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05-29 18:21:09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编者按:网络是一个民众直抒胸臆的地方,网络是民意汇聚的一个广阔平台。从本期杂志起,本刊将开设“微·生态”专栏,寻找小康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网民的观点和智慧,给读者一个更为广阔的舆论空间。

杨明森:说到生活,别的都希望更现代,只有环境例外。年龄稍长的人,都想回到那个纯净的童年。清澈的小溪流,有小鱼小虾,掬水可饮。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夜晚可数星星看北斗七星。山上长满树,春鹅黄,夏墨绿,秋五彩,冬肃杀。现在梦想很时尚,这算不算梦想?

陈鸣明: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

李领超:今晚,无风,空气凝滞在污浊中,停止了流动,pm2.5悬浮于北京上空而不肯离去,找不到月亮的痕迹,星星也是一丁丁看不到,灰蒙蒙的空气让我不敢大口吸气。城市的路灯透视着城市自身的污浊,我对城市充满了失望。

熊焰新浪个人认证 :昨日解振华副主任透露,发改委已经起草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切实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完善政策机制方面,国家发改委将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生态文明大戏开场了!

平湖民政: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还是要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文化上入手,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加大工业企业污染处罚力度,对污染严重企业实行转、停、关措施。在生态文化上要重点抓住全民教育,提升群众的自我意识,做到低碳绿色出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人民财经:人民日报报道了发生在武汉赫山的“毒地”事件,污染深度最高达9米,修复成本预计达2.8亿元,“解毒”过程非常艰难。我国受污染的土壤状况令人忧虑,污染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有机物污染等,毒地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微太原:太原市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是我市自2010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后的又一重大举措。申报城市必须是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其“评估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了衡量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评估指标.

大漠胡杨:确实,贵阳地处西部,出台类似条例的做法值得赞赏。但,也说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不分远近、贫富,只要有心,都能做出贡献,赢得喝彩。

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上海崇明大打生态文明牌 第二轮规划建设已成形崇明生态岛建设跨越了工业文明,以生态文明形式实现现代化,具体以项目为抓手,相对应地规划了一个10年项目库过去3年崇明县启动实施了93个项目,完成59个,累计完成投资54.4亿元。

NingBoCN--阿拉宁波:据统计,去年全市累计火化遗体38983具,减免殡仪基本服务费用3118.64万元;免费入葬生态墓地(含骨灰存放处)4028人,减免费用524.99万元,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的丧葬负担;以节地、环保为特征的生态葬法比例达到10.3%,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中国将进入绿色生态文明时代。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近日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问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专访。他说,十报告将促使中国进入到绿色生态文明时代。在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体系中,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重点更是难点,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将是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宣言的指引下,通过国家规划的引导,推动整个社会增加绿色投资、实现绿色创新,就能促进生态资本的增加和绿色财富的积累,使社会经济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丹佛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有害物质排放;美丽中国建成,急需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而改变,绝不仅仅是数据的增减。

神农尚品: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今年将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打好‘三大战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绿色梦想-深圳:正在研究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以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制度为一级指标,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不再局限于日常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工作。

南京环保:杨卫泽: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南京整体变革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生福祉、民族未来。能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看到蓝天白云,这些不是简单的生态问题,而是满足民生诉求的问题。

兰州赵文:未环评却奠基的中铺子垃圾焚烧发电厂之所以引发公众的广泛非议,其实体现了兰州市民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焦虑。以往只考虑招商引资,却付出了兰州自然生态恶化的代价,大气污染已成为永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比如垮了兰钢却建榆钢,二热未治又建范热,这都需要重根本多反思。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关键词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创造者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直接的是人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环境、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水平的表现,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环境、生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人对环境、生态文明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发展和追求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社会有“天有六气”、“地有五行”的学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人们的健康与“六气”相关,与“五行”相依。“五行”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金、木、水、土相配合,制造人们所需要的百物。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各种知识,意识到人对自然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的关系和依赖的关系,而且是以自然为对象,通过实践对自然产生有效影响的关系。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就在于人能够“序四时、役万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能改造自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控制和利用万物,以万物顺应人自身的需要,来发展和完善自身。所谓“得而财之”,“得而衣食之”,“得而用之”就是人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向自然寻求衣食,逐渐形成了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协调相处的意识。

人类关于环境、生态文明意识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在处于革命时期,也就是由攫取性经济向生产性经济过渡的时期,由简单地利用环境进入自觉改造环境的时代。“刀耕火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片肥沃的农田变成不毛沙漠。人类开始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在工业革命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耕地、淡水、森林和矿产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产生了新的矛盾。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1966年美国学者鲍尔丁曾经提出过“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因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导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和消费所排出的废物将使地球这个飞船舱内完全被污染。鲍尔丁的理论说明,人类的环境、生态意识,随着工业的发展,地球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而不断增强。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人们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人们的新的文明观的发展。这时人们对“发展”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把发展单纯看成是经济的增长,而没有把环境、生态作为一个基本内容来考虑,这个阶段,人们把发展问题同人的基本需要,同人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把环境问题由工业污染控制推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人类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评价标准的新进展,人们把环境、生态问题同自身的发展相联系,说明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生态与发展的认识已从过去消费方式,即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的消费,转变为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人对环境、生态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价值关系,是人的文明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人应当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给自然以爱心,爱护自然,爱护生态,既看到人类的价值,又要看到自然本身的价值。这是人的高度发展着的精神文明意识,在与自然界相处关系中的表现。

人在建立与环境、生态和谐关系中,塑造自身的文明形象。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生态的作用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能够遵循自然规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顺其自然,达到人和自然生态的双向协调与发展;二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与环境生态自身的发展趋势相悖,站在自然生态的对立面,盲目破坏自然生态,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导致人与自然生态的不协调,使人在自然规律面前受到惩罚。人类不能满足对自然的胜利,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只满足于“人化自然”的胜利,往往受到自然的惩罚。

人总是在实践中塑造自身的形象,不是文明的形象,便是破坏者的形象、受惩者的形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和自然界的同一性的基础在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是人的主体因素对自然界客体因素的能动作用的过程。社会实践沟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生态的适应者而更重要的是改造者和保护者。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以文明形象和实践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循着矛盾、协调到新的矛盾再到新的协调。

在古代,人类为了发展农业,改善生活环境,对河流改道,修渠引水,都是立足于大自然已有的环境基础上对自然的顺向改变和利用,使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生态质量的优劣,自然环境、生态状况,已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发展。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空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在当代净化环境、消除污染,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和正在向人们提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这些在实践中提出的课题,一是向人们警示环境、生态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关心环境、生态就是不关心人类自身;二是向人们提出,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环境、保护生态。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如何研究开发石化、化工等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无污染、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如何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高效的燃煤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城市饮水水源的综合保护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城市生活垃圾的简便有效综合无害化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如何研制开发中小型工业废水简便有效治理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集约化、产业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资源价值体系等。这是一些涉及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也是直接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

人类作为主体实践者总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环境朝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决不是单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还要成为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主体,人类也将在与环境、生态协调相处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还要发挥智力的创造作用,运用科学和技术,缩短自然环境与人协调相处的距离。如何使环境、生态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自然环境受到保护的同时人类也得到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人自身的实践来回答。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科学这些精神文明因素的整体发展。

人不单是环境、生态美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环境、生态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人们创造着自身的精神文明,文明生活的塑造离不开环境美的塑造,环境、生态美化的程度,反映着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人总是按照社会的观念,环境、生态意识和审美的尺度来营造环境。马克思认为,人直接的是自然界的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改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在改造和美化自然的实践中能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理需要这些内在的需求和尺度,通过实践渗透和转化到环境上去,使环境、生态按照美的规律发展,这些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和组成部分。

人对环境的美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植树造林防治沙化,园林绿化改善生活环境,不仅美化了自然,而且人也享受到自然美,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推行文明村建设中,就以“五抓五治”为重点,把环境卫生,治脏变净作为重要内容来抓,目的在于净化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随着“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城乡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河南省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把创优美环境作为重要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包括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把城市形象建设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里已经把自然环境的美化同文化环境的创造融为一体。所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环境建设,应当是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又包括文化环境的建设,二者应当是统一的。把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和文明观的新进展。

人不能离开自然寻求生存和发展,但人又可以站在自然面前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对自然进行“人化”、美化,这本身就是人的文明程度的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是文明发展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依靠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向深层次的延伸的标志之一,就是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人按照科学的尺度来度量环境和生态,使环境、生态与人形成新的统一,使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形成人类新的文明境界,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作者: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郇庆治.生态社会主义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 (4): 79-81.

[2]何 萍.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13-20.

[3]王雨辰.近年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高翔.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1-0001-03



1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寂静的春天》一书震撼了全球,给人类带来生态文明的曙光。随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使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许多专家、学者深受启发,他们皆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从伦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其未来研究趋势。

2生态文明概念及研究方法

2.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是指家或我们的环境。“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但“生态文明”一词则出现较晚,最早见于1984年叶谦吉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1,且并无解释。直到1987年的全国农业生态讨论会上,他才指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2。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及领导们从各自的学科背景、理论视野及关注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由最初的只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只考虑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全局考虑;认识到除了要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外还要建设公众健康型社会。综合分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良性运行态势,它是和谐协调、共生共荣、持续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3。国外“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5年罗伊·莫里森的《生态民主》一书.4。国外对生态文明一词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提到的大多是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现代化等。

2.2生态文明的研究方法

生态文明涉及的研究方法较多,学者们基本运用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建设实践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论述。

3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3.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生态文明研究比较分散,且很少给予直接的研究。然而在其相关领域,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1.1生态伦理观

西方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应持何种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争议。因目前人们基本否定了不顾一切后果、只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争论的焦点转移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坚持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但同时承认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强调人类的利益是生态运动得以维系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它主张吸纳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因子,抛弃其主张的应该满足人的“感性需求”,取而代之为应该满足人的“理性需求”5。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强调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确立了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可见,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权利,生态中心主义又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因此,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被提出,它要求站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整体的立场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1.2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The Ecological Marxism )一词,最早来源于1979年美国学者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6。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了制度维度、哲学价值观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内在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这三个问题分别是: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意蕴是什么;②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解释了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的生态危机;③马克思主义是否内生了系统的生态学思想.6。对上述问题,学术界仍存在着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3生态文明建设

巴里·康芒纳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技术上的空前的变革.7,所以应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危机。然而,小约翰·柯布强调,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改变或改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最深层的敏感性.8。唐奈勒·H.梅多斯等人也提倡从系统结构乃至思维模式上寻找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突破口.9。生态文明还需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大卫·雷·格里芬认为,只要创建全球民主,那么发展生态文明就是有可能的8。乔舒亚·法尔利指出,要了解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经济10。克利福德·柯布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一文中试图在经济和政治框架内寻求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11。生态文明需要顶层设计。保罗·霍肯指出,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12。

3.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一大批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与西方传统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还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世界和国家层面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并予以实践。

3.2.1生态文明理论

人类要实现从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换,首先需要进行一场思想理论上的革新,因此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其必然要求。廖福霖认为生态文明观包含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内容。宏观方面:地球生态母系统的生态法则和基本规律,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综合、系统、协调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等;微观方面: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消费观、生态文明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等.3。

刘湘溶从伦理学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有《生态伦理学》、《生态意识论》、《生态文明论》。余谋昌从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开创了我国社会科学的生态化,提出了许多生态概念,如“生态工业”、“生态工艺”、“生态文化”、“生态建筑”等。陈寿朋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刘思华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文明。他重构生态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作了富有创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有《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等。廖福霖教授的《生态生产力导论》填补了生态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空白,《生态文明经济研究》又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各种形态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策和途径等。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与关键,为此,许多学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如姬振海认为,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就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13;余某昌认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非线性的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14。过度追求物质消费并不一定能满足人的需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还应构建一种遵循以人为本和符合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生态消费观;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满足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责任消费和文明消费等的消费模式。

曲格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诠释生态文明。他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著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的环境管理》、《我们需要一场变革》等。徐春在对人类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批判了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提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理论构想.15。潘岳论证了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指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13。周生贤亦从环境保护、社会主义制度方面进行生态文明研究。郇庆治从政治层面进行研究,翻译了许多国外著作,还从生态政治理论、环境政治运动与政党、政府环境政策与管治方面对中国的环境政治学进行了回顾和展望16。姜春云的《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从哲学、理论、政策等层面对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17。

王如松则从生态学角度、实践层面、技术层面研究生态文明,创建了融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生态省、市、县建设模式;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产业生态转型及生态工程示范技术;建立了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环境、经济和人协调发展的系统方法.18。严耕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首次对全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性量化考察。刘宗超从物理学的视角开始接触生态文明,提出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是建立全球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19,一直致力于建构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

曾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打造绿色浙江”。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在“7·23”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特定的视角或以特定的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3.2.2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我国学术界各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理论如何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如刘宗超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有效利用秸秆、树枝、家畜排泄物等制成生物有机肥,将农业生态断环进行了有机衔接;又经过不断的实践,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化为“生产—交换—消费—服务—分解—还原—再生产”的生态工程模式,并组织专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生态技术组合,将理论转变为可以规范操作的系统生态工程.21。季昆森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本运营的理念,指出循环经济是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思想,注重 “四个入手”、“九大产业”,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22。廖福霖教授对城市、乡村、森林以及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等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23。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五个子系统,即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确立和实施.3。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安吉县,广东省深圳市、韶关市、珠海市正式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随后又陆续出现一批生态文明试点地区,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4生态文明研究不足及展望

(1)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深度仍有所欠缺,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观点上重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研究成果的思考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如究竟如何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为指导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2)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已有成果来看,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

(3)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如从历史学、心理学等的视角进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4)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循环技术如何才能转化为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实?

(5)学术界与地方政府间的联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避免任何一方的脱钩,应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因此,要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细致,从多方位多学科出发,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既要有宏观上的认识,又要有微观上的把握,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学建设。

参考文献:

[1]Ye Qianji.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M].Moscow:Scientific Communism,1984.

[2] 王续琨.从生态文明研究到生态文明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10.

[3] 廖福霖.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 罗伊·莫里森.走向生态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15.

[5] 王雨辰.论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37~42.

[6] 李超.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论域与趋势——近百年来某一个维度的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93~97.

[7]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51~58.

[9] [美]唐奈勒·H.梅多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M].赵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0] 刘志礼.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38~644.

[11] 克利福德·柯布,王韬洋.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29~33.

[12] [美]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夏善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3] 潘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与研究,2006:(11).

[14] 余谋昌.生态文明专题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8(5):61~66.

[15] 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6]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鄱阳湖学刊,2010(2):45~56.

[17] 王如松.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EB/OL].[2011-12-12]..

[18] 刘宗超,刘粤生.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J].自然杂志,1993(11):69~71.

[19] 姜春云.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0]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

[21] 张勇.中国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指导,而教育是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是21 世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的生态文明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概述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学界通常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一是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角度,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因素,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作的全部努力和积极成果。它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二是将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并列起来看,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代表社会的进步状态和进步程度。与第一种观点相比,它将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推广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畴,它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关系整体的和谐发展,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为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积极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所建设的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

总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很丰富,从狭义上说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从广义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可续发展的一种状态和发展程度。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 生态文明观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任何形态的文明,一般都是由观念(意识)与行为构成的。[3]生态文明也是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离不开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因此,其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培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相对应,学界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也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认识。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指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产生的正确立场、科学观点和认识。[4]二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关于人、社会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体系。[5]

笔者认为应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与此相适应,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确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应当考虑到以下问题: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二,价值观的问题;第三,科学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因为无论人们是处于人类文明的何种形态,都存在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6]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它也成了一把双刃剑,不断引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状况。因此如何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即科技领域的伦理观问题不可忽视。因此,生态文明观应当包括的核心、基础部分是: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可以这么说,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构建以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为基础的生态文明观。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8002

1 贵阳市基本情况

贵阳市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贵州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贵阳市自然资源禀赋,其中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0.7万kW,森林覆盖率达41.78%,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26%,林地占34.01%,动植物种类繁多。2016年贵阳市常住人口460多万人,2016年GDP超过3000亿元。

2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贵阳市早在2007年就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贵阳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七年多的时间,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者和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五位一体,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

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是按照“十”报告中关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的要求,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例如,在进行部级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图1)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进行污染治理和公园设施建设,而是把公园建设与园区周边违建整治、新农村基础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建设和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并具体结合花溪大道改造、汽贸市场搬迁等工程,实施一揽子工程综合建设,在极大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依法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涉及面广,客观上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进行依法建设。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法规建设先行。例如:贵阳市制定颁布了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ι态文明各项建设进行规范。并制定颁发了《县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规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由点及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着眼未来、长期规划、循序渐进。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贵阳当地实际,采用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力求少走弯路,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例如,贵阳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先明确一批试点企业,在政府帮扶下,当这些企业获得成功、积累足够经验后,就全面进行清镇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首钢贵钢特殊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联和能源清镇水煤浆项目,息烽合成氨及新能源开发项目,开阳磷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图2)等综合性大型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了全市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4 分类指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不可能“一招打天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从而取得预期成效。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是通过分类指导的方法,探索并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推广的建设之路。例如:贵阳市通过制定《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将相关区域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类,并对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实现途径等进行规划,为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生态农业发展区和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为例。其中,生态农业发展区主要范围在花溪、白云、乌当以及一市三县的农村,这些地区要以生态保护优先,建设特色生态村寨,不折不扣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适当进行经济开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包括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和黔灵山、长坡岭、云关山等森林公园,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要不能有任何破坏和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类活动,甚至人的活动也越少越好,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积累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地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生态建筑 生态观念 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54-02

城市和建筑物本身是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反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影响举足轻重,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如今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若是从基础教育开始把生态观念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在设计类课程中体现出生态观念带来的创新思维,在以后的设计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会让自己在其中受益一生。

一、生态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0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的觉醒之一就是生态觉醒。它使“生态”由生态学家、生物学家从事科研的专业范畴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为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新切入点和学科交叉点。因此,以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和解决建筑问题,需要将问题的各个要素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而是多种要素相结合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建筑设计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生态系统当中。

由于生态观念与人类健康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其他学科领域影响巨大,包括向建筑学科的渗透,使当代建筑发生了深刻地变革,生态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生态建筑教育是促进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如何在大学开展生态建筑教育,如何将建筑生态思想更好地融入到建筑设计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强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生态观念

建筑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从生态与建筑这个系统来看,生态建筑的生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场地与环境的利用、功能与空间的设计、材料与建构的选择,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中重点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实践锻炼。

(一)场地与环境的利用

在建筑创作中,如何处理绿化和场地,如何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系统学角度理解,建筑物的外部空间是构成环境的主体,也是人们活动和感受环境的主体,是否尊重自然,保护场地生态特性,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本身。故在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明白除了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之外,更应该注重生态保育,在设计建筑的体重、形式、布局等均应与之协调。

(二)功能与空间的设计

在建筑功能与空间的设计练习中进行生态观念普及,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对建筑使用有了更高层次要求,这必然影响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功能与空间限制的回应。在进行设计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态建筑功能与空间和一般建筑功能与空间的区别,掌握生态建筑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几何形态构成,以及空间的组织秩序关系,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建筑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建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一个具有生态观念的建筑功能与空间设计是一个循环系统,具有开放性,以获得动态平衡,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学会建筑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系统的沟通,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处理创作过程中体现生态观念。

(三)材料与建构的选择

根据建筑的组成要素,我们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路线:材料+技术+建构+智能控制。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空间赖以存在的物质体系,生态建筑材料又称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它注重功能多样性、全寿命周期经济性以及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等方面。材料作为建造基础,建构在组合材料的同时决定了建筑的存在方式。以生态观念为设计原则,在设计练习中,寻求新的生态材料和相应的建造技术成为一种培养学生生态观念的手段。

三、教学模式优化

(一)授课方式与课件内容组织

在课程安排中对不同建筑类型都需要进行理论讲解和课程设计,但是都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的思考,遵循生态设计原则来深化建筑设计理念。课程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需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建筑的内涵和设计方法,学习生态建筑设计现场调研的基本方法,确定设计选题,对环境进行分析,对地域生态特征进行梳理,提出设计理念和生态观念,进行初步方案构思。

2.第二个阶段: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以及场地环境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深化案例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对生态特色进行深入探讨,突出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目标的基本策略和设计方案。

3.第三个阶段:完成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目标、生态特色研究,以及不同层面的分析。

(二)设计能力的培养

1.多种沟通方式对生态观念培养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防止出现专业内单一的沟通模式,设计质量的优劣也不能仅在本专业参与的思维过程中评判。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从多种基础课程中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思考方法和锻炼机会(表1)。

2.从生态调研到生态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课程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总结分析,确定调研的内容和安排。在课程设计前期对学生进行一个实地调研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生态建筑理论对场地进行感知体验,了解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获得第一手的统计分析数据,得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三)设计训练框架

场地与环境的利用、功能与空间的设计、材料与建构的选择是反映建筑生态性的三个方面,亦是课程设计训练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序列训练,通过“整体考虑,分段练习”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安排(表2)。

四、结语

生态建筑的生成需要生态观念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现在的学生――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其生态观念的根植,需要教师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生态观念渗透于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整体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本文所涉及的仅仅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领域的冰山一角,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在今后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本课程的生态观念。

[ 参 考 文 献 ]

[1] 肖轶,任乃鑫,张娜娜.生态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18):8-10.

[2] 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6).

[3] 屈万英.生态思想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9-52.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7

关键词:风景区;景观建设;生态环境;和谐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为了躲避喧嚣嘈杂的都市,呼吸清新的空气,纷纷涌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风景优美的地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旅游热潮,在今天显得尤其明显。

但是由于一些风景区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开发利用过度,造成景区整体生态风貌景观严重破坏的现象。

那么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景区不是不能搞建设,关键是怎么去进行合理的建设。

强调风景区的保护,并不是说固步自封,完全限制风景区的发展。保护风景区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只有建设和保护相互推进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当然,当保护和建设发生冲突时,保护还是首要的事。因为只有原始风貌的景观存在,才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可能。

在我们这次的胡成岗水库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上述的这些问题,努力找到保护和开发的一个最佳契合点。一方面人为痕迹不宜过重,但也不能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既有适度的开发,又有合理的保护;既突出优势,又保护特色。

该项目立足于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如何在设计中体现风景区的环保理念

项目位于金坛美丽的茅山风景区内,景观基础良好,优美自然的山水景观资源,现状植被生长较好,群落完整 ,乡土气息浓郁。(图一)

规划中结合现状,并尊重现状,强调自然化、生态化,在满足布局功能的前提下,对山体、水岸进行生态化、景观化处理,形成生态独特、自然秀美的山区丘陵滨水景观。

充分利用现有植被,基地内现有的大树与植被群尽量保留,规划树种尽量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群落式配置。

问题二如何协调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

项目中别墅区的开发和一般楼盘有所不同,表现为三方面的利益牵制,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首先,由于项目位于风景区内,受到政府严格的规划控制,因而要体现社会效益;其次,生态环境保护也是规划周边地区一个很主要的控制影响因素;最后则是发展商自身利益,即如何将资源优势最大化。

规划充分协调这三方面的因素,在建设时机成熟与配套建设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开发适当的别墅项目,有利于整体性的商业运作。

规划在尊重自然地形地势的基础上以用地西侧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用地,其余为风景名胜区用地。所以规划在西侧严格控制商业项目的开发,别墅选址在东侧的山丘上。(图二)

规划以组团化及分散化的模式布置休闲别墅组团,各组团或别墅片区沿中部水体平行展开,与水体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保证每个组团都有良好的外部景观。别墅以较低密度进行建设,避免了大体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破坏山形山势,着力于打造纯生态山野别墅群落。

问题三 如何解决景区内的建筑风格不伦不类,杂色纷呈,与景区风格大相径庭的问题

以主体量加上小体量组合为整体建筑群落,采用坡屋顶形式,屋面形象多样变化,建筑群落主从关系明朗,以院落化空间组织群体关系。建筑建议采用暖色石材砌筑的墙面,木材质感的支撑结构、青绿色瓦屋面等趋于自然本色的环保材料构筑建筑,建成后的运作也尽量使用生态能源。通过调和稳定的色调,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相协调,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总体设计构成一个完整、调和的空间氛围,展示度假区独特之景观。

问题景区如何进行节约建设。

规划在充分调研现状地形的基础上,对水体利用和竖向进行了专门的设计。

充分利用基地内现状竖向,结合道路设计,对其进行整理、利用,避免大面积的地形营造,保证区内建设的土方平衡。

滨水地带湿地景观的营造,也充分考虑园区建设总体的土方平衡。

在规划布局完善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较平坦的场地布置建筑与硬质铺装,以延续现有地貌,减少工程量。

结语:

胡成岗水库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吸取以往风景区失败的案例,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在满足人们基本的活动需求的基础上既有适当的开发,又有合理的保护。对今后风景区项目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翟华鸣,女,江苏盐城,本科,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市政所,助理规划师,城市规划、园林景观。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8

关键词:风景区;景观建设;生态环境;和谐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为了躲避喧嚣嘈杂的都市,呼吸清新的空气,纷纷涌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风景优美的地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旅游热潮,在今天显得尤其明显。

但是由于一些风景区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开发利用过度,造成景区整体生态风貌景观严重破坏的现象。

那么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景区不是不能搞建设,关键是怎么去进行合理的建设。

强调风景区的保护,并不是说固步自封,完全限制风景区的发展。保护风景区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只有建设和保护相互推进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当然,当保护和建设发生冲突时,保护还是首要的事。因为只有原始风貌的景观存在,才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可能。

在我们这次的胡成岗水库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上述的这些问题,努力找到保护和开发的一个最佳契合点。一方面人为痕迹不宜过重,但也不能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既有适度的开发,又有合理的保护;既突出优势,又保护特色。

该项目立足于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 如何在设计中体现风景区的环保理念。

项目位于金坛美丽的茅山风景区内,景观基础良好,优美自然的山水景观资源,现状植被生长较好,群落完整 ,乡土气息浓郁。(图一)

规划中结合现状,并尊重现状,强调自然化、生态化,在满足布局功能的前提下,对山体、水岸进行生态化、景观化处理,形成生态独特、自然秀美的山区丘陵滨水景观。

充分利用现有植被,基地内现有的大树与植被群尽量保留,规划树种尽量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群落式配置。

问题二 如何协调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

项目中别墅区的开发和一般楼盘有所不同,表现为三方面的利益牵制,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首先,由于项目位于风景区内,受到政府严格的规划控制,因而要体现社会效益;其次,生态环境保护也是规划周边地区一个很主要的控制影响因素;最后则是发展商自身利益,即如何将资源优势最大化。

规划充分协调这三方面的因素,在建设时机成熟与配套建设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开发适当的别墅项目,有利于整体性的商业运作。

规划在尊重自然地形地势的基础上以

用地西侧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用地,其余为风景名胜区用地。所以规划在西侧严格控制商业项目的开发,别墅选址在东侧的山丘上。(图二)

规划以组团化及分散化的模式布置休闲别墅组团,各组团或别墅片区沿中部水体平行展开,与水体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保证每个组团都有良好的外部景观。别墅以较低密度进行建设,避免了大体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破坏山形山势,着力于打造纯生态山野别墅群落。

问题三 如何解决景区内的建筑风格不伦不类,杂色纷呈,与景区风格大相径庭的问题。

以主体量加上小体量组合为整体建筑群落,采用坡屋顶形式,屋面形象多样变化,建筑群落主从关系明朗,以院落化空间组织群体关系。建筑建议采用暖色石材砌筑的墙面,木材质感的支撑结构、青绿色瓦屋面等趋于自然本色的环保材料构筑建筑,建成后的运作也尽量使用生态能源。通过调和稳定的色调,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相协调,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总体设计构成一个完整、调和的空间氛围,展示度假区独特之景观。

问题四 风景区如何进行节约建设。

规划在充分调研现状地形的基础上,对水体利用和竖向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图三)

充分利用基地内现状竖向,结合道路设计,对其进行整理、利用,避免大面积的地形营造,保证区内建设的土方平衡。

滨水地带湿地景观的营造,也充分考虑园区建设总体的土方平衡。

在规划布局完善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较平坦的场地布置建筑与硬质铺装,以延续现有地貌,减少工程量。

结语:

胡成岗水库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吸取以往风景区失败的案例,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在满足人们基本的活动需求的基础上既有适当的开发,又有合理的保护。对今后风景区项目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翟华鸣,女,江苏盐城,本科,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市政所,助理规划师,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88号,210036,13915981610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9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0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指向标, 引领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上的宗旨是提倡高度重视保护环境, 重视生态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使广大农民共享社会主义国家所创造的美好幸福生活。

( 一) 有利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现代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 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这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即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不谋而合的,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 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代高效农业的支撑, 二者相互作用, 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二)有利于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是要惠及民生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 发展节水灌溉,消除水库隐患, 扩大防洪库容。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使农民生活更加便利更有保障, 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满足农民需要、实现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是农民的新期待, 党和政府工作的新目标, 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新希望。

( 三)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城市和工业的污染向农村转移, 加之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耕地大量减少,灾害频发, 致使我国广大农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环境恶化。广大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严重有悖于以人为本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把弘扬生态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大力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一)生态主体意识淡薄

(1)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尚未达到富裕级别,处于温饱问题稍有解决,有一定文化教育经历,但是仍热衷如何快速致富,对于长远生态效益没有概念,对于经济处罚也不会像以往那样畏惧。或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有了教育经历,潜意识里可以接受环保教育。远远没有达到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乐于接受环保知识,主动参与生态投资阶段。

(2)教育水平与人口结构导致环保知识匮乏。农村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知识,认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既是受教育程度低造成的,也是目前农村留守人口结构造成的。青壮年是农村中接受过教育的一小部分群体,他们与农村的脱离便将仅有的环保知识一同带离农村。

(3)受传统思想和道德习俗影响公共意识薄弱。受根深蒂固小农思想影响农民往往因循守旧、狭隘自私。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以为意。公共道德意识薄弱、大局意识空洞抽象,很少关注公共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一些破坏环境行为与自身存在利益关系时就更容易听之任之。

(二)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

(1)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总体上环保法律法规在农村落实不到位,有关组织机构在审批农村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立项报告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存在审批漏洞,加之环保部门监督不严,致使群众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热情受到压抑。

(2)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生态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后盾。然而目前农村的生态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尚处萌芽状态,还需进一步完善,而且由于资金投入不够、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村的民间环保组织有很大的缺失,村一级环保宣传组织机构缺乏资源匮乏,组织协调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接受环保教育机会进一步减少。

(3)环保知识获取渠道单一。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村民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十分单一,原有的村里的广播小喇叭等可以用来宣传的工具已由于种种原因销声匿迹,周围亲友邻居等的环保知识十分有限,电视网络上的宣传知识只是在被动的碰到时偶尔看一下,印象并不会深刻。城市里的环保知识普及活动辐射范围限于城市,乡村难覆盖。

(4)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脱节。一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生态意识,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环境代价或者是出于熟人道德而惯于忍耐,另一方面环保法律知识宣传不力,在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时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缺乏生态保护激励作用

(1)所有权稳定性影响农地生态投入。我国目前的农地和林地的承包年限分别是30年和50年,但这对于满足改善农地生态状况来说仍然有些短,农民在有限的承包期限内会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而不会考虑其所带来的长远生态后果。农民对土地收益的预期受到所有权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农民预期土地所有权有不确定的转变就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2)环保行为具有公益性。环保行为比其他任何法律行为都更具有公共性,自己本身并不能在短期内享有生态行为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在潜意识中会阻碍农民生态行为,经济理性通常会超越生态道德伦理占据农民价值判断的主导层面。

三.新时期农民生态意识培养对策

1.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和激励机制作用强化农民生态意识。农民的生态环保知识亟待丰富,农村的生态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要培养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使农民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让农民有看得见的经济利益,让农民从保护生态中获利。通过诸如公告栏、定期广播之类的开放信息平台公开村内环境事件,褒扬先进批评落后奖优罚劣,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村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要长期深入有效的开展生态知识宣传,就必须政府高度重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上到下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形成体系,同时配备专业宣传人员,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保证宣传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1

叶青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院长

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

国际建筑师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 中国唯一代表

亚洲建筑师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理事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 副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 委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

广东省节能协会 副会长

深圳市规划委员会法定图则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 会长

叶青同志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并担任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国际建筑师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中国代表、亚洲建筑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等20多项社会职务。

她本人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研究领域耕耘十余载,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实践之路,提出了“共享设计”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完成多项实例,典型案例为国家首个双百工程验收示范项目,绿色三星级办公建筑“建科大楼”。她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参编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编《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等多项行业、省市级标准的编制,荣获30多项国内外奖项及荣誉,其中2009年获“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全球共9位华人获奖)和“中国当代优秀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有人说,建筑才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人工活动,而由建筑组成的城市是建筑的集合体,其聚集的能量与爆发力如果没有好好地利用势必如破竹般造成更大的破坏力。而基于此应运而生的生态城市理念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叶青院长组织设计的建科大楼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体现了建筑是人和自然自由对话的创作理念,叶青院长也凭借该楼荣获“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籍由2 0 1 1长沙建筑绿色推广活动之际,本刊记者有幸就生态城市与诊断采访了叶青院长。

本刊记者:您曾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基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认识论,需要用现代西方文明高科技的方法论来加以实践,可否具体谈谈?

叶青:首先,提到的“生态城市发展是基于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认识论”,其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古代先进思想的精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命题,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生态观,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智慧,具有深广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容量。现代人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生态文明的养料,生态城市要践行这种理念,为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是反省工业“黑色文明”负面影响的产物。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是绿色生态的,如果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认识论”与“现代文明高科技的方法论”二者结合将可以探索一条很有意义的路。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赋予生态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信息社会大量的模拟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网络技术等,宏观研究的系统论将给我们的生态城市之路提供途径和工具。

本刊记者:生态城市的前身,应该是“田园城市”,它最早是19世纪霍华德提出的,那是大工业时代,现在社会进入到信息高科技时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似乎更加遥远,生态也似乎遥不可及。您认为呢?

叶青:1898年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出版,引发了英国的田园城市运动,随后发展为世界性的城市建设运动。在现代化城市飞速发展之际,霍华德以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城市的繁荣和进步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城市生活过度的两级分化,过度的浪费资源和愈来愈脱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种代价不仅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基于此种考虑,霍华德的思想开始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城乡结构形态,追求的是长远的人性的社会改革,而不仅仅是对城市的机体和机能变革。

现今,人类进入了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社会生态构成的诸种因素及其存在的总体环境条件和相互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内部生态 看,由于社会环境受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一个特殊的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得社会组织系统、运作方式、对象、目标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外部生态看,社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也随着“网络空间”的出现,通过虚拟实践的改造,城市的空间结构随着信息化时代而变革,产生全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整个社会领域的生态环境也将改变。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使对资源的开发由自然转向人本身,这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科技、交通工具的改良使得之前制约田园城市实现的因素不复存在,实现生态城市的可能性在某些程度上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因此,生态城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

本刊记者: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是否有利于生态城市的打造?城市规划的目标、空间技术政策体系是否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叶青: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生态城市将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规划对于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规划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知识体系、行业标准规范与规划设计理念来说可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纵观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问题并不是早期人们从物质环境规划的角度可以解决,它已突破了学科部门的界限。当前,进入21世纪,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组成越来越多样化,功能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正日趋成为了一个无比庞大的系统。所以城市规划也必须是一个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其理论的发展也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但是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些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如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等应成为不变的准则,其方式和方法将会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本刊记者:现在各地、各城市竞相追逐最高、第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而在能源消耗上与生态城市而言是背道而驰,请问生态与超高层是否方向一致,生态与现代化是否为一对反义词?

叶青:首先,关于生态与超高层的问题。生态与城市人工系统从其特征属性来说,是矛盾的,生态具有其自然属性特征,而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来说是最大的人工矛盾统一体。对于中国的发展现状而言,经济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平衡之道就是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化技术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解决路径。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 有超高层,而是如何建超高层,以及处理好超高层的总量与城市的关系。

其次,关于生态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如果说传统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是在忽略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那么,生态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发达国家的知识革命与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看来,“随着主要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视野重要性的日益突出”,“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过程就要按照将经济和环境统一起来的视野来组织、分析和判断”。这就是说,要将生态理性、生态效益、生态视野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现代化。只有生态理性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生态视野),才能避免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刊记者:现在的流行语“生态城市”、“宜居家园”不绝于耳,但是要建立这样的城市,首先要对城市进行把脉,您曾提出对城市进行生态诊断,请问,如何对现有城市进行诊断?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叶青: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使居民在其中幸福而安全的生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生态诊断是基于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的GIS系统(3S技术)、IT技术的模拟仿真系统和城市环境检测技术,对城市生态系统相关的历史、现状数据进行搜集、梳理,对城市或区域资源、生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评估,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决策和规划依据和出发点。现阶段,生态诊断还未有公认的体系和标 准,我们通过在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和归纳项目经验,完善生态诊断的方法和流程。

本刊记者:生态诊断与一般的诊断有何区别与联系?

叶青:诊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诊,二是断,是指通过诊视现状判断及其发展情况。诊断大致分为3步:收集资料,通过询问、监测等手段了解对象的症状;评价资料,估计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分析推理判断。即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断。

生态诊断。其目的在于了解生态系统质量状况,把握其各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方案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提供依据。对一个生态健康的生活环境,不能只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建设后的调整和修复,而首先从源头着手,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考虑如何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通过诊断寻找问题、发现价值、明确需求。

生态诊断与一般诊断的差别在于,诊断对象是人工或自然的生态系统,将诊断的内涵和运作方式运用到生态环境以及城市规划中。整体而言,一般诊断多利用单点技术、传统技术或凭经验判断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而生态诊断更强调系统性、动态过程,其综合判断难度大。其二者的联系为,生态诊断利用一般诊断的各种技术,集成综合的系统技术体系,侧重于从多维度的角度对诊断对象进行评估和判断。

本刊记者:在进行生态诊断前是否要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这种预警系统如何与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想匹配,二者关系如何?

叶青:城市生态系统预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以整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过程为对象,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警示。其目的是预防城市生态系统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衰竭、环境恶化、系统间不协调等。生态预警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诊断和结果,预警不是一般情况的预测,而是特殊情况的预测;不是一般的预报,而是参与性的预报;不是从正面分析,而是从反面分析。简单来说,两者的关系为,通过生态诊断,可以更科学、合理地搭建预警系统框架,预警系统的信息数据反馈可以校正生态诊断的结果,反之,生态诊断又可以不断地完善预警系统,形成良性的生态诊断预警系统。因此,生态诊断预警是维护资源和生态安全、避免决策失误、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在城市规划中纳入生态诊断预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避免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决策中出现失误,防患于未然。

本刊记者:另外,可否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阐述一下您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

叶青: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理论的探索和反复的实践,其发展过程需经历较长的时间,目前还未有具体的典型案例说明哪个城市就是生态城市。但现今已出现了一些在生态城市理念指导下的规划案例,逐渐推动和完善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研究。

以我们团队做过的两个代表性项目为例,一个是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的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是实践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型的新探索。其体系研究与实践充分结合先导区实际情况,内容覆盖了绿色市政、绿色建筑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包括指标体系研究、政策研究、标准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共四个大项,形成规划设计、审批管理、技术应用、建设施工、建筑用材等全方位的绿色建设支撑体系。如在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已构建了两型社会城乡建设领域可量化、可操作并具有纲领意义的成套指标体系,作为政府制定政策、实施考核与评估的技术依据与基础,为两型社会城乡建设先行先试提供指引;在应用技术方面,针对大河西先导区,对亟需解决的重点专项问题,开展了绿色道路规划后评估、土地出让绿色控制指标研究及绿色技术应用经济性分析研究等。以上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了长沙市城乡建设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另一个案例是攀枝花市绿色幸福盐边总体规划项目,它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探索。项目的总体原则:首先是寻找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其次,探索城镇中基于农业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化的共存关系;最后,探索动态发展的规划建设,让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意愿体现到城市的发展中,从而实现城乡差异化协同共生模式的构建。其研究工作包括盐边县生态诊断分析,红格镇总体规划,盐边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规划设计等。在城镇用地规划中,探索创新城市与乡村基于差异化的良性互补互动关系。将城市的不可避免的扩张与维系生态网络、尊重自然地貌、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和保护人文社会肌理进行综合平衡。目前该项目的规划还在进行调整和完善,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期工程多数已经封顶,部分入住。我们希望通过盐边项目的实践探索工作,将绿色生态规划与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机消解联系起来,以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推进中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2

在企业界,“以人为本”通常被表述为一种“经营理念”或“企业宗旨”。这一提法似乎适用于从服装到茶叶蛋、从卖书到卖软件的任何一种行业。在建筑学界,“以人为本”更是坐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交椅,成为建筑师是否考虑人的需要、从而是否能够实现建筑活动最终目的的分水岭。“以人为本”的普适性在建筑学界最新的例证是:将其嫁接于“绿色生态”之前,从而诞生了另一个时髦的概念,叫做“以人为本的绿色生态住宅”,此种住宅被认为是“真正以人为本的”。

“以人为本”成为一个光环耀眼的万能标签,否定“以人为本”就意味着对人类神圣权益的忽视和冒犯。我们不禁要问,“以人为本”为何具有如此神通?这一概念究竟是何含义?

“以人为本”探源

从字面意思看,“以人为本”是指把人的利益和要求作为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作为各项活动的“根本”目标。因此,企业用它来表明其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消费其产品的“人”为目的,建筑学界则用它表明建筑设计须充分考虑人的舒适与便利。可见,以人为中心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观点。

事实上,“以人为本”的含义远较一般使用者所理解的要深刻。它是集中表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一个轻描淡写概念,其思想根源为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的时期的“人文字义”(Humanism另译:人本主义)。

正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得到飞速发展,创造出比过去一切时代都更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同样,也正是在“以人为本”观念支配下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面临比过去一切时代都更为严峻的能源、资源危机及生态危机,甚至人类自身的生存都受到大自然冷酷无情的警示。究其原因,这正是以人为中心所结成的果实。

从标志现代生态学诞生、成立于1968年的“罗马俱乐部”开始,生态学派对以人为本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耐人寻味的是,意大利恰恰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发源地。

今天,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文明进入了信息文明。当主流国际社会、当过去曾经创造性地提出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民族已经超越、扬弃了“以人为本”时候,我们还有无必要将其奉若神明?

“绿色生态”是对“以人为本”的扬弃

按生态学的观点,人类属于地球,而地球并不属于人类。人只是其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既不优越于其他物种,也不能不受大自然的制约。生态思想认为,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前提。对生态链条任一环节的破坏,都将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

“绿色生态”思想赋予自然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把自然、把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作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因而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以自然为本”。换句话讲,“以自然为本”能够涵盖“绿色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所以成为判断形形色色真假“绿色生态”言行的试金石。

以自然为本并不等于漠视人的需求,并不等于牺牲人的幸福而去满足自然的需要。恰恰相反,绿色生态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的一分子,认为只有克服人类的偏狭虚妄、克服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正确观点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才能有效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因此可以说,循生态思想指出的正确道路前进,正是实现人类利益的不二法门。人与自然要么你第一、我第二;要么我第一、你第二的说法,本身包含着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错误前提。

200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词讲“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就是一种不折不扣地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的生态观点。

用“以自然为本”来扬弃“以人为本”,同样不意味着建筑设计不再考虑人的舒适和便利。事实上,“以自然为本”概念可以更好地表达建筑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的生物学特征(即自然特征)这一含义。狭义的“按人所需”概念,使用“人性化设计”的说法已经足够,也很准确,没有必要搬出一个容易导入歧途的哲学名词“以人为本”。

纵观历史能够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历经一体、独立、和谐三个阶段。直立行走标志着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第一次否定和飞跃。“以人为本”概念则把人的独立意识发展到了极点,工业文明正是这种独立意识付诸实践的结果。在信息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并最终超越征服、掠夺自然的偏见,努力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这是人类将要进行的再否定和再飞跃。因此,“以自然为本”必将顺应历史的浩荡潮流,完成对“以人为本”的“否定之否定”。

建设怎样的绿色生态住宅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色色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见笑于国际社会的错误说法。

“绿色生态住宅”是绿色生态思想在住宅建设领域的实践。绿色生态思想实质上是如何对待自然的一种立场、一种观点、一种态度、一种品格,亦即一种如何对待自然的道德伦理观。一言以蔽之,绿色生态住宅不外乎是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健康居住方式。

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应该澄清以下两种不正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