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4 23:55:18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1

升国旗

【教学目标】

1.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

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

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

4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关键能力

【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学会升国旗的礼仪。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

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

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

4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小学生升国旗的图片

2.导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啥?应当怎样升国旗呢?国旗升起时小朋友应当怎样做呢?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升国旗》。(板书课文题目:升国旗。)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出示11个会认生字“升、国”的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注意读准:翘舌音“升、中”后鼻音“红”,边音“力、丽”。

识记生字:

(1-4)

(5—6)

(1)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

2

个偏旁,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国、红、”等生字。

(2)猜字谜、编顺口溜。

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

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3)

动作演示。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这些表示动作的生字。

(4)

熟字对比。如“升”和“开”,“么”和“公”,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本课生字与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

升:上升、升旗

国:国旗、国歌、国家

旗:旗子、红旗

红:火红、红日、红叶

歌:歌声、歌曲、山歌

起:起立、起来、升起

美:美丽、美好、美人

立:立正、成立、坐立

2.教学新偏旁“口(国字框)”和“纟(绞丝旁)”。

“国”里有个新偏旁是“口”。

“红”中有个新偏旁是“绞丝旁”,跟老师读一读。

回忆说说自己学过见过的带有这些偏旁字。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指导书写“中

正”。

(1)动画展示“中

正”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指导书写生字

书写时注意:

“中”“口”要写得宽扁,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

“五”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第二笔竖要微微左斜,横折的斜度与竖基本相同。所有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立”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最后一笔横要拉长。

“正”三个横画之间等距。前面两个是短横,最后一笔是长横。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解决字词,适当放手给学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新型教学理念。】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升国旗》,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多元识记生字,会正确书

(7-15)

(16-20)

(21

写生字新词。

五、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2.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导入,继续闯关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板贴:升国旗),(巩固读好“升”后鼻韵母),现在,看哪个聪明的中国娃能一眼就把他们读出来,出示: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国旗(qí

pí)

立正(zènɡ

zhènɡ)

中(zhōnɡ

zhōu)国

多么(

me)

(各种形式认读)

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品读释疑

1.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

自由读课文。

2.出示文中三个词语:“中国

国旗

五星红旗”。

这三个词语都是关于什么的词语?(这三个词语是象征我们祖国的词语。)

你能把这三个词语组成一个句子吗?

预设:(1)“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2)“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3.学习第一句:

出示:“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板书:国旗

五星红旗)

(2)请观察课文插图,谁能解释一下“五星红旗”的名字。

(红色的国旗上有五颗,一颗大的,其余四颗小的围绕这颗大五角星。)

师讲解: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

(1-2)

(3—7)

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围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联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该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工人。

(3)请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4.学习第二句:

出示:“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1)孩子们,谁能说说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的?(五星红旗在慢慢地往上升

;五星红旗越升越高等等。)

“徐徐”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找出近义词?(慢慢)

(2)你从“迎风飘扬,多么美丽。”读出了什么?(这句话写出了迎风飘扬的国旗,非常美丽。)

5.学习第三、四句。

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我们要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因为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尊敬国旗。)(板书:奏国歌

立正

敬礼)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联系生活实际,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升国旗的了解,让学生自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国旗的有关知识。】

三、我是中国娃,会背中国诗

1.过渡:好的,孩子们,一次次闯关,证明你们是聪明的,是最棒的!

我们向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这是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请把爱大声读出来!(指导:请小朋友们先闭上眼睛,心中想着五星红旗,听老师读。师范读,再学着老师的朗读美美地读!配乐)

2.方法引领,熟读成诵。

(1)以问题提示法引领背诵。

师: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想每一句都讲了什么内容,然后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背诵,我们一起合作来背一背。

师:什么旗帜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怎样升起?五星红旗升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生合作背诵。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引领背诵。

师: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展现了课文的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提高背诵的效果。

请同学看图轻声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一背。根据课件展示的画面,全班齐声背诵。

(3)深入情境,表演背诵。

想象你现在正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又是怎样做的?请你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独立背诵,指名到前面来一边表演一边背诵。

(4)小结: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同学们不仅能背诵诗歌,还掌握了背诵课文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课件出示)齐声读一读这些好方法。

想问题,连词句;看插图,想画面;做动作,来表演。

3.全体起立,让我们把庄严的五星红旗在心中高高升起。(背诵课文)

三、总结全文,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国歌》。

听读《国旗国旗红又红》,了解我国国旗的样子,试着把儿歌背诵下来。

四、阅读方法解密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理解“徐徐”时,我们回想一下学校的升旗仪式,知道升旗时国旗在国歌声中上升的速度很慢,我们也就理解了“徐徐”这个词语的意思。

五、课文主旨

课文描写了小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升国旗》,我们知道了国旗的样子,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我们要热爱过国旗,热爱祖国。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8)

(9)

(10)

(11)

(12-14)

板书设计(课件15)

识字10

升国旗

国旗

五星红旗

升国旗

热爱祖国

奏国歌

立正

敬礼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自主拼读字词,突破识字关。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自己不会的字词多拼读,然后由会读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他的预习成果,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同时,教育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好的。

2.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文路;文眼;欣赏语言

阅读教学始终要重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的训练与累积,做到扎实、高效,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整合文章,掌握文路

文路是文章的脉络,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找文路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在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中,使阅读教学大大提高效能。

我教《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后什么?

生: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先写“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

生:后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在极度非常困难处境下,“我”却断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用五星红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也得到了救助。

小学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理清作者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布局,提高写作水平。

二、设计问题,注重文眼

教师在备课时要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眼睛”。紧扣文眼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

我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紧扣文章中“爱国情感”这一文眼来展开教学的。

师:当面包店老板提出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的词语。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

生:“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等词语,表达了“我”的爱国热情。

生:“精致的五星红旗”“河水冲洗”“依然鲜艳”等词语,表达了“我”热爱国旗的一片赤子之心。

师: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请同学们在阅读中体会这种感情。

教学围绕“爱国情感”这一文眼,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表达“我”的“爱国情感”的词句,深刻体会“我”的爱国之情。

三、精读感悟,欣赏语言

欣赏语言就是精读文本语言。我们通过品味语言,加强亲身体验,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

我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就引导学生品味南国美丽风光的和谐之美。

师:出示课件“好像把她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指名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大榕树枝叶繁茂,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鸟儿和大榕树和谐的美。

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语言之美。在品读精美的语言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读出南国景美,追求和谐的美。

四、积累语言,运用写作

阅读教学归根到底就是学以致用,为的是学语言而用语言,所以要读写结合。通过品读、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的发展。

我教《匆匆》一文中,有一组排比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之后,设计一个仿写的环节。

师:是呀,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聪明的学生们啊,你们的日子又是怎样溜走的?请写一写。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品德 价值观 小学教育

当今社会,人心不古,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而德育教育的启蒙阶段,正是小学阶段的黄金时期,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是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纲领,明确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小学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优良品质的非常时期,所以,在德育教育课中,探寻适合小学生心理的有力的教育方法,是当务之急。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些心得,现将如何通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作如下论述:

一、进行故事教学,培养孩子的诚信美德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其道德认识有直接关系。所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是第一要务,而明理法,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上功不可没。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小学生认识一切美好的事物,并举反面教材,抨击假恶丑行为,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这些都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小学生的年龄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稚嫩的心纯洁无瑕,老师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好比在纸上泼墨,意义重大,所以老师要把握德育教育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塑造其优良的品质,美好的心灵。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培养的非常时期,关乎个人的命运,国家的未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重视实践行为,提升孩子的敬老美德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心智还不成熟,对于事物分辨力差,喜欢模仿。老师要利用这一年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是利用示范法,进行德育教育。所谓示范法,就是老师找出真善美的人物或事例,指导学生去模仿,去学习。这些榜样,可以是周围的人,老师,同学,或家长,也可以是领袖、先哲、英雄人物、体坛英雄。

经济社会,智慧和知识创造的财富更多一些,许多人由此轻视劳动和劳动者,老师要引导小学生尊重劳动者。老师以《劳动不分贵贱》一文进行讲解,首先树立小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没有劳动者的奉献就没有一切,然后,带领小学生走到工厂,体验劳动者的不辞艰辛,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通过对劳动现场的观摩,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劳动,这个世界就会毁灭,劳动是光荣的,普通劳动者是光荣的,是值得每一个人尊重的,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笔者立足课堂教学,并将德育教育延伸拓展到社区,让小学生进入居民社区,进行帮老助残活动,给老人读书看报,给残疾人送报纸,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

三、结合时事内容,感化孩子的爱国情怀

小学生模仿力虽然强,但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进行培养。所以,老师要鼓励小学生关注电视新闻,读报纸,看课外书籍,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可形成一个交流的习惯,师生一起分享最新的信息和国际动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其思想品德有极大地辅助作用。课文中有《维护祖国荣誉》一课,笔者从国旗和国徽以及共和国的建立讲起,维护国家的尊严,保证祖国强大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讲解,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又如笔者以《敬礼,五星红旗》为例,课文内容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远在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们尊敬国旗,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故事。课前,笔者让小学生利用网络或者书籍资料,寻找五星红旗的题材和故事,小学生在寻找五星红旗的时候,心里充满敬意和自豪感。尤其看到奥运会上,五星红旗像不落的太阳,孩子们热血沸腾,对着屏幕大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群情激昂,化作一份力量,五星红旗的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得到了进一步实现。

结束语

总之,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身作则,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情操,老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并利用社会中的真善美形象和代表进行德育教育。可以组织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唱爱国主义歌曲,高唱国歌,进行升旗活动。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和国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于光荣.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的激发[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6).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4

小二班庆国庆红旗制作活动方案

祖国妈妈生日啦!

活动时间:2016年9月30日

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在挂彩旗与分享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愉快氛围。 活动准备: 1、五星红旗、天安门图片

2、彩色手工纸剪成的三角形若干,固体胶,底板人手一份

3、零食(老师准备) 活动流程: 一、经验交流

1、教师提问:明天要过节,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

2、教师介绍国庆节,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出示五星红旗、、天安门图片,说说它们的名称。

4、告诉幼儿五星红旗、天安门都是中国的代表,只有我们中国才有。

二、操作活动彩旗飘飘

1、人们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会开展许多活动,今天我们也来挂挂彩旗,让彩旗在我们的教室里飘扬起来。 2、教师介绍挂彩旗的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将幼儿挂好的彩旗布置出来。

三、分享活动 1、幼儿分组

2、分享零食,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馈:

今天上午我们小二班开展了庆国庆的活动。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正如我们所预料到的,由于孩子们年龄还小,脑海里对国庆节毫无概念,所以没有人能回答出来。接下来,我们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国庆节并出示了五星红旗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中,我们是让孩子们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底板上挂小彩旗。有些孩子动作很快,刚拿到材料就开始动起手来挂小彩旗了,而且能按照老师先前介绍的方法挂,可有些孩子就不行了,拿到材料后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下手,不过最终还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挂小彩旗的任务。

孩子们在挂好自己的彩旗后显得特别的高兴,不停地互相交流着。最后是分享食品的时刻了,孩子们一个一个超级兴奋的,把老师准备的食物吃了个光光,开心时他们还互相喂食物,很有童趣,整个班级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通过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关于国庆的知识,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十分的有意义。

【附】国庆节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划时代三个字,意味着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后同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5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广大教师党员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9月23日上午,西大街前士郭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党员活动室围绕迎国庆70周年开展集中学习《宪法》、《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系列活动。

活动中,赵金萍校长根据该支部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迎接国庆70周年华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自觉维护国旗、国歌、国徽尊严,增强国家观念,带动形成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良好氛围。

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实际,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自己、提高自己,在教学教研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党员教师。

为了落实党的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引导少先队员传递红色基因、树立爱国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9月23日上午,前士郭小学少先大队又开展了“学习法律法规 树立报国之志 做出彩中国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赵校长老师向全校师生宣讲《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国旗、国歌、国徽的历史和精神内涵以及升挂国旗、奏唱国歌时所应遵守的礼仪,并以生动、真实的案例向学生介绍违反国旗法、国歌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通过此次集会的集中学习,队员们懂得了五星红旗的意义,学会了如何保护、爱护国旗,明白了唱国歌时应该遵守的礼仪,同时对我国法律法规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燃起了心底爱国、敬国、护国的激情。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6

[作者]  北京 康静涵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部分共6课,包括38个生字,34个词语,28句话。编者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出发,把6课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这体现了教材的过渡性特点,即由纯拼音句子向汉字注音句子的过渡。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生要在看图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习句子,理解词语,认识生字,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同时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生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即联系性特点。针对教材的这两个特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重视看图,在观察图画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是短文内容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和词句的凭借。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从图入手理解词句,有助于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意,让图中具体鲜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之后再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教材中的插图根据短文的内容而各具特色。第1课、第4课以景物为主,指导整体看图可设问:(1)图上都有什么?谁能按顺序说说。(2)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第1课观察的重点是国旗,可问: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她在图中哪个位置上?第4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明白图上画的是农村。第2、3、5课有人物、有环境,指导看图可以从人物入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观察时可设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说说他们有什么表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6课插图上画的是动物,指导看图时要抓住动物的特点,重点要抓住尾巴的形状进行观察,可设问:(1)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动物?(2)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展思维。)“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看图,目的是了解图意,为理解词句做准备,所以学生看明白、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好,这是与看图说话的根本区别。另外要重视观察顺序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加强朗读,在指导朗读中发展语言。教材的过渡性特点要求我们仍然要重视汉语拼音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以巩固汉语拼音,并以朗读促进对词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通过变换不同语气的朗读,使学生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中可先读一读那些难读易混音节,为朗读句子扫清障碍。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自由读短文,要求读正确,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这几句话讲的是什么。理解词句时的读,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读出语气,体会感情,这时要加强朗读的指导。比如,第1课《我是中国人》,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就要读出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时可启发:想象一下,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美好、庄严的时刻,这句话该怎么读。(不要求学生回答)你们小声练一练。下面1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应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我是”、“我爱”,表示出非常深的感情和肯定的语气,要读出坚定和自豪的情感,可启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五星红旗,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热爱之情表达出来。第2课《我们爱老师》讲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亲密的关系,要读得亲切、自然。可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老师怎样关心“我们”,“我们”怎样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把师生之情表达出来。最后一句是“我们”的决心,要读得恳切、坚决。第3课《我爱爸爸妈妈》,朗读的难点是第2、4句话,可启发学生理解:妈妈(爸爸)为什么笑了?该怎样读才能把妈妈那种幸福、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为什么“我”也笑了?该怎么读?注意“笑了”应读得轻一些。第6课《比尾巴》以问答的形式写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可问:当你问别人问题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认识问句)用问号表示的句子该怎么读。总之,理解后的朗读,应该是声情并茂的表达。此时,课文中的语言已经转化为学生自己想说的话,课文中的情已经成为学生自己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了。

三、学习词句,在语言环境中培养理解能力。字词句的训练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要在看图、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落实词句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句,即充分利用短文或句子来理解字义、词义和句义。二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比如第4课《农村大变样》,因为纯拼音句子没有了,故比前三课句子加大了。第1句讲了农村变了样,农民自己办起了工厂。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变样”,可问:谁说说“变样”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改变了样子)句子中的“变样”指的是什么变了?(以前的农村只种地,现在变成了又种地,又办厂。这说明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新农村。)接下来可问:农村变了,农民有什么变化呢?(引出第2句,农民不但会种地,也会做工了,变成了新型农民。)最后可问:“新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新人”不仅会种地、做工,而且有文化,懂科学,有了新观念。)第5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最后一句,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你们平时看到的风景画给你什么印象?(很美)短文里的画中都有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体会江南风景如画)这么美的感觉该怎么读呢?(这是理解之后的朗读)第6课更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才能把学习词句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四、注意联系,在整体感知中发展思维。尽管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我们的教学仍然有如何使他们的认识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还要注意词句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学习了第1课可设问:你为什么爱五星红旗呢?(因为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五星红旗。)这样的设问,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3课中的1、3句讲的是笑的原因,理解之后可问:“我”的笑和爸爸、妈妈的笑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体会两种笑的深层含义)学习了第4课的词句后,可指导学生再次看图,设问:(1)结合句子说说,从哪儿看出农村正在大变样?(2)农村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第5课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后一句抒发了赞美之情,可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竹排是在画中游?除上所述之外,学习生字时也应分析出重点、难点来,不能平均地使用力量。并加强写字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爱国主义;课堂教学;三位一体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深厚热爱的思想。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振奋起保卫祖国、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目前我校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十分重视,但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仅局限于按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讲授,而针对学生中的非爱国主义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却不足。然而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精心教育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点”“面”结合,不但对小学生进行普遍性的教育,即“面”的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对个别的非爱国主义思想情绪的教育,即“点”的教育。只有将这两点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在对小学生进行普遍性的教育,即“面”的教育,我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所。它具有时间长、容量大、体裁多、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备课时,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讲课时,突出这个“渗透点”。在历史课上,对学生讲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讲近代史;中国外受侵略、内受封建压迫的屈辱史;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求解放的奋斗史;讲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史;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史。这样激发了学生继承前辈光荣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在语文、数学等课上,适时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雄伟、发展的迅速、文化的精深,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家庭毕竟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小环境。社会的大环境影响着学校、家庭的小环境,学校、家庭这一小环境反过来还要制约社会这一大环境。因此,只有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一个空间,一个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据此,我们每年都定期召开家长会,在会上教师、家长在一起座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其他方面教育。经过讨论,教师、家长达成共识使学校、家庭形成一条线,使学生家里家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

我们对学生进行普遍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对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即“点”的教育。目前在我们的部分学生中出现一种对升旗厌烦的情绪。他们认为升旗只是一种形式,而这部分学生也能说出国旗的红色是代表什么?五颗五角星都代表着什么?可就是对国旗产生不了“爱”和“尊严”感。然而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生这种不良思想的原因,我们经过反复探讨感到:我们对爱国旗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对国旗的知识性的教育,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感性教育。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组织了一次“国旗在我心中”的班队会。会前叫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会上学生引用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些爱国主义战士为了保护一面红旗而献身的故事。而有一位学生说“红岩”故事中,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在敌人的监狱中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做了一面党旗,来迎接革命的胜利。在江姐和她的难友心中,党旗就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比她们的生命还重要。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的最后一轮比赛中以3∶1力克东道主日本,时隔12年获得了自己的第4个世界杯冠军。当国旗升起的时刻她们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在她们心目中中国国旗就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她的胜利就是祖国的胜利,她的荣誉感是多么高尚而伟大的。会上还有一名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叙说着:在观看9.3阅兵时,当200名国旗护卫队员伴着雄壮的国歌声,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视着五星红旗,随着大家也大声地唱着国歌。我身边的爷爷奶奶也笔直地站在电视机前向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同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可见这面国旗在爷爷奶奶的心里有多重。从那以后每当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时,我心里就有一种对国旗肃然起敬的感觉。通过这次队会以后,国旗在学生的心目中分量大大地加重了。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8

一、说课与授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既可以给老教师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策略注入活力,又可以促使新教师广泛学习教育理论,增强钻研教学业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说课的过程中,生成教育智慧、增强教学的指导性,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展而奠定基础。

说课与授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所用时间不同。通常一节课的授课时间为40分钟,说课则只需10或15分钟。

其二,内容重点不同。授课是以课堂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显性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而说课则必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述说出来,使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更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教”。授课主要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而说课主要解决“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学”的问题。

其三,具体对象不同。授课是教师依据教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授课有具体的教学主体对象――学生,有具体的互动活动。说课教师却要面对特殊的听众――领导、专家或其他同行,自编、自导、自演,而教学主体对象――学生只存在于设想之中。至于“互动活动”则有两重涵义:一为说课人与听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二为想象中的师生互动。

其四,表达方式不同。授课常用启发式的表达方式,偏重情感的交流;说课则采用汇报的方式,偏重理性的分析。

其五,评价标准不同。授课注重学生的活动,尤其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实际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应用教学理论、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的素养。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材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教学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为教材分析。教材是说课的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了解和正确把握是说好课的关键。说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教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对教材的分析,重在抓住教材的“个性”,即这首乐曲区别于其他乐曲的显著特点,进而设计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切实可行的具体教学过程。

其二为学情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须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课时既要考虑教材的特色,又要兼顾所涉及的学校、年级或班级学生的现有音乐水准。如果所设计的内容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反之,则缩小了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空间。

其三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确定了教材内容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应该主要从“知识和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至于“过程和方法”,则在说课过程中隐性体现。当然,说课与授课一样,也必须根据乐曲或歌曲的内在特征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其四为教法和学法的选择。教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感悟、体验音乐。教无定法,没有哪一种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学方法的制定与选择受教育理论、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以及教师特长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根据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对象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学乐曲或歌曲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培养歌唱能力或欣赏水准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更要考虑教会学生学唱歌曲及表现音乐的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

其五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说课的中心环节是说出自己的教学过程,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过程,是充分挖掘音乐要素,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音乐表现能力的学习过程。此处的“教学过程”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详说,其他则可少说。应尽量避免“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的多次循环反复。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安排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叙述;也可以先说一个环节的内容,再依次说下一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恰当的过渡语,以使整个说课过程浑然一体。

三、说课的要求

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有情感。居高临下的说课,不仅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更淡化了说课的效果,所以,千万不能把台下的评委、领导或同行当成学生而“启发”开来;而那种畏畏缩缩,眼睛不敢看台下的说课,则会给人以“不自信”的感觉。因此,说课时应该和听者双向交流,尤其是眼神的交流;同时,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要避免拘谨、放不开,应力求做到简练干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其二,要重理性。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掌握歌曲或体验乐曲,表现音乐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又表达不出基本内容,使听课的人难以理解。

其三,要有个性。一方面,说课时不能人云亦云,说的都是人人皆知、表象的东西,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等泛泛之语。要抓住教材的特征,说出你的独具慧眼之处,如体验歌曲的情绪特征,可以让学生在歌词的意境中用相应的歌声去表现。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特长来说课,如演唱能力强的,可以在说课时引入范唱的教学环节,甚至可以清唱几句,以此进一步说明对学生演唱方法的指导。

四、说课的程序

成功的说课不仅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根有据,而且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地道出对整个教学过

程的预设原则和生成过程。下面以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例阐述。

(一)简介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或课标要求

这道程序是说课的开头,也是给听课者第一印象的环节,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这道程序中,一般应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说出自己本次说课的内容――年级的唱歌课《国旗国旗真美丽》。为表明自己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可简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或者“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如“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等等。这道程序花时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总用时的十分之一。

(二)分析学生情况

说课和上课一样,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预设不同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语言等,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此课题而言,可如下剖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告别幼儿园,他们既有着对小学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又有着对新老师、新同学的陌生感,所以,一方面要以朝气和热情感染他们,另一方面,要加强和他们语言、情感的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应该多借助律动、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并准确地掌握歌词。

(三)简介教材特点

教材是师生对话的载体、情感交流的纽带,能否抓住教材的典型特征,正确而深刻地解读,直接影响到对整个说课过程的驾驭能力。因此,完成此程序时,要力求抓住教材的个性。本首歌曲为五声宫调式,结构十分简单,由四个乐句组成,短小有趣、形象鲜明。第一句旋律活泼、亲切,将“真”字放在了全曲的最高点,表现了儿童对祖国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二句解释了国旗美丽在哪里;第三句的声音色彩变得柔和、婉转,乐句结束在“la”音上,具有幻想色彩;第四句以亲吻国旗的歌词很形象地表达了儿童对国旗质朴而炙热的感情。可作如下简介:这是一首充满稚气、富于想象的儿童歌曲。歌词的前两句运用了儿歌创作常用的叠词法,将“国旗”与“金星”两词重叠,把国旗为何美丽的真正含义用儿童语言揭示出来。歌词的后两句富于幻想、充满童趣,表达了儿童对国旗的热爱与崇敬。

(四)展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等

这道程序不仅能够显示说课者对整堂课的目标落实以及课时安排等各项隐性内容和外显方式的运筹帷幄,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南,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道程序的表达要精确、明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知识目标);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力目标);感受国歌和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说出教学过程(同步板书)

教学过程是整个说课的主要内容,更是“重头戏”,需要引起说课者足够的重视,并掌握一定的技术技巧,让听者有感同身受、拨云见雾之感。如有必要,可以先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教学过程,然后再依次展开。例如本首歌曲的学习,可以粗分为创设情境、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延伸拓展四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播放一段中国申奥成功的画面,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起学生对五星红旗的注意,并由此导入歌名《国旗国旗真美丽》。然后播放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录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从而初步实现预设的知识目标,并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热爱国旗的种子,为学唱歌曲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然后进入第二部分: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首先向学生提问:国旗上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五颗金黄的星星,然后教师边出示第二句歌词――金星金星照大地,边按一定的弧度在黑板上贴上五颗星星,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并引出五颗星星的含义。当学生在教师的语言讲解下,心中油然而生对国旗的敬仰时,教师以儿童化的口吻提问:面对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这便导入到第三、四句歌词: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并出示小红云图片,让学生们在表象上进一步理解歌词。

接着,引入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初听的过程中对歌曲有一个整体性的感受。然后发挥体态语言的优势,每一句歌词配以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在复听歌曲时,边律动边加强对歌词和旋律的熟悉。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边弹钢琴边和他们进行接口唱比赛,让他们快速记忆歌词并学会演唱歌曲。这个环节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能力目标,即能够用亲切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第三部分是处理歌曲,主要采取两种教学手段,分别从声音的要求和歌曲的表现形式来细化、深化。首先,教师以书中小红云的身份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我整天飘在空中有什么感受吗?指导学生用像云朵飘在天空中一样的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然后启发学生演唱时加入什么打击乐器可使歌声更亲切呢?让学生在敲击打击乐器的同时美化齐唱的声音,丰富演唱的形式。

最后一部分是延伸拓展,也是课堂的高潮部分,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以一段枪炮声打开学生的交流之门,让学生的思绪回到革命战争的年代,然后以“国歌是谁作曲的?”为切入口,和学生一起在齐唱国歌声中感受国旗的庄严与神圣,并再次回归主题:国旗国旗真美丽!从而把情感目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此处安排一个简单的板书设计)

(六)作简单归纳总结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9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风送爽的日子,在这喜悦收获的季节,中华大地普天同庆,华夏神洲欢呼雀跃。因为我们即将迎来祖国妈妈60岁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北京,荡破了东方的天空,世纪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树起了一面令世人嘱目的旗帜——五星红旗。从此,野蛮的舞台在摇晃中缥缈,文明的强音在奋进中升腾。

曾几何时,贪婪的侵略者纷纷来到,从此,文明褪色了,强盛衰败了,整个神州浓雾蔽日,贼寇横行,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又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抱出了地狱,送上了幸福大道,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人类的旗海里闪烁起独树一帜的绚丽!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地球的面庞中照耀起绝无仅有的光辉!五十八年的风吹雨打,她容颜未改;半个多世纪的火烤日灼,她风骨不衰。今天,我们在她的辉映下由衷的欢呼:五星红旗,您好!

十月一号,这个曾经数以万计的人,为她的早日诞生,而不惜付出生命的日子。但那曾经几代人为之热血沸腾的革命故事,那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崛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也开始从我们的脑海里慢慢的模糊、淡忘。

如今的十月一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形象中,仅仅只是个黄金周的概念了,只是一个玩的日子,已经体会不到别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了,到底是我们麻木了还是我们习惯了呢。 “国庆节你做什么?”“在家看电视”,“睡觉,休息”,还是“租碟看连续剧”, 玩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等等……

回答是否定的。国庆节是全国人民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教育我们爱国爱家的最好时机。

十月一日是洗刷耻辱的日子,是庆祝胜利的日子。在老一辈已逝,新一辈正茁壮成长的时期,我们应谨记这个参和着血与泪,欢乐和痛苦并存的日子。

十月一日,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她是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里程碑,是民族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凝固起来的纪念碑,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文明走向新的辉煌的起点,是泱泱大国奏响繁荣富强威震四海的序曲。

十月一日,更是我们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励志图强,报国卫家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在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我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

今天,我们生活一天一个甜蜜、一年一个富裕!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一个艳阳,一片一个胜利!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今天是莘莘学子,明天是社会栋梁,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属于你们。所以,大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是我们将担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重任。

同学们,当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些的时候,难道我们还能不好好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吗?难道我们还会不自觉读书做人吗?还会违反学校纪律而不思进取吗?

同学们:我们要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战胜自我;我们应该发扬中华美德,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让自己成为一个珍惜光阴、热爱学习的人,成为一个德智两强,身心两健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值得老师信赖能让父母放心的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同学们,我们全体老师相信:只要你付出不懈的努力,明天的你,一定会是个出色的你,你的父母会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儿女而骄傲!望里二小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而自豪!

同学们: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读书做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为父母、为祖国添光加彩吧!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10

【罗浪 :林伯渠忘记宣布“奏国歌”】

1949年10月1日14时3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

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提前半个小时就率领军乐团站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作为整个乐团的总指挥,他紧张而急切地等待着那个辉煌时刻的到来。

1947年底,经聂荣臻司令员批准,正式组建了华北军区军乐队,罗浪任军乐队队长兼指挥。1949年初,上级决定由罗浪负责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直到1949年8月初,罗浪才知道这支联合军乐队将要参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兵,而是开国大典,而他自己将要举起的是开国大典上那支重若千钧的指挥旗。

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在政协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歌。但除国歌外,其他曲目怎么定,当时曾有争论。部分人主张按老规矩办,采用旧军队阅军的乐曲;也有部分人主张“一边倒”,全部采用苏联乐曲。年轻的罗浪则提出了第三种方案,要用经改编的我军的某些革命歌曲。新中国自己的庆典,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乐曲呢!三种意见争论激烈,最后上报到中央军委。哼唱了多年的《东方红》等20多首作品征服了中央领导的心,挥笔写下了“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9个大字。

全部乐曲确定后,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又采用什么乐器呢?这也是个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了序幕。200人的军乐队面向天安门城楼,站成两个方队,各自以10行横队和10行纵队的宏伟气势奏响同一支威武雄浑的乐曲。罗浪回忆说,我把大小军鼓都安排在第一排,这在当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为了展示一种威武整齐的新面貌,造成一种鼓乐喧天的大气势。

此时,和开国元勋们正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缓缓地登上天安门城楼。

当时的气氛既热烈又紧张,林伯渠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后,却忘了宣布“奏国歌”。等了大约半分钟后,罗浪按预定的程序,果断地指挥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天安门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

【侯波、徐肖冰 :亲自为镜头记录“打下手”】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的拍摄。

作为唯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女摄影师,侯波拍下了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瞬间,给后世留下了经典画面。谈起当年拍摄情景,老人的言语和表情仍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

开国大典之前,夫妇俩同时接到上天安门城楼的通知:徐肖冰负责拍摄电影,侯波负责拍摄照片。

当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城楼西侧上来时,早早恭候在那里的侯波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当时她端着的是只能装12张底片的120型照相机,为抓住好的镜头,便不停地优选角度,一边拍一边往后退,还要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要赶快换。

在整个开国大典上,始终精神饱满。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走动,侯波就要不停地跟着拍照。当她看到走到城楼右边时,想拍一个带天安门城楼的侧身镜头。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一再往后撤,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这时她也顾不上是谁了,使劲往后撤身体,终于取到一个很好的角度,随即按下了快门。拉着她的人还一再地叮嘱说:“要小心,要小心,别摔着。”拍完后,侯波收回身体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总理。

过了一会儿,侯波又急忙换到另一个位置,因为这时正向天安门城楼下的群众挥手致意,她想拍下这一画面,但同样需要把身体伸向护栏外。陈云看出了她的意图,主动伸过手来,抓住她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

【张仃:政协会徽是新中国的最早标志】

1949年初,时任哈尔滨《东北画报》主编的张仃,应中央军委之邀进京负责编一本反映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画册。当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便把张仃请进中南海做美术顾问,进行怀仁堂、勤政殿等工程的改建设计。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期间,又请他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设计会徽。

接到交付的任务后,张仃在中南海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工作。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新中国的第一枚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中央。共和国的国号、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是在这个政协会徽之下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讨论和确定的,因此可以说政协会徽是新中国最早的标志。

与此同时,张仃还担任了开国大典仪式的美术设计。按照中国民间的喜庆习惯,他提出在天安门城楼上挂4个大红灯笼,城楼两侧各插上4面红旗,大标语牌用灯光照明,在观礼台的红墙下方画上飘动的红绸子,并安排周令钊绘制天安门城楼中央的巨幅像。而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是他特意到北京前门外廊坊头条请工匠赶制的。

这期间,张仃还给新政权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宜提出过许多实用美术方面的建议。比如,国家机关门前挂的牌子应是什么形式,当时提出过很多方案,张仃提出采用白地黑字并一律使用端庄的老宋体书写。这一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白地黑字”的牌子有何寓意呢?张仃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区别时期的蓝地白字及青天白日标记。白地黑字,寓意明明白白,既简洁、庄重,又能体现新政权的特点。”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没有悬挂国徽。国徽的问世是在1950年建国一周年前夕,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没有国旗、国徽或国歌,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便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任务。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指定下设的第6小组负责国徽方案的草拟工作,并公开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国内外征集国徽图案,并且特地对国徽的设计提出了3点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政协筹委会共收到国徽图案900幅,不过有参考价值的仅有几十件。直到9月下旬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开会期间,代表们仍对设计出来的国徽图案不甚满意。建议:由原设计小组继续改进,将来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开国大典之后,组织上有意留张仃在中南海工作,他婉言谢绝说:“我是搞业务的,更愿意去教书。”此后张仃便投入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不久,中央决定国庆一周年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式悬挂国徽。国徽的设计任务加紧进行,具体交给两个设计组负责:一组是由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的一批教师;另一组是由张仃带领美术学院的一批教师。张仃和梁思成分别成为两个设计组的核心人物,定稿将在两个设计组提供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当两组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时,风格大相径庭。梁思成小组设计的国徽,核心内容是一块玉璧,玉璧有国器的象征,也含指祖国统一、完璧归赵,文人气息浓郁。但认为这个方案没有体现出新中国的政权特色。张仃小组的方案则明确提出: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国家富强康乐;天安门为主体。

当时中央比较倾向张仃小组的方案,为两组召开了一次交锋会,负责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张仃认为,他的原创主体是天安门,工农联盟的创意来自。在设计说明里他阐述得很明白:天安门是中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象征,同时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的地方,1919年的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也在这里宣布成立,因此将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体是不言而喻的。

最终,中央传达了一条意见:国徽当中一定要有天安门的形象,接纳了张仃小组的方案。将进一步完善国徽设计的工作交给了梁思成。(当时梁思成是非党人士,张仃是从解放区来的。对张仃说:“你们合作吧。”)

【彭光涵:国旗诞生的曲折过程】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设立了六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方案。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才31岁,是第六小组中年纪最小的。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认真的征集和审阅工作,9月14日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国都、纪元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国旗问题争论很大。

彭光涵介绍说,对于群众的来稿,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有三类来稿被筛选掉了:第一类是有镰刀锤子的,有模仿苏联国旗的痕迹;第二类是用嘉禾齿轮的,图面比较复杂;第三类是采用两色或三色横条或竖条的,模仿西方国家国旗的痕迹很明显。小组成员从2992幅图案中最后选出了较好的四十余幅作为初选图案送交审阅。对彭光涵说:“你把这些图案分类编成册,给每个图案编号,但不写作者姓名,避免审阅人带有偏见。初选图案仍由第六小组进行复选,精选出一批图案,上报大会主席团。”

政协大会决定9月30日闭幕,而国旗图案迟迟不能定案,第六小组成员都很焦急。在当晚的会议上,副组长沈雁冰对彭光涵说:“你是秘书,又住中南海,可以见到、副主任(新政协筹备会成立了常务委员会,任主任,任副主任),你尽快向他们汇报目前的困难情况,请他们指示如何办。”在听取了彭光涵对第六小组推荐的38幅图案的介绍后问彭光涵:“你接触过很多图案,也听了很多反映,有哪些图案有比较多的人喜欢,容易获得大家一致同意?”

彭光涵知道,张治中同有一段关于国旗的对话。张问赞同哪个图案,毛回答:“我还没有最后认定哪幅图案。”张说:“恕我直言,我反对用一条杠代表黄河图案。红底代表国家和革命,中间有一条杠,这不变成了分裂国家了吗?同时,以一条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微笑着说:“噢,这倒是个问题,我约大家来研究一下,一定要选一幅大家都满意的。”

此时,彭光涵迅速地翻到《复字32号》(红底五星旗),并拿出投稿人曾联松的原稿对说:“这幅图是在截稿前两三天才收到的。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图案很有新意,但在五星内有镰锤不好,建议删去后可作为复选稿,印出来的图案是我根据小组意见重新画的图案。”

点了点头,接着问彭光涵:“那四颗星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说说看。”彭光涵解释说:“您昨天的报告中有一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您说‘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这样民族资产阶级也是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人民的一部分,在国旗中应该有它的位置。至于如何准确说明,最好由小组的同志去拟定。”

听后很满意,拍着彭光涵的肩膀说:“好,你按《复字32号》图案画一张大一点的图样,还要做一面大旗,一定要用绸料做,明天下午交给我。”

9月25日晚,主持召开了协商座谈会。彭光涵提前到达丰泽园会议厅,在秘书席等候。约8点半,、领头进入会议厅,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等陆续就座。

关于国旗,首先发言:“过去我们脑子里老想在国旗上有中国特点,因此画一条横线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的特点,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英、美之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点。”

说到这里,拿起一面红底五星旗向大家展示说:“很多人都说《复字32号》这面旗图案好……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讲完这段话,在座的人都表示赞同32号图案为国旗,但邵力子提出要改一改《复字32号》的说明,他说:“用大星、小星的提法不好,因为上海有一种习惯,大星是大老婆,小星是小老婆,所以称大星、小星不准确。”这几句话引起哄堂大笑。也笑着说:“那就不提大星、小星,只提五颗星的关系。我看就提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

9月27日,当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表决国旗方案时,主席台展示的,正是彭光涵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大栅栏所做的那面红旗。大会对国旗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将“红底五星旗”改为“五星红旗”。

【周令钊、陈若菊:为开国大典绘制画像】

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对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画像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幅画像的作者就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

早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周令钊就带领学生画宣传画,写标语,布置会场。他才思敏捷,成了美院有名的“快手”――构思快、动手快、干得好。

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接受了上级交给的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他利用会场里的八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一个用木板制作的象征和平的白鸽子。他特别选择了著名摄影家吴印箴拍摄的在延安时期的照片,这张照片曾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悬挂过。周令钊以此为蓝本,画了第一张像。这张约一个门面大的画像,背景为红色,头戴八角帽,领子略敞开,面带微笑,放置在主席台正中。这独具匠心的布置,把会场的气氛营造得平和而热烈,受到与会领导的称赞,说他设计布置得很好,尤其是像画得好。

有了这次上佳“表现”,绘制开国大典画像的光荣任务便“非他莫属”了。

接到任务后,周令钊便带着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陈若菊来到天安门,在城楼上的大殿外搭起脚手架,开始工作。考虑到的性格、风度和诗人气质,而且又是刚刚解放,周令钊依旧选取了北平和谈时用过的那张戴八角帽的照片,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完成这件非同一般的作品。要把小照片画成巨幅画像,必须一次又一次放格、打素描。每天天刚亮,周令钊和陈若菊便带着干粮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作画,两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看不见才停笔。周令钊主要是画像的眼睛、鼻子等关键部位,陈若菊则手提小油桶,往灰色军装上大块大块地涂抹油彩。就这样连续两个星期,一次又一次地爬上爬下,改了又改,做到一丝不苟。9月30日,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完成了。

时任北平市长的聂荣臻特来观看,他对画像上的神态和表情比较满意,但指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时刻,领子还是扣起来为好。周令钊立即动手修改。改好后已是深夜,回去刚躺下,又被人叫起,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将像下面的“为人民服务”5个小字去掉,于是他又火速赶到天安门。此时画像已挂上了城楼,聚光灯也打开了,但下面还留着架子等着他来修改。由于画太大,梯子又小,他只能一点一点地往上涂抹,反复操作,直至看上去“天衣无缝”为止。

l0月1日,率领中央领导登上天安门城楼,毛就站在画像的正上方。“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照相机,连一张工作照都没能留下来”。这成了周令钊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李普:一再叮嘱的重要字条】

作为老一代著名记者,李普见证并记录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很多大事,1949年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尤其令他难忘。

1949年8月底,新华社特派记者李普由武汉中南总分社调到北平总社,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与另一位新华社记者李千峰一起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

李普记得:“上城楼的嘉宾们当时大都住在北京饭店和六国饭店,下午两点,大家先一起去中南海勤政殿,交代一遍流程后,来到天安门。是第一个沿台阶走上城楼的领导人,朱老总紧随其后。那时还没有电梯,大家都是步行走上去的。”

李普还记得,那天几乎所有人穿的都是中山装,只有“美髯公”张澜穿着长衫。

10月1日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为了能及时拿到主席手里的公告,李普移到他身后,“当时显得很平静,稿子没有任何抖动”。读完公告后,手按电钮,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时,李普听到感慨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这一天,就已经很满足了!”

拿到主席宣读的公告后,李普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虽然领导人的讲话稿早就印出来了,但还是需要他们的亲笔手稿,以核对每一处字词的小改动。“那天11个人的讲话中,老总的最短,只有5分钟;宋庆龄的讲稿先用英文打草稿,然后翻译成中文,很有自己的特色。”李普看见她的手稿上,有的字旁边还注上了拼音,因为她不大会讲普通话,整篇文章都是用上海味道的普通话念的。

李普回忆说:“我拿到稿子后,看见稿子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中央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共56名)的名字。指着那张字条,一再对我说:‘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这份《公告》是铅印的,贴上去的字条是别人手写的。文件上还有他用铅笔写的批示:‘照此发表,’。”

“这篇文章现在被收入了《建国以来文稿》第一册,文末注明‘根据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印’。可见补入了全部名单的《公告》,只有宣读以后交给了我的那一份,没有来得及另留底稿”。

为什么如此重视这张名单呢?

李普说:“我事先已经知道,《公告》补入的全部名单,是根据张治中的建议补入的。张治中曾经是的一位要人,也因‘三上延安’而成为共产党的好朋友。后来,他参与了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他建议在《公告》里公布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单。当即明确表态说:‘好,把56名委员名字都写上去,可以表示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强大阵容。’”之所以欣然接受张治中的建议,其中有个大道理。从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这一著名的论文开始,中共中央多年来再三宣布:中国的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到了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作政治报告,报告的标题就是《论联合政府》。现在,这个伟大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所说的实行新民主主义,政治上是建立和巩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联合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即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这时,所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都进入了这个名单,就不言而喻了,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真正实行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

庆典活动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李普又连夜赶写了开国大典的新闻稿,第二天一早,刊登在了《人民日报》第一版上。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的曲折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重大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屡见不鲜。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了。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委会需要一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董希文承担了创作这幅作品的重任。1954年,这幅画作为年画首次出版发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销量超过100万份。后来,观看这幅作品时说:这是一幅充满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大国风范”的油画。

作为新中国油画史上的鸿篇巨制,油画《开国大典》在美术史上和革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此,这幅作品在新中国不断变幻的政治风云中也经历了数次无奈的删改。

对《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高饶事件”定性之后。董希文接到通知,去掉画中的高岗。为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

第二次改动是在1968年。由于刘少奇被打倒,这次改动要在开国大典中去掉刘的形象,换上董必武的全身像。上级领导通知董希文去改《开国大典》时,他已身患癌症。女儿董一沙回忆:“当时父亲重病在身。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哥哥要替他去改,他坚决不同意……他说,这幅画是他一手画的,他要负责到底。”就这样,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国大典》再次被迫失去了历史真实。

其实在“”后期,董希文还曾接到第三次“删改通知”――刷掉林伯渠。幕后指使者,忌恨林伯渠当年反对她与结婚。无奈董希文此时已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只好请他的学生完成第三次删改。不过,学生没有改动董希文的原作,而是临摹了一幅,以应“刷新”之需。这才不致再次造成历史遗憾。

《开国大典》上没有了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也从此对这幅作品多了一层牵挂。他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亲手将刘少奇的形象恢复在《开国大典》上,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当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晚期,他对学生们说:“真希望再有20年……”令人惋惜的是,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1973年逝世前,他抱憾不已……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11

【关键词】象征色彩;儒家色彩美学思想;差异性;时代性;象征意义

一、引言

象征色彩是色彩想象的一种方式。当人的感觉感受到色彩影响,并且感觉到色彩表面的背后,还体验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发生着某种启示,人们为了表现这种神秘的启示,使用了色彩的象征,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变着过去的面貌和涵义。

二、色彩象征在中国古代和传统文化中的反映。

(一)色彩象征是早期人类对色彩的本能反应,为后来中华民族的色彩观奠定了基础

据《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绘画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土以黄,其象方,天地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谓之行。凡绘画之事,后素功。”从当时中国古人对色彩以方位和它们表达的物质性,可见色彩象征在那个时期,有些反应暗合于人的色彩本质,同时也常出现不那么合乎人的色彩本质的象征性的色彩反应。

初期的色彩象征基本上建立在人类对色彩感到神秘的精神混沌状态中。色彩在远古时代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几乎影响着当时人类的整个精神活动。古人以:“五行始终”、五色轮换,象征天道循环的过程。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崇尚黑色成为秦王朝的整个色彩象征,服色旗旌都为黑色,正是历代帝王的这种单色崇拜,深深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反应。

(二)儒家“比德”思想的色彩审美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倾向

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在封建社会被封建统治阶级作为维护其政治统治的理论基础,千百年来影响着广大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不仅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而且赋予色彩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有深刻的意义,所谓“德”即政治、伦理、德行、人格等,“比德”即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孔子的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山水之美与人生道德境界联系来类比思维,儒家虽然没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可从儒家审美的“比德”观念中得到启示。《荀子法行》载:“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声清扬而运闻,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上述所谓“比德”,乃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从儒家色彩的观念看来,色彩之所以美,是因为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色彩的装饰中可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化妆赋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刚直不阿;白脸、黄脸代表奸诈阴险;篮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金脸、银脸代表神妖。

儒家“比德”思想还直接影响民族色彩观念。如: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人逢喜庆都要用红色来装饰,新娘穿红色礼服,新郎佩带红花,人走运了,称为"红运",受上级重用者为’红人”,古代称美丽女子为“红颜”,女子闺房为“红房”、“红楼”。相传神农氏为炎帝,炎者红也;刘邦兴汉,自称“赤帝之子”;朝迁命官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朱者红也;新春过年用大红纸写对联表示辞旧迎新;元宵挂红灯笼,节日插红等等,正是因为“红色”的类比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三、影响色彩象征意义的因素

(一)色彩象征意义和民族习惯、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科学文化技术等因素有关

各国的国旗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色彩感情,我们国家以红色为色调,象征我们的胜利是烈士们流血牺牲获得的,红色又是革命的象征;阿拉伯国家地处沙漠,无疑沙漠中的绿洲是令人向往的,绿色给人以希望,他们的国旗大多是绿色的底色;德国国旗用黑、红、黄三色,他的视觉效果正符合德国人凝重理智的性格特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颜色配置却与这个民族的热情浪漫的精神秉性相契合。民族色彩代表民族精神,有根深蒂固的地域与种类缘由。这些都体现了在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二)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影响本民族的色彩喜好

比如中华民族历代帝王的皇宫、龙袍是黄色、金色、红色,因此,这些色彩在我们传统的语言里是庄严、神圣的代名词。喜庆、发财、走运、结婚、新年都离不开它。在英国的传统中,金色和黄色表示名誉和忠诚;银色或白色表示信任与纯真;蓝色表示尊敬和诚实;黑色表示悲哀与后悔;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紫色表示权威与高贵;橙色表示努力与忍耐;赤色表示贡献的意思。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黄色代表阴险和狡诈,据说犹大出卖耶稣的时候穿着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是虚伪邪恶的象征。这些都少不了来自于历史或典故。

(三)不同的民族习惯影响色彩的象征意义

由风俗习惯形成的色彩观念是比较牢固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在国际交往和贸易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青莲色是死人的寿衣颜色,一般很少流行于服装。泰国还有代表日期的星期色:星期日——赤、星期一——黄、星期二——粉红、星期三——绿、星期四——橙、星期五——淡青、星期六——浅紫。所以在与对色彩的使用有传统习惯的国家或人们打交道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尊重他们的用色习惯,使色彩发挥它积极的一面。

(四)对色彩象征的影响

宗教活动在世界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他们的各种戒律或信仰几乎就像一道圣旨,色彩也是感情圣书。世界各地有宗教而来的色彩象征都具有情感性。如佛教的

金色(西天超脱之色);基督教的赤(圣血的象征);回教徒的神圣色彩——绿色(永恒的乐园),其他民族的不同信仰,对色彩感情和象征都产生很大的左右力量。

(五)色彩象征的时代性

从人们使用色彩象征的发展过程看,色彩象征的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色彩,这些色彩往往表示进步,有不落伍的含意,色彩因时代的演进更新而成为标志,流行色就是一个很能说明事实的问题。美国一个色彩学家曾说过,人有自我与环境的调和和跟随流行的要求,这正是色彩在心理上所以能够建立地位的重要渊源之一,例如牛仔裤,给我们的印象是刻苦耐劳、自力更生、潇洒达观有开拓精神,蓝色系就是它的象征。

四、不同色彩所包涵的综合象征意义

红色—具有双重象征意义。它令人联想到火(光明、希望和热情)与血(暴力和危险),它既是积极的、前进的、喜庆的、革命的象征(如春联、红旗、节喜),又时危险、警告的象征(如交通禁令、消防设备)。

红色如果和黑、灰、白调和,就改变了原有的品性,体现沉稳(暗红)、内向(红灰)、热情(浅红)、浪漫(粉红),也是色彩设计中常用的。

橙—是居于红黄两色之间而兼有两色品性的色,既有光辉、火热的色感,又有明朗、活泼的品性,但有时也作为疑惑、嫉妒的象征。

橙色如果与黑、白、灰调和,就失去原先色彩的性格而趋于安定(深棕)、温和(灰棕)亲切(米灰、黄灰)的温暖色感,也是欧洲人所称的“牛奶加咖啡”色,是欧洲服装、室内装饰的常用色,也曾是国际、国内的流行色。

黄—是所有纯色相中明度最高的颜色,它明亮夺目,有着光明、希望、明朗、庄严及高贵的象征。在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黄色是作为中央集权的权力的象征色彩,为历代帝王所专有。在东方的宗教中,也用于宗教建筑、用器上的色彩,是信仰、神圣、虔诚的象征色。

黄色以它光辉眩目的色感被康定斯基称为“夜晚的灯光”,如何在色彩中大面积的使用,是专业设计工作者应予以注意研讨的。

黄色与白色调和则为浅黄色,有着和平、温柔而潇洒的特性,适用于多种用品的色彩设计。

绿—是人们常见且悦目的自然色彩,是理想、希望、和平、青春的象征。绿色有利于人消除视觉疲劳、它引起希望、生命、安全的联想,因此,绿色普遍用于通行、安全标志、机械开启和安全标识。

绿色和黄色调和成黄绿色,它既具有绿色性格而更为明朗、宛如早春二月万物萌芽,更富青春活力。绿色和蓝色调合为青味绿,也就是海绿色(Seagreen,即奥斯特瓦德色相环的第20号色),对绿与青的性格兼收并蓄,另具新意,它在品性上既有青春活力、活泼、艳丽的一面,又有端庄、沉静而内向的一面,具有温柔、智能的女性美德象征。

蓝—是大自然中大面积的色,是万里晴空、浩淼大海的色彩,使沉静、广远、理智的象征。中国传统及民间俗称的蓝色,是指的一种深青色,它沉静、宁静,但有一定的消沉感。

紫—是色相环中明度最低的色,宁静、沉着、优雅,但也是孤傲消极的象征。紫色在国外古代曾作为君王专用,而在中国的南北朝、唐朝则为贵官、公侯的服饰专用,是高贵的象征。大面积的纯色相紫色在我国民间是不受欢迎的,常作为点缀之用。

以紫色加白调和是粉紫色,它改变的原来紫色消极的品性,是具有轻柔、优美、典雅而充满女性美感的色彩,并一度成为女装的流行色。

黑、白、灰—这是一组无彩系色的中性色,黑色具有它象征性的两面性,它既有庄重、肃穆、内向的积极特征;又有黑暗、罪恶、寂寞的消极特征。对黑色者以审美客体,有不同的审美主体,会得出积极或消极截然对立的审美结论,“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骚人墨客对黑夜产生了秉烛夜游的审美结论;“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有着丑恶心灵的犯罪者却得出了正可进行犯罪活动的结论。

白色有着纯洁、光明、轻快的象征。在西方国家,是作为婚事的服色,而我国则是传统的丧葬服色,这一习俗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正因如此,在我国很少使用大面积的服色,但确实与其它色彩组合的极重要的色彩。

灰色作为中性色,是不明确、平凡、温和而无个性的色,但他在色彩设计中与黑、白同样发挥着配色作用。由于灰色的温和品性,当配色时部分色眩目而不协调时,灰色可以降低鲜艳度,达到调和的作用。

金银色—由于金银本身价格昂贵和特有的光泽,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惯用,形成了此色高贵、光彩、荣华、豪华的象征。在色彩设计中,适当的金银可增加商品的档次感。

五、结语

“远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颜色后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生动地说明了色彩在艺术设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获得不断提高,更加追求色彩的美感,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挥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12

20xx年小学少先队学期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

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全国第五次少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上级工作部署,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儿童,发挥少先队的特有功能,以体验教育、雏鹰争星等活动为途径,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更好地掌握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成为幸福生活并能创造幸福的人。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稳抓常规,追求创新,讲求实效。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1、加强学校辅导员以及校内外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少先队员的学习、活动的空间,让队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增强实践能力。

2、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期初开展大、中队委的培训工作,培养队员管理少先队、热爱少先队的主人翁情感。组织班队干部培训,建全队委学习、交流制度。选拔有责任心的队员组成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国旗护卫队,努力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少先队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二)建设一个基础扎实的少先队活动阵地。

1、建好红领巾广播台。

2、建好校园文化宣传栏。及时更换内容,营造优雅、活泼、趣味与知识并存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1、抓好队员的文明礼仪、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每日进行的检查督促,通过定期的专题活动,使得队员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养成良好言行习惯,争做好学生。

2、抓好少先队各项常规评比考核。每日对队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的检查,评选优秀少先队员。

3、抓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做好升旗手、护旗手、主持人的选拔、培训,做好演讲稿件审核,以确保高质量完成升旗仪式。

4、抓好雏鹰争星活动。把雏鹰争星活动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以雏鹰争星为载体,结合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保持雏鹰争星活动良性发展。

(四)、开展一系列学生欢迎的少先队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做好新学期开学典礼工作。

2、教师节的庆祝活动。

3、规范、明确中队值周相关职责,管理、引导好全校的失物招领。

4、启动全市的德育工作星级评价方案,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把活动具体要求明确到每个班,落实到每个人。本月主要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

5、规范“大课间活动”、集会活动、上下楼梯秩序、放学路队等常规活动管理。

十月:

1、深入推进“春晖德育行动”。本月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个性特长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开展一次迎国庆校园“故事大王”和“诵读之星”大比拼活动。

3、组织“10.13建队日”庆祝活动。

十一月:

1、本月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举行一次我“我是小小快乐发明家”科学小制作大赛。

3、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十二月:

1、本月主要以“遵纪守法教育”和“诚信友善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元月:

1、表彰本学期的先进班级及优秀学生。

2、利用假期持续开展以“艰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活动。

20xx年小学少先队学期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寄语要求和全国第六次少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队建设为基、发展为重”,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力争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中队辅导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五星争辉”的评比机制,提高班队集体建设的水平。

2. 扎实推进少先队基础常规工作。

(1)进一步巩固少先队大、中、小队建设,开展好队会、队日活动,积极发挥少先队在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建设快乐的少先队集体,引导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2)规范每周一升旗仪式,规范黑板报评比制度、值周制度和雏鹰争章制度。

(3)继续开展“月星级班级”评比活动,红领巾值勤岗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检查,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洁、齐、美,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4)继续开展“月争章之星”评比活动。通过活动,促动队员积极参与争章活动。

3. 积极深化少先队实践体验活动

以爱国主义为龙头,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从大事着眼、小处着手,从做人与做事的角度,从新世纪对人才要求的高度,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从小做个好公民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各班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在校园里不吃零食和饮料;讲究环境卫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室里要做到绿化、美化、艺术化;同学间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对不起、您好、谢谢、没关系、老师好、同学们好”是师生、学生之间交流的主题字汇。我们把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习惯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并做到及时检测反馈,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

(2)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以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以安全为内容,针对师生特点,有计划、多形式地开展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关注弱势群体。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孩等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20xx年小学少先队学期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继续以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的讲话为指针,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准确把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培养志向远大、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学校将兰花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让全体少先队员在传承、感悟、弘扬、拓展兰文化的过程中,探寻队员成长的精神家园,培养 具有博雅气质的一代新人。以 “我与花儿齐成长”为主题,以“红领巾兰苑”为平台,继续开展一系列活动,把兰花素淡、雅致、洁净、默默 无闻、甘于奉献、芬芳永留人间的无私品质融入到艺术教育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才能、激发灵性、陶冶情操、收获成功。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和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对红领巾监督岗和校值日生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

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科技节、国庆节、“10月13日”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本学期重点工作

1.要用中国梦激发学生心中的理想梦,本学期将继续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理想信念主题队会等方式,使学生树立起远大志向,并把梦想的实现蕴含在每一天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的过程当中。

2.培养“爱学习”的好习惯。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是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以后不管做什么,如果没有小时候认真学习打下的基础,纵然有很崇高的理想,也是没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