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贸合作论文

经贸合作论文

时间:2023-02-03 06:18:54

经贸合作论文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1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经贸商务发展迅速,并且面临不少挑战。作为法律文件的外贸合同也将在规范国际经贸运作,促进国际经贸发展,防范国际支付风险,巩固国际经贸成果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外贸合同订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外贸合同概述

外贸合同是买卖双方通过磋商就某项或某些商品在国际间的买卖问题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外贸文件中最常见的形式。国际货物买卖正是以这种合同为中心进行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都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倘若发生不属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免责范围内的不符合同规定的行为或不行为,就构成违约,违约方就应赔偿对方因此而造成的失。如违约方不赔偿或不按对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对方就有权视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取得法律保护。

一般而言,构成一项有效的外贸合同的必备条件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其二是国际贸易合同是买卖双方的法律行为,不是单方面的行为,所以,必须双方当事人表示意思一致,这种合同才能成立;其三是国际贸易合同是商务合同,是有偿的交换;其四是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其五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审批手续。

二、外贸订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争取合同文本的起草

当买卖双方就交易的条款经过频繁的磋商与函电、电邮往来,达成一致意见后,就进入合同签约阶段,于是有了合同由谁起草的问题。一般来说,合同文本由谁起草,谁就容易掌握主动。因为口头洽商的内容要形成文字有一个过程,有时仅仅是一字之差,意思则有很大区别。合同起草的一方在合同拟写过程中,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认真考虑写入合同中的每一条款,斟酌选用对自己有利的措辞,安排条款的顺序或解释有关条款。而对方即使认真审议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词意的理解也会不同,很难避免不出漏洞。所以应重视合同文本的起草,尽量争取起草合同文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要与对方共同起草合同文本。起草合同的文本,需要做许多工作,这可以同谈判的准备工作结合起来。

2.注重外贸合同的中英文翻译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业务中,合同一般都采用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写成,而且两种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在实际业务中,经常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翻译。一般认为,涉外合同的翻译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忠实再现原文的涵义,不能有任何的违反和疏漏,尤其对合同的前文(Premble),及本文(body)中的具体条款(specificconditions)和有效期限(duration)的翻译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讲,对于价格条款、数量、单价等重要数据万万不可以译错,否则很可能会因小的疏错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二,符合国际贸易惯例。一个合同的当事人对于对方国家的习惯解释,往往不甚了解,常会引起当事人之间的误解、争议和诉讼。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规则,形成了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最典型的就是贸易术语。而英语合同的格式、条款、用词和符号等也都应该按照该行业的国际贸易惯例翻译,力争做到对合同的翻译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其三尽量使用规范的法律用语。由于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起草合同的业务人士习惯使用法律术语,以显示其准确、规范、威严的特色。因此,翻译过程中,尽量使用确切的法律名词、术语和用词,使译文准确而不含糊,严谨而无漏洞。

3.各种贸易术语慎重使用

在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这三种贸易术语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风险都是货物在装运港有效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交货地点都在装运港船上;三者都属干象征货,即卖方凭单履行文货,买方凭单履行付欺,只要卖方提供正确、齐全的符合合同规定的单据,买方就要服行付款义务而不管货物。但在实际业务中,三种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又有所不同。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2

9月21日,第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两台湾政商知名人士,台湾农会、渔会和台商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各市相关部门代表350人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龚清概、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长孙明贤、台湾渔会理事长黄一成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这是时隔6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再次回到广西举办,并首次列入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活动。

本届论坛在“共享发展机遇 共创合作双赢”主题下开幕,同时举办桂台农业合作高峰恳谈会、现代农业合作论坛、渔业合作论坛、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合作论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合作论坛5场活动,与会代表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广西“双核驱动”战略和“美丽广西 生态乡村”建设,研讨交流桂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休闲农业等对接合作优势,共创两地农业互利双赢。

在桂台农业合作高峰恳谈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长孙明贤分别作主旨发言,广西农业厅、农科院、水产畜牧兽医局,南宁市、桂林市政府,台湾农产品国际行销协会、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台湾香蕉研究所,广西两岸红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围绕桂台现代农业合作发展的主题,着眼于优势聚合、机制共建和创新发展,作了发言,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凝聚了正能量,展望了桂台农业合作的新方向和美好前景。

分论坛桂台现代农业合作论坛以“桂台农业合作机制共建 谋求发展互利双赢”为主题,广西各地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桂台两地科研教学、农场生产、企业管理者和技术员60多人参加论坛,11位专家作报告发言,就桂台香蕉研发技术、甘蔗糖业科研、健康种苗培育、柑橘产业、有机蔬果、果蔬生产合作社组织等议题,交流展示科技成果、研究发展和经营心得,研讨促进桂台农业合作机制和谋求发展互利双赢有关事宜。

在桂台渔业合作论坛上,台湾嘉农农业发展基金、花莲渔会、广西各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渔业龙头企业代表等80多人,就两地渔业发展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建设、海洋渔业产业开发、水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增进了了解,形成了共识。

在桂台农产品加工贸易论坛上,参会嘉宾就桂台现代农业发展新思维、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推广、加工贸易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桂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合作论坛上,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规划设计院,台湾中华农业领导人协会负责人作主旨演讲,两地60多位嘉宾就桂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新常态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途径、方法等作了探讨,对桂台两地合作充满期待。

当天还举行了广西投资环境推介与项目洽谈、对接活动,广西投资促进局、商务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南宁泰萌农业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项目推介,随后进行了隆重的项目签约仪式。

2005年以来,广西与台湾携手,成功举办10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其中在广西南宁、玉林等地举办4届,在台北、高雄、花莲等地举办6届。10年10届论坛共签署框架协议、备忘录249项,签订合作合同、协议、意向书473项。截至2014年底,广西累计批准台商规模以上投资1607项,合同台资94.08亿美元,实际到位50.24亿美元,台资成为广西利用境外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论坛已经成为桂台经贸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平台,推动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领域逐年拓展、范围逐年扩大,有力促进了两地人员往来、机遇共享、经贸发展、文化共荣。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3

(一)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现状

首先,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现实,中非之间的经济贸易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腾飞,中非贸易额年增幅不断提高。其次,中非贸易比重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并且非洲在对外贸易比重方面与过去相比也有较大的提升,我国作为非洲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在非洲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另外,在中非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结构态势,非洲主要向我国出口燃料和矿产品,而我国主要向非洲出口制造业产品。最后,从总体上来看,非洲对我国贸易顺差,但是个体对我国逆差,这主要是因为在非洲除了少数国家以外,大部分非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二)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首先,中非贸易合作关系的基础四资源禀赋差异,这种合作出发点对双边贸易关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首先来自西方国家中非贸易的恶意揣测,认为我国利用经济方式对非洲进行资源掠夺,破坏了中非经贸合作环境。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这对我国大量的制造业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些国家正在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中非贸易合作形势不乐观,加上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中非贸易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其次,由于我国和非洲经济仍然处在发展阶段,并且中非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范围较窄、中国企业对非洲市场的自信心较低等原因,中非贸易合作总量仍然处在较低的层次。

二、中非经济贸易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大非洲进口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加大非洲进口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增加非洲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量,这是改变当前中非经贸关系逆差状况的重要措施,在于我国有着良好外交关系的非洲欠发达国家95%税目产品输华免关税的待遇措施要得到切实的落实,并且在未来考虑将这一比例提高到97%,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细则,促进非洲国家出口创汇。其次,建立促进非洲非资源类的产品宣传销售平台,创新营销手段,为非洲企业建立良好的宣传和推介环境,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改善我国出口

改善我国出口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要对我国出口非洲的市场秩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强化质量监督机制,严把质量关,禁止向非洲地区出口劣质产品和残次品。其次,要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行不断的提升,在非洲地区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增强营销渠道等等,强化企业的国际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的品质。

(三)强化中非经贸合作的便利性

强化和促进中非经贸合作的便利性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的必然要求。首先,落实相关会议规定,利用法律援助、资本融资等方式方法,帮助非洲国家对其海关、商检的设施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非洲国家的清关效率。其次,要在海关、税务、质检、产品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沟通,强化我国同非洲地区在部门对口合作、业务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基于双边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制度措施,借鉴国际经济法和国际贸易法等相关制度规定,建立符合相关制度的便于经贸合作的合作机制。最后,积极跟进贸易便利化中的“单一窗口”合作协议的落实工作,不断提高中非贸易合作的便利性。(四)在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在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是解决当前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最主要的就是要用投资代替部分制造业在产品对非洲出口,紧紧把握当前非洲国家工业化发展初期的良好机遇,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下,在非洲地区开展绿地投资、劳动密集型产品投资等,逐步降低中低端制造产品对非洲的出口,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对外贸易;创新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043-02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下行,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冲击,外贸增速逐年变缓。但与外贸增长乏力相对应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网络贸易异军突起,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并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概念,意图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制造业充分融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良性发展。在此机遇之下,“互联网+”计划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去促进其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等综合能力的升级,用信息流带动生产要素流(包括资本、商品、技术等)的全球快速流动,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贸创新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而言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关于外贸创新研究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领域已经开始对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进行研究与探讨。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关于互联网和外贸的相关性研究中,大多数侧重于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来论述互联网对外贸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并提出各种对策建议;而国际贸易创新研究则主要围绕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经济下的国际对外贸易在管理、贸易方式、贸易内容、贸易法规、贸易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及通过外贸创新快速提升产业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内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互联网和外贸创新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在外贸创新的理论研究方面,李俊江(2000)认为,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内容在被互联网改变的同时,传统的对外贸易理论、法规等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冯雨亭、王萍 (2013)在讨论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基础之上,论述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在准备工作、洽谈方式以及全球化生产布局方面的创新,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国际贸易对策;郭文(2015)论述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特点,即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特发性和集中性、突出开放和自由主题的特点;魏宇潇(2015)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创新势在必行,并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国际贸易创新。

在国际贸易创新实证研究方面,温郡(2015)将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2009―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论证得出结论,即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赵志田、杨坚争(2012)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利用2003―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数据,分别从进口、出口两个方面论证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即从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会产生各种积极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趋势在不断地加快、加强;佟家栋(2015)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外贸产品创新的影响,并得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能够显著提高外贸产品创新能力的结论;康志勇(2011)通过建立Tobit模型分析规模经济以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外贸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模经济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外贸创新的作用是积极的。

(二)国外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方面。Freund和Weinhold(2004)通过对全球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外贸规模会不断扩大,这是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企业新添了商业机会,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与此同时,Freunda和Weinhold(2004)利用1995―1999年的经济数据建立实证模型,论证分析互联网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95―1996年的两年间互联网对进出口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1997―1999年三年间互联网对进出口的影响却变得非常显著,并且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互联网对外贸的影响力度在贫困国家是远远大于富裕国家;Terzia(2011)也利用多个国家的外贸数据建立实证模型,研究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跨境电商对外贸的影响为正的结论。但该文也进一步指出,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积极影响作用更强更明显。与前面几位学者不同的是,Davidvan Hoose(2003)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去研究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基于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文章指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能够更好地解释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行业间的对外贸易将越来越依赖于电子商务。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上,劳动、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快速流动,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这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创新带来强大的动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创新给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外贸的结合促使对外贸易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创新,从而促进外贸和外贸企业进一步深入地改革和创新。外贸企业应该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经营风险,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四流一体”的全新运作方式,最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另外,企业还应牢牢抓住“互联网+”背景下外贸创新的机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商机,扩大市场空间,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我国的对外贸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有利因素,大力发展互联网思维,通过贸易方式、运行机制、营销管理以及外贸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促进对外贸易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等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 李俊江.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J]. 财贸经济,2000(9).

[2] 姚立新.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0(3).

[3] Andersen, P. H.. Export Intermediation and the Internet: An Activity-unbundling Approach[J]. Inten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005(2):147-164.

[4] Aw, Bee-Yan and Amy R. Hwang Productivity and the Export Market: A Firm-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5(2):313-332.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研究和探索,以及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增强该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贸的快速增长,我国各类高校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与此同时,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学也随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反危机,使得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新做法、新措施,这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增强该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了12%,是二战以来贸易下滑最严重的一年。但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不到两年时间,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同时,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模式发生改变。这次金融危机带给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巨大的教训,就是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他们认识到:目前,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能够完全统一,在国内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才能实现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这就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如奥巴马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由于美欧和其他发达国家不让自己的制造业外移,这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和全球贸易减速,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将持续下降,因供求矛盾而被迫扩大内需,从而使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面临再调整过程,这必将导致全球的贸易模式发生改变。

(二)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据世界银行数据,自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先后有17个国家实行了47项贸易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又包括对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标准等隐性保护方式。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仅占三分之一,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其余三分之二采取的是“隐性保护主义”方式,最主要非关税壁垒是出El补贴。在这47项限制贸易措施中,发达国家占l2项,全部采取出口补贴,而发展中国家35项中,有31%是出口补贴形式。而且,看似不违反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且频繁地使用。有些发达国家提出要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促使产业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欧盟已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的目标。然而,作为最大出口导向型国家和新兴贸易市场的中国,在新一轮贸易摩擦中成为主要目标。我国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调查的首位。2009年,中国出I:1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6起、反补贴案件13起、保障措施案件20起、特保案件7起。

(三)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网络贸易不仅能简便易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无时间、地域限制和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全面收缩,但网络贸易却呈逆势上扬,目前的网络贸易占了全球贸易的20%以上,未来网络贸易将呈超常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进口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欠款很普遍,使出口商的坏帐率越来越高。因而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受到挑战,如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风险越来越大,这迫使企业须采取更安全、保险的贸易方式。

(四)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战后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及1995年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功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但金融危机使得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WTO的原则、规则、制度等造成巨大冲击,也使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迟滞。同时,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势头迅猛,大多数国家都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选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此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从而轻视了多边贸易体制。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50%以上,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经济合作仍持续、强劲地发展。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面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怎样将最新的国际形势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使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实际的特色,是国际贸易学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属当务之急。在此,笔者结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形势,围绕国际贸易学的主要内容,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一)国际贸易的导论章节。要补充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来分析三十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概况,让学生明白我国是如何成为贸易大国,但目前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的;在分析顺差、逆差产生的原因、利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要分析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否适度、贸易条件是否恶化、贸易商品结构是否均衡、贸易地理方向是否过于集中等问题;结合广交会改名来分析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进而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调整,以及我国如何应对等。

(二)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不仅要阐明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及每个论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它们各自的作用,全面述评它们的理论依据。而且要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分工的多层次格局、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位置和在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中如何提升自己的位置,在对诸多的保护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许多国家更愿意通过贸易的保护主义来实现经济的复苏的原因。还要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新新德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分析。凸显理论的新成果。

(三)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部分。首先要从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从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外贸实践着手,用批判的眼光来分析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即不仅需要各个国家开放市场,走自由贸易的道路,而且也要避免对于保护贸易政策进行片面的评价和指责,同时也要进一步剔除原先在保护贸易思路支配下形成的某些看法和提法。然后要对西方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逐步演变而来的强调政府对外贸的积极介入作用的管理贸易政策进行介绍。再就是要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现象进行分析,如协定关税、碳关税、环境附加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等。还要x,lxl,紧急关税、报复关税和惩罚关税等深入分析有关的起因、特点和具体表现,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进行案例分析,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等,要结合WTO的原则和有关协议的规定来分析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政府歧视性采购、技术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出口退税等。

(四)国际贸易体制部分。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要对自2001年I1月启动的多哈回合贸易长达十年之久的马拉松式谈判而目前还无果进行分析。不仅要对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的外贸政策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如重大项目的共同建设、密切的金融支持或援助、服务贸易的广泛配合进行阐述,还要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经济和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在介绍我国已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地区和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的政策思路,作出比较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和说明。

三、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

为了更好地使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适合后危机时代的需要,还要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转发一些国际贸易经典文献、重大国际贸易时事和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推荐一些相应的中英文阅读文献,为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参考;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研究和探索,以及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增强该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贸的快速增长,我国各类高校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与此同时,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学也随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反危机,使得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新做法、新措施,这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对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增强该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学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下降了12%,是二战以来贸易下滑最严重的一年。但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不到两年时间,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同时,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模式发生改变。这次金融危机带给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巨大的教训,就是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他们认识到:目前,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能够完全统一,在国内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才能实现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这就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如奥巴马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由于美欧和其他发达国家不让自己的制造业外移,这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和全球贸易减速,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将持续下降,因供求矛盾而被迫扩大内需,从而使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面临再调整过程,这必将导致全球的贸易模式发生改变。

(二)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据世界银行数据,自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先后有17个国家实行了47项贸易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又包括对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标准等隐性保护方式。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仅占三分之一,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其余三分之二采取的是“隐性保护主义”方式,最主要非关税壁垒是出el补贴。在这47项限制贸易措施中,发达国家占l2项,全部采取出口补贴,而发展中国家35项中,有31%是出口补贴形式。而且,看似不违反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且频繁地使用。有些发达国家提出要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促使产业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欧盟已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的目标。然而,作为最大出口导向型国家和新兴贸易市场的中国,在新一轮贸易摩擦中成为主要目标。我国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调查的首位。2009年,中国出i:1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6起、反补贴案件13起、保障措施案件20起、特保案件7起。

(三)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网络贸易不仅能简便易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无时间、地域限制和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全面收缩,但网络贸易却呈逆势上扬,目前的网络贸易占了全球贸易的20%以上,未来网络贸易将呈超常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进口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欠款很普遍,使出口商的坏帐率越来越高。因而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受到挑战,如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风险越来越大,这迫使企业须采取更安全、保险的贸易方式。

(四)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战后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及1995年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功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但金融危机使得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wto的原则、规则、制度等造成巨大冲击,也使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迟滞。同时,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势头迅猛,大多数国家都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选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此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从而轻视了多边贸易体制。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50%以上,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经济合作仍持续、强劲地发展。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面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怎样将最新的国际形势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使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实际的特色,是国际贸易学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属当务之急。在此,笔者结合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形势,围绕国际贸易学的主要内容,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一)国际贸易的导论章节。要补充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来分析三十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概况,让学生明白我国是如何成为贸易大国,但目前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的;在分析顺差、逆差产生的原因、利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要分析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否适度、贸易条件是否恶化、贸易商品结构是否均衡、贸易地理方向是否过于集中等问题;结合广交会改名来分析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进而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调整,以及我国如何应对等。

(二)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不仅要阐明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及每个论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它们各自的作用,全面述评它们的理论依据。而且要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分工的多层次格局、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位置和在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中如何提升自己的位置,在对诸多的保护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许多国家更愿意通过贸易的保护主义来实现经济的复苏的原因。还要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新新德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分析。凸显理论的新成果。

(三)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部分。首先要从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从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外贸实践着手,用批判的眼光来分析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即不仅需要各个国家开放市场,走自由贸易的道路,而且也要避免对于保护贸易政策进行片面的评价和指责,同时也要进一步剔除原先在保护贸易思路支配下形成的某些看法和提法。然后要对西方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逐步演变而来的强调政府对外贸的积极介入作用的管理贸易政策进行介绍。再就是要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现象进行分析,如协定关税、碳关税、环境附加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等。还要x,lxl,紧急关税、报复关税和惩罚关税等深入分析有关的起因、特点和具体表现,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进行案例分析,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等,要结合wto的原则和有关协议的规定来分析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政府歧视性采购、技术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出口退税等。

(四)国际贸易体制部分。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要对自2001年i1月启动的多哈回合贸易长达十年之久的马拉松式谈判而目前还无果进行分析。不仅要对自由贸易区的共同的外贸政策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如重大项目的共同建设、密切的金融支持或援助、服务贸易的广泛配合进行阐述,还要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经济和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在介绍我国已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地区和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的政策思路,作出比较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和说明。

三、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配套改革措施

为了更好地使国际贸易学的教学内容适合后危机时代的需要,还要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转发一些国际贸易经典文献、重大国际贸易时事和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推荐一些相应的中英文阅读文献,为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参考;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RTA;贸易效应

1 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有多种,Andrew Wyatt-Walter 认为“从原则上说,经济区域化可以涉及毗邻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进而至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再而至市场与政策一体化,以致完全的经济和政治同盟。” 具体而言,根据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成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其中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

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运作的RTA中,90年代成立的72个RTAs,占总数的36.9%,本世纪成立的117个RTAs,占60.0%。RTAs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关于RTAs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两者关系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RTAs数量的不断增加,RTAs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Bhagwati(1992)提出RTAs是否威胁到了多边贸易体系问题,同时Krueger(1995)也担心区域性FTAs的建立将会产生寻租者,西雅图WTO部长会议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如Foost Pauwelyn研究WTO保障机制针对区域贸易集团做出的对应措施,范黎虹、韩龙、周阳、张洁等也分析了区域贸易集团与WTO基本规则之间的法律关系。陈泰锋和贺剑瑜对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和新动向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2 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

2.1 引力模型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应用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主要表现问从静态和动态效应,其中静态效应分析主要体现在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上,最常用工具就是引力模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原始的引力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后表示如下:

2.2 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静态贸易效应

利尼曼(Lineman,1966)将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规模的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继利尼曼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更是被广泛地加以应用,尤其是在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效应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Matyas(1997)以混合横截面数据固定效果的方式对区域集团效应所作的分析。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IMF,2002)从而使引力模型得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随后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Celine Carrere(2002)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在使区域间贸易增加的同时,通常从世界其他各地的进口和出口也都成倍的减少了,这证明区域贸易协定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向效果;Balistreri、Anderson和 Wincoop(2003)等,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虽然各自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但回归结果大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国内学者舒波(2004)等人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的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大大加快了其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不但扩大了地区市场容量,还加强了各成员国间优势互补和地区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形成了“贸易创造效应”。Jeffrey Frankel认为正式的区域安排还对贸易模式产生明显影响,而且远超乎近邻之间的自然通商。石岚、毛志文(2006)对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3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动态贸易效应

Lisandro Abrego, Raymond Riezman, John Whalley(2005)采用定量方法,即一般均衡模型对关税同盟中的国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税同盟增加了全球福利。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宋岩、侯铁珊(2006)对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纳什均衡分析,得出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不但能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合作,而且可以维持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并能进一步强化非成员国寻求加入该RTA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动机的结论。

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静态效应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希托夫斯和德扭(2004)的“大市场”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使区域外国家为了保持原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优势,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区内,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Susan F.Stone,Bang Nam Jeon认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但使国际直接投资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新的贸易流。王瑛(2004)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梯度,这种梯度产生了经济技术推动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陈秀莲、杨丹辉(2006)等还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区内贸易的增长,而且使成员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保持较高产业转移增速从而使成员国从中受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进技术进步。

3 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的成效

Richard N.Cooper、Charles P. Kindleberger、Susan Strange、Robert Gilpin、等则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采用自由主义的国际机制研究方法、现实主义的大国关系研究方法和国内政治研究方法及建构主义的社会化研究方法,分析了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了邻国之间关系,潜在的缓解了紧张局面,降低了邻国间移民、流血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并改善了成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提高其国内安全系数。国内学者卢光盛、王逸舟、庞中英等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研究显示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区域政治、安全、文化融合、公共产品合作及外交等方面。李向阳(2005)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从而促进了区域范围内公共产品,如环境保护、能源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等方面合作的逐渐增加。张骥、闫磊(2004),朱显平、李天籽(2006)等分别对东盟、南方共同体、欧盟等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非经济成效进行了分析。

除上述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外,部分学者还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传统收益进行了分析。Patterson(1966)分析认为区域合作可以使成员国“更好的抵御其它区域集团的歧视性影响”,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影响力,实现谈判国家利益的最大化。Fernandez, R.J.Portes认为一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有助于向外界发出清晰而可靠的信号,以吸引投资者。李向阳(2003)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使小国有机会通过让步获得了大国给予的“保险”以获得进入大国市场的保障和免除发达国家歧视性的反倾销行动。刘玉贵、张雯(2006)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各国保持其政策的连贯性、可信性,并不断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机制,从而锁定改革进程,不断完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逐步提高政府信誉。

4 对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文献的述评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文献,首先,研究成果卓著,尤其发达国家的研究较深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研究都以欧洲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次,较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立足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这是基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并不代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同样的效果。最后,我国研究的区域经济合作文献多数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立场出发,鲜有从纯粹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免带有一定的色彩。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应该着眼更长远,才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Corden, W. W. Economic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M]. 1972

[2] Gordon H.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 Meade, J.E.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M]. Amsterdam: North0Holland, 1955

[4] Paul. R.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th ed) [M].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5]刘力,宋少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0-11

[7]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37).

[8]孙海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1)

[9]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0]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8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模式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 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RTA;贸易效应

1 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有多种,Andrew Wyatt-Walter 认为“从原则上说,经济区域化可以涉及毗邻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进而至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再而至市场与政策一体化,以致完全的经济和政治同盟。” 具体而言,根据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成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其中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

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运作的RTA中,90年代成立的72个RTAs,占总数的36.9%,本世纪成立的117个RTAs,占60.0%。RTAs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关于RTAs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两者关系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RTAs数量的不断增加,RTAs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Bhagwati(1992)提出RTAs是否威胁到了多边贸易体系问题,同时Krueger(1995)也担心区域性FTAs的建立将会产生寻租者,西雅图WTO部长会议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如Foost Pauwelyn研究WTO保障机制针对区域贸易集团做出的对应措施,范黎虹、韩龙、周阳、张洁等也分析了区域贸易集团与WTO基本规则之间的法律关系。陈泰锋和贺剑瑜对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和新动向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2 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 1 引力模型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应用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主要表现问从静态和动态效应,其中静态效应分析主要体现在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上,最常用工具就是引力模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原始的引力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后表示 2 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静态贸易效应

利尼曼(Lineman,1966)将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规模的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继利尼曼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更是被广泛地加以应用,尤其是在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效应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Matyas(1997)以混合横截面数据固定效果的方式对区域集团效应所作的分析。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IMF,2002)从而使引力模型得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随后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Celine Carrere(2002)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在使区域间贸易增加的同时,通常从世界其他各地的进口和出口也都成倍的减少了,这证明区域贸易协定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向效果;Balistreri、Anderson和 Wincoop(2003)等,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虽然各自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但回归结果大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国内学者舒波(2004)等人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的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大大加快了其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不但扩大了地区市场容量,还加强了各成员国间优势互补和地区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形成了“贸易创造效应”。Jeffrey Frankel认为正式的区域安排还对贸易模式产生明显影响,而且远超乎近邻之间的自然通商。石岚、毛志文(2006)对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3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动态贸易效应

Lisandro Abrego, Raymond Riezman, John Whalley(2005)采用定量方法,即一般均衡模型对关税同盟中的国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税同盟增加了全球福利。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宋岩、侯铁珊(2006)对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纳什均衡分析,得出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不但能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合作,而且可以维持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并能进一步强化非成员国寻求加入该RTA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动机的结论。

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静态效应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希托夫斯和德扭(2004)的“大市场”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使区域外国家为了保持原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优势,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区内,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Susan F.Stone,Bang Nam Jeon认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但使国际直接投资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新的贸易流。王瑛(2004)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梯度,这种梯度产生了经济技术推动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陈秀莲、杨丹辉(2006)等还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区内贸易的增长,而且使成员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保持较高产业转移增速从而使成员国从中受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进技术进步。

3 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的成效

Richard N.Cooper、Charles P. Kindleberger、Susan Strange、Robert Gilpin、等则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采用自由主义的国际机制研究方法、现实主义的大国关系研究方法和国内政治研究方法及建构主义的社会化研究方法,分析了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了邻国之间关系,潜在的缓解了紧张局面,降低了邻国间移民、流血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并改善了成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提高其国内安全系数。国内学者卢光盛、王逸舟、庞中英等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研究显示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区域政治、安全、文化融合、公共产品合作及外交等方面。李向阳(2005)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从而促进了区域范围内公共产品,如环境保护、能源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等方面合作的逐渐增加。张骥、闫磊(2004),朱显平、李天籽(2006)等分别对东盟、南方共同体、欧盟等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非经济成效进行了分析。

除上述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外,部分学者还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传统收益进行了分析。Patterson(1966)分析认为区域合作可以使成员国“更好的抵御其它区域集团的歧视性影响”,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影响力,实现谈判国家利益的最大化。Fernandez, R.J.Portes认为一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有助于向外界发出清晰而可靠的信号,以吸引投资者。李向阳(2003)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使小国有机会通过让步获得了大国给予的“保险”以获得进入大国市场的保障和免除发达国家歧视性的反倾销行动。刘玉贵、张雯(2006)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各国保持其政策的连贯性、可信性,并不断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机制,从而锁定改革进程,不断完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逐步提高政府信誉。

4 对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的述评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文献,首先,研究成果卓着,尤其发达国家的研究较深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研究都以欧洲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次,较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立足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这是基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并不代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同样的效果。最后,我国研究的区域经济合作文献多数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立场出发,鲜有从纯粹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免带有一定的色彩。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应该着眼更长远,才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文献

[1] Corden, W. W. Economic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M]. 1972

[2] Gordon H.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 Meade, J.E.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M]. Amsterdam: North0Holland, 1955

[4] Paul. R.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th ed) [M].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5]刘力,宋少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0-11

[7]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37).

[8]孙海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1)

[9]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0]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1]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

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构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世界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要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注重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的建构

要实现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做工程师,又能做教师。目前国际上国际贸易专业学校的师资构成,学术型和实务型教师的比例数为l:1。而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

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专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自己教师队伍的常规部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教师出国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

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第二条途径就是借鉴其他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途径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1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对外经济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经济开放思路,才能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因此,针对进出口的刺激支持措施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对外经济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应用经济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国要提高开放程度,大力发展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除了要综合发挥自身的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还必须通过与贸易伙伴加强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乃至区域一体化,不断打幵贸易与国际合作的新局面。而区域一体化最普遍的实现方式,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自由贸易协定(Free-TradeAgreement)。较大的自由贸易区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而近年来,亚太地区则成为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高发地区,以东盟属于亚太地区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一体化组织,APEC则是亚太地区包含成员国范围最广的组织,而美国主导的TPP合作框架则是要求贸易自由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合作组织。要分析TPP的具体发展进程以及日本加入TPP谈判对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中日贸易的影响,首先应该了解亚太地区的合作现状。

亚太地区,指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亚太地区作为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大国并存的区域,兼具后发优势和资源技术储备,在后危机时代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合作热点。当前亚太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经济合作框架,较多的合作框架在带来关税壁垄降低的同时,也使得亚太地区的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安排相互交叉重叠。由于存在着多重、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贸易自由化是低效和不对等的。亚太地区主要涵盖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1个经济体成员。1989年APEC的成立,这标志着亚太地区出现了首个重要区域合作框架。APEC组织旨在逐步减少亚太地区国家间的贸易壁垒与关税,具有代表性的APEC的茂物目标(APEC的发达成员在本世纪前十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从实际情况来看,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成员离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此条件下,美国发现,影响力较小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很好契合了其FTA的要求,美因此国与2008年加入该合作框架并于次年将其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

1.2研究目的和框架

TPP谈判属于一种高水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降低成员国之间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会对成员国间的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有可能损害非成员国的利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会产生对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影响不同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仅仅会增加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提高两国福利。但贸易转移效应则可能在提高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间福利的同时降低非成员国的福利,尤其是进出口部门。同时还可能产生提高对非成员国关税的贸易歧视效应。因此,日本加入TPP谈判将可能对我国的对外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所在。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关于我国自贸区政策的讨论也从未停歇。传统型贸易壁鱼的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与技术性贸易壁全的逐步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另一现实问题。因此,在分析日本加入TPP谈判是否显着影响我国对外经济的同时,本文还将致力于分析在TPP谈判不断扩张的这个契机下,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在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提升自身产业结构,改变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传统地位。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收集于整理,对比分析,归纳法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背景,并引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内涵和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在第一部分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在第二部分通过文献与数据整理,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进行现有文献的归纳总结,并找出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为中日贸易的现状分析,通过数据处理相关方法,贸易数据归类处理,比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中日贸易规模、结构与我国对外经济的相关指标,分析日本加入TPP谈判以来的中日贸易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的影响,进而得出分析中日贸易变化的合理视角与分析框架;第四部分通过引力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了日本加入TPP谈判对中国对日出口产生了显着影响的结论。该部分在一个考虑两国生产技术、经济规模与产品替代率的计量模型中证明了这种影响。而由于中日贸易占中国整体对外经济的比重较高,这种影响可能放大到整个中国对外经济层面;因此,在第五部分,通过归纳法,政策研究方法,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针对TPP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加入TPP谈判以来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对内对外的两方面应对措施。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研究

2.1.1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因

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整体而言对于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成因的解释可以归为福利的变化。也就是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如果一国的福利明显提高了,那么该国将倾向于与他国形成自由贸易协定。

最早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成因的解释来自于Viner的着作《TheCustomsUnionIssue》,作者通过福利分析的方式得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导致签订者福利的提高。通过降低关税,一方面通过贸易创造增加了彼此的福利,另一方面通过将原本是与“局外人”的一部分贸易额转移到了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局内人”,通过贸易转移增加了福利。因此本国福利的净增加是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原因。

Bagwell和Staiger认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动因在于将关税对两国贸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他们通过一个只包括两个国家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自由贸易协定提高了两国福利,但两国分别都有违背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以获取贸易条件改变带来的收益),Bagwell和Staiger认为,存在一种动态控制机制,使自由贸易协定具有自锁定效应,使协定持续下去。具体地,如果一个国家违背自由贸易协定,另一国家将更长时间的釆取同样策略来惩罚对方。

邱东晓在出售保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分析,将两国产业数目进行缩减,并引入异质性企业理论得出了更为深入的结论。他认为企业是否会支持FTA的签订,是由企业的生产率决定的。 入TPP谈判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2.2.1TPP的贸易效应与其对中国的影响

关于TPP的贸易效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来自彭志伟、张伯伟。他们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分析了TPP框架对亚太主要国家福利的影响。加入TPP会使中国福利上升;已加入TPP谈判的成员将获益于TPP。具体的,这种福利上升在不同产业差异明显。

全毅重点分析了亚太地区大量FTA带来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并对比了美国主导的TPP与东盟主导的RCEP两个合作框架,分析了各自对我国的影响。结果证明,RCEP的涵盖范围更广,同时在关税之外的其他产品标准更低,更容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TPP谈判不但要求成员国零关税,还涉及大量附加规则,发展中国家加入的成本更高。

张征提出,TPP是涵盖领域广泛的高水平FTA,具有综合性、高标准、一体化特征。美国力推TPP,试图以此重振国内经济和出口,争夺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面对TPP在东亚的介入,中日韩应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才能应对TPP的消极影响。

刘夏利用国际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TPP的区域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加入TPP的成员国在福利和贸易条件方面均得到改善,而非TPP成员国的国家经济将遭受损失。美日作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加入TPP将会对中国福利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现如今日本已加入TPP谈判,一旦谈判成功,它将极大影响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和贸易市场,且会对其他相关的区域经济组织产生正面,负面和双重影响。

综上,TPP的发展的确影响到了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TPP若发展成功,具体影响表现在因贸易歧视和贸易转移而对中国的出口、农业、宏观经济以及贸易环境、贸易地位产生重大影响。加入TPP的成员国在福利和贸易条件方面均得到改善,而非TPP成员国的国家经济将遭受损失。对于我国来说,日本和美国均加入TPP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GDP减少的同时,我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如农业,纺织业等将受到很大冲击。总体而言,这些研究都从实证角度证明了TPP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但没有针对日本近年来加入TPP谈判后TPP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

......................

第三章日本加入TPP谈判以来中日贸易的结构性变化.............14

3.1我国进出口总量变化............14

3.2中日贸易的总量变化...........16

第四章日本加入TPP谈判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31

4.1实证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31

4.1.1总体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31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41

5.1本文主要结论...........41

第四章日本加入TPP谈判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4.1头证结果分析

4.1.1总体多元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

通过SPSSV19.0软件,我们得出了对于(2)式的回归分析结果,F统计量通过检验,证明整个(2)式所表现的关系是可以被证实的。模型整体拟合结果如表12。

从表12可见,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对很高,即使考虑了变量对自由度的限制的调整可决系数仍在98%以上。而与F统计量对应的伴随概率趋近于零,说明模型整体描述的各变量和中日贸易进出口规模的关系是显着存在的。同时,从DW统计量可以看出,模型没有明显的自相关性,这避免了用宏观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普遍问题。

.......................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本文主要结论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12

>> 海峡两岸“自贸区”与“自经区”物流竞合研究 基于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模式来简论福建自贸区对港口经济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新机遇 海峡两岸自贸区可行性分析 两岸竞合水涨船高 闽台印刷产业对接的经济效应分析及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探索 基于动态规划的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最优路径研究 中美竞合结构中的两岸关系 自贸区物流管理研究 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厦门港与闽台两岸经贸发展关系分析 宁波对接上海自贸区对策研究 福州保税区:立足两岸拓展物流 两岸服贸协议的真假议题 两岸服贸协议的利弊与得失 闽台两岸太极流平台构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自贸区跨境支付研究 浅析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 致力自贸改革试验打造两岸共同家园 基于竞争性视角的我国与自贸区伙伴货物贸易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 赢在自贸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林晓伟,李非.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J]. 国际贸易,2015(1):16-21.

[4] 王勇. _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及对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J]. 台湾研究集刊,2014(6):53-56.

[5] 苏美祥.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基础与推进策略[J]. 两岸经贸,2012(4):43-47.

[6] 魏澄荣,吴德进,黄继炜. 闽台物流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亚太经济,2013(4):138-141.

[7] 陈冰芳,林强,叶玉娟,等. 闽台物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5(1):26-28.

[8] 朱勇进. 闽台合作升级对福建物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物流科技,2012(9):50-52.

[9] Stephen Hoadle, Yangjian. China's Cross-Regional FTA Initiatives: Toward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J]. Pacific Affairs, 2007(2):327-348.

[10] 孙璞. 青岛港与日照港的竞合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薛永平. 辽宁省与日韩区域物流合作与竞争研究[D]. 大连:大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