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活动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时间:2022-06-25 19:58:02

体育活动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1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革方案,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地开展、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文明病,人类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青少年的健康及意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十分重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响亮口号,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身体提出要求,也为全民健身提出了目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市在校大学生随即选取150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遵循社会调查问卷原则,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50份,回收率95.5%,有效率93.5%。

(3)访谈法

通过与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搜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

(4)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高校的体育设施以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并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论文的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较成熟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指导和培养,特别是对体育的本质与价值有积极和正确的认识,会对其享受运动的权利意识、对运动快乐的体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使学生成为主动从事体育运动的实践者,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精力旺盛,除了上好体育课,还需要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来满足其爱好与需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调查显示,有40.3%和45.7%的男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有32.1%和49.3%的女大学生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尽管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所谓”和“不重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6.3%,但从以上结果总体反映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对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指学生们切实参加到活动中的主观因素,通俗的讲就是他们为什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消遣娱乐、体验体育乐趣,同时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健美减肥,扩大交际等相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在缓解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同时在体育对身体自我形象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升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体育锻炼功能的多元化正在逐渐被了解和认可。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比较客观、全面,有希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上和男生略有不同,有72.3%的女生偏重于形体健美,而有76.5%的男生偏重于强身健体、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这说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有了明确的目的大学生就能更踊跃地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2.3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且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也不愿意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学习任务重、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和缺少指导等,特别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上网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使其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运动,另外还有部分人体质弱,技术差,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怕丢人”的思想,形成心理压力,致使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一项喜欢或擅长的运动项目,更谈不上什么喜爱了,影响了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逐渐降低。对体育的热爱作为体育锻炼的动力,与学生的体育需要密切相关。直接的体育需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本身的吸引力,间接的体育需要强调的则是体育锻炼的意义与效果,二者都是产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可见,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运用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教育,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从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3.结论

(1)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较明确,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其中男生好于女生,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不参加。

(2)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学习和就业压力过大、体质弱、技术差,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参考文献: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2

二、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论文

以前,大班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距离是60厘米,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容易达到的要求。但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三、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还是举前面的例子,如果以12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同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四、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教师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五、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六、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言语。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语词,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由于体育活动场地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3

一、围绕目标,全面育人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实施了《1·10工程》,即一个教师,承包10名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既管智育,又管德育、体育诸方面。从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年龄特点等都管起来。这样既密切师生关系又提高对学生管理的效率,一改过去班主任管学生,任课教师管教书的脱节倾问,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为使此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采取逐级负责的措施,学校同年级组签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责任书》;年级组再同教师签订《1·10工程承包合同书》;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按照有关监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

在管理育人方面,我们确立了“三级负责,四级管理”的体制,即:学校要对地县领导负责;处室、年级组要对学校负责;教师要对处室和年级组负责。四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处室和年级组的管理,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负责与四级管理相互依托,互为配合,其目的只有一个----管理育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们从校园的环境、服务的范围、食堂的质量、教职工态度等方面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学的服务宗旨。对此,我们先后办起了包括百货服务部、粮油服务店、蔬菜服务摊、洗衣房、电话厅、小吃部、洗澡塘等一条龙服务小区,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为学校全面实行“小环境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我们狠抓服务意识观念的更新,扭转过去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前勤赚钱后勤花,没有钱了苦大家”的不合理倾向。倡导优质服务,注重服务育人,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促常规。

为了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又想方设法投资三万余元,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大搞了绿化、香化和美化。新栽木槿、垂柳、桐树200余株,桧橡60余盆。新增黑板专栏12块,刷写标语二十余条,粉刷树木500余株,招宽道路50余米,更新宣传报道设备一套。从而使校园呈现出清新芬芳的气象和浓郁甘醇的文化氛围。本学期,新建的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解决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为我们真正实行“高层次开放,小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特色,“五教”并进

“五教”即五个场所的教育,它包括“门口教育、课堂教育、操场教育、宿舍教育和饭场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这五个场所是学生最集中,教育最直接的地方。管好这五个场所,将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有着主导的作用。

门口教育即对学生每天上下学进出校门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改革了过去的值班制度,采取领导、教师和职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要求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教师职员参加,在学生到校和放学时于门口接送学生。借学生上下学之机,施行相应的教育。

课堂教育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要求政、文、史、地等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教材特点,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无阻。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则要联系实际,保证“一分钟德育渗透”的真正落实。要求教师做到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能落实,在效果上有收获。并规定了“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要求教师不但在业务上精,而且要在思想上红,德育上优。依此评定教师晋级、评模、评优。

操场教育即对学生每天的两操一活动和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国防教育等。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上操、上体育课和下午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我们要求学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做到严格要求,训练刻苦,从而磨炼其意志,增强其体质。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4

1.1、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聋生对社会的认识

许多聋生心理疾病的产生都是因为缺少跟外界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认识,他们把社会想象的丑恶,从而不敢对社会进一步的产生认识。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多亲近大自然,有利于培养聋生对外界的认识,使他们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眼睛看见的美丽景色变多了,大脑的思维就会变的更加活跃,他们长时间禁锢的观点自然而然就会瓦解,并对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1.2、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聋生的自信

增加体育活动会促进聋生心理对于自我的认识。很多聋生在心理上因为听力的损坏和正常人的生活有差异而导致他们自卑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消极,缺少真正的自我认识。当一个人缺少对于自我的真正认识之后,他们就会变的不敢和外界沟通。但是在体育活动中,聋生可以忽略到听力不健全的问题,在其他事情上能做到比正常健全人还好,他们可以去帮助正常人并从中得到人们的肯定。从别人眼里得到的赞许有利于聋生增加自信,只有心理更加自信,他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去和别人交流沟通,更加想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感情。渐渐的他们能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找到自己的强项,找到自信并且认识到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终究会给你留扇窗的道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造就一个良好的循环。

1.3、体育活动有利于聋生提高自身的品质

我们都知道,能从事体育活动的人身上都有着一种不可多得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对于聋生而言,天生的残疾让他们在心理上就缺乏这种品质,做事情没有耐心,容易焦虑,这都是和品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多增加户外的体育活动可以让聋生真正认识到,除了自己的听力残疾之外,身体各部位的机能都与正常人无异。体育活动能培养聋生不轻易放弃的精神,有利于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渐渐的他们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能量远远出乎自己的意料,聋生们会变得想要挑战,敢于尝试、敢于前进。基于热爱的前提,就会愿意遵守自己热爱方面的任何规则。体育活动里的规则能缓解聋生易暴躁的情绪。让他们懂得世界无规矩不方圆的道理。

2、体育活动特有的情感拓展

2.1、缩减消极心态

经由体育锻炼,激发出来的健康情感,密切关联着乐观心态。调研结论表征着:若在很长时段内,聋生缺失了应有的体育锻炼,则很难培育出乐观倾向下的健康性格。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培育出来的积极情绪,能克服掉潜藏着的自卑等。例如:在年度以内,院校参与这一区域范畴内的篮球比赛。聋生若参与这一竞赛,则能调动起乐于交流互通、乐于进步的认知及精神。

2.2、化解掉抑郁心情

现今时段内,竞争凸显出日益剧烈的总倾向,考验着多层级的心理素养。聋生存在特有的听觉障碍,他们潜藏着的抑郁心情,会超出社会以内的其他群体。对聋生表征出来的抑郁症,通常依循药物治疗及关联着的心理疗法,但没能获取明晰的成效。这时,可以添加平常的锻炼,作为辅助特性的治疗路径。体育活动被划归成有氧运动,这种运动能协同聋生化解掉中轻度这样的抑郁表征。指引聋生去参与,能克服掉抑郁及低沉这样的心情。

2.3、增添果敢及坚韧

聋生拥有了很坚韧的自制,就能维持住充沛精力,保持高层级的毅力及品质。平日以内的体育活动,能锻炼出很坚韧果敢的独特素养。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对特有的个体素质,会凸显出挑战性。面对突发特性的挫折,只有勇于去解析及面对,才能获取这一范畴的竞争胜利。聋生经由这样的锻炼,能自觉去管控自身意志,克制住情绪范畴内的冲动,学会依循规则去竞争。遇到突发特性的情形,也能审慎冷静去面对,做出果敢决定。这样的素养,是体育培育出来的独特素养,有利于促动全面性格的渐渐形成。

3、通过体育活动在培养聋生心理素质的前景

综上所诉,我们明白了增强体育活动对于聋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多么的重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相继重视到了体育活动对质直接影响着体育的教学工作,两者关系紧密,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发展,目前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训练、组织、创造以及职业修养等能力,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体育人才,导致如今大学体育教师素质都比较低下,因此日前各大高校要想深化改革体育教学的模式,就必须先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相关的制度,定期的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等。为以后体育教学的改革建立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但对体育的教学质量有所推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错误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只有保证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才能够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尽最大的可能发挥体育在教学中的力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4、结论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5

摘要: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

 

一、引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在高校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以及大学生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师生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转变,现在浙江省部分高校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很少有同学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是在参与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学习,也出现诸多偷懒逃避的现象,学生参与锻炼更大程度上仅是为了满足学校提出的要求与任务,并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有很多学生因为缺少锻炼或不参与锻炼而体质虚弱、学习效果差。结合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确立正确、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措施。

二、相关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

笔者通过互联网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研究论著和学术论文,及时了解了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向丽芳在《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一文中指出:“体育行为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实现体育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刘一民等在《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确认体育态度决定了体育行为。赵萌在《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研究》这篇文章中提出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有主观思想倾向、体育锻炼行为实施状况、体育锻炼外在因素、体育锻炼择项、体育锻炼择项的主观思想这五个方面的取向。金健秋等认为体育行为是人与体育发生联系时的综合性表现特征,它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侯乐荣在《体育行为的特征及其发展》一文中认为体育行为具有目的性、持续性、可塑性、规范性、主动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对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指导人们实践,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预见和控制有害的行为,引导和激励积极的行为,从而增强人民体质,改善人际关系,使体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有几篇分析影响学生体育行为因素的文章,大多是阐述学生的主要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其本身的体育行为选择有了很大的影响。从搜索的相关文章的来看,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相关的论文从体育行为的根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来讨论大学生如何来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这些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丽水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宁波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城市学院、台州学院、浙江林学院等六所高校的男女学生各70名,共84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杭州市周边地区的在校的学生参加体育行为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研究论著、书籍和学术论文,涉及领域主要有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行为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及时了解相关研究进展,提高了认识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的要求,设计问卷的内容,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试图就目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12份,回收率为96.7%;实际取得有效问卷为781份,有效率为96.1%。

3.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调查问卷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找出影响大学生们体育活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1.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的情况

表1 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的情况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7

如果你是,那么你会加入体育博客圈吗?

你会为姚易大战造势而上网发帖吗?

你会上网“晒”自己的球鞋涂鸦照片吗?

你会在线看赛事直播参加团体讨论吗?

你会参加体育品牌组织的网络活动吗?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2008年5月由CIC的2007年第四季度体育行业网络口碑白皮书用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CIC基于200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由296,017名独立发帖者在中国大陆体育相关论坛(BBS)中所的4,311,758条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中国网络社区(论坛和博客)体育行业网络口碑进行总览,也为我们展现了体育网民丰富独特的网络文化和体育品牌营销的新方向。

体育网络文化,天天新鲜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8年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12亿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有7460万用户经常使用网络论坛BBS,他们通过论坛、博客和视频分享等网络渠道分享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讨论以及相关多媒体信息,形成网络口碑,并积聚了消费者自己的影响力。CIC体育行业网络口碑研究采集了2007年第四季度期间发表的430多万条讨论帖,从中发现了体育网络正在兴起的丰富而独特的网络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达了体育爱好者对于体育运动的激情和热爱。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1.网民自创的独特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如,非常喜爱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人,可称为“某蜜”,比如:姚蜜。相应的,那些经常刻意批评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人,可称为“某黑”,比如:姚黑。

2.体育运动爱好者借用品牌资源自创作品。体育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地借用品牌资源自创作品,如对品牌口号或是广告片进行二次创作,对球鞋DIY,尤其是球鞋涂鸦,来展现自我独特的创造力与个性。

3.“我秀”流行于网络体育爱好者中。热情的体育迷们越来越乐意在BBS之类的网络社区中通过“秀”或“晒”自己的体育运动收藏来展现自我。

4.体育网络社区中许多有趣而独特的元素成为受网民欢迎的网络文化。如由品牌、网站或体育爱好者制作的E-Zine(电子杂志)、由一群富有激情且专业的体育迷组织的体育比赛“线上直播,团体讨论”活动和卡通体育博客圈、运动员博客圈以及体育服饰博客圈都成为网民广泛使用的表达体育热情的平台。

品牌营销如何借势体育网络文化?

网民对于体育、网络口碑体育文化及品牌的热爱与激情为品牌提供了了解消费者和青年文化的窗口,这些可以成为品牌宣传信息与沟通消费者的载体。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1.新产品和营销活动可引起品牌讨论量变化。从2007年第四季度讨论提及率前三位的品牌周讨论趋势可以看出,当品牌有官方图片,或者活动的前后一周,论坛的帖子发表数量达到峰值。例如,耐克新品篮球鞋的上市以及阿迪达斯和锐步的营销推广活动都引发了积极的网络讨论。

2.体育爱好者论坛的论坛版主、管理员合作是帮助品牌和网络社区建立联系的一种途径。与门户网站或专业体育社区网站相比,体育爱好者论坛(球员/球队粉丝俱乐部)更为活跃,他们的发帖量比其他两类论坛至少多一倍。这些论坛的版主不仅仅是论坛中最为活跃的发帖者,还拥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同时对于论坛中的其他发帖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体育品牌启动富有创意的、用户创造型的体育产品营销活动吸引积极网民的参与。如耐克在中国的“Nike iD”产品供客户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球鞋,美津浓“乒乓鞋涂鸦”邀请网民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设计球鞋,就是品牌如何有效利用消费者网络文化的例子。在中国,球鞋收藏者和其他球鞋爱好者很早之前就开始上传独具自我个性的球鞋 DIY照片。品牌可以向其消费者学习,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更有效的产品设计、活动策划和目标消费群的选择。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8

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操场上的那种生龙活虎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曰“枯躁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C,X=成功,A=勤奋,C=?,B=体育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体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改变观念。在不少体育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头脑里,似乎语文、数学等学科是文化课,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体育理论课则无须讲究教学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体育理论课也有它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理论课,那就不单要精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上得满堂生辉出彩。

总之,体育理论课的功能,已为大家所识;上好体育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本文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在“怎样上好体育理论课”问题上,引出更多更好的交流与研讨的文章来。使体育课论课在认识与实践上,“更上一层楼”。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二元关系论;成人体育;主体性教育

二元论的身心观要么组视身体和一切身体活动,要么极端强调身体活动和机械训练。理性主义二元论把人的理性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心灵可以统摄身体、支配身体、塑造身体。心灵居住在身体之中,指挥身体的活动,就像用线指挥着一个木偶。按柏拉图的说法,理性可以随意塑造身体和身体的活动。按笛卡儿的说法,感官一端有细线,细线的另一端与脑内的某些孔道相连,外物刺激感官,拉动这些线,从而拉开道口的活塞,让灵活精气带动体内流质从脑内注入肌肉,产生肌肉动作。所以人只要通过沉思、内省就可以产生一切精巧的动作。而身体的锻炼实质上仅仅为了保持基本的健康状况,以为人的心灵活动提供一个前提和场所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人的理性是身体的主宰,但身体的活动只与人的低级欲望相关,与人的理性无关,它对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不产生任何影响。理性二元论重视心灵,忽视身体,把身体锻炼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认为不能过度。如果身体过于活跃,就会变成精神活动的一种干扰。

一、二元论的思想传统

基督教与工业化所留下的遗产是思想和文化中的两极对立:身体与灵魂、身体与精神、物质与精神、欲望与理性的对立。这些分类不仅适用于社会,而且也是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式。社会学思想就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有身体: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因为他们能思维。

自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哲学以来,人类一直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此消彼长,人类物质欲望与精神理性互比高低,共同演绎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多彩画卷。人类在不断寻找解脱的诺亚方舟。自霍布斯以来的社会契约理论是一个伟大的尝试。社会契约论认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为了维护社会内部的安定,人们之间应当达成有约束力的契约。在契约中,人们放弃某些自然权力而屈服于权威。认为在文明生活中必须有某些基本的限定和禁忌,在社会学和精神分析思想中是主流的观点。

弗洛伊德就认为,文明最初的图腾阶段已经带有反的性质,对选择性对象的限制或许是人所经历的最为激烈的转变。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西方文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准。社会学思想通常建立在双重人(homoduplex)这个概念上,认为个体是社会激情与社会理性的复杂综合。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人是双重的。在他的身上有两种存在:一种是建立在有机体之中的个体存在,因此其活动范围受严格的限制:另一种是社会存在,它再现我们通过观察可以认识到的理智与道德秩序中的最高现实――社会。

米德也把自我与身体严格分离开来。如他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论证到,我们能够明确地区分自我与身体。身体可能在那里存在着,并以知性的方式发挥作用,无须有一个卷入经验中的自我。自我的特点在于它反对自身,使之有别于其他客体和身体。由上可见,涂尔干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以压抑人的欲望为代价来实现社会发展的。现代哲学,尤其是现象学强调指出,传统的身心二分法是虚假的。尽管笛卡儿哲学在作为机器的身体与作为有理性意识的精神之间设置了一种对立,我们还是不能把身体看作是无意识的东西。因为身体既是他者的客体,也是我本人的主体。我既是身体同时又拥有身体,这是一个被体验的身体.因此对我而言,身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在身体与精神之间人为地设置的对立是为了运用理性和心灵来控制我们的手段,是社会权力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使某些人的欲望屈从于另一些人的理性。所以,社会解放的前提是身体及其激情脱离心理和社会的控制。

现象学彻底否定了身心二元论。他们将身体当作本体论的核心问题。马赛尔认为,身体与存在没有偶然的外在的关系,因为身体总是直接出现在体验之中。心理体验与肉体体验是统一的。身体就是被体现,存在就是被体验的身体体现。身体不是一个客体或是一个工具。社会哲学一直有两个传统,第一个将自我、身体、欲望当作价值和幸福的源泉,与社会、技术、理性相对立;第二个传统将欲望、、身体看作是对人的精神生活价值的肯定。社会理论受到文明―欲望对立模式的塑造。贝尔指出,理性和激情的轴线,是哲学产生以来社会理论借以组织其人性概念的轴线。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有必要使激情屈从于理性,日神战胜了酒神。

为了实现理性与欲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身体实践的命题。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寻求解释世界,而问题是如何改造世界。身体实践正是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途径。自然世界被人类活动社会性地构成和转化。人类并不只是将自然世界理解成既定的世界,因为自然总是以文化为中介的。人类所处的现实是由社会建构而成的。马克思的观点就体现了人改造自然世界的视角。人将自己作为自然本身的一种力量对立于自然,为了以一种适应于自己需要的形式占用自然的生产,使胳膊、腿、头和手,他身体的自然力量运动起来。这样,人通过作用于外部世界改变了外部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他自己的本性。外部世界,包括人类身体,不是一个给定的世界,而是人类以劳动为中介通过人类文化得以阐明的历史现实。因此身体及其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个体和群体而言,身体既是一个环境,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我的中介,文化的一部分。身体以活动为中介,成为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结合点,处于世界的自然秩序与世界的文化安排之间的地带。

二、身心二元论思想与成人体育宗旨多义化

每个人或群体当前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都不是在智慧的真空中发展而来的,而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教育经历和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关于身心关系的观念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重视身体活动,或十分呵护自己的身体,那么这种行为一定有它的哲学依据。社会中许多针对体育和竞技活动的态度都来源于人们关于身体和身体活动的价值观念,以及关于心灵和心灵活动的价值观念。

哲学家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关于身心关系的观念几个世纪以来争论不休。这些争论对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人们身体活动的态度也起着指导作用。西方学者费埃斯指出,体育对社会的作用受到社会文化关于身心关系的价值观的制约。如果人们持身心分离论,那么身体就被视为理性的敌人,必然遭受组视。如果人们认为心灵与身体是依赖性关系,那么身体就完全听命于心灵。如果人们用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人体,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就会坚持机械训练。但如果人们认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是统一的,那么身体就会受到尊重和珍视。哲学史上有许多观点支持二元论,即认为身与心是分离的;还有许多观点支持统一论,即认为身与心是整合的。

日本学者佐藤臣彦认为,把体育看作是通过身体或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导致了体育运动的宗旨多义化。其错误在于把身体的教育中的身体这个规定词根运动画成了等号,即身体=运动。通过身体或运动进行的任何教育都成了体育,使体育处于无限定性的迷茫状态,丧失了发展身体的本义。佐藤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过程,教育过程中有被作用项(受教育者)、作用项(教育者)和工具项(运动、知识等)三个基本因素,运动是完善身体的工具。

我们理解佐藤臣彦的观点是,身体是目的,运动是手段,身体的完善是理想的结果。我们认为,把身体与运动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体育中是一种必然,身体在静止状态下的任何改变不是体育的任务,也许是营养、心态作用的结果。

其次,体育功能的多义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在主观上设立某种目的,以便在过程结束时加以评价,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行为,但是身体的活动或运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功能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或意识到与否,它都是存在的。而且,功能与目的一致时,为正功能,但是也存在负功能,或零功能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得不把一切运动的功能纳入到教育的意识之中,成为我们预先考虑的问题。所以通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这一点是客观的。任何教育的影响都是综合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是有利于主观的评价,教育的效果往往都是弥散性、不确定的。

三、身心关系论与成人主体性体育观

在体育思想发展历史上,对身心关系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身体教育观(身体的教育或身体教育在本文中简称为体育):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从本体论意义上,我们认为,主体性的体育必须以身心统一论为基础。体育思想和体育课程中的许多争论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身心关系而导致的。关于体育及其课程的观点,有单功能论、多功能论,有内在价值论、外在价值论,有个体功能论、社会功能论,有学术本位论、身体实践论,等等,这些观点之所以争论不休,都是因为没有理解身与心是完整统一的、一体化的。

通过身体的教育认为,体育有很多功能,主要有四大功能:机体发展、技能获得、认知发展和态度发展。这种体育多功能论者认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人以全部身心投入到身体运动之中,在承受着身体负荷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心理的负荷:在肌肉活动的同时,他的情绪、意志和智力等心理因素对整个人都有直接的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对运动水平和运动技能的提高都有直接的作用。因为人是一个主体,具有自我意志、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受训练的客体和对象。通过身体的教育,其哲学基础为身心统一论。新体育哲学认为,人的身体决不等于动物的肉体,人的身体具有主体性,在人的行为中,身体和精神是同时参加的,必然产生相互影响。这种理论以身心统一论为立论依据,认为身体锻炼可使智力发展,同时使道德、精神发展等统统是可能的,也是体育必须承担的任务。“身体锻炼不仅只是要求肌肉运动,而且同人的身心都有关系,要求智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相应的反映,再考虑对道德乃至精神陶冶方面的培育作用”另一方面,针对身体的教育认为,体育对教育的独特贡献是纯粹身体方面的目的,主要强调机体发展、技能获得。在现代体育术语中体能(physicalfitness)一词包含机体状态和运动技能两方面。这种观点认为,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是体育应该关注的重点,体育的唯一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完善身体,提高技能水平,至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是听任自然,或是一种附加的功能。

二元论认为,身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干扰。它与精神活动毫无关系,使人分心。人有一个身体,他把身体和心智一起带到学校。他的身体不可避免地是精力的源泉;这个身体必须有所作为。但是人的身体活动,并没有用来从事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的作业。教师不鼓励人的身体活动,重视宁静,鼓励沉默,奖励呆板一律的姿势和运动;机械地刺激人的理智兴趣的态度。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儿童运动的本能受到了压抑,他们烦躁不安、不守规矩。在教师眼中,体育运动成为阻碍人发展的干扰因素。

另一方面,有的二元论者承认身体活动是理智活动的一种通道。对必须用心学习的功课,一定的身体活动也是需要的。人的感官是必要的渠道,信息从外部世界通过它引入大脑,成为知识的来源和通道。因此为了维持这个通道畅通无阻,体育必须对肌肉和动作进行机械训练。感官和肌肉的作用,不是作为获得有教育作用的经验的有机参与者,而是作用心灵的外部的进口和出口。孤立的和机械的训练,与人的实际生活没有任何联系,无法引起人的运动兴趣。人又成为被训练、被驯服的客体,不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去。

总之,成人体育课程的主体性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身心二元论强调,身体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展开过程,心理的发展是运动内在价值为本位、新体育课程的共同特征是强调课程所能实现的外在功能。课程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人在运动中全身心地投入,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审美等所有方面都获得发展。人在体育课程中追求的是自主、自由的价值,在活动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生命的价值、运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 课余体育 模式与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上“双休工时制”的实行,大学生们相对可以腾出较多的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课余体育就是他们首选的活动内容之一。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成为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均已认识到单靠1周2节体育课,是无法实现增强体质任务的。课余体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为运动队伍输送后备人才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必须重视学校课余体育工作,并把它列入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的日程上来。本文就高校课余体育概念、课余体育应采用的模式及其作用进行相关探讨。

一、高校课余体育概念分析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的时间里采用身体练习的方式,从事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课外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我国体育教育中,课外体育同样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体育课一起,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相比,它具有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等特点。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课余体育在为学生打好体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培养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由于课余体育既是课余的又是体育的,所以无论从环境因素、教育因素,还是从个性形成的阶段性因素来说,它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在课余体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经验。第一种做法是开展两类体育课程,即在上好每周两课时正规体育课的同时,再安排一课时体育活动课程,并把活动课程列入学生的课程表中,使活动课程在时间上,辅导力量上,运动设施和器材上得到确实的保障。两类课程的互相补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提高。第二种做法是在上好正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开展大课间锻炼的活动,这就是延长课间操的时间,把课间锻炼延长20~30分钟,改变只做广播操的单一内容,增加跑步、武术、跳绳、游戏、健美操素质练习等多种内容,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增加。无论是活动课程还是大课间锻炼,在其组织形式上已出现小组锻炼的组织形式和学生自选活动内容,这是逐步推进我国课余体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是课余体育训练这一过程毕竟属于“课余”的性质,因此,它不同于职业型的优秀运动员训练。由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运动训练在许多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的运行模式。

二、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模式

(一)以依靠大学生自觉性为中心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7~22岁左右,独立性、自制力及自主意识较强。高校校园的运动氛围较浓厚,运动场地、器材相对较齐全,而且高校学生的课程安排灵活性大,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随意性大。那么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管理就应根据上述的特点,以依靠大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体育教师不宜过多直接参与管理,可以通过协助制定适当的目标,建议采取科学有效的锻炼方式方法,提高必要的技术辅导,提供应有的场地、器材以及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等途径间接地管理。

具体做法有很多类型,比如我们可以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巩固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组建和参加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如“篮协”“排协”“网协”“乒协”“足协”“羽协”等。校内进行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可以成立协会和俱乐部,学校应在理论、技术、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加强管理,组织各协会开展形式多样和经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另外,学校体育运动会的设项,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要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体育理论教育

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但对人体科学知识和体育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体育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育认识和体育意识,了解体育活动中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体育煅练与健身的科学方法,教你如何欣赏体育,如何去组织安排体育活动竞赛等。因此,体育理论的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着体育理论教学的目标,任务去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依据体育理论的教学任务、目的,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运动力学的最基本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卫生,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体育欣赏等。因此,在课余时间可采用讲座、讨论、沙龙等形式向学生系统传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保健学、体育医疗康复、自我保护等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引导他们从理论上去了解体育对人们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引进与提高相结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高待遇与高奉献,是三位一体的。所以我们要继续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继续解决好教师住房和工资待遇问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收优秀教师进入人大、政协等各级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还要讲奉献,只讲待遇不讲奉献也是不行的。教师这个词的本质含义,我认为就是“奉献”两个字。为什么大家用很多优美的词汇来赞美教师?人梯、蜡烛、绿叶、老黄牛,都是一个意思,说明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质含义就是“奉献”,如果丢掉了奉献,那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所以,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素质要高,待遇要相应提高,还要强调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学校要大力引用高学历体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尽快改变数量不足,学历不高的状况。还要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支持教师考研究生。每年从事业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组织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积极进行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各高校体育训练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加强与校医院和各生化实验室密切联系,对一些影响和评定运动成绩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以便更好地指导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引起领导重视,加大对科学体育训练的投入,创造出有利的训练环境。

三、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作用

(一)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保证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学校体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目标、教养目标、教育目标、竞技目标、娱乐目标,但课堂教学因为时间短(一星期只有两节课),教学内容杂,针对性差等多方面的不足,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这些目标,课外体育训练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二)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课余体育活动不单纯只是对学生体能的提高有好处,通过课余体育活动,学生的身心健康会获得全面的发展。目前对健康的两种权威解释,不管是健康的三维观,还是健康的五要素学说,概括地说,健康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身心之间的关系。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影响着生理健康。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交友漫谈,不仅获得身体的,同时获得心理的需要和满足。所以,课余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体育活动在育人过程中具有“身心双育”特点,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独到之功。课余体育活动的群体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提高校园文化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投身于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生活,浸染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氛围时,会形成积极进取、发奋向上的情感。同时,课余体育将体育精神与校风、学风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体育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有机成分,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青少年学生最富于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不但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需要娱乐,需要友谊,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要情感和精力的宣泄,而课余体育活动正是满足青少年学生这些精神与心理需要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课余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交往性、娱乐性、互助性、竞争性的功能,发挥课余体育的内在与外化效应,丰富校园文化,体现多样性,创造出紧张严肃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文化氛围,从而满足学生生理、心理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通过课余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化产生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将他们剩余的精力得到有效的、正常的释放,达到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毅.现行高校课余体育的形式与特点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吴长青.课余体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优势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6).

[3]冯喜军.浅析我国课余体育的发展趋向[J].辽宁师专学报,2005.

[4] 张帆.关于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及相应管理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5]杜东照.浅析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王发昌.论河南省高校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几种界定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谓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但细致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

(一)从广义的实践观视角出发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如认为“大学生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以此将其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2]此种划分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也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此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可见此种划分在其层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与此相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以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3]此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较科学的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二)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来寻求概念的界定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此项教育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以及长效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其顺利推进实施。因此,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就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相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李长松,2006年)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关涉到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来,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因而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均肯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了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多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这一教育活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7]。此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的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核心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就有了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域。如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其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说此概念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应然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界定均对这一概念的探析给出了相对各异的标准以及具体的界定类型划分,丰富了后来研究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在正式开始对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至关重要。

二、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名词的构成是复合形式的。在了解与其相关的理论背景基础上对其核心词汇进行有机拆分可以得到支持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换言之,在界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时,首先应该就上述概念的意涵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在遵循词汇群义不断扩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体表述。其次,只单纯的逻辑推演不足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圆满,因为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表述范式所决定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界定,本文将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形塑与整体素质的养成以及教育机制、规律的探求,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与哲学等相关学科视野以求达到界析的综合全面。最后,作为现实层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积极倡导努力下真实开展的一项逐渐扩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入现实层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其理论层面的抽象概括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以往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能动地、客观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0]正是由于实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机制、认识的发生发展验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构成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诸要素以及实践过程、结果均具有客观性,受到现实关系的制约。其次实践活动呈现出自觉能动的特质,实践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人的意志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另外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项实践活动均受到社会现实关系的制约从而使不同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传承累积性以及时代突破性。最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指的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促使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的功能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因此人正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物质世界的,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实践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人的认识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活动从开始便屡屡谋求与其交融式发展,探究将教育要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希冀借助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价值的真实传递,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历史上看,不论西方教育大家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启化之源均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但是从教育的视野中来看实践活动,则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操作学习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3]由此可见,相对于一般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教育性实践更加注重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情境性的体验认知与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因为说到底教育性的实践是一种学习发展过程,较之一般实践活动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参与改造,它更体现在学生于实践学习中实现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行为动机的外化;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深刻的检视主观世界的既有状态,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情境的观察访问以及社会服务学习验证知识理论、培养动手操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生命个体的完善。而这一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教学之中,便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与理论教育(或称为知识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理论的指导之下,将教育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活动成为教育的具体场域以及知识载体。一般说来,传统形态的理论教育将课堂视为教学的唯一固定地点,采取教师-文本-学生的单向度知识传递方式,进而学生也将间接经验的获得作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实践教育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育绝不是取代知识教育,取消课堂对间接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且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同时结合理论形态的教育形式,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真实有效),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静听”的被动接受局面。同时教师也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知识价值真伪与对错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学结果仅有的评判者,而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艺术指导者以及实践教育结果的反思总结者。此外实践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以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教育以“问题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14]。这是一类主要涉及“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理的运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体验等。不同于理论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关涉“是什么”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题、命题等的具体事实为何。同时就其外延来看,实践教育按教学的地点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这三者之中,社会实践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一种类型。

之所以说社会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是课堂与校园实践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为深刻鲜明地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对其具体实践教育程式的验证丰富。相对于课堂实践教育中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育活动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实践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教育强调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现实,是在预先具有设计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情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反思总结的一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过程。它与理论教育以及课堂、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如果说整个教育体系是由两个圆环所组成的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体教育中实践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也非是决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谐式生长。通过实践教育,加深了对理论教育所传递知识的验证,同时成为了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也为实践教育的进行提供了知识心理基础。进一步来看,在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另外两种实践教育形式的延伸与确证,是实践教育中最基本、最主体的存在。而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概念发展的逻辑来看,经过前文对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其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此时便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群组逻辑发展的理论链条之中,找到支撑其意涵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可以在宏阔的视野中审视解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成型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历史脉络。可以说从开始便承担了特定的教育任务,具有专门的教育功能。1984年,团中央在辽宁首次召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口号,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并强调“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实现教育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功效。基于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界定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此定义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问题。强调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形态,并非所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为实践教育的范畴,而是经由指导机构、学校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等综合性的设计选择,以实践活动为实施载体,具有计划性与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不同于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进而反思整合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内化,是一种以直接经验学习、即时信息获得为主的教育活动。再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并在现实层面上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切合社会需求以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而就其外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划分为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实验、军事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强.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法的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体育活动论文范文12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层出不穷,但是与之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宄却比较滞后,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用理论的研宄、市场开发和推广。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和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高度来看,用现代科学研宄的方法,逐步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使人们在认识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演变的规律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启发,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正确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开创未来,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意义深远。

 

1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应具有三性,即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由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各项活动是以健身强体为主要目的。其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①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②民族传统体育是继萌芽体育之后,在古代体育基础之上延续下来的农业时代的产物,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体育传入之前,我国各民族己有的体育活动内容|21。③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体育地区仍在流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都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对于古代典籍或历史文物中反映的己失传的古代体育项目,也应看作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1。

 

2民族传统体育技术分类2.1竞技比赛类

 

竞技比赛类主要指以突出竞技比赛为目的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方式、方法、规则一般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项目特点有所区别,但是均能体现很强的竞技性,也反映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如武术、摔跤、赛马、龙舟竞渡等活动项目。

 

2.2养生健身类

 

养生健身类主要是指以养生、健体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通过锻炼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长寿和健康,创造了许多健身和养生方法。这类项目体现了各民族的养生观念和民族精神。如导引、气功、太极拳等项目。

 

2.3艺术表演类

 

艺术表演类主要以强烈的动感、优美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优美的意境来诠释其特点,给人带来美感,并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舞龙、舞狮、冰嬉等活动项目。

 

2.4游戏娱乐类

 

游戏娱乐类主要以娱乐游戏为主,目的是愉悦身心。根据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特点,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来体现民族风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此类项目不必要求有高超的技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人们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情感抒发的体验,如风筝、秋千、抢花炮等活动项目。

 

3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

 

3.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①民族性与传统性。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民族之间由于历史、宗教、语言、经济、心理因素、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与自己生活情趣紧密相关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长期沿袭的结果,在传袭中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②教育性与娱乐性。自从教育形成独立的体系以后,体育始终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教育中融入娱乐特色,体现以人为本。③地域性与季节性。人们往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地域特点进行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如南方水网纵横是水上运动的用武之地;北方冬季寒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各种冰雪活动的理想场所;山区宜登高,平原好骑马。气候的不同,地域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种体育形式找到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地方。④交融性与渗透性。许多挖掘、整理出来的民族体育项目,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民族传统体育如同少数民族的宗教习俗一样,会受到一定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连。

 

3.2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进行体力、智力、心理活动的特殊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崇仰和价值观念的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是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是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3.3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又不断构建新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而又稳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由此造就了各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风俗习惯、人的社会化方式以及人的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生产、经济、文化的不同,孕育出体现不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瑰宝,同因为各民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大千世界。

 

3.4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简史的追溯

 

①原始社会体育的萌发。从原始群居时代人类的劳动、自卫的活动和地下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找到一些体育活动、器械或某些类似技能最早发源的某些迹象和线索。随着原始人类生存技能的发展,原始体育活动获得了萌发的机会。②氏族社会中萌芽状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石文化”、“峙略人文化”、“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在此阶段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两次飞跃。首先,人们的生活来源由以采集为主转为渔猎为主(旧石器时代)其次,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由渔猎发展为畜牧,由采集发展为农耕(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原始的生产工具、文化、艺术、崇拜和文字符号(结绳记事)有所发展。③夏商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夏朝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时期,生产工具由石器逐步进化为青铜器,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和货物交易逐渐兴起。夏初多战乱,并且形成了当时社会尚武的风气。将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如弓箭和射,转变为战争的武器。新的防御兵器“甲”的出现标志着兵器和战斗技能的新发展。军队普遍使用青铜器——斧、戎、戈、矛、刀等装备。商代后期出现了战车,使长武器得到发展,也出现了战马,并由步射发展到骑射。武器质量和性能的变化,为武勇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④西周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丰富。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西周的统治者提出了“德”与“礼”的观念,主张“敬德”、“尊礼”而且重武。在此思想的影响下,西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新发展,出现了野舞和乡射的雏形。教学内容的六艺中,就有“射御'此外,奔跑、舟楫活动在西周受到较高重视。《易经。周易。序》和《周语。尹逸》从饮食和主静尚俭两方面表达养生思想。有关民族体育方面的活动,除射箭、舞蹈、田猎、跑跳、舟楫、游泳和养生以外,还有角力,以及各种兵器武艺等。⑤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战争促进了兵器的改进和使用,加快了攻防技术的研宄、总结与发展。医学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射、御、拳勇、角力、武艺、奔跑、跳跃、举鼎、拓关、操舟、游水、弄丸、投壶、舞蹈、棋类、牵钩、秋千等。⑥秦汉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共同的文字,划定共同的区域,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秦始皇销毁兵器,严禁民间操戈习武,使秦代体育少了武的色彩,但是角抵的发展使秦代体育娱乐色彩增加。此外,兵器由铜制兵器转为以铁制兵器为主。自汉代起蹴鞠作为练兵的手段,开展较普遍,竞赛体制比较完备。汉代百戏盛行,许多民族体育活动因素始于汉代,如舞龙、舞狮、高跷等体育活动历史相当悠久。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体育的发展。魏、蜀、吴三国统治者,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三国军事对峙的形式,使统治者必须要强兵重武。当时剑师较多,剑法甚精,武艺较高,剑术理论和实践有进一步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角抵、蹴鞠等民族体育活动己经衰弱,而那些为统治阶级享乐的歌舞、百戏、投壶、弈棋等却兴盛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重文轻武的风气形成,压制了尚武图强的正气。道、佛、玄以唯心主义的神学,发展了封建主义的宗教意识,使之为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服务。然而,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范围扩大,技艺有所提高,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⑧隋唐五代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佛教在隋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少林寺僧以健身为目的的角力、腾越和拳勇,与僧兵的军事操练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少林武术。唐朝的强盛、统一和安定,了社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繁多,具有多样化、广泛性和规范化的特点,显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⑨宋元明清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两宋时期,尚武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武艺的发展。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路歧人”、元代戏剧中的武戏矛T十八般武艺”、戚继光撰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作、宋代出现娱乐场所“瓦肆”、宋代的火药和印刷业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兴盛起来。宋代的蹴鞠、击角氇、水球较为流行。元朝时的“诈马”是贵族的赛马活动,明清时期球类运动的形式有所演变,如“竿球”、“冰上蹴鞠之戏'

 

3.5建国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重大措施,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单项运动会,并形成制度。各级民委、体委和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对优秀项目进行了改革与提高;各级民委、体委及学术组织先后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问题。②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实现各民族团结、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做过多次重要指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国家民委曾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座谈会,会议指明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方针和任务。方针是:积极提高、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近代体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6民族传统体育应用理论的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应用理论的内容大体分为(见图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研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学理论的研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学的理论研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学理论的研宄、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开发理论的研宄、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传播)理论的研宄。

 

4结论与建议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三大方面。应用理论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基础,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起源与演变||持点与作用|功能与价值+|传统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系构成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研宄各民族体育现象在中国从古至今发生发展的概况,它不是孤立的只研宄作为锻炼身体方法本身的民族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而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民族体育的全部物质精神财富做综合的研宄。

 

3)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应重视发现、开发、宣传和应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健身、养生养生和竞赛领域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