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30 02:55:26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教育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非常重要.当然,我们在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同时,在数学教育方面的相关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数学实践教学,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必要性;实践策略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及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一般项目“数学实践教学与学生优秀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非常重要.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

教学最基础的阶段即为小学教育,它是教学的启蒙阶段,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对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学生起到一个奠基作用.这也对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教师拥有广阔的文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数学理论素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教育专业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程的设置上以主修教育学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的基本理论,还辅以有语言课程、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等选修的文化类学科.数学是基础文化的课程,也是数学教育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一直以来我们沿用的教材都以传统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材的不断改革,旧有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系统和封闭的教育空间不仅不利用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更是束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以智取向”的教育背景,目前,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实际效果与发展目标存在差距,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因此,创新与发展数学教育任务艰巨.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

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为目的.旧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和经验教学为主,缺乏以实践和创设情境课堂为主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堂课摆脱不了刻板、单一.本身小学数学教育面对的是年龄段在6~12岁之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若以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加以创新变革,则将导致国家在小学数学教育上与国外,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数学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从高校培养具有数学实践能力的教师尤为重要,也是创新课堂的手段之一.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

小学的数学教育现实情况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小学教育的大学生,对教育理论很娴熟地认知,各项技能考试也能够顺利通过.然而针对实践能力,一直是高校培养小学教育老师的一个薄弱环节.高校教师要抓好关键点,充分利用院校资源,积极提高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数学实践,譬如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学建模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现状

(一)数学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仍以理论教学为主

由于受到部分院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影响,许多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都缺乏教学实践课程,存在部分院校为完成教学学分,随意添加理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在缺乏科学依据和参考的情况下,设置了更多的理论文化课程,忽略了数学实践课程.

(二)数学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主义,教学质量明显偏低

从一个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关注下,部分院校不是没有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恰恰是在表层工作上做得非常到位,而实际付诸的工作收效甚微.这就导致了由于部分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真正深入开展.形式主义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大阻力,破除阻力才能在根本上形成.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策略

(一)对教学观念加以创新,体现教学的价值

现如今,虽然教学改革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小学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变为了一种符号教育形式,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据调查,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中,都规定了教学的课程和课时要求,但在现实情况下,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按照课时安排去保障实践教学的量,甚至根本就没有实施实践教学.从另一方面说,存在高校的老师不负责任,不精细设计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再者有些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识模糊,不支持和关注实践教学,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一些教育工作者还把实践教学当作补充教学的策略,没有意识到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活动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水平具有很大的限制.当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资金的充足为基础,然而一些学校资金较为欠缺,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有限,甚至还会刻意地删减实践教学的数量,用理论课代替实践课.其二,实践教学的开展要以教师的科学化教学为基础,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专业水平欠缺,使得他们只关注一些理论和公式的授课,没有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变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三,小学生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太过单一,完全的理论化课程,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教育过于死板,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存在差异,不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着他们思维的扩散,更阻碍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不相一致.

实践教学被誉为是对学生进行锻炼的教学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调动他们思维的主要办法.实践性知识是在一定教育场域下,个体的一种教育性感受和体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性知识仅仅存在于实践中,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生成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育经验与体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它最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促进教师成长.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感知教学场景,发现问题,企图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已成为时展的迫切需要.让教学实践智慧回归教育,让教学实践智慧唤醒沉睡的课堂,让教学实践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教学实践智慧是以创新精神为优秀的教育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不能预测特殊的教育情境,教师难以直接用教育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实践智慧需要在实践中生成和创造.

(二)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

现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较为落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足的培养,阻碍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创新能力的调动起到了制约作用.据调查,我国很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教学中都发现了数学教育的问题,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教学工作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适应,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大问题,一方面与师范教育不重视实践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方式有关.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改变原来的示范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让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改变原来的空洞教学模式.在实习阶段就去开展专业化训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富有乐趣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在专业实践教学阶段,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从进入校门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小学生必须建立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数学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将解决一道题目当作乐趣和挑战,树立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新思想.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入实践内容,丰富教学的手段,运用科学设备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从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的方式是教师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兴趣无法被激发,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还会阻碍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做题的时候反而无从下手.《纲要》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原来的教学办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育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方式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方式.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模拟训练、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教育观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担任校外辅导员、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刚进入校园,还没参与过实践教学,难免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引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提问都是需要考量的内容.对此,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参与的平台,让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通过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事件和情境之中,了解和体验教学行为或教学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小学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从而认识到教学的真正意义,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

结语

高校的教学理论研究是高校开展教学的理论参考.我们开展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是为了实现教学的革新与改变的目的.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综合论证可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的策略是: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三大策略不一定是实现数学实践教学的唯一途径,然而却能成为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支撑,为促进国家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做出应用贡献.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认识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新理念;落实责任;分层管理;家校联系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最基础的环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良好的管理是教育教学长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探究创新管理模式。如,探索建立家校共管管理机制、师生共管机制、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等,让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都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体现到具体做法上,学校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等,邀请家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订和管理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民主化,更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让学校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细化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

教育是一个精细的艺术,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因此,在教育管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切不可粗枝大叶。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不断细化各项管理的工作要求,让每一项要求都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靠实管理责任,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如,在学校安全管理上做到时段划分明晰,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安全工作24小时无缝对接机制,这样才能让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让管理不再是校长一个人或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

三、依据学生特点,实现分层管理

任何管理都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是如此。因为小学教育是除过成人教育之外年龄跨度最大的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所造成的心理发育状况、认知能力等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而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准则和管理措施进行分层管理,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管理。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做到分类管理,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让管理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管理能力对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一支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的反思意识、执着的实践精神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呢?

1.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工作,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让教师增长见识,更新理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2.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通过顶岗培训、下乡支教、联校走教等措施加强教师交流,从而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让每一位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以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4. 加大教育优秀管理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进一步提高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待遇,积极改善边远和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来吸引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和农村学校从教,进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管理能力。

五、强化家校联系,形成管理合力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管理对家庭教育有着更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校共同管理机制,对于学生在学校或家庭出现的各类情况,家校之间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家校管理合力,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总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的教育教学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小学教学由于其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更严、更细、更高,这就需要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获得成功。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及优化策略

【摘 要】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发对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具有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以能力为重,而在各项能力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优秀地位,其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未来培养的小学生的质量。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承担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重担。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小学教育专业应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从问卷调查并结合课堂观察和对指导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用语不规范,缺乏感染性。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对指导教师的访谈,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口头语过多,语速过快,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讲课内容不连贯,偶尔会出现卡壳的情况。语言表达缺乏一定的感染力。表情紧张、不自然,走动过于频繁,站位不恰当,手势过多。其次,书写不规范、板书设计不合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板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字迹不够工整,书写不规范,个别板书有错别字出现,个别字笔画书写有误,板书书写姿势不当,板书设计不合理等。第三,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多媒体过度依赖,有些同学会花非常长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课件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者课件制作太过花哨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问题。

二、教学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且运用缺乏适切性(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较差(4)师生交流互动理解片面,层次较浅等

三、教学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不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创新,只是按部就班的能够把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下来。而在同其进行访谈问及原因时,很多同学表示“光顾着把课上下去,很少考虑创新”、“自己不知道如何创新”、“很多教师都是这么上课,那么我也用这种方式”等等。

四、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如下策略

(一)优化培养模式,借鉴中师特色。

1.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其文化素养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程度的综合性。

2.借鉴中师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在小学教师培养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特别是进入本科阶段后,一些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富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正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往往重视不够而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如何教。由于急于向本科院校靠近,其原有的中师特色,尤其是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特色,也在逐渐淡化和消失。因此,借鉴中师特色,尤其是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重视的特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优化教育理论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学方法

1.丰富教育理论课程门类,加大课程学时比重,更新课程内容。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的掌握。因此,要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首先必须让其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目前很多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种类有限,尤其缺少和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理论课程,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硬性的理论知识,缺少相应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要丰富教育理论课程,尤其要多增加一些小学生、小学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拓展教育视野,以形成更加全面、扎实、实用的理论功底。同时,针对教育理论课程地位低下,课时比例较低的问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重新制定课程计划,加大教育理论课程课时数,使教育理论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有合适的比例。

2.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树立示范作用。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数量有限,目前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课程都是以合堂的形式来进行,这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理论课程师资力量的投入,不断壮大教育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同时,注重提高教育理论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理念,把这些新的理论灌注到教育理论课堂中,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论知识。

(三)强化技能训练,增强角色意识

1.强化“三字一话”训练。“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它是每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成熟且各方面都属于初学者的小学生,对其具备的“三字一话”的标准和要求更高。因此,每个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三字一话”本领。

2.加强艺体劳技能的训练。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艺体劳等方面的技能。

3.加强说课训练。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说课方面的训练,大力开展说课活动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4.加强课堂模拟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就是在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情景下,按照课堂教学应有的条件而组织的教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方式就是“角色扮演”训练。这种训练的操作程序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利用类似表演的方式来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四)改革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延长并合理安排教育实习时间。2.加强对教育实习的指导和监督力度。3.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互惠关系。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精神,小学教育专业应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制度建设,推行顶岗支教,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之一。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学习,密切联系小学,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平台。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结构、内化素质结构”的总体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上应强调以“学术性、师范性”为特色,以能力本位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拓展、综合素质等五级课程平台,强化儿童发展、教育哲学、小学教育概论、班级管理、教育政策法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等课程,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育专业素质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合理分配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方法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各部分的课时比例,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努力构建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长。为此,大学一年级应侧重教学基本功(包括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声乐与器乐、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等)的训练与专业情感的初步培养;大学二年级应侧重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能力等)的训练与教育理念的形成;大学三年级在继续培养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活动、联系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等),并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专业情感与教育理念,培养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学四年级则侧重培养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计划、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撰写教育故事与小论文等)和自我专业特长(即经过实践训练,学生在专业能力某方面形成的一定的优势,如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实施途径,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如,教师语言、音乐、美术、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理论课程可按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实施观察学习、模拟学习,加强形成性评价,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各课程还可加强课堂教学的延伸,如,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加强课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辅导,弥补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学习笔记,记录课外阅读(理论、案例等)的摘要、反思成果等,拓展学生视野;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加强微格教学,组织到小学见习实习,指导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阅读教育名著,研讨教育热点问题,撰写教育小论文,开展教育手抄报、读后感、教育教学技能等各类教育技能比赛,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笔试、技能考试、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如:教师口语、书法、音乐、美术等必修课期末可采用抽签决定考试题目、相关教师组成评委组打分的考试方式;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可采用闭卷考理论、开卷考技能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拓展课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表达艺术与训练、儿童歌曲创编与伴奏、儿童舞蹈与唱游、儿童故事表演与创编、教玩具制作、书法艺术等也可采用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实践教学的又一基本途径。小学教育专业应制订并落实课外活动的制度与措施,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学生社团,列入每学期系部、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将社团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有机结合,广泛成立各类学习型、活动型社团,如支教社、文学社、心理辅导站、大学生合唱团、手工制作、声乐、体育、书法、朗诵等多个类别的活动社团。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锻炼,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锤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开展普及性的群众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与能力的检查与训练,如由学习部负责实施普通话、书法、简笔画、声乐、舞蹈等教学基本功每日一练活动,保证课外训练的制度化、经常化与常规化。同时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手工制作、简笔画、歌舞等专业展示,举办简笔画、书法、朗诵、演讲、器乐、手抄报、讲课、说课、评课、组织班队活动、课件制作等教师能力大赛及征文比赛(文学、教育心理、儿童文学等)、手抄报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等,提高学生开展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加强校内实践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重视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提出,要“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小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密切联系小学,了解小学的教育与管理实践,获得对小学工作内容和运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将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内容具体化、制度化,力求每次见、实习前均有基础教育名师举办讲座或公开课,做到整个见习、实习过程都安排专门教师全程带班,加强指导;见习、实习后都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反思,写出日记、总结、小论文,组织学生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层次化、自主化和反思化。

四、推行顶岗支教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教育实践与体验”中要求: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参与指导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队活动,获得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经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据此,根据学校定位、地理位置、课程时间比例要求等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实践锻炼的经常化,小学教育专业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小学加强联系,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展顶岗支教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又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当地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服务地方,从而实现多赢。

为此,小学教育专业一方面可以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支教小组,在进行充分的“上岗”前的集中备课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定时间、定课时、定人员,有组织地到支教学校任教和辅导课外兴趣小组,增加学生对小学及小学生的直接感知,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充分利用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到小学顶岗支教,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实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课外活动,进行教育观察、调查与课题研究等,深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要准确分析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构建科学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小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推进小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对策和建议,对于推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当前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

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改革与深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职业,在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地位。它是形成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专业化的必要阶段,对于合格教师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 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出台,《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实践教学一直是备受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和柯兰蒂宁致力于探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专业知识场景和教师专业身份之间的关系,主要成果《教师专业知识场景》一书从多个层次探讨教师专业生活,探究了教师知识的领域以及如何应用到教师的生活之中。

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在题为《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中提出,为教师职业做准备的最好环境,是一所联系大学和中小学的临床实践学校。同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题为《明日之教师》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专业发展学校中实习教师、大学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应当建立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水平。在霍姆斯小组看来专业发展学校是“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和发展”所能考虑的最佳的学校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荷兰莱顿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贝加德、威鲁普和梅叶等学者,开始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具体的学科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和科学教育等)、教师评价、新手教师和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比较以及专业身份等方面的研究。在《师范生吸收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与自我信念的比较》一文中指出,师范生获取各种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自我信念、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理论,作者调查了荷兰教师培训机构的 35 位师范生及其他们的指导教师,报告显示,总体而言,师范生能够部分吸收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论是:技术的应用对于师范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三、访谈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围绕研究的问题,与多名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小教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了解淄博师专小教专业毕业生成为小学教师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访谈主要是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进一步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对策。

四、基本概念界定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于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独立的教师教育专业。通过本专业的培养,让学生树立小学教育工作情感,系统掌握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小学教育工作技能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成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小学师资人才。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内涵,首先,小教专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与其他任何专业一样有学术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其次,是一个教育类专业,服务于教育工作领域,培养师资人才,即教师教育专业;其三,小教专业最基本的要素是“小学”,是服务小学教育和小学生,以培养小学教育工作专业人才为特色。“大学层次的专业学历水平”、“教师教育”和“服务于小学教育和小学生”构成了小教专业的基本内涵。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职业技能训练课、教育实习见习、微格教学、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

五、结语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等多个领域,需要整合相互关联的多种教学要素。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导致本文存在很多缺失和可商榷之处。对淄博师专的实证分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文中对小教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及成因的分析,大部分是在淄博师专实证分析和对部分高校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也有一些是文献的参考、归纳和总结,尚缺少对某些调查结果数据的深层次分析;所提出的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其中一些观点和提法还不甚全面和科学,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虽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一个新的小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而非实践之中的具体形态,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证明,所设计的内容也还非常粗浅,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要素也缺乏足够的分析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