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

时间:2022-05-07 03:33:42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法论文

随着国际化都市、数字城市、信息化社会和绿色生态城市等新型概念城市建设的不断涌现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都为我国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和居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以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城市的建筑设计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建筑设计法创造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许多建筑设计法人员对环境问题、人文因素等考虑不周全,在实物的整体设计中往往追求的是标新立异,忽略了建筑物所在的实际环境与城市化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容易导致建筑设计法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1对我国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

现阶段正处于我国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详细规划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土地有偿使用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受到市场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和力度不断加大,保证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失控现象。主要原因有:首先,开发商和建设施工单位往往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这就出现了在实际规划建设当中要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的密度,这样虽然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导致了城市规划严重的失控。其次,作为建设规划单位的领导往往为了突出自己的工作政绩,大力推行招商引资政策,以行政干预强行控制和干涉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笔者认为美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较为合理,主要表现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物,配套的规划性法规也较为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2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法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有很高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将发展规划和建筑设计法、市政要求、景观设计等重要因素综合地考虑进去。城市规划设计拥有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城市点、面和线的问题。建筑设计法以城市规划为基本前提,要依据当前的建设要求把工程技术条件综合应用,同时还要根据建筑任务和目标,充分考虑其功能,以此确定建筑物的外观、尺寸、空间组合和建筑材料等。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法二者相辅相成,城市规划要依靠建筑设计法和景观设计等实现。

2.1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法有约束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大多数的沿海城市在建设中大多选择的是强制性指标组合的方法。在早期开展规划工作的时候,先规定一些不同的控制组合方式,用建筑功能、绿化率、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等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法加以限制。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笔者认为开发强度和具体的建筑要求可以让建筑设计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使其能够有效地满足规划要求。

2.2建筑设计法是对城市规划论证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一般是通过建筑设计法方案的可行性报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来充分论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互动方式。此种方法一般用于规划早期的调整阶段,以此来进行深层次的发展。在规划编制时,主要针对规划的地段和重要节点,来进行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从而确定控制指标。

2.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法二者相辅相成

每一座城市设计都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方式,对深化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将设计理念充分应用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可以生动、具体地处理好城市地理和物质形态的关系,可以完善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和不同地域间的关系,将抽象的规划指标变得具体。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城市建筑在功能和空间上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规划思想。

3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法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空间的设计与分析,主要是对自然人生产生活的空间区域加以协调,可以动态地处理好各种建筑间的关系,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展现城市的未来。建筑设计法主要指的是室内外空间使用的美观、经济和环保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历史和规划要求。

3.1认真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城市规划设计是将最基本的建筑物等不同物体进行有机的联合,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设计人员不仅仅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本身的规划设计,更要考虑的是这一物体和周围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实际中,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的功能分区,更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尺寸、颜色、造型等因素,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基本建设。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3.2建筑设计法要依赖于城市规划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法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学科。建筑创造时代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建筑设计法人员在设计创作的时候,往往忽略的是整个城市的人文和环境保护,大多追求的是作品的新、奇、特,而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如我们首都的长安街,虽然每一个单体建筑都采纳了中国最高的设计意见,在造价和资金投入上也从不吝啬,但仅对其自身的艺术创作价值而言,大多忽略了环保、人文等重要因素,在当时的建筑设计法时没能充分考虑到整体的城市规划要求。所以,建筑设计法应该遵循城市的整体规划并且依赖于城市规划

3.3建立健全的建筑设计法评审制度

建筑可以很好地彰显城市基本形象,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因此,早期对建筑的设计评审一定要严格把关,要拥有一套完善的评审制度。首先,要严格审查建筑设计法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要求。其次,组织专家对建筑设计法方案的内容、要求进行评审,究其设计思想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对建筑设计法方案进行最后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4结语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处理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法二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才能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晶晶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诚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论文

1根据各地区实际环境来进行园林设计

由于各城市间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城市对园林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准确把握各地区城市的环境要素,这将对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市政园林设计的有效性,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具体环境来进行方案设计。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实行“区别对待”。首先就需要对各地区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考量,严格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类型化的区域板块划分。

其次,要根据城市格局来进行仔细测量和设计,保证所作出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城市规划需求。一般而言,在进行市政园林方案设计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各区域的基本职能来进行确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区域之间的职能划分为教育区、居住区等。教育区就是一个人们进行学习的地方,这个地方就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在进行市政园林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绿地角等为学习者营造出一种安静、温馨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应该相应地设计几个可以释放压力的场所,使人们来到这个地方能够释放压力,激发灵感,可以栽种一些绿色植物,如桂花、红梅等一些带有扑鼻香气的植物,可以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压力,并且感受到到生活的美好。

居住区主要就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这个区域的人员组成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年龄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方面的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就可以在小区周围适当地建设草坪、休闲场所等,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草坪的建设不仅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除此以外,居住区周围还应该栽种一些防尘植物,以此来隔离汽车尾气和灰尘。所以,因地制宜地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2优化植被配置,合理完善排水给水系统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利用植被来改善生态环境是基础,也是市政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但是,不同植被的功效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植被种植时要避免单一化,要对植被进行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降低费用,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绿色植被的优化配置需要市政园林设计主导者对不同植被的功效了解清楚,要保证园林设计恰到好处,将植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另外,城市的排水、给水问题还是一个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大多数城市,人们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浇灌,降水量少时,对植物的浇灌也就变得捉襟见肘;当降水量充足时,直接将雨水引入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中,对这些雨水不能充分利用,这样就造成了水源的极度浪费。所以,在市政园林设计中,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对降水进行储存,在植被需要水分又没能及时降雨的时候给予,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是人们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政治往来、发展创新中心,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所以,要加强市政园林设计,将我国城市都建设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园林城市。

作者:马剑单位:兴平市新丰园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分析论文

摘要: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在这里,我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城市空间

空间: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杰出的建筑代表人物赖特曾拿出老子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这里的"无"赖特以之为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联系的空间。

中西异同: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空间概念: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举四合院的空间为例。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也提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

然而,这关系和空间限定说的是什么?是空间本身吗?不是,它们只是平面的图底和水平面由地面逐步升起的变化,它代表不了空间。空间怎能与平面等同?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形式(平面和立面)、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晰的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甚至于一声呼啸,一声声回音,也会让人感到空间的存在。因而,现在所阐述的空间概念,不只是视觉感受,必须包括行动、情感方面的其它概念加以补充,它应是一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全身的皮肤都可以感觉到"辣"一样,"辣"不只是一个味道,不只是味觉,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舒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在谈及空间时讲到"如果把知觉心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那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示是依靠中心(center),亦即场所(place,近接关系),方向(Direction)亦即路线(Path,连续关系),区域(Area)亦即领域(Domain,闭合关系)的成立而确立。人为了给自己定位,尤其需要掌握这些。"舒尔兹这里把空间用知觉心理学的分为了中心、方向、区域三部分。

美国奥斯卡。纽曼(OscarNewman)从领域角度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办公共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这种构成是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类的。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路(Paths)、边沿(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标志(Landmarks).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习惯性的,当建筑师、规划师们谈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也都不由自主地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对建筑设计来说,也许确实离不开平面和模型,但在城市设计上,平面模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呢?按照图纸上的平面、模型能建造出设计者所想象的城市空间吗?平面与模型,只能表现一种二维的形态,当然,以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平面上的建筑符号能代表特殊的涵义,在他们的头脑中由具体的平面加立面、剖面就能绘制出一副理想的效果图来。而这一过程是足以耗费许多宝贵时光,且没法保存下来;模型,似乎是对设计对象一个整体直观的表现,但人们观看模型的视角形成的印象是鸟瞰的效果,而建筑设计要解决人的尺度感受、规划也解决的是人走在大马路上视觉感受到建筑群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的效果,这些,模型体现不出来。如昌迪加尔城市中心,这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看到这张精美的总平面图,我们感到它的构图十分严谨,极富现代风格,难怪曾有人评价它:"整体的构图是华丽的,使人感到出于巨匠之手,……"尽管图中加了阴影,使人感到其立体的效果,无非是让人看到在高空看这个市中心的形象,可又有几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

巴西利亚新都三权广场及政府建筑群一经问世,震惊全世界,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的设计者奥斯卡。尼迈也尔(OscarNiemeyer)是勒。柯布西耶的推崇者,视觉艺术是他的创作源泉,无疑这又是一个平面城市、模型城市的典范。由于推崇勒。柯布西耶,由于从视觉出发,与昌迪加尔类似,他的城市空间需要还原成平面或模型才能显其美丽,也就是在高空中观察才见其壮观。但身在其中又如何呢?城市是不能当作雕塑来欣赏的。一位曾在那里住过的建筑师这样评价:"住在旅馆里,周围一个孩子也见不到。整个城市没有生气。"城市空间要提供给其中的人以不同的全面的感觉,不能只是视觉。

魏林比(Villingby)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10公里,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170公顷,人口2.3万。中心商业区占地700×800米为岛是布局,由两个大型百货商店、70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组成。其规划模型使我们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图形感受,由空中鸟瞰效果如同模型,"从飞机上看,完成的设计给人印象极深,它将观者放在设计者制作研究形模型似的同样位置上。然而当一个人实际从地面进入魏林比并在城镇内走动时,他要想找一个统一组织的空间是徒劳的。事实上,从地面上感受魏林比绝不如在空中那样令人满意。"

因而,我们现在不能再抱着传统方法不放了。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也许时上半个世纪的典范,可到了60年代后,这样的设计典范起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Jacobs),再是林奇(KevinLynch),加上克林罗(ColinRowe)等人的,都暗示了一个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点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范例的浮现我们应该寻求城市空间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准确更实际的设计城市空间的方法。

本原即第一性问题,是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建筑,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汩汩作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城市与生活,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空间就是人的空间,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的全部。城市设计是为人的,正如J。O。西蒙兹所说:"作为计划着,我们不仅要处理地域、空间和素材,不仅要应付本能等属于心灵方面的东西……仅仅适应人是不够的,好的设计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设计出杰出的城市,从而避免重蹈覆辙。设计城市空间,不再是空空的设计,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设计不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中国园林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甚至中国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设计游人的心理、联想及运动中的感受。当今的城市设计师应该向我们的先辈取法,细心体会中国园林的精妙之处,探究先辈们是如何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和心情,运用何种方法设计出那种丰富的空间。而在具体建筑的形体刻画和理论设计上则应该取道于西方的先进内理论设计思潮。

空间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区域和信息化发展促使现代城市空间从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转化,信息的沟通加速了城市化的建设,使每个城市都与所处区域空间的整体密切相关,城市密集地区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世界上已经有六大城市密集区,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东京地区、英国伦敦地区、欧洲西北部、中国沪宁地区等。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特别应注重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作用和关系,强调在大城市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秩序,从而促使区域的整体良性发展。

空间意识与行为模式

文化观念与理想空间: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由此而形成社会空间,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普遍的事实。美国人文地家拉普普特(A.Rapopot)在《居住形式与文化》一书中有大量例证阐述。在每一特定的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与产生,形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空间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空间物质形体积淀和延续了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岁居民整体观念和社会文化的边而发展。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以古代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仰观为天,俯察于地”是观察认识世界的基本,“天圆地方说”就是中国早期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看法。“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

对中国传统城市而言,天人感应思想也极为重要。它通过与书等表达方式将天人相符引申到田地契合,形成了我过城市空间布局中象征主义传统。所谓“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各类建筑要素如宫室、宗庙、社稷等都与天相对应,同时由星辰的运动显示祸福。

行为活动与空间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人的基本需求以及多种社会使用方法的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三维和四维的空间实体,而是包含社会过程的综合场所。这是一个空间观念的更新,这一更新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形式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行为的发展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心理学发展经理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首先从传统心理学转向注重行为研究的行为心理学,接着再到注重饮食的认知心理学,它们构成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传统心理学重视研究意识观念,而忽视了物质与社会环境的作用。而行为心理学注重行为,否认意识观念,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否认存在着本能的心理特征遗传,走入了环境决定论的歧途。后来认知心理学对行为心理学进行了修正,引入了“整体行为”和“中间变量”的概念。“整体行为”是指共同趋向和目的,这种行为带有选择的性质,“中间变量”指行为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结果,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包括有目的性的认识,以往刺激的情景和经验,它们与观察的反应相联系,构成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环境虽然还是重要的,但已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重要的原因。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人为环境与空间建构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建成环境,指城市中非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除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部分的城市空间发展都与建成环境有关,城市是一个连续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有机体。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功能的城市,其建成环境能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的空间肌理。我国传统城市由于形式、营建技术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细密和均质的空间肌理。

随着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肌理特征,具有了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历史观与旧城更新:对待已有建成环境和城市的不同观念将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果,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较中西方一些重要的历史扩展诡计,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在整体建构上对已有建成环境的不同态度。古代中国的都城作为封建王朝的象征,“从项羽开了一个这样的像消灭敌人一样消灭钱钞城市的先例,其后就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传统,新的王朝兴起就兴筑新的城市,王朝的败亡,就连同作为国都一起毁灭。”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优秀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野猪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详细培植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的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二也是主要的,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⒈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⒉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有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⒊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⒋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城规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⒌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种种失控现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⒈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密度。⒉行政领导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而美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规划法规系统比较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区划。美国地方规划管理工作的三种控制手段: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和设计指导原则。

其中,区划法和土地细分法是真正的法规,设计指导原则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控制手段。

美国的区划以“保护公众的卫生、健康和福利”为出发点,其结果是对土地经济利益的严格控制。区划包括:⒈允许的用途。⒉地段的设计要求(地块的最小面积和面宽、红线退后、容积率等)。⒊建筑设计要求(限高、层数、建筑面积等)。这些区位、用途和开发强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地价,关系到房地产所有者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所在,因而只能遵循公开的法定程序来决定。即每一个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都在控规中得到了明确控制,而没有对视觉美感的直接控制。

我国控规传统做法忽略了经济。,我国控规典型的做法是由规划师在指定的大街区或几个大街区内,参照甲方提供的容积率(密度),摆房子,即在保留部分现状的前提下,追求空间体量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效果。然后以此来分割地块、分配楼板面积、指定建筑红线,以供将来批租土地之用。这种做法常常土地市场经济规律。如,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⒈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

⒉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求同与求异的原则。在同一区位的相邻地段,美国区划的控制原则是求同,即遵循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在同一区位,保证土地转让(批租)时地价相同,自然要把地块的大小、建筑体量、容积率、红线后退等做一视同仁的规定。这种控制手法在产生和谐的风格、有序的城市肌理、保护街道界面、合理利用土地方面是成功的。

视觉美感的控制。美国的经验:引导性手段。

以美国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为例,它控制的是街景透视,关心的是人在以街道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心理和视觉体验。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建筑设计之我见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在现今紧促的教学制度下,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功能组织、流线、快速设计,

而创意真的难以发挥。即使有,也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我自己擅长的就是三维想象。在与现今教学环境的结合下,我在透视、空间分析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这是不够的。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怎样做了。

⒈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⒉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⒊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比如: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向地面、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摘要:当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群设计是否智能舒适、城市规划是否和谐便利有了更高的要求。下文中,笔者将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当前国内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推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智能舒适;和谐现代化

1前言

所谓的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为了科学配置城市有限的空间、土地和其他资源,从而对城市发展、行政商业住宅工业等区域进行总体安排与部署,以帮助城市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不同之处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参与性、参与过程、规划目标方面,均有不同。

2.1规划目标不同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赋予建筑工程项目科学舒适的性能、特色感的空间结构,因此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应用设计学科方法与知识,设计出的让客户满意的建筑效果;对于城市规划而言,规划目标是为了保证城市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在未来长远时间内的和谐发展。

2.2规划过程不同

建筑设计的规划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客户的要求与满意度,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地理风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从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出发,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优化城市各方面的资源配置。

2.3参与性不同

城市规划设计有“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过程,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居民公众参与过程。规划需要满足城市总体的发展导向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公众参与极为重要。而建筑设计则是由建筑设计师为主导,以满足委托方要求,符合城市风貌和使用功能为目标,一般很少有公众参与。

3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3.1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等城市周边人口逐渐向城市中涌入,一方面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面临着合理分配社会各项资源、帮助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工作与居住,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权利,协调城市居民在建筑空间分配、居住与活动等方面的权益关系,从而使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建筑工程项目群体设计统一性、协调性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当与城市规划方案保持一致、内容契合:一个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构成了城市规划总体效果,对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的工程项目需要城市规划来辅助完成,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密切相关。城市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来进行,分析建筑用地周边环境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从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角度,思考建筑设计的最佳方案。

3.2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保持协调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它不单单是建筑物体整体设计,通常还涉及到场地设计,要求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保持协调。从内容上讲,场地设计是除单体设计以外的全部设计活动,包含交通、绿化、工程设施等内容;从流程上讲,一般是项目的业主先给出一个目标,同时取得用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进行设计,此时建筑师需要严格按照业主提出的任务在指定基地条件下工作。建筑师开展设计以前,需要对设计任务进行细化与完善,包含项目本身组成内容,同时认定这些组成内容的实际规模与类型,和项目业主进行协商,最终取得统一意见。

3.3场地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的规划设计对场地设计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需体现于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总体用地发展与布局的合理控制方面;二是,需体现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当中。由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存在具体要求,会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对于用地范围等细则需要给出正确反应,如容积率、绿化覆盖率及建筑高度等。这些都是布局形态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场地设计真正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其必须完全服从城市规划。

3.4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参考与遵从城市规划

建筑工程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来进行:一是,建筑设计应当参考城市规划的总体环境。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将建筑工程项目放置于城市大环境当中,确保建筑工程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色彩设计与外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风格,与其他城市规划区域相互融合、相互衬托,既要满足人们的感官审美要求,也要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的打造与完成。二是,建筑设计的造型应当风格独特,同时具备一定整体性,简单中不失复杂,不变中寻求变化。三是,建筑设计应当弘扬、传播城市文化,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使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从人们的视觉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规划,呈现出城市形象的的整体俯瞰特色。标志性建筑是城市象征,其是否良好会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因此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自身,并考虑其能否和环境保持协调,也就是基于城市规划设计正确指导,设计城市中的建筑。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的方案,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避免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矛盾与冲突,保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将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设计标准,用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与评审当中。作为建筑设计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设计水平,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提升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舒适程度和现代美观等性能,推动城市持续发展与进步,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作者:吕静月 单位:大连筑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浅析

1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有着首脑性作用

一个城市其规划和设计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出发,对一个时期社会的发展有着主导性的作用,一个城市发展形态和他的风格、作用、功能等全都依赖城市的规划。例如如今的现代信息城市、世界城市、生态建设城市、数字科技城市等概念性城市的出现都依赖城市规划首脑作用。城市的规划强调城市形象和城市生态环境。站在宏观的角度统筹人文、水系、道路、绿化、建筑等多个方面。并且建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是为了将不同物体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人员不仅仅要考虑单一物体,更要考虑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现代科学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面。一个城市的优秀与缺陷与整体规划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的规划通过对未来目标进行确定制定出像是实现的制度和手段。城市规划实际上来说是建筑的单体或建筑的群落共同组成的,他对于城市的用地分布、功能分区、市政设施、路网结构都有着连续性和继承性的规划。在整体规划过程之中经常因为对有着悠久历史价值建筑采取保留和保护的方法,以达到整体与个性协调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中各项指标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和控制。比如建筑用地的范围、性质,建筑物高度、建筑覆盖率、交通出入口、建筑后退的红线距离等都有着明确规定。

2合理安排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是对道路建筑各项空间环境设计和布局规划。如通过这众多设计因素构成适合于居民生活城市的环境,妥善处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这两者设计的关系问题就因此突显出来。

2.1科学设计城市规划

城市合理的设计规划是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城市规划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十分丰富,在整个城市设计规划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的规划模式。因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是所包含的众多问题都趋于综合,有着很大的包容性,现代城市规划已经从单纯形态的设计转化为综合设计。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要注重城市功能性的划分和交通线路高效运行,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尺寸、比例、材料使用和色彩搭配等问题。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强调其设计根本特征是把各不相同的物体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和谐整体过程,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物体自身的特点,也需要考虑到各物体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影响了建设最终效果,因为城市规建化建设所需耗费颇多,因此设计师必须持有更为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2.2满足建筑设计需求

在整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当中,建筑设计是规划的基础,换而言之,城市规划就是诸多建筑设计的整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问题:城市建筑物的设计应该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从城市规划出发考虑建筑物是否与当地的整体环境氛围相融合,在建筑物的整体形态方面,要和周围建筑互相呼应,在环境格调、色彩对比方面都要协调。从居住民众的观点出发来处理各建筑物构成的整体环境,通过对人们空间心理的感受进行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建筑物造型方面也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断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复杂简单要互相穿插其中,实现繁复和简单的多重视觉感受,并且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文脉有所传承,并且把拥有的历史文化财产通过抽象手法对其文化很近进行延续传承和发扬。建筑在城市整体大环境中是一个主要的构成部门,集中的反映了所规划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所以合理城市规划以及优秀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建筑设计需以城市的规划作为前提,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将一定年之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长远发展状态均考虑在内。设计师再设计建筑的时候,应该服从城市统一规划方案,不能够只单单注重建筑物最终形态,而忽略了其与周围的建筑环境,以及所处区域的关系。建筑设计应该尽量的遵循自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这样即便是最为简单的设计也使得建筑物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城市规划是一个策划指导维护一些列的系统过程,是设计物质空间和社会形态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进程。规划设计方法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且设计内容区域综合,从最初单纯的注重最终形态到如今的综合规划,不仅仅要注意城市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更要注意建筑物造型、体量、比例、空间、材料、色彩、尺寸等诸多方面。因此,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基础,更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它能够使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分配,功能布局更加协调和高效,有效的促进了各综合基础设施的合理安置。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必将与景观设计、规划方面密切的结合,朝着复合化、人性化、长效化、生态化、互通化、多元化等更完善的设计方向大踏步的迈进。

3结束语

城市规划决定了一个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而建筑设计更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一个城市整体的规划,同时还要实现环境、社会、经济和谐稳定的健康发展。一个城市建设的完善与缺陷,与着城市规划水平密不可分。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能够最终完成怎样的艺术形态,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推动着我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使众多设计师所共同不断追求的研究,也是现如今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不断完善建筑设计评审制度,对于城市规划内容和设计方案对比协调,并且保证建筑设计适合于所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在考虑建筑物本身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了解建筑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整体规划的含义,制定出更为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并综合的考虑周围自然环境特点,使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实现协调统一,令更多优秀的设计成品美化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坏境。

作者:赖建荣 单位: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

建筑是整个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城市的任何规划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以及建筑等,都会对建筑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布局的高效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些都为建筑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指导。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必须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而这一联系都是城市规划所构建出来的大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在全局上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调和,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分配问题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而言建筑甚至在城市中占到了主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建筑也会作出相应的规划,而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服从城市的规划设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最近几年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发展都会包含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计划当中,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搜集充足的资料,了解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与环境的要求。建筑的色彩选择尽量保证与城市规划环境的相协调,建筑的标高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的功能选择应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定等。建筑物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造型在城市建筑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应当注重自身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地位,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证城市建筑的良性发展。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策略

3.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到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员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在进行规划时切不可仅考虑到短期的需求,应用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人口的增长与移动,对于建筑功能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等。一个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为建筑的设计发展指明方向。

3.2科学的建筑设计

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如城市规划中对道路交通、城市环境以及建筑发展作出了长期的规定,则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长远的需求,从而保证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仅仅依据设计人员的单方面思路来对建筑进行设计,导致运营阶段出现建筑无法与周围变化的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的情况发生。此外,建筑设计必须遵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硬性规定,如建筑的色彩、标高和布局等。通过城市规划设计为建筑营造一个合理的规定和环境,通过建筑规划对城市规划的相应,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能够更好地对建筑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契合度进行评价,并保证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应综合考虑建筑本身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时,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

4结语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明确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理的设计促进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静 单位:重庆市渝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探析

摘要:

建筑是城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标志性建筑更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象征,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以建筑设计为基础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严格遵循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在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城市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必须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文章简要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基本情况,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并对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协调;策略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在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人类、社会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和平共处,从当前的城市建设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设计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尤其是标示性建筑更是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介绍

1.1城市规划设计介绍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含义是基于城市现有的各种资源以及空间,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制定出合理的建设计划,并对具体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形势为主要目的,开展的一系列设计活动。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坚持整合原则,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环境、眼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坚持经济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现象;坚持安全原则,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危机能力,要保护好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景观;坚持社会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城市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1.2建筑设计介绍

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之前,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建设目的,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通过图纸、模型等方式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对其具体施工过程以及效果进行模拟,为实际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建筑的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美观性等多方面提高建筑质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理念和形式都会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也展现出了一座城市的形象和风采,是城市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风向标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设计工作,涉及到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市政给排水等多个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的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为建筑和园林建设预留所需空间,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仅仅需要从建筑自身进行考虑,还需要立足于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所处地位,从城市的多方面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明确建筑与整体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方向标,严格遵守其规划方式和设计理念,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处理好与城市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论证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将所有的建筑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体城市建筑形式,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将会对城市规划设计效果造成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是通过建筑设计来进行实践验证的。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最初阶段,经常会利用建筑设计方案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然后以此作为依据对不合理指标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利用科学、可行的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或者重要地段,对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验证,进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3协调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策略

3.1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

城市中的各种设施以及景物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来进行整合及协调,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影响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决定了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要想实现城市更好发展,就需要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明确其重要作用和实质性意义。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城市建筑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社会背景以及时代特点,从心理角度和社会文化生活角度出发,实现社会融合与多元共存,调节人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3.2建筑设计遵循城市规划设计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建筑整体建设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根本原因是在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情况下,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从基本功能方面逐渐转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从建筑的整体性进行考虑,遵循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建筑地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以保证建筑的基本应用功能为前提,以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为指导,结合建筑本身特点,合理布局建筑空间以及各种设施,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从整体上提高协调性和美观性。

3.3建立健全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重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明象征和标志,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城市的发展理念,其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与城市形象有着很大关系,为了更好的向外界展现城市风采,就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建筑设计评价指标,利用规范的标准对建筑设计水平进行评估。首先是以城市规划设计为主要依据,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冲突;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其质量及安全性的同时,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正确把握建筑设计的价值取向。

4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风向标,而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论证,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需要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遵循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建筑设计、建立健全建筑设计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城市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对促进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可佳 单位:上饶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处理与调解各种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来延续城市的历史,塑造未来的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筑设计依据建设工作要求与项目技术条件实施全面构想,并依据其作用,详细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方式与详细尺寸、结构和材料的做法。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共同来完成的。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未来展望

城市规划关键的构成部分来源于几个方面,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城市的基本形态是由形形色色的建筑组成的,好的建筑设计变成了城市的基本标志。城市想要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一定要深入实施,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只有把二者的关系准确地处理好,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才可能获得和谐与统一,最后达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良整合效果。

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1.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建筑设计要遵循城市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首要前提是依照城市规划纲要实施。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建造者如果不根据城市规划纲要实施设计,那么整个城市的管理就是杂乱无章的,更不用说什么城市的发展了。

2.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中建造了各色各样的建筑形式,建筑设计的多样化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城市的发展要依靠建筑设计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先进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优秀竞争力,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稳步增加。

3.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不可分的在城市建设发展当中,城市规划的基本体现是建筑设计。一座城市拥有着形形色色的建筑形态对城市的知名度增加有很大帮助,反之也一样。从另一方面而言,两者结合就是一种互补。

二、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

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与布局构造的掌控之上;体现在具体规划控制当中,具体规划控制性的要求是详细的,更直接地影响场地设计,场地设计对具体规划控制性之中的土地应用与建筑布局等每一项细节制定要做出合理的真实反应。它们会对场地设计特别是形态布局的确定产生决定性影响。

1.规划用地性质城市建设工程的选址上,具体规划控制性限定这一工程只可以在某一许可范围内选取地基、地块;对用地实施开发的场地设计,具体规划控制性要求这块地只可以在一定用地开发容量限制条件下实施开发建设。

2.控制用地区域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一起完成的规划。

3.控制用地强度是经过容积率、建筑掩盖率、绿化掩盖率等指标来完成的。对容积率、建筑掩盖率最大值和绿化掩盖率最小值来限定,能把地基应用强度掌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4.控制建筑用地区域由建筑区域控制线来限定。就是地基准许建造建筑物的范围。城市规划中通常都需要建筑区域控制线从红线退后适当的距离。

三、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差异

1.两者不一样的确定性建筑设计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的经过。建筑设计的设计目标和有关的设计要求由建设方提出,结合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充分思考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最大程度上设计出跟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相符的备选方案,最后由有关工作人员确定选用哪种备选方案。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规划设计并没有拟定备选方案,其过程更加繁琐和复杂,城市规划设计除了发现问题,找出处理问题的答案,还要用心落实这答案所牵涉的建筑设计过程是否达到目标,需要实施持续的调整,其周期相对较长,所以“规划年限”下的城市规划工作要进行严格地控制。

2.两者不一样设计的复杂性很多建筑设计都必须具备象征意义,建筑设计师只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就能够参加建筑设计工作。而对城市规划设计师而言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对城市的整体布局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可以实施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设计,目前的城市规划,只拥有单一的规划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对社会的发展环境实施规划,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师要具备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并且经过各专业人员的协调合作,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3.设计任务的差异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设计任务。城市规划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在城市建设中的每一项政策与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对范围内的经济建设、人文景观和基础设施实施全面的综合分析,之后再加以规划的过程。城市规划设计要为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维护服务,经过确定城市定位,对整体布局与规模实施统一规划,达到城市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建筑设计的任务一般是经过建筑设计任务书表现出来的,建筑设计的任务就是经过运用各方面的综合建筑知识与设计技能对整个建筑物的全体到部分实施完善与优化,从而让整个建筑设计达到预期的建造目标。

四、在城市整体建设中城市规划的作用

1.规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依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状况的总体构想,做到胸有成竹,并有效联合城市范围内的政治、民族风情、经济、文化、等现实状况,来实施拟定与实施。在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中,提出建设城市整体的详细实施计划,还有分期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城市的整体建设,保证在规划中体现出工程的每一项建设。

2.控制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控制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最为明显的是对城市每一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控制与科学运用,整合并调控城市土地资源等多方面。

3.推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有序、稳定的实施城市整体建设的工作内容包含城市的经济、民族风情、治安、文化、政治、人文等,需要几个职能部门一起参加、互相配合并加以细化实施。把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每一项工作详细化,把建设职责详细落实到某一个企业或某一部门,让建设工程“名花有主”,以保证城市整体建设工作都在计划当中,保证城市整体建设工作有序、稳定的实施。

五、增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意识

1.规划设计要加大深度,树立精品意识一方面,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因地制宜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足展现。要全面统筹的思考,总体规划与具体规划控制性都需要详细,有深度,而不是单一的平面布局。另一方面,未来城市的每一项建设都要用心设计、用心建设,树立精品意识。特别是建筑设计上要严格把关,新设计、新工艺、新规范、新技术要大力推广,提升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

2.规划管理体制要理顺,依法增强规划管理对于规划管理权,需要一个城市只可以设立一个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实施政府对城市规划执行权的集中统一。建设城市规划委员会由专家与社会各界代表构成,作为政府城市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要严格依法实施城市规划,所有的单位与个人都没有权利干预,随便变更。建设工程的审批管理要进一步增强,跟城市规划的项目不相符的不能同意立项,没有编制控制性具体规划的地块不能出让、转让与建设开发。

3.增强城市规划的时效性从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来看,短的三两年长的几十年。这就让城市规划会产生某一时间发生不适应城市现实发展要求的问题。所以,需要依据城市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与城市的特别性来实时补充、优化、城市整体规划,让城市规划可以更加合理地指导城市建设、更具备操作性。同时,让建筑空间与城市作用都获得最优化的解决。

4.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系统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创新思维的融合。所以,其评判规范不相同,需要使用综合性的评价形式来调解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产生的问题。除了考虑建筑本身的作用以外,还需要考虑呈现出的建筑艺术。这就需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实施评审时不但要组织建筑设计专家开展建筑本身作用的评审,还需要组织城市规划专家从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来对其实施评判。只有建设体系的评审规范化,才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六、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能够看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人们提到一个城市的名字时,第一想到的是其标志性的建筑,这就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清楚在建筑设计中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在城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实施建筑设计不但能够满足建筑的内在需求还能够把建筑和城市间的关系协调好,让城市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陈爽 朱明 单位:首钢工学院信息工程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科学城市规划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单体建筑是城市的构成,是实现城市功能的硬件条件。建筑设计中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即地形图及红线图,甲方提供项目可研及国家和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进行功能与流线布局,在使既有建筑和服务业基地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在强调建筑的主体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特色和标志性的建筑空间环境的同时必须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由此可见,两者的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主要是指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针对城市整体建设中的诸多空间结构、环境类型、基础设备、功能建设以及其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内容而进行的一种空间规划的工作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保证城市在整体外观、产业分布、设施建设以及规模投资等等方面获取坚实的基础,进而保证城市的快速发展质量。建筑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风格、结构、质量、功能以及标准等诸多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工作。建筑设计需要充分的考量建筑工程结构使用过程中的空间性、功能性以及美观性,同时考虑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建筑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的关系,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风格能够有效的符合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能够突出自身的设计风格。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作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宏观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在实施时涉及到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它将城市当中的线与面的问题作为优秀处理对象,并遵循自身独特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式。而建筑设计则是一门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微观学科,在其工作中需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前提和指导,依照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技术、建筑功能等来做出具体的设计,并对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等进行最终的确定,将城市当中的点与面的问题作为优秀处理对象。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建筑设计的工作质量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最终效果。

2.1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每个建筑都是组成现代城市的基础单元,城市规划中的平面交通、垂直交通、园林绿化、道路绿化、给排水规划等,都会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给建筑设计一些指导,是从土地资源利用,空间的良好利用。每个建筑设计不是单单的考虑自身的建筑功能,建筑立面因素,它一定与某个大环境有联系,或是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建筑设计必须最大限度的和城市规划中的各个因素协调发展,这样的设计才会更好的服务城市规划,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分配问题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

2.2建筑设计遵守城市规划设计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人文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目前出现的建筑物不能与城市和周围环境协调融合的根本原因就是设计者在最初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建筑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仔细的斟酌考虑。建筑物在强调主体形象的同时还要合理配置建筑所包含的各项功能与相关流线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特色和标志性的建筑空间环境,但这一定是要在遵守该区域规划设计的前提下,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2.3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有约束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主要采用强制性指标约束的方法指导建筑设计。政府规划部门会制定相关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比如: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划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的建筑类型,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颜色等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初期要仔细了解并严格遵守以上要求。

3如何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3.1科学的建筑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科学的建筑设计是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合理的协调道路交通、城市环境、市政设施,这些都是需要一个科学的建筑设计才能处理好的问题。在建筑设计阶段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一定要避免设计者的单方面思路来对建筑进行设计,要结合周围环境,如周边建筑的色彩、标高和布局等。要结合城市规划设计为城市和城市中的建筑营造一个科学、舒适、不过时的和谐社会。

3.2应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将城市规划的工作做好一个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首先得看其发展规划,规划设计是根源,从根源上来把这些事情做好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城市规划的设计水平和设计后的建设执行能力是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两方面。接下来我们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如何在城市设计中注意我们的思想观念,如何能把城市规划尽量做的科学、合理、人性、可操作、指导性强,分几条来说:1)城市规划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实就是对各种功能用地的协调分配。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就是分配这些功能用地的平衡者和协调员。而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者来说,他们很少去用大量的时间了解城市当地的人文、地理、经济结构,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编制的规划设计文本前瞻性不是很强,在未来的几年、几十年内,可能会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经常性的修改规划。避免这些问题,就要从开始设计阶段,把设计编制团队分为不同团队,既要有高屋建瓴的大师,也要有本地的规划人员,既要有规划专业也要有建筑专业,使得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一开始就严肃认真、科学细致。2)城市规划设计决策机制有待创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决策者一般是由城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组成。他们经常不会为城市未来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的问题考虑,他们要考虑自己在职中几年的政绩,在强调这几年的发展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规划中对未来发展的建设。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制定一套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政府的决策者不会涉及专业领域的决策,让政府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要求,之后的设计要由规划方案的相关人员来编制,即使是市委书记、市长都要尊重编制成果。

4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间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能够学习彼此的优点。而且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对彼此设计的相关内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的把握住双方的密切联系,从而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和谐与促进功能,促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取得更加有效的进步。

作者:朱旭 单位:山西九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比较

简介: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中,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性、控制性的设计阶段,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城市规划执行的关键在决策者的水平。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兴土木的热潮,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艳,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D·APPLeYard)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

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摘要: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在这里,我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城市空间

空间: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杰出的现代建筑代表人物赖特曾拿出中国老子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这里的“无”赖特以之为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艺术,被认为是一连串联系的空间。

中西异同: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空间概念: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举四合院的空间为例。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也提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

然而,这关系和空间限定说的是什么?是空间本身吗?不是,它们只是平面的图底和水平面由地面逐步升起的变化,它代表不了空间。空间怎能与平面等同?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形式(平面和立面)、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晰的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甚至于一声呼啸,一声声回音,也会让人感到空间的存在。因而,现在所阐述的空间概念,不只是视觉感受,必须包括行动、情感方面的其它概念加以补充,它应是一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全身的皮肤都可以感觉到“辣”一样,“辣”不只是一个味道,不只是味觉,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研究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舒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在谈及空间时讲到“如果把知觉心理学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那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示是依靠中心(center),亦即场所(place,近接关系),方向(Direction)亦即路线(Path,连续关系),区域(Area)亦即领域(Domain,闭合关系)的成立而确立。人为了给自己定位,尤其需要掌握这些。”舒尔兹这里把空间用知觉心理学的方法分为了中心、方向、区域三部分。

美国奥斯卡·纽曼(OscarNewman)从领域角度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办公共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这种构成是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类的。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路(Paths)、边沿(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标志(Landmarks).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习惯性的,当建筑师、规划师们谈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也都不由自主地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对建筑设计来说,也许确实离不开平面和模型,但在城市设计上,平面模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呢?按照图纸上的平面、模型能建造出设计者所想象的城市空间吗?平面与模型,只能表现一种二维的形态,当然,以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平面上的建筑符号能代表特殊的涵义,在他们的头脑中由具体的平面加立面、剖面就能绘制出一副理想的效果图来。而这一过程是足以耗费许多宝贵时光,且没法保存下来;模型,似乎是对设计对象一个整体直观的表现,但人们观看模型的视角形成的印象是鸟瞰的效果,而建筑设计要解决人的尺度感受、规划也解决的是人走在大马路上视觉感受到建筑群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的效果,这些,模型体现不出来。如昌迪加尔城市中心,这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看到这张精美的总平面图,我们感到它的构图十分严谨,极富现代风格,难怪曾有人评价它:“整体的构图是华丽的,使人感到出于巨匠之手,……”尽管图中加了阴影,使人感到其立体的效果,无非是让人看到在高空看这个市中心的形象,可又有几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

巴西利亚新都三权广场及政府建筑群一经问世,震惊全世界,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的设计者奥斯卡·尼迈也尔(OscarNiemeyer)是勒·柯布西耶的推崇者,视觉艺术是他的创作源泉,无疑这又是一个平面城市、模型城市的典范。由于推崇勒·柯布西耶,由于从视觉出发,与昌迪加尔类似,他的城市空间需要还原成平面或模型才能显其美丽,也就是在高空中观察才见其壮观。但身在其中又如何呢?城市是不能当作雕塑来欣赏的。一位曾在那里住过的建筑师这样评价:“住在旅馆里,周围一个孩子也见不到。整个城市没有生气。”城市空间要提供给其中的人以不同的全面的感觉,不能只是视觉。

魏林比(Villingby)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10公里,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170公顷,人口2.3万。中心商业区占地700×800米为岛是布局,由两个大型百货商店、70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组成。其规划模型使我们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图形感受,由空中鸟瞰效果如同模型,“从飞机上看,完成的设计给人印象极深,它将观者放在设计者制作研究形模型似的同样位置上。然而当一个人实际从地面进入魏林比并在城镇内走动时,他要想找一个统一组织的空间是徒劳的。事实上,从地面上感受魏林比绝不如在空中那样令人满意。”

因而,我们现在不能再抱着传统方法不放了。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也许时上半个世纪的典范,可到了60年代后,这样的设计典范起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Jacobs),再是林奇(KevinLynch),加上克林罗(ColinRowe)等人的理论,都暗示了一个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点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范例的浮现我们应该寻求城市空间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准确更实际的设计城市空间的方法。

本原问题即第一性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建筑,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汩汩作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城市与社会生活,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空间就是人的空间,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的全部。城市设计是为人的,正如J.O.西蒙兹所说:“作为计划着,我们不仅要处理地域、空间和素材,不仅要应付本能等属于心灵方面的东西……仅仅适应人是不够的,好的设计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设计出杰出的城市,从而避免重蹈覆辙。设计城市空间,不再是空空的设计,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设计不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中国园林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甚至中国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设计游人的心理、联想及运动中的感受。当今的城市设计师应该向我们的先辈取法,细心体会中国园林的精妙之处,探究先辈们是如何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和心情,运用何种方法设计出那种丰富的空间。而在具体建筑的形体刻画和理论设计上则应该取道于西方的先进内理论设计思潮。

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区域交通和信息化发展促使现代城市空间从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转化,信息的沟通加速了城市网络化的建设,使每个城市都与所处区域空间的整体密切相关,城市密集地区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世界上已经有六大城市密集区,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东京地区、英国伦敦地区、欧洲西北部、中国沪宁地区等。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特别应注重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作用和关系,强调在大城市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秩序,从而促使区域的整体良性发展。

空间意识与行为模式

文化观念与理想空间: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由此而形成社会空间,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普遍的事实。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拉普普特(A.Rapopot)在《居住形式与文化》一书中有大量例证阐述。在每一特定的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空间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空间物质形体积淀和延续了历史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岁居民整体观念和社会文化的边而发展。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以中国古代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仰观为天,俯察于地”是观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天圆地方说”就是中国早期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看法。“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

对中国传统城市而言,天人感应思想也极为重要。它通过与书等表达方式将天人相符引申到田地契合,形成了我过城市空间布局中象征主义传统。所谓“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各类建筑要素如宫室、宗庙、社稷等都与天相对应,同时由星辰的运动显示祸福。

行为活动与空间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人的基本需求以及多种社会使用方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三维和四维的空间实体,而是包含社会过程的综合场所。这是一个空间观念的更新,这一更新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形式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行为科学的发展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心理学发展经理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首先从传统心理学转向注重行为研究的行为心理学,接着再到注重饮食的认知心理学,它们构成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心理学重视研究意识观念,而忽视了物质与社会环境的作用。而行为心理学注重行为,否认意识观念,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否认存在着本能的心理特征遗传,走入了环境决定论的歧途。后来认知心理学对行为心理学进行了修正,引入了“整体行为”和“中间变量”的概念。“整体行为”是指共同趋向和目的,这种行为带有选择的性质,“中间变量”指行为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结果,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包括有目的性的认识,以往刺激的情景和经验,它们与观察的反应相联系,构成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环境虽然还是重要的,但已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重要的原因。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人为环境与空间建构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建成环境,指城市中非自然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除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部分的城市空间发展都与建成环境有关,城市是一个连续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有机体。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功能的城市,其建成环境能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的空间肌理。我国传统城市由于交通形式、营建技术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细密和均质的空间肌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肌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历史观与旧城更新:对待已有建成环境和城市的不同观念将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果,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较中西方一些重要的历史扩展诡计,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在整体建构上对已有建成环境的不同态度。古代中国的都城作为封建王朝的象征,“从项羽开了一个这样的像消灭敌人一样消灭钱钞城市的先例,其后就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传统,新的王朝兴起就兴筑新的城市,王朝的败亡,就连同作为国都一起毁灭。”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内容,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优秀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野猪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详细培植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的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二也是主要的,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⒈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⒉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有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⒊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⒋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城规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⒌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种种失控现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⒈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密度。

⒉行政领导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而美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规划法规系统比较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区划。美国地方规划管理工作的三种控制手段: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和设计指导原则。

其中,区划法和土地细分法是真正的法规,设计指导原则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控制手段。

美国的区划以“保护公众的卫生、健康和福利”为出发点,其结果是对土地经济利益的严格控制。包括:

⒈允许的用途。

⒉地段的设计要求(地块的最小面积和面宽、红线退后、容积率等)。

⒊建筑设计要求(限高、层数、建筑面积等)。这些区位、用途和开发强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地价,关系到房地产所有者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所在,因而只能遵循公开的法定程序来决定。即每一个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都在控规中得到了明确控制,而没有对视觉美感的直接控制。

我国控规传统做法忽略了经济规律。目前,我国控规典型的做法是由规划师在指定的大街区或几个大街区内,参照甲方提供的容积率(密度),摆房子,即在保留部分现状的前提下,追求空间体量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效果。然后以此来分割地块、分配楼板面积、指定建筑红线,以供将来批租土地之用。这种做法常常土地市场经济规律。如,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⒈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

⒉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求同与求异的原则。在同一区位的相邻地段,美国区划的控制原则是求同,即遵循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在同一区位,保证土地转让(批租)时地价相同,自然要把地块的大小、建筑体量、容积率、红线后退等做一视同仁的规定。这种控制手法在产生和谐的风格、有序的城市肌理、保护街道界面、合理利用土地方面是成功的。

视觉美感的控制。美国的经验:引导性手段。

以美国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为例,它控制的是街景透视,关心的是人在以街道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心理和视觉体验。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建筑设计之我见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在现今紧促的教学制度下,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功能组织、流线分析、快速设计,

而创意真的难以发挥。即使有,也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我自己擅长的就是三维想象。在与现今教学环境的结合下,我在透视、空间分析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这是不够的。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怎样做了。

⒈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⒉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⒊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比如: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向地面、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和谐性探讨

摘要:在当今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现代化建设也高速发展。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已经是两个不缺或缺的部分,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保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文章主要探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和谐应该如何来实现。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谐性

城市规划,全面分析权衡城市空间,再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需要的空间进行协调;建筑设计就是对空间的内外小空间的运用、通过对视觉和建筑成本的合理思考,不但要让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出来,还要与整个城市规划的风格特点相应。

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1相互独立存在。城市规划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所需空间为主要目的,包括城市的性质、城市的分工、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城市的产业发展和位置的布局、外观的设计、国家的政策法规、产业的投资规模和它的管理方式也被包括在内。建筑设计把工程设计作为首要依据,根据建设的内容要求,对建筑材料、空间构造、建筑尺寸还有建筑物的组合和所要求建筑的规模等各种内容进行确定。1.2建筑设计应该围绕城市规划展开。著名城市规划大师师伊•沙里宁说过,做设计主要是将自己置于房子中,然后再将房子置于环境中,最后将环境置于城市规划中。这样不难看出建筑设计应该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围绕着它展开各种活动。每个城市其实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说古朴大气、灵活生动、返璞归真、民族氛围浓厚、历史悠久等等特点。建筑设计就的考虑这些特点,融入城市当中。

2平衡与和谐

2.1整体规划具有一致性。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城市功能区包括用于学习工作、交通状况、生活居住和休闲娱乐等方面。但是建筑设计却很大程度上让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统一在了一起。即为确保城市的多元化功能能够表现出来,必须通过优化组合各个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住宅建筑,那么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的改良,那就需要巧妙设计建筑的流线。所以建筑设计师就需要结合城市规划方案来设计和城市规划和谐一致的建筑物。城市的整体色彩、风格历史、景观和城市设计也都包括在城市规划中,这些又组合成了现代城市整体风貌,那就使得建筑设计之后出来的艺术效果,直接地对城市整体风貌产生影响。从大局出发,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映衬,相互作用。这样才能让城市的整体风貌更加和谐,更加有其独特的地方。例如:澳大利亚悉尼的地标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运用仿生模式来设计,它为悉尼增添了一种生态美并且与悉尼的城市风格融合在了一起,让悉尼市和歌剧院都变的全世界闻名遐迩。这样不难看出,城市规划也依赖于建筑设计,再好的建筑景观想法也要靠建筑设计来实现。城市规划给了建筑设计方向。2.2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这一过程中,从第一个想法的提出到后来的运行,需要首先考虑整个系统,然后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被权衡。城市规划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的,它需要考虑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它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综合。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区、交通路线是一方面,重视建筑的体量、空间结构、艺术造型、建筑规模以及色彩的搭配是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以城市规划为基石,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就可以有效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功能分布得到有效协调,在综合设施的合理分配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就应该依照城市规划的指导作为出发点,要把城市的各个方面和谐的统一在一起。然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却也存在着很多矛盾与冲突。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应该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城市规划。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对某个建筑物进行具体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依照城市规划方案得出的建筑设计样式才是满足各个方面要求的,才是能和城市融为一体,和谐存在,相辅相成的。2.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交融。首先,从环境考虑出发,需要去认识和了解不同建筑的结构,去处理分割建筑的小环境,创造出新的环境空间。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筑整体轮廓和所在城市的风格相辅相成,并且和所处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中的立面虚实对比,色彩的处理与呈现等都需要和环境特点结合在一起;其次,造型方面应该是简单中又蕴含着复杂,能够从整体基础看出它的独特性;最后,从理性角度思考,应该在人们的视觉感受,基础设施方面来充分考虑。还有就是建筑所处的交通位置,保证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建筑顶部应该加以设计。俯瞰整个城市,建筑物顶部也会体现整个城市的特点,它的秩序性。全面贯彻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创造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以社会经济文化划分城市功能区,即行政商业化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教科创业中心和新型生态居住区四个基本方面。建筑设计从这个方向出发,实现它和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

3结束语

简而言之,建筑功能首先要从城市功能考虑,要让建筑功能发挥作用就要依赖于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而且还应该给外部功能预留一定空间,并且需要有机协调城市功能。终极目标的静态设计其实就是单体建筑设计,但是城市规划却不是静态的,它随时都在改变,小的修改,大的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和谐起来。

作者:王永东 梁启坤 王连东 单位: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

1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概述

1.1城市规划的设计工作,就是利用对城市当中的空间以及对于城市的版块进行分析和合理的布局,在城市当中的空间布局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的功能,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医疗、学校、政府以及其他产业版块等。而且在分配布局的同时也要相辅相成,互相有联系又有区分,包括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天际线。城市规划的设计工作给建筑以及园林进行建设的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建筑与园林更贴切的结合,这样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建筑和自然的舒适感。在对城市规划进行设计的时候,从文化角度、地域风情、历史和传统的各方面角度出发,而且要考虑到经济利益等,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出发,更好的保证对整个城市的局部建筑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处理,一定要对土地合理的进行处理、更好的节约利用每一个建筑用地。1.2建筑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之后直接与人居生活的真实性的结合,虽然建筑设计第一要素是功能,但是在设计过程当中,也要满足城市的风格。现代设计中往往牵扯到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利益方面,大量的高层拔地而起,规范要求绿化率不低于30%,而在这些高层建筑群里根本得不到体现,人们怎么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定要利用建筑实际的功能、当中的绿化率以及容积率还有建筑的高度等都对后期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限制。高层建筑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所以在设计中一定要资源整合,从而才能提高和美化我们的设计理念。1.3建筑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传统的行业大不一样,建筑行业的产品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就当今阶段的建筑行业实际的发展状态而言,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多元的发展空间,其中实际的施工环境也会受到天气以及实际的地质问题等很多个方面带来的影响,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进行利用。

2对我们国家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

按照当今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篇作者就觉得国外的控制性规划更加的合理,归根究底是艺术和人文相结合的产物更加自然,而与之符合的规划性法规相对比比较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学习、参考。

3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3.1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有约束作用在前期环节进行开展规划的工作情况下,一定要利用建筑实际的功能、当中的绿化率以及容积率还有建筑的高度等都对后期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限制。可以,就对当今阶段实际的发展情况而言,本篇作者以为开发的强度以及实际建筑的要求能够对建筑设计的发展空间更好的进行提高,使其可以比较有效的满足实际规划的需要。3.2建筑设计是对城市规划论证的过程在当今阶段,我们国家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建筑设计的方案能够可行的报告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此来充分的进行论证实际规划指标的合理问题,是当今阶段实际进行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法通常都是用在规划的前期阶段来进行调整的工作。

4完善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措施

4.1认真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规划的设计工作就是把最基础的建筑物等一些不一样的物体有效的进行结合,使他们能够组合成整体,相关的设计人员不但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好建筑物本身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更一定要全方面的考虑好这一物体以及周边的一些其他物体之间存在的关系。4.2建筑设计需要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工作在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当中,相关的建筑设计工作也慢慢的发展已经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筑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创作的情况下,常常都会忽略了城市当中人文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大部分都只是追求的新、奇以及特,但是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建筑物实际的地理条件。

5结束语

一定要尽可能的建立起相关的建筑设计评审的机制,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建筑设计的方案严格的进行检查。城市的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创新的工作,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真正的做成一门独特的艺术体,改善居住和工作等的自然环境。

作者:戴易江 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研究

【摘要】在城市建设之中,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工程施工之中的设计和指挥系统,对于城市规划的高质量完成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建筑建设进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与城市建筑的设计风格想匹配,以保证城市整体建筑风格的统一。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满足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之中对于城市景观以及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建筑质量的额因素。本文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就当前城市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定义

1.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对于城市空间的划分,时期可以满足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的城市建设内的过程之中,城市设计是在施工的计划制定之前就应该开始进行,适当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保证城市建设可以满足设计目的,除此之外,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设施建设的过程之中设施将埃森纳赫的合理,不影响正常的城市生活。在实际设计工作之中,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完成的是对于城市外观、产业建设发展、社会设施建设、政府办公部分建设等几方面的空间划分,这一设计过程主要是为了方便在实际建设过程之中建筑布局的方便,只有保证设施布局合理,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城市规划才能达到加快城市发展的目的。

1.2建筑设计

城市建设之中的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对于建筑的外形、结构和使用方式的设计,在设计工作之中,设计人员一般会依据城市规划的具体目标和空间规划,通过对建筑物的外形和面积进行符合要求且美观使用的设计,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目的,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建筑设计包括对于建筑工程的预算设计、外形设计、使用设计以及结构设计。预算设计又被称作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除了要保证建筑质量的高度之外,还要对建筑的建设造价进行高质量的编制和控制。合理的造价编制对于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建设部门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工程的施工部门涞水,合理的预算造价编制可以在工程的投招标工作之中占据优势,从而为施工部门获取经济利益,合理的造价管理还可以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步骤作出管理,防治施工过程之中由于不利因素而出现设计上的变更,防治不必要的经济和施工损失。同时,造价管理还会对施工材料等施工工程之中的花费进行控制,使得施工部门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在预算的编制之中为了可以较为准确的进行编制,会对建筑的结构和外形进行初步的设计,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人员既要注意结构外形上的美观,也要了解建筑过程之中的消耗,以避免出现为了复杂结构的施工而使得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

2.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2.1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在城市建设之中,城市规划始终是处于指导地位。城市规划决定建筑建设的地点以及空间大小,建筑设计的具体风格也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在考虑到城市建设之中对于未来发展、建筑大小、城市绿化等因素之后,城市规划将对建筑的施工提出具体的一些规划设计建议,而建筑的设计一定要满足规划要求,否则就可能破坏城市发展的规划。城市规划设计虽然对于建筑的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之中,建筑设计工作在进行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在满足规划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之下,各个建筑的设计可以在其所规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相对自由的设计。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中,由于城市发展的空间较大,且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了城市化建设十分迅速。这些地区的城市建设就是使用这种弹性化的设计思路,在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情况之下,对建筑的外观、结构、绿化等因素进行组合式、弹性化的设计工作,加快了该地区的城市化建设。

2.2建筑设计实现城市规划内容

在城市建设部门对于城市未来的建设规划进行设计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于建筑设计工作的完成和施工企业的选择。施工企业根据其设计和预算编制参与招标,进而对于施工项目进行招标。在这一过程之中较为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能力,其设计是否可以在满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的同时实现对于建筑外观和结构的高质量设计决定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规划设计提出建设要求,而建筑设计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同时对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设计,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和美观,对于城市建设质量有很大影响。

2.3两者互相推进

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城市人口增加对于城市居住建筑和使用建筑的需求,其在设计之中主要需要考虑城市的可建设空间、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在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考虑之后,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才可以进行规划要求的设计。在完成规划设计之后,城市建筑设计人员将作为建设的主要手段,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的设计,城市建筑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之中的实现手段,主要是用于满足人民生活要求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之中处于一个循环平衡的发展态势之中,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反过来建筑设计又作为实现规划的手段二不可或缺,两者互为辅助,共同完成城市建设工作。

3.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措施

3.1注意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尽管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就历史上各个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建设的进行必须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进行,过快或是过慢的城市发展都会影响城市的正常建设,进而引起城市的恶性建设,影响正常的城市化进程。因此,为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正常进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城市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在建设规划设计之中对建筑的空间布置进行科学的设计,以避免出现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现象。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这就要求城市建设部门对于增加的外来人口提供居住场所,过多的临时住房建设挤压了城市空间,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的逐渐扩大,大量的非常驻人员比如农村在城市的务工人员等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城市的建筑行业的管理和正常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发展较好的城市之中的建筑空间拥堵现象尤为严重。建设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就会影响城市的正常布局,进而破坏城市之中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秩序。在实际的设计之中,规划人员要注意在设计开始之前对城市之中的交通情况以及正常的城市生产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查,保证城市的进一步建设不会影响正常的人民生活。同时,在规划设计之中应该避免新建设的建筑对于当前建筑布局的影响,商业区预计人口密集区应该避免进行新建筑的施工,防治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人民安全的生活。除了建筑的空间布局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交通状况之外,规划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对于城市绿化情况的设计。尽管新建筑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但是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环境的优化,城市绿化进程必须继续进行。在城市规划设计之中要进行城市绿化设计,应该从建筑的绿色耗能以及城市的绿化两方面进行。在绿化上,规划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在城市的空间充裕地段进行率木以及草坪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之中一般分为对于建筑能源的低碳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当前国家正处于能源紧缺的状态,人们的节能低碳思想也开始逐渐被重视。节能建筑的使用对于我国能源紧缺的现今状况具有一定的缓和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应及时掌握并制定新能源的结构调整策略,开展新能源运用开发等有效活动。我们坚信,伴随新能源在节能建筑与节能设计方向的逐步深入研究与广泛利用,我国当前的生态和能源危机必将得到极大改善。低碳建筑的设计施工可以使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得以有效的降低,并且对于建筑的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通过建筑的节能低碳施工,建筑之中的废弃废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的减少,最终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由于能源紧缺情况的逐渐严重,减少能耗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要求,减少能耗,保证国家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主流观点。在建筑行业之中,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因此,低碳节能建筑的建设应该被重视起来。除了对于设计的要求之外,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承担对于建筑行为的监督工作。施工管理对于建筑项目的高质量的完成有很大的意义,在质量管理工作之中,规划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监督方式来进行。在当前的质量管理之中,规划人员需要管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管理一般使用对比法进行。对比法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计划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横道图检查以及网络图检查。横道图检查一般是指在工程的建设计划之中使用直线式的建设计划来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在这类进度管理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来安排各个阶段的施工。由于施工计划呈现为直线性,说明建设部门对于工程的进行有着较为准确的了解在施工之中,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较为自由的选择。而在质量控制过程之中,规划人员要遵守管理之中的原则,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是建筑项目的施工控制之中极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的好坏也能决定项目的成功与否,质量控制的程度低,会造成建筑质量问题,进而对建筑的工期和产出质量造成严重的后果。质量控制过于严格,又会拖延项目的工期,可能使项目无法按时完工,甚至影响投资费用。因此,在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之中,建设部门应当针对项目的类型以及规模,确定具体的质量标准。

3.2提倡建筑设计绿色化

在当前的社会建设过程之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减少人民生活过程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建设和装修过程进行绿色化的改善,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在以绿色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进行优化时,要注意以资源的合理使用作为设计的基本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之中时刻注意对建筑资源的循环使用。设计上的资源循环使用主要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之中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要求施工部门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以及建筑设计,在预算的过程之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满足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现代社会的建筑在建设使用的过程之中提高对于建筑资源和能源都有较大的依赖以及使用量,在当前我国的资源缺乏的发展环境之下,传统的建筑建设过程显然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保证未来我国社会可以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速度,我国应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之中将对于建筑资源和居住能源的高消耗量逐渐降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友好发展。在实际的设计之中,资源的循环使用要求可以通过对于废旧建筑材料的在制造以及再利用来进行,减少对于资源的依赖。而当前的建筑建设过程之中最为主要的消耗为能源的消耗,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设计过程之中应该对建筑的耗能过程进行深度的优化。除了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不合理之外,在当今的建筑建设和装修过程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建筑材料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装修已经成为人民对于住宅的硬性要求之一,家装行业也成为国内发展极快的行业之一。但是,家装带来了住宅内室内空气和环境的污染,随着装修的进行,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等化学产品逐渐进入室内,使得室内的环境在装修的过程之中会存在大量的影响住户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目前,根据我国空气检查部门对于室内污染物的调查,在经过室内装修之后,内部的污染物包括甲醛、苯、甲苯以及乙苯等多种污染性化合物,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均超过安全线,在居住过程之中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之中要保证住户的生民健康,绿色设计必须立足于住户的健康居住的基础之上。

4.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呈现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对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中,建设人员应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平衡,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发展。

作者:岳欣 单位:河北大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摘要:当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群设计是否智能舒适、城市规划是否和谐便利有了更高的要求。下文中,笔者将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当前国内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推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智能舒适;和谐现代化

1前言

所谓的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为了科学配置城市有限的空间、土地和其他资源,从而对城市发展、行政商业住宅工业等区域进行总体安排与部署,以帮助城市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不同之处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参与性、参与过程、规划目标方面,均有不同。

2.1规划目标不同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赋予建筑工程项目科学舒适的性能、特色感的空间结构,因此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应用设计学科方法与知识,设计出的让客户满意的建筑效果;对于城市规划而言,规划目标是为了保证城市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在未来长远时间内的和谐发展。

2.2规划过程不同

建筑设计的规划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客户的要求与满意度,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地理风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从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出发,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优化城市各方面的资源配置。

2.3参与性不同

城市规划设计有“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过程,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居民公众参与过程。规划需要满足城市总体的发展导向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公众参与极为重要。而建筑设计则是由建筑设计师为主导,以满足委托方要求,符合城市风貌和使用功能为目标,一般很少有公众参与。

3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3.1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等城市周边人口逐渐向城市中涌入,一方面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面临着合理分配社会各项资源、帮助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工作与居住,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权利,协调城市居民在建筑空间分配、居住与活动等方面的权益关系,从而使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建筑工程项目群体设计统一性、协调性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当与城市规划方案保持一致、内容契合:一个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构成了城市规划总体效果,对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的工程项目需要城市规划来辅助完成,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密切相关。城市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来进行,分析建筑用地周边环境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从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角度,思考建筑设计的最佳方案。

3.2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保持协调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它不单单是建筑物体整体设计,通常还涉及到场地设计,要求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保持协调。从内容上讲,场地设计是除单体设计以外的全部设计活动,包含交通、绿化、工程设施等内容;从流程上讲,一般是项目的业主先给出一个目标,同时取得用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进行设计,此时建筑师需要严格按照业主提出的任务在指定基地条件下工作。建筑师开展设计以前,需要对设计任务进行细化与完善,包含项目本身组成内容,同时认定这些组成内容的实际规模与类型,和项目业主进行协商,最终取得统一意见。

3.3场地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的规划设计对场地设计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需体现于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总体用地发展与布局的合理控制方面;二是,需体现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当中。由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存在具体要求,会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对于用地范围等细则需要给出正确反应,如容积率、绿化覆盖率及建筑高度等。这些都是布局形态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场地设计真正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其必须完全服从城市规划。

3.4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参考与遵从城市规划

建筑工程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来进行:一是,建筑设计应当参考城市规划的总体环境。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将建筑工程项目放置于城市大环境当中,确保建筑工程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色彩设计与外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风格,与其他城市规划区域相互融合、相互衬托,既要满足人们的感官审美要求,也要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的打造与完成。二是,建筑设计的造型应当风格独特,同时具备一定整体性,简单中不失复杂,不变中寻求变化。三是,建筑设计应当弘扬、传播城市文化,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使用抽象的艺术设计手法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从人们的视觉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规划,呈现出城市形象的的整体俯瞰特色。标志性建筑是城市象征,其是否良好会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因此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自身,并考虑其能否和环境保持协调,也就是基于城市规划设计正确指导,设计城市中的建筑。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的方案,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避免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矛盾与冲突,保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将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设计标准,用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与评审当中。作为建筑设计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设计水平,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提升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舒适程度和现代美观等性能,推动城市持续发展与进步,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作者:吕静月 单位:大连筑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摘要:城市的规划以及景观设计和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景观设计不仅融合了审美艺术,同时还结合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内容以及自然条件等许多方面,从而实现对城市美的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最终能够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关联

1城市规划

第一,城市规划最简单的释义就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以及进步的预测与计划,并对城市中一系列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管理,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同时城市规划还对城市景观设计起着指引与引导的作用。简言之,就是在具体的时间内,城市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整个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再融合近期国家新推出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第二,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是经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从而营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平发展的生活环境,同时城市规划还应该及时地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与执行期间应当严格按照人文主义、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来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环境。

2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景观设计,其基本内容是经过科学地运用土地以及土地周围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元素,从而实现景观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舒适,身体健康也能够有所保障,进一步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重心。第二,景观的基本涵义。景观在最初仅代表一种视觉美,然而17世纪之后,景观的概念虽然依然代表视觉美,但是它真正地从画框中走了出来,走进了大自然。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与进步,景观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成为大自然与人类和平发展的一种反映,也逐渐融入城市的规划中。现如今,景观能够代表的涵义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景观设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性的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它的设计主要针对一个区域的整个空间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二是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包含了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划分、整体户外活动空间以及建筑物、绿化等方面;三是社区的规划设计,其主要内容就是完成居民所生活以及所活动的社区的景观设计,最初的社区设计并不包括郊区设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郊区设计也逐渐被包含在内,近几年郊区景观设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四是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大多数的风景旅游区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所以这种景观设计的难度较大,要在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实现综合设计与规划,对园林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使风景区变得更有吸引力。

3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已经形成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包含关系。从上文中所提到的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的基本内容能够了解到,实际上,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已经离不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亮点,景观的合理利用以及科学划分能够全面地展现出这个城市以人为中心的中心思想,所以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城市的呼吸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未来城市规划应该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与共同进步的关系,这两部分都应融入人文情怀、历史文化、生态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做到多方面考虑。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对景观设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为其明确具体的执行方向,令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言人”。景观设计的大体方向就是把整个城市整体形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在对整个城市进行景观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对整个城市的基本形态以及主要格局进行详细了解,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是不能够离开这些内容的。所以,城市规划对景观设计的一系列动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的面积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与计划,而景观设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将这种大方向的规划变得更加的具体与完美,景观设计能够将不同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及完美的掌握人类的心理动态,从而使城市规划变得更加的人性化,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它的完美体现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研究与探讨,才能够创建出魅力四射的城市环境。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也在共同进步,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并且不断相互影响,城市规划的合理进行能够对景观设计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指引作用,景观设计能够完美地表现出一个城市的主要功能以及人文气息。所以,在具体的建设中应当要掌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不断地提高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能力与水平,从而达到城市与生态共同进步与发展的目的。

作者:马斌 单位:珠海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