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半期总结

数学半期总结

时间:2022-08-15 23:19:58

数学半期总结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1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教学活动”,而问题又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上,始终做到一位教育学家的要求:“教师要和善愉快的教育学生,在没有欧打、没有哭泣、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下,喝下科学的饮料”。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喝下这“科学的饮料”。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4、利用年轻精力充沛优势。在下半学期抓好部分学生晚自修工作,形成学习小团体,带动班级、年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了解中考动向,充实自身知识。

二、团结奉献拼博进取

1、团队合作。虽然初三教师只是一人孤军奋战,但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2、努力拼搏。在复习阶段,老师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找题、选题、编题,并对一些资料进行剪贴重组,自编大量资料,使习题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效性。而自己也对于每次单元测试,摸拟测试,不管每天几点钟考完,当天必须批改,因此,经常把没有改完的试卷带到家里完成,摸爬滚打,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科学备考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妊娠期高血压;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6-03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MAO Jian-xia,TU Feng-wen,XU Hua-ming,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3):6-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Method:174 pregnant women of late pregnancy were detected and followed up in Jun 2014.ROC curve was done to analyze predictive value of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nd D-Dimer to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Correlation among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D-Dimer and clinical data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reference value of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in adult,174 pregnant women of late pregnancy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B group,C group and D group.Result:21 pregnant women of late pregnancy were diagnosed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P

【Key words】 Total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D-Dimer;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chuan County,Lichuan 3446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3.003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随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升高,而D-二聚体也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但缺乏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基于孕产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D-二聚体对妊娠期高血压预测价值的研究[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对笔者所在医院192例门诊行产检的晚孕孕妇进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验、留取联系方式,并建立随访数据库。根据随访数据库资料,于产后3个月对研究对象行血压检测。192例患者中,174例(90.63%)于产后完成随访,18例(9.38%)失访,有效病例174例。其中平均年龄(26.4±4.6)岁,平均孕周(34.1±2.7)周。所有患者均自愿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D-二聚体检验。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

(1)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2)尿蛋白(-);(3)排除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3]。

1.3 高血压定义

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 min,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 mm Hg,但低于140/90 mm Hg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须严密观察。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 h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

1.4 检测方法

采集观察对象清晨空腹12 h外周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标本采集后1 h内予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检;采用水解酶分解同型半胱氨酸,直接检测血液中硫化氢(H2S)以达到定量目的。检验试剂为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酶法),由中山标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验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mpany生产的D-Dimer测定试剂盒经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

1.5 质量控制

用雅培公司提供的标准品作为对照,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

1.6 研究方法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174例入组患者根据是否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第二部分:将174例入组患者根据是否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分组,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第三部分:根据成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参考值,依据检测值将174例患者分入

A组(25.0 mmol/L),分别对应不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区间。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部分数据采用中位数(25%置信区间,75%置信区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发病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进行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

174例患者中,诊断妊娠期高血压21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为12.07%。

2.2 两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16.21±7.15)mmol/L vs (4.36±1.05)mmol/L,P=0.022]和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2.44±102.32)ng/ml vs (204.32±74.12)ng/ml,P=0.045]。

2.3 两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妊娠期高血压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167.2±14.3)mm Hg vs (102.1±17.5)mm Hg,P=0.003]。妊娠期高血压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113.4±12.3)mm Hg vs (71.3±10.5)mm 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组舒张压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12.3)mm Hg vs (66.2±8.5)mm Hg,P=0.062]。

2.4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0.950~0.994)。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临界值为16.5 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90.8%。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0.742~0.868)。当D-二聚体临界值为352.3 n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76.3%。

2.5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收缩压均呈正相关(r=0.886、0.625,P

2.6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相关性

四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0、1.64%、28.21%和100%。D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均较其他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0.001)。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 讨论

上世纪60年代,Coworkers和Mudd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蓄积与高胱氨酸尿症之间的关系,随后提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硬化相关疾病有关[5-6]。D-二聚体是血管内皮损伤的敏感指标,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有关[7-8]。目前缺乏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基于孕产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D-二聚体对妊娠期高血压预测价值的研究。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为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细胞内代谢途径包括:(1)在蛋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及维生素B12参与下,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2)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及维生素B6参与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胱硫醚进一步断裂成胱氨酸和α-酮丁酸;(3)在细胞内形成后排出至血浆参加循环。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缺乏、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S)、CBS的缺陷都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由于维生素B12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叶酸是体内甲基的供体,当两者缺乏时可导致MTHFR和CBS活性的降低,阻碍蛋氨酸的再生成,从而造成了Hcy在体内的蓄积。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越低,血浆Hcy水平越高[10-11]。

孕妇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原因包括:(1)孕妇新陈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增加,对叶酸和维生素B12需求增加;(2)妊娠中晚期,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自身合成减少,若膳食中供给不足,将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阻碍蛋氨酸的生成[12]。本研究结果显示,以15 mmol/L作为成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上限,27%受检孕妇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示可能与选择观察对象为晚孕,以及营养因素,即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的缺乏有关。

妊娠期妇女由于对Hcy损伤敏感性增加,所以Hcy水平轻度升高即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内皮素Ⅰ的分泌增加、血管内皮衍生松弛因子及前列环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因子平衡紊乱,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妊娠晚期出现临床症状,但早在胎盘形成时就已经出现血管内皮损伤,蜕膜螺旋动脉逐步存在广泛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174例有效患者中,诊断妊娠期高血压21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为12.07%。

根据成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参考值,依据检测值将174例患者分入A组(25.0 mmol/L),分别对应不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区间。四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0、1.64%、28.21%和100%。D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均较其他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0.001)。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越大。因此,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妊娠期妇女的体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必须在妊娠后才能确诊,时效性较差,不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本研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结果显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0.950~0.994)。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临界值为16.5 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90.8%,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良好指标。本研究中,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临界值为16.5 mmol/L,敏感性达95.2%,提示可作为早期筛查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张玲,王g,闫杰,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559-1561.

[2]黄军垣.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106.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04.

[4]叶芳青,孙袁,蒋小亚,等.孕妇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30-2232.

[5]丘春东,孔晓玲.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8A):93-95.

[6]雷湘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4):72-73.

[7]张慧萍,张广意,姜怡邓.高同型半胱氨酸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2):3446-3449.

[8]李红,赵欣,黄彩梅,等.脂代谢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24-827.

[9]张彦玲,李合欣,冯勤梅,等.妊娠晚期正常孕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差异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2):216-218.

[10]席伟,王建生,张明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Hcy和vWF水平的影响[J].微循环杂志,2013,23(3):35-36.

[11]刘群,李传敏,王敏,等.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6):630-632.

[12]张建鸿,黄素然,丁少波,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监测及其干预治疗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10-612.

[13]谭玲玲,梁敏洪,冯立红,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806-808.

[14]张爱荣,周建松.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93-94.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3

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中,比较原子半径、常见物质电子式的书写两个知识点,学生学习时常感到较困难,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比较原子半径大小的步骤和电子式的书写步骤,供大家在学习或教学中参考。具体如下:

一、比较原子半径的大小

原子半径的大小,决定它的得失电子能力,影响它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所以必须掌握粒子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何比较常见粒子的大小呢?推荐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比较粒子的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

例1.锂钠钾铷铯同属碱金属元素,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此,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例2.r(Na)>r(Na+)。

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其阳离子的半径。

第二步:粒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粒子的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

例3.r(Na+)>r(Mg2+)>r(Al3+)。

例4.r(S2-)>r(Cl-)>r(K+)>r(Ca2+)。

因此,同周期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第三步:粒子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都相同时,再比较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例5.r(S2-)>r(S)。

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其阴离子的半径。

总之,比较原子半径大小一般分三步:首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次,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最后,比较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二、简单物质电子式的书写方式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为了形象地说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和构成物质的成键状况,化学上常用电子式表示。用电子式可以表示原子、离子、单质分子,也可以表示出原子或离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看到原子结构特点与键之间的关系。如何快速准确地写出物质对应的电子式呢?步骤如下:

1.现将物质按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分类:常见离子化合物包含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等。余下的物质多数属于共价键构成的物质。

2.根据物质名称写出对应的化学式,并标出化合价。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方法:将化合价绝对值大的放中间,化合价绝对值小的放两端;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阴离子(除氢离子外)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用・或×表示一个电子,画满八个电子,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电荷的表示方法同于离子符号。阴阳离子的电荷数数值上和化合价相同,电性也相同。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并注意对称、规范。

例6.AB型:氯化钠

A2B型:氧化钠

AB2型:氯化镁

例7.其他类型:过氧化钠

氢氧化钠 Na+

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方法:将化合价绝对值大的写在中间,化合价绝对值小的放两端。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为了美观对称,一般将绝对值小的元素按左右下上的顺序排列在绝对值大的元素符号周围。先从化合价绝对值相对小的入手,根据其化合价绝对值的数目在绝对值小的元素符号与绝对值大的元素符号之间画出对应的共用电子对,最后在所有元素符号(除氢原子外)周围补全八个电子(包含共用电子对)。

例8.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HCl H2O CO2 NH3

CH4 CCl4

5.非金属气态单质(双原子分子)电子式书写方法:一般是非金属原子最外层有几个成单电子,在两个元素符号之间就画出几对供用电子对,然后在每个元素符号(除氢原子外)周围补满八个电子(含共用电子对)。

例4:非金属气态单质电子式:

H2 Cl2 N2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050-03

左半结肠癌是大肠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54%[1],多以浸润性癌为主,患病时由于肠壁薄、供血差、肠内细菌增多及内容物呈固态,易引发肠梗阻[2]。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梗阻部位以左半结肠多见,属闭襻型梗阻[3],发病危急,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急诊手术是必须的[4]。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最关键,分期手术一直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首选手术方式,但存在费用高、住院时间长、二次手术风险大、痛苦、失去根治机会、5年生存率低等缺点。近年来,对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国内外均倾向于Ⅰ期切除吻合术[5-6],被多数外科医生接受。本文通过分析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其中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为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8~65岁,平均(55.3±1.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2 h~6 d,肠梗阻表现为停止排便、腹痛、腹胀、排气等;将46例同期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55.7±1.7)岁,本组患者均为例行入院,大便异常但通畅,没有肠梗阻现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早期应用抗生素,禁食,胃肠持续减压,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低蛋白血症,扩充血容量;术前积极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

1.2.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探查病灶能否切除,确定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在肿瘤的近端用钳夹结扎,将需要切除肠段的系膜分离,充分地将结肠脾曲游离,必要时对肝曲也进行分离,将瘤体所在的肠段置于腹腔外,用纱布垫严密,保护好腹腔。将肿瘤段切除,近端结肠用塑料袋套住,从近向远、轻柔挤压小肠及结肠的内容物,并经塑料袋排到预先备好的盆桶内。然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或行末端回肠造口,插入24号Foley导尿管,造口肠管近端用肠钳夹闭,用温生理盐水5 L+1 600 000 U庆大霉素,快速、持续、顺行地灌洗结肠,直至肠腔内流出清水为止,再灌入200 ml的0.5%甲硝唑溶液,拔除Foley管,缝合造口。灌洗30 min左右,再用甲硝唑溶液将结肠远、近断端浸泡5 min,接着行Ⅰ期结肠吻合术。关腹前,先在吻合口旁放置引流管,腹腔用蒸馏水浸泡和冲洗,为了减少肿瘤复发,可注入氟尿嘧啶1 g。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通过检查纤维结肠镜明确诊断,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进行术前常规肠道清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行规范性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1.2.3 术后处理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定期扩肛,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淋巴结清除数、术后进食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随访时间为28~60个月,平均46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以P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基金 未来盈余 历史信息

一、文献回顾

基金作为股票市场中一支影响巨大的专业投资者,其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受到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基金投资者是依据历史交易信息进行交易还是更加注重股票的未来价值?是更加关注短期的收益还是未来长期的价值?国内外的一系列文献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Porter(1992)研究指出,美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过度的关注于短期收益,追逐短期的投资收益,不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进而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1]

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理念,但是其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在理性的思维下做出的,体现着对于基金价值的追求。如胡志勇和魏明海(2005)对封闭式基金重仓股的研究表明:封闭式基金具有较强的财务信息解释能力,使得重仓股的价格发现机制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开财务信息。[2]姚颐、刘志远和相二卫(2011)的研究表明,基金作为知情交易者有能力对未来价值进行预测,基金的投资体现了对于股票未来会计盈余的追求。[3]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弱式有效市场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多数的研究已经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但是历史信息依然对基金投资者的交易存在很大的影响。如陈卓思、高峰和祈斌(2008)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仓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4]

目前国内研究基金投资者行为的文献相当丰富,但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基金投资者的行为是否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方面,但对基金投资行为与未来公司盈利的研究并不多见。大量的文献对于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是借助于基金对于股票的持股比例来研究的,本文认为采用持股比例变化来研究会有如下的不足:对于一家规模很小而且股票价格很低的上市公司来说,即使基金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很大,涉及的基金价值变化也是很小的,不能真正反映基金投资行为。本文从基金价值变动大小的角度来衡量基金投资行为的重要性,采用持股股票市值的变动来表示投资行为。另外由于基金只有半年度和年度才会公布持股的明细股票以及持股比例,本文研究时采用了半年度报告数据,使结果更可信。

本文利用2006~2009年8个半年度的数据对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股票未来的盈利信息和过去的交易信息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时,区分了两类特殊的持股变化情况:初次被基金持有的行为和被基金完全抛售的行为。结果表明基金投资者的行为体现了对于股票未来收益的追求和短期收益的追求。

二、研究假设

虽然有效市场理论否认历史信息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但是资本市场上却存在这样一类交易者,他们根据资产过去的价格而不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构建投资组合。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来揭示基金投资者作为专业的投资者是否存在着反馈交易行为,因此提出如下的假设:

假设1: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存在着反馈交易行为。

证券交易中的公开信息除了历史价格信息之外,还有财务信息,而且财务信息是一种信息含量非常高的公开信息。Ball和Brown通过考察盈余公告期的股票累计平均超额回报,发现股票的累计平均超额回报与盈余变动符号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5]赵宇龙(1998)通过对上海证券市场经验数据的研究,发现非预期盈余的符号与股票超额回报符号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正相关。[6]文章借鉴姚颐(2011)的研究方法采用事后的检验法对基金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基金持股市值变动与所持股票未来会计盈余正相关。

未来会计盈余信息不仅包括本年度的盈余信息还包括未来年度盈余信息,本文主要检验了本半年度和下一年的盈余信息的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样本选择2006年到2009年四年间数据,共涉及8个半年度报告。在进行样本处理中区分了两类特殊的持股价值变动股票:一是第一次被基金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二是不再被任何基金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另外对样本还进行了如下的处理:(1)剔除了所有封闭式基金和指数投资基金持有的股票,只研究开放式基金中主动投资型基金投资行为。(2)剔除了所有被ST的股票。(3)剔除新发行不到一年的股票。(4)剔除数据缺失的股票。(5)对所有的非二元变量按照1%和99%分位数进行winsorize处理。最后得到6100条记录,其中新持有的样本记录983条,被抛售的样本记录595条,正常的样本记录4522条。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tata11进行处理。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正如之前讨论的,本文采用基金持仓市值变动变量来衡量基金投资行为。首先来定义基金持仓市值变动变量。本半年度基金持仓市值变动用本半年度股票持股数量变动与本半年度末股票价格的乘积表示。用如下的公式表示:

Δmv=(num0-num-1)*price0

Δmv表示本半年度基金持仓市值变动,num0表示本半年度股票持仓数量,num-1表示上半年度股票持仓数量,price0本半年度末股票收盘价。

在实证分析中,为了研究量纲一致,对基金持仓市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方便比较研究。

2.自变量。本文主要研究股票交易历史信息以及未来盈余信息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决策的影响。股票交易历史信息用股票上半年以及上一年度的累计超额收益表示。rate_1表示上半个年度的累计超额收益,rate_2表示上一年度累计超额收益。其中超额收益指单个股票累计收益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的差。未来盈利指标用每股收益表示。其中eps_0,eps_2分别表示本半年度和下一年度的每股收益指标。

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了公司股票流动性、股权分布、日均换手率以及公司规模的影响。公司规模(size)用股票A股流通市值的自然对数表示,股权分布情况(sharehold_ratio)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日均换手率(turnover)用本半年度上证综合指数日均换手率表示,股票流动性(flow_ratio)用流通A股市值除以A股总市值来表示。本文还控制了总体市场层面的振幅(vol),用上证综合指数的振幅表示。在研究股票正常增减仓变动时还控制了上半年度末的持仓市值(s_mv)。

(三)研究模型

本文分三种情况对基金持仓市值变动进行实证分析。一是新进入的股票,表示是上半年度未被任何一支基金持有,而本半年度被持有的样本。二是正常增减仓样本,表示上半年度和本半年度均被基金持有的样本。三是被抛售的股票,表示上半年度被基金持有而本半年度未被任何一支基金持有的股票样本。

其中新进入和被抛售的股票用如下的模型来检验:

四、实证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1表示的是总体样本的统计结果。由于基金持仓市值变动Δmv是经过标准化的,所以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本半年度每股收益(eps_0)平均值为0.2257,下一年度每股收益(eps_2)平均值0.4617,表明基金持股的股票未来的平均盈利水平为正。上半年度股票累计超额收益(rate_1)平均值14.91%,上一年度股票累计超额累计收益(rate_2)平均值28.33%,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持仓的股票在上半年度和上一年度相比上证综合指数有14.91%和28.33%的超常累计收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为37.99%,最大值为75.84%,最小值8.7%。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

表2表示的是分类统计结果。从未来盈余统计结果来看,增减仓样本的未来盈余要好于总体,表明基金投资者能够对未来股票盈余信息进行区别,挑选优秀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被抛售的股票的未来收益情况在三种情况中是最差的,但是上半年度以及上一年度股票的历史表现却达到平均水平,这表明基金抛售股票是更加注重的是股票未来的盈利信息,而不是历史交易信息。最后看新进入股票的历史表现情况,上半年和上一年超额累计收益分别是0.46%和1.35%,表明这些股票过去表现并不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总体上看来证券市场上那些优秀的股票已经被基金持有,这些股票可能是基金在挖掘新的可能会有优异的未来表现的股票行为。

(二)实证结果分析

1.新进入样本回归结果分析。被基金新持仓的股票,持仓市值与该股票上一年度超额累计收益负相关,与本半年度盈利水平、后一年度盈利水平正相关。eps_2系数为0.12,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基金在选择新的股票时更加看重股票的未来盈利性,也就是股票的投资价值。这个结论支持假设2。再看持仓市值变动与股票历史表现,虽然持仓市值变动与上半年度的超额累计收益正相关,但是并不显著。然而持仓市值变动却与上一年度超额累计收益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基金试图寻找那些不被投资者看好,过去表现平常但是未来会有很好的盈利水平的股票。持仓市值变动与本半年度每股收益并没有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也说明基金在选择股票时并不是非常关注股票短期的盈利情况,而是关注长期收益情况。

2.增减仓股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上的优质股票是一定的,这些股票并不会频繁的被抛空和购入。这个样本的回归结果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基金交易行为特征。从回归结果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变动与历史交易信息关系不显著,表明基金交易行为并不依赖历史交易信息。基金持仓市值与本半年度每股收益表现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与下一年度每股收益表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12,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未来价值依旧是基金增加持仓的主要动机。控制变量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系数为-5.07,且在1%水平上显著,表现出基金经理更加偏好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其盈利水平就越难以预测,基金会尽量避免增持这种股票。公司规模系数为0.173,且1%水平显著,表现出基金经理更加青睐大公司的股票。

3.被抛售股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基金持仓市值变动与本半年度的每股收益在5%水平上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基金经理预期到股票当期盈利水平显著下降时会毫不犹豫地抛售该股票。持仓市值变动还与上半年度的为预期盈余在10%水平上负相关,这表现出基金投中存在着负反馈操作的行为。总体来看基金抛售股票的行为表现出基金对于短期风险的规避。

总体看来,我们发现了基金持仓市值变动中对未来盈利的强烈追求,系数0.133且在1%水平显著正相关。假设2得到支持。而对于股票交易的历史信息,在总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上的关系。单从符号来看,基金投资行为短期内表现出负反馈行为,长期表现出正反馈交易行为。这与施东辉(2001)、姚颐、刘志远和相二卫(2011)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都表明了中国基金交易体现了对于价值的追求。但与陈卓思、高峰和祈斌(2008)得出的中国基金整体上存在着正反馈交易结论不同。

五、总结

研究发现基金交易行为总体上更加注重股票的长期盈利水平而不是当期盈利水平,对于那些未来会有好表现的股票来说,基金更容易增持。而当期盈利水平并没有与基金持仓市值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股票市场会提前对本期的盈利水平进行反应,基金利用本期的盈利预测进行配置股票就没有意义。而对于股票交易的历史信息总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这也间接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基本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甚至半强势有效市场的效率。虽然本文发现了基金在股票投资时对于未来价值的追求,但由于采用半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反映出基金稳定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Porter,M.E.,1992,“Capital Disadvantage:America’s Failing Capital Investment System”,Harvard Business Review,70:65—82.

[2]胡志勇,魏明海.2005:《财务信息解释能力对价格发现机制的影响:基于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影响》,《金融研究》第7期.

[3]姚颐,刘志远,相二卫.2011:《中国基金在投资中是否追求了价值?》.《经济研究》第12期.

[4]陈卓思,高峰,祈斌.2008:《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研究》.《金融研究》第4期.

[5]Ball,R.and P.Brown,1968,”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159-178.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6

1.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在全市的校长会议及教导主任会议上,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求各学校要将教育局太教人20059号文件《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考试的通知》全文再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对培训的意义及目的要求要讲清讲透。

2.周密布置,确保培训及测试对象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在05年底,就已经下发了调查摸底表,新学期一开学,将及时地下发正式培训、测试报名表,要做到学校花名册、调查摸底表与正式报名表三表基本吻合,确保每一个培训及测试对象都能参与。

3.合理安排培训点,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管。针对本学期在各初中全面推开,点多量大的特点,我们继续教育办公室将本着方便教师,注重培训质量的原则而合理地安排相应的培训教学点。每个培训点上,继续教育办公室将安排专人加强对培训的管理,做好培训出勤的点名工作及培训监督。对各学校的培训情况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及时通报。

4.严密组织测试,确保比较高的通过率。认真做好测试的组织管理,让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参加测试。严格把好测试关,坚持测试的标准。二、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测试前期准备工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实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是:首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明确目的意义。其次是做好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对各个不同层次培训的人数。三是合理安排培训的顺序,与目前进行的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错开时间。四是选定相应的培训教材。五是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学校培训与本中心培训的内容安排,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培训资源。六是组织建立一支集全市最高水平的教育技术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先期培训,为全面推开面上的培训打好基础。三、继续做好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工作。

1.认真做好目前正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结束阶段的培训工作,确保这些培训班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有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训班、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中学物理、语文青年教师培训班。五个培训班在学期初要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结束阶段的相关工作。

2.切实做好见习期教师的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机检查力度,争取对所有见习教师都能进行听课检查,把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试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确保见习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

3.抓好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结业组织工作。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是教育局培育名师工程的重点项目,继续教育办公室要与教研、教科室的相关部门一起全力抓好该班的结束阶段工作。要组织开展与导师的研讨、重大活动观摩、论文集的出版、培训工作总结等活动。

4.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及已经制订的相关培训规划,继续在本学期中开设新的短期教师培训班。主要是开设小学语文骨干青年教师培训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班、中小学艺术青年教师培训班。具体培训班的

其他网友还浏览了以下文章: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镇经济发展办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村镇建设办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计生办上半年工作小结

文体服务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社会事务办工作总结

上半年财政办工作总结

市交通局上半年工作回顾、下半年工作思路

乡镇上半年文化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乡镇上半年体育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计划及开班时间将另行下发通知。

5.在暑假中,组织开展英语引智培训,今年暑假,将分别举办小学、中学英语教师引智培训,由外籍教师承担培训工作,使我市的英语教师更能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上及口语的表达上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四、认真抓好校本培训的建设及指导工作。各学校的校本培训要坚持有序、有针对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学校必须认真制订好学期校本培训的计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书面笔记记录。从06年开始,各学校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座,要在活动前报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由继续教育办公室派人参与并记录,依此可以作为该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课时数。新学期开学的初期,各学校要认真检查教师的寒假学习笔记,组织开展寒假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五、加强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管理者队伍。05年上半年,正是各学校领导班子的换届时期,继续教育办公室要配合教育局党委做好相关的干部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办好目前正在举办的校长任期常规培训班,组织校长进行任期工作总结。二是继续办好教科室主任负责人培训班及幼儿园业务主任培训班的培训及结业工作,强化培训效果。三是根据班子换届的要求,在局党委的安排下,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班,为校长换届培训新人。四是做好挂职干部的培训及考察工作。五是举办新一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培训。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及师资潜力,做好社会培训及教师学历培训工作。

1.继续做好公务员的普通话、英语三百句及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力争培训量比上年有较大的提高。

2.继续与市财政局合作,开展06年会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要组织好培训师资,制订严格的培训计划,加强的培训点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3.积极与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系,争取开辟新的培训渠道,组织开展工人的在职培训及新上岗就业人员的培训。

4.继续抓好教师的学历培训工作。配合局人事科做好教育硕士的报名组织工作,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招生及教学工作。

其他网友还浏览了以下文章: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镇经济发展办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村镇建设办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计生办上半年工作小结

文体服务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社会事务办工作总结

上半年财政办工作总结

市交通局上半年工作回顾、下半年工作思路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7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专题一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单元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地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融会贯通。总之,本单元的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可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2.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理论内容,但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可以从资料进行分析而得出,所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去分析图表、资料获取信息。具体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可通过表格和函数图像来呈现。元素周期律反映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子的核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以,要引导学生利用前一课时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原因,强化“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点。

3.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说明,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来呈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该目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并且能够梳理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生活中计时,一天以小时为序排列体现周期性,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那么,元素以什么为序排列表现出周期性呢?我们在《化学1》中学习过许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它们之间是否有规律?这一规律是否就是周期性变化呢?

由于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们习惯上对元素进行编号。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这种编号称为原子序数。

提问: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板书: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1.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提问:从课本第2页图1-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同时可以参照课本第3页图1-3以核电荷数为横坐标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的变化规律。

板书: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什么?与哪些化学性质有关呢?

2.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提问:仔细观察课本第6页表1-5: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已列在此表上,思考:元素的最高正价与什么有关?再结合表1-4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有什么联系?

板书: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F及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元素的负化合价(非金属具有)=8-最外层电子数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7、-4-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观察课本第4页表1-2原子序数为3~9和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数据)

提问:从表中的数据看,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暂不考虑,因为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他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

小结: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由大到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提问:元素的原子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呢?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吗?请回顾上学期所学知识。

小结:原子的大小(即原子半径的大小)由电子的运动区域来决定。元素的原子的半径随着电子层数递增而增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数的递增而减少。

提问:当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会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会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

提问: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为什么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会逐渐减小?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小结: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也逐渐增大,两者之间的引力也在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板书:半径比较的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小结:学习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为我们下一节课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原子半径能够影响元素的哪些性质?下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4.布置作业

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练习。

三、教学反思

对科学本质教育的探讨多是将科学本质要素贯穿于具体知识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在前1个课时通过对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关系的探究,归纳出元素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周期律主要包含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及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学习探究元素的本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其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要素都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种处理还能够有效分散教学难点。用好苏教版必修2教材中的图表,引导学生如何用好教材,方便学生理解。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半工半读 职业心理 职业价值观 求职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周晶(1970- ),女,山东莱芜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心理学。(山东 莱芜 271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心理学》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5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94-02

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学生以实训为主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有关半工半读的实训方式对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的研究一直乏善可陈。对职业价值观和求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普通本科院校的学习者。康廷虎(2005)对大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心理比较显示,两种类型群体虽然在职业价值观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大学生显著倾向于个人取向价值观,企业员工则显著倾向于社会取向价值观。 本研究试图考察半工半读是否也会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发生同等趋势的变化,以便在教学和实训指导时更有针对性。

一、调查方法

采用康廷虎所编制的个人取向―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的问卷,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生活作必要的修订。其中社会取向价值观包括工资福利、社会需要、工作稳定和背景变量4个分量表,共24道题目;个人取向价值观包括自我价值实现、工作生活环境、个人专业兴趣和社会地位4个分量表,共24道题目。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3~0.85,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采用Betz与Taylor所修订的简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包括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选择目标、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五部分,共25道题。经修订,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7~0.9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两份问卷均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

随机抽取职业学院294名二年级学生,主要来自旅游管理专业。参加半工半读专业实训两个月的学生144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97人;在校学生15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110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数据。

二、调查结果

分别对不同类型学生在两种职业价值观和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均数检验,其结果显示如下:

1.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分析。首先我们对全部样本高职学生的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和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进行同体自身比较,结果发现高职学生在两种取向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17.743,P0.001,N=294),他们在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上的分数极其显著地高于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单独将半工半读学生的两种取向职业价值观进行均数比较,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分数仍然极其显著高于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t=10.414,P0.001,N=144)。

第一,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将不同类型高职学生在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各项进行独立样本均数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半工半读对学生个人取向的职业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t=-0.937,P0.05),但是在工作环境与社会地位两项价值观上存在显著作用力。与在校学生相比,半工半读学生比较忽视工作环境的优劣(t=2.220,P0.05),但对职业所具备的社会地位比较重视(t=1.991,P0.05)。在自我实现和专业兴趣上,两类学生的重视程度没有显著差异(t1=-1.821,P0.05;t2=-0.937,P0.05)。

第二,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将不同类型高职学生在社会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分数进行独立样本均数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社会取向的职业价值观没有造成显著影响(t=1.604,P0.05),但是在对工作稳定性、社会需要和背景因素的重要性的评价上两类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半工半读高职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在校学生(t=2.039,P=0.0420.05), 对背景因素维度上的评价也是极其显著的高(t=2.941,P0.01),但是对社会需要的评价则显著低于在校学生(t=-2.107,P0.05)。两类学生在对工资福利的重视程度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t=0.311,P0.05)。

2.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将不同类型高职学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上的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显示,总体上两类高职学生在求职自我效能感上没有显著差异(t=-0.261,P0.05),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上(t1=-1.193,P0.05;t2=0.386,P0.05;t3=0.759,P0.05),但是在职业信息和未来规划上,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出现显著差别。半工半读学生在职业信息的自我效能感上极其显著低于在校生(t=-3.519,P0.01),但是在未来规划上其自我效能感又显著高于后者(t=2.029,P0.05)。

三、讨论

1.关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倾向。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个人取向为主,即使在半工半读学生的评价中,个人取向的价值观仍占明显优势。这或许与学生长期的自我意识凸显有很大关系。当然随着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逐步参与和感悟,他们在职业价值观的倾向性和自我效能感还会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实职业环境。正如金盛华等人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所言“很多大学生将选择职业的最终目的定位于金钱的获得,而原始的目的已经被‘遗忘’或‘消解’”。①

2.关于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无论是个人取向还是社会取向都没有造成显著影响。但是逐项分析,可以发现半工半读还是产生了部分影响,表现出由个人价值取向向社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与在校学生相比,半工半读学生在个人取向职业价值观上更加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忽略工作环境。这或许是学生初步进入职业实践活动后,感受到社会赞许的文化影响,开始重视职业在价值感和社会地位上所产生的差别。实习实训的环境具有临时性,由于高职学生角色所限,对工作环境可能不会十分在意。

在社会取向的职业价值观上,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的工作稳定性、背景因素和社会需要的感觉造成了显著影响。与在校生相比,经过半工半读的学生更加重视工作稳定性和背景因素,但是显示出轻视社会需要的倾向。经过半工半读实践后,学生并没有强调依据社会需要选择职业,我们认为这与高职学生比较强烈的职业分化有关。按照自己拥有的技术专长和适当的条件来选择职业是必然的。相反,在校生往往会产生按照社会需要选择职业的考量,还处于一种理想化的职业选择心态。以上分析表明,半工半读的实训经历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渐进的性质。

3.关于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总体上,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分项比较中可以发现,在校学生对搜集职业信息更有信心,而半工半读学生对未来规划更有把握感。这与康廷虎的调查结论部分一致。本研究后期访谈发现,经过半工半读实践的学生对规则更加认同,在行为上更加自制,对求职申请更有信心,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规划心理。而在校生在职业目标设计上往往比较茫然,还需要更加丰富的职场体验来增加强化职业设计意识。

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教育建议

综上所述,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和求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带有局部性的、渐进性的影响。随着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和职场规则上可能会有更加积极的变化,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几个方面工作:

1.在实习前的职业心理指导。在学生进入实训学习之前,通过职业价值观和求职自我效能感等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心态,激励学生在半工半读学习中保持职业观念和心态的开放性,体会并记录自身的变化,将职业心理导向成熟。

2.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心理辅导。指导教师定期召开实训座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决策上的疑惑给予充分地解答和指导,培养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促进学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提高职业适应力,为未来职业成长奠定基础。

3.在实习后的职业心理指导。针对研究中学生职业心理特点,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半工半读学生纠正自身过分自我关注的价值倾向,促进其职业心理主动向社会价值取向转化。同时,系统指导学生的职业目标,提高其职业信息搜索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完成未来职业规划,制订行动计划,提升其求职自我效能感,促进其职业人格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第一,高职学生(包括半工半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第二,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

第三,在个人取向的职业价值观上,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在社会地位与工作环境的评价构成显著影响。在社会取向的职业价值观上,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在工作稳定性、背景因素和社会需要上构成显著影响。

第四,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职业信息与未来规划的效能感构成显著影响。

[注释]

①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655.

[参考文献]

[1]程飞.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2).

[2]丁蕾,王晓红.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J].教育与职业,2011(12).

[3]何阿敏,谭佳.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偏差及其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2(6).

[4]韩丽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初次就业稳定性的实证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recid=&filename=2010246547.nh&dbname=CM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khWcUFFLy9XNUV2VVlLZnU4Y042NWpYSXA2Z0

14b2tBTVBXczN4b0lOblNwb2pIWQ==&v=MzI3NTdyck5WMTI2SHJHOEdOVElx

S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bWZZT2RxRmlyaFU=,2010-04-01.

[5]康廷虎.大学生职业决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recid=&filename=2005080027.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khWcUFFLy9XNUV2VVlLZnU4Y042NWpYSXA2Z014b2tBTVBXczN4b0lOblNwb2pIWQ==&v=MTMyOTBoMVQzcVRyV00xRnJDVVJMbW

ZZT2RxRmlyaFVMelBWMTI3RzdPd0h0SE9xSkViUElSOGVYMUx1eFlTN0Q=,2005-05-01.

[6]王祖康.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1&recid=&filename=2010044829.nh&

dbname=CM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

TTGJhYkhWcUFFLy9XNUV2VVlLZnU4Y042NWpYSXA2Z014b2tBTVBXczN4b

0lOblNwb2pIWQ==&v=MDMwMzVUcldNMUZyQ1VSTG1mWU9kcUZpcmhVYn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9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7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中,男42侧,女30例;发病年龄4~79岁,平均年龄为64.5岁,经统计65岁以上患者有62例,占总人数的86.11%;72例患者临床上均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其中完全性梗阻36例,不完全性梗阻26例,梗阻时间在3 h~4 d之间。其中肿瘤分布:乙状结肠癌变者34例,横结肠左半部癌变者12例,降结肠癌变者26例。手术后取组织活检,其中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18例,占总人数的25%,中分化腺癌30例,占总人数的41.69%,低分化腺癌16例,占总人数的23.26%,其他类型有8例。按照肿瘤分期:DukesB期48例,C期18例,D期6例。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2~4 d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1.2方法

1.2.17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入院后术前完善相关检查,通过静脉输液或吃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血性便等,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身体消瘦虚弱者并有效进行肠外营养,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及中药灌肠清洗梗阻下段肠管。术前完善肠镜检查及钡透造影明确诊断,并科室内会诊确定手术方案。

1.2.2择期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假如结肠内肠管红肿热痛不明显者,可将肠管直接切开并挤压肠管排空肠内容物,寻求肿瘤浸润部位后切除肿瘤,再行肠管一期吻合[2];假如临床症状结肠内肠管红肿、水肿明显,肠内糟粕比较多,必须将浸润肠管游离于腹腔外,行阑尾切除术,通过残端注入37℃生理盐水8000 ml,使肠腔灌洗干净以后,用甲硝唑300 ml灌洗消毒后,缝合残端,再切除肿瘤行肠管一期吻合。冲冼腹腔后,在口旁、盆腔各放一支引流管引流。

1.2.3术后处理早期有效进行肠外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胃肠减压,术后伤口处换药以防感染。嘱患者早期起床活动,使排气,3~4 d后流质饮食。

2结果

经过对7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结果统计,发生吻合口瘘4例,但经过二次手术痊愈出院;伤口感染患者9例,通过伤口换药对症处理痊愈,在住院期间无手术后死亡。通过对7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多年的随访,生活时间为1年余的有15例,生活时间为2年的有19例,生活时间为3年的有25例,生活时间5年以上者23例。

3结论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中吻合口瘘导致的腹腔感染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大的问题。经统计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72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5.48%,但经过二次手术痊愈出院;伤口感染患者9例,发生率为12.5%,通过伤口换药对症处理痊愈,在住院期间无手术后死亡。过对7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多年的随访,生活时间为1年余的有15例,生活时间为2年的有19例,生活时间为3年的有25例,生活时间5年以上者23例。治疗结果比较乐观。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入院后术前完善相关检查,通过静脉输液或吃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因为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到此段已经成粪便,水分被吸收变干,易刺激肠壁,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血性便等,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身体消瘦虚弱者并有效进行肠外营养,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及中药灌肠清洗梗阻下段肠管。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围手术期完善处理后,并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3],取得了满意疗效,该方案是可行的,值得向社会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绍春.大肠癌伴急性肠梗阻28例治疗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70.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10

20世纪中叶的中国,为什么在革命胜利之日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什么在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要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必须认清中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了解我们的出发点,便弄不清我们前进的方向与我们选择的前进道路的正确性。要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从了解这个社会的经济入手。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同时,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就是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经济面貌。为此,本文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了。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一、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

1842——1949年(中国近代经济史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的和剧烈的变化。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进入了从使用手工工具生产到使用机器生产的过渡。在中国几千年的生产力发展史上。是一次新飞跃的开始,也是中国工业现代化即工业化的开端。

中国生产力现代化的起步,晚于英、法、美等国100多年,因而有后发现象,即一开始就可以接受、引进欧美发达国家在19世纪中叶已有的设备和技术。这使中国的生产力,从设备技术层次上说,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说,现代化的进展缓慢。直到1949年,现代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中占的比重一直很小。

中国生产力现代化处在后发地位。后发地位有其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的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使中国生产力现代化处于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半封建社会结构又使它的国内环境恶劣,以致引进的和内部发展起来的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长期并存。在各个生产部门和各个地区,生产力中存在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各种衔接形式。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多元的、多层次的结构。从部门言,在交通运输业中,从肩挑手提到手推车(鸡公车)、手拉车(板车),到脚蹬的三轮车、自行车,到利用畜力的马车、大车,从电车、汽车、火车,到轮船、飞机等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同时存在。工业生产领域里,各个层次的设备,技术几乎无所不有,即使在最先进的部门或工厂里,也并存着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多个层次。从地区言,在某些边远地区和山区,使用木棍、鱼叉、弓箭、陶石纺轮等王具从事耕作、渔猎、捻线。这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早期出现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在部分山区,存在着奴隶社会早期出现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新疆、青海、等地牧区的游牧生产方式,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游牧业没有重大区别。在多元的生产力结构中,最广泛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农业与手工工业的结合。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便已普遍存在的生产方式。从城乡言,在少数城市与矿区,使用机器生产或半机械牛产。在农村,某本卜县手工生产。在同一时间里,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中,并存着从原始工具到现代机器的各个层次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或同一生产部门中,生产力的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生产力多层次也就是部门、地区、城乡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在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中,基本的层次是两个: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新式生产力)和手工生产力(传统生产力,旧式生产力)。无论是就产值言或按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计算,比重最大的层次都是手工生产力。

就产值言,1914年,“近代生产”与“旧式生产”的产值(1936年币值)分别为2.9亿元和149.9l亿元,即1.89%和98.11%。1936年,它们的产值分别为13.12亿元和193.3亿元,即6.35%和93.65①山两者都有增长,但前者快于后者。另一种估计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手工劳动创造的产值所占比重,1936年是89.2%,1949年是83%。②手工劳动生产的产品,在社会总产品中占了4/5以上。

以手工工具进行劳动的部门,主要是农业。农业中机器生产占的比重微乎其微。1933年,在国民生产净值中,农业占62%一65%。1936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8%。1949年,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9.4%;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58.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个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

①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②根据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76年 第4期数字计算。据刘佛丁、王玉茹计算,1936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64.5%.工业、服务业占35.5%;在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5.52%,工业、服务业占24.28%(见上引刘佛丁等人之书,第308页)。

在工业总产值中,手工业总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68.96%,1949年为43.58%,个体手工业总产值占4l。38%。

在全国运输总量中,木帆船、畜力车、人力车和肩挑背驮运载的占70%以上。

就劳动力计算,1949年,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91.5%,占工农业劳动者总数94%以上;另一种统计数据是:1.7亿个劳动力中,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约占80%,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约占20%。在这20%中,约有一半是以传统戴式从事生产的城乡个体手工业者、挑运工人与建筑工人,另一举为现代企业中的产业工人。在工业中,工场手工业工人与工厂工人的人数约为6:l。这就是说,95%左右的劳动者从事手工劳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生产力的落后性

(一)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

1842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是有发展的。

据中日经济史专家组成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核算组计算的初步数据,1840年国内生产总值129.88亿元(1933年币值),1936年252.64亿元,比1840年增长94.52%。”1949年190.44亿元比1840年增长46.63%。英.麦迪逊按固定价格计算的结果,中国192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20年的190.48%,1952年为1820年的168.43%。130年或1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到避免1倍,这种速度很慢。

相对于此前和此后的时期,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速度最慢。据英·麦迪逊的数据,中国1700~18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O.85%,1820~1952年是O.22%,1952~1978年是4.4%,1978~1995年是7.49%。1820~1952年的增长率是最低的。

------------------------------

① 江海:《中国近代经济统计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l期

相对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生产力发展速度来说,中国也是很慢的。1820~1952年,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62%,欧洲是1.7l%,美国3.78%。中国的邻国印度是O.54%。日本1.74%,俄罗斯2.08%。中国仅0.22%,比这些国家慢得多。

上述统计年限选择1820年和1952年,是因为前者代表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后者是国民经济恢复期之末年,其经济发展指标代表的是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

在1820~1952年期间,中国人口由3.8l亿增加到5.69亿,增长率比许多国家高,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快,以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负增长,比许多国家慢:世界平均是0.92%,欧洲1.03%,美国l.63%, 日本0.95%,俄罗斯1.04%,印度0.1%,中国是一0.0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820年为28.67%,1929年为lO.3%,1950年降至6.25%。①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落后的第一个表现是,在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中,现代化生产力很薄弱。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小.在193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只占34.9%,其中,现代工业只占10.8%。1949年,相应的比例是3。.1%和17%。②

-------------------------------

①英.麦迪逊(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中译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131~135、158页。

②根据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76年第4期数字计算。据刘佛丁、王玉茹计算,1936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64.5%.工业、服务业占35.5,%在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5.52%,工业、服务业占24.28%(见上引书第308页)。

在现代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很小。据估算,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的比重1936年为23%左右,1949年28。8%。①生铁在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1943年)是180万吨,钢92.3万吨。②重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厂,其技术设备也不是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操作没有全部机械化。重工业中,大多是外国在中国的机械修理厂,以及为外国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这种状况的重工业,无力为轻工业和农业以及自身提供现代化的装备,不能成为工业独立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水平低下与落后,直接表现为人均产量少。1936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几种主要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对比,情况如下:电力,苏联219.3度,美国1144.5度,英国514.9度,中国7.9度;钢,苏联95.3公斤,美国376.3公斤,英国253.2公斤,中国O.9公斤;棉布,苏联20.28米,美国61.42米,英国70.38米,中国7.34米(包括个体手工业者生产的棉布在内)。1949年中国的人均占有量与1950年的印度相比:电力,印度为中国的l.7倍,钢为13倍,棉布为2.75倍。中国比长期是殖民地的印度还要落后。

在农业方面,生产经营是以个体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劳动生产率很低,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少,产值低。粮食和棉花的最高年产量是在1931一1937年。一种估计是粮食12069万吨,棉花80.5万吨。③另一种估计是粮食15188.5万

-----------------------

① 杨坚白:《我国八年来的经济建设》.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页。按净产值计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1949年,在工农业净产值中,农业占84.5%,工业占15.5%。在工业的15.5%中,轻工业为11%,重工业为4.5%。

②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63~164页.

③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8、 34l页。

吨,棉花94.5万吨。①1949年,粮食总产量11318万吨,单产每亩68.5公斤;棉花总产量44.4万吨,单产每亩10.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②1949年,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是245亿元(折合新人民币1955年币值),占国民收入总额的68.4%。以4.8亿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创造国民收入5l元。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中可以用于积累的部分是很小的,决定了人口中的大多数只能去生产粮食、棉花,抽不出更多的劳动力与资金去经营农业的其他部门和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所以,农业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以1949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00%,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状况是:农业占82.5%,林业0.6%,牧业12.4%,渔业O.2%,副业4.3%。全国总人口89%以上的人忙于生产粮食、棉花,同时还要进口粮食和棉花。尽管如此,:大多数劳动者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小康生活。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均国民收入必然少。学者们对1933年、1936年、1949年的国民收入与人口数有多种估:算。1936年国民收入258亿元(当年币值),按当年汇率为77.36亿美元,按5亿人口计算,人均52元,折合15.45美元。1949年国民收入,按1936年中国币值计算为189.48亿元,人均34.98元,③按当年汇率折合239亿美元(从1936年到

------------------------

①[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337、339页。

②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农业部统计局1958年公布的数据(1949年每亩单产70.9公斤,10809.5万吨。棉花44.5万吨,每亩单产l0.7公斤),稍有不同。见该局编:《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生产统计资料汇编》,农业出版社,1958年,第7、9、34、36页。

③刘佛丁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1949年,美元也在贬值),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44.26美元。①是当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l/20,英国的l/ll,法国的l/6。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产值比印度低20%。②

社会生产力的两个层次,即现代的机器生产力与传统的手工生产力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例如,机器纺纱能力的增长,使农民家庭手工纺纱受到排斥和淘汰。机器纺纱用的原料——棉花,是手工生产的。它的产品—— 棉纱,有很大一部分售给农民家庭和城乡手工工场,作为织布的原料,推动了手工织布业的发展。从家庭手工业、个体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是手工业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例如,轮船与火车会代替沿途传统运输工具及相关从业者。许多农副产品,靠肩挑、手推车、马车、木帆船等,从深山邃谷、穷乡僻壤运至车站、码头,由人力搬运到火车、轮船上,然后由火车、轮船运到国内各地。而外国进口的和城市生产的部分工业品,由火车、轮船运至一些车站、码头后,由人力搬运下来,再由人力挑、推或驾驶马车、帆船运至其他城镇或乡村。在社会生产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既竞争又衔接、互补的现象。从手工生产为主转变到使用机器生产为主,:是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经济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生产力去替代传统生产力,而是在培育现代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生产力中有价值的东西(如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有机种植,家庭生产;手工业中的传统工艺等)及其对现代生产力的互补作用,才可以避免既有的生产能力受到破坏,才能使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并带来各阶层收入的普遍增加和社会稳定。

----------------------

① 赵德馨等:《近代小西关系与中国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9~241 页,表3.表4 —1,表4—2中的人口数45000万人,应为54000万人。人均数值随之变动。据联合同的地区组织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美同是1453美元,西欧是173美元。 日本是100美元,印度是57美元.中国是27美元。(日本)小岛朋之:《“东方巨人”面临各种课程》:“1949年时的入均国民收入仪为18美元”。载[日本]《产经新闻》1999午10月4日。折合美元数宁的不同,是由于采用不同年份的美元值,以及不同的折算的方法。

② 前引刘佛丁等人之书第五章附录。

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生产力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多层次结构的这个特点有重要意义。只看到手工生产为主这个方面,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中的现代生产力部分,是认为中国缺乏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物质技术基础的认识根源。谁犯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谁就要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如果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这个特点,忽视或轻视了多层次中手工劳动为主的这个方面,是认为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可以在短时期内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盲目求纯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认识根源。谁犯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谁就要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过程,在经济领域内,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以卷入世界市场为特征的商品交换的发展和以使用机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后者为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1842~1949年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一是上述现代生产力的出现与发展,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1842年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强迫中国在沿海、沿边、沿江及主要陆路干道上,向它们开放了85个商埠。1898~1930年,中国政府又主动开放2O多个口岸。这些地方成为中外经济交往的基地。随着外国商人到这些城市经商、设厂、办银行,带来了商品、资金以及股份公司等经济组织。19世纪末,中国自己也办起了银行,后来又创立各种交易所。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少数城市中,已出现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形成一整套现代市场体系.银行、各种交易所、证券买卖相当规范。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类经济组织与工具,在这些城市中已是应有尽有,只不过规模和程度不同罢了。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交通运输工具,各种经济联系颇为密切。法定的全国统一的度量衡与货币制度在逐步推行。各地区有层次不同的地区中心市场。上海则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远东地区的商业中心、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已初具规模。

市场有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1864年(有海关统计的一年)至1931年(进出口最多的一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由9486.5万海关两,增加到234296.5万海关两,67年间增加近24倍(以美元计算的贸易值和物量指数仅5倍多),速度不慢,但人均不足s两。①1840年前后国内贩运贸易7种主要商品的流通额估计为3.5亿两(规元)。②189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11.74亿两。1936年120.17亿两。46年间增加9.24倍。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为 lO.5%,1894年为15.8%,1931年31.4%。1920年,工农业总产值159.3亿元,其中商品值9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242.4亿元,其中商品值168.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4%。③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商品值已近60%~70%。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中还包括进口商品,其价值,1920年约11.9亿元,1936年约15.6亿元。

--------------------

① 据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第59~63页的数据计算。

②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3页。

③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7页,第 153~154页,第209~210页。

在农村,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在1937年以前相当快。1894—1919年的25年间,中国农村几种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3.4%。1919~1936年增长了1.07倍,年增长率近5%。1936年,农产品的商品率已达30%。①

1842—1949年,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期快。这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起基础性作用的时期,亦即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

二、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

1842~1949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很不充分;发展的程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差距很大。这种状况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的。

直到1949年,以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在生产单位中占绝大部分。它们是基本的生产形式与经济单位。其中,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的农民经济占主要地位,其次是个体手工业者。中国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为特征的农业国。在1842~1949年的108年间,农民经济从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但是农民中成为小商品生产者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从全国农业产品来看,商品率仍低;从全国农民经济来看,商品化的程度不高,处于半自给自足的状态。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是一种半自给自足经济。

-------------------------

①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lO9~110页。

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地区调查资料说明,除了上海、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的农村和广州、天津的近郊外,在广大乡村,农产产品的商品率,从总体上说,是低下的。农民在经济上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实际的进展情况很慢。原因在于: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可以看成是农业小商品生产者,即他们的大多数产品是为市场生产的,同时大部分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从市场上购买的。绝大多数的农产仍是男耕女织的生产结构,产品的主要部分是供自己直接消费,偶而出售部分产品,主要是为了购买物品及交纳租税而需要货币。农户产品的商品率各地不同,同一地区内各户不同,但自给自足的生产结构却基本相同。下列数字可以说明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这个问题。20世纪30年代,农产品商品率30%;对外贸易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据1936年40个海关货运单统计,国内埠际轮船运载的贸易额为11.85亿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242.39亿元)的4.8%,占当年国民收入(258亿元)的4.6%。全部埠际贸易额估计为上述轮船运载数的4倍,即47.30亿元,上述百分比相应为16.3%和18.6%。货币流通总量31.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19%。①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商品——市场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很不充分。

必须提到的是,在1937年以后,由于战争造成的生产力受破坏,地区分割,城乡交流阻塞,原有的商品流转路线中断,对外贸易不畅,田赋由征收货币转为征收实物,恶性通货膨胀使一些地区实行以实物、黄金、银元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商品经济曲向前发展转为后退。到1948一1949年,商品流转额在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粗略地估计,大概在lO%~12%左右。中国近代的经济处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因而是一种半自然经济。

--------------------

① 工农业总产值,据上引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10页;货币流通总量,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s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3页。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1800年,世界平均为3%,低于中国的水平。1900年,世界平均为13.6%,中国1893年为6%。1949年,世界平均为28.8%,中国为lO.6%。①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时期,城市化进展慢,水平低,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扩大。

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

一、八种所有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8种所有制:①原始氏族所有制。②奴隶主所有制。③领主所有制。④地主所有制。⑤资本家所有制。⑥国家所有制。⑦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⑧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前3种所有制只存在于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②后5种存在于广大地区,在国民经济中影响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之所以有多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多层次结构状态。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最后,是由于中国从传统社会步人现代社会的国际环境与转机。中国由独立的形态转变为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形态,是一系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造成的。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到之处,总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与需要来改造和影响中国经济。它们为了自己的利

---------------------------

①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5l、26l页。

②关于这8种所有制,参见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结束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益,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银行、洋行等等。它们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和从中国运走绿茶、矿石等物资,需要利用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诸如商业网络、钱庄、运输工具,还需要兴办新的运输、通讯等手段,诸如轮船、铁路、电报等等。它们的行动必然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师夷以制夷”,展开各种斗争和学习,兴办工厂、铁路、银行,在市场上与外国商品竞争,等等。这样,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了,旧的所有制却并未消灭,形成了新旧所有制并存的复杂结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所有制,与其他经济形态中的同类所有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而各种所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更为复杂,更具特点。

二、新所有制的产生与地位

1842~1949年间,中国经济在所有制方面的主要变化,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成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一种起重大影响作用的、独立的经济成分。这是半封建经济形态区别于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

资本主义经济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1920年为16.1%,1936年为28%①(参见表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里,资本主义所有制包括两大部分:本国资本所有制和外国资本家所有制。本国资本所有制包括资本家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两种。这3种资本的估值及其所占比重的演变趋势如表2所示。②

------------------------

① 刘佛丁、王玉茹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②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07页。原表1947/1948国统区,1936年币值。t936年分关内与东北两个地区。本表中未包括东北,因东北此时属殖民地经济形态。百分比是本书作者计算的.“外国资本”,原表称“外国在华企业资本”;“国家资本”,原表称“官僚资本”;“私人资本”,原表称“民族资本”。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合法权利。随后,发达国家掀起了对华投资的高潮。到1914年,在中国近代工矿交通业中外国资本明显地居于垄断和支配的地位。外国资本所占比重达到高峰。以后比重下降,到1947~1948年,只占8%。这是由于1914年之后中国资本比外国资本增长快。1937~1945年没收了德、意、日等敌对国的在华资本。中国人民通过学习和斗争,在经济的独立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家资本所占比重在1920年至1936年间,由13%升至38%。1920年时比私人资本少41个百分点,1936年则超过私人资本1个百分点,占据第一位。这主要是国有金融业资本膨胀,由1920年的2.3亿多元增加到1936年56.3亿元,16年间增加了23.5倍。金融业资本占的比重,1920年为25%,1936年为73.6%。国家资本在铁路、公路、邮电业中长期占垄断地位。国家资本在1947~1948年之所以升至高峰,是由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敌伪资产的结果。

抗日战争发生之前,私人资本长期占主要地位。它的优势在工业制造业和商业领域。1920年,私人商业资本占商业资本总额的72.6%。私人工业制造业资本占工业制造业资本总额的52%。1936年相应的比重为75.6%和53.8%。①

以上是就资本额而言。就产值而言,1920~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年平均增长9.0%,外国产业资本3.9%。工业中国家资本年平均增长1.18%,民族资本12.4l%。②中国资本企业的生产比外国资本企业增长得快。在中国资本企业中,私人资本企业的产值比国家资本企业有更快的增长。到抗战前,私人资本企业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超过了国家资本,也超过了外国资本。这种发展趋势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所打断。

三、五种主要的所有制及其相互关系

(一)资本家所有制,或称私人资本主义。③它是一种新生的所有制。它以新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带来新的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是国民经济中的进步因素。

--------------------

①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第208~09页。

② 刘佛丁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第218页,第211页。

③ 私人资本主义又被称为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的”即“本国的”、“中国的”,应是相对于“外国的”而言。传统论著中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的概念,它不甚科学。

1842年前,中国经济中已有资本家所有制。它很微弱,处于萌芽状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种成分或一种独立的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资本家所有制工业的产值,1920年为2.5l亿元(1936年币值),1936年16.32亿元。年均增长12.4l%。这16年的速度不慢。在同一时期里,在中国工业资本中占的比重,私人资本由57.8%上升到88%。相应的,国家资本由42.2%降至12%。①在工业生产中,私人资本在这个时期占了绝对优势。在商业领域,相对于国家资本,私人资本一直处于优势。1937年以后,由于战时国有工业的发展,以及战后国家接收日伪工业,在工业资本中,国有资本占2/3,私人资本仅占l/3,其力量是微弱的。1948年,全国私人资本12.3万户,职工人数1643.8万人,资产净值(折合1956年人民币)20.8亿元,总产值68.28亿元。

私人资本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封建经济的对立面,是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力量,是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行为的力量,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新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在剥削劳动者方面,它与外国资本、封建主义、国家资本或多或少有利益一致的一面。部分资本家同时又是地主,其资金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生产方式之间融通。由于私人资本的微弱和资本家阶级在政治上的无权,私人资本企业在资金、设备、原料、材料、技术、运输等多个方面要依赖外国资本和国家资本,与它们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国家所有制。在中国,这是一种自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古老的所有制。国有的范围很广,如土地、建筑物、工厂等等。其中有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在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的国有现代企业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所有制。

---------------------------

① 刘佛丁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8页。

国家资本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27年后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后者的通俗称呼为“官僚资本主义”或“官僚资本”,①它是国民政府建立后,凭借政权力量建立起来的。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所有,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的经济成分。“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日本在华财产和伪政权的财产,没收汉奸的财产,国有经济迅速膨胀。1948年,国家资本控制了全国银行的70%,纺锭的40%,织布机的60%。国民政府控制工业的主要机构是“资源委员会”。它掌握了全国钢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电力的67%,糖产量的90%,以及全部石油和有色金属。在全国产业资本中,国家资本约占64%以上.在交通运输方面,它控制全部铁路、公路和43%以上的轮船吨位。在流通领域,它掌握十几个具有垄断性质的大贸易公司。

与发达国家或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不同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或旧中国经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集中带来资本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同样是进入社会主义的台阶。

(三)外国资本家所有制,即外国在华企业资本所有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依仗本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特权,在中国办工厂、矿山、银行、商店、铁路等等,渗人中国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形成了一种成分。

与殖民地经济形态相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外国所有制的特征,在于不是由一个外国独占,而是属于多个国家。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强国,都对中国进行过经济侵略,都在中国有过投资。它们在中国的势力互相斗争,依其国力及在华力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

① 所谓通俗称呼,即不是科学概念。

②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149页。

与独立国家的外国资本不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的外国资本,有特权护身,且在某些时期某些部门中处于垄断或操纵的地位。

在华的外国资本家(所有制),带来资本、设备、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既利用又破坏原有的封建经济组织;掠夺中国的财富,对中国资本起着示范、压制等多重作用。

(四)地主所有制。工842年以后,封建主义所有制起了重要变化。国家所有制的土地逐步转化成了私人土地。土地买卖向现代性质的自由买卖发展。封建主义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旧式地主经济衰败,出现了经营地主。地主中兼营工商业的比重加大。佃仆制在没落,永佃制和押租制在发展。实物地租中的对分制进一步为定额租制所代替;折租制扩展较快;少数地区出现了货币定额租制。地主与农民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产生了半封建性的富农。城市中的封建主义所有制比农村变化得早一些,快一些。到20世纪40年代,它仅以残余的形态存在.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经济了。以地主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农村仍占统治地位。在封建生产关系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封建经济逐渐丧失了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变成帝国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主义所有制是一种走向没落的、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

(五)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包括生产领域的小生产者(主要是自耕农和手工业者)和流通领域的小商小贩。在中国,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也是一种古老的形态。1842年以后,这种所有制发生重要变化。一部分个体农民的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农户生产的产品中,进入市场的部分日益增多。农民经济由原来的完全依附于封建经济,变成部分依附于封建经济,部分依附于资本主义所有制主宰的市场经济,受世界市场上垄断资本主义的支配。城镇中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在市场上受到机器制品的排挤,有一小部分进入国际市场。前者衰落,后者发展。这一切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极少数中农变成了富农,极少数手工业者变成了产业资本家,极少数小商变成了商业资本家。很多人却破产,其中有的人变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中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及个体劳动者的发展方向与1842年之前大不相同了。

在上述5种所有制中,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三种所有制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支配;都集中在城市,集中在现代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商业、对外贸易等部门,与现代生产力、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企业规模大,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强。地主所有制和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农村,存在于农业与手工业中,与传统的手工劳动与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规模小,活动范围窄,影响力弱。就与之有关的人数、地区及产值来说,后两种所有制占多数。就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看,前3种所有制处于主导的地位。忽视后两种所有制占多数,是企图跃过民主革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或“毕其功于一役”的认识根源。忽视前3种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根源。

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次侵华战争,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从此,中国政府被迫实行开放政策,中国经济逐渐地被卷人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之中,中国市场变成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被动的。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中国经济丧失独立性,变成依附型经济。

半殖民地性质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中国经济在对外关系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的地位。其实质是依附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这种依附是与上述外国资本侵入中国经济内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相伴随的。外国资本在一个时期内控制中国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金融业、关税及财政。这些部门的依附程度、表现形式与发生时间不尽相同。从总体上说,是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变化的部门首先发生在对外贸易、关税和金融。变化的地区首先是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总之,变化首先发生在市场上,中国市场变成世界市场的一个依附的部分。市场的变化影响生产的变化。首先是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的产品与世界市场发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外国的生产,外国的市场,外国的商人,处于主导的地位。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茶叶与生丝,由外国商人在中国收购并运到国外销售。处在这种关系下的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其命运——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否可以卖出以及能卖何种价钱,便逐渐地由世界市场摆布,即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在工业方面,首先是机器、设备、技术依附外国;一些工矿的资金要靠在华的外国银行调剂,部分工业原料、材料、燃料要从外国进口。其次,在工业结构与部门方面,那些为外国资本在中国进行侵略与掠夺活动服务的行业优先得到发展,如船舶修理业、出口商品加工业、打包业、运输业、矿砂开采业等。在地区上,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口岸城市。这些城市里有租界,有外资的电力公司,有工厂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公共设施,融通资金与获取机器、设备、技术、原料、材料、燃料、动力都较为方便。一些资本家办工厂时,邀请外资人股,或在外国驻华领事馆注册,以对付中国政府的阻拦。中国金融业的依附性很严重。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汇率是以英资汇丰银行的挂牌为准。中国货币的依附色彩浓厚,法币币值与外汇挂钩,通过外汇比值钉结在英、美两国的货币上。

经济上的不独立性,首先是因为经济的落后,同时是由于政治上只有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是不独立所决定的。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历史告诉人们:丧失政治上的独立,经济就必然是依附性的;不先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便不可能有独立的民族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

1842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中英鸦片战争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有新的性质与特征。这种不平衡,除上文已述者外,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以后,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比过去更加厉害了。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且有了某些性质的不同。如原本都是自然经济,现在,有的地区仍停留在自然经济状况,有的已是市场经济了;原本都是封建经济,现在,有的地区仍是封建经济,有的地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有的地区已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原本都是权自的独立经济,现在,有的地区是独立经济,有的地区是半殖民地(半独立)经济,有的地区是殖民地经济,如此等等。

这些新的不平衡的发生,主要是由外国侵入、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等因素决定的。外国的侵略是从边境进来的。外国和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经过边境进行的。凡属于外国影响引起的变化,总是从通商口岸开始,然后波及周围地区,浸及内地。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边境的东南西北,都开了通商口岸。外国的经济侵略活动,除沙俄的一部分是从北方进来以外,其余大多是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这造成了沿海地区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工矿交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以及半殖民地经济特征的演进程度,都高于内地的状况。1842年以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加上1842年后这种从东向西波及内地的现代化扩散路线,形成了从东向西的梯形地区经济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例。就工厂数言,1937年底,全国(不包括日本占领的台湾和东北地区,英国统治的香港和葡萄牙统治的澳门)共有工厂3925家,其中,沿海各省3298家,占总数的84%;内地各省627家,占总数的16%。在沿海各省的3298家中,上海一地占1235家,占总数的31.5%;在内地各省的627家中,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现代工业较多的7省,共有工厂237家,占总数的6.04%。①就工业产值言,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12%的沿海一带,现代工业净产值占全国现代工业净产值的70%;占全国面积的88%的其余地区的工业净产值,却只占30%。这30%又主要集中在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后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西部地区工业有所发展;日本在东北建立一些重工业。到1949年,沿海地区集中了60%~70%的工业产值,重工业集中在辽宁。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分布和现代经济从沿边(主要是沿海)向内地,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散布,主要是沿着沿海线,铁路线与内河航线,其中主要是长江航运线和陇海线,三者恰似一个横放着的“Ⅱ”字形。在占国土面积60%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如1949年新疆现代工业产品只有11种,在当地工业总产值中,机器工业占2.9%,手工业占97.1%。

--------------------------

① 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三联书店,1961年,第97页。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史表明,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一般会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相对差距扩大。中国近代时期市场机制在发展。由于市场以效益为导向,落后地区的投资效益相对较低,必然加强地区间的不平衡。与生产力地区分布不平衡相一致,市场发育在地区间也不平衡。就数量而言,商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以及城市等等,东部沿海地带多,中部地带次之,西部地带少。就性质而言,上海等大城市中各类市场已经现代化,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内地偏僻乡村,靠地方小市场生活,在这种市场上的交换,多数是以有易无性质。这种市场与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联系不多,或全无联系。有的地方还停留在原始的物物交换阶段,即没有市场的阶段。沿海沿江的市场,进出口贸易发达,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与资本主义工业联系密切,资本主义商业占主导地位,已是现代性质的了。农村基层市场,在多数地区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基层市场仍保持着传统的特征。各地市场上使用的货币,不仅呈现出不平衡性,而且表现出不统一性。1933年废两改元前,银两的计值单位,有库平两、海关两等。各地通用的记账银两,在上海为规元,在天津为行化,在汉口为洋例。银元有鹰洋(墨西哥的)、站洋(英国在亚洲铸造的)、香港银元、日本银元、美国贸易银元、龙洋(清末各省铸造的)、袁大头(袁世凯像)、孙小头(孙中山像)、蒋光头(像)等等,它们的形制、重量、价值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个解放区,也铸造过银元,发行自己的纸币。在外国占领区,如日本占领的台湾、东北及关内沦陷区,为日元系统的台币、满洲币、伪币;在英国占领的香港为英镑系统的港币。在外国势力大的地区,也流行外国货币,如上海一带流行英镑、美元,华南一带通行港币,新疆一带用卢布。在新疆市场上,不仅货币受俄国影响,就是度量衡亦如俄国,用公制而不是市制。

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以后,中国出现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数量、规模、职能、性质都在变化。一批传统城市成为现代型城市。另一批传统城市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现代化因素。在传统城市之外,兴起了一批新的现代型城市。在城市中,现代型城市逐渐占了主导地位。这是经济现代化的结果与表现之一。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数中占的比重增加。城镇人口,1843年2072万,1893年2351万,1949年5765万。在这3个年份,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5.1%、6%、lO.6%。①城市人口年平均递增率,1843一1893年为0.3%,1893—1949年为1.61%。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快得多。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经济构成、经济职能、人口构成和由此带来的城乡关系变化极大。在1842年前,在政治上,城市统治农村,城市是行政网中的大小网结;在经济上,是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包括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等经济现代化现象,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城市不仅仍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经济上也领导农村。

---------------------------

① 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57、261页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农村的资金与人口向城市集中。大批失业的农民涌人城市寻找生计,使少数城市畸形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如上海)。它们的经济繁荣(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超城市化”)。广大农村生产萎缩,资金枯竭,破产流亡者不计其数,一片凄凉。农村经济陷入慢性危机之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的牧区和山区,生产工具落后,耕作方法原始,人口锐减。现代化城市生活与中世纪农村生活相对立。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与自给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农村相对立.用机器生产的城市工业与用手工劳动的农村农业相对立。外国侵略者、居住在城市的大地主、大高利贷者、银行家、工商业资本家、政府机关和官僚们所在的城市,与贫苦农民聚住的农村相对立。作为利润、利息、地租、赋税主要集中地的城市,与赋税、地租、利息、利润的主要来源地的农村相对立。这些都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少数大城市的畸形发展,是以广大农村的衰败为基础、为代价的。这种不平衡的实质是城市掠夺农村。城乡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质的矛盾。

三、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

1842年之前,封建经济形态中的手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产业部门,都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人力、畜力为基本动力(生物动力)。其中,农业占主要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日益增多地使用机器,使用非生物动力,产品供应市场,资本主义关系随之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面却依然如故。传统的农业与新生的现代工业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日益严重。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殊结构与运行规律,商业与金融业超越生产事业,得到畸形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与封建主义的农业是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重大矛盾。

在同一经济部门内,各部类各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例如,在农业内部,某些经济作物,由于出口量大和工业需求多,有所发展,粮食产量增加不多。在工业内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严重不平衡,生产资料生产的部门特别薄弱,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在重工业内部,冶金业和金属加工业发展不平衡。在冶金业中,采矿业又和冶炼业不平衡。在冶炼业中,炼铁能力又与炼钢能力增长不平衡。炼钢能力又与轧钢能力增长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大都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半殖民地性质造成的。

经济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等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工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二者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存,是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现象。中国也是如此。与先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现代工业的机器与技术,主要是中国从先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引进或这些国家向中国移植的;农业中手工劳动与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基本格局未变。这种现象,在其他发展国家中也存在。它被刘易斯等人概括为二元经济。①从二元经济结构推导出的关于一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假设,已被实践所否定。二元经济理论所概括的内含主要是工农两个产业部门的不平衡,远不如我们上述不

----------------------

①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平衡经济理论内含之全面与丰富。二元经济理论视传统经济与现代产业完全对立,看不到二者之间有互补的一面。用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有很大的片面性。①

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不平衡特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只看到占国土百分之十几的沿海地区,而忽视广大西部地区的情况;如果只看到占人口总数10%左右人口居住的城市,而忽视了广大农村的情况;如果只看到占工农业总产值20%左右的机器生产的部分,而忽视了占泰半之数的手工劳动的情况,便会高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便会高估经济可能的发展速度,便会产生中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错觉,从而导致制订脱离实际的、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战略。

历史地位的过渡性

一、特殊的经济形态

在人类历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过渡性质。②过渡性质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历史地位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两个方面。

-------------------

① 严英龙主编:《中国经济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第5页:“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二元结构的加强或减弱是表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最为科学的全面的表征,可以被视为判断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客观依据。……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消除之日,就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实现之时。二元经济一元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目标.”这似乎有点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表征与目标简单化了。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内含与标志,参见拙撰《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l期。

② 参见赵德馨:《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4期.

认为中国近代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在20世纪20年代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嫉贸龅囊桓鼋崧邸K?撬?玫摹鞍敕饨ā薄ⅰ鞍胫趁竦亍备拍睿?怯陕砜怂肌⒍鞲袼埂⒘心?忍岢隼吹摹!鞍敕饨ā被颉鞍敕饨ㄉ缁帷备拍钜?取鞍胫趁竦亍备拍畛鱿衷缫恍?B砜怂肌⒍鞲袼苟荚?褂谜飧龈拍睿?美幢硎龃幼匀痪?孟蛏唐肪?谩⒋臃饨ň?眯翁?蜃时局饕寰?眯翁?⒋臃饨ㄗㄖ浦贫认蜃什?准?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23_1.shtml>民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经济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里,“半封建”中“半”字的含义是指过渡状况。①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观点,用“半封建”这个概念表述封建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经济状况,或处于这种经济状况的国家或社会性质。在列宁看来,半封建国家和封建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在1912年7月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列宁明确提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并就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特征作了分析。②列宁是指出中国属半封建国家的第一人。

----------------------------

① 马克思、恩格斯在1851~1852年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一文中首先使用“半封建”一词(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94页:1972年版,第509页。此文为恩格斯作,发表前由马克思认真审读,经马克思同意,用马克思名字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多种论著中使用“半封建”这个概念.如《资本论》第3卷第47章;“那些在或多或少还是半封建社会内成长的思想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86页)。

②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全集》第2l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29页。

“半殖民地”概念首先是由列宁提出宋的。同时,列宁也是认为中国属半殖民地性质国家的第一人。他认为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列宁从国际关系上,把帝国主义时代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宗主国,即统治或控制其他国家的国家。第二类是依附国,即政治上、经济上受宗主国控制的国家。第三类是介于这两种国家之间的,既不控制别国,也不依附于他国。对于第二类国家,列宁认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军事上被打败了、签订过不平等条约、政治上独立而财政和外交上不独立的国家。第二种是政治上也丧失了独立的殖民地。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如土耳其、波斯、中国,列宁称之为“半殖民地国家”。他认为这类国家是自然界和社会各方面常见的过渡形式的例子,是典型的中间形式。①半殖民地中“半”字的含义,是指“过渡形式”、“中间形式”,指一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的关系的状态,即一类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1921年后又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以在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时直接接受列宁的观点。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中,在分析世界形势时指出:“在经济秩序毁坏中的世界资产阶级,又企图劫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料、劳力,来补偿他们在大战中的损失”。这里的“半殖民地”,是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虽然包括中国在内,但并不是特指中国。另一个决议案指出,中国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②半独立国家亦即半殖民地国家。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蔡和森在两篇文章中相继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③1923年1月23日,在有共产党

------------------------

①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01~802页。

② 《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l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35页。

③ 蔡和森:《统一、借债与》,《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割据》,《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72、88页。

人参加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已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①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一文中明确地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德莫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②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土地问题决议案》中指出:“现在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③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词来规定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④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作过多种解释。其别值得注意的,一是1933年苏华的文章,他认为中国是“带有半殖民地性的半封建社会。”⑤一是1934年1月,在《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文中,着重从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关系进行分析,认定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这种经济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中各阶级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动力”。⑥

---------------------------

①《中国第一、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80页.

②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1926年),见《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页。

③《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196页。

④《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13页。吴承明在《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的一个脚注中写道:“1928年后这个词创行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大约40年代改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996年,第9页)与历史实际不符。他认为以用“半封建半殖民地”为妥,也值得商榷。

⑤苏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第l卷第6期,1933年9月。

⑥:《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79页。

从“半殖民地”、 “半封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交往关系(国际关系)的状况及其过渡性质(所处半独立的地位),“半封建”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性质的状况及其过渡性质(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渡中)。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作“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内涵,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半殖民地(半独立)地位的,其内部经济、政治结构属于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单位”不同,是不可以相加的。绝不可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社会,另一半是封建社会。此其一。其二,“半”字,除有“二分之一”之义外,还有“中间”、“不完全”等义。“半路”、“半途而废”, “秦军半渡”之半,即“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中间”之意。“半文半白”(文言白话夹杂),“半生半熟”(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半死半生”(未全死)、“半梦半醒”、“半信半疑”、“半新不旧”、“半懂不懂”等词中的“半”,均为 “不完全”之意。对“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二词中的“半”,绝不可理解为“二分之一”,(如“半封建”,并非在经济中,封建经济占的比重为二分之一,资本主义经济也占二分之一),而是“不完全”和“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之义。

二、过渡性与三种前途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是其过渡性的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在于没有相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方式。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未曾有过也不可能出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方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是由多种生产方式构成的。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形态,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生产方式,它就不能是稳定的,而只能是不断变化的,过渡的.过渡到以一种独立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才能相对稳定。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过渡性与不稳定性的明显表现,是它的发展过程中,旧的所有制在变化,又产生新的所有制;经济变化异常剧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经济形态过渡到哪里去,或者说,其发展前途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列宁在不同时期讲过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过渡为殖民地社会或殖民地经济形态。第二种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第三种是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即1916年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战略设想。他认为当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可以帮助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实行民主和社会主义”,①即半殖民地国家有可能经过一些过渡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进入2O世纪2O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国际环境,使中国的发展前途并存着上述三种可能性。代表三条道路的社会力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胜负,直接地取决于有关发展道路赞成者的力量对比与斗争的策略是否正确.取决于哪一种前途最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

在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都有人想走西方国家的道路,即资本主义道路。1859年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歼作《资政新篇》,其基本内容是按照他所了解的西方国家的制度,依样画葫芦。在当时环境里,他的方案不可能付诸实践。几乎同时,清政府中的一批封疆大吏,主张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他们这种做法被后人称之为“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客观的后果是导致第一批大型现代企业的产生。“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成效不大。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维新派是自觉地公开地全面地想在中国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足百天而夭折。紧接着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从经济方面而言,实际上即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执政也不过百日左右,无法推行他的三民主义。1927年建立国民政府,说的是要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搞的是资本主义。搞了20多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

①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2页。

②参见赵德馨:《列宁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学说》.《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l期。

在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小部分地区建立过殖民地统治和殖民地经济,如香港、台湾等割让地里,澳门、香港新界等租借地里,通商口岸城市的租界里。以及1931年后日本军队占领的东北及关内广大地区。对于中国人民是否愿意接受使整个中国变成殖民地和殖民地经济形态前途这个问题,是无需讨论的。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反对这种可能的前途,以求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至1945年,除香港、澳门外,中国领土上的各种类型的殖民地经济形态都被消灭了。到了1999年,香港、澳门也不是殖民地经济了。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11

《中医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医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美洲中国医学杂志,ajcm)是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美国/新加坡)出版的并且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medline、biological abstracts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期刊。上述两种期刊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出版的综合中医类期刊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通过对两种期刊发表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状况的统计,分析对比两种期刊发表文献的老化速度、使用寿命和新颖性等,并以此分析中美中医药类期刊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美国thomson-isi出版的2005年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期刊引文报告-科技版),查询ajcm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利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通过“源文献”和“参考文献”途径查询《中医杂志》在2005年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分别计算出两种期刊的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利用计算机统计汇总,分析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及两种期刊引证文献的学科、文种、年代分布等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医杂志》和ajcm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

   

2005年,《中医杂志》被309种国内期刊所引证,合计被引2 841次。同年,ajcm合计被255种期刊引用了689次。表1列出了两种期刊在2005年被引证文献的年代分布。根据被引证数据计算出《中医杂志》的被引半衰期为7.335年,普赖斯指数为31.33%;ajcm的被引半衰期为6.9年,普赖斯指数为38.61%。

   

2005年,《中医杂志》出版12期,发表带有作者的文献548篇,该年的影响因子为0.342。ajcm在2005年出版6期,发表文献94篇,影响因子为0.743。表1  《中医杂志》与ajcm发表的文献在2005年被引证的年代分布

2.2  高频引证两种中医药杂志的期刊分布

   

表2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50次)《中医杂志》的12种期刊。《中医杂志》被这些期刊引证了810次,占该杂志总被引证频次的28.51%。说明《中医杂志》所发表的文献对这些期刊的学术影响比较大。表2  2005年高频引证《中医杂志》的期刊(略)

在引证《中医杂志》的309种期刊中,有95种为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30.74%;合计引证2 265次,占总引证次数的79.73%;有214种属于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69.26%;合计引证576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0.27%。

   

表3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ajcm的8种期刊。ajcm被该8种期刊合计引证了212次,占该杂志2005年总被引证次数的30.77%。在引证ajcm的255种期刊中,只有6种为中医药相关类(中医、中药、植物药、替代疗法)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2.35%(6/255)。合计引证了157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2.79%。ajcm绝大多数是被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表3  2005年高频引证ajcm的期刊(略)

2.3  两种中医药杂志的引文情况

2.3.1  《中医杂志》的引文情况 

在《中医杂志》2005年发表的文献中,只有198篇附有参考文献,占总发文量的36.13%;合计引证来自777种中外文图书和期刊文献1 631条,篇均引文数为2.976条;其中附有参考文献的论文篇均引文数为8.237条。

   

《中医杂志》2005年引证了338种中文期刊1 017次,占全部引证文献的62.35%;引证163种外文期刊265次,占16.25%;引证276种中外文图书349次,占21.40%。表4列出了《中医杂志》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的12种期刊或图书。表4  2005年《中医杂志》高频引用的期刊与图书(略)

2005年,《中医杂志》合计引证来自273种中医中药类书刊文献839次(51.44%),引证504种非中医中药类中外文书刊文献792次(48.56%)。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的文献有573篇,占全部引证文献的35.13%。引证半衰期为6.47年。

2.3.2  ajcm的引文情况

2005年,ajcm发表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文献94篇,合计引证来自1 003种期刊的2 076篇文献,篇均引文数为22.09篇。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内的文献占全部引证文献的28.18%,引证半衰期为8.12年。表5列出了ajcm2005年高频(≥15次)引用的期刊。表5  2005年ajcm高频引用的期刊(略)

在ajcm引证的文献中,涉及中医中药类(中医、中药、针灸、植物药、民族药学、替代疗法)期刊25种,引证233次。其中引用中国(包括港台)出版的中医药期刊13种,61次。

3  讨论

3.1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新颖性对比

     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是反映特定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期刊老化速度的一个指标,对于期刊的保存年限和读者对期刊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而普赖斯指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1]。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发表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短,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使用寿命也就越短。本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接近,均在7年左右,较现代医学类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半衰期长。同时,普赖斯指数分别为31.33%和38.61%,低于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类期刊[2]。此外,两种期刊被引证的文献有约1/3是在10年前发表的,说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出版较长时间后仍然还有一定的利用率。可以认为中医药期刊的老化速度较慢,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对中医中药类文献的收藏与利用应该注意这个特点。

   

有研究证明,现代医学类期刊引证5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占总引证文献的50%[3]。而中美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5年内文献远小于该比例,而且引证半衰期较长。虽然可以反映出中医类期刊的新颖性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医药期刊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2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比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可以反映特定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证次数。在进行期刊的学术地位或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影响因子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客观指标。研究数据表明,ajcm的影响因子(0.743)远高于《中医杂志》(0.342),而且前者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只计算被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源期刊的引证数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后者的数据是来源于维普数据库,即引证数据几乎是国内出版的全部期刊引证该刊的数据,权威性较差。在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该刊影响因子仅0.175[4]。另外,国内外在影响因子的计算中所采用的指标也略有不同。

     此外,《中医杂志》发表的文献有4/5是被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而ajcm则恰恰相反。这说明作为国内出版的中医药类核心期刊,《中医杂志》对中医中药类期刊的学术影响较大。因为scie中收录的中医药类期刊较少,因此,所统计出引证ajcm的主要是非中医药类期刊。但也可以说明ajcm发表的文献对非中医中药类期刊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影响。同时也应该注意,国内出版的《中医杂志》也不排斥吸取国内外其它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在《中医杂志》的引证文献中,有近一半来自于非中医中药类书刊,说明即便是在国内,其它学科的书刊文献在中医中药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种类别的期刊存在相互影响。在传统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也离不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同时,在科学研究与文献撰写时除了要参考国内的中医中药类文献以外,也要注意参考国外发表的相关学科的文献。

3.3  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文献的特点

     在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引证文献方面,《中医杂志》发表的大多数文献(63.87%)没有参考文献,许多属于经验交流类文章,如:当代名医、专题笔谈、学术争鸣、经验方荟萃等,研究性文献占得比例较小。即便是该杂志发表的研究性文献的篇均引文数(2.976篇)也远远低于ajcm(22.09篇),而且前者引证的1/5是图书。说明《中医杂志》的信息量较大,而后者的学术性更强。提示在中医中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还应该广泛参考已有的研究报告,以现代生物医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才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对比两种期刊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中外两种重要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在2005年两种期刊发表的文献却没有相互引证,而且国外出版的中医类期刊引证国内出版的中医药期刊频率并不高。一方面说明国内出版的期刊在学术性方面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提示国内出版的期刊还应该扩大宣传,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文献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引证《中医杂志》以及《中医杂志》所引证的期刊多属于中医(药)类的综合性期刊,专业性较强或其它学科的期刊较少。引证外文期刊的数量就更少,而且集中在中风、风湿、循环、糖尿病等少数几个临床学科;说明《中医杂志》较注重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方面。而引证ajcm及ajcm所引证的期刊则除了中医、脑血管疾病类以外,还主要涉及药学、生物学、民族药学、植物药(医)学、神经科学、综合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说明ajcm更注重发表中医学、中药学(植物药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并且受以上基础学科的影响较大。

4  结语

   

通过文献的引证与被引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药类期刊与现代医学类期刊尤其是药学、植物学、综合自然科学类期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杂志》和ajcm作为中外中医药类的核心期刊,前者更注重于中医临床,而后者更强调药学包括植物药学、民族药学、药理学以及药学的基础性研究。《中医杂志》的信息量大,而ajcm的学术性强。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接近,老化速度均慢于现代医学及自然科学类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则ajcm高于《中医杂志》,这也可能是因为后者更注重临床的结果。虽然同属中医药学期刊,两种期刊在发表文献的侧重点、引证文献的学科和文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 姜春林.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9):20-22.

[2] 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8-349.

数学半期总结范文12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个人半年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六月,随着如火的骄阳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又一群孩子练就了翱翔的本领就将从我们身边飞往更高更远的地方。一个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而我,又该是坐下来细细地回想这半年来的工作的时候了。

这半年,说不上轰轰烈烈,但琐琐碎碎的事儿却是接连不断,正如我们的班主作、辅导员工作本身一样的琐碎。

期初,针对上一学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有些同桌同学喜欢交头接耳讲话、有些同学个子蹿得特快,明显地不适合坐在前排位置等的情况,我重新给全班同学排了合理的位置,以便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此外,我继续发挥班队干部的作用,将班级工作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班队干部,让他们协助管理班级。每天设立值日班长,早晨、中午都由值日班长负责统筹安排全班的卫生、读书等方面的具体事宜。而包干区及班级卫生工作则责任到人,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第三,我继续加强家校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家校联合。早在上学期,我就将我的电话号码等全部颂给学生,让他们有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而我,也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学生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并交流其在校的一些表现,和家长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并对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达成共识,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如果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我也会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报喜,让他们看到并肯定孩子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不断进步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四,我还注意加强对所谓的后进生的管理。为了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我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经过这半年的工作,我们班取得了一点成绩。在期初的数学调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春季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虽然没有进入前三名,但甩掉了最后一名的帽子,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在学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中,我们班的同学表现积极,在课本剧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其他比赛项目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最后取得了团体的三等奖。

春去了夏来,秋走了冬在,然而,人生却没有轮回!这半年里,我虽然与我们的队员们有了点滴的成就,但细细想来,还有许多的不足。我愿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努力地工作,让成功更多些,让遗憾更少些!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220____年在公司领导及各部门经理的领导下,我作为质保部的一名员工对自己上半年的工作作出以下结论:

以人为本,狠抓质量监控

在公司部门领导的领导下,工作认真主动,能认真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注重与同事们的配合及主动交流、合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以更好的承担本职岗位工作,坚持一切从我做起,实事求是、努力认真,以工作力求仔细,坚守岗位为原则,积极主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配合各部门工作。

20____年__月份起认真协助了生产线固体车间及外包车间做好每一批药的质量监控、留样和批记录审核、考察、分析。

按生产计划和工艺技术文件,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突发问题。

经过上半年工作中不断的和同时、员工的交流,让我真正认识到自己专业上的缺陷和岗位职责的重大。以此今后要在专业上更近一步的努力学习,不断的和同事交流来学习到更多实际中的工作经验,添加自己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公司更好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在下半年计划中,要刚好加强自己,严厉要求自己做到对每一批药的质量监控,以及团队的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加强GMP专业知识学习,保证做到每一批药在生产出来都是一流的免检产品。

总结完毕。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3自来到赶场镇工作已近半年,这半年以来在同事帮助、领导的指导下,自己的不断努力下,自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自己迎接新的挑战又增添了不少的自信心,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

下面对我自20____年__月以来的工作进行一下大致的总结

一、参与了集镇工作。

配合集镇主管领导进行集镇环境卫生治理的相关工作,在此项工作我参与了环境卫生巡查;街道遮阳篷布,公路沿线堆码占道、部分楼房搭建蓝顶子的治理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快速的熟悉了赶场镇集镇地理格局,学习到了处理集镇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另外也为快速适应在赶场镇的工作生活打好了基础。

二、参与中江村吴家沟聚居点建设。

在这项工作中,我主要的任务就是联系南江县规划局与南江建筑规划设计院,转达领导及聚居点户主们对于聚居点规划和具体户型的意见和要求,并接洽和催促设计所绘制和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在这项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在与规划局和设计所的衔接上出现了断裂,在领导的指导协调下,在变化工作方式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些困难让我认识到沟通的技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是多么

重要,这些困难对我来说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有很多有待提高和巩固的地方。

三、参与两清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我与两位建管所同事及鲁志成,在杨兴国书记的带领下进行清理违法占地和违规建设的“两清”工作。期间对前期“两清”工作中填写的资料,采取一户一档的形式进行了整理;联系了“巴中市勘察设计咨询服务部”对未做房屋质量安全鉴定的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并取回了第一批鉴定报告。在“两清”工作中,我学习了两清相关法规政策和城乡规划条例,了解了赶场镇两清工作的现状,使我对两清工作和建管所业务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我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好了基础。

四、存在的不足。

1.工作经验仍显欠缺;

2.对个别村社情况不熟;3.对法规政策的应用操作不熟练,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五、对今后的打算。

1.虚心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前辈学习,请教,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丰实自己。

2.多下村,通过实际工作熟悉村社情况。

3.严格要求自己,多看书,研读法规、政策,做到心中有数,行而有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于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0____年__月__日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4首先感谢贵大华圣提供一种舒适的工作环境,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下面对我半年工作进行一下大致的总结

参与了对标工作。极力配合项目经理完成对标的相关工作,在此项工作我参与文档分析,指标分解和相关文档的撰写,在此项工作我还参与了遵义市的调研工作,在此项调研工作中我认识到了作为程序员应该怎么进行调研和调研前的一些工作准备,通过相关文档认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初步编写文档能力,在此项工作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一定的和客户交流,作为一个小组成员怎么配合经理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但感觉自己不足之处就是长期面向技术专研与学习以至于不擅长交流和文档编写工作,感觉在调研工作很大程度思想完全不能脱离技术走向业务梳理工作。另外在项目经理的指引下对Jquery和CSS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终于弥补了我在开发中常遇的两大弱点。这也为我的开发中增添了不少色彩。

参与基础数据对象管理系统建设。此项目我们小组采用流水式生产模式,我的项目经理根据组员的情况以及优势将项目分为3部分(系统分析及数据库建立,数据访问以及业务逻辑的处理、用

户界面及硬件交付),由不同的项目成员完成,我在当中主要负责就是为系统的界面层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和我业务逻辑处理,极力配合界面开发调用人员完成开发工作以及提供所需数据访问接口和业务处理工作,在此项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怎么样去配合完成一个项目,掌握了项目怎么在一个小组当中进行合理的职责划分,怎么根据小组实力进行项目阶段行划分,在此过程中我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数据访问这块,我有利的掌握数据库访问过程中的链接池使用。

参与燃气公司系统平台的建立工作。在这个项目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做一些开发前的技术储备,提前摸索开发过程预知的一些相关技术和一些系统架构思想,我侧重学习的方向就是寻求一种新的架构思想代替现在相对较落后技术架构,目前学习目标就是使用分布式应用开发进行系统搭建,想通过这种架构思想构建一个全新的系统架构模式以供以后所有系统的参照与效仿,也就是面向服务编程思想(SOP),就此架构思想我学习了微软的WCF架构。这也是微软提出相对较新的系统架构模式,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了解到国外一个相对较新的架构理念,那就是面向资源(REST)系统架构设计模式,据微软官方介绍它是SOP的下一代,将来所有的系统如果不是面向服务以及面向资源的系统架构思想将是一个淘汰的、落后的产品。我除了学习这项架构思想外,我还对Silverlight进行了学习,这主要是它目前和flash,HTML5在某种程度有相当竞争的地位,并且它现在被IT开发人员

开发人员)视为极品,它在将来的.net开发产品中有着相当大的竞争力度,同时这也是我们小组开发技术上的一个考虑。希望能够在这次开发中使用这些全新的技术,为公司创造一个全新的技术产品。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520____年上半年,某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总部年初的工作会议精神和具体要求,继续发扬创业时的艰苦奋斗精神,强化队伍建设、抓好市场营销、确保安全质量,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14年上半年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公司经过三年多的打拼开拓,已经在厦门的某某市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但对手今年通过捆绑式的营销模式,采取一切手段对我们进行疯狂的反扑。面对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很难。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总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下,按照年初确立的“以人为本,打造队伍、完善管理、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内加强管理,为发展打好基础,对外大力加强市场营销,以发展促巩固。上半年,公司针对市场形势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时出台相关的制度,调整营销策略,为公司今年工作目标和经营指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一)生产经营情况。

今年1-6月份完成集装箱理货业务 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 ;件杂货完成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装拆箱理货完成 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 %。

今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共计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利润 元,成本利润率 。

现有员工队伍100人,员工平均工资达3500元/月。

(二)主要完成的工作。

1、以人为本、搭建平台、构建和谐企业。

“以人为本”是企业永恒的经营之道。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只有真正的关心员工,充分保障员工的利益,才能让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发挥主观能力性,为企业创造财富。今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按照年初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以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将员工打造成为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物质基础,今年员工的福利待遇有了明显增长,员工的工资已由去年的二千多增长到现在的三千多,公司还为员工订做了西服及运动服和运动鞋。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增加精神食粮,充分利用公司的各种平台,努力营造和谐的企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