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作文辅导论文

作文辅导论文

时间:2023-05-05 17:04:59

作文辅导论文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使得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在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支持下,我县把文化馆当做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阵地,积极响应新时代群众文化传承的号召,在群众文化辅导方面,一直坚持着 “面向群众、围绕中心、立足阵地、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成工作的重点,把组织辅导、创作多样化的文艺作品、开展多方向、多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追求群众精神文化的满足为宗旨;把培训和辅导基层的文化骨干队伍作为主体,把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作为核心;把弘扬当地特色文化,保护非遗文化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相配合,服务大局,全方位的落实公共文化的服务职能。不论是在文艺创作、基础设施建没、群众文化辅导、业务培训,还是在非遗的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欢喜可贺的成绩,对推动我县群文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尽管如此,仍然与新时代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新时代群众文化发展的趋势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工作还有待加强。

一、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的作用与职能

(一)群文活动的组织传播职能

文化馆的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文化节、艺术节等,另一部分是由各个部门自己发动举办的活动。文化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引领者,当然也要肩负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国民素质、积极开展群文教育活动、宣扬我国国情、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对外交流的社会文化知识以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它可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之适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群文的辅导职能

文化馆的辅导职能对群文建设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其辅导职能涵盖了许多方面:宣传辅导、理论研究辅导、组织管理辅导和文化艺术辅导等。还有一些文化馆为了更好的接近群众,感染群众,服务群众,走进乡镇,下基层,为群众开展辅导工作;会举办一些有关文化的辅导班,组织文艺演出、创办有意思的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开展大型的文艺汇演或是公益性质的活动等。

文化馆的一部分重要职能主要是组织群众文艺创作和开展群众文化理论探讨活动。文化馆要把文艺创作作为文化发展的目标,创作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文艺作品,用这些具有艺术气息,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作品去影响、熏陶群众,是目前群文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文艺创作主要表现在舞蹈、曲艺、歌曲、戏剧等方面,它不仅给予了群众文艺表演和文艺演出的优秀素材,还为文化艺术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文化馆艺术创作职能不单单要注重文艺作品的创作,还要注重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发展不断追寻社会的脚步,才可以使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

二、文化馆群文辅导工作的现状

(一)文化活动众多,辅导较少

大部分文化馆的干部在开展文化宣传工作与教导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比较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忽视群众文化的辅导。虽然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文化知识的宣传,但是与群众之间相互缺乏沟通,对大众的文化取向及文化程度没有进入深化的了解。因此,群文活动的开展和文化的辅导两者应该势均平衡,若忽视文化的辅导工作,就会不利于群众文化的沟通以及群众文化的建设。

(二)文化辅导质量问题

文化馆对辅导工作的不重视,使辅导课程出现单一化的教程,辅导人员在进行辅导时没有制定详细的教导内容,最终导致不能深入的开展辅导工作。对群众了解不够,不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导致辅导质量的降低,从而也影响了文化馆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文化辅导的质量也体现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服务质量。因为在文化辅导中其形式的单一化、非专业的要求以及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得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服务水平降低,从而不能够给予群众高品质、高涵养的文化辅导。

(三)个人色彩较强,忽视群众色彩

有很多的文化馆干部在工作重心的把握以及工作安排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的注重个人的创作工作,忽略了对群众文化的辅导工作。追求个性化的创作和个人色彩的创作很好,但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展现个人色彩的创作中去,这对于一个文化馆的群文辅导人员来说,就会显得有些不负责任。群文辅导人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工作中怀有一颗负责任的心,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把个人色彩与群众色彩相互分配,合理利用时间,为体现文化馆的职能与作用,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做出贡献。

三、全面发挥文化馆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群文辅导人员的综合素养

为了充分发挥群文建设的作用,对群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文化馆的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要将和谐社会的发展任务与人员的素养培训相结合,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文化精神的贯穿,并要引导其自身的创新和服务意识,从而培养出高素养、高品质、作风优良的人员,从而发挥文化馆的最大效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辅导能力

加强对文化馆辅导能力的发挥有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对此,就要求群文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服务意识,并要满足“一专多能”的群文建设发展的需要。此外,还要根据文化馆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自身要不断地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可以为群文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使群众文化活动达到最佳的举办状态。另外,为了使群文建设活动有序开展,需要文化馆在创办活动时要结合乡镇文化一同参与,并促进之间的文艺交流,鼓励群众,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宣传,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得到发扬。

(三)优化职能作用

我国《宪法》在内容完善过程中对文化馆的建设必须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遵守此项法律的基础上,文化馆就应该清楚明确自身具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引导主流文化精神和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与作用。在实际群文建设开展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能与素养,从而可以使我国的文化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付林.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81-182.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辅导员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69-02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随着独立学院不断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新的高等教育角色进入大众的视野,其办学各方面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如何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引导师生正确工作学习,已成为独立学院是否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决定性因素。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凝聚人心、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以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许多学者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赵观石认为“校园文化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大学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程度”,指出独立学院所有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进行,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一种以独立学院教师及管理者对其学生前途的关心为特征”的育人过程。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独立学院在进行自身校园文化建设时,由于自身在学校设置、管理人员聘用、招生、师资上的特点,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母体学校校园文化的持续影响

独立学院是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其他企业合作办学建立的,可以说是母体学校品牌、教育服务的输出。因此,在独立学院开办初期,大多是成套的照搬母体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等,有意无意地接受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但现在的问题是,独立学院毕竟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与母体学校是有区别的,与立足独立学院师资、学生实际特点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符,陷入邯郸学步的困境。

2.学生个性特点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一般比高职高专稍高,但比二本录取分数低。在全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这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着以下特点,如大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不足,自我意识过强,自信心不足且易冲动,综合素质较高且社会活动能力强,家庭生活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等。这些特点使学校管理教育者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时,既要克服学生的不足,又要发挥他们的特长。

3.管理者、师资队伍自身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各项展示物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非物化形态的内容。但无论是物化形态还是非物化形态的内容,都由独立学院管理者、师资队伍及学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师资队伍的办学目的、自身的素质及教育认识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社会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社会甚至部分家长具有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企业更加务实的用人态度一定情况下造成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出现;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等因素造成学生情商不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出现被动学习、应付学习的消极状况,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情况。

三、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独立学院尽管所有者不同,但在教学与学生管理上采取了与公办学校一样的部门人员设置,学生工作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想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面向学生,承上启下,对学生提供各项服务管理、教育的工作,与学生接触交流地最多,学生一般会从辅导员来感知学校的工作作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最终大多会落实到辅导员身上。因此,辅导员这一角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不可或缺,意义非常。那么,作为学生工作辅导员,如何发挥作用呢?

1.把握好工作角色定位,主动为学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要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的辅导员在生活、工作中首先要把握好工作角色定位,正确看待新时期新环境下对辅导员的要求,心中时刻考虑学生,在学生工作负责人的指导、带领下,开展好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学生信息收集反馈、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各项工作,主动、热情为学生做好各种服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树立思想进步、兢兢业业、努力进取、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2.加强学习,从思想、道德上为学生树立榜样。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入学、毕业,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自然不同,因此,作为学生辅导员要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需加强学习,掌握时事、行业发展形势、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知识,使自己不仅道德高尚,而且对学生职业发展认识清晰,熟悉学生个性特点,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业务能力,做好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结合学校培养目标,确定对学生的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独立学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的培养目标定位,作为辅导员,必须把握好这一目标,在日常管理服

务工作中,积极探索适合培养目标的工作模式,以生为本,合理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自我,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4.加强与专业教师联系,举办班级品牌专业特色活动。

对所负责学生,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就业这一整体课程统筹学生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情况举办所带班级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如大一入学时,应加强学生的军训、入学教育,加强学业规划、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辅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同时帮助他们培养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整个大学学习打好基础;大二时积极鼓励学生备考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能力考试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进一步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发掘自身优势;大三开始引入职业规划教育,结合社会就业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学生所学专业特色的专业活动,举办类似职业规划比赛、职业形象比赛等,从学生就业出发,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进行思考;当学生进入大四时,应帮助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全方位分析自己,找准就业定位,做好各种求职应聘准备,使学生能从容的面对就业竞争。

在不同年级的工作中,辅导员要总结历届活动经验,不断指导学生创新,为所带班级专业形成校园品牌活动打下基础,丰富校园文化。

总之,学生工作辅导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学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开展相关工作时,一定要努力学习,提高自我,做好服务,合理要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观石.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3):46~47

2 周莉.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0(8):158~159

3 程立军等.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构建和谐校园[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17~118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3

摘要: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做好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独特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宿舍管理;文化建设;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宿舍管理;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26-0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26-01

大学时代是人迅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要经历生活角色、学习角色、人际交往角色的转换。在高校,以住宿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与学校之问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中介,更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时代是人迅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要经历生活角色、学习角色、人际交往角色的转换。在高校,以住宿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与学校之问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中介,更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宿舍学生思想自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则起着巨大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宿舍学生思想自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则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辅导员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作用

一、辅导员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状况,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辅导员要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宿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辅导员开展宿舍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状况,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辅导员要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宿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辅导员开展宿舍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一)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辅导员要规范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规章制度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宿舍规章制度要体现学生的意志,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制度加以修改,以适应学生宿舍新发展。

辅导员要规范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规章制度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宿舍规章制度要体现学生的意志,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制度加以修改,以适应学生宿舍新发展。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宿舍安全。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宿舍安全。

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但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成为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要本着 “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觉并及时解决。

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但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成为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要本着 “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觉并及时解决。

(三)开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三)开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进行有效自我救助和互救的方法。可以不定期的有计划的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进行有效自我救助和互救的方法。可以不定期的有计划的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四)健全学生的心理救助机制。

(四)健全学生的心理救助机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其中有些导致了严重后果,如自伤、自杀、伤人或杀人等,辅导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危机,要妥善的解决心理危机,心理救助机制要健全。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遁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其中有些导致了严重后果,如自伤、自杀、伤人或杀人等,辅导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危机,要妥善的解决心理危机,心理救助机制要健全。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遁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

二、辅导员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辅导员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宿舍文化是存在于宿舍之中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隶属于校园文化,又自成体系,良好的宿舍文化是校风优良、学风严谨的重要体现。宿舍文化建设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正确地引导和整合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定会对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宿舍文化是存在于宿舍之中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隶属于校园文化,又自成体系,良好的宿舍文化是校风优良、学风严谨的重要体现。宿舍文化建设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正确地引导和整合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定会对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人格完善与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舞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辅导员在参与宿舍文化建设中所要做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人格完善与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舞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辅导员在参与宿舍文化建设中所要做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业务素质,密切关注学生。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业务素质,密切关注学生。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寝室中,及时处理好寝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疾苦,听取学生意见,帮助学生成长,成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实践者,以生为本,切实做到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配合的和谐关系。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寝室中,及时处理好寝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疾苦,听取学生意见,帮助学生成长,成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实践者,以生为本,切实做到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配合的和谐关系。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还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能,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各高校要选拔责任心强、热爱集体、思想活跃的学生担任寝室长对他们严格要求,耐心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后进学生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还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能,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各高校要选拔责任心强、热爱集体、思想活跃的学生担任寝室长对他们严格要求,耐心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后进学生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三)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提倡主流文化。

(三)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提倡主流文化。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可以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思路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积极开展以各种宿舍文化主题比赛,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传递生活和学习的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豁达,展示各宿舍成员之间共同的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合作竞争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美丽的环境、寝室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得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相得溢彰。真正做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可以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思路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积极开展以各种宿舍文化主题比赛,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传递生活和学习的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豁达,展示各宿舍成员之间共同的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合作竞争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美丽的环境、寝室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得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相得溢彰。真正做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突出宿舍学风建设。

(四)突出宿舍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辅导员在宿舍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辅导员在宿舍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单靠辅导员的个人努力是肯定不够的,要想提高高校的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水平只能在社会、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所有师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分析当前学生宿舍的特点,认真研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宿舍建设工作的新组织形式、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工作规律,严格管理。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创新,把学生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当作一件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长抓不懈。

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单靠辅导员的个人努力是肯定不够的,要想提高高校的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水平只能在社会、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所有师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分析当前学生宿舍的特点,认真研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宿舍建设工作的新组织形式、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工作规律,严格管理。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创新,把学生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当作一件长期的、重要的工作长抓不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利.浅谇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J],广州:现代教育论丛,2003.

[1]利.浅谇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J],广州:现代教育论丛,2003.

[2]南.大学宿舍文化与大学生成才[J].龙岩: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

[2]南.大学宿舍文化与大学生成才[J].龙岩: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

[3]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略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

[3]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略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志成:(1984- )男,山东滕州人,硕士,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对策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在基层群众中深受欢迎,在活跃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一、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概述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和文化修养工作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方面的辅导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群众文化思想和活动的先进方向,引导群众多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严防有害思想和腐朽文化在基层群众中滋生和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群众基础和思想保障。文化修养方面的辅导工作是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辅导基层群众文化修养知识和技能,普及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提高基层群众综合文化素质,活跃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教育群众分清美丑、善恶,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用更加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全社会形成满满正能量,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发挥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组织教育的功能,而且影响范围更广,发挥作用更大,是在全社会层面对基层群众进行教育,对于每个人的人格养成、思想素质、文化修养都至关重要,对基层组织、社区良好邻里关系的构建作用突出,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功不可没。同时,通过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祖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承,使我国优秀文化扎根基层,扎根每一个基层群众,有助于有效地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养成,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二、强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培训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水平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急需高质量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这就造成高水平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缺乏。要想尽办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首先,要教育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树立 “基层群众为本”的工作理念时,要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文化辅导服务。其次,严把基层群众工作准入关。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基本思想道德素养、良好工作作风和文化辅导专业知识,达到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岗位工作要求,经过岗前考核培训,才可以上岗工作。同时,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在岗教育。通过经常邀请文化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文化辅导工作座谈研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互相参观学习、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经验交流会等方法,不断将好的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经验做法总结推广,从而提高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业务抽查、考试、考核,检验和督促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发现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又不积极改进的,坚决辞退或者转岗。

(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多多深入群众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基础是群众,是群众的生活。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群众的生活背景和所思所想所爱,才可以有的放矢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开展文化辅导前,要进行广泛的文化生活调查,了解基层群众意见、征求群众文化辅导方面的建议,了解基层群众文化需求。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聊天,对他们的生活范围、生活内容、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分析,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感兴趣的生活内容,针对性地采取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措施,可以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文化辅导服务,更加吸引群众参与,获得群众支持。比如,在城市和农村、山区和海边,群众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娱乐生活差距很大,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就要灵活机动,开展不同的活动,采取不同的形式,达到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目的。

(三)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制度

强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是关键。要不断细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组织、管理、服务、考核等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奖惩办法,保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要形成重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加强文化辅导工作力量。近几年,各党委和政府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资巨大,形成了广播电视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基层文化辅导的体制机制。严格文化设施、文化经费的管理使用,真正让中央的惠民措施落到实处,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2]。

(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科技化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科技广泛得到应用。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实际,应用信息化、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新兴科技的运用,可以实现书法、戏曲等文化资源的共享,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查阅、学习使用。另外,还可以把各地的文化辅导活动资源保存在云端,由各基层文化辅导单位共享。

(五)保证基层文化健康

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必须确保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必须严把先进文化导向和优秀文化作品关,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辅导内容和符合和谐社会形势的文化辅导项目,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精神文化品质。要加强与文化执法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媚俗低级的文化活动和不健康的文化作品的传播,为基层文化辅导工作开展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加增加群众幸福生活的获得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多多深入群众、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制度、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科技化水平、保证基层文化健康,希望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5

关键词:辅导员;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91-01

辅导员作为现代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队伍的制度建设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制度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必须对辅导员专业化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构建完整的专业辅导员管理制度体系。

一、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

相对于教师职业资格,辅导员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其发展中一直没有确立准入制度。但在现代高校中,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关法律政策知识、语言组织和演讲能力、团队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心理健康疏导等多项能力和技能。辅导员岗位的应聘者在应聘成功后称为“预备辅导员”,在成为辅导员之前,应该经历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两个阶段。在顺利通过这两个阶段之后,发给“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在理论学习阶段中,须对预备辅导员进行教育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职业道德、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教育,使其基本具备辅导员的理论基础条件。理论教育结束后应进行书面测试,通过测试者可称为“准辅导员”。

在技能实践阶段中,须安排准辅导员初步介入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等相关工作,将上一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实习期”。另外,为求高效,这一阶段事实上可以与理论学习同时进行。在实习期结束后,应安排辅导员职业技能评估,评估模式可由文案撰写、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班会模拟等方式组成,综合考量准辅导员的各项素质。评估合格者可发给“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

二、辅导员职业培训制度

当前国内高校的辅导员职业培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虽然有个别学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是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辅导员专业化需求。因此在职业资格制度中设立了理论教育和技能实践作为辅导员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方式存在。

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辅导员职业的演进对于辅导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辅导员的继续教育也应成为辅导员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辅导员继续教育方面,应参照会计年审和培训制度,设立年度培训和资格审查,于暑假时段开展培训和资格年审,培训内容可包括新的法规、理论和形势政策学习和原有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年审不合格者须待岗重新审查,可考虑暂时保留其职位,直至审查通过为止方可恢复其职位。

三、辅导员职业分工制度

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工作中分类繁多。就工作场所来看,分为职能处室、驻系、驻公寓等;就工作内容来看,分为奖助贷、纪律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公寓管理等;就工作对象来看,分为学院统管、系部管理、班级管理等。因此合理地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分工,是提高学生工作和思政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般高校均设学生处,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统管学校的学生工作,指导驻系及公寓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组织辅导员教育培训等。各系(二级学院)一般设辅导员若干名,主要职责是管理系部学生,开展工作。驻系辅导员的工作注重相互配合、团队协作,工作内容更为具体。人员安排通常根据本系学生数量和班主任配备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而定。驻系辅导员可以身兼多职,但须做到足额配备,以备忙时相互帮助,不致拖沓贻误。

四、辅导员专业技术制度

在高校中,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是有明确区分的,而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辅导员则没有专门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通常只能和行政人员一起参与行政系列职称评定。这对于学生工作开展是不利的,因为行政职称无法很好地体现辅导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水平,所以建立辅导员特有的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是夯实学生工作基础的重要一环。

辅导员职称体系可参照现有教师职称体系,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总辅导员。其职称评定依据可包括学术方面(论文、课题)、职业道德方面、职业技能方面(案例分析、谈心谈话、法规政策等)。

参考文献:

[1]莫坷,张红勇.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障碍及其解决策略[J].前沿,2012(10),162-163.

[2]王德华.基于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的分层目标设计[J].高教论坛,2011(7),19-20.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是辅导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作为正确处理辅导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规则,贯串于各类辅导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辅导工作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性原则,是思想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应根据不同的辅导内容,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关系,做到教中有乐,乐中有教。在辅导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辅导对象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热爱文化艺术,热爱科学技术的热情。其次,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世界观的建立,文化知识的传播,艺术活动的开展等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

在开展艺术审美和文化娱乐的辅导中,应以娱乐为主,让辅导对象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如果离开了乐,教也很难达到目的。如果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辅导对象在健康高雅的娱乐活动熏陶下发生变化,这种教育往往是牢固的。娱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有理想和有道德的人。在开展科技知识的辅导中,应以教为主,以乐为辅。首先,参加这个辅导内容的辅导对象是以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这种辅导也是传播知识,讲求科学,破除迷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以乐为辅,就是要对辅导对象进行启迪引导,形成热烈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要正确处理好群众文化辅导中的教与乐的关系,在教育性和娱乐性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教育性,防止不利于社会和辅导对象身心健康的现象发生。

二、群众文化辅导的实践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不是单纯的对文化知识、艺术技能的传播。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辅导对象把已学到的东西进行反复的操作和巩固。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才能。这种实践不是一次二次,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实践过程。实践性原则的提出,主要是强调在辅导实践中对辅导对象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辅导者把传播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辅导对象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能力。

群众文化的辅导有速成性、实用性等特点。辅导对象前来接受辅导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是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角度来选择内容。还有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艺术能力,为满足自己生理与心理的需要而参加辅导的。对于这样的辅导对象,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的制约,辅导者要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简明扼要的方法,速成普及,可以采取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办法,提高辅导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辅导中贯彻实践性原则,必须要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出发,更多地引导他们动口、动手,通过反复训练和操作形成文化技能和才能。要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联系辅导对象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和专长等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内容。要从辅导者提高辅导水平的实际出发,为了提高辅导质量,辅导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从理论到实践,从讲解到示范,从形式到方法,都要让辅导对象满意。

三、群众文化辅导的审美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审美性原则,就是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要重视对辅导对象审美情感的培养。辅导者应该精心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审美客体,如各门类艺术生产出来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视听艺术、有语言艺术、有造型艺术、有线条艺术、有色彩艺术等,适合广大辅导对象的需求和趣味。通过辅导,使辅导对象在艺术享受中、愉悦中得到性情的陶冶。也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启发辅导对象对美的发现。如大江、大河,小桥流水,高楼大厦,花园草坪等,让审美情景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给辅导对象以美的哺育,从而更有利于辅导对象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不断完善。

在实施辅导中,辅导者对充分发挥审美的感情作用要先行一步,进入审美角色,只有将自己的感情深入到辅导内容所要体现的审美角色之中,才能在辅导中产生审美情感,唤起辅导对象的情感。另外,要创设适合辅导对象学习的审美情境。审美情感的产生与情境密切相关。所谓“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这“物”与“景”就是情境。创设情境,让辅导对象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触发他们的审美想象。在辅导中,直观性辅导也非常有优势。因为它充分利用辅导对象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获得美的形象,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办法的辅导,培养辅导对象创造美的能力是辅导的根本目的。要创造美,不但要对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素质培养以外,还要锻炼辅导对象对美的形式的驾驭能力,能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标志。

四、群众文化辅导的区别性原则

辅导过程是帮助辅导对象把文化心理需求转变为文化行为的活动,从辅导对象的构成看,辅导对象是广泛的,多层次的。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不同,因此,对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区别性原则,指的就是辅导者在辅导中,对辅导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上,都必须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一个辅导对象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贯彻区别性原则时,要求辅导者对即将实施的辅导地区进行调查和了解,摸清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文化活动的特点,认真研究后,来确定辅导的内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那就是了解辅导对象的文化程度、艺术素质、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由于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参与文化活动的辅导对象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辅导者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所长,在辅导方法上一定要做到区别对待,做到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一般辅导与特别辅导相结合,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抓好中间,兼顾两头,全面提高辅导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庆荣. 论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 企业家天地. 2011(02)

[2] 李艳红. 论群众文化与新农村建设[J]. 学理论. 2009(21)

[3] 艾荣云.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群众文化[J]. 科学大众. 2008(02)

[4] 周秀侠. 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科学大众. 2008(04)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7

[关键词]辅导员博客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作者简介]高金娣(1979- ),女,河南长垣人,中原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法制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Email、BBS、ICQ、博客等新的互动平台。其中,Email以传递快速而著称,BBS的特色是开放性强、自由性强、容纳性强、互动性强,ICQ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时互动。但这些交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难以满足众多网民的需求。于是,博客诞生了,这对于媒体时代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博客被个体拥有,就意味着个体在博客中拥有了一定的自利,即知识生产和信息。此时的个体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把自己置身于“公共领域”,乐于自己的知识和信息被更多的人分享。为了捍卫校园思想文化阵地,辅导员博客应运而生。辅导员博客于2006年3月在上海交大试点开展。由于其和Email等网络平台相比,具有教育渗透性和启发间接性等优势,所以一经出现就深受学生欢迎。如今,对于辅导员博客的效应大家已经有目共睹,全国出现了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优秀辅导员博客。许多辅导员也都被带动,纷纷跟进,建立了自己具有个性化设计的博客。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辅导员博客中被有机结合起来,传统“面对面”教育也被相应地拓宽到了“键对键”,成为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工具。但是,辅导员博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如何被正确地认识其作用,如何被科学地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大家不断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辅导员博客的界定

博客是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别名网络日志。由于博客是“个人日志”的链接,所以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持续,可以回溯,表现为比较完整的线性个体。同时,由于博客是个人自主注册的空间,不依附于大型网站,所以突破了传统个人主页的诸多局限,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形式。所谓辅导员博客,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以真实的身份注册的、以日志为主要形式、内容注重原创、评述敏感事件、分享知识与经验,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与博客的浏览者进行互动交流,以期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博客。

二、辅导员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一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被认为是利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优势所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通过收音机就是通过电视,形式单一枯燥,被称作“灌输式”教育。因为欠缺感召力、说服力,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受地点、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辅导员博客不仅快速、便捷、自由,同时集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感性媒介于一身,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受教育者的兴趣也被大大提高。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抽象的理论在博客中被完美结合,充分调动了人的视觉、听觉及思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了趣味性和生动性。

2.个人性和交互性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辅导员每天都会接触大量学生,奋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被称作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博客作为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拘谨,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果交流和讨论的内容能被辅导员正确引导,就可以将教师的思想无形地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另外,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博客访问和留言,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真正实现了上下沟通流畅。

3.共享性和及时性相结合,推动了辅导员的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需要不断地变动,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辅导员既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又要有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方式。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方面,辅导员博客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博客的共享性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大量的学习空间。许多博客页面没有设置访问权限,网络用户可以自由进出,这样辅导员通过浏览博客,足不出户就能走进优秀教师、教育界权威的讲座和课堂,学习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问题的见解,实现与大师级人物的零距离交流,还可以自由便捷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并倾听他人的观点,获得专业化引领。辅导员也可以在博客中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进行专题探讨,与多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其次,博客的及时性促使辅导员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博客作为一种记录个人行为、信息和思想的空间,不仅更新要频繁,信息流动要及时,还需要博文精彩、独特、有见解,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浏览率。因此,辅导员建设博客后,要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善于总结,上升到理论,不断形成并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库”。

三、完善辅导员博客德育载体的途径

1.丰富辅导员博客的德育教育信息。辅导员博客与其他博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辅导员博客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被称作是辅导员博客的终极服务目标。作为一种德育载体,其效能取决于博文对德育内容的承载力。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仅从宏观上分类,可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辅导员博客不仅要德育信息内容丰富,而且要结构合理。“学生事务、党团建设、校园文化、时政知识、成才励志、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栏目要设置在辅导员博客中,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得到延伸、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拓展、党团相关知识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受辅导员博客博主自身的条件限制,其博客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博主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优势设置博客内容,重点要突出,并且要有深度、有高度。另外,辅导员博客的博主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完善博客的信息结构,扩充信息容量。

2.针对学生思想变化及时撰写更新博文。辅导员博客被学生浏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辅导员博客具有极强的教育性;二是在辅导员博客中,学生会被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所以,辅导员要保持自己的博客具有一定的浏览量,博文的内容和质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把具有倾向性或代表性的问题在博文中进行体现,并且分析要深刻,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多个角度的人生思考。作为辅导员博客,其博文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针,及时给予学生政策上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能给予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如果辅导员博客中的博文不坚持原创,仅仅靠转载,是绝对吸引不了学生的,更不用谈引导和教育学生了。

3.精心设置博客的表现形式。辅导员博客面对的是头脑中充满新观念、新事物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审美标准很高。因此,辅导员必须精心设计博客的外观,从视觉上吸引学生。辅导员可以结合个人风格,利用色彩、图片、音乐等各种因素,设定一个与博客内容相匹配的基调,让学生每一次进入博客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收获感。要想吸引学生的眼球,博文内容要丰富,编辑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的思想,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4.要坚持主动引导和平等互动相结合。辅导员博客要根据舆论热点、社会焦点等问题,有意识地设置学生热衷的讨论话题,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宣扬社会主流思想。一般来讲,讨论话题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的关注度就会越高。众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主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辅导员要及时对各类博文的评论和留言进行回复,这是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的大好时机。要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平等互动相结合,加大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辅导员博客德育载体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林强.关于建设辅导员博客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2]王洪涛.论博客的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9).

[3]叶芳芳.浅谈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4]李淼,赵玉英.试论辅导员博客的功能实现与拓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8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博客 建设维护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37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Blog

LV Liang, QIN Yuguo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counselors blog as one of the new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increasing student workers to get attention, then counselor blog o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to work par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unselors work with students blog construction combine to explore feasible measures its performance and building maintenance, and give full play its positive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counselors blog truly become college counselors useful complement to the work,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situation complementary interactive online and offline, to build innovative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blog;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互动沟通平台,其中“博客”这一网络媒介以其展示自我、发表意见、互动交流等显著功能,已经被大多数网民所接受和利用。在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充分利用博客这一新载体,纷纷开通辅导员博客,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逐渐将博客变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平台。

1 博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可利用的效能

1.1 开放共享性

每个博客都有一个开放固定的网址,所有网民通过网址就可以浏览博客、阅读博文,博主可以实现个人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受众群自己操纵电脑浏览博客,由被动为主动、变说教为自由浏览,宣传教育内容由传统的一个层次的文件变为多层次、图文并茂的资料,使得他们可以在十分轻松的氛围下自由选择浏览内容,在主动接受讯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这是传统的宣传学生管理工作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博客的开放共享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1.2 互动交流性

博客主与网民以即时通讯或留言评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能够及时讨论或互动交流。博客的互动交流性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同步或异步无障碍的资源共享和交流讨论。同时,这一特性使交流更加真实、有效,减少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排斥和逆反心理,使其在互动交流中主动完成自我反省和教育。另外,网络评论的虚拟隐蔽性使得某些不善表达或者人际沟通困难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同观点。学生家长和其他网友也可以参与其中,拓展了高校学生工作的范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

1.3 分类组织性

博主在博客中可以撰写博文、上传照片、组建群组等多项活动,并且可以分门别类地管理这些网络资源,实现博客信息的分类组织。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教育目的设定博客主题,设计博客页面,提升博客的人气指数;可以在撰写博文时插入图片动画、上传音频视频、选择个性信纸以及根据博客性质设置博文所属栏目;还可以上传记载个人工作、生活的图片,展示博主个人魅力。通过对博客信息的分类组织管理,既便于参与者较有条理的浏览观赏,又为博主的维护管理提供了方便,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有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

1.4 个性鲜明性

“博客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时效性及信息的广泛性可以让参与者大饱眼福,其分门别类性提高了受众获取知识的效率,参与者能够对知识进行过滤和积累。而且,博客第一次实现了全方位的、综合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的传播,充分调动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关注大学生群体宏观工作层面的推进,最大程度上实现个性鲜明的阅历展示、信息分享、焦点关注和主题讨论,充分展现自身人格魅力,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学生对辅导员博客的兴趣,增加他们对辅导员及其博客的关注和了解,而且会形成“以我为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维护的主要问题

当今,由于受高校辅导员个人精力、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和大学生关注度、网络平台运营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博客建设中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以滨州学院为例,通过对全校辅导员博客的抽样调查(截至2014年6月)显示,博文更新频率平均每周一次的博客占20%,平均每月一次的博客占50%,一个月以上未更新的博客占30%;博文总数50篇以下的博客占30%,50~100篇的博客占55%,100篇以上的博客占15%;访问总量1000人次以下的博客占30%,在1000~5000人次的博客占55%,5000人次以上的博客占15%;原创博文比例占20%,工作通知、新闻或转载他人博文比例占80%。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当前辅导员博客建设维护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博文内容单调,缺乏创新。多数博主都是通过博客各种工作通知或转载他人博文,并且以文字居多,少有图片、视频等辅助内容;其二,博客更新频率偏低。许多高校辅导员当初建立博客完全凭着对其新鲜感和好奇感,随着兴趣消退,有些人可能对博客产生厌倦情绪,疏于管理更新,致使博客无人问津,逐渐退出学生视线;其三,师生缺少互动交流。有些博客浏览量多达上万人次,但是回复留言却寥寥数条,难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立足辅导员博客建设的具体实践,探讨研究辅导员博客建设维护的有效途径,期望能够对高校辅导员博客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3 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维护的有效途径

高校应将辅导员博客建设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一种常态模式开展。在博客建设初期,以普及运用为重点,引导高校辅导员认识博客、利用博客。在全校辅导员博客建设初具规模后,建章立制,规范辅导员博客建设的管理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督导优质博客建设,通过开展优秀博客博文评选或优秀博客建设经验交流等活动,保持辅导员博客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其效能发挥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1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平台选择

辅导员博客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择一个博客建设平台。目前,国内众多以博客业务见长的门户网站各有千秋,但在某一平台上建立的博客,其内容和关注者完全局限在门户网站内部,不同门户网站之间缺少交互性和关联性。鉴于这一问题,在选择博客平台时,必须考虑该平台的用户群体和影响规模,这将直接影响辅导员博客的发展。如今比较有影响力的博客平台有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人人网、腾讯QQ空间、新浪网等。

3.2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栏目设置

辅导员博客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补充和延伸,理应发挥其直接、便捷的特点,配合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向导、管理引导、心理疏导、学风倡导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因此,辅导员博客的栏目可以围绕自身工作的角色和内容定位而设置,力争涉及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辅导员博客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也是展现博主的一面镜子,可以单独设立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栏目展现博主个人魅力,反映其精神面貌、兴趣爱好、生活感悟等内容。作为辅导员,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辅导员博客设立博主专栏,正是给学生了解辅导员的机会,增加对辅导员的信任和理解,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3.3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日志撰写

在设置好栏目分类后,辅导员围绕归属栏目进行日志撰写。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热点问题和突出现象进行阐述和评论,辩证分析,权衡利弊,正确引导学生理性思维,理智行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涉及个人隐私,不便在公共场合进行交流的问题,可以运用启蒙故事或典型案例的形式,旁征博引,既达到了开导点拨的教育作用,又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利益。另外,还可以利用日志一些学生工作信息和活动方案征集,这既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内在需要,也可以吸引学生点击浏览和参与讨论。但是,一些紧急通知或重要消息因受时效性和保密性的限制,则不便于运用网络日志的形式公布。

在撰写文字的同时,现在各种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技术为网络日志增色不少。可以对文字格式、页面格式和日志背景等内容进行编辑更改,方便观众阅读和体现博客特色;还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上传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和超链接,配合日志文字进行表达。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日志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日志本身的说教作用,有利于辅导员博客的功效发挥。

3.4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日志更新

辅导员博客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日志的更新频率。博客的建设维护贵在持之以恒,其关键点就在于经常性地更新日志。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定期原创新博文,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吸引学生浏览和关注的有效方式。但是对于工作繁杂的高校辅导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撰写高质量博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转载其他优秀网络文章也是保持博客更新的一种方式,也能达到说教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转载文章一定标明出处,保护好文章著作版权;转载要慎重,斟字酌句体现主流意识;转载还要适应网络时代下快速阅读的特性。考虑到博客中转载文章过多会影响到辅导员博客的影响力,与原创文章相比,转载文章在博客构成中应处于从属地位。

3.5 高校辅导员博客的评论处理

辅导员博客的功效绝非局限于展现博主个人魅力,而在于它的互动性,在于它的留言评论功能。博客评论是实现师生思想观点交流的虚拟区域,如何恰当回复处理评论是辅导员博客的工作难点。作为博主,辅导员应该特别注重对博客博文评论的回复处理,特别体现在对偏激评论和负面评论的回复上。对于偏激评论和负面评论要善于及时进行指正、批驳和引导,避免此类评论在博客中占据主导地(下转第104页)(上接第81页)位,进而干扰博客正能量的发挥。评论是学生或网友对博文内容的反馈,正视负面评论的存在,通过思考负面评论的内容,反思博文中陈述观点和论证内容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博文进行补充和调整,提高博文质量和博客水平,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特点。

3.6 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结合

尽管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具有其独特优势,大学生也乐于享用这个平台,但是这种教育形式受制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交流缺少情感信息和情绪线索,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常常造成师生心理距离拉近的错觉。因此,应该认识到辅导员博客只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来弥补网上教育的不足,充分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互动互补的良好局面,才能全面深入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否借助新兴网络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检验一名辅导员是否符合职业能力、是否适应时展的一项标准。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思考和探索利用博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充实网络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博客建设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给当前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辅导员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大学校园又如一个“小社会”,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干扰。“心理扭曲、网络成瘾、考试挂科”等都是现前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教育需要改革的对象。以辅导员为主的管理队伍的能力素质的提升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是极为显著的[1]。但面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辅导员还需对相关方面加以注意。

一、职业素养——辅导必备能力

作为辅导员,其在辅导学生之前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辅导员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积极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让辅导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其职业素养包括:

1、思想政治。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且全国高校都在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辅导员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伟大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爱国爱民的社会意识。

2、创新意识。“创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重点倡导的理念,国家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而辅导员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管理好、辅导好、教育好”学生。理念上,辅导员需坚持创新体制改革;行为上,辅导员需开拓新的学生管理模式,从多个方面创新已保证辅导工作顺利开展[2]。

二、心理疏导——解除学生烦恼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学生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很多生活、学习上的琐事常会给学生带来各种烦恼。若长期受到烦恼的困惑,学生的心理必将受到影响,许多心理问题随之而来。辅导员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则是当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中之重。辅导员需遵循以下原则:

1、个体差异原则。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物质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彼此间形成的差异性也更加明显,学生在学习爱好、生活品位、人文素质等都存在了很大的差异[3]。这就提醒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遵守“个体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辅导策略。

2、理论运用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根本。”理论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辅导员在对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如: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在面对形形的学生时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辅导。

三、网络辅导——消除社会公害

当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害”之一,其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高校因“网瘾”而荒废学业的大学生占到20.7%。很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习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因而,网络行为的辅导成为了辅导员需要积极关注的话题。

1、邀请专家指导。为消除“网瘾公害”,辅导员除了自身的努力工作外,需和其它高校专家们共同合作,提高网络辅导的工作成效。如:辅导员可诚心邀请社会学、政治学等专业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不正常网络行为带来的危害,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树立“健康网络”习惯。

2、抵制不良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化的最大优点,但也是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根源。许多反派言论、不良思想等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给大学生思想造成严重的腐蚀[4]。如:色情、血腥、迷信等信息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活动,辅导员应坚决抵制这类现象,重点教育学生。

结论

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过程中,辅导员的作用受到了诸多高校的重视,其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辅导员,应深刻认识到本身工作的教育意义,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展辅导工作,让自己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周学云.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j].考试周刊,2009,12(7):31-32.

[2]高家良.浅析辅导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j].陕西教育?行政,2008,20(10):16-18.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专职辅导员;专业化素养;管理与服务

我国的辅导员制度经历了五十多年历史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属性也开始由单纯的管理工作向教育和管理双重属性拓展,学生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除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学辅助员之外,还有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之外的专职辅导员。学生的思想劳动和生活的教育与管理,校内外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操行评定,家访等社会联系工作等都少不了专职辅导员的辛苦努力,上述工作的顺利完成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得以正常有序的进行。可以说,专职辅导员是学校的剂和调色板,在学校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是在1961年,经中央庐山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明确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纪设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室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高校近些年来制度改革,专职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既是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对专职辅导员特色教育的理解

(一)专职辅导老师职责和功能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辅导员还没有出现专业化或分工很细的分类,从业人员也相当不稳定。一般意义上的高校辅导员包括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青年教师兼辅导员、研究生助理兼职辅导员和高年级学长辅导员几种类型。随着近些年来高校制度改革、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对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逐渐被各高校所重视,有些高校在学校层面或院系层面设专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人数也在日益增多,对专职辅导老师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高校应加大专职辅导员培训力度,对不同类型院校进行分类指导,特别要适当增加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培养机会。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必须首先明确专职辅导员的职责和功能,进而从职责和功能的需求出发,对专职辅导员提出专业化培养。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功能:

1. 负责本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和生活的教育与管理,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制定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做好班级工作总结。

2. 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逐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创建文明班集体。

3. 负责班级早读、晚自习等出勤率及纪律,保证本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同任课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 指导并帮助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协助学院贯彻体育与卫生工作条例。

5. 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在有关部门领导下做好学生的奖惩工作,处理好本班级的偶发事件。

6. 做好家访等社会联系工作,配合学校开好家长会,努力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班级工作的支持。

7. 联系、邀请任课教师共同商量班级工作,协调各学科关系,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二)管理意识

专职辅导员教育管理内容包括青年学生的一般性、常规性教育管理和多元素、深层次的引导帮助。要求辅导老师不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还要以专业化的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引导并且逐渐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态度决定一切”的工作理念,有效的与学生沟通,热爱学生,并且以身作则,公平公正,树立精细服务、精确管理、精心育人的服务意识。同时端正辅导员自身工作态度,坚持“白金法则”和“黄金法则”的待人处事原则。

(三)服务意识

专职辅导员应力求做到真心、爱心、细心和耐心,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提高从业的认知能力、技能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人格素养等多方面能力。

二、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培养

专职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提升相结合、普遍与重点相结合的积累过程。在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中,要科学合理的减轻、减少辅导员的非专业化上作的工作量,侧重于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这既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出路,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最有效的帮助。

(一)专职辅导员职业素质专业化

1. 政治素质

辅导员是党委委派的高校基层政治工作承担者,核心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政治工作,确保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而政治性是专职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专职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向导、思想上的益友、道德上的楷模,思想政治工作是专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内容。专职辅导员也必须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

(1)专职辅导老师应该拥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党的各项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2)专职辅导老师应该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辅导员工作的好与坏,将理论变为推动实践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升专职辅导老师的政治素质。

(3)专职辅导老师应在工作中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风范和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

2. 心理素质

专职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繁琐性,而且工作中会不时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危机事件,这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和磨练,在工作中学会自我控制和适时转换,时刻以饱满的热情面对问题、解决危机。

3. 业务素质

作为专职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多学习,多了解,取长补短,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心态”。同时通过日常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素养。

4. 专业素质

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掌握全方位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艺术学等)。

(二)专职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专业化

1. 组织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指组织者能否提高工作效率的水平高低。专职辅导老师的管理能力包括制定计划的能力、执行计划的能力、评估计划的能力。专职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其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

2. 沟通交流能力

专职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发挥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用,是辅导员把握信息、行使职能、做好工作的关键。专职辅导员每天都会面对许多不同的事情及突发状况,可以说每天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专职辅导员工作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专职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运用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往往会在无意中出口伤人,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其次在沟通过程中,平等是赢得尊重的前提,真诚是沟通的桥梁,双方以诚相待,彼此建立信任感,结成深厚友谊。

最后切记师生沟通交流过程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替学生出注意、想办法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想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变“授之以鱼”为“受之以渔”,

同时也避免了谈话过程成为教师替学生操心、担忧,而学生无危机感的情况。

3. 辨别决断能力

现代生活日益复杂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及面对的事务日益复杂化,直接导致专职辅导员工作也日益复杂化。要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面前依然很好的开展学生工作,需要专职辅导员拥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专职辅导员的辨别能力直接体现为辅导员对事务辨别的准确性以及辨别速度。辨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有针对的进行辨别能力的训练。一个好的专职辅导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做出正确判断,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开展的绩效。

面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和危机事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处理。专职辅导员的决断能力体现了专职辅导员对事态和局面的掌控能力,坚决、果断、干练的处事风格有利于专职辅导员建立自己的威信,增强专职辅导员教育工作对学生的说服力。

4. 创新能力

在高校迅速发展、呈现多元文化的今天,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的专职辅导员,要通过创立新的教育模式、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创新的实践等措施切实提升学生工作的创新能力,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专职辅导员创新能力的构建应该从推动学生工作开展以及取得工作实效上去考量,包括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加强创新的实践,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瑜.论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J].文教资料, 2007年27期.

[2] 金轶皓.如何提高辅导员沟通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3] 翁铁慧.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工作实践指导[M].中国福利出版社,2004年版.

[4] 杜娟.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11

总书记曾对论文联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须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而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正是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明晰职责、优化队伍、提高素质的重要杠杆。本文引入了和谐管理的相关理论,在整体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更加人性化与严密的设置,促进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的发展。

一、和谐管理理论概述

2005年,席酉民教授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因素的局限性,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和谐管理理论紧密依赖于环境“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呈现出“一体二翼”的结构形式——“一体”指和谐主题,是组织在特定环境中为实现长期目标所需解决的核心主题或核心人物;“二翼”分别指和与谐,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化设计的互动耦合。

(一)“和”与“和则”

“和”指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主要关注人的主动性和主观性。“和则”的概念由“和”直接派生出,用以应对组织中的不确定性,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共处。“和”与“和则”体现了和谐管理理论中系统成员的精神利得的价值。大量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许多社会需求,特别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就会益发突出。精神和谐的追求,不仅是效率的考虑也是系统成员的直接目标之一。 “和”与“谐”相互依存,精神价值与效率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谐”与“谐则”

“谐”指一切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是“谐”的派生概念,指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的管理问题,其可以根据目标,通过数学或其他量化模式等得以解决。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和谐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是和谐管理理论的立足点。“谐”与“谐则”体现了和谐管理理论中的技术价值,体现了效率的原则,这种效率是在系统目的的意义下进行定义的。用最少的资源提供最大的服务是效率的表达形式。

二、辅导员职业特殊性与和谐管理理论的契合点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与和谐管理诉求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智力性、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等特点,其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学生,高校辅导员在复杂多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环境下,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道德素质等开展创造性的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工作过程具有不完全监控性,在工作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因此,针对以上特点,为了保证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应当改变死板的单一量化的考核评估方式。而和谐管理理论主张运用环境诱导下的“和则”,尽量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自觉性和创新精神,克服其工作的不完全监控性的矛盾,适应了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论文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特点与和谐管理诉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基本具有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正逐年提高,在管理学上属于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价值观念、心理需求、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许多特殊性。他们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并期望得到社会顶尖层次的认可。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辅导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影响具有非物质性、延迟性等,因此,以往的即时量化考核方式对辅导员的激励作用有限。而和谐管理理论中的“谐则”主张优化推动目标的形成,在客观上符合了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方向。

三、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文辅导论文范文12

[关键词]辅导员 思政课 实践教学 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05-03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以技能学习为目的,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要教学手段、途径和环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管理体系与思政课教学体系严重脱节,德育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致使思政课教学绩效和德育工作实效整体不高。因此,探讨政治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与制度保障,构建能够同时发挥政治辅导员与理论课教师比较优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缓解高校思政课人员配备不足、辅导员出口单一、提升思政课以及德育工作实效性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以政治辅导员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为中坚的理论教学体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两条腿”,共同支撑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技术的改进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思政课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因为“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战略问题”。[1]

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推行。经过近10年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探索,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必要环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可喜的是,近年来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始突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为中坚的理论教学体系,逐渐与以政治辅导员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融合,政治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领域。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发展比较狭窄,辅导员队伍流动性相对较大。虽然近年来党委政府逐渐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辅导员更多是作为“办事员”与“消防员”处于高校教育与管理体系的底层,在“人生导师”的魅力光环与“学生公仆”的现实之间挣扎与徘徊。大体上,辅导员在高校内的职业发展有三个方向:被提拔进入行政管理岗位;转入教学岗位;做职业化辅导员。第一个方向由于岗位有限,以及来自“学而优则仕”的教授们的竞争压力,专职辅导员提升为高校中层领导需要提升学历或者职称。就第二个方向而言,辅导员专业荒废多年,如不提升学历或者职称从事专职教学会力不从心。第三个方向,大多是学历或者职称无法提升,既不能提干也不能转岗者,职业前景充其量成为正处级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会太高。这就造成很多人因为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太多而觉得辅导员没有意义,同时由于辅导员职业出口狭窄又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过渡性或者临时性工作,辅导员队伍难以真正稳定。

如能理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无疑既为辅导员搭建了施展才华做大学生人生导师的价值平台,又为辅导员开辟了职业发展的新途径,十分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辅导员将管理、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学科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提升他们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从而达到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目的。另一方面,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可利用倒逼机制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德育工作技能与水平,使其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相得益彰,并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从而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这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保障。

(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思政课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其基本动因在于解决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相比思政课理论课教师而言,辅导员具有年龄小、精力旺盛、综合素质强、更了解学生、具有更多实践教学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辅导员年龄较小,与学生心理差距小,基本无代沟,可以借助朋辈优势提升思政课实效性;辅导员入职门槛较高,高校一般会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强者担任政治辅导员,这样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具有较大优势;辅导员成天与学生打交道,更了解学生,更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更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辅导员队伍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平台不断拓展,教学方式不断多样,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三)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国家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仅在于向青年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仅有理论说教,没有实践感知的德育难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术界已经注意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仍然局限在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活动并没有充分融入德育要素。

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认知”与“践行”的脱节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不仅仅关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关乎高校德育工作的大局。可以与思政课理论课专职教师形成互补的是,辅导员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管理活动中的生动事例和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践行上下工夫,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辅导员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主体

一些高校领导认为学生工作系统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涵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辅导员没有必要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压力,辅导员队伍成为了高校维护校园稳定的主力军,用一票否决的考核利器把辅导员绑在维稳战车上面,不允许辅导员分心去思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理论教师分属不同部门,缺乏横向联系,难以建立起紧密协作、互相配合的协调互动机制

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最重要的队伍,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和骨干作用。但是他们归属不同部门,思政课的教学责任单位是社科部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而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单位是学生工作处与团委,是高校内部行政机构,两者同为校内正处级单位,职能上各自为政,互不负责。这实际上造成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机构和以学工部、校团委、专业院系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分别占有的局面。即使有着共同的实践育人总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由于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同又缺乏沟通合作,使得思政课教学机构很难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延伸到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管理机构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很难与思政课教学机构主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协调对接起来,实践教学资源闲置浪费严重。[2]

(三)辅导员专业背景不一,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一

从专业背景来看,高校各院系配备的辅导员在专业背景上大多与本院系相关专业相同或相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为数甚少,绝大多数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知识,也缺乏系统的在职培训,对思想政治理论难以深入了解和彻底把握。

(四)辅导员配备不达标,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压力大

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学生管理考核中又有诸多的“一票否决”,致使辅导员工作压力大,难以有时间对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钻研,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没有承担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另外,有些高校在“双定”后,选择管理编制的辅导员不需要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不需要也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所以,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会面临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的问题。

(五)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较难达到精准

课堂讨论、课内视频、课内情景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些形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理论课教学沉闷乏味的问题,但是不能真正达到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目的。理论课教师不愿意把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大致有这样几方面原因:一是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难以有时间组织课堂外耗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活动;二是担心学生走出课堂的安全问题;三是实践课工作量难以计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课既安排了理论课,又安排了实践课,但是给教师们核算课时量的时候,只统计理论课课时。辅导员参与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同样难以计算,由谁负担相关经费更是一个难题。

三、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坚力量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且实效不高的可行途径,须在“德育为先”理念支撑下,整合资源,科学设计,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社情、校情的参与模式,构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体系,真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组织保障制度

树立大德育观念,确立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特殊作用。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生多师少的困境,思政课大多采取大班教学模式,理论课授课教师必须面向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难以实施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没有隶属关系,难以单独推动全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其他二级学院等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学校层面,成立权威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纳入管辖范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应该亲自挂帅、亲自负责。“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3]

(二)沟通协调制度

在学校成立的领导小组中,应该把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作为成员,参与组织协调。在进一步明确学工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院系的职责的基础上,统筹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工作,保障辅导员与思政课理论教师的互动合作,加强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制度,统筹协调,发挥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势和特长。这样一定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形成常态性的沟通机制,就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绩效考核与学生日常管理进行统筹安排与协调。

此外,还要通过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通过吸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指导学生社团、参与主题班会等活动,推动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协作配合,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4]

(三)考核评价制度

一是要改变思政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大班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主要依托于期末时的理论知识考核,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均存在重考试成绩、轻现实表现,重知识考查、轻行为养成,重课堂传授、轻社会实践等问题。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辅导员参与实践教学后,学生的成绩评定方式必然要发生改变,要把学生的现实表现、行为养成、社会实践等因素纳入考核,真实地检测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辅导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绩效考核。把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与效果纳入辅导员年终考核体系,以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工作日志、学生评价以及实践创新活动成果为基本考核依据,引入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互评机制,全方位考查评估辅导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工作绩效。

(四)激励约束制度

要建立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准入制度,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制定辅导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行为规范,并建立平常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辅导员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考核合格的,应该按照不低于理论课课时津贴的标准给予课时津贴,并在职称评定、教育培训、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待,以鼓励辅导员潜心研究、积极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全面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注 释 ]

[1] 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 赵增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