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边城读书笔记

边城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25 01:35:48

边城读书笔记

第1篇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他们惺惺相惜,过着平淡而又闲适的生活。但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止不前,在经历过青春这个“美丽的忧伤后”,生活仍要继续。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笔记边城,请您阅读。

读书笔记边城1课堂上读了几遍节选,颇为不过瘾,便于暑假买此书重读。

开篇,便被书中主要的故事发生地点的景色陶醉:“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江入茶峒大河。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或静静地小溪或深致一篙不能露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山间小溪,清纯可人,好一幅自然画卷。如此美丽的景色当然培育着同样自然无雕饰的翠翠:“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好山水养好人。在繁华嘈杂的都市中,此般人物,恐怕难觅其影吧!可惜,这样清纯动人的姑娘有着不该有的命运。

山间的偏僻与隔绝,至使她对一切外来事物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当她听见未曾听爷爷说过的事物时:“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又必跟着走,直到很远,且独自学习羊叫,采野花敷在头上,肚子装扮新娘。”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湾泊小小蓬船。”又有军旅人士多驻扎于此,又使其城中人诚实勇敢,爱利仗义,不拘救人救物。书中男主人公亦有相同的性格。

每逢端午,就不同与往日,擂鼓打锣,龙船竞渡,岸上呐喊助威……翠翠也会与爷爷进城,看龙头上好生俊朗的二巷。恰巧,两兄弟同时爱上自然纯朴的翠翠。

此后,便有二老月明之夜的歌词,又软又缠绵,把灵魂轻轻浮起,使翠翠舒适而睡。

一切都好似圆满,媒人来往于两家。而正当时大老溺水。家中逼迫二老洗礼碾坊的姑娘。翠翠又有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爷爷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翠翠的婚事。但二老杳无音讯,却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没放下又走了。

繁琐礼俗致使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爷爷的心愿没了就走了。不知翠翠独守船至何时。

沈从文的家人大多是军籍,躲在年年不变的无聊的工作岗位,所以就不再接触文学。故写了此篇。

该文有许过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就如展现在眼前,身临其境。对于小说,环境描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仅几句,便可勾勒出。可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致使人物更加生动,性格更为鲜明。塑造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鲜活的走向脑海,记忆犹新。

读书笔记边城2《边城》一书是直到高中才把它读完的。“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就是那么鲜活。用如此清新的文字搭构了边城。《边城》创作于一九三0年,正处于中国最黑暗的军阀混乱时期,沈从文正是借《边城》来寄寓对社会动荡的厌恶,书中的世界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吧!

茶峒、小溪、溪边的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位老艄公、一个小女孩、一条黄狗、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样的生活无形中组成了一幅图画,凝结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边城》里看到的人淳朴、勤俭、友善、和平、在这里没有军阀混乱时的阶级对立与斗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溪边白色小塔”这一形象。白塔,屹立不倒,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翠翠一家,眼看着翠翠一天天长大,看着老艄公一天天老去。翠翠心里那些不敢公开的想法都说给白塔听。但白塔永远保持沉默,正和翠翠面对自己喜欢的二佬,不敢明说,只是一味的沉默,甚至还有点冷漠。直到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白塔倒了,爷爷也在静寂中离去,就只剩下翠翠一人独自去摆渡。

翠翠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化身。在一次端午赛龙舟的盛会上与二佬傩送不期而遇,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在她心里已撩起了一丝情愫。后来正直保守的天保与生龙活虎的傩送同时喜欢上了摆渡船的翠翠。两人应该就是情敌吧!但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公平地,天保走车路,傩送走马路,唱得翠翠在梦中飞到对面的山顶上抓了把虎耳草。天保似乎预料到了自己的结果,亦然选择下江离去,免得二佬为难。但不幸溺死于湍急的涡流之中。由于天保之死,似乎也动摇了傩送“不要碾坊要渡船”的决心,也选择去独闯天下,只留下翠翠一人在溪边摆渡。也许早就注定了翠翠与她母亲同样的悲剧-永远地等待下去。但沈从文先生在最后又说:“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翠翠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些哀怨。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只是沈从文心中的边城那么遥远,在那呼唤着我们…?

读书笔记边城3一位老船夫,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更使这景色优美的湘西边城平添了一份温暖的感情,他们虽生活拮据、但却生活得很安详、佷快乐。生活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拥有佷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始终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朴实的快乐,多么向往那座边城的日子。

这那里,老船夫和他的孙女天天我别人渡船,大家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时候会硬塞些钱给老船夫、但老船夫却死都不肯收、天热了还会为渡江的人准备解渴的茶水,老船夫的身上闪耀着多么善良的人性光辉、试问在当今社会,像老船夫这样真诚友善待人、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那份真。

翠翠是老船夫的孙女,是个懂事的姑娘,与老船夫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着,她总怕爷爷会离开她,爷爷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一直为翠翠的婚事操着心。

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大老却来提亲了,爷爷问她愿不愿意,她始终是没给出个答案。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这是不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现?二老由于家里的压力和对哥哥的一份谴责。他不在对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热情,他离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在经历二老及其父亲顺顺冷漠的态度之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后,他离开了这个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个悲伤的力量充斥了整个结尾,让人的心紧紧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夫为别人渡船渡了一辈子,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灵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该休息了,他带着翠翠的爱闭上双眼。

可是二老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也去明天,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就这样为了那样一份兄弟情而就这样舍弃了那一份还没真正开始的爱情?

沈从文最后还是没有给出正真的答案,他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我甚至觉得这样一个捉摸不定、不果断的结局是给翠翠当初没有大胆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惩罚,她思想的保守和固执让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这是必然。

边城的人都是真诚朴实的,但读着沈从文描述的文字,总觉得有一丝拘谨缠绕在心中,总觉得在边城的人的心中还萦绕的一份保守固执,亦或者说,在边城这个僻远,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人们依山旁水地生活着,周围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们思想中的某一个成份,让人读来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

读书笔记边城4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读书笔记边城5连日的阴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随之侵袭而来。不想陷入一种空洞和无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让自己温热和活力起来。然后端坐在电脑前,慢慢地阅读起数日前朋友推荐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初读,许是习惯性的读小说的方式,急切的想寻读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故对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写似乎看不进去,可渐渐的,一幅曼妙的风情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丽的世外桃园。翠翠就是在这样一个淳朴、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之女。

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也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爱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有时间,有合适的心情,再读《边城》。

读书笔记边城6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他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第2篇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边城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边城读书笔记1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读完《边城》,我才似乎向他迈进了一大步,理解了他心中的“爱”,领悟了他笔下的《美》。小说中湘西秀丽的风景画和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深深感染了我。

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谁又能想到,在这古朴而绚丽的湘西画卷中,铺衍的竟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傩送相助,从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无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而愿“两心永相依”的美好爱情的萌芽,谁知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为了成全傩送与翠翠,天保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也因此离开翠翠驾舟出走。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外公终于经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守着渡船深情地等待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载浮起来的年轻人,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翠翠也知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也希冀,“也许明天回来!”,令人无限感慨。

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那白塔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是如此的娇艳灿烂!我虽理解傩送的出走,却也不能释怀他的出走,因着他的决定最后让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三个人的悲剧!这不禁令我想起韦庄的那首《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爱情不若词中女子那般冲动炽烈,却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夺。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脉脉的温情守候一段飘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段爱情,是如此可悲、可叹、可敬!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鲜明可爱,跃然纸上。古朴厚道的老船工、豁达大度的天保,豪爽慷慨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他们都是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征,都体现了理想人生的内涵。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人人均有君子之风;“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理和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比起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这里俨然是一派桃源仙境,令人无限神往。

读完《边城》,不能不被沈从文笔下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所打动。那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质朴的百姓以及这美好的边城所发生的那段爱与守候的故事,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美好的人性光辉!

边城读书笔记2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毁给人看。

沈从文用温柔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却也用同样温柔的手法把一切一点点撕毁,没有激烈矛盾冲突发出的呐喊,只能听见低声的哭泣,一点点渗入耳膜,流入心田,恍惚中,仿佛还能听见飞舞的爱的碎片在惨淡而细微地低吟,落地,沉淀,无不触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与其说《边城》在写景,不如说是在写人性。柔美朴素的文笔,一点点勾勒出了一个乡村,一片理想的桃花源,没有战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铜臭,人们都以最本质的状态生活着。端午节前,翠翠的爷爷在市集中受到许多人的关照,在彼此洋溢着的笑靥中,没有欺骗,没有讨价还价的争执,人与人之间更像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这片桃花源,生存不需靠金钱来维持,彼此信赖,关心使每个人都能舒适地生活。这里没有凭金钱建立的等级制,即便是比较富裕的顺顺,待人接物也毫不傲慢,还主动送给翠翠祖孙许多粽子。淡泊的金钱观,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自然的人性,使我们找不到丝毫“文明”社会的礼法与习俗,这看似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在作者的白描中,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切,或者说,是人类内心中对真善美本质的渴望使这一切显得真实。

涓涓细流安静地流淌着,编织着村子小小的童话。熹微的晨光倾洒在河面上,倒映着一片墨绿,没有高耸接天的山峰,只有清秀的小山环抱;凉凉的月光流泻而下,为村民点上一盏银白的灯,衬托出抱膝而坐的翠翠最纯净的美。人源于自然,在现实中却与自然渐行渐远。《边城》为人们展示的天人合一,也许就是沈从文先生对人性与自然的看法:真善美的人性与纯美的自然是相通的。也只有最美好的灵魂,才能在作者笔下的自然中熠熠生辉。

爱情,人类永远向往的旋律。如今,不再含蓄的流行歌曲中“爱”字随处可见,歌手麻木,听众也麻木。这种“爱”只是披着爱的虚壳,失去意义。而《边城》中虽然没有频繁出现“爱”,却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爱不需要挂在嘴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作定语,因为爱的意义与本质不在“爱”字之前,而在“爱”字背后。朴实的笔触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爱背后纯粹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以最自然的面貌出现,与善良天真的人性彼此相衬。这也许就是作者能震撼人心的原因--用自然的笔写自然的人性与爱,纵然温柔,却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激烈的情感共鸣。文章中翠翠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家族势力的压迫,没有罪恶的金钱交易,没有世俗人眼光中的所谓门当户对。自然的人性追寻的人性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纵然看重金钱的王团总家打破了村子的和谐,想用金钱征得贤婿,但却被二老的爱渡船不爱碾坊回绝了。也许这种毫不犹豫地要爱情不要面包的人在世人眼中有些鲁莽,但谁敢说充满理性的韶华是无悔的青春?敢于争取,敢于追寻,不过分计较得失,纵然会犯错,但也得以成长,纵然会遭遇世俗的不解,但青春也在逆境中得以热烈的燃烧,焕发出最浓艳的色彩。虽然翠翠与傩送爱情是个悲剧,但这段有点朦胧的爱情始终是一段纯净的经历,是边城中一块无瑕的美玉,对着流淌着的河水,对着静默千年的翠山,对着亘古未变的苍穹无尽地诉说,低吟。为这片世外桃源作上最完美的注释。

《边城》是一部悲剧,但没有其他名著那样浓烈的悲,不像托尔斯泰那样直接反映社会的丑陋,不像狄更斯那样用充满讽刺的笔尖刻画人物,它的悲更像自然界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不太沉重,单纯到极致。但也正是这种淡淡的离伤,深深撼动了人们被肥皂剧的大悲麻木了的心灵。本质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本质的爱,无需承诺,无需理由;本质的悲,不必厚重,不必浓烈。

古老的河水在奔流,不知尽头,正如少女的思念无止无休。

冷冷的夜风吹拂着,吹不散那缕沉寂的气氛;凉凉的月光倾洒着,照不透那层清冷的意象。夜半暮鼓,荡漾起不散的离愁。朦胧的暮霭中,远方似有渔火闪烁。船桨拨动粼粼的湖水,打断了思绪。

熟悉的轮廓,熟悉的身影。

隔着悠悠岁月的河流,逝去的时光,潮湿的记忆,在这一刻翻涌。

少女笑了,依然是带着曾经的羞涩。

边城读书笔记3一直很遗憾,直到中学我才接触到大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他的《边城》是老师力荐的代表作。于是借书来读,这一读立刻被里边的情节吸引了去,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年代,那片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湘西。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狗。”这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开始寻思着,沈先生应该要写祖孙相依为命的故事。看下去后,的确如我所料,然而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从字里行间,我所感受到的不是祖孙两人对生活的抱怨与不满,而是面对生活勇敢与坦然的自在。

爷爷是个忠实的摆渡人,他坚持为这份工作奉献了五十多年,心甘情愿,因为摆渡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从弱冠之年到古稀之年,他的这份感情已无从割舍了。“他唯一的朋友的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每次回味这一句,心里总泛上股淡淡的酸楚。自从女儿殉情后,他的心里应该空出了一块,每次去碰触,都会不自觉地哀伤吧。然而爷爷在大家的眼中依然是最乐观与自得的老头。

小说中对翠翠的描写是这样的,“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那么乖”“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俨然是乡土气息孕育下的清纯化身。在美丽的外表下,我更佩服她的勤劳与坚强。与爷爷的生活,她似乎从来都不觉得少了什么,尽管失去父母,但她的心是完整的,不像爷爷,有一些哀伤的过去,她的心里宽敞明亮。热情大方的她,快乐地过着如平常少女般的生活。遇到新娘过渡,她会争着撑渡,到岸后,目送花轿离开,然后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因为她是一个不被世俗污染的女孩,所以她清澈如泉,明亮如水,一颗心被善良与天真填得满满的。如此美丽可人的姑娘自是男孩子们追逐的对象了。当中就有两位好少年,但好巧不巧的是,他们不但是情敌,更是好兄弟。两年前的彼时,翠翠十三岁,哥哥十六岁,弟弟十四岁。

大佬天保和二老傩送是茶峒掌水码头的儿子,“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一个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一个眉清目秀,富于感情智慧。他们都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看到弟弟对爱的执着与勇气,哥哥选择退出成全;弟弟则不要碾坊宁愿做个摆渡人,娶翠翠为妻。然而事情总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谁能想到水鸭子的天保意外在闯滩落水溺死?他的死,不是成全,而是无法挽回的裂痕祖孙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而此时年迈的爷爷因为翠翠的事连番打击已心力交瘁,他没想到,一心只想为翠翠谋个好姻缘却落得了这番局面。傩送既不愿娶不喜欢的人,又有愧于大哥的死,和父亲吵了一阵后,他选择了下桃源。

翠翠的爱情,没有来得及自主便失去做主的权力了。她的幸福,原来已在不觉中悄悄流逝了大半。

而一夜雷电交加的风雨过后,催醒翠翠的,不是万里无云的晴天,而是一夜暴雨所造成的白塔倒坍、缆绳不见了、渡船不见了的现实,更令翠翠难以接受的是唯一的亲人爷爷死去的噩耗。

在料理完爷爷的丧失后,翠翠从老马兵口中明白了爷爷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爷爷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爷爷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全明白了。她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怀着对爷爷离世不久的哀悼之情与对二老深深的思恋之情,她默默等待着,想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许多人感叹这样一部极力赞扬美的小说以悲剧告终,桃源式的生活方式,落得个悲剧的结局,是不是沈老太过残酷了?他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命运的无奈与无常使得翠翠的生命中有许多的错过与哀愁。然而,她的未来却是不被操控的,它会随着自然的发展而继续她的故事。

在看到爷爷死的时候,我很伤心,因为那时的翠翠还是个尚不成熟的女孩子,她一直以来都和爷爷相依为命,突然间要失去这样一位至亲,对她来说是何其巨大的一个打击呢?幸而她有善良的乡亲邻居,在他们的帮助下,爷爷才能入土为安。这就是沈老笔下的湘西人,处在偏僻山地的他们用纯良的本性在演绎着湘西人简朴而纯净的生活。

《边城》最大的吸引力便是“爱”与“美”。这两大主题也一直是沈老作品中流露最多的精神源泉。在《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的亲情及邻里乡亲的友爱,青山绿水的环绕,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者以那个时代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用翠翠这样的典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处桃花源,在彷徨与无助时时常会去那里小憩片刻,寻求安慰。而边城,就像是沈老给我们在喧嚣烦扰的俗世之外,寻到的一片如青溪般澄澈与简朴的精神家园。而翠翠就是我们精神家园里那个最原始的自己。

边城读书笔记4今天我读完了沈从文写的《边城》,它讲述了撑渡老人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作者用清丽的笔调写出了湘西浓浓的乡土味。

整个小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轻利重义,诗般地生活。

翠翠是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生气。”边城的生活使她出落成一位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老船夫是翠翠的爷爷。他忠厚、老实,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他给人方便而快乐,从而他的真诚获得了许多关爱。卖肉的不肯收他肉钱,小商贩送粽子给他,水手们送枣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里几乎是不存在,现在的人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斗气。没有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用别具一格的手法突出了人性的美丽。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表现出了人性美,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美丽的湘西。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般生活的向往,这和如今世界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世的桃源。这种宁静地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初始的本质的爱。

当今社会的人太过于浮躁,缺少了一种内心的宁静,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成了“房奴”、“表叔”从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守财奴,他们缺少了心灵的满足,作者正是想通过湘西人们的生活告诉当今世人,心灵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满足。

边城读书笔记5《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

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第3篇

在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着许多的事令人们牵肠挂肚。那些事就像是童年美梦。而且,童年也是个美梦!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对“童年的美梦”更加有深刻的理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1我喜欢读爽文,不喜欢悲剧。

今夏的旅途中,我读完了《城南旧事》。在敦煌月牙泉旁的长椅上,我合上书,眺望远方。烈日下,长长的骆驼队如音符般在沙丘上缓缓流淌。空气中蒸腾着热浪,眼前景物扭扭曲曲,仿佛出现了海市蜃楼--那是很多很多年前的老北京城。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把我带入了那个时代、那座城市。她用自叙的方式,以小英子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幅幅鲜活真实的场景,一个个凄怆动人的故事。

我被书中的生活场景所吸引:有走街串巷驮着煤的骆驼;有架着轱辘打水的古井;有几家人合住的嘈嘈切切,家长里短的四合院……

我对书中形形色色陌生的人物感到好奇:有“疯子”素贞,有荒草中的“好小偷”,有姓宋的奶妈(自家孩子不管,却奶着富人家的孩子!),还有兰姨娘(姨娘是啥人?问爸爸,爸爸坏笑不语,妈妈翻着白眼说是“小老婆”!)

我更为书中的悲惨故事情节而忧伤:“疯子”素贞带着妞儿寻找丈夫却被火车夺走了生命;小偷带手铐看着弟弟考上中学;宋妈满怀希望盼来的却是儿死女卖的噩耗……

那个时代,人们怎么就那么多悲苦呢?小英子的父亲也没能见到她小学毕业典礼上的骄傲身影。我感到悲伤,像在欢乐旅途的丰盛大餐中加入一道辣鼻的芥末。

板桥先生说:“疑是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城南旧事》体现出作者小时候天真善良的童心,也体现了她长大后对人世间疾苦哀乐给予的那份悲悯和真爱。我以后写作文,也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

其实,读书和观景相似,好景人人喜欢,观之心旷神怡;惨景人人憎惧,观之忧伤叹息。《城南旧事》是一个旧时代的缩影,我觉得读起来虽然不如幽默惊险的故事那样畅快淋漓,但更震撼人心,更发人深思,更令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渐渐喜欢上了悲剧类的文学作品。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2在失去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珍惜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从一开始,英子有很多人陪伴过她的童年,或者说有很多人在他的童年里留下过脚印:宋妈、小桂子妞儿、秀贞、兰姨娘、徳先叔、“我们看海去”的男人,最后是父亲。他们都在英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印象。他们的离去让英子感到过疑惑、不舍,但是,正是这些失去,才让英子有了更多的美好;让英子更充实,更成熟,在失去中成长。

从拥有到失去,这也许就是成长的过程吧。

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的,包括我。想想,小学的生活渐渐远去了,腻腻歪歪的伙伴,也各奔东西了吧。再早些,幼儿园时生活的县城,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隐隐约约记得有座小平房,还带个小院儿,院里有棵小石榴树,石榴树下种过丝瓜……

如今那平房恐怕是已经拆了吧……

但失去了的,又何止是丝瓜呢?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某一天消失,消失的无影无踪,哪怕一点踪迹,一点点,你也会找不到。但是其中的内涵,伴随着我们成长,在成长中留下磨灭不了的痕迹。人生可贵,成长伴随着人生,就这样,我们从成长中学会了珍惜。

珍惜吧,如林海音说的一样,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3阴雨的寒假,我翻开了小英子的“城南旧事”。

这本自传体小说,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透过童真的双眼展现了老北京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作者林海音,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192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作者通过小英子的城南旧事,将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小英子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作文年永存下来。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惠安馆》了。六岁的英子是一个单纯又充满好奇心的可爱女孩,她同卖唱的小女孩妞儿和疯女人秀贞成为了好朋友,谁知道原来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朝思暮想的女儿!我被这样离奇又充满巧合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又为妞儿和秀贞的悲惨命运伤心难过,真的很想同英子一样能够去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温暖。这个故事让我看到的是人的善良和慈爱,激发我也要把自己的爱给予更多的人,让需要的人们获得一丝温暖。

也许,随着渐渐长大,我们要学会坦然地接受离别与坎坷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奋进,学会珍惜生命与美丽的过往,才会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童年,享受这童年的美好时光。当我合上书,房间里正飘着一股饭菜的清香,久久无法散去。这是外婆煮的饭菜,这是家的味道,也将会是我同年记忆中中的味道吧!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4“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结束了,英子的童年生活也结束了。合上书,不知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来,一丝淡淡的忧伤笼罩在我身旁。

书中,北京形形色色的人一一展现。英子的成长,随着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变故不断,但也引出了书中的一连串人物:惠安馆内被称做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爸爸……他们都是英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会她许多道理的人。在书中,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这个杂乱的社会,看待那些复杂的人和事。虽然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然而,英子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乐于助人的善心,就像她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而把妈妈的金手镯拿去给别人做盘缠,这是件连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读《城南旧事》的时候,我的心里没有太多的杂念,因为故事本身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我的心绪是淡然而平和的。而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些文字之间荡漾着的淡泊与纯净.林海音以儿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诉说着她对城南旧事的情意缱绻。半个世纪的别离,城南的落花依旧,然而零落的,只是人们记忆的碎片。

看完《城南旧事》,我感慨万千。回想我的童年,应该说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如果要让我像作者一样去采撷童年的花束,还真有些困难呢!因为我的童年和大家一样,也是在玩耍、游戏、上学中快乐地度过。生活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然而我却缺少了作者的那份细心,今后我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5在北京城的一条胡同里,住着一个姑娘,叫做英子。在这条破旧的胡同里,她度过了多姿多彩的童年。有许许多多的事深深地刻在她的心中: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丢了她的孩子小桂子、妞儿并不是她爸妈生的,躲在草丛中说要和英子去看海的大哥哥原来是个小偷……

作者林海音带我们进入了当时那个变化莫测的年代,用她童年时稚嫩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那时的一幕幕丑事,可她自己也收获了不少温暖:温顺的妞儿,和蔼可亲的秀贞,虽然总爱指责英子,但仍然爱她的宋妈……这些温暖,使英子一步步走出了当时那个黑暗的环境,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英子主动去找惠安馆的疯子的那件事。胡同中的人都知道惠安馆有疯女人,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连大人经过惠安馆都有些害怕。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子和惠安馆里的疯女人聊上了天,并知道了她叫秀贞。认识秀贞的这几天里作文,英子经常偷偷地跑进惠安馆,与秀贞聊天,秀贞也会帮她扎辫子,十分照顾她,慢慢地,她发现秀贞并不疯,只是失去了她的孩子“小桂子”而过于伤心造成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一个曾经十分不受欢迎的同学。起初,大家都十分讨厌他,排斥他,见到他时,就像见到了一个会吃人的怪物一样,都躲得远远的。可是有一天,我们不经意地和他聊上了天,又慢慢发现了他有许许多多的优点,并发现他有着平易近人的性格,平常他故意的没事找事,只是被我们排斥后忍无可忍所做出的报复。他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可恶,所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对啊,凡事只要去尝试,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别人口中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去尝试后才会得到真正的结果。

《城南旧事》如同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带我们回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我合上书,感受着老北京的最后一丝沧桑。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6一提起《城南旧事》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是那首清越悠扬、古朴深婉人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以及落花下,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在夕阳的余辉里静默着的画面。一边读着《城南旧事》,一边回想着电影里的镜头,仿佛身临其境:冬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为供弟弟上学而偷窃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从小在凄风苦雨中饱受养父-待虐的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朝夕相伴的奶娘宋妈和沉疴染身的慈父……涉世未深的小英子的思绪,久久萦绕在时光与命运的变迁之中。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

第4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低年级 写作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66-02

我所在的学校,虽然是在县城,但我校本是民族小学,有来自县城里的、城边的、各村寨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最近几年来,我一直任低年级语文教学,现我任的班级里就有傣族、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孩子,除了课堂里,平时总喜欢用他们的母语和同伴交流。就本班学生的特点,面对一双双纯真透彻的眼睛,我试图用以下方式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从说话入手

1.让学生掌握好汉语拼音的语调。一个语句,语调不对,不仅讲的话让人听不懂,还会让人歪曲了本意。在教学声调时,我让学生头手都动起来。如:在教学“a”的四声时,把头当做小汽车转动。读“ ”时头从左向右平转,“帷蓖废蛏涎铮啊 蓖犯派鞯难庸胀洌唷蓖反由贤卵杆佟敖迪隆保谕纷龆鞯耐保几舷嘤Φ亩鳌H嗤Ф级鹄戳耍踔琳酒鹄幢叨帘弑然ハ嘟涣鳎ハ嗑勒翁谜嬲晌搜目翁谩?

2.对话练习。对话是最真实的口语交际行为,对话的目的是交流信息,并不特别在乎对方说话是否符合语法,遣词造句是否得体。所以,我会给学生一个对话的题目,进行角色扮演对话,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角色,进行扮演对话。在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或进行课文中的角色扮演对话,读得好或不好,说得好或不好,不要太强调评价,更重要的是鼓励。给他们壮胆,消除他们的心理上的焦虑,告诉他们,其他同学能说的,我也一定能说,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这样,敢于开口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给学生选择好书。我校每个班都有一个阅读角,每学期都会给学生更换上符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一、二年级都是注音版,我要求学生自己拼拼音阅读,每个星期有一节阅读课,我就让他们看课外书籍,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到后来,书架上的书籍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我就让他们自己带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到教室里来和同学们交换看,资源共享,更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摘抄好词佳句。我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每次读课外书,都做摘抄,再在同桌、小组中作交流。每天早课,我会拿出5分钟时间,检查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看看谁说得好,说得多,我会定时不定时抽查笔记,并鼓励学生在写话时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看谁用得好。

3.组织故事会、读书会。组织学生讲故事、编故事、诗歌朗诵、读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了要表现自己,都必须活动起来,积极去准备,这样,“说”和“读”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坚持写的训练

对于低年级孩子,写日记是最能让他们写出真心的方式,一天一则对于低年级学生做不到,也没这个必要。开始,我让他们口头表述,完整地表述一句话。今天你去什么地方?干什么?心情怎么样?说真事、用真心表达。然后让他们动笔写,从一句话开始,到两句、三句……之后,我让学生写周记,记录下这一星期里你最想记录的一天或一件事。批阅时,得区别对待,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按我的要求完成,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写出激励或启发的评语,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日记中与他们谈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读到他们的真心、真实感受。

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表达

1.利用课文插图,培养观察能力。教学时,有时,我让学生先看图再学文,鼓励孩子们去发现自己观察到的东西与课文所写的异同点。有时,我让学生先学文再看图,发挥想象,补写课文。

2.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除了周记,我还会让学生记录身边的发现作小练笔。我们校园里有一排银杏树,银杏树是一年四季最突出的植物,而且它的叶子很特别,我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学生去观察之后写下来,提醒学生抓住它叶子的特点来写,到四个季节都写完后,我又让学生根据四个季节对银杏树的观察,把它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整理出来,这又是一次完美的习作。

3.家校互动,做好家长工作。我常与家长联系,建议家长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特别不愿意表达的孩子,希望家长更要注意,乐于表达的孩子,家长应不厌其烦地倾听,再加以引导。让孩子在家也做个乐于表达的孩子,再让孩子把所说的记录下来,让孩子真正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第5篇

——再读《边城》

多年前,曾读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读完后有一种莫明的淡淡忧伤。当时年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打动,朦胧的情爱、凄美的结局,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让人惋惜。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年,又陆续阅读了一些沈先生的作品,如《湘西散记》、《从文自传》等,作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沈先生著作颇丰。随着年龄增长和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沈先生对于湘西风土人情的描绘、人物个性的塑造,开始超越故事情节打动我的心。近日购得一本新版《边城》,事隔多年再读,另有一番滋味。书中那简单善良的生灵、浓郁的湘情苗韵,仿佛超越了时空,在我的眼前闪耀着恬静的光辉。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叫做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故事随着那条汇入茶峒山城的小溪徐徐展开、静静泻落,波澜不惊地娓娓道来。简单的情节、素淡的笔调、诗意的文字,描绘着一幅温婉含蓄的田园牧歌式画卷,流淌着淡淡的爱与忧伤,弥散着《蒹葭》式溯洄从之的追寻和道阻且长的感叹,如小说中描述的“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那般轻盈、哀愁。

故事的主线是湘西少女翠翠的情感故事。生长在山野的翠翠有一种自然的美、原始的美,“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如水晶。”既不妖艳妩媚,也不多愁善感,如一块纯净天然的水晶石,躺在清凌凌的溪水里,闪烁着迷人的清丽。豆蔻年华里邂逅了两位少年,开始了一段爱怨交葛的纯洁恋情。作者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湘西优美的风土人情,淳朴善良的人们,如诗如画的风景,仿佛进入了桃花源。沈从文先生功力深厚,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气息描绘得仿佛近在眼前。

《边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悲剧故事。合上书,我想,为什么沈先生将一个美丽的童话描写得这么忧伤?

20世纪初,中华大地烽火连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从湘西走出来的少年沈从文,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用诗一般的语言,轻轻述说着民族的悲哀,召唤华夏儿女的良知,正是因为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才孕育了笔下一行行带着哀思的文字。从书中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可以隐隐看出那个时代矛盾的影子,沈先生后来亦不曾讳言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如今,沈先生的那座城已沉入了历史的河流。再读《边城》,慢慢感觉那些文字,就仿佛倾听着作者心灵与时代的和声。总在想,为什么取名“边城”,湘西在沈先生心中就那么“遥远”?还是他心灵深处正在守护着什么?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座这样的“边城”?

第6篇

带领一个班级读书并不是一件易事。在这五年里,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对于班级阅读的组织与开展特别重要。

一、结合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精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稻草人》《我的老师》《小橘灯》《曹冲称象》等课文,不知激起了多少人读书的欲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课文适时介绍一些作家、作品,就更能逗得不少孩子心痒痒了。我在教《城南旧事》时给孩子们唱《骊歌》,讲林海英;教《皮皮鲁的风筝》时介绍郑渊洁,讲我小时候看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讲《舒克和贝塔》;教《黛玉初进荣国府》时介绍曹雪芹,讲《红楼梦》里的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些都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恨不得马上去找来一睹为快。可见,语文课堂是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主阵地。

二、与孩子们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坚持每天阅读

首先是让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特别是寒暑假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老师推荐适合学生读的文学作品,或者学生和家长一起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列出阅读计划表,制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目标,做到有目的地阅读。也许有人会质疑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目会出现“乱读”、“随便读”的状况。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在老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再经过孩子们的互相交流、推荐,他们的审美水平和阅读兴趣都会呈现大同小异的状况。因为生活环境和年龄相近,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木偶奇遇记》《昆虫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也有些孩子喜欢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因为长期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相应地,他们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这些都可以从平时的语文阅读课和习作课上感受到。

其次是老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作业,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有人很反感边读书边摘抄,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果要求孩子一定要每天摘抄,可能会降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但是我觉得,现在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快速阅读”、“微阅读”之类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既是点滴的积累,也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从小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至于读后感、读书笔记,则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抒感,学会深层次交流。这样一来,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付诸笔端,学生又怎么会不情愿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要推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书的热爱。在我们班上,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好书推荐会”、“小小故事会”、“名诗欣赏”、“演讲比赛”、“全班共读经典”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和阅读感悟,让阅读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班共读经典”,它是结合语文书每学期最后一次习作的要求制定的读书内容,每学期全班共同读一本名著。期间除了学生自由交流、写读书笔记外,老师还会利用主题班会时间,让学生复述已读到的精彩故事情节,谈谈对书中人物的看法,讨论好的读书方法等,推动孩子们进行精彩阅读,创造他们精彩的人生。

除此以外,建立“班级图书角”、评选“读书之星”、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等,都是我组织与开展班级阅读的手段和方法。

第7篇

一、当前新市民子女较多的学校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和古文、作文教学并称初中语文教学三难。新市民子女与本地生源的阅读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阅读积累较少。相对于本地城镇生源的学生而言,新市民子女往往经历了多个学校的辗转求学,平时在家庭中也缺乏充足的阅读资源,导致阅读积累明显不足。

2.学生阅读习惯欠缺。阅读既是看书的过程,也是感悟的过程。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许多新市民子女在阅读习惯方面相对欠缺,在读的时候没有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批注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往往是一读而过、一读了之。

3.学生阅读空间受限。现行语文教学课程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加上这些学生平时也没有养成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导致学习活动中没有能够积极拓展空间进行有效阅读。

4.学生阅读资源匮乏。除了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之外,很多新市民子女学生很难有更多的途径获得一些优秀的刊物,无论是购买书籍的数量,还是订阅书刊的书目都相对都不足,没有能够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促进阅读教学成效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综合着力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推进。

1.开展阅读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阅读活动要想有效深入开展,必须要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许多名家名著,带领学生感悟不同文体带来的神奇享受。无论是从优美的散文中悟人生,还是从犀利的杂文中剖析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重要性。学生这一头重视起来还不够,我还通过家长会、倡议书、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们特别是那些新市民家长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是要给予支持的。

2.强化课堂阅读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全面有效的提高阅读成效,必须要抓住课堂这一载体,对阅读教学进行充分的改革。在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改进教学流程,由单纯的老师问学生答逐渐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无论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分析,课文蕴含情感的发掘,课文人物的形象刻画,还是文章的技巧手法提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互动之中。另外,老师还要对学生学习成果交流总结环节进行改进。学生分小组对课文内容的思考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派出代表进行问题的回答,其他学生共同分析研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教师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的模式,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会让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有效提高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畏难的情绪。学生通过深入的分析,对课文内容把握、技巧分析都会更加扎实。在课堂上掌握的这些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到课外阅读中。我平时要求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也要在笔记本上进行自问自答的练习,然后定时抽查学生的笔记,对于那些有进步的,特别是新市民子女中进步较明显的给予奖励。

3.组织多读多思专项活动,让学生迅速积累底蕴。许多新市民子女语文学习基础薄弱,阅读量更是少的可怜。对此,我觉得可以开展一些读写活动,特别是要向这一群体进行倾斜。笔者结合教学要求开展了多读多思活动,首先要求学生特别是新市民子女加大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弥补过去一段时期留下的缺陷。新市民子女阅读书籍的匮乏可以通过班级图书角,学生交换书籍等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而且市图书馆免费开放后,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应该是能得到满足的。经过广泛的阅读,许多学生在文学积累方面有了显著的增强,有些新市民子女发出由衷的感慨,现在一年阅读的书比过去五年的阅读量还要多。在阅读活动中,笔者还会进行积累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将阅读的成果积累下来。每一位学生都准备读写笔记,平时将优美的语段摘记下来,将好的方法经验技巧提炼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这使他们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更加精准,有效提高了学生文学厚积薄发的程度。多读多思的活动让学生阅读量显著增强,阅读的技巧经验也有效实现了内化吸收,通过这样的专项训练,学生文学底蕴会得到明显增强,成为突破阅读学习困境的有力措施。

4.拓展课外阅读活动空间,让学生兴趣得到满足。对于新市民子女较多的学校而言,除了兼顾大部分学生之外,还要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课外阅读空间进行充分的拓展。从常规的角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外阅读小组、课外专题研究小组等形式,利用课堂上一些剩余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进行阅读、探讨、积累。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针对班级一些新市民子女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要求,例如以居住地划定一定的半径范围,组织学生在课后特别是假期进行集体阅读。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老师或组内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大家一起阅读,谈体会、谈心得,谈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等等,通过这种假期自由组合、集体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无论是采取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还是针对特定群体的课后自主阅读,只有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才能让他们语文素养得到快速的提高。

第8篇

一、小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

2、写作素材缺乏。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些什么,到写作文时,一个个叫苦连天,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咬笔苦思,有的仰望天空。究其原因是小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脑中一片空白。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带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少,孩子经历的事情也少。许多小学生对一些小动物或植物一无所知,等到写作文时,没经历过的孩子只好瞎编乱造,弄虚作假。

3、创新思维不够。学生看别人的作文,那些好词好多少还会有些印象,他们就会凭记忆写出来,所以作文时句子有所雷同。比如写大樟树,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校园里的大樟树像一把撑开的打伞”。很少想到其他的比喻,或用其他方式来描述。再说题材,特别是写人写事的作文,很多同学不是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写帮老爷爷推车,不是写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就是写同学冒雨和我同撑一把伞回家。这些作文,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虚假。长此以往,学生是思维就成定势,很难有创新了。

二、鼓励学生多读书,注重语言积累

语言是思想是外衣,如果学生语言贫乏表达思想就会词不达意,往往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可能笔随人意,甚至妙笔生花。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新课标的课文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在的课堂学习时,我让学生将优美词汇、好句子、好段落在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积累起来以备习作时选用。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今年的3月8日是妇女节,在《献给妈妈的爱》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通过“我为妈妈唱支歌”、“我对妈妈说句话”、“我为妈妈画个像”、“我为妈妈做贺卡”“我送妈妈小礼物”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节日的祝贺。让孩子们学会关爱、学会付出、学会回报,懂得孝敬、懂得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然后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写出真情实感。

3、多阅读课外书。指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多读、精读、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各种类型的句式和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让学生把积累的语言真正留在记忆中,还必须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在阅读时择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准备一本读书笔记,边读边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通过不断积累,可用的作文素材也就越来越多。在写作文时,学生会自然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从而使作文不再无话可说。

三、具体尝试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第9篇

成都市新巷子十九号。一座清末或民初的川西古院,今已早不复存在了。

四十多年前,大约是一九七一年,四川省文联复刊的《四川文艺》上,选发了我的两首小诗(记得一首是《雾雨山下钻井队》,另一首是《雷电撮下新图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从川东偏远的小城,转辗来到川中川西,半工半读,在技工校教书,做野外勘探,油田管道工,办厂宣传墙报,在文艺宣传队写歌、写报幕词,做石油报临时记者,因文字,曾几经错误批判追查。人生漂浮不定,剩下一点爱好,就是读书,尤其是诗歌小说等文学书籍。也试着写点小的分行的文字。

(二)

诚惶诚恐,我怀揣着从成都新巷子十九号,《四川文艺》编辑部寄来的信。来到这条清静如水洗的寻常小巷,在这座显得衰败的的四合院门前,踟躅徘徊。仰望我多年敬慕的四川文学艺术界的最高殿堂。入秋雨后的一个早晨,斑剥的石墙内,一颗年迈的银杏古树探出高高的墙头,密匝而蝶状的叶片,经秋霜变黄飘落,静静地洒半巷子碎金。半掩的院门,出来一位清癯的老人,我紧张胆怯走向前去,恭敬轻声地问道:“老师,这儿是四川文学吗?”他好象有点耳背,小巷空若无人,他停住步,躬下腰微微一笑:“四川文学?就在院里,往这儿进”。石门后有一个耳房,耳房旁有一道小小侧门。后来我才知道,竟是我青少年时所崇拜的大作家艾芜先生。我早年读过他的《南行集》。今亲见到大名鼎鼎,却是一位朴实无华、亲切又约显内向严肃的老人。

(三)

在古院进门右边厢房里的诗歌组,我见到刊发我处女作的诗人编辑傅仇先生。

傅仇先生四川荣县人。―九六五年,我高中毕业,出来后,我人生第一站就是去四川荣县石油师训学校学习,半工半读,年幼无知。喜舞墨弄笔,结果受到批判,下放油田荒野。六年后,我当工人来到成都,傅仇先生从来稿中选发了我的诗歌作品。我无亲无戚,无任何关系,傅仇先生此前也从不认识我,因诗结缘,他是我学习写诗的第一位敬重的老师。让我终生难忘铭记。可惜五十多岁因病而逝,叹先生去世太早。

(四)

四川文学诗歌编辑室的对面,左厢房是四川文学的散文组,古院清静极了,偶尔有人出入,轻脚轻手,悄然无声,我那时看到身形瘦削,文质彬彬的白航先生,陈犀、沈重先生等,后来我来星星工作,白航先生和陈犀先生成了我的老师,直接领导。这是我人生的幸遇。允执厥中,笃行诚厚。

(五)

《高高的山上》,是艾芜先生文化革命中创作的短篇小说,同时发表在1972年的《四川文艺》上。不久,传来北京中央小组的人点名批判,写在文化部的简报里。黑云压城,城欲摧,艾老作为的革命作家,受过鲁迅先生关注和介绍,一生都在革命的潮流漩涡里和风暴中转辗漂泊及争扎,晚年多自省反思,而这篇小说触及了一些人性的东西。当时有些人说这是“资产阶级的人性化”,修正主义的“顶风作浪”。暴雨欲来风满楼,《四川文艺》发表艾老的新作,受到追查,大小报刊的批判文章,一时洛阳纸贵,艾老这篇作品,在文学界内外引不小的震动并暗相传读,我也悄悄弄到-本,这本杂志一直珍藏多年。

(六)

一九七六年前后,我作为基层的业余文学青年作者,得到《四川文学》编辑前辈们的关照,让我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每次在布后街二号的文联机关大院开文学坐谈会,我都躲在最后一角,听聆教诲,而更多想见见我敬重的作家诗人,但却很少看到艾老的身影。开完会或中途悄悄地从布后街二号跨过一座小小的松木天桥,去新巷子十九号的《四川文学》小院,看望编辑老师,领上一两本稿笺,那时没有恢复稿费,只到几本稿笺信纸,一直舍不得用。而在诗歌组的平房里,透过旧式木格小窗,往院内看去,一位老人在院内一帚一帚打扫落叶,或在平房前石台上搓洗衣物,胸前挂着洗白了的篮布围裙,这就是艾老先生。后来,时而也看到从北京回来的老人沙汀,在极左思潮的年月里,我作为他们作品的深情读者,暗暗地为老人们祝福。

(七)

拨乱返正,春光乍现。一九七九年,党的十一届三巾伞会后,《星星》诗刊复刊,我来到编辑部做见习编辑。布后街二号省文联作协的活动渐多,但大小会上很少见到艾芜沙汀等老人。会议主席台上很少见到他们的坐位牌子。我也常常讷闷而新来的许多领导、名作家、诗人、理论家们却频频出镜,显山露水,高淡阔沦,但慢慢见多了,就感到有点“虚张声势”和“名不符实”……我时时诘问自已,作家是不是应以自已人格和作品说话。

而我,唯一听过一次艾老的文学讲座,好象是在新繁或大邑县的四川文学讲习班。艾老平实的叙事语言,讲叙《诗经》及民歌里的爱情及爱情故事,栩栩如生,鲜活而又优美呈现古典诗歌、民歌民谣里的淳厚诗意和情趣场景。那次讲座艾老还谈到读书的问题。至今已近五十年了,仍记忆犹新。

(八)

《星星》诗刊的几位老编辑,个个皆学富五车,又各有各的读书藏书爱书的习惯。白航老主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动声色出版了一部《李白与杜甫》学术研究的专著,细心读来,却与郭沫若先生在中写出的扬李贬杜《李白与杜甫》的书有不同看法和观点,以占籍史料为考证,不媚上、不媚俗,求实求真,我暗暗敬重白航先生的胆识和学识。流沙河先生嗜书如命,记忆特奇,在编辑部里堪称一部活字典。先生二十来岁时写诗罹难,扫厕拉粪,守菜园,后在文联机关的图书资样室里打杂做工,躲在图书室的暗角里,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古籍、天文地理及中外书刊,偷愉地做读书笔记,一部十多万字的《字海漫游》,关于古文字研究在政治文化专制的高压下完成。

这部书稿,在初期被红卫兵抄家洗劫而去。老人后来对我讲起,多有无奈和感叹。好在先牛晚年虽患着眼疾,仍重著《流沙河识字》《白鱼解字》的几部文字的书,得到补救而幸慰。《闲话庄子》《诗经十二讲》,《诗经现场》等著作,都先生读经读典后用现代人的眼光研读成果。

(九)

我从小有爱书读书的习惯,来到四川省文联《星星》诗刊,如小鱼得水。当时文联有一个图书资料室,虽经洗劫已残缺所剩无几,但仍有不少的现当代作家的好书,图书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书架上一尘不染,一有空就在那儿读书查资料。尤其是四川作家的著作。巴金、艾老、沙老、李颉人老等的书比较齐全一些,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书有多好肖才秀老师,那时是图书室的管理员,不时还倒一杯水来,我很感动。后来熟了,我叫她肖大姐,(原来她是艾芜的亲家,艾老儿媳王沙的母亲)。她看我读书很勤,常来借书,多网开一面让我读到不少好书。但我从未向她问起艾老的情况,她也从不提艾老的书与事,守着对老先生的敬畏和尊重。

(十)

晚年,我的家与肖大姐成了邻居,同楼同单元,她独身一人住在五楼,我住七楼,没电梯,她早上买菜回来,我见着就帮她提上楼,她老是推让,总是客客气气。她老总是闲不住,一个人把楼层的过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还养了不少小鸟,不时飞上我七楼凉台的藤蔓中叽叽啾啾……秋后夕阳,这寂静中歌唱。总让我想起这座老文联故宅里的许多文化人和文学老人的岁月沧桑。

(十一)

我退休后,搬出了大慈寺路30号,离开省文联宿舍已几年了,很少进城,偶尔回去,才知道许多我熟悉老人走了,肖才秀大姐走了,车辐老人也走了。

八十年代初,我进文联住的是车幅的那一套一的底层宿舍,狭窄的小书屋只有七八平方米,房内堆满了书,拥挤不堪,几乎容不下多余的人,而爬满牵牛花的铁黎窗棂,淡蓝淡蓝的一朵一朵、允满鲜活生机。后来也成了我的书房,我仍保留那扇开满牵牛花的窗。车老乃资深名记,文人杂家,美食家,嗜酒,酒后就天南海北,三十年代的那些文化人,无有不知,无人不晓,老舍、曹禺、吴祖光,白杨、丁聪等,他还给我看过新风霞为他画来的画,谈四川作家。他说他这爪人是美食的好吃嘴,艾芜才是真正作家,平民作家,素食主义者,艾老生活朴素简单,蔬菜与白水豆腐,加他最好吃的新繁泡菜,对艾芜的为人和作品是敬重佩服的。

(十二)

诗人作家高缨先生,五十年代曾在《星星》工作,曾与艾芜一起重走大凉山,重走南行路,我对他很尊重,他对我很关心,八九十年代他还暗暗地主动托人写我的诗评。他常年在外,深入现实生活,时有诗歌新作大都寄给我,我编发过的《月亮船》组诗,印象极深。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散文《西昌月》等著作尤其喜欢。有时外地诗人来成都,我陪客人去看他,他对人谦和真诚。还在他家吃便饭,他时而谈起艾老,我想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十三)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我在成都市西城区图书馆里淘到不少书(我与秦治中馆长较熟,他们处理一大批后收集的书刊),其中有老版的《南行集》《淘金记》《死水微澜》及藏克家的《春鸟》,艾青的《诗论》傅仇的《伐木声声》等等,而有幸购得两套五七年创刊的《星星》诗刊,全套46本。另一套是北京的《诗刊》。我如获至宝。当时这些书刊视为封资修毒草,我却如饥似渴。这些书刊我不知翻过多少遍,积沙成土,积土成金,阅读的有幸,也是我有缘的阅读。

(十四)

我进《星星》诗刊后,编辑部很稀缺这些期刊的历史资料,我拿出一套捐给了编辑部,供大家读用,老一代编辑们尤其珍惜,这是他们的罹难遭遇的见证。后来,我慢慢地收集作家诗人上赠送的书刊,去出版社讨回新近出版的书籍,我用自行车一车一车的驮回来,又一捆一捆地搬上六楼的编辑部,在白航主编的关心同意下,陈犀、流沙河、游藜的尽心支持,装满了几大柜图书资料,当时经济结拮,只能购买一些必备如字典词海类的工具书,时而与游藜先生去新华书店内部发行部购得一些书回来,由曾参明老大姐一一登记上帐。游藜先生与我分工保管。何洁带我去金堂拉回几大书柜和书桌。图书资料室初建规模,编辑部有自已藏书。读书聊书藏书评书之风甚好,值得让人怀念的那些岁月。

(十五)

在后来的日子,老编辑们陆续离开,后来的人多重经济利益和政治效益,对书与读书。好象不屑此道,我与曾参明将这些多来收集购得的藏书,一本不剩交给了后来的人。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后来这些藏书慢慢散失已尽,每当见到―二残缺书架书横,让人痛心和无奈。

而让我惋惜,在那批藏书中好象有两套《艾芜全集》和《沈从文全集》等,是我从四川文艺出版社无尝讨回来的,不知流落何处。那时我对这两套书读之入迷。

(十六)

在那些文化思想禁锢的年代,艾芜先生经历无数坎坷,为追求人生自由和理想,漂泊而穿越苦难,曾坐过南洋缅甸等当局的监狱,民国时期的监狱,共和国时期的监狱,但艾老一直不停地真诚地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思,对底层民众苦难命运一如既往同情和关注,及对人性的一次次探索。他留给我们的作品是历史的见证。

(十七)

艾芜先生一生漂泊行走,与民族苦难同行。

晚年归蜀,住在成都新巷子十九号。在这座破旧小院的一间平房里,时期,曾几度抄家批斗,被审查囚禁摧残,后来,我听成都几位工农兵业余作者无意聊天,谈到艾老在初期,受造反派抄家审查批斗的残酷情景,让我恐惧而生怜惜。他还在北郊的昭觉寺临时监狱坐了四年黑暗牢房。长期的关押审训,老人既不捡举揭发他人,也不自辱批判自己,沉默如金,正气凛然。

(十八)

耄耋之年,重走大小凉山,重回南行路,超然淡定,求真求实,笔耕小止,远离名利官场是非,写下了许多说真话的文字,一部对人和人性反思的长篇小说《远山朦胧》经反复修改而完成。这是艾芜先生留下的最后小说作品。

(十九)

四年漫长的岁月,艾芜先生瘫残地躺在病床上,挂着吊针,不能动弹,痛苦无奈的望着近在半尺书桌,读《楚辞》《诗经》,艰难握管,偶作笔记;读经诵典,虽支言片语,却表达博达精深文化精神。面对生命最后日子,回归中围传统文化经典里取火暖心,或漂泊回归灵魂的安息之地。

逝者如斯,落叶归根。爱他,他也深爱着,川两新都清流乡翠云村的一撮土地。这里与桂湖毗邻,明代瀚林,清流杨升庵故居。杨慎直谏,遭遣流荒,南蛮南行边地,这里,又多了许多追古贤慕今才之思。

(二十)

我常想,艾芜先生是近代二十世纪,一位本原的乡土作家,自由灵魂的漂泊者。他的作品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湘西散记》,有许多同源同工异曲之美。他的作品,同时又让我们想到俄国文学家诗人莱莫托夫的《当代英雄》里的那些边地小说里的人物场景。艾老的《山峡中》《春天的雾》等,是我深爱的作品,引导我后来对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门》及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反复对比阅读。这些凄美如挽歌的作品,深深地感动着我,也长久影响我后来的一些诗歌散文写作,那些年月,我不合时宜的,老跑到那些高原野岑边地的老少边穷地区行走。去体验他小说中的诗意。

(二十一)

八十年代初,云贵川开诗歌青年笔会,《星星》编辑部派我参加。会后顺路,跑了云贵高原边地,寻找艾芜先生的南行踪迹。后来多次去川南叙永的永宁河畔,雪山关等水路古道驿站觅艾老的南行之路。一九黔江作家协会成立,我又专程去了一趟三省交界的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湘西凤凰,又沿着西水沅河顺江而下,走近武陵山区,行程几千里。几年的边地行走生活体验,我用编辑的空余时间写作,后来结集出版了《寂地》《边地雪笛》与《永恒的漂泊》《散落的烛光》等幼雅不成熟的作品。但不妨碍我对艾茺先生、沈从文先生等作家的精神敬慕和追随。

第10篇

[关键词]印章文字;哈拉帕文明;昆仑虚

一、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同源关系考证

哈拉帕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印度河北岸,出土了大量印章。印章的材质有玉石、铜等,印章上还刻画了几百个字符图形。这些文字符号和我国的甲骨文有许多类似之处,但至今仍然未能被成功解读。

水书与甲骨文同源这个事实,在现在的华文世界里应该没有争议。印章文字与水书到底有没有联系?先看两张图片(图1、图2),没有专业文字知识的人一定不能一下子分辨出哪个是印章文字,哪个是水书。

为什么会把甲骨文、水书与印章文字联系起来?因为笔者通过印章文字和甲骨文的对比,在印章文字里发现了数字 “一、二、三、四、五、七”,和中国上古的爵位封号“帝、王、公、侯、伯、子”,还有一个“印”字。既然水书与甲骨文同源,那么印章文字和水书极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笔者通过大量对比,发现印章文字的排列共有两种规律:一种是“封号+等级+印字(或省略印字)”,暂名无名印章,如图3。另一种是“封号+等级+姓名+印字(或省略印字)”,暂名有名印章,如图4、图5、图6、图7、图8。

图3

(一)印章里的数字

图3中共有9枚印章,每枚印章上共有两个文字符号,最明显的是每枚印章上都有三道竖线或四道竖线,这些竖线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不是数字?笔者翻阅了大量印章图片,选取了一、二、三、四、五、七共6个数字,让我们来和甲骨文对比一下。

表1 甲骨文与印章文字对照表

将甲骨文和印章文字对比,笔者发现“一、二、三、四”完全相同,只是甲骨文横写,印章文字竖写。

通过对印章文字“一”到“十”书写方式的推理总结,发现印章文字是以筹算方式表达数字的。“一”到“五”是一竖列,“六”到“十”是墒列。“一”到“五”看上去像八卦里的乾卦,“六”到“十”看上去像八卦里的坤卦。一阴一阳,这也正是伏羲八卦的推演之法。根据这一规律,笔者补齐了“六、八、九、十”。

(二)印章里的上古爵位封号

对于中国上古的爵位封号问题,《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通典・职官・封爵》虽未直接说黄帝至于伏羲以上有没有封爵,但却说:“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这就是说明黄帝把领土以一百里为单位分割成若干领地,既然有领地就一定要有领主。这些大大小小的领主就应该是爵。

再回头看图3中的9枚印章,看看每枚印章上的两个文字符号,既然每枚印章上的三道竖线和四道竖线,已经解读为“三、四”,那么另外三个文字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和甲骨文、金文对比一下。

为了说明问题,笔者还选择了另外5枚印章上的4个印章文字,进行对比。

图4 图5

图6 图7

在图3,选了“k”头字符和“Λ”形字符;在图4,选了“Х”形字符;在图5,选了“ХХ”形字符;在图6,选了类“”形的文字;在图7,选了“城堡”形文字(字形复杂,暂名);在图8,第一幅里面选了“”形字符,并把它们和甲骨文、金文对比,列出表2。

表2 印章文字与甲骨文、金文对照表

通过文字对比,可以看出,印章文字与甲骨文、金文三者同出一辙,只不过是繁简侧重不同,根本就是一脉相承的象形文字。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逐字解读如下:

“帝”字:先看图7中两枚印章上的人像,再看甲骨文和金文,明明是画帝王威严端坐之姿。而印章文字只不过符号化了,抽象成两个“ХХ”或“Х”,“Х”中右边的两撇,可以理解为省写复读符号,但在象形方面还是保留了帝的坐姿。

“王”、“公”、“伯”三个字:都是级别不同的官员帽子的形状,只是印章文字中的“王”字更象形一些,不仅刻画帽子的形状,还刻画王者在翩翩起舞,因为印章文字“王”字帽子下面的人形,在甲骨文里是舞蹈“舞”字。

“侯”字:与金文“侯”字第二种写法在间架结构上极其一致,左边皆是城堡形状(可能是上古与周朝,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建城堡样式不同所致),印章文字右边部首,像一人戴着羽扇状的帽子,而金文右边部首,明显是简化了的印章文字里的羽扇状的帽子。

“子”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是象形文字。甲骨文是婴儿系在大人背上;金文是小孩要牵大人的手。而印章文字中的“子”字,明显是符号化了的甲骨文的“子”字。

从以上文字对比还可以看出,用帽子标示等级古已有之。“帝”的帽子是倒三角形的,“王”的帽子好像两只羽毛,“公”的帽子尖尖的,“侯”的帽子像一把羽扇,“伯”的帽子好像套着一个环。唯独“子”(爵)没见有帽子,可能当时的子爵只食禄,不参政。

(三)印章里的“印”字

笔者通过多枚印章对比,发现无论是有名印章,还是无名印章,它的文字排列规律都是按封号、等级居前排列(也有按等级、封号排列的),然后是名字(或无名),最后大多数有一个类“U”型符号,很有规律的频繁出现。如图8四枚印章。

图8

假如印章文字确实为伏羲书契,那么就应该符合中国印章的特点,就应该刻成“某某某印”,或“某某之印”。那么这个类“U”型符号,是不是“印”字?笔者翻阅了甲骨文的“印”字,是一个由两个象形文字组成的合体会意字,左为一只手朝下,右为一人长跪状,不是类“U”型符号。但当笔者查看了几枚印章图片之后发现,巴基斯坦印章形状全部是“U”型的,印章文字的“印”字应是一个象形字。

(四)印章里的“名字”文字

由于印章里的“名字”文字符号有几百个,笔者手头资料有限,此项工作,有待今后完善。

从巴基斯坦印章制作来看,皆是雕刻而成。因此笔者考证了甲骨文的“契”字,写法与现在的“契”字变化不大,是个会意字:一大人,持刻刀,刻“丰”字。这个“丰”字却又是甲骨文里“卦”字的半边。由此可证“契”为刀书,也符合伏羲书契“契”字本意。

(五)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的同源关系

笔者选取了10个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和金文进行对比,以说明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同源。

表3 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和金文对照表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笔者不能绝对地说这10个印章文字就对应了现代汉字里面的“水”“鸟”“天”“犬”“人”“桥”“曲”“神”“雨”“谷”等字,但这些文字间存在一定关联。

(六)印章中反映的社会等级现象

通过对印章图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

“帝”的印章图案是人形,刻画的是端坐着的帝本人,人畜都围绕着他,体现出他至尊无上的地位; “王”“公”“侯”“伯”“子”的印章图案是牛、羊、象等动物形象,刻画得昂首挺胸,器宇轩昂,面前还有精美的高脚餐具,权且叫鼎,鼎食之状,体现出他们的贵族气象;还有一类牛、羊、象等动物形象的印章图案,刻画的动物低首温顺,面前放着饲料槽,可见他们地位卑微,定然是帝、王、公、侯、伯、子的臣属。

分析完印章里的数字、爵位封号、“印”字、“名字”符号、社会等级现象等,让我们尝试解读一下图3、图4、图5、图6、图7中印章文字的含义,由于“名字”文字符号没能破译,故每逢一个名字字符,便用一个“某”字代替。

图3印章文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依次解读为:三等王、三等王、三等王、四等公(爵)、四等公(爵)、三等子(爵)、三等子(爵)、三等子(爵)、四等公(爵)。

D4印章文字解读为:帝某某印。

图5印章文字解读为:帝某某印。

图6印章文字解读为:一等子(爵)某某某某。

图7印章文字解读为:二等侯(爵)某某某某印。

在印章文字里笔者找到了数字符号,破译出了帝、王、公、侯、伯、子等官爵;又考察了印章文字的“契”字,“契”为刀书,与伏羲书契吻合。由此推测,印章文字可能是远古的伏羲书契。

二、 哈拉帕与《山海经》之“帝之下都”昆仑虚关系考证

《山海经》到底是不是信史?笔者认为是信史。《山海经》记载起于太昊伏羲,至于夏末,乃巫家秉图直言。到了周朝,《山海经》被道、儒两家据己所需,解读得离奇古怪。有道是:巫言皆实,道言皆玄,儒言皆高尚。

《山海经・海内西经》这样描述昆仑虚: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过毕方鸟东。

《山海经》乃是述图之书,述图者所处的朝代,叙述选择的起始坐标肯定不同,这也就造成昆仑虚位置不确切。通过阅读以上文字,还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一,昆仑虚是“帝之下都”;其二,昆仑山是黄河、印度河、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众河之源;其三,昆仑虚有发达的农业、高大的城池和众多的人口;其四,昆仑虚附近有羽民国和毕方鸟两个国家真实存在。下文对以上四个结论逐一考证。

(一)昆仑虚是“帝之下都”

《山海经》里面所说“帝之下都”,其实可以理解为“众帝之下都”。翻开《山海经》,可以看出描述最多的就是太昊伏羲和他的子孙。为什么《山海经》偏偏从太昊伏羲记起,难道伏羲以前没有历史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伏羲开创了新纪元。因此《山海经》始记于伏羲。

从《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述来看,昆仑虚始建于伏羲,鼎盛于黄帝。这期间的帝鸿、后稷、八世炎在此居住过,因为帝鸿后裔白民国、后稷的姚虚、炎帝的子孙共工及尧、舜、禹、夏启都记述在《山海经》的南经、西经或北经的西部。直到商汤伐夏,还“始居夏社”。可见,昆仑虚是“众帝之下都”。

我们现在公认的黄帝纪元是用道历计算来的,黄帝元年为公元前 2697 年。但笔者认为不可信。按《竹书纪年》推算的黄帝元年是公元前2402年。

按照黄帝袭炎帝,炎帝(八世约520年)、帝鸿(一世约70年)、帝俊伏羲(一世约70年),推算出伏羲离开昆仑虚,来到中原的那年应该是公元前3062年。这一年就是《山海经》记述起始时间。由于记述《山海经》的人都出生于东方,没有去过故乡祖地,所以只凭先人的叙述和模糊的记忆,日久年深,竟让昆仑虚成为了传说和神话。

哈拉帕古城遗址,据碳14测定,约存在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这个“建成”两字说明哈拉帕古城的始建时间比公元前2600年还要早。结合相关资料可知,哈拉帕古城遗址范围较大,当时修建哈拉帕古城的工程量浩大,就是现在兴建,也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上古,没有几百年是不行的。姑且把建设工期算做500年,那就到公元前3100年了,也就是伏羲还没离开昆仑虚的年代了。

有人会问,公元前3062年伏羲到东方以后昆仑虚的主人又是谁?笔者认为应是少典氏姬姓,也就是书均,后来的炎帝,历时660年,直至公元前2402年轩辕称帝。之后昆仑虚还经历800年风雨,至公元前1600年以后才为废墟。

(二)昆仑山是黄河、印度河、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众河之源

《水经注》卷1《河篇》说:“昆仑虚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昆仑虚)是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可以看出,昆仑虚与昆仑丘不是一回事,“昆仑丘”可以理解为昆仑山,“三成为昆仑丘”,呈阶梯状。最下面一个梯地“樊桐”可以理解为牧场;第二层梯地“玄圃”可以理解为耕地菜圃和城市,为昆仑虚所在之处;最上面的一层是“天庭”,人类是上不去的。“太帝”居住在昆仑虚。

释氏《西域记》曰:“阿褥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黄帝宫,即阿褥达宫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

综上所述,昆仑山是古代印度河(古称新头河)的源头,在古代西域叫作阿褥达太山。昆仑虚在昆仑山脚下,在古代西域叫阿褥达宫,我们叫黄帝宫。至此推测,昆仑虚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北岸,也就是哈拉帕古城。而哈拉帕古城背后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昆仑山全部范围。

怎样确定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就是《山海经》里的昆仑山?根据古籍记载,相传远古昆仑山有五色流水,也就是有五条不同颜色的河流萦绕着。

《河图括地象》载:“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一城布绕之。”

《博物志》卷1:“昆仑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寻。”

释氏论佛图调列《山海经》曰:“钟山西六百里有昆仑山,所出五水,祖以《佛图调传》也。”

对照古籍的记述,参考地图(见图9),在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周围寻找一下,看看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是不是众河之源。

1.(白水)黄河之源: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藏北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河水出(昆仑)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今新疆罗布泊),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说:“(昆仑)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_。”《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因为河出昆仑色白,又名白水,到下游才叫黄河。

2、(赤水、甘水)印度河之源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境内的狮泉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后,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山海经・海内西经》:“赤水出(昆仑)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淮南子・地形》:“赤水出其(昆仑)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郭义恭《广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水甘,故曰甘水。新头河又西南流,屈而东南流,径中天竺国。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故名之为中国也。”

文中的新陶水、新头河中的新陶、新头都是印度的谐音。《广志》的作者郭义恭,是东晋人。既然他说那时的古印度河流域有服食与中国相同的人,也就是说,在东晋时(317~383),还有伏羲后裔生活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

3、(洋水、黑水)恒河之源

恒河发源于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加姆尔的甘戈特力,注入孟加拉湾。

《山海经・海内西经》:“洋水、黑水出(昆仑)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这里的“羽民”就是羽民国,也就是“二八神”为帝司夜之野。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释氏《西域记》说:“恒水东流入东海。盖二水所注,两海所纳,自为东西也。”文中的“二水”当指恒河和印度河,恒河流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即“两海所纳”。释氏《西域记》又说:“新头河经Y宾、犍越、摩诃刺诸国,而入南海是也。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萨罕。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

此文说恒河上游有遥奴、萨罕、萨罕三条支流,“俱入恒水”。在《山海经》里面只记述了洋水、黑水两条支流。与现在恒河源头,支流众多吻合。

4.(青水、弱水)雅鲁藏布江之源:

发源于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入印度叫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汇流,注入孟加拉湾。

《淮南子・地形》说:“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山海经・海内西经》记:“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羽民国在其(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按上文所述:羽民国是毗邻毕方鸟国的,都在海外西南角。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

这说明“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最后都在同一个地方

“南入海”,这c恒河和雅鲁藏布江汇流入海的地理位置一致,最后都流入孟加拉湾。

笔者把《山海经》和古籍上河流名称与现在河流名称列成对照表。

图9就是哈拉帕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它和《河图括地象》里记述的一模一样:昆仑山出五色水。尽管笔者只列出四条河流,但因为恒河的源头是有两条河流,即洋水、黑水,算起来也正好是五条河流。

(三)昆仑虚有发达的农业、高大的城池和众多的人口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述得极其详细:农业之发达,土地之广袤,“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建筑规模之浩大,楼台庭宇之奢华,“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人口之众,“百神之所在”。解释一下“百神”,并不是几百个神仙。上古的神不是《封神榜》里的会上天入地的神,而是帝加封的掌管农业、牧业、山川、海河、子民、巫史、工巧、军事等的各种官员,如“王、公、侯、伯、子”以及“巫、祝、史、山神、风神、海神、河伯、雨师”等。每一个神都掌管很多人,“百神”是肯定掌管很多人。

昆仑虚的繁盛景象,结合图10哈拉帕古城遗址的照片,可以看出和《山海经》中描述的一样壮观。

(四)昆仑虚附近有羽民国和毕方鸟两个国家真实存在

《山海经》里还记载了一件与羽民国有关的事情,读者可以回头看图8里面的最后一枚印章。参照《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文中所说的羽民国就在毕方鸟国的西面,是《山海经・海外南经》里面从西南角向东南角排列的第三个国家,毕方鸟排列第四。上面的这枚印章出自于哈拉帕文明,这不能不让人与《山海经・海外南经》的“二八神”联想到一起。

第11篇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事实上写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并不难,我们一起来写吧!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一这学期,我读过许多书,但是在这么多的书中,唯有《儒林外史》使我记忆犹新,书中的故事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他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并通过用生动的形象,去反映了末期社会上的不好风气,同时也揭露了当时反动统治的罪恶,还揭露了一些读书人的卑鄙手段和作为,可以说是可笑,可鄙,甚至于恶急的地步。

虽然《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讲了一些腐朽之士,但是文中也讲了一些文雅令人佩服之士,如王冕,萧云仙等等,其中我最佩服王冕,因为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母亲只得让他去给邻家放牛。懂事的王冕了解家里的情况,便答应下来。他每天都去放牛,一直到长大之后,他学会了画荷花,才靠画画维持家庭生活,但他一直在为穷人作画。后来,有一位官府的人请他作画,他犹豫再三,才勉强答应。……就是他这种孝顺,懂事,洁身自好,不畏权贵的精神,就如他在《墨梅》中所说:“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他这几种品德不正是我们给学习的吗?从小体谅母亲和家庭的难处和细想,遇到困难时,应该坚强起来,不应该贪图富贵,对那些无耻的人,应该敢于去职责教导。面对有困难的人,应该去帮助他们给予鼓励和爱心给他们。正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本书十分精彩,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也来读读这本书。

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二记得还是二十多年以前,那是一个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暮春天气,风和日丽,惠风和畅,我们一行文学爱好者来到了安徽全椒,前往瞻仰“吴敬梓纪念馆”。

位于全椒县城城郊的“吴敬梓纪念馆”颇具规模,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青瓦白墙。吴敬梓的塑像矗立在大院中,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给人以睿智沉稳的感觉。当步入展览厅,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是,展柜内陈列着多种版本和多国文字的《儒林外史》。吴敬梓所撰写的小说《儒林外史》,竟然被翻译成英、法、德、意、俄、日等多国文字而在世界上广为传播。由此,足见《儒林外史》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和深远。在没有来到全椒之前,对于这一点,我是不敢想象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我所喜欢阅读的古代小说。初次接触该书,是在青年时代。没有想到的是,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如今已是年逾六旬的我,依然对此书爱不释手,经常翻阅不已,咀嚼品味,感慨良多。

《儒林外史》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毒害 和腐蚀。真可谓入木三分,鞭辟入里。“范进中举”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读了这节脍炙人口的描述,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免心生凄凉之感。没有想到封建时代的科举八股对文人的侵蚀竟是如此之深。范进原本是一个落魄书生,苦读数载,不见出头之日。有朝一日中了举人,极度兴奋之际,竟被一口痰迷了心窍,在大街上拍手顿足高叫“中了!中了!”疯疯癫癫,傻傻冒冒,出尽了洋相。后来,被杀猪匠的丈人狠狠打了一巴掌,方才清醒过来,恢复了理智。他的丈人老儿却因此后悔不已,说是用沾满猪油的手打了文曲星是会遭报应的!

《儒林外史》对封建文人吝啬、贪鄙、自私自利本性的揭露也是不遗余力、力透纸背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就是不肯咽气。他的舅老爷问他,是不是还有二百两银子没有说出藏匿的地方?他摇摇头。他的亲弟弟问他,是不是还有二十亩地契没有交代?他也摇摇头。只有他的小妾知道他的心思,问他是不是油灯灯盏里面点了两根灯芯太费油了?他终于点了点头,待小妾剪灭一根灯芯以后,他方才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严贡生坐船回家时,船家因腹中饥饿,吃了几块他放在船舱中的云片糕。他硬赖人家吃了他价值连城的高级补品,大骂而特骂,高低不肯罢休,非要送官处理。结果被他赖去了船钱,方才骂骂咧咧上岸去了。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也描写了他心中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王冕在他的笔下,就是一个嵚崎磊落的人。王冕是放牛娃出身。他发奋努力,勤奋好学。利用放牛间隙,在湖岸边写生绘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磨练,他画出的荷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深得大家喜爱。左邻右舍都愿意掏钱买他的画,王冕因此也有了打理日子的本钱。后来,王冕终于成为一代名人。这与他勤勤恳恳刻苦耐劳的品质是分不开的。我切切记得,关于王冕的章节选入了我们中学时代的课本。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至今不忘。

在吴敬梓纪念馆细细观赏,浏览徜徉。我注视着吴敬梓高大的塑像,心中默念,这位文学前辈给后人留下了多多少少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啊!给人以启示,予人以深思。

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三《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心中只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只有极少的官是清官。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写了元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给他几钱银子,还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12岁,就对天文、地理、经诗、了如指掌,无所不通。

一天雨后,王冕来到湖边,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一看从此对画画感兴趣了,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就像是湖里长的。路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长大后,朝廷让王冕当官,王冕执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觉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污。有的古代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考到白发: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为金钱,不为财富,这是一般人无法控制的。

今天,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使我深有感处。是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书的!

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四《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在这部蔑视一意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著作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科举制度的贪腐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诸暨县一个乡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贫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却勤奋好学,用每日攒下的点心钱买书看。由于王冕聪明勤勉,又博览群书,还画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县内的名人。他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会稽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对王冕大加赞赏。

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才是本书的主旋律。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范进去乡试,因没有盘费,与丈人商议,怎料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还说他“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把范进骂得“摸门不着”。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无米,母亲让范进抱母鸡上集市卖了换米。这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市上被找了回来,得知消息后,竟然高兴得疯了。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疯病。转眼的工夫,范进时来运转,财源广进,连胡屠户也一反常态,称他为“文曲星”,称赞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这个故事极力讽刺了范进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胡屠户那趋炎附势、“变色龙”的性格特征。

在《儒林外史》中,还塑造了很多同范进一样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着官府旗号让大家把钱财交公的王惠,再如为功名不择手段,恩将仇报,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其实他们都是腐朽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呀!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儒林外史初中读书笔记五那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能够请人代考,能够行贿,能够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样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那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就应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到达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第12篇

——读国稳社评论文集《彼岸的芦苇》

陕西西安周至职教中心 笔名:纪昀清 原名:纪堪迎

邮编:710403 电话:

《彼岸的芦苇》是我县评论家新秀国稳社的第一部评论文集。这部评论集包括“书与人”、“秦之声”、“序与跋”、“编与读”、“听与说”、“附编”六辑。除了“听与说”是其在某些座谈会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稿和“附编”是张兴海、何群仓等著名作家对他的评论文字而外,前四辑主要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

读罢他的评论集,我感慨万千:作者好读书,读书之多,是我所不及;作者爱读书,读好书,部部经典是我所不及;作者善思考,勤写作,精评论,且大量评论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是我所不及。( 散文网: )

他的评论涉及面极广:第一辑“书与人”中包括余华的散文随笔创作、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残雪的《残雪散文》、张抗抗、孟晖及徐小斌的“名家漫步艺术殿堂”丛书、曹文轩的理论专著《小说门》、周一良的自传《毕竟是书生》、徐光和嵇箫桐合著的《教育无痕——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感悟》、余杰的随笔集《老鼠爱大米》、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唐弢的《晦庵书话》、丁言昭编的《郁达夫日记》、沈昌文的随笔集《阁楼人语》、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等小说创作;第二辑“秦之声”主要包括叶广岑的《梦也何曾到谢桥》等家族文化系列小说及其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张兴海的长篇历史小说《圣者老子》、何群仓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赵丰的散文集《秋天备忘录》等;第三辑“序与跋”包括张芳红的诗集《花开的声音》、肖平的《肖平油画选》、何俊峰的散文集《故乡听雨》、惠智勇的诗集《峡谷履痕》、李志健的诗文集《人生履痕》;第四辑“编与读”主要包括“关于李明涛及其散文”、“关于景卫平的散文”和赵永武的短篇小说《离婚女人安小雅》等。

在作者所评论的诸多作家作品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四位:

第一位是叶广岑,之所以对叶广岑印象深刻,是缘于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前两次提及都是在第二辑“秦之声”中——首次提及是在《情绪-情感-情调-情境——读叶广岑家族文化系列小说》一文中,第二次提及是在《像大山一样思考——读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一文中,第三次提及是在第五辑“听与说”——《向叶广岑这样的作家学习什么?——在中国作协调研叶广岑挂职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读罢这些评论文章,我才得知著名作家叶广岑曾在周至县挂职县委副书记八年时间,而她的散文集名作《老县城》就是在挂职期间写成的。为了写作,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至今未婚。《老县城》其实就是以“周山至水”为背景写成的长篇生态文化散文札记。为了这部札记,叶广岑先后两次扎进深山,体验生活。国稳社在《像大山一样思考——读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一文中写道:“全书分为《傥骆道》、《老县城》、《土匪们》、《老百姓》、《大熊猫》、《华南虎》、《众生灵》、《山与水》、《保护神》9章,以23万字和数百幅图片的篇幅,再现了迤逦的自然山水、古老的人文胜迹,为读者展示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质朴的山乡风情。”并高度评价说“长篇地域文化札记《老县城》的出版,填补了空白,弥合了遗憾,使周山至水不再沉寂。在作家叶广岑之前,似乎还没有人这么系统地、历史地对这片净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深层次的挖掘。”

另外作者还在《向叶广岑这样的作家学习什么?——在中国作协调研叶广岑挂职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对叶广岑的精神力量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说“拿叶老师来说,她所经历的苦难,她所遭遇的坎坷,她成名前的默默耕耘精神,她抵抗风雨的心理成熟度,她生活中的人格完善度等等,我们具备吗?特别是她的坦然、大气和包容,我们具备吗?所以我们没能取得她那样的专业成就,是很自然的,也是公平的!......然而她带给大家的,却是一种氛围、一种气场、一种标杆、一种力量。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作者读书时的思考,也是我之所以记住和敬佩叶广岑的真正原因。

第二位是何群仓。之所以记住他,是缘于自己与他有过两面之缘。他是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时自己经熟人介绍,想加入西安市作家协会,就先后找他两次,为的是让他在《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登记表》上签字。首次找他,他没签,缘于我将表填错。第二次又找他,他不仅爽快签了字,还给我做了有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理论指导,令我感恩不已。没想到,何老师的名字却偏巧又出现在国稳社的评论集中,且国稳社还对他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先后做了两次评论。首次评论是在《身份政治语境下的乡村叙事——评何群仓长篇小说<路上有狼>》一文中,紧接着是在《生死绝恋中的人性悲歌——关于<路上有狼>的文本细读》一文中。然而首次评论令我印象最深。在首次评论中,作者从“时代特征”、“地域特点”、“人性特质”、“戏剧特色”四个层面,对《路上有狼》从宏观角度做了精准的解读和评论。特别是“地域特点”部分的解析,令我印象颇深,尤其是小说中富有地域特点的语言举例,我都摘抄了不少,因为这些语言就活生生存在于我们身边,而我却不曾留意,更不曾将其用在写作中。然而这一点,却被国稳社发现,并在作品中加以评论,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尤其令我汗颜的是,让我心怀感恩的人的作品,我至今竟然还没读过。然而国稳社却不惜笔墨对其作品精读细剖,令我备受震撼:我现在读书,难得有这种思考,这不能不说是国稳社给我上了很好一课。

第三位是张兴海。记住他,早在上高一时。那时,我在周至中学就读。学校聘请张兴海来校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他的成名作《死囚车上的采访》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白一凡老师推荐的。我记得很清,白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本书写得很不错!”。这就是张兴海给我的初次印象,然而却由于白老师,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又令我意外的是,却不巧又在国稳社的书里见到了他。这就令我倍感亲切。于是跳跃式地就将书翻到了《水的诗学——长篇小说<圣者老子>意向解读》中。作者在该文中说“在结构原则上,《圣者老子》是一部不以故事见长、不以情节取胜的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可以当作小说来阅读,随时翻览、随时中断,不会影响阅读效果。它的理想读者,更在乎的应该是其中丰沛的艺术含量、繁茂的文化元素和频密的意象安排。”尽管这部小说,我也未曾读过,但作者精准的点评,已经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

第四位是惠智勇。记住他是缘于他就在我身边。惠老师几年前曾担任周至职教中心政教处副校长,当时也是我的领导。他爱文学,也爱写作。曾自费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一本诗集。而《峡谷履痕》便是他的诗集。当他好心好意将自己的这两部呕心之作免费赠送与我的时候,我只是随便翻翻而已,至今都未曾读完过。意想不到的是,国稳社却在《生活的歌者——惠智勇诗集<峡谷履痕>》一文中,对其诗作进行了精到的点评,还以诗集中《致爱妻》、《山村的石磨》和《山村剪影》为例,加以分析解读,并中肯评价说“他的诗,是其生活经验的高度浓缩,是其生命阅历的诗情观照,是一些十分质朴、非常结实的文字记述。”

现在细细想想,惠老师其人其作,果不其然。然而让我重新重视和认识惠老师的,却是国稳社的这部评论文集。

最后,他在文末除了对惠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外,还对其提出了切中恳请的建议:“智勇有他的使命——教书育人,有他的岗位——教育行政管理,在尽好各种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还秉持浪漫的诗心,可见他不是以此来装点门面闹着玩。既然有志于此,不妨沉浸古今中外诗史长廊,在经典的浩瀚汪洋里涵咏、揣摩、赏析、取法,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努力写出更精粹、更含蓄、更富诗意的精进之作。”

难怪,国稳社能够成为西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从他恰如其分的评论性文字中不难看出其高洁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