遇、追击问题有了一定的归纳,还提出了环形相遇、追击问题,并有了一定的结论。对课本上的“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全班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过大家的讲评、质疑、补充,同学们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路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不断促使学生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后记。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进行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方法,这些知识、方法与其他知识、方法有何联系,自己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钻研,对别人的过程方法中哪些值得借鉴,在学习过程涉及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等进行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知识建构能力,真正使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模型。

通过近两年的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导学互助式”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不断完善,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空前高涨,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数学知识的规范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并逐渐激发培养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时常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为了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二次备课中要做好各种预设方案。

第6篇

毕业论文写作在教学计划中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设置,占6学分。本科层次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选得规定的选课学分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再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方可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应在良好以上(含良好)。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学生最多可进行两次毕业论文的写作。为组织好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和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从申请到成绩周期约为160天。

上半年:3月1日至8月10日

下半年:9月1日至次年2月10日

二、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一)资格审核

选课学分的要求:法学专业跨专业专升本和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88学分(含)以上,其它专业专升本、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68学分(含)以上;各专业高中起点本科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136学分(含)以上。

取得学分的要求:法学专业跨专业专升本和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取得88学分(含)以上,其它专业专升本、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取得68学分(含)以上;各专业高中起点本科层次的学生需取得136学分(含)以上。

已选学《毕业论文指导课》: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院专门开设了《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该课程为辅导课,不占学分)。在准备阶段,学生须完成《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选修最后一批课程的同时选修《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或者在申请毕业论文写作前的选课阶段选修该门课程,选课操作与其它课程相同。《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只提供网络版课程,学生选课后可上网(或下载)学习,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程序及要求。

个人帐户预留6学分的费用: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帐户中必须预留有相应学分的学费,否则申请将不予批准。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成功后,相应学费即从帐户中扣除。申请第二次毕业论文需按学分重新交纳相应费用。

说明:学生申请毕业论文写作,需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二)申请及选题阶段(约15天)

上半年:3月1日12时至3月15日12时

下半年:9月1日12时至9月15日12时

学生的选课和取得学分达到了毕业论文写作规定的要求后,在CMR主页“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出写作申请,通过系统认证后,系统会为取得毕业论文写作资格的学生开通毕业论文选题页面相关权限。学生可在此选题并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开始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需根据学院提供的论文选题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毕业论文写作的题目,在网上进行选题提交,选题提交的过程同时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过程(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间截止后,学院不再受理任何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申请)且只能提交一次。

学生所选题目获得确认后,可直接起草提纲。

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获得批准后,未修完的课程学分在申请毕业前取得即可。

(三)写作阶段(约120天)

上半年:3月16日至7月15日

下半年:9月16日至次年1月15日

1.起草提纲及评语查询(约30天)

(1)提纲起草、提交(约15天)

上半年:3月16日至3月31日12时

下半年:9月16日至9月30日12时

学生可在CMR主页“毕业论文写作系统”中下载论文写作格式模版,论文写作格式必须以该模版为准。学生根据选题搜集资料,起草论文提纲。提纲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提纲提交截止时间为上半年3月31日12时(下半年9月30日12时)。

(2)提纲评语查询(约15天)

上半年:4月15日12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下半年:10月15日12时

学生可于上半年4月15日12时(下半年10月15日12时)上网查询。论文提纲是否通过,指导教师会在评语中给予明确提示,若论文提纲通过,学生可开始写作论文初稿;若论文提纲未通过,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提纲,或重新查阅资料、起草提纲,并根据修改后的提纲直接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在初稿提交时,应把修改后的提纲粘贴在论文正文前,以便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2.初稿写作及评语查询(约50天)

(1)初稿写作、提交(约30天)

上半年:4月16日12时至5月15日12时

下半年:10月16日12时至11月15日12时

学生按照论文提纲进行论文初稿写作,初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提纲未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初稿时,应把修改后的论文提纲粘贴在初稿前面一并提交。论文提纲未提交的学生,在该阶段须将提纲和初稿一并提交,视为继续进行论文写作;如在该阶段仍未提交提纲(任何稿件都不提交或只提交初稿),视为放弃该批次论文写作。论文提纲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时,模板中提纲一项即为空白。论文初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5月15日12时(下半年11月15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直接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2)初稿评语查询(约20天)

上半年:6月5日12时

下半年:12月5日12时

学生可于上半年6月5日12时(下半年12月5日12时)上网查询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初稿评语,评语中会明确提示初稿是否还需修改。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则该初稿将被视为终稿,学生可在指定时间内上网查询最终成绩;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做修改,则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3.二稿写作及评语查询(约25天)

(1)二稿写作、提交(约15天)

上半年:6月6日12时至6月21日12时

下半年:12月6日12时至12月21日12时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二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二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6月21日12时(下半年为12月21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直接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2)二稿评语查询(约10天)

上半年:6月30日12时前

下半年:12月31日12时前

学生可于上半年6月30日12时(下半年为12月31日12时)上网查询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二稿评语,评语中会明确提示二稿是否还需修改。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则该二稿将被视为终稿,学生可在指定时间内上网查询最终成绩;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做修改,则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二稿进行修改,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4.终稿写作、提交(约15天)

上半年:7月1日12时至7月15日12时

下半年:次年1月1日12时至1月15日12时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二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终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终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7月15日12时(下半年为次年1月15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二稿将被视为终稿。论文终稿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学生不能继续进行论文提交。

(四)论文成绩(约25天)

上半年:8月10日左右

下半年:次年2月10日左右

论文终稿提交截止后,学生可随时关注网上成绩通知。学院将于每年8月10日左右和2月10日左右毕业论文成绩。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将取得相应的学分;成绩不及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学院将重新为其开通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权限,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视为重修,需按学分交纳费用。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文体

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三)规格

毕业论文应使用学院统一制定的论文模版,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须以此模板为准。

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提纲、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等。其中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两项内容,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提交提纲时,正文项为空。提交正文时,如提纲一次通过无须修改,则提纲项为空;如提纲未通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了修改,则提纲项须有修改后的提纲内容。

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至10000字左右(计算类论文可在6000字至8000字左右),提纲字数应在500字至1000字左右(提纲字数不包括在正文中)。

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一般不低于4本,参考书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网文)作者:《论文题目》,网页链接地址。

论文各部分样式设置要求:

(1)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居中。

(2)提纲及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3)参考文献、尾注:宋体五号字。

四、成绩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稿件提交要求: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获得批准,但在初稿提交截止日前仍未提交提纲及初稿,视为放弃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仅提交论文提纲,未提交论文初稿、二稿及终稿者,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已提交论文初稿、未提交二稿及终稿者,视初稿为终稿评定成绩;已提交论文初稿及二稿、未提交终稿者,视二稿为终稿评定成绩。

关于毕业及申请学位要求: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方可毕业。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应在良好以上(含良好)。

关于毕业论文作弊情况的处理: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给予记过处分。正在撰写者,终止论文写作;如为第一次写作者,半年内不允许申请二次写作;如为第二次写作者,取消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宣布毕业证书作废;已授予学位者,宣布学位证书作废。

关于二次论文写作的规定:原则上,学院为本科层次学生提供两次毕业论文写作机会。学生在第一次毕业论文成绩公布后,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第二次申请毕业论文写作。如果第一次毕业论文写作被认定为“作弊”,则毕业论文成绩无效,并给予记过处分,半年之内不允许申请二次写作,由此毕业时间延误由学生本人负责。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应根据重新分配的论文题目进行写作。毕业申请和学位申请的时候选用最高成绩。提交毕业申请后,不得再申请毕业论文写作。

关于论文最终成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定的毕业论文成绩为论文初评成绩,最终成绩需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公布。

五、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既可以抽查进行,也可以组织部分优秀论文进行观摩答辩。答辩在教学服务中心或学院指定地点进行。被确定为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答辩,否则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六、其它

(一)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帐户中必须预留有相应学分的学费,否则申请将不予批准。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成功后,相应学费即从帐户中扣除。申请第二次毕业论文需按学分重新交纳相应费用。

(二)毕业论文写作共分为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务必在每个写作环节的提交截止日前及时提交相关文件。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在论文写作各环节中,相关问题可随时发邮件至论文管理信箱咨询。

(三)学院将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在CMR网站“优秀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文评析”栏目中全文公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毕业论文有抄袭行为者将按本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四)款处理。

七、毕业论文申请及写作流程

详见《学生网上操作流程》。

附: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

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

不及格

第7篇

关键词:讲学稿;小组合作;活动单;导引课堂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自我校推行“讲学稿”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来,我在试行之初发现学生未能真正领悟“小组合作学习”的灵魂所在,普遍表现在:①课堂上在“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这一环节,老师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新知,学生讨论交流都煞有其事,但讨论后不会展示问题成果,小组合作学习不具备统一化归的能力,数学问题等老师提出,数学结论等老师总结,很多数学定理法则还是要老师灌给学生,学生的自主能力没能体现出来,课堂改革还是走回老路上去。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即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我们发现在讨论过程中,那些学习好的或者是性格外向的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获得成功的体验更多,他们早早做完未等其它成员做完就已经急于展示问题成果,而其他学生要么静静的旁听,要么游离于讨论之外,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没有出来,更没有小组内以先进带动后进,争取全员互动式发展的理想境界。时间久了,使得某些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所造成的差距有时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

二、现存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解读

首先,讲学稿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载体,是基于教材又凌驾于教材之上,其导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其基本环节有: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新知探究――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设计讲学稿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设置台阶,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结合生活实际,设置有趣的课后思考,实践课题,写学习后记等。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主体活动的合作和展示,就是整个课堂学习的流程都是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活动、积极探索的动态、开放的合作学习过程。该基本模式的基本流程有四个环节:一是教师导学――学案导学,明确目标,提出问题;二是分组自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答疑;三是学生展示――小组展示,师生点评,修改完善;四是总结提升――总结规律,生成方法,拓展应用。

事实上,无论是讲学稿还是“小组合作学习”,都侧重于还课堂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三、对新教学模式的反思

现今我校已经创设了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以讲学稿为载体,课堂学习过程中贯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存在的价值是有大量的试行成功之例且有大量课改理论为依据的。

但是,试行过程中有本文“问题背景”所述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我不断总结反思,发现课堂改革强调的是解放学生还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权利,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所起的导引作用则被淡化,主要体现在讲学稿中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讲学稿的编写大多是复制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和习题照搬上讲学稿里,另加几条课堂测试的习题就完事,学生即使课前做好讲学稿中的“课前准备”预习了课本的内容,但课堂上拿着讲学稿也没有积极动起来,如何把学生引入归途,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的有效课堂,我认为以讲学稿的编写要导引课堂行为,有梯度,有步骤地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动”起来。而要编写有效课堂的讲学稿,以“活动单”形式去编写就是一种有效的讲学稿。

下面仅就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做法。

1.“活动单”导学,灌引小组合作走向高效课堂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活动单”的编写,强调“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而在我的实际教学中,编写讲学稿时整合“活动单”,讲学稿中单一复制教材的“课堂新知探究”这一环节用“活动单”取代了。

2.“活动单”导趣,激发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

“活动单导学”教学的载体是“活动单”,它是由教师设计、学生拥有的学习、合作资料,教师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联旧引新、重点难点、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单导学”的“导”字上。而要体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所以在讲学稿上,活动单的设计要尽可能地导“趣”。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将生动的画面、或者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再现某一生活场面,或者让学生直接进入生活,进行现实体验,所以在活动单的设计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把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味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只提供了学生学数学的材料,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把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料整合一下,借助师生共用讲学稿中的“活动单”平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按照“活动单”中所布置的活动内容,逐一进行活动。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进行互评、公开辩论、自我完善,最后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点评与提升。这样,学生们就学习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显得有序且有效了。

3.活动单导“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引领小组合作有序进行

在进行小组内学习讨论时,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会出现冷场,以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闲谈讨论会流于形式。所以,“活动单”必须导“行” ,这时,教师应在提出任务的同时,要明确交流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把活动单安排得缜密细致,环环紧扣,引导每一位学生都主动执行学习任务。

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学期《平行》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活动单”的。

[学习目标] 会画平行线,并探索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活动方案]

活动一:用你熟悉的方法画平行线

(1)你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线吗?

如图1:已知直线a,直线外一点M,

求作:过点M作直线MN∥a

(2)小组讨论一下画平行线的具体做法:

①放 ②靠 ③推 ④画

(3)在图2画出a的平行线c, b的平行线d。

(4)在图3中过P画直线PQ∥AB。

(5)请你的小组其它成员在图3中再画一画。

(6)你们小组可以画几条过点P平行于AB的直线?

(7)小组交流展示问题成果。

我们小组发现: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这直线

活动二:再画平行线,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1)在图4中,①过点C画CE∥AB;

②过点D画DF∥AB

(2)通过画图,你发现什么?CE∥DF吗?

(3)小组交流,展示问题成果。

我们小组发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直线互相_____

(5)你们小组还有其它说法吗?

(或者说: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例如:a∥b , b∥c 问a∥c吗?

解: a∥b , b∥c

_____∥____

4.活动单导“思”,保证学生全面动脑动手

教学中,即要充分给予每一位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机会,还要给予一定的表达指导,富于条理性、逻辑性、严密性。其次可以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引发有效思考,理清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的问题,即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

“活动单”中可以选择开放材料要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材料的选择可以是现成的,可以是书上习题的改编,也可以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策略及时做正面的评价,适时点拨,提高思考的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要向45分钟要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索的潜能,而“活动单”寄居在讲学稿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载体,其“导”引作用就像挖渠引水,灌引不同水平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课堂,完成有效课堂的学习。

第8篇

新学期,我区数学教研工作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沿着“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的方向探索,在提升教研水平、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步形成钟楼数学学科研究的特色。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浓厚学习氛围

工作内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落实“减负”精神,贯彻“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及“国标实验版”思想。

实施策略: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指导。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结合数学教学研究方向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努力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各校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师特点分散研修、自主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达成目标: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程故事、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并努力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评优活动中获奖。特别关注“我与课改”论文征集(截稿时间:9月20日),市“小数会”2004年论文评优活动(截稿时间:9月27日)

2、深化课改实践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工作内容:

(1)抓好一~三年级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动,特别是三年级新教材的研讨活动。

(2)严格落实四~六年级“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要求,培养课程开发意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3)认真组织“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收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及修改建议,跟踪“样本班”的实验情况,总结教改经验。

(4)积极推进区数学学科协进组的工作活动进程,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各点的活动质量。

实施策略:课改理念只有付诸于行动、见诸于课堂才能体现价值、焕发活力。因此,在提高课改实施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应将研究重点落在课堂上,组织“五个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即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评价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体活动形式有三:教研室牵头的全区性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以各协进组为主体的公开展示活动(由各协进组自由申报);面广量大的课堂调研及问题讨论。

达成目标:策划活动,组织研讨,让更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各级学科竞赛、各类学科教学展示中获得好成绩。

3、推进教育科研进程,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工作内容:

(1)区各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并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深化了数学教学改革,本学期要继续扎实过程、有效推进。与此同时,教研室将各校研究的共同点整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这一方向,与各校达成共识、形成研究合力、寻找研究策略,形成钟楼数学教学的新特色。

(2)评价是导向,本学期将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实施策略:以数学学科基地为载体,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搞实验、作研究,同时借助区数学学科高级研修班成员的研究力量,将科研工作向纵深推进。

达成目标:

(1)拟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修改、调整。选定学科基地及实验班级,并在此范围中解读方案思想,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使研究成员内化理念,达成共识,初步付诸行动。

(2)制订出“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工作内容:加强几个层面队伍的建设:区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区数学青年教师队伍,新近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队伍。对这几支队伍做到分层要求,拾级而上。

实施策略:以学校教研组为主体,通过师徒结对、平行班结伴,帮带新教师,使他们起好教学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为载体,为促进教学研究,为青年教师崭露才华、脱颖而出搭建舞台。以十月份“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互动、校际间的交流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两方面促进教师长足发展。

达成目标:

(1)市级、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要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2)市级、区级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并在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青年教师要勤动脑、善动笔,争取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

三、重大活动: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举行“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十月份举行“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3、十一月份“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4、十一月份“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5、十二月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9月20日“我与课改”论文区内预选

4、9月27日小数年会论文区内预选

5、协进组长碰头会

6、协进组研究活动

十月份:

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2、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2、“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3、课改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2、市“小数会”年会

一月份:

第9篇

一、加强“三级”研讨系统把握教材

全册教材研讨。每学期初,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全册教材研讨活动,要求教师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照课标,找准知识点,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以学科组为单位形成各年级、各学科的学段知识网络,并对学段教材的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进行系统把握。绘制系统知识树,分科解说教材,达到人人对整册教材都熟记于心,系统把握。

单元教材研讨。每周一个午段是全校分学科说单元教材的时间,主要由各学科骨干教师主说下下周要讲的单元教材,主说者依据绘制的单元知识树,分析明确单元的知识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探讨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情设计教法。同时,备课组长分配初备内容。这样有利于对单元知识的全面把握、导学案初稿的撰写。课时教材研讨。任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每周说课研讨两次:语、数、英学科分别为周一、周三下午,其余学科为周一、周三上午。周一说周二、周三的课时内容,周三说周四、周五及下周一的课时内容。各学科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分好说课章节,主说教师要充分准备,写好说课稿,包含(1)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教什么);(2)实现目标的策略(怎么教);(3)有效评价(教的怎样?)。时间≤20分钟,之后全组研讨、修补,为导学案定稿提供保障。

二、关注“说课”过程确保有序有效

说好课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说课时,任课教师做到了依据导学案初稿而说,说有准备;主说人先说,其他人圈、注,说有秩序;组长主持,小组发言,增删修改,说有组织。

各年级注重对教师说课的有效管理,包组领导要参与本组说课活动,了解教师说课情况;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好说课纪律;年级教务员要检查各备课组的说课情况,对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考核。

考核有评分标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打分,教务处汇总、分析。发现典型,做好推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评分标准为:四点一练明确30分;教学策略有效30分;时间分配合理(讲、学、清)20分;学法指导实效20分。

三、看重“补白”内容力求优质高效

市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基本模式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复备”,一中人结合学校实际,在此基础上给予完善,规定为“个人初备――合作备课――集体研讨――个人复备――课前复案”,并严格执行。

个人初备:在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个人初备。语、数、英、物、化学科以及九年级思品、历史学科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按照备课组分配,在初步统一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可考点、易混点、易错点的前提下,每个合作小组初备一课时学习内容,一人执笔,另外一人补充、修改、把关,拿出导学案初稿并有修改痕迹。思品、历史、生物、地理学科,人人都进行初备。导学案内容包括: a学习目标;b重点、难点分析;c教法设计;d学法指导;e课堂流程。同时,印制导学案初稿,发至每一位任课教师。

集体研讨:说课时,依导学案初稿,由主备人主说,备课组集体研讨。研讨重点是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及各环节教师学生活动设计、巩固测评及各环节时间分配等。集体研讨后,各自在初稿上直接修改,形成定稿。

个人复备:集体研讨结束,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任班级的学情特点,将初备的导学案予以补充完善,彰显个性特色。用红色笔补白,补白要具体、详实、有效,有自己的独创。补白包括:教师的知识储备,每个环节的落实措施,以及教师追问、点拨、总结、拓展的预设,课堂学生收获的预设,知识的查缺补漏,以及时间分配等细节问题。

课前复案:上课前,教师对导学案再次熟悉,结合自己班级具体学情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教后反思:上完课,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中得失及应对措施。

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份导学案都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于各学科的学案,他们要求:学习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具体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五步模式:预习提纲重在整体感知,合作释疑重在组内交流,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展示提升重在四基的综合训练,巩固测评重在自我检测、反馈,运用创新重在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层次性、系统性、实效性。将教案、学案合二为一,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为确保学案优质实用,学校严把三关,初备关、定稿关、复备关。责任人分别是由备课组长、包组领导。每周都要评出优秀导学案展评。不合格的导学案要限期重备,并提出警示,责任要与星级备课组挂钩。学案评定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优秀导学案评审条件:①看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②看基本教学环节是否齐全;③看个人复备,学案补白、个性化批注是否详细;

④看习题是否精选、是否超量;5看有无教学创新。

整理学案、循环使用。期末全体教师要将将本期的学案进行装订整理,交教务处统一保存,循环使用。下一学年通过教师再次研读教材,集体研讨,添加批注(要改用笔色),使学案日臻完善,此时的导学案可谓“三色导学案”。

四、共享“同伴”优势课堂多赢增效

第10篇

近年来,刊物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拥有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作者和读者,订户遍布全国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航天系统和国家级的各类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分别荣获全国第一、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2001年被确定为首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2年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中、英文版均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EI Compendex(美国)、CSA(美国)、INSPEC(英国)、Zbl MATH(德国)的收录期刊,并被国内多种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英文版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

 

主要栏目:系统科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军用系统分析、飞行器控制、C3I、雷达、信息系统工程、机器智能、人工神经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空间电子学及相关领域。

 

投稿要求:

1、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2、稿件的篇幅(含摘要、图、表、参考文献等)不超过7000字。撰写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基金资助课题或为省、部委重点课题、获奖课题等请予以注明。

3、稿件中必须给出文题、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以及上述从文题到关键词的英译文,中文文题不得超过20字,英文文题实词不得超过10个。

4、中文摘要应在150~250字之间,关键词3~8个。摘要必须: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四要素,其中以结果、结论最为重要;以提供梗概为目的,不得评论、解释论文内容;尽量避免特殊字符或数学表达式。

5、稿件中插图宜少而精,一般不得超过5幅,图中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无误,且与正文一致,图号、图题、图注一定要用中文(英文要译成中文)写清楚。照片图采用黑白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不得有污迹和折痕;稿件中表宜精选,表中字符和数据应与正文一致,表格要有表序号和表题;文稿中字母符号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通常变量为斜体,其他为正体)、黑白体(矩阵和向量为黑体)及上下角标应清楚区分;稿件中的计量单位务必符合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定。

6、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号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中、外文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期刊的著录格式为: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写出,超过3人只写前三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标题、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等;图书为: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或全书页码)。

7、来稿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涉密稿件万勿投寄。

8、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所发表文章版权归编辑部。稿件一经发表,编辑部将随即赠送当期杂志,并按有关规定付稿酬。投英文稿件时请将相应的中文稿一同寄至编辑部。

9、来稿须提供电子版,最好用E-mail投稿,可以打印一式两份,电子版稿件须为pdf格式,且将E-mail主题写作‘新投稿’;请提供作者简介和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本刊收稿后在6个月内通知作者刊用与否,在此期限内请勿一稿多投。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地址:北京市西区142信箱32分箱《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编辑部

第11篇

一、说课的技术含量

说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怎样设计教学,另一个是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要通过“说”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写。当然,在说之前必然有写的过程,不过,写出来的说课稿与说出来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仅在格式上有差别,在表达上也有很大不同。这大概类似于小说与剧本台词之间的区别,一些说课稿中有“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等格式和体例,这种体例在口头上不能照着读出来,如果被生硬地“说”出来,就会让听众很不自在,很刺耳。如果把它转换成口语说出来就比较好。例如,把“说教材”改成“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把“说教学设计”说成“下面我再说一说我是如何设计教学的”等,既让听众听出清晰的说课层次,又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每个段落之间的过渡语要精心设计,过渡要自然、巧妙。

在说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为“怎样设计教学”和“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这两个问题服务的。

教材分析部分要讲明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阐述,还可以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说。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也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中的核心部分;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时的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的。

“教法”与“学法”不适宜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说,把教法与学法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当中来说是最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脱离,血与肉分离就不成为生命体,不能出现前面是一大堆的理论轰炸,后面是干巴巴的教学过程的罗列。如果一定要把教法与学法单独列出来说,也只需简要地作个说明,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核心部分,是说课者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说清楚安排了哪些环节、这些环节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个环节按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三条线索来阐述效果会比较好,能让听众清晰地知道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及设计理念的概括说明能引起听众对说课者所说内容的再认识,有利于提高听众对你的评价。

无论是新版教材还是旧版教材,都要说出新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会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作些“改进”。如果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进,必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搞清教材的编排意图,要明确说出改进的理由及优势,绝不能任意“改进”教材。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教育家的经典名言一定要用得恰当,不能出现错误。

二、说课的讲演因素

说课这种形式和上课一样,同属于舞台艺术,尤其是说课比赛,是稍纵即逝、不允许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的,所以有人称它一门是遗憾的艺术。说课者要有演讲的风度,讲究舞台形象,要抬头挺胸落落大方,衣着得体不夸张不平俗,可稍作修饰切忌浓妆艳抹;不能有习惯性的动作和口头禅,要有意识地借助目光和表情与听众交流;要声音响亮,语言流畅,富有穿透力。说课时要脱离教材,能脱离说课稿一气呵成效果最好。有的人先是看着说课稿子说,后又停下来翻教材看看教材再接着说,这会让人觉得你很不熟练,准备匆忙,底气不足。即使是自己感觉很熟练了也不能把说课稿晾在一边“裸说”,防止由于紧张等原因一时“忘词”,适宜把说课稿拿在手中脱稿说,既胸有成竹又能以防万一。

三、说课的礼仪成分

开始时适宜用一些对听众的问候语开场。比如“各位评委,大家好”,或者“各位评委,辛苦了”“各位评委,请多指教”等,问候的同时行弯腰鞠躬礼也是可以的。结束时要有个收场,有个交代,与听众告辞,适宜说一两句谦虚的话,体现出自己有虚心学习的诚意,当然也不能低三下四,要不卑不亢。比如,“我的课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评委耐心地听完我的说课,还请各位评委多多指导、批评”等,切不可“请各位评委高抬贵手”“我很有信心取得好成绩”,或者表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值得注意的是,自我介绍时只能说“我叫×××,是几号选手,来自哪个单位”。如果是参加说课比赛,你的单位又不是很出名,干脆不要说来自哪个单位。切不可以这样:“首先请允许我作个自我介绍,我……”介绍出很多能证明自己业务能力的荣誉和经历。这是说课的大忌,因为实际说课的情况很可能与你的荣誉有差距,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四、说课的表达技巧

说课比赛不同于一般的说课,最好是站着说,不要坐着说;更不能把两手支撑在讲桌上弯着腰低着头看稿子读说课稿,也不能大范围走动或身体大幅度晃动摇摆;可以把说课稿拿在手中看着稿子说,但不能读说课稿,是说不是读;要始终坚持用普通话来说,不能刚开始时普通话讲得很标准,后来逐渐回到方言上。说课全过程的语速和声音高低应该有起伏、有轻重缓急、讲究抑扬顿挫,说课者要有意识地控制好高潮与低谷。

说课时要坚持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话,不能用“教者”“教师”等来讲述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情况的预设要多用“如果……我就……”的假设句,不要说“学生肯定会……”。

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12篇

一、为何要关注草稿本

长期以来,学生随意打草稿的现象到处可见,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打草稿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1 .随意的草稿多,规范的草稿少。2.心腹的草稿多,笔头的草稿少。3.计算的草稿多,分析的草稿少。使用草稿本的现象不容乐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如何关注学生的草稿本

(一)关注草稿本的使用细节

1.草稿本的准备

开学伊始,统一发放草稿本。要求上课前摆放于书本下面,方便演算。

2.草稿本的书写

首先要指导学生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书写。

其次,要求学生草稿本上应保持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等。

另外, 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能注名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复查时, 就可以方便寻找和核对了。

3.草稿本的奖惩制度

草稿本用完之后,可以以旧换新;对于恶意使用草稿本的,罚没并要求购买新的。

(二)关注草稿本的使用契机

1.选择合适的教育契机,感受草稿本的好处

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于每一处。如解决问题、画图、函数等。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让孩子感受到用草稿本的好处,如在学完“和倍”问题后,老师可以引导用线段图感受其中的好处。

2.结合学习策略指导,丰富草稿本的使用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草稿本的科学使用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故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丰富草稿本的使用:

①算一算:在遇到难以口算的计算题时,在草稿本上列竖式算一算,是使用草稿本最常用的方法。

②画一画:碰到一下子想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图,可以是草图、 示意图、线段图等。

③撕一撕: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有一根绳子,把它对折再对折后,从中间剪开,可以得到几段?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草稿纸,撕下一张纸,按照题目要求动一动手,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不容易出现错误。长期这样训练下来,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④列一列:如有一个九位数,亿位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他数位是零,

⑤折一折:在解决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利用草稿纸折一折,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来解决。

总之,只有让孩子们自己清楚哪些情况需要用到草稿纸,才能让孩子们感受草稿本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

三、何时关注草稿本

(一)关注快乐体验期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打草稿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打草稿”的快乐,才能使打草稿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终使学生达到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目的。

1.在交流中体验快乐

2.在榜样中感受快乐

(二)关注反复监督期

根据学生草稿本的使用情况,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因打草稿而引发的学习态 度、成绩、能力发生的变化给予及时肯定,对草稿本的使用进行跟踪、监督、反 馈,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进行监督检查。

1.一天一查(自查)。根据每天的作业作为草稿本的使用情况检查的平台, 开展每一天的草稿使用监控。

2.一周一结(师查)。每周上交学生的草稿本以及每个学生的草稿检查表,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小结、评价(如:教师对学生的草稿本写一些简短的评语)。

3.一月一评(展评)。每月根据学生四个星期的表现,对好的、有创意的草稿本进行展览,并在教室里建立起展览的小天地。通过开辟草稿本展览小天地, 学生的学习机会多了,成就感也多了,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