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09 12:02:47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1

大力开展面向同学、为同学服务的活动。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友好合作,听从学校团委的组织安排。

 二. 本学期活动计划

1.   谈心室的开展事项,包括面对面的交谈和设置“谈心信箱”。

2.   组织爱心社的志愿者去敬老院和福利院。时间:整个学期都可。

3.   面向新高一的校史陈列室的解说。时间:近期。

4.   每周的国内外科技新闻的张贴,内容可包括科学信息等多方面。

5.   与实习老师的学术交流会,主要包括交流学习经验,大学生活等,内容可待商定。

6.   艺术节的摄影比赛的具体负责。

7.   组织一次大型的义卖活动。时间:初定为学期末。

8.   有创意、符合目标的想法提出后,可考虑。

 三. 工作安排

①      尽快召开一次会议,与实践部副部长,科研爱心的正副社长研究讨论吸收几名新干事和志愿者的来源(结果需再经过团委老师通过)。并大致明确工作职责,大致分配工作任务。『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②      科研和爱心社以实践部大的活动纲领为主,也可自行组织适量有特色的活动。其中爱心社应提供对学生会各部的支持和帮助。

③      各活动需和学校老师联系好,特别是谈心室与金校长和肖利老师的联系。注意和其他部门协调好工作范围。

 四. 总结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2

准备工作:在大一、大二、大三开展创业大赛宣传工作,根据校实践部工作流程安排具体流程问题。在各班级发放创业大赛活动通知,在大一班内进行创业演讲宣传,鼓励大家组队参加,调动大家的创业热情。让实践部部员做深入宣传,使大家对创业大赛活动产生兴趣,才能使大家都参与进来。

在报名阶段:

1.组织各队报名,详细了解各报名队伍的信息和准备情况,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及便利条件,如去年的有些队伍拿出了一些成品作为其产品展览,引起评委的注意,使队伍在比赛中加分,而我们就可为其提供这些类似的帮助。我们的目的也就是让参赛队伍感觉不到是在孤军奋战。

2. 组织统一的专业知识培训,请来以往创业大赛的参加者及获奖者来介绍经验。吸取上次活动的教训,利用起各种资源,集思广益,使各参赛队的内容不仅新颖,而且要切合实际,模拟公司不仅仅是口头上能开起来,而且是能从实际中开起来的。从以往的经验看,评委对参赛队的细节方面特别关注,经常问一些如资金流动的细节问题,而往往这些地方也是一个队伍体现其可行性的地方,要做好这方面的把握和指导。

3.参赛队伍若较多,可在系内举行筛选,以选出精华代表民商参赛。

由于校实践部具体关于创业大赛的具体流程依然没有出来,这只是初步工作计划,根据今天活动流程随时更新活动计划,以使本次创业大赛活动拿出好的成绩。

民商法学院学生会实践部

2011年3月18日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3

按:省人口计生委按照中央和省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在制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活动效果,又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调研方案、宣传方案和培训方案四个配套方案,做到了学习细安排,活动有抓手。现将他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予以转发,供各部门单位参考借鉴。

一、调研目的。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内容。1.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人口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出生缺陷预防等重点工作情况。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包括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开展情况,群众生殖健康状况,群众人口和计划生育权益维护情况。3.人口计生系统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调研方式。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人口计生系统、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与“*”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人口计生“三线考核”相结合。在开展业务工作评估检查的同时,突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的内容。3.与开展重点调研课题研究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人口计生队伍及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监督制约机制等重点课题研究,加快研究进度,尽快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进度安排。10月8日—10月13日为调研准备阶段,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研究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访谈提纲;二是印发调研通知。10月中旬—11月中旬为集中调研阶段,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实施实地调研、座谈研讨;二是各调研组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11月下旬为成果运用阶段,一是举办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二是遴选部分优秀调研报告经委党组审定后,上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2月上旬-2009年2月为后续工作阶段,要结合调研成果,进行对照检查,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

五、调研提纲:一、市、州党委政府,省直各相关部门: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在党政领导重视、部门综合治理、公共财政投入、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主要成效、经验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党委政府下一步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在人口和计生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二、人口计生部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特色做法、主要成效以及经验启示有哪些?本部门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有哪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哪些?广大党员干部反映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影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如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突出实践特色,有效设计活动载体,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最需要省人口计生委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对省人口计生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什么建议?三、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最满意的是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是哪些地方?享受了哪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享受了哪些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家庭在享受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时能否得到优先优惠?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希望得到哪些帮助?人口计生工作中是否存在强迫命令、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对人口计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六、调研选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怀群众生殖健康;深入开展“五关爱”活动,促进人口计生新机制建设;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调查研究;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注民生,积极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推进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落实“两项制度”情况调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及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健全监督机制,服务科学发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四权分离”监督制约机制运行情况调研;开展“万名爱心儿女走进万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人口计生系统开展效能监察情况调查

七、有关要求。1.明确责任。办公室和人事处负责制定专题调研方案和访谈提纲,各有关处室负责具体实施。各直属单位也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求真务实。不简单听取工作汇报,要深入到基层,融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要立足大局,找准问题,研究思路,探索规律。要敢于摸实情,勇于讲实话,善于提实策。3.廉洁自律。要摆正位置,虚心学习,下基层调研时,轻车简从,保持勤俭作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4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人口计生局高度重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三名副局长及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了办公室。领导小组全面负起责任,多次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协调解决活动中的具体问题。按照县委要求,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流程》。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局领导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传达了××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开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全体党员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全局上下迅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行动迅速,动员到位。

认真围绕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做好动员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3月25日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于3月30日上午召开县人口计生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赵萍作动员。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工作要求。张赵萍就县人口计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阐明了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准确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要求;三是要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四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五是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口计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对县人口计生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三是要求真务实,坚持从部门的特点出发,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同时指出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到“四个正确把握”:一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二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三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四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着力做到“四个注重”:一要注重解放思想;二要注重联系实际;三要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四要注重贯彻群众路线;

(三)领导带头,氛围浓厚。

我局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专题辅导与领导干部宣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参学对象统一配发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笔记本,要求大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局领导班了成员以身作则,做到了“五个带头”,即带头系统学习、带头讨论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听取意见、带头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了“五个结合”即:一是把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人口环境;二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人口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相结合;四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全县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相结合,重点围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即:要坚持“一条主线”,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转变。五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相结合、全面开展爱民、为民、亲民、助民的人口计生工作,每次集中学习讨论都以普通党员干部身份参加,自觉接受一般党员干部监督,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良好学风,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认真真地阅读规定读物和辅助资料,坚持联系实际,边学边做、以干促学,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特征,在学习中促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善于融会贯通,真正使科学发展的理念、观念融化到每个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成为规范和指引大家做好工作的准则和指南,真正推动工作的开展提高。每个党员都写撰一份心得体会,每个干部职工都做了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四)丰富载体,成效明显。

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活动形式和载体,从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找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结合点、切入点,把学习调研、查找问题、听取意见、边学边改等工作和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更好地发挥综合效应,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我局坚持联系实际、统筹安排的原则,严格做好各项规定的任务,做到不移步、不走过场、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开展调研活动。县人口计生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做到调研目的明确,调研内容清楚、调研方式可行,求真务实、明确五个调研课题。调研活动采取学习实践活动调研与推进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和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和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结合起来。坚持一条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把握两个统筹:统筹解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统筹解决人口计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注重三个导向: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生育关怀导向,更加注重宣传导向;二是与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制度机制相结合,认真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改革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人口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出生缺陷预防等重点工作,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三是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衔接,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以及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优生优育开展情况,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四是与探索科学发展思路相结合,主动到矛盾比较集中、困难比较多、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地方,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5篇针对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强的调研报告。

2、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根据泸学办[2009]5号文件《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对照科学发展思路查找思想认识差距、对照科学民主决策查找能力差距、对照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查找体制机制差距”的活动重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对比、广泛征求意见、清整改思路。深入查找人口计生局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以此引导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联系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启发和丰富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工作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四个理念”明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即:一是发展本领方面。存在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发展本领不强的问题,要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炼就克难攻坚、干成大事的过硬本领。二是发展思路方面。存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凭经验办事,提出的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造成基层难落实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两者的关系,重视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的问题,促进人口与经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是服务大局方面。存在全局意识不强,不能在全局工作中找准自身的方位,不能紧贴中心开展工作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和服务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四是改革创新方面。存在发展观念陈旧,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等问题,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五是服务基层方面。存在执政为民意识不强,不重视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服务态度不够好,检查、考核流于一般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和谐发展的实事。六是效能建设方面。存在办事拖拉、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为主题的“两提高、两降低”活动,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七是党性党纪方面。存在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带头讲党性、正党风、作表率,树立人口计生系统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四个理念”明思路,即: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帮助人、满足人,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计划生育的主体。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和各种利益引导机制,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使群众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努力实现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政策的“双赢”。二是树立宣传引导的理念。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的治本措施,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通过舆论宣传、环境宣传、面对面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的国策意识、人均意识和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意识,消除对女孩和纯女户家庭的歧视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母亲、关爱女孩、关心计划生育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努力缩小群众生育愿望和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三是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努力创造符合人性化的服务条件,在生育、节育、生产、生活方面为群众提供规范、安全、舒适的技术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孕前服务,加快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的建设步伐,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在生育管理、节育措施落实和生产生活等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四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运用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法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决定》和《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待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和部门政策、资金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政策保障体系,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四项制度的覆盖范围,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关系,确保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均衡发展。

3、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县人口计生局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这一主题,结合“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做到“进农家门、解农家难、暖农人心”,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是征求群众意见。在活动中把《××县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202份发放到全县各委、办、局;乡镇党委政府、计生办、村委会、社区及部分育龄群众手中进行意见征求。成立五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到八个乡镇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意见征求,在调研活动中,分别召开乡镇领导、计生办、计生服务人员、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参加的座谈会10佘次,121人参加座谈会,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的同时还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征求意见电话等形式,找准人口计生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是宣讲惠农政策。4月24日,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宣讲惠农政策活动,活动中每一名党员深入一家农户,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就人口计生工作的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等惠农政策面对面地进行了宣讲。

三是为基层做实事。本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全面了解逸圃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为逸圃村委会筹措3000元新农村建设资金。

四是走访困难群众。4月24日下午,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并确定帮扶对象,活动中每名党员走访一户贫困农户,共计走访农户22户,并做到走访活动与送温暖活动一并进行,每名党员向走访的贫困农户资助100元的生产资金。

五是交了农民朋友。深入农户家走访活动,结交了24名农民朋友,每名党员真心实意地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并鼓励农民朋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4、认真开展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案例分析活动

4月29日下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局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及党员干部针对这两起事件,对照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案例分析活动中,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围绕这两起事件反映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问题、社会责任问题、执政为民问题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工作中时刻牢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讨论,大家形成共识:阳宗海和孟连事件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典型案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现实的反面教材。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一沉痛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具有真理的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人口计生局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少数党员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待于增强;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上力度还不够大,学习实践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和与实践办的沟通以及争取指导上还有待加强;在具体组织实施、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上也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5月9日-至6月21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听取各级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企业干部职工、基层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开展“三问三访知不足”活动,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形式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走访基层群众、走访服务对象、走访党外人士,全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汇总分析突出问题。对深入调研掌握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做到“四对照、四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县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认真查找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召开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民主生活会上,要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足,重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党支部要安排好、组织好普通党员参加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85工程”大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24-07

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011年7月,教育部了第一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名单[2],其中包括61所高校、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以及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名单[3],共包括高校133所;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4],其中包括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自此,共有194所高校(办学实体)、824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388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卓越计划”行列。

2011年1月,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卓越计划”的目标主要有二:其一,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二,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5]。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层次涵盖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类型包括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工程师后备人才[5]。

“卓越计划”具有3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

二、 “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

(一) 研究对象

在教育部前后公布的两批合计194所“卓越计划”高校(办学实体)当中,共有27所“985工程”大学(第一批19所,第二批8所),合计分别占“985工程”大学总数和“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数的69.23%和13.92%。作为我国的顶尖大学群体,“985工程”大学因其在学术水平、教育资源、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在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上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和作用上,“985工程”大学都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仅关乎整个“卓越计划”的成败,也对其他类型大学的“卓越计划”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6]。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而在现有的关于“卓越计划”包括其课程设置的研究当中,主要以理论研究和经验介绍为主,实证研究缺乏。

综合以上原因,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中的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3所“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实验班)(详见表1)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以及与相同但未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目前我国“卓越计划”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为“卓越计划”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 “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统

分析本部分所有数据均来自所涉及高校“卓越计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由其他的数据计算所得。湖南大学培养方案见;山东大学培养方案见http:///zygcs/pyfa/.

为清晰、完整地展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了解其课程设置的实际状况,本部分从各校各专业总学分及平均值、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通识课程设置、实习实践课程(环节)时间、伦理课程设置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1. 总学分及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卓越计划”专业(实验班)的总学分上,无论从每个专业还是从各专业的平均值看,华中科技大学都是最高的,湖南大学其次,山东大学最低。而且在以上3所大学内部,各专业总学分数值也相近,如华中科技大学在188.5—206分之间,湖南大学在173—178之间,山东大学在160—166.5分之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高校间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差异。

表1 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总学分及平均值

2. 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从表2可以看出,3所大学的课程大致都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课程、实践环节3个板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另有课外学分部分),这与“卓越计划”所强调的“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于华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均学分及所占比例最多(高)而学科及专业课程次之,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课程无论绝对值(学分)还是相对值(比例)都处于决定地位,通识课程次之,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居末。在各校内部,这三类课程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大小是一致的,即某类课程的绝对值大,其相对值也大。具体来说,3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平均学分及比例由多 (高)到少(低)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而在学科及专业课程方面,依次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实践课程(环节)方面,依次为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因此,从平均学分及比例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相对而言,在这3所大学当中,华中科技大学更为重视通识教育,湖南大学更为重视学科及专业教育,山东大学更为重视实践环节。

表2 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

3. 通识课程设置。根据对这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公共)课程的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思政课程(“两课”)、传授工具性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占据比例过大,如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除开放实验、体育与军事课程外几乎全为此类课程;其二,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如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卓越计划实验班”的“电路理论”课程。此外,根据对这些专业中可供选修的通识课程数量和比例的统计,发现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在这3所大学17个“卓越计划”专业当中,可供学生自由选修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5.12%,最高的仅为12.5%,其余皆在10%以下,若干专业甚至为零。

4. 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1)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及企业学习时间。在17个专业中,共有16个专业(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除外)在培养方案中提供了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信息,但仅有5个专业(湖南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明确的企业学习时间。以一学年36周计,仅从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看,这17个专业当中就有10个专业没有达到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所要求的“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如单从企业学时间看,在明确提供信息的5个专业中有1个(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没能达到这个标准。而如果将军训等校内实践与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的时间去除,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国家规定。

(2) 企业部分的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及

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大致都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毕业设计等内容。明确提供这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为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从明确提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可以明显发现两个问题:其一,毕业设计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这就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不足;其二,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

表3 两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

5. 伦理课程。经统计分析,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未详细列出全部课程名称及其实施场域,因此无从判断,但在列出的课程中没有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几乎没有。强调一般的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也更为根本,但它不能代替专门的工程伦理教育。而且在目前“两课”重灌输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下,仅仅依靠单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想保证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伦理是非常困难的。

(三) “卓越计划”专业与普通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

作为国家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有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有无特色是“卓越计划”是否有存在必要的根本,也是这项重大教改计划成败的关键。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以下简称“计划班”)相比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同一专业(以下简称“普通班”)应该呈现出明显的特色和差异性。但现实状况是否如此呢?为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状况。由于以上3所“985工程”大学“普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未在网上公布以及不详细等原因,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第一组)、土木工程(第二组)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三组)共3个专业进行“普通班”和“计划班”的对比(见表4和表5)。

通过对比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通识课程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上,两者差异并不明显;第二,两者的课程结构几乎一致,即基本上课程模块是相同的;第三,相对于“普通班”,“计划班”明显更为重视实践教学,无论从学时、学分以及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如此;第四,从实践环节看,“计划班”明确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实践范畴。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划班”较之“普通班”还增加了毕业实习这个环节。

三、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计划班”与“普通班”的课程体系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程、工具性知识与技能课程等外在功利性明显的课程占据比例过大,而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的课程缺乏;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

2. 企业学习时间尤其是直接的实践技能培养时间不足。在文章涉及的17个“卓越计划”专业中,大多数(10个)的实习实践总时间不足一年,如果去除校内和社会实践课程(环节)时间,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时间不足。此外,还存在实践课程(环节)的实施场域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等问题。 3. 伦理课程缺失。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伦理教育课程,而没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

4. “卓越计划”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更为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学习范畴,同时增加了毕业实习等环节。但在通识教育部分以及整个课程体系的构成上,“卓越计划”专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为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加强“

越计划”的特色,根据对3所实施“卓越计划”的“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所发现的问题,初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通识课程。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代工程的疆界已远远超出了工业活动的范围,已成为以制造活动为基础,涉及科学活动、社会活动、管理活动、文化活动在内的复杂体系[7]。工程的复杂性要求工程师的素质结构是综合性的,即现代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这就需要以通识教育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卓越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决定了“卓越计划”需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创造性、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等”,而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格教育为创新人才提供了道德保障,其强调的知识整合、视野拓展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其注重的能力、方法训练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8]。因此,鉴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卓越计划”实施当中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需要完善通识课程设置,强化通识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训练思维、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养成、公民意识陶冶、非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坚持通识课程的“通识”特性,即“具有贯通性、普遍性的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的原理性知识”[9];二是加强通识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以给学生广泛的选择空间,以适应其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

第二,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细化各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卓越工程师属于应用型人才,扎实的实践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走培养工程师毛坯而在就业后再由企业进行工程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训练的两阶段模式[10],而需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就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企业学习阶段的各种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因具有巩固和拓展知识,培养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生产经验和技能,熟悉和适应企业环境等功能,所以其成效就成为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前文发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培养方案中确保学生一年左右的企业学习时间,并增加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时间。同时,还要对各个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分别进行明确划分,即某环节具体是多少时间,究竟在校内还是企业实施。只有规定明确,才能执行顺畅,落实到位。

第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面对一项工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会不会做”,还要问“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因此,工程教育还要凸显工程理念、工程伦理、工程文化、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10]。而且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高科技如果由素质不高的人去掌握,就难以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就可能以其负面的作用严重危害人类,遗患后世,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11]。近些年发生的“瘦身钢筋”、“地沟油”以及屡屡见诸媒体的“楼脆脆”等低劣短命建筑事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问题。这既受目前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也源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功利主义倾向。

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偏爱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而以价值理性与人本主义文化所构成的“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环节被长期且严重压抑[12]。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技术至上的工程理念,而忽视了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因此,基于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专门工程伦理课程的缺失,需要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一个人的品性更多地来自遗传以及幼年时的家庭环境与经历”,因此,“意图通过大学里的工程伦理教育让一个不道德的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显然不可行。但对于道德品质良好的学生,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提高他们识别伦理问题、伦理推理与判断的能力等却大有可为”[13]。

在课程内容上,“提升伦理意识,应让学生了解工程中存在的形形的伦理问题,使他们拥有道德敏感性,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快速察觉其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为进一步的伦理判断打下基础。提升伦理判断能力,需要学生在识别

工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其伦理价值观,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或规范进行伦理推理,进而做出判断”[13]。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工程中的伦理冲突和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13]。

在教学方式上,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学生讨论、课堂辩论等方式,如“可让学生先阅读伦理理论课本和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报告,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安排和引导下展开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在师生互动和学生相互启发下逐渐生成自己的伦理智慧”[12]。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20130506].http://.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3]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 [20130506].http://.

[5]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20130506].http://.

[6] 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1(6):2729.

[7]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5963.

[8] 庞海芍.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3):711.

[9]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4.

[10]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1] 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m] //眭依凡.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第1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5104.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6

一、主要做法

州人口计生委作为全州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委党组、党支部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历史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带头宣讲,带头调研,带头整改。及时制定了《××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召开了动员会议,对学习实践活动做出了全面部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建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解决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载体,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推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重在武装思想,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放在首位、贯穿始终,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的过程。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多次举行集中学习,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州委举办的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认真搞好个人自学,撰写学习体会,深系点进行宣讲。广大党员普遍通读了州委规定的读本,深入学习了中央、省委、州委领导同志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学习白恩培同志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领导干部》的署名文章。联系工作实际,带头思考和研究人口计生事业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州人口计生委向每名党员发放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等必读书目,邀请州委党校教师作“深入学习准确把握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专题讲座、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深入学习、交流研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在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计生工作方面形成了许多思想共识,呈现出了党组成员带头学、形式多样深入学、发挥特色主动学的良好局面。党支部充分发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狠抓集中学习和必读篇目的学习,委党支部共集中学习11次,学习交流两次,撰写心得体会12篇,全体党员的集中学习时间均达到了20个学时以上。活动期间,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众信息网站上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专门编发《州人口计生委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简报》11期。通过各种有效载体,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推动了活动顺利开展,确保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同率。

(二)重在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坚持把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着力点,边学习、边调研、边检查、边整改,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发展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措施。为切实找准阻碍我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州人口计生委党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题,确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稳定低生育水平问题、关注民生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问题、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问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问题、加快建立全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问题、加强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6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研重点,组成了以党组书记李兰花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于4月7日至16日深入4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各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兔峨乡、营盘镇、啦井镇、金顶镇、老窝乡、上江乡、子里甲乡、马吉乡、普拉底乡、茨开镇查看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情况;召开座谈会14次,与80余名县、乡镇领导和人口计生干部座谈,了解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落实情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时个别访谈达20人次。

二是广泛听取意见,找准突出问题。委党组及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征求意见作为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关键,贯穿于整个分析检查阶段始终,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三个环节都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建议。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个别走访、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二是认真梳理汇总,查找突出问题。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共归纳出5条具有全局性的突出问题。三是按规定、分层次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分解。将涉及全局性、协调性、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反馈到委党组;对其他涉及人口计生系统具体工作等问题,反馈并分解落实到各科室。

三是搞好分析检查,理清发展思路。委领导班子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作了全面分析,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明确推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思路和举措。领导班子成员出以公心,坦诚相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提高认识、增进团结、明确方向的目的。充分运用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委党组形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制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通过××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站公布,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三)重在取得实效,确保群众满意。州人口计生委党组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实惠作为评价、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标准。广泛听取基层人口计生部门和广大育龄群众的真实呼声和意见,抓住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努力做到查找问题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制定措施更加符合群众愿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了为基层人口计生部门和广大育龄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满意工程,成为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夯实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工程。委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以无记名填写评议表方式进行评议,发放群众评议表23份(含四县人口计生委),收回23份。参加测评人员对州人口计生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总体评议认为好有17人,较好的有6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评议认为深的有15人,较深的有7人,一般有1人;查找的问题准不准认为准的有15人,较准的有8人;原因分析透不透认为透的有15人,较准的有8人;发展思路清不清认为清楚的有15人,较清楚的有7人,一般的有1人;工作措施认为可行的有15人,较可行的有7人,一般的有1人。在群众评议中,大家一致认为分析检查报告已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符合实际,并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委党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措施。

二、初步成效

州人口计生委党组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在“三个着力”上求突破,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3个阶段11个环节的规定动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委党组高度重视,始终以思想发动为切入点,组织党员干部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以分析总结为着力点,广泛征求意见,找问题、查原因、定思路;以解决问题为突破点,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各项工作为结合点,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主题鲜明、起点较高,开局较好,亮点较多,推进有序的特点,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预期目标。测评结果显示,群众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100%。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大家对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实践依据、坚实的群众基础,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大家既看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也看到了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责任感紧迫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推进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形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委党组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关系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思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推进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上提高了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在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了新的共识:科学发展观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人口计生系统的生动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是发展的主体,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树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为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应当优先优惠享受发展成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统筹人口自身各要素的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是人口计生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

(三)加快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委党组明确了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即按照中央《决定》、省委《实施意见》要求,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坚持“一条主线”,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抓住“四个环节”,即抓住落实现行生育政策这个根本,抓住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这个重点,抓住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这个难点,抓住提高优化结构这个关键点;实施“五项工程”,即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程,“强基提质”工程,幸福工程;完善“六个机制”,即完善领导机制、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基础保障机制、舆论宣传机制。突出以人为本,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工作的突破,为和实现“××二次跨越”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四)在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发展上进一步找到了差距。在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委党组通过“两上两下”,深入分析,找准了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领会还不够系统和深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意识能力有待于提高;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差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盲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尚不健全;服务工作与群众需求尚有较大差距。明确了今后自身建设要努力的“七个方面”: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强化调查研究,以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制度的突破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理清工作思路、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格局;构建利益导向机制,确保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实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推进“村为主”责任机制落实;改进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提升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基层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加强计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

(五)在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委党组从查找解决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理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差距和不足入手,从抓紧整改措施落实入手,从健全党内生活、优化服务环境、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秩序和健全政务公开五个方面修订完善和新建一批制度和规定,有力地推进了全委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建设。

(六)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显著增强。委党组及党支部精心制定具体活动方案,针对不同层面党员干部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

州人口计生委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和体会是:坚持解放思想,强化改革意识,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思想保证和思想基础;强化群众观念,突出实践特色,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途径;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扬民主,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组织保证。

三、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打算

我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整改落实,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更大成效。特别是向群众承诺的事项,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真正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切实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把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办法、好的经验,如调查研究、主题活动、群众测评、整改问责等,转化为工作中的常态,纳入机关作风建设的工作举措当中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把整改过程作为深化落实的过程。要加大整改力度,做到责任到人,按时按质,限期完成,与此同时在整改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切实把整改过程作为深化落实的过程。

(三)切实建立学习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长期主题,完善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轮训、自学等各项制度,使学习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全方位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切实组织好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尽快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要通过多种形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课”,务求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卓越计划;林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76-03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林科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型高校。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了“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此次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学校,家具设计和轻化工程专业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一、基于“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科技等通识基础知识以外,还要通过实验和实训培养基本的实践技能,通过在校内外广泛深入的实践,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通过强化专业技能,增强工程意识,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和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分为基础通用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部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校内实践,课外实践、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在江苏省省内高校实施。

(一)培养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3],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4],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5]。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上规定明确了高等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提高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迫切的要求,用人单位、家长都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升高,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能力弱。他们走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本专业岗位的工作。第二,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无法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应用,并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第三,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实践能力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讲解的理解,也是拓展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大量机会,让学生在在校期间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研究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注重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卓越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每年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鼓励学生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研训练,构筑卓越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一)构建分阶段培养体系

低年级阶段以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等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结合课程实验、专业导论讲座,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着眼于“以学为主”,强调知识和科学实验思想的积累,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为后续培养平台打基础。

高年级阶段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聘用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进行授课。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科技竞赛、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形成高年级阶段的培养体系,着眼于“应用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半年到一年,在企业做毕业设计,使学生在毕业时应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产工艺及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学习能力及一定的工程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一定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专业和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层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南京林业大学从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入手,建立了循序渐进的“素质―能力―创新”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名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在工程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得到提高。最后,要突出创新,要在忠于科学事实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教学实施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行业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的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实践条件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学习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全部累积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以强化工程实践训练。

以南京林业大学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例,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1年,规模为30人的小班。此培养方案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十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细化成69条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培养标准,对相应课程考虑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计划单列,学生提前进入生产一线,在企业学习和实践1年。其中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从原来占总学分28.5%的比例提高到46.5%。根据企业要求,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内容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贯穿于本科全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在制浆造纸行业能够从事工业生产、工程及项目设计、新产品开发、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南京林业大学具有较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尚十分欠缺,为此,南京林业大学除了对专职教师进行有计划的企业培训,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外,同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6]。

2.创造开放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南京林业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采取不同形式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全校各类实验室,包括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均不同程度地向本科生开放。通过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工作量补贴、奖励课外实验实训学分等措施,也通过计划外和计划内实验、各类竞赛、学生科技兴趣活动等方式,不断促使各类实验室开放。学校不断拓展实验室开放内容,除了课内实验项目对学生开放以外,还设立了丰富的课外实验项目,学生可以预约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实验,在开放形式上分为全面开放和预约开放。这些措施的实施,也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断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南京林业大学也存在实验室面积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建设经费紧张等问题,为此,学校分层次统一配置和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学校建设,二是以企业为依托,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同时配置 优化,构建开放式共享平台[7]。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突出点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约一年,南京林业大学和企业密切配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也是南京林业大学“学以致用”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南京林业大学共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99个,为了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质量要求,切实发挥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校对建立实习基地出台了各项具体规范,为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成为合格的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对实践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共同进行考核与评价,其中,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学校进行单独评价,在校外企业的实践环节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评价。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三、建设思路

(一)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

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和社会需求,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对现有专业进行内涵建设整合、增设和改造,逐步建成以林科为特色,以大资源、大生态和大环境类专业为优势,形成多学科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专尖结合、工程管理与工程应用相互渗透的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环节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质量标准。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通过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为纽带,探索适合拔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课程兼修制。深化高校与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一批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运用能力。

(三)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意识,做到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狠抓教学质量的工作重心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不动摇,形成“校―院―系”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强化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和教学辅助单位的负责人是管理和服务教学的直接责任人的使命意识,在全校形成人人重视教学,一切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保证生均经费逐年增长;细化预算项目分类,支持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完善卓越计划内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教师热心投入本科教学,在教学成果认定、职称评审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充分体现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2]王燕霞.以“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为平台,提升工科类

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3]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

的报告[R].2005.

[4]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的意见[R].2007.

[5]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

[6]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

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8

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实践教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这是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因此,企业资源计划中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堂的实习经验转化为将来的工作经验。

一、生产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准备

1、要组织好一次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准备相应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设施。其中包括形成局域网的计算机实验室,在服务器与每台计算机终端上都装好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软件。因为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内容比较多,为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最好给每个学生配备生产实习教材。实习前,要熟悉实习的内容,明确实习的目的,程序和方法。

2、实习之前,实践教学教师应准备好实践教学前的数据初始设置,包括新建账套,基础数据的录入,建立物料清单,生产准备数据的录入等。根据学生人数建立好账套。在实习过程中,每人一份账套,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熟练掌握生产计划管理的全部流程。实习完成后便于对每个人的数据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实践说明书

1、实验的目的。主要通过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了解目前,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的信息化的生产计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ERP为主展开的,ERP系统就是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企业的运行模式相结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作用,为企业创造财富。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出发,以企业案例为背景,业务操作为主线,详细描述了ERP系统在企业业务中的事实操作过程,实习的内容也贴近企业的实际操作,其案例的内容包括案例目的,角色及分工,主要流程,案例准备,案例数据,案例实施等。

2、实习的内容。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主要以K/3系统为案例,它涵盖了生产数据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生产任务管理、重复生产计划、委外加工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仓存管理等基本业务。能够适应企业的个性化需求。K/3系统的单据设置了自由项功能,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增加所需的内容,自定义的内容可以通过万能报表或二次报表开发平台制作出来。也可以通过BOS平台来自定义企业的基础数据、单据和报表。

3、实习的步骤。进行初始设置要了解企业有那些基础数据,理解获取各项数据的来源和数据间的关系,掌握各项数据的维护方法。其中包括部门数据、职员数据、仓库数据、工作中心数据、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计量单位、物料数据、会计科目设置等(如图1)。主生产计划(MPS)是企业整个计划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连接产、供、销的桥梁,它将独立的需求转化为内部的计划信息(如图2)。主生产计划的来源是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并为物料需求计划提供需求信息。初始化及账套启用完成以后,就要录入公共基础数据,生产数据管理,BOM单的审核使用等。然后进入物料计划管理阶段,包括主生产计划计算、粗能力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细能力计划等。在主生产计划过程中,可以根据能力情况,进行计划的调整。确定的计划将作为生产、采购的基础。主生产计划的主要功能为:为物料需求计划(MRP)提供需求信息。在计划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平衡,协调产销关系。生产任务管理系统,是在K/3系统财务会计、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各子系统的基础上,采用ERP的先进管理思想,同时吸收JIT、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为工业企业提供从生产计划、投料与领料、供需计划与派工、生产检验与汇报、到产品入库全过程监督与控制的企业管理软件。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以物料、物料清单、工艺路线为基础信息,以生产任务为数据输入源:通过BOM单级展开,产生生产投料单与生产领料单;通过工艺路线展开,产生工序计划单;通过任务优先级设置,产生派工单。最后,进行对企业的设备的基础资料、保养和维修、安全事故统计、设备折旧等管理,提供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功能,实现用户维护设备的相关信息,对设备作保养,维修计划,同时反映设备检测、保养、维修情况,以及保养、维修过程中发生的物料耗用、资源耗用、人工耗用情况,记录设备的安全事故与原因分析,通过与固定资产相连接,实现设备的折旧处理,实现设备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运动过程。

4、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学生实习过程中运用的数据和最后,实验产生的结果,并要详细说明对生产实践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一)根据生产计划管理教学实践说明书分配实习任务

一般每位学生配备一台实习电脑,根据实习指导说明书一步一步地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的过程中,在独立完成实习内容的前提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将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一般要求每个人所使用的数据不能相同,最后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环节中信息化管理的联系与差异之处。

(二)试验教学过程的纪律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般不能交头接耳、大声喧哗、随便走出实验教室,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认真完成实习的主要保证。

三、实践教学结果的考核与生产计划管理实践教学的展望

实践教学的主要成果就是通过实习撰写实验报告,必要时,根据实习过程结合到生产车间实地参观考察,对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在生产管理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研究,把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教学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金蝶K/3生产制造案例培训教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金蝶K/3系统生产制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CDIO 城乡规划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56-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的作用日益突显,“规划”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起到了前瞻性的作用,全国各地每年都编制大量的规划方案,有多少能够得到实施?实施效果如何?多少方案促进了城乡建设?有多少阻碍了城乡发展?有多少毁坏了历史的遗迹?有多少打破了生态平衡?此类问题逐渐呈现在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的面前。这些问题同样引发了对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模式的思考。城乡规划专业是集理论、技术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涵盖城乡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担负了创造历史、承载历史、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等多重使命,原有填鸭式和纸上谈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引入将有助于创建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CDIO模式概述

CDIO是一组英文缩写,是针对有实践需求的工程类学科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措施和检测标准(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瑞典皇家技术学院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以MIT为首的几十所大学采用了该种教育模式并获得一定的成功。CDIO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和实践融为一体,以产品设计从研发到生产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类学科。CDIO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措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

二、基于CDIO模式的特色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现状

1.逐步更新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从2005年至今,逐年对培养计划进行完善,已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融入培养计划,修改了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取消了部分重复课程。

2.已经初步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北航北海学院可利用的各种专业实验室面积1891 平方米,全校设备总价值295.92万元,能基本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的需求。

3.已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开设建筑师实务、规划实务等课程,且聘请一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授课,引导学生参加资格考试的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完善专业培养计划,采用CDIO的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引入生态学专业基础课程,制订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既掌握生态学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型规划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考核和评估体系,以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同时融入生态学基础课程,组织多种实践实习课程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完善生态课程体系和老村庄调查与研究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按照300-350个在校生的规模完善设计室和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实现学院专业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全校设备价值350万元;实现实践基地数量:20个。这些实习基地包括甲级设计单位、国内外设计公司、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推进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和情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特色专业建设成果

本专业于200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开设,同年开始招生。专业自开设之初就开设了生态学原理、普通生态学等生态学课程,目前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编写了两本专业教材,并已经列入培养计划,且正在执行。这两门课程所有的自编教材已经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精简了重复的专业基础课程,创建了造型基础课课程体系,2012年根据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目录增加了老村庄调查等课程,结合毕业设计进行老村庄系列调研工作。申报创建特色专业后,完善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两门特色课程教学。新建老村庄规划调研和实践的系列课程体系,组织完成编著《老村庄历史与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专业基础课教材,《老村庄的规划布局》专业课教材等。

1.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订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进行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3-5年的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

2.CDIO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为创办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我院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建设重点放在形成几个板块的课程体系上。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规划生态基础课程群、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群、老村庄调研与实践课程群,这些课程都是设计表达、设计工程和设计理论的综合体现。课程体系设置见表1。

(1)专业基础课程介绍――以造型基础为例

造型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对于建筑、规划、园林等工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基础造型能力是关键。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对原有的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进行精简改革,创立造型基础课程,融入素描、速写、平面构成、图形设计、色彩原理、色彩写生等课程的内容,通过5年的试行,证明其适合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等非美术专业的零绘画基础的学生使用;同时编写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教材《造型基础――形态篇》和《造型基础――色彩篇》,被列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向全国同类院校和专业进行推广。创建了合理的评分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标准化评分体系,学生作业及教学成果展览等),建立相对统一、完整的教学课件,并将课后作业展览融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因素。

(2)生态规划课程介绍――以规划生态学为例

经过6年的实践和探索,生态规划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果,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效果最为显著。主要成果如下:

A.引入生态规划课程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比较认可,对教学整体评价很高。

B.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自主科研能力,具有生态规划知识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率能够达到90%,有部分学生因为有了生态学基础被香港和国外院校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C.生态类课程自成体系后,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已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

D.课程特色同时提升了本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工作增多,在区域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老村庄调研课程介绍――以老村庄历史文化保护为例

中国传统村落(也叫传统村落或老村庄)是农耕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和民族历史的体现,虽经历久远的年代,但至今仍然留存和发展着;其村落选址、村落空间格局、建筑环境、建筑风貌都未有过大的改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是人类的自然遗产,是活化石,是生态的博物馆。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势在必行,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的创建,意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继承中华传统,挖掘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在开设老村庄历史文化、老村庄调查与研究、老村庄规划布局等课程后,为了更好地实施老村庄调研课程体系,学院将专业认知实践课和毕业设计统一命题为“老村庄系列专题”。

(4)其他实践课程介绍

结合独立院校学校和工科设计类专业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中60.6%的课程均设有课程设计的实践课来配合理论教学,分学期安排实践类型的课程,使专业实践性课程共占总学分15.28%,除通过多门课程的教学实习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实习、项目和竞赛等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北海市“老街”的保护性规划,项目编号:CX20130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竞赛等,确保学生更多地接受到动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能掌握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能参加小城镇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设计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3.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服务社会、服务地区”为己任,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技术+技能型”的培养规格为准则,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基础,创建无缝对接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规范管理,责任到人,改革管理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场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践类型的课程注重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课大纲、实践教学进度表、考试大纲、考试评分标准等教学文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规范统一,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即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指定专人负责,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建设。注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结合,训练、讲解与展开讨论结合,为增加直观感受,拓展知识视野,将课后进行的作业展览写入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也弥补了精简课时情况下大容量教学内容的要求。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责任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保证了高质量日常教学的正常开展。校外实践合作单位包括:北海市城乡规划院、摩德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三、结语和展望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广西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制订和完善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开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跨学科整合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强化生态学课程,加强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课外联合企业和设计院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及专业素质。

今后将在发挥生态学专业特色,深化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的基础上,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结合CDIO理论,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再通过3-5年的学科建设,形成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并建成系列校级和区级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以生态学为背景的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杰,马曙晓.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5):264-265.

[2]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3] 庞然,吴彪.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改革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3(10):88-89.

[4] 孙明,刘维彬,王玉芬.融入CDIO理念的高校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2012(5):113-117.

[5] 孙明,闫建新,朱天宇.基于CDIO模式的城乡规划学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探索[J].山西建筑,2013(35):251-253.

[6] 夏宏嘉,李冬梅,张卓.基于CDIO模式的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12(5):270-271.

[7] 于学斗.CDIO理念在高校实验室规划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借鉴和探索[J].电脑学习,2010(2):55,56,62.

[8] 张洪祥.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1,23,20.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10

新一届的院学生会已经组建完毕,实践外联部作为重要组成部门,人员已经分配完成,外联部的工作计划。实践外联部的主要工作在于拉取赞助,解决学生会工作经费问题。以拓宽校际交流工作为主题,以增进校企合作关系为工作重点,在向外展示学校学生的真我风采,努力提高我校学生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同时外联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服务于同学,外联部的宗旨是“在外展示校风,对内服务同学。”实践外联部全面负责学校学生会的对外交流联络工作。对于一个团体来说,资金是各部活动的基础,在这个层面上说,实践外联部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对于整个学生会的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实践外联部与其他各部一样,是隶属于学生会的相互协调的部门,这就决定了实践外联部的工作离不开各个部门以及主席团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实践外联部只有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以及主席团的工作,才能使整个学生会的工作正常运转起来。

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外联部的工作,在将来的工作中,我部将从以下三大点来进行工作:

一、明确本部的任务,做到“五多”

1、多与校外的公司、企业、兄弟院校进行联系、沟通,让对方互相学习,互相认识;

2、多组织校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彼此的工作及学习经验;

3、多协助,支持各会,各部工作的开展;

4、多争取公司,企业单位资助,支持我校各项工作和活动;

5、多向社会宣传我校和重大活动和好人好事,工作计划《外联部的工作计划》。

二、如何处理好本部的关系,做到“五要”

1、要处理好正部,副部以及部长与委员间的关系;

2、要调动大家积极性,为学院多拉赞助支持活动的开展;

3、要让大家共同做好部里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劳动者”;

4、要采纳大家的意见建议;

5、要强调大家以学当先,工作在后。

三、本部具体工作的设想和打算

1、组织学生干部或学生代表每周一次学习,工作交流会;

2、组织我部与其他各系的外联部交流工作经验;

3、组织校与我市其他学校进行一次联谊或交流会;

4、学校多次强调11月的女生月的活动,联系一些书籍、体育用品,文曲星等电子商品诸如此类的符合学生消费的商品经营商,通过租场地,挂横幅,打宣传等形式收取场地费,宣传费。等等。

5、实践外联部可以牵头搞一些活动,如组织联系参观一些知名厂家、联系社会知名人士、律师、政府部门负责人做一些符合法学院特色的互动型讲座、请厂商倾谈成功经验,举办学生会阶段性成果展等,并拉动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协作,并争取厂商的支持与赞助。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11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双师型”师资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58?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学院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服务面向,坚持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现代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为安全生产输送专业人才,攻克科技难题。基于长期坚持的“自立立人、兴安安国”的办学传统,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华北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教学模式,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宗旨,突出安全科技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紧贴行业需求。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建设产学研基地。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学校面向素质教育、面向安全生产、面向煤矿行业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煤矿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水害预防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校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凯普澜诺大学、越南地矿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遵循“实践育人”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设计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和体验的教学型实践、专业型实践和科技型实践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现已经面向企业建立了数十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活动,成效显著。学校拥有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电工

[收稿日期] 2013-09-12;[修回日期] 2013-11-10

[基金项目] 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黄成玉(1977-),男,内蒙古通辽人,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测控技术.

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三个基础良好的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形成了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常态化机制。

3. 结合安全行业背景优势,选定特色专业为试点专业

根据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以服务行业为原则,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均为部级特色本科专业。这三个试点专业在低年级采取学科基础课程的统一平台,高年级再分流,以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瑞赛长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依托,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采用弹性学分制度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当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之后,再扩大试点专业范围。

二、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组(即校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研究配套制度与机制、提供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校企协作组,在各个试点学院成立卓越计划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校内归口主管单位是教务处,依托单位及时参加试点的各个院系,依托企业是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等。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

主要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及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和完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素质培养。每年召开卓越班学生座谈会、授课骨干教师座谈会和企业人员座谈会,及时发现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为一下步方案优化与落实提出预案。

2. 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

学校分别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副院长担任正、副组长,企业资深工程师、专业负责人、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实施、监控各个教学环节,保证“卓越计划”工作顺利进行。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招生方式及规模

从2012级开始招生。根据学生本人志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校理工科新生中综合考虑面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基础上,组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每个专业30名学生,共计90名学生。以后在总结实验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年在其他可行的工科专业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 学制及学籍管理

试点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其中企业培养阶段累计不少于1年,主要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学校对卓越班的学生实现学分制管理,学籍管理灵活机动,建立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在第二学年实行“自愿选择、适时分流、适量增补”的进入和转出机制。可从校内相应专业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班,将不适应的学生转出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3. 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下,设计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办法。特别是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模式为“3+1”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在企业培养,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工作和完成毕业设计。校企合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企业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在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在企业的导师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次,在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学习,是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导师除了参与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外,还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编制、部分校内课程的讲授和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等过程。

4.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参照本校各个试点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标准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研讨,制订有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

一是整合课程体系,压缩课程门数和课程讲授学时。在通识教育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人文科学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加强工程认知、实习、实训等工程实践环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原来在学校教室里开设的专业,可以转变为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开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实践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社会普适价值的把握,以及对工程链、企业文化的感性理解;在大学高年级开始一系列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且都在企业中完成。同时,利用本校的行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将产学合作国际化。

三是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试点专业课程教师采取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建立了新的学习评价考核标准,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四、校企联手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核心教学团队成员由校内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试点班辅导员三个部分组成。

1. 校内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主要由各试点专业和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共同推荐产生。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备较好的工程经历,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不少于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长期参与企业科技开发、流程改造和科技服务,近三年内作为负责人主持过横向课题。专任教师的考核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与人事处、相关学院共同进行。专任教师参与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承担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双导师”之一为学生指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业并监控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

2. 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由各个学院、工程教育中心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审核,学校聘任委员会通过即可聘任,聘任年限4年。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现场运行、管理经验,必须具有高工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年龄不得超过60岁。兼职教师需要深度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订工作;聘期内主讲不少于2门次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每届与校内专职教师联合指导不少于4名学生;为所指导学生设计工程实践训练方案、提供实践环境并指导学生进行工程能力训练。兼职教师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考核。

3. 试点班辅导员

试点班辅导员由学工处、相应学院协商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审核的方式组成。担任试点班辅导员的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热爱工作岗位,必须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学习。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必须具备辅导员、班主任经历。试点班辅导员对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等进行指导和帮助;负责安排专业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等。试点班辅导员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学工处共同考核。

五、结语

“卓越计划”的贯彻实施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长期计划,尤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特色鲜明、行业特点明显的本科院校更应该尽早实施。华北科技学院属于转型二类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一直是坚持走面向企业应用型、安全科技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本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对学校教学组织和各类政策的二次优化和调整过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为将来本校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兄弟院校开展“卓越计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韩强,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2] 刘文清,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8(5):1-4.

[3] 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学生会实践部工作计划范文12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发展至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市化进程开始增速减缓,因此城乡规划建设市场变化,城乡规划人才需求量减少;同时在此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类型也开始由增量规划转至存量规划,城乡规划专业的知识重点也需要调整。就业人才需求减少和专业知识重点调整,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面临办学挑战。顺应时代变化,并且形成专业自身特色,才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

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相较于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优势资源,地方院校特别是中西部院校,受限于地方经济财政等原因,资源优势不明显,则更需要突出其专业教学特色化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执业初期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指导,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已定,相应的知识点与指导教材也已达到共识,那么基于不同高校不同办学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建设,唯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形成差异化及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2 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于2002年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开始四年制招生。2008年由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城市规划专业划归于土木与建筑学院,同时开始五年制招生。同一学院的相关专业有建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因此依托于建筑学与地理学专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结合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课程的课题实践、实习课程的专题实践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并形成“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的微观设计特长,以及“社区规划+村庄建设”的基层管理特长。

3 优化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城规专业规范》)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包括认识调研、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三个领域。每一个实践环节有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3.1 实践教学体系调整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在《城规专业规范》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实习课程提供,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实践课程。

通过古建测绘实习、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以及总规实习及详规实习调研等阶段,训练现状调研能力;通过美术实习、总规实习、详规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综合实习等阶段,训练规划管理能力。其中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是根据实习单位实习项目要求,既可能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表1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领域构成

而由于专业教学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成,且相辅相成。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提供理念基础和内容支撑,而实践课程的设置将为理论课程的实践提供可能。结合实践课程的前置理论课程也为其特色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校结合建筑学办学背景,就业岗位适应性,以及面对往届学生的就业实际,设置中国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的选修,以突出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通过规划时序的调整,在高年级阶段强化城市详细规划实习、景观设计等课程选修,着重锻炼学生的微观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公共课、公务员基础知识、名城名镇名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等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的社区规划与村庄规划与管理能力。

3.2 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在设计课程实践阶段结合教学大纲,根据现阶段实际工程项目,在详细规划课程里面,安排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课程里面加入景观规划的内容。一方面能保证到高年级阶段因大部分学生选修学分已满,而致使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选课学生少而不能开课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在一些相关设计课里面体现。同时也是因为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且更能体现实际规划项目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实习课程内,在社会调查内引导学生关注社区规划。在生产实习阶段,针对非规划设计或管理岗位的情况,学生也能结合建筑设计知识,能够从事小型公建或住宅方面的设计。

3.3 实践教学方法调整

目前的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中心法、相互作用法、个体化方法、实践法。而实践教学方法中大部分校内实践采用教师法、作用法与个体法;而校外实践则多采用实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