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23 00:45:06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公路交通建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施工阶段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差异造成的施工风险存在于施工全过程中。文章基于公路工程施业人员从业素质参差不齐和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尚不完善的现状,调研了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常见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对策,这对合理认识工程风险和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分析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风险。文章所指的公路工程施工风险是指施工的结果和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路工程建设周期持续时间长、投资大、作业战线长、涉及的风险因素多,有风险大和范围广等特点。由于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差异,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面临很大的风险。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分析

文章所指的风险因素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导致危险事件发展的潜在原因,是会给公路工程施工带来一定损失的因素。按照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将风险因素分成两种,一种是技术性风险因素,另一种是非技术性风险因素。

1.1技术性风险因素

技术性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施工或设计导致的风险因素。施工导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几种情况,例如施工技术落后、施工流程不合理、施工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施工安全保障不符合相关要求、采用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没有进行验证、对施工现场调研不充分等。设计导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下述几种情况,例如,设计不合理、设计中存在错误、设计不符合相关要求、设计没有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没有考虑到施工的可能性等。

1.2非技术性风险因素

非技术性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不可抗力导致的,具体包括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例如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施工现场的水文气象条件不明、施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天气环境比较恶劣等环境因素。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无法提前预知的政策方面的情况。例如,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发生较大的变化、社会不稳定、突发战争或暴动、国际经济制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外汇汇率发生变化、资金无法按时到位引起的资金短缺、资金开支计划欠合理、市场动荡、社会征费的变化等经济因素。此外,施工单位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成为非技术性风险因素。例如,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和其它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问题,合同条款遗漏、表达有错误或者不恰当、索赔不到位、合同有纠纷、违背合约等合同因素,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人员因素,原材料、半成品等供应不足,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等材料因素,施工机械设备落实不到位、机械设备老旧、机械设备操作失误等设备因素。

2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即风险对策,指基于公路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通过采用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对其进行处理,具体的风险应对流程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解、风险评价、风险处理等环节。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采用的风险对策主要有四种,分别为风险回避、风险自留、损失控制以及风险转移等。实际上,一般应将这几种风险对策综合使用,方能实现不发生风险事件或者降低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具体来说,风险回避主要应用于损失大、发生概率大的灾难性风险,损失控制适用于风险发生概率较大、损失较小的风险类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转移主要应用于损失大,发生概率小的风险,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手段将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则适用于风险发生机会比较小、损失也比较小的风险类型。当前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风险对策,下面对这两种风险对策逐一展开分析:

2.1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的原理就是采用一定的预防性措施和减少损失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是减少风险发生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将风险损失降到最小。采用损失控制对策,需要综合考虑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例如,施工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安排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之初,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具体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规定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职责范围,并建立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合理部署专业和安全知识培训,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协调和指挥,做足应急风险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总之,损失控制是自上而下层层开展,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风险目标管理,需要整个组织、全体成员和广大群众的合作和参与。一旦出现风险问题,积极调动风险应急计划,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设备采购计划等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主要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这种风险应对的策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所谓非保险转移即合同转移,主要是以合同签订的方式转移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给非保险人的对方当事人,这种风险转移方式按照转移风险的对象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分别为承包商合同转让、施工索赔、第三方担保等。保险转移旨在通过保险购买将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现阶段,我国工程保险的类型比较多,但常用的主要包括人身险、社会保险等。实际上,工程保险并不能将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出去,这是因为其中有一些风险是不能进行保险的或者说是不宜进行保险。由此可见,需要将保险策略和损失控制策略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公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对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现阶段,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几种,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这几种风险对策综合使用,方能实现不发生风险事件或者降低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

作者:赵琳 杨佳蓉 单位:深圳市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丹东华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梁志高.公路工程施工养护过程中风险管理分析[J].城市建筑,2014(17):322.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2

(1)电力工程项目开发和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大都实行"建管合一"的方式,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项目,即由投资方自己组建公司,项目的筹划、融资、建设、运行、经营等负有全部责任,项目管理的层次一般为"投资人--项目法人--承包商"。这种"建管合一"开发方式项目使电力企业既要要履行项目法人的职责,还要代行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导致了"建、管、用"难以区分,难以产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管理才能,从而影响了工程建设。同时,我国目前电力行业项目管理基本上采用的三方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业主分别与设计承包商、施工承包商和供应商签订承包合同,同时聘请监理单位承担工程咨询任务的工程监理制与三方管理模式,实践中,特别是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工程监理主要在施工阶段,而且重在施工质量控制,而对于其他施工监管较松,这就导致不能实现真正的全过程管理,往往忽视对投资和进度的管理,造成了最终项目实施和目标脱节。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电力行业是一种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不像其它行业那样竞争激烈。电力建设项目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更大。而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意识不强,把风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不确定性"或"偶然性"上,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种淡薄风险管理意识不能有效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与控制也不能对电力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更不能保证工程的科学合理性,增加了施工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

(3)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不高,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缺乏,在电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些风险事故不断出现,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外部制度环境上进行约束,在工程项目全周期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来保障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的管理过程,用强制性的制度规定唤醒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发展。

(4)缺少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工程中得到的各类风险管理信息,并对这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记录归档等工作,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集成化、动态化,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高效率和实用性,使风险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但由于因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国有性和垄断性,电力行业长期是一种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管理结构,工程项目建设业务也是利用电力企业内部特性或行政手段来处理,管理者对风险管理重视的程度不够,从而导致电力公司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缓慢,缺少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难以对风险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使风险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

2解决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1)创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于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减少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先进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必须适合电力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化,管理方法应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管理体制下手,借鉴国内外先进项目管理经验,构建电力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明确管控目标,规范国家及电力行业管理标准。

(2)增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虽然只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却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策略、措施的成效,也决定了电力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因此,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电力项目建设风险的认识、了解和宣传,对电力项目建设风险本身尤其是风险特征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必须消除侥幸心理,对项目建设风险要有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灌输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机制和内容,把风险意识应融入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3)建立有效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是工程项目业主(投资商)、承包商、咨询(监理)商,还是设计商等,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建立有效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利用制度、法规对各方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形成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通过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都的资格准入制度来规范电力建筑市场,利用建立与风险管理相配套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财务成本控制等制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同时,对某些风险较大的或投资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以法律、法规形式实行强制保险,以规避风险。

(4)构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关键。以风险管理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持,可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辩识、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等风险管理流程的再造,就可建构一套较为完善的自动化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分析、传递相关的电力项目风险信息,使电力企业管理层及时做出决策,从而有效地管理和避免项目建设风险。所以,加强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是构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重中之重。

3结语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风险;风险管理

风险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周期长、规模大、施工复杂、投资多的建筑工程,各种不确定因素大量的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风险事业,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客观存在的风险并不意味着损失,只要善于进行风险管理,这些风险都是可以避免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和目标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两大要点,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中的经济、技术、组织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可能产生风险,风险会造成工程经济效益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工程项目失败,造成巨大的损失。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具有普遍性,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管理就是辨识、评估、预防、控制这些潜在的风险,以最少的成本减少甚至避免风险的发生。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对风险大的项目借助风险管理来予以规避,开发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风险方案;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企业有了正确的建筑工程项目决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对风险的准确预测,也就是科学的风险管理;科学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建筑工程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价,做好相应对策,能够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2.1建筑工程风险的分类

经营风险:合同带来的风险,有些企业为揽到工程,在签订合同时会同意一些不平等条款,致使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不利的地位;项目带来的风险,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在投标时没有科学的分析、预测成本和利润而低价竞标;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与业主的紧密合作是顺利实施工程的基础,业主的实力、信誉、协调能力都影响工程的正常展开。管理风险:项目经理任用风险,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有项目经理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另外,项目经理的频繁更换会使施工成本失控;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技术难度大、规模大、技术工艺复杂等特点,管理工作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出现,这样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直接影响企业信誉,甚至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技术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实际情况与地基条件、地质资料不符的现象,这时会使工期,而且还会增加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遭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恶劣的自然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施工,甚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施工设计图纸的变更、供应不及时,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对工程项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走出自身技术能力范围的问题,各专业间又没达到及时的协调,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影响工作的效率,甚至造成施工失误,对建筑造成严重的影响。经济风险: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设备市场等要素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工程成本造成影响;货币贬值、利率变动等因素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中出现资金、设备、材料供应不及时、有达标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给工程造成不可忽视的经验风险。

2.2建筑工程风险识别的依据

风险识别的依据有:项目规划,其中有工程目标、采购、资源、进度、费用计划、各方对项目的期望值等;风险种类,掌握市场、技术、管理、组织、质量和法律法规变更等各种风险的特征规律;历史资料,找到一些和此建筑工程类似工程的一切资料,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找到有借鉴作用的风险信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规划和设计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完成的计划和规划性文件,实施期间出现的不成立条件会增加项目风险。

2.3建筑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

集料的收集,收集对建筑工程风险识别有用的资料,包括工程环境方面的数据资料,类似工程的有关数据资料等等;充分估计建筑工程风险形势,明确其现实性和不确定性,明确项目可以动用的资源,对保证实现建筑工程目标的方针进行分析,对隐藏的假设和风险予以揭露。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3.1风险回避

当潜在的项目风险具有较大的发生可能性和威胁性,而且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又没有合适的应对措施时,可以通过改变项目目标和行动方案或主动放弃项目实施的方法,从根本上回避风险的发生,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风险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其他严重后果。

3.2转移风险

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它或个人的方法。这样,当发生风险事故时,可以将部分损失转移给其他组织和个人。又包括非财务性风险转移、财务性风险转移两种形式。

3.3缓解风险

通过有效的手段来缓解风险造成的有利后果或降低风险发生率,属于一种积极的处理手段。又包括有形手段和无形手段两种。

3.4接受风险和风险自留

当采取的风险回避手段所花费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本身造成的损失时,可以采取接受风险方案,并做好准备工作和应急计划,尽量减少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如果找不到风险应对策略,就可以将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看成项目成本,并采取积极行动承担事故后果称为风险自留。

3.5储备风险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结合项目风险规律,事先拟定出科学、高效的风险计划和相应的应急措施。当项目进展与计划不符时,就直接启动应急措施,可分为进度、费用和技术三大类。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特殊性决定了项目工程中会存在较多的风险,项目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风险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达标、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梁福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

[2]胡亮.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37-01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现代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是在美国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上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项目管理对计划、采购、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视,并形成有机的管理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开始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需求和实施人性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成本核算制为基础,以管理层和作业层相分离为特征,按照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施工管理制度。它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及评估方法及模式

2.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其中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家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没有要求作定量估计。主要有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小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

风险按照造成后果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分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和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那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预测结果不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不可遇见的现场条件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有问题的风险;设备上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2.2 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等风险图法。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该标度方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是对事物直觉地层次剖析和比较,从人的思维分辨率和知觉的灵敏度看都是合理的。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等风险图法是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构成的二维坐标图上通过画出等风险曲线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及控制措施

3.1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风险分析可以使用进度网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考察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考查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H费用风险,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候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锌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 爆破工程 企业效率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TD23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34-1

这一系列的错误分析最终导致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加,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成本、安全和进度等方面,不利于项目的高效的发展。

1风险管理的理念

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在某一固定时间段内对人类及其相关的危害。但是,这类危害通常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该事件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是时间结束后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通常定义风险为风险时间发生的概率值与事件后果的乘积。工程风险管理专家将此定义为:工程项目风险是一切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有影像的随机因素的集合[1]。

2爆破工程风险决策

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而使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来中断风险源,促使其不发生或不发展。根据定义所知,采用风险回避的控制对策时,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作出一定的退让或牺牲。但是,相比工程上的重大危险而言,这些退让和牺牲要比工程中大方面的损失小得多。在实施爆破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点风险都没有的情况是几乎不存在的,当我们觉得回避一种风险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因此,工程损失的控制需要很强的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2.2风险自留

2.2.1非计划风险自留

非计划风险自留是指由于风险管理人员在没有意识到某些工程中会出现的风险,或者不曾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的,导致风险发生,这类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的现象。其实,在实际爆破工程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复杂的爆破控制拆除工程来说,能够将所有的工程风险都识别出来的风险管理人员是几乎没有的。从这一意义上出发,非计划风险自留有时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也是一种较为适用的风险处理策略。到那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应当想方设法减少风险识别失误和风险评估所产生的误差,应对策略必须要实时到位,从而减少工程项目上的重大损失的发生。

2.2.2计划风险自留

计划风险自留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有计划的选择,它是整个工程项目对风险策划一个组成部分,是经过风险管理人员在正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后作出的有效的决策。计划自留风险需要首先制定损失支付计划,常用的损失支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立非基金储备

设立非基金储备是指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风险储备用金,但是这笔费用并不是专门用来处理自留风险的损失,其他原因引起的额外费用也算在这笔支出里面,也就是说,一些本来是在损失控制对策方位内的风险实际损失费用的支出,甚至是一些不属于风险管理范围所产生的费用。

(2)从工程收入中支出

从工程收入中的所提取的支出费用,通常在财务上不会对自留风险作出特别的安排,而将损失费用计入当期成本之中,或在损失发生后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事实上,这种方式多用于非计划风险自留。所以,这种方式反而不能很好的体现计划风险自留的“计划性”了。

(3)自我保险

自我保险是采用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留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有时也称为“自我基金”。这项基金并不是一次性设立的,它需要每期都有支出,相当于定期支付保险的形式,因此称之为“自我保险”。当自我保险运用于爆破工程风险自留时,需要作出一定的变通,比方说,在施工开工前应当将自我保险一次性完成设立,确保能够及时发挥作用[2]。

2.3风险转移

2.3.1保险转移

通常将保险转移直接称为保险。作为投保人,业主或承包商通过购买保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在自己在发生风险损失后,保险公司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工程保险行业在今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工程保险不能转移所有的爆破工程中的风险,原因之一是存在不可保的风险,另一个则是因为有些风险不宜用于保险。

2.3.2非保险转移

(1)第三方担保

合同当事人要求另一方为其履约行为提供第三方担保,担保方所承担风险只仅限于相互签署的合同责任,即由于委托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以及违约所产生的责任。第三方担保的主要表现是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和预付款保证,工程法在规避工程项目安全风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任何工程项目的防护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完全安全可靠的,完全依赖工程防护措施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将工程防护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结合起来使用,从而获得最佳的规避风险的效果。

(2)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

承包商在中标承接某项工程之后,可能会出现由于资源调配困难而或其他原因将该合同转让给其他承包商,从而可以避免因自己无力按合同规定时间完成指定任务而受到违约罚款;也可以通过将该工程中的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缺乏工程人员而分包给专业分包商,如此便可以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了对方当事人

这种方式中,被转移的对象大多是承包商。举例来说,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就将涨价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者,也可以在合同条款中明文规定,业主对场地条件不承担责任[3]。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爆破工程项目中所需要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说明。并对风险管理的三种方式作出了具体的阐释: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和自我保险。这些方式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套用。如果能够妥善地处理好风险管理的问题,那么该企业就能大幅度提高其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降低损失,提升该企业的综合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应军.爆破工程风险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10.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6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3.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FIDIC红皮书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4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5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为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对于工程类的企业更是存在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愈加剧烈的问题。近来,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也是为产能输出提供良好平台,而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不仅要靠过硬的技术和对国际标准的把握,更要对国际工程的风险管理进行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控制。文章主要通过对国际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方面,着重介绍了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项目后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同时介绍了如何从风险管理过程角度进行国际工程风险管理。

关键词:

国际工程风险;全生命周期;宏观风险;风险管理过程

1宏观风险

宏观风险贯穿整个工程的寿命周期,同时对工程起着至关生死的作用,对宏观环境的忽视往往会对工程造成不可泯灭的损失。而国内工程的宏观环境和国际工程的宏观环境又不尽相同,这就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工程上提供了难题。

2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战乱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恐怖袭击风险、政府信用、办事效率以及为政治目的服务的一些限制性政策风险,甚至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而对外来企业设置的一系列限制。政治风险的影响程度至关重要,政治的不稳定性会极大的影响工程的可持续性。具体有:①国际关系是否友好,这直接关系我国企业在当地办证,审核等程序的顺利与否;②政府的可信度与财政情况,极有可能出现政府拖欠工程款或者新政府对欠款的不承认的情况;③政局的稳定性,东道国政局动荡会对工程造成危害,例如恐怖袭击等。

3经济风险

指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企业蒙受损失的情况:①通货膨胀风险,东道国通货膨胀的程度直接影响货币的价值,需要注意在签订合约时是以何种货币进行结算;②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国际工程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汇率变动大等可能在工程结算时造成重大损失;③利率变动,利率调整等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

4环境风险

包括自然风险和社会人文风险。从自然环境来看,施工项目所处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气候,季节交替等都会为工程带来影响。如施工工期应尽量与雨季避开。从社会人文来看,民族习俗,公共服务,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工程的进行。例如:要合理安排当地员工祷告时间和工作时间不冲突。

5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

5.1决策阶段

(1)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前期计划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工程估算和风险预测管理的阶段。在此阶段,详细的对工程项目各方面信息进行了解,进行风险的预判以及做好风险应对措施,防止在项目开工后产生纠纷造成重大损失。招投标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息获取不完善,对东道国的国情状况不了解,对该国招投标规则的不熟悉造成标书不规范,或者对竞争企业信息收集甚少,造成标书缺乏竞争力。(2)合同缔约阶段。合同缔约阶段是招投双方明确合作关系缔约合同的阶段。在该阶段中,承包商与业主就项目细则进行探讨修改。合同缔约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相较于国内工程而言类似的有关合同方面的问题,例如:条款不明,条款遗漏等问题;同时应注意项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可能会对合同造成的影响。

5.2实施阶段

(1)合同履约阶段。合同履约阶段即项目具体实施建设至交付的阶段,是风险发生的阶段。在此阶段,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承包商自身风险因素主要有:资金不足,垫付困难;现场工作的国内人员易产生负面情绪;自身管理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甲方需要;后期服务系统薄弱,难以保证项目后期质量,对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不能收回质保金,造成损失。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有:甲方经济状况不稳定,工程款难以交付;国内外材料价格差距大;不可抗力;东道国社会政治动荡;汇率损失;通货膨胀;当地分包商质量难以保证,人员不易管理;当地分包商索赔;当地税法等税收法律或者政策变化导致费用增加。(2)项目后期。该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一个吸取积累经验的过程,有利于企业的前景发展。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设建立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分类,信息整合,信息统计和解释的功能。①风险评估子系统:系统包含来自各专家和各方面的信息建设项目,然后使用统计技术评估项目。②风险对策子系统:它可以解决相应的风险管理决策者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6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价。风险的评估识别主要是对未出现的风险通过信息和经验进行预判和分类;风险分析则是对每项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时间等;风险的应对则是基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需求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风险评价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全部过程进行分析,获取经验教训,同时还可以建立风险系统,为下次工程提供可靠依据,使得风险管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闭循环。风险的管理过程信息的获取之于承包商企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有经验的企业和初次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前者可以通过类似工程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后者则可以通过收集信息,结合相关风险管理知识以及部分国内工程风险管理经验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娄潇潇.国际工程管理工作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5):136-137.

[2]王永华,梅建宜,杨小培.国外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及防控[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41-142.

[3]汪诊.国际合作项目的跨文化风险管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2.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8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途径。风险管理水平,作为衡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决定我国工程业将来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一条必由之路。下面笔者探讨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经济单位对工程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最低的风险成本,实现经济单位的价值最大化。这里的经济单位包括工程项目业主(投资商)、承包商、咨询(监理商)、建筑设计商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他们都面临不可回避的风险。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包括发包方、承包方、监理单位、咨询公司、材料供应商等在工程项目的筹划、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后投入使用各阶段采取识别、估计、应对工程项目风险的方法和技巧,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过程

1、风险识别

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管理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其任务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找出潜在显著影响项目成功的风险因素。风险识别的方法如下:

(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主要利用各领域专家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后果做出分析和估计。专家调查法的优点是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2)核对表法。对同类己完工项目的环境与实施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后,可以建立该类项目的基本风险结构体系,并以表格形式按照风险来源排列,该表称为风险识别核对表。核对表中除了罗列项目常见风险事件及来源外,还可包含很多内容,例如项目成败的原因、项目各个方面(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的规划、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说明书、项目成员的技能、以及项目可用的资源等等。

核对表是识别工程项目风险的宝贵资料。它的优点是:结合当前工程项目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资源状况,再参考对照核对表,可以有所借鉴,对风险的识别查漏补缺。

(3)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多被广泛用于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识别系统之中。 该方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故障树分析实际上是借用可靠性工程中的失效树形式对引起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层次的识别图的形式像树枝一样,越分越多,故称故障树。

(4)工作分解结构。用工作分解结构识别风险,可根据工程项目一般的分解方法,将其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甚至具体到工序。然后,从工程项目的最小单元开始逐步识别风险。它可以减少项目结构的不确定性,弄清项目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项目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

2、风险估计

在风险识别和初步分类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风险进行估计。风险估计就是估计风险的性质、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大小,以减少项目计量的不确定性。风险估计的对象是项目的各个单个风险,非项目整体风险。

(1)客观概率估计法。该方法是根据大量试验,用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所得数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概率分布有连续型和离散型两大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常用的连续型概率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三角分布、梯形分布、极值分布等;离散型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利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概率分布类型的选择。概率分布中可得到诸如期望值、标准差、差异系数等信息,对风险估计非常有用。

(2)主观概率估计法。由于在实际可行性研究中进行风险分析时,所遇到的事件常常不可能做试验,特别是工程项目具有明显的一次性和单件性,可比性较差,以及工程项目的风险特性和风险因素往往也相差很远,根本就没有或很少有可以利用的历史数据和资料。但由于决策的需要,必须对事物的出现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人员就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或概率。这种由有关专家对事件的概率做出一个合理的估计的方法就是主观概率估计法。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综合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估计只对项目各阶段单个风险分别进行估计量化,而风险评价则考虑所有风险综合起来的整体风险以及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对工程项目中各类风险进行评价,根据它们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包括风险出现的概率和后果,以确定它们的排序,为考虑风险控制先后和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多个风险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因素所造成的。因此,风险评价就是要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弄清各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准确估计风险损失,并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在以后的管理中只需消除一个风险因素就可避免多种风险。另外,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同时还要注意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必要时根据项目形势的变化重新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

4、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等,得出风险对应计划、剩余风险、次要风险、合同协议以及为其他过程提供的依据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应对措施。另外,当项目的情况发生变化时,要重新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新的应对措施。风险监控应是一个实时的、连续的过程。它应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随机应变措施。随机应变措施就是消除风险事件时所采取的未事先计划到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应及时地进行记录,并融入项目的风险应对计划中。

(2)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就是实施己计划了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实施应急计划和附加应对计划)。

(3)变更计划。过多的实行随机应变措施,可能会大大增加项目的风险,增加过多的费用,这种情况时可以对风险作出反映的项目计划变更请求。

(4)修改风险应对计划。当预期的风险发生或未发生时,当风险控制的实施消减或未消减风险的影响或概率时,必须重新对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事件的应对计划等作出修改,以保证重要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9

Abstract: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has a number of risk factors, including its stake to the investment of the direct benefits. It is not reasonable if we only look at a non-deterministic number as an indicator of the project cost.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and characteristics, more reasonabl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hieve a full scientific risk of project cost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ensure the ultimate economic benefits.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造价;措施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13-01

1 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发展,我国建设项目事业突飞猛进。虽然各个项目建设速度和建设量十分巨大,在项目管理上也积累了许多未有经验,但在其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建设市场管理不规范、工程质量欠缺等等问题,最让我们重视的,还是工程造价的偏高和风险问题。近年来,许多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预算、决算和概算超支现象,导致许多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另外许多项目的投资过大且工期长、质量和工艺需求相对较高,这也就说明了各个风险因素并存的时候,该如何有效的控制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保证工程的完成的重要性。各个风险因素的之间关系复杂,之间联系呈现多层次性,随着工程的实施,项目的造价所面临的风险也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项目工程建设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2 我国工程造价全风险评估分析

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仅仅是一个基础工作,重要的还是对于这些风险因素确定以后的评估工作。在确定了具体环境后,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和项目目标的整体风险程度,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的控制的,这样才能为下一步风险控制工作做好铺垫。

2.1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式 笔者结合实际,对于造价的风险独立和评估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分析,目前关于风险评估评估的方式很多,笔者根据造价风险的特性,在实际中分成了以下方式。

2.2 确定风险标准 在造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对于风险度量(子风险因素)的各个组成因素的衡量工作是很重要的,无论从那一个层次关系做衡量,都要建立在有效的风险度标准之上进行。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于风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运用效用理论要进行科学的分辨,然后用数学模式对于造价的风险度进行判定和分级。

2.3 各阶段的造价风险评价 在对于各子风险准确的度量后,再次基础上建立风行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个权重指标和各指标风险度进行模糊矩阵的数学计算,求得数值后,进行各个数值的判定和评估。

3 我国工程造价中主要的风险管理方法

3.1 控制原理 以科学风险分析为基础,根据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目标管理进行工具合理选择后,制定出来的处理造价风险的总体方案,我们称之为工程造价全风险控制。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其最后收益。

3.2 阶段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确定项目的建设标准,一个项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分析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还要对于其所处地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衡量分析。在项目实际工作中,拟建项目技术的标注指标不能过高。对于可研报告中过于简单的数据要采用多方案比选。最后要对目标做合理的估算、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工作。其中对于最后的竣工结算工作中,要做好结算费用,设备、工器具及家具购置、工程建设其他、尾工工程等费用审查的工作。对那些费用额度大的费用项目,要特别加强审查力度。

3.3 传递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强化管理的设计工作。从可研报告开始,对于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等要要经过国家的相关部门合理的身体之后,在对于不同角色和责任进行不同的划分。并且要加强图纸审核和中途设计的变更监督工作。在项目觉得之后,对于必要的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总体损失就越小。其次,就是要重点注意工程量的变更管理。在一个工程开始后,难免会出现与计划背离的情况,其中工程量变更的比重最大,对于此,一是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协调工作,二就是要严格工程量变更管理工作。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涨价风险。对于原材料的价格要合理控制,尽量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在选择中,要采用招标的竞争机制。开工后,要对于冲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合理且有序,尽量做到不要超标。

4 结语

虽然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是全程的、动态的管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识别、评估、控制等方式,对于造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10

1.1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力量分散是铁路电气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铁路线直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沿铁路线直线分布,这也就导致了施工人员必须分散开来,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所需的技术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特征[1]。这对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也是导致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2施工项目受行车干扰因素较大。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对既有线路的改造。而这些线路大都是正常运行的线路,施工中随时会有过往车辆,因此电气化改在项目中的电力改造、接触网、通信改造项目时常需要注意行车过往,随时停工让行。这种施工模式不仅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项目开展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2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这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由于铁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2.1风险不可避免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任何时候施工人员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分享,这是开展该项工作无可避免的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会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同时也会发明各种先进的技术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尤其是在对既有铁路线的电气化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有设备设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对于复杂的铁路线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行车干扰,这些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风险。

2.2安全风险因素众多。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对象范围十分复杂、丰富。例如通信、电力、接触网、变电设备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特征都不仅相同,因此每个项目产生的风险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众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这些项目改造过程中大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人员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环境中去,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例如崇山峻岭、大漠荒野等。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态状况等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2.3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电气化改造中的风险往往会造成重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线路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电气技术不断出现,为铁路运输提升效率的内在要求[2]。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操作施工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相应增大。因此,风险一旦产生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

3增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保障理念。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风险威胁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增强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深刻的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在思想中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还应当结合铁路电气化的新技术和施工特点向大家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规避。

3.2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当成立一个具体的组织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组织部门应当以增强风险分析、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等职能为主要工作原则,具体负责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应当明确责任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由具体的人员承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及时分析预测各种风险的特征。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这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将国家安全生产法作为指导,对本单位的安全施工进行统一整理。这一做法使得施工单位在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效果大大增强。

3.3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11

关键词:工程造价 风险管理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造价风险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这对提高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所谓的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运用科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符合客观规律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统一的部署,制定统一目标,各负其责,而进行的业务行为。狭义上讲,工程造价是指在建设一项工程的过程中,对工程建设中所需的物料、人员等实际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也就是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价格管理和投资费用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与发展,要在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为保证工程的适度发展,必须合理有效的利用工程建设中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有效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劳动效率,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性。

二工程造价风险问题

1、风险意识薄弱

在项目造价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投资方以及项目施工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危害,从而在对风险的把控上仅仅是走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树立风险意识。工程项目的施工本身就是人的生产活动,很多风险都是来自于人为的因素,假如不能及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措施的应对,风险一旦形成,其后果不堪设想。

2、对合同风险把控不到位

合同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前提。项目合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项目相关的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初,对项目风险做了一些规定,但是仅仅是概念上,形式上的约定俗成,并没有真正的把风险范围以及相关的赔偿责任和调整方法条款落到实处,对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没有真正意识到将会造成的风险,一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预知或者不可抗的风险,给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或者投资方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使其难以承受。例如,有的合同双方没有在合同里明确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失应当谁来承担,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必将延误工期,影响工程质量,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工程设计不严密。过于盲目

设计项目在中标之后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工程所要进行的相关设计。工程设计是否切实可行,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以及后期的工程所要达到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很多工程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充分对工程全局以及其相关方面的因素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比如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所要针对的潜在目标客户、工程周围的地形地貌等等),仅仅是根据历史资料来进行相关的设计,带有盲目性,其结果必然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成本过高,超出预算,安全系数不能保证等等

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造价咨询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起步较晚,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尚待完善,还未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完善。

① 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引导造价咨询向全过程咨询服务发展。

② 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机制。

③ 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业及人员信用档案制度,完善社会监督管理制度。

2、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也不例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最终建立以市场为基准,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推行。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为了确保编制工程概算的质量,除了要有足够深度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外,还必须具备正确反映工程造价的信息。信息化工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应该围绕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更大发展。

3、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入世后政府原有的管理经济权利将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WTO否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作用,相反对政府运作经济的能力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领域方面,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对造价工程师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造价工程师还不能得到国际互认,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承揽业务更有困难。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较缺乏强劲的竞争力,除了体制问题外,归要结底是个专业人才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式下急需对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职责范围等进行重新定位。

4、技术方案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是手段,经济是目的,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达到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们制定的一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如果为了抢工期,不惜代价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虽然抢出了信誉,却造成了亏损:如果为了保质量,不惜代价地提高建筑标准,虽然保证了质量,却使工程费用超出了工程合同造价。反之,如果我们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在考虑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同时,也考虑到严格控制工程合同造价,厉行节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就有雄厚的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更有能力使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技术方案与经济管理的结合,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5、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营造工程造价文化氛围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因此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水平。

① 培养“多能”的复合人才,来充实企业。从业人员要炼就终身学习的本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懂得工程造价操作理论与务实,技术综合能力强,只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才能善于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

② 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

③ 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工程造价行业的人员素质离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工程造价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及面向社会指导造价信息,有利于引导各方主体合理定价,是造价管理部门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由不可控变成可控,只有加大对风险控制工作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不断纠风险控制工作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水平,规范其职业道德,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从而保证建设过程中造价风险一直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12

【关键词】工程招标;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应对措施;规避风险

1、概述

本论文主要结合某通信机楼土建工程(下简称“项目”)施工单位的招标情况来展现如何进行招标风险识别,制定风险应对措施,进而应用风险应对措施进行风险规避的整个过程。该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确定,整个招标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2、工程招标风险识别

招标过程环环相扣,我们对该项目每个招标环节所曾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及分析后,发现该项目施工招标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招标过程文件编制质量差

1、招标过程文件文字表述不明确

该项目施工邀请招标所涉及的招标过程文件主要有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及商务合同。在这些招标过程文件中容易出现一些词语虽然表达的似乎是同种意思,但在特定情况下各方的理解会存在偏差。招标人如在招标文件编写阶段时因欠缺考虑而没有作出标注说明,施工单位容易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忽略这些细节问题,而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往往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便有可能将部分优秀的施工单位排除在外,影响招标预期目标的实现。在本项目的评审过程中就出现了类似情况,评委与部分施工单位对资格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的理解存在争议,诸如:“应”与“必须”在法律上是否等同,“本”与“册”意思表达是否一致,企业获奖证书及认证资料的有效性等问题。

2、招标文件未经充分论证

招标过程文件中的许多约定都会对工程后续建设工作产生影响,若招标过程文件未通过充分论证,评审规则欠缺针对性,往往会导致在后续建设工作中出现方方面面的争议。比如,甲方自供设备的保管费用是否由自身承担问题,合同价格调整因素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在招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风险,导致工程开展举步维艰,严重威胁到项目的整体进度以及工程质量。

2.2 招标过程管理不足

1、供应商资格审查方式过于单一

招标文件通常会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要求,但是仅仅凭供应商提交的书面资料难以证明供应商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因为通常情况下,供应商都会尽量扬长避短。本工程的招标就很好地反映了该情况,第一中标者提交的各项书面资料均满足我们的相关要求。但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发现,实际上该单位已经出现巨额亏损而被托管的情况。这跟我们希望通过招标找到优秀供应商意图是违背的。由于发现这种情况的时间是在中选单位确定后合同签订前,而且在发出的招标文件中难以找到相关依据,此时难以及时地取消该中标单位资格。

2、招标过程文件执行力度不足

本工程第一中标人最终因不能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上交履约保函而最终被取消中标资格。无法提交保函再次显露出该中标单位经济状况不佳,若我方不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方提交履约保函后再进行合同签订,该中标单位便可以鱼目混珠取得该工程的建设合同,该工程后续建设工作将难以得到保障。

2.3 中标结果改变引发经济纠纷

本工程在取消了第一中标人的中标资格后,便面临着第一中标人向我方追讨投标保证金及临时建筑索赔等问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引发经济纠纷。

3、风险应对措施

为了科学、合理规避和降低招标风险,实现招标预期目标,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制定了以下相关风险应对措施。

3.1 招标过程文件编制质量方面:

1、优化招标过程文件模板,做好招标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评审出现的问题,我们会同法律顾问重新审核了招标过程文件模板,更改了招标过程文件前后矛盾的条款及显失公平条款,核对文件字眼表述并对模板进行了优化,尽量避免各方对招标文件意思表达的理解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在招标文件中增加了取消中选人中选资格的条款:“中选人在我司发出中选通知书后合同签订前,因出现经营状况恶化被有关部门托管或被法院受理进入破产程序的。”

2、完善招标过程文件审核流程

经过认真研究招标过程文件审核流程,我们发现审核环节不完善是导致招标文件意图表达不明确的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我们重新制定了招标过程文件的审核流程。新的招标流程增加了两个环节,分别为:(1)加强对招标文件相关技术部分、商务部分及评分规则的审核;(2)对于预算超过100万元的工程必须取得公司聘用的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后才可以。新增的两个环节不但有效的规避了招标过程文件的法律风险,还使招标过程文件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招标人的招标意图。

3.2 招标过程管理方面:

1、加强招标过程中对供应商的信息管理。在评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增加了通过网络实时跟踪供应商的经营状况,违规情况等,而不是仅凭供应商向我们提供的书面资料作出判断。

2、加强对招标过程文件的执行力。该项目施工邀请招标出现第一中标人因无法按时提交履约保函被取消中标资格的事例更能让我们意识到严格执行招标过程文件和加强履约保函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后的招标工作中,我们坚决拒绝不能按照招标文件规定上交履约保函的单位签订相关合同,从源头避免单位因经营情况不佳引发的风险。

3.3 中标结果改变方面:

本工程中标结果改变后,我们对后续风险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咨询公司法律顾问,通过现场拍照保存证据的方法避免了对方的无理索赔。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风险应对措施,不仅使得该项目施工招标得以顺利进行,其后续建设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4、风险应对措施的应用

借鉴本项目施工邀请招标的经验,我们在后续的招标工作中运用了新的招标文件模板,严格执行了新的审核流程工程,加强了对招标过程文件执行的情况跟踪,按照新的办法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供应商的情况,成功规避了类似风险问题的出现,确保了各项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规避风险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风险应对措施是应该针对每个工程的特点来制定。而且随着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招标经验增长,应对措施会得到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比如,为尽量缩短低压配电柜的生产时间,我们希望所选择的厂家有一定的生产力,因此在低压配电柜的招标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对厂家的实地考察的环节,最终更好地保障了低压配电柜按时供货,避免了对后续工程进度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为避免招标文件模板的生搬硬套,我们针对项目具体特点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避免“一刀切”和“因小失大”等情况的出现。例如,虽然开具履约保函虽然能够有效保障施工单位有充足的资金完成工程,但开具手续繁琐,耗费时间较多,会对工程工期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会权衡利弊,视项目投资规模的不同作出弹性要求。

5、结束语

可见,即使在同一个项目中,不同的工程需针对其自身特点权衡利弊制定相关招标文件。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需要明确的是,招标风险是无法绝对避免的,我们必须在每次招标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将招标风险降到最低,更好地保障工程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