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06-25 16:23:05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例】(2013・浙江・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

【命题立意】本题坚持了新课标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的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重点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经济生活知识。本题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经济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经济知识、描述和阐释社会经济现象、论证和探讨经济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

【解题思路】第(1)问属于图表分析题。解答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读全、读准材料,图表的标题、标注和图示、图表数值(横向和纵向)等均不能忽视;其次,还要从图表直接反映的信息中找出其内在联系或本质问题;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解读、阐释。在本问中,材料一的“表”揭示了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的关系;材料二的“图”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逐年下降,“注”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PM2.5超标,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由此可分析说明材料一、二共同表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2)问属于“怎么办”类问答题。解答时重在审清设问,把握题眼。从设问角度看,本题限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知识范围;从设问指向看,“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关键点在于“如何……融入”。其次,灵活掌握解题方法。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万元GDP能耗等信息,运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的相关知识,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论证和探究。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二、真题启示

1.“经济生活”试题易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命题,反映了试题的时代性特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更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问题,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除浙江卷40-(1)(2)题以外,山东卷30题(2)“科技创新”、安徽卷38题(2)“技术创新”,重庆卷13题(3)“社会公平”,福建卷39题(2)“美丽中国”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同时又要注意提练社会经济热点与《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的结合点,并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

2.“经济生活”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载体,突出了试题的基础性特点。浙江卷40题(2)考查的知识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教材第十课的主干知识,而且设问清晰、指向明确,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又如重庆卷13题(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广东卷37题(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同样体现了上述命题的共性特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教材的重点概念,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融合、整合。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 现代林业生态文明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28-01

现代林业从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于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特别是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作为城市的“肺”,现代林业肩负着重要使命。那么,什么是现代林业?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又该如何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呢?

一、什么是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主要是指,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其目标为综合发挥森林的作用与价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林业保护与培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优化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现代林业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态环境的需求,把 “和谐林业”作为追求目标。森林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管理的对象。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其作用巨大,它既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同时还具有文化功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本身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发展林业恰好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其地位十分的重要;提倡绿色农业、提倡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少不了林业的参与;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过程,林业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现代林业,从建设与发展角度看,有其自身的基本属性与内在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三逐渐过渡到在沟健三系统生态建设,促进三大功能,发挥效率高三,与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笔者所指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恰如春天里的蚊苍,如果人类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努力避免克服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那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得到优化,而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精神生态环境的总和,系统实现。总之,生态文明其主旨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达到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的目的。事实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理性思维之下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了理性的反思,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类在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应该追求精神文明的高水平,也就是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它扬弃自然征服自然的人为破坏,主宰自然的概念和作用,主张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强调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珍惜爱护,主张生态环境的优化,倡导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

1.林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巨大

从生态林业角度所生产的产品、 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这是生态林业的主要任务,林业工作者要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其中,要加强对主体的林业生态建设的强化、 要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 要做好湿地保护等工作,使它们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事业的重大使命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沙漠生态系统。在全世界,生态问题一直很严重,诸如森林遭到乱砍乱伐、湿地面积锐减、耕地城市化、沙尘暴、雾霾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业资源的短缺。林业生态建设必须承担责任不只,但也先驱发展的生态文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生态成就和物质上的成功,但也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成就,和谐的价值,并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繁荣、 通信系统之间人与自然观的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2.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照重要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新时期的价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展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更要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林业的的先锋。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如果从生态角度看,其更加鲜明的体现为公用事业性与基础产业性,为了达到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应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张旗鼓的搞好生态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步伐,在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上下功夫,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天然林的保护上、 放在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上以及加大防止荒漠化整治力度等方面;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使之产业化。

3.加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林业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林业建设。在现代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也从基本国情,推进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四、努力构建林业的三大体系

1.构建生态体系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开发,重点对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森林为主体,结合森林和草原生态安全系统来满足社会的巨大生态产品的需求。

2.构建林业产业体系

在搞好第一产业的同时做好第二产业,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林业资源要开发新的生态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3.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改善生态和文化基础设施,在代表森林,森林公园等地点构建一个适当的规模,独特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中心、科技博物馆,博物馆标本,命名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关键词】四化同步 五位一体

“四化同步”——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正是在此基础上,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而且对于四化之间的关系,也作了深刻准确的描述。其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必将为工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工业化无疑又是信息化的坚实基础。其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既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其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没有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会失去依托目标,广大农民向何处去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总之,“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现代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蓝图。

“五位一体”——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过去,我们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党的十将经济建设等“四位一体”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十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这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这一全新表述,缘于“五位一体”的全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基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执政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2个原因。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同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其次,是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摘要]文章从科技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出发探讨促进生态效率提升的路径。根据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出地区生态效率水平、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和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而现阶段生态效率的提升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出发,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通过提升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生态效率。

[关键词]科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生态效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95

[作者简介]余丽斌(1996—),女,汉族,四川乐山人,南昌大学前湖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江艳秋(1996—),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前湖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1 引言

“十三五”战略格局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是中央关注的重要工作。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4月25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效率,即所谓“绿色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如何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如何充分发挥二者对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的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科技金融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则是第一推动力。目前“科技金融”的定义并未统一,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切服务于科技企业及科技成果发展、创新的多方资源体系。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而产业转型升级又是促进生态文明与提高生态效率的必要途径。

国内外学者对科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提升三者做了相应研究。关于科技金融,曹颢(2011)将科技创新与相应的金融资源相融合,构建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基本框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已被学术界广泛研究,并且基本达成共识,即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生态效率提升。潘兴侠、何宜庆(2015)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效应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不同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区域生态效率水平,要提高区域生态效率,必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学者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生态效率两两之间的关系,较少文献从科技金融视角出发探讨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提升。在经济新常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将三者看作一个整体系统,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科技金融、产业转型如何对生态效率产生影响。

3 变量定义与计算

文章基于2006—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由于西藏地区数据严重缺失,故将其从样本中剔除。以下是主要变量的定义和数据来源。

3.1生态效率水平

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文章选用超效率DEA模型并直接运用MYDEA软件来测度中国各省2006—2015年的生态效率水平,将效益型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成本型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在具体超效率DEA模型中,选用地区GDP(以2005年为基期)作为产出指标,选用地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其中,能源消耗指标包括能源消费总量、用水用量、电力消费量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环境污染指标包括固体废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SO2排放量以及烟尘排放量。以上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3.2科技金融发展指数

根据曹颢(2011)关于科技金融发展的测量办法,运用算数平均法确定权重,测算出30个省份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包括四部分:科技金融资源指数,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机构资源两方面;科技金融经费指数,包括财政科技拨款和研发活动经费支出两方面;科技金融产出指数,考察科技成果产出和扩散的效率,包括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授权量和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科技技金融贷款指数,主要指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额与研发经费支出之比。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Wind金融数据库。

3.3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是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应该综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根据塞尔奎因和钱纳里“第三产业占比应该更高”的观点,采用金艳清的方法来测度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各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各省第二产业占比×0.4+各省第三产业占比×0.6。

3.4其他控制变量

控制某些可能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其他因素。首先,环境污染治理会改善生态环境,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表示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其次,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用人均教育年限表示环保意识强度。最后,扩大造林面积也对生态效率有影响。

4 模型设定

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模型,以生态效率水平为因变量,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和产业结构水平为自变量,同时控制其他变量,探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若Hausman检验结果不显著,则表明随机效应方法较为合适,反之,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基本模型设定如下:

lnEcoit=γit+β1lnTfin+β2lnStyit+β3lnEniit+β4lnTreit+β5lnEduit+μit

其中,Eco是被解释变量,表示各地区生态效率水平的对数,Tfin表示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用于衡量科技金融发展水平,Str表示各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其他控制变量,Eni表示各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Tre表示各地区造林面积,Edu表示人均教育年限。下标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

5 实证分析

首先,对主要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以防止虚假回归。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始变量大多是不平稳序列,而在一阶差分处理后,所有序列都通过了检验,均为一阶平稳序列,可以继续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并进行了Hausman检验,P=0.7485,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种模型回归结果见下表。

由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系数,可以看出,各省域的科技金融发展对生态效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随机效应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率,影响系数为0.9531,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每提高1%,生态效率水平会提升约0.95%。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1389,估计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生态效率提升约0.14%。这说明现阶段生态效率的提升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出发,通过提升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生态效率。同时,工业污染治理、造林面积和人均教育年限的估计系数均为正,说明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扩大造林面积、提高人力资本、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也有益于生态效率的改善与提升。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面板模型回归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而现阶段生态效率的提升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出发,通过提升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生态效率。同时,加大污染治理投资、扩大造林面积、提高人力资本、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也有益于生态效率的改善与提升。当前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尚不完善,生态效率水平有待提高,科技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效率方面提升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紧密融合,提高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激发市场金融资本的活力,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进行整合,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创新成长类、科技类企业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科技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完美融合。一方面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中小银行发展科技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全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还款方式创新,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

第二,积极发挥科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科技金融的发展将资金配置到具有创新性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中,有利于科技企业获得资金从事创新活动,促进了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当前新常态下,我国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面临着调整、改造和升级的任务,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扩散与产业化,进而推动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效率。

第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保督察,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要重点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守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健全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有关环境的评价、考核、监管和处罚制度,必须严厉打击超排、偷排者,严肃追究姑息纵容者。同时,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环保观念,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曹颢,尤建新,卢锐,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3):134-140.

[2]陈林心,何宜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效率提升——基于省际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J].企业经济,2016(3):178-182.

[3]余姗,张文彬.FDI是否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来自我国省际数据的考察[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60-69.

[4]何宜庆,陈林心,周小刚.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生态经济,2016,32(1):22-26.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一、要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要学好科学发展观理论,首先必须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了,全面理解了,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如何做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绵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就是要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大众,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完善自我,摈弃自我中心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到待人热心、办事热情、廉洁高效、勤政务实、依法依规、科学规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与我们的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观,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可持续发展观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护环境,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的一种发展观。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在提出“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后,又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市正在努力建设“两型社会”,这正是全面发展可持续战略在我市的具体实践。在这一实践中,我们的森林保护工作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7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Carrier Construction

YANG Lili, ZHANG Wenfeng, GAO Yongxia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9)

Abstract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report, first propos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forming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report further eighteen proposed th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day,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iversiti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ake some moves on the suppo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rrier construction

高等院校担负着提高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重任,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各个专业领域人才将是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战略任务的成败,具有明确的导向示范作用。

然而在高等院校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素养都远远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构建好大学生态文明培养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从生态文明载体建设的角度出发,如何推进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1 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1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

生态文明教育自提出以来,虽然得到社会各界以及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但是对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比高校的专业教学体系来说,还是显得微不足道。部分高校还只是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在口头上,落实在极少数的校园活动中,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教育视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的不重视,带来的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轻视,没有把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上升到个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层次上来。在这样的现状下,导致了部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或者初级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在绝大部分高校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单独开课的较少

绝大部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较少的高校单独设立有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即使有少部分单独开课的,也没有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只是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课程内容。当然这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化进程比较慢有关,但是在这样的现状下,使得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化推进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也给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带来了障碍。

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当然生态文明教育也避免不了类似的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小到身边的自然环境的保护,绿色低碳的节约型生活方式等都在其教育的内容范围内。这也就给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环节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如何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如何在开展教学实践环节上,和实际应用、实际成效紧密结合;如何在开展好教学实践环节的前提下,更全面更多样化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学习等等,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的构建

2.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构建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载体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天然理论载体。高校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平台上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方案,修订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计划,将生态文明观念和技能的要求写入培养目标。进而将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和理念教授给学生,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认识。

单纯地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能够完全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高校应该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适时开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课程教育体系,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和全面推进。

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载体,是做好一切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的基础。好的理论载体,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内涵,进而为后续的生态文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现。

2.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构建好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载体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期望的结果是要让大学生在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多方面达到生态化、文明化,是一种全方位的改变。而在信息时代中,网络媒体也同样在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多方面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要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构建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载体,当然首先离不开网络媒体。占领好网络媒体平台,有效利用,使之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宣传载体,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能够有效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关注在网络媒体上出现的,对大学生健全的生态文明观形成有影响的不利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做出反应,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式。正面的宣传和有效的不利因素应对措施紧密结合,才能使得网络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才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保驾护航。

当然利用好网络媒体还不够,还必须要坚持传统的宣传载体的使用。海报宣传、横幅标语等传统载体虽然方式陈旧,但是在整个生态文明宣传的作用以及生态文明氛围的渲染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小的能量。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兼顾生态社会环境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需要全方位、多体系的宣传载体的保障。

2.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依靠大学校园自身所具备的生态载体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设中拥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依靠校园自身的生态载体,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塑造以及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在硬件上首先体现在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上。合理的、科学的校园建筑及绿化设施能够对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还应该体现在校园设备的生态与否上。低碳节能的校园设备,科学合理的能耗循环系统……都会不断地教育引导着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当然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需要校园景观和校园历史传承的支持。如何在校园生态硬件上将以上三个方面有效结合,既合理又不做作,才能发挥出生态校园载体的最大功效。

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在软件上需要丰富的校园文化的支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摄影图片展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积极营造绿色低碳、节约环保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设立专门的生态文明社团引导开展各色各样的生态文化活动,联系校园内外的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视野。进而促使大学生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知识应用于身边的现实生活,更自主更积极地践行生态文明观。

2.4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一定要加强实践载体的建设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生态文明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生态文明教育只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好生态文明的实践载体,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实践在课外、校外的延续作用,发挥社会实践在现实锻炼中的指导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实践载体建设,要重视与生态公益活动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很多的环境生态纪念日都只是落实在字面上,或者落实在“一阵风”上,没有能够真正开展好相关的活动。植树节只是落实在每年的3月12日,地球一小时也仅仅就在3月的那一个小时里……重视生态公益活动的实践载体,注重实际的成效,有了成效,有了坚持,才能够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显示出生态公益实践载体的价值,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目的。

加强生态文明实践载体建设,还要注重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地和生态文化活动社团都是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相匹配的实践模式。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生态功能示范区等实践基地去切身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参加麦田计划、保护母亲河等生态活动社团去体会生态文化的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丰富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的全社会推广。

再者,生态文明实践载体的建设还可以借助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已有的实践载体,将生态文明深入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丰富的理论知识、博大的实践内涵,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化构建势在必行,必须要坚持利用不同的载体,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个载体间的配合,深化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美丽中国

马克思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包含众多的内容,而生态思想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障。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进行中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思想中,人属于自然,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自然;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自然作为支撑,人类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的。因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来自自然;另一方面,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和自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立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剖析,认为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正面的分析,高度肯定了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鉴于此,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生产持续发展。在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中也提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在进行物质交换,而这也正是人类劳动和生产的本质。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开发,获取自身所需的物质,这其实也是一种物质交换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是直接关注剩余劳动价值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就不会关心自然规律,对自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鉴于此,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首先要改变社会形态,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类的生产活动才能真正遵循自然规律,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生态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美丽中国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加强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发展的同时,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促进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在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现状,从实际生产和实际问题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比较严重,还存在较多的生态问题。第一,现有的自然资源比较紧缺;第二,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自身恢复功能逐渐弱化;第三,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它建设之中,采取五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真正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因此,为了能够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自然环境建设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谐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建设的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表明我们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中国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认识到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自然对促进中华民族健康长远发展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山清水秀、天蓝、水清的美好家园,要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建设;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还应采用科学的建设手段和方法,重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改变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这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加强人民生活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是对未来生活的计划和要求,不仅是指山清水秀、碧海蓝天;而且更是要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其终极目标是要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中国建设美在生活,美在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艺术和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设计,美丽生活是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步骤,也是基础要求。人类的历史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所有的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都竭尽全力的做好,加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赋予美的感受,因此,全国人们必须要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将实现“美丽中国”视为奋斗的目标。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的定义不仅是局限于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更加重要的是在追求生态环境美好发展的同时要追求以后精神层面的共鸣;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天蓝”、“水绿”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其实是指我们要有美丽的生态环境。但这还不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经济。但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也就是说个体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程度。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同时还应具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样才可以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公民个人的素养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一种体现方式。根据十相关报告,促进公民道德素养是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所有国民的高素质要求,公民的文化素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促进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分析

“美丽中国”是加强我国生态和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建设框架,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一种新的梦想和希望,从中国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出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提出了众多的发展要求。但是如何更好的发展,怎样的发展更加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十的报告可以得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是要把生态建设融合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发展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要遵循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二)拓宽了社会和谐理论视野

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继承者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在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马克思生态思想观点认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奋斗的结果,不是历史作用,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历史和改变环境;历史是人类追求过程的总和,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社会和谐的重视程度。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人类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但需要注意一点,即自然资源在破坏之后会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加强社会和谐理论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三)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目标,这不是个体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和治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从制度保障上规范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党的相关制度报告和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制度,这样才可以为文明建设提供标准、行为准则和监督制度。在制定生态文明制度时应遵守一定的原则,要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其中应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评价制度等等。在这些合理、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下,才能够积极引导、规范相关的行业促进生产合理化,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是独立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是融入到其它各个方面之中的。但美丽中国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所以,在进行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

(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

“美丽中国”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之一,这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这个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党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即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入其它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政治等等,这就需要制定更加完整的社会制度体系,把加强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重点关注的层面,特别是对于水资源、林木资源、耕地资源等;与此同时,还应从立法角度对美丽中国建设过程进行分析,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相关的政策,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约束。

(二)构建生态型政府,突进生态民主建设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全体成员息息相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要从社会成员出发,同时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执政理念,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够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做好资源和社会的管理工作,实现政府生态功能和社会行政的协调治理。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开性,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实现全民推进生态资源的建设要求;完善行政考核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能够保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对于自然和人之前关系的深刻探索,我国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要积极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作用,从政府和社会成员出发,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刘金蕊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雷云.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大论断及其当代价值———读《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札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1):52-59.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9

关键词:农业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13-02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更加突出的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业作为一个对自然环境依赖性最强的产业,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需要加速农业科技创新。

1 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

1.1 促进了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 农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农业生态功能。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需要良好自然环境,如何改善和处理好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因此,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如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农膜)的研发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等。科技创新就是为了发挥农业生态功能,体现农业环境和谐发展。不断探索有效的科技创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2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创新发展农业经济新模式 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把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即“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利用”的反馈式的生产流程,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及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倡导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节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处理再生利用,逐步形成完备的技术应用体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

1.3 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农业生态化技术也逐步得到推广,就农业种植业方面有转基因工程技术、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农产品深加工与保鲜技术,都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新材料节水设备(滴灌、喷灌)、农田园艺化及网络信息化均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2 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当涂县黄池镇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得到转化和应用,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二是加快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三是实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新模式“四新”技术工程,开展县、乡、村农技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实施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带头人等培训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指导员及新型职业农民。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自2007年以来,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超级稻品种达10多个,累计面积达1.67万hm2,平均增产870kg/hm2,新增产值1 625万元;推广“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达8个,累计推广面积1.47万hm2,平均增产210kg/hm2,新增产值1 267万元,实现了“双百”指标(粮食667m2增产50kg、667m2增收100元)。推广京华菜薹累计面积0.1万hm2,产值4.5万元/hm2;累计推广紫苏面积0.12万hm2,产值6.8万元/hm2;推广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达0.67万hm2,产值6.75万元/hm2。在水产生态养殖上,推广“蟹塘鳢虾”混养模式,效益是常规养殖的3倍。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大面积推广,水稻示范片配方肥应用达100%;水稻机插育秧、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旱育抛秧、水稻免耕直播等累计推广面积3万hm2次;大面积推广油菜撒(直)播与机械收割综合配套应用技术,不仅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而且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 当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产生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偏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尤其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破坏了地力;又如地膜覆盖,长期使用固化土壤,不易分解;更有甚者,为了让动植物生长快,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上,向养殖池塘大量投喂冰鱼、玉米、小麦等饲料,遇高温发酵腐烂,造成水体污染,如此等等,不仅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同时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与此同时,当涂县大公圩地区一批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猛,养殖粪污无治理措施或治理不到位不达标排放,造成污水横流,环境污染,从而影响水产品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所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运用生态科技切实加以解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支撑,根据当涂县黄池镇现代农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今后的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的举措和新的突破。

4.1 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继续争取上级重视和项目支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三星圩”地区沟塘清淤45km,新建机耕路80km,改造中低产田120hm2,力争“十二五”末耕地地力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优势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4.2 进一步搞好农村沼气综合利用 推广“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和“两菜一稻”种植模式,发挥劳动、尚兴、长福、杨桥、三里、福光等6村500口户用沼气池的作用,将猪粪便作为沼气发酵源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沼渣、沼液作为蔬菜有机肥料,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800hm2,使生态农业面积进一步扩大。

4.3 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幅度提升,农作物机收面积日益扩大,“十二五”期间农作物秸秆还田力争达到100%,从根本上杜绝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

4.4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 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要重点抓好农业部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水产品生态标准化养殖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水稻示范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基地及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着力推广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有机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制定相关的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科技创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5 发展多元化农业 农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农业的内涵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大农业范畴。黄池镇地理位置优越,青山河大桥、黄池大桥的相继建成贯通,芜申运河穿境而过,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抓住土地整治项目,吸引工商资本,发展规模高效的设施农业,集种植、养殖、园林、休闲、餐饮服务一体化,促进多元化农业的发展。

4.6 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项目 绿化造林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农业生态的必要手段和首要任务,倡导全民义务植树,推进森林进镇、森林入村工程,突出河滩增绿、道路植树、村庄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力争到2016年全镇新增造林面积突破666.67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加。

4.7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文明的保护机制 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外,应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监督机制,确保我镇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5 结语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好乡村的具体实践,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强化措施,增加投入,加速科技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转化科技成果,以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全镇农业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凡.农业的生态功能及其农业现代化路径之关系[J].农村经济,2005(3):96-99.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0

【关键词】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 地位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诸方面以及诸阶段,体现出国家领导层和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系统论为探讨视角,对“五位一体”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五位”作为五个建设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系统。而作为其中重要子系统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个子系统发挥着科学协调和功能整合的作用,同其他四个子系统互为一体,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突出、特殊的地位与功能。

“五位一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

“五位一体”总布局所包含的“五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任务和功能,但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支撑,通过良性互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产生巨大合力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五位一体”的“五位”相依相济融成“一体”。唯物辩证法关于系统的思想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成系统的要素,其本身又可以被看成是构成大系统的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自成系统。系统和要素(子系统)的关系表现在: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一方面,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组成的,没有要素则没有系统,系统作为整体则对子系统与要素具有决定与支配作用。另一方面,要素又离不开系统而独立存在。”①一般地说,构成要素的功能优则系统的功能优,但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机械相加,系统功能可以大于或小于要素功能之和,而这关键取决于要素间的组织和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其实就是一个建设的总系统,五个子系统相依相济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五大建设彼此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彼此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它们各自的成就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水平,同时五大建设的彼此协调与功能上的统筹会使整体功能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受到影响。

“五位一体”的“五位”对总布局的各自功能。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和物质保障,它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其目的在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物质文明,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政治建设可以为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为其明确前进的主导方向,保证四大建设的顺利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四大建设提供着思想源泉,同时还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四大建设的重要支点;社会建设能够创建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发展机制,为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创设优质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为进一步推进其他四大建设营造了稳步前行的社会环境,为赋予人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则对其他四项建设具有基础制约和目标导向作用,是其他四项建设赖以承载的基础,并且也是其他四项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四项建设赖以承载的基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是持续运动与发展的活的有机体,唯有通过和自然界展开物质变换时才会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界当作了人类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所造就的无数积极成果和所创造的多种文明都不能脱离生态环境这一自然基础。“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物质条件、政治发展和精神愉快的根本,缺失了生态的保障,人类的进步发展是不可能的,将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②

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四大建设”的自然条件,补充了强大的能量,让其焕发勃勃生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经济建设的自然基础以及动力源泉,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持久力;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有助于政治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及法治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快发展;有效处理有害于群众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是维护群众的环境利益、增强人民的健康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民生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对其它建设的生态化导向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优良的社会。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优质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的大势所趋之下,传统的发展观、形式、制度、途径,都需要根据生态文明的标准展开调整,依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来思考和评价。”③经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标准,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过程需将生态文明当成极为关键的因素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几大建设的生态导向作用是由于生态文明具有渗透作用,其本质特征是生态化。在“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中,生态文明的积极影响是以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要求渗透到其他四项建设中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经济建设生态化导向。从经济建设的方面来说,在经济转型期,生态经济是其重要导向。2012年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前总理致辞指出:“经济转型期要以绿色发展为主要方向。”④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时,曾强调:“衡量转变经济的发展手段能否有收效,就要看其环保的力度,以及为促进发展其资源环境所付出的代价能不能降低。”⑤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建设的职责不仅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要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使人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经济建设内容的生态化体现在明确了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整体目标,使绿色生产力快速发展,不断促使低碳与循环两种经济为典型的生态型经济的发展,从源头上和生产的全过程中控制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进行再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将改变以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是要创建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使经济增长同环保相协调,实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给予政治建设生态化导向。从政治建设方面来说,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了四个主攻方向:

其一,完善生态和环保的法律法规,在推进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为其制定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及其行为规范,并有效地落实和监督,推进政府的目标、任务、法律、制度、职责等的生态化。

其二,建立生态节约型政府,树立绿色行政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推动政府职能快速转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政府应当不断地探索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以维护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于全局,以长远利益为目标进行规划,强化行业、区域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使由于资源与财富分配形成的不公平现象得以消除,并通过行政措施,避免破坏环境的行为出现。

其三,建立绿色GDP干部考核制度,重视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转变目前以GDP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在测评经济社会发展时,应将资源消耗、环境的破坏及生态效益融入其中,将纯粹的强制性的环境考核指标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衡量标准转变,使围绕GDP形成的评价体系得到有效的优化,并全面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

其四,健全环境立法,逐步使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政治决策过程中,使其管理与监督实现民主化,为我国深化改革政治体制创建良好的群众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给予文化建设生态化导向。从文化建设方面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着文化建设应以先进生态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思维方式作为今后的重点。

具体来讲,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引导人们尊重一切生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树立绿色、适度的消费观念,摒弃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奢靡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生态化科技观,改变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思维方式,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中去,并在生产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达到自我发展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在科技创新建设中融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开发绿色新能源这些全新的价值取向,有效促进生态科技的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社会建设生态化导向。从社会建设方面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所提供的生态化导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将生态民生建设作为主要建设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人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人们不只是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对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了很高的要求,空气是否清新,能否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社会民生建设不再局限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管理等等,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

其二,引导公众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像一些对环境会产生影响的项目进行决策与执行、环境政策的设定与监控等方面都可以让群众参与其中。群众保护环境、追求健康是相关工作开展的源动力,群众的广泛参与,可有效推动政府各项措施的决策与执行。

其三,注重发挥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已经注册过的各个环保社团。可使他们成为公众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准确反映群众对环境的需求,并向群众传递政府当前的政策及措施,同时可在企业对环境管理过程中起到监管作用。

“五位一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线”功能

“五位一体”总布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系统,其建设过程本身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科学布局,协同推进、均衡发展,需要合理处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顾此失彼。

为了达到系统的整体功能最优,不仅需要五个要素各自发挥出自身的最大功能,还要注意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即它可以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大建设系统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层面,发挥“红线”作用,对五大建设之间的关系起到科学协调和功能整合的作用,使“五位一体”建设总系统实现最优化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五位”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可协调人与自然间的相处模式,从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间实现更为和谐的发展,推动“五位一体”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成员,它的融入过程,可使其他四项建设之间产生全新的关联,促进各项建设系统间达成彼此支持、互相推动的良好运行状态。

“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作为一个建设总系统,如果比作一盘棋局,那么五个构成要素就是这盘上的棋子,而生态文明则是处于组织地位的棋子,在棋局运行中,“生态文明”根据统筹协作的“一盘棋”精神,统筹规划,穿针引线,不偏废、不疏漏,不“顾此失彼”,不“单兵突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个棋子相得益彰,协调、平衡、整体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整合“五位”的功能。“五位一体”总布局从系统论的高度阐释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结构和整体格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与要素、全局与局部关系的科学体现。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达到系统的功能最优化,必须树立一种系统、全局的观念,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发挥生态文明的“红线”功能,把同其它四大建设的要素功能有机整合,从而使法制民主化、艺术走向繁荣、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效修复。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是具体运行的科学系统,将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入,并非单一化的叠加,也不是将外在的要素进行强行植入,而是需要从根本上相融。在当前的实际结构以及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标准与内容等多项要素,融入当前正在执行的系统的任务与目标当中,让其真正成为经济社会整体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20101)

【注释】

①齐峰:“‘五位一体’与五个统一―总布局的辩证解读”,《宁波经济》,2013年第6期。

②潘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报》,2007年10月19日。

③郭秀清:“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多维解读”,《潘阳湖学刊》,2013年第4期。

④郑炜,孙秀:“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期。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1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生态化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建设和生态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生态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更多是关注城市整体的建设条件和区域间的空间配置,是一个空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过程,极少考虑环境问题,因此导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城市的建设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又会对城市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如何才能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巧妙融合呢?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呢?

1 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整体方向和发展趋势。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有长久的发展历史,理论建构趋于丰富,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城市规划理论,不仅包括有关城市建设的构想,还包括城市建设的方向和规划细节,在城市规划理论建构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到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城市的建设未来,并对城市今后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说明。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建构,是符合现代大众的心理诉求,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仅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旨在促进现代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必须要与生态规划的理念和运用协调统一,形成统一的发展方向,摆脱传统意义上城市规划高于一切的理念和想法,促进传统城市规划的转型,推动现代城市规划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增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吻合度,并相应地找到二者的区别加以区分,解除误解和分歧,强调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价值。总之,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不仅是传统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更是现代城市发展条件下生态理论的发展要求。总之,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必然的。

2 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生态化,是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提出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重要理论不仅能够进一步地指导城市建设和规划,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规划生态化是现代城市价值观的具化,能够直白地体现出城市规划的生态理念和生态价值,并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够提高对城市生态服务系统的重视与关注,提高生态规划的倡导性和号召力,积极改变社会大众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强化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与此同时,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问题,要想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就需要充分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积极为城市规划出谋划策,并有效结合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建设的方向,注意整个社会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综合性和交流性,动态渐进地推动整个城市生态化的进程。总之,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必须的。

3 从生态价值取向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趋势和方针策略。生态价值取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普及地越来越广泛,基于生态价值取向的生态规划,带有明显的价值观的思想印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要求。生态规划,强调生态环境的净化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生态价值取向为依托,坚持生态规划的理念和措施,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态发展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整体走向。如果没有生态规划,城市规划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进行强度融合,形成系统性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思路,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齐头并进,以生态规划的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以城市规划的思路提高生态规划的有效性,弥补传统城市规划的不足和缺陷,强化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推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生态价值取向去衡量现代城市规划,就是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以生态规划为城市规划的关键内容,构建成绿色化、天然化、生态化的城市规划蓝图,提高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和时代感,满足时展的环境要求和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总之,从生态价值取向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注定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城市化的进程,重视城市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和必然趋势。但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城市化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生态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今后要走的必然道路。因此,将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巧妙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城市化建设的生态化,才能满足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才能够进一步改善环境恶化的现状,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莉.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赤子(上中旬),2014(10).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2

【关键字】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极力避免这一改造过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这些改造中所建立的生态运行机制和相关生态环境以及其他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果均隶属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当前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探索出生态文明这一提法。在人们对于盲目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逐渐成熟起来。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兴起以及成熟是有其自身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的。

2 生态文明的特点

2.1 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它是在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人类的长远发展为主旨的。生态文明的中心是生态系统,其发展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结合的复合型系统。而这一过程中,人类生存体系的各个系统之间的互相协调是其发展的基础,其发展依据则是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相关原因而具备了基本的特点即可持续性。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本就是互为基础共同发展的。两者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生态文明观有效地指导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

2.2 整体性

生态文明观将人类及其所在的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各个部分的联系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造成深刻影响。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不论是世界哪个角落出现了某些问题都有可能危机全球。而这也是任何一个个人或国家都无法很好的独立解决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独立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人们只有采取共同协作的观点才可以应对全球性的问题。生态文明观真实基于这一事实而提出的,因而它具有深刻的整体性。

2.3 和谐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建设协调发展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互助的关系;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而人与自然中的一切更是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生态文明观则是在不损害当前社会人类的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生态文明的和谐型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共同发展的额理念合理协调好相关体系。

3 生态文明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3.1 建立生态的生产模式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合理运用于生产中则是生态的生产模式。所谓生态的生产模式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小生产对于人和自然的影响。从本质来说,生态的生产模式即是将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盈利不在靠单纯的资源消耗实现,而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模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相关生产技术也经过不断革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少,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小。

3.2 进行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是与生态生产相结合的消费观。所谓生态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更注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享受,崇尚理性消费,从而建立绿色消费的社会体系。人们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时刻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时就可以建立更加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重视精神追求,生活中树立相关道德观念,从思想上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3 树立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社会改造的指导性观念。而树立生态价值观则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又一应用。只有树立了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价值观,才可以将城市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城市,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指导城市规划的顺利完成。生态价值观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模式,使社会整体发展体系是想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落后的价值观,将人类的发展置于自然界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树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4 结语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我国部分城市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在相关规划中更好的运用生态文明理论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该转变思想,促进社会整体向生态文明城市的转变。建立生态的生产模式、进行生态消费同时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将生态文明观运用于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措施。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社会人士在更为广泛的层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