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24 08:39:46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3S技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了对土地违法用地案件的备案和上报工作,使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程序化已经成为现代化数字城市的必然趋势。其中主要途径是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城镇图斑初核统计,确定建设图斑、农用图斑等的变更情况,为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对快速、动态、现势、精准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需求提供了支持。

一、3S技术介绍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新兴技术系统。RS是遥感的简称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3S”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迅速得到科学的发展。

二、3S技术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的运用

(1)以RS、GPS技术为核心,构建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的监控平台。规划土地执法工作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处理,尽量将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处理在萌芽状态,这样既能减少相关项目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能减少当事人的损失。武汉市基础测绘每年所采集的航空影像数据和基本地形图为执法监察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形图和影像结合规划审批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新增的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通过GPS等先进测绘技术,将人工巡查或者举报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信息实时定位和采集,提取新增建筑物以及新增用地范围。

(2)以GIS技术为核心,构建基础地理数据和规划审批信息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规划土地执法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和规划审批信息,如各种比例尺、各个时期的基本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图,各个时期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城市规划信息、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等等。这些基础地理信息和规划审批信息是规划国土执法监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它对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的实时监控、快速定位以及查处举证,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依托GIS技术,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和规划信息集成的数据库,可大大缩短案件举证所需信息的搜集时间、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

(3)以网络技术为核心,构建规划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平台。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的现象,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屡禁不止,扰乱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Internet,构建“数字规划土地执法”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让群众了解规划国土执法监察工作,增强单位和个人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将一批典型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项目及时向社会,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三、系统运行机制

1、系统运行流程

(1)现场数据采集

执法人员通过手持GPS设备,配合PDA上开发的终端采集软件,完成对涉嫌违法建筑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并通过GPRS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服务器端。

(2)数据建库与管理

内业处理人员,对传回的现场数据进行边界线处理,确保数据符合系统要求,并进行有效的属性赋值和查错,在程序自动排错和人工检查的基础上,将地形图数据进行入库,以满足地形图数据的显示需要;将Mr-sid格式的1∶2000航测影像数据进行拼接和匀色处理;将msi格式的SPOT5卫星影像进行拼接和匀色处理,并进行数据入库;同时,将各种专题数据,如道路数据、地名数据等数据进行检查入库。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版本管理,能对历史数据进行恢复和查询。

(3)综合分析与应用

以现有数据为基础,依据土地执法工作,开发相应的分析与应用模块,实现项目登记、项目查询、定位查询、统计分析、辅助判断、图形操作、辅助工具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满足土地执法工作中对GPS定位信息的记录、地理信息的查询,土地信息的统计以及地图打印输出、信息与反馈等方面的需求。

2、系统数据

(1)项目动态监控数据库

项目动态监控数据库包括执法监察人员在项目各阶段利用定位手段所获取的定位信息、图文资料,多媒体资料。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系统所需的数据包括:多版本的大比例尺基本图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航空/航天影像数据,针对远城区和郊区的中小比例尺基本图数据等

(3)规划审批信息数据库

规划审批信息数据库包括规划四线数据、城市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保护区数据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数据。

四、关键问题解决

1、GPS定位精度

由于现场调查人员是执法监察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测量专业知识,因此,为了满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对土地进行动态监察的要求,现场调查所需的设备必须具备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便于携带等特点。一方面,传统的高精度GPS测量仪器RTK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应用并且不易携带;另一方面,一般的单点定位精度通常在5m―10m左右,这样的精度显然不能满足土地监察需求。因此本系统采用的外业采集模式为:单频GPS单点定位模式,实时或事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差处理,达到厘米级的测量精度要求。本系统利用Trimble的单频GPS接收机、配备PDA控制接收机的信号接收、与武汉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WHCORS)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并解算,以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我们通过市域范围内,十余个已知控制点进行测量,平差前测量平均绝对误差为±5.4cm,平差后平均绝对误差为±0.8cm。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和维护

系统数据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以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对于现势性要求较强的数据如:地形基本图数据依据建筑工程的竣工测量数据,基本可以保证实时更新。另外,所有数据每一年保存一个版本作为后一年执法的依据,每年的卫星影像可以作为土地图斑监测调查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数据维护采用谁提供谁维护的原则。与现状相关的基础地形数据、道路数据、地名数据、航测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由勘测院维护;规划部门则负责更新各种规划审批数据;土地监察部门则负责执法现场采集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各部门只需提供相应的程序接口即可调用不同类型的数据。

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城市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出现了大量违规违法占地问题。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业务与“3S”技术一体化,对城镇进行定期动态监测,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任务目标

(一)工作内容

1、清理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对辖区内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一次全面的环情、孕情检查访视。对应落实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对象,落实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对计划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节育措施信息与WIS有误的,如实纠正录入。整理手术文书。对独女、二女结扎户及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

2、清理人口出生情况:对漏(错)报出生,核实信息,补录上报。对计划外生育对象,按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对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帮助办证,及时兑现独生子女父母保健费,落实爱心保险。

3、清理违法生育情况:严格按《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确定生育政策属性。重点清理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情况,对查处不到位的,足额征缴社会抚养费,依法依纪,落实党纪、政纪处分。

4、清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未征收和未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对象,依法足额征收或补征到位。规范执法文书,核实票据台帐。对WIS中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一一核对,纠错录入。

(二)目标任务

人口控制计划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率达87%以上,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环孕检率达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当年达50%以上、往年80%以上,当年党员、干部违法生育100%查处到位。

三、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按照“先清理后落实”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㈠清理核实(年3月29日前完成)

1、上户调查登记。

调查登记人员:以村干部为主体。

调查登记内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重点应落实对象实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信息,手术文书与WIS信息;人口出生信息,重点在漏管漏报信息;违法生育信息,重点在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重点在核实征收标准、实际征收金额、票据台帐及执法文书的真实合法性,与WIS的一致性。

工作要求:调查人员要进村组入户,逐户逐项开展全面的清理核查,如实登记填写核查登记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组社区制度,加强指导。做到一户不遗、一人不漏、一项不错。

2、部门信息核实。

纪检监察、公安、人事、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六部门共同完成此次清理工作。

纪检监察、人事部门提供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查处信息;公安部门提供新生儿户籍登记信息;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登记、避孕节育手术、儿童计划免疫等信息;民政部门负责提供婚姻登记信息;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各部门信息汇总核实对接处理,实现各部门人口信息高度完整、准确、一致。

3、审核整理录入。

人口计生部门要对清理信息进行逐级逐项审核检查。

镇里:做好镇计生办、服务所人口统计资料、手术文书、执法文书、票据台帐、生育证、独生子女证发放等资料的整理修改规范归档,将准确信息录入电脑。督促指导村级清理信息的修改整理工作。

村里:对村级计划生育月呈报表、育龄妇女信息卡等资料进行重建、修改,做到资料完整准确规范。

㈡工作落实

1、落实环、孕情检查。以“三查一服务”(查环、查孕、查治妇科病,生殖保健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上户服务,重点对象一个不漏。环孕检率达90%以上。对于流出务工妇女,要实行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回率达95%以上。

2、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要求,思想、技术、奖励跟进服务,突破二女户结扎难点,带动群众落实相对应的长效节育措施。并实行干部负责,责任到人制度,实现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7%以上。

3、落实补救措施。加强孕前管理,及早发现政策外怀孕对象,千方百计在大月份之前落实补救措施。坚决纠正以任何借口对政策外怀孕听之任之的错误行为。

4、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对清理出的当年和往年计划外生育对象,严格按标准核算应缴数额,清算欠缴金额,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开展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专项活动。强化人口计生、法院违法生育案件非诉执行。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50%,往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0%。

5、落实违法生育查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人口计生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深入宣传贯彻落实11部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经济处罚到位,坚决兑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6、落实人口出生统计上报。落实各村人口统计月例会制度,依靠村专干及组信息员,加强经常性统计上报、分析。完善公安、卫生、民政部门信息通报制度。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将清理核实出生信息全部录入育龄妇女数据库。人口出生漏报率低于5%。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此次活动是解决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发展不均的重要措施。各村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以此号召全镇、凝聚人心、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力争年人口计生工作在县里位次前移。

2、加强领导。“四清理六落实”活动由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分管领导和镇蹲点领导要亲自指导督查活动的落实。具体分工按照镇里“百日攻坚集中服务”文件执行。镇人口计生办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督促落实活动的开展。

3、开展督查。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督查组,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3

1.采购计划管理组织运作模式。

经过近年的实践与摸索,公司已基本建立省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宏观战略及计划、省公司管委会审定省公司本级及所属企业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各级企业管办和其他业务部门负责落实细化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以《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为流程核心,以《采购管理程序》为流程依据,以信息系统为流程载体的三大管控体系,确保了全省采购工作的有效运行。

2.采购计划管理与过程管控。

在计划管理方面,采购办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确定的采购项目、采购方式、采购金额实施采购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确实因为生产经营需要调整的项目,采购办及时组织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评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在过程管控方面,采购办以全国烟草行业贯彻落实《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行业、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重点做好招标文件评审、拦标价格设置、评标办法、评标标准、定标原则、评标过程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充分利用采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关键节点的控制,严格把关,严格落实“上一个环节没有通过不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程序的硬约束作用,确保董事会和管委会会议各项决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偏差、不走样。

二、采购计划管理中的差距

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而言,技术改造起着相当关键的推动作用。以福建卷烟工业系统为例,十年来,公司投资项目量多面广,投资量大,先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信息化投资近百亿元,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科技研发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投资计划中的采购项目是公司年度采购计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1.1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编制范围不同。

根据《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要求,采购计划编制的范围为以合同方式取得的物资、工程(含信息化项目)和服务的所有采购项目,由各级公司的采购办进行编制汇总;投资计划编制的范围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整体改造、局部技改、生产设施、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动力设施、科学教育设施、后勤保障设施、烟叶仓储设施等)、信息化投资项目、多元化投资项目,不含建筑物的维护加固、设备的大修理等维护性工程及工器具、车辆、办公家具、计算机软硬件购置项目,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进行编制汇总。

1.2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管理流程不同。

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为:投资项目按照行业投资项目管理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各级公司在每年9月份启动投资计划编制工作,省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信息中心于10月份对新增项目中与生产相关的项目、信息化项目进行职能评审,投资管理处11月初汇总、初审各单位提交的年度投资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董事会审议后于12月上报国家局。国家局于次年2-3月份下达投资计划,投资管理处根据国家局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时进行投资计划分解,经总经理办公会、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投资计划。采购计划管理流程为:省公司于每年12月下发采购计划编制通知,各单位根据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于次年1月份报送采购计划,采购办汇总、初审全省采购计划,并由财务、审计、法规、监察等职能部门进行集中评审后,经管委会审议、董事会审批后下发采购计划通知,全省采购计划方可生效实施。

1.3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信息传递相对滞后。

由于全省的投资与采购计划,在计划的编制起点、审批的权限、编制的范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基层企业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管理部门间对投资计划调整的沟通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尚未实现两个系统的关联,使得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目前无法实现实时的对接,无法在第一时间将审批后投资计划的调整情况及时传递到采购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更新分解。

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考评体系。

采购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和评估采购政策功能目标和经济有效性目标实现程序的过程。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在年度中期可对采购计划进行半年调整,对下半年度拟新增、采购金额拟变更、采购方式拟变更及拟取消的项目在总计划盘子中进行相应调整。虽然在采购实施方案的审定中对采购进度安排一并进行了评审,但对是否完成及是否按进度完成并未考核,尚未建立一套符合公司特性的采购计划进度跟踪与执行情况的考评体系,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上的约束及奖惩激励措施。某些项目,尤其是货物及服务类项目,部分子公司或承办部门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时间上的松散性和随意性,导致某一月份采购项目扎堆实施,某一月份采购项目零实施,或者到了年末才决定不予实施或结转至下年度实施,进度计划形同虚设,给采购办工作人员组织采购带来了不便,也为全省精益采购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带来的阻碍。

3.采购计划管理信息化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3.1尚未建立采购绩效评估模块。

对于采购计划执行环节的评估,最直接的标准便是采购计划执行的进度。目前省公司的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绩效评估模块,未能直观、客观的来衡量各采购部门的采购目标是否达成,缺乏对子公司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比较与观测。

3.2尚未建立采购计划趋势预测模块。

采购预测是指企业在商品采购市场上调查取得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测算未来一定时期内商品或服务市场的供求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采购决策和制定采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化手段预测采购需求在公司的采购管理中尚属空白,若能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以往的采购信息进行整合,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发现市场供求变化和规律,对各子公司、各类采购的项目的需求趋势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将有助于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确保全省采购策略制定的合理性,从而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精度,降低采购风险。

三、烟草工业企业采购计划管理的优化策略与方案

1.通过专案调整,实现采购计划与投资计划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司采购计划实行按年度编制,分月实施的原则,除个别零星应急调整的项目外,均在年度中期对全省的采购计划进行一次全盘的批量计划调整。在采购计划半年调整的现有模式上,针对投资计划下达后所带来的采购计划的增减情况,可在每年的11月份将由各级公司的投资、采购部门将投资与采购计划先行对接,于次年2-3月份投资计划下达后及时进行一次采购计划的专案调整。由各级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牵头,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对采购年度计划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信息化投资项目的项目数,项目金额,调整理由等进行对接与核实,由下至上汇总,由省公司采购办向公司董事会统一申报专案调整计划;由各级公司采购部门及时在系统中进行分解、录入与维护,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以此实现投资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无缝对接。

2.通过绩效评估,建立采购计划考评体系。

2.1对采购计划考核标准进行界定。

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合理设置审批环节。明确各节点业务办理和审批所需耗用的时间,测算出五种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以此作为采购计划进度考评的依据,促进各承办、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经公司董事会审定的采购项目执行计划,应于当年全部完成。对于招标采购项目执行情况以招标公告送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项目以商务文件发送至谈判对象为项目完成节点;对于已经完成招标所有程序但招标失败或流标的项目,视同完成。

2.2对采购计划进行进度分解。

省公司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要严格按照制定的采购进度计划完成采购的各环节工作,如无法按进度计划完成的需向采购办提交书面说明进行进度调整。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应注意:根据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规模和数量,具体的技术规范与规格,使用性能要求,对每批货物、服务或工程从准备到交货或结算需要多长时间做出安排。

2.3将采购计划执行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对于没有按照年度采购计划完成计划实施也未进行进度调整的子公司或省公司相关部门(政策性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可由省公司采购办通知企业管理处,企业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部门绩效进行考评。

3.通过优化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

3.1实现与投资系统的及时对接。

每年在国家局下达投资计划后,由省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局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拟建项目自主审批权限额度进行明细分解后,各级公司投资部门便可同时在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录入维护,形成本年度准确的投资计划。通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与关联,由项目实施部门在采购信息系统的计划管理模块上直接对数据进行更新,实现针对投资计划变更带来的采购计划变更的线上专案调整。

3.2实现绩效考评。

采购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采购计划完成及时率、采购周期、采购从启动实施采购计划直至完成采购所有流程所需耗用的时间等。通过上述数据在系统中的体现,建立子公司或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与采购实施过程关联,在系统中动态、持续的进行评价,正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

3.3实现采购需求趋势预测。

采购计划是对未来计划期内采购管理活动所做的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以确定从组织外部采购哪些产品和服务,以最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的需求,而采购量与采购计划金额提供的是代表采购支出情况的数字预报。为了使这些预测的数据体现出最大价值,采购管理系统中应当建立一个趋势预测模块,建立采购需求趋势模型。以系统中存储的现有历史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指数平滑法等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结合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宣传促销计划,反映采购需求,市场行情的变化,形成采购计划编制的初步依据,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支持。

四、结语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4

以下是一位项目经理的工作日志片段,我们从他的工作日志来看项目经理的工作。

这些只是项目经理工作的片段,相信每个项目经理应该都有自已悲惨的故事,程度恐怕只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经理到底应该有那些看家本领呢?

一个称职的项目经理应该要其备以下的能力:

1.要易于沟通

笔者在2002年时曾经亲自问过美国的一位项目管理专家-Dr.WilliamWells(曾任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计划主持人),问他一位项目经理最需要具备的功夫是什幺。那时他的回答是:“一位项目管理最需具备的有三件事,第一是沟通,第二是沟通,第三还是沟通。”

请您回想一下,在执行项目时,你花费最多时间在什么部份?跟领导报告工作进度、跟客户介绍产品及说明工作成果、跟项目成员交待工作、跟单位内的其它人员争取支持、跟合作厂商协调配合事项……对项目经理来说,一天内大部份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跟人沟通。

沟通,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对于部份人来说,反正沟通就是把我的意见表达出来吗,有什么难的。可是在项目过程中有那幺多的人与项目有关,因此要考量的,不仅是把意见表达出来而已,而在于“在什么样的时间,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将什么样的信息,传达给什么样的人”。

很多项目经理都是属于“被动式的项目经理”。就是“你先说你要什么项目信息,我想办法去弄这些信息出来给你”。因此,信息整理的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列入工作管制的,只能够见招拆招,抱着应付的心态来面对信息的供应。

如果换个比较主动的角度来看,项目经理先了解每个与项目有关的人想要知道什么,这些信息一定有重复的地方,然后将这些信息做个整理归类,不等你开口要,我就先提供给你,让你对项目没有疑惑,化被动为主动。这些信息整理归类的动作,直接就纳入在项目经理的工作管制之中,这样对项目经理而言,也没有任何的“意外”。

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也不难,二个小时就可以做好沟通计划,几个步骤掌握住就好:

(1)认识项目干系人

(2)分析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

(3)依照信息需求找出信息种类

(4)将信息种类归类

(5)决定信息传递的周期

(6)决定信息传递方式

(7)搜集信息

(8)传递信息

(9)检讨信息传递成效

2.要想得周全

项目经理有点像魔术师。事前先考虑要表演那些魔术,然后将道具准备好,跟助手、灯光及舞台配合,先仿真演练几遍,指示每个人互动方法,并且事先想到如果发生问题时如何处置;确认都没有问题后,开始表演;表演时要掌控会场气氛,使整个场子有高潮迭起的感觉;如果环节出了问题,要马上能够应变,使节目能够继续下去,而不是就此停顿;节目结束后,感谢每个人的合作,同时检讨整个表演的过程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此一段表演才算正式收尾。

转贴于

项目经理的责任就是掌控全场,把这段表演完美无缺的呈现出来。不过太难了,执行过的项目的人都知道,首先客户的需求不容易了解,其次计划时间不够,再来执行时问题重重,等到收尾时只能草草了事。

表演魔术可以事先演练,找出问题先解决,执行项目可没办法先来一遍。因此项目经理能不能够将未来半年、一年或二年如何执行及因应先“演”过一遍,就对项目的成功有很大影响了。而这就靠项目经理做「计划的功夫。做计划其实是很烦人的事,相信每个人都有经验。必须考量有多少时间、要怎幺做、有谁可以做、技术上是否可以支持、关键技术是否可以掌握等,做到这个地步,恐怕早已是满身大汗。

做个小练习:取一张白纸,在纸的上缘首先将要交给客户的产品以树状方式画出来。然后在纸的中间,将如何做出这项产品的主要工作步骤(5-6个即可),以流程图的方式由左至右用箭头连起来;需要供货商供货或其它单位配合的部份,以分支的方式指向各主要步骤。

上述步骤,就是整个计划的基础了。

这样还不够的。再取一张白纸,将执行这些工作步骤所可能产生的问题列出来。这个是很关键的步骤,列的愈多,将来临机处理的状况愈少(试想如果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100个问题,你能事先考量到99个,你只要去担心那突然出现的1个;但如果你只事先考量到1个,那结果可就不得了了)。这些问题,就是你要先期处理,以减少处理意外状况的时间。

二张纸,一个计划的框架就成形了。这样其实还不足以执行项目,但是最起码项目经理先将整个项目执行过程大概想了一遍(就有如魔术师先行彩排一样),同时也建立一个以后细部计划的基础。由以上的练习来看,做计划并不难,重点在于去不去想,去不去做。

3.要能够预测结果

日前一个朋友赴美,飞机误点,航空公司没有宣布会担误多久时间,因此在机场枯坐了三个钟头。搭乘那班班机的乘客,有的人需要转机,有的人有亲友在目的地机场接机,有的人初次访美。此时在机场看到每个人都是焦虑的眼神,焦虑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知道误点多少时间,所以没有办法控制之后的行程。你的项目是不是也是如此?

计划是“想”,执行是“做”。真的去做的时候,碰到需求、能力、技术、管理、人力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执行效果。虽然最后都可以完成,但是如果无法推测完成的时间、成本及产出,项目经理就像是那些旅客一样──彷徨无助。所以项目经理除了要会做计划之外,还要能综合研判情势,预测项目时间、成本及产出的结果。

以一个一年的项目来说,开始之后,项目经理就负了成败责任,所有的压力都落在项目经理肩上。每天项目经理要想的,不应该只是谁的问题要怎幺解决,今天的日子要怎么过,而是一年后的今天,我是否可以将客户要的东西按时交付、公司的项目盈余目标可以达成、今天无法达成的,剩下的时间里我应该怎么处理才能达成。所以总的来看,项目经理不仅要做MicroManagement(细节管理),同时还要做到MacroManagement(总体管理)。而要做到MacroManagement最基本的作法就是从全面预测项目结果,并且采取各种因应作法。

要如何预测结果?今天工作延误,明天也会延误,后天也照样会延误,以后到底要如何补回来呢?传统的项目经理在现在这个时点是没有概念的,结果是到项目要结束前才在赶工,到那时候才发现所要花的钱早就把利润吃光了。

比较好的作法是今天发生问题了,找出原因,评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一定得增加时间及人力,那幺假设今天这个工作得延长二周,照着时程表推下去,所有相关工作,包含对人力资源、合同商、成本的影响为何都要找出来;再往下看,推到项目完成期限,是否会延误(不是所有工作的延误都对项目完成时间有影响的!);如果有影响,就要思考后续的工作要如何先期调整,以适度的调配资源。要做这些评估,较简单的方式,可能仍得借助项目管理软件。目前项目管理软件,不论是国内或国外的,都能做到计划功能,也能够经由计划的调整,去分析对整体的影响。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5

2021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3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站位高,系统性、针对性强,既是顶层设计,又是管理举措,既注重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健康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2021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通知(财会[2021]27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在持续推动会计审计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与实施,全面推动会计审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意见》与《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落地生效以及行业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被鉴证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而中注协非执业会员(以下与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并用)在提升被鉴证方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非执业会员管理是《意见》与《规划纲要》落地生效的重要一环,应将非执业会员纳入注册会计师行业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纳入行业整体监管体系,鼓励非执业会员履行内部“吹哨人”职责。应抓住近20万非执业会员的人才红利,执业会员与非执业会员建设协同发力,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非执业会员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基石

《意见》提出要推动加快修订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等要求,丰富监管手段,大幅提高处罚标准,加大财务造假法律责任追究力度,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执业注册会计师与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是鉴证与被鉴证的关系,遏制财务造假,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起到外部监督作用,而要从根本上遏制财务造假,必须从企业内部入手,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充分重视企业内部非执业会员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我国近30万注册会计师会员中,非执业会员占注册会计师会员总数近三分之二,并且在企业中往往处于财务部门政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阶层。被审计单位以非执业会员为主的财务团队能力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到位,会计监督、会计治理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发挥,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助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非执业会员有助于增强被鉴证方诚信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诚信是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意见》提出要将诚信建设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发展导向。《规划纲要》提出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加强德治与法治的衔接与贯通,营造全行业守法、合规、诚信的向善向上氛围。从鉴证的角度看,诚信可分为鉴证方诚信与被鉴证方诚信,鉴证方诚信是指以执业会员为主的审计报告诚信,被鉴证方诚信是指以企业为主的财务报告诚信。一项鉴证业务中,只有当鉴证方诚信与非鉴证方诚信同时具备时,才能保证整个鉴证业务是诚信的,而非执业会员在被鉴证方诚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是一种守约,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取得了会员证,也就是认可了这种契约精神,就要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客观、公正地为企业履职尽责,把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关。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关乎未来融资是否成功以及融资成本,企业披露的信息是否诚信、是否能获得投资者认可直接决定其能否顺利上市。投资者本身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好的财务团队无疑是会计信息质量增信的至关重要一环。注册会计师本身信誉已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一支有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团队向社会传递了诚信、专业、合规的信号,有利于企业顺利融资,实现健康发展。此外,注册会计师以维护市场秩序为目标,如果被鉴证方不诚信,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则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一个过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放大几倍、几十倍,很可能造成事务所及执业注册会计师风险无法承受而严重影响其未来生存。而非执业会员通过增加被鉴证方诚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执业会员提供了一定的容错空间,增加了一个风险缓冲垫,有利于事务所及执业会员的可持续发展,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2.非执业会员有助力于构建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内部防火墙。《规划纲要》提出全面修订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为各类单位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有效开展风险防控、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夯实基础。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担任多种角色,广泛参与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内控建设、合规管理等企业内部治理活动。由于注册会计师起点高,经过几年的业务实践,能担任某一领域的主管或中层职务,最终有一部分会员会成为高层,也有担任整个公司的CEO,随着身份的变化,其也从执行准则变成依据准则在某一领域设计本公司具体操作实则,这一阶段对于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非执业会员知识储备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会计、财务、审计、税法、经济法样样精通,其提出的建议是融合多方面平衡的综合性建议,更有利于整体风险防控,可以起到内部控制局部防火墙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都为外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外部审计整个审计链条从前端准备到后续审计都按照同一标准开展,可提高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也可以降低审计收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多维度共赢。通过开展继续教育,促使非执业会计师能力提升,定期接受知识的更新,紧跟准则的变化步伐,始终保持企业在遵循准则的正确路上,有助于构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动态防火墙。

二、信息时代非执业会员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指的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既有会计责任也有审计责任,二者具有统一性。审计风险的前提是财务信息有错误,如果会计信息本身就是正确的,那么对正确的信息进行复核,审计风险的前提就是不存在,审计风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正如前文所述,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有助于构筑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移动防火墙,有助于动态、实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极大降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信息时代借助于现代财务信息系统,非执业会员降低审计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1.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风险。《规划纲要》提出: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会计信息化对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盖,鼓励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探索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信息时代,信息化程度飞速发展,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已是日臻完善,且信息化集成水平越来越高,共享中心、智能财务,一个个原本在理论界探讨的术语在各个企业落地生根。以原材料采购业务为例:原材料采购时,可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接口,将其销售数据导入企业采购系统形成企业采购数据,企业采购部门的员工将采购发票等资料扫描后导入合同系统,经过部门内部及企业财务、技术、法律审核通过后报企业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合同系统传输到共享中心进行审核,共享中心对采购标的、金额与合同条款进行比对,确保无误后传输至资金系统,出纳审核无误后进行网银付款,付款后资金系统自动生成付款凭证并传输到总账,月底通过运行总账系统生成报表。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充当的主要是审核角色,并且也只存在于合同文本审核、共享中心审核以及资金系统审核三个环节。随着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共享中心一部分标准化程度高的业务,以及资金系统的部分付款业务,可以通过财务机器人来完成。因此,财务信息化导致企业传统的以分录、明细账、总账、报表为分工的链条不再清晰,几乎没有人知道财务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的提升极大促进了企业财务核算的效率,数字控制也替代人工控制,成为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主要控制方式。相对于人工控制,数字控制具有一致性及稳定性特点,可以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控制失效,从而可极大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执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对象也将以数字控制为主,而数字控制的主要风险就是控制的设计,这就成为数字控制有效性的核心。执业注册会计师由于时间的限制、跨领域知识储备限制等不利因素,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运作机理、风险点及控制点进行审计有些力不从心。而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系统相关信息之间的稽核比对、预警机制等都需要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广泛参与,提供合理意见。而参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财务人员都是企业内部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人员,企业中的非执业会员正是满足上述条件的理想人选。非执业会员的建议至关重要,能够在信息设计阶段引入标准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准则,然后通过信息系统运行表现出来。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设计正确、合规,那么其运行结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是符合准则的,企业信息质量提升了,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就下降了。因此,如果将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系统看成一个模具,那么模具就决定了其成品的种类及质量,也就决定了其成品的鉴证结果。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模具的设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就对成品的质量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2.依托业财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审计端口的前移。伴随着财务共享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也逐渐被信息系统所替代,会计职能事实上也逐渐向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评价与考核、决策支持与资本运作等财务管理领域延伸。与之相对应,传统的财务人员也将分为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及共享财务三类。其中,战略财务主要关注整个集团的财务方向、路径、政策、资源和风险控制;共享财务主要通过集中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构造,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及质量,实现企业财务核算规模效应,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业务财务关注企业经营业务,制定正确业务决策,通过财务管控促使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而业财融合是业务财务实施财务管控的主要方式,是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链、资金链与数据链的最优匹配、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管理过程。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负责梳理业务活动各环节形成业务流程,财务部门负责梳理各业务活动环节的资金流形成资金流程,项目组成员采取定期头脑风暴等沟通方式,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依托资金流程,以资金控制为抓手,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业财融合实现了财务管控端口的前移,由传统的对于业务链进行控制转向对业务环节进行控制。企业以非执业会员为核心的财务团队负责业财融合实施的总体方案制定,对于业财融合的目标、原则、实施路径以及考核机制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业财融合以规范的方式落地生效,通过参与、指导业财融合实施,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障了业财融合实施效果与设计目标相一致。通过业财融合,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审计单位业务系统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入手,也就是从数据链倒推至资金链、业务链,通过数据还原业务,洞悉舞弊隐患,从而实现审计端口下沉到业务末稍,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一体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审计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构建外部审计威慑力,使财务舞弊无可遁形,审计风险随之降低。

三、从培训与监管两方面入手加强非执业会员管理

要使《意见》与《规划纲要》高效落地,实现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就不能忽视非执业会员的管理,要将非执业会员纳入注册会计师整体监管与培训框架中,充分发挥非执业会员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1.将非执业会员纳入行业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将非执业会员纳入行业培训体系中,增加其责任意识,增强其专业胜任能力,使其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使其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自觉参与到行业发展进程中,从而将《意见》与《规划纲要》要求融入其发展规划中。同时,考虑到与执业会员的差异,其监管与培训措施应与执业会员有所区别,要使非执业会员以鉴证方的标准维护被鉴证方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行业协会应加强对非执业会计师的后续培养,积极创造机会,促进执业会计师与非执业会计师交流,有利于双方了解共同的信息痛点、难点,就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一致。经过注册会计师全生命周期体系的培养,有助于非执业会员增强诚信观,提高专业能力,将两者用于工作实践,就可以带动企业培育卓越的文化以及良好的治理,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与专业水平,从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2.将非执业会员纳入行业整体监管体系。《意见》提出: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管合力,完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有关规定,压实企业审计委员会责任。会计规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命令性,规范不同于规律,规律是可证伪的,规范是不可证伪的;二是普遍性,对所有注册会计师适用,不因其是执业还是非执业而具有差异。非执业会员的身份实际上也是一种契约责任,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决定了其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认可,就具备了一种接受监督的意愿。要将非执业会员纳入注册会计师整体监管体系,要通过相应的处罚细则压实非执业会员在企业财务信息造假中的责任,并根据“责罚匹配”原则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将非执业会员纳入管理,推动实施联合惩戒,促使非执业会员严守诚信操守底线、自觉履行客观公正义务。3.鼓励非执业会员履行内部“吹哨人”职责。《规划纲要》指出:落实会计审计工作的主体责任,丰富行政监管手段,畅通单位内外部会计监督衔接渠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民事责任承担机制,为持续推动会计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奠定制度基础。财务造假以及会计信息失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顽疾,如何进行有效监督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加强对非执业会员的监督有助于通过其传导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企业财务造假所涉及的大多是企业的大股东、高级管理层及关键员工,表现为组织舞弊,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非执业会员作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通常处于财务处理的核心环节,最清楚企业活动的真实情况及违法违规的过程,但由于自身职位及数量的劣势,无法对企业财务造假进行有效制止。要鼓励非执业会员发挥内部监督功能,通过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于举报企业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重大风险隐患的非执业会员给予重大奖励以及严格保护。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第三方监管不足,降低监管盲区,构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以及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赵建辉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6

一、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出发点,着力构建良好生育文化环境

人口和计划生育是一场长期的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是先进生育文化战胜陈腐生育文化的长期斗争过程。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本文来自宣传教育为主,突出政治思想工作,着力转变群众落后的婚育观念,以其劝导力、说服力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和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道德觉悟和文明程度。经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必将逐渐发生深刻而彻底的转变。、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2个有关部委的社会团体,决定在2006——2010年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主要任务有五项:第一,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生育文明;第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第三,加强独生子女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第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006年主题活动:关爱女孩与社会性别平等。2007年主题活动:人口素质与独生子女教育。2008年主题活动:婚育道德与家庭幸福。2009年主题活动:生殖健康与生命质量。2010年主题活动: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为此,讲以下四点:

1、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四个到位”

各地应该始终把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群众生育观念转变,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来抓,做到常抓不懈,保证“四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各镇街应调整充实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党政一把手要坚持亲自抓,负总责,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难点问题亲自解决,形成党委统揽、主管负责、主管主抓、部门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措施到位。把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作为考核指标,村、社评选表彰先进、衡量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有婚育新风、关爱女孩指标;政治教育有婚育新风、关爱女孩内容;文化活动有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节目;检查评比有婚育新风、关爱女孩开展情况。三是投入到位。按照“办公自动化、教育立体化、服务网络化”的要求,镇(街)人口计生办配备微机、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等电教教学设施,满足开展工作的需本文来自要。四是落实到位。各镇(街)要补充完善《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的实施意见》,并在每年的工作中,都要把开展这两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安排、阶段有检查、年底有考评,保证活动的落实。

2、健全宣教网络,发挥“四个功能”

为使人口计生宣教网络化,充分发挥舆论阵地的宣教功能。一是发挥镇人口学校的功能。每年对所属计生干部和村社干部进行一次人口理论知识培训,不断强化人口安全意识。二是发挥生殖健康服务站的教育功能。采取文字宣传与图片展览、播放录像与宣传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育龄群众开展教育。三是发挥咨询热线的解惑功能。利用电话、闭路电视,开设人口访谈、生殖健康图片、青春期保健、避孕指南、优生优育优教等站点、栏目,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四是发挥宣传载体的导向功能。举办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开展“五好家庭”活动评选,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注重宣传形式,体现“四个纳入”

一是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党委经常性宣传工作之中,同步规划。在具体工作上做好四个结合:即宣传教育与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二是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部门、村、社的职责,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三是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争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一。四是把宣传教育纳入基层社会文化活动范畴,传播婚育新风,倡导家庭美德,扩大社会影响。

4、满足群众需求,做到“四个到家”

各镇(街)要把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作为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奋斗目标来追求。对此,必须开展“四个到家”、“六进六比”活动。“四个到家”:一是把婚育新风吹到家;二是健康知识传到家;三是把技术服务做到家;四是把组织关爱送到家。

“六进六比”:即思想教育进家庭,比思想觉悟;文化科技进家庭,比科学知识;法律法规进家庭,比遵纪守法;公民道德进家庭,比家风家貌;“五优”知识进家庭,比人口素质;家政知识进家庭,比家庭文明。

二、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全面整顿计划生育秩序

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不容乐观,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群众认为生育政策变了,可以敞开生了,生了就交罚款。二是法律法规不严密,给违法生育者规避处理以可乘之机,逃避户籍地计生行政部门处理。三是以人为本和严格依法行政在基层具体工作中不能完美结合,使依法行政工作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稳定面前软弱无力。四是计生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不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形同虚设,使计生法律法规有法不依,违法难究,执法不严。以上问题如不重视和解决,将严重影响江津计生工作质量,如何贯彻落实好《条例》,整顿当前计生管理秩序,讲四点。

1、加大《条例》宣传力度

各镇(街)以宣传贯彻落实好《条例》为契机,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坚持把宣传《条例》与查处违法生育对象、征收社会抚养费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宣传车宣传、标语、墙报、板报宣传,集中赶场天宣传,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大造声势,使法律、法规、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一个依法治育的良好氛围。

2、加大行政查处力度

全市集中三个月时间(3-5月)认真开展违法生育人员清理查处工作。重点是外流人员规避处理,跨区域低标准征收,处理未缴纳社会抚养费,历年违法生育尾欠案件,历史遗留案件,不符合再生育妊娠对象,拒不签订两个合同人员,违反胎儿性别鉴定案件和其它违反法律法规应接受处罚的案件。

3、加大强制执行力度

对历年违法生育人员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抓紧完善法律文书,文书规范性、执法主体正确性、执法内容客观真实性,执法秩序合法性、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性、处理标准合法性是搞好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好也必然要做的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行政行为合法,杜绝错案,对符合条件的尽快申请执行,原已申请执行但被中止的,尽快申请恢复执行。以执行增大宣传声势,以执行增强法律威慑力,以执行促进群众自觉缴款,以执行推进工作。版权所有

4、加大领导力度

为期三个月的清理查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领导非常关键。各镇(街)分管领导要认真分析研究,增添工作举措,组织协调力量,及时听取汇报,全面掌握工作动态,切实解决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查处工作中,要触及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对象户的个人利益,工作中肯定会遇到阻力,因此要求大家要注意社会稳定,人身安全,讲究方法,多做耐心细致工作,既要有急风暴雨,也要有和风细雨,既要雄得起,又要软得下,稳打稳扎,万无一失,不得出现恶性案件,不得出现群众上访。

三、以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1、奖扶宣传发动突出一个“广”字

首先,将《重庆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实施方案》中的有关内容以公告的形式印制到村;其次,将有关重要内容印制发送到育龄群众手里,让群众随时了解政策;第三,利用村宣传栏,橱窗宣传阵地,张贴重要条款;第四,以宣传车的形式在各村巡回宣传;第五,发动村社干部深入院坝,和群众面对面座谈,宣传奖励政策,解答政策疑难。

2、政策培训突出一个“细”字

各镇(街)要加强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奖扶政策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

3、调查摸底突出一个“实”字

为了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镇街在摸底调查中始终坚持一个“实”字。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及时申报,做到奖励对象不瞎报;二是由机关干部计生办工作人员、村、社干部入户调查,做到入户调查实打实;三是对所有申报奖励扶助的人员按其所在的行政村进行公示,做到公示工作有实效。

4、材料把关突出一个“严”字

为了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奖励扶助政策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公平性。镇(街)在材料把关这一环节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在上报市里审核前,要抽调力量组织专人对奖扶申报对象材料严格审核,坚持宁严勿宽的原则,从严把关,保证奖扶政策的严肃性。

5、材料上报突出一个“快”字

各镇(街)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上报、审核、录入,确保奖扶质量。

在抓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同时,各地应加快建立和落实以“奖励、优待、扶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体系,使其惠及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增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积极建立符合群众需求,有利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的运行规范、支撑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

信息化程序的高低决定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为全面推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需要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市、镇(街)、村信息化网络建设,2006年,我委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坚持“应用为主、面向基层,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的指导方针,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求村(社区)达到全市总数的30%,其中一类镇(街)达40%,二、三类镇达20%。要达到上属要求,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六个建立

一是建立pis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二是建立奖励扶助数据库系统;三是市镇两级人口调查与监测评价系统;四是建立事业管理信息系统;五是建立内部办公系统;六是建立市级中心数据库。

2、搞好十个录入

一是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基本情况录入;二是村级报告单变动数据录入;三是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四是行政处罚信息录入;五是“三结合”信息录入;六是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奖励情况录入;七是优质服务、并发症、生殖健康检查及服务情况录入;八是计生宣传工作信息录入;九是总人口信息录入,十是奖励扶助信息录入。

3、做好五个阶段工作

一是准备阶段。2月15日——3月10日,名镇(街)人口计生办确定并上报试点村,确定人员,配置微机,并对统计员进行软件业务培训,组织力量对原已录入的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清理,认真核实校对,收集资料,查漏补缺,准备录入。

二是录入阶段。3月11日——5月30日,数据由镇(街)统一组织集中录入,要求保证各项资料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善。

三是自查阶段。6月1日——6月20日,各镇(街)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建设(含镇试点村)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自查,自查认定达标后申请市人口计生委进行检查验收。

四是验收阶段。6月21日——7月15日,由人口计生委统一组织力量,按照江津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要求评估标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五是总结表彰阶段。10月——12月,市人口计生委将根据检查验收得分情况,镇(街)、村、居凡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全部录入微机,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且项目齐全,效果好,能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运用良好的,给予单项表彰奖励。

4、提几点要求

一是选好镇(街)村微机操作人员,并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稳定。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微机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技术业务培训,争取用五年时间,全系统基本实现人人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完善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制造执行系统;电机行业;下料车间;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79-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34003)

作者简介:刘利平(1966-),男,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事业部总经理,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李利民(1964-),男,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事业部技术副经理,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周应军(1968-),女,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事业部信息主管,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管理。

0引言

纵观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建设的重点普遍放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生产车间自动化系统上。然而,由于产品营销在这一、二十年间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成市场导向、竞争导向,对制造企业现场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仅依靠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生产车间自动化系统往往无法应对新的局面。为建立完整的、能够引导企业保持长期的业务利益和企业价值的信息化系统,必将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和生产车间自动化系统三者的结合,真正实现管控一体化。

1990年,美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首次提出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概念,填补了车间层管理的空白。制造执行系统是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它在计划层与控制层之间架设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鸿沟。

电机行业采用面向订单设计的制造方式,多以工作号方式组织生产。下料车间是电机企业的重要车间之一,为公司其它事业部、子公司以及市场相关行业提供配套焊装构件。下料车间是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个生产车间,是企业的供料车间,具有产品种类多、零部件系列多、生产过程复杂多变的生产特点,经常面临紧急订单等协调处理问题及生产过程如何动态响应等各种复杂生产状况,提高车间的应变能力和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成为车间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本文根据电机行业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管理方式、下料车间复杂多变的生产状况等实际管理特点,结合目前对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从车间生产管理模式的角度阐述适合电机制造企业的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解决方案。

1电机行业下料车间生产业务运行模式

由于下料车间面向大量产品和零部件的下料任务,不仅需要将任务下达到指定的执行单元并把有效的计划完成状况进行反馈,还需要将计划信息和领料状况、套裁程序完成情况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做到从任务安排到任务下达的合理有序进行。下料车间生产业务蓝图如图1所示。

电机行业下料车间的业务流程可以描述为:成套计划在事业部ERP中生成后,以打印出纸质文件提供给车间,车间根据成套计划来组织生产,通知下料员安排程序下料,在下料软件中提交成套计划的完工状况、作业计划安排、班组工作内容等。其中存在很多问题:计划跟踪只是成品跟踪,车间计划不够细化,存在管理瓶颈;计划进度跟踪困难,无法做到实时进度状况跟踪;事业部、车间相关业务衔接松散,经常出现工作协同问题;车间材料消耗数据等相关统计报表工作量大;手工管理方式容易出现疏漏。

然而,通过规划、搭建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平台,能够实现事业部ERP系统、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下料工具软件的有效结合,实现事业部计划到车间计划的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下料车间的管理水平。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促进协同,提高面向事业部生产计划的敏捷性。系统为事业部提供及时的生产计划进度跟踪和产品质量回溯服务,协助事业部实现有效的生产进度控制。

(2)促进下料车间各业务人员之间的协同。

(3)促进生产现场实现领料申请、领料、任务下达、完工、质量检查、执行等任务功能。

(4)促进库存信息和生产现场的共享。

(5)协助车间持续提高产品品质,对所有零部件下料状况、生产班次、操作者和质量人员等信息实时采集,实现下料等质量追溯功能。

2系统的体系架构

电机行业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IT基础支撑层、业务管理功能层、分析决策层,如图2所示。

(1)IT基础支撑层。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系统支撑所必备的硬件环境建设,比如网络环境、服务器、触摸屏、计算机终端、数据库等内容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实施系统需要考虑的组织结构设计规划、工作流程的规划、编码规范体系、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建设。基础支撑层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环境。

(2)业务管理功能层。在统一系统集成环境的支撑下,一方面实现了下料车间的核心业务功能,诸如生产计划的制定与下发、任务的分配与调整、生产完成动态的反馈和分析、现场信息采集与反馈、质量任务的分配与动态反馈等内容;另一方面实现制造执行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有效衔接,结合下料车间的实际需要,不仅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的信息互通,而且实现制造执行系统和下料工具软件的信息互通。

(3)分析决策层。用户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公司领导、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制造部管理员,还包括车间调度、班长甚至操作工人。通过对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不同的权限配置,提供生产统计分析报表以及生产动态看板、工时、质量等报表,方便用户在了解下料车间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管理决策。

3系统的关键技术

3.1基于触摸屏的JIT任务看板技术

基于触摸屏的JIT任务看板生产管理模式如图3所示。看板是管理计划任务生产状况的有效手段,根据生产状态以及生产特点,根据计划看板,分别得到管理需要的配料看板、班组看板、任务看板、质量看板等看板形式。这种看板生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节奏,及时反映生产现场动态,是下料车间整体生产作业管理控制的主线。

基于触摸屏的JIT任务看板生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系统特点:

(1)采用触摸屏现场反馈方式来获取下料车间现场(生产、质量等)信息,可以逐步实现下料车间无纸化办公目的。利用系统,可以在线浏览技术文件,了解套裁状况,使得获取信息更加准确和及时。对操作人员不仅免去过去繁琐的纸质报工,还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下料计划员根据状况,生成计划看板、班组看板、班组生成任务看板,配料员根据配料看板备料并反馈配料状况,操作人员根据任务看板完成工作并反馈生产状况,质量员根据质量看板进行质量检查并反馈质量状况。通过有效环节控制达到相关角色在系统中的协同工作,实现下料车间基于制造执行系统平台下的协同生产管理效果。

(3)下料车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不同看板状态了解生产动态,发现生产异常,可及时采取措施及对策,提高响应速度。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就能了解生产现场动态,这为生产细化管理和有效决策提供了支撑平台。

下料车间的制造执行系统通过看板相互衔接及转换的技术,实现了准确及时控制生产的目的。下料车间采用基于触摸屏的JIT任务看板生产管理模式细化生产过程管理,满足了生产状态及时性要求,加快了对生产异常状况的响应速度,增强了各业务工作之间的紧密协同程度,为下料车间实现精益生产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3.2实现流程控制的套裁管理技术

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具有下料套裁生产管理特色,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生产零件的过程进行管理,更需要对材料归属、程序图生成及获取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套裁管理流程控制模式如图4所示。

基于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下的套裁管理流程控制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套裁管理流程控制模式,实现了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和下料工具软件的紧密集成,打通了下料车间的套裁管理信息流,使下料员和调度、操作工、物管员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工作协同,提高了套裁管理的协同工作,这对于下料车间生产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2)下料车间相关人员不仅可以从制造执行系统中获取零件信息,而且能够获取与零件相关的套裁程序信息、套裁图纸信息,并获取套裁涉及的原材料收发状况等信息。更为重要的是系统能够在关键环节进行过程控制,实现对下料车间套裁管理环节的有效管控。

下料车间的制造执行系统采用套裁管理流程的控制管理技术,实现了下料车间由原材料板材管理到套裁程序生成管理,从套裁程序生成管理到零件过程管理的有效转换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和可操作性,从而解决了下料车间管理复杂、控制困难、影响因素多的相关难题。

4系统的应用情况

结构件事业部主要为股份公司其它事业部、子公司以及市场相关行业提供配套焊装构件,每年产值在3个多亿,而下料车间是事业部的核心车间。近年来,随着生产任务增多,急需提高车间管理能力。目前,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结构件事业部下料车间得到应用。应用功能界面如图5所示。

系统应用实现了从成套计划下达、生产作业计划制定、套裁程序生成、原材料领用确认、生产任务的下达、任务完成反馈,直到成套计划完成状况反馈等一系列任务,提高了下料车间生产管理的效率。主要表现如下:

(1)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一方面实现了套裁流程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实现了计划看板到配料看板、班组看板、任务看板直至质量看板的有效管控,从而实现下料车间计划、作业、质量、物料业务的协同工作。

(2)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了和事业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有效衔接,为事业部提供下料车间及时生产计划进度跟踪,对事业部成套计划进行及时反馈,协助事业部实现有效成套计划管理,并实现下料车间和事业部之间的协同工作。

(3)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了和下料工具软件的有效集成,实现了下料业务和其它车间业务的协同工作。

5结语

电机行业下料车间具有生产产品种类多、类型转换多、管理复杂等特点,存在作业计划获取难、进度状况反映不及时、生产异常处置慢,技术、生产、质量、套裁等工作协同困难等问题。据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产业务蓝图、系统体系架构,完成基于触摸屏的JIT任务看板技术、套裁管理流程控制技术的攻关,提出了符合下料生产特点的下料车间制造执行系统解决方案。目前,系统已成功运用在某电机行业下料车间,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全面信息集成,推进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了企业适应现代化制造和管理模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冬娟,刘晓冰,邢应杰,等.复杂装备集成生产管理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17).

[2]刘晓冰,吕强,邱立鹏,等.钢铁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新模式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3).

[3]薛冬娟,蒙秋男,刘晓冰,等.复杂装备企业的敏捷化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6).

[4]张晓峰,马铁军,李广凌.轮胎生产过程MES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5).

[5]刘晓冰,崔发婧.流程企业MES集成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Z1).

[6]范颖晖,熊晓琼.面向轻工装备制造业的MES系统[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7).

[7]刘晓冰,刘彩燕,马跃,等.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8

一、推进体系建设,增强队伍合力

(一)整合卫生计生执法队伍

贯彻国家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省委编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改革完善市县两级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整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资源,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社区(村)卫生计生监督体系,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综合监督职能,夯实队伍基础,提高综合监督效率。

(二)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培训

进一步分层次、多形式开展全县监督人员,尤其是卫生计生转岗人员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卫生执法大队要积极落实监督协管员培训工作。

(三)提升监督执法信息化水平

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的推送,提升监督效率。加强信息报告精细化管理,建立信息报送监测机制,强化数据的分析利用。做好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报告。继续推行执法过程全记录,推动监督信息公示,强化公众和社会监督。

二、强化日常监管,切实履行职责

(一)强化医疗行业监管

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社会反应强烈的问题,强化医疗行业监管,坚持服务与指导,加大随机抽查力度,推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规范、提升质量。开展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试点。深化血液安全监管。

(二)加大公共卫生执法力度

做好新修订的《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宣贯工作,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开展居民住宅区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和水质现场检测情况监督抽检;以游泳场所、住宿、沐浴、美容美发等公共场所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重点,开展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继续推行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

(三)推进计生日常执法工作

加大我县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监督执法检查和违法查处力度,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及相关服务行为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巩固打击“代孕”工作成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四)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新修订的《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督促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五)狠抓重点专项整治

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干细胞临床应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美容医疗机构、重点浆站专项整治,以检查中发现和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为导向,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六)完成重点监督抽检任务

根据市支队下达的《2016年监督抽检计划》,配合市支队按照监督抽检程序开展相关卫生计生监督抽检工作,力争全市监督和抽检任务完成率和结果及时上报率、公示率均达到100%。

三、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

(一)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

建立并执行县本级随机抽查对象和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在全县重点专项和监督抽检工作中试行“双随机”抽查机制。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制度;内部审计;创新

不断持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是企业内部审计追求的永恒目标。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部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企业高层和审计部门普遍关注,它不处中心,但影响中心;它不作决策,但影响决策;它不是行为,但规范行为,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让“审计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应该成为审计质量不断提升的不懈动力。

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方向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其影响力在于不断调整总部审计机构、企业审计机构与企业被审单位三者之间的行为关系、制约关系和互动关系。一方面要增强审计人员对制度执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还是必须依靠企业领导和各方面各层次的理解、支持和协同。审计制度是刚性的、原则的,而执行则是是柔性的、具体的。它不是画饼,它是要让这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和协调,促进整个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重要环节的突破,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推进。使完善和有生命力的审计制度成为纽带和剂,把审计机构的监督和服务理念,转化为共同的行为。

1、发展型与操作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审计工作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监督者,既有水太深、企业内部隐藏的经营风险“石头”难以摸着的问题,也有企业管理转型期的矛盾叠加、河里的“礁石”太多的现状。这需要形成企业内部审计长期规划和短期安排的有效调整制度,根据企业战略方针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审计思路和规划、计划。使之紧紧贴近企业的心跳,把握企业的脉搏。要形成企业内部审计一整套自成体系的制度完善和创新制度,其中不但包含企业内部审计长期发展制度和操作型制度,还需要一个审计制度创建完善、执行监督、修改创新的内部组织机构来付诸实施,还需要一整套更精确的管理举措和促进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制度,来保证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2、企业审计资源的整合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审计资源及审计人力资源统一管控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客观上要求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组织模式、管理制度、程序标准、信息平台的统一。其主要特征就是:统一管理制度,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明确管理职责,共享管理信息。构建以总部审计部门为决策调控中心、区块和直属企业为管理责任主体,统一规范、动态可控、高效有序的集约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管理、统一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统一人才培养与开发。它具有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双重核心,将带来企业审计体制和机制、审计管理模式、审计过程控制、审计组织架构、审计权责划分等方面的变革。这些变革必将对全企业内审活动的程序、方法等产生影响。使得企业审计管理层级大大减少,基层板块企业审计自管力度降低,审计层次的上提,审计重点的转移,审计评价标准的改变,审计质量的提高。

3、审计综合信息的安全制度完善和创新。

企业内部审计网络信息和资源的内控管理,实际上就是审计网络信息系统方式下的分层次的权限管理流程,即由信息系统分别设置不同的审计操作人员权限层次,并赋于每一个审计信息录入人员的职责,行使相互分离的功能权限来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分级控制。这种控制功能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到审计网络系统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审计网络系统信息内部控制发生漏洞,将会对我们的审计储存信息造成多大的失误和不可逆损失。所以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许多新的风险,如审计软件风险、人员操作风险、审计信息风险、审计管理风险等。因此,我们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未雨绸缪,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审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创新。首先,要完善和创新审计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的制度,防止侵入损坏和权限的失控。其次,要完善和创新审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控制制度,保证所收集的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严格控制录入和的审计信息质量。再次,对信息系统中录入的企业内部被审单位基本资料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要建立健全分层次共享权限制度以加强安全和保密。最后,要已形成的审计网络信息制度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不断堵塞漏洞,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4、境外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境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起步晚,起点高,难度大。大型国企审计近年来在核实境外项目经营成果、揭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规避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海外业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境外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尚不能完全满足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境外内部审计制度指导、控制、督促和评价制度,缺乏与时俱进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信息。所以我们要从境外内部审计的高风险性入手,全面对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重大审计项目开展分析,高瞻远瞩地制定针对性较强、完善和创新的境外内部审计制度。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10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推进,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公文、报告、报表、数据等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信息利用方式、执法管理及办公模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量日益增大的环境监察业务的需求,环境监察管理工作压力剧增,在有限的环境管理资源下,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升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时掌握各地方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对环境违法案件的现场执法情况和查处进程,分析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情况和处理效率,解决各种环境行政执法焦点问题,为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的处理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通过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引入移动信息化手段,可以明确和规范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等,可以使立案、登记、执行、自由裁量等各个执法环节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实现规则统一化、工作标准化、办案流程化、重要节点可控化,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环保行政的权力运行机制。

2系统定义与目标

污染源移动执法系统融入现代移动终端、移动通讯、互联网、GIS、GPS定位等先进技术的一种新的执法方式---简化现场执法工作、规避人为工作疏漏、严格绩效考核、提高执法效率,实现“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建立集PDA端的环保执法通系统和PC端的后台支撑系统于一体的网格化移动执法体系,系统可监督、检查各类污染源的建设、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处置和防治状况,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总体目标定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管、统一执法、统一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的“五统一,一共享”。规范流程、监督执法

通过建设环境移动执法平台,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帮助一线执法人员高效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还能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执法全过程。

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

污染源移动执法系统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3G移动通讯、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先进技术,构建后台支撑系统和现场执法终端于一体的移动执法平台。实现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GIS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

整合现有系统,数据统一查询

平台兼顾其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系统集成环境监察支队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建设项目申报、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监察等,向现场执法人员提供一站式环境监测数据、企业环境信息检索服务。

3建设内容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是监察机构为实现机动、灵活、快捷的现场执法目标,采用现代化得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一种现代化执法方式。其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a、移动执法终端系统

基于Android、Iphone语言手机客户端开发的移动执法系统,执法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查询任务信息、历史执法信息、在线监控数据、监控视频、法律法规等各类信息,同时PDA系统能够将现场执法的相关信息上传数据库中。另外,手机客户端系统能够提供地图浏览、路线导航、定位报到等空间位置信息的相关功能。

b、移动执法系统支撑平台

以实现环境监察执法整体信息整合为目标,利用成熟的中间件技术,建设独立的数据交换整合系统,将大量基于各自业务流程的异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交换到中心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现场执法系统与环境自动监控系统、12369系统、行政处罚系统、排污申报系统等环境监察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并可与环境监测、应急处置、项目审批等其它环保信息系统快速整合,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

4建设原则

机动性、灵活性原则

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应该满足执法监察机构对现场执法机动、灵活快捷的目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为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实用性原则

信息系统建设要以实用为前提,真正实用的信息系统一定不是现有手工管理的完全的仿真系统,如果这样必定造成效率低下(原来只有手写、纸上操作这一环节,而现在还多了计算机操作环节,信息化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使用人员没有积极性。实际应用的系统是将进行电脑管理后手工操作的不合理性进行一定范围的重组,从而将信息系统建成真正实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可扩展性原则

信息系统的可扩展、灵活、易操作、高可靠是十分必要的。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为普通用户办事之外,还必须为领导的决策作出支持。另外,系统是建立在成功的信息收集的体制上的。因而,以信息为核心,以信息的应用为方向,构建可扩展的系统环境是信息系统建发的基础。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克服无序、无规划的盲目发展,以及无标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规划的基础上,统一标准与规范,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第二章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阶段

通过多种途径采集数据:

a、执法大队督查人员在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发现环境问题后通过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上报位置、图片、表单、录音、环境描述等信息。

b、对于领导交办任务、社会公众举报的环保问题后,系统通知本区执法大队监督员去现场核实。

2问题核实立案阶段

a、对于由上级监督中心转来的社会公众上报的问题,监督中心通知本省、市执法监督员进行现场核实;对于不属实的信息和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信息进行注销;属实的信息进行立案。

b、对于本省或市环境执法监督员直接上报的问题,监督中心在立案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将该问题转发至相应的市级执法监察大队去执法核实。

3任务派遣阶段

执法任务的派遣可以通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信息系统完成,也可以通过纸质文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进行派工。

4处理反馈阶段

各级环境执法部门,根据部门自身情况,可以选择通过环境监察业务管理和分析平台进行处理结果的网上反馈,或者纸质文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回复给各级监督中心,最终汇集到部级监督中心。

5核查结案阶段

执法监督大队在接到反馈来的已处理完成的消息后,指派执法人员员到现场核查,如果确实已处理并达到标准要求则该任务结案。如果没有处理完成则由指挥中心继续协调解决。同时,部级和省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也可根据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任务监察派遣审核和案件处理。

6稽查考核阶段

后台接收到现场执法人员传回的执法记录,取证信息入库归档,方便领导对现场信息做审查考核;同时,领导可根据任务类型,执行科室,任务来源等对执法人员的任务做稽查考核。设置各类考核指标现场执法完成任务数现场执法完成任务率(完成任务数/总任务数)完成任务质量考核(根据新的笔录格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考核)是否采样、是否取证、是否下达整改通知书是否处罚建议、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笔录管辖企业达标数(在某一时间段内达标数)管辖企业达标率(监测达标数/监测总数)采样频次整改通知书下达情况/整改完成情况信访任务完成率、信访完成任务数排污费收缴率、排污费申报率、排污核定率等对执法人员、科室进行评价。

第三章系统结构设计

污染源移动执法系统分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和后台支持系统平台。

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可与各类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和移动智能设备等)完美整合,并兼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网络,一键安装,方便快捷。通过后台支持系统平台配置的一切应用都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客户端运行,该客户端支持Android、Iphone等主流的手机智能系统,具有易用、先进、兼容性高、安全性佳等特点。

后台支持系统平台为六层的系统设计架构,满足扩展性需求,并基于模版、组件的设计模式,每个应用是一个运行时的实例,工作流采用状态机工作流的实现模式,详细记录任务处理中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

第四章移动端功能

1基于GIS系统的附近污染源

在GIS上,以网格为单位或以鼠标点选圆形或多边形范围内为统计范围,显示所有的污染源信息的相关信息和网格负责人的信息。

点选GIS上的污染源,可以获得污染源的详细信息,如业主信息,审批信息,排污费缴纳信息等所有相关信息。

自动搜索执法所在位置2公里内的污染源

显示污染源列表,可查看污染源详情,并进行执法操作

查询所在位置的环境功能区信息

在地图上任意位置查询污染源

2任务办理

计划任务----定制周期性环境监察与执法任务,并记录每个节点处理人信息。

智能预警任务----根据污染源监控数据自动生成执法任务,并记录每个节点处理人信息。

临时任务----根据举报、投诉等其它来源生成执法任务,并记录每个节点处理人信息。

3自查服务

企业填写排污收费表单,自查表单等供检察人员审核。

企业填写任务流程中企业节点信息,比如复核。

4污染源管理

查询污染源及相关信息

进行现场执法

5稽查管理

人员定位

查询执法人员当前位置

回放执法人员某一天的执法轨迹

跟踪执法人员位置

任务管理

跟踪具体任务的执行过程

查看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所有文档记录和轨迹

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审核或评价

6考核查询

查询考核情况

定位情况统计

查询某一天或时间段内各部门人员定位情况

7在线监控

查看在线监测数据、曲线图

流量统计,与许可证许可量进行对比

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情况统计

查看视频监控图像

8环保手册

法律法规

全覆盖体系

应急手册

内部管理制度

9常用工具

公告信息

常用网站

审批查询

收费查询

建筑施工

噪声许可

第五章产品优势

经调研,污染源监察工作分为两大特征,一般性特征以及特殊性特征,一般性特征为一般企业,按照一般监察工作监管完成,特殊特征为特殊类企业,需要单独为企业制定监管方案。完善检查监管体系,建立移动执法系统的核心在于完善一般性企业监管的需求,并为特殊性企业建立相适应的方案体系。

1结构化设计,功能变更和扩充便捷灵活:

手机平台与服务器后台紧密结合,对处于摸索中的特殊性企业方案有很好的兼容,只需在后台建立相关的业务模块,手机实时同步,自动实现业务手持化,不需要复杂的二次调研,二次开发,节省大量时间与资金,省去逐步完善监管体系过程中不能实时展现的烦恼,而其他商家的手机系统则是需要重新定制。

2监管的重心在于任务,从而实现过程记录,监管可查。

如何实现严谨的任务流程则是移动执法系统的重中之重,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则完美的可以实现任务流程的复杂要求,随时查看任务节点审批人信息,快捷的在后台服务器建立适应的表单,工作流,手机实时更新,并对任务过程中可以监控,发送任务到达,过期等提示。创建对应的功能,简单来说我们的产品相当于一个手持客户端,完美支持对后台BS系统的支持以及兼容,而不是一个固有不变的App系统,极强的提高了业务的灵活性。3业务复杂化简单实现

上面提到我们的手机系统对监察工作核心功能有很好支持,这也是系统的亮点之一,那么对其他功能的支持呢?比如gis,在线数据查询,现场记录上传。。

这些功能我们通过html5的方式,在后台建立相关功能页面,通过手机菜单链接访问,这样的好处在于,客户端与业务端完好的分离,数据录入,数据展现在客户端,业务处理在服务端,互不干扰。

4兼容其他系统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11

各社区、各辖区单位、:

2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将根据省、市、区有关计生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切实完成区政府下达的20*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结合我地区的实际情况,特提出20*年*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一法一条例”和贯彻《省条例》的实施意见,以创建优质服务街道为契机,在流动人口属地管理服务、基层基础、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依法行政上有新突破,普及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考核和各项任务,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指标

20*年我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是:计划生育率达97.5%以上,力争达100%,统计误差率控制在1.2%以下,常住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95%以上,B超监测率100%,意外妊娠率1%以下,应随访落实率98%以上,知识知晓率和宣传品入户率98%以上,流动人口管理外来验证率98%,外出人员发证率100%。群众满意或比较满意率达98%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立案率100%,兑现率70%以上。

三、要工作任务

1、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律纳入管理,并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法人代表人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属地管理,杜绝漏管无人管的现象。

2、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力度。杜绝统计工作中的瞒报、错报、漏报现象。规范操作,确保月报告单准确性。完善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全面深化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建立信息联系制度,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指导。今年五月、十月对各社区进行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检查工作。举办二期计划生育干部业务培训班。

3、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依法管理的工作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积极推进规范计生执法,做到行政执法程序和文书规范。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4、深化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促进新型生育文化宣传。要积极融入社区建设的大局,理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加强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建立完善和规范运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加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力度,促进新型生育文化宣传。突出“进”字,让新型生育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军营、进学校、进宾馆等。精心打造一批品位高、质量好、有影响力的新型生育文化示范社区。

5、优化计生服务力度,充分运用计划生育服务站。因地制宜地拓展满足育龄群众不同需求的服务项目,严格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抓好经常性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定期为育龄妇女进行查孕、查环、查病工作,保护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加强对社区计生服务室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当年生育小孩、人流、更换措施对象的上门随访工作,健全服务档案,规范避孕药具的管理。继续做好“四个一”上门服务工作。即:送一束鲜花、一份宣传品、一句温馨问候、一张服务联系卡。

6、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积极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调小组的职能,定期稽查。重点解决动态管理的问题。加强对专业市场、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做到领导重视、台帐齐全、底子清楚。各单位、各社区要及时、准确掌握外来育龄人员的婚育、避孕情况。对流动人口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对已婚育龄妇女实施一年两次环、孕情监测,坚决杜绝计划外出生,流动人口协管员职责到位。

执法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12

根据全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各部门、各办事处分别对工作进行集中梳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项目,强化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上水平,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班子成员挂钩、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继续推行流动红黄旗制度。以出生政策符合率等主体指标完成情况为挂旗主要指标,每月按照指标排名情况颁发流动红黄旗,排名首位的办事处挂红旗,末位的办事处挂黄旗,当年挂三次及以上黄旗的办事处在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通过该考评制度,切实将工作责任、动态管理、阶段预警有机结合,促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

二、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

(一)、巩固和拓展计划生育宣传阵地。今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宣传阵地的建设工作,对前期建成的文化园区、新家庭文化屋、计生宣传栏、公益广告牌等宣传阵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之上,今年我区严格按照实事工程任务要求,按照出精品、出特色的原则和思路,加大投入、自排进度,文化园区、新家庭文化屋的建设工作在全区全面展开。截止6月份,新型生育文化园区规划建设2个,目前正在施工之中;新建成新家庭文化屋6个,另有7个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二)、精心组织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两节期间,全区八个街道因地制宜,各有特色文的举办了以“红红火火过大年人口计生送温暖”为主题的计划生系列宣传活动,宣传计生国策、开展便民服务、走访困难计生家庭,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活动期间,彭城街道小光社区里摆上了饺子宴,扭起了大秧歌,让社区的老人们吃上社区计生工作者们亲手包的饺子,区领导、计生局和街道领导还将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亲手送到困难计群众的手中。大郭庄街道在下河头的生育文化园区里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俗会展。举办5.29计生协会纪念日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全区共组织进行了大大小小8场社区文艺演出及便民服务活动,发放宣传品4000余份,计生药具800余份。

(三)、加大开展对外宣传。通过奖惩兑现,制度管理,进一步调动全区计生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热情。一是对去年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宣传任务的办事处进行了通报,并在年终考核中进行了扣分。二是实施《区计生系统宣传报道和政务信息工作制度》、《新闻宣传月通报制度》,促进全区计生宣教工作按序时进度,高质量完成任务。三是主动与我市新闻媒体记者建立联系,长期合作,及时报道我区开展的工作。今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报道20余篇,其中400字以上的12篇,在市级媒体刊发报道60余篇,其中400字以上的26篇,电视台、广播电台分别报道3次。

(四)、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区幸福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云人计〔2013〕2号)、《区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云人计〔2013〕3号)等文件,加强创建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实施。二是借助市委宣传部“送文化进社区”平台,邀请省梆子剧团走进社区进行人口文化专场演出,将人口计生知识宣传、便民服务、计生药具发放等内容有机的融入到文艺演出之中,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动同时,宣传了计生国策,宣传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我区共组织了4场“幸福家庭创建文艺演出”,今年计划安排16场演出计划。三是着力打造“翟继法爱心辅导站”的“幸福家庭播撒幸福”的典型,对爱心辅导站进行包装升级,对其所在的崔庄进行“幸福村”创建试点。

(五)、继续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继续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区各办事处、社区(村)大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更新宣传栏内容,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制度公告》等宣传资料,积极营造浓厚的打击“两非”的宣传氛围,保持打击两非高压态势。截止6月份,今年共查处两非案件8例。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不断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

(一)、着力世代服务双提升工程,构建人口家庭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城乡统筹、品牌规范、职能综合、服务优质”的要求,启动了“世代服务’’二期建设项目,在建设中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加强城市服务体系建设,为流动人口提供“家庭式”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针对淮海食品城物流园区现住、外来人口混居,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人口复杂等特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多次深入调研,以创新大型物流园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为突破口,探索性地创建“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二是巩固基础服务阵地的建设,着重提质转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区目前所有的村居均按要求建成了标准规范的世代服务阵地,在此基础上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职能,优化服务内涵为重点,全面优化服务意识,拓展家庭健康服务内容,大龙湖世代服务中心在人口计生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了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模式,开展了“儿童肥胖症的干预”、“0-3婴幼儿早期教养”、“流动人口之家”等活动。优质服务链从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向家庭健康服务延伸,服务对象从育龄群众向家庭全体成员覆盖,服务重点从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面向全人口、服务生命全过程转变。三是加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加快我区人口计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和便捷化等方面的能力,按照省市人口计生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区人口计生局与中国电信分公司合作开展计生e通平台的建设项目。同时为各个村居配备了电脑、定期培训微机员,努力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平台网络化。上述项目工程的实施,为我区人口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实施“优生促进•幸福家庭”工程,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按照“城乡统筹、规范运作、创新机制、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在八个街道、74个村居中率先启动了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项目。建立以宣传倡导、村级孕前风险自查、街道级孕前优生培训教育、市区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市级孕前优生技术指导为内容的服务规范;开展宣传倡导、村级孕前风险自查、街道级孕前知识普及和孕中后等的随访、市区二级计生技术服务机构逐步完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模式;同时探索政府主导下的孕前优生促进工作机制,健全孕前风险预警干预体系,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殖健康资料库,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

今年我区被定为省级孕前优生免费检查试点单位,我区采取“市区联合”和“计卫联合”二种工作模式,依托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区世代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以每月固定日下基层和定点集中二种工作方式,截至目前共为近2500对目标夫妇接受免费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在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同时,扎扎实实做好“两免”工作,继续开展婚姻登记、免费婚检、免费孕检一条龙优生服务,截至目前免费婚检婚检率93.4为%,免费孕检率98.2%。

(三)、拓展服务范围,大力开展0-3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关于“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我区成立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摸底调查,借助全区范围的专业早教机构,要求各个街道成立一所规范的早教基地,目前我区分别在大龙湖、子房等建设了相对规范专业的早教点,市计生委拟定我区早教点报省试点单位。

(四)、实现计划生育药具发放多元化途径。为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今年我区投入数万元新建高标准、高质量的专用库房,完善了药具库房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不断拓宽药具发放模式,先后购置安装7台智能联网型安全套发放机,真正使药具发放驶入了多元化的快车道。开展了“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年”活动。举办了《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信息系统》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对全区药具系统86名药管员进行推广试点的操作培训工作。

(五)、实施“强基提质”工程,着力提升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了加强计生技术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岗位技能,人口计生局印发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将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定期培训经费列入专项经费预算,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激励技术人员取得执业资格,鼓励技术人员在岗自学,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技术人员培训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并积极参加市计生委组织的科技大比武活动。通过上述措施极大的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四、依法行政,综合执法,保持对违法生育的高压态势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一是从健全制度着手,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监督评议制度、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在全区组织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查找和梳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清理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计划生育的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在全区人口计生系统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维权、优质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水平和系统行风效能建设水平。三是进一步做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订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管理制度》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计生执法人员执法行为。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全面落实法定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手术并发症特别扶助金、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全面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二是贯彻落实市政府127号令,将计生特殊家庭救助范围扩大到城区计生困难家庭,建立了五十万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除了将农村独生子女重大疾病及死亡、独生子女父母死亡救助金纳入公益金救助范围,还将农村、城区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夫妻生活帮扶金,城区独生子女重大疾病及死亡、独生子女父母死亡救助金纳入公益金救助范围。同时,城区未纳入社会保险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保险金、手术并发症补偿金、低保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保障金等也纳入了区财政预算。此举极大地解决了计生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消除了计生救助中的盲区,真正实现了全区城乡救助的全覆盖。

(三)、坚持文明执法,群众办事“零障碍”。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按照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管理“零疏漏”、服务对象“零投诉”的要求,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区及各街道办事处均设立了计划生育民生服务大厅,同时依托各级世代服务平台,按照“手续简便、规则公开、程序规范”的原则,实行“一站式”管理,开展“一条龙”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二是打造阳光政务。充分利用各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和“宣传栏”,借助生育文化园及生育文化图书角,依托电子滚动屏、电子触摸屏、政策咨询热线电话、网站等,做到公开内容全方位,公开手段全利用,公开范围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办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计生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深入人心。三是畅通渠道。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规范并拓展12356“阳光热线”咨询服务功能,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定期研究工作。利用全区计生网络组织了解辖区居民动态,对部分有反映的群众主动约定时间上门访询,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做到件件有登记、个个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五、多措并举,热情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

(一)综合治理,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成立了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公安、工商、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为适应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形势,从03年起我区于全市率先在各社区配备了流动人口信息员,负责对流动人口的信息反馈和日常管理与服务。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区、街道、居委会”的三级管理网络,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区政府切实将流入人口纳入本地经费投入的总人口基数计算,稳定财政专款保障制度。今年,区财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预算投入60万元,确保均等化服务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全区六大商贸市场设立集宣教视听、健康咨询、技术服务、药具发放等功能为一体的“世代服务·爱心驿站”,将我省世代服务建设延伸到了新市民群体,为市场广大业户和外来人口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认同感,提高了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二)建章立制,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公安、劳动、工商、卫生、民政等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管理职责作了明确规定。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下发了《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规定》,进一步保障了实行计划生育流动已婚育龄人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立了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建立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促进了各职能部门间的经常性联系与协调,推动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能,形成了综合治理的合力。

(三)明确部门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齐抓共管。年初,区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和各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定期组织公安、工商、人口计生、卫生、房管等部门对城区内主要商业地段的流动人口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门及时向人口计生部门通报暂住人口登记情况,实现人口资源共享;同时还建立了由公安分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三级联合办公制度(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加强了日常信息的沟通。工商部门严把新增业户办照关,在全市率先推行了《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承诺制》,会同私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劳动部门严把用工关,并对流动人口独生子女户再就业提供方便。卫生部门与计划生育部门协作,规范开展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共同推进六大工程的实施进程。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动态,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及时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大工作事项,督促检查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措施,有效推动了我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四)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联系,实现区域协作。积极拓宽协作领域,建立区域协作、信息共享、双向考核机制。先后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河南省民权县,福建省仙游县,山东省滕州市、广东省高州市、四川省开江县等20多个县区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协议书。今年以来,全区核对、反馈流动人口信息上万条,有效信息反馈比率达98%以上,区、办事处两级平台应用率达100%。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打造精品宣传工程

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报道和政务信息工作,争取在上稿的数量和等级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加大宣传阵地建设的推进力度。高标准完成实事工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借力宣传力度,更新、安装计划生育宣传栏和公益广告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做好9.25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区第二届家庭文化节,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

二、深化优质服务工程

实施“世代服务”提质工程,加快服务体系转型,着力打造有特色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推进“家庭健康促进”工程,构建多方位的家庭健康服务模式,努力拓展覆盖生命全过程的服务。重点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推进孕前优生促进、延伸生殖健康筛查套餐等项目。

三、进一步做好数据分析利用

继续加大对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录入工作,保证信息报表与信息数据库的真实性一致性。同时,充分发挥“两系统一平台”的积极作用,利用出生实名信息,做好数据的分析利用,提升人口计生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加大综合整治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力度

进一步加大打击“两非”力度,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办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卷宗制作。积极协调公安、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增强打击“两非”行为的力度,综合整治性别比偏高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B超管理使用和终止妊娠药品销售情况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严格实行二孩的审批和孕情跟踪管理制度,认真梳理“两非”疑点案件;施行“两非”案件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参与打击“两非”行为。

五、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均等化服务机制

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清理清查,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学习贯彻《省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