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03 20:10:53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

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州人代会、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不久,召开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2004年的工作,全面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强化南部地区、北部山区人口控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的全面完成。下面,我就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如何做好2004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2003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了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经省人民政府考核,获一等奖。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同时,州计生委积极争取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支持,强化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在全州范围内建立了州对县市、县市对乡镇、乡镇对村委会的“黄牌警告”制度,实行政府对政府,计生部门对计生部门的双轨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决定》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并把各县市对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到位情况纳入“黄牌警告”制度的重点考核内容。州级财政对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由2002年的57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50万元不含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养老生活补助经费和教育“三免费”州级配套资金。各县市党委、政府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不同程度地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确保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营造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宣传教育工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三为主”工作中处于首要的地位。全州上下进一步强化了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一是与《XX日报》社密切合作,在《XX日报》一版联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专栏,刊登稿件52篇;与XX电视办了《人口扫描》专题节目,制作播出电视专题节目7期;与XX人民广播电办了《人口扫描》专题节目,播出节目52期,每次10分钟,全方位展示了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反映了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信息。二是与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局等部门配合,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XX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三是狠抓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各县市积极筹措资金,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品,分发分送到育龄群众家中,提高了广大育龄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与此同时,各县市还利用节假日、街天上街宣传咨询,出黑板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组织会员将计生政策编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群众中演出,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各县市出动宣传车365辆次,印制宣传单150余万份,出黑板报1500期,宣传工作延伸到了全州的村村寨寨。

三以完成责任目标为中心,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责任目标的完成

为认真做好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全州上下紧紧围绕州人民政府与省人民政府、州计生委与省计生委签订的责任目标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是早部署、早安排,增强工作的主动性。2003年3月26日

四认真做好农业人口少生奖励,强化南部地区人口控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

五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六强化计生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

高度重视计生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组织育龄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按省计生委的有关要求,将计生协会的工作纳入州计生委对各县市计生局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制定了《XX州计划生育协会2003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重视协会的组织建设,明确要求县、乡协会要有办公地点,村、社区及有条件的自然村有协会之家,做到县、乡两级有专兼职协会工作人员,县市会员人数应占总人口的11%以上,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积极争取省计生协会的支持,在XX组织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及XX市XX镇的“妇女发展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组织广大会员开展“学科技、用科技”活动,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服务,并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力量,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引导群众走少生快富之路。全州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已达1356个,专职工作人员455人,会员人数38.1万人。计生协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计生协会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2004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用党的十六大精神总揽全局,凝聚人心。要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宏观调控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能,制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落实好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黄牌警告”制度,实行政府对政府,计生部门对计生部门的双向考核制度,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开创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突出抓好少生奖励、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人口控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级组织的优势,推进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要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按州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启动艾滋病防治项目中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程。要认真抓好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创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开展生殖健康综合服务,落实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提供的各类技术服务项目,实现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基层基础工作。建立以村为主的工作网络和服务网络,是巩固发展“三为主”成果,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方法,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以创建合格村为载体,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责任,使村计生组织及服务网络,能真正担负起村生育计划落实、育龄妇女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及宣传教育等基础性工作,村计生协会对村计生工作过程进行监督,组织村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月走访管理对象、定期监护随访、双月服务制度等为核心的经常性工作制度和管理操作规范,认真落实二查、四查对象,提高二查、四查对象检查率。要严格按《XX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生育证》审批发放程序。一孩《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批准;再生育的《生育证》由县市计划生育局审查批准。实行生育证发放专用章管理制度,一孩生育证统一盖乡镇人民政府生育证专用章,再生育的统一盖县市计生局生育证专用章,建立再生育《生育证》审批发放公开公示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台帐,提高基层统计台帐运转合格率。基层统计人员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按《XX州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认真总结州计生委在建水西庄镇试点工作的经验,适时召开全州基层工作现场会议,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州基层基础工作。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州计生委和各县市计生干部联系各县市和乡镇计生工作的制度,把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计生干部身上,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加强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州级补助为辅的原则,严格按省计委、省计生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州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内容界定为县、乡计生服务网络建设的业务用房含附属用房,生活用房由各地自行另筹资金解决。建设规模根据项目所在县、乡的常住人口数确定,常住人口总数在20万人以下含20万人的县级计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100平方米以内;20万—50万人的控制在1300平方米以内;50万人以上含50万人的控制在1500平方米以内。常住人口总数在1万人以下含1万人的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业务用房控制在180平方米以内;1万—3万人的控制在250平方米以内;3万人以上含3万人的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内。人口基数大且已建立了乡级计生服务所的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要按有关规定,加大对服务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乡级服务所的硬件设施。今年,州计生委将采取州、县、乡三级配套的办法,筹措资金为乡级计划生育服务达标所配置更新一批设备,各县市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大对乡级服务所的投资力度,提高乡级服务所的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政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2年、2003年,州计生委采取乡筹一部分,县筹一部分,州补助一部分的办法,为XX、XX、XX、XX、XX、XX等县配置了计算机,今年将采取同样的办法,为积极性高的县市配置计算机。各县市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育龄妇女的微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计生系统的工作效率。

六重视计生协会工作,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计划生育协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育龄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多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协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协会的特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紧紧抓住活动和服务这两个关键,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服务,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重点,协调社会力量,开展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努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重视协会的组织建设,关心和支持协会的工作,尽力帮助和解决好协会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协会多开展适合协会特点的活动。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2

同志们: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台儿庄区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会热烈地祝贺!借此机会,向全区2.8万名协会会员和广大计生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刚才,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协会章程》,为今后协会工作地开展指明了方向,我本人完全赞同,也希望大家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协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计划生育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育龄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已成为发动群众自觉投身计划生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我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组织和发动广大会员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团结、动员和教育群众走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道路,协助政府为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区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经过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和广大会员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计划生育协会212个基层组织和2.8万多名会员的心血和汗水。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入世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以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更加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而且,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最广泛的群众性工作,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群众真正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计划生育协会作为党领导下协助政府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群众团体,更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势,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地围绕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独立自主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应当看到,协会工作的开拓和协会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和余地,全区各级协会组织和广大会员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强化做好协会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扩大先进面,缩小后进面,努力把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发挥优势,注重实效,不断增强各级协会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这是对协会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协会工作水平的高低、作用的大小,一要看是不是经常活动,二要看有没有良好的服务。所有搞得好的基层协会,都是紧紧抓住这两条。抓住了这两条,才能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和特长。在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围绕计划生育做群众工作,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群体优势。分会会员众多,又有联结家家户户的组织网络,只要开展活动和服务,就能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良好局面,不但可以推进计划生育,而且包括与此相关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家庭和近邻的种种纠纷等等,都可以迎刃而解。一般都能做到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以身作则,首先做到。这种示范作用,最有感召力和说服力,能够使广大群众自觉地效仿。二是知心交心优势。会员都是来自群众的积极分子,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对各家各户的情况最了解,关系也最密切,而且会员与群众又是地位平等、不存在“管与被管”的关系,由他们去做群众工作,最容易交心沟通,随时随地就把工作做了。这种优势,是许多基层干部所不具备的。三是技术知识优势。会员不乏有文化科技、生殖健康知识和致富经验,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由他们向群众传播知识,帮助群众搞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脱贫致富、创建文明幸福家庭,是很见成效的,能够起到推动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四是奉献和服务优势。会员只讲服务,不取报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不但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而且带头弘扬新的形势对计划生育协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特别是基层分会,应当根据群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更好地发挥优势、特长,扩大活动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向群众特别是育龄群众、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提供生殖健康的信息和服务上有所作为;在社区服务中,要关心计划生育困难户、下岗职工、流动人口,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上有所作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动员组织群众学政治、学科技、学文化、学法律,互教互学,移风易俗,在引导群众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维护社会稳定上有所作为;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积极参与村(社、居)民自治和社区民主建设,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上有所作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凡是对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有利的,政府顾及不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而协会又有能力做的工作,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只要紧紧抓住“活动”和“服务”这两个关键,协会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就能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大有作为。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协会理事的工作层次和工作水平刚刚诞生的新一届计划生育协会领导班子和理事会,在人员素质和组织结构方面,与以往相比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和加强,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于协会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既是信任,也是重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各位代表、理事的信任和期望。在新当选的理事中,多数是与计划生育工作紧密相联的单位和组织的代表,能够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协会今后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今后,区计划生育协会要带领各级分会完成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是很关键的。我想就这个问题讲三点意见,供各位理事参考。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协会的工作。有一批来自社会各界、各具优势和特长的理事,是计划生育协会的一大优势。理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代表大会决议,就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二是加强组织协调,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为协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协会工作的具体指导。协会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理事在推动协会建设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面对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大有作为。协会工作要有新的发展、新的局面,关键一点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各位理事要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出席本次代表大会的各位代表,反映全区2.8万名会员的意愿,选举你们担任理事会的理事,要深知责任重大,应当不负厚望,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协会和广大会员,奋发努力,共创未来。各位理事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实务实的作风,出色地做好协会的工作。其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挥集体的智慧,实行科学决策。计划生育协会是党领导的、协助政府动员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团体,协会的活动和管理应该按照《章程》的规定,在民主、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下进行。理事会是台儿庄区计划生育协会的领导决策机构,凡属协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部署,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经过理事会民主讨论,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策。各位理事有的来自政府有关部门,有的来自社会团体和专业机构,还有的来自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各位理事的专长,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提高理事会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才能履行好理事会的职责。要建立理事调研制度,每一理事都要承担一定的调研课题,并拿出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是理事们发挥优势和潜能、广泛参与协会工作的一种好办法。各位理事要根据本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意见,结合各自的业务,自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向理事会提交调查报告或工作建议,为理事会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新章程的规定,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年度的工作,提出下年度工作建议,讨论决定一些重要问题。各位理事的工作都很繁忙,但希望大家尽量把工作安排好,按时参加会议,以保证理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协会的日常工作,由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组织协调,认真抓紧抓好。第三,要加强理事之间的联系,为理事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计划生育协会的日常工作,主要靠常务理事会和办事机构运行。协会办事机构要主动做好同理事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及时向理事们通报工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收集理事的调查报告和工作建议,为理事们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所有理事会成员,也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为协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让我们着眼未来,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在促进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特有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五”人口计划和胜利实现“富民强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3

一、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1.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一般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对创新性、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应适当放宽条件。除有特殊规定外,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体育、建设等部门对本领域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服务,要研究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清理进入壁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尽快形成“1+x”服务业政策体系。市级有关行业或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及时对现有的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对需要制定专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的要抓紧研究制定,成熟一项,出台一项,为服务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尽快研究制定鼓励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3.加大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继续每年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物流、金融、旅游、商贸、楼宇(总部)经济、创意信息等六大服务业行业的发展,并根据财政状况和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同时,为了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引导力度,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奖励等多种扶持形式,在服务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市区服务业关键领域发展、薄弱环节改进,集聚区和规划布局内重点项目的建设,服务业国债项目、重大项目贴息补助的配套以及加强服务业工作、前期研究和推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优化使用结构,每年年初由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规模,汇总审核有关部门提出的资金使用方案,下达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跟踪监督资金到位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对各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需要安排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

4.贯彻落实服务业税(价)费优惠政策。根据中央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认真梳理和整合现有的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企业从事国家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符合规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所得,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所得,对于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的所得,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经认定的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试点物流企业和从事货运、拆迁、保险、知识产权、广告、会展等企业取得的业务收入,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对创意产业及其集聚区、新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和连锁超市、省重点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经地税部门批准,酌情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物流、连锁超市等企业在省内设立跨区域分支机构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可由总部统一缴纳。

根据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及时调整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服务业用水(除桑拿、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外)实现与一般工业同价;执行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实现商业用电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

财政、物价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政府有关清费减负政策,对涉及服务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并开展监督检查。

二、强化服务业的要素保障措施

5.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明确保障服务业发展用地;在制定年度用地计划时,要根据本地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服务业用地比例。对列为省、市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内的项目,在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时予以优先考虑。

鼓励企业“退二进三”。在××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已通过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依法取得工业、交通、仓储等土地使用权,符合××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法律、法规、行政规定及《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没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的,经审批可以通过改变土地或建筑物用途,从事除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住宅项目以外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对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具体参照《××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执行。

6.努力改善服务业融资环境。将服务业贷款比例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评价依据,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服务业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企业的授信额度。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探索逐步扩大收费权、股权质押贷款范围,继续探索农民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建立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制度,银行根据信用等级加大与担保公司合作力度,积极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与银行资金联动的长效机制。

7.加快服务业人才培育和引进。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既了解市情特点,又熟悉国际规则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职学校的作用,大力培养服务业急需人才;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服务业技能人才再培训、再教育;选派服务业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院校、知名企业接受业务培训。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按照我市设立的“人才突出贡献奖”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加快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金融商务、国际经贸等高级专业人才,按有关规定在住房、子女就学、户籍迁入等方面给予照顾。

三、加快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

8.大力推进物流业。以构筑大交通枢纽为契机,加快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对符合我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经营状况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且成长性较好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补助。

9.创新发展金融业。完善地方融资平台,引导发展创业投资公司,创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企业债券的发行申请工作。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培育力度;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入驻我市。对积极扩大信贷总量、积极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的机构予以奖励。推进服务业连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10.精心打造旅游业。加快旅游接待设施、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和海峡西岸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活动,加大旅游推介力度,提高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强旅游网络营销,促进与外地旅游网站之间的链接与合作,建立客源地旅行社信息网络平台。

11.着力提升商贸业。优化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加快传统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和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发挥在外××人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优势,通过××内外市场的互动发展,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虚拟经营等现代商贸流通形式。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和谐社区创建,提高新农村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

12.做大做强楼宇(总部)经济。科学合理布局市、区两级楼宇经济发展空间规划,加快对城区现有楼宇改造和升级步伐,推动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工程咨询、评估认证、科技中介、产权和技术交易等商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3.积极发展创意信息等其他生产业。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传输设施,加快发展数字电视、无线宽带网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信息传输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咨询、数字出版、动漫网络、数字化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于行业信息化改造的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共享平台。鼓励发展系统集成、信息工程监理、系统外包等信息技术产业。

四、积极引导服务业领域创新发展

14.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分离发展服务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二、三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高出部分由各地财政对该企业予以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企业为社会服务,其自用的生产经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占地面积较大的服务企业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如纳税有困难的,按规定权限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后,设立初期的3年内可酌情给予减征;其所购的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可以加速折旧。有关部门要对工业企业组建生产业企业给予支持,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提高办事效率。

15.鼓励服务业品牌建设和业态创新。引导服务企业强强合作和品牌嫁接,实现服务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良性互动,开发品牌的文化内涵,注重品牌内容和形式创新,形成一批品牌知名高、竞争力强的服务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开展现代服务业品牌的申报,对获得国家、省等不同级别的名牌企业,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奖励。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商贸营销手段,积极引进大型购物中心、综合百货等商贸流通业态。引导生产领域的服务和政府行政管理的服务实行外包,形成新的业态。

16.着力引导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突出集聚功能,积极打造一批公共生产服务、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务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和综合服务业等集聚区。编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选择一批已有一定基础、符合区域定位且发展前景看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列入省规划布局内集聚区加以重点培育。对列入省重点集聚区中的建设项目,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和投资贴息补助,县(市、区)也要给以相应的配套补助。集聚区中鼓励发展的服务企业,若纳税确有困难的,按规定权限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酌情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

17.推进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国有服务业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战略性重组,鼓励国有服务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支持社会法人、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文化科技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18.加快发展服务外包。根据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向,围绕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两种形式,重点发展信息、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外籍船舶修理等服务外包领域,引进从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跨国公司,培育一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努力创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重点培育基地。

19.积极推进服务领域标准化。在现代物流、旅游、交通运输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对试点地区和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暂不具备制定标准的服务行业,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服务规范和服务公约等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加强对服务企业的标准化培训,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20.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服务业工作情况汇报,分析服务业的运行状况,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督促检点任务的完成。每半年向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汇报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总结部署全市服务业工作,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通过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服务业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和问题协调。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加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

21.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为改变服务业工作部门分割和交叉管理的状况,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必须制定既有部门分工负责,又有统筹协调的服务业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配备力量、明确职能,加强对规划、政策、资金、项目前期工作和年度计划的统筹。年初,由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确定年度服务业重点工作,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有关服务业规划和政策,须经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咨询论证后,提交联席会议审议,重大事项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课题研究,编制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各县(市、区)要建立服务业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指导本地服务业发展。

22.加强统计考核。建立政府统计与行业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管理部门服务业统计力量,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健全服务业信息制度,做好服务业发展形势的监测与分析工作。

建立服务业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市政府对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服务业发展考核的权重。对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的服务业工作,要定期督促检查。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服务业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检查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工作绩效。各县(市、区)的服务业工作考核,主要对其服务业发展状况作出综合评价,并定期进行公布。

附件

××市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完善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一、总体要求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部门分工,责任到位;强化统筹协调,行动一致;紧密各方协作,合力推进;加强统计考评,提高绩效,推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机制框架

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安排一次专题听取全市服务业工作汇报,就全市服务业发展做出总体部署;每半年听取市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或服务业各口的专项汇报,研究协调重大问题。

市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和完善市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政府工作联系副秘书长和市发改委主任为协助召集人,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市政园林局、市交通局、市外经贸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局、市房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信息办、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市政府分管领导。按照分工,指导协调归口管理的服务业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职能部门。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服务业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完成统一部署的服务业重点工作任务,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行业协会。组建××市服务业联合会,加强对各服务业协会的工作沟通和指导,充分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各服务业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商务咨询、信息交流、标准制定和人才培训等工作,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三、职责分工

联席会议职责:每年年初制定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及成员单位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定期召开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服务业工作情况汇报,分析服务业的运行状况;督促检点工作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讨论审议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和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统筹服务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绩效评估;根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根据服务业联席会议的精神开展工作。确定年度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并将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组织论证和审核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服务业规划及政策,提交联席会议审议;编制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同相关部门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规模,汇总审核有关部门提出的资金使用方案,下达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跟踪监督资金到位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课题研究,编制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建立服务业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组织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服务业工作绩效和各县(市、区)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考核;组织实施服务业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事宜。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

1.市发改委:负责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和项目的综合协调,以及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承担市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市经贸委:负责全市商贸流通业、创意产业、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的指导协调。

3.市教育局:负责服务业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市教育行业统计工作。

4.市科技局:负责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协调。

5.市民政局:负责全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和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市社会组织的统计工作。

6.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负责全市服务业财税政策的制订、修改、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企业主辅分离工作。

7.市人事局:负责全市服务业人才工作的指导协调。

8.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服务业用地政策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9.市规划局:负责全市服务业空间规划,“退二进三”实施和指导工作。

10.市建设局:负责全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

11.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全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12.市交通局:负责全市交通物流发展,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市交通运输业统计工作。

13.市外经贸局:负责全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协调。

14.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牵头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电影业、新闻出版业等行业统计工作。

15.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卫生服务业的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实施卫生行业统计工作。

16.市房管局: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市住宅与房产业、物业服务行业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统计工作。

17.市体育局:负责全市体育服务业的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服务行业统计工作。

18.市统计局:负责全市服务业统计的组织和综合协调,做好服务业统计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监测分析工作。

19.市旅游局:负责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市旅游业统计工作。

20.市信息办:负责全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及统计工作。

21.市金融办:负责全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推进完善服务业企业融资环境。

22.市工商局:负责全市服务业准入政策及专业市场发展的指导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市知名商标认定、省著名商标推荐、中国驰名商标培育。

23.市质监局:负责全市服务业质量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市服务业名牌产品的认定,推荐服务业省级名牌、中国名牌。

四、统计考评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4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__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

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面临着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计生协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已成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计生协提出“生育关怀行动”,倡导的“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旨在通过扶贫济困、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人群得到关怀和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计生协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优势。一个网络是工作人员队伍网络,一个是由基层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组成的活动网络。经过多年的努力,省市、县协会工作人员队伍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都有了明确的编制、配备了一定的工作人员。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队伍建设是关键。落实“参公”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中组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组通字部[20__]28号文件,明确把计生协列入中央编办管理的群团序列和“参公”管理范围。因此,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基层协会解决编制、机构、人员的“三定”问题,出台相关文件,配强协会干部,即要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的作用,又要让年富力强、熟悉协会工作的同志保留下来,确保有人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2、坚持 “生育关怀”与“生育计划”两手抓。

要转变计划生育的实现方式,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和生育关怀是解决计划生育主要矛盾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等同视之,不可畸轻畸重。必须摒弃那种一味强调生育计划而漠视群众诉求来推行计划生育的习惯思维和陈旧方式,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依法抓好生育计划管理,也要像抓生育计划那样,将生育关怀作为新时期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营造“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

3、发挥好计生协会__参与和__监督优势,促进村居自治。

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建设新农村就会阻力重重。计生协会作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有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落实基本国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义务,也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监督村委会履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责任。同时,协会的广大会员是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分布在各行各业,根植于群众之中,能够及时地了解、反映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村两委当好参谋,使村两委做出的决策合村情、顺民意。因此,计生协会有能力组织群众对村务政务进行__参与和__监督。通过__参与和__监督,畅通__渠道,健全__制度,规范__程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进__法制建设,以此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邻里群众关系和谐和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个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能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发展,适应社情民意,满足群众所愿,计生协会组织一定能够大有可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主要集中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冲突上,越是基层部门这种冲突就越加明显。因此,基层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确立大局意识,自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明确规范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协调发展的共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整体水平,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立足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部门职责与统一规划的关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大局意识不仅是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且是判断轻重缓急和实行科学决策的一种智慧。马克思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工作规划和安排上,始终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既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要牢记部门职责,在整体推进中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十分重视,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这无疑给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形势,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计生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自觉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的今

依法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5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支持措施

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6

同志们:

根据昨天常委会安排,今天召开七个专业会议。我们将这七个会议压缩在一天召开,目的是为了改进会风、转变作风,少开会、少讲话,腾出更多时间抓落实、干到位。上午召开县委政协暨全县武装、人口计生促后进工作会议。刚才,石书记、李部长、李县长、王局长分别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坚持政治协商这个基本制度不偏离,切实提高政协组织参政议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年来,县政协立足全局,围绕中心,团结各界人士,认真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优势,坚持“围绕中心转,按照职能干”,同心同德,合力合拍,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在凝聚人心中多出力。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特别需要凝聚人心干事业,同心同德抓落实。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主动地把县委的决策,及时准确地宣传到社会各阶层,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及时地反映上来,夯实团结稳定的群众基础。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深入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为县委分忧、为政府排难、为百姓释疑。要积极引导各界群众,正确认识形势,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信心和勇气;要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的工作,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雄厚的优势,在科学发展中多作为。政协委员中专业人才多,观察事物较客观,研究问题有深度,所提建议有质量。做好政协工作,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位政协委员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彰显风采,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参谋优势,议大事、献良策、当高参。当前,政协组织要紧盯县委、县政府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四大”产业,破解“四大”瓶颈,推进“三项”改革,奋力开创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新局面的思路目标,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煤油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民办实事以及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重大课题,深入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协商讨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力求参在关键处,谋在点子上。要善于把政协委员献计与出力结合起来,既要反映情况,提出问题,又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摸实情,献良策,又要积极投身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要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优势,在重大决策中多支持。近年来,县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在一些重大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到了与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推进县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从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选择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县委政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科学决策和正确决策的有效实施。全县上下要重视支持政协工作,认真抓好县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全面落实;成立乡镇、社区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各项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采纳政协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反映的意见建议,切实提高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第二个问题,把握党管武装这个根本原则不动摇,努力推动全县武装工作科学发展

2009年,县、乡人武部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在基层阵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战备训练、兵员征集、双拥共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全县上下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武装工作的关系,努力推动全县武装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根本把方向,切实提升党管武装新能力。要严格落实“四个服从”和“七个决不允许”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确保军令政令畅通,确保党委各项决策有效落实。要坚持优先优厚、特事特办、实事实办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基层武装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各项保障。要按照巩固、发展、创新、提高的方针,帮助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等重点优抚对象解决好医疗、住房和生活困难,以及军官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局面。各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基层武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务必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决贯彻武委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武装工作的正确方向。县(乡)武装部要不断强化职能意识,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助手。武委会成员单位要围绕搞好武装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协作配合,抓好落实。

(二)抓重点求突破,努力开创武装工作新局面。建设一支组织巩固、政治坚定、军事过硬的民兵预备役部队,是人武部门的中心任务。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紧紧围绕“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抓好国防观念、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提高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发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当生产骨干、技术能手、行业标兵,为壮大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程度多作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武部门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建强快速动员、科技支前、城市防空、维稳反恐“四种力量”,完善预案,加强训练,全面提高执行任务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靠得住、用得上、打得赢。

(三)抓关键强队伍,着力强化武装工作新保障。要按照“用、练、养”结合的思路,坚持人武部和县委组织部共同考察管理专武干部的原则,把武装干部纳入全县党政干部管理范围,实行统一培养教育,统一管理使用,配强配优领导班子,不断加强专武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好双重领导、武委会、党管武装述职、专武干部教育培训等制度,严格实行专武干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对连续两年考核不达标或者是连续两年出现责任退兵的,坚决予以调整。要主动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健全有利于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形成军用民用兼容、平时战时一体、应急应战联动、市场战场双赢的国防动员格局。严格按照军分区关于加强民兵营连建设的指示精神,认真抓好基层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连部建设,巩固基层武装工作阵地。今年迎接检收的11个乡镇,要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全面达标;其它乡镇也要尽早准备,认真研究,主动做好工作,力争明年全县所有乡镇人武部建设全部达标,切实把基层武装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第三个问题,突出集中整治这个有力抓手不松劲,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对于今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县委、县政府本着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则,突出经常性工作这条主线,春节前和春节后都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开展了为期40天的集中整治活动。但从刚才王局长通报的情况看,一些乡镇的进展非常慢,有的甚至没有完全启动,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我们一些乡镇主要领导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以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寻找差距、鼓足干劲、背水一战、奋力突破,努力开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这里,我再强调四点:

一是思想认识要再提高。思想认识程度决定着工作的落实程度。之所以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我认为,主要是各乡镇在认识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麻痹松懈、松劲厌战、盲目乐观和侥幸过关。这是目前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会后,工作后进的5个乡镇,要认真对待,端正态度,深刻分析,自我加压,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其他乡镇要重新审视工作现状,实实在在地搞工作,切实抓好任务落实。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成为改变被动落后面貌的新起点,成为我县计划生育工作有新进步的新起点。

(二)工作力度要再加大。从通报的情况分析,可以说在计划生育工作的几个主要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工作形势,工作力度不大不行,按部就班更不行,而是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再掀计划生育集中活动新高潮,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变后进面貌,整体提升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集中活动结束后,进行阶段性验收,对工作欠帐大或工作水分大的乡镇,坚决实行责任追究,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来负,决不姑息。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 2011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WANG Zhibing[1], SUN Zhumei[2]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2] Library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ha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echnology first productivity significant resources and talent combinati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talen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on-driven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2011 plan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针对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国家正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教育系统工程的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2011计划”。5月7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启动“2011计划”。2012年11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要求,结合江苏实际,联合制定了《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培育组建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过程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协同才能创新,要坚持把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教育系统工程协同发展。

首先要设计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管理创新。高校要建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建有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当前,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不协同、育人和知识创新不协同、机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较为普遍,如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高校要逐步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其次是制定科学的协同创新建设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始终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要与各类社会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吸收他们参与其中,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大力推进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再次是师资队伍的协同构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教师是基本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

最后是要依托协同创新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协同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联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学生社会实践;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创业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通过“2011计划”的实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对于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JD880076);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JGLX12_08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b/2011/01/17);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项目(2012-R-22071);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度辅导员研究项目(2011TM161J)

参考文献

[1] 许艳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9):5-9.

[2] 廖日坤,周辉,瑞士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7):7-13.

[3] 萧鸣政,马芝兰.人才工作如何推进协同创新[J].中国人才,2013(5):50-51.

[4] 郑世珠.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3(4):22-23.

[5] 吴元欣, 王存文.校企协同 构建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3(3):21-23.

[6] 张兄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协同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3-44.

[7] 陈冬梅.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探索,2013(2):43-46.

[8] 平.注重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2-44.

[9] 杨继瑞,杨蓉,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3(1):56-62.

[10] 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68-71.

[11] 甄晓非.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21-24.

[12] 陈昌贵,曾小军.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高教,2013(1):16-19.

[13] 张德高,浦玉忠,邹海燕.协同跟进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 育,2012(20):55-57.

[14] 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 (12):26-31.

[15] 韦成龙,刘理,王家合.地方高校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构 建与运行[J].中国大学教学, 2012(12):66-68.

[16] 侯建国.科教结合 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1):38-40.

[17] 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 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 2012(9):6-8.

[18] 陈颖.全面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9-30.

[19] 来新安,王聪颖.基于知识资本化的产业集群发展与创业人才培养协同进 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138-143.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8

人事管理需要有良好职业素养、时间观念强、有较强的工作计划、总结、反馈、复盘与执行力;具有亲和力,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工作仔细认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事管理的职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事管理的职责1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人力资源的战略部署。

2、负责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含招聘、绩效、培训、薪酬及员工发展等体系的全面建设),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负责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

4、负责公司各个部门的招聘、培训和发展、薪酬、绩效管理、员工福利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5、负责拟定公司各项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修订、监督及推行。

6、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团队凝聚力。

7、负责制定用工风险预防措施,及时处理公司人力资源、劳务用工、员工关系、法律事务涉外等问题。

对公司证照、资质年审的及时申报,保障公司经营过程的合规性。

8、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管理的职责21、建立和完善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执行与追踪。

2、全面负责公司的人事、行政、后勤等工作;

3、负责招聘、入职、离职、劳动关系、社保等工作;

4、负责组织和策划公司年会及其它文娱活动;

5、各部门的管理、监督,协助总经理做好公司各项管理工作。

人事管理的职责31.协助部门经理建立健全人事管理系统;

2.协助部门经理修订、人事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执行、监督、管理及追踪;

3.负责制定、组织、协调下属实施招聘工作,为公司及时提供专业人才;

4.负责组织、实施各项培训工作,定期做好培训汇总及分析;

5.协助部门经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协助组织绩效分析会议,定期汇总绩效考核数据,确保考核标准的严格执行;

6.负责组织编制、修改各《部门职能》和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7.负责公司新员工入职前的资信调查工作及入职后的入职引导工作;

8.负责做好公司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工作;负责办理考勤、奖惩、差假、调动等管理工作;

9.负责员工福利、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工作的综合管理;

10.协助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听取员工合理化建议,协助组织处理员工投诉和劳动争议;

11.负责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包括公司庆典、年会安排、会务组织、文体活动安排等,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活跃员工业余生活;协助公司接待、公关管理工作,促进对外合作的友好往来;

12.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管理的职责41.完善公司的招聘流程,招聘平台的甄选;

2.根据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发展目标和用人需求,给予合理有效的人才配置建议,制定招聘计划;

3.负责公司所有岗位的招聘工作,对人才甄选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4.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分析和评估公司现有人力资源;

5.负责员工备调、转正、转岗、离职面谈,以及员工内部关系的疏通与协调工作,把握员工动向;

6.协助制定员工岗位培训方案,并跟进培训结果;

7.其他人事岗位工作。

人事管理的职责51)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拟定人力资源计划

2)对各部门实行定岗定编,完善各岗位工作说明书

3)制订人力资源部各种规章制度

4)制度年度、月度培训计划,负责员工和管理层技能提升计划

5)制度绩效考核、薪级评定、员工激励措施方案

人事管理的职责61、根据公司的发展和经营业务,全面统筹规划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

2、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含招聘、绩效、培训、薪酬及员工发展等体系的全面建设),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协调和指导本部门和各用人部门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等工作的进行,确保公司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4、及时处理公司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人力资源和行政类问题

5、负责与劳动人事、政府行政部门保持良好的联系,及时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人事管理的职责71、负责检查、监督和执行公司、工厂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工厂人员的招聘、培训、薪资、绩效考核的执行;

3、严格抓好行政后勤管理(厂容、厂区环境、宿舍、保安等)工作;

4、负责做好行政费用的预算和使用情况统计汇总,提出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建议;

5、负责外联工作(环保、消防、安监、劳监)等;

6、建立管理维护好人事行政各种档案文件资料;

7、协助组织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做好客户来访接待工作;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9

作者简介:武学超,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河南焦作/45400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加英三国政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工具研究”(项目批准号14YJC88008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政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工具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ZD-053),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工程实践导向的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B2012-079)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卓越中心网络”是加拿大政府创新驱动战略议程中一项典型的协同创新计划。该计划通过多元联盟组织模式、科学组建机制和双重治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术科学文化的深刻变革。借鉴加拿大“卓越中心网络”协同创新计划的成功经验,我国应成立国家卓越协同创新联盟网络,完善协同创新联盟组建机制,积极构建“知识三角”协同创新模式。

关键词:卓越中心网络;协同创新;知识三角;加拿大

作为典型创新型国家,加拿大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世界经济论坛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加拿大大学与企业科研协同创新能力位居世界第七。[1]“卓越中心网络”(NCE)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卓越中心网络”是加拿大联邦政府为提升国家卓越研发能力,并以此带动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组建的国家协同创新计划。该计划核心使命旨在创建全国性的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参与的卓越协同创新网络,以调动加拿大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卓越创新资源,积极开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尖端研发活动,加速卓越中心网络计划的科研成果向产业部门转移,加强高级创新人才培养。[2]“卓越中心网络”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有效实施,提升了加拿大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术文化变革。反思其成功经验,对我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加拿大NCE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背景

(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驱动

长期以来,由于加拿大政府奉行“软联邦主义”(Soft Federalism)国家治理理念,加拿大一直缺乏国家指导性科技与高等教育政策,从而赋予了大学高度自治权。然而,随着1984年进步保守党政府上台,国家治理理念开始向“新右翼”倾斜,政府对大学干预意识不断增强。1986年初,联邦政府制定了大学科研拨款委员会的配套资助政策和相应的“五年财政计划”,计划明确提出:“拨款委员会应该与私营部门建立协同关系,通过配套资助措施加强大学与产业科研协同创新能力”[3]。同年12月,加拿大政府首次出台了正式的国家科学政策纲要,并在1987年3月将其纳入了国家“创新行动战略”( InnovAction Strategy)。随后,加拿大政府举办了由60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国家“高等教育论坛”,代表们一致建议成立国家卓越研究中心,建构大学科研人员国家网络系统。1988年,加拿大国家科学委员会提出,只有将大学与市场密切联系才能确保大学科研的卓越和繁荣。对此,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建议,应通过大学与产业协同研究联盟加强通用性竞争前的科研协同能力。[4]在此背景下,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89年1月决定启动“卓越中心网络计划”。

在实践上,早在1925年加拿大政府就在麦克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成立了“加拿大纸浆及造纸研究所”(Pulp and Pap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nada),由麦克吉尔大学、联邦政府、蒙特利尔林产品实验室、化工企业组建而成,是加拿大最早的科研协同联盟。[5]另外,联邦政府又于1960年启动了“产业科研援助计划”(Industrial Research Assistance Program),该计划被认为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试图建设国家科研协同创新文化的开端。到20世纪80年代,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加拿大已启动了100多个跨部门科研协同创新联盟。借鉴前期科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和经验,联邦政府成立了“加拿大高级研究院”(CIAR),并将其初步设计为“无围墙的大学”(university without the walls),通过虚拟网络将全国研究者汇集为集群,以有效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为了将CIAR的基础科学网络模式转变为战略性科学网络模式,1986年创立了“安大略卓越中心计划”,为避免该计划成为吸纳全国所有最卓越科学家的“漩涡”,一些科学家和决策者极力主张成立国家项目,认为创建虚拟化CIAR式网络模式而非“安大略卓越中心”模式是国家创建卓越科研协同联盟的理想模式。1988年1月,加拿大总理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研究者和科学家网络,开展事关国家长期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研活动”的战略目标。创建“NCE计划”的动议由此生成。

(二)新知识生产理念驱动

“NCE计划”作为聚集国家卓越研究者开展科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平台,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赋予了其获取国家最优秀研究人员的战略任务。然而,该计划的实质目的已经远非囿于“卓越”的传统分工,而是跨学科研究活动和战略性研究管理的整合系统。该计划的设计深受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吉本斯(Gibbons, M.)的模式II知识生产观和斯托克斯所提出的科学研究“巴斯德象限理论”的影响。在“NCE计划”创建初期,吉本斯受邀为“加拿大工业部”(Industry Canada)科学政策资深顾问,并担任“NCE计划”委员会主席。在吉本斯看来,模式II知识生产观强调科学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应用情景性、知识生产共同体的异质性和灵活性等特征。[6]“NCE计划”的目标就是使其成为典型的模式II知识生产网络。“NCE计划”在具体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二元分离”的科学研究范式,其研究项目设计既不同于“波尔纯基础研究象限”,也不同于“爱迪生纯应用研究象限”,而是顺应了斯托克斯提出的“巴斯德象限”,即“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7]。另外,从吉本斯模式II知识生产观来看,在该计划创建第一阶段,似乎更倾向于传统的模式I学术科学的单一学科特征;从第二阶段开始,特别是在第三阶段以后,更加强调吉本斯的模式II知识生产特征,其研究项目的组建所强调的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协同,充分体现了模式II知识生产观的跨学科性、应用情景性、科学共同体的异质性及其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特征。

二、加拿大NCE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经验

(一)多元联盟组织模式实现协同创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NCE计划”已发展为包括原始“卓越中心网络”在内的五个创新联盟,其他分别是2007年创建的“商业与研究卓越中心”(CECR)联盟、“企业导向卓越中心网络”(BL-NCE)联盟、“产业研发实习”(IRDI)联盟和2010年创建的“卓越中心网络知识流动”(NCE-KM)联盟。[8]通过这些联盟组织模式开展协同创新活动。

“卓越中心网络”作为“NCE计划”的“母体”,是面向学术前沿的协同创新联盟,协同伙伴包括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主要开展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或商业化活动,促使研究人员、学生与成果用户群体协同加速知识创新。据2010-2011年度统计,卓越中心网络创新联盟已拥有2230个伙伴,其中国内伙伴有1788个,国外伙伴442个(如表1所示)。[9]

“商业和研究卓越中心”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其他非政府组织创建的非营利性创新联盟,旨在将卓越科研集群与企业部门相适配,共享知识和资源,从而加快新技术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目前,该联盟共有297个伙伴,其中包括52所大学、164家公司、12个联邦部门、20个省政府部门和49个其他部门成员。[10]

“企业导向卓越中心网络”属于产业部门问题驱动的协同创新联盟。该联盟主要是由非营利性产业联盟引领的大规模协同创新网络,以增加私营部门对科研的投入,支持高技能研究人员培训,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开发过程。目前,该联盟共拥有190名研究人员,其中大学研究人员30名,非大学研究人员54名,高级职业员工106名。[11]

“产业研发实习项目”属于高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协同创新联盟,即通过中短期科研协同项目将高技能型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指导教授置于私营部门,为其提供解决产业部门技术问题和获取产业实践经验的机会,满足加拿大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持续性需求。2010-2011年参与该项目的大学伙伴共46所,公司共505家,实习生为974人。[12]

“NCE-知识流动网络”属于知识生产者与知识用户之间的协同创新联盟,其典型特征就是,学术界、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协同促进新知识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领域进行转移和运用。知识流动网络目标包括:支持来自大学、产业、政府、非营利组织不同领域、部门和机构的知识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国家或国际网络建设;通过增强与用户共同体的协同创新能力促进新知识运用;通过汇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促进知识流动。[13]

(二)科学、严格的组建机制实现协同创新联盟建设

联邦政府公布年度资助目标领域(Target Areas)和申请资格,申请者提出组建方案书面申请,“NCE计划”指导委员会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和部门代表成立评审委员会,通过公开竞争机制进行评审和遴选。

1.目标领域确立

目前,“NCE计划”竞争框架采用加拿大科技创新委员会确立的四大优先领域和13个子优先领域作为目标领域,“NCE计划”联盟必须满足其中一个或多个优先领域,申请者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领域的社会、经济、技术和卓越要素的所有方面。4大优先领域及13项子优先领域如下:A.环境科学与技术:(1)水资源(卫生、能源、安全);(2)提炼、加工和使用碳氢燃料的清洁方法。B.自然资源与能源:(3)油砂能源生产;(4)北极资源生产、气候变化和监测;(5)生物燃料、核能。C.卫生及其相关生命科学与技术:(6)再生医学;(7)神经科学;(8)人口老化健康;(9)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技术。D.信息与通讯技术:(10)新媒体、动漫与游戏;(11)无线网络与服务;(12)宽带网络;(13)通讯设备。[14]

2.组建方案设计

整个组建方案以申请书的形式来提交和遴选。组建方案申请报告主要包括如下部分[15]:(1)组建说明书。该部分主要包括组建网络联盟的管理机构设立及其职能、治理机制等事宜。(2)组建网络联盟的前景规划。该部分主要包括具体目标、预期结果、对伙伴成员和用户部门的预期影响以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贡献。(3)战略规划。该部分具体规划网络联盟的优先发展战略。(4)组建的社会经济环境。该部分明确组建的网络联盟通过其多方位项目、伙伴关系以及知识流动活动能够为国家带来社会经济利益,以及对国家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5)研究项目的卓越性。该部分旨在明确网络联盟研究项目的核心组成人员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协同性,与产业部门、相关伙伴、学术界和政府优先研究战略的整合性;证明其研究项目具有世界一流研究能力。同时,还要证明其能够建立国内外协同研究项目的能力。(6)高级人才开发。该部分要明确其开发高级创新人才的战略以及实习生参与研发活动的具体机会和路径;还包括利用其跨学科、跨部门、网络化环境开发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以及吸纳国际人员的具体规划。(7)网络与伙伴。该部分重点明确其组建的主要伙伴成员及其贡献于联盟目标的关键能力;明确其需要建立产业、学术界、政府之间协同关系的战略规划;明确如何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增殖路径实现其创新目标,如何通过设备、数据库和人员贡献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3.评审程序

为保证卓越研究联盟申请者获得资助,评审方式采用同行评议制度。在基于竞争机制的遴选过程中,“NCE计划”指导委员会组建国内外专家组成项目遴选委员会,遴选委员会根据指定的评审指标体系对申请者提交的意向书进行评审,重点审核和评估申请者组建方案中“NCE计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可行性,以及建构的网络联盟与目标领域的相关性。遴选委员会对其初评结果提出建议,初评合格的申请者应进一步提交正式申请报告,由指导委员会做最终决定。为确保“NCE计划”目标的实现,网络联盟组建方案依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审。评审过程中所依据的指标体系如下:1)研究项目的卓越性;2)高级人才培养能力;3)网络协同和伙伴合作能力;4)知识交流和技术转化能力;5)网络的组织结构和治理体制的科学性。[16]

(三)内外双重治理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联盟管理科学化

从外部治理结构看,“NCE计划”主要由加拿大医学研究院(CIHR)、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IRC)、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委员会(SSHRC)三大政府资助部门和加拿大工业部(Industry Canada)联合共同治理。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uncil)由政府资助部门主席、加拿大工业部和卫生部的副部长构成,负责管理卓越中心网络创新联盟。

图1 NCE计划外部治理结构图

从内部治理看,“NCE计划”实行董事会(Governing Board)治理模式。董事会代表着政府、私营部门和学术部门三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其成员分别来自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利益集团代表。为确保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投入“NCE计划”发展,至少50%的董事会成员应来自于大学之外的团体,并至少配备一名未承担管理事务的纯学术专家。董事会全面负责“NCE计划”的运作管理、战略指导和财政事务,对其成员和NCE指导委员会负责。在具体事务上,董事会在战略规划的制定中享有高度决策权,审批年度财政预算,决定“NCE计划”指导委员会的使命、成员、职权等事务。董事会直接任命科学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NCE计划”的日常运行。科学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为董事会提供科研项目的咨询服务,对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进行评审;同时还承担科研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负责制定科研规划,向董事会提交财政与科研活动执行报告。

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审计与财政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以及知识流动或科研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全面监督各联盟成员组织的具体实施情况,向董事会负责审核董事会大会成员提名,并在董事会大会休会期间向员工提供工作指导。审计与财政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帮助董事会对财政事务的审计和预决算。提名委员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对各下属部门主任的聘用、解聘、换届以及遴选被提名者等事务。科研管理委员会,是“NCE计划”的规划和运作委员会,负责“NCE计划”的协同创新活动和资源优化,向董事会提供科学项目的战略发展方向、研究主题、优先项目、核心设施和资金分配等管理实务的咨询服务。科学评估小组或国际顾问协助研究管理委员会定期评估所有项目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进展情况。董事会还创立如“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商业发展咨询委员会”等辅助治理机构。通过这种内外双重治理模式的实施,实现了“NCE计划”的科学化管理。

三、加拿大NCE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成效与学术影响

(一)有效地提升了国家协同创新能力

“NCE计划”充分发挥加拿大自然、社会、医学以及工程科学等领域科研人员的人才资源优势,为加拿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NCE计划”将加拿大大学、产业、政府和非营利公共部门凝汇为跨学科、跨部门卓越型协同创新联盟,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帮助加拿大培养了36000多名高级创新人才,创建了100多家衍生公司。自从“NCE计划”创新联盟成为长期性发展战略之后,其伙伴成员数量迅猛增加,从1994-1995年的358个增加到2010-2011年的3000多个,主要来自国内外大学、产业界、政府、非营利组织。从创建以来,加拿大政府已为“NCE计划”协同创新联盟投资了15亿多加元,用以资助科研、技术转移和商业化。仅2010-2011年度,该计划协同创新联盟获批专利8项、技术许可47项、专著和论文6813项,衍生公司6家;商业化与研究卓越中心获批专利65项、技术许可104项、其他知识转移活动261项、技术咨询342项、衍生公司17家、资助项目310项;产业导向卓越中心获科技专著和论文27项,提供专业化培训机会42个;产业研发实习项目提供实习岗位974个。[17]因此,“NCE计划”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创新,将大量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置于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创新环境中,在真实研境中使其成为具备渊博知识、多元思维和紧缺的专门技术人才,为有效提升国家协同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促进了学术科学文化变革

在“NCE计划”实施初期,政府所代表的政策领域与学术界所代表的科学领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值纷争。尽管在创建初绝大多数科学家仍然“守护”其“传统科学态度”,并对“NCE计划”持强烈质疑,但这些观念随着“NCE计划”的实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第二阶段开始,NCE计划开始强调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价值理念,并将技术转移作为计划的核心使命,这包括提升产业部门的科技成果吸收能力,获得风险资本,协商多边知识产权协议,建立有效技术许可程序等重大事项。与私营部门联合的战略联盟关系促使卓越中心网络获得了丰富的企业经验知识。在第三阶段,学术共同体中部分成员的科学规范、价值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超脱了“学院式研究”边界。“NCE计划”作为加拿大联邦政府促进学术科学商业化和加强产学研协同战略联盟关系的一项重要“旗舰”计划,已经成立了“没有围墙的国家研究院网络系统”,以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和技术开发,加速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技术,提升加拿大在全球知识经济中的国家竞争力。“NCE计划”的成功实施打破了学科、机构和部门之间的边界壁垒,为国家战略性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跨部门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协同扩大了研究主题范围,研究者与伙伴成员之间的协同为开展复杂的研究项目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研究者对其与产业部门协同创新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以新的思维方式解决产业界关注的技术创新课题,更加强调产业所需的协同创新活动。

五、思考与启示

“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和价值支柱。然而,自由发展的权利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8]因此,大学以开放姿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崇尚学术”和“服务国家”二者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加拿大“NCE计划”创新联盟建设经验,加强高水平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一)成立国家卓越协同创新联盟网络

“NCE计划”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创建的一项国家卓越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网络,联邦政府是该计划的创办者和组织实施者,为加拿大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但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并且大多数协同创新联盟质量不高,缺乏部级高水平协同创新联盟。为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政府需要以专门的国家协同创新联盟发展战略予以指导,成立国家卓越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网络,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辐射功能,形成“自上而下”不同层级的卓越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网络。同时,在部级卓越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中,应注重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密切结合,实现协同创新联盟治理模式创新,以大力推进我国当前高水平科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

(二)完善组建机制

加拿大“NCE计划”的成功发展得益于规范的组建方案设计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中缺乏规范的组建方案,申请者对组建方案应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规范性了解不够,造成许多组建方案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因此,难以进行统一评审和选拔。对此,首先应建构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联盟组建方案;建立和完善竞争性遴选制度,建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研发项目的卓越性和战略性”、“联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能力”、“联盟各伙伴成员协同能力”、“知识交换和技术开发能力”、“联盟治理能力”作为一级指标体系,并具体细化二级指标体系甚至三级指标体系。在评审上应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申请者组建方案进行同行评审,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从而确保将有限资源应用于具有潜在卓越性、战略性创新领域。重点投资创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协同创新联盟和具有潜在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跨部门研发基地,使其成为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和新增点。

(三)构建“知识三角”协同创新模式

“知识三角”概念源于欧盟2000年“里斯本战略”,即指教育、科研、创新的协同整合。其核心思想是: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相互制约,任何一个领域的缺失就会阻碍其他方面的发展;教育、科研、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相互催化,它揭示了研究、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之间相互协同而非传统上相互孤立的关系,即教育、科研和创新协同发展能够起到相互促进并赋予对方附加价值的效能。[19]加拿大NCE计划充分体现了“知识三角”协同逻辑,它将卓越科研、高级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商业化和技术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结为一体,构成了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充分释放了NCE计划的科研、创新和教育功能。我国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理应实现“知识三角”的“协同放大”效能。对此,政府应积极构建科研、教育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相整合的政策协同体系,在此指导下,构建集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另外,以“知识三角”综合指标体系建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评估机制,不但要注重协同创新联盟的科研卓越性,也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同时,在资助结构上要以研发卓越为根本目标,以“知识三角”的协同项目资助模式取代传统的各领域单一项目资助模式。为实现“知识三角”三大知识领域协同发展,还要在体制上确保教育、科研和创新领域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参考文献:

[1]World Economic Forum.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R].Geneva Switzerland:World Economic Forum, 2010:458.

[2][16]Net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of 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Program Guide[R].July,2011.

[3][4]Donald Fisher, Janet Atkinson-Grosjean and Dawn House.Changes in academy/industry/state relations in Canada: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J].Minerva, 2001(39): 299C325.

[5]Susan Clites.Pulp and Pap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nada exemplifies centralized research[J].Tappi Journal,October,1992:61-64.

[6]Gibbons, M., Limoges, C., Nowotony, H., Schwartzman, S., Scott, P.and Trow, M.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Sage, London, 1994:18.

[7][美]D・E・斯托克斯,著.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M].周春彦,谷春立,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

[8][9][10]Net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of 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20th Anniversary Report[EB/OL].http://nce-rce.gc.ca/ReportsPublications-RapportsPublications/Index_eng.asp.2014-6-22.

[11][12][13][14][15]Net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of Canada.Annual Report 2010-2011[R].

http://nce-rce.gc.ca/ReportsPublications-RapportsPublications/AnnualReports-RapportsAnnuels_eng.asp.

2014-6-22.

[17]Networks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of Canada.Innovation Impacts[EB/OL].http://nce-rce.gc.ca/Research-Recherche/Index_eng.asp.2014-6-25.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0

关键词:建筑策划,价值传递,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风险分担,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B815文献标识码: A

为什么失败总是纠缠着我们的项目?就前期准备阶段而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在于建筑策划阶段就不能准确的挖掘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虽然剖析到位,但最终却未能有效传递并在项目中得到准确体现。然而如何才能改善现状,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1、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对全社会进行缺乏有效限制的公开招标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想效果――或许连防止暗箱操作的效果都没有达到;尤其对中小项目而言,进行公开招标相当于平添几分成本;并且,业主与那些从未接触过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彼此是陌生的,达到最初的彼此熟悉、频繁的进行现场踏勘都将构成一种巨大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那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理念能否和业主一致也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现行的招投标制度可以适当修正:(1)适当调高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项目的合同估算价(主要针对公共项目而言),放宽对中小项目招标活动的限制;同时,为了保证工程及资金使用质量,应该再次大力建立健全市场的监督机制。这将有助于降低中小项目的建设成本,并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促使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邀请那些曾与业主合作过且总是达到业主满意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与项目,业主总是省心的:既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那说明各方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日后的合同纠纷,即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真的出现冲突也是比较容易协调解决的;(3) 鼓励签订系列合同。系列合同其实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种保障:在一个项目建成之后,基于业主的满意,各方就有可能且应该签订系列合同――这意味着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而这不仅能够调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还将保证业主利益的持续实现。

2、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

所谓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并不支付策划及设计单位全部的策划及设计费,而把它的一部分作为项目成功的抵押担保入股该项目;待项目投入使用时,策划及设计单位可以依靠项目的盈利情况及股份比例获取收益;当然,要想获取收益,就必须进行精心策划、设计并承担一定风险――如果建成项目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则策划及设计单位入股的策划及设计费是不能得到归还的。同理,施工单位的部分施工费也可入股项目,并根据建成项目的市场反响承担风险、获取收益(这主要适用于出租的商业用房,而不大适用于自用或出售的房地产项目)。

当然,如果要建立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就一定要强化社会监督部门的作用、保证审计部门的公正,因为只有他们公正、有效的对建成项目的经营状况定期进行审计,并明晰其市场反响及盈利情况,才能保证策划、设计及施工单位等方的利益最终得以实现,才能保证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政策导向

1、促进行业协会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政府也应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应再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而应转变为市场的监管者;为实现这种转变,政府就必须大力促进建筑行业协会的发展。

在国外建筑业发展完善的一些国家,行业协会拥有相当高的社会认可度,它是一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信息搜集者、信息提供者、资质评定者及行为监管者;同时,行业协会的专业性很高,从策划、设计到造价、施工等各专业都拥有相应的协会,为相关企业及整个行业提供服务。然而,在国内,这些活动的提供者仍然主要是政府,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内也有各类协会存在,但是它们的社会认可度、行业操控度仍亟待提高。

政府往往更着眼于社会公平问题,这种初衷难免会使处理事务的效率降低;而行业协会则对行业的发展及效率更为关注,这将直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的促进行业的发展。目前,只有政府加以政策导向,才能使建筑策划协会离开政府扶持而独自挑起重任;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功能的相互独立,进而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及效用。

2、联手发掘市场需求

信息搜集工作对于项目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项目决策的基础,如果搜集的信息并不能如实的反映社会需求,那么据此做出的决策又有什么现实意义,而据此开发的项目又有几分成功的可能?如果信息搜集工作的效率低下,又将导致多少成本的上升,又将导致信息出现多大的滞后性?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行业协会能够独自挑起重担之前,我们不得不采取一种折中的做法:既然当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并不能独自承担行业规则制定、信息搜集、信息提供、资质评定、行为监管等全部工作,那么就有必要暂时使政府出面与行业协会联手解决问题。

图1各类型项目现时存量及短期市场空缺

其实,建筑策划协会(房地产策划协会)独自并不能有效的进行信息搜集工作,这主要在于它们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不能得到广泛认可,所以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而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对其加以扶持,与其联手进行信息搜集工作,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信息搜集工作的效率性及有效性,也就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社会需求(如图1)――而这恰恰为项目可研及建筑策划阶段的有效价值传递提供了保证,也为项目的成功上了第一重同时是最有效的保险。

图2不同项目类型的价值体系六因素玫瑰图

策划人员总是在选定一个标准价值体系六因素玫瑰图的基础上,依照此标注进行本项目的价值取舍,即不同类型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形式的价值分配标准;而这种价值分配标准就是依据政府和协会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确定的,因此,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同时搜集并整理出各种类型项目的标准价值体系六因素玫瑰图(如图2所示,可按类型将项目分为公共项目、私人项目,当然也可按用途将项目细分为工厂、电站、民宅、商场等,并分别建立相应的标准模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们必须及时、准确的搜集、整理出市场需求并不断进行更新,以满足项目决策者进行立项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的需要。

三、建立指标评审体系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要保证委托人、人之间的制度均衡,并使人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委托人有所偏移,最终促成项目实现综合价值的帕累托最优,建筑策划人员就要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对此有所预期,应当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工作都建立适当、有效的指标评审体系(如图3所示);因为只有建立适当、有效的指标评审体系,才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时产生的成果进行量化,才能实现对项目各方行为的有效监督,进而使得项目各方的行为都能以业主的意愿为中心;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将项目经验进行总结、积累,以满足后续项目的使用要求,实现项目价值体系持续、有效的传递,最终保证项目的成功。

图3 指标评审体系

四、项目信息的针对性补充

依靠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搜集、整理的信息,项目决策者是可以明确项目建设的前景和潜在冲突的解决办法;然而,政府机关及行业协会提供的宏观统计信息仅仅为建筑策划人员发掘了各类项目的共性,而那些待建项目的特殊性却不会在这些信息中得以体现,则策划人员就不大可能通过政府信息精确分析出待建项目中全部潜在冲突的本质原因,因此这就需要策划人员等对本项目进行补充性、针对性的调查,以弥补政府信息的不足。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实践特色的要求,紧密联系科技工作实际,着力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着力转变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二、整改落实的内容、目标和措施

整改项目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着力解决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整改措施:

1、出台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修订完善《*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代拟稿)》,报省政府尽快颁布实施。通过《意见》的颁布实施,引导和组织省属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位,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推动科研机构分类整合和公益科研业务重组,组建若干个主体科研机构。

2、制定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根据《*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省建设创新型*行动纲要》、《*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包括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以及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的实施细则,并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抓紧推进《*省促进自主创新条例》、《*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立法和修订工作。

3、加强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工作。研究改进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的指标评价体系。继续做好科技部组织的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政策法规处承办,2010年完成)

整改项目二: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

整改内容:针对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知名品牌和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不多,技术和市场的海外依存度偏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够平衡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长25%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到2012年,培育形成3-5个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重点打造2-3家销售收入达千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整改措施:

1、抓好重点立项,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3TNET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从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向电子信息产业强省转变;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强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半导体照明材料研制和产业化;以风能、太阳能等研发和应用为重点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以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为重点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2、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质量,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服务、申报、评审、认定管理程序,健全高新技术企业专家库。2009年,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会议。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陈新负责,高新处承办,常抓不懈)

3、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推动各高新区开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按科技部的部署,引导高新区向着“世界一流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把*、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抓好省产业转移园、工业区等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开展省级高新区认定工作。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支持湛江、茂名等市设立省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部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与香港联合建设高新区。搭建珠澳跨境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园区。(陈新负责,高新处承办,2年完成)

5、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围绕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建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穗深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带、深莞惠电子信息走廊,佛中珠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进一步抓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工程,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6、实施“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出一批产值超百亿、占据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进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用3-5年的时间,培育出一批产值超百亿、占据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的领军企业,培育出2-4家产值超千亿的高新技术企业。

7、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做好部级特色产业基地的申报工作,同时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基地。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引导重点项目和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聚集,引导相关和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产业基地的竞争力,实现特色产业基地跨越式发展。联合团省委在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内实施“大学生就业孵化科技行动计划”。

8、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会同省财政厅出台《*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加强省级和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建立地方性创新基金。积极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9、扩大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的规模和范围。加强*三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的合作,建设一批重点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圳—香港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启动“*创新圈建设工程”,打造深港创新圈、南沙粤港科技创新圈、莞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积极推进粤港招标的改革,力争把招标范围扩大到澳门方面,把招标内容从项目扩大到共性技术平台,打造一批*三方的创新联合体。

整改项目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计划重立项、轻管理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健全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体系和“开放、公正、规范、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科技平台和政策引导类计划等管理办法,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集成。

整改措施:

1、修改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修订和制定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完善政策引导计划配套管理办法,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制度化,保障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和公正。(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2、加强科技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年度科技计划要贯彻落实五年工作规划,完成规划布置的任务。在编制年度计划申报指南时,要求各类别计划贴紧科技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细化规划工作内容,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推动规划具体实施。

3、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滚动支持。按照项目实施进展和绩效情况,对能够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进步的项目,加大滚动支持力度。加强计划处与各业务处室的协调,保持对重点科技工作的连续支持,处理好中长期研究与短期研究项目之间的关系。

4、逐步建立项目通报和查询制度,加强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使各处室能够对申报单位和申报人的项目申报情况、立项情况、获奖情况和其他科技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加强不同业务处室间的协调配合,解决处室重复立项的问题。

5、加强计划项目立项的调研工作。加强调研工作,通过技术路线图研究,了解*科技发展需求和创新路径,增强组织科技计划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6、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的信用建设。逐步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相关人员的信用体系,对包括管理人员、承担单位、项目承担人、中介评估机构等进行信用评估和管理,加大对“人”的评估管理,对信用度高,承担项目执行情况好的单位和个人,优先在各类业务中支持。(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各业务处室配合,2010年完成)

7、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加快建立包括省外知名专家在内的咨询专家库,2009年起,在项目评审评估时要适当增加省外专家的比例,集中优秀人才为我省科技发展服务。(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配合,2010年完成)

8、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从2009年起,增设科技计划项目监督管理专项工作,督促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按照要求进行实施。同时,建立健全科技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加强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工作。(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条财处、监察室承办,各业务处室配合,常抓不懈)

9、加强对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活动的监督管理。成立由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纪检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省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制定《*省省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暂行规定》。(钟小平负责,成果处承办,监察室配合,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整改内容:针对创新投入强度较低,增长较慢,投入不足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开拓新的投入渠道,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创新投入体系。

整改措施:

1、持续增加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争取省财政部门支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全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及人均水平,力争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2、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通过政府政策和资金引导,将风险基金、国外资金等民间资金引入科技领域,从而放大政府资金的作用。(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3、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争取国家加快批准组建20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产业化。近期将由*先行组建5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继续加强与国开行*分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行的合作,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加快落实一大批新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项目;积极争取在国内率先组建科技发展银行;在LED照明等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利用买方信贷、租赁等形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新产品消费,帮助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加快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华南技术交易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李兴华负责,雷朝滋、叶景图、钟小平、刘庆茂协助,产学研办、条财处、计划处、成果处承办,常抓不懈)

4、全面落实各项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央和省现行的有关科技投入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用足用活国家现有的鼓励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李兴华负责,刘庆茂协助,条财处、法规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五: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科技资源多头建设、分散重复、利用率不够高,科研基础条件对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够强,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薄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开展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已建平台的稳定运行与开放共享、“十二五”平台建设规划预研等各项工作。

整改措施:

1、进一步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积极争取省财政设立实验室体系专项经费,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扶持有条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到2012年,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20家,省公共实验室18家,省重点科研基地25家,形成开放共享的实验室体系。(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3年完成)

2、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充分利用*地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和泛珠区域大型科学仪器网络共享平台,鼓励更多的单位加入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增加入网仪器数量;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大型仪器共享;同时加大仪器使用的补贴力度,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省测试分析研究所配合,常抓不懈)

3、加强实验动物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立法工作。加大对实验动物监测行政审批支撑条件的扶持,促进我省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依据我省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对实验动物发展的需求,到2012年,初步建成实验动物科技服务平台,加大实验动物研究开发和质量监控力度,为我省生物医药的自主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刘庆茂负责,条财处承办,省实验动物监测所配合,2012年完成)

4、加快华南新药创制平台建设。推进省市共建模式,共同出资,联合共建“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改变对科技投入分散支持的状况,瞄准*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集中资金,重点投入,继续抓好“创新药物的筛选与评价”重大科技专项,每年至少支持1亿元人民币,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华南新药创制平台。(李兴华负责,叶景图协助,计划处承办,3年完成)

整改项目六:加强民生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民生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民生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通过加强人口与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安全等公共科技研究,促进利民、惠民科技事业发展;强化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力量,提高应对灾害、疾病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的科技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整改措施:

1、组建一批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与*省政府应急办一起,在食品安全预警、应急与监控技术,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技术,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实验动物与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检测与评价,数据容灾备份,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技术,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各个领域,争取在2012年达到总数25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依托研究中心初步培养和壮大各行业应急科技队伍,并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网。(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2、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与省质检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科技部门合作,加强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城乡饮用水安全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对策等方面研究开发。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先进、适宜防治技术和低成本医疗器械及药物的应用,研究形成成熟、低成本医疗措施、机制和模式。针对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流动儿童免疫,外来务工人员伤害控制、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干预等。(钟小平负责,社基处、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3、深入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县(区)建设工作。加强与省公安部门联动,加强对基层公安建设支持强度以及与省公安厅合作力度,共同推动省级科技强警示范县(区)建设工作,争取在2012年之前总数达到21个。加强预测、预警、监测技术,与危险品稽查检测技术、多媒体公共安全监控技术、人体安全防范技术;火灾、化学危险品泄露、重大中毒、工业事故等人为灾害应急处理和救援的决策支持体系和各项防治技术及设备产品开发。(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4、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围绕低碳技术等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研究开发新型生物柴油技术、水生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城市生物质垃圾能源化关键技术与示范、微生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加强与省经贸委合作,贯彻落实《*省循环经济发展计划》精神,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工作。(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5、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内容、全方位发展的绿色品牌区域。争取在2012年建设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8家,部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2家。(钟小平负责,社基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七:加强农村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整改措施: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选择与合理布局,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特别支持农业科技共性技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到2012年,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00多个;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个以上,攻克100项关键技术以上。(张明负责,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2.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中介机构,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试点)建设和集成示范,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辐射带动效果好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利带动农民,农村境收、增益。到2012年,批准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0个左右;通过田园农业科技专家服务行动计划,资助500位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建立科技服务基点,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科技下乡活动长效实效性增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10多万人次。(张明负责,农村处承办,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八:加强省部产学研和省院合作

整改内容:针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长效合作模式和机制仍不够健全、产学研结合财政投入不足、企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全面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加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快推进省部产学研重大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借鉴省部合作经验,推进*与中国科学院的全面战略合作。

整改措施:

1、优化产学研结合政策环境。重点贯彻《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细化和落实引导产业发展、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员引进、激励、合作利益分配、产学研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红股或股份期权等形式奖励做出重要贡献的高校科技人员。引导高校改革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体系,激励高校科技人员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继续通过有关会议、论坛,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2、着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每年组建10个创新联盟。争取部分创新联盟成为国家产业战略联盟。争取在2009年上半年,出台新的创新联盟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3、积极扩大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规模。大幅度扩大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派驻规模,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和高校对特派员的需求,设立特派员助理,在帮助企业服务的同时,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鼓励地市科技局和企业派人入驻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4、继续抓好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分类指导和目标管理。新建一批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集中引导优势高校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设立各类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到高校共建研发基地。(雷朝滋负责,产学研办承办,常抓不懈)

5、大力抓好省政府与中科院的全面战略合作。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立省院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机构,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制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形成紧密型的长效合作机制。(陈新、钟小平负责,产学研办、社基处承办,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九:加强区域协调和市县科技工作

整改内容:针对全省各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科技资源较贫乏,欠发达市县科技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加大统筹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的力度,积极协调各市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各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加大对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实现地区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整改措施:

1、加强全省科技工作的战略规划。加强对《*自主创新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省建设创新型*行动纲要》等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力求科学规划全省科技发展,协调地区均衡发展。(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法规处承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配合,2009年完成)

2、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的倾斜支持力度,设立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的科技项目,带动当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叶景图负责,计划处承办,条财处配合,常抓不懈)

3、加强对市县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和轮训。每年组织1-2次的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培训和轮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项目申报的指导辅导等,重在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战略研究能力和决策水平。(吴仕明负责,人事处承办,计划处配合,常抓不懈)

整改项目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创新人才密度较低,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以及人才培养能力、吸引人才的优势较弱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来粤或为粤服务,重点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服务等工作,切实改变创新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

整改措施:

1、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依托省部产学研结合大平台,引进全国高校专家教授,吸引高素质大学生和研究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建设好*院士中心,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高层次人才。抢抓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启动实施“*人才计划”,进行“人才抄底”,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叶景图、雷朝滋、钟小平、吴仕明负责,廖兆龙、刘庆茂协助,人事处、产学研办、社基处承办,2009年完成)

2、强化创新人才的扶持服务。着力扶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设立*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1亿元,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联合基金的作用。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团队,给予3-5年连续稳定的创新经费支持,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企业家。(钟小平负责,社基处负责,常抓不懈)

3、完善创新人才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手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标准,完善创新人才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指标。建立鼓励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法规体系。(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法规处承办,人事处配合,2009年完成)

整改项目十一: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

整改内容:针对领导班子建设、内部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目标: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修改完善厅党组议事规则和厅务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明负责,吴仕明协助,党委办、人事处承办,常抓不懈)

2、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厅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并印发《*省科技厅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权。(吴仕明负责,监察室承办,2009年完成)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改造电子政务的软、硬件环境,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时主动更新厅公众网上各栏目内容。(龚国平负责,蔡炎、刘庆茂协助,办公室、条财处承办,常抓不懈)

4、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加强行政审批的电子监察。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清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和审批方式。加强行政审批的电子监察工作,确保每项审批项目按时完成。(叶景图负责,廖兆龙协助,法规处、监察室配合,常抓不懈)

5、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机关干部培训,继续举办“机关科技讲坛活动”。清理机关借用人员,规范借用人员管理。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活动,着力解决一些机关公务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纪律松弛等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吴仕明负责,人事处、监察室承办,2009年完成)

6、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认真抓好《*省科技厅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的落实,严格因公出国(境)的审批管理,制定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陈新负责,合作处承办,监察室配合,2009年完成)

7、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抓紧制定《省科技厅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并加强监督检查。继续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009年起建立廉政承诺书制度。(吴仕明负责,监察室承办,常抓不懈)

三、落实工作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整改落实工作由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同志负总责,分管厅领导牵头负责,有关业务处(室)具体承办。各分管领导要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将整改措施具体分解落实到主要责任单位和协助单位,并加强督促指导。各业务处(室)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扎扎实实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要根据负责整改的内容,认真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保证整改措施有人抓、有人管。

2、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把整改工作放到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去谋划和推进,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要把整改工作与推进“三促进一保持”、贯彻落实《*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整改工作。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12

1、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相关内容

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中,有关城市规划的内容属于服务贸易谈判,相应的具体承诺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组成部分。

服务贸易是服务业的国际交换,《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在世贸组织协定中对全球服务贸易的规则、运行机制进行规范的协定。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了四种服务的提供方式:第一种跨境交付;第二种境外消费;第三种商业存在;第四种自然人流动。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致的。它分为两个部分:

(1)普遍义务和原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普遍义务和原则是要求每一个世贸成员无条件遵守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如透明度原则规定,成员方应及时公布影响《服务贸易总协定》实施的、所有普遍使用的相关措施。成员方新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应及时通知服务贸易理事会。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则,如非歧视、公平竞争、开放市场等,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

(2)具体承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各成员方在谈判中就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做出的具体承诺。根据我国在谈判中所提出的《中国服务贸易减让表》的内容,我国的服务贸易减让包括两部分内容:

A.水平承诺。水平承诺是我国政府在服务贸易领域就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两方面做出的涵盖我国所有服务部门的总体承诺。在商业存在方面包括对外资企业的界定(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对中外合资企业外方出资比例的规定、对企业和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等等。在自然人流动方面则允许三类自然人流动:第一类,WTO成员国中的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代表处、分公司和子公司,其经理、管理人员和专家作为高级雇员、公司内部的人员调动,允许入境,居留时间为3年;第二类,WTO成员国公司的经理、管理人员和专家作为高级雇员被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雇佣时,允许入境,居留时间为3年;第三类,服务销售人员在谈判推销某种服务时允许入境,时间不超过90天。除此以外我国不允许国外的自然人在中国境内提供服务。

B.部门承诺。部门承诺是各个服务领域就四种服务方式所做的具体承诺。具体到城市规划领域的承诺见表1。

2、加人世贸组织后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

加入WTO后,究竟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都在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

2.1 对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市场格局基本上是一省一院,一市一院,处于一种各有各的工作范围,有时相互支援或竞争一下,但竞争不激烈。随着城市规划市场的开放,境外符合条件的规划设计单位将会逐渐进入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还由于打破了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的地区垄断,引发竞争。

(1)规划设计队伍多元化。规划设计单位将会由单一的国内事业单位逐渐发展为事业单位与私营企业、合营(合资)单位及外资企业共存。

(2)自然人的流动。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包括各种单位和企业人员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和流动。

今后会随着竞争的出现和加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出现我国规划设计队伍的重组,会涌现出一批通过主动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能力,因而达到综合实力强的规划设计单位,形成品牌效应。他们不仅可以在国内站稳脚跟,甚至可以走出去。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规划设计单位适应不了这种情况而难以维持。

2.2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

(1)对政府城市规划部门来讲,首先需要对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做出相应的反应,制定相应的市场规则。这包括进入中国的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的确定,个人执业资格的确认,以及对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办法等等这需要制定一系列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2)影响更大、更深的,也是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而带来的影响。WTO规则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目前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虽然经过20余年的不断改进,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它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持续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如透明度不够高,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现象还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对城市规划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这些现象是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需要的。

2.3 人才的影响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开放后,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们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有6万余人,但真正规划专业人员是有限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其他专业转来的人员较多。我们已经在现实规划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人才数量的不足和素质的不足。我们欢迎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与我们一起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转贴于

2.4 对规划观念、方法的影响

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在讨论着、实践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体制的改革和改进。加入WTO之后随着规划市场的开放,境外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人才的进入不仅将给我们带来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规划技术。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但却更为直接、深入和具体,也对我们加快规划体制的改革和规划工作的改进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3 应对措施

3.1 认真学习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和规则,客观分析自身的状况,研究应对的措施。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加入WTO后,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我们应当客观分析我们自身的状况,正确认识优势与不足,认真学习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和规则,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争取主动,迎接挑战。

对规划设计单位来说,就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注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从而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适应开放后的市场。现在有些城市和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已经对入世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次会议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3.2 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事分开,不该管的不要再管,该管的要切实有效地管好,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法律监督上;改进城市规划的管理方式,要学会用新的办法,要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证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法制、依法行政,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

3.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坚持依法行政。

城市规划是在建设领域中较早实现立法,从而能够依法行政的行业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特别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国正在加紧修订《城市规划法》。此外,为适应加入WTO之后的要求,建设部也正在制定城市规划师注册登记办法,以及有关境外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师个人进入我们规划设计市场的管理办法。

我们在深入理解、把握世贸规则和具体承诺的基础上,清理现有不符合世贸规则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快规划立法和标准规范制定,完善规划法规体系,特别是加快地方具体的土地使用和建设管理的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以便更好地依法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

3.4 注重人才培养,加快推行注册城市规划师制度

(1)城市规划的教育。城市规划的学校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必须得到加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规划教育的知识结构、方法上,在知识更新上要有所改进,并努力使之与注册城市规划师制度相结合,以便为我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2)注册规划师制度。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实施注册规划师制度。建立这项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提高行业队伍的素质。根据WTO的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这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