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线路设计论文

线路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03 04:32:12

线路设计论文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1

一、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特点

输电线路设计软件有以下特点:(1)需要考虑复杂的气象条件因素,进行很多电线力学的有关计算,涉及到大量的求解状态方程等数值计算,手工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适合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2)功能计算多,且相互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关联,只有少部分计算完全独立,适宜采用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处理。(3)输电线路设计需要查询大量数据,包括气象区数据、导线参数、地线参数、计算系数等。人工查询数据将很费时,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将是很好的解决方案。(4)输电线路设计中还有许多是进行设计或施工校验,校验用人工进行费时且不准确。(5)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计算后将输出大量的设计数据,并绘制成相应的各种曲线以便工程应用。数据的显示和图形绘制用人工完成是很困难的,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则非常方便和直观。

二、基于.Net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特点

Microsoft公司的.NET框架是一种新的计算平台,它简化了在高度分布式Internet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考虑输电线路设计的网络计算及相关的信息管理,基于.NET框架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Net框架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语言无关性,可以实现跨语言编程和调用。对于输电线路设计软件设计图形接口、表格显示、文字处理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方便同其他的程序接口,如可以用VBA进行AutoCAD接口,同Excel和Word等进行交换,以及在Web上进行计算信息的及查询等。(2)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参数众多,应当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数据。基于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更方便实现各种数据库的在线和脱机访问操作。(3)工程应用中要求对输电线路设计计算结果进行大量的图形化处理,传统的程序一般是基于AutoCAD进行图形开发,但程序算法需用其他语言如C++等,开发难度大。利用GDI+可方便实现图形的各种显示、预览和打印等。即便VBA用AutoCAD进行图形的二次开发,.Net下进行VBA的二次开发也很简单。对于各种计算功能则可以选择在.Net平台进行,而复杂的杆塔等图则通过VBA在AutoCAD实现,通过数据库关联。这种模式能兼顾两者的优点,并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计算功能多,数据关联大,图形显示较复杂,用C++编写开发难度较大,VB进行开发功能难于实现,选用C#.Net是一个很好的方案。(5)基于分布式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具有智能客户端的优点,方便离线应用和多用户的角色管理并可应用于网络应用中的工作流进行管理。

三、软件架构及算法

为满足中小设计单位对输电线路设计计算程序的要求,根据对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计算的算法特点,程序总体上由输电线路程序类构成,下面又分为输电线路计算类和输电线路界面类(接口)。输电线路计算类完成各个功能模块和中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定义及计算,同时还包括数据库的相关处理。输电线路界面类则负责程序主界面、数据库界面、绘图的实现。基于.Net框架的输电线路设计计算软件构成如图1所示。各个类的作用如下:(1)输电线路计算类。输电线路计算类和界面类独立,包括输入数据类、输出数据类、特殊数据类等3个类完成气象区定义、导线数据定义、特殊计算数据定义、计算结果输出类(如比载、临界档距、控制条件、应力、弧垂等)。采用该方法将输电线路的数据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组织,便于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编程,同时方便通过数据库接口。综合程序计算类SdjsClass。这是整个程序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比载计算、临界档距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参数计算和应力计算、方程求根程序;由于这些任务是输电线路计算的基础部分,所以将其单独划分为一个计算类,方便其他的模块(组件)调用,这个模块中以临界档距判断和控制参数计算最为关键。特殊程序计算类。这是程序的另一个主要的模块,完成25个子程序功能的实现,数据定义包含在TSdDataClass中,各个计算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数据库类。包括输入参数数据库类,该类完成输入参数的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操作,如记录填充、查询、添加、删除等。输出结果数据库类,该类完成输出结果的有关数据库操作,如输出结果更新操作。数据库采用SQLServer数据库,用进行访问。曲线绘图类。由于输电线路设计计算程序需要绘制大量曲线和图形,如应力曲线、安装曲线、弧垂曲线等。该类完成通用的曲线绘制方法,简化软件结构。图2是软件采用GDI+绘制的耐张绝缘子串倒挂临界曲线图及判断结果。如果考虑用AutoCAD进行绘制相关图形,这样更符合现场工程应用,则可以利用VBA或其他二次开发工具进行绘图或采用绘图转换插件技术。(2)输电线路界面类。该类完成输电线路界面的显示和绘图的实现,界面类相对独立,调用计算类的相关数据和计算方法。进行曲线绘制和其他图形绘制时采用.Net框架下的GDI+技术。(3)分布式网络应用类。该类以接口的形式存在于程序中,以充分利用.Net的网络应用功能,可实现输电设计与施工的信息管理。同时其信息管理采用智能客户端的工作方式。

四、功能及算法特点

.Net平台上开发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相关的设计计算上。功能上应涵盖输电线路设计和相关的设计与施工校核。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计算和校验功能包括:输电线路应力及弧垂综合计算;导线最大弧垂判断;代表档距计算子程序;地线最大使用应力计算;有高差档的应力和弧垂计算子程序;悬挂点不等高连续档的应力和弧垂计算;线路进出线档(含施工与竣工)计算;线路中孤立档计算;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直线杆塔风偏角临界曲线;导(地)线上拔临界曲线;导线悬挂点应力临界曲线;耐张绝缘子串倒挂临界曲线;悬垂绝缘子串机械强度验算;导线悬垂角校验;最大允许档距计算;K值曲线及模板曲线计算;连续倾斜档施工紧线时应力和弧垂计算;垂直档距、极限档距与允许高差计算;档距中有集中荷载时的应力和弧垂计算;衰减系数结求断线张力一解析法。数据库功能。典型气象参数和导线参数查询,自定义参数输入,中间计算结果查询等数据库参数管理功能。在输电线路设计算法上,为了使计算的理论依据更加严密,计算步骤更加明确易懂,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实用且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对传统的[17]和通常见诸文献的某些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比如:避雷线最大使用应力的确定采用了更严密的算法[18-19];对导线悬挂点应力的校核方法进行了更准确合理的计算[20];对连续倾斜档施工紧线时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特殊处理,使之更方便计算机处理;对线路进出线档计算中临界档距的分析计算与判断采用了新方法;对等高和不等高时的孤立档和连续档的临界档距分析计算与判断统一为一种模式进行处理等等。这些算法经过工程实际应用其正确性得到了证实。图3是弧垂应力与安装曲线综合计算的界面及计算文本结果。

五、结论

基于.Net框架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具有传统输电线路设计软件不具备的许多优点,能使很多相关设计人员协调工作,实现分布计算和网络计算及工作流程及信息管理。本文提出了基于.Net框架下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开发框架和模式,并分析了应用的优点。实践开发表明基于.Net框架的输电线路软件确实具有开发效率高效、易于网络应用、技术先进等优点。该软件已通过验收,并已成功应用到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计算中,尤其在网络计算和校验上功能强大,在图形开发及显示上非常高效,数据库接口灵活,软件考虑了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下一步将充分利用.Net的网络分布计算功能实现更高级的输电线路设计网络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管理[21]等。

作者:任建蓉廖小君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2

1检修、调试以及系统警告提示的分析

机床在检修前首先进行试机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修理人员检查机床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开始修理前首先要向修理人员询问整个修理流程,并要了解故障的表现;在对机床内部的各种元件都检修完成以后就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修理。如果操作人员不能对故障产生的过程进行说明,修理人员也要首先对机床进行调试。值得注意的是,仅是小部件出现故障,机床就会出现报警的提示,操作人员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在对机床实施了调试以后,就要充分观察,以此能够对机床的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区分出故障的性质,并要将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修理时可以参考。

2按照检修的流程分析故障

在明确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后,就可以参考故障修理的流程图(见图1)进行分析和操作,下面的修理流程图能够为排除故障提供帮助和参考。在参考流程图进行修理时也要及时做好故障的检修记录。机床在购买回来以后,都有相应的维修指南,在维修指南上还配有电路图,这些参考指南能够为维修提供有效的帮助。在维修的手册上都标注了警报标识和警报术语。但是机床系统的报警设备一般都比较完备,因此修理人员可以在发生一次警报提示以后,根据警报信息进行修理。

3机床线路以及元件安装及设计

按照机床元件的控制和安装的要求和标准,对元件合理布局,并要保证布局的美观和完整,保证机床操作起来更加方便[2]。一般,机床线路的安装必须应用柔软的电线安装,并且在安装时要严格按照电工工艺操作,设备套线、电源按钮以及指示灯可以通过各个电力的接触点引出。机床设备上的其他接触点如果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则可以将其引到接线端子上检测。这样设计可以将机床上的每一个接触点都能够直接进行检测,省去了拆除元件的时间,并减少了电能的损耗。可以在安装底板上安装80个单向底盒,并将所有机床上的故障点连接到这些底盒里,在连接完成以后,做好记录。排查故障应用的导线可以应用夹子将导线的两端夹紧,不需使用螺丝刀处理导线,这样在检查故障时能够更加精准,并能有效节约能源。可以在测量时应用万用测量表进行检测,这样可以确保机床上的每一个接触点都能够被测量到。万用测量表可以测量设备上所有端点,并能使鳄鱼导线加紧的两个端点在排查故障时更加的便利。

4结束语

文章主要对机床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检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机床检修的流程,因此,对机床进行检修可以参考相应的线路图和维修指南,并及时做好检修的记录。同时,文章也论述了机床线路以及各种元件的安装和设计方法,这样能够更加方便的对机床故障进行检修。

作者:单位:沈阳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3

为了以上情况能被避免一般选择其他的方式进行作业,在进行对导线的引流线时,如果其安全距离不足的话,一般不要求其作业人员进入横担进行作业,而在塔身借助相关工作将导线引入安全距离之外,使得作业人员能进入下层横担进行常规的带电工作。而针对作业人员无法使用平梯进入等电位的情况可以通过线路外侧进行进入操作。

1悬臂梯法

当工作人员无法从塔身内部进入外部进行工作时,可以从外侧向内进入电场,这种方式类此于将工作人员使用吊臂从安全路径进入电场这种作业方式分成上、中相进行,中相的横担较长于上相,在进行上部工作时一般将增长平梯和摆梯。在进行作业时将绝缘横梯作为作业人员进入电场的绝缘悬臂梯,在其端部及中部要设置固定性较好的拉绳并将其固定在架空地线支架上,并且在绝缘悬臂梯的两端进行悬臂的设置。在进行设置时要考虑等电位的安全距离,进行等电位电工时要从上往下进行,当作业人员确定好所站的位置时就应该将牵引摆梯的绳子拉近至带电导线,从而有助于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当工作人员无法进入下相横担时,一般是因为导线位置无法形成安全距离,当采用悬臂横杆时可使用其导线将工作人员的位置适当移动,从而保证安全距离;另外在进行下相工作时要尽量保证其余上、中相之间的距离,尽量保证相邻的两层横担之间具有3.5米的安全距离,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多回路线

多回的耐张塔上的工作会因为上一相线的引流线具有一定的柔性和驰度从而会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形成威胁。使用杠杆原理可以使用工具将引流线向外旋转从而保证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安全行动。可以在工作中使用限距支撑绝缘杆,其杆上刻有刻度另外端上有金属钩可以在引流线上固定,除此之外其防滑套可以保证固定在横担上的稳定性。该工具的存在是为了能在进行挑移引流线工作时能帮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距离的及时控制。在进行耐张引流线跳移时,可以借助于绝缘杆,使用绝缘杆将引流线推至适宜位置,将会存在一个较大的水平分力。这将会导致引流线变形,从而会影响引流线与瓷瓶串之间的距离,会导致在作业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使用相关的措施来改变情况的产生。在可选装的杠杆上安装特制的旋转钩杆,并安装与横担的端部同时在绝缘杠杆的导线端设置加工索指套,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引流线弧垂值进行数值调整。在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杠杆的转动完成引流线位移的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位移值的设置要满足一定要求,即其杠杆在固定与横担的上、下横担,从而有助于作业人员的横担工作。除此之外,在正常工作中一般耐张杆不会有太大的尺寸变化,但由于实际中会存在线路的曲折系数,会使用角度较大的转角杆塔,从而可能导致引流线塔旋转尺寸较大。在进行转角杆塔内角侧进行工作时,可以使用引流旋转来加大安全距离。外角侧引流的选装会造成横担的头部尺寸进行缩小,从而会导致安全距离不足。由此可见其转角度数会对带电作业的影响是重大的。

3总结

虽然进行同杆多回路线设计存在较多的困难,而且其操作的作业程序相对复杂,在进行作业时需要大量的工具进行作业的支持与帮助,除此之外对作业人员自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熟练的操作经验,除此之外要有极好的心理素质。带电作业会随着现场及工作点的环境而有相应的改变,同时会影响着作业的情况。为了能保证10kV的同杆多回路线的安全及可实践性,作业人员在工作中要一再谨慎,面对情况要冷静思考,在作业中要积极借用相关的工具从而保证自身及工作的安全。

作者:任万彬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4

1.1对线路沿途地形进行勘查

10kV配电线路设计中,通过地形图初步确定了路径方案之后,还需要对线路沿途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和绘制路径图,保证设计中地形数据的真实性,而不是仅仅依靠地形图和他人提供的数据就进行设计。

1.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塔杆

塔杆是10kV配电线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实际的情况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塔杆。在塔杆选择中,需要对周边的气候环境、地质情况和地形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考察,保证塔杆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

1.3选择材料、设备和制定方案

在完成了设计方案和塔杆的选择之后,要根据整条配电线路的情况选择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列出材料和设备清单,据此对整个工程的花费做出预算。同时,列出几种配电线路建设的方案,通过对比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案,然后进行完善整理后,确定最终整套的设计资料。

210kV配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2.1线路路径与杆塔选择

线路路径是影响配电线路设计好坏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线路施工的可行性和线路日后的运行维护与故障维修。在线路路径选择上,需要尽可能的少占用农田、避开洼地和山地等不良地质以及爆炸物、易燃物等影响线路安全的区域,考虑施工难度和路径长度等综合因素,结合城镇的规划设计,选择路径短、曲折系数小的路径,实现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和安全。在确定线路路径之后,需要对路径中需要架设杆塔地区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遵循“施工方便、造价合理、运行安全”的原则,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塔杆形式和排杆方式。常用的塔杆有耐张塔杆、转角塔杆、直线塔杆和终端直线杆四种,都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塔杆定位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那个荷载校验、上拔校验、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校验、导线风偏后对地及其他凸起物的净距离校验以及相邻线路断路时交跨离间隔的校验,保证塔杆设计的安全性。

2.2配电装置设计

配电装置是配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选择配电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温度、抗风抗震能力以及导体和电器的相对湿度等多种因素。首先,配电装置的设计选择需要注意周边环境的温度,通常取用多年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的平均值作为设计参考,根据温度的高低选择符合耐热性要求的配电装置;同时,在屋内裸导体和其他电器的选择上,通常是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上加5℃作为标准;另外,需要通过添加保温措施来保证仪表电器使用温度高于允许的最低温度,避免发生冰雪事故;最后,在隔离开关上设置破冰厚度时,需要大于该地区年度平均最大的覆冰厚度。其次,导体和电器的相对湿度设计选择上,采用的标准是线路区域内湿度最高月的平均相对湿度,通常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产品类型。比如,湿热带型电器产品适用于湿热地区,而亚湿热带地区使用普通电器产品即可。第三,在抗震能力设计上,需要保证设计的配电线路能够符合《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在抗风能力上,要保证设计的配电装置能够承受住该地区30年内离地十米高的10min内最大平均风速;如果最大风速高于35m/s,在设计配电装置时,需要通过提高设备与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降低电气设备的高度等措施来提高其整体的抗风能力。

2.3导体与电器设计

导体与电器是配电线路的主体成分,其设计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配电线路的设计效果。首先,需要保证所设计的电器承受电压符合配电线路实际运行最高电压的要求,导体与电器长期经过的电流值大于该配电线路的最大持续电流值,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日照会对载流量造成的影响;其次,按照三相短路电流的验算值来确定导体和电器的热稳定、动稳定以及开断电流的短路电流值,如果设计中电压互感器有熔断器保护,则可以不对热稳定和动稳定进行验算,而导体和电器使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时,动稳定和热稳定的验算需要根据熔断器的特性来进行;第三,充分考虑导体的工作温度,一般而言,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应该小于+70℃,如果在裸导体接触面处有覆盖层,则可以提升到+85℃,而管型导体或铜芯铝线导体其最高温度应该小于+80℃;第四,室外配电装置的套管、绝缘子和金具等电器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内气象环境和受力状态。

3结语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5

作者:岳广义 单位:中平能化集团安装处

线路导线的选择与校验

导线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经济运行,所以线路设计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效验很关键。导线截面的选择,要求年运行费用最低,符合总的经济利益。关于这点是考虑电网各方面因素,进行技术比较和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的。导线截面的校验,架空线导线的选择一般选用钢芯铝绞线,原规程中线路的温升按40℃设计按70℃校验,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按长时允许电流及电压损失校验。但对于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平衡点考虑时,关于校核时采用的温度问题,原规程中线路的温升按40℃设计按70℃校验,如负荷达到一定值后,我国规程规定,钢芯铝绞线的最高允许温度一般采用70℃上限。现今我们大多数情况是要考虑线路增容改造问题、全线路换线改造或重建线路工程,成本是很高的;根据式(2)我们可知,如果现实中这种超过70℃上限的情况时间较短,负荷增长趋势又较缓,这时不妨将线路的温升按40℃设计,按80℃上限校验。这样的好处是,正常情况下将线路的温升由70℃升高到80℃,线路的输送能力可提高20%左右,这时的线损在1%-1.4%之间,也是可以接受的;(当温度达到100℃时,线损在2%-3%之间),而且导线受热后股与股之间被拉长结合会更紧密,导线的强度会增加一些。所以,在今后遇到这方面问题时,我们可以按80℃上限考虑,这种做法可以加以应用和推广;但是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后,线夹、连接点的发热要考虑进去,交叉跨越点导线间距离也要注意校核。

OPGW复合架空地线的选择

设计规范5.0.8关于OPGW复合架空地线的选择,这是新规范增加的内容。一般来讲,线路设计要抓住最重要的两点:(1)最大短路电流;(2)最高温度。在抓住这两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各方面充分必要条件。鉴于多年来的经验,线路导线的舞动和抗疲劳应在今后的设计中给于充分的措施考虑;在风口、线路高差大等地区,绝缘棒的装设可谓是一种有效措施;另外导线在选型上也应给予充分兼顾。

绝缘子

多年来瓷质绝缘子盐密度不断在增加,线路的绝缘一直在加大和提高电弧爬距,这一点与我国的环境在不断的恶劣不无关系。目前在较准确的核对线路环境后,采用正常的瓷质绝缘子串仍为首选;如考虑环境变化较快,可再增加一片绝缘子,但这时的线路造价将升高。对复合绝缘子我们是一面应用一面观察和摸索,复合绝缘子的最大问题出现在结合面,即复合材料与金属(球头)结合面、复合材料与绝缘子芯材的结合面,目前国内线路大多数复合绝缘子出现问题均在这两者之间;这两个位置结合不好是影响其耐用性的关键。以复合材料与金属(球头)结合面出现问题为多。因此,绝缘子的选用上我们要精确慎重的加以分析和选择考虑。

基础

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铁塔基础应按塔基所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一些地下情况较复杂(如旧河道、采空塌陷、地下积虚、流沙、地震带等)地区,设计上应考虑充分的防护措施。例如110kV申月线在施工焦庄地段就遇到了沙土地质情况,经过与基础的设计单位商榷,采取加深加宽基础,并采用毛石砂浆铺一定厚度等措施,在今后的运行中要提醒外线车间注意观察。目前,供电线路多为城乡建设让道,线路通道设计规划成为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可用性、实效性的关键;输电线路的设计应紧密的与当地城乡规划部门联系沟通,以多功能为优选。同塔多回路是今后供电线路的发展方向;简单的讲:如果不考虑土地问题,多回路线路设计并不省钱,但若考虑土地征用费用,单回线路设计仅征用土地一项造价就大的惊人,在土地占用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电力线路设计上要解放思想,尽量按多回路设计供电线路。

结论

通过对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相关内容的学习,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理解和掌握6kV-110kV电压等级线路设计方面的内容,比较与老规程的差异,对我们今后在线路设计、方案制定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工作很有帮助。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6

1关于主电路的优化设计

在对电器的设计中,要等到客户对电器的线路的控制要求下达以后,再根据要求,结合当前的资金限制,以及现有的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同时具备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设备配置。在控制线路的设计操作中,首先应该对主电路进行优化设计。因为主电路是控制线路的设计基础,它是整个设计线路的总领,在运行过程中,起到绝对的领到地位,和支配地位。因此,主电路设计的优劣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器的正常运行和控制线路的设计和控制器编程工作的复杂、难易程度。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对主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把设备的设计问题进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基本的问题。当我们了解电气的控制线路的设计之后,就需要根据现行的控制任务进行认真的,具体的,谨慎的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案。比如,在对发动机的电气的控制线路的设计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所需要的电动机的控制是点动控制、连续控制还是正反转控制等。只有全面的对电器的设备需求有所了解后,才能正确的处理问题,实现主电路的优化。在对电气的主电路的优化设计中,我们可以借用,或者说参考已经熟悉的电路设计。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完善的设计其它线路的优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点,就是要注意及时利用工作原理来进行分析。当在操作过程中,遇到挫折或是瓶颈时,我们应该查看电气控制图。比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及到的电气原理图,以及电气接线图。这些图画的功能,可以帮助更好的了解问题,排查麻烦。也就是当你不知道怎么办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查看工作原理图,然后再考虑把它转化为控制电路图。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电气控制线路的优化设计。

2控制电路的优化

我们知道,一件电器的运行,需要各个零件的集体配合。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木桶效应一样,如果在设计中,存在一些短板,那么,电气线路的整体优化效果就会不如人意。因此,在对电气的主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之后,我们也应该对其它部分进行整合与优化。比如,对控制电路的优化。当电气线路的主电路设计出来后,我们应该认真的,具体的对其探讨和分析,把对电器的控制转化为对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控制,也就是提出更为适合的控制要求,然后进行控制电路设计和优化。对电气的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是我们进行控制电路设计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只有认真分析主电路的设计,并且结合实际,完备的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手段,才能得到具体的控制线路。当然,就像对主电路的优化设计一样,我们同样可以用已知的或熟悉的控制电路来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因为在很多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虽然设备的运行不同,但实际上,其中的控制电路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已知的电路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解决当前的问题。这样,可以简化我们的设计工作,节约操作用时,提高工作效率。

3控制方法的优化

俗话说,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彻底解除病症。在对电气的控制电路的优化中也同样如此。选择对一个正确的控制方法,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简直就是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谨慎的选择控制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一定要符合要求进行选择的。比如,如果选择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手段不合适则会使控制电路的设计工作复杂或难以进行。举个例子,在对一件电器的设计中,选择手动控制,还是自动控制,就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如果是设计走廊的声控灯那么,灯亮以后的熄灭,就需要线路的自动控制来进行。如何选择手动控制,就会加大人们的操作,那么显然,这样的设计,就是不合理的。再比如,一件电器的手动控制和时间控制,同样也需要根据实际来正确选择。在煲饭的电压锅中,人们所需要的,就是食物烹饪结束之后,能够自行关闭电源,这样,既可以便捷的通知我们食物的烹饪状况,又可以节约电能。由此可知,电气的控制方法的选择,对于电气控制线路的优化的重要性。

4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优化

在电气的控制线路的优化中,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优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主要是通过触点之间的接触运作,进而控制电气设备而运行的。也就是通过常开触点以及常闭触点二者组合而成的。通过一些物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对接触器的控制系统的优化。比如,当几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所控制的电器线圈就能通电,这时可以使几个常开触点采用并联的方法来实现。而当几个条件同时具备,使电器线圈通电,可以使这几个常开触点串联,进而能够正常运行。复合按钮的使用,也可以促进控制线路的优化。也就是说,当控制要求中,有一次动作要求连续进行几个动作指令才能完全进行时,就可以采用复合按钮。比如,在日常的家居电器中,很对按钮都可以采用复合按钮。最常见的就是电源的开启与关闭功能,时间预约与时间增减等等一系列情况。

5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气控制线路的概念,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优化三个方面着手,对电气的控制线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对电器的主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优化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优化设计,有助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有助于节约能源。

作者:吴桂林 单位: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勘测定位;方案

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渐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作为配电效益优化的重要措施,能够在配电需求上形成针对性线路体系,对配电线路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善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结合电力系统现状形成针对性低压配电线路体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思路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电力系统配电需求,在该基础上形成针对性配电线路体系。尤其是在高压和低压线路档距设计的过程中,要明确线路架设位置,使其避开通信设施,最大限度降低线路对通信设备的影响;要结合配电状况对配电室内部设置进行完善,做好高压设备与的低压设备中的保护;要做好线路的绝缘保护,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及隔离装置最大限度降低进户线事故,这是新时期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关键。

2低压配电线路的勘测定位

2.1严格依照要求,做好路径选择

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线路设定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其经济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其具体包括:(1)远离环境恶劣区域,保证线路设置在条件良好、设施良好的环境中,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因素对低压配电线路的影响;(2)设置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线路交叉,选取工程造价最低、工程效益最好的方案进行线路架设。尤其是要把握好低压配电线路与道路侧、厂房、仓库等区域的设置,要减少跨转角,做好线路隔离保护;(3)要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路迁移,保证线路设计一次到位。低压配电线路选择时必须在上述基础上结合用户分布状况设置好接引点,从而形成最优路径,从根本上提升低压配电电经济效益。

2.2进行杆位测定,确定线路位置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杆位点进行明确,依照要求确定杆位是否合理,从而保证配电效果。要结合配电所、变压站和用户分布点位置确定电杆的首端和终端,在该基础上计算杆位距离,依照国家规范标准对中间杆的位置进行选取。10kV配电线路中居民区间杆位置选取时需要控制在50m以内;非居民区中间杆位置选取时需要控制在80m以内。中间杆架设线路出现交叉时,要保证交叉点在被交叉跨越物的下放,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线路交叉危害,提升低压配电线路的可靠性。而新杆设置与旧线路出现交叉时,要在倒杆间隔基础上尽量保证其靠近交叉处旧线杆。

3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内容

3.1线路设计方法

不同的线路设计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低压配电电效果,人员需要结合低压配电环境合理选择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方法,在该基础上构建针对性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效果。当前常见的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导线弧形垂直法、剩余电流保护器法、防雷措施预测法等。(1)导线弧形垂直法:该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低压配电线路敷设效果,形成最优敷设方案。导线弧形垂直法主要通过导线最低点与地面垂直弧面确定线路承受电压范围,在该基础上确定低压配电线路电压指标,对配电线路节点位置进行设定。该方法运用的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导线负荷,形成最佳线路位置;(2)剩余电流保护器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剩余电流保护实现低压配电线路可靠性的提升,常规保护装置主要为机械化电力保护器或组合电力保护器。该装置能够终止低压配电线路中剩余电流的传输,使上述电流回转到二次传输中;(3)防雷措施预测法: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时要把握防雷措施预测法,依照该方法对线路进行设计和调整,做好线路控制。雷电是影响低压配电电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容易造成线路损坏,严重时甚至导致电网瘫痪。防雷措施预测法要求结合近年来低压配电线路雷电事故设置好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防雷金属套等,做好雷电防范,提升线路可靠性。与此同时,人员还要选取防雷性能较好的低压配电管线,严格依照安全需求设置好线路接地,从而有效预防雷电的袭击。

3.2线路设计内容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时要依照线路设计方法形成针对性编制内容,其具体包括:(1)线路编制依据、线路状况、线路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参考依据及标准、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等;(2)线路设计状况,即线路起始位置、中间杆状况、线路位置参数、线路电压等级等和线路周围环境,即线路周围地形、线路周围气候、线路去污状况等。要在上述状况下确定线路的走向长度,最大限度减少线路交叉、线路转着和线路重叠,形成最优的线路转角,从而降低低压配电线路成本,提升线路输电效果。一般导线排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水平方式实现,多线路导线可以结合状况适当选取水平方式、框式方式排列、同回路垂直排列等。低压配电线路敷设过程中对不同型号的导线、电缆线、保护装置、杆塔装置等需求量较大,对线路机电设备要求较高。为了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各项敷设任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依照低压配电线路状况合理选取机电设备,确定机电的安全系数、机电运行能力等。要对机电装置的运行效果和使用空间进行分析,结合具体任务需求做好机电设备的安置,使其顺利应用到线路敷设中。常规线路敷设的过程中对线路杆塔基础要求并不严格,只需要结合状况进行简单设计即可。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线路环境及线路输电要求分析线路杆塔基础承载力,形成科学的杆塔基础设计方案并进行针对性数据测试,确定杆塔是否能够承担线路配电任务。占道走廊区域内的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时要使用水平垂直保护法对线路进行保护,将线路一端放置在杆塔顶端,而另一端接地面悬挂,最大限度降低可能出现的低压配电线路故障。

4总结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线路设计方法进行明确,在线路设计要求上对线杆位置进行勘测和确定。与此同时,要在该基础上合理把握导线弧形垂直、剩余电流保护器、防雷措施预测等内容,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线路敷设细节,从而全面优化线路设计状况,从根本上提升低压配电效果。

作者:高惠梅 单位:四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熊江,李树庭,魏素军.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造价统计及校验优化软件[J].建筑电气,2009(02):10-16.

[2]于群,张智宇,于梦瑶.低压配电线路保护装置的设计[J].电气应用,2015(07):72-75.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无线数字发射器FSK

1无线数字发射电路

无线数字发射电路采用无线发射芯片TRF4900。TRF4900是TI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的、低价格的、能提供完全功能的多通道FSK发射器。芯片能满足在欧洲868MHz频带和北美915MHzISM频带的线性(FM)或者数字(FSK)发射应用。单片发射器芯片工作电压2.2~3.6V,典型发射功率为7dBm,并具有低的功率消耗。24位直接数字合成器有11位DAC,合成器有大约230Hz的通道空间,允许窄带和宽带应用。两个完全可编程工作模式--模式0和模式1,允许非常快地在两个预先编程的设置之间转换(例如发射频率0或者发射频率1)。芯片内集成压控振荡器(VCO)、锁相环(PLL)和基准振荡器,仅需要极少的外部元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电路。TRF4900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到TIMSP430微控制器。发射器的每一个功能块能够通过串行接口编程设置其功能。TRF4900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TRF4900应用电路

2与微控制器连接电路

TRF4900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到TI的MSP430微控制器,如图2所示。

TRF4900的引脚23(LOCKDET),PLL锁相检测输出,有效为高电平。当LOCKDET=1时,PLL锁定。引脚11(MODE),模式选择输入,器件在模式0和模式1的功能能够通过串行控制接口的A、B、C、D字编程。引脚12(),睡眠控制,低电平有效。当=0时,控制寄存器的内容仍然有效,能够通过串行控制接口编程。引脚14(TX-DATA),数字调制输入,为载波的FSK/FM调制,高电平有效。

串行控制接口是一个3线单向串行总线(CLOCK串行接口时钟信号,DATA串行接口数据信号,STROBE串行接口选通信号),用来编程TRF4900。接口内部的寄存器包含所有用户可编程变量,包括DDS频率设置,也包括所有的控制寄存器。串行接口的时序如图3所示。

在CLOCK信号的每一个上升沿,DATA引脚端上的逻辑值被写入24位的移位寄存器。设置STROBE端为高电平,编程的信息被装入选择的锁存器。当STROBE信号为高时,DATA和CLOCK线必须为低。因此,STROBE与CLOCK的信号是不同步的。串行接口能被编程工作在有效状态或者睡眠状态(待机模式)。

图3串行接口时序图

3TRF4900的设置

TRF4900的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是基于用数字办法产生正弦波信号的。DDS由累加器、正弦波查找表、数/模转换器、低通滤波器组成。所有数字功能块的时钟由基准振荡器提供。DDS利用一个N位加法器从0到2N计数,根据在频率寄存器中的数据转换规范产生数字阶梯波,来构造一个模拟正弦波。N位计数器的输出寄存器的每一个数字,用来选择正弦波查找表中相应的正弦波数值输出。在数/模转换后,低通滤波器用来抑制不需要的寄生响应。模拟输出信号能用来作为PLL的参考输入信号。PLL电路根据预先确定的系数倍乘基准频率。

基准振荡器的频率fref是DDS的采样频率,同时也确定最高的DDS输出频率,与累加器的位数一起,可以计算DDS的频率分辨率。TRF4900的最小频率步长可由下式计算:

Δf=N×(fref/224)

24位的累加器能够通过两个22位的频率设置寄存器编程(A字确定模式0的频率,B字确定模式1的频率),同时寄存器的两个MSB位设置为0。因此,DDS系统的最大位权减少到1/8,如图4所示。

这个位权与VCO输出频率(fref/8)×N相适应。根据在MODE端的逻辑电平,内部选择逻辑装载DDS-0或者DDS-1频率到频率寄存器。VCO的输出频率fout是由DDS-x频率设置决定的(DSS-0在A字中,DDS-1在B字中),VCO的输出频率fout计算公式如下:

fout=DDS_x×N×(fref/224)=N×[(fref×DDS_x)/224]

如果选择FSK调制(MM=0,C字,16位),则8位FSK频偏寄存器能被用来编程2-FSK调制的频偏。频偏寄存器的8位在24位DDS频率寄存器中,LSB设置为0,总的FSK频偏由下式计算:

Δf2-FSK=N×[(DEV×fref)/222]

因此,2-FSK频率由在TX-DATA上的电平设置,计算公式如下:

fout1:TX_DATA=low=N×[(fref×DDS_x)/224]

fout2:TX_DATA=High=N×[fref×(DDS_x+4×DEV)]/224

这个调频输出信号用来作为PLL电路的基准输入信号。2-FSK调制信道宽度(频偏)和信道间距是软件可编程的。最小信道宽度和最小信道间距取决于RF系统频率设计,中心频率fcenter=(fout1+fout2)/2。当FSK发射时,中心频率fcenter被认为是有效的载波频率。

锁相环由相位检波器(PD)、鉴频器(PD)、充电泵、VCO、外接的回路滤波器和在反馈回路中的可编程的预分频器(N分频器)组成。当使用外部VCO时,x-VCO位将被设置为0。分频器是可编程的,分频系数N能由C字设置成256或512。

功率放大器(PA)能够由在D字中的P0和P1两位编程,提供可变的输出功率电平。

图5串行控制字格式

TRF4900的控制字是24位。第1个引入位是最高有效位(MSB),完成对TRF4900的编程;4个24位的字必须设置,即必须设置A、B、C、D字。图5给出定义的4个控制字。表1、表2和表3描述每个参数的功能,表4为在FSK模式下的发射频率。

表1模式0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0-PA[10-9]2功率放大器模式

P1P0

00=失效

01=衰减1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0=衰减2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1=衰减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失效00b

0-VCO[11]1在操作期间,这个引脚端将总是被使能(1=使能),除非使用外的VCO失效0b

0-PLL[12]1使能PLL,1=使能,0=失效失效0b

表2模式1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1-PA[10-9]2功率放大器模式

P1P0

00=失效

01=衰减1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0=衰减2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1=衰减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失效00b

1-VCO[11]1在操作期间,这个引脚端将总是被使能(1=使能),除非使用外部VCO失效0b

1-PLL[12]1使能PLL,1=使能,0=失效失效0b

表3辅助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字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DDS-0A字[21-0]22模式0DDS频率设置0全为0

DDS-1B字[21-0]22模式1DDS频率设置0全为0

DEVD字[20-13]8FSK分频率寄存器0全为0

APLLC字[20-18]3捕获频率的加速因子

A2A1A0

000=1

001=20

011=60

111=1400000b

NPLLC字[17]1PLL分频率

0=256

1=5122560b

MMC字[16]1调制模式选择。为FSK数据输入设置

TC-DATA引脚端行为。

0=FSK/FM

1=不使用FSK模式0b

表4在FSK模式发射频率(MM位设置为0)

引脚端发射频率

STDBYMODETX-DATA

100fout=fref×N×(DDS_0)/224

101fout=fref×N×(DDS_0+4×DEV)/224

110fout=fref×N×(DDS_1)/224

111fout=fref×N×(DDS_1+4×dev)/224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电子线路体系课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创新; 仿真设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102- 02

1 传统电子线路教学模式凸显弊端

在传统的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教学中,工程应用是该类课程教学的宗旨。学生要想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学好电子线路这类课程。对于这类课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无疑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日常教学和学生表现的情况了解到,目前电子线路类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难以入门、学习起来困难、很多概念难以理解、对所学知识无法应用等,使很多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究其本质,是电子线路课程内容繁杂、不直观,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一个形象的有机联系。

电子线路教学实践过程中,包含着各种重要的电学基础定理、电路分析过程、电路体系测试与性能,这些都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来验证得到结论。但电学基础实验设备价格一般比较昂贵,一般高等学校不大可能购置如数字存储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电子线路实验不仅需要大量的电子器件等实验器材,而且有些实验测试设备不能达到应有的实验精度,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由于即使错接一根导线也可能导致实验设备的损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受测试仪器本身性能和电子实验器件的限制,很难从容地显示各种电路的分析过程;也无法将测试仪器上的曲线及数据及时保存和打印;更难以复现诸如频谱分析、网络分析、多路数字信号等电学过程等。由于设备问题,有些数据也会偏离正常值,从而混淆了对电路的理解,影响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的理解,失去了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2 电子线路仿真对电子线路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各个高校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使得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采用电子仿真软件后,理论课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电子理论教学中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种电子仿真软件不断涌现,大大简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与传统实验相比,电子仿真软件不需要附加实验信号源、电子测量设备,但与实际电路运行结果相同,可以进行任意设计电路,进行运行、数据分析,并且其实验数据和技术指标都是真实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把笨重而昂贵的实验仪器搬进课堂,也可以随着同学把实验室搬到各地。

通过课堂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融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真实情境,观察隐藏的电特性及实验现象,具有安全性能高和利用虚拟实验仪器节省经费等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的电学概念,并进行各项实验。这使得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穿插实践教学内容,直观性好、学习效率高,激发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电子设计大赛的积极性。通过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3 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中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刚学习电子线路类专业课程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学习难度的日益加大,其热情也会随之降低。在学生中,不乏有对电子线路课程专业知识的神秘感、好奇心和自信心,但又缺少对所学知识学习的持续能力。而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正是自主学习消化理解和需要长时间探索的基础类课程。因此,结合课程学习和学生特点,不能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这样就错过了抓住学生兴趣的好时机。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课堂和专业实验室相结合的教育新技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跟随老师同步实验。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教师指定的仿真,可以自行设计电路,可以对比不同的输入变量仿真出各种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理解课上所学内容。

4 紧密加强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传感器、单片机原理等课程。而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内容也涵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中大部分所学课程。因此,仅靠单一科目的学习无法满足项目实践的需要。而一个综合项目需要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各个学科单项实验室,这给综合项目设计带来了困难。而电子线路仿真得益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在非实验室场地也可完成各种所设计的电子系统。电子线路仿真自带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几乎所有电子线路类课程所需器件,不会出现因器材、仪器、仪表不足而不能实验的缺憾。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大大推动电子线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5 结 论

本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和计算机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与完善电子线路教育教学体系。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就已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电路方面的课程与实验,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目前已经开设电子线路仿真设计、电子线路板制作、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课程及其课程设计。围绕电子线路体系课程,诸如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等课程设置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使课程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衔接与交融,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辉. 传统电子学教学和现代EDA技术的整合[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98-101.

[2] 蔺智挺.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57-159.

[3] 方亮,吴文全,宋胜锋. Multisim电子线路仿真设计软件的教学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71-73.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10

一、改革的背景

毕业论文既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同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应该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实际的人才培养环节中却存在着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需要等问题。究其原因,很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对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改为旅游线路产品设计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一)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的特点是应用。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的区别在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比普通本科院校大,而且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行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导性,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等培养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和外语沟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由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与企业行业接触的机会少。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时出现理论为主,论文选题比较空泛,既没有自己的观点而且毕业论文的实际价值也比较小。而毕业设计则是要求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之时,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习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统一,完成自己的线路设计与营销。

(二)满足社会与企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中也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旅游企业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急需能够直接参与和适应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并且自己动手参与整个线路设计与营销过程,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开拓思维,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更好地锻炼了社会与企业所需的素质与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因为毕业实习监管不严,并没有真正到旅游企业中进行实习,而是找个相关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章了事。由于没有在旅游企业中的实习经历与前期的准备和训练,再加之现在网络资源与报刊杂志的便利,毕业论文写作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形成空泛之说,既无针对性又无实际价值。另外一种是毕业论文的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严重。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就题论题式的提问,学生通常背一背论文就可以应付,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并无太大帮助。毕业设计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要完成一条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与营销,涉及旅游管理专业所学的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游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学等核心理论课程,而且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资料分析团队分工运作,再到整条线路的市场宣传与营销,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自动性与积极性。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提高。

三、改革的思路与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的鼎力合作之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工作与2012年正式启动。本次毕业设计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进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与能力,依托校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教师与学生的优势与能动性,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一体化形式的思路。要求学生以团队方式运作完成以成都出发至周边2-3日游的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与营销方案。所设计的旅游线路产品可是观光旅游线路,也可以是专项旅游线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而且要求旅游线路产品应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必须是旅行社常规经营线路以外的产品。

(二)实施方案

1.明确目标,统一认识

对我校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最初很多同学与老师不是很能接受。学生觉得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相比,需要实地考察,花费时间与资金。而且是团队运作方式,协调容易出问题。教师方面,有老师认为毕业论文改设计增加了自己的指导工作任务与难度。因此,在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专门成立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企业代表、指导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并且与师生进行多次会议与座谈,让大家明确此次改革的目的与意义,统一思想与认识。

2.学生分组,下达任务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64名同学按照8人一组自愿组合的原则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该小组线路产品的总体方案。其余小组成员依次负责旅游线路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构成要素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费用核算与市场报价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旅游行程、旅游线路产品的市场营销方案、旅游线路产品的途中导游词、以及景点导游词。指导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小组下达具体的设计任务。每位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经历以及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选择任务。

3.实地考察,设计线路

每个小组内部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围绕以设计成都出发至周边的2-3日的短途旅游线路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旅行经验、实习经验以及相关书籍与网络资源等等,初步拟定出本小组旅游产品线路。然后由组长率队分赴成都周边进行线路的实地考察。在完成实地线路产品踩点、踩线等的实地考察之后,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分工完成任务,再由小组长提交总体方案。

4.优选线路,统一营销

在8个小组提交定稿以后,学校邀请旅游行业的专家、旅行社的企业家以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对8条线路根据线路产品的完整性、创新性、可操作性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答辩,最后优选出一条旅游线路产品。再根据这条线路产品的营销方案,由64名同学通过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师大校园旅行社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这些平台,共同实施完成该营销方案。

5.组团游览,综合考量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宣传营销结束后,通过师大校园旅行社组团进行游览。而且被选出线路的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旅行团的具体运作与安排,如旅游团的计调工作、导游工作以及市场协调工作等。最后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成绩按照项目评选和营销业绩,以及个人在小组中承担的工作量与任务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四、改革的启示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发电厂,一次部分,主接线,短路电流

 

1 前言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在发电厂中,电气一次系统是主干系统,处于关键的地位。可靠、优质的一次系统设计对于整个电厂的运行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以河北华峰沧州热电厂为例,论述了火电厂一次部分设计的关键问题。该热电厂位于沧州市西北方向双官亭村北,地形平坦、开阔,试桩场位置在厂址北部。厂址北侧有朔-黄铁路东西向通过,南侧有沧州市环城公路,交通便利。

2 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或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起来,表示生产、汇聚和分配电能的电路。主接线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主接线的拟定正确与否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等都有重大影响.

本设计规划建设4×300MW供热机组,厂内设置220kV配电装置,远期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共6回出线,母线穿越容量600MW。四台机组均以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方式接入220kV母线。论文参考网。

本期设计建设2×300MW供热机组,220kV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接线,2回出线至姚官屯变电站,每回出线的最大输送容量为530MVA,每回出线的导线截面为2xLGJ-500/45。采用双母接线方式,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灵活性较高,各个电源和各个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2]。

本期设计起动/备用电源采用架空线引接于本期220kV配电装置。

结合对该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负荷大小,系统备用容量等因素的分析,对各种接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后,遵循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最终接线方案如图1所示。[雨林木风2]

图1 电气主接线图

3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是电力系统常见的严重故障,它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还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损坏电气设备,因此在发电厂及整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进行短路电流计算[1]。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可以确定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路的措施,对于选择电气设备,设计配电装置及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及接地装置的设计均需要计算短路电流。

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容量和接线按本工程设计最终容量计算,考虑电力系统远景规划;短路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验算,若其他种类较三相严重时,按最严重的情况验算;计算短路点选择通过电器的短路电流为最大那些点[3]。

短路电流计算接线图如图2所示。对图中五个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图2 短路电流计算接线图

表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线路设计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公路设计景观设计新理念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er requirements were requested for highway capacity and driving quality, and the new highway design concept has been gradually accept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 highway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new concept

中图分类号:F54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进入新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公路设计理念核心内容“安全、舒适、和谐、经济、美观、耐久”,不仅要求公路具有优良、耐久的工程质量,而且还应具有优美的流线线型、新颖的构造物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路域自然景观,使司乘人员感到安全、舒适、流畅,让人们置身于舒适优美的公路自然环境之中。设计是公路建设的核心,而理念是设计的灵魂。结合公路设计的灵活性,从公路总体设计、选线、景观设计、路基防护等方面,阐述设计新理念的概念。

一、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设计新理念。从国家总体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等角度, 重视路外居民和公众的感受,考虑地面以下的地质、文物、矿藏等建设条件,重视公路与沿线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等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论是国省干道还是旅游公路,安全问题始终是最主要的问题。因此通过适当改善路线平纵线形,采取必要的工程处理以及设置完善、可靠的交通安全设施,以确保公路结构本身的安全稳定,消除道路上的事故多发点和道路安全隐患,为行车、行人提供安全保障。公路景观设计应重点体现对原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原始地貌,使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景观设计入手,例如公路沿线局部路段的优美自然风光,可将其露在行人视野范围内。从公路结构入手,路基边坡应以曲线边坡为主,挡墙宜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渐变且与路线线形吻合。

二、选线设计

㈠路线方案的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长度、工程量、投资等方面。但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应强调安全、环保等因素。总之,路线方案选择,除应做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外,还应做到安全选线、环保选线,提倡节能选线理念。节能选线主要应考虑以下三项原则:①营运里程最短原则。②交通主流方向原则。充分考虑交通主流方向和重车构成比例,并在计算营运里程时以交通量为权数;③减少中间控制点原则。根据拟建公路项目的功能,合理确定走向控制点;对于重要的干线公路,应尽量减少中间控制点,以降低大量过境车辆的绕行距离。公路线形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者间的关系,做到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如果应用节能新理念,就应在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中寻找节能的平衡点。纵向的坡度对车辆的耗油影响很大,坡度与油耗两者呈几何关系。因此,降低纵坡就成为节能优先考虑的因素。但纵坡的降低常常会带来平面线形的增长,增加油耗。能使总油耗最低的平纵面结合点就是节能的平衡点。这一点在平原微丘的地形上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但在山岭重丘区就十分重要。目前,在山岭重丘区的线形设计中增加桥隧比例的做法,不仅避免了大填大挖,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是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中寻找节能平衡点的一种体现。

㈡指标掌控

已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对于环境保护、耕地占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是由于片面追求高指标造成的, 有些是由于机械执行标准规范造成的。公路设计者需要在深刻了解规范条文实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基本原则是:主要指标强制执行、次要指标灵活掌控,突破指标论证使用。主要指标一般也是由很多影响因素和计算参数确定的, 凡涉及到安全性的指标或者技术参数,如最小曲线半径,应严格执行或从严掌握。另一方面,规范指标的确定对这些影响因素一般是采用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代表性的通用值,而当实际条件变化时,在满足规范指标本意的基础上,极限指标值也可以是变化的,也就是说,边界条件的变化为灵活运用指标提供了余地。对于次要指标,一般是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从美学等角度提出的在一般情况下也应尽量遵守标准规范要求, 但当采用规范要求指标将在能源、环境、生态等方面付出较大代价时,则可以灵活运用。对属于好中求好的先行指标,如直线长度,可以适当突破。

三、公路景观设计

公路景观设计是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公路景观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公路线形和行车道、各种桥梁、立体交叉及沿线附属设施、道路两侧和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与装饰等。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的同时,遵循“以因地制宜为前提,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风格鲜明为特点,以兼顾效益为目的”的原则,以灵活、宽容和创作为理念,力求将公路建设与自然、人文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最终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双赢”。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①公路线性设计;②公路选线设计;③公路所形成的带状景观设计;④公路绿化设计;⑤互通立交、服务区及收费站的景观设计。①公路线性设计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时应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应满足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平、纵、横各要求应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景观缺陷。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公路交叉口设计时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分汇流的出入口应易于分辨,并通过标志、标线、绿化栽植等进行视线诱导。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宜设置于上坡路段,入口加速车道应设置于下坡路段,立交匝道内可绿化部分应进行绿化设计。上跨主要公路的立交桥、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应保证桥下净空要求。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②公路选线设计公路选线应合理确定与风景区的距离,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公路必须穿越森林、果园、绿地时,应以曲线通过避免以直线线形切割和贯通森林。应当充分利用沿途孤立大树、独立山丘、瀑布、古建筑等独立景观点作为主导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当公路绕避独立景观点时,宜将景观置于曲线内侧。旅游公路越岭线的垭口处,除应有广阔的视野外,还可根据当地条件,设置适当的观景台。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宜设置于海滨、湖滨、风景名胜区附近,其型式选择应有利于了望风景。③公路所形成的带状景观设计路线通过山间谷地、路基高度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填筑路基时对谷地通风日照等原有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高路堤方案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论证。公路通过森林区时应做好路基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设置深挖路堑式断面,力求拓宽双幅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原有林木。公路通过平原、水网区时应合理确定路基高度,沿线村庄稀疏、横向干扰少时,宜采用以低路基方案通过所经区域,确定公路桥位时应考虑保留有价值的岸边植物。公路沿途有影响到司机视线、嗅觉的烟尘、刺激性气体发生源时,路线应布设于发生源的上风向。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风格、色彩、造型应考虑景观效果,城镇附近、风景游览区附近的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应与周围环境一致,做到美观大方,并应注意与地域民族特征及生活习俗协调统一。④公路绿化设计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要以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为目的,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防眩树种要低矮、缓生、抗逆性强,单行间距一般以2m~3m为宜;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两侧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以落叶和常青间隔(5m~10m)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凌宵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⑤互通立交、服务区及收费站的景观设计从景观构在的角度来看,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都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占地最大,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这些位置的景观设计应综合建筑形式、地形特点、当地人文特点及园林布局等方面总体规划,全线各立交、服务区之间的风格应互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很多公路在这些部分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风格鲜明、构思各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园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类型。

四、公路设计的新理念

(1)灵活设计理念:公路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运用指标,而不能千方百计让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适合标准,往往是修一条符合传统标准的路,而不是修一条符合周围实际环境状况、满足通行能力和安全要求的路。

(2)宽容设计理念:公路服务主体是“使用者”,所以设计要处处从方便人的使用角度考虑,让“使用者”在行驶时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同时,要允许使用犯错,最低保证“使用者”犯错后不能以失去生命为代价。宽容设计理念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①人性化的线形设计—— —— —运行速度理论; ②宽容的路侧设计—— —— —路侧净区; ③宽容的边坡及排水设施。

(3)创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公路设计者的想象力、独创性及灵活性, 在运用技术标准时充分融入自己的考虑。公路穿过数个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生态区域地貌单元,连接着数个具有不同人文背景的行政地域, 在某些有观赏价值的路段设计成具有鲜明当地特色的公路景观特色带。在设计时确定公路景观设计的节点和序列形式,根据节点划分出景观单元,次级景观单元,路标,风景点和景观分水岭等特征点;然后在景观设计中结合各个层级景观单元的特点考虑相邻景观单元之间差异的大小,对其进行组合、归并,划分出风格各异、协调统一的景观特色带、景观特色点和景观过渡带,营造出形态、色彩和质地不断变幻的公路动感行驶环境。

五、结语

公路新设计理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每一条公路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需融入新理念,将自然、人和路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公路事业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风景区公路景观美学评价与环境保护设计.中国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2007.4

【2】陆旭东,鲁亚义等.长白山区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中外公路,2008.3

【3】王淍 ,陆旭东等.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建设中的植物保护技术.交通建设管理.2010.1

【4】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5】张祖刚.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建筑学报,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