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浒传歇后语

水浒传歇后语

时间:2023-05-29 18:24:14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1

1、贼去了关门——迟了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

4、花木瓜——空好看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9、飞蛾扑火——惹焰烧身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14、老虎扑食——三股劲

15、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16、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17、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18、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19、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20、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21、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22、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23、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24、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2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26、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7、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28、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29、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30、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31、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3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33、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34、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35、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36、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37、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38、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39、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40、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41、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42、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43、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44、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45、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46、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47、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55、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2

1、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2、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3、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4、林教头的棍棒——虚晃一下。

5、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6、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7、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8、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9、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10、高俅当太尉――步登天。

(来源:文章屋网 )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3

关键词:合作原则 歇后语 翻译方法

一、合作原则与歇后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有短小、幽默、生动的特点,不仅借形象思维来临摹事物,也借逻辑思维概括事物的实质。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类似“谜面”,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类似“谜底”,而后半部分往往可以“歇却”,即省略,这就是歇后语这一名称的由来。在生活交往中,歇后语的运用虽然能带来幽默、讽刺、委婉的效果,但无形中也违反了H・P・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而其英译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匹配也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

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语句堆砌,它总会具有一定的意图。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间总是彼此联系的。美国哲学家Grice 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其表达手段是间接地,为读者创造遐想和思考的空间,令读者领略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歇后语便是违反合作准则的一大独特的汉语现象,说话者和作者通过给出“谜面”,令听话人和读者思考后领会其含义。歇后语在构造上往往遵守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因为歇后语的“谜面”部分通过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为引出“谜底”创造了关联,但违反了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

1、违反质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通常采用夸张、比喻或民间故事等作为谜面,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可视作“话语内容的不真实”或“话语内容缺乏证据”。例如“猫哭耗子――假慈悲”、“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但当听话人对此歇后语的出处不了解,或听话人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容易造成沟通不畅或误解。

2、违反量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分别类似于“谜面”及“谜底”,通常情况下,两部分应俱全,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出现的,但也有省略后半部分的情况,由听话者会意。

例1:卢俊义仆人李固出手一百两黄金,让蔡福结果了卢俊义,蔡福嫌少一脸不快,道:“李主管,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你若要我倒地,也不是我诈你,只把五百两金子与我!”(《水浒传》第62回)。

此处作者使用了歇后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省略了谜底部分“自供自”,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实际效果上把蔡福借机提价,贪婪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歇后语的“谜底”部分是不能随意省略的,必须为脍炙人口,既免于赘述又发人深思。

3、违反方式准则

双关是组成歇后语内容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法,包括意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双关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

例二:哪吒太子面对求饶的妖怪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此处“寺”谐音“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83回)。

二、合作原则与翻译

翻译作为信息转换和语言传递的过程,同样可以使用合作原则分析。在合作原则指导下,翻译这一交际活动包含了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这三者的参与。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都依靠合作原则建立交际关系,见图1。

图1 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三者关系

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缺乏证据的话。运用到翻译中就要求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不能真实传达原著意思的译文,即使文笔再优美,也不能称之为好的译文。正如巴特所说的“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他可以随意接受或摈弃;但译者却不是主人而只是原作者的‘仆人’,必须出处跟随原作者,如实地反应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谭载喜,2004)这也是质的准则对翻译的要求。

量的准则要求说话内容不应超出或者少于应当包含的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应涵盖原文内容,且在表达上避免拖沓冗余。例如,汉语的成语、俗语、古诗、歇后语等现象以其简洁凝练的特点体现了汉语的意味深长和博大精深。如果不能巧妙英译、对原文作调整,就会违反量的准则。关联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要贴切,要有关联性。不管是说话还是对话,语言必须切题。应用这一准则,可以判断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译文是否切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译文内容严谨、连贯。关联准则要求翻译时根据信息量和语境,在目标语中寻找信息的关联性并符合目标语要求,以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如果原文有些句子违反了关系准则,译者应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和事实相关联。方式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简练,意义明确而且有条理。该准则在翻译中的运用是指译文的表达要清晰、无误。翻译的过程虽然涉及了两种语言,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采用符合目标语规律的语言,以便使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明白,顺利地接收译文中的信息。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很多歇后语,其翻译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采用合作原则指导的翻译方法或许会使译文更忠实原文、地道、流畅。下面是作者对《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大名著中歇后语翻译方法的统计:

图2中的横轴为翻译方法,纵轴为该翻译方法的使用次数。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歇后语翻译中,各翻译方法的使用比例相当,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意译次之,套译、增译省译的使用率最少。直译既能保持歇后语内容,又保持其形式,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内涵。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在歇后语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翻译方法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方面:不违反合作原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量的准则;违反方式准则。由于任何一种翻译方法在原文和译文之间都产生关联,遵守关联准则,因此不做讨论。

1、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不违反合作原则的翻译即直译。直译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要全面地阐明原义,严格遵守质的准则,又要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有思想,遵守量的准则。

例3: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18回)

“There won't be any difficulty. 'Easy as catching turtles in a jug. Just stretch out your hand,' as the old saying goes.

以上案例都采用了直译,“苍蝇”、“鳖”、“瓮”等名词以及相关动词都逐字译出,完整保留了歇后语原有的形象和内涵。

2、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质的准则的翻译方法包括意译和套译。意译是指根据歇后语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翻译。套译指在翻译歇后语时,既不音译,也不试用新词意译,而采用折中的办法,使用译语文字中已有的词汇套用之。这两种翻译方法虽然能表达出歇后语的内涵,但在形式上作了改变,违反了质的准则。:

例4: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西游记》第67回)

"Old man," said Monkey with a smile, "You're no judge of people. Small I may be, but I'm solid. 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此处译者放弃了对歇后语“谜面”部分的翻译,而直接译出本义(“谜底”部分),借助意译把“秀气在内”译成“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例5:彩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红楼梦》第25回)

You ungrateful thing! 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You bite the hands that feed you.

译者对这句歇后语的处理是保留了“谜面”部分的形象“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对“谜底”部分采用套译加解释。这样不仅保留了汉语中“狗咬吕洞宾”的形象,地道的英语翻译使得外国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但吕洞宾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外国读者对其可能不甚了解,可以采用直译加注对该人物补充说明。

3、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量的准则包括增译和省译。增译即译文的量增多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通常采用增补加注的方式翻译歇后语,给直译的歇后语加上说明文字。与增译对应的是省译,省译是指忽略不译,或是采用回避的手段,不与原文一一对应。

例6:周通道:“罢,罢!贼去关门,那里去赶?”(《水浒传》第5回)

Zhou Tong said, 'There's no use locking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is gone. Where would we look?'

“贼去关门”这句歇后语实际省略了其“谜底”部分――“迟了”,译者在的译文中增加了“no use”,增译“谜底”可以使其内涵更清晰。

例7: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西游记》第57回)

"I understand," Pig replied with a nod. "Off you go, and come back soon whether you recover the luggage or not. Otherwise we'll have lost both ways."

例8:“尖担担柴两头脱”的准确含义是双肩同时挑扁担。扁担架在双肩上,着力点不平衡就会导致两头重物的脱落。扁担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劳动工具,若要译出扁担再解释双肩挑扁担的含义不免冗余,转移作者的写作重点。此句歇后语使用省译,虽然未翻出“尖担担柴”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翻译效果上简洁明了,更易读者接受。

4、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双关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因此歇后语若能找到对等的英语双关则最佳,既能保留歇后语的内涵,又能在形式上高度一致。双关普遍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但要翻译成目标语对等的双关难度较高,几乎没有相关例证。因此,只能将原句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三、结语

歇后语在结构上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其翻译可根据是否遵守合作原则来讨论。歇后语是特殊的。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并不等同于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而应视为基于合作的一种特殊关联方式。对于歇后语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译者往往要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通过以上对中国三部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直译是歇后语翻译的最普遍方法,可以准确、全面传达原义,无任何失真。还可通过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对其翻译进行优化,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本文从合作原则角度,通过对歇后语的结构和三部古典名著英译版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初步探讨,也希望有更多学者从语用学的多种角度研究歇后语及其翻译。

参考文献:

[1]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4

【摘 要】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名著代代相传,在于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对人性的锐利剖析。更在于典范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给予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学习名著,有助于学生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创造思维、进取精神。

【关键词】教学 名著 文化底蕴 探究 交流

现在的名著教学,在内容与学法的研究上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困于题海,为了应试,孩子们只读简缩本、导读之类的名著资料。以练代读也是常有的事。加之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印刷制品和网络资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很多学生爱上了文化快餐甚至网络文学。名著已经离我们太远了!近年来,名著阅读走进中考,而学生这道题的得分颇令人担忧。试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名著阅读的分值为8分,而我校学生此题平均得分不到3分。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经走入低迷的峡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 明确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名著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老师在名著教学的时候也是一切以考试为指挥棒,中考考的内容就讲,中考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讲,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囫囵吞枣,应付考试,这种阅读教学现状架空了学生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加之学生课外的时间被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等充斥,因此他们对名著阅读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尝试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我在班上给他们讲生活中很多人读名著而受益的例子。如清华一位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但是我喜欢读名著。通过名著中交错的历史长河的纵横比较,领略历史的深远和世事的反复。有时还能从沧海桑田中看人生变幻,在社会发展中看索取与奉献,从而培养品质、塑造信念”。从初一开始我要求在班级建立一个书橱,由学生每人各带1本名著,在这里互相交换阅读。每半学期,进行更换交流。这样,我们的班级就成了一个大图书馆,每个同学也都成了图书馆的主人。为深化学生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举办名著手抄报比赛,如 “我思我得”“每周一记” “月度盘点”等。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阅读快乐,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生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带来的喜悦。如学生在读名著《水浒传》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喜欢故事情节的可以搜集水浒里的英雄小故事。喜欢古典文化的可以去搜集对联和诗词。喜欢歇后语和笑话的可以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了名著的内容。

二、多向交流,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名著作为中学语文的活动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避免实行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尽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使学生在纵向、横向等广泛的联系中掌握教材内容。名著教学可以设置阅读指导课、阅读推荐课、阅读积累课、读写互动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课型。形式有:自办阅读手抄报、制作名言书签、演课本剧、故事会等。如我在教名著导读《水浒传》时,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来使课堂生动。让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一组展示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水浒传的对联:如“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眉扫初春嫩柳,脸堆三月娇花”等,学生在展示对联的同时还能说出对联背后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品悟。真正做到了对联里面读故事,故事里面读人生。二组讲的是水浒笑话,一则是有关《好汉歌》,一则有关招安,纯为后人编撰。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从这两则笑话里读出它的内涵。如讲后则能领悟朝廷招安的真正意图。三组展示的是来自《水浒传》的成语、歇后语。让同学们耳目一新,感受到这部名著的文化魅力。四组的同学是讲英雄小故事,并且也融入了他们对故事的看法。充满了趣味。展示完毕后,接着又开展了《水浒》知识竞赛活动。题目设计得也很有趣味性,同学们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三、引导探究,读出名著的文化韵味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生命的开发。每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可见,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引领学生发自内心深刻认识到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对他们的发展有多么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但不代替。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比如如何利用目录、前言、后记,比如篇目的推荐,如何略读、精读,也可以介绍某个作家的背景风格。但是千万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许学生无法领略精髓,但是要尊重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毕竟由于生活阅历、鉴赏水平等原因,名著阅读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一定要靠他们自己去领会和理解,即使认识有幼稚与不到之处,也要引导鼓励,毕竟阅读是一项很个性化的活动。如阅读名著《水浒传》,可引导学生谈谈对“招安”的看法。也可指导学生去正肯评价水浒里面的英雄形象。

阅读名著,掀起你的盖头来,打开一扇窗,把孩子们带到窗前,让他们看看世间万象、人生百态,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5

一、确定主题,明确综合性学习的方向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主题确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主题设计要考虑学生关心什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这就为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指明了方向。

1、学校――从学科联系中寻找,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可以通达各个学科。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要根据语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各学科,在学科联系中确定主题。阳春三月,教师可以围绕“我爱春天”这个主题,按学科性质,老师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语文课,老师编排一系列歌颂春天的诗歌、短文,让学生欣赏,如:古诗《春》《春晓》,儿歌《春雨》《小燕子》《春天来来了》,短文《笋芽儿》等;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唱歌颂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滴沥沥》;美术课,老师带大家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画春景;体育课,老师让大家踏着春的旋律放风筝;自然课,老师给大家解释春天的一些自然现象;数学课,老师编写有关春天的应用题;中队主题会,教师让孩子们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唱春天、舞春天、颂春天。在孩子们惊喜的眼中,春无处不在,春生机勃勃,春是那样的美好。

2、家庭――在生活体验中寻找。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为: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家庭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重要的经验资源,要面向学生的家庭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如:(1)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2)家长给孩子布置怎样的家庭作业?(3)家庭垃圾为何那么多?(4)怎样合理的安排看电视的时间?通过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写出报告、说明文,讲演提纲等,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并发展创造新生活,表达新认识能力。

3、社会――从热点问题中寻找。社会是个大舞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让学生置身于社会,通过考查、参观、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实实在在地了解社会真实面貌,表达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围绕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小组自主选题,合作行动。教师引导学生选题要考虑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特别注意选取通过探究对自身发展包括良好习惯的养成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主题。

二、开展活动,优化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曾说:儿童生命的本性就是活动。他们在活动时有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投入,创造的冲动,奔腾的激情,合作的愉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创设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1、活动过程,综合全面,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它特别强调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把学生兴趣、动机、爱好内容、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把学生兴趣、动机、爱好置于前提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置于核心地位,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2、课题研究,科学有效,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的主题。下面是一组选题:《水浒传》中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研究;《水浒传》人物别名的来源;《水浒传》中武器与人物的关系;从歇后语水浒故事……然后由个人或学习小组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有的阅读《水浒传》的歇后语、人物绰号等,然后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水浒文化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最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力以及经验、知识和技能,反复搜集资料、阅读、观察、讨论。在个体与合作探究中寻找答案,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激活探究意识。

3、展示成果,体验过程,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的是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和如何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的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如学生“我和风筝同飞”的成果展示:有交流在制作风筝中的内心体验;有挥笔写下活动过程中精彩的一幕;有收集风筝图片、文字;有相关的小品表演;有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绘画作品;有相关的小品表演;有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献策;有抓拍各式各样风筝放飞的照片;有的同学抓拍到风筝落地大家合作想办法让风筝再飞起来的情景,有的同学抓拍到同学之间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的情景……总之,活动给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交流的目的不是甄别成果的优与劣、多与少,而是上学生畅所欲言,倾诉活动过程的酸甜苦辣,享受、欣赏所取得的成功,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和愉快成长的过程。

三、评定鉴赏,享受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6

一、不同故事中的“重名”现象

《水浒传》中林冲与卢俊义被发配时都是由董超、薛霸两个公人押送。林冲是从开封府(东京)发配,卢俊义是从大名府(北京)发配,防送公人似不应同为董、薛二人。于此作者作了这样的交待:“原来这董超、薛霸自从开封府做公人,押解林冲去沧州,路上害不得林冲,回来被高太尉寻事剌配北京。梁中书因见他两个能干,就留在留守司勾当。今日又差他两个监押卢俊义。”[1] 1051算是作了一个解释。然而,董超、薛霸作为公人形象是在早期的说话艺术中就已存在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简帖和尚》是宋代就有的一个公案传奇故事[2] 313,故事中皇甫松因见卖馉饳的僧儿传书给其妻杨氏而怀疑她与人私通,便叫了张千、李万、董霸、薛超四个“巡军”,前来捉拿僧儿、杨氏及其使女迎儿到官[2] 320。“巡军”相当于现代的“巡警”[2] 330,是明清小说中常见的公人形象。《水浒传》中的董超、薛霸当即由此处的董霸、薛超演变而来,只是演变过程中二人名、姓的搭配被调换了。在《三遂平妖传》中,卜吉被刺配密州,押送公人亦为董超、薛霸[3],其受卜吉仇家之贿而图谋害之,情节与《水浒传》中林冲、卢俊义事极为相近。由此看来,董、薛二人当是当时说话艺术中相当典型的“恶公人”形象,在多个故事中都出现。

上引《简帖和尚》故事中的公人还有张千、李万,此二人也非仅在《简帖和尚》中出现。《水浒传》中押送宋江的公人便是张千、李万。此外,《水浒传》中押送杨志的张龙、赵虎也是说话艺术中常见的公人形象;在后来变得相当发达的包公故事里,张龙、赵虎便是包公手下两个得力的公人。

《水浒传》与《金瓶梅》的武松故事中的王婆代表着说话故事中常见的另一类形象。她是街坊上的老妇,通常开得有个店,但往往兼做媒婆或马泊六。《红白蜘蛛》是起源较早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本于这篇小说的《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中郑信投靠张员外时,说自己“见在宅后王婆店中安歇”[4] 687。起源也较早的《西山一窟鬼》中吴洪在临安设馆教学,一日有“半年前搬去的邻舍王婆”来访,“元来那婆子是个撮合山,专靠做媒为生”。此王婆很明确已是一个媒婆的形象。《史弘肇传》中柴夫人到郑州后投“孝义店王婆家安歇”,还央王婆为媒而嫁与郭威。《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胜仙思范二郎成疾,其母欲延医诊治,使女迎儿道:“隔一家有个王婆,何不请来看小娘子?他……做媒人,又会与人看脉。”[2] 212,613,789后来胜仙便是经王婆说合而与范二郎成亲。

说到《水浒传》与《金瓶梅》中的王婆,可能一般人想到的都是武松故事中的那位王婆,但其实这两部书中都写了不止一位王婆。《水浒传》第7回中陆谦使人到林冲家骗林冲妻说林冲在他家晕倒时,林冲妻是“连忙央间壁王婆看了家”,随来人去看林冲;第21回中宋江在街上碰到“做媒的王婆”向他引见阎婆[1] 116,304-305,后来又做媒让阎婆将女儿给宋江做妾。在《金瓶梅》中,帮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的王婆在第87回中已为武松所杀,但第100回在吴月娘梦中又出现一位王婆,是云离守的邻舍,试图帮云离守用言语说动月娘与他成亲[5] 2965-2966。

说话故事中还很常见的两位媒婆是张媒、李媒。《三现身》中孙文之妻是安排让张媒、李媒说亲而嫁与其奸夫;《种瓜张老》中张公欲娶文女,请的媒人是张媒、李媒;《张主管志诚脱奇祸》中的张员外欲纳妾时,也“差人随即唤张媒李媒前来”[2] 58-60,278,726。可见张媒、李媒在当时的说话故事中也颇为常见,且总是成对出现,而且是专门做媒的,与王婆的形象有所不同。

一些婢女的形象也在多个说话故事中重复出现。《简帖和尚》中的皇甫松妻与《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胜仙皆有婢名迎儿,《三现身》中孙文家的使女也是迎儿,说明迎儿作为使女是说话艺术中常见的一个形象。《水浒传》中迎儿是杨雄妻之婢,与此形象相符。《金瓶梅》中的迎儿为武大之女,非真正的使女,但其形象却与使女也相近。潘金莲骂她是“奴才”,实际也把她当使女使唤。在她勾引武松及后来私通西门庆的情节中,迎儿扮演的都是一个端茶送水的使女的角色。此外,《水浒传》中林冲家使女名锦儿[1] 113,《西山一窟鬼》中李乐娘有从嫁丫鬟名锦儿[2] 213,而《金瓶梅》中西门庆给王六儿买了一个丫鬟,也更名为“锦儿”[5] 985。则“锦儿”也是一个常见的婢女形象。

说话故事中最常见的婢女形象当数“梅香”。《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中玉兰的使女名梅香;《水浒传》中徐宁家与李师师家皆有叫“梅香”的丫鬟。“梅香”作为婢女的形象在当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出现在很多时曲小令中。《金瓶梅》第6回中潘金莲用琵琶弹的《两头南调儿》有“……唤梅香,开笼箱,穿一套缟素衣裳……。出绣房,梅香:你与我卷起帘儿,烧一炷儿夜香”,第60回中郑春唱的《清江引》曲又有“一个姐儿十六七,见一对蝴蝶戏。……唤梅香:赶他去别处飞”[5] 181,1649。两处的梅香显然都是婢女的形象。

此外第39回中王姑子给月娘等人说经的说唱词、第73回中郁大姐弹唱的套曲中的《玉交枝》、第86回中月娘与陈经济争吵时的对唱[5] 1047,2131,2591中,都出现了“梅香”,也都是婢女的形象。

与丫鬟“梅香”相对的,是小厮“安童”。《封神演义》中宋异人家有仆名安童[6] 144,《水浒传》第100回中吴用封官后是“带了随行安童”前去赴任[1] 1806。《金瓶梅》中苗天秀被害后,有仆人安童试图为他报仇[5] 1223-1295。但《金瓶梅》中的安童不止一人——杨姑娘家和王杏庵家均有仆名安童[5] 199,2771,可见“安童”是说话故事中常见的家僮形象。

二、“重名”人物是说话艺术中的“常备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说话艺术中,一个人物首次出场时往往会有对他们的介绍,包括用一些诗赋来为其“开相”。但对于上述的公人、媒婆、仆婢,却一般不会用多少笔墨介绍,甚至根本不作介绍。这是因为说话艺人可以假定这些形象已为听众所熟悉,不用介绍。《水浒传》谓押送杨志的公人“免不得是张龙、赵虎”,押送宋江的“无非是张千、李万”[1] 182,564-565。这些本来是这几位公人首次出场之处,但一个“免不得”,一个“无非是”,都是不用多作介绍的语气。与此相似,《三现身》中写张媒、李媒首次出场时也说:“押司娘打一看时,却是两个媒人,无非是姓张、姓李。”[2] 58

此外,《三现身》中写押司孙文夜间吃酒醉了,其妻“叫迎儿:‘你且摇觉爹爹来。’”[2] 57这是故事中第一次提到迎儿,但不说“叫使女迎儿”,而只说“叫迎儿”,说明在作者看来,迎儿也是用不着介绍的人物形象。与此相类,《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周胜仙游樊楼归来,因思念范大郎而身体不快,“做娘的慌问迎儿道:‘小娘子不曾吃甚生冷?’”[2] 788-789小说此前只写到有一“女使”陪胜仙出游,而未出其名,此处却突然带出“迎儿”而不作任何介绍。同样,《封神演义》中宋异人为帮姜子牙开命馆,要“叫后生收拾一间房子”,书中接下去便叙“却说安童将南门房子不日收拾齐整,贴几幅对联”[6] 144。《水浒传》中写燕青访李师师时,“只见屏风背后转出一个丫鬟来”,燕青让她去请鸨母,“梅香入去不多时,转出李妈妈来”[1] 1218。前面说到“后生”、“丫鬟”,没出其名,后面的叙述却很自然地便改称其为“安童”、“梅香”,则这两个人物也是不用多作介绍的。

事实上,安童与梅香是如此的为人们所熟悉,以至于他们的名字可以用作“家僮”与“婢女”的代名词。《张主管志诚脱奇祸》中的“小夫人自在帘儿里看街,只见一个安童托着盒儿打从面前过去”[2] 735。“安童”可以说“一个”,说明它已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这类人物形象的一个代名词。《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入话故事中,王老要让金老看其所获之银时,“叫安童四人托出四个盘来,每盘两锭”[7]。“安童四人”实即“四个童仆”。《水浒传》中时迁盗甲一节,谓时迁潜入徐宁家院中后,“伏在厨房外张时,见……两个娅鬟兀自收拾未了。……(夜里徐宁的娘子)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徐宁起来,便唤娅鬟起来烧汤(并安排点心)。……徐宁吃罢……两个梅香点著灯,送徐宁出去”[1] 940-941。徐宁家有两个丫鬟,但故事自始至终只出现“梅香”一个名字。徐宁的娘子“分付梅香”时称之为“你们”,即她不是对一个,而是对两个丫鬟作此吩咐,则“梅香”实即“娅鬟”的代名词,可用复数。后面又两次出现“两个梅香”,更直接地说明“梅香”就是作为丫鬟的代名词来用的。

同名人物在多个故事中出现,跟说话艺术主要是口头文学的性质有关。西方学者在研究荷马史诗等基于口头文学传统的作品时,发现里面有很多反复出现的“常备词语”(stock phrases),开创该领域研究的巴里将其称为“格套”(formulae)[8]。按书面文学一般的规范来看,这些词语在作品中大量重复似使得作品的语言太欠精炼。但在作为口头文学的史诗传统中,这些词语却有着重要的功能:一是作为一种程式化的词语有助于说唱艺人的记忆和听众的接受,二是说唱艺人可以根据具体诗句的需要,灵活地插用这些词语,以调节诗行的长短与韵律(如希腊史诗中韵步)[9]。我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也有很多套语、主题或典型场景的“口头程式”[10],这是它能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古代的说话艺术中这种“常备”成分作为一种“格套”也大量存在,除词语外,许多描写典型情景的韵文、骈文和一般为七言二句的“留文”等,也都在不同的作品间被相当自由地借用。从上面所举的例证来看,说话艺术中的一些人物类型也形成了一种“熟套”。仿照“常备词语”的说法,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常备人物”(stock characters)。

三、根据说话艺术的特点解读“常备人物”

上面的论述中提到的作品,基本上都属于“小说”类的说话故事。与“讲史”类说话故事不同,这类故事往往是先以口头文学的形式长期流传,后来才被整理而形成比较成型的书面文学。①“常备人物”的形成跟这种口头文学的传统密切相关。这样,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应多结合口头文学的特点进行,跟解读后来主要由文人创作的小说有所不同。说话艺术发展到明代,形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长篇巨制,② 其中《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很可能是整合原有的多个故事而形成的。相互间本来比较独立的多个故事要整合到一起,往往会产生很多矛盾。就不同的作品及同一作品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而言,作者为协调这些矛盾所花的整理的工夫可以很不相同。从明清的批评家到现代的研究者,往往将这些作品作为个人创作或至少是由作者作了很系统的改写、从而整体性很强的作品来看待,这样解读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些基于口头文学传统的作品的特点,对它们就可以有新的解读。这里我们试就有关“常备人物”的一些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金圣叹之于《水浒传》,张竹坡之于《金瓶梅》,基本上都是把它们作为一位“才子”的杰构,认为其中的情节、人物、语言都是由这位“才子”自主决定的。《水浒传》谓押送宋江的公人“无非是张千、李万”,金圣叹于此批道:“‘无非是’三字妙。可见一部书皆从才子文心捏造而出,愚夫则心谓真有其事。”[11] 660其实,一位作家在整理一批材料以形成一部作品时,既受这些材料的激发,也受其制约,自主性是有限的。按我们上面的分析,“无非是”三字表达的更可能是说话艺人认为听众对张千、李万这一对公人形象已很熟悉,不用多费口舌来介绍他们的语气。

关于《水浒传》中林冲与卢俊义均由董超、薛霸押解的问题,金圣叹在第61回回前评中写道:“最先上梁山者,林武师也;最后上梁山者,卢员外也;林武师,是董超、薛霸之所押解也;卢员外,又是董超、薛霸之所押解也。其押解之文,乃至于不换一字者,非耐庵有江郎才尽之日,盖特特为此,以锁一书之两头也。董超、薛霸押解之文,林、卢两传,可谓一字不换;独至于写燕青之箭,则与昔日写鲁达之杖,遂无纤毫丝粟相似,而又一样争奇,各自入妙也。才子之为才子,信矣。”[11] 1123也就是说,两位押解公人的重复出现和林、卢两传情节上的重叠,都是作者为全书的整体结构而作的有意安排,欲以此相似的情节作为全书的关锁;而最后以“燕青之箭”与“鲁达之杖”结出两传的不同,便使两传“各自入妙”,达到了所谓“特犯不犯”的效果。然细审之下,此说颇成问题。如果杜迁、宋万、朱贵这些地煞星人物不算,林冲可算是第一个上梁山的。但卢俊义实在很难算最后一个上梁山的,因为即使后来李逵所收的焦挺、鲍旭与关胜所降的单廷珪、魏定国作为地煞星人物不算,也还有天罡星中的董平与张清上梁山是在卢俊义之后。金圣叹于此所作的牵强的解读,是由于对《水浒传》作为基于说话艺术的作品的性质缺乏认识而刻意求深了。

由此文所论,对林冲、卢俊义两传的类同可从另一个角度作出解释。在《宣和遗事》中,林冲跟李进义(《水浒传》中卢俊义的前身)与杨志一样,是被派押运花石纲的十二位制使之一,没有独立的故事。《水浒传》中的林冲故事与卢俊义故事很可能开始是独立发展的,这样林、卢两传的类同并不构成什么问题。结合着《三遂平妖传》中董超、薛霸押送卜吉的故事也与林、卢两传类同来看,这一点就更清楚了。然而,当林、卢两传被整合进同一部书里时,两传的类同就有可能造成矛盾。《水浒传》作者在借用原有故事时作了我们前面所引的交待,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这个矛盾。不过,《水浒传》并非对其所用的“常备人物”都作了妥善的处理,故书中会出现三位不同的“王婆”。

《金瓶梅》中写到第二位“王婆”时,张竹坡有两条夹评,谓“此处直使王婆入来,写得报应分明,令人怕甚”。又谓“一路写王婆,令人怕甚”[12] 1576,显然是把这里又用“王婆”来扮演马泊六的角色当作作者的有意安排了。所谓的“报应”,当指西门庆曾借王婆之助与金莲成奸,而此处云离守又欲通过王婆对西门庆之妻行非礼之事。

以“报应”释《金瓶梅》的写法,在张竹坡的批评中随处可见。《金瓶梅》在有的地方确实在宣扬因果报应,但书中故事颇复杂,给各个人物安排的结局也远非都合于因果报应。上例中张竹坡的解读便是成问题的,因为云离守欲与月娘结亲事乃月娘一梦,也并未得逞。书中写此梦,不是欲以之明因果,而是写普净禅师借此梦点醒月娘,使她不坚执于去找云离守,而让儿子孝哥儿随他出家。

对于《金瓶梅》中出现三个“安童”的问题,张竹坡没有置评。现代有论者以书中出现三个安童作为《金瓶梅》叙事混乱、作者水平不高的一个论据。然而,持此论者恐难解释为何叙事混乱远少于《金瓶梅》的《水浒传》中也出现了三个王婆。按我们的分析,无论是《水浒传》中董、薛两位公人的重复出现和有三个王婆,还是《金瓶梅》中的两个王婆和三个安童,都是二书的作者整合原先比较独立的故事时留下的痕迹。《水浒传》的作者对其所用的材料作了较为系统的加工,在弥合这些痕迹上做得较为成功,包括用一段文字解决了董、薛二人重复出现的矛盾;而《金瓶梅》的词话本有很多细节处理得还相当粗糙,叙事混乱处远多于《水浒传》。但这并不是作者独立创作而生的混乱,恐怕只能说明作者在整理材料上用的工夫较少,而不足以说明其水平很低。在大的结构安排上,《金瓶梅》的网状结构比《水浒传》那基本上是串珠式的结构要难处理得多,但作者驾驭得不错。此外,《金瓶梅》对主要人物的描写颇为成熟,一些大概是文人创作的章回在文字上也很老到。在崇祯本中,细节上的一些矛盾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但书中却仍然保留了三个安童。这些都说明,对《金瓶梅》这部颇为复杂的作品,简单化的结论往往都会有失偏颇。

注释: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7

关键词:明清小说研究;生辰纲;杨志;梁中书

《水浒传》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写得精彩绝伦,但绝大多数读者全神贯注于吴用等人的“讨酒、饶舌、下蒙汗药”等情节,认为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原因应归咎于吴用等人的周密计划和料事如神。事实上,细读这一回,我们发现杨志的刚愎自用和梁中书的用人不专,对生辰纲的失陷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杨志的责任

(一)杨志缺乏战略性眼光,轻率从命

杨志对押送生辰纲一事是否能成功心里没底儿,他知道押送之路强匪出没,且凶多吉少,前一次的生辰纲已经被劫,至今未果,所以他没有立刻答应梁中书的要求,而是说:“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著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著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著‘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著。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文学”

由此推测,梁中书根本没有想好杨志在押送队伍中充当什么角色,但对杨志来说,他知道押送生辰纲责任重大,不成身家性命难保,成则便飞黄腾达,对于时乖运蹇的杨志来说,拼此一遭,也许时来运转。所以杨志想争取押送队伍的领导权,便说:“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此时杨志抓住时机,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著;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对于杨志开出的条件,梁中书满口答应,最终杨志把领导权抓在了自己手里。

我们清点一下杨志提出的条件:由原来的十多辆车子改为十余条担子;由原来的二十个厢禁军改为客样打扮的十人;由每辆车子黄旗猎猎改为挑夫肩担手挑,一切从简。这里我们就有疑问了,首先杨志是意识到山路艰险,强人时常出没这一情况的,即便不是万贯金银,只是其他东西也有被劫持的危险,如此简单装备,一旦意外,难有招架之力。其次,只有十个身强体壮的厢禁军,并无半人武艺超群,再加上还有两个养尊处优的虞候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都管,杨志纵有百般本领,也难以抵有备而来的强盗。

那么杨志为何如此轻率就受命,受命之后为何又如此简陋行装便上路?笔者认为杨志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梁中书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杨志也深知此行将是自己倒霉生涯的结束。梁中书屡次提到事成之后将“太师跟前重重保你”,笔者认为:杨志受利益驱使,恐失此次机会,便仓促答应了此事,他对形势没用太多的时间来思考,对随行人员的构成、能力也没做详细论证就匆忙上路了。

由此可见,杨志缺少战略性眼光,在做还是不做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杨志对形势认识不清;既然决定做了,又没有做周密的安排,这就决定了悲剧结局。

(二)杨志简单化了人际关系,粗暴行事

阅读“智取生辰纲”这一回,有两处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吴用等人讨酒、饶酒,如数鹰争雀,描写精彩绝伦。一处是杨志鞭抽众人,鞭鞭抽在人心。金圣叹看到此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观杨志苦打众军,正是散众人之心,致陷身之由”,“杨志处处使性,即不外劫,亦有内变。”,可见杨志在与众人关系的处理上不讲技巧且非常粗暴。

杨志和老都管等人的关系一开始就很紧张。一上路他责备老都管和两个虞候不晓事,不替他打那夫子,却在后面慢慢地挨,这种责备一直贯穿在整个行程中。所以一开始他就和中层干部关系搞得很僵,老都管一直恼怒杨志,两个虞候不停的饶舌,所以在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他们首先开始挖杨志的墙角,以致于杨志极力建立起来的心理警惕防线,不堪一击 ,稍有意外便一泻千里。

在处理和众军汉的关系时,杨志过于苛求,轻则痛骂,重则痛打。

杨志等人起先趁凉早行,午热便歇,一路谨小慎微,和随行人员也相安无事。行了几日,“人家渐少,行路又稀”,杨志改为午行凉歇,且行路当中不允许休息。杨志当然只挎一腰刀,持一朴刀,几乎等于空手徒步,即使天气炎炎,也轻省许多。但这些“挑夫”,哪个不是百十来斤的担子,路途遥远,酷热难耐,书中对天气是这样描述的,“六龙俱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而杨志如铁人一般不让歇上一时半会儿,“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一日天气炎热,众人翻山越岭,行了二十余里路,思量去柳荫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口里还骂着:“快走,教你早歇”。此时众汉子实在体力不支,集体去树荫下睡倒,“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下,杨志也非常地无奈。显然此时的杨志已经无法控制这些人了。老都管和两个虞候也想趁众人休息的时候歇歇,公然反对杨志说“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有了他们的舆论支持,其中一军汉说:“你端的不把人当人”,杨志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前面几处打也许并未撼动杨志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这一打不要紧,杨志成了众矢之的,老都管居然说出了“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言语如此刻薄,矛盾激化程度可想而知。

当晁盖等人出现之后,杨志本应该警惕性更高才对,你想这七人哪个不是精壮体格,这么多人凭空出现在这人迹罕至的黄泥冈上,能不让人怀疑吗?但先前一帮子人的抵触让杨志的威风再也“耍”不起来了,他本人也感到如果再坚持的话,局面马上就要失控了,何不趁此买买人心呢。所以杨志敌众不过,一声令下,命将歇息,这一决定太轻率,晁盖等人早已在此地守株待兔了。此时白胜踏着“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的歌声,挑着两坛香喷喷的酒来了,装着“我自歇凉,并不卖酒”的样子,与杨志发生了一段斗嘴,做出偏不肯的姿态,引得杨志手下的众军汉争相购酒喝,此时,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什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买酒吃,好大胆!”,这是杨志在失掉生辰纲的最后一次痛打了,回顾杨志鞭打众人的经过,没有一个人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以致吴用等人未动一刀一枪,十万贯财物尽收囊内。

二、梁中书的责任

杨志性格中存在缺陷,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梁中书用人不当,对其掣肘,也难推责任。

(一)梁中书定夺人选未做缜密考虑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可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著,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由这段文字可知,十万贯生辰贺礼马上就要起身了,押送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而杨志做为押送生辰纲的人选是这样产生的:蔡夫人指著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著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

由此可见,梁中书确定杨志为人选时,是经夫人提醒,只是随便一点。对于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竟然轻率地让一个他想都没有想到的人去押送,岂不太过于轻率。由原著可知,梁中书对杨志并不十分了解,只知他是将门之后,在教场比武时,武艺超群,至于杨志是否是押送生成纲的最佳人选,并未做充分的论证。以致后来梁中书“以一都管、两虞侯为监,凡以防其心之忽一动也。然其胸中,则又熟有‘疑人勿用,用人勿疑’之成训者,于是即又伪装夫人一担,以自盖其相疑之迹”。

就原著来分析,杨志并非梁中书门下的绝佳人选,而索超胜任此项任务的能力均在杨志之上。

首先,索超武艺不在杨志之下。小说中提到索超弟子周谨曾与杨志比武,虽被战败,但可见武艺却非一般。其次,从小说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中与索超的较量中可以看出:二人得令,纵马出阵,都到教场中心。两马相交,二般兵器并举。索超忿怒,抡手中大斧,拍马来战杨志。杨志逞威,拈手中神抢,来迎索超。两个在教场中间、将台前面,二将相交,各赌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缭乱。……当下杨志和索超两个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当时,梁中书看呆了,后都监李成、闻达恐两位好汉都伤着,便命旗牌官把他们分开。由此可见,论武艺杨志和索超不相上下。

论人气,杨志来到梁中书门下时,是一杀人囚徒,幸得梁中书赏识,被留在大名府听用,所以杨志在众人心目中地位低下;其二,杨志初来乍到,熟人很少,又没有银子广交朋友,所以只是一孤家寡人,人气远远在索超之下。而索超除了徒弟较多,与上层领导也比较熟,在与杨志较量前,都监李成特意关照索超说:

“你却难比别人,周谨是你徒弟,先自输了。你若有些疏失,吃他把大名府军官都看轻了。我有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并一副披挂,都借与你。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锐气!”

最后,论威望,索超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手下追随者多于杨志,且索超背景当中没有杀人犯法的不良记录,所以威服众人方面优于杨志。

押送生辰纲责任重大,它是一集体行为,非个人行为,因此对一位领导的决断力、判断力、控制力和处理应急事变的能力要求颇高,如此草草行事,难免不出问题。

(二)梁中书掣肘杨志使其威信难树

纵观杨志此行,两个虞候和一个老都管是他难以逾越的障碍,倘不是他们的阻挠,以及关键时对杨志人格的踩踏,杨志也不至于最后使局面失控。第十五回中道:老都管坐着,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

这里的肢体语言最为有趣。都管嘴里说“去”,可他的动作“坐着”暴露了他的内心。试想知道是“贼”,还敢“坐”着?就是要明知故问,让杨志出丑。明明是对杨志说话,偏偏“别了脸对众军道”,在更大范围嘲笑、打击杨志。于是在众军汉的笑声中,杨志的威信降到了冰点,直至最后逐步丧失控制权。下面老都管和杨志的对话彻底体现了这一点: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请注意杨志的这番话“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杨志在老都管的淫威之下,步步退让,把主控权拱手相让。虽然还能很精细地观察七人买酒的细节,却也无力阻止众军汉买酒。失败已势在必然。

金圣叹在《水浒传》第十五回回前总批中反复陈说:梁中书派老都管及虞候协同杨志押送生辰纲,实则是对杨志不放心,“视杨志过轻,视十万过重”,生怕杨志监守自盗、半路对十万贯财宝“动心”。

杨志的悲哀正在这里:“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的将门之后,不仅要受制于蔡太师的奴才梁中书,更要受制于奴才的奴才‘老都管’”!虎落平阳,英雄末路,人才贬值的悲剧,至此达到了极致!读“智取生辰纲”至老都管喝骂:“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 第一句,说破杨志不是提辖,恶极;第二句,说提辖实是我家所与,极恶。”;第三句,说杨志即使是个提辖,亦只比之芥子,恶损。谢都管是奴才,在杨志面前却又代表主子,屡屡践踏他的人格,使得杨志在众军汉面前无法扬眉,正是他们的掣肘使杨志处理一些问题时欲罢不能,欲进不得。

纵观“生辰纲”失陷的原因,除了吴用等人的“智取”外,还有杨志领导素质的缺乏和梁中书的用人不信,正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最终成就了水泊梁山的原始积累。

参考文献: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8

1创设新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感兴趣,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在语文课上,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使教学内容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感知材料,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因而产生了良好效果。

2点燃思维火花激活形象思维

高中语文课文大多是名著名篇,鉴赏这些作品需要极大的想象空间。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领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所以必须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恰恰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使之在头脑中活动起来,最终使学生理解文学形象的思想内涵,感受其艺术境界的美妙。

高中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对美的氛围和创作背景的了解是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能使其有机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充满美的课堂氛围中体味文章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的完美结合。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在诗词教学中,借助多媒体音画,调动学生熟悉的知识、场景、生活体验,使之和诗词联系起来,进行再创造,由此更形象地体悟作品内在的神奇魅力。教学《雨霖铃》时,笔者利用大量古今送别场面,启发学生联想自己送朋友时的心情、场景来理解词人送别时的心态、动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自己和词人联系在一起,相同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意义深远。

3激发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大量的审美体验。喜爱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是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或事物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愉悦,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并借此提高其美学鉴赏水平,发现美、创造美,启迪心智,使其心身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课文几乎篇篇是美文,其中的山河美、风景美、人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和语言文字美等美的元素,无限丰富。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将这些元素加以巧妙组合,把自然的壮观、世界的奇妙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产生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还让他们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

4利用丰富资源促进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甄别重组。语文教学中,同一个文本、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形象,人们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这个平台,让自己获取足够多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通有无,相互取长补短,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笔者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要求学生用一个学期,系统地阅读《水浒传》,并作好读书笔记,建立研读网页。研读网页内容有《水浒传》全文,《水浒传》电视剧本,研究的《水浒传》的论文论著,甚至《水浒传》连环画、年画、漫画,有关于《水浒传》的帖子以及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水浒论坛。阅读之后,让学生通过网络,各抒己见,交流心得,发表评论。

5促进自主研读倡导个性化学习

在课堂内外,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优势,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从而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机会,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身心得到发展。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把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进行《阿房宫赋》一文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阿房宫特点的绘画、摄影、连环画等图片,结合专家配音朗诵和动态文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接着让学生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文章翻译、思路分析、艺术特色鉴赏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表现得非常踊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9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的英雄,像那战国的屈原,为国为民投江自杀;南宋的岳飞大败金兵,却也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明朝力保大明王朝的史可法,被围扬州宁死不降……面对着他们,我不由得想起了《水浒传》里的人物:宋江的为人仗义;晁盖的重情重义;林冲的循规蹈矩;鲁智深的侠肝义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1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水浒传》,令我感慨万千。

水浒传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梁山泊好汉忠君报国,为民除害,着实令人钦佩。比如一百单八将中的宋江,江湖上人称他为山东及时雨宋押司,他深明大义,急盼招安,愿为国家出力。在兄弟托塔天王晁盖死时,他十分悲伤,几次要哭昏过去,每日都会领众举哀,遵从晁天王遗言,发誓要带领好汉们,活捉敌人史文恭,为晁盖报仇,在不断地努力下,他做到了。他军法严明,宋江手下的军校因为酒肉少而杀了厢官,宋江哭着命他痛饮一醉自缢而死,而后,他顾着梁山泊时的恩情,盛棺安葬,他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的好官。

而反过来呢,以高俅为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愤恨,高俅身为殿帅府太尉,本应报效朝廷,而他却因为宠溺养子,使计拿下教头林冲,刺配沧州道,险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结果了性命。在三败梁山泊时,他被活捉上山后向宋江保证会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而后却转面无恩,连日称病,不敢上朝,又将水银放入卢俊义、宋江得赏的御酒中,让他们中毒身亡。这样一个奸诈小人没有被天子加上罪名,令人可忧可悲。

此刻的社会不再是过去那个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社会,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就应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未来的重任,为理想勇敢前进。而书中的梁山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成为我们用心向上成长的新动力。《水浒传》在我遇到困难时使我想到梁山好汉们在遭到朝廷的讨伐时携手共进,用心出力的事迹。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梁山好汉仿佛变成我的指路人,告诉我要对朋友热情主动。

读过《水浒传》后,我仿佛被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诗,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国势特征和民俗风情,但它为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2《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我的祖国,对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我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够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好处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能够不相信神,却不能够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我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3《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透过阅读《水浒传》不仅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但是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4《水浒传》是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其中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作者以精湛的笔法描写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反抗朝廷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等。而这几个人物的悲剧结局也为本书营造了一种悲剧氛围,使读者深陷其中,回味无穷。在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描写。

如反面人物高俅,他是社会混乱与统治者的典型代表,一个我们现在所说的黑社会代表。仅高俅发迹一事,深刻的揭露了北宋年间的社会混乱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奸臣当道,忠义之士遭到残害,王进就是忠贞耿直之士代表,但却被谋杀。

还有一个反面人物镇关西,他是为富不仁当时恶势力的一个缩影,他强取豪夺,欺压金氏父女为代表的穷苦百姓,最后,他被鲁达所杀,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的美好心愿。我憎恨他们。

我更喜欢鲁智深,虽然他貌不惊人,但他身体里有万千力气,他形象高大威猛,他仗义豪爽,让读者甚至书中的无赖们也深深地敬佩他。

“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当然看这本书,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最早是小吏,他的理想是为官报国,宋江有着江湖好汉的侠义精神,他乐于助人,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故有“及时雨”之名,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钢事发之后,他出于义气,便背叛了朝廷。当然,朝廷是不会再接纳一个反贼草寇为伍的人。所以他不得已地上了梁山。但是宋江是个忠义之人,摆脱不了“忠义”的束缚,到朝廷重新招安那天,他再一次为朝廷效命。直到临终,还为了保住“忠义”之名,还把李逵一并带走。梁山泊的兴盛和威名可以说都是在宋江的领导下实现的,所以说,“成也宋江”;梁山泊的解体与悲剧也同样跟宋江分不开,所以说,“败也宋江”。应该说宋江是一个性格矛盾或者说有着激烈思想冲突的悲剧人物。

这就是我对水浒传里许多人物中感想最深的几位,当然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英雄人物(如林冲,李逵等)和他们对梁山所作出的许多贡献,在此,不再细细介绍,但我觉得,水浒传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推荐给大家。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5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著之一 -- 《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都是被 - 迫走上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 “ 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 ” 一面 “ 大踏步地 ” 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一定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 “ 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 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常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10

关键词: 《水浒传》 《金瓶梅》 武松 形象比较

武松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他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特别的崇敬,成为世代中国人的楷模,除了他身上超人的胆量、武艺、豪情和疾恶如仇的性格具有极大感染力外,施耐庵过人的写作技巧,也使这个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和梁山其他好汉相比,武松故事的篇幅则长得多,从第二十二回到三十二前半回,以十回的篇幅集中描写武松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性格,是为著名的“武十回”。而且在这十回中,都是以武松为主角,一点也不间断,中间除了张青、孙二娘和施恩有点戏外,其他都是围绕这一个人物在展开情节,从而使“武十回”成为《水浒传》中具有某种独立意义的小长篇。

对于这样一个豪杰英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肯定不是少数,其中数金圣叹的评价最高。金圣叹对水浒人物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将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分为“上上人物”、“上中人物”、“中上人物”、“中下人物”、“下下人物”几等。而在“上上人物”之中,金圣叹对武松、鲁智深、李逵三位豪杰评价很高,而对武松的评价最高。他在《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药鸩武大郎》的回评中说:

“然而此一百六人也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然则武松何如人也?曰:‘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①

张恨水也曾这样评价过武松:

“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则于此三点,庶几乎无遗憾矣。”②

张恨水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几乎把武松看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我认为,从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英雄人物。应该说,武松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生活化描写实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手法,它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以其自身的行为展示自己的性格。作者在《水浒传》中多次运用生活化描法,武松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一部《水浒传》以十回之多来刻画武松一个人物,情节惊险曲折,故事环环相扣,结构十分紧凑,不但武松光彩照人,一些只在这十回中出现的人物,如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等也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甚至成为后世许多作家的题材,比如《金瓶梅》。《金瓶梅》一百回的故事框架就是从《水浒传》的“武十回”中移植过来的,但是武松已经不再是主角,作者兰陵笑笑生压缩了关于武松的描写,《水浒传》中武松的经典篇章“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都被一笔带过。

同一个人物形象,为什么在不同的著作中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关于武松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武松出场的介绍

《水浒传》里施耐庵把武松写得完美无缺,而与《水浒传》中其他一些英雄人物既有突出英雄气质却又有一些缺点(如王英的好色、李逵的鲁莽之类等)有所不同。从长相上而言,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无论古今,都堪称标准牌的美男子。再从勇武来说,他“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可见他是多么勇武,武艺多么高强,怪不得在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他会排在第十四名这么靠前的位置。但是,武松不仅仅是一条硬汉,还有充满情义的另一面。比较而言,《金瓶梅》里关于这一方面的描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做了改动,有些只言片语的微小不同,却使武松的情义大打折扣。《水浒传》里武松刚出场就通过自述和作者的交代,表达了对胞兄浓浓的记挂思念之情:“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武松道:‘小弟因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只得要去望他。’宋江道:‘实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在街头与武大不期而遇时,武松先是“回过头来看了,叫声:‘阿呀!你如何却在这里?’”“回转身来,看见那人,扑翻身便拜。”“武松拜罢,便道:‘一年有余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虽然毫无思想准备,可却是那样的喜出望外,那样的手足情深。及至与哥嫂见面之后,又是那样的亲热,一口一个“哥哥嫂嫂”,充分反映了他对亲情多么看重。相比之下,《金瓶梅》的描写可就大不一样了。首先,只是通过他人之口及作者的交代,平平淡淡地表出武松“要去寻他哥哥”。兄弟相见的文字依然乏善可陈,同样没有应有的场面描写,只有“当日兄弟相见,心中大喜”。而细味上文,其实这一句主要是说武大“心中大喜”。难怪本回回目的后半句要冠以“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了。这里的冷,绝非指他们兄弟“冷不丁”相遇,也不会是仅仅为了与前半句“对仗”,而应是“冷淡”。在随后的故事里,武松对其兄态度之冷淡,更与《水浒传》迥乎有异。

二、武松身上的豪侠气质

《水浒传》站在豪侠的立场上写世态人情,武松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这两个情节与他景阳冈打虎的经历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他勇武不凡的形象。《水浒传》写武松斗杀西门庆,是武松一手揪住西门庆左脚,叫一声“下去”,把他从狮子楼上甩到当街,跌得半死,武松又涌身往下一跳,把他按住,只一刀,割下他的头来。论勇武,西门庆不是武松的对手;论地位,虽然西门庆有钱有势,他要收买何九叔,但人家还担心武松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子”,偷偷把骨头藏起来,以备武松查问。武松从东京回到县里,街坊四邻都捏一把汗,暗暗想着西门庆这下要倒霉了。武松杀了西门庆,县官念他是个义烈的汉子,审案时有意减轻他的罪行。在一部《水浒传》里,武松的义烈勇武,使他成为好汉中的好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甚至把他称为天人、神仙。到了《金瓶梅》里,武松就不再是威风八面的好汉了,那里的好汉是西门庆。武松找西门庆报仇,结果误杀了李外传,西门庆买通官府,将其充军到孟州道。只剩下潘金莲由他去杀,可是手刃潘金莲的过程也只见凶残,不见豪勇。而且在《金瓶梅》所营造的世界里,义勇豪侠不再大行其道,反而是西门庆的银子更有威力。何九叔为西门庆掩盖罪证,丝毫不在意武松能奈何他。县令也不再同情他的义烈,武松本人也似乎没了在《水浒传》里的豪气。在《水浒传》里,他来到孟州,进得牢城,一味要逞英雄,对一百杀威棒不当回事情,“要打便打,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从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不是好男子!”而在《金瓶梅》里呢:三四个皂隶受知县之命,须臾打了武松三十板,“打得武松口口声冤,说道:‘小人平日也有与相公用力效劳之处,相公岂不怜念?相公休要苦刑小人!’”这些都是《金瓶梅》里的武松为人不足称道的地方。《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大书,营造了两个世界,谁是英雄,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一边是豪侠的观点,一边是市井小民的观点。前者可能过于浪漫,对于一个人的正常社会责任过于忽略;另一边则过于现实,把市井小民的观点当成法则,生活也会太卑琐。

三、关于武松的细节描写

首先,从武松这一人物的塑造来看,这两部名著已分高下。《水浒传》中的武松常常“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因此,在柴进满庄里的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这里的武松的确不像一个英雄好汉,试问,有谁会认为,这个醉酒后仗着别人的器重撒野放泼的暴力倾向者会是“侠”的代表者之一?而《金瓶梅》则径直写“招揽天下英雄豪杰仗义疏财的柴进,因见武松是一条好汉,收揽在庄上。”这样写是对武松本质上的改塑,道出了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暗指了武松的人格,这个以巧笔精心创造的英雄显然要比《水浒传》里的人光辉得多。

其次,对武松打虎的心理描写也有极大的区别。《水浒传》里的武松事先并不知道景阳冈有虎,酒醉后又刚愎自用,不听劝告,既怀疑“酒家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兰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又认为“这酒家诡诈”,待“方知端的有虎”之后,才知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是丢不下脸面,怕被耻笑,只得带着侥幸和冒险的心理上山。然而越怕越巧,最后是稀里糊涂地“醉来打杀山中虎”。《金瓶梅》中的武松则是一到山东界上就知道景阳冈上有虎伤人,“这武松听了,呵呵大笑,就在路房酒店内,吃了几碗酒,壮着胆,横拖着防身哨棒,踉踉跄跄,大汉步走上岗来。”并大声喝道:“怕什么鸟!宜只顾上岗去,看有什么大虫,若是遇见,且除了它!”这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豪气干云天的武松难道不比另一个小家子气的武松更让人敬佩吗?这种改塑无疑是符合人们心意的。

再看武松对待潘金莲的态度。《水浒传》里写武松一见到潘金莲就“当下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热情得十分过火,庄重不足,难免有轻薄之嫌。后来更是“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之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含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来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武松对潘金莲的这种色相观察得如此细腻,而且欣赏得如此心旷神怡,岂不是意味着他已情不自禁地被欲望所迷?《金瓶梅》中对应这两处的描写的分别是:“武松施礼,倒身下拜”,“武松见那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着”,“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很明显,《金瓶梅》中的武松要比《水浒传》中的武松坦荡,正直,态度坚定、鲜明得多。后者的形象,要比前者高大光辉。

还有对西门庆等人的认识。一者是头脑简单就事论事,一者是思维深远就事论人,就事论世。且看这两处描写:

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性命。这两个便是证见。要相公做主则个。――《水浒传》③

小人哥哥武大,被豪恶西门庆与嫂潘氏通奸,踢中心窝;王婆主谋,陷害性命;何九朦胧入殓。烧毁尸伤。见今西门庆霸占嫂在家为妾。今有这个小厮郓哥便是证见,望相公做主则个。――《金瓶梅》④

两相作比,我们会发现,后一种状词比前一种更加具体、确凿,状告面也扩大,这说明武松已作了深入谨慎细密的调查,而不是鲁莽行事。武松已由一个头脑简单的粗人“进化”成一个思维发达的智者。他已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并有力求除恶务尽的决心:这难道不是武松个人形象的极大飞跃吗?

总之,就武松这一形象而言《金瓶梅》比《水浒传》要更加丰富而复杂,正是因为人性的复杂性在《金瓶梅》中得到充分体现,才使社会的复杂性得以完全展示,人性的复杂组成社会的复杂,社会的复杂又加剧人性的复杂,这正是兰陵笑笑生比施耐庵更加成熟的地方。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金瓶梅》虽然从《水浒传》“武十回”移植或者说借用了其部分框架、人物和故事,但兰陵笑笑生显然对这部巨著事先有通盘考虑、周密安排,包括对移植、借用原书中的一些情节,进行必要的增减、变形。最大的改动就是原先关于武松的一系列“英雄事迹”绘声绘色的描绘,这里统统被作为“暗场处理”,没有一处正面的文字;就连关于武松的故事中写得最好、最为人所称道的打虎一节,也都如此。兰陵笑笑生笔下的武松性格和原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不同,是与他和施耐庵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不同密切相关的。虽然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兰陵笑笑生的真实情况,但从《金瓶梅》的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对人性的看法是比较灰色的。在他看来,人有许多劣根性,这集中体现在他笔下的西门庆、潘金莲、庞春梅这些主角人物身上。同时,在他看来,人又是复杂的,一个人往往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是像西门庆这样的人,也会在李瓶儿死后真心痛哭,有的时候也表现出豪爽大方。反过来,他又认为,生活中没有尽善尽美的人,不存在道德高尚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英雄豪杰。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把武松这个形象塑造得过分神化了。兰陵笑笑生在移植《水浒传》里武松故事的时候,明显对他加以“矮化”,有意淡化他在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光辉形象。这样一来,虽然只是部分改变了关于武松的文字,但却根本颠覆了他的形象。

注释:

①孙秋克.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的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节录).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11

《水浒》中李逵“杀四虎”、“遇李鬼”、“遭罗真人戏耍”等重要情节,均源自南宋文言小说集《夷坚志》。这些题材经过南宋说书艺人的改编,才糅合附会到李逵身上。而在元代杂剧作家笔下,诸如李逵负荆、李逵乔断案等题材的出现。不仅直接为李逵的塑造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在性格方面,也为李逵涂抹出正气凛然与天真朴实等性格集于一身的基本色调。所以说李逵形象的塑造史呈现世代累积与南北融合的特征,其形象是南北文化圈的共同艺术结晶,也凝聚了众多南北方书会才人及编著写定者的心血与审美理想。

【关键词】 李逵;《夷坚志》;话本;说话;杂剧;《水浒传》

一、李逵形象及研究缘起

顾学颉先生曾言道:“黑旋风李逵,在‘水浒传’上,在元曲里,都是被描写得很有生气,很逗人喜爱的一个人物。——是一个憨直、淳朴、鲁莽、富于反抗性和同情心,农民气息很重的英雄。”这个观点极具代表性。作为家喻户晓的水浒英雄,李逵身上还凝聚了古人对于天真、纯朴等人类天性的某种喜好与追求。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个被众多民间艺人反复雕琢的艺术精品。

人们喜欢李逵的个性,而个性的塑造离不开故事情节。众所周知,作为一部成书于众人之手的古典长篇巨著,其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并非天才作家一时的向壁虚构。那么,李逵的这些极富个性而又生动精彩的英雄事迹究竟从何而来?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怎样完成的呢?本文拟追踪李逵形象的形成史,试图对此形象的素材来源以及性格形成的美学原则略作诠释;希望本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水浒》的成书过程,并对成书的编创方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余嘉锡先生从史料中钩稽出的“李逵”材料,只能说是同姓名者的纪录。事实上,李逵的英雄事迹源于民间,成型于书会才人之手。宋江的起义始于北宋末年,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告诉我们:南宋后期宋江等三十六天罡的故事似乎已经汇成某种整体形态,见于街谈巷语。而李逵其人在南方水浒系统中的流传样式,尚无法确切地考究清楚,我们如今只能作一些本事资料的考证,从中我们可以推知南宋说书文艺已经开始热衷于包装、塑造李逵形象了。以下就从南宋时南方说书文艺与李逵的关系说起。

二、南方文艺对李逵形象的塑造

两宋时代,京都汴梁与临安的说话艺术,可谓场面兴盛、技艺高超。北宋仁宗、南宋高宗都是“说话”技艺的喜好者。上行下效,民间风气可想而知。有关南宋时的水浒说书情况,罗烨的《醉翁谈录》一书中记有“花和尚”、“武行者”、“青面兽”与“石头孙立”等话本名目,而大名鼎鼎的李逵却未见到踪影。

如今可以考察到的李逵的原型故事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南宋初年的南方志怪小说集——《夷坚志》中。这几则本事材料,恰好组成李逵故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夷坚志》乃南宋著名文人洪迈(1123~1202)的好奇自娱之作,故事以志怪为主。此书在南宋初年出版后很快就风行南宋各地①,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半通俗读物,也成为了当时说话艺术主要的取材对象。它对于南宋说书艺术影响甚巨,“是当时说话人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罗烨在其《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声称说话人必须做到“《夷坚志》无有不览”。明乎此,李逵故事有三则素材居然都源于此书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就此三则故事与《水浒传》作一比较,对可能影响《水浒传》成书及创作风貌的因素略作分析。

《夷坚甲志》卷十四有《舒民杀四虎》条,此正是“李逵杀四虎”的原型。最早持此观点的是鲁迅,见其《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孙楷第先生的语气更为肯定,他认为“李逵杀四虎”事,完全依此改写。

《舒民杀四虎》事发生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记舒州当地某人杀虎夺妻之事,洪迈的老乡——番阳某人是故事的见证者。所不同者,《水浒传》在改编中突出了李逵的孝心与勇猛。《舒》中的两只大老虎皆因人洞之时以尾部先入,故为洞中藏身者从背后轻易刺死。而《水浒传》中李逵杀雄虎,则颇费周折,这种改编凸现了李逵的雄健与武勇。但马雍先生称《水浒传》李逵杀虎之所以描写生动,“实当归功于景卢(即洪迈)”,其言甚是①。番阳乃洪迈故乡,与江州相邻;而舒州为今安徽省安庆市,是从江州顺长江而下的首个重要府治。可见此则小说描述的是发生在当时江南的一件奇事。

《夷坚志》支丁卷第四有《朱四客》条,故事讲叙婺地某人朱四客,在看望女儿途中遭遇盗贼,朱氏勇夺其枪并将盗贼踢于崖下,没想到傍晚投宿旅店,恰好正遇到贼窝,朱氏烧了此贼房屋后脱身离去。此为《水浒传》“真假李逵”故事的原型。《水浒》中写李逵上梁山后欲回乡取母,至沂州境,路逢假冒黑旋风者,李逵斗倒此人后欲杀之。李鬼自言家有老母,因赡养之故方来此打劫。李逵怜其孝心,给了银两放走此人。后李逵投宿于某山村人家歇卧,恰遇李鬼跛脚而归,向其妇自述经历,正被李逵听到,于是李逵杀此二人,焚屋而去。二书情节脉胳极其相似。且录《夷坚志》原文,备参:

婺民朱四客,有女为吴居甫侍妾。每岁必往视,常以一仆自随。因往襄阳,过九江境。山岭下逢一盗,躯干甚伟,持长枪,叱朱使住而发其箧。朱亦健勇有智,因乘间自后引足蹴之;坠于岸下。且取其枪以行。暮投旅邸。主媪见枪,扣之。遂话其事。媪愕然如有所失。将就枕,所谓盗者跛曳从外来,发声长叹日:“我今日出去,却输了便宜,反遭一客困辱。”欲细述所以,媪摇手指之日:“莫要说,他正在此宿。”乃具饭饷厥夫,且将甘心焉。朱大惧,割壁而窜,与仆屏伏草间。盗秉火求索,至二更弗得。夫妇追蹑于前途十数里。朱度其去已远,遽出,焚所居之屋。未几,盗归,仓皇运水救火,不暇复访。朱遂尔得脱。

细加比较,二书之间颇多细节相同之处,如人物对话,如盗贼跛脚而归等。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正好在江西九江(即江州),朱四客从婺州(如今的浙江金华)到襄阳,途经此处。此事情节离奇,堪称精彩,必会成为说书艺人所采编的绝好对象。笔者疑心,早期说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也许会改写为某位江州的英雄,后来才附会到李逵身上。但因本事原在江州,故也使得李逵与这江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后我们来看《陈靖宝》条,此是《水浒传》中“罗真人戏耍李逵”的本事所在②。试看其原文:

绍兴甲子岁,河南邳徐间多有妖民以左道惑众,而陈靖宝者为之魁杰。虏立赏格捕之,甚峻。下邳樵夫蔡五采薪于野,劳悴饥困,衣食不能自给,尝叹喟于道曰:“使我捉得陈靖宝,有官有钱,便做一个快活汉。如今存济不得,奈何!”念念弗已,逢一白衣人荷担,上系苇度,从后呼曰:“蔡五,汝识彼人否?”答曰:“不识。”白衣曰:“汝不识,如何捉得他,我却识之,又知在一处。恨独力不能胜耳。”蔡大喜,释担以问。白衣取苇席铺于破垣之侧,促坐,共议所以蹑捕之策。斯须起,便旋路东。回顾蔡,厉声一喝。蔡为席载起,腾入云霄,边空而飞,直去八百里堕于益都府庭下。府帅震骇,谓为巨妖。命武士执缚,荷械狱犴,穷讯所由。蔡不知置辞,但言:“正在下邳村下,欲砍柴,不觉身已忽然飞来。实是枉苦。”府移文下邳,即其居访,逮邻左,验为平民,始获免。而靖宝竟亡命。疑白衣者是其人云。

此文写的是一个樵夫蔡五想捕盗贼以获悬赏,却为会妖术的盗贼所戏弄的故事。如今《水浒》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记李逵因斧劈罗真人,受到罗真人戏惩:真人以白手帕铺于石上,唤李逵踏上,说是要送归梁山。那手帕化一片白云飞起。罗真人喝声“去!”一阵风把李逵吹入云端,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却从蓟州府厅屋上骨碌碌滚将下来,当时正值府尹坐衙,看见半天里落下一个黑大汉来,谓是妖人,命狱卒痛打之。李逵只得招做“妖人李二”,被大枷钉了,押下大牢。情节与《夷坚志》的《陈靖宝》条全同①。二者相袭改编的痕迹,不言自明。

本事的发生地,在江苏的徐州与邳州之间,地属江南,与山东省邻近。而樵夫被芦席所载,飞至八百里外的益都府(今山东省青州市)。可见此事确与山东有些关联。《水浒》的改编则将地理更加北移:李逵与戴宗二人到蓟州(今属天津)寻觅公孙胜,李逵在云中飞行之后掉在蓟州府衙门,可知飞行不远。这似为《水浒》改编的疏漏处。再者,《水浒》中是以手帕化云飞行,文中却称“如芦席大”,却不正是改编自《夷坚志》所“露出的马脚”吗?

上述三则本事,发生地皆在江南,其中两篇或在江州或与之关联。那个时代说话艺术中有“朴刀”、“杆棒”一类的题材很是流行,虽然《醉翁谈录》中存留下的这类话本名目多数已经无从考实。由此,笔者揣测,上述三个作品很可能最初会被南宋说书艺人利用来塑造“朴刀”、“杆棒”一类的某位草莽英雄,而且这位草莽盗贼的籍贯与活动范围应该在江州或其附近。后因南宋期间李逵故事的单薄,于是有艺术人转以此类素材附会到李氏身上。笔者揣测这些素材为南宋民间艺人改编,也许起先塑造出的是一位江州籍英雄,后因李逵故事之单薄,遂又转而附会到李氏身上。当然,在《水浒》故事流行于南宋的街头巷尾时,说书艺人为了彼此争雄,也不排除直接采用《夷坚志》中素材来丰富水浒传奇的可能。

上面已经提到《夷坚志》影响到《水浒》决非偶然。其实,不特李逵其人,即鲁智深的人物原型也似出于《夷坚志》。而侯会的《(夷坚志)中的(水浒传)素材》也向我们昭示着两书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学者们指出《水浒》故事与南宋时其他说话文艺(如“说铁骑儿”)有同生共长的现象,这一点完全可以想象。总之,李逵的形象,正是在南宋时各类说书艺术交流互渗的大背景下,在文言小说家与说书艺人的合力下,逐渐吸纳各类素材与营养,才慢慢在众多传奇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人格魅力的。

三、北方文艺(元杂剧)对李逵形象的影响

南方文艺虽然为李逵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优秀素材,但不可否认,李逵形象的深入人心,离不开北方文艺为其“粉墨登场”所作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故事编写与性格刻画两个方面。所谓北方文艺,现今可以详考的只有元杂剧。北方的说话艺术对此的贡献,只能推知一二。而此前金国之说书情况及其对水浒故事的贡献,因缺乏文献,就更难究其实际了。

水浒故事的源头在山东,大元一统之后,水浒故事也开始以杂剧形式盛行于北方。据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与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现存的元代水浒剧目存有二十四种之多。由此已经可以看出宋江三十六人故事在元代的影响非同小可。在这些水浒戏中,李逵最为活跃。元人高文秀写有八种李逵戏,分别有《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斗鸡会》《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敷衍刘耍和》,康进之有两种:《梁山泊李逵负荆》《黑旋风老收心》,杨显之则有《黑旋风乔断案》、红字李二还有《板踏儿黑旋风》,共计有十二种李逵戏。此外,不以李逵为主角的还有两个杂剧值得注意,即李致远的《大小夫妻还牢末》与无名氏的《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由此可见他在元代的北方民众中受欢迎程度之高。王玉章在《杂剧传奇中的李逵》中说道:“梁山好汉中最直爽、最豪迈、胸无芥蒂的,要算李逵,所以自来创作者总是喜欢写他。”洵为实情。

陈松柏先生在《水浒传源流考论》中大胆地推论部分李逵戏所展示出的李逵性格的丰富性。他认为《乔教学》可以见出李逵的儒雅风流;《穷风月》见其放荡不羁;《借尸还魂》见其诡计多端等等。当然,这些唯有存目的作品究竟写了什么,已经无法确知了②。有把握的判断是:现存水浒戏中的李逵“感情细腻、幽默风趣、办事精明”,这些性格特征都是《水浒传》中李逵所不具备的。所以也有学者据此推断水浒戏的内容对于《水浒传》的成书并无影响。

的确,杂剧中李逵的细腻与精明,与《水浒》中李逵那种杀戮成性、性格鲁莽有些形同水火。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水浒戏对于《水浒》的成书没有影响呢?论者以为并非如此。性格的差异,可能正是李逵形象没有定型时剧作家们审美趋异的体现;此外,说书艺术与戏曲在文体上差异很大,剧作家笔下人物的个性有时达不到也不必达到完整与统一,戏曲有时会片面地追求喜剧性。凡此大约都是造成李逵在戏中个性丰富多彩的原因。 再者,剧作家创作水浒戏,其素材或另有来源,用以丰富原有的北方水浒故事。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小说与戏曲有着同源共生的特性。剧作家的改编如果获得舞台成功的话,这些故事势必会反过来影响说书艺人的故事形态。书会才人们通过吸纳姊妹艺术来丰富自己的说话技艺,乃理之常情。很难想象说书行业的竞争性会让北水浒系统走向封闭。

明乎此,我们试来细看北方的元杂剧究竟对于李逵形象有何贡献。

为具体说明这些李逵戏对于《水浒》中李逵形象的影响,我们先择取《李逵负荆》与《双献功》这两部最有名的李逵戏作为分析对象。

“李逵负荆”的故事,在《水浒》中被适当改编,“英雄”式的行径被突出,而杂剧原有的喜剧性因素被削减了。杂剧中的李逵为了保住脑袋,显得笨拙而可爱,他原想自刎或跳崖,但终究没有勇气,甚至只好用耍赖来躲避砍头的危险。这副“可爱”的性格放到戏曲中趣味盎然,但却与《水浒传》中李逵鲁莽的性格实相矛盾。所以小说改写为李逵奋勇高喊要自杀谢罪,因众兄弟劝阻,才立功赎罪。这种改写合乎李逵一贯的性格逻辑。而杂剧《李逵负 荆》的主题以及情节的精彩并没有被改变或削弱,杂剧所宣扬的“为民请命”的奉献精神,以及“只认真理不认兄弟”的原则主义(即金圣叹所谓“独有李逵,便银子也买他不得”),都成为李逵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李逵负荆》一剧成就了李逵的英雄本色,凸现了其过人之处。即便《李》剧原有话本依据,它的上演使得李逵形象在北方更加脍炙人口的功绩,依旧不可抹杀。

《双献功》的故事,并没有进入后来的《水浒》。这对于有“李逵戏专家”称号的高文秀说来颇具反讽意味。此故事或源于当时的北水浒系统,剧作的致命缺点在于特色不足。其实,《水浒》中李逵另有一个“双献头”的故事,但情节与之大异:李逵在潘太公家为之捉鬼,结果将潘太公的女儿与奸夫双双杀死,并将头献到了梁山。这种“大快人心”的英雄行径,凸现了当时北方的民间风气:英雄们好以“杀淫妇”来伸张“正义”。这种通奸行径,在今天看来,起码罪不至死;而在元代,民间似乎对于“杀淫妇”之举多津津不已。客观说来,《水浒》中李逵杀“淫妇”的做法显得节外生枝,精彩不足而血腥有余。可见《水浒传》的成书情况非常复杂,改编写定者有时在选材与加工方面,难以做到事事精当。总之杂剧《双献功》中的李逵除了精明强干之外,别无精彩可言。故事陈旧,而性格又与《水浒》中李逵的鲁莽相异,怪乎此题材为《水浒传》所弃。

总观这些李逵戏,有些学者以为“这些不同的李逵又存着许多相似性与共同点……每个剧本分别突出李逵性格的一个、二个方面,合起来又成了一个整体的李逵形象!”其实,这些李逵戏做不到部部精彩,也未必都合乎一般民众对于李逵形象的审美期待。作品的传世与否已经部分地说明了它们在塑造李逵形象上所曾达到的艺术水准。优秀作品得以流传,而大量的李逵戏作品,因其形象过于夸张,或是拙劣、平庸,以致难以被民众普遍接受而终被历史淘汰。如《李逵诗酒丽春园》《李逵乔断案》等大约即是这种情况,因为诗酒风流与滑稽搞笑的故事实在很难与李逵的形象相谐。《水浒》第七十四回中的“李逵寿张乔坐衙”的断案内容,是否采于杂剧,无从考证。我们在《水浒》的“断案”故事中发现的只是李逵个性中鲁莽因素的延伸,虽有搞笑意味,但格调不高。笔者揣测原杂剧作品中所谓的“乔断案”可能含有为民请命的成分。央视《水浒传》电视剧对于此处的改编使得李逵“人民性”(仗义怜贫)的特征被极力凸显,于此亦可略见民众对于李逵形象的基本理解与审美需要。

总的说来,学者们大抵相信李逵戏应该来源于一个相对完整的北方水浒系统。在元代北方,李逵的故事可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汇编本。从宋江在元杂剧中大抵相同的出场诗看来,这个水浒故事系统略同于《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水浒故事。其实,针对李逵戏,笔者以为它们情节上无连续性可言,人物塑造也决非完整。这些作品在曲词中没有提到元代当时的其他李逵戏;它们更可能的是剧作家们的独出机杼或另有借鉴,所以形象显得颇有差异。在这些枝桠林立而发展各异的李逵戏中,北方艺人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创作力,他们为李逵所涂抹出的天真、爽朗、直率甚至是机智的种种性格与原北方水浒系统的说书故事发生碰撞,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李逵的原有个性。

此外,要补充的是:此时的北水浒系统与南方水浒故事,似还处在南北隔阂的境地。现存的李逵戏都没有提到上述取材于《夷坚志》的原型故事,也从来没有提及李逵曾到江州,或曾有劫法场的壮举。由此推测,北杂剧中的李逵还只是一个活跃于山东沂州的北方英雄,与武松一样,他们在北方深受爱戴。他的形象与影响力在元代杂剧家对他的厚爱与反复创造中延续并活跃着。这些剧作家们努力地拉近着这位英雄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抹淡他身上原有的杀戮性,增加他身上的孩童般的纯真,这种努力对《水浒传》的成书影响甚深。

四、李逵形象的形成简史

对李逵的本事原型的考索过程使我们相信,水浒英雄的故事的确经过了大江南北众多民间艺人的共同塑造。细心地把《水浒传》中文字与原来的文言小说及元杂剧等作一比较,我们不得不惊讶于这位编者(或者说是这些众多的艺人们)在小说《水浒》中所达到的艺术水准。虽然对《水浒传》的成书时间聚讼纷纭,但多数学者相信此书在元末明初完成,编著写定者是一个北方人,而且应该是一个后来流寓到杭州的北方书会才人。

南北文化圈出于地域或传统的差异,为李逵这个人物所能提供的元素也不尽相同。比较而言,《夷坚志》出于文体的限制,原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过于模糊,所以在性格方面,李逵的个性受北方元杂剧影响更为明显。李逵的形象得到了南北两大水浒系列故事的滋润与营养,这才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如此光辉夺目的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洪迈的《夷坚志》与南宋时以杭州为主的(或是寓居杭州的北方艺人)说书艺人的改编创造,没有北方元杂剧作家的生花妙笔,李逵这黑厮断不能有如此惊人的性格魅力。

本文对于李逵形象的形成简史,结论大致如下:其一,李逵是三十六天罡之一,他的声名与地位决定了他可能原有的系列故事在北方流传。从他的排行看来,他的名气远不如当时的宋江、卢俊义等人显著;从有无话本名目传世看来,他的故事也远没有“武行者”、“花和尚”来得精彩。其二,南宋时,水浒故事开始在杭州及其他南方城市流传。由于原有的故事精彩不足,浸染于南方文艺中的李逵话本,开始汲取南方的营养,它从《夷坚志》中截取三事,以敷演自身的人物风貌。其三,李逵的鲁莽使得他深受北方艺人的喜爱。金元时代的北方说书情况难知详情;但元代极富才情的剧作家们开始了对李逵戏的热心改编,李逵极富夸张的天真个性被凸显并深入人心,部分精彩的李逵戏盛行民间,造就了李逵的声名,这些故事的题材与精神后来被《水浒传》所吸纳。其四,假定《水浒》的编者确为罗贯中,他由河北到杭州,编写中取材于南北两大系统的水浒故事,实属必然。在他之前,或许另有改编者;而南北两方的水浒故事是否已有汇编成册的话本可置于案头,无法确知。但罗贯中等人的编著写定,其用功之深、写定之难、贡献之巨,亦足以让后人景仰。此外,兼有杂剧作家身份的罗贯中是不可能无视元代李逵戏这笔遗产的;放之其他编著写定者,亦然。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12

《礼记》规定:“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内”指家事、室事);“女子十年不出”(十岁以后就恒居内也);“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供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豆、菹、醢,礼相助奠”。

“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诗·周南·葛覃》毛亨传)

班昭四十余岁著成的《女诫》云:“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功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其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又云:“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两段话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昭然若揭。加上“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三从四德”形成了束缚、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

再如,“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规定了封建社会中妇女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到了宋代,理学兴盛,对妇女的要求更加严苛。程颐在有人问及孤孀贫穷没有依托,能否再嫁时,说“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二十二)更是灭绝人性的。

凡此种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被严格地规定着,女性想越雷池半步,都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谨守妇道,是她们唯一的选择。相夫教子,然后期待着夫荣妻贵或者子富母贵。

百回本水浒中,潘金莲、潘巧云和阎婆惜的初始身份都不好,潘金莲是大户人家的使女,潘巧云是夫死后改嫁给杨雄的,阎婆惜则是歌伎。她们生性都有一股不屈服命运的劲头,或者说有着不同于寻常女子的见识。她们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性格里隐藏着叛逆。《水浒传》描写了这三个女性的,却忽视她们在家庭里两性生活的压抑、苦闷和缺乏,客观上造成了我们对她们的误读。

潘金莲不满于大户的纠缠,告到主人婆那里,没想到被大户白白地嫁给了武大这个“三寸丁、谷树皮”。命运的无奈使得潘金莲心中充满了对社会的仇恨意识,“三从四德”在她眼里什么都不算。因为她在清河县“爱偷汉子”,武大就把家搬到阳谷县。看到了武松,潘金莲激起了对未来的幻想。撩拨武松不成,倒被武松破口大骂,“不识羞耻”,“不识廉耻”。强烈的心理失落感致使她在武大跟前反诬武松。潘金莲撩拨武松有追求感情需要的合理性,但是她的行为却十分盲目,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格格不入。武松搬离家后,潘金莲百无聊赖,偶遇西门庆,王婆为了得到实惠,极力撺掇西门庆和潘金莲。潘金莲在西门庆那里寻求的是一种两性间的需求,而非两情相悦。因为西门庆是邪恶的化身,而不像武松是善与美的体现者。在中,潘金莲已经丧失了理智。败露后,在王婆和西门庆的合谋下,潘金莲实施了谋杀,也葬送了自身。从武大一方看,短矮而面目狰狞,猥獕不会风流。潘金莲之于武大确实有“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之嫌。并且武大是个“工作狂”,不去猜夫人心思。后没有动用武松来制约西门庆。可以说人格缺陷使得武大走上了不归路。从西门庆一方看,他对潘金莲的爱,纯粹是基于肉体需要,真实的感情成分微乎其微。如果他真的需要潘金莲作妾,凭借他的办事能力还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封建社会中“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道德标准严格约束,加上潘金莲有夫之妇的身份(武大是不可能休妻的)。“穷生盗,奸生杀”,悲剧的结局是可以预想出的。总之,《水浒》对潘金莲命运历程的描绘,主观上揭示了淫欲带来的恶果,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暗示,社会对妇女的迫害只有逆来顺受。

相比之下,潘巧云的命运则悲惨的多。前夫王押司身故后,改嫁病关索杨雄。因为杨雄“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潘巧云便和“师兄”裴如海勾搭成奸,为了能够长期私通,还买通胡头陀和迎儿合伙算计杨雄。被石秀识破,石秀先警示杨雄,不想醉酒后的杨雄在潘巧云跟前露了马脚,潘巧云就反诬起石秀来(和潘金莲反诬武松结果不同的是,潘巧云在杨雄前反诬石秀之后,石秀成了替罪羊,潘巧云的目的是让杨雄不相信石秀的话。武松被反诬,是潘金莲撩拨武松不成后,潘金莲巨大的心理失落感促成反诬的)。石秀先手刃了胡头陀和裴如海,然后和杨雄一起,诱逼迎儿和潘巧云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潘巧云的心肝五脏也就被杨雄取出挂在松树上。潘巧云的被杀,是因为杨雄认为她“坏了我兄弟情分”,害怕久后被她害了性命。潘金莲和潘巧云等的悲剧在于,社会存在使她们又找不到比现有的婚姻更合理的家庭两性生活,因此,她们的情感需求很容易异化为一种病态的行为,即为了达到性的满足而放纵自己,甚至丧心病狂。这种畸形的两性生活,结果不只带给他人不幸,也使自己毁灭,从根本上说,潘金莲和潘巧云也是那个社会的受侮辱和被迫害者。

阎婆惜本是个风尘女子,一家三口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其父阎公害时疫死了,“无钱津送,停尸在家”,及时雨宋江慷慨解囊。阎婆惜的母亲阎婆是个有见识的女人,来宋江住处谢时,见没有一个妇人,为了能够找个“下半世过活”的靠山,把阎婆惜许给了宋江。阎婆惜以卖唱为生,有很深的社会阅历。做事有主见,“有意看上”宋江曾带来家吃酒的同房押司张文远,并冷落了宋江。阎婆拉来宋江劝女儿和宋江和好,问她怎么见了宋江,倒走上了楼去了。阎婆惜应道:“这屋里不远,他不会来!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来,只等我来迎接他。”阎婆责怪女儿“性气不好”,“恼得押司不上门”,要她“起来陪句话儿”,阎婆惜说她老母:“你做甚么这般鸟乱,我又不曾做了歹事!他自不上门,教我怎地陪话!”阎婆劝女儿起来把盏酒。婆惜道:“不把盏便怎地我!终不成飞剑来取了我头!”

宋江“年及三旬”,而阎婆惜“年方一十八岁”,年龄差距是有的。但宋江终在王婆的极力撮合下,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宋江终究在县里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像阎婆惜歌伎的身份是难以和他门当户对的)。“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水浒传》是这样说其中原因的,“宋江是个好汉,只爱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细细玩味“不十分要紧”几个字,我们就能够进一步认清宋江的面目。正值妙龄的阎婆惜在宋江那里得不到正常的情爱,在遇到风流俊俏的张文远后难免会生感。得知阎婆惜和张文远两个人的一些风声以后,宋江也没有把当一回事儿,“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在宋江眼里,阎婆惜不过是一个猎物而已。玩腻了,就不再管它死活。宋江掌握着阎婆惜的原典文书,就是说阎婆惜的人身权在宋江那里,又不给予阎婆惜正常的情和欲。阎婆惜之背叛宋江是合情合理的。而阎婆惜借晁盖的书信要挟宋江,竟成了宋江的刀下之鬼,结果是多少有一点冤枉的。看看阎婆惜提出的第三个要求是,要宋江把晁盖送与他的一百两金子给她,宋江说,那一百两金子,我没有肯受。有了再给你。阎婆惜是坚决不相信宋江的话。宋江说,我把家私变卖一百两金子给你,你把招文袋还我。阎婆惜冷笑道:“你这黑三倒乖,把我一似小孩儿般捉弄。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这封书,歇三日却向你讨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阎婆惜坚信“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竟然怀疑宋江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处世风格。接下来阎婆惜威胁要到公堂去,激怒了宋江,宋江抢夺招文袋,争抢中阎婆惜高喊:“黑三郎杀人也!”这声招致了杀身之祸。可以说,阎婆惜在处理这件事情过程中,表现的极不理智,和她平日的智商和老练一点都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