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27 10:07:56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社会教育理念下儿童科技教育论文

我国科技馆的建设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至今,全国已有大小科技馆400余座。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新的亮点与活力。

一、科技馆教育的特点

科技馆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完善,但同时又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关注和儿童的青睐。科技馆在儿童科技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科技馆本着开放与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儿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育内容上,科技馆向儿童展示先进的现代科技成果,并解释其中的科技原理,增进儿童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提高科学素养。第三,在教育方发法上,主要有体验、动手、互动、场景、参观等方式,让儿童在亲自动手与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奥妙,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上述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馆本着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与体验中快乐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的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儿童了解与体验科技,学会自主学习,释放天赋潜能,有很强的教育性。其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馆教育的内容和项目

1、科普展览。

互动性科普展览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可具体分为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形式。常设展览是科技馆进行儿童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馆富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常设展览力求为儿童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强调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儿童进入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科技馆常设展览的教育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高新技术的内容。科技馆通过向儿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儿童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动态。三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内容。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计算机普及问题等需要儿童了解和关注的问题。

2、教育活动。

科技馆的儿童科技教育项目除了开展科普展览之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夏令营、科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专题讲座通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儿童普及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如浙江省科技馆举办的“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为儿童而设计,让他们了解细菌的危害,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夏令营是科技馆为儿童举办的实地探索活动。通过带领儿童参观航天中心、天文台、动植物研究基地等,让儿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让儿童在动手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科普报告会是儿童科技教育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传播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现和学术观点、展示重大的科技成果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唤起儿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儿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走进科学的殿堂。

三、科技馆教育的方法

1、体验。

科技馆采用仿真模拟、现代化的声光技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且形象生动的展品演示,让儿童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原理。或者让儿童在3D、4D体验馆,通过直接参与虚拟现实游戏,来感受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一些不常见的场景模拟。这种体验性的教育方法,迎合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易于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参观。

参观是带领儿童观看科技展览来向儿童展示科学技术的奥秘以及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作用。很多展项的基本设计理念都是通过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主动探索与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让儿童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科学知识与感受科学精神,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而且能让儿童掌握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3、互动。

科技馆对儿童进行科技教育,不像以往博物馆那样偏重静态的收藏和展示,它更注重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希望通过与儿童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为此,科技馆专门为儿童设计了一些形象、直观、互动性强的科学游戏,让儿童在与家长、伙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4、动手。

科技馆利用现代化的声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科技展品制成可供儿童动手操作与实验的物体,鼓励儿童在参观的过程亲自操作展品,体会其中的乐趣。这便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只能看,不能动”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进行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小实验,鼓励儿童亲自制作一些科技小发明、小创作,让儿童在“做中学”。通过这些让儿童多动手、多动脑的科技活动,帮助儿童建立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培养儿童勇于幻想、大胆创新的精神。总之,科技馆作为儿童科技教育的主要场所以及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内容将会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及方法将会不断创新,在未来的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作者:姜萍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社会教育论文: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论文

一我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意义

(一)博物馆是面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教育机关

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中,因为它特有的性质被定义为公益性单位,所以也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任务。其中,公益性是公共政策在追求最大公共利益的依靠。公益性博物馆由社会力量或者人民政府举办。早在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就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从这可以看出: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搜集研究人类历史遗物和自然标本的场所,更是发展成公众宣传公开并列的教育机关。博物馆具有社会教育主导性,在坚持引导与选择的基础上展现其主导作用。在进行博物馆教育中,始终以实事求是为教育原则,客观辩证的揭示历史规律,整合博物馆实际情况,对大众进行文化与教育普及,而不是片面的将社会现象与自然庸俗化简单化,以此达到博物馆的科学思想艺术有效统一,最后形成良好的体育结构。

(二)实现社会公众受教育的权利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中国公民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完成社会化进程。公益博物馆是集文化历史科技于一体的大课堂,通过搜集标本文物,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传播科学和历史文化。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养,促进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在观赏博物馆时,人民群众具有享受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权利。在大众精神文明和物质水平双重提高的环境下,国家在公益性博物馆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并且出台了大众享有博物馆教育的权利。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目的与德育内容

博物馆所进行的社会教育是马列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传承与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劳作义务推给别人。博物馆集人类历史文明精髓,对社会所起到的教育教化功能是让劳动和教育整合起来,最后让全国人民都成为能够享受幸福文明的人。这不仅表明了人们注重教育,也体现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要求,博物馆将培育群众,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这才是实施博物馆教育的根本。自建国以来,我国博物馆数量类型都取得了很大的改变,通过陈列搜集文物与标本,让大众传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在博物馆进行德育,其出发点是共有的社会教育结构,它从大众的道德思想心理与政治等方面进行教育,这和生活教育具有一脉相通的特征。其具体内容体现在:一方面,利用典型的历史人物革命事件,展示这些人在民族国家面临历史革新时作出的贡献与选择。另一方面,是进行信念观念与政治信仰教育,在博物馆陈列的很多人物都是集政治理想与信仰于一身,为了民族复兴与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构建自由民主幸福的中国,临危受命,不管个人得失,长时间待在敌人的区域,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魄,始终忠实于共产主义的新年理想,为我们呈现了满满的能量,也是当今德育教育的典型。

三博物馆社会教育特征

我国博物馆用真实的历史实物客观的向大众传播着历史革命自然发展和社会知识,有其他教育不能达到的教育意义。它的社会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一)全民参与和社会性

和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博物馆在传播和提供知识的方式上,博物馆不受文化学历年龄职业与身体状况约束,它的教育对象始终是全体公民。只要有学习能力与意愿就能参与到博物馆学习中,享受无差异服务。

(二)多样性与开放性

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利用展览进行宣传。当然,在这过程中,观光展览也必须根据时代要求,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宣传。因为大部分博物馆都藏有文物,工作人员只要定期更换革命历史和自然文物展览品就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受社会经济影响,博物馆的教育意义也正在不断加大,开始从单一的管内陈列变成流动陈列,或者举办夏令营专题讲座等方式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

(三)直观性

博物馆展览与陈列都有很高的艺术历史民族意蕴,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是从现行的博物馆教育意义来看:博物馆应该加强文物展示和收藏价值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展示文物的教育和收藏价值,从而不断提升教育功能。

四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深入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内博物馆开始借鉴外国博物馆教育事业,开始活动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意义。具体如:幻灯电影培训讲座以及亲身参与等形式,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意义。从当前的博物馆宣传力度来看:博物馆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为此,除了要增强博物馆内外装修,还应该提升展品观看的舒适性,充分利用媒体旅游手册广告报纸等方式,让其成为城市地区或者某个省区的标准。博物馆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拓展,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博物馆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呈现,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弥补知识空白。当然,在这期间,讲解员对发挥博物馆和社会教育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素质高的人员,作为参观者的纽带,这样才能增强博物馆在参观者心中的意义,以打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博物馆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为了将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充分利用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和在不同时期的特定意义,深化教育课堂,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带动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

作者:吴玲娜 单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社会教育论文:中国共产党人社会教育论文

一、开启工农智识,注重政治教化,发动工农运动

陈独秀认为教育应与政治相结合,教育要过问政治,不能把教育界搬到空中去独立或是大洋中去独立。陈独秀主张在开启工农智识的基础上与工农进行政治互动,对工农进行政治教化,在传播和灌输马克思主义与党的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工农阶级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人格,并外化于行,开展反抗地主和资本家剥削压迫的工农运动。陈独秀认为,工人知识匮乏,知识对工人极端重要,是工人的必需品,因此应该设立许多劳动补习学校教育工人,而且工人教育问题,首先在于经济上的要求,非工作时间减少才可为之,必须依靠政治教化与工人运动。农民教育以通识教育和阶级教育为主,“农暇时授以文字(应注意字母的传布)及世界大势。宣传‘排斥外力’,‘打到军阀’、‘限田’、‘限租’、‘推翻贪官劣绅’口号(最好是携带影灯的巡回讲演)”,引导农民加入国民革命运动,通过政治斗争和革命的方式实现对自身的解放。

二、的社会教育思想

(一)提倡补习教育,推行“工读互助团”

早在1918年,就提倡以补习教育弥补教育之不足,在《大学公余法文夜校发起人启事》中他写到:“有鉴于寻常教育之不足以,而济之以补习教育、工余教育。”[5]1919年,又组织“工读互助团”以帮助北京的青年实行半工半读主义以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他深刻认识到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反问“做工的穷人,没有力量读书受教育,这不是民智发达上一种缺憾吗?读书的人不能做工,教育越发达,没有职业的流氓越多,这不是教育界一种危机吗?占全国民半数的女子不读书不做工,这不是国民的智力及生产力一种大大的损失吗?”

(二)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实现平民主义政治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下,他的社会教育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转向与政治和革命斗争相联系,在他的《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在北京中国大学的演讲》和《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两篇文章中可发现端倪。之后,他又阐释了“平民主义”的内涵和目的,指出:“没有‘平民主义’化的社会,断没有‘平民主义’的政治”,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掌控对国家机关事务执行的管理。主张发起平民教育运动,演剧、筹款、办平民教育学校。

(三)建立工农教育机关,重视教育内容和方法

对工农教育的重视侧重于建立工农教育机关,注意教育内容与方法。在他的《全国劳动运动状况的报告》中很明白的指出了广东工人教育宣传的四种刊物的不同性质以及工人教育的机关,指出工人的教育机关“有兵工厂之青年工人学校与工人子弟学校。油业公会之三俱乐部,每周召集工人讲演一次,亦可视为教育机关”。听闻铁路上青年工人极多,提出在经济充足条件下,为振作全国劳动运动之命脉起见,“实有派人久驻该地以执行青年工人教育及组织工作”。在农民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上,指示“随着乡间的组织工作,当注意到乡间的文化提高的问题。到乡间去的同志们,应利用农闲的时间,尤其是旧历新年一个月的时间,作种种普通常识及国民革命之教育的宣传。为使此项工作多生效果,图画及其他浅近歌辞读物,均须预备,并须要联合乡村中的蒙学教师,利用乡间学校,开办农民补习班。”

三、的社会教育思想

(一)教育受政治制约并为政治服务,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相联系

不相信教育改良主义下的社会改造或者说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他主张教育要与政治相结合,通过革命改造社会和教育制度。在回蔡和森的信中说:“教育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现在世界,钱尽在资本家的手;主持教育的人尽是一些资本家或资本家的奴隶;现在世界的学校及报馆两种最重要的教育机关,又尽在资本家的掌握中。总言之,现在世界的教育,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教育。”[6]一针见血的道明了当时教育的性质,分析得出“教育所以落在资本家手里,因为他们有议会、政府、法律、军队和警察”,他们是不会自动放弃自己的权力的。“共产党人非取政权,且不能安息于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权?如此,资本家久握教育权,大鼓吹其资本主义,使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宣传,信者日见其微。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资本主义是不能以些小教育之力推翻的”。指出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受政治制约并为之服务的思想,指明教育的改造必须和社会改造联系起来。

(二)开办农民学校,注重政治教育

党的一大后,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兼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他集中力量领导湖南的工人运动并积极举办工人教育,同时也注意开展农民运动和提倡农民教育。“1925年3月,由上海回到韶山,派、李耿侯等同志在韶山办起二十余所农民夜校。夜校不念《三字经》、《百家姓》,专学农民用得着的知识,紧密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觉梧,促进了当地农民运动的发展。”[7]注重政治教育内容,重视对农民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中,农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用“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湖南地区经过的领导,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在成立了农民协会的同时,大办农民夜校。据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说,农民“大办夜学,名之曰农民学校”,“平均每乡有一所”,“他们非常热心开办这种学校,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8]就当时全省乡农会数量来计算共有六千八百六十七个,如果按所说,农民夜校就有六、七千所之多,真可谓是是农民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

(三)参加政治斗争,重视劳动教育

注重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教育中的体脑结合,即脑力劳动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1921年8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创办目的在于改造社会。该校课程分为科学、哲学和文学三类,每一类下设几个科目供学生选修,其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必修课程。该校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经常参加社会政治斗争.成为当时湖南学生运动的中心”,同时,“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接近工农,重视劳动教育,学校设有园艺、铁工、印刷等设备供学生实习”,“还附设补习学校,培养革命的青年学生”。

四、恽代英的社会教育思想

(一)提倡工读互助,成立平民教育组织,发起社会教育运动

恽代英较早投入社会教育事业,提倡工读互助主义,成立利群社,以“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为目的,推行社会教育。[9]恽代英指出“实施平民教育的方法,要以平民学校为最关重要”,其好处为“平民学校可以使无力量读书的人都受教育”,“平民学校可以使失了教育的人补受教育”,“平民学校较之政府开办的教育,收效大而成功速”,他发起湖北平民教育社,以“补救失教育平民并研究督促平民教育之进行为宗旨”,该社社务规定为办平民学校、平民日刊、平民图书馆、平民阅报处、平民工艺、组织学术演讲、开设定期的教育讲习所等。[10]对于社会教育运动,他提出了两种预想———办自修会和工读介绍社,并分别拟定了办理方法与注意事项,解释所办事业的好处。自修会“这种事业的好处,一可以使无力升学的得着他需要的学业,二可以使他们得着自修的益处同好习惯,三易于成功,无办事的困难,四可以帮同志的人读书,亦可以帮来读书的人变成同志”;工读介绍社“帮助贫生用劳力换与学费”,“有养成勤劳、俭朴风气,沟通学业、职业的功效”,“于一般青年青年学生,乃至生活前途有益,间接亦便于他们的品格同志气有益。”

(二)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实业,改造环境

他在《致少年中国学会同人》的信中,对编辑社会教育丛书提出诸项建议,强调编译的丛书要符合社会需要,讲究实用,介绍正确的知识与意见,要为一般社会所能读懂,指出所应避免的七个事项和编辑的七个方针,以供参考。他告诫少年中国会的全体同志,“我们不应忘记我们迟早是做事的人,不是永远读书的人”,读书的人,“若非自身投入实际社会生活,那便讲学与文字鼓吹,亦每易不能合于实际社会生活”,“我们不应该敷衍的做社会事业,做我们不愿做的。我们不应该虚伪的做社会事业,做我们不能做的”,[11]体现了恽代英的社会教育联系社会实际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在他的社教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原则里,体现一个重要的措施———社教与实业相结合,尤其是乡村教育与乡村实业,他主张走一条“在乡村中借教育运动,得一个站脚的地方,渐次再图实业的运动”的发展之路,理由是靠乡村教育经营乡村实业,“为同志谋一个生活系累的减免,生活恐慌的避除,以便大家专心为社会主义奋斗”。[12]改造教育,重在改造环境,“没有好环境,不能有好教育”,“主张教育家同时是社会改造家。我的共同生活运动,主旨便在解决经济问题,改造环境”。他对教育家即为社会改造家的解释为“教育家必须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用自己所养的人,去做自己所创的事,以容自己所养的人”,再说明显些,“教育家必同时兼营各种社会事业,办学校”,作为完成他社会运动的一个手段。对于上述恽代英的社会教育思想还具有一定的空想和改良主义,“工读互助”和乡村实业必会走向失败,犹如昙花一现,因为他还有认识到“社会没有根本改造以前,不能试验新生活”,“要改造社会,须从根本上谋全体的改造,枝枝节节地一部分的改造时不中用的”。[13]

(三)唤起民治运动,提倡民治教育,实现自主自治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恽代英将社会教育运动与政治相联系,认为只有民治政治的实现才能救治中国,而“要民治政治的实现,须盼望很快的唤起全国各界,一致的为民治政治发生个有效力的运动”,“唤起人民用人民的力量,建设,拥护,而监督一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那如何唤起民治运动呢?恽代英主张要做七件事,概括起来说,就是用“哲学、文学、各种讲演、演剧的法子”,用各种方法,用阶级的联合,政治上的战斗,唤起人民利益的奋斗、作战的联合、纪律的训练、领袖的监督、作战的练习,最终实现真正的民治政治。在运动中,社会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公民知识的普及”,“群众能受合理的指导”“,反抗强权品性的训练”。因此,他提倡民治教育———自主自治的教育,即“独立思想”,“独立行动”,“使其自尊”,“使其自信”,“使其练习团体生活”,目的为“养成为民众服务的人”,“使其尊敬民众”,“使其了解民众”,“使其愿为民众利益努力”,打破教育置国家政治于不闻不问的愚昧思想与行为,讲求教育过问政治,开启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自主自治。

(四)研究问题,注意引导,掌握方法

恽代英认为,亲近工农,重在开办平民教育、研究工农的现实问题,训练他们成为真正的“战士”,引导工农为自身的利益斗争,同时关注妇女教育、青年教育,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何亲近工农呢?恽代英认为,“须靠教育与娱乐事业,使他们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平常的时候,我们要做教育与娱乐的功夫,要研究农人、工人各种有利害关系的问题;在有事的时候,要引导农人、工人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办理平民教育的好处是“一来可以使一般农民多识几个字,具备看浅近书报的能力;而来可以使我们接近农民,调查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14]因此,他主张用开办平民教育的办法开展农村运动,接近农民,教育农民,团结和训练农民。妇女教育问题上,恽代英要求“为女工办平民学校,使女工认清他们经济上与资本家的冲突,使他们知道女工与男工是同一阶级的战斗伴侣。”[15]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人,指出了对青年教育的宣传方法,即“要利用演说、辩论、口号、标语、图画、刊物、纪念集会、平民学校的教材之类,扩大他们宣传煽动的功效”,“利用各种具体的材料宣传到各方面青年群众中去”,给予他们为经济争斗所必要的各种教育与训练,争取他们自身的利益。陈独秀、、、恽代英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对社会教育的极大重视与热忱,经过革命斗争的实践与反思,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自身内容丰富而博大的社会教育思想,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历史篇章,为当我国的社会教工作提供了可资鉴的历史材料与视角。

五、当代启示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依靠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强大优势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广泛利用网络等新型传播工具加强对我国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和渗透,企图颠覆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地位。加之,我国正处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引领广大人民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回顾和探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教育思想,给我国当前的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发挥社会教育政治社会化的政治教化功能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教育思想主张以思想性、政治性较强的阶级教育为主要内容,实质是政治社会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培养革命干部,向工农阶级灌输和传授党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培养工农阶级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人格和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工农的阶级觉悟与革命意识,将工农阶级培养成政治人,这启示我国当前的社会教育应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政治文化教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社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社会教育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教育注意利用演说、辩论、口号、标语、图画、刊物、演剧等多种方式方法提高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启示我们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应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社会教育工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网络等新媒体运用能力,规范管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站)、少年宫、广播电视等社教阵地。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传播与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想的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社会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作者:韩伟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社会教育论文:边区社会教育论文

1社会教育组织形式

就社会教育组织形式来看,前期存在明显脱离群众实际情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种组织形式呈现明显的正规学校的特点,往往具体规定各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学习人数、内容、时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如1939年,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规定:识字组“以三至五人为适宜”,“必须每日进行识字,至少间日一次”;识字班“以五人至二十人组织之”;夜校“每夜上课一小时半至二小时”;“凡各社教组织之成员,除识字组得吸收因特殊原因不能入学之儿童外,其他识字班、半日校、夜校,吸收男女成青年参加。”[4]98-100设想,按照识字组和夜校规定,学员每天都要参加学习,群众白天辛苦劳作,晚上还要参加学习,学习就会成为严重的负担,这样的学习形式要求自然会受到群众的抵制。冬学是社会教育的主体形式,边区政府教育厅1937年对冬学规定开办科目与课程(见下表)[4]121。从中可以直观看出,冬学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军事教育的混合体,群众全天不间断都要参加学习,这样的教育形式,与成青年为主体的社教学员的生活实际和习惯严重抵牾。同年,边区规定冬学“在人口较稀的地方,每个学校最少要有十个人以上,较好的十五个人以上,最密的二十个以上”[5]124。以现在的标准衡量,这样的入学人数是易于办到的。但在当时的边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求一二十人聚集在一起,就会成为部分冬学成员沉重的负担:远离家庭、自带口粮灯油、忍饥挨饿等。而基层教育组织者为从形式上达到办学规模,运用摊派、威胁甚至暴力强迫学员入学,完全背离需要与自愿原则,就出现了逃避、抵制冬学的现象。如“吴旗一区三乡的冬学不按照群众需要勉强集中,强迫动员学生,家长迫不得已只好送子弟入学,但不给学生送粮吃,学生每天吃不饱饭,喝稀米汤,不能安心学习。如让学生回去拿粮,就不再来了”;靖边贺家坬冬学,“第一天动员四个学生到校,第二天就跑了两个。群众反映说这是‘瞎胡闹’”;“个别家长送子弟入学时痛哭流涕”;“新城区三乡胶泥湾冬学,则规定不按期到校者,罚吃羊头会,或柴一百斤。由于这样,雇学生的事也发生了”[5]280-281。于是,教育组织者不得不对上述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并且逐步采取切合群众意愿的教育组织方式。通过不断调整,教育组织形式逐渐摆脱了教条的教育模式,实施了灵活分散、能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的形式。以冬学为例,《陕甘宁边区冬学的种种形式》做了全面总结:一是分散经营与分时教学的形式。二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形式。包括(1)轮流教学的分散形式:轮教员、轮学生、教员学生都轮;(2)与生产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按业务分组学习的冬学、与妇纺结合的冬学等;(3)为上学地点方便而采取的分散形式:家庭冬学、以距离远近分为小组、上门教学、捎条子的办法。三是以分时教学为主的形式。如一揽子冬学。四是集中与分散互相变化的形式。包括(1)随着气候变化改变教学形式的;(2)配合群众生产,分时变动组织形式的[5]238-245。这些形式,不误群众生产时间和正常生活,群众有时间需要学习就能够学习,受到群众欢迎。如“延市桥镇乡冬学,当天气还暖,大家可集合起来,就用一种集体教学的形式,分甲、乙、丙三组,在教室上课。天气逐渐冷了,集中上课,每次到的人很少,于是按地区划着五个小组,选择适中的学生家庭,为固定学习的地点,这样学了二十多天,天气更冷了,老百姓家里也更忙了,结果征求大家的意见,改成送上门去个别教,群众都满意。”

2教育内容

在社会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调整与变动,是教育者的革命诉求和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矛盾与博弈的结果,最终体现为对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贯彻与落实。教育者急需具有政治觉悟、抗战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个体参与抗战洪流,而当时的边区,生产力极其落后,群众温饱尚未解决,群众迫切需要学习的是生产生活知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字教育、抗战教育、政治教育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这直接表达了革命者的诉求。依据此冬学课表,民众一周七天均要参加冬学,除去晚自习,每天学习6小时,1周42小时,其中涉及军事、文字、政治教育内容至少占据37小时,占88%之多,而事关群众急需的知识如珠算为2小时,仅占4%。可见,冬学教学内容明显遮蔽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与民众日常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相距甚远,民众怀疑这是变相的练兵和培养“公家人”,对社会教育抵触情绪极大。其它教育形式的内容规定大抵如此,这是前期社教工作出现各种问题,群众抵制、逃避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面对群众的抵制与逃避,教育者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调整就是践行和贯彻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过程。在《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下册中,1942年以前,边区政府和教育厅各种指示信、通令、通知、决定、总结、办法、单行本共计34份,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强调文字、军事、政治教育,对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教育内容基本不涉及。1942年以后,在边区教育厅的关于教育内容的指示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得到了逐渐重视,军事、政治教育内容逐渐淡化,仍然强调文字教育,但文字教育和生产生活教育逐渐走向平行并重的态势。1942年,在《根据去年经验教育厅发出冬学指示》中规定:“兹根据实际需要,规定冬学课程为:新文字(或汉字)、卫生常识、珠算、时事、唱歌,其中心以新文字(或汉字)为主,至少要占全课程的五分之二……教卫生常识和珠算各占全课程的五分之一。”[5]1761944年4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强调教育必须要尊重教育对象的需要,要求“目前根据地的普通教育,就应该按照现在的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的这种需要,而进行全部的重新调整。既然根据地群众的生活基础是家庭和农村,我们的群众教育,无论是对儿童,对成人,对妇女,就应该时时刻刻照顾到家庭和农村,家庭生活和农村生活中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就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或全部内容……”[8]文教大会召开后,群众生产生活知识更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教育内容逐渐契合群众需要,激发了群众学习热情,他们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自愿参与学习,通过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逆向实现扫除文盲的教育目标。如赤水周家山冬学教员黄森总结经验谈到:“张福,是个文盲,我的意见是要他以识字为主,但在他的意识中,却认为学算盘比学字用处更大。开始我没有了解群众这点,主观地强要他识字,结果弄得他情绪不高。后来根据他的要求,教他学算盘,他的热情马上沸腾起来,表现了惊人的用功,在二十天内将全部珠算的加减乘除学会,同时还学会了笔算的‘+-×÷’以及简单的小数,附带还认会了二百个字。他原来连算盘和阿拉伯字母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能在这短短的二十天中,学会了这样多的东西,的确是惊人的成绩。”[4]248又如刘家城开办妇女冬学,群众不支持,组织者也没有信心。教员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儿童死亡率占百分之五四还多”,苏铁匠的婆姨生了13个娃,死了10个,当教员动员她参加冬学时,她就很痛心地说:“我的心事不在这上头哩!”于是教员决定将冬学转变为卫生冬学,确立了“卫生第一,识字第二”方针,坚持“妇女卫生为主,一般卫生为辅”,从卫生教学中进行识字的原则。新的教学内容切合群众现实需要,家人支持,妇女自愿参加冬学,人数很快达到70人。妇女们用在冬学学到的知识生养孩子,母子健康大大提高,用活生生的事例说服了群众,大家都认为冬学有用,同时,“因为解决了妇女的主要问题,识字的情绪也提高了,在两个月中,最多的能识下二百余字,一般的能识一百字,五十个左右。”[5]214-220社会教育内容对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满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识字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需求的满足中,群众切身感受和认识到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生成了拥护党和边区政府的心理态势,并通过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落实边区各项政策,从而真正完成抗战动员和政治认同的社教目标[9]。米脂农民高玉声所编的秧歌就是很好的印证:“(1)一盆莲花院里开,我请自卫军听话来,自卫军配合了八路军,军民联合打日本。(2)一棵白菜三条根,自卫军看见八路军,我问同志那里去?打倒日本享太平。(3)腊月里来又初五,八路军把守了东河口。自卫军就是好邦①手,盘查放哨又实受。(4)自卫军真正好,扛起红缨枪耍大刀,这是共产党领导好,这是咱计划高。(5)众位同志听分明,只要咱们一条心,实行减租又生产,盘查放哨多操心,每年的生产更要好,丰衣足食迎新春。”[4]147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在不断探索建立符合群众实际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满足群众需要的教育内容的同时,社教工作者不断修改教材,使之适合成青年特点与需要;不断总结和使用适合群众实际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优化学员的学习条件……这些要素有效形成合力,建构了符合需要与自愿原则的立体教育体系,让社会教育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各种具体需要,激发群众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教育为自愿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了直观可见、可感的好处与利益,最终有效实现了教育目标。没有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社会教育不会取得成功。

3结语

边区社会教育贯彻和实施“需要与自愿”原则,有效战胜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结合社会教育实施情况可以看出,这一原则的二元内容中,需要是前提,满足和契合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方能生成群众自愿接受教育的心理与行为态势,违背需要原则,教育对象就会用各种方式规避乃至反抗,教育者也可能用极端方式强制开展教育活动,教育双方由此走上对立面。因此,开展群众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满足群众的需要。群众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物,不是教育者进行理论演绎,主观臆想出的生成物。准确把握群众需要,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实事求是[10]。需要又可内分为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二者存在层级关联,现实需要不能满足,长远需要将成无源之水,沦为奢谈。社会教育初期,以识字、政治、军事为主,群众怀疑逃避,就在于这是民众的长远需要,当教育内容以生产、卫生、纺织、牲畜治病、算账等知识为主时,就会激发群众学习热情,因为这是群众的现实直接需要,它直面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群众面临的现实困难,给群众带来实惠,真正实现了群众的利益,教育就会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此基础上,其它教育目标也会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群众利益多元,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如何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凝聚人心,攻坚克难,是迫在眉睫的重大现实课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于实效开展群众教育活动。在当前的群众教育活动中,必须继承、贯彻和发扬边区社会教育确立的“需要与自愿”的原则,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现实困难。否则,教育内容就可能沦为政治说教,成为空话、套话和大话,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教育主客体之间就会渐行渐远、背道而驰;教育者就会像边区社会教育中由于不知道“对象的具体特点和洞悉他正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结果“工作做不成功,又来叫苦连天,说老百姓不愿接受教育,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作者:王玉珏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社会教育论文:博物馆功能社会教育论文

一、丰富博物馆传播途径是发挥教育功能的手段

在科学、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大众观赏方式的改变和品位需求的提高,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乃至文化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依靠单一枯燥的陈列方式,已难以达到大众化的宣传效果,这些都促使博物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传统的传播路径,寻找让藏品更加贴近群众的新的策略,增强感染力,吸引社会和公众更好地参与。近年来,我们出版研究书籍、论文集、古建筑修缮报告和图录、宣传册等十余部,建立了官方网站、微博、数字化博物馆。有效地利用晋祠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馆藏文物,以专业性和可读性相结合,建立实物展示和虚拟展示、实物展示与研究成果展示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以通俗易懂和群众能广泛参与的方式展现出来。

二、完善博物馆活动内容是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

晋祠博物馆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志愿者服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军民共建、阳光天使小记者与小小志愿者活动;“旅游一卡通”惠民服务、中国旅游日和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活动等。特别是志愿者活动,可谓是对博物馆、对观众、对志愿者本身都有益的三赢活动。对博物馆而言,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困扰,提升了服务质量;对观众而言,能够得到更周到的服务;对志愿者而言,找到了一个增长见识、回报社会的机会。这些活动的开展,吸收了社会上有公益精神的人士参加到博物馆事业中来,也是博物馆与社会更广泛更细致的交流沟通,使广大公众有了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服务社会、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博物馆的性质、内涵、博物馆的公共精神得到很好的宣传。

三、、晋祠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的精辟阐述,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社会教育工作。

1.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是有待开发的潜能市场,这个群体关乎国家的未来。随着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积极探索博物馆融入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与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使博物馆成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1)组织学生参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建立学生活动室,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举办绘画、小标本制作辅导班、与学校配合举办“夏令营”、“我爱家乡”活动;和大学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通过沟通学校共青团、学生会渠道,来鼓励中小学生、大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通过召开座谈会、古建知识、博物馆知识、旅游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调动青少年更多地关注博物馆;结合国民教育,增加博物馆的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将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直接和随时参与体验活动,方便更多参观者的参与,调动青少年观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2)与附近中小学建立固定联系,设立校外辅导员,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开展活动,如故事会、辅导历史课外小组、小小讲解员、祖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小组的活动等。提供教具,赠送博物馆宣传册,结合自身实际和条件,制作一些建筑模型和标本提供给学校组织教学。组织小型、轻便展览走进学校巡回展出,携带有关录像和视频,向中小学生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宣传有关文物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2.结合自身特点,提升为游客参观游览和文化休闲服务的水平。曾说过:“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传统使命和任务,反思文物资源的角色作用和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更加紧密地贴近群众,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面对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第一,我们必须保护好、展示好、解读好、传承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更新说明牌、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等方式让公众走进古建筑,了解古建筑,读懂博物馆承载的历史信息。为了使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利用和普及,还应该借助大众传媒,走进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畅通旅行社团的合作渠道,发掘和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二,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参观博物馆、组织观众现场观后感比赛、博物馆调查问卷等。借助“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等,造势宣传,推出主题活动,利用不同节日的特点,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第三,创作拍摄系列影视作品,以晋祠悠久的祭祀文化,100多座宋、元、明、清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驰名中外的雕塑碑刻,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楹联匾额以及晋祠藏品展览等为题材,拍摄高品位影视作品、大型场景剧目,或通过歌曲、舞蹈、情景剧、微电影、诗朗诵等表演形式,生动反映晋祠的历史厚重感,让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让蕴涵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基因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开来。

3.以多元文化手段,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是根植于现在、保存与沟通过去的鲜活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为不同观众和不同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每一座博物馆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遗存和藏品,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积极依托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通过多元的文化手段,积极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领域,使精彩而博大的博物馆文化承担起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如果说文物藏品是文博单位的心脏,那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灵魂”,晋祠博物馆要立足公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培育社会教育品牌,依托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宣传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拓展社会教育功能。(1)改革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打造网络互动的专题精品活动。尝试与新浪等大众网络合作,举办“印象晋祠”、“寻找晋祠记忆”、“凝固的历史温暖的回忆”、“我在晋祠,您在哪儿”等活动。(2)大力发展文博志愿者队伍。发挥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吸引更多的知识精英、社会知名人士、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担当志愿者,使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更加广泛开展,起到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3)加强藏品研究成果的大众化转化和传播。加强藏品的分类研究以及古建筑、彩画、壁画、雕塑、碑刻、楹联匾额、馆藏的瓷器、铜器、铁器、字画等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出版、公开发行、供网上检索。开发能够体现晋祠厚重文化的特色纪念品。在博物馆停车场、入口处人流集中的地方设置LED屏,介绍博物馆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注意事项等。开辟影视厅,将观众无法亲近的精品宋代彩塑、明代彩塑和馆藏文物等利用视屏、网络、数字博物馆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受众全面了解博物馆,起到教育大众,宣传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目的。(4)完善传统的讲解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扩大语音讲解的语种和质量,增加二维码扫描讲解服务项目、利用博物馆网络平台、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和手机导览的全新方式,建立实物展示和虚拟展示有机结合、静态博物馆与“流动的博物馆”互相补充的新模式,真正实现“将博物馆带回家”欣赏的效果。

作者:连颖俊

社会教育论文:大学社会教育论文

一、中国近代知识群体的推动是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起点

最早主张“开民智”的是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的自强应该是“风气同时并开,民智同时并起”[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维新人士设报馆、建学堂、组织学会、著书、翻译,一场轰轰烈烈的“开启民智”活动蓬勃开展,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此以后国人认识教育的视角开始发生转变,“开民智”、“做新民”的思想成了各个时期各种人士发展社会教育的共同声音。“中华民国”建立后,确立了社会教育的行政地位。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成了这个时期各个大学的一项重要教育实践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和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他们都是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来从事和学校教育计划无关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尤其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的宗旨就是“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3]。通过“以学就人之教育”,采用露天讲演等方式,实施对社会各种人群的教育。他们利用田间地头,利用街头巷尾,或在露天广场或在报告厅进行演讲,以实现文化知识的普及。在这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就成为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事业。后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开展社会教育的法令,使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做法得以规范和推广,这对于开启“民智”,扫除文盲、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根本动因

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不是自发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展,大学不断地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学必然通过改变其社会职能予以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是与社会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其社会教育职能的确立也是大学逐步开放,走向社会,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才越来越面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如今,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或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入学方面的差别依旧存在,但大学的校门日益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从大学的科研职能来看,起初大学的研究还是封闭在“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研究,后来逐渐转为各种应用性研究。国家的参与,特别是企业和私人或团体的资助使研究直接指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象牙塔”被动摇了,在科学和技术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在社会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与广泛的社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传统障碍“象牙塔”被移开了[4]。随着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就业需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上看,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引进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目前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型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现在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带来了职业流动性的增加,未来社会,每个人都不会终生只从事某一类单一的职业,而会处于职业的不断变动之中,这就要求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终身学习和获得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因此,需要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为人类的职业流动提供保障和支撑。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确立的根本动因,社会现实依据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三、自身寻求变革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基础

当人类社会由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激变时期,当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理念,当学习化社会逐步成为一种现实时,整个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这种要求,则成为大学社会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推动力。社会的变革虽然是大学职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大学由于其在社会的地位与重要性的变化,不能仅仅去被动地适应社会,而应主动去寻求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式。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仅可以在表层上直接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而且在更深层面上,可以通过公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提升和塑造整个社会的精神素养和社会风尚。这不仅可以使大学走出自己的校园,去寻求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使大学担负起引领社会前进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把教育事业推向社会,大学服务社会、指导社会、援助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自身寻求变革,自我调节的过程。首先,在开展社会教育实践中,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参与社会教育可以增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自身的本领。其次,在开展社会教育实践中,可以发挥大学知识群体的作用。大学知识群体由大学专家教授学者组成,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锻炼自己,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知识精英参与社会教育实践是取得成绩的重要路径。再次,扩充教育实践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施展的舞台,促进学校整体的改革与发展,扩大学校的影响,而且可以加强大学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大学通过开展社会教育的实践,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丰富了施教的领域,培养和锻炼大批人才。总之,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大学应该主动调整自身去适应社会,做到“开门办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知识与智力的支持,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总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动因所在,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通过大学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来满足和拉动社会各界对各种教育的需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民情和教育实际的一项值得推广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推动终身教育发展,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尝试。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体现,它使大学的社会服务有了更加明确的教育指向,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服务的规范与控制。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谐社会的缔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对推进社会进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刘丽丽 于贵军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社会教育论文:茶文化社会教育论文

1践行“茶文化从娃娃抓起”,建设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青少年是接受博物馆教育的主体对象,也是今后茶叶的“后消费群体”。近年来,博物馆突破传统参观模式,根据青少年年龄层次和接受能力,围绕“博物馆与青少年”“茶与生活品质”“培育薪火传人、普及茶知识”“第二课堂教育”等主题,开展百场未成年人茶文化之旅、教师免费茶艺培训、茶文化夏令营,进社区、院校巡回展览和咨询服务等各式科普宣传活动,受益师生20余万,并先后与杭州市(区)教育局下属29所学校建立馆校共建关系。

2以“体验”型和“展示”型向海外展示中国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以其无限魅力吸引着海外人士,但不同国家的茶文化爱好者对茶文化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向东亚国家推出“体验中国茶”系列活动,包括“体验西湖龙井茶”“体验乌龙茶”“体验中国斗茶”等,通过互动式体验和茶艺表演学习,宣传中国传统茶文化。

向欧美国家积极推介《中华茶文化》临时展览并配合论坛讲座、茶艺表演、品茗会等形式,做好茶文化的全球性巡展和立体呈现。开设茶学堂,推出体验式参观模式2009年8月,博物馆启动并促成学茶中心茶学堂的建设经营。

开设有“中国十大名茶”体验式系列培训、“中国基本茶类6+1”体验式培训、周六免费茶文化讲堂、免费图书阅览、建立茶友QQ群等服务项目。通过互动式体验,使体验者爱上茶、享受茶,从而迅速成为“茶消费群体”中的一员。

3建立线上线下“茶圈子”,搭建茶友活动与交流平台

2012年,博物馆创造性地开展线上线下茶圈子活动平台,建设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项目。茶友会项目立足于服务茶友与茶企,通过系列茶主题活动,积极推广“爱茶爱生活”理念。2012—2014年,博物馆与茶友会共推出不同类型的近200场茶主题活动,活动形式有雅集、讲座、茶之旅、茶品鉴等。此外,线下“茶圈子”茶友会联络处的建设也已启动,在各大城市建立茶友会联络处作为辐射基站,逐渐向全球扩大茶友会影响力。

作者:沈国琴

社会教育论文:民国初期图书馆社会教育论文

1民国初期图书馆社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失败后,很多社会精英开始寻找治国安邦的道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1]的“三民说”,并认为“又以民智为最急”[2]。一些有识之士通过考察和比较,发现“方今欧、美、日本各邦,图书馆之增设,与文明之进步相追逐”[3],故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兴学会、办报刊的同时,积极创设“强学书藏”并向社会民众免费开放,希望借此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这可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之先例。清末新政时期,许多地方士绅及社会名流也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于社会教育和图书馆,认为“故教育不一途而范围莫广于社会教育,改良社会不一术而效果莫捷于图书馆……”[4]。在这些进步思想的推动下,以1904年湖南图书馆的诞生为发端,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1910年清廷学部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其中规定图书馆以“保存国粹,造就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以广征博采,供人浏览为宗旨”[5],明确把图书馆视为一种教育设施。由于到图书馆阅览的大多为社会上层人士、知识分子和学生等,所以当时的图书馆教育实际上仍旧沿袭以往的专才教育,而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社会教育。

民国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先生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他非常重视社会教育,在教育部特设了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列,从制度上确立了社会教育的地位。蔡元培先生还非常看重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认为“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许多的机关,第一是图书馆”[6]。教育部多次行文以强化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特别要求设立通俗图书馆,并规定图书馆及通俗图书馆、巡回文库等直接由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地位。1915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并对图书馆的性质、职责、经费及阅览等事项均作了具体的规定,为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民初通俗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和民众教育运动的相继开展,通俗图书馆、民众图书馆、流通图书馆等形式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民国初期也是国外社会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国内新图书馆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各种文化理念的相互激荡和并蓄交融,为图书馆在社会教育领域开疆辟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民国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20余年间,民国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由盛而衰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并对民国的社会阅读状况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2图书馆社会教育推动社会阅读生态发生重要嬗变

2.1图书馆社会教育以推行社会阅读为主要实施方式

民初图书馆实施社会教育的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比如举办读书会、展览会、讲演会等,但最主要、最优秀的方式是向民众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这是因为“图书馆教育是以图书为出发、为进行、为归宿的教育轨迹”[7];且藏书乃“学问之导源”[8],“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有求必应,其有心求学识,以增进其所操职业之地位者,皆惟图书馆是赖,盖学问无穷”[9]。然而在民国初期,图书馆推行社会阅读面临着多重障碍和窘境:一方面,据当时中华教育促进社的估计,国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不能识字,[10]因而无法通过阅读途径获得教育;另一方面,虽然有政府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等少数社会人士具备阅读能力,但因当时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数量少,而且还对读者收取阅资,尤其在服务上仍未摆脱传统藏书楼的种种陋习,致使人们“不以图书馆为公所衙署之望而生畏,即以图书馆之为翰苑学府之高不可攀”[11]。民众的阅读障碍以及图书馆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隔阂,导致图书馆看书的人稀少,社会阅读难成气候,社会教育效果堪忧。有鉴于此,图书馆人审时度势,他们一方面积极参与到“识字运动”中去,让不识字的民众能够识字,识字以后再为其提供图书进行阅读;另一方面,他们对图书馆的服务予以反思,认为“教育之目的及方法既变,而图书馆事业亦行改革,一洗往时以图书馆为保存图籍,为点缀品之旧习,而注重于典籍之流通”[12];并且图书馆员也不能再“安作待人之来索取书籍”[13],而“必自行用种种方法引起社会上人人读书之兴趣”[14]。如果用今天的图书馆学语汇来阐释这些思想,就是要实行图书流通,开展阅读推广,推行社会阅读。事实上,民初的图书馆正是凭借自身的藏书优势,以改善社会阅读状况为抓手,以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教育的历史重任。从这个角度讲,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推行社会阅读的过程。

2.2图书馆社会教育推动社会阅读生态发生重要嬗变

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阅读生态系统来说,作为阅读主体的社会公民和作为阅读资源提供者的图书馆,是这个生态系统诸多生态因子中联系最为紧密、相互依存度最高的两个主导因子。正如沈祖荣先生在对国内外图书馆与民众的关系所作的比较中所言:“欧美国民,视图书馆为继续终身之教育机关,如日用之布帛获粱,不可须臾离者。故平日好书人多,阅书人数,不可胜计。中国阅书人少,人民求学之心力薄弱,无容讳言。”[15]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责任在图书馆,“我国之有图书馆,由来久矣,而效用不彰,社会漠视,何欤?以办理者多未尽其职责耳”[16];而民众之所以“阅书人少”,“并不是(他们)不爱好阅读,图书馆内容及其各种手续之隔膜,或认识之不足,借书视为畏途,因此而借不到所需要的书,感觉到读书对他们并无所助”[17]。看来,要打破这种僵化的社会阅读生态,图书馆必须首当其冲地进行自我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走平民教育路线。“以前图书馆的出发点在图书,以图书为对象,分类项目流通典藏。现在一切社会事业,以民众为对象,改良社会,改良民众。图书馆之变化,这是中国近代图书史上一个重大的转变。”[18]这些变化体现在图书馆教育上,就是教育对象的平民化,教育内容的通俗化,教育场所的生活化,教育渠道的多元化,教育指导的人性化。图书馆教育这些新气象的出现,必然会对民众的阅读状况产生影响,导致民众的阅读权利、阅读需求、阅读机会、阅读条件和阅读能力等出现了重大逆转和显著改善,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图书馆教育与民众阅读的良性互动,推动着民初社会阅读生态发生了重要嬗变,堪称为我国近代社会阅读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教育对象的平民化保障了民众的阅读权利。民国初期的社会教育强调平民教育,“社会教育事业的目标是专注意于未受教化者,及有缺欠者”[19]。图书馆教育贯彻平民教育思想,就是要让“人人皆有资格为读者。皮匠、铁匠、小工、瓦匠、木工、学生、住家的、有钱的、无钱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没有界限,一齐欢迎”[20];即便在“劳工聚集的地方,必须有适当的图书馆、书报社,专供人在休息时间来阅览”[21]。此外,通俗图书馆还取消了阅览收费的规定,使社会底层平民利用图书馆的障碍彻底消除。教育对象的平民化,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公民拥有平等的阅读权利,这在我国社会阅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内容的通俗化适应了民众的阅读需求。传统的藏书楼式图书馆偏重于收藏经史子集之类的历史典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但这些晦涩难懂的所谓儒经道典,显然超出了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通俗图书馆的设立促使藏书内容发生了变化。鲁迅先生曾任职于教育部社会教育科,并参与筹办了京师通俗图书馆,他认为“通俗教育以启发一般人民普通必须之知识为主,故通俗图书馆之设,实关紧要,其中所采集的图书要以人民所必须且易晓者为宜。”[22]在此思想指导下,通俗图书馆的藏书在内容上以浅显易懂的、适合普通民众口味的为主。教育内容的通俗化,使图书馆的藏书更能对接民众的阅读需求,更加贴近民众的工作生活,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前来阅读,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效果。

教育场所的生活化增加了民众的阅读机会。由于民初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加之民众到图书馆阅览的习惯还未养成,因此大多数民众的阅读机会并不多。为了“不让任何地方的人们读不到任何种类的好书,不让任何种类的好书流通不到任何辽远偏僻的地方”[23],通俗图书馆一般把地址选择在民众聚集的地方,在城市、乡村、工厂、寺庙、教堂、茶馆乃至监狱等处都设有阅报处或阅览点。如在北京中央公园内开设图书阅览所,使一般民众于休憩娱乐之际,得以增进常识,涵养性情,结果很受民众欢迎,逢节假日时阅览者多数倍,“且取阅图书,争前恐后,大有应接不暇之势”[24]。此外,“现世的图书馆于本馆外,别设分馆,图书流通处,图书代借处;办理巡回文库等。于是距图书馆较远的民众和不能离家的老年人、产妇等,也得沾图书馆的恩惠了”[25]。教育场所的生活化,拉近了图书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使广大民众可以在日常劳作和消遣之余都能方便地阅读到各类书籍。

教育渠道的多元化改善了民众的阅读条件。在通俗图书馆出现之前,民众接受图书馆教育必须到图书馆来,教育渠道单一,且仅限于在馆内阅读。通俗图书馆是图书馆主动向民众靠拢的成功创举,而流通图书馆的建立则把图书馆教育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流通图书馆者,搜集中外古今图书,用各种流通的方法(阅览、到馆借、通信借,陈列、巡回、车送和)使无地处、时间、性别、保证等的限制,而无所取酬的借予全社会的民众阅读,以达其普及教育之目的。”[26]流通图书馆大大拓宽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渠道,使得图书馆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由馆内辐射到社会四面八方,使社会民众不到图书馆来也能享受到便捷周到的阅读服务。类似的还有,1921年成立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1933年创办的蚂蚁图书馆,利用邮寄等通信渠道开展面向全国以及海外的读者服务;[27]创立于文华大学的“文华公书林”在我国率先设立了巡回文库,“选择良好读物寄存于武汉各学校,供学生借阅、定期更换”,[28]等等。教育渠道的多元化,使民众不再感到借书阅读是一件麻烦不堪的事情,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民众的阅读条件。

教育指导的人性化提高了民众的阅读能力。杨立诚先生认为图书馆的教育指导至关重要:“盖图书馆者,非仅庋藏典籍已也,举凡宏教育、敷文化指导社会,靡不与有责焉。又非徒为求学参考之所已也,举凡关于引起阅者之兴味,养成读书之习惯,辅助其学术之研究,亦皆与有责焉。”[29]民初的图书馆一般设有专门的阅读指导小组、部门或读者服务部,根据读者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和阅读需要等不同情况,强调对读者实施人性化的教育指导和个性化的阅读辅导,帮助读者“会用耐烦的功夫去搜集材料;会用冷静的头脑去鉴别材料;会用精密的技术去整理材料;会用谨慎的态度去判断问题;会用精巧的笔法去写作文章”[30]。图书馆这种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教育指导,对读者了解图书知识、学会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3民国初期图书馆社会教育中蕴含的现代阅读理念

3.1平等教育思想中的阅读公平理念

图书馆教育是民国时期平民教育的一种形式,主张社会民众平等地享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在图书馆方面,平民教育早已实行。图书馆没有男女的限制,使少男少女都可以自由出入;没有资格的限制,使仕宦平民都可以共同阅览。”[31]这种平等教育的思想,体现在民众的阅读权利上,实质上就是阅读公平的理念。图书馆“其于读者,无宗教之异,无国籍之分,无阶级职业之别,无男女老幼智愚贤不肖之殊”[32];“其目的在使凡有阅读之能力者,不问其年龄阶级与性别之如何,皆得有适当之读物。苟年龄太幼不能诵读者,则为之备置图画”[33]。图书馆捍卫阅读公平的理念,就应对民众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无论男女老幼,无等第,无阶级,举凡学生、工人、农夫、行政家、商人、军人等皆能识字读书,享受图书馆之利益,则方可谓图书馆之真正革命,之真正彻底改造,之真正彻底建设者也”[34]。

3.2自主教育思想中的阅读自由理念

图书馆教育是一种自主式教育,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来学习,而不受图书馆任何限制。杜定友先生认为,读者对于科目的选择,要求有充分的自由;对于各论题的轻重,也可以自由认定;对于学习时间和进步的速率,尤其要自由计划,量力而行。有些是要学一种实用的科学,以收实效的;有些只求扩充自己的眼界,增广人生观念,有些是辅习以前教育不足,有些想另辟蹊径。所以,各人旨趣不同,不能一概而论。[35]这种自主教育思想体现在阅读行为上就是阅读自由的理念。正如杨昭悊先生所说的:“阅览人爱阅览什么书,就阅览什么书,爱什么时候来阅览,就什么时候来阅览,兼程并进也好,仔细探讨也好,没有学籍的限制,无论什么图书馆都是这样的。”[36]

3.3个性化教育思想中的阅读指导理念

图书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是按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模式来培养学生,至少在民初的教育体制下,还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图书馆教育却可以通过提供多方面的图书和多方面的指导,从而满足读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由于图书馆的书浩如烟海,而“我们的读者对于图书的选择上,书籍的读法上,以及知识的应用上,都缺乏相当的素养”[37],因此需要图书馆对读者实施积极的阅读指导。阅读指导就是要“解除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茫无适从的困难,依照需要而开展自己的读书活动。纠正读者离开实际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态度,极力使读者认清读书是为了要认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要对付实际问题而并不是一种装饰,尤其排斥因闲暇无聊而读书的态度。”[38]并且,积极指导的意义,远胜于流通,“对于为自修或实习而来馆的阅览者所利用图书的选择上宜严为注意,以尽辅导责任。图书馆的主动、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其社会教育的程度也就越高”[39]。

3.4诱导性教育思想中的阅读推广理念

图书馆教育是一种诱导性教育,它通过改善图书馆的阅览环境、简化图书馆的借阅手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等途径,努力营造一种能吸引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增强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效果。“图书馆宜尽力保持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环境和空气,使人乐于常来,安于久留,而开馆时间之少限制,目录之便于检查、书籍之便于取还,尤为引人来馆之要点”[40]。另外,举办演讲、展览等活动也是图书馆诱导民众到图书馆来的重要手段,如演讲“不单对图书馆自身有利益,使图书馆的利用率增加;更对市民有莫大的效力,使市民有一种觉悟”[41]。诱导性教育思想体现在阅读活动中,就是图书馆开展的宣传藏书、劝人读书之类的阅读推广活动。民初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念和手段也颇有独到之处,比如“将书目上所列出的书籍先行分类编目,如送稿往报馆时,同时置于阅室之新书架上,以资浏览。及报纸一出,有许多人看了书目而发生兴趣,便可至图书馆借出阅读”[42]。还有,在电影场放映电影前将图书馆广告语投放在影布上,不失时机地向民众灌输“看影戏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增进人的快感。读书可以加高人的智识,改进人的作为”[43]等思想。

此外,民初图书馆社会教育还蕴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予以阅读关怀和阅读扶助的理念。比如在图书馆设立识字处,帮助不识字的公民学会识字,在此基础上再为其提供读物;为儿童、妇女单设专门阅览室;针对“有的旧式妇女未受教育,而愿有以自修,有的新式妇女虽受教育,而因操作的关系,虽欲赴图书馆阅书而不能”[44]的客观状况,特为妇女开设了家庭巡回文库;甚至还在偏僻的农村设立了图书馆分馆或文库代办处,将社会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身上……总之,民初图书馆社会教育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阅读理念,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并学习借鉴。

作者:于厚海 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图书馆

社会教育论文:博物馆下社会教育论文

1.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理念概述

博物馆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的教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1]。博物馆是利用其中具有的藏品和设备,通过特殊的手段和形式展示其社会教育功能。换一种方式而言,博物馆就是通过文物标本作为基础,通过一定的主题活动或者是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一种直观的教育。博物馆采用的最直接的展示社会教育功能的方式就是通过陈列展览来实现,这种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直观性。然而,早期的博物馆功能知识单纯的手机问题、研究文物以及向社会公众展示文物,并不存在社会教育功能,直到20世纪初博物馆才与教育存在联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理念才逐渐完善。

2.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理念探索的新途径

2.1借助信息技术

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博物馆获得更加广泛的教育范围。之所以借助网络成为博物馆发扬社会教育功能的新途径,是因为网络媒体能够提供给博物馆更加广泛的宣传范围。博物馆可以建立相应的门户网站,在网站物馆可以将自身含有的知识和文化信息全部上传到门户网站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博物馆还可以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知识与文化信息。这样一来,博物馆的知识与文化信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再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愈多的网民成为博物馆的重视观众,最终变成博物馆的实际观众。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借助当下热门的微博和博客关于博物馆的最新动态,这种方式要比建立一个门户网站的难度小很多,同时还可以在更加和谐的环境中与网民进行互动。博物馆要充分认识到微博和博客作为其门户网站的窗口,其重点仍然需要放在门户网站上[2]。

2.2加强陈列的内容与形式

博物馆中必定是含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也就表明了博物馆具有十分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借助历史文物的内涵在陈列与展览方面需要加强,通过内容与形式上的改变加强社会公众的受教育程度。首先,需要考虑到陈列展览是面对社会公众的,在举办展览时要充分重视形式与内容上的选择,同时再结合当代时代的要求与精神的需要,将馆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可以与当地人文特点、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让参展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历史文物中蕴含的悠久历史与独特内涵。在展览的形式上,结合当下的先进手段,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除了传统的历史文物、模型、图片等进行展示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投影技术、3D技术等运用到展览当中,让参展人员充分感受到其中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2.3提高讲解水平

博物馆在进行文物的展览过程中,利用讲解是有效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3]。因此在提高讲解水平方面,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调整,首先在讲解的内容上,第一要保证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参展观众的兴趣;其次,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讲解情况与参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讲解的有效性;接着,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参展观众的接受程度,针对不同的参展观众尽量做到全面的讲解;最后,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出历史文物、历史事件等特点或者是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参展观众在参观完之后,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受到一定的教育。

2.4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博物馆因其具有的深刻的社会教育功能,虽然与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进行结合能够传播给学生不一样的教育意义。考虑到青少年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此时加以社会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观念,因此博物馆可以另辟蹊径与学校合作向学生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通过丰富形象的展览帮助学生加强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学校可以每年定期具体参观计划,同时还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博物馆中作为第二课堂,借助博物馆直观的资源优势对学生展开生动丰富的教育。另外,博物馆也可以将展览进入到校园中,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知识竞赛等活动,更好的实现社会教育的功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博物馆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其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地位,从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加强其教育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具有的优势。

作者:邱枫 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

社会教育论文:校外教育与社会教育论文

一、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的涵义

(一)校外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与正规教育中的学校拥有共同的教育对象,但二者在办学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育对象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对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几种理解和认识。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是狭义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专门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另外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外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所谓的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学生需要通过报名注册方可上学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如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上述关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发现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点。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在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次,校外教育的对象普遍认为主要是青少年,兼顾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社区教育的涵义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为开发社区生活,以其居民为对象实施的集体教育活动,因而被称之为社区教育。在我国,对于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通常从“社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阐明社区的重要性,以“社区性”为突破口,进而确立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地位。教育部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在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当前侧重于对社区内各类教育进行延伸、补充。总体上说,虽然目前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社区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对其区域性、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另一种观点则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社区教育”的重心放于“教育”这一概念,“社区”只是这类教育的一个特征,更多关注于社区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作用等等。其代表性的观点为:“社区教育的内涵应是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把生活和教育结合成一体,发挥社区成员作用的、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为了社区的共同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一种全方位、全民的和终身的教育。”根据社区的界定,则所谓“社区教育”,已不是以往教育学中社会教育的概念,也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它是一个大教育观的概念,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所以,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集各种教育层次、类别,以及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利用社区的所有资源,教育社区的所有成员,提高他们的素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新颖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涵义

对什么是社会教育,到目前为止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广义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的对象的角度加以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内容的角度进行界定,提出“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各界人士为教育对象,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还有的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比较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制系统以外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社会团体和私人推动为辅助,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

二、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一)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一直是由政府出资兴建,投入运行经费,形成了一套管理和运行模式。从机7构的行政管理来看,校外教育具有弹性化的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中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可分为综合性与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目前主要指政府主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这些机构属于教育厅(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为主。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专门为开展某项活动而设立的。如儿童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儿童影剧院、少年科技站、儿童铁路、少年农科站、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少年儿童广播站等。校外教育实施的主体也即上述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平时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和活动,在校外教育机构接受各种培训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校外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二)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区教育实施的主体是领导主体,具有官方性,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我国目前存在五种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二是“学校——社区互动型”模式;三是社区学院模式;四是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五是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离退休干部、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社区教育是满足社区成员教育需要的,提高他们的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能力的全民教育,是一种“区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的教育,每个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教育的对象,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研究者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把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3年,社区教育包括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并且是一种单向性教育;从1993年开始,社区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该阶段主要开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理念的提出为标志,实现了社区教育研究范式与内容的转向。

(二)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很广泛,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社会教育的实施者。广义地理解,一切社会活动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狭义的实施主体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针对其中的某个特殊群体。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体国民,这决定了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广义教育无大异。

三、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间的关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对象来看,校外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很明显,校外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会教育之中。从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来看,校外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都可以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从实施的主体看,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包含在社会教育所实施主体之内,可以理解为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日渐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的边界也日渐模糊。校外教育的社区化是校外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社会单位教育开始蓬勃发展,成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社会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区域为限,是全社会进行的,具有广泛的区域和对象。社区教育则侧重区域性。社区教育使社会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围即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实际上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但不等于社会教育的全部。

四、问题与建议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来,我国校外教育沿袭的是50年代由苏联移植过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全由国家包办一切,教育部门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来开办校外教育。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行,这种单一结构、单一渠道的校外教育办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校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历史局限性,应该给校外教育下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当前校外教育的内涵没有说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没有明确校外教育要做什么。

(二)社区教育概念有待细化

社区教育内涵界定及定位至今不够清晰,发挥作用受限。社区在地域上如何界定,社区和行政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应等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不管是校外教育、社区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管理上职能重复、责任不清等问题,因此,当前应当尽快完善上述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三)社会教育概念不甚明确

目前,社会教育的概念众说不一,其内涵、外延不是很明确。要具体地对社会教育的起源、概念、作用、目的、功能、内容、原则、途径和方式等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建构起社会教育概念的范畴。研究社会教育的行政和法规,参考和借鉴国外社会教育制度建设的经验,结合国情探讨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教育行政制度及方针政策,使社会教育的发展有基本的制度保证和政策依据。建议尽早颁布社会教育法,把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立起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改变现有的社会教育边缘化的状况。综上所述,应该统整考虑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校外教育,建立运行机制进行各种教育体系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实现“社会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会化”,真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曹瑞 麦清 郝琦 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社会教育论文:学校精细管理社会教育论文

一、立足校情,合理设置机构,形成管理合力

(1)条块化构建管理网络。首先,可以将岗位培训、学历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培训及网站建设、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文字材料等各类工作条分缕析,纳入归口的中层管理部门。这样分块管理,能有效下移管理的重心,突出管理的中心。其次,可以本着“分工不分家”与“便于事业开展,便于质量提升”的原则,致力于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打造。每年度要对教师的分工进行“合理化、最优化”微调,尝试推行“轮岗制度”,着力形成校长层、中层及教师、学员层的层级层进式管理模式。

(2)科学化执行管理制度。首先,在健全常态的与普通中小学基本一致的制度基础上,建立诸如《社区教育目标管理制度》《社区教育分片包干责任制》等具备社区教育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着力形成制度文化。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与教师的心声相融合,邀请教师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来,将原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需求相整合,完善修订形成新的、更切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制度,为精细管理的推进提供基础。其次,要打破“大锅饭”,激发“内驱力”,注重制度“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辩证统一,切实理顺各类管理的精细化脉络。

二、根植认识,深刻理解要领,挖掘精细内涵

(1)要加强精细管理内涵的诠释。精细化管理,简而言之,精为“精致”,细为“细微”,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理念。它是规范化管理走向个性化管理的必然阶段。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基层学校应精细化地确立办学目标,并在目标的引领下,精密构建组织架构、精细解决存在问题、精致落实人员分工、精心建设校园文化,同时更要留足对应的精细管理中的过程痕迹,做到件件落实,事事可查。

(2)要着力理清精细管理的思路。首先,应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第一资源”,按照业务学习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各类培训与能力竞技相结合,科研课题与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师资队伍的精细化管理与建设。其次,要切实加强精细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在硬件设施上舍得投入,用于改造场地、路面、建立实训室、盘活土地等闲置资产;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照培训内容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要求,本着对教师与学员宣传、引领、激励性的原则,营造切准本校培训特点,满足校本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力争环境整洁,赏心悦目,设计合理,富有品位。

三、回归服务,强化常态管理,凸显过程痕迹

社会教育基层学校要确立“管理即服务,精细化管理即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精细管理的常态化,注重过程管理的痕迹化,不断体现“服务提质量,服务创品牌,服务彰信誉”的要求。

(1)首先,社会教育基层学校在培训的过程管理上要想方设法,开展精细化管理。具体表现为办班计划的编报、培训通知的发放、课务课程的设置、考试考核的落实、培训证书的发放及最后的培训资料的归档等,全过程、全方位留足精细管理的痕迹。一是在报名招生阶段,应以电子稿为主体,纸质稿为辅,将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学员的基本信息逐一核实,确保无差错。二是将传统通知手段与现代通知手段相结合,与学员构建沟通渠道,实行“双保险”。如可以以电话、短信等平台为载体,加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沟通,还可以以纸质稿的方式直接寄送,学员签字确认的形式进行互动沟通。三是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有纸质的签到程序,而且在培训中途及课堂结束前还应具备点名环节,确保学员的“到课率”,有条件的社区教育基层学校甚至可以采用“指纹”点名。四是抓培训的授课质量,要严把兼职教师质量关。校行政主任及班主任可以跟踪听课,把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还可以每次授课后随机抽20%左右的学员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五是在考核后的发证上,可以采取上门领取、签字确认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送证上门”签字确认的形式,确保每张证书不遗失。对于技能及对应的理论培训,应当着重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上按照“对象、内容、时间、目标、方法、考查”等“六个方面”切实做到“段段清”。其次,社会教育基层学校不仅要注重阶段考核,而且要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可以在学员培训结业后开展批量式跟踪调查服务,对培训的质量要求、后续培训的需求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工作。其三,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逐渐体现精细化要求,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举办教研活动,安排工作要求,研讨工作难题。甚至对教师要提出听课要求,如每位教师的学期听课量达20节(次)。这一举措,不仅能提升校内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监控外聘教师的授课质量。

(2)档案管理周密、齐全、规范,初步显露精细管理要求。首先,要按照“办班”必留“痕迹”的要求,社区教育基层学校要留存一定的过程管理以及阶段考核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还应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邀请档案局的专家来校指导,着手进行档案的科学化装订、编册与留存。其次,社区教育基层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其三,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逐步注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

作者:周良

社会教育论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论文

一、学习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进行家校沟通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影响

1.家长期望值过高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是很高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健康、快乐,毕业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能尽快融入社会,但是孩子的心理受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表现或者努力往往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在社会上出现了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导致学生伤害的事故。2.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要变家长过分保护型、过分干涉型、严厉惩罚型教育方式为理解民主型,理性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或过失,及时给予指出,跟孩子沟通时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压低嗓子,杜绝粗口、暴力,避免学生心理及思想偏离方向,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3.需要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职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长的积极性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调动,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相互鼓励,才能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客观因素影响

1.物质条件的影响家庭成员素质偏低或家庭经济贫穷与富裕影响子女的学习行为。在经济贫困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偏低,不能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重视子女的学习行为培养,容易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后进。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太好,吃、穿、用等都不用愁,使子女有一种优越感和经济上的富裕感,攀比之心严重,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了。[1]对于物质上的影响要循循善诱,不能一概而论。2.父母职业对学生的影响父母职业差别是家庭教育影响的一个客观指标。不同的职业,因其有不同的特点,会带来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气氛等,所以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调查发现,在父亲职业与学生问题行为方面,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较干部、工人、个体户三种家庭问题少。

二、学习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分析问题

(一)注意交流沟通方法

1.家访要走进家庭家访是班主任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包括常规家访和重点家访。常规家访是指班主任在接受一个班时,到学生家中去了解情况。包括了解家长的职业、文化修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学习环境、课余爱好,以及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3]家访重点则是班主任有侧重、有目的地深入地解决1-2个问题。访问内容主要包括,向家长汇报学校动态、班级情况、课业要求,介绍家庭教育的典型经验等,与家长一道深入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教育。2.班主任家访,切忌“告状”告状式家访,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班主任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与家长互相交流,肯定学生优点,指出其缺点,提供一些建议性或目的性的要求。鼓励、劝导家长关心子女,从情感上去爱护他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醒家长要改变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愚昧思想,让他们明白教育孩子应该讲究方法,讲究艺术性。3.家访要“座”下来谈班主任在家访时更要策略性的多报喜少报忧,提出委婉的建议,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逐渐消除自卑心理,点燃自信火炬。在自信火炬的指引下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体会班集体的温暖。同时,在家访中,让学生、家长、老师一同探讨,避免学生产生猜疑的情绪。这样,师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关系也更加亲密。

(二)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

更家校沟通的方法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通信联系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学校与学生家长相距较远,走访不方便的情况下与家庭进行通信联系更为合适。可以通过建立的家校平台、家校通、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学校的教育得到家长多方面支持。

作者:万阿平

社会教育论文:应用技能型的社会教育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继续教育要加快发展,建立健全社会继续教育的体制,继续教育观念要更新,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技能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通过实用性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学以致用的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技能型人才既要继承传统的理论和技能,又要有改革和创新的内容和成分.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称得上是人才,而新型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有创新意识、改革意识以及勇于探索的意识,这是新型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特性.具体特征有理论知识厚实,具有厚实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出众,这种能力是新型技能型人才的显著特征;持续发展能力显著;系统意识明显,新型技能型人才在考虑问题时要有整体意识、系统意识;综合能力突出,新型技能型人才不但具有自身职业素养,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

2社会教育培训机构

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是指社会组织、个人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利用的经费是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它是面向社会举办培训活动的办学组织,但不具备办学历文凭资格.由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就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通过自筹资金,讲求经济效益,核算办学的经济效益,生源的市场调查、就业、再就业的情况的市场调查需求等.就目前而言,部分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入学规模,认为增加学生人数才是硬道理,却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忽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办学模式单一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的新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具有创新型技能的人才已成为各类企业的宠儿,待遇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尽管如此,真正有一技之长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还是很短缺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办学机构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政策倾斜.因此,在中国社会办学机构如雨后春笋,培训的行业种类不断扩张,培训的市场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各类办学机构却忽视了内涵建设的品质,培训质量和水平模式化,甚至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张而呈现质量下降趋势.许多办学机构,只是简单得拿来主义,忽视了自己办学特色的培育,忽视了特色办学模式的打造.甚至市场出现了很多办学模式相互抄袭,简单重复的现象.体现不出以能力培育,特别是新型技能培养教育理念,更不能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也有些培训机构所选用的教材东拼西凑,不从实际出发,而借助于某高校或者某高职院校的现成教材,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不符合学生实际,有的过于偏重理论,有的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原因是很多高校的教材更多的强调了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忽视技能培养特有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有的培训机构,虽然对大中专教材进行了一些删减,但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背离了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背离了用人单位的培训初衷.在常规的人才培训过程中,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没有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换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最终,这样的培训机构早晚要被市场规律所淘汰.

2.2教师缺乏技能实训经验

在培训机构培训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直接从高校请来的大学老师,他们的长处是理论知识牢固,讲解很深入.在培训机构培训时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演示和纠错.学生难于从中得到直接的具体的操作经验和实践感受.而社会大量需求是是技能型的毕业生.事实上,培训机构自身的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大学毕业没有经过实训,就直接走上讲台.这样的模式教授理论课程不要紧,但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型技能型人才就行不通了.因为那些老师,既缺乏实践知识,后续也没有参加实践的培训,怎么可能培养出新型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完备的教师,又要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人兴趣.同时恰当地安排和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式和安排合适的学习时间.组织相关学生形成互助学习小组,利用团体的力量,既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又达到了培养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2.3培养对象与市场需求脱节

市场所需要的新型技能型人才既要有厚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广泛,它不仅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社会交往技能,思维活动技能,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等等.与此同时,新型技能型人才也也包括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公民品德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目前很多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多招生源,在招生环节就不严格把关,在培养过程中也不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是让其能够通过相应的课程考查.而相当多的课程考查仅仅凭借一张试卷来完成.更有甚者,考试的内容是老师已经在课堂上面提前“复习”过的.在专业设置上,很少有培训机构进行市场调查,盲目地开设一些课程,学非所用,有用的又没有学.考虑到眼前在经济效率很少有培训机构愿意花费时间、经历、财力、物力去开展一些开展深层的市场调查活动.偶尔进行一些教学反馈和毕业生就业调查也只是流于形式,这样是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培训效果的真实情况和用人单位的真实意见.这样就造成了培养对象与市场需求脱节.

3应用技能型人才社会教学模式的构建

3.1强化技能培养意识,加大技能教学力度

一个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就是要及时的修正不合时宜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把教学改革作为主要工作抓手,把培训系统的教学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之重,把提升应用型技能为宗旨.根据社会需求和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特点,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样就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高质量的就业作为标尺,来检验自身的教学效果.应用性新型技能型人才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必须然具备既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践技能.要想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对老师也同样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要加快应用型技能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断夯实培训的基础课程,建全培养新型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

3.2教材选择要适合技能人才培养

社会机构培训的总目标是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技能人才.这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完全不同.社会机构人才培训的时间比较集中,培训的对象和在校学生也有区别,社会培训教材在选择上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使培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在宽度和深度上要达到高职教育的标准.社会培训机构更加强调理论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至于纯粹理论性很强的推导,演算等过程性的知识一律免除.教材的选择必须要强调知识点的实用性.实用性更多地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材合理编排,内容的合理选择,学生们可以学到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场合和背景.教材的形式应该要多样化,可以是传统的纸质教材,也可以根据需要编排音像教材或者多媒体教材.因为多媒体或者音像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实践操作的过程和动手操作的细节及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实用教材的学习,初步掌握既能学会动手操作的方法,又能拓展专业的知识面及应用领域;学生可以通过实用教材的学习,夯实基础,在业务广度和深度上获得长足的进步.

3.3完善教学实验设备及设施社会培训的基本要求

需要教材和实验设备匹配.这个匹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操作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实验器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某一项技能.二是作为一个课程,必须要有系统、完整的实验器材与之相匹配.综合实验课程,在单个实验的基础上全面检验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实验的设施设备,有的培训机构不能完全提供,这就要求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开拓各种渠道,包括租用相关企业的设备,学校的实验器材等等.总之,完善的教学实验设施设备,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整个培训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与传统理论课的课程的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

3.4改革教学策略,提升实践能力

社会培训机构要注重从技能型教学的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的环节,侧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操作实践中,经过一定次数的练习逐步达到技能的熟练.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增强,,在教学中增加实例示例部分,注重技能训练,把学生直接进入特定的事件环境中,感知现场实践的环境和氛围.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性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综合的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培训机构只有正确地面对市场和培训对象,了解和掌握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真实需求,切实解决好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如重点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实用性的理论,加大技能教学比例和力度,选择好合适的教材,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改革教学策略,提升实践技能,从而构建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培训的实践,让新模式应用于教学实际中,切实提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从而满足国家、社会对新型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作者:浦宇岭 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教育论文:中国家风社会教育论文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家庭及家庭教育,中国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一以贯之,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家庭观念的支撑与支持。“家风”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她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界定出家庭道德规范,并由印刷媒介将之凝聚成显性意义,超越时空代代相传。当现代人在背诵、认同、实践祖上传下来的家风时,也就意味着当时家族所规定的思想和道德有了生命,秩序和文化在民间实现了最可靠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是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

一、家风使主流价值观

从贵族走向平民最早论述家庭的经典是源于上古时期的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易经》中有一个专门讲述如何治家的卦,叫“家人卦”,其卦象是——风在上,而火在下,意喻着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即“家和万事兴”。先秦时期孟子在《大学》中提出齐家治国的逻辑,“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自此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对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朱柏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等诸多家风、家训都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信奉与遵守的意识形态,国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家中的孝子就是国家的忠臣。《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中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国家的精神命脉系于家庭之中,培养一个好的家庭成员成为头等国家大事,家庭教育成为安邦定国的必经途径。家国共同体的形成与家风的作用是不可分的。在家庭中,生动具象的日常语言作为家庭成员交往的中介与载体,其内容和形式时时刻刻都在继承、投射和演化着社会秩序,成为文化濡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机制。书籍、戏剧等媒介的存在与发展使社会道德、规范、习俗、契约等各种社会秩序得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延续和传播,对于社会的稳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技术的发展全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状态,特别是印刷媒体的发明对教育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在文字和纸张发明之前,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活动,以价值传承和技能传承为主要目的的家族教育基本上以父子相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经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上古时期文字被创造出来,写在甲骨、简牍、金石、布帛上,尽管费时费工,但是人的思想得以凝固,从而在时空上具备了传承的可能;到了汉代,纸张被发明出来,书写材料更加方便;隋明了雕版印刷术;直至北宋的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物质条件,家庭教育的思想从庙堂和政治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家风在民间得到大规模的传播推广,家族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

二、家风促使国家的科举取士制度

全面普及在家风的鼓舞下,儒家文化得以下移与普及,全社会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向心力,使得国家的文教政策及科举取士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它的逻辑是让科举考试考得好的读书人掌握话语权,在形式上公平公正地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发展权,极大刺激了全体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在科举制的鼓舞下,家庭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伦理的落实。科举制的公平性使人们对教育抱有绝对的信任,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向上流动,从而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是中国人共遵共信的信仰。“科举制有许多优点。在这个制度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登上仕途的现象。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因为它给人争取领导和职位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最好的形式下,它是贵族的,因为这个政府是由每一代的显贵中,公平地选出最有能力的人来主持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全国上下一心往着学习的道路上走,而产生的英雄和模范多是有识之士,而非土豪劣绅。一个国家,在社会上和政治上,由有哲学和人文科学涵养的人来治理,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正是因为科举制禀持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逻辑,让读书好的人作官,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读书人掌握了行政权之后,往往能为民造福;退一步说,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当官,仍在原阶层从事各行各业,那么他们也能保持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成为好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成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向上和水平流动,并保证了全社会思想的纯正和社会的稳定。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家伦理的优秀是家庭伦理,家庭是形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组织,是社会群体网络发展的起点和环节,是维系整个社会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力量。孔子主张对全体民众进行道德和礼仪教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家庭教育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礼仪、有学问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家庭内部能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在家庭外部也能协调好朋友、君臣的关系;他们遵守社会流动的规则,进则进入庙堂治国平天下,退则回归家族安份守业,并将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所以社会呈现出平和、进取、祥和、有序的文明精神和流动秩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优秀的共同道德规范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纯正和向心力。家风追求的是实现个体对家族和国家的贡献,“修身、齐学、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读书人的大情怀与大归皈,从而实现了小我与大公的统一。

三、家风使家庭道德教化

从宏观走向微观被誉为世界教育学雏形的《学记》中这样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搜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执政者政令以求得社会良善风气的形成,这样的做法虽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触动众人;执政者亲近贤良之人、体恤偏远之人,这样的做法虽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全体民众。执政者如果要所有民众都受到教化以形成良好的民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可见,早在战国时代社会精英们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则,即:从上而下的道德说教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能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起作用,而真正普及性的教化应体现于老百姓真实具体的“俗事”之中,只有在每个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自下而上的改变才是真正长治久安的、不可逆转的改变。家风、家训、家规极为有效地促使了社会精英对儒家思想的宣传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的深入。从内容上看,早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治国的方针相联系,它高高在上,显得过于宏大与抽象。但是随着印刷媒介的发展,文化重心开始下移,寻常的耕读之家也有了使用文字、记录文字、传播文字的机会,这大大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事实证明,这样的传播是有效的,它避免了脱离民众实际需要谈道德教育的抽象与空谈,而是从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和意识出发开展教育,真正地做到“化民成俗”。于是,在民间自发地创造出家风这种形式并兴盛起来。家风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总结,用以劝导和制约本家本族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例如,成书于隋代的《颜氏家训》,就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全面涉及到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修身、治家、处事、为学、闲暇、宗教、书画等等,内容之广、之杂、之细,令人叹为观止。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创造出简洁、通俗、真实可信的家风家训,个性化、平民化的家风在其他阶层也得以广泛延伸与重构,自此,家风成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

四、家风使家庭教育的形式

从单一的说教走向丰富的生活正是因为社会教化从集体的宏大说教走向个体的微观生活,才使得个人自身生活经验得以述说与传播,作为社会传播媒介形态存在的戏剧、小说、诗词、歌赋等民间艺术使家庭教育形式从单一的理论说教走向丰富的个人经验的展示。在媒介多元发展以前,家庭教育的所有意义都集中在为政治、为国家、为集体服务之上,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于牺牲个体价值来维护集体意志的方面,显示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封闭性,媒介传播渠道的单一与单向也切断了生活的丰富性,限制了个体生命体验的多样性。诗歌、戏剧、小说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促使家庭和家庭教育更加具象写实,引领民众将目光回转到人间的屋檐,注视当下的生活,从而凸显出家庭文化的时代性、客观性、真实性、生活性和批判性,媒介中的家风体现出复杂的内涵和无比的灵动。在诸多的家风故事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文化、一种制度。特别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勃兴带来道德判断的嬗变,家庭中的本与末、利与义、贵与贱、嫡与庶的界定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例如,出现了一批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戏剧与小说,在这些作品中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影像,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创作融合在一起,用精彩形式与深刻的内容将人性与道德、个人幸福与家庭荣誉中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来,极具观赏性,家喻户晓、久演不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家风题材的作品站在人性的立场上,直指人心,宣泄情感,并引导人正视自身,甚至体现出具有近代启蒙意义的个人主义精神。儒家家庭伦理旨在引导民众领悟个人与家族、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领悟群体生活的道德准则,领悟道德规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就把个人需要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促进其将小我生活和大众生活统一起来。传播技术的发展让家风散播开来,从此,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从而促进了民众之间全面深入的交流,并推进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形成。“原本可能难以或根本无法彼此交谈的人们,通过印刷字体和纸张的中介,变得能够相互理解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感觉到那些在他们的特殊语言领域里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人们属于这个特殊的语言领域。这些被印刷品所联结的‘读者同胞们’,在其世俗的、特殊的、‘可见之不可见’当中,形成了民族的想象共同体的胚胎。”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正是一种全面和深刻的社会教育。

作者:华伟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社会教育论文: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论文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般概念

博物馆教育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活动相比,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博物馆主要是依托其中藏品与主要设备的特定性条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其教育性特点,而从灵魂深处触动人的心灵。从具体层面分析,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是依托于文物标本基础之上的,依照一定形式的表现主题与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二者的有序融合。陈列展览属于博物馆实现社会表现功能的一项主要表现方式。博物馆的存在,除了陈列保存展品之外,便是让受众可以从中学习知识,因为博物馆展示的物品特点鲜明,这些学习素材是一般的书本学习素材难以比拟的。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参照博物馆所牵涉到的各种学科研究成果,把博物馆当中的各项文物依照科学具体的方式排布在展厅之中,结合展厅中的其他资源将其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文化传播结构[1]。博物馆各种馆藏文物之间的排列组合,以及博物馆解说人员的阐述,让观众从中了解到藏品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博物馆展览属于博物馆开展社会化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因为博物馆的教育场所特点,所以其也相应的具备了追问效果,也就是观众参观之后而从展品中所得到的具体指示与文化信息,这点内容对大部分的博物馆来说都是未知性的。

二、基层博物馆发展现状

当下很多的基层博物馆缺乏高度的文化思想认知,这对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例如文化经济分离、文化建设无关紧要等等。另外,基层博物馆的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理念,博物馆在基层设立犹如一个摆设,没有发挥到陶冶群众情操的作用,其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博物馆只是保存文物的场合,缺乏宣传创新,基层群众也不会主动到博物馆参观。

三、提升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方式

1、找准基层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基础便是基层博物馆,其在展品数量以及展品质量上都和国家的各个大型博物馆存在较大差距,可是基层博物馆自身特色同样十分鲜明,再将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础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博物馆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合适于当地基层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轨迹。不管哪个基层地区,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都是十分浓厚的,基层博物馆能够以此为立足点,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建设一个地域性特点鲜明的博物馆[2]。地方基层博物馆一方面展示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对丰富我国的民俗文化有所裨益。

2、大力发挥基层博物馆的特点

基层博物馆的管理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轨迹,有效提升基层博物馆的社会教浅析基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乔源霖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博物馆育功能,首要的一点内容便是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当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稳定的提升,可是精神文化还仍旧十分薄弱,基层博物馆需要以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依照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积极的发展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实体博物馆,建设品牌,依照群众具体的文化精神要求,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展览与文物的鉴赏和民俗文化展览等等,以有趣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3、优化基层博物馆服务

基层博物馆需要转变之前“不思进取”的方式,建立更为优质的服务意识,拓宽基层博物馆的眼界,扩大其服务范围。首先一点内容便是让博物馆走入社区,将服务带到社区,切实满足群众的文化精神要求;另外一点便是让博物馆走入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展企业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加大博物馆建设的公信程度;再次就是让博物馆走入乡村,举办多种形式满足基层人民要求的展览活动,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给广大的农民群众;最后便是让博物馆走进学校,强化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入博物馆参观,达到切实的社会教育功能建设要求。

结语

博物馆需要强化其社会责任感意识,面对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调和剂。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基本上每天都让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物质紧绷状态,精神熏陶已经成为人们极度匮乏的一方面内容,因此基层博物馆需要有效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确立自身的社会职能,并找寻全新的管理模式,用全新的工作理念和传播方式为基层大众奉献一笔丰富的精神食粮。

作者:乔源霖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博物馆

社会教育论文:传统节日开展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一、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

1.“洋节日”的盛行

近年来,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态势,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外国节日的流行正在向低龄化发展,每年圣诞节时,孩子们总是翘首企盼着父母或“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将梦想已久的圣诞礼物悄悄地放在圣诞袜中。

2.重拾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日渐被弱化、被忽视。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对培养人的道德素养和健康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形成社会关系。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1.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小班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活动感知节日的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中班幼儿粗浅地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知道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精彩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融人尊老的相关内容,如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以及中秋节主题中的谈话活动“团团圆圆度中秋”等活动,通过幼儿讲述自己给长辈拜年、长辈对自己关爱和自己如何向长辈表达爱、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等,让幼儿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萌发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形成尊敬老人的观念。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意识。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而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不仅要在lE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如在春节主题“拜大年”“我会做客”等系列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进餐用语,知道在拜年时说吉祥话的意义,懂得在餐桌用餐应文明进餐等文明礼仪。大部分幼儿表示在节日访亲探友时,能做到不在别人家中大声喧哗,取物时,须明求。这就说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已经慢慢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意识,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第三,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每个传统节日里都存在传统的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时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幼儿戴头饰的做船头,其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在长形塑料板上依次紧抱,双脚做浆,全队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左右晃动,加快速度,齐心协力到达终点,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获到最后的胜利,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合作。这对幼儿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培养。

3.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在制作花灯、月饼、包粽子、剪窗花等活动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的幼儿一块制作。在这样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幼儿能学会分享、学习处理好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例如冬至节福州民俗文化搓(米时)活动、重阳节的自制九九重阳糕,端午节中缠艺术品小粽子等活动。民俗食品制作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认知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不仅使原来有难度的社会认知活动借助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通过传统节日教育的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资料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来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因为自制的PPT课件可以弥补动画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因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易保存、易利用、易修改等特点,适应了民俗节日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节日情感体验,增强其对节日文化的记忆力。如冬至节的《“好吃”的冬至》、有福州地域民俗特色的《搓(米时)节节高》、清明节的《春暖花开话清明》、有美丽传说的《百花盛开花朝节自制PPT无不是我根据节日教育活动需要,将生僻难懂的节日习俗文化、食俗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图片和自制动画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帮助幼儿直观地、初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实践操作策略

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工艺有关,如清明节的放风筝、元宵节的闹花灯、春节的贴窗花等。这些民俗工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教师通过收集相应的传统节日艺术作品资料,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氛围,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不易于在集体教学中体验的节日活动,我们则以周末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体验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愉悦。如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清明节的祭祀、放风筝、踏青等活动以及中秋节的赏月和团圆饭活动都是在亲子体验活动中进一步让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3.家园互动策略

第一,邀请长辈走进幼儿园参与节日活动。重阳节邀请祖辈(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通过制作重阳糕、品重阳糕、为爷爷奶奶送礼物(祝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从而l董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又如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邀请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通过做拗九粥、品拗九粥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拗九节的风俗习惯,体验与祖辈、朋友在一起过节的2014年第23期欢乐心情。第二,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邀请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一同收集相关节日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认同。家庭是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桥梁,以家园互动为载体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可以深刻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

4.游戏体验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作为民俗节日教育的一部分,能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也能改变传统节日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了解民俗节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强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做元宵、品元宵、猜灯谜游戏等,一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节气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萌生了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5.环境熏染策略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为幼儿营造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我们积极创设节日环境,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通过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形象真实的实物展示形式,凸显节日文化主题,让环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室、主题墙、走廊、楼梯展示墙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创设了“中秋节大探秘‘温馨的重阳节”“春暖花开话清明”等节日主题墙饰,突出节日的独特性,在环境创设中做到教师设计和幼儿作品呈现相结合的特点,让孩子在环境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节日教育内容,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认知结构,.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趋于完善。因此,传统节日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陈静 单位: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社会教育论文: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教育论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先后涌入城市及其周边城镇。这样一来原本只有城镇居民享有的一切就必然需要覆盖到新进城市外来人口的身上。拿城市规模的扩大化来讲,我国对大中小城市的定义和政策制定就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又提出了许多应对的策略。新的城市外来人口以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人员为主,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现有2.6亿农民工,这其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边缘里,较之城里人口而言并没有享受到同等社会地位带来的公共福利(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就业)等。笔者认为,城镇化是工业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后,今后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随着这一过程产生的就是大量由农业人口像非农业人口转变的社会变革。解决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城镇成为新市民关乎我国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仅就随迁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共性进行深入探讨。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引起热议并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一方面关注的是随迁子女是否合理拥有城市的教育资源,另一边则是如何使受教育的程度得到稳定的实施,教育质量的保证。在我国由二元化社会向全面统一发展之间,首先应该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我国的有关部门也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做出了相关的部署和政策出台。2008年,国办转发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2013年初,教育部联合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对对政策的落实都有强制性的要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仅在原籍还是流入地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因环境的差距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等。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丰富资源配置不仅是化解由此而来的矛盾的一种手段,更是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待这一问题的政治责任感。

据有关数据表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35.54万人,在初中就读358.33万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0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517.88万人,在初中就读753.19万人[1]。

而且随着我国对大中小城市的重新定位和新建城镇的聚合力加强,将有更多的随迁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教育资源的份额中来。本就稀缺或参差不齐的现状将面临重大的考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这方面必须解决的重点之一,而能否妥善保障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才是务工人员入城后市民化的先决条件。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实行的是划片就近入学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好处是赋予了地方教育部门合理的规划了户籍所在地学生就近入学的实施办法,这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以来已经经过了20余年的时间,随着我国经济中心向东部及沿海地区迁移,人口的流动变大,更多的流动人口转移到了城市,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变大,这也增加了城市的承受程度,这样而来的是一系列民工子弟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也就是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水平,影响了“依户籍所在地入学”。

作为农民来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来在有土地的基础上,可以稳定自己的生活。进入到城市之后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是主要难点。从时间上来看,从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开始进城到家属子女开始迁居城市谋求新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的愿望。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城市生活新鲜,新事物多,虽然面临支出巨大、举目无亲等问题存在,但考虑到以后留给后代的可上升的空间广阔,还将有众多的外来人口怀揣梦想进入城市中来。进入到城市之中与城里孩子共处一室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沟通交流的问题。一边是见惯了高山田川,一面是整日生活在水泥楼房之中,首先沟通上就缺乏共性,难免造成农民工子女被孤立的情况发生。张跃进(2011年)认为,“农民工二代”随同父母迁居城里,但是仍长期处于城市社会体系之外,难以融入。对城市社会的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体系也不能接受,甚至有的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相同经历人群的聚集如果得不到合适的管理和引导,就容易产生社会问题[2]。在这里,我们的教育机构往往是缺乏实际的经验和成果来对外来人员子女进行辅导和咨询,使他们能够首先建立和城里孩子交流桥梁的。

早先,因为户籍政策的限制,我国原则上是按照就近入学、户籍所在地入学来制定规章制度的。而现在看来,这种原则的界限在逐渐的被松动,而且不符合我国现在人口流动的规律。在实施城镇化教育工作的推进时我们对于实际教育状况的了解更是有待提高,关键一点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镇居民子女教育政策制定上是没有预留外来人口激增打来教育资源紧缺的相关应对措施的。一些民办或以民工子弟名义成立的学校出现就可见一斑。而这些学校因为缺少属地政府财政的支持,在软硬件上都不足以和城市学校形成竞争,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也打了折扣,成了类似“托儿所”的怪胎。总结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

一是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城市生活成本较高也制约了他们将来家庭规划的步骤和合理性,子弟学校成了一种廉价的教育消费。从受教育的程度上来看,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都要接受9年制的义务教育。由于中小学校教育制度的最终出口是通过中考和高考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所以解决出口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农民工子女(新城镇子女)的在教育问题是否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既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等等。在经济社会成果显著的今天,有必要将这一政策的落实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尤其是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

二有城镇居民教育普遍属于按照行政区划就近入学入托,对于外来人口因为户籍的限制不能够享受到这一教育福利带来的实惠,没有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权。

三有外来人口为主的学校软硬件和师资的配备缺乏统筹和经费补贴,在较近的地区里显现出了教育的不公平因素。例如,徐丽敏博士(2009)[3]认为,在社会资本融入的问题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社会交往较少,在心理融入上存在着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歧视观念,由此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对城市教育的融入不足。

笔者阅读相关资料发现,现在我国城市、城镇中存在这样一种现状。既城镇居民子女和农村外来人口子女教育质量有出入的问题是相当普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因为地方环境限制,普遍就读于农民工为主的子弟学校身份,而城镇居民子女则享受公立、民办学校教育。因为固化了“圈子”和“阶层”让很多人产生了心理上的落差,对就学儿童的心理而言是足以能够影响她们今后成长的。熊易寒博士认为(2010年),对于学生而言,前者的师资、硬件等办学条件差,且教学质量落后于后者;前者是城市中的“孤岛”,学生鲜有机会接触本地青少年,后者则或多或少的有接触[4]。原因针对外来人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仅关系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社会经济稳定,而且也是城镇化扎实推荐的合理布局。笔者通过分析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状况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入学资源的合理性没有充分顾及到这一部分群体的实际情况,缺乏整合资源的政策。

2.户籍政策的限制,当地方教育资源稀缺或紧张时更容易导致外来农民工的子女得不到公平教育的保障。公共财政的支出不能够保障服务于这一群体工作人员(例如村办、民办教师)的薪资和各项社会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费用的减免、师资的配备、培训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

3.将教育贡献与投入纳入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受教育的支出成为一种负担,而如何能够通过收入的提高给予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人以财力支持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不应该将这一部分的支出变成地方政府因财力负担加大而拒绝执行的理由。

4.区划问题使得学校陷入三不管的境地,推诿对相关学校扶持的责任。

5.就学人员的固化造成了阶级的再产生,影响社会的稳定。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财政补助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参考我国于2001年开始试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该项资助政策的初衷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实行内容主要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直到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相关费用的划分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的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除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而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延伸研究可以从此政策的推出上建立一套紧贴实际的外来人口子女就学补助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这样的政策也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鉴于务工人员和农村受教育人口的一致性问题,应该在外来人口子女随迁数量多,且具备功效的地区或城市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对这一部分弱势群体进行补贴,资金也可以实行效仿“两免一补”实行专户管理和集中支付的模式。而且有必要将此类地方支出的合理性和成效计入地方官员的政策考核加以监管。逐级的财政拨付在最终环节应该确认受助学生-学校-县一级的财政教育部门备案等。

随迁农村子女能够在城市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我们所提倡的人人享有得到平等教育条件的体现,而且还能稳定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安心服务社会。有专家学者提出对一部分早先教育程度不高的子女可以适当接受民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培训或加以补助直接进入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深造的建议笔者是很赞同的。眼下我国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城镇人口对待职业教育还总是一副“有色眼镜”的思想,应该通过沟通和指导使得一部分义务教育后的子女进入到这个环境中来后,这也要求我们逐步的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助学保障水平,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在城市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天地。

当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开始成为必然,说明我们采取应对措施的时机已经有点晚了,所以说对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当地的政府有足够的重视,真正地当成自己的问题来对待。这样的问题解决不了有可能产生的是在老市民和新城市市民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不解决好矛盾更大,还容易引起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中国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说:“这项工作现在应该开始做,已经有点晚了,如果再不做,矛盾就更大,压得我们做都做不动”。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解决这些涉及民生的切实问题,那么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推进城镇化一定要有新的思路,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作者:任翔宇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社会教育论文:社区与社会教育论文

一、遗产地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人才培养服务项目的构想及设计思路

1.服务项目构想。

本项目以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介入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开展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为个案,通过对服务实践过程的研究,探索出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服务实践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2.服务主客体的选择。

第一,作为服务主体,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人才资源优势,在服务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域,主动参与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教育传承保护的科研服务和教育传承服务。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发挥非遗保护研究及服务人才优势,依托两项部级科研课题的平台及其经费支持,在边疆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传承研究中探索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服务实践项目,重点关注遗产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科研模式和教育服务模式。第二,对那瓜社区服务平台的选择。那瓜村位于云南省富宁县那能乡的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主要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社区文化资源丰富,有部级(云南壮剧)和云南省级(陇端街①)非遗保护名录两项,二者在活态传承方面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在“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民间习俗中。再次,那瓜戏班和那瓜风流街活动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备本项目开展研究探索的条件和现实基础。第三,服务目标及服务对象。重点面向那瓜村小学自愿参与学习传承云南壮剧的业余爱好者,服务过程中也会涉及家长、戏班传承人、导演、村组长和活动组织者等服务对象。保护服务的目标重在促进戏班传授者与学员之间教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便更好地通过培养云南壮剧遗产地传承人、壮剧爱好者等相关者自觉参与本社区本民族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能力,实现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服务和教育服务的方法选择。

项目服务者应坚持研究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在研究中服务,在服务中研究。首先,服务前中后期的研究资料收集方法,涉及现场观察法、半结构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其次,服务过程中社工助人自助的方法,涉及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的个案实践过程

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实际问题出现和解决的先后为序,并按“问题分析能力研究服务介入服务反思新的问题出现”的过程进行循环,待阶段性问题得以解决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直至服务总目标的达成。为期一年半(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项目服务,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期阶段的研究服务

(1)问题分析。第一,如何在遗产地社区找寻可传承的对象?春节前一个月,在外打工的那瓜戏班成员赶回村中搭建木板戏台,排练风流街活动的壮剧剧目,锣鼓声和唱腔吸引了那瓜村小学生到戏台边观看。一方面,戏班传承人和导演有寻找接班人进行土戏传承的需求,另一方面,那瓜村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对土戏感兴趣,有学戏的需求。于是,通过现场观摩和戏班导演技艺的传授,在自然情景中完成了师徒间教与学的第一次互动。但需要以某种相对正式而固定的方式确定其师徒关系,避免技艺传授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第二,戏班传承人与那瓜村参演学生之间的师徒传承方式,在社区教育实践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戏班传承者的服务。在老戏台排练休息空闲时,通过教唱腔的方式激发围观学生学唱唱腔和学演壮剧的兴趣。并通过个案、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使用,认同并敬佩传承人和导演为壮剧传承工作的付出,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针对校方的服务。邀请村小学校长关注和支持那瓜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家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的技艺传承活动。第三,针对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的服务。一是支持鼓励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以举办村级陇端街活动为契机,传承云南壮剧。二是支持活动组织策划人、村组长及热心的社区居民自愿组队为筹集陇端街活动经费而外出拉赞助,争取在社区外工作的那瓜籍成功人士的资金赞助与支持。三是服务者共同参与讨论传承活动的相关事宜。(3)服务反思。首先,遗产地小学生参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克服了戏班成员因常年外出打工导致传承活动无法常态化开展的弊端,由此组建的那瓜壮剧少年班的学员,可作为那瓜壮剧民间土戏长期重点培养的对象。其次,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化传承渠道,却因师资、教材、校方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并不具备壮剧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的现实条件。目前只能通过非正式途径的课外活动方式开展传承工作,但这种民间传承活动又面临种种现实的困境,需在服务实践中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村参演小学生、戏班成员及其部分社区居民,对本民族的壮剧文化了解不够、对壮剧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需开展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云南壮剧是什么的问题,组织服务对象集体观看文山州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富宁土戏专题节目视频,帮助其系统认知和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壮剧文化。第二,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通过参演意义和行为价值的呈现,引导参演者对传承本民族壮剧的行动赋予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做法是将那瓜村社区参与部级、省级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故事进行研究整理,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图片、视频和文字分享等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引导那瓜社区各类参与者思考传承价值和意义。一是在故事分享过程中创设一些问题引发思考与成长,如学员个体为何要来参演?参演有何价值和意义?家长为何要给予参演孩子鼓励和支持?导演传承人为何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授技艺?戏班成员为何愿意请一个月以上长假或辞职,并从打工地自付交通费赶回村参与排练和演出?媒体、壮文化学者等为什么会来关注传承活动?二是认可参演者参与传承的正能量,鼓励其坚持。第三,那瓜风流街活动结束后,通过社区居民走访、半结构问卷调查反馈和家庭入户访谈等兼顾社区宣传和调查的活动方式,为那瓜社区居民提供参与部级非遗(云南壮剧)和省级非遗(陇端街)传承价值及其意义的社区宣传,引导大家继续参与支持本民族非遗的传承和保护。(3)服务反思。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员缺乏自信,应开展鼓励教育服务。

3.第三阶段:鼓励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小学生在参演活动中暴露出的舞台经验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需通过服务给予关注和解决。(2)服务介入。第一,那瓜村风流街活动现场的关注服务。一是在9名那瓜村小学生参演的壮剧唱腔节目演出现场,提供照片的拍摄和视频的录制等关注服务,为近期即将开展的那瓜村参演壮剧小学生的成长小组活动,收集活动图片和视频资料。二是应主办方之邀与知名壮文化学者在颁奖晚会上为参演学生颁发奖品,给予行动鼓励。第二,为第一次上台参与壮剧节目表演的9名那瓜村小学生,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活动服务,一是通过赠送组员珍贵照片(包括组员的演出剧照、颁奖照片、活动过程的花絮照片等)的方式进行小组热身,在正面强化其积极参与传承行为的同时,激发其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发自内心的自信心。二是倡导组员分享和思考参演壮剧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学会理性的自我分析、自我肯定与鼓励。三是连结文山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课堂志愿者学生的资源,并邀请两位大学生做现场分享与鼓励:一位壮族大学生以其多次参加壮族山歌比赛的经验,与小组组员们一起讨论交流克服上台紧张和不自信的方法;另一位楚雄籍的大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部级非遗(彝族左脚舞),启发组员理解不同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拓宽了小组成员的非遗视野。(3)服务反思。本次参与唱腔节目的表演,只是壮剧唱腔中的一个部分,若参演学生要从学唱简单的唱腔到可以演出壮剧剧目,还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但是,一年一度的那瓜村风流街活动,从壮剧排练到演出结束,也只有两个月,时间无法满足壮剧少年班学员学习技艺活动的常态化需求。那么,少年班进一步深入学习壮戏的机会该如何去争取?又将以什么方式来带动壮戏的学习与传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第四阶段:动员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社区活动组织策划人,为那瓜壮剧少年班争取到暑假参加富宁县大型壮剧腔调展演活动的机会,但戏班导演是否愿意继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担任技艺辅导工作?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是否会支持孩子到县城去参加壮剧展演活动?学生是否有足够自信从村级风流街的舞台走向县里更大的舞台去展演?(2)服务介入。第一,协助活动组织者在那瓜村小学召开那瓜戏班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动员大会,对活动参与者开展动员教育:一是宣读富宁县政府邀请那瓜戏班参加展演活动的文件,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二是服务者从青少年传承本民族部级非遗壮剧所具有的价值角度进行动员,希望能得到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学校及社区成员的支持和鼓励。第二,对参演学生提供第二次成长小组服务:首先,动员文山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为那瓜小朋友收集祝福资源。其次,通过小组游戏和视频分享等互动活动(一是让组员选择彩色纸条并念读纸条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所写的文字鼓励和祝福;二是播放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在课堂现场拍摄的鼓励视频),让组员感受外界对其传承行为的关注,激发传承动力,引发传承非遗的价值思考。最后,活动结束前邀请组员在彩色纸上写下对自己鼓励的话,进行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自我鼓励教育。(3)服务反思。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更多此类服务活动的强化,故需要在接下来的服务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以便在学员遭遇各种困境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服务活动方案。

5.第五阶段:困境时的抗逆力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在壮剧排练期间,出现了外出念书回村的小伙伴嘲笑参演壮剧学生“土”、少数学员退出和师徒教学互动方式不当等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邀请外出念书的小伙伴一起做活动,通过分享照片、观看电视台的节目视频等方式,引导其了解那瓜村小学生参与部级非遗壮剧演出传承活动和外界对此的关注情况,激发其反思自己的语言歧视行为,并帮助其在认知的基础之上认同本社区本民族的非遗文化,支持其他小伙伴的传承行为。第二,针对学员退出事件,一是到退出学员家中做家访,并灵活开展家庭场域范围内的小组活动,引导退出者回归。二是帮助留下来继续参与传承壮戏的其他学员,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服务,即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如邀请组员匿名写下对已决定退出组员想说的话,然后由小组活动主持人大声念出来与所有组员分享,并进行灵活引导;三是邀请学员一起制定小组退出制度的契约,对不遵守制度约定者和无故退出者的惩罚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强调任何组员都有退出的自由,但必须根据约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预先告知,经大家商议后方可正式退出。四是结合个别学员已退出的客观事实和原因分析,引导其他学员在尝试努力挽回无效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和尊重退出当事人的选择,但需说明退出者无故退出的方式是不恰当的。由此引申壮戏传承队伍建设的不易,希望组员加油坚持,抛出“一个也不能再少了”的活动主题,稳定继续坚持参与学员的情绪。第三,针对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教学方式、态度不当引起的小矛盾问题,一是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促成戏班导演、传承人对少年班学员的互动方式问题进行反思,并从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个人辅导,并提出改善建议。二是邀请师徒共同参与成长小组活动,通过传承游戏体验师徒合作的重要性,邀请学员现场分享感恩师傅的话,达成相互理解和谅解,为今后和睦的师徒关系奠定基础。(3)服务反思。作为保护教育的一个难点,学员参与壮剧传承的抗逆力培养,应以本土化方式强化其内心的认知和认同能力为突破点。

6.第六阶段:展演活动结束时的社区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一是展演结束后,如何强化参演学员的荣誉感和传承责任感,以便长期坚持传承下去?二是那瓜戏班的团结需提供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通过那瓜社区教育实现那瓜壮剧少年班成员参演壮戏过程中成长的仪式性认同。在壮剧展演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上午,服务者在活动组织者的协助下,在富宁县广电大楼开展那瓜戏班成长的社区教育活动,邀请文山州壮学会会长、文山州壮剧团人员、富宁县文化馆人员、那能乡中学校长、那瓜村社区内外居民和那瓜戏班全体成员参与。活动从筹备到实施过程的要点,第一,连接第三届大学生非遗保护教育班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资源,为那瓜戏班所有成员制作成长像册,并在活动现场招募颁奖嘉宾,为那瓜壮剧少年班每一位参演学员颁发成长像册并口头赠言,由此提升戏班成员参与传承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戏班成员在传承困境中坚持将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到底!第二,邀请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壮族剪纸老师,以那瓜村小学生参演壮剧传承的故事为主题,构图制作大型壮族剪纸作品,并在社区传承教育活动中邀请州壮学会会长颁发给那瓜戏班,以间接促进那瓜戏班和全体社区内部成员的团结友爱。至此,以问题与能力解决为导向的服务目标已达成,服务告一段落。(3)服务反思。由于那瓜村服务个案所依托的科研项目经费有限等原因,不具备长期在遗产地社区开展此类服务的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将此类服务可持续地进行下去,需在后续研究中思考和探索。从服务效果角度看,本项目从培养传承人才的角度为那瓜村社区两项非遗的保护,提供了一次资源整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小结

1.服务模式的特色

(1)服务模式的创新。首先,面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目前招生难的困境和土戏传承人才培养的服务需求,基于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以文山学院民研所专业人员为服务提供者,依托部级科研项目经费,完成了对“地方高校介入遗产地村寨开展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的探索研究实践,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其次,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剧种,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活态传承,需要节庆活动陇端街作为存续的文化土壤,两项非遗并存于同一壮族村寨社区,相辅相成。因此,对于两项非遗的保护传承服务,可以同时进行。通过服务项目从研发设计阶段到实践过程阶段“边研究边服务与边服务边研究”的互动实践,兼顾部级和省级两项非遗项目合作传承的那瓜村模式,为地方高校将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少数民族非遗社区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保护服务,提供了一项基于实证研究的个案实践。(2)服务方法的创新,即学校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本项目的服务和过程研究探索,是基于服务者主体与服务对象客体群之间的助人自助关系,以遗产地社区为服务实施平台,以地方高校介入整合开发遗产地村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为重点,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3)服务方式的适切性。首先,基于社区动员和社区营造的服务思路,本项目以整合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势、戏班传承者的文化自觉传承能力优势和遗产地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的能力优势,对那瓜村爱好壮剧的小学生开展校外教育传承活动,在暂不具备壮剧正式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活动的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服务项目研发的过程,在初期经历了从计划依靠遗产地中小学教育的正式传承途径,到依靠社区与社会传承教育的非正式途径介入的转变与调整,即通过那瓜村本土传统节日活动和外出展演活动带动遗产地村小学非遗爱好者参与传承非遗的社区教育传承模式,比原计划进遗产地中小学开展教育传承服务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服务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此模式可同时兼顾培育戏班传承者群体、参演壮剧传承的那瓜村小学生、社区内外成员等相关者关注并参与传承活动的文化自觉能力,并通过遗产地社区非遗文化空间的保护,为后续的可持续保护奠定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2.服务模式的余论

首先,本项目模式的研发不具有量的推广意义,而重在理论推广和价值认同的推广。其次,项目的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所专业人员立项在研的两项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课题一旦结题,经费来源就中断,后续的研究和教育服务也会因没有经费支持而无法持续。笔者建议:第一,地方高校应重视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服务,应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培养师资队伍,培训服务者的科研和教育服务能力,以便全方位参与到遗产地村寨开展相关服务。第二,拓展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地方政府购买高校所提供的学校社会工作科研和教育保护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介入遗产地社区开展部级、省级、县级非遗的可持续传承与保护。

作者:李萍 单位:文山学院 民族研究所

社会教育论文: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论文

1图书馆对经典阅读的引领

1.1图书馆是收藏、推广和传承经典名著的重要场所

经典是人类思想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经典对于人一生文化启蒙作用非同寻常,因而重视经典阅读,从经典这一源泉中汲取力量不仅有助于人一生美德和智慧的培育,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如凿壁借光、为中华之崛起等小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发奋图强。图书馆也应发挥其基本的社会教育和提升信息素养的功能,在推广经典阅读方面做出应有贡献。从图书馆的使命看,图书馆应该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技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当然也是经典、古典文化传承的机构,图书馆服务优秀也必然应该与文化、信息和教育息息相关,这些就决定了图书馆以其专业权威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广大读者经典阅读活动的最主要的阵地,成为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基本理念,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分类详细,经典突出,比如中图分类法中的人物传记包含中外名人,如苏东坡传、林肯传、丘吉尔传、华盛顿传等,国学则包含在综合分类中。这些为读者的选择提供了便捷,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咨询服务,为读者推荐经典,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些丰富的经典作品。

1.2提供阅读经典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

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作为图书馆价值主体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阅读需要,而不论这种阅读需求是社会自发、自觉的,还是在国家、外力的推动下所开展的,不论其程度如何,图书馆也一直贯彻促进这种阅读的使命。引导人们阅读经典是图书馆的责任之一,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服务方式方面的特色,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2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服务的实践

山西省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具有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通过开设“经典阅读区”、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强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等方式,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2.1开设“经典阅读区”

公共图书馆具有读者群体性强,文献需求集中,读者借阅书籍的时间长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山西省图书馆在原有的丰富馆藏资源基础上,将一部分中外经典书籍专门提取出来,开设了“经典阅读专架”,同时对照经典书目我们及时进行了馆藏资源的补充,以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既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管理。同时,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典雅、宁静、宽松的环境,阅览室工作人员放置了各种花卉、盆景等,让读者在时光之流里体验到经典阅读的魅力,除此之外,还专门配备了工作人员进行辅导,解答读者咨询。特别是在中学生寒暑假期间,工作人员在导读的过程中极积向学生们推荐经典,引导学生不断修正阅读方向,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对导读效果进行不断评估。

2.2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

为了吸引读者了解经典、阅读经典图书,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年在“世界读书日”和“读书月”期间,我馆都开展一些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2013年的4月23日,我馆举办了“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新闻媒体、残疾人读者代表、省城高校的大学生及志愿者等参加了活动。同时,自2000年成功创办“文源讲坛”以来,借助这个平台我馆不间断地邀请知名学者向读者讲授经典,并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来激发读者的经典阅读兴趣。如:在2012年11月25日,“文源讲坛”邀请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张石山担任主讲,开展了一场以《质疑对论语的百年误读》为主题的讲座,使读者再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解开对《论语》的百年误读,讲座期间,张石山还通过运用各种故事,使讲座富有可听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3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

举办儿童学习经典兴趣班。可以利用中小学生假期的空余时间,以兴趣班或讲座的方式,让孩子集中时间阅读和交流经典学习的经验。图书馆可以聘请中小学优秀语文老师或专家学者为经典阅读兴趣教师或聘请大学生志愿者有效指导小读者阅读,并为他(她)们答疑解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按学龄段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一些经典的优秀篇章力求背诵,同时学习传统的礼仪、文化,对优秀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孩子们成长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社区联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品读活动,通过应用一些经典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少儿阅读经典的浓厚兴趣。可以在社区搭建平台,定期举办阅读、朗诵、吟唱、演讲等比赛活动;开展一些家长参与的富有创意及互动性的经典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如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儿童短剧表演秀、家庭唐诗诵读擂台赛、传统经典读书沙龙等。对于一些对经典感兴趣,却又不知如何对孩子具体实施教育的父母,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公共平台的强大优势,聘请国学专家和阅读专家进行专门的辅导讲座,对家长进行经典阅读指导方法的培训。

2.4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

电子网络环境下,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经典阅读的宣传也不能脱离网络,完全靠传统手段进行是不现实的。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如图书馆通过电子演示屏、数字读报机、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经典特色、经典书目、最新读者推荐书目等,让读者在了解图书馆的同时,了解一些经典特色,从而扩大网络经典阅读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放映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图书馆常年利用节假日,在“影视经典展播厅”为读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读者放映一些优秀经典影视作品,使读者从感性上加强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体会作品传达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加深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从而充分发挥经典作品的普适性和教育意义。

3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活动的启示

3.1注重传统经典阅读与现代数字阅读的完美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已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阅读呈现出的碎片化、无明确指向性以及数字阅读者所掌握知识程度的局限性等“浅阅读”的特质。应通过完整的作品细读、优秀的作品精读,发挥传统的经典阅读在陶冶思想和审美情操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完美融合,在享受高科技给经典阅读带来便利成果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经典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

3.2注重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形成开展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

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通过开展经典各类阅读活动,不断加强馆际合作、图书馆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形成精诚合作,互惠有效的多赢模式,构成在全社会推广经典阅读的立体格局,产生共振效应,从而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为社会创造最多的精神财富。

3.3注重形成图书馆推广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经典阅读可以让青少年一代因阅读而成长、因经典而成才,让成年人在阅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建立这一活动的长效机制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是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作为支撑的。我国应学习借鉴港台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经典阅读推广纳入国家图书馆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制定系列方案,形成全民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把经典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结束语

经典阅读不管是对读者还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大读者在经典作品的浸润下,可以提升人文素养与道德涵养,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以图书馆为中坚的各类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我们相信,通过各位馆员的不懈努力,世界古老文明、中华灿烂文化、汉唐辉煌历史、精深博大智慧通过一代代人的经典阅读,一定会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高敏 单位:山西省图书馆

社会教育论文: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幼儿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差,容易混淆正确与错误,常常各种教育都容易接受。但是,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为前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树立正面的榜样,以鼓励表扬为主,用积极的因素调动幼儿自觉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提高认识,分辨是非,引导幼儿积极向上,逐步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的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的社会教育是跟社会紧密相关的,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在不改变生活原有的特质的前提下,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一)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社会教育

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应依据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制定与之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围绕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社会教育,养成优良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

幼儿优良的社会品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良好的社会品质得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标准。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和规则是否切合孩子实际?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是否给予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是否让孩子充分参与常规的制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通过家园共育进行幼儿社会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家长与孩子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的强烈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的机制灵活性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工作。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长期一贯的用心坚持,努力创设适合幼儿成长的优良环境,并提供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性的活动中习得优良的社会品质。

作者:张敬稳 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