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04-08 04:37:09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从跨学科的视野看,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轻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包干和独白,轻视团队教学和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跨学科的内在决定因素,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跨学科的外在要求。本文认为,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在教学内容上,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兼顾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在教学方式上,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整体素质,因而历来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强化。就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来说,上述两个“意见”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专职人员,工作落实不到位。[1]这种概括尽管比较全面,所指出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其只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归纳,针对性不强。笔者认为,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审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轻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意见,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选修课为“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选修课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都是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高层次人才,倘若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指导意义,不熟悉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应看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的做法,虽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却也容易因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而导致一些研究生对其所产生的困惑难以排解,进而引发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婚恋、家庭、学业、信仰等个人事务中,还是在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等社会活动中,每一个研究生受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体性格、生理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研究生作为特殊的、接受专业化与高级培训的群体,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经济、婚恋等方面的问题及困惑,使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困惑如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疏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2]现实生活中,研究生过劳死、自寻短见或者违法犯罪现象时而发生,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不足。在解决研究生的某些困惑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客观地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⑴过于重视政治理论的宣讲,可能会忽视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长期以来,通过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向研究生宣讲政治理论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实践中各高校的具体做法,这使得不少人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和片面认识,即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政治理论宣讲,误认为只要把这一工作做好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基本完成了。而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生活状况、业余活动等则相应地被忽视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内容也被省略了。即使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些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也更多地是从管理角度对研究生开展教育。而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心理、思想困惑的,往往是那些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关注的。⑵过于重视政治素质的提高,可能导致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的缺失。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当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研究生的政治素质,而这种政治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引导研究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接受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应包含有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这在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教育中有明显的体现。然而,包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在内的政治理论教育,无论是在教导研究生树立人生理想方面还是遵守法律和道德方面,都是从“政治上更正确”的角度来进行教育而忽视了“学术上更专业”的问题。例如,当研究生在生活上面临着个人情感和物质利益的选择时,在学习上面临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时,在处理某些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时,其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可见,如果忽视与培养健全的人格相关的道德、法律、心理等课程,研究生在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时因得不到专业性的帮助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二)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包干和独白,轻视团队教学和研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处于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而对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本科生有很大的区别,这在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样应当体现出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教学方式上的区别。然而实践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修课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模式。这样做不仅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几乎“沿袭”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不足,而且使研究生形成了轻视思想政治课程的错误观念。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和授课中实行满堂灌式的独白两个方面。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自终至终只由一个教师授课是高校中比较常见的授课方法,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只有一个教师讲授某些课程,自然就不存在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学生对教师的评比,教师没有教学效果方面的压力,也就没有提高自己授课水平方面的动力。所以,一些讲课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长期“垄断”某些课程,通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方式授课也就不足为奇了,研究生也很难对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在只有一个教师授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很容易带来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研究生合并上课的结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忽视了教学空间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常采取大班上课,一个课堂往往学生人数达到200人。这种情况久而久之,竟习以为常。在高校扩展的情况下,则更为严重。班级过大,使教师忽略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和课堂检查。”[3]研究生的专业课一般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课还和本科生一样采取合并上课、大班讲授的方式,不仅授课效果差,还会给研究生造成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要的错觉。在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没有压力而不认真讲授,研究生不重视而不认真学习,似乎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通病”。满堂灌式的独白方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一直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缺乏,使研究生的心理困惑、怀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随着困惑、怀疑程度的逐渐加深,研究生在心理上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在行动上逐渐拒绝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4]这固然有大班授课无法实现师生交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问题还是高校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过于强化这一功能也易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授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小心翼翼和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机械地完成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外,别的什么也不敢做,当然也不会加入自己的相关理解,更不敢直面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从而避免自己因可能出现的不当言论而陷入麻烦之中。因此,本来应当以讨论、交流等研讨方式来促进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则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消磨时间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无非是宣讲一些“官话”“套话”,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程当然不会有吸引力,也不能达到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性

有学者认为,大学的专业划分太细会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而建议大学开展“大文科”“大理科”式的教育。这种观点并没有改变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过细的专业划分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和研究领域的划分更为细致。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阶段细致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划分能够促进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但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思维和视野。因而,有学者建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认为“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5]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精细确有其合理性,但是把这种更细致的专业划分带到属于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则显得很不合适。笔者认为,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为主要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应当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这是因为:从内在因素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从外在因素上说,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当前我国特有的教育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用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头脑,确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当然,我国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原理的前提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掌握群众的活动。无论哪一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掌握和引导群众的活动。思想掌握群众,既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掌握本阶级群众的活动,也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影响和掌握其他阶级群众的活动,其实质都是力图让一定阶级的思想上升成为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而影响和支配全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一定阶级的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6]思想掌握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完全局限于划分相当精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必须实行跨学科发展。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不是封闭和停滞不前的,它总是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成分,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一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学科,以包容的胸怀对待不同的观点,以扬弃的方式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益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言:“当今社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蓬勃兴起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跨学科研究必将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7]具体到教学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当大力宣扬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还应当介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进行评析。这是由于,每一种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和批评观点的挑战,因而具有了相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许多观点和主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充实和完善。广大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鉴别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各种理论和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和授课教师形成互动,这必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新的进步。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概地拒绝其他学科,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自身的完善。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研究生的头脑,进而转化为促使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然而,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前提是其能够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政治理论,这种真正接受尽管需要一定的宣讲来实现,但总体上说还要靠理论自身的说服力。毕竟,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更注重学术的争鸣和论辩,一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其内心所接受,主要看这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其他理论。所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对其他理论只字不提,甚至回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在某些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既不利于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和接受,也不利于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笔者认为,广大研究生不仅要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角度来接受政治理论,而且还要为学术研究增加内容和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走进研究生的内心世界,进而武装他们的头脑。

(二)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对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科学地解释研究生所思考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保守与开放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在上演,并不时地引发一些社会事件,形成一个个舆论热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勇于直面这些现象和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复杂关系。由于社会现象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与不少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吸收借鉴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开展不同学科的专门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富有理性,更喜欢思考,因而,一旦其关注了某一社会现象,往往会采用寻根究底的方式进行深入地探索,并希望得到专业领域的答案而不是泛泛而谈的解释。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寻求“自己的真理”,而一旦研究生对某些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后,会显得固执己见,难以轻易更改。更重要的是,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生遍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有些研究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比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为深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讲解太“外行”,就有可能导致研究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政治理论本身产生怀疑。因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针对研究生爱钻研的特点,用不同学科中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术语来帮助研究生解疑答惑,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培养研究生学习政治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兴趣,帮助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和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由对某一社会问题更有研究的专家就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来给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有学者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在施教中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汲取。”[8]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个性,不同研究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政治理论课程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仍对他们开展完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只有根据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三、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有的学者主张,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树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积极推行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调动研究生会的积极性,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9]有的学者主张,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10]并强调深刻把握党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以党建“三步曲”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11]在实践中,有的高校按照“构建导师团队是关键,研究生集体建设是重点,研究生辅导员建设是基础,明晰主体权责是根本”的思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12]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因而从这两个方面来推动改革,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探索。

(一)教学内容:开展政治理论教学的同时,兼顾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鉴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政治理论内容过多而缺乏其他方面素质教育内容的现状,可以考虑对教学内容做适度调整,在保持政治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加入其他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至少具有如下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⑴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素质教育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入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能力。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互补。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是互补关系,一个人文素质或者科学素质非常低下的研究生,不可能具有特别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过来,其他素质教育做好了,不但不会冲淡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广大研究生从更为全面的视域认识政治理论,并强化其影响。⑶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较多的困难是由于经济利益、学术研究、人际关系、情感归属、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而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全面地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沁入研究生头脑的目的。总之,在对研究生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兼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性。除了固有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所需要加入的其他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开展以法律和道德为主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把人们培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公民。现代社会里,人们无论存在多大的差别,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当行使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和履行最基本的公民义务,都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因此,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和道德教育。而广大研究生所面临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由于其是基本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又是独立劳动的成年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对待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科研成果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也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理顺家庭生活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急需解决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无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为了让其做好科学研究,必须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和学术道德教育,依据法律和道德处理好自主研发和科学借鉴、个人成果与单位成果、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在人事劳动、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就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使其尽早走出适应期而奔向幸福的人生。二是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开展不同的人文和科学教育。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他们开展素质教育必须避免内容重复,并有效弥补其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根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而分科进行。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各个专业的详细划分使人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一般来说,文科类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相对不高,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则相对欠缺。因而,可以考虑根据大的学科门类划分,对研究生分别开展不同的素质教育。比如,对文科类的研究生加强基本科学知识教育,使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大致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对理工类的研究生开展人文社科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同时,对非医药类的研究生开展卫生保健、医药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等。只有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素质教育,解决不同研究生各自面临的问题,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为研究生所接受和喜欢。

(二)教学方式: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很多,那种单纯地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师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关注师资队伍和授课方法两个问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考虑组建一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专职人员及其职责。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政治理论,因而专职教师主要应当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教研人员以及热衷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教研人员。这一部分教师作为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每年形势的变化来修订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偏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离有关的文件精神和管理规定。⑵兼职人员及其职责。兼职人员应由人文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外,还应经常性地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高深的学术功底和专业水平向广大研究生开展人文、科技或者卫生健康方面的普及工作,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不同专业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感受到其他学科或者文化的魅力,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动力。⑶专兼职人员的关系。教学团队的所有人员采取分段上课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每一个教师都只负责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某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让研究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采,时刻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保持新鲜感,期盼着更好的老师带来更精彩的学术大餐。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新闻舆论热点的变化,可以适时调整兼职教师,扩充或者压缩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教学任务,使整个师资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授课方法上,除了坚持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更应当注意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在这方面,不少学者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微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微博的集聚或明星效应,组建各种类型的微博绿色社区;以学生政治辅导员为纽带组建微博班级;以红色社团为先导建设基于同一爱好的微博社团社区;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微博课堂作为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教学方式的新探索。[13]有学者推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专题讲座教学法,认为“专题讲座教学法,可以克服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14]还有学者主张发挥专业课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一世的。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承担主要责任,对学生的引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术上,而要贯穿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整个过程中。”[15]这些建议都切实可行,只要组织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比之下,笔者认为,进行专题讲座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更有利于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专题讲座往往是由某一专业领域的名家主讲,内容非常灵活,时间和地点也可以适度调整,因而更有利于研究生学习。而专题研讨会可以把研究生列为主要发言人,由教师对其发言进行点评。发言者为了确保发言精彩,必然会查阅很多资料,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研讨会通过不同观点的争锋来说明某一问题,既能培养研究生的表达和辩论能力,又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专题研讨会,本身都是学术性的活动,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取代了讲授者的独白和自上而下的宣传,因而更能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然能够实现。

作者:魏胜强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尝试将这些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有高深的专业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了研究性的课堂模式,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创新教育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和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得不到转变,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什么问题都感到好奇,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想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亲自实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最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和深刻。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主要渠道。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高中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以致于影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把德育有效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探究、分析、判断、体验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获得研究的结果。在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关心人类、关注社会、保护环境。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研究的课题,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去搜集资料、参与活动,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学习合理消费这一小节时,教师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了几个子课题:“三代人的消费观”“高中生的消费观”“寄宿制学生消费剖析”等,然后选择了几个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两个专题,一个是“中学生消费之我见”,一个是“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方式,学生获得了研究成果。在研究性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创新精神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童图新单位: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设置

1.开设思想政治通识教育课、选修课

思想政治教育课可采用通识教育课(必修课),分年级、分专业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设置选修课程,通过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借鉴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管理经验,传递给学生最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向学生推荐思想政治相关经典书目。

2.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我校在线课程平台(泛雅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传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实效性。利用网络平台连接其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授课视频,让学生全面学习,实现教学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接触到新鲜的理论知识。

3.活跃教学模式,建立案例辅助课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增加一系列小活动,比如“阅读经典”、“传唱革命歌曲”、“朗诵革命诗歌”等等调动学生上课的参与积极性。建立案例辅助课程,通过案例引入、分析的方式,将被动、灌输式的课程变成积极、参与性的课堂。课程内容紧跟新闻时事,加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实用度的认同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在学校建立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负责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指导。可在全校选拔年轻活跃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组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如今,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个课堂、实践和网络平台“三个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师生、师师、生生的良好互动。同时,积极外聘一些知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相关讲座。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建设

建设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趋势、传递理论前沿信息、参与举办校内外思政研讨会,主持参与思政相关课题研究。在进行思政研究时,让学生参与到专题性、研究性的思政课题当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1.校内成立学生社团

建立思想政治相关学生社团,带领、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思想培训学习,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我校的很多学院开展的“青马工程”定期在学生当中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在思政课堂外学习党团知识,了解思想政治动态,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

2.开展实践活动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思想课程的意义。一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各种竞赛活动,这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思政教育既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还要加强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各类型的文化指导服务等;三既要加强专业内的实践,如专业实习等,还要加强专业外的实践,如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还要注重教师的指导。既要在校园内进行,还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社会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平台

1.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

设置课程咨询、课程实践、课程资源、课程案例、理论前沿等等几个板块,供学生查阅。

2.在学校定期举办思政类讲座、研讨会等。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微博公共平台。

4.在河南政法大学贴吧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板块,供学生咨询讨论。

五、学校重视、社会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课堂学习只是一小部门。我们应该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食堂用餐标语、宿舍文化长廊、条幅、简报等等在学生生活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学校应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比如开展“红旗渠精神图片展”、“抗日战争图片展”、“道德讲堂”、“榜样的力量”、“劳模在我们身边”、“经典电影”展播等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思想建设的力量,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作者:闫方方 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新旧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之间的博弈,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难度。当前政治教学改革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容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虽然涉及面比较广,但教学中的信息量明显不足,和教学中需要旁征博引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明显不足。许多学生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投入不足,究其原因和教学自身吸引力不足有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少参与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还是沿袭老一套模式,这些方面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方面。三是思想情感教育属于薄弱环节。政治教学一定要强调情感教育,在引导学生回顾政治的过程中深化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成长得到有效引领,这些方面是高中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任务。而有些教师忽略了情感教育环节,或是一带而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政治教学空间没有充分拓展。政治教学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拓展性,部分教师完全就教材讲教材,忽略了课外大量的拓展资源,没有能够将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这些方面也是导致政治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方面。

二、以课改理念为指引,有效突破教学改革困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做先行者与探路人,深入贯穿新课改精神,以课改理念为指导突破困境,重点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多元渠道补充信息以满足教学需求。

高中政治教学要重视信息来源的拓展,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显然无法满足教学全部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广开信息来源渠道,一方面应当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教材相关的信息,无论是背景资料还是拓展信息,当学生全部参与这项活动时,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将会是非常可观的。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信息补充,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教材内容,获得更多与教学相关的信息。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贯穿执行情况资料,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其科学性、合理性,这些方面都是增加教学信息的重要路径。

2.彰显学习主体地位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需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彰显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教材,相互讨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表现,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分析应当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化解不利因素发展自身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站稳脚跟、抢抓发展机遇。以这样的思考题为线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大家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现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辨析探讨等环节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寻求答案,最终体现了能力的综合发展。

3.强化思想情感教育以发挥引导作用。

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应当引起充分重视,每一位学生都要强化思想理念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他们思想成长中的主旋律。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加以充分研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例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中,笔者除了向学生介绍小康社会各方面的目标体系之外,还对照小康目标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以及本地区在经济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这些目标的数字具体化体现中引导学生感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本地区干群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使他们能够从身边发生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思想情感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经常进行思想渗透情感熏陶,可以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

4.实施内外联动教学以体现综合促进。

内外结合是提高政治教学成效的有效抓手,每一位教师都要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既要抓好课内知识引导、能力培养,同时又要积极拓展空间,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开展活动,让学生锻炼能力,这一方面应当成为立体化政治教学的有效模式。例如,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市场配置资源的成功案例,从供求关系、价格变化、市场规范规则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作用加深理解,这些方面都是巩固学生理解效果,提升政治教学成效的路径方法。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教学研究,以更有效的措施突破教学改革诸多问题,促进教学深入开展。

作者:王龙权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等学校涌现出一批讲授精彩、言传身教、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就整体情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达到使大学生真正喜欢、受益终身的目标。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是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国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也认为“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2]。也就是说,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既可以成为稳定之源,也可能成为动乱之源。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农民决定朝代更换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村民自治解决了农村内部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被日益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农民已经演化为“社会化的小农”,农民的生产、生活同外界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就农民自身来讲,“尽管农民在社会组织内部所发挥的作用要比他们村子是内向型时大得多,但是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比起其他社会群体要弱得多”“农民持久参与政治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农民社会群体的行为”[3]。农民参与市场化竞争所需的技术、资源、资金和信息很大程度上需要外部群体的援助,高等学校人才储备库志愿农村建设责无旁贷。因此,教育部、科技部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困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

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是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注入新的活力,是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可行性方法。但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二者的结合。

(一)培养目标偏差

现代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教育基本按照城市性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过程就是城市性的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现代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或者完全是以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背景为主要内容;教育实施的组织化本身就是城市性的: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设计课程、教学的组织化和教育承担者(学校)的高度组织化等都是城市性的,而不是农村性;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以适应城市社会的各种复杂需要为目标、专门的角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纪律和观念等,这些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以城市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为目标[4]。现代教育暗含的一种理念就是,传统和现代相比,传统都是保守的、落后的,而农村正是传统的渊薮,消灭农村,改变农村生活方式似乎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教育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农村社会环境较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入城市上大学,留在城市就业,是几乎每个农村家长和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考入大学,留在城市,脱离农门,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好几代人为此而拼搏努力。因此,尽管高等学校扩招,就业困难,但是仍然相当一批大学生希望留在城市,尤其留在大中城市就业,回农村被认为是一种无奈,甚至是“丢人”的选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大都围绕树德、守法、爱党和爱国等内容展开,人的灵魂离不开肉体的生存,就像鲁迅在《伤逝》中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存,仍然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首要任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非不热爱自己的故乡,而是当今城市化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却面临一个艰难困境,那就是广大农村日益衰落和破败。农村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进城打工,一味空洞说教热爱故乡或者政治强制都是无效的。农村生活的“苦”,农村工作的“累”,农村机会的“少”,农村地位的“低”,是导致相当一批大学生脱离农村,宁可蜗居在城市,成为“蚁族”,也不愿回到自己故乡就业、创业的最主要原因。

(三)经费、人员欠缺

1998年以后,中国的大学集体迈入大幅扩招新阶段。高等学校大幅度的扩地、扩校建设也使一些学校的经费捉襟见肘,主要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学方面经费相应减少。即使有的高等学校经费比较充裕,也大都投向理工类学科建设,各类实验室开支占据经费支出的主要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的“灵魂学科”,其教学、科研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而且涉及到高等学校各个专业,涵盖多个领域,投入大,虽然中央部委三令五申,但是在一些高等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投入经费仍然总体较少,教育部规定的在校生生均15~20元的思想政治课实践经费大量被挪用、占用,加上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涉及农村的实践活动只有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参与人数少,活动形式单调,使多数大学生对农村难以形成深入、详细的了解。高等学校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师生比严重失调。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有些高等学校远远低于这个标准,而且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有行政人员兼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特别是面向比较分散的农村,打破集中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必将对教师的能力、时间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一些高等学校只能在城市或者学校内部集中搞一些展览、参观和观看革命教育影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真正能够指导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的实践活动屈指可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

只有实事求是分析真实状况,才能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5]。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地位突出,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教育的先导。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服务社会建设,助力现代化。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学会雪中送炭,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献计献策。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相比之下,农村对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更甚于城市。现代化教育的城市导向,无形之中增强了社会上流行的“贱农主义”,指以农为贱的观念、意识、言说、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它表现为压制农民的权利、贬损农村和农业的价值,从文化和价值层面否定农业、农村和农民。它不只是停留在对农民的制度歧视上,而是包括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轻贱,也即以整个‘三农’为贱。这一观念对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减弱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具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志存高远,将广大农村当做“社会改造实验室”,在最艰苦的、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涌现的农村创业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引进一些在农村就业、创业有所成就的大学毕业生来校做演讲和经验交流,传授有益的创业经验与技能,解答问题,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些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年龄接近、经历相似,而且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比,这些毕业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更能贴近生活实际,能起到课堂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6]。

(二)改善农村环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目的是使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目前,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现代化进程中导致的城乡差距,存在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生活便利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扩大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农村本身具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大量自发的流入城市,使农村成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留守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服务新农村的结合,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变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和融入农村,最终达到更多大学生实现农村基层就业的目的。当然,吸引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改善农村就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既要感情留人,更要靠发展和环境留人,特别是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和医务人员等农村发展亟需的现代化人才,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加大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社会发展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能使大学生在农村“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留得动”。当前来讲,创新农村体制,尤其是土地流转体制,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既能增产增收,又能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成功范例将是最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

(三)创新实践形式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参与者不仅有高等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和数量庞大的大学生,而且牵涉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村委会和农民,人员众多,受教育程度不一,沟通协调上存在较多困难。但是,对于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大事,高等学校应该知难而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中央部委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所,鼓励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学的研究[7],同时利用教学、讲座和展览等活动,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方面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灌输到大学生中,使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兴趣,产生感情,进而自觉丰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做好思想、理论上的前期准备。高等学校应该利用新校区一般设在郊区,和周围农村地理位置临近的区位优势,和当地政府搞好沟通,将周边条件适合的农村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农村通过社会调查、观摩选举和参与生产等多种方式提前了解农村,亲身感受农村,为以后到农村就业、创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重要前提就是互惠互利[8]。此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好各种社会力量,打造一个社会协同的实践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南风窗》杂志每年暑期面向全国大学招募“调研中国”团队,对中国各地典型村庄、实例进行调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值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借鉴。

作者:王云胜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一、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基本保障

虽然今天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都是畅谈新课程改革的各种好处和优势,而且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是由于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语文、数学等学科受重视程度高,所以新课程改革的风潮对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影响较小,很多地区的小学思想政治课依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家长、学生都在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的评价也是以成绩优劣为标准。学校让成绩差的学生戴“绿领巾”,曾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划分等次”的做法有失教育的公平与正义。在日益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应综合考虑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任何单一的评价都是片面的。依照此种发展形势,亟需我们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情况下就是教师按照授课内容的重难点,依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多数情况下,教师很少对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只要乖乖坐在座位上听讲,标记一下重难点就可以。相对于其他课程,学生更愿意上政治课,因为内容不重要,教师管得也不严格,可以随便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加入一些类似于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改变学生普遍忽视思想政治课程的现状。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还不成熟,讲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太枯燥,应该主要做一些开发智力的课程。其实小学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这个时期学生形成了游戏向有目的的学习转化、松散的个体向有组织的群体转化、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所以在这个时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对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较少,但是一个教师所带的班级较多,教师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盲目授课,学生所能收获到的知识较少。改变了教学方法之后,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每一节内学生都可以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与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感恩节前夕,我利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为学生们布置了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向过去曾经给过你帮助的人说几句话”“帮自己的父母做家务”“为附近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将实践活动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下,改变了传统课堂单纯的讲与听的状态,教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进而长大之后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改变以成绩高低为参考的评价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其评价主要符合以下几点:1.结合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统一。量化评价的最大优点是客观、精确,能够较真实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量化评价应重视丰富和完善对学生的质性评价。2.激励评价要侧重于全体性。许多教师很喜欢使用激励评价,但大多只针对个性,对全体的侧重不强。在传统评价机制下,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激励评价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积极去学习。3.注重团队合作评价。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达到某一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4.就思想品德而言,评价过程远远重要于评价的结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以结果来评价一名学生的优劣。

(三)把握课堂实质,从细节做起

新课程改革的优秀理念是在学生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进一步体验、感受,并提升到正确的认识态度、价值观念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品德课堂,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改革理念,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神奇的电话》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接的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便利?生1:生病时,可以拨打医院的急救电话120。生2:爸爸妈妈在外地出差时,可以给他们打电话。学生们回答的都很正确,类似这样的电话也有很多,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搜集到众多特殊的电话号码,并给学生解答每一个号码的用途,110是报警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0086是移动电话等。而这些特殊的号码又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用到的,所以教师将教材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从细节之中把握住了教学的实质,相信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在教育中难免会有一些过分的溺爱,视他们为家中的“掌上明珠”。另外,网络、电视等传媒技术越来越普及,小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叛逆心理、不受管束的思想极为突出。作为一名小学思想政治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小学生错误的观念进行必要的纠正,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已经不适合当今思想政治教学地发展了。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具备较高品德修养的专业人才,迫切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作者:粟坤忠 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八一小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探究

一、互动教学,力促和谐

在互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由教师进行释疑、归纳和总结,教师还要及时地澄清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疑点和误点,在互动中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政治教学中,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知识障碍,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的背景,进而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关爱,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这种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热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2.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进而达到生生互动的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后对学习有没有启发作用,再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再进行有效的归类,最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生生之间的现身比对和交流,能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延续“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纵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也会让学生觉得厌烦,时间久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逐渐平淡。政治课的内容主要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延续。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生活化的素材通过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就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接触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因为用多媒体的形式将政治中的内容呈现出来,会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入到教学中,也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因此,想要让课堂教学展现出真实性的效果来,就需要将生活化的情境与教学有效地融合,同时,还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充分结合时展的情况,让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来。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不断地完善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实践的活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政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及时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

2.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主体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主流。素质教育也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后,才会唤起学习的激情,进而才能顺利地进入到学习的角色当中,和教师一起参与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有效地彰显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来。因此,要使思品课顺利地回归到生活当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必经之路。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初中政治教师也要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紧跟课程发展的步伐,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为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政治教师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作者:侯孟道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思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冲击着传统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1传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概述方法好似黑夜里为行人照明的灯笼。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学生则是非常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制,导致教育效果的弱化,使教育大打折扣。

1.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受教育者的真实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重形式、轻实效、耗费时间长,声势大,却收不到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

1.3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随着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发生变化,教育者的转变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隐形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多的把时间放在课本理论的讲解和文件的学习上,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利教育相结合。特别是愈来愈多的信息以因特网和多媒体为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出现老化,无法与新媒体等技术接轨,“05方案”的施行更是推动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转变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与时俱进,更新发展。

2开放性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将学生的思维彻底解放,挖掘他们的主动创造力,提高积极参与感,使他们从内心开始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开放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人的开放,开放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加强互动。其次,信息的开放,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优势,整合网上的教育资源,关注实时动态。

2.1开放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开放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受教育者也有开放性的学习思维,教学地点不仅仅限于课堂,内容也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开放性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轨、教学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开放性教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创新性、耦合性。

2.2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传输知识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自由表达不同的观点,发生思维的碰撞,提高同学的参与感。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实物演示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在理论和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案例教学法也是实用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维,全方位地去看事情,开发创新性思维。

3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其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为社会所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意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授课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的主要目标,主动适应新媒体的环境,抓住其特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1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新媒体的使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约束,信息交流更加便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自由度更高,有效加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方法、途径更加宽广、容易。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生动有效的信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理论的实用性,使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2新媒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路径传统单一讲课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变得愈来愈淡化,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新媒体技术,QQ、微信成为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应用软件。针对这些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感受和观点,从而制定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学内容,使个人思想和教学理论相结合,正确树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最终使其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可以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贴近时代的进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作者:梅芳 单位:湖北省仙桃职业学院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与实施,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问题,很多学生认为高中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对高中政治有抵触心理,高中政治不仅难学,而且很难将所学的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对于高中政治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是从高中政治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解决方案

随着时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标准下的教学,所以在现如今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变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倾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让高中政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严肃、压抑的课堂氛围。

一、目前政治改革中的问题

(1)教师引导作用小

教学改革是通过改革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科学合理的找到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合作学习肤浅的认为让学生去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的自由讨论很多学生趁机聊天,玩耍,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这样的教学肯定难以提高成绩。教师的引导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错误的在标准模式下教学。

(2)学生对政治认知不足

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作为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政治,更不知道学习政治的重要性,他们仅仅认为只是因为考试中有政治,就应该学习政治。试问,对政治这样浅显的认知如何让学生去好好学习政治,而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之初,就要从“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方面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重申、强调学习政治的重要性,改变学生以前对政治的错误认识,从而让学生从新认知高中政治,让他们渐渐喜欢上学习高中政治。

(3)考核不合理、科学

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对于高中政治的认识仅仅是认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这样造成空有新理念,但是多数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对于在政治考核的结果只看重成绩,以成绩的标准去区分学生,这样的考核在我看来没有从新理念出发,改革只是个空话,学生也只会依旧在传统模式中学习。

(4)缺乏实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渐渐认识到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性,但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中政治教学中依然缺少实效性,高中生不像以前的初中与小学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会受教学模式影响,在高中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建浅谈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吉林省农安县第十中学赵天龙立的过程中,政治的思想作用会起很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以成绩定论学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让政治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政治的实效性。

二、改革中的解决对策

(1)科学教学

科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死板教学,而是结合学生当下所需求的灵活教学。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案例题型都是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与所学的政治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扩大学生接触材料的范围,与实事结合,在课堂运用政治知识合理解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就积累好案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教学不是教师将思想强加以学生,而是做个良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2)鼓励学生,激发兴趣

政治教学在多数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畏惧政治,反感政治,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政治缺乏兴趣,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在我看来,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成就感。学生抵触政治中的案例分析,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分析与标准答案不同,肯定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思考,可能学生的思考不正确,但教师给予正确的提示,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引导中寻找到正确方向。在点评学生的思考时,可能学生的答案很错误,但是可以从侧面去夸赞学生的思维出发点,让学生慢慢建立起学习政治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教师自身提升素质

作为政治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充当好一个好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储备,要积累生活中的实事,关注国家大事,在生活中也要善于收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关资料,并将之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之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变革下合理和科学的做出教学规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

作者:赵天龙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第十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趋势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有形式

(一)信息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

无论多媒体的采用,互动引导等教学方式的引入,都改变不了集中教学的实质模式。该模式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模式,表现为省时、集中、说教、信息传递及时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兴趣度降低、课堂出勤率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暂时表现出落后于现代普通信息传递的特点。现代的学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颇多,课堂集中传递信息的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虽然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了很多年,但一直无法脱离最基本的说教形式,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形成了部分负面的印象。

(二)互动示范为主的实践教育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互动活动中。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承担者,高校辅导员承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任务。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形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上而下的(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布置下来的)学生被动参与的实践活动。在这部分实践中,活动目标和理念大多是事先设计的,其实是课程理论教学的延伸,仍然无法脱离传统的说教。在这个方面,学生是被动参与的,仍是属于被教育的地位。二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或个体自由进行的其他活动,虽是自发,但仍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这部分活动中,学生接受信息及获得感知的形式错综复杂,更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原有的以引导控制为主的思想教育效果明显下降。

(三)现有教育教学形式的不足

上述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是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也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体模式。虽然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教学形式落后于学生的信息获取形式。现代科技引发的信息传递工具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中所用,而教育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逐渐为学生所反感,亟需改革。

2.教育教学形式忽略学生的自我感受。现代化背景下,效率与消费成为两大主题,当代大学生亦无法脱离此范围。而现有的教育教学形式,无论在效率上,还是在学生的时间消费感受上,都无法给学生带来满意的答案,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需求。

3.教育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有待改变。仅靠教材、资料及少量的传媒信息,无法跟上学生的需求,艺术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内容呈现形式应该在高校普遍推进。

二、当前大学生受教形式的变化

在传媒信息形式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应当充分关注学生中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并有效利用从而因势利导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信息传递工具的多元化

目前,网络信息、虚拟互动等填充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诸如微信、微博、各类虚拟社区交往形式已经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信息传递工具表现出无预期性、传播迅速等基本特征,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当努力发展以现代信息传递工具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仅仅把此类网站、工具等视为传达各类基本通知信息的工具,更多的应该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传递工具。

(二)价值观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冲击,导致大学生在进行做人、做事时偶尔偏离了正常的价值观念。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并不能否定其价值多元,它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认知方式。因而所谓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为人处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宏观的方向或优秀的价值观念仍是存在的,不能因为学生具体的或微观的行为偏差去判定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是错误的。

(三)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如何确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面临挑战,而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尚未形成,如何去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改革形式的同时,也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为原则,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特征逐渐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注重个人的生活实际,关注个人的未来发展。大学生的良好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和地位,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包容不同学生的个性,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进行。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改革趋势

结合上述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仅就多元化的改革趋势作出探讨。

(一)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递工具

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信息传递的方式、内容等越来越无法预期。而大学生作为现代信息传递的主体,每天接受并传播着大量信息。传递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有些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但又无法因噎废食般的全盘否定现代信息传递工具。那么对此类新型教育形式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形式要能够满足学生兴趣需求,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接受信息的快乐,又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此方面建议如下:

1.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为基础,设置符合现代信息传递特点的教学内容。

2.以现代信息传递工具为基础,积极设立网络信息免费资源,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以社会公众舆论与优秀价值观为引导,主动积极持续地传播正能量信息。

(二)接纳包容———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来看,按教育原理而言,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是目标。那么培养学生的个性,接纳具有不同风格的学生,包容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路径,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建议如下:

1.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与实践教育者进行培训。使教育者树立平等、接纳的良好教育态度,同时学习良好的与学生互动沟通的基本技巧,从教育源头上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理念。

2.提倡创建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走出高校,融入社会,以社区为依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

3.倡导多元化的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知识学习评价中,理论学习占据主导地位,当下的教育改革应当更多关注学生实际能力与品行,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评价模式。

(三)实事求是———主动改革教育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结合社会实际。学生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依托社会实际,更多的从基本观念上引导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再去过多的关注学生微观层面的行为变化,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使大学生的教育自我化、社会化。

作者:程光耀徐家宁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一、新课改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在此新形势下,更应当适应时展的需求,切实做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学科教学为平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抓住教育教学命脉大力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被剥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自然要始终不移的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素质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放任学生自由学习于不顾,而是在不改变教师为教育主导的前提下,合理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解放学生的思想与头脑。

2、探究式学习法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对人才高需求的年代里自然不能满足社会培养人才的快速高效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被替代,现代教学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的需求使然。然而,传统教学在我国各学科教学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很多教师同样只接受教学课堂围着自己转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学生成绩的高低只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虽然,新课改讲究学生个人能力、个人素质发展并且已施行多年,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为我国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彻底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3、政治教学缺乏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下,当代教学,"学以致用",一直是社会与国家关注的教育现实问题。对于一门讲究实效性的学科--政治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教学压力。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性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应试教育的大浪潮让政治教学严重缺失实效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普遍存在。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限制,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完全凭借记忆背诵的课本知识。

二、高中政治教学策略任何改革

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政治教学改革也同样如此,不足之处包括教师课堂主导地位被剥夺,学生上课散漫自由,课堂教学质量不如人意;传统教学思想与改革思想相悖,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是一种挑战;政治教学缺乏实效性,教学依然只重视理论知识,且浮于书本。面对如此难题,我们谈一谈有效的对策。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抛弃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前提,重新认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避免发生学生受限于教师的教育,教师受限于学生的发展的尴尬局面。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学必不可少,在教学方法得当的基础上合理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解放学生的思想与头脑。

2、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教师教学的侧重如果只是立足于考试升学的狭窄认识上,知识只是浮于书本的理论,这很难让高中政治教学真正发挥其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情操和良好性格的媒介作用。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大,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进行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失为一种万全之策。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尝试改变身份角色去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正确全面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关于实效性教学是前提,引入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为发展背景,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本,注重层次教学,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着手。相信与尊重学生主体,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材所讲述的知识,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感受,教育学生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起来,现学现用,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舒锐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现如今,新媒体作为了时代新宠儿已经广泛影响着人们,新媒体出现以后,人们就获得很多新鲜的体验和感知。可以这样讲吧,新媒体的出现带入人们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特别是当今很多高校学生更是以新媒体的运用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当中,都在无时无刻的进行渗透新媒体、无时无刻体验着新媒体带来的感知和冲击。由此可见,当前在很多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果是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很难对高校网络思想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监控,同时也更难协调意识形态来进行对高校学会思想引导。要进行良好的教育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使得人们要相应的面对现实。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更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针对新媒体来说,新媒体结合了数据技术与网络技术,体现出声音、图形、文字、影像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在社会市场中发展呈现出了媒体结构的趋势。当每一种新媒体诞生过后都会想要的影响着甚至还创建了一种较为全新的传递方式以及阅读形式,还有效改变了以往的学习传递格局,这样就会让人们的生活进入到一个新媒体时代。具体来说,当下,新媒体所覆盖的面积在生活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交流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个性化发展等优势,这种新媒体可以超越时空、超越了人种、同时还超越了年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现在都可以使用微博、微信来传送自己想要说的话或者是其它有关的信息,根据美国《连线》杂志中所讲述到新媒体已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1.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形式。新媒体已经广泛成为了高校学生信息传递和理论性指导的主导交流工具。现代的高校课程教育教学的课堂气氛变化情况主要是体现在教师进行课堂传授时,学生很有可以会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观点进行输入到手机搜狗中去、还有搜狐、百度等搜索软件,而这种形势已经广泛了解到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中去,而且这样的社交软件以及涉及到很多方面上,而人们可以进行发出声音以及受到关注,有诸多的交流方式,新媒体出现以后就促进还很多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被受尊重被受关注的欲望。从而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知识的主要形式。传统报刊媒体在当今时代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有效需求,他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快捷、方便。广泛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来在新媒体的不断进行过程当中,要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和学生们阅读平台,高校学生可以在媒体进行报道过程当中,利用相应的话题来进行互动,共同进行探讨一些理论知识,从而就可以扩大信息的影响力。2.高校学生利用多媒体的交流方式。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学生的信息圈、讨论圈、社交圈,有很多高校学生还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进行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同时也参加了各种信息进行交流和评价。新媒体应用已经大量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形式、娱乐形式、以及交流形式。同时还相应的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还有就是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的场地。当然,任何的事物之间都会有对应的统一形式,这样还需要进行辩解和看待。新媒体主要是为了高校学生带来更方便和快捷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很多负面上的影响。新媒体传播信息也会显得比较复杂,有很多信息都不是很明确。

二、新媒体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出现的弊端已经威胁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监督和管理,这样就可能会给给高校造成高校思政工作监管带入一个盲区中去。新媒体的广泛用于影响着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会更加便捷,而高校学生已经为新媒体的影响力大力进行推广。而且很多学生都具有很强大的独立追求某种事物的意识,这样就显得太过于追求自我,强调整体形式上的特征,促进学生能够迅速传递各种思想来进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新媒体工具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了主体化,很多大学生更是没有任何顾虑就大胆的畅所欲言。2.新媒体在进行传递的时候就相应的使得主流价值观面临着空前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整合度相对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而多元化的价值观在新媒体中还很自在,在主流理论之外还发生了有效作用、也不断进行扩张,对于高校学生更是应用得比较广泛,但是正因如此让很多的大学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冲击,而到最终无法做好明确的判断能力。价值观念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危在旦夕,这样一来就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学生价值观时形成了很多方面上难度也越来越大、对意识形态上面的整合也相应的受到很大的控制。

三、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的媒体传播速度还是比较快,范围更广泛、在社会上的影响能力也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来,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很多新挑战,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协调好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探究新型教育途径,这样才能够与时代相互贴近,因此,对于新媒体下思想教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学生主动探究新媒体教育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如果想要脱离传统教育观念,那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相应的与高校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转变教育模式,树立正确探究新媒体教育作用观念,教师也应该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的变化情况,提出对教育的有效信任程度,从而也能够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进行展开。2.构建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台。高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场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老师写也不能坐以待毙,要利用新媒体来进行该学生传递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新媒体环境中来,构建迎接新媒体背景下的微信、微博、QQ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交流平台,促使很多老师和学生在平台中增加知识沟通探讨与思想上的交流,从而就能够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困境,创造出新型的教育模式。3.提升高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新媒体的能力。对于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该要充分了解到新媒体优势上的不足之处,然后在相应的融合思想教育教学内容来进行应用。这还需要高校思想教育教师深化对新媒体的整合与应用的有效能力,不断改革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措施,科学合理将新媒体工具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来。在此同时,针对这些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以及成长环境,还要利用好新媒体虚拟世界化的交流和沟通模式结合到现实中进行教学,这也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新的研究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阐述通过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得知,在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以及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都具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这样的体系下是被动形式。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中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拥有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念。

作者:黄彦军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摘要:很多学生觉得高中政治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且把政治知识内化到生活运用中难度较大。而政治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加强对其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解决对策

高中政治涵盖很多不同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优秀品质。利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帮助教育改革顺利完成。高中政治教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了很多改变和改进,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应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治教学水平。

1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1.1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这已经成为其教学的不足之一。由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使得多数高中政治教师更加关注理论的讲解,却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人格品质等培养力度不足[1]。此类填鸭式教学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识与素质,对高中生日后的健康成长意义不大。学生经常被动地接受政治知识,对政治学习并没有多少兴趣,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1.2缺乏对政治学习的关注:缺乏对政治学习的关注,则会阻碍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学生更加注重对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认为政治学并不重要。在原有的理念中,其觉得政治学习只是对于知识的背诵,无需过多时间学习。然而此类想法是不正确的,其会影响政治教学的发挥,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都是比较没有价值的[2]。

1.3教学内容不科学:如今很多政治教学比较封闭,缺乏一定的开放性,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以此使得内容较为落后,难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3]。第一,教材选择不够先进,与现实的需求不符,很多内容与生活脱节;第二,教学案例的挑选不科学,其中的时事政治内容与时代不接轨,这样的问题同样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1.4教学方法单一: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够先进,对于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依现在政治教学讲,传统枯燥的背诵教学是常用教学方法,教师仍旧花费大量时间书写板书,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挥与扩展,学习兴趣不足,由此使得教学效率无法保障。同时互联网教学并没有广泛且深入应用,政治课堂局限于课本课堂,缺少开放性元素,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养成没有太大的作用。

2高中政治教学对策

2.1设计情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时,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可以利用设计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第一,结合生活,模拟现实场景,在其中将与政治课内容有关的情景提取出来,结合此情景对学生展开教学,使得高中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政治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引入生活案例,结合此类故事讲解政治知识,加强高中生对内容的印象,更好地学习政治知识。

2.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若要改变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以存在的不足,则应正确对政治学科进行定位,加强对此学科的关注[4]。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政治价值观,明确政治的重要性、对自身人格品质的作用以及对未来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由此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为今后良好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设计较为健全的政治教学方法,基于学科层面对原来的计划加以再次修改,提高政治学科的重要性。

2.3与时代和生活结合:首先,应参考实际生活的状况完善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有一定的学习价值,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第一时间更新政治课本,选择和实际生活关联大,且可以体现教学实际的课本,使得学生学习时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加强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学习并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

2.4丰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能够丰富课堂形式,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由此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满足新课程改革中设定的教学宗旨。高中政治教师应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结合互联网进行政治教学,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互联网平台,将政治知识及时更新的平台中,学生能够在网站上直接看到政治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参考自身状况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高政治素养[5]。同时,可以结合Wechat等聊天工具加以政治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组,随时与学生分享社会时事,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做好师生、生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帮助其思维更好得发展,同时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结论

政治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时事政策,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帮助其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明确政治教学目标,改变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内容以及观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

作者:付慧 单位: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及解决措施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重视教学实践改革,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目标更加丰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初中政治学科知识,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收获。不断提升的教学难度,让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开发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分析

1.教学思想上的困惑

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教学改革的进度有直接影响。一些政治教师的思想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他们仍然觉得灌输教学法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认为课本是至高无上。这样的教学思想,必然会让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方式。还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封闭,一直利用教学前辈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手段,认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教师思想上的误区,影响了创新元素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融入。

2.教学方法上的困惑

教学改革,可谓是一场年轻战。教学改革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具有青春活力。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学习全新的教学思想,开发了更多有意义的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去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但错误的理解,会让高效的教学方法变得无效。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原则地减少自己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精准性。教学方法应用失误,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3.学科定位上的困惑

一直以来,初中政治学科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政治没有必要认真去学,只要抽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背下来就好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会在考试之前临阵磨枪,利用短暂记忆去取得一个满意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划重点,用课堂时间将政治重点内容划出来,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学科地位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

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优化措施分析

1.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

要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初中政治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走出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教师要全面分析初中学生的新知识认知能力、心智水平以及个人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活动,用政治教学去规范学生的思维,杜绝负面思想潮流的冲击,才能实现政治教学目标。初中学校管理者要利用教师会议的机会,组织教师一起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日常教学标准,让教师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使之建立正确的教学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化。

2.加强教学方法的改善

灌输式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虽然能够促进基础知识传播目标的实现,却不利于初中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初中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实施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自我新形象》时,如果教师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个人形象的期待,无疑让课堂学习成为回答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将问答环节改成一个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每人说出五个“我是……”的句子和“我希望我是……”的句子,以此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提出期待。这一活动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让课本理论知识与初中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在一起,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3.加强教学思路的创新

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教师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将知识、情感与行为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政治教学内容被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提高政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会让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观发生改变,不再认为政治课本上都是无用的官方话语。比如,在讲解《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教师可以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部分条款引入到课堂中,并针对每一个条款举出一个应用的实例,像童工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都很有震撼性。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真的能够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法律具有权威性,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政治学科在学生心理的地位,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政治教学活动的质量对于初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给予初中政治学科以足够的重视,大胆进行创新,利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解决改革中的困惑,才能让政治教学更加顺利。

作者:王喆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世纪阳光学校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

随着时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标准下的教学,所以在现如今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变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倾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让高中政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严肃、压抑的课堂氛围。

一、目前政治改革中的问题

(1)教师引导作用小

教学改革是通过改革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科学合理的找到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合作学习肤浅的认为让学生去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的自由讨论很多学生趁机聊天,玩耍,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这样的教学肯定难以提高成绩。教师的引导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错误的在标准模式下教学。

(2)学生对政治认知不足

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作为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政治,更不知道学习政治的重要性,他们仅仅认为只是因为考试中有政治,就应该学习政治。试问,对政治这样浅显的认知如何让学生去好好学习政治,而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之初,就要从“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方面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重申、强调学习政治的重要性,改变学生以前对政治的错误认识,从而让学生从新认知高中政治,让他们渐渐喜欢上学习高中政治。

(3)考核不合理、科学

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对于高中政治的认识仅仅是认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这样造成空有新理念,但是多数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对于在政治考核的结果只看重成绩,以成绩的标准去区分学生,这样的考核在我看来没有从新理念出发,改革只是个空话,学生也只会依旧在传统模式中学习。

(4)缺乏实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渐渐认识到让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性,但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中政治教学中依然缺少实效性,高中生不像以前的初中与小学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会受教学模式影响,在高中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建立的过程中,政治的思想作用会起很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以成绩定论学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让政治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政治的实效性。

二、改革中的解决对策

(1)科学教学

科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死板教学,而是结合学生当下所需求的灵活教学。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案例题型都是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与所学的政治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扩大学生接触材料的范围,与实事结合,在课堂运用政治知识合理解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就积累好案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教学不是教师将思想强加以学生,而是做个良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2)鼓励学生,激发兴趣

政治教学在多数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畏惧政治,反感政治,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政治缺乏兴趣,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在我看来,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成就感。学生抵触政治中的案例分析,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分析与标准答案不同,肯定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思考,可能学生的思考不正确,但教师给予正确的提示,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引导中寻找到正确方向。在点评学生的思考时,可能学生的答案很错误,但是可以从侧面去夸赞学生的思维出发点,让学生慢慢建立起学习政治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教师自身提升素质

作为政治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充当好一个好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储备,要积累生活中的实事,关注国家大事,在生活中也要善于收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关资料,并将之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之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变革下合理和科学的做出教学规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

作者:赵天龙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第十中学

政治教学改革论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创新;措施;研究

1.不断发挥主体性,并进行有效创新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发展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于创新教学来说,其根本在于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是直接的承担者与实施者,其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创造性与前瞻性等。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进行融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注意力与学习策略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1)要坚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要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这样做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高校还要保证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2)要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接受教育时,都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此来衔接好旧知识与新知识,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3)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中心。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出现歧视与体罚学生的现象。

3.注重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1)明确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出教学的优势,保证有重点与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

(2)增强高职院校中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认识。在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促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

(3)在其他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到高职院校教学中去;此外,还要适当进行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内容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4)注重实践性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理论课,也就是“两课”的教育方式来完成的,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对高职院校来说,进行实践性教学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在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性的内容,以此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

4.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大多为理科生,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普遍不高,所以必须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

(1)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企业中的实际需求,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课堂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2)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去。学生进入企业以后,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学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保持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压力。综上所述,要想做好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出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作者:陈军 单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