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习与实践论文

学习与实践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5:15

学习与实践论文

第1篇

一、学法指导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片面

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急功近利

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尝试学法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三)浅尝辄止

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

二、提高学习指导效果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法,终生受用。但终生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要着眼于高效又舍得花“慢工”。学习在于积累,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开窍、顿悟的一天。再次,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和积累,不能总在一个层面上重复。如上面列举的三篇课文,虽构段方式相似,但学法指导应同中有异,体现不同年段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低段《精彩的马戏》要体现引导学生读懂词句;四年级的《再见了,亲人》要体现抓住表现课文中心的词句段去概括中心思想;五年级《桂林山水》则要体现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假如只满足于“扶半扶放”的教学程序,也就失去了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汉语比起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毛泽东同志曾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甘苦。我们要把学习指导深入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终南捷径。  (三)要遵循心理规律

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记忆力强而思维发展较慢,整个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既不精确也不深刻,对繁杂抽象的学法难以产生迁移的效果。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宜笼统而不宜条分缕析,要把小学的学法指导同中学区分开来。如中学分小说、散文、寓言、童话,可就文体特点指导学法,在小学则一律视为记叙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时,则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现中心的词、句、段来理解。学法指导分类过细,由于学生思维跟不上,效果不会好。

其次,要根据迁移规律进行学法指导。每种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才有意义。

此外,在有关迁移的理论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论、概括化理论还是关系理论,都十分强调学习的经验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强调初始知识学习的作用。可见,丰富感性认识,多读多写,积累语言,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四)要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第2篇

网络为信息社会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创新性学习的五个中介要素都可以在网格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将创新性学习大学习观点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设计并实践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两种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有五个基本环节,学习主题设计和信息资源设计是重要原则。互动协作学习的关键是合理组成协作小组,在分工、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竞争与合作交融。创新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建构者,教师是领航者、组织者。

关键词:创新性学习 网格环境 自主探索 互动协作

一、网络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罗马俱乐部在著名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要推进一种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性(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创新信息的能力。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1)预期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善于有选择地学习,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2)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生活,有责任感,善于协作。预期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体现了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即是自主探索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的结合。

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创新性学习有5个中介要素,它们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1)语言。这一中介要素历来受到重视。网络环境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2)工具。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长,基于网络环境的工具具有其它一切传统学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3)价值。价值是最重要的学习要素,是创新性学习的动力。重视这一因素,旨在使学生学会主动选择,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4)人际关系。维持性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垂直的、教师权威型的、不平等关系,成为学习的障碍。在网络作为工具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又是提供者和分享者。

(5)形象。形象引发直觉、联想和综合概括才能,在创新性学习中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网络的多媒化、形象化特征,是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难以企及的。

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建构中也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在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

我们将创新性学习大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践了两种创新性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 自主探索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过程:(1)情境创设。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2)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3)查询信息。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4)探索思维。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或然与必然等规律、关系。(5)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图式”)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特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可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例:网络—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我们在联入Internet的Intranet环境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其中,初二地理“森林资源”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上课前教师运用学校自主开发研制、已通过专家组鉴定验收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 初中地理电子教材” ,经过重组制成MCAI软件,教师从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内容,分三个专题放在网上,并制作添加了一些网页。

过程A:视频动画演示黄河泛流与断流现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森林破坏后,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结果?过程B:演示电子教材软件,进行任务驱动,提出学习要求。过程C: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过程D:学生讨论、交流。限定时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电子教材”MCAI,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过程E: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A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一、 互动协作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含义 : 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二)实例:网络学习,制作网站。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采用互动协作学习模式。这次活动中汪东、何维、汪茹、张玉婷四位同学协作完成的网站作品,2000年9月被安徽省教委选送教育部参加竞赛、展览。

第3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出发点。总结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近年来,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成效。但从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来看,实践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视角,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做了以下几点的改革探讨与尝试。

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1.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人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却往往把实践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为验证理论而设置的,这样就形成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因此,要修订教学计划,改变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建立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新的教学计划结构模式。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几年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调整特殊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缩减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提高它们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特殊教育专业理论教学时数由过去的2600学时减少到2 400学时,实践教学由过去的28周增加到35周,实践教学周数占总学时周数的比例由过去的20%增加到26%。教学计划的调整,为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2.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

建立相应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以实践教学文件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有序、有效的运行。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把教学计划中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同基础课和专业课一样对待,建立了各项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一套较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制订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专业构建了较系统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有了可操作性,便于监督管理,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局面。

二、改革特殊教育实习模式

1.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集中安排、统一管理

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在整个学习阶段共安排4次,分布在第3学期到第6学期,每学期1—2周,共5周时间。教育见习即认识实习,目的是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教学状况,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树立特殊教育专业思想。为保证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类特殊儿童,我们采取集中安排、统一管理的模式,统一安排在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即培智学校、盲校、聋校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在教育见习实施前,制定一系列教育见习管理文件,包括教育见习实施计划、见习管理规定、师生考核标准等,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严格执行。学生通过教育见习认识到特殊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坚定了他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教育技能训练被安排在第7学期,是一次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习。通过四周的教育训练,使学生了解特殊学校的教学实际,基本掌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奠定基础。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第一周,把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录相“请进”学校,指导教师与学生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师生一起评课,要求学生写评课稿;第二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教案;第三周,进行学生独立课堂教学训练,把特殊教育学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进来”,和指导教师一起评课,分析学生讲课中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周,学生在第三周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第二轮的课堂教学训练,提高教学技能。这种训练模式和管理方法,经过三届学生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节省时间和实习经费,又便于管理,提高了实习效率。

2.毕业实习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

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特殊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集中实习给教学、管理、食宿、交通、安全等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就业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趋向及个人特长独立选择实习单位。通过独立联系实习单位的锻炼,既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为其将来就业提供了机会。对于少数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经过实践检验,这种模式的毕业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社会化程度,为他们顺利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先后建立了5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校外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座谈会,交流思想,共同研究实习方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第4篇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体验,感受语文的美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切实以生活体验为依托,结合教材内容,寻找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料,在掌握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讲解,引申与挖掘才有真正的实践意义,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展开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材准确把握的力度与深度。

二、拓展阅读广度,开阔学生眼界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必要的生字生词的学习与识记之外,其他的学习都是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经典诗文朗诵”等活动,一来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来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选材,阅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三、课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时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分角色朗读、话剧表演、分段阅读等方式,可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加强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在学生活跃的气氛中进行课堂教学,十分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学生的创造性。

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气氛

教师只有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效果与效率都得以显著提升,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跟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在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学生与教师充分思考,进行赏识性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与学科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需要从简单的、机械的识记与背诵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将语文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师生关系的和谐可以直接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肯定是现在的环境下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一项很重要的学习动力。学习中应该加强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语文的生命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加强语文实践教学的培养,互相协调,相互促进。

五、开展辩论比赛,培养辩论能力

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我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辩论活动,活动主题一般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中比较有讨论意义的话题。在开展的辩论活动中充分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与力度,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辩论能力,在辩论中促进学生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的提升和辩论能力的培养。如在拓展阅读活动中,学到一课《羚羊木雕》时,让学生针对爸爸妈妈与“我”的两种思考问题的观点进行辩论,学生对孰是孰非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举手表决过程中很自然的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我”的做法是正确的,赞成“情义无价”,另一部分则认为爸爸妈妈的观点是正确的,物品属于贵重物品,不可以随便送人。双方各持己见,据理力争,都依据生活常识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以依托,进行仔细认真的准备,用自己的素材去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赛的进行,有力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彻底的反思,印象深刻,意义重大。另外,激烈的辩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辩论比赛结束后的几周的周记中总有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辩论赛的描述与回忆,也有对通过辩论活动所得到的感悟与自身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美好体验的总结与阐述。这也许就是对语文教学活动感兴趣与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效果的侧面的反映与展示。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国家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转贴于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3]徐扬、戴序.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8(17)

第6篇

关键词 理论和实际 党的建设 学习型政党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o Create a Learning Party

ZHANG Zhengwei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In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occasion, Comrade Hu Jintao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to strengthen our own build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rning party requirements, enhanced by the study of Comrade Mao Zedong's "Reform Our Study" in reference to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o guide our party currently learning how to build a political party.

Key words theory and practice; party building; learning party; reform our study

在201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在我们党走过的这90年里,我党上下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背景下,实现了突破性进步。在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目标,把全党的学习与党的奋斗目标、执政使命,以及面临的重大考验和危险联系起来,指引全党把学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①

所以,再次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这篇文章可以深刻领会我党将继承和开拓相统一的学习思路,时刻提醒我党的发展思路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主线,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现实的问题相结合,实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落实理论基础与实践活动相对接。彻底的否定只做理论而不管现实情况这一尴尬的研究思路。本文对两者结合提出了明确的观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对我党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是要懂得实践是理论的基础。首先,就必须要做到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坚持一切理论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这一观点,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由实践经过概括归纳最终形成理论,所以实践是产生理论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新时期我党建设的问题上要明白理论来源于实践。其次,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由实践的发展而推动的。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才会产生更多的认识,而更多的认识则会上升为概念,因而,在实践过程中,理念的产生会因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再次,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检验理论是否真实有效,而理论的检验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行验证的。新时期我们党的党建工作更离不开实践来的验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也需要在群众的实践中,进行比较和对照,看其是否与实践结果相符合。最后,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理论的产生不是最终目的,要发挥理论的作用就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这才是理论的最后归宿。所以说,实践对理论起着决定作用。

同样,理论对实践也有反作用。首先,人们有了理论指导之后,才能够提出实践的目的、意图和方案。从而在意识和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这是理论反作用于实践的第一方面的表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就是为了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其次,理论的发展对实践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新的理论对新的实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党在建设的每一个时期,都会产生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动党建的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新的胜利。再次,科学的理论能够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而错误的理论则会误导人民进行错误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的作用。我们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都是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我们党运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了新的成就。

然而在社会活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可以概括成两大类,一类是指理论不与实践相结合。其主要体现在了我国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学理论的时候是扎扎实实地学,但是到平时的工作中却又用另一套方案,从而出现了理论就是理论,现实就是现实这种脱节性的问题出现。没有通过先进的马列思想来实现实践的指导。出现了大量的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空口号。这是《学习》中强调要批判的东西:只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理论。这种错误的立场和方法的学习,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学习。②在这方面,我国部分党员同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历,提升自身的学位,其主要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都是将这些作为增加自身筹码,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从表面来看,这些同志貌似很爱学习,将提高自身建设放在了首位。但实际上出现了考上硕士就不上课,混文凭等现象极为严重。这是典型的将学习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这不仅毁了自己、耽误了别人,更是对我党和国家的不负责任。

二类是指实践与理论相矛盾。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出现个人意识的倾向。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从个人观点去决定事态的走向。并没有客观的从长远地角度去发现和落实到实践中去。经常出现了类似于胡干、蛮干相互模仿等简单粗暴的处理事务的方式。这和我国人民群众所需求的相差甚远。这种不科学的处理态度是对我国科学发展的阻碍。通过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我们认识到了,实践是必须要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才是正确的实践。如果有些人看上去很忙,但是并没有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这就会导致片面的、错误的实践,这些则是无用的。我们所谈的实践,则需要以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实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结合,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实施的最大化,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在我们工作中总结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不合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追其根本,党员干部没有正确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经过总结,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

其一表现在由于干部队伍的高层次化和年轻化要求的提出,一些党员干部自认为自身的学习已经有很高的水平了,出现“眼高手低”浮躁情绪。认为自身素质已经过硬,通过自己的底子就能搞好工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偷懒的。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因此常常出现自己想的和现实做的相差甚远,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损失。

其二表现在部分同志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长时间地积累了经验,就无需进修学习。从而出现了懒惰的思想。同时,又受到官场潜规则的影响,更腾不出时间来规划和提高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工作中,就常常迷失了自己,无法起到表率的作用。

所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期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全面落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各项要求,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以更大的希望。

注释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国家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1] [2] [3] 

。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第8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COOP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11-03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我国旅游人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错位。一方面旅游市场上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一些旅游专业院校针对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陆续开展了旅游管理学科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专业实践模式;(2)实践教育与评估体系;(3)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4)区域性的旅游实践教育探索。

从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对旅游专业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旅游实践教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得到2003年以来相关文献58篇,不仅数量较少,研究范围也较窄,大多偏重于定性描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往往把高等旅游教育与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的实践教学混为一谈,或者主要围绕高职高专教育展开论述,而专门针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阐述得比较模糊。

从实践探索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得到了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但是一些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一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本科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基础与管理能力不足。二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是以专业建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中心,而是因人设课,课程体系有明显的拼装色彩,课程覆盖面广,针对性差。三是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及实际地位不高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从教学周期上看,书本知识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常是三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几个月的实习,而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针对旅游相关岗位的实践教学时间设置明显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对于旅游从业者的要求。

纵观国外成功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如:洛桑模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大学,实际操作)、康奈尔模式(美国康纳尔大学,工作经验)、波恩茅斯模式(英国波恩茅斯大学,带薪实习)、南十字星模式(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实地考察)、立教模式(日本立教大学,演习教室)等等,都离不开“理论+实践”的双管齐下,同时实践教学地位突出。国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优势和特色:课程设置紧贴行业实际,注重课堂教学的实用性;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注重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国际化经验,注重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理论学习,注重研究型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需要紧密的连贯性、持续性。而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其教学计划中将实践教学集中安排在第7或第8学期,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导致学生既不能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使理论有效指导实践。不仅如此,安排分散的实践活动,缺乏前后的连贯性,不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选择

基于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学习理论的观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理论认知能力的培养,又要通过实践环节巩固认知能力,并强化行为学习。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设计缺陷、实践形式特征,选择创新能力导向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符合旅游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对创新能力导向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集中实习模式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自2011年起开始对2008级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引进加拿大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导入并实施了COOP项目,即学生统一由旅游管理系安排集中实习。具体环节:由旅游管理系负责选择两至三个五星级饭店,根据学生人数分组,集中安排毕业生不间断五个月带薪管理岗位实习。实习管理由系里统一安排教师分工负责与实习饭店人力资源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实习成绩由双方评定。毕业生集中毕业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相统一,由指定指导教师分工负责学生的两项环节的指导工作。

第一期项目实施的班级为旅游管理081班,全班共有33人,合作企业为苏州金鸡湖大酒店和洲际酒店集团南京绿地酒店,学生实习岗位为业务部门(客房部和餐饮部)和管理岗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工作薪酬为1800~2000元/月,企业负责实习学生食宿和福利。此后,在2012年7月至12月和2013年7月至12月又进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项目,实施班级为旅游管理091班和010班。在每一期实习结束后,针对集中实习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的反馈评价来看,95%的学生接受集中实习,90%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效果较好,6%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效果很好,98%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对就业有帮助,35%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的最大好处是培养技能,36%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的最大好处是学会管理,26%的学生认为集中实习的最大好处是了解社会。

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2011年7月引入COOP项目以来,截至2014年7月将有四届毕业生导入COOP项目,该项目进展顺利,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良好,为今后进一步完善COOP项目积累了经验。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导入COOP项目的基本思路

COOP项目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拥有的北美地区最大的合作教学项目,合作由该校教学和职业服务部负责管理和实施。在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加拿大高等学校中,滑铁卢大学排名靠前,其本科教育中的COOP培养模式独具特色。

COOP是Co-operative Education的简称,意为合作教学,是一种由用人单位参与、学校教育和工作实践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自1957年建校起,COOP教学就成为滑铁卢大学的办学特色,并且取得巨大成功。滑铁卢大学所有六个院系的本科生中有一半的学生都参加了合作教学项目,包括应用卫生科学、艺术、工程、环境商务、数学和科学专业。增强学生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为本科生提供工作机会是这一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目前在加拿大有100多所高等院校也都吸收了这一经验,引进了这一培养模式。

COOP项目的实施具有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学校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的工作实践。与我国高等院校文科普遍实行的本科生毕业分散实习模式不同,COOP项目强调集中安排实习、统一监督管理、实习工作带薪、实习结束评价。

1.对时间安排要求。COOP项目在时间上要求每一学年将时间分作学习期(在校上课)和工作期(在用人单位工作),并且在四年中连续进行。滑铁卢大学的做法是,每一学年三个学期(秋季、冬季和春季),每个学期时间长四个月,两个学习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

2.对学生的要求。COOP项目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开始工作之前,学生必须作相应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到工作实际现场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撰写简历、面试的技巧。当获得工作机会后,学生会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段时期,然后再返回学校上课学习。工作期间必须遵守相关企业的纪律。学生必须真正参与工作,而不能仅仅进行观察,并且从实习单位获得相应的报酬。当实习工作结束后,学生要向学院提供用人单位对本人的评价,并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交与学院,同时得到实习学分。

3.对实习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在COOP项目中是必不可少的。其职责主要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机会,并支付学生的实习工作薪酬。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长期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而言,引进COOP项目要解决上述三个关键问题。对于实习时间的安排,学校要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将第七学期空出以便安排集中实习;对于学生的实习管理,要有别于分散实习,要转变思路、强化管理、跟踪监督、随时关注;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要着眼于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选择高星级旅游饭店作为实习单位比较适合,既体现了旅游行业特色,又可以保证学生获得管理岗位实习机会,企业也需要在旅游旺季增添人手以及为旅游发展储备人才。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COOP项目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对于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探索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第一,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以“企业管理+饭店管理+创新创业”为培养特色,培养学生获得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熟练掌握现代饭店管理的专业技能和手段。COOP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二,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COOP将工作实践设计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学年都有工作实践的机会,并且上课学习与工作实习不断轮换,将所学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并用实践不断检验所学理论,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学校通过COOP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同时,企业为了谋求未来的发展,希望能够抢占网罗优秀人才的先机,不断补充人才,与学校互惠共赢,最终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旅游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原则,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拉近课堂和行业的距离,深化学生对于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旅游市场发展需要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未来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经验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凯,吴成基.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7-142.

[2]张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123-127.

[3]伍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4-97.

[4]韩宾娜,吕品晶.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之中外比较[J].人文地理,2010,(6):154-157.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关系;课堂实践

拥有客观合理的思维判断力,掌握有效高级的信息内容,了解时展动态,落实学习能力和技巧,这些技能正是现代社会内部学校教学实践和践行需要真正落实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小学学习后,自身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发展,普通中学作为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学习和思维技能有效提升的阶段,需要教师参与实践,运用有效的教学技巧做到高效参与和实践。初中内部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在教学信息中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和加深,才能真正符合对学生高效培育的要求。初中语文通过文字呈现的阅读、写作、应用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内容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进步,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课堂参与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技巧,保证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化。

一、不断维持学生和教师内部良好关系,为提高教学课堂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系融洽对于师生双方来说,无论是沟通还是谈论等行为都可以顺利、高效地进行,落实到初中语文课堂实践中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课堂上,要想真正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和学习,保证学生高效汲取和掌握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做好与学生良好相处的工作,做学生真正的朋友和亲人,使学生感觉到亲和,在许多学校内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依旧遵循师生高低、尊卑之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压力,这样长久下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的数量和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产生厌倦和压力,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因此,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亲近感,实现现代教育教学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的真正有效性。

例如:在课间或课上讨论的空闲时间里,放下教师固有的形象和尊严,与学生促膝而谈,和学生相互之间谈论和交流当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相关时事等等,不断参与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让学生和教师在真正参与课堂实践中无障碍,保证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轻松、活跃的参与状态,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良好相处和帮助,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二、添加生活内部实例,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内容需要真正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和有效意义,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呈现,引入来自于生活内部的实例和信息,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课堂上真正通过实例和相关信息得到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保证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设置内容全面,无论是语言内容的分析、阅读技巧的应用和理解,还是相关写作内容的实践和参与,许多内容都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内容,真正落实到生活内容中,将生活实例和信息有效应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现代语文教学参与和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敬语、广告词、启示、启事和写作等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学习内容和信息来源,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得到学习内容,实现现代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保证课堂教学实践的高效落实,真正实现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课堂实践和参与练习,有效落实课堂实践教育

动手实践是培养、提高和巩固自身技能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参与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有效地保证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动手实践过程中,现代初中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有主见、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学生对于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也能有效作出回应和解决方案,这是现代学生自身拥有的共同之处,注重课堂实践和参与练习,真正落实课堂高效教学,在真正参与学习和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通过动手和实践得到学习内容的有效了解和掌握,通过自身动手参与实践和相关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真正受益,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有思想、有素养的技能和素养,落实到现代学校真正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的教学技巧,通过现代学校教学,实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真正更新、完善以及有效提升,真正实现对学生自身的有效性教学,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育。

参考文献:

[1]秦叔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2).

第10篇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汽车4S店及物流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将“拓宽专业口径,开拓新的专业空间”;作为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形成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实践教学涵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既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又包括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等多项内容,并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联系、互相依托、互为补充, 由此形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模式[1]。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图1)。

1.实验教学环节。该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大学物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VB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车载传感器、运输管理等课程实验及上机实验,由基础到专业逐步进行。

2.实习环节。该环节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适应,包括汽车构造、交通运输组织学、汽车维修工程学、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课程实习、驾驶实习和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论文)环节。该环节包含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和交通运输港站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技巧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论文和交通运输学课程论文。

4.其他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课外学科实践、各类计算机操作及科研实践或创新设计;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磨炼意志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劳动、各项义务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 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和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及驾驶实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存在差异,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通运输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学科实践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组织各项义务劳动,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我校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福建农林大学于2000年开办交通运输专业, 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200余名。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善创新、高素质、有特色的多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培养计划经过了多次修订,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第11篇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可靠途径。

(1)实验与研究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有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废物实验平台、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控制实验室、膜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2)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格证书等。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

(3)产学研基地:杭州博世华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多项废水和废气治理技术、固废物处置技术。通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4)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杭州市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杭州九溪水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

(2)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第12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22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院校育人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工程类院校育人质量最主要的方面。近几年来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特别是工程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30%以上,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立了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各专业骨干课均开设1~2个专业实践。在实践建设中既强调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各院校在理论教学中强化案例教学,并加大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授课时数,鼓励任课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并制作典型案例,逐步加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设计的投入等。通过上述措施和手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类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创新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强化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为达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定此办法。

1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理论研究及投入等方面与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从实践教学目标看

还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的目标,各院校普遍重视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的研究能力,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偏高,不符合社会对工程管理本科层次的能力需求。

12从实践教学内容看

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普遍沿用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和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模式,设计型、探索型课程设计比例较低,综合型、应用型训练偏少。

(1)从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看。我校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案例绝大多数是借鉴国内外的案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是一种固定化模式,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

(2)从实践教学条件看。湖南城市学院电脑机房、实习工程等实践场所功能单一,缺少功能完善的实习基地。

(3)从产学研基地建设看。湖南城市学院产学研基地普遍立足于本科生层次,但结合本科建立的依然偏少。

(4)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来看。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考核目标不够明确,考核措施不够规范,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的考核力度。

另外,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联系与结合还缺乏理论研究与实践。

为了能够探索出培养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使得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方针来弥补不足,努力发扬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特色专业。

2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全面素质观,新的培养目标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教育观以及教与学统一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因此,树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的育人观和质量观,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育人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两大教学体系的有机联系,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加以重视,二者相辅相成。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21增加工程管理的现场教学

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均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对工程建设的实践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结果是学习了大量的现代管理方法,但不知何时可以用得上以及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想的办法是参与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探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22案例分析

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和评价有关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良好机会。

23举办讲座

邀请工程管理专业专家参与高年级学生的研讨会,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全面培养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四大板块: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论文、专业技能实习、毕业设计,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统一整体,其中专业认识实习是其他三个教学实践板块的基础,课程设计与论文是专业技能实习的前提,毕业实习与论文是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论文)和专业技能实习的延伸、拓展和总结,是大学四年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全面运用。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充分考虑各门课程的性质、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课程要求,适应社会的科学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院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制度与规范,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尤为重要。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使实习、实训和各种设计能和企业实际接轨。建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工程一体化原则和三个基本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要求,实现课程跨学科的综合、统筹安排下的融合,形成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

各系(部)应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及不同专业方向或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41类型

(1)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实习基地;

(2)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3)多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4)其他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

42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1)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院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教学实习基地的领导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3)教学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熟悉所实习专业培养计划和实纲。

(4)教学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43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1)在符合建立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共建双方商定,可由学院主管部门或委托有关系(部)与基地签订建立实习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协议书分别由教务与科研处、实习基地、有关系(部)各执一份。

(2)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签订年限根据双方需要协商确定。

(3)学院提供统一格式的“协议书”样本,各系(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自拟。“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合作年限;其他。

5结论

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改革在于把实践教学从依附于理论教学中相对独立出来,改变过去的实践教学体系,朝着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实施多方位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并能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项改革如果成功,那么不仅节约实习设计经费,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欣,郑海涛论高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职教论坛,200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