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现状研究

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现状研究

时间:2022-11-14 14:50:40

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现状研究

加强创新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不仅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也是技术扩散和新产品推广应用的重要部门[1]。截至2020年12月,河南省共有85家上市企业,其中78%为制造业企业。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一、数据样本

本文聚焦河南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对2011—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企业中上市企业的创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截至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共有85家上市企业,其中66家为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在河南省上市企业中占比超过75%。由此可见,制造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11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49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82%。从2011年到2020年,随着河南省上市企业整体数量的增加,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量从49家增加至2020年的66家,但是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占比先升后降,降至2020年的78%。这一方面说明制造业企业在河南省经济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等行业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体现出河南省经济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创新数据分析

(一)制造业企业分布

1.行业分布

根据2012年证监会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行业分类标准,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覆盖了19个明细制造业行业,覆盖面较广,相对分散。从数据来看,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六家)、医药制造业(六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六家),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六家),其次是食品制造业(五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五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五家)、汽车制造业(五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五家)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家),合计53家,占制造业上市企业的80%。从行业分类上看,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行业,也包括高科技制造业行业。但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行业占比明显较高,专精特新类制造业领域的上市企业数量有待提升[2]。

2.地区分布

根据河南省上市企业所在的城市,本文以2020年面板数据为依据,整理66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城市分布情况。首先,省会郑州拥有19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占比29%,具有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其中包括宇通客车、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好想你等知名企业,涉及细分行业较广。其次,洛阳这一河南省传统的重要工业城市,有十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占比15%,包括北玻股份、一拖股份、中信重工、中航光电等,从行业分类上看,以设备制造业为主;以化学制造业为主的焦作市,拥有多氟多、新开源、风神股份等六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占比9%。再次,南阳市虽然只有五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但是涉及的细分行业较为分散,仲景食品、新野纺织、飞龙股份等企业分布在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等不同领域。其余26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分布在17个城市。总的来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城市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资源禀赋较为突出的省会城市郑州,自然和矿产资源较为集中、工业基础较好的焦作、洛阳等地,而其他城市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

(二)研发投入强度

从研发投入披露情况来看,2011年河南省49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中,披露研发投入金额的只有32家,占比65%。2012年,河南省52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全部进行了研发投入金额披露,此后每年仅有1~3家制造业上市企业未披露研发投入金额。由此可见,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披露较为充分,也表明了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公司越来越多,企业对研发、创新活动更加重视[3]。分析披露的研发投入金额后发现,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从2011年的19.7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38.19亿元,增加了近六倍;企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从2011年的0.6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13亿元,增加了244%。这说明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研发日益活跃,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与研发投入金额相比,研发投入强度分析进一步考虑了研发投入金额与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的对比,更能反映在一定规模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因此,本文将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衡量企业创新投入的指标。本文对2011—2020年河南省披露研发投入的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强度测算。2011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研发披露的32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3.63%。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研发披露的65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5.5%,十年共提升了51.52%。逐年来看,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在2012年、2013年小幅上升后,2014年下降至3.8%,2015年、2016年快速提升,2017年在较高基数的前提下略有提升,2018年、2019年稳步增长,2020年由于客观因素增速略有下降。总体来看,2011—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说明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活动,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从企业数据来看,2011年,平高电气是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中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1.03%;2012年,轴研科技以13.14%的研发投入强度取代平高电气成为第一,并连续四年占据研发投入强度第一的位置;直到2016年,思维列控以18.97%的研发投入强度占据第一,并保持四年第一的成绩;2020年,天迈科技成为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6.33%。从历年数据来看,排名第一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攀升,从2011年的11.03%增加至2020年的26.33%,提高了138.71%。另外,从研发投入强度第一企业所属的行业来看,从2011年平高电气所属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到2012年轴研科技所属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再到2016年思维列控所属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最后到2020年天迈科技所属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反映了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精特新制造业的变迁。

(三)专利获得数

专利是创新成果的直接反映,被授予专利的技术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等过程中使用[4]。本文将企业取得的专利数作为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指标。2011—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获得专利数情况如表2所示。 2020年,河南省85家上市企业,当年获得专利总数507件,其中,制造业上市企业当年获取专利数451件,占比88.95%。从创新成果来看,制造业上市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创新成果,这也说明相对于其他产业,制造业企业更加重视研发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纵向来看,2011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取得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内的专利,共计149件。十年间,这一数据仅在2014、2019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直至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取得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内的专利共计451件,增加了202.68%。总体来看,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创新成果,然而,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获得专利数为0,上述专利数只集中在少量企业。2011年,在河南省49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中,获得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有15家,占比为30.61%,其余34家企业没有获得一项专利。随着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获得专利的企业数量徘徊在11~18家,大部分制造业上市企业未获得专利这一情况没有出现好转,获得专利的企业占比一度降低至21.05%(2015年)。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获取专利的仅有18家,占所有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的27.27%。个别创新成果突出的企业,如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等,包揽了绝大部分专利。因此,剔除三四家获得专利数量较多的企业以后,其他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创新成果变得更少。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获取丰硕的创新成果是企业重视研发、加大创新投入的体现,也说明其具有优秀的创新能力[5]。但是,剔除个别创新成果突出的企业后,可以看出河南省绝大部分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创新成果较少,相对于创新投入,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三、总结

通过对2011—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相关数据的分析,笔者围绕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十年来,制造业企业在河南省上市企业中占比均超过75%,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第二,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覆盖了制造业的19个细分行业,覆盖面较广,分布相对分散,但较大比例分布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环境问题较大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专精特新类制造业领域的上市企业数量有待提升。第三,从地区分布来看,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资源禀赋较为突出的省会城市郑州,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其次是自然和矿产资源较为集中、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而省内大部分城市的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第四,从创新投入的角度来看,2012年以来,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披露较为充分,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和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加大,说明企业对创新活动更加重视。第五,从创新成果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其他产业,河南省制造业上市企业取得了更好的创新成果,但是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占比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头部三四家企业,剔除上述企业后,河南省大部分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创新成果较少,相对于创新投入,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参考文献

[1]巫云仙,张智建.新发展阶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2,38(2):126-140.

[2]王俊,李晏新闻,杨林燕.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1):75-83.

[3]王秋菲,徐昕,秦爽.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的数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2):178-188.

[4]余明桂,范蕊,钟慧洁.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J].社会科学文摘,2017(2):58-59.

[5]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作者:林博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