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

时间:2022-05-01 02:59:21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1

推进“三大培训”,备足人才“源动力”

定义“三大培训”

自主培训:指基层单位为完成生产岗位技能人员胜任能力考评而开展的培训工作。基层单位是自主培训的责任主体,培训中心是管理平台、督导主体,直接管理培训分中心,督导工作站,负责实施全过程监督和管控。

统一培训:指由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的管理及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公司专业部门是专业培训的责任主体,培训中心是工作平台,是实施主体,负责开发培训项目,深化培训内容,加强日常管理,开展专业技术及管理岗位内部认证。

委托培养:指公司委托专业支撑实施单位实施的专业核心骨干培养工作。专业支撑实施单位是责任主体,培训中心是运行平台,是组织主体,组织各专业制定培训计划,参与实施跟班培训、实岗工作,协调后勤保障工作。

重点工作及实施方式

1.实化自主培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

工作任务:以基层单位为主体,采用普考、培训、复测、年检的方式,开展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的生产技能人员实用化培训,实现“技能达标、人岗适应”目标。一是按照三年内对主业一线生产技能人员测评全覆盖的原则,开展生产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评工作,2013年重点考评变电运维、配网运维、配网检修专业;2014年重点考评输电运维、输电检修、电能计量专业;2015年重点考评变电检修、用电检查、抄核收专业。变电二次、调度监控运行专业按公司调控中心要求实现分年度目标。二是有序开展专业融合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分年度实现调度与集中监控、继保与自动化站端运维、变电运行与维护人员技能融合目标。三是对集体企业回归人员和跨区流动人员开展转岗适应能力培训,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培训合格后补充一线用工需求。

实施方式:基层单位按照“三年全覆盖”原则,确定本单位2013-2015三个年度的测评专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岗位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实化岗位技能规范。36家单位每年3月底前,制定岗位胜任能力考评方案;3-7月,各单位进行应知应会摸底普考,自主开展实用化技能培训,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8-9月,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复测,复测结束,提交自评报告,向公司申报年检;10-11月,公司专业部门根据各单位制定的考评方案,组织抽检,综合评价效果。

2.强化统一培训,提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岗位履职能力

工作任务:由公司运检、调控、营销、财务等专业部门主导,培训中心和基层单位配合,组织专业技术提升统一培训和岗位考试。一是开展技术监督、输电、变电运维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进行专业岗位资格认证考试。二是组织调控运行、方式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专业技术培训,进行专业岗位资格认证考试。三是开展抄收、核算、用电检查(含反窃电)、业扩报装、营业前台、计量、采集运维、市场及智能用电、95598客户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四是组织有财会基础知识、且有意向从事财务工作的非财会人员,参加会计核算基础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进行财务岗位内部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合格补充到缺员岗位。五是继续组织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产权、财务稽核等财务在岗人员的专业提升培训和岗位技能考试。

实施方式:公司运检、调控、营销、财务等专业部门,制定本专业培训及考试方案,人资部分年度安排实施。各专业部门实施的专业岗位资格认证考试,将根据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档颁发内部岗位资格证书,先作为员工上岗的优先条件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资格认证机制,将其作为员工岗位竞聘的必备条件。

3.创新委托培养,提升专业骨干人员核心技术能力

工作任务:委托电科院、检修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等专业支撑实施单位采用跟班培训、实岗工作方式开展现场培训,培养专业骨干,打造高精尖技术支撑团队。一是委托电科院培养电气试验、二次、计量及采集(技术)专业骨干。二是委托检修分公司培养变电运维、变电检修、直流专业骨干。三是委托客户服务中心培养营销稽查信息技术、电费核算、业扩报装、服务品质管理、负荷控制、用电检查、计量及采集(应用)专业骨干。四是委托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等单位,培养继电保护、运行方式、自动化技术骨干和专业培训师资。

实施方式:公司运检、调控、营销等专业部门,确定2013-2015年各年度专业骨干培养计划,人资部每年安排运检、调控、营销共14个专业,约200名专业人员赴电科院、检修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等单位跟班培训、实岗工作、学习培训1-6个月,培养专业技术骨干。

凝心聚力抓落实,全面推动培训工作

1.生产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评

每年2月底前,公司拟定工作方案;3月底前,基层单位制定完成生产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评方案,指定理论和实作考试范围,报送公司人资部备案。

每年3-7月,各单位进行应知应会摸底普考,自主开展实用化技能培训,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8-9月,各单位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复测。

每年9月底提交自评报告,向公司申报年检。

每年10-12月,由运检、调控、营销等部门组成专业组,公司根据各单位考评方案,进行年度抽检。

2.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提升培训

每年2月底前公司拟定工作方案,运检、调控、营销、财务等专业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和岗位资格认证考试方案。

每年3-11月,培训中心在主办部门指导下,明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和考试方式,聘请培训师资开展各项培训。课程结束,严格考试,由公司进行内部资格认证,颁发内部岗位资格证书。

每年11月底,培训中心提交自评报告,向公司申报年检。

每年12月,公司通过参培人员调查、基层单位反馈、组织抽检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专业骨干人员核心能力提升强化培训

每年2月底前公司拟定工作方案,运检、调控、营销专业部开发完成专业骨干培养计划。

每年3月,支撑实施单位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委托单位与电科院、检修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等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合同;每年4-11月,支撑实施单位开展现场培训。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2

就目前A电信运营公司市场营销现状来说,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1)市场营销机制逐步更新。各级领导对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一般都配备了素质较高的营销人员,对外联系日益增多。广告促销手段在营销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数量、质量和媒体选择上还有较大差距。

(2)市场营销意识逐步增强。在营销工作中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如CDMA新业务的引进和开发,服务范围的拓宽,利用广告和其它传媒宣传业务等,但是缺乏对通信市场营销的深层次理解和研究,市场营销对企业增量增收、提高效益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3)产品价格市场化趋势明显。随着通信行业竞争形势的日益加剧,产品价格不断回落,电信产品价格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电信消费已转向平民化、市场化。这使得通信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2.A电信运营公司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对电信需求量的显著增长,B、C等一大批电信公司参与通信市场的竞争,使得A电信运营公司传统的市场营销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日益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专业化营销机构还不够健全。从整体上看,各县分营销管理机构呈现出一种封闭内向的特点,既没有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对外调研、公关、信息机构,也缺少内外结合、跟踪服务监督的制约体系,没有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对外进行整体运作,市场调研、开发、策划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所必须做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敏感度较差,影响并制约了A电信运营公司的快速发展。

(2)缺少先进的营销理念。政策型、生产型和推销型营销理念根深蒂固,往往仍习惯于沿袭过去的营销方式,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开发占领市场的能力;在开发品牌和发展业务上没有长远打算,过分追求数量上的扩张,集约化经营意识不强;对企业的短期利润、长期利润等没有规划,偏重短期效益。

(3)企业缺乏完整、高效的营销激励机制。目前,营销激励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很难激励有能力的职工尽全力从事市场开发工作。这导致多数营销工作进展缓慢,没有连贯性和长远规划,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义有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新的电信产品设计上起点不够高,与广大客户的需求不够贴切;对产品的定义缺乏准确性和前瞻性,推出的产品往往成为发展中的鸡肋。

(5)对全员营销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目前多数分公司把全员营销与全员推销混为一谈,全员营销是在了解客户的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它强调的是全体的最大化;推销则是低产值的,以牺牲全员和长远利益为代价,虽然能暂时完成任务,但后遗症较多。

二、营销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1.营销与售后服务分离方案及分析

营销与售后服务分离方案主要是指营销部门与维护部门分开设置,各自为政,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通信企业采用的一种方式。

从营销体系方面来看,营销与售后服务分离这种情况使得无论大客户,还是中小电信终端业务客户在使用通信业务时都会感到分工凌乱、多头领导,以及缺乏感彩,前后台之间、部门之间无疑会产生相互不理解,沟通、协调困难等问题,进而导致市场信息不灵通、市场响应速度缓慢、客户忠诚度低等不良后果。因此,“零距离”“零缺陷”服务只是一个远景设想。

从维护体系方面来看,这一领域一直实行着准军事化管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规范,技术人员数量庞大,维护人员既精通通信业务技术知识,又有处理问题的丰富经验,但由于营销与维护分离的机构体制,造成维护仅服务于企业内部,而未承担起营销任务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形成了电信维护工作偏向物理网络,而非面向活生生的客户,使得电信的售后服务市场敏感度较低,缺乏时效性、方便性和个性化服务。

“两张皮”现象严重,客户终端呈现出专业分割散乱的现象,具体体现为促销业务、推介电话来电显示、催缴欠费、营销宽带网络、修复数据专线、维修电话障碍、走访客户、市场调查、咨询电信业务、接待客户投诉等服务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承担,而每个部门每项业务都各自为政,这直接造成客户消费缺乏信任和企业形象混乱,尤其不利于培育企业和客户间牢固、稳定的忠诚链。

综上所述,这种营销体系适合于垄断经济、市场需求较大,无需上门服务,客户会主动上门申请业务,并且待装量、维护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今天各种电信运营商孕育而生,如果还沿袭营销与售后服务分离的管理模式,将营销处于“后缩”或“孤立”状态,恐怕难以在竞争中得以生存。

2.营销与售后服务合一方案及分析

营销与售后服务合一主要是指改变以前以营业厅为重点的营销方式,建立一支直销队伍,改变等客上门的传统做法;建立健全大客户直销体系,把真正影响电信企业收入的大客户掌握在手;营销部门与维护部门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管理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移动通信冲击如此迅猛,抢占市场成了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各企业已意识到该问题,经过多次变革营销方式,由传统的高柜台到低柜台到开放式柜台到虚拟柜台,最后发展到多种手段的代办体系和大客户直销体系,营销界面逐渐由后台拉到了前台,由单一到多方位,维护部门逐渐与技术支撑部门脱离,最终实现营销与维护的黏合,建立一支面向所有客户的直销队伍,创出一项直通家家户户的“电信畅通工程”。

营维合一能给企业带来以下六方面的好处:

一是设备维护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1/5,过去只要设备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现将这支庞大的终端维护队伍推向前台,是提高现有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是企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能迅速组建一支覆盖全市各个角落的营销队伍;

三是提高企业 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质量;

四是能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由过去“专家管理”为“客户管理”;

五是有利于使客户从“满意级”向“忠诚级”转变,这样不仅照顾到企业大客户,同时也照顾到80%的中小客户,对提高企业客户群市场占有率,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六是电信企业经过几次拆分、重组,造成了员工缺乏凝聚力,营维合一有助于使企业的发展的远景目标细化到员工的具体目标,能凝聚和焕发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

3.实施应用

营销与售后服务合一的关键问题,即是营销体系与维护体系机构溶合、人员管理的问题。目前河南营销人员约占企业总人数的8.3%,维护人员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1%。以上两项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3,为避免改革带来的震荡,应走先试点再推广的稳妥路线。试点应选择城市消费最为集中的城市进行。

试点单位无需采用原来机构设置框架,全部重来的方式进行改革。它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即以“无缝逐步融合,平滑衔接过渡”为原则,以每个行政区为单位,建立多个营维部,再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建立多个营维处,最后以每个行政社区为单位,建立多个营维班的基本框架,这样构建一个覆盖全市每个角落的“网络畅通工程”。营维部、处、班,下设综合管理、客户服务、综合支撑和维护服务等部门。其中综合管理负责综合事务、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及仓库后勤管理;客户服务负责营销业务处理、装移机工单管理、障碍派修及监控等;综合支撑负责主干电缆、宽带网、复用设备的维护、终端维修、线路设备的大修及其线路应急抢修;维护服务则以客户经理负责维护各自责任社区范围内所有的各类电信网络,并为区内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营销服务。

营维直销体系直接面向全市,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和升级前后台支撑系统,优化服务流程,从根本上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完善内部流程,形成“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的闭环系统,构筑客户服务快速响应系统,真正实现“一揽子”服务工程。

为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精力承担维护和营销双重责任,应适度减少包区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范围,将部分维护工作划归成片,集中维护支撑,使得巡游在各基本单位的包区员能够侧重于客户资料的了解收集及与客户的情感交流。

为使营维部工作与大客户工作互相呼应而不重叠撞车,应对原有的大客户服务体系进行重组,撤销原有跨越普通客户领域和大客户领域的相关部门,比照营维体系的分布原则,将全市大客户也按地理位置划分成几大区域,分别成立片区的大客户服务处。明确营维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区内个人客户的个性化综合服务,而大客户服务部主要服务于区内大客户,社区维护服务部工作人员如在工作中收集、了解到涉及大客户的相关市场信息,应迅速转给大客户服务部门进行专业化处理。反之,大客户部门收集到相关个人客户信息,则转给社区维护服务部门处理。

鉴于“网络畅通工程”是一个牵动企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仅仅改变一下机构设置,修改一下员工工作职责是远远不够的。要使“网络畅通工程”减少实施波折,顺利地发挥出效果,还必须从方方面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应加强培训,改进观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员工的工作技能提高了,客户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必然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同时还能促使员工深刻理解营维合一改革的必要性,能增强员工配合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竞聘和新的薪酬制度,各营维部充分实行竞争,营维部实行全业务竞争,统一核定工资总额及业务单价,下达指导性计划,按照业务量实行计件工资制,一方面加大对员工的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对完成和超额完成业务量的营维部实行重奖,让每个营维部的员工“跳起来摘桃子”。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3

电信客户经理竞聘演讲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参加竞聘的岗位是电信客户经理一职。首先,感谢州公司党组、公司人力资源部能为我们提供展示个人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我叫xxx,退伍后就读于云南省邮电学校,学习综合电信专业,并于20XX年毕业。来自麻栗坡县电信分公司。

今年25岁,共产党员。我本人1996年参军,20XX年参加电信工作,干过线务员、营业员、营销员、技术支撑助理等工作。2年多来,我从事过传输、数据、九七系统、宽带调测、局域网、光纤城域网等维护工作。

我今天来参加电信客户经理的竞聘有三个优势:

第一、我具有扎实的运行维护知识,有能力为商业客户部工作提供优越的技术支撑条件;

第二、我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之余,20XX年参加南京邮电学院电子商务函授专科的学习,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运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我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年轻优势,并且适应能力强,能吃苦、敢于拼搏,有朝气、有闯劲。

以上的优势加上对电信企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促使我今天走上州公司的竞职演讲台,来参与商业客户部技术支撑经理一职的竞聘。

我先介绍一下以前的一些工作

宽带调测安装和维护,网吧维护、各单位局域网,光纤城域网维护和各单位话费包干、电脑的销售安装维护、ip超市安装维护以及做一些业务技术方面的资料。当时麻栗坡县城adsl用户有600多户,一个人面对这么多用户的维护工作,确实有些辛苦,但我始终把用户的事放在第一位,把公司的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做好了公司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价格战加剧的今天,有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队伍就可以减少客户流失。前一段时间,联通用低价格诱惑网吧想要把我们的客户抢走,我们经过走访调查,大部份客户对我们的人员是满意的,服务是满意的,不管是在休息时还是在晚上12:00,我做到了只要电话一到我就随即到客户的网吧,这样客户对我们就有了感情,有了感情作为基础,开展工作也很顺利,虽然面对的是低价格诱惑,但是所有的用户还是选择了我们电信的adsl及fttx+lan;大用户绝对不能丢失,也不能让用户感觉我们的服务差,这是在联通介入网吧战争时,我首先给自己定的一个小小的目标。

从维护工作中也学到了好多知识,我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运用,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维护经验。

因为积累了以前一些工作经验,所以对于客户经理的竞聘我充满了信心。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叙述我的工作思路:

一.当好助手

作为商业客户部技术支撑经理,我认为在当好本部门的助手外,还要负责一些重要的商业客户,如网吧和多媒体大户、经营性中小型商业客户的业务支撑、发展和管理工作,负责商业客户的营销管理、业务培养、潜在大客户的培育工作,负责宏观市场及个性化市场的跟踪调查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本部门的市场调查、档案和报表的管理等工作。

二.把握先机

商业客户市场较为广阔,潜力巨大,且用户属性较为复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客户的市场价格和利益回报必将成为各通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谁把握先机,谁就将赢得主动权。因此,对商业客户的市场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通过市场细分与整合,逐步将其形成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以便能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同时为其它部门提供准确、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实现数据共享,为公司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三.积极的广告宣传和推广

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技术、网络等要素都是可以模仿和取代的,只有企业的品牌、信誉是不可替代的。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与普及,各电信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而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的存在,便产生出鲜明的品牌效应。客户走进电信市场,受一种认同感的驱使,毫不客气地放弃哪些在满足需求方面有微小差异的商品,而对超越同类商品差异的著名品牌商品爱不释手。因此可以看出好的广告和宣传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细分客户、建立技术资料库。

在确定商业客户的情况下首先对客户进行细分,商业客户的范围本身来说就非常广阔,有个体私营、集体经营、合资控股等等,其本身经营的范围和营销的手段多得数不胜数。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商业客户的本身价值、市场价值、当前市场所占份额、潜在市场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进行细分,才能根据细分情况定位出重点服务对象、个性化服务对象和一般服务对象,然后建立客户动态档案库、个性化服务库和技术资料库,才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服务方式,提高本部门的运作效率。

五.加强力量

商业客户部是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对客户细分而建立的,面向商业客户提供个性化营销及服务的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通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客户将会逐步成为各通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所以加强商业客户部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商业客户的技术力量也是势在必行。

以上便是我个人的客户经理竞聘演讲,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我一定不会辜负领导与同事们对我的期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电信客户经理竞聘演讲稿【二】大家好!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个人客户经理(六级)。首先衷心的感谢行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次竞聘的舞台,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我将以良好的心态,尽我所能参加此次竞聘,接受组织的挑选。

工作简历

我现年。

竞聘理由

(一)我所学的专业中,涉及市场营销学、客户心理学等知识,为相关的个人业务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与营销结合起来,从评估客户需求,到营销理财产品,再到维系客户。

(二)两年来,在个人业务顾问岗位的工作中,熟悉个人业务客户常用银行产品的基本处理流程、功能、特点及竞争优势,熟悉电子银行、自助设备等营销服务渠道的功能及其应用,较好地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记得总行在近几年形成的五统一的服务规范中,有一项就是统一的客户经理选拔标准。可见,这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以及同业激烈竞争的要求,我愿意在这一岗位上为建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拟聘后的工作设想

如果我在这次竞聘中,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我将在支行领导和网点经理的带领下,认真履行个人客户经理的职责,努力完成各项指标。

第一,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与营销技能。树立市场观念,客户观念,营销观念,为客户服务打定坚实的基础。不能够熟悉业务知识,任何服务和营销都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客户的开发。

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强化对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学习,能够按照全行的思路,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学无止境,厚积薄发,只有平时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高效地服务于客户,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我很荣幸能够在上海参加首届金融理财师年会,那是一座汇集学养、启迪智慧、传承文化、开阔格局的知识殿堂。今后有机会,我依然会热情参与,融入理财师团队,以此定期鼓励、鞭策自己,精进专业。

第二,提升理财产品营销技能和客户关系营销技能,做到留住客户,赢得客户,拓展客户。

1、理财产品营销。建设银行的产品与服务不断跨越传统业务和服务领域,以满足不同群体客户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好多产品我都会身先试用,比如网银中投资理财的银行存管、电话银行的福彩、手机银行中万易通商城的特价机票和福彩等,在上星期车爆胎,因持有汽车卡,还享受了一次免费的道路救援。

我想,建行为我们提供如此方便、快捷的产品服务,应该与更多的人去分享,去应用。因为亲身体验,偶尔会与客户交流心得体会,这样也增加了亲和力,客户关系也能进一步深入。

2、客户关系营销。客户关系的营销是一种经营理念上的超越,反映了一种新型的营销文化,从本质上体现了对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认同。无论是维护老客户,还是开发新客户,都要树立客户第一的思想,把客户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办。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每一个走进建行的客户,并不一定是我的客户,也许他的大部分资金都在他行,但是我要努力把他留住。

(举实例:保险联动银行卡、电子银行、汽车卡。)我们与客户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用诚信和优质的服务对待客户,那么我们换来的就不只是单个产品的买单,而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和选择,最终成为我的客户。

第三,关注市场,掌握同业对客户的竞争动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个人客户经理,应时刻注重研究市场,关注市场动态,因为研究市场就是分析营销环境,在把握客户环境的前提下研究客户,分析客户心理,从而达到了解客户资金运作规律,力争将客户的下游资金跟踪到我行。

同时,应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掌握我区客户特点和结构,进行市场细分,研究本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同业竞争能力,及时反馈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认真履行客户经理的职责,重点维护VIP客户,并转变服务模式,加强防范风险,圆满完成任务。总行制订的《零售网点转型二代指引(08)――深化二代转型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目前我行向VIP客户提供的服务更多地还是传统金融服务,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客户体验更多地停留在交易的优先办理和价格优惠上。

截至20xx年末,占个人存量客户2%的VIP客户贡献了47%的金融资产,其银行卡,理财产品,基金,黄金等产品的覆盖度远高于大众客户,是对我行零售业务贡献度最高的客户群体。因此熟练掌握各个系统的应用,尤其是OCRM等系统的应用,对客户实行综合化、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我的销售服务模式并非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相反,我觉得过程更重要。

营销的过程可以发现新的营销商机,可以更多地了解客户需求,使客户在我行得到更好地服务体验,同时,营销的过程会不断激发我对个人客户经理的认识和了解,提醒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新形势。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4

关键词:电信政企客户;员工满意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7001

1 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意义

(1)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满意是员工对公司各方面满意程度和归属感的综合反映,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工作态度、忠诚度和凝聚力等诸多方面。只有让员工满意,员工才能全身心的努力工作。企业必须定期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努力提高员工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员工满意度调查是改进组织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是员工和企业的有效互动过程,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使管理层了解到员工的真实心声,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提升对策和方案并及时向员工提供反馈,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有利于从多种角度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员工满意度调查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度。企业具备较强的利润获取能力主要来源于顾客的满意,顾客的满意及忠诚度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司为顾客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影响,而公司价值服务主要有那些高效率、满意度高和技能强的员工创造,因此,员工满意度和企业利润之间是一个有效正向的价值链关系,充分发挥此价值链作用,有助于大大增强公司的整体获取利润的能力。

2 目前政企员工满意度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考核不合理

目前各级部门的考核体系本质上依然沿用“岗技工资制”为基础的薪酬分配标准,此种“以岗位高低定薪”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合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竞争和发展压力大,绩效考核指标太多,重点KPI指标分散,偏重于“业务量”考核,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与薪酬回报建立直接联系,无法实现对员工的薪酬的正向激励;内部纵向各层级中缺少绩效沟通,往往是年(月)初定相关指标和业务量,年(月)底进行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绩效考核中仅仅只是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员工参与程度、认知程度均不够。

2.2 营销渠道效率低

由于政企应用产品众多,业务相对复杂,面向客户推介的方案包含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环节,由于企业内部部门组织架构组织层次多,部门纵向层级和与其它后端部门间职责不明确,后端支撑部门不到位、协议的管控未得到保障,结果导致市场响应速度慢,决策时间长,信息传递失真,最终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甚至流失;重点区域营销网点覆盖不足,电子渠道外呼和网厅目前的销售能力和效果不佳,缺乏系统闭环的有效流程,没有做到主动营销,对销售经理的支撑功能和作用有限。

2.3 经营能力待提高

分公司在营销活动中的执行力不强,部分分公司对把握时间窗口和政策机遇期,加快移动和宽带用户规模发展的意识不强,竞争性发展不足,抢市场不够,对市场地位关注不够,导致分公司员工感觉整个公司营销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导致分公司在未完成相关营销指标的前提下,员工绩效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员工满意度。

2.4 培训方式效果差

目前的培训,主要以员工现场集中两到三天的授课为主,培训的受众面有限,成本较高;培训的形式主要以课堂面授为主,互动性少且效果不好;培训老师事前没有做培训需求调研,导致对培训对象需求抓不准;培训老师本身来自专业机构,理论知识丰富,但对该企业的运作流程和相关营销方案了解不够,导致培容易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培训内容没有进行提炼和升华,只是个案的描述和总结,很少探讨和研究对于普遍市场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培训内容偏重于营销技巧和业务方案,针对商务礼仪、情商提升、3G业务实操等员工能力提升急需的培训往往很少;培训计划制定比较随意,内容没有标准化和系统化,缺乏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2.5 员工发展通道窄

目前员工的晋升通道单一,只设置了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且人员指标编制十分有限;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和高级工程师没有设置相应的晋升通道,导致这一部分知识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间接的打击了此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在目前3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阻碍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 提高电信政企客户员工满意度的对策和方法

3.1 完善员工薪酬和绩效评估体系

实施“按贡献分配”的动态过程,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薪酬和绩效评估体系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提升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应针对政企客户销售人员,逐步打破现行岗位层级决定薪酬水平的分配模式,强化薪酬激励与岗位价值、业绩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强化销售激励机制,重视打造销售文化,强化业绩贡献与激励资源配置的关联,建立与政企客户收入增长率、行业信息化应用拓展等挂钩的政企客户部工资总额配置机制,实现业绩贡献与激励资源成正比增长;进行有效绩效沟通,将绩效和薪酬考核中的各种关键指标与员工全面沟通,经常向员工提供有效的绩效反馈,使其知晓其绩效水平,有利于激发员

--------------------------------------------------------------------------------

工改善绩效水平、实现绩效真正改善,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5

我竞聘的岗位是基隆店门店经理。下面我将分三个我的竞聘演讲。

一、个人简介

我叫高强,现年30岁,专科学历,现任职国美电器基隆店门店经理。年月到国美电器工作至今,曾经在文化店,天化店,基隆店工作,主要行政管理,店面、行业客户团购开发及门店管理工作。工作三年多来,在分部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我的、开发及管理工作,圆满公司总部及分部下达的任务,的工作了的成绩,在春节期间的销售工作,门店创新,应用新思路、新办法,迅速的开发任务,受到分部的好评。

二、对岗位的认识

我竞聘的岗位是国美电器基隆店门店经理。我国深化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和家电市场竞争机制的,国际、国内家电业的市场环境趋于且竞争加剧。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运营控制,在顾客需求的竞争环境中良性发展,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做久”。,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如何保障顾客利益最大化,以人本+文本+客本为策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为企业财富最大化,我个人应季节,节假日,客流大小,竞争对手等因素有序、高效的组织卖场,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平放方店面、每个销售人员的潜能单店的销售和毛利控制,优化、,并的规范流程与新的手段,降低运营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大的优势。

我设立本岗位的目的要当前的竞争环境,我公司运营质量,为一线发展后台支撑。主要:

1、及组织制定规章制度、销售指标及任务、人员管理办法,库存计划,保障卖场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2、检查、监督和人员能力开发,组织店内、店外促销活动,作好人员调配、商品排列、布局,、厂家的现场促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有策略的时常调研,价位优势及利润并制定竞争随手灵活、阶段性的对策。

4、掌控门店及配送中心库存情况,安全库存制度,资金使用率,资金周转。

5、对样机专项管理,样机周转。

6、组织培训,员工的知识和销售技巧,制定技术规范、技术支援,全店人员整体。监督对员工下达促销商品的及主推情况。

7、公司制定的命令、授权及任务等在门点畅通传达、从分理解和过程控制,并对结果反愧分析。

七个是相辅相成的,全店销售人员整体的,必将能够保障我店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也必将降低企业在运行的运营成本。

三、工作设想

这次我能够竞聘,我将工作得岗位职责:

1、协助各搞好店面销售,岗位力,高质量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工作

我,门店经理,是分部总经理对管理的分担者,,我要摆正的位子,:工作不越位,协助管理不越权,团结不分散。调动员工的工作性,的聪明才智;内部员工的技术培训,整体员工的技术。运行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管理办法的,监督、检查、、考核,使得工作能够、。

2、努力自我,工作能力

我刚刚接手门店经理的工作不久,在家店零售行业一日千里得,是在店面运营技术,如何零售经营的稳定运行能力,营销网络的支撑能力,强化一线销售人员技术和意识,运营管理系统大客户的自主开发工作,将会是需要学习,发展的领域。努力学习,实践,才能与技术同步,担当起技术和管理的任务。

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交流和对外协作

店面零售管理人员在的,还应该能够组织各技术力量,我将公司先进的交流平台,为各、各和的数据技术支持。还要全店销售人员的交流与培训,组织更多更高的讲座,整体防范意识和技术,以全店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我将在工作中各品类人员、专家及厂家之间通畅的信息传送途径,共享知识,共享经验,人员和技能。,我还将努力通畅的维题解决途径,使的问题能够技术人员及专家的支持,并能将类似问题,使大家。

4、应用开发,先进的方法科学管理,管理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6

关键词:供电服务;用电信息采集;互动化营业厅;智能台区

作者简介:陈芳(1978-),女,浙江海盐人,浙江海盐县供电局营销部副主任,经济师。(浙江?海盐?314300)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98-02

近几年来,浙江海盐县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市局各项营销工作部署,以营销“智能型”、“精益型”、“服务型”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营销管理跨越年”活动,全面推进营销集约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坚持不懈抓好电费管理工作,全面深化营销精益化管理,全面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积极唱响红船品牌、打造光明驿站,全力推进标准化示范营业所建设,稳步推进20千伏和智能电网建设,深化重要客户供用电隐患治理,全面提升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我局加大对科技的应用,全面建成基于智能表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成为浙江省公司用电客户“全覆盖、全采集”试点单位;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实现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和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全面开展双向互动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提升服务质量,为电力客户提供灵活互动、友好开放的全方位和多元化服务。推动智能家电、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改善终端用户用能模式,提高用电效率。通过强化科技应用,全面提升我局的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减人增效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用电环节智能化工作的基础。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在客户服务方面,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控,帮助客户及时掌握用电消费状况;在内部管理上,可以实现电费收缴的全面预控,支撑智能电费结算等营销业务的实施,为推进双向互动营销奠定基础。

2009年10年,我局完成了智能配变终端建设;2009年10月到2009年12月,我局顺利完成了省公司“基于公网通信采集电能信息”项目的试点工作,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截止到2010年底,已覆盖用户260万户,此项目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承担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到户”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2010年10月底我局利用多种采集方式,如全光纤方案、无线采集器方案、专变终端方案、公变终端方案、载波微功率、无线宽带载波PLC接入系统完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在12月底将13.2万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全部上传至SG186平台,实现所有电力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成为全国首个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的县供电企业。

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促进了我局的组织模式的集约化,全局三个供电营业所的生产岗位再次定岗定员,台区岗位工人均管辖用户数从1200户提升到1800户,城镇岗位工人均管辖用户数从3500户提升到4500户;低压抄表时间从原来的1-10日共10天,暂压缩到4-9号共6天;营配工对管辖区域进行竞聘上岗。同时,全覆盖给我局的电费集抄集收工作创造了条件。

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也为我局的线损实时系统开发带来了可能,通过整合原来的变电所电能采集系统、专变负荷管理系统、公变采集数据、低压采集数据,我局正在开展线损实时管理系统建设研究,进行线损的实时计算。

二、强化科技应用,提升服务品质

1.开展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推出“三厅一队”营销新模式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互动化营业厅是以服务智能化为出发点,以可靠通信技术为支撑,以营销业务应用等相关系统为基础,对实体营业厅(指有人值守传统营业厅)在内的传统服务渠道进行整合,部署实体互动化营业厅内容,拓展自助、网上、手机营业厅等新渠道,构建综合性的互动服务平台。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是智能用电环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多样化用电服务需求,提升用电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7

关键词:业扩报装;系统优化;应用研究

1 E供电公司业扩报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导致业扩报装业务量急剧增长,目前,E供电公司在采取一系列业扩报装的工程管理措施后,虽然报装接电时间和结存率均取得显著下降,但业扩报装的工程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组织结构有待完善。目前E供电公司业扩报装的工程尚未建立权威部门,整个业扩报装流程未实现归口管理,前后几个环节的衔接性较差,部门环节的工作完成后,员工并未考虑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后面一些环节的影响。第二,业扩报装的工程进度管理有待强化。业扩报装的工程应该是E供电公司的整体行为而不是单个部门的活动,应该是一项商业活动而不仅仅是一项销售活动。第三,业扩报装的工程质量管理有待加强。目前E供电公司比较注重大型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如配电网的建设项目等,尚未在业扩报装的工程中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管理。

2 业扩报装流程优化方案设计

2.1组织与职责设计

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依据“客户服务为主线、量费管理为重点、市场管理为导向、业务规范为突破”的理念,以实现信息化支撑为前提,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电网企业营销特点的、整体协同运作的营销业务模式为目标,组织机构按照“一部四中心”模式来进行建设。

电费管理、电能计量、客户服务、需求侧管理四个中心是营销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十一五”营销工作的重点任务。从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工作大局出发,按照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要求对现有工作环节进行优化调整,整合出“四个中心”体系下的新装、增容业扩流程,也为确保“四个中心”高效运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参考国内成功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参考公司系统各单位营销与服务工作的成功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埃森哲营销业务流程咨询成果,并引入以客户为中心的CRM管理等先进理念,科学开展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确保满足新形势下营销与服务工作的需求的目标下,形成了适应新的业扩管理工作流程的“一部四中心”组织机构,具体如图4-1所示。

图4-1 营销一部四中心组织构架图

2.2流程信息管理

1)综述

新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可扩充性为原则,以省、市、县、乡一体化为目标而开发的一套现代化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系统覆盖电力营销管理所有业务包括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电费抄核收、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系统管理、综合查询、决策支持等。

2)新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构架及软、硬件平台

新系统采用DB2大型数据库,服务器选用IBM RISC6000小型机,双机互为备用。

3)新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

为了规范营销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间的职责,加强营销信息系统的管理,公司专门制定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规定,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相关职责。

图4-2组织机构图

3 业扩流程优化方案实施步骤

l)准备阶段

E供电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挂帅,营销副总经理牵头,营销部具体负责牵头的组织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电力营销人员首先开展统一动员,提高对电力营销系统业扩流程再造与优化实施的必要性、紧迫性,在思想上、意识上和概念上进行统一。

2)调查研究现状分析阶段

第一,营销部组织对电力营销系统现有业扩报装流程及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管理和服务质量状况、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以及现有的管理基础进行分析诊断,明确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第二,重新明确各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系统的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该项工作应基于电力营销系统的现有管理架构开展。第三,讨论确定整个电力营销系统中业扩报装流程及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管理需要哪些过程,详细确定改进的重点节点和方案,同时确定改进的过程和方法。

3)业扩报装流程及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改进方案编写阶段

第一,为了保证业扩报装流程及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改进方案编写的质量和进度,由营销部牵头,抽调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系统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封闭式管理,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策划、统一步骤、统一方法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写出业扩报装流程重组与优化方案,相关部门配合。

第二,方案经E供电公司电力营销部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确定报批稿,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备案。

4)启动电力营销信息系统保障实施

业扩报装流程重组与优化方案实施最终必须依靠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实现,由该系统实现流程流转及时限考核,因此由信息中心成立了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流程优化工作组,结合新版营销信息系统的实施,同步推进新版营销信息系统的推广和流程优化工作。

4 结束语

业扩报装流程优化就是以首尾相接的完整过程取代以往的各部门分割,难于管理的过程,为客户提供“一口对外”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界限,综合以往多个传统专业的技术力量,压缩管理层级。建设新信息系统支撑新业扩报装流程,新信息系统应能满足业扩报装流程中信息传递与处理的需要。适当采用子流程并发的业务处理方式,大幅缩减流程整体时间。流程优化过程需要开放的思维方式,不是使原有的流程变得更好,而是重新设计流程。围绕着流程优化的目标,系统的清除业扩报装流程中存在的约束和障碍,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两个企业运行绩效指标。流程优化是全新的探索,优化后的流程仍需要后续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惠波编著.如何进行流程设计与再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8

交叉营销运营体系构建客服中心新的职能定位要求客服代表在确保呼入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进行交叉营销。人力资源效率是客服中心面向营销转型的最大管理难点,但客服中心不能通过大规模增加人员来稳定服务质量并提升营销量,需要创新设计交叉营销运营管理机制,在既不增加资源投入、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抓住每一次营销机会,助力公司营销。因此对客服中心来说,通过搭建交叉营销运营体系,同步提升服务效率和营销效率,促进热线服务营销高效协同,对转型期的客服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交叉营销对中国移动各省公司客服中心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从人员意识、营销技能、系统支撑、流程优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变革,才能适应集团公司对客服中心热线部门的新定位。笔者基于某省公司热线部门交叉营销项目的实践,从系统支撑、基础管理、交叉营销实施过程等维度构建了交叉营销运营体系,如以下模型所示。下面将围绕模型中的几个维度来阐述交叉营销运营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其关键点。

一、建立客服交叉营销系统,完善系统支撑

1.建设客服中心CRM数据库,培养数据挖掘人员。热线开展交叉营销,要求客服代表在满足来电用户的显性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营销,因此能否精准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直接关系到交叉营销的成功率,而客服中心自身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通过对系统内用户的静态属性(基本属性、细分市场属性)、动态属性(终端信息、通话特征、费用信息等)以及客户服务轨迹(来电原因、推荐业务历史信息、知识库接触记录、短彩信发送记录等)进行整合,通过系统设定自动关联,实现目标客户应用特征分析判断,完善客户画像,如存量客户、增值业务偏好客户、投诉专业户等,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进行高可能性业务关联,助力客服代表进行交叉营销。此外,由于大市场的客户细分与客服中心推进交叉营销所进行的客户细分具有差异性,因此客服中心可以培养数据分析人员,独立开展数据挖掘工作。

2.基于交叉营销流程,建设客服交叉营销系统。通过完善和优化现有客服系统,实现基于交叉营销流程的全过程记录,如来电用户特征、来电用户诉求、业务推荐记录、业务推荐结果、用户态度等,通过固化客户服务营销流程,整合系统界面,实现用户基本信息、历史消费行为、客户特征判断等信息的可视化。

二、制订交叉营销管理策略,健全交叉营销管理制度

1.制订交叉营销管理策略,促进服务营销均衡发展。(1)通过用户触点管理、渠道协同、服务流程优化等方式,促进服务效率提升。触点管理:通过对用户服务触点的管理,对不同时间段来话原因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建立相应的监控和预警机制。渠道协同:通过扩大电子渠道营销宣传、人工引导等方式,引导用户去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并不断完善短信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等渠道的建设,强化电子渠道应用,实现渠道协同服务。流程优化:梳理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对不同时期办理、咨询频次较高的业务,通过设定快捷办理方式缩短服务流程;同时结合用户业务使用情况提醒、服务进度提醒、查询渠道提醒等主动提醒的方式,实现话务的有效分流。(2)通过培养员工营销意识、提供营销支撑工具、设计营销激励机制等手段促进营销效率提升。培养员工营销意识:通过培训、宣贯、氛围营造等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客服代表从服务向服务营销转变。提供营销支撑工具:开发在线营销支撑工具有效分流话务量,全面开展营销培训,提升客服代表的营销技能。设计营销激励机制:设计交叉营销激励机制,制订积分激励管理规则,以营销积分的形式对客服代表的营销表现进行奖励;通过劳动竞赛等方式,促进班组、客服代表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服务营销氛围。

2.固化交叉营销运营流程,健全交叉营销管理制度。理顺交叉营销工作流程,组建交叉营销工作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激励机制,开发相应的工具手册,实现交叉营销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交叉营销工作顺利开展。优化组织流程:立足客户需求,从支撑界面、执行界面与反馈界面设计交叉营销全流程。统筹交叉营销支撑界面各项工作,逐步完善系统对话务员交叉营销工作的支撑,通过业务办理流程梳理与优化,强化后台对客服代表的支撑。交叉营销执行反馈界面是整个交叉营销工作闭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可加大质检力度杜绝违规操作,同时通过对交叉营销工作的分析,提出营销话术优化、人员技能提升等建议,逐步实现交叉营销工作质的飞跃。健全管理制度:健全交叉营销运营管理制度,固化交叉营销支撑、执行、反馈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团队职责分工,确保交叉营销工作顺利、高效执行。同时建立营销话术、经典案例等信息的采集机制,将营销话术通过系统固化呈现,实现最佳营销经验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三、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开发交叉营销支撑工具,促进服务营销高效协同

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交叉营销方法通过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充分挖掘客户来电原因背后的潜在需求,用销售业务的方式解决客户来电问题,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完成业务价值传递和业务销售推广。因此,创新交叉营销工作方法,需要从客户服务满意度和提升营销质量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开发交叉营销支撑工具:在现有知识库的基础上增加营销模块,完善现有知识库。在建设初期,可着重实现对现有营销信息的界面展示,同时结合客户需求触点推荐高匹配的业务,实现基于客户需求触点匹配业务的信息化。接下来,可通过业务知识关联快速获取知识话术,将营销型知识信息、业务匹配、推荐话术等通过标准服务流程融入日常服务中,实现整合流程、导航、搜索等工具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过程中的智能引导作用,全面支撑交叉营销。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9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 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 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 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 \* 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论文关键词:开发思路 开发方法 结构分析 专业设置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 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 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 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 \* 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10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论文关键词:开发思路开发方法结构分析专业设置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11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市场营销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

2012年5月4日,工信部正式对外《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即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初步建立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有条不紊在推进,电信运营商增长方式实现质的变化,从语音到数据,从时长到流量,从通信到信息服务,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集约……这些趋势和变化对通信类人才需求也随之改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通信类高职院校,面向浙江省及华东、乃至全国的通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院校,如何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切实走出一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之路,服务于行业和社会。

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探索、创新、变革

在战略转型的成效叠加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技术变革影响下,通信行业发生深刻变化。“探索、创新、变革”是行业主题,奠定未来几年全行业的基本走向。

(一)新技术、新业务创新和推出,行业活力彰显。

1.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下,LTE发牌在即,LTE商用进程加速。2013年,LTE商用网在全球铺开,这将促使全球移动通信进入4G时代。国内运营商(中移动等)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速扩大试验规模,三家运营商为筹备LTE业务注重练内功、聚力量,准备建立新优势,并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2.“宽带中国”战略呼之欲出,准入制度放开。“宽带中国”将有力地推动宽带的全面提速降价,让“信息高速公路”更宽、更快、更通畅,同时不同行业进入,加剧竞争,需要一支营销队伍作保障。

3.移动互联网成为创新发展方向,大数据浮出水面,OTT大行其道,微信、米聊等OTT业务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另外,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争相布局,逐步加码,O2O快速发展,运营商加速向电子商务转型。未来,运营商需要更多的竞争性的运动员思维,而不是行业管理式的裁判思维。

(二)市场格局变化加剧,运营商进入微利时代。

运营商遇增长瓶颈,行业进入微利时代。2009年之后,运营商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语音MOU值也逐渐逼近峰值并开始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运营商之前单靠累积用户,普及话音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遭遇瓶颈,行业增长率在下降。截至2012年10月份,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接近11亿,渗透率高达80%,几近饱和。联通“随意打”套餐的推出,预示着运营商传统话音业务已彻底走入低价竞争的死胡同,而短信业务也面临着以“微信”、“米聊”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类软件的侵蚀。但是考虑到2013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到8%左右,将改善电信业发展的环境。同时智能机、数据业务和宽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考虑到运营商分流部分资源准备LTE商用,预计全年增长在9%左右。

(三)竞争趋势加大,三大运营商竞争机会与挑战并存。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把握战略机遇,聚焦市场,推动自身发展,但是同时存在困难挑战。可以说,三大运营商的战略机遇期已进入“倒计时”,到了加快规模突破的最后窗口期。

二、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随着通信行业战略转型深入,4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4G发展步伐的加快,电信运营需要大量人才,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对4G人才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的4G人才主要有三类:设备开发人员、运营人才和增值服务人才。相对而言,4G人才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也较为充分。然而,4G的兴衰最终将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所以营销人员对产业的推动显得非常重要。4G市场营销人员目前非常短缺,未来将成为4G行业人才需求的重点。

通信行业战略转型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核心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

通信行业是高科技行业,知识更新时限短,人才硬性技术条件有明确要求,即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作为匹配,同时从软技能看,快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工作素质。通信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除具有各种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方法论,包括技术背景、管理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应变能力。

通信行业具有多变性,热门的技术层出不穷,热点不断,更新换代加快。所以要求每个营销人员的知识系统是不断更新的,观念的开放性与思维的灵活性显得异常重要,保守的人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三)沟通协作能力。

通信行业的营销标准化,任何一次销售,是具有高度组织性与一致,而不是靠一个人。营销标准化的背后是团队协作,这决定了通信行业是高度团队协作的行业,不仅体现在产品和产品之间的配合,而且体现在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配合,进而决定了人才在基于标准化的基础上必须具有高度协作性、为他人服务等素质理念。

(四)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通信行业是多变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和参与这个变化,凝聚一批善于求变与创新的员工关系到通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性的工作体现了通信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三、高职通信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只有当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真正切合了行业、企业的需求,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后劲,以实现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面向通信产业提供营销人才支撑的特定专业,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自我反思和创新,以突出特色、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以能力为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

根据通信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为:紧跟通信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解通信行业,具备通信行业特色的和核心竞争力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及销售、服务基础技能,能从事市场尤其通信市场分析、策划、推销和服务管理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优势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1+3模式”,即基本素质加三种技能。基础素质,就是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为核心,高职人才所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文化情操、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素质。三种技能即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基础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心态调整与压力缓解能力,良好的口才能力、应变能力等;核心技能:即专业性技能,包括通信类营销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通信行业基础知识、推销与谈判技能、市场调研与预测、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技巧、日常管理与服务技巧等。综合技能:在上述两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通信行业,完成独立销售,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管理沟通能力。

(二)凸显“能力”,创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设计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挂钩,职业院校既是承担职业教育的学院又是承担社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先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为依据,保证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二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突出应用性。三是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课程体系的特色性。四是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

1.根据培养目标,会同企业专家,组织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对企业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结合来自于生产一线的鲜活素材,设计新型的课程培养体系。

2.根据课程目标,结合通信行业的特点、走访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资源,灵活选用教材,并部分教材采用内部编写,对职业技能项目化,综合化,如在通信行业概况里,把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电信新产品新业务知识等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覆盖岗位能力,推行“模块式”课程内容的组合,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企业与学校可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使教学过程与内容与企业同步,增加相应的案例分析、讨论课和实训课,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了解企业的营销运作和方案制定过程,亲身体会作为职业营销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工具,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创设“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为了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应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关联互动。学校每年定期安排校领导、专业教学部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走访用人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获取企业对学校培养方向的评价及要求,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对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做调整。

(三)以“战略转型”为契机,完善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也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以“行业战略转型”为契机,打造学校、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起来,支撑整个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把企业搬到营销课堂,把营销课堂搬到企业,架起学生、学院和企业之间“零距离”互通的桥梁。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课堂进企业的方式,综合使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企业体验、项目驱动、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同时改革现有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套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通信行业背景和行业战略转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了解对方信息,实现“零距离”对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允许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指导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按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进行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张立平.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吴强,佘丛国,耿英杰,李宏涛,陈仕俊.战略转型显成效行业孕育大变革——中国通信业2013年发展形势分析与判断[N].人民邮电报2013-2-7.

[3]赵帮华.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8).

[4]彭石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05).

电信营销支撑岗位工作范文12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G186" power marketing business system at county level power enterprises. The system is under a county level power enterprise' original hardware and net condition, relying on the provincial power company unified network, established through a series of work.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gral deepening applica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odules; permission limits set and staff training and fault maintenance.

关键词:“SG186”电力营销业务系统;建立;应用;效益

Key words: "SG186"power marketing business system;building;application;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26-01

1引言

1.1 电力营销系统建立的背景及意义近传统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设计理念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新的需求,建立与之适应的新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电力企业有效管理的辅助手段。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规划项目的“SG186”工程的营销业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将从信息管理上加强营销系统建设,确保通过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高效有序地支撑整个营销业务地发展。网省“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指导规划下,将构建了一个整合网省电力公司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各个层面的资源共享。

1.2 “SG186”营销业务系统在县级电力企业建立的必要性一般县级电力企业原有营销系统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营销系统服务器,自行管理营销系统软硬件的升级及维护。

其业务流程及管理方式与省市级上级单位不同,且不在同一个信息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上报还需通过手工进行报表的汇总及加工处理,然后再通过人工电子邮件传送,不但费时、费事,而且工作的重复性还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因此与省、市级统一的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是必然的要求。

2“SG186”营销业务系统在县级电力企业的建立及应用

2.1 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的建立主要建设工作有:数据迁移验证、电费试算、各业务模块的数据准备、系统接口开发、系统测试、操作培训、系统功能完善、系统迁移、客户端调试等。

2.1.1 硬件系统建设。“SG186”在县级电力企业应用,主要应用网省电力公司统一的营销信息业务系统的统一网站资源。硬件系统主要依托原有县级电力企业范围内的光纤通道及各客户端PC机,增加县级电力企业与省电力公司光纤通道,实现与网省电力公司间双通道运行确保该重要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

2.1.2 网络体系建设。县级电力企业内部一般已经建立起健全的网络通道,基本建成高速信息网。包括千兆中心主干网及百兆远程光纤网。全企业内部实现各部门、各基层所百兆光纤与电力企业信息中心网络联结,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的覆盖面一般可达到100%。同时安装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和防火墙物理网关,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核心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1.3 软件应用建设。为了保证整个“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系统的优化与监控、系统参数调整、系统停机和切换、系统数据库管理和优化、系统备份与恢复、系统升级与补丁、系统安全管理等。软件方面的维护主要由网省电力公司统一进行。

2.2 系统建立后应用情况

2.2.1 各应用模块的应用。“SG186”营销业务系统建立后,对于县级电业企业主要应用了如下功能模块: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营销账务、营业业扩、合同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线损管理、客户档案管理、系统支撑。这些功能模块,较原有营销系统在功能上有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从信息系统中规范了业务操作,从而提升了业务操作标准。

2.2.2 权限设置管理。为了更好地统一管理权限,制定了《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权限管理规定》,并在企业内部设立一名信息系统管理员,统一进行全企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权限开通。

2.2.3 业务人员培训。①上线前培训。系统上线前主要采取分专业分模块。各专业小组长作为关键用户,首批到网省电力公司进行业务操作培训。各业务部门骨干,分批次参加市局的用户操作培训。第三阶段,由各关键用户,在企业内的培训中心,分批次举办按专业的各业务模块培训。②上线后常态化培训。系统上线后,针对岗位的变动,新进员工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常态化培训,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形式:岗中培训、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倡导自学岗位技能及个别辅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强化业务人员的操作能力。

2.2.4 系统故障处理及业务、技术支持。网省公司层统一运维,市电业局协助运维及县级电力企业维护。故障的报修实现多样化,主要方式有:电话报修、OA电子邮件报修、营销业务系统自带的问题反馈系统报修,以及全省联网的实时在线通讯系统报修等。

同时在在企业内部网站上开辟了“SG186”营销业务系统专栏--运维知识库。分类整理了操作手册,各类操作问题,在内部网站上按不同模块在不同的专栏上进行更新和维护。

3系统实施后成效

3.1 系统实施后管理效益分析系统的建设优化并规范了营销业务流程,简化了管理环节,实现了对企业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系统采用了B/S三层结构的构建方式,无需客户端安装,操作简便,减少了维护性工作,提高了管理质量。同时建立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业务系统可以全面真实的了解营销信息,各级营销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内的各项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为营销管理提供完善的决策依据,提供管理效率。

3.2 系统实施后经济效益分析用电客户用电性质、用电客户行业分类、电能表计参数等的各项标准代码库管理的建立,解决了企业范围内基础信息表示唯一性的问题。借助系统中标准业务流程,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