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版式设计论文

版式设计论文

时间:2022-09-19 20:25:06

版式设计论文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版式设计;图片选择;图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9-02

作为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并称为五大媒体的杂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具备时效性、综合性、集约化等特点的文化载体。同时在版式设计上也日新月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已经不是单调的文字排版,而是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力强、读文又读图、玩味文字时又享受视觉美感的视觉宴席。“精美的图片、华丽的装潢、巧妙的设计、时尚的广告、诱人的话题,个性张扬的主张和充满趣味的引导符号,使杂志更像一件时代的艺术品。”①

图、文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设计构成元素,清朝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称:“古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图文组合是中国古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理念。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中国古代图文形态设计,表现在印章、封面、牌记、纸币、年画、铭记、招幌等方面;中国近代的图文形态则在报纸广告、广告、招贴、户外广告等方面。中国古代的图文结合的设计形态经过文化发展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科技发展和新的理念的指导,发展成了表现丰富、内涵深厚的艺术形态。

如今,在数字时代,以文字为主的杂志,已经不能满足获取大量信息的读者需求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文字了,视觉形象是更直接的信息传播者,无论是电视、多媒体,网站还是报纸、杂志,都大量采用图像信息作用于视觉,使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所欣赏的信息。因而,定位不同、刊有大量精美图片的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助的画报出现了,同时在一些以文字为主的刊物,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设计者重视了。图片将文字表述中的主旨更加直接、形象化地表述出来,使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加深读者的思索,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图片所赋予的审美感受。读图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读者读图需求,大量的期刊、杂志将图片比重日益加强,在版式设计中也突出视觉形象,迎合不同读者的欣赏定位,吸引读者视觉,加强其读者的视觉体验,更加深刻感悟文字的精神内涵。图片的设计还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使单调的文字排版活跃起来,情感化、娱乐化、审美化的设计使阅读成为真正的精神享受。读文又读图,极大地丰富了视觉体验,扩展了形象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提升了审美的品位。同样,杂志定位的受众群体的阅读喜好及阅读方式,也会影响设计者的创作思维。

一、 图片的选择思维

图片不仅仅是文字的图解,更应是文字的共鸣、文字的视觉表达及文字内涵和意境的延伸。

(一)图片是文字内涵的视觉表达

图片应切中文字主题,严格、准确地表达文字的主旨,直接或间接延伸文字表述的精神内涵。如在一本时政刊物中会有大量的关于政治民生类的时效文章,这类文章就需要尽可能地插配能够直观反映文字内容、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用图片本身贴切的画面直解文字所传达的讯息,起到实证作用,加强读者的记忆与理解;同时,应注意这类图片的选择更需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具有新意的构图,以补充此类文章的可观性,从视觉角度加强读者对文字的记忆。从设计方面做到文字与图片完美的结合,加强文章的可读性。如《中国青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出版的专刊封面,在图片的选择上既突出了特大事件的新闻时效性,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民族精神的强大震撼力。

(二)图片是文字意境的延伸

图片不一定是文字的直接阐释,而是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文字所内含的意义,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又是情感化、生命化、个性化的意境表达,亦是精神氛围、意象境界的表达。对于本身具有涤荡心灵、让人感悟的文章,图片的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再是直观地呈现,而需要图片本身就具有让人遐想和深思的功能。它能够带领读者进入文字所不能企及的无限空间,充分引领读者的情绪与想象,调动所有的感知,让读者能够顺利进入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意境,接受文章传递出来的信息,同时感受图片与设计带来的审美享受,从而完成一次愉悦的阅读。

(三)图片是文字的视觉联想

创造性联想有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生存空间。设计者在选用图片时,可以用非常规思考方式,尽情地发挥艺术想象力,在联想的空间寻找创作的契机,形与意结合的联想,为设计者赋予自由设计的想象空间,因而图片选择应重“虚”而避“实”,成为文字联想的延伸,亦是文字表述引发无限遐思的形象表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铺天盖地袭来,读图时代粉墨登场,人们的阅读需求越来越趋于快速化、直接化,瞬息接触、快速获取、片段式记忆成了当下读者在娱乐时间阅读图像的习惯方式。以图片为主体、文字为辅助的阅读方式大行其道,图片及其视觉效果也前所未有地被推向传媒的最前沿。图片成为文字视觉联想的主体,表现文字所不能或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在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的同时还要能够促进读者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艺术想象力、提高受众群体的审美品位。

二、图文结合的版式设计

图片是版式设计构成的元素之一,图片设计的目的是达成文字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作为设计者应学习运用符号学工具,使设计更具有效功能,设计者成功的挑选、组合转换图形元素,把它们用文字结合在一起,把文字意义作为创意图形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以视觉形象来拓展文字的内涵和意境,进行信息准确完整的传达,设计思维才能圆满。

图形设计需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图片内容要准确应对文字主题,文字融合图片,图片修饰文字。图片是文字内涵的视觉传达,因而,图片设计的形式风格、版式安排都应与文字板块协调统一,具有韵律感、层次感,完整统一。

图片直接切中文字的主题,形象化、情感化,高素质、高境界地表现出来,充满视觉冲击力,因此,在排版中应以独特视角来构思图片的设计,使其具备强烈的视觉效果,留给读者完整、深刻的印象。赖声川先生说:“创意是看到新的可能,再将这些可能性组合成作品的过程。”他指出创意包含两个主要面向,即“构想”面向与“执行”面向,图片版式设计中,要寻找出具有创意的思维并将其内含意蕴解放出来。

“所谓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表现版面的信息。”②图文结合的版面设计,如何做好版面构成是一个变化无穷的值得一直探讨下去的问题,其中一些具普遍意义的形式要则需要设计者遵循,恰当地应用这些形式要则,能够更好地规划设计版面,体现设计者的构思,使版面更具审美价值。

版式设计的变化与统一,会使图文的版式组合视觉更加悦目,更具趣味性。变化是设计者智慧的体现,有了变化,读者才有新颖的视觉体验。但变化不是无原则的变化,变化元素始终统一在整体构思中,统在各种设计元素的共性之中。共性是版式设计总的风格、总色调。

图文组合的版式设计变化,还应注重对比与调和的原则,对比是差异和对立,同时离不开统一。在设计中还应寻找调和的元素,使对比的同时产生调和,实现设计风格的统一。对比是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如虚实对比、大小、动静、刚柔、粗细、横竖、疏密等对比关系。调和在设计中可表现为两种:一种是相似调和,指不同的色彩、线条、形状、形体的相像和相似形成的调和;另一种是渐变调和即某种造型因素逐渐变化所形成的调和。在设计中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会使版面活跃起来,读者会觉得赏心悦目。

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节奏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音乐中。在版式设计中也具有独到的意味,版面的安排、长短文章中穿插图片类型的调整都会体现出一种内在的节奏感。有节奏意味的设计才能使图文并茂的版式引起读者的视觉愉悦,读文读图时才能轻松、愉快、惬意。

在图文组合设计时,应对整体版面中各种元素的比例作精心安排,处理好比例和大小关系,适宜的比例关系在视觉上会符合读者的心理,引起舒适的秩序感受。

重复是版式设计的常用手法,把某一图片或者色块及其他设计元素有序地重复,会突出其在版面中的重要地位,重复某个基本图形,或者叠加重复某个基本图形,会使版面具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好的刊物的灵魂是品位。品位是从内容表达和整体装帧设计的视觉美感中体现的,一个优秀的图文结合版式设计,能够充分地体现文本的主题,传达思想;能运用各种多采的设计元素和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完美的组合,形成一个极具视觉魅力的设计作品。当人们在匆匆奔走的同时视线下意识地停留在一本刊物上,一定是被其吸引并产生共鸣,当匆匆翻阅后决定带走细细品味,那么此刊物就已悄悄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

[注释]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2

所有的毕业论文都有自己的封面,毕业论文所使用的纸张一般都为A4纸张,所以封面设计应该以A4纸张大小来设计。

封面的设计包含一定的内容,这里只说它的版式设计。封面的常见版式设计是:没有页眉页脚,没有索引,没有链接,没有背景,没有错别字。最上方一般都是学校、学院的全称,下面就是毕业论文(设计)字样。再就是毕业论文的基本信息了,包括论文题目,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等基本信息,一般完成时间用大写的中文汉字在最下方书写。这些基本信息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要求设计。

封面上的字体,字体大小,基本信息的内容、顺序,还有一些固定的格式或基本要求。可以参考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论文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目录版式设计

封面的后面就是论文的目录了,目录一般均是采用自动生成目录。而目录两字是需要人为地添加,设计目录就需要先设计文本的样式,而设计文本的样式,在样式设计好后,就可以设计目录了,而设计目录又需要完成全部的论文内容,所以目录一般放在最后来完成。

目录的使用步骤是:设计好所有要生成目录处的样式——插入——引用——目录。即可设计目录了,目录的字体,间距,字体大小根据具体要求选择。

设计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版式

规范的论文设计都是要求有摘要和关键词的,所以在目录后面,一般是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摘要就是简要介绍你的论文主要内容及中心观点,需要简明扼要;关键词就是几个词语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应该分作两张纸来书写,中文摘要的下面一般是中文关键词,同样的英文摘要下面应当是英文关键词,中文和英文应当分开写。至于使用什么字体,字体大小和具体的格式要求,需要根据你的学校要求来设计。

设计前言或索引版式

就像所有的书本一样,论文也是存在前言或索引的,前言或索引就是简单介绍你的论文写作目的,主要介什么等。他的版式是在首行输入前言或索引两个字,设计好它的样式,然后在后面编辑前言或索引的内容。使用的字体,大小,间距等格式要求参考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添加概述

一般从前言或索引就开始进入正文部分,许多常规设计在前言或索引后面,会增加概述部分。用来说明自己所写内容的简单概括,或者对将要论述的内容对象做出一个整体的概括和分析。这一部分也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建议论文设计中添加概述,概述需要另起一页书写。

主要内容版式设计

主要内容就是你的论文将要展开的论述内容,这一部分格式和要求比较多,所以版式设计比较繁琐,但还是有一定的基本流程可以遵循,后面详细介绍,正文需要在概述后面另起一页编辑。

参考文献设计

参考文献是在正文内容后面的一个内容,它的作用是将你的论文中,参考和使用别人的理论、研究、观点、看法等进行一个汇总。设计参考文献时,需要先设计引用,下面详细讲解,参考文献也需要另起一页来编辑,他的版式要求是需要你逐条来列述,而且每条前面需要使用序号。一般参考文献四个字放在首行最中间,下面再逐一列述参考文献,使用的字体,大小,间距等格式要求参考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致谢设计

论文的最后部分是致谢,也就是对你的论文设计完成做出贡献,或做出帮助的人或知识等,表示感谢的话语。在版式上它也需要另起一页来编辑。一般致谢四个字放在首行最中间,下面再编辑致谢内容,常规的致谢后面都会署上姓名和时间,使用的字体,大小,间距等格式要求参考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附件或其他设计

如果论文有附件或其他东西,可以附在论文后面。具体的要求或者格式,需要参考学校的规范来进行。

完成你的论文所有的文字、表格、图片等基本内容后,你可以依据你们学校毕业论文格式具体要求来设计好版面。一般的设计顺序是按照要求设计好所有非标题内容的文字大小、字体,间距,行距等,包括图片,表格等的大小,位置,版式。因为这个设计好后,修改的次数比较少。

设置样式和格式

设计好非标题内容版式后,开始设计标题部分版式。简洁方法是,先通过样式设计好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标题要求的基本格式的样式。样式的使用步骤是:格式——样式和格式。

设计好样式后,选中标题部分,包括前面设计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也需要设置样式;后面设计的参考文献,致谢语等。选中后,点击对应的样式,标题就会变为样式设置好的格式,这一点也是为后面的目录自动生成做主要准备,这个部分一定要设计好,否则生成目录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样式中可以设计好整个论文的所有格式,然后通过样式来调整对应内容的具体格式。这一个可以在论文设计之前,就将所有的样式设计好,在论文内容设计完成后,直接使用样式来设置格式,这样的做法效率是最高的,但你必需熟悉你的内文格式要求,否则用起来力不从心。如果你不熟悉还是建议向上面一样一步一步来设计。

设置标注或引用

引文参考文献中需要列树引用的文献,所以需要在正文中插入引用或标注,然后对应到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当然有些标注或引用不一定是用来为参考文献服务的,也可以用来作以内容的标记或说明。

标注或引用的步骤是: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按要求选择好你要插入的位置、脚注或尾注的符号,设置好后,你可以进行标记,或引用到后面的参考文献中。

设置页眉和页脚

在设计好论文的整体内容后,可以开始设计论文的页眉和页脚了,直接双击页眉或页脚处,在里面按照学校的格式要求,输入对应的内容。值得强调的是,在版式设计中,一般封面是不存在页眉或页脚的,所以插入时,封面不要插入页眉或页脚。

设置页码

要生成目录,就需要对论文里面插入页码,使用步骤是插入——页码。选择好你要插入的页码位置,页码样式,进行插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范围,一般在封面和目录那两页是不需要插入页码的。

自动生成目录及最终版式修改

在设计好所有的样式后,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方法和前面的目录版式设计一样。生成目录后,整体检查一下论文的版式与要求有无差异,或论文版式存在错误、不和谐的地方,若有存在需要及时修改。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3

一、视觉审美与版式设计

版面语言也是一种形式语言,因为版面语言与内容密切相关,相互统一,在版式设计中,不能仅仅考虑美观、色彩等内容,更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良好的识别、选读和阅读环境、阅读生理规律等方面。书报刊设计风格是一个出版社或期刊社团队运作的综合产物,所以必须通过编辑与美术设计人员的仔细沟通,明确出版物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对读者群的研究,把握读者的阅读生理规律和阅读审美习惯,才能有效地在平面媒体中真正发挥编辑和设计的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二、版式设计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

由于笔者所从事的是建筑科技类专业期刊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下面就结合科技类专业期刊的特点,介绍关于该类出版物版式设计的一些注意要素。因为科技类专业期刊主要侧重于科学类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的介绍,本身偏重于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和涉及领域特定等特点,要求措辞严谨,所介绍内容和结论必须以准确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结论严谨,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探索性,立论科学、论据充分、预见准确,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该行业的同行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1992年了《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其中对于科技类期刊的质量要求和评估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在这里就不一一详细列举。需要说明的是,其中4.1条对版式设计进行了指导性的规定:期刊版式应和谐醒目,图表规范、字形考究、富于特色。版面利用率高,体例统一,倒转排少,装饰适度,清新活跃。该条是结合科技类期刊的特点所做的一个宏观的规定,具体的细节方面,就需要期刊社的编辑、版式设计及排版人员结合各自的报道方向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策划与设计。因为科技类期刊侧重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和数据统筹等方面,同时具有要求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文理通顺、主题突出和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现在来看,版式相对也固定、单一,相比较文学、新闻、艺术类出版物略显枯燥。特别是该类期刊的读者范围相对固定,也相对较窄,外专业的读者群更是很少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持科技论文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提高读者的阅读欲和关注度,这就要求在版式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科技类期刊的版面设计语言具有以下特点,分别如下:(1)动态性——时代审美标准的变化,促进设计风格的发展,包括:横竖分割结构的变化;版心尺寸的变化;等栏排文向不等栏排文的变化;从补白到刻意留白的变化;从字体选用的繁杂性向字体的简化性变化;宽栏空的流行;纸张与纸型的选用等。(2)定向性——目标读者群体和专业需要的定位功能。在目录导航功能中,通过设置不同的形式,突出报道栏目的不同,方便读者根据需要进行快速了解和定位。(3)多元性——细化的版面分类能够带来细微的语言变化,不一定要求全刊格式统一,要按照不同的内容,确定合适的表达形式,例如针对关键点可以采用同一字号,不同字体标出,以突出重要性。(4)地域性——根据期刊的发行涵盖区域和主要读者省市,研究当地阅读习惯,确定合适的审美标准进行设计。(5)结构性——版面元素的构成。按照编译手册和阅读习惯,一般科技期刊要求图文并茂,先文后图(表)。但是也要根据信息承载量和表达方式,在满足编译手册要求的前提下,微调编排顺序,以丰富结构形式,提高阅读的舒适性。(6)操作性——反映期刊制作团队合作能力和特点,各司其职。主编把握报道栏目的设置,编辑侧重论文内容的审读,排版人员按照要求做好排版设计,美工通过专业软件实现效果要求,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团队集体智慧的可操作能力。每本期刊都有一个固定的风格,一般不会轻易进行修改,特别是封面等设计,这是为了保持该期刊风格的长期延续性,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持特点,并且在同类期刊中拥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区别于其他类似期刊;同时,科技类期刊都拥有一批长期忠实的用户,常年订阅该类期刊,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如果变动频率过快或者变动过大,那么将会使读者对期刊社的运营能力和内容的科技含量有所怀疑,所以,在版式设计中,整体的风格上保持基本一致,在细节范围进行灵活安排,以提高读者阅读的舒适感。

三、结语

期刊设计风格是一个团队运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一种设计风格最终带给人们的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版式风格一定要有格式化的工作质量标准、数量标准、工作流程、人员素质和终审领导之间统一的审美标准给予保证。这是一个很值得我国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正视的问题,因为视觉可以吸引读者,而阅读才能留住读者。因此只有研究和把握读者的阅读生理习惯和阅读审美习惯,才能有效地在平面媒体中真正发挥编辑和设计的功能。

作者: 曲江泉 陈娜 周巍 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4

一、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1、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设计)题目、作者、系别、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等组成。

论文(设计)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副标题,则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2、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设计)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和观点综述,字数在300--350字。关键词是从论文(设计)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设计)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为3—5个,最多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4、目录:列出论文(设计)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对应页码。

5、正文:正文是论文(设计)的主体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该部分要运用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原则上要有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6、注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论文(设计)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8、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二、毕业论文(设计)结构格式标准

(一)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设计)一律采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 x210mm)打印。页面分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15mm ,单面打印。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三)论文(设计)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论文(设计)标题:

1、封面:采用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

2、中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中文内容摘要”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3、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英文内容摘要”用“Abstract”, 3号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字,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Key Words],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字。推荐使用Arial体。内容同中文内容摘要。

4、目录:另起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一级标题采用小4号宋体,二级标题5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5、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设计)题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正文内容,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固定值22磅。

正文文中标题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采用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6、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⑴”,同时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注释]二字,用4号黑体。另起行用小4号宋体排印内容,内容序号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页排序,编排方式同参考文献。

7、参考文献:另起页,[参考文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设计)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4宋体。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

(l)专著 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1] 黄辅周,吕乾正,等.排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24-27.

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 期刊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页码.

例:[1] 张绍礼.体育技术课实施“技术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构思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21(2):10-13.

[2] Moustafa G H.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AIAA J, 1995,33(5):871~875

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 学位论文(设计)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

(4) 论文(设计)集,会议录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论文(设计)集中析出的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A].见:主编.论文(设计)集名[C].论文(设计)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6)科技报告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专利 著录格式:[序号]设计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

(9)电子文献 著录格式: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 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10) 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致谢:另起页,“致谢”三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9、附录:另起页,顶格排印[附录]二字,用4号黑体加粗,另起行写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内容编排参考论文(设计)正文要求。

(四)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采用“三(横)线表” ,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5号宋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表格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五)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图”,用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5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

(六)公式

文中的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编号形式为“⑴”。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七)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八)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九)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设计)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十)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面印时,单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码位于左下角。

(十一)印刷与装订

论文(设计)一律用A4纸打印,单、双面均可,推荐双面印制。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三、其它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3、时间表示:使用“2004年6月”,不能使用“04年6月”或“2004.6”;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5

题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

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注1:格式要求:

(1)题目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致,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3)开题报告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的排版格式规范要求。(见附件)

附件:

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

1.原则上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以下要求排版、打印。

2.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3.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4.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在目录中先依次列出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外文摘要(页码用i、ii、iii、??标注);然后列出正文(包含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5.中外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内容空两个汉字符由“[摘要]”引出,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关键词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符由“[关键词]”引出。外文摘要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小二号,其它部分用小四号,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6.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 ??;二级标题1.1 ??;三级标题1.1.1 1.1.2

1.1.3 ??),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文科类专业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

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 2. 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

7.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8.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表名……”(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图表中文字用宋体五号、不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公式序号以出现先后按“(1)、(2)、……”编排在公式行顶右。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四号黑体;具体

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两端对齐的方式排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文献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序号]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致谢:另起一页,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1.附录:附录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3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附录内容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xx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xx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着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着《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xx年5月-20xx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xx年9月-20xx年1月,开发软件

20xx年2月-20xx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xx年9月-20xx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着,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xx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xx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xx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着《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着,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着,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xx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着,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xx年(新加坡)、20xx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xx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年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7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随着德国包紊斯设计学院的创建,它所提倡的构成主义运动更推进了版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构成主义倡导者李捷斯基提出:构成主义是一种理性和逻样性的艺术。这一观点影响了一代致力于版式设计的设计师。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广告业的发展,版式构成的形式更增强了其艺术内洒与概念的延伸。

引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内地平面(美术)设计强询的是美化、装饰、对传统艺术的发掘、研究和继承。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平面(美术)设计全面引进了“三大构成”,出现了中西兼并,多元发展的态势,继而平面(美术)设计中版式构成的内涵不断得以发展和延伸。

20世纪的现代版式艺术与我国以往的版式艺术相比其根本性的改观就是引进了“三大构成”。而它的引进相当于给我国传统版式艺术进行了一次“革命”。而实践证明.这次“革命”是成功的。

一、版面构成的概念

版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艺术魅力的舞台。

所谓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视觉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企业VI等,它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一项平面设计的始终。

版式设计,应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两位设计大师—莫里斯和李捷斯基。英国人莫里斯,其设计风格严谨、朴素大方,十分简洁淡雅。在版面中采用对称式结构、美观的字体,新颖的版面编排和精美的装饰纹样,具有经久耐看的效果。“设计之父”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欧美国家造成了惊人的妙果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倡导构成主义的李捷斯基在点线面和色彩处理上运用规律排列,追求秩序美。他用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着重于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开创了现代版面设计先河。

说到版面设计,人们自然会把它局限于书籍刊物中。还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是技术工作,不重视它的艺术价值。更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要规定一种格式即可,只须放上字体而不需要什么设计。长期忽视整体考虑,仅在图片和图形上下工夫。这是多么大的误区!这种保守的传统的设计风格,严重影响着版式设计的发展。

二、版面构成的设计原则

版式设计是通过版式设计更好的传播信息。只讲究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版式设计都会变得空洞和呆板,也就引发了版式设计创新发展的研究。

(一)创愈是关健

为了更好的使版式设计为版式内容服务,我们就要寻求合乎情理的版式设计语言。创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已成为版面构成的发展新趋势,设计师们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习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觉出新意来,已掀起了一场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革命。一件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经过创造性精心设计的编排,以突出的视觉要素构成形态,具有美的韵味的设计格调与良好的印象效果。使消费者对广告版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心理接触效果,在瞬间的第一感觉过程里,激发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其版面效果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的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结构,曲向结构等。2)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种信息组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3)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无论是产品目录的展开页版,还是跨页版,均为同视线下展示,加强整体性,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版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版面艺术设计的构成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法则是设计师为之奋斗而总结出的理论精华。它是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意念诉诸于观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

1.重复与交错

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基本形式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面构成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性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排列形成。在节奏中注人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话泼、轻快的特点。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也是版面设计中取得强烈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法。归纳起来有:主次、大小、粗细、长短、疏密、动静、黑白、刚柔、虚实等对比,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并存。通常在同一版面中呈现,多种对比关系交融在一起。在对比关系中,对比越清晰鲜明,视觉效果就越强烈。

调和是在类似或不同类的视觉元素之间寻找相互协调的因素,也是在对比同时产生调和,所以许多版面常表现为既对比又调和,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两者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版面的美感。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版面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关系。比例常常表现一定得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黄金比等。其中黄金比例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版面设计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心理。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秩序指版面各视觉元素有组织有规律的形式表现。它使版面具有单纯的结构和井然有序的组织。秩序美是构成版面的灵魂。能体现版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在秩序美中融人变异之构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泼,动情的效果。

7.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计白当黑”这一说法。在版式中,为了强调主体,也可随意将其他部分削弱为虚,甚至以留白来衬托主体的实。所以,留白是版面“虚”处理中一种特殊的手法。版面中的虚实关系以虚衬实,实由虚托这种关系已成为版面设计中的意见手法。按照一般的视觉规律,读者一般将兴趣投人到文字和图片上,从美学的意义上讲,留白与文字和图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空白就难以很好的表现文字和图片。

版面设计形式的法则乃是创造画面美感的主要手法。所有形式原则在表面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都是相关而共同为用的。在上述法则中,从变异与秩序中可求取整体与完美的组织;从对称与均衡中可求取稳定因素;在节奏与韵律里,则可产生音乐感和情调。同时,对比产生强调效应;和谐是统一整体的要素;而留白则使版面获得庄重和空间感。

(四)现代版面设计艺术的新发展

如今,电脑作为现代工具已进入设计领域,使众多设计师们如鱼得水、纵情游弋;现代版式构成中的正文字体越来越小,可以是5-7点,比以前的9-12点显得整体、清秀而富于现代气息。为了寻求版面视觉上的丰富与变化,只须将有限的字体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的宽窄,或变化字号大小。在版面中起着画龙点睛、引人注目的效果。

在版面空间处理上,文字远、中、近的空间编排,也显示了极强的现代意识。版面构成是属于二维空间的范畴。如何在平面中表现出深度的感觉,对于版式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造成版面三维空间效果,才能使版面显得灵活而深远。三维空间可通过版面的远、中、近三个层次来获得,这是一种遐想的空间。远、中、近一般可通过大中小的比例,黑、白、灰的对比,肌理的相互衬托,以及构图的前后关系等形式来获得。在远、中、近空间层次上,一般来说,近景要活跃突出、高调此,远景则要趋于安静、平和、灰一些。这样的版式设计才显得有序。

电脑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了文字处理系统的革新。图文穿插,在电脑排版中则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具有插图性质手法非常广泛的运用于文字作品和产品宜传册中,给人以生动、亲切、平和的感觉。促使图形的视觉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语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版式设计 课堂教学 学生 新形势

《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末,还未独立成为一门课程,但相关知识仍然是明确的。本世纪初,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分与设计学科的发展以及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版式设计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专业教学系统已明显地不能应对设计中出现的新问题,即本学科各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意都必须通过版式设计来最终实现。专业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观念的变革。

一、版式设计课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进入21世纪,随着杂志、报纸、网页、影视等多种媒体迅速发展,版式设计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各专业院校逐步开设了《版式设计》课程,应该说,全国各大院校《版式设计》课程都刚刚开始起步。

1.版式设计课有助于相关设计软件教学目标的完成。如果只让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技术,没有了解学习这个软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就相当枯燥。版式设计课能激发学生学习设计软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板式设计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力和软件技术,所谓“一石二鸟”。让课堂学习交错进行和互相影响。学生在基础课中没有计算机软件运用经验,要求他们运用软件对文字、图形、色彩以合理、美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会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对字体的运用、图片的放置、色彩的搭配等通过软件来训练可以节约时间,同时掌握了计算机图形和色彩的特性,在板式设计课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板式的编辑规律,设计形式法则来安排设计各类精美而有审美艺术的作品,应用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对富有审美情趣的板式作品有了设计成就感后,自然增强了学习艺术设计的情趣和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欣赏到国内外大量的版式设计作品,开阔了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出学习软件的积极性。

2.版式设计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课程分支,而被称为美术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都是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如何去理解美和寻找美,能正确理解和评价分析一件设计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版式设计作品,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让学生学会审视美、领悟美、捕捉美。老师在板式设计课堂中加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和探讨设计作品的缘由,为何这样构图,以及点线面、黑白灰、空问、色彩等美术语言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版式设计原理和文字、图像和色彩组合构成法则后,审美评价能力和情趣也得到了一定提高。了解到版式设计应尊重视觉美学的自身规律,从而达到视觉感官的完美结合。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最伟大的能力。而设计就是表达想象力的平台。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把个人见解、设计对象以及版式等设汁元素重新组构,来表现版式设计的个人风格。学生对不同色彩、肌理、块面、紧密、动势等进行编排,编排出给人或紧张或放松或兴奋刺激或夸张怪诞的视觉元素,这就是版式设计的创造性活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意理念。

3.版式设计课可以拓展就业范围及提升就业能力。在企事业单位招聘条件中经常会看到要求有文字编辑能力、图形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传媒形态所占有的受众传媒消费时间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学生应开阔眼界,触类旁通,踏着时展的步伐,多多关注时尚的相关艺术形态,不断积累和增强艺术修养和对时尚的敏感度,令传统的版式必须学会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主题的崭新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更应该致力于将网络与设计、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开拓全新的视觉空间,使视觉文化成为新媒体版式设计的主导潮流。特别是网站普及的现代化企业,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网站整体页面的设计和布局观,有较强的文字、色彩、图形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作品,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及较好的审美观。

二、板式设计课堂过程中的新见解

版式设计课程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教学是教师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版式设计课程所尝试的“遵循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渐进安排教学任务”,“ 遵循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陈诉观点”,“ 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目的是学生对版式设计课程感兴趣及促发开拓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具体手法如下:

1.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板式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以“双核模式”为主线。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实行课程改革,注重学时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学时认识、了解市场,充分结合实际。与此同时,加强对教学的新形势、新内容的探索尝试。根据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需要,为了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把握学术前沿。加大学时创新设计的课时量。以新生、前瞻性的学术态度进行教学。

2.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推出以小组讨论、集中讲授、个别辅导、实际项目分析等教学方法,以课前调研、草图绘制、设计创新为特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进行亲身体验的教学环境,重过程教学,分阶段讲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术科”体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凭借观点辩论、专题讨论以及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教学创新能力。在《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优秀版式设计作品的分析讨论和学生间作业讲评等实践环节,使之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还使学生能主动寻求课程中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课程理论的认识和解决作业中问题的方案。

3.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快题训练快速点评再次修改”这一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有意识地改造与重组,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将版式设计原理融入到对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之中。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基本原理的掌握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由知识的学习、运用、最终把握是需要通过每一步的训练来完成。因此,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过渡非常重要。通过“设计思路 —>设计难点—>设计方案—>小技巧—>主持人提示”的设计方式,让教材的学习者与主持人之间构成一个学习情境,将教学中的课题设计用于教材之中,通过由浅入深的案例分析和实战经验,让学生能从版式案例分析中掌握所呈现的设计技能,并能因教程的提示与要求领略并尝试运用这些技能,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实战概念。

4.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10

一、“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特征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定义为一个职业方向。从其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分布来看,课程教学内容对应行业中多个就业岗位,并形成独立的行业岗位区域。目前,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从传统纸质书籍逐渐向网络媒体的数字化书籍拓展,职业岗位分别也由原来传统的书籍与样本设计、制作和后期印刷技术等岗位延展到网络数字书籍的新型职业岗位范畴,行业的岗位区域定位与行业发展方向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对应书籍设计行业的传统岗位区域,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流程为主线,由书籍前期创意策划、资源整合、电脑制作、印刷制版工艺加工、印刷材料直到印刷装订,涵盖行业流程中的多个职业岗位。在新型网络数字化书籍岗位区域,除了将传统印刷流程转换为网络载体技术,前期的设计制作流程是相似的。作为课程而言,将课程教学内容对应于行业的岗位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岗位特征,重构与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相配套的教学内容,实施“按岗分工”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践改革,形成本课程技术性、实用性与岗位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本文从课程教学的模块划分与“按岗分工”两个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将课程理论“应用性”与制作技术“实践性”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岗位分工需求的知识对接。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分模块”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内容的排序需要结构。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传递。高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也是序化的问题,应采取基于知识应用的参照系。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行业的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印刷工艺等多个岗位能力实践环节,各部分理论内容交叉性出现在设计制作以及工艺技术的实践环节中。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排序与重构,使其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目标,以“分模块”进行教学,分成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有序地、分层分段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梳理出课程“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思路。

1.课程理论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课程教学按模块划分循序渐进式教学。基础理论包括书籍设计的概论性理论知识,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概括性认识、了解的模块,也是汲取设计制作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现代书籍的设计理念包括传统书籍设计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是找到书籍设计的入口,也是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样本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接轨的技术理论模块。整体理论模块的岗位能力是定位在书籍整体策划能力上的。

2.岗位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书籍设计的单向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对应性分配,把书籍整体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排版制作能力、电脑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能方面归到教学实践模块。具体分为版式设计、样本设计制作、平装与精装的设计制作。版式设计包括传统纸质书籍版式与网络书籍版式设计,以排版、制作与印刷工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体现书籍图文编排的岗位能力;样本设计与平装精装设计制作则是以设计、排版、制作、材料与印刷工艺综合技术为主体的实践模块,体现书籍策划、设计与制作综合岗位能力。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合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制作能力训练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分模块”教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体现教学“理实一体”的原则。理论与实践进行划分是因为课程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三部分理论内容分散,并交织于实践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思路不清。课程教学内容划分后,理论模块整合归纳了书籍样本的概论性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印刷理论等教学内容,并在实践教学主体内容中以项目为教学素材,对应理论知识点分析教学;项目中的各知识环节对应岗位能力,协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与实践,展开对于案例的自我认知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为实践环节做准备,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课程理论依据性。实践模块将实施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设计、排版制作实践环节与设计理论、印刷技术理论结合,形成理论融入实践,用岗位实践过程来体验、认识和理解设计理论的内涵。理论知识分解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对应的理论依据或理论知识点,指导实践教学;两者融会贯通,一体教学。

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实施“按岗分工”实践教学

高职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创新,在于选择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并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课程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教学核心内容,以行业企业对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印刷等岗位能力要求为参照,课程内容以“按岗分工”式组织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行业中工作过程、岗位分工、岗位技术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职业岗位工作分工标准为导向,实施“按岗分工”组织实践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1.根据工作流程的岗位分工。基于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特征,从传统书籍设计制作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定位与岗位分工。第一,目前行业企业传统书籍设计、印制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文输入图文编辑图文输出印版制作(晒版)打样印刷装订。对应工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版式设计与制作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岗位能力定位为策划设计、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电子排版、制版技术与印刷后期工艺能力。第二,基于网络数字化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文输入图文编辑网络上载。对应工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动态新传播媒体、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等。岗位能力首先定位为书籍策划与设计能力;其次是对数字化技术软件的操作能力,如AdobeInDesignCS3,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的熟练掌握。书籍设计行业,不论是传统书籍设计还是新型数字网络平台,其工作流程与目标都是一致的,即现有策划构思后有制作实践。这种按工作流程划分岗位是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大方向的分工标准或是工种划分。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版式、图文编排的设计能力与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书籍样本设计方法与电脑制作技术能力,再进入印刷制版工艺的认知与掌握。知识体系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从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根据不同岗位定位课程内容学习与技术能力实践目标,对于自我能力有初步认识,从而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2.根据岗位分工划分岗位职责。职业岗位分标准决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性。根据前期行业岗位分工,确定每个岗位职责与能力实践。原稿设计岗位的职责是对样本、平装本与精装本的前期策划与整体设计规划,出设计整体概念稿,包括对书籍材质的选择;版式设计与制作岗位的职责是书籍(网络数字书籍)版面编排、制作,其中包括社会行业宣传手册的样本排版制作,平装本与精装本封面、内页的电脑绘制制作稿;印刷制版岗位任务以印前检测、印刷拼版、打样为职责内容,辅助原稿设计与版式设计岗位的印前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在于根据前期原稿设计整体要求,对印刷成品进行后期的工艺,如加UV、烫金(银)、模切、起凸等工艺行为的后加工与装订。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实施不同程度的能力测定要求。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能力审定的标准会随之改变,课程考核的结果评定也会因“学”而异。对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职责划分,是对技术岗位的职责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岗位,再以对应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针对性基础学习与技术深入,实施课程内容的“按岗分工”式实践教学。“按岗分工”教学以培养学生书籍策划、设计、制作技术、工艺表现等综合能力为原则,坚持“教、学、做”一体,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本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岗位特征,进行分工协作。第一阶段进行基础排版知识的上机训练,这一阶段掌握基本排版规律;第二阶段将排版知识灵活应用于样本制作,是排版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第三阶段是参与样本的设计,并完成制作工艺,这一阶段基本上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与规律;第四阶段是进行简装本或平装本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阶段是前期知识的整合,综合提高精装本设计与制作工艺。四个阶段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循序渐进。“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以项目实践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作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11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稿)

(二00二年五月)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我校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影印件;E.图纸、软盘、实物等;F.指导教师评语与答辩小组意见;G.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二、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系主任签字后发出,并上交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学生认真书写,经指导教师签字后的开题报告有效,并上交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封面、论文摘要、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指导教师评语与答辩小组意见。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译文及原文影印件、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软盘、实物等(按班级刻盘)一起上交。

三、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摘要在300字左右。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目录

目录序号为:一、二、三、……;㈠、㈡、㈢、……1、2、3……;(1)、(2)、

(3)、……,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4.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设计类的课题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可10篇以上。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四、 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论文要用统一的A4打印纸打印。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上空

2.5cm,下空2cm,左右空2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行间距固定值20磅,外语论文应打印并参考以上要求。

2、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3、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全部附图,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符合国颁标准,手工绘制要用绘图笔,图号标注无误。

五、 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应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形式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答辩。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应重做,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版式设计论文范文12

版面编辑与校对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计算机编辑与校对、网络编辑概论及实务、网络新闻编辑、网页制作、汉字输入技术、书籍装帧及版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报纸编辑与排版、编辑学、校对学、现代汉语、实用写作、出版学概论、印刷概论、出版法规、版权理论与实务、图形编辑制作、影视非线性编辑、传播学、书报刊及网络编辑实务、书报刊及网络页面的校对、书报刊版面及网络页面设计等。

版面编辑与校对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出版企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传媒机构,从事稿件的编辑校对、版式设计、网页设计维护、网站管理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教育、互联网、文字媒体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教育/培训/院校;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文字媒体/出版;

4 计算机软件;

5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6 广告;

7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图书排版员、文字编辑等工作,大致如下:

1、图书排版员;

2、文案编辑。

版面编辑与校对专业培养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方正书版和方正飞翔软件的基本知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与技巧,具备文字、段落、文章、图形和图像、图文混排、颜色的设定、公式排版、组版等能力,编排出符合出版要求的版面;

3.掌握编辑工作的选题策划、组稿、审读、编辑加工、发稿知识,掌握编辑工作的流程,具备文稿辅助编辑加工能力;

4.掌握校对工作的基本规程,熟悉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校对方法,以及折校技术、点校技术、平行点校技术和人机结合校对技术,具备文稿校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