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26 03:18:02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中学 河北 定兴 072650)

比较是人们确定事物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的对象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各种感知效果,有利于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提高记忆.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便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的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肢解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产生兴奋,“求同存异”的结果 就有可能发现“新大陆”,而知识的“正迁移”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成。难怪有人说,教学中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用已知启发未知,以新知巩固旧知。

比较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可行可用,值得大力提倡,通过比较探究课的教学,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1 可比点的确定

这是比较法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学中的比较,首先便必须考察所比较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么相同或者相似,要么不同,只有确定了可比点,才有可能开展比较。

古诗《钱塘湖春行》与现代散文《春》,这两篇文章的体裁不同,但抒写春天的云淡风轻、水涨草绿、花迷鸟叫,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对春的感悟确是心有灵犀,它们的“可比点”正是文章作者对春描写的相似之处。如果教师在讲解《钱塘湖春行》时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进行比较,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便会更加透彻,而且还增添了对美丽之春的喜爱之情。

2 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这是比较法教学得以深入的关键。寻找“可比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能在比较的基础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求更深层的意蕴,这可以说是比较法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还是举《钱塘湖春行》为例。同学们寻找诗文与《春》的“可比点”时发现,白、朱二作者虽然所处年代相距久远,但是对春天的认识和感知却是不约而同的。经过分析、讨论之后他们明白:诗、散文中所体现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正好表现了作者都有一颗接近大自然的心,说明了两位作者审美观的接近。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伤春”的例子(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和彷徨,),说明“咏春”人的心态,从而告诉学生一个这样的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景随情变,情随景生。通过纵横比较,学生会明白诗、散文之中情和景的关系。

3 总结规律

运用比较进行单元教学时,要注意总结共同性的规律。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课本,每单元都有比较课文的篇目。人物主次、事件详略的安排,都是围绕主旨来确定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指导学生认识“根据主旨确定人物主次、事件详略”、这一普遍规律,从而运用到课文分析、平常写作中去。

吕淑湘认为:“成功的揭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又说“课堂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法都会变成一个公式。”所以运用比较法也要灵活运用,这个“活”便要靠教师本身的教学实践,而这来源于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事实证明,无论是教还是学,运用比较这种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其功效不可低估。当然,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比较的对象要注意代表性,力求使学生通过比较,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其次,确定了比较对象和内容后,可提前让学生预习,而教师更应认真备课,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把握好比较内容的难度。语文教学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整体结合上去把握,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怎样才能做到从语文教学整体结合上去把握,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呢?

首先要用比较法去研究学生。把所教班级与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环境条件、家庭的配合及是否喜欢学习语文等,都加以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差距,为语文课堂教学正确运用比较法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其次,要运用比较法去研究教材。一册书单元与单元之间文体是否相同,比如小说单元与说明文单元,知识的侧重点当然不同,即便是同类文体篇目的知识,也得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去比较分析。

为了使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更加全面地把握好知识点,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将篇与篇之间联系起来,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我们学习《孔乙己》时,就可将它与《范进中举》联系起来。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命题作比较,把两篇文章的作者鲁讯和吴敬梓的时代、写作背景及个人风格作比较,把两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孔乙己和范进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作比较。通过文章的题目、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全方位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两篇文章的命题方式不同,作者的时代和写作背景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但从具体内容来看,却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环境和具体人物前后的比较,深刻地活画出范进的发疯,孔乙己的“阿q”形象,都是封建社会所毒害下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知识点,而且对小说在表达上的共同点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将所教的东西理顺、编排、透视到每个知识网点上,再复杂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也不难。适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围绕着同一话题,引起大家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意见分歧,有师生看法不一,有教师观点相左,有教师见解与语文内容或权威观点产生矛盾。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较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如何运用比较法在课堂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解决学生的意见分歧。

学生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致,这在语文课堂上是最为常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常会针对一个话题据理力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每遇此况,我都注意认真揣摩他们意见的缘由和思想,去发现他们的"之所以然",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分析"临事而迷"这一成语的词性及关系时,学生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偏正式动词短词、并列式动词短词、偏正式形容词短词、并列式形容词短词。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答案?我只是把四个答案板书黑板上,不急着公布谁是谁非,因为留着悬念倒有利于诱发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临事而迷"的意思,这里关键是弄清"迷"是何义。"迷"是"迷惑、糊涂"的意思,它一般不能带宾语,同时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反映了形容词的词性特点。进而我又组织学生回顾偏正与并列两种关系的特点,加以比较区别。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比较辨析,教师未下判定,学生却已经找到了正确认识,一致认定"临事而迷"是偏正式形容词短语。得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还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从而掌握在课堂上已经演绎过的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训练,不仅弥补了有关知识的缺漏,还纠正了以往解题的错误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分析能力。

二、解决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

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师生平等。我经常向学生宣传做学问应该不"唯书",不"唯上"而"唯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认为做学问除了要谦虚外,还要有破除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向权威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倘若养成勤思考、常比较、敢质疑的习惯,那么不仅能克服死读书的僵化局面,还有助于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自觉辨清问题的是非,提高自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同步提高,真正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积极作用。另外,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他们与教师开展学术争论,并不影响教师威信,反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更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这无疑为"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润滑剂,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师生分歧意见的比较,有利于教师捕捉学生偏见的根源,一旦发现,教师就紧追不放,授之以理,这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吧。当然,让学生充分发表议论,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促进,必须在课前课后多花时间,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处理更科学。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错误见解,以刺激学生据理力争,在课堂上形成唇枪舌剑的局面,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好语文这门功课的欲望,而且也造就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胆略。

三、解决教师之间的意见分歧。

调换课任教师在教学中是常有的事。新任教师复习旧功课,难免遇上这种情况:对某知识或某问题的看法与前任教师的意见不尽统一,甚至有严重的分歧。那么学生该听哪位教师的呢?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我的态度很明确,教师的看法不意味着永远正确,它只代表一家之说。面对不同意见,学生自己要动脑筋,比一比,想一想,谁更有理就听谁。记得组织学生复习宋代名家范仲淹的佳作《岳阳楼记》时,翻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句话,我的译文是:"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的雄伟景象。"或者"这就是岳阳楼(所面临的)雄伟景象。"而前任教师的译文则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当学生无所适从时,我坦率地告诉他们,语文老师意见不统一是常有的事,做学问不应盲从,要肯动脑筋,比较两个译文应好中选优。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上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对象显然是洞庭湖,而不是岳阳楼,那么下文中的"大观也"能说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吗?当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满意答案后,还认识到学海无涯,文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认识到要想获真知,就要善于比较选择,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全面、更准确、更透彻的理解,从而真正消化和掌握。

四、解决教师与课文之间的分歧。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常以此告诫学生要正确对待书本,树立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的观念,这样才能避免死读书。我鼓励他们在虚心学习的同时,对课本里的某些不合理的内容要敢于怀疑,并大胆指出。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就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平时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大胆地"以书为敌",我特别注意去发现书中一些明显的谬误,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去比较鉴别,判断出谁是谁非。课文中对成语"油然而生"作如下解释:"形容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于这个解释,我不敢苟同,查询了几本词典后,更增添了决心否定它的信念。于是,我告诉学生,书上对"油然而生"的解释不妥,并造句说明——假如我们在黑夜时听到怪异的声响,或者突然遭受亲朋好友的误会,那么一种恐怖的心情或痛苦的情绪就难免油然而生了。所造的句子情理上无可挑剔,那么若照课文上的说法,所谓的"恐怖"或者"痛苦"又是属于哪一种好的"思想感情"呢?这种归谬法的推理和比较立即否定了课文中的说法。仅此我觉得还不够,树立正确的观点还要进一步以理服人,我对学生说,"油然而生"原指油在加温时达到一定的温度,其液体自然而然往上涨溢,后来人们借此来形容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刺激,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油然"侧重表现自然而然的精神状态,而不在于限制感情的好坏。我的道理论证让学生心悦诚服了。前几年初中课本中载有元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其课文题目为《母亲的回忆》。我把这个题目交付给学生讨论,让他们联系课文内容作比较。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对《母亲的回忆》这个题目产生了怀疑,师生达成共识:只有把题目改成《对母亲的回忆》或《回忆我的母亲》,文章的题目与正文内容才能达到一致。近年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果然改成了《回忆我的母亲》。许多学生在事实面前领悟到,尽管是名家名篇,其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也并非天衣无缝、白玉无瑕,只要肯于思考,敢于怀疑,勤于比较,读书就能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出真谛。

事实证明,无论是教还是学,运用比较这种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基功效不可低估。当然,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比较的对象要注意代表性,力求使学生通过比较,对某知识点或某问题的悟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其次,确定了比较对象和内容后,可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而教师更应认真备课,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好比较内容的难度,难度适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的比较法教学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认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再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方面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的途径和方法: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授《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课文时,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①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春、冬、夏、秋);②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了基本的表现手法——绘景抒情;③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从时间上看,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从时间上看,可从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定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型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文,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内容有:“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人民大会堂这两座建筑的不同特点,而且只用了一课时的时间,解决了原本两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法教学

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引导学生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在教授第三册《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时,我就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册的散文《荔枝蜜》中有关“蜜蜂”的一段描写,然后导入新课。通过比较法教学,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中的作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四、思想内容的比较法教学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教授《短文两篇·陋室铭》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将之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组织学生反复讨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德馨”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要,但要以“国”为重,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安贫乐道。也明确了:不同时代,德的标准是不同的,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五、文章结构的比较法教学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采用什么结构,要取决于文章内容。一个完美的艺术结构,是最能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而且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在教学中,我对结构精巧的文章常常爱不释手,总要引导学生到精巧的艺术殿堂里去领略一番。如《驿路梨花》一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是“学雷锋,做好事”。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将顺叙与倒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领略完美的艺术结构,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是使文章曲折、委婉、悬念叠起。

另外,还有句子和词语的比较教学等,其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比较法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方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要把教与学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师在实施比较法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坚持“参与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之上的,要为学生留有“教学空白”“教学间隙”,让学生驰骋其间,比较法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运用“参与式”的比较法教学,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单篇”“单向”性的授课模式,实行“综合”“横向”性连贯比较,这就有利于教师把握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而且,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改变学生学语文只学词语、分层次、归纳中心等呆板的模式,改变诸如“划书”“背诵”等机械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城县一中】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的比较法教学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

再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这四篇文章时,就将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①四篇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春、冬、夏、秋);②四篇文章的标题都揭示基本的表现手法——绘景抒情为主;③四篇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从时间上看,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从时间上看,可从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内容有:“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建筑群的不同性质,而且只用了一教时的时间,解决了原两教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体裁课文比较教学

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为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在教第三册《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就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册的散文《荔枝蜜》中有关“蜜蜂”一段描写,然后导入新课。通过比较法教学,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中的作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四、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短文两篇·陋室铭》一文时,指导学生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梅岭三章》进行比较,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议论有关刘禹锡提出的“德馨”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清廉固然要,但要以“国”为重,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安贫乐道。也明确了:不同时代,德的标准是不同的,当今我们提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五、课文与学生习作的比较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作文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学为写作服务,将课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小学里就开始了,可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还是写不好,常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不具体,欠生动,枯燥得很。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抓住“冬天雪地捕鸟”这一节,与学生的一篇没有具体描写的作文进行比较教学。通过逐句比较,学生们认识到:课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挑选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将捕鸟的过程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焦急等待心理、专心致志的神态、详细准备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了。通过比较,学生受到很大启迪。

六、文章结构的比较教学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采用什么结构,要取决于文章内容。一个完美的艺术结构,是最能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而且是最能引人入胜的。我在教学中,对结构精巧的文章常常爱不释手,总要引导学生到精巧的艺术殿堂里去领略一番。如《驿路梨花》所表现的内容是“学雷锋,做好事”。在教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将顺叙与倒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领略那完美的艺术结构,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是使文章曲折、委婉、悬念环生。

七、表现手法的比较教学

表现人物,可从正面来表现,也可以从侧面来表现。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作者在选择表现手法上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酌斟再三的。我在教学中,常常抓住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比较法教学,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我在教《第二次考试》时,就对陈伊玲有关的侧面描写进行比较分析(请一位同学改用第一人称自述),经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对陈伊玲过去的经历及第二次考试失败的原因用侧面描写,更能突出陈伊玲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谦虚腼腆的性格。

另外,还有句子和词语的比较教学等,其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比较法教学“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方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的,要把教与学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师在实施比较法教学应

特别注意坚持“参与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加之上的,要为学生留有“教学空白”、“教学间隙”,让学生驰骋其间,比较法教学就能达到优化程度。 运用“参与式”的比较法教学,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单篇”、“单向”性的授课模式,实行“综合”、“横向”性连贯比较,这就有利于教师把握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而且,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改变学生学语文只学词语、分层次、归纳中心等呆板的模式,以及诸如“划书”、“背诵”等机械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围绕着同一话题,引起大家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意见分歧,有师生看法不一,有教师观点相左,有教师见解与语文内容或权威观点产生矛盾。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较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如何运用比较法在课堂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解决学生的意见分歧。学生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致,这在语文课堂上是最为常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常会针对一个话题据理力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每遇此况,我都注意认真揣摩他们意见的缘由和思想,去发现他们的“之所以然”,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分析“临事而迷”这一成语的词性及关系时,学生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偏正式动词短词、并列式动词短词、偏正式形容词短词、并列式形容词短词。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答案?我只是把四个答案板书黑板上,不急着公布谁是谁非,因为留着悬念倒有利于诱发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临事而迷”的意思,这里关键是弄清“迷”是何义。“迷”是“迷惑、糊涂”的意思,它一般不能带宾语,同时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反映了形容词的词性特点。进而我又组织学生回顾偏正与并列两种关系的特点,加以比较区别。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比较辨析,教师未下判定,学生却已经找到了正确认识,一致认定“临事而迷”是偏正式形容词短语。得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还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从而掌握在课堂上已经演绎过的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训练,不仅弥补了有关知识的缺漏,还纠正了以往解题的错误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分析能力。

解决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师生平等。我经常向学生宣传做学问应该不“唯书”,不“唯上”而“唯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认为做学问除了要谦虚外,还要有破除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向权威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倘若养成勤思考、常比较、敢质疑的习惯,那么不仅能克服死读书的僵化局面,还有助于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自觉辨清问题的是非,提高自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同步提高,真正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积极作用。另外,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他们与教师开展学术争论,并不影响教师威信,反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更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这无疑为“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润滑剂,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师生分歧意见的比较,有利于教师捕捉学生偏见的根源,一旦发现,教师就紧追不放,授之以理,这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吧。当然,让学生充分发表议论,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促进,必须在课前课后多花时间,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处理更科学。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错误见解,以刺激学生据理力争,在课堂上形成唇枪舌剑的局面,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好语文这门功课的欲望,而且也造就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胆略。

解决教师之间的意见分歧。调换课任教师在教学中是常有的事。新任教师复习旧功课,难免遇上这种情况:对某知识或某问题的看法与前任教师的意见不尽统一,甚至有严重的分歧。那么学生该听哪位教师的呢?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我的态度很明确,教师的看法不意味着永远正确,它只代表一家之说。面对不同意见,学生自己要动脑筋,比一比,想一想,谁更有理就听谁。记得组织学生复习宋代名家范仲淹的佳作《岳阳楼记》时,翻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句话,我的译文是:“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的雄伟景象。”或者“这就是岳阳楼(所面临的)雄伟景象。”而前任教师的译文则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当学生无所适从时,我坦率地告诉他们,语文老师意见不统一是常有的事,做学问不应盲从,要肯动脑筋,比较两个译文应好中选优。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上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的对象显然是洞庭湖,而不是岳阳楼,那么下文中的“大观也”能说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吗?当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满意答案后,还认识到学海无涯,文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认识到要想获真知,就要善于比较选择,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全面、更准确、更透彻的理解,从而真正消化和掌握。

解决教师与课文之间的分歧。“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常以此告诫学生要正确对待书本,树立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的观念,这样才能避免死读书。我鼓励他们在虚心学习的同时,对课本里的某些不合理的内容要敢于怀疑,并大胆指出。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就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平时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大胆地“以书为敌”,我特别注意去发现书中一些明显的谬误,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去比较鉴别,判断出谁是谁非。课文中对成语“油然而生”作如下解释:“形容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于这个解释,我不敢苟同,查询了几本词典后,更增添了决心否定它的信念。于是,我告诉学生,书上对“油然而生”的解释不妥,并造句说明——假如我们在黑夜时听到怪异的声响,或者突然遭受亲朋好友的误会,那么一种恐怖的心情或痛苦的情绪就难免油然而生了。所造的句子情理上无可挑剔,那么若照课文上的说法,所谓的“恐怖”或者“痛苦”又是属于哪一种好的“思想感情”呢?这种归谬法的推理和比较立即否定了课文中的说法。仅此我觉得还不够,树立正确的观点还要进一步以理服人,我对学生说,“油然而生”原指油在加温时达到一定的温度,其液体自然而然往上涨溢,后来人们借此来形容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刺激,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油然”侧重表现自然而然的精神状态,而不在于限制感情的好坏。我的道理论证让学生心悦诚服了。前几年初中课本中载有元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其课文题目为《母亲的回忆》。我把这个题目交付给学生讨论,让他们联系课文内容作比较。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对《母亲的回忆》这个题目产生了怀疑,师生达成共识:只有把题目改成《对母亲的回忆》或《回忆我的母亲》,文章的题目与正文内容才能达到一致。近年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果然改成了《回忆我的母亲》。许多学生在事实面前领悟到,尽管是名家名篇,其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也并非天衣无缝、白玉无瑕,只要肯于思考,敢于怀疑,勤于比较,读书就能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出真谛。

事实证明,无论是教还是学,运用比较这种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基功效不可低估。当然,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比较的对象要注意代表性,力求使学生通过比较,对某知识点或某问题的悟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其次,确定了比较对象和内容后,可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而教师更应认真备课,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好比较内容的难度,难度适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