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02 03:09:31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高校三困生德育教育策略论文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日益凸显。文中将存在“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惑”等情况的大学生定义为“三困生”。他们极有可能是面临勉强毕业、难就业、退学等情况的高危学生群体。学业的压力,经济上的重负,家庭的希望让这些“三困生”承担了较多的生活和心理压力,极易导致心理疾患,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为了实现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尤其能够让三困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与其他同学一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三困生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帮助他们脱困减压,进一步做好帮扶、转化工作。

该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分析三困生群体的表现和成因,并尝试提出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对解决三困生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思路。

关键词:学生工作三困生帮扶

一、三困生群体的成因

三困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落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排斥参与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冷漠,迷恋网络;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内心脆弱,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后转变成三困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项:

1.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分散了其学习注意力。

很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存在学费和衣食之忧,同时担心家中父母的生活,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令家庭经济情况愈发困难,心中充满愧疚,因此希望自己通过勤工助学或者出外打工的方式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学习。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是其逐渐转变为三困生的重要原因。

贫困生的家庭由于经济困难,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遭遇家庭变故的贫困生心理容易受到巨大影响,会因此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甚至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并表现出孤独、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1.2环境的改变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法悦纳自我。

有些贫困生将进入大学作为其高中阶段唯一的、甚至是最终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埋首苦读。他们在高中时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目标的缺失,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别等原因,使他们出现了矛盾的心理、甚至表现出对现实的某种失落感。

在大学里,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是多层次、多向度、多元化的,很多贫困生在和身边其他同学的比较过程中,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甚至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因此在情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失落、消沉。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发现身边同学多才多艺,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时,容易产生“事事不如人”的想法,并因此加深自卑心理;尽管有些学生明确了解自身不足,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自己,完善自我,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失落。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困难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悦纳自我,慢慢转变为三困生。

1.3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逃避现实。

不少困难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愿求助于老师和同学;生活中也缺少可以交流沟通的朋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心生抑郁,甚至出现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无论是从个性的发展,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人,他们都有结交朋友、交流情感的需要,一些“三困生”在现实中不敢去结交朋友,就去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更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一个人独来独往,脱离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渐渐转变为三困生。

二、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

笔者认为,解决三困生的困难要坚持“长期支持”和“不断引导”的原则,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不断深入三困生问题的本质,争取彻底解决三困生的困难。

2.1通过完善的帮困体系,对三困生进行适当的经济资助。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建立了“奖、贷、勤、减、补”的帮困体系,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支柱,其他帮困措施为补充的资助体系。学校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发挥“雪中送炭”的实际功用,争取将助学金和困补金发放到特困学生手中,解决他们突发的或暂时性的困难。从而真正解决三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忧虑感;配合适时给予的引导,启发他们学会感恩,报答社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争取从生活层面使其脱离三困生的行列。

2.2组织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和三困生经常性的交谈沟通,了解到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学习状态并不满意,也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学习,并愿意写下保证,做出承诺;可是这种由“保证书”带来的行动往往只能坚持较短时间。一方面,由于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自己缺乏信心和毅力坚持克服困难;另一方面,缺乏自律意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三困生在长期适应了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监管的情况下,一旦离开外界的束缚就不能自我约束,浪费了大量时间。

面对三困生的“决心大,恒心小”的情况,要帮助三困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详细学习计划,同时组织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党员、热心同学组成的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他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脱困的能力。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三困生的心理困惑。

三困生面临的三种困难中,心理困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因此也是最难摆脱的。首先要在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三困生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心理引导工作才能逐步减弱心理困惑的负面影响。公务员之家

2.3.1善于发现三困生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困生自卑感强,内心压抑,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能够发现三困生的特长,并因势利导激发他发挥特长,同时给三困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树立他的进取心。

2.3.2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三困生,宽容他们经历反复过程。

三困生内心敏感,性格内向。教师在对三困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充满爱心和耐心地给予他们温暖。困难学生转变成三困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不可能靠一两次说教就起作用,因此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经历“挫折—引导—失败—再引导……”的反复过程。

作为教师,对三困生的情况要有清楚的认识,要和他们一起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把总体的任务分解成合理的阶段性任务。宽容学生的缓慢进步,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关心,和他们一起度过克服困难的过程。

2.3.3善于倾听,排除诱发心理问题的其它原因

大多数三困生不善言谈,有时候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适当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启发三困生说出心中的困惑,细心去发现他心中压力的源泉。

2.3.4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尝试和同学交流沟通

大学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的成员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友情和团队给予其的力量,从合作中学会宽容、体谅,逐步成长、成熟起来。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去关注、观察身边其他善于交往、沟通的同学的表现,鼓励其尝试去模仿、学习,逐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减轻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高校三困生是目前大学校园里逐步显现的较为特殊的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心态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信念,悦纳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估计他们善于学习、掌握技能,挖掘、发挥潜能,逐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大学生。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剖析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论文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变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下,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作为当代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社会和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在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工作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色和人才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工作重要性探讨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广泛,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应要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得当代的大学生都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真正的人才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一个群体。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我们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协调,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

近年来,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可能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独生子女增多,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支持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并且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独立的进程,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同时还与社会人才质量密切相关,是每个人健康成才、独立就业的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谈民办高校学生德育教育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学生比例逐年上升。民办院校大多依托母体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多为社会力量办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基础薄弱,在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到位。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德育教育方法多采取将行为准则、社会道德等条例条款以文字形式填鸭式的方法机械性地灌输给学生,忽略学生被动接受素质教育时的主观意愿,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达不到良好的成效。高校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灵魂塑造,德育教育是高校其他教育的方向保证,审美教育在教育中不可取代,民办院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审美教育的引入必不可少,德育与审美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状态表现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队伍工作认识不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笼统,以说教为主。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智育成绩,更看重学生的升学及教学水平,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投入不足,与实际教学脱离。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跟上时代,传统的工作方法无法全面的适应现代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创新。当今的年轻一代出现许多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要跟随时代,不断创新,充实内容。目前民办高校开设的思政教育政治课的学习、学生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处罚都忽略了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需求和认可,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主观意愿。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模式,很多在校的学生以不愿意被动接受人为的、单向的德育教育观念的灌输。(二)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的要求及民办高校学生现实的思想道德突出问题国家经济转型使得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加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细化。市场用人企业特别注重现代大学生的个人素质、道德品质。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守法纪,诚实守信,维护注重自身的形象。民办大学的“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这个群体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个性张扬,缺乏集体合作意识。物质上过度攀比虚荣,对外界事物表现冷漠,人生态度实际;自我控制能力差,明显体现出思想状况的双重性;人际关系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责任感,缺乏持续的专注力,诚信缺失。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审美缺失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缺失审美化教学。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民办高校大多还停留在课堂,纯粹的教师口头说教,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不能主动的学习,容易让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产生抵触的心理,无法直接有效的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这种教育中没有引入审美观念,即使在教学技巧上有所改进,也只是把教学的学生固化不变,没有真正的引入审美情景;虽然提出了结合心理学的教学教育方法,但也只是针对典型心理特征学生的单一措施;授课方式仍然是大课堂集中教学,课堂交流较少或无法交流,教师课堂控制能力弱,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民办高校目前思想教育课程大多选择闭卷考试,学生多为应付考试,去上课背题,不会真正意义去理解学习中的道理内涵。(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环境中缺失审美培养。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中,存在着制约影响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环境问题,存在着不和谐。民办高校多为追求利益收益,在有限的办学硬件条件下不断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学校生均面积不断缩水,人员教学用房紧张,校园绿地不断被侵占,自由、自有的交流场所较少或流失。其次,校园内建设整体结构美化被打破。再次,由于交流空间变小,常因竞争、争占引发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这些都不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常开展和顺利进行,使得学生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失去时效性。(三)目前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不完整性。民办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学的内容上教师多为理论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使学生厌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集中在学生政治理论性和学生道德品行上,在法律法规普及教育方面不能深入与学生实践生活密切度不高,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不够,这使得德育教育内容有缺失,完整性差。内容枯燥,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做不到入耳、如心、入脑。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也是德育教育不能深入贯彻的一大困难弊端。

三、民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审美引入

学生德育教育与审美融合、渗透,用美来优化德育教育活动,美在于动之以情,德在于晓之以理,情理结合,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民办高校德育教育赋予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科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手段。民办高校德育教育中开展审美德育,引入美学课程。以改变原有传统德育教学课程,形成审美化的德育课程形成。在课程中增加实践性的德育课程,融入审美的综合性课程。在讲授中充分体现内容的审美要素,从美的角度讲德育内容与各学科结合,形成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爱国情结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添加心理学内容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兴亡联系一体,搭建网络平台,提供教师与学生的课上课下交流空间,增加实际案例分享、专题讲座、讨论组等形式的教学课程和活动,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增加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懂,做得到,敢想敢做,勇于创新。(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与体、美、劳、智相结合,创建寓教于乐的浓郁校园文化。民办高校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应充分的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广播、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等校园资源,通过“专家讲堂”、“影片联展”、“图书阅读活动”、各类科技竞赛、网络活动等,不断增加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德育内容。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加强校园节庆、纪念日、文化节的组织规模力度,这些活动都有效的提升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突显时代特性,具有时代高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感投入。民办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情理相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品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爱美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引导大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美,分辨善恶,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冲击的影响。可以通过主题文化活动展现颂扬生活的美,使学生认识到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要做到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行为美。自觉塑造完美自身。将中国传统的家庭美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开设“道德讲堂”、“传统文化讲堂”从家庭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审美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四)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学生自主的道德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要得到深入发展,学身份这个主体必须在自己的实践感悟下才能实现。学生在教师、辅导员的引导下自己主动自觉去接受德育教育,主动认识时间思想道德要求,面对各种的文化冲击影响能主动去判断,独立思考。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利用语言美,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接触实物、观看图片、教育片、纪录片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直观,依托校园广播、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四、审美引入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审美引入对民办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推动作用。1.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个体审美素养,有助于人格的塑造,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育人、成才方面重要的载体。将审美引入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美的事物有了直观的感应,从而感受到美带来的想象、创造。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开发。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去自觉接受德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审美引入将理性、枯燥、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具艺术性、感性,对学生的学习接受起到推动的作用。2.我国社会经济跳跃式的发展,外来的文化冲击着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社会的一些不良观念使我们的学生在价值观判断出现偏差。健康、阳光的审美观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体会正能量的魅力,从而实现学生思想行为的自我统一。3.民办高校德育教育中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大学生除物质需求在心理、身心健康的精神层面也是民办高校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美可以帮助大学生适当填补性格的缺陷,排解心理情绪,有助于人格优化,帮助学生,使学生愿意分析、接受自己的缺点,掌握健康的心理知识,完善自身调节能力,保持心态健康。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审美引入对民办高校德育教育不可取代的促进作用。(二)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育人环境,创造优良的审美情景。良好的校园风气,优良的学风,整洁的校园环境,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温馨的人文环境,都影响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良的育人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美的校园环境感染着每个学生,熏陶着每个学生的成长。高雅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学习态度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会对德育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的生活态度,多彩的娱乐活动填补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空虚,激发他们的对生活的激情、对学习的主动、对劳动的奉献,增强进取之心,使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三)有效的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审美,要求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辅导员等在工作中要用美的方式去判断、工作,要不时的发现和创造教育教学中的美,加入审美实践,提升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审美感,合理风趣的语言、魅力智慧的教学、轻松细腻环境,都会使受教者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男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阳刚之气,且刚而不野,女学生具有独特的魅力,且魅而不妖,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丰富内涵,充实外表,受到世人的欢迎。

作者:李秀峰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浅谈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摘 要:进入高校的学生可谓国之未来,明日之栋梁。于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便是一项事关国家命运前景的战略工程。德育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培养学生优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探讨当下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体方案的实施与开展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德育教育 问题 方法

道德品质可谓人的灵魂,也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成才必备的素质。高校要把培养具有高尚美德与优良品质的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许多高校的校训也向学生和社会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所以说高校的学生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更要以坚持德育为先。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如今高校普遍,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关键,作为大学生的辅导教师,应该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形式,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学生的性格能力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更好地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学习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等学府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其中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于公民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又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德素养,影响未来社会的面貌。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高等学校在此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毋庸置疑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朝气蓬勃是他们的主体特点,相当发展潜力。所以,必须抓住时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好高等教育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热衷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自觉设定和选择自我目标,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理性与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好似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在大学中占多数,唯我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内逐渐蔓延,脱离社会现实而奢谈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又不肯付诸具体实践,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情形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现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趋向弱化,个人主义的倾向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表现得更为务实进取,能够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并解决学习、生活、就业中的问题,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无可厚非的务实进取背后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把读书作为谋得一份体面职 业的手段,与此同时则把知识与直接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表现出重视物质回报,与他人交往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而对于不能够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已被普遍认可为社会现实和价值的标准。不难看出,新的社会现实和价值对如今的大学生成长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锤炼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以便在未来的社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但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缺失,却使他们对竞争中的挫折所带来的失败和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和甜蜜关爱太多的环境中,当不得不直面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堪一击,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并日益普遍,各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杀事件屡见报端。例如震惊全国的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当年的“朱令事件”和不久前的“复旦投毒案”等,无不带给人们惨痛的教训。综上所述,正视并研究现今大学生的普遍的心理问题、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已刻不容缓。

说到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实处。以优化德育环境建设,疏导优化大学生心理。德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己任,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政治觉悟等问题,而且要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难题。要想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从建设德育环境、完善德育途径入手,构建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大多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而据有关调查统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他们的首选是“个别咨询”,其次是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见,大学生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辅导,所以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和心理调整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除了要关注学生思想认知这一内因之外,还要注意形成外因条件的德育环境的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和强化集体主义观念不容忽视。社会各界也要注意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培育时代合格大学生,这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重要的是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纵横联系的德育网络。构建德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这一点具有突出的意义。“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学生德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当前形势相适应,大学德育教育应该向实效方面努力发展,针对大学生的现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拾起并在原有基础上提起高校德育教育的位置,树立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新形象,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在工作方法上则应改变以往的重形式主义反而轻实效评价、重理论灌输从而轻社会实践等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灭火剂”准准稳稳打在“火源”处,新时期应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社会实践、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等诸多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的新途径。

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收效程度和德育资源投入的高收益水平,即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普遍认识到,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和我们的投入存在着不小的反差。因此,如何改革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社会实践是培养高校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教育方法。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军训、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感悟时代风尚主流,形成对社会全貌的客观公正评价。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能强化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

发挥教师的育人职能,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最为信赖的人,教师与学生接触也最多。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为人、处世、做学问方面的优良作风等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要把学生德育工作当作一项制度坚持不懈的抓下去,注重教学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结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研究如何把德育内容溶入教育教学当中,加强学科渗透工作,要以师德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要优化学生辅导员配置,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认真研究德育新课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当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充满希望。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者们,大学生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任务和挑战。黄金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性格及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深化德育工作管理,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拓展德育活动空间,才是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的体现。

约翰・杜威说过,“幸福的关键是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并确保有机会去做。”作为新世纪教师力量,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大学出发,以人生为终点,以大学为站点,以四年为绳索,将大学、人生穿联起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自己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研究:高校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摘要:高校德育教育,是调控高校德育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牢牢把握高校德育正确方向,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分析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校德育 以人为本 改进意见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的质量。这既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又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课题。

1 高等学校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德育教育形式单调。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多样性特点突出。

但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多样化特点认识不足,未能把学校的文化气氛、教师的人格形象、社会的环境优劣、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也不注意在学科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没有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使受教育者接受德育教育的渠道单一、效果不佳。

1.2 对高校德育教育地位的认识不够明确。从学校实际工作看,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引导的现象比较普遍。德育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片面地夸大德育的功能,企图通过德育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这些认识和做法最终都会影响到德育教育内容、方法和方式的改革创新,制约着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2.1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至关重要。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处于转型时期, 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甚至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许多难题。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关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因此,对大学生必须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2.2 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确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精神成果中积极与进步的部分,蕴涵着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根本价值取向。而民族精神教育又要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确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精神对大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导向作用更加突出。大学生要摆脱迷茫和困惑,就要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作用,既保持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既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

2.3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确立大学生合作和诚信的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群体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重视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但是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些大学生失去了一般的道德良心,失去了诚信,社会责任意识淡化。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都是极其不利的。这就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念,具有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精神,确立诚信受益的成长方向。

2.4 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确立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文化是社会道德的构成要素和支撑杠杆,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文化素质的基础地位,将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的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的合璧,促使大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2.5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立大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状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更具竞争力,而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面临许多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保持对生活的积极状态。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3 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应把以人为本摆在优秀地位,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注重个性的人才观念。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优秀内容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高校德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德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如果重智轻德,必然导致片面发展,即有智商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文化,有文化但没教养,有欲望但没理想,有目标但没信仰,有青春但没热情。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因此,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身潜能的过程,就本质而言,也是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就是要根据大学阶段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组织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造,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过多灌输式的办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素质使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改革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改变单调呆板、一味灌输的方法,采用引导式、讨论式、社会体验式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隐形、无形资源,形成一人一物、一草一木皆能育人的氛围。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构建尊重学生的管理模式。高校的管理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热情奔放的青年大学生,要求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状态,建立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管理模式。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在认识上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为上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使教育方法具有人情味,通过教育者的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高校要不断调整并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优化德育教育过程,德育教育要师生互动,德育教育队伍要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相结合,使校园文化管理与学校道德环境建设相辅相成,信息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形成上下互动,由表及里,全员全方位促进大学生达才成德的良好氛围,努力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