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25 02:41:42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护理人文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摘要: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符合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首先要求服务者懂得“人”的内涵。中国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相对薄弱导致护士缺乏人文精神,这造成护理理念与职责内涵内化障碍,直接影响人文护理。

关键词:人文教育; 护理教育; 科学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只有向护理学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注入更多的社会重视。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要求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因此,护理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传授生物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提高人文关怀能力,使毕业生能做到以人为本,为病人服务。

1 护理人文教育的意义

1.1 满足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需要从医学发展趋势来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要求当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生物医学科学知识,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才更能体现护理学的特点与内涵。

1.2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要求护理学生必须成为既具有创新意识,又要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于一身的基础踏实、知识面广的高级护理人才。而由于中国的护理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对人文医学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个性培养与发展,压抑了才能与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若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赖于人文教育的加强。

2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2.1 教育理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早在2O世纪6O年代,美国护理界就开始重视社会科学和文科学的教育,2O世纪8O年代以后进一步加强,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改革。要确护理教育的任务不是制造护理机器而是培养护理人才。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人道主义责任信仰的教育。

2.2具体内容与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国外的人文教育注重实效性,特点是将人文科学整合到护理专业教育内容之中。许多国家的护理教育者均有报道认为:在护理课程中融人人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指导护理工作,促进护理工作 。因而护理教育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增加人文课程的内容。

3.护理人文教育的策略

3.1早期安排学生进入护理实践场所,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人文精神;或参加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情境中去体验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教师应用其人格力量、教学行为来表达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就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集大学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等一体的融洽的环境。护理院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人文内涵,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文化;要结合护理教育的特点,开展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3.3 管理制度学校制度和学校管理应以人为本。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在管理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文关怀 。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氛围;要以尊重、理解、平等、友善的人际交往理念,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3.4 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文精神这一发展趋势来看,医学学科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精选人文课程,开设一定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辩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3.5 培养护生良好护理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实施“以人为本”护理工作的前提。护理职业道德体现在爱岗敬业、自尊自强、尊重病人、一视同仁、刻苦钻研、语言谨慎、举止端庄、团结协作等方面。这些宝贵的品质需要进行精心的培养才能产生。

总之,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护理教育者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改革新方法、新思路,提高护士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护理教育才能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中职护理人文教育分析

1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

运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文字修养。

1.1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开发并实施[3]。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往往以教师的学科知识讲授为主,而PBL教学法则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实施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PBL教学法是外科护理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渗透。例如急腹症病例,刘XX,女,29岁,未婚,IT工作者。平时工作很忙,但身体很好,偶尔犯点“胃病”,吃点胃药就好了。这一天中午12点左右“胃病”又犯了,为持续性的上腹胀痛,伴有恶心,无呕吐。吃了点胃药,喝了点热水也不见好转。下午下班后腹痛迅速加剧,并以右下腹痛为主,无法行走。在男友的帮助,于晚上7点推送至医院看急诊。首先,将学生分为8组,先组内讨论问题,在讨论中保证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然后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交流发言,交流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并注意掌握讨论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若各小组讨论中出现分歧,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答辩,然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分析总结,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建立完善知识系统。学生间的讨论和争辩为其理解、记忆知识打下基础,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文字修养。

1.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以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病人人文关怀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去体验情感。如乳腺癌大部切除术后,由于患者要切除乳房,病人表现为无所适从、焦虑、恐惧、自卑等一系列心理反应。这时,要求学生换位思考,揣摩患者细微的心理感受,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加深学生对病人人文关怀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面对这种病人,护士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关心、理解、体谅患者。在给患者进行伤口换药时,不能有任何厌恶患者,歧视患者的动作和表情,同时还要教会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对装有义乳的病人要详细讲解义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增强防护意识,拓展人文关怀的内涵

护士常需要投身到各种复杂的救护现场,随时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护士在关爱病人的同时也要关爱自己,只有加强自我防护,才能更好地对伤者进行施救,从而拓展人文关怀的内涵。比如在进行心肺复苏练习时,应先评估现场环境,确保自身与伤员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施救。如触电的病人应先切断电源;煤气中毒的病人应先关煤气开关,或把病人拖到空气清新处才进行施救。又如说在对破伤风病人进行换药时,要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等,而有开放性伤口的医护人员禁止跟病人接触,同时还要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换药时应该考虑到病人细微的心理感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病人的隐私部位,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操作动作要规范、轻柔,避免弄疼病人。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对病人用过的敷料要注意焚毁。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慎独修养,使学生养成严谨作风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重要范畴,是指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办事。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时候护士都是独立工作的,因此在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慎独”修养。比如在给模拟人进行静脉输液练习时,教师应观察学生是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遵循科学规范的输液程序,如戴好口罩、帽子,穿好护士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分析危害性,以培养学生的“慎独”修养,从而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4倡导“服务育人”的人文意识培养理念

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医院和患者服务,这就决定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的合格人才,其学生必须德才兼备,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沟通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时向学生灌输“到基层、到社区、到农村去工作”的就业理念,教育学生要转变观念,认识自我,正确定位,明确“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民营医院”的就业方向,调适毕业生的高期望值的就业心态。总之,人文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终身教化的过程,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承担的人文教育的责任,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而护生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文教育的主体,主动参与到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去,成为能够真正适应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春晖工作单位:梧州市卫生学校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护理人文教育论文

1护理人文教育的现状

1.1教育体制问题

我国实行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初高中阶段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般招收理科生为主,入校后又多注重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实践,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在护士中存在先天性不足。

1.2医学院校护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脱节

我国医学院校护理教育上缺乏统一的护理人文教育教材,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些院校甚至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开展护理人文教育课程。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护理人文教育时间占护理学授课时间的比例高达13%,与此相比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占护理学的授课时间仅为7.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各医学院校承担护理人文教育的教师多为非医学专业,缺乏医学及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难以联系医学实践和紧跟医学的发展,因此单纯的护理人文教育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护理人文教育课程多作为非必修课程,而且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对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有调查显示,护士对人文精神的内容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比例占78%,在校期间护士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的比例高达91%。

1.3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缺乏

目前医院的护理队伍以“80后”、“90后”护士为主,绝大多数会都是独生子女,受家人宠爱,社会挫折少,多以自我为中心,平时也不善于换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存在爱心不够的现象。各级医院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更多关注的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和护理技能的考核,在护理人文教育方面的培训也存在严重不足,在医院建设中也多注重医院硬件投入和医疗新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文文化在医院软件建设中的重要性。

2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2.1带教工作应以实习护士为中心实习护士来到医院,对新的工作环境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对临床上的工作常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临床带教教师应了解实习护士对新环境不太适应的这个心理过程。在工作上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和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使实习护士能很快度过心理和工作上不太适应的阶段。各临床科室应结合本科室特点和实习护士的实习计划和内容,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明确职责,让有带教经验的教师在实习护士进科室时进行集体的培训工作,使实习护士能很快熟悉科室的特点,科室物品的放置地方,能很快融入实习角色中去。从以往的带教经验来看,刚去临床的实习护士忽视日常的护理工作和与患者的交流,多注重掌握打针、挂水等操作技能,认为学会后自己就个合格护士了,而且一旦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就可能出现思想松懈、工作要求降低的现象,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带教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强调会打针、挂水是一个护士对自己最低的要求,做到这一点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要向她们灌输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从基础护理作手,讲解每个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教会她们从每天的基础护理中发现患者疾病的变化,充分体会一个好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提高她们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从业思想,也使她们在思想上能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对实习护士取得的进步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自信心和克服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2.2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为实习护士的带教教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实习护士今后的工作表现,因此带教教师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技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人文护理的意识,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深刻影响带教的实习护士,使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追求护理技术的进步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以利患者疾病的恢复。

2.3注重日常礼仪规范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习护士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做到衣帽整洁、端庄大方,在平时工作中保持精神饱满和面带微笑,给患者和家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在和患者接触过程中实习护士要注重礼貌和礼节,做到语言轻柔,态度热情,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协助带教教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在给患者做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4加强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

南丁格尔指出:“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的生命和人类”。由于目前实习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使她们在人际交往上能力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再加上在学校阶段人文教育的不足,因此较多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存在语言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患者家属和患者对实习护士也存在实习护士操作能力差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一旦操作失败或者沟通上不注意容易出现护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误解和不信任,因此给予实习护士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够迅速地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全院护理服务中使用统一的文明礼貌用语,除了“三查七对”外尽量不直呼其名,使用恰当的敬称。护士只有对和患者服务要求的不断领会和理解,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礼貌、恰当的语言,不仅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而且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带教教师应指导实习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应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位。第二,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需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做好操作体位。第三,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实习护士应了解所管床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不能因患者职位和文化程度而产生歧视心理,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热情服务,尤其对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更应做好解释工作,尽量用形象、简洁和朴实的话语向其解释清楚疾病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等。第四,平时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语言上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对工作不足方面提出的意见,通过平时多交流、多接触锻炼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对患者的意见要予以尊重和及时的整改,这样可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5强化主动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以往相比护理操作已不仅仅限于简单的打针、挂水,护理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应注意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通过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熟练的操作也可迅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为医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一个医疗团队合作的结果,尤其在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其在重大抢救时角色位置和与其他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工作上的衔接和配合,培养她们在抢救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重危患者的抢救能更快融入医疗的集体中。

2.6心理教育和健康宣教的培训

虽然实习护士在校期间接受过心理学的学习,但是由于心理学多作为非必修课,因此多不被引起学习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患者心理疏导在护理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以消化科为例许多患者病情较危重,如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晚期肝硬化出现的胸腹水、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等。这些患者往往经历长期疾病痛苦的折磨,对未来抱有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非常必要。带教教师应培养实习护士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日常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和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多交流,传递积极的治疗和预后信号,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也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带教教师应根据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特点,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知识向实习护士给予讲解,对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给实习护士做好示范工作,这样一方面使实习护士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认识,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为今后能更快地融入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她们能掌握健康宣教的技巧,为今后如何在语言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相应的准备。

3讨论

我国护理人员在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上,一点不亚于国外护理人员,许多高难度的技术操作甚至令国外护理人员刮目相看。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护士在人文教育上存在先天或后天的不足,导致护士人文素质的不足,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情感沟通和情感交流上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效果。虽然许多医院在推广整体护理,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但是由于护士人文素质的不足,更多是形式上的整体护理,与整体护理真正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目前护理队伍以年轻护士为主,这一点显得尤为明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均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护士的人文素质也已经成为决定临床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是立体的和全方位的,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护士不仅仅需要有实干的精神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和善待生命,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为集高超的护理技能和人文素质于一身的护理工作者。护士临床实习阶段是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为临床护理实践技能的阶段,是培养护士人文素质重要的阶段,也是成为一个合格护士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和培训将影响护士今后的工作能力和人文素质。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要不仅指导临床实习护士将护理技能熟练掌握,更需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以身作则,在和患者的接触中有意识地培养实习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宣教等方面,不断提升临床实习护士的人文素质,使她们做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工作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来服务于患者,通过对患者的关心、关爱和帮助,不断提升整体护理的质量,真正能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王霞虹单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护理人文教育问题与措施综述

1护理人文教育的意义

1.1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士既要护理病人的疾病,又要兼顾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真正从身体、心理等方面对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

1.2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和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工作的繁重和病人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引起的。加强护士人文素养培养,有助于护士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护士沟通能力,从而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2目前护理人文教育的误区

2.1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人文知识学习

各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少,开设形式不合理,课程设计不齐全[1]。首先是因为校方原因,护理人文课程设置的科目少,大部分是选修课,学时安排不足,人文课程教师缺乏,有的人文课程由于没有师资根本无法开设;其次是因为学生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认为护理就是纯粹的技能操作,因此,只满足于学好专业课,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

2.2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

人文课程教师缺乏医学知识,只是单纯地传授人文知识,枯燥乏味,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人文知识,却没有人文精神。专业教师人文修养不够,无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专业课程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情感、态度、道德、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2.3人文教育的方法不够有说服力

许多人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多学点文、史、哲、艺术,请几个专家作讲座。其实最有效的人文教育就是学校教师、实习带教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学校、实习医院的人文氛围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3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3.1合理设置人文课程,改进考试方式

不能把所有人文课程都设为选修课,因为学生对选修课不够重视。此外,还要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学时。人文课程考核不能只采用笔试形式,还要采用口试、面试、讨论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并且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增加人文知识的分量。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

通过讲座、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引用与医学相关的例子,以增加人文课程的趣味性、实用性;专业课程教师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达成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还要注重情感目标、态度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将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比如,学习妇产科护理学“正常分娩”章节后,许多学生会问:“分娩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孩子?”这时,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分享著名作家张晓凤的文章《初雪》,通过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医学专业知识,还从更深层面理解了生命的珍贵,母爱的伟大。

3.3加强学校、实习医院人文环境建设

学校、实习医院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其创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实习医院环境布置要注意体现时代气息,突出人文思想。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理念[2],全面营造人文教育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作者:韩瑞兰 姜春华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青州荣军医院

护理人文教育研究:外科护理人文教育研究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培养护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1]。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

2我国外科护理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2.1重专业轻人文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外科护理学教学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经验式”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偏颇,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人文素质的需要;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2.2人文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护理院校的绝大多数外科护理学教师是在专业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未受到全面教育,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部分教师人文素养缺乏,这反映到教学上就不能在人类文化的广泛背景下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人文科学教师又缺乏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不能做到护理专业与人文知识的渗透和融合,从而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理解不足,影响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2.3护理人文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近年来虽然许多院校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课程改革,增加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但难以形成体系,而且随意性强,规范性差。同时这些课程常常设置在大学的初期,后期是专业课的学习,在后期外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授课教师的人文教育医师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教育。

3加强外科护理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外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既光荣又艰苦的工作。繁重、琐碎及高风险的工作加之来自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使很多刚到护理岗位的护士们感到了心理压力,失去对护理工作的热情,甚至导致较高的护士离职率[2]。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做到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校学习阶段,只有加强对护理学生的人文教育才能增进她们对外科护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3.1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院校和护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进步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应根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成立相应的人文教研室,使人文课程的教育由专门的科室来落实。丰富人文课程的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定期开设人文讲座、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

3.2提高护理学教师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社科教师的事,不能单纯依赖增加人文课时数,护理学教师也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护理学知识的基础上,领略到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21世纪,社会要求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3]。提高护理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在理论课、技能课中渗透人文素质的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和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