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

时间:2022-06-18 21:06:16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1

***同志考察材料

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较好。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廉政建设方面,自觉强化廉政学习,能坚持做到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没有听到不良反映。

该同志注重学习,坚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把学习当做一种境界,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深入学习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素养,力求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理解领会,培养形成自己的工作思想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该同志工作务实,坚持主动协调各方工作。在财务室工作期间,细致梳理镇各类款项情况,严把镇财务审核关,不断规范镇级财务支出,优化财务报销流程,切实提升镇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与有关村做好协调,切实畅通镇村财务为民渠道,指导村报账员做好开票等工作,保障村级各项工作推进。在驻村期间,认真谋划村级发展,协调村两委关系,切实提高村级发展水平。

 该同志主动创新,坚持及时转变角色定位。自XXXX年以来,根据工作调整,认真做好驻村、财务和综治工作,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为辖区平安稳定贡献力量。到综治办工作后,不断完善大若岩镇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强化反邪教等工作落实,积极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件的流转和协调,及时处置来电来信网信、12345热线投诉等问题X件。

XXXX年X月X日,在XX民主推荐会上,发出民主推荐表X张,收回X张,推荐该同志为X的有X票,参加谈话推荐的X人,推荐该同志为X的有X人。XXXX年X月X日,对其进行拟提任(或转任重要岗位)考察时,发出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表X张,收回X张,对该同志现岗位任职综合评价:优秀X票,称职X,基本称职X,不称职X;德的综合评价:好X票,较好X票,一般X票,差X票;X人同意该同志提任(转任重要岗位)。

主要不足: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对基层治理创新和综治工作的探索和研究还不够,没有很好地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在抓实抓好线上工作谋划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xxx党委(党组)

考察人:

年  月  日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2

一、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

⒈要树立好的思想作风。在撰写干部考察材料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一方面,必须从干部德才表现和客观实际出发。必须选取准确无误的材料,注意用实事说话。一是要善于运用事例。要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打动人的事例,才能使评语实实在在,令人信服。二是要善于运用数据。一个干部的德才表现如何,有无实绩,有了事实和数据说明,就会一目了然。三是要善于运用干部的工作成果。考察材料中,不仅要写干部做了哪些工作,而且要写这些工作有无成果,不能满篇都是些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另一方面,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首先,对考察中了解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认真进行分析,善于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考核时,由于谈话对象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和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等于客观事实,有的可能掺杂着个人好恶和偏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考核中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当成客观事实,不加核实地写进考察材料中。其次,要避免思想上的片面性。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最容易导致德才评语偏离实际或以偏概全。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在看待优秀干部时,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防止一好百好,差也是好的倾向;在看待后进干部时,要在准确把握其缺点、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其成绩和优点,防止一坏百坏,好也是坏的倾向。

⒉要树立好的工作作风。一些干部考察材料之所以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搞准、吃透干部有关情况,即在考核上下功夫不够。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必须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了解真情。工作作风越深入,联系群众越广泛,对干部情况的了解就透彻,考察材料就越真实准确,有个性。

⒊要树立好的文风。力戒空话、套话、空话;做到讲真话,讲实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注重内容,注重质量;区别对象,反映特点。

二、在象、实、准、慎上下功夫

象、实、准、慎是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考察材料的生命,也是写好考察材料的难点所在,如何能准确地对号入座,应注意以下问题。

⒈要抓住本人的个性特点写。人与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个人经历不同,都会打下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烙印,从而显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干部的特点,也正是指干部自身所具有那些与履行岗位职责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同于他人的特殊因素。例如,有的干部思维缜密,处事稳重;有的性格直爽,不拘小节;还有的精力充沛,喜欢交往等等。这些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干部个人与众不同的内在本质。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把像画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众人共用的弊端。

⒉要抓住本人的工作经历、岗位和取得成绩写。不同经历、不同岗位的干部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付出努力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的表现形式都不同。撰写考察材料时应该注意和善于把握这种显著的或细微的差别,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⒊要联系本人拟任职务写。撰写考察材料,要尽可能地根据干部拟使用方向,有侧重点地准确反映其特点,将德、能、勤、绩、廉有机融合于整个材料之中。

⒋要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写。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反映出来,但要分清本质主次,既不求全责备,又不避重就轻;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要防止公式化地认定干部的缺点。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3

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的

反映考察对象基本情况的综合性写实

材料。在考察材料的撰写过程中,笔

者认为应克服表述不真实、评价不客

观、特点抓不准、干部考察队伍素质

参差不齐、考察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考察材料公式化等通病,巧用“相人

术”,相好考察人、座谈人、被考察人

三类人,把好考察队伍素质、考察方

式方法、考察材料可信度“三道关”,

着力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

一、相好“考察人”,把好考

察队伍素质关

考察材料的质量,归根结底取

决于考察人员的素质。因此,在干部

考察前,要相好“考察人”,把好考

察队伍素质关。首先,在干部考察组

成员的挑选上,应把具有较高思想政

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有一定组织人

事工作经历和较强责任心,能够公

平、公正地做好干部考察工作的人做

为最佳人选,坚决避免“挑到篮子就

是菜”的做法。其次,在考察组成员

的搭配上,要注意“能说”和“会

写”人员的优化组合,既要使考察工

作相得益彰,又要在撰写考察材料时

得心应手。再次,要加强干部考察队

伍培训。要利用干部考察工作筹备会

议进行系统培训,特别要从干部考察

材料的内容、格式、文字等方面提出

具体要求,对不同用途、不同层次、

不同类别的干部考察材料做出不同部

署,比如,对拟提拔使用干部的考察

材料,要突出实绩和特长;对后备干

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基本素质和潜

能;对主要领导的考察材料,要突出

政治水平和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

的能力;对中层干部的考察材料,要

突出协调处理上下级关系的能力和具

体业务水平等等。尤其要和考察人交

待清楚,考察工作要本着公平、公正

的原则进行,写优点要恰到好处,不

能因为干部提拔就把优点写得过满;

写不足要恰如其分,不能因为担心影

响干部使用而轻描淡写,手下留情。

第四,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了解被

考察人各方面的情况,在头脑中形成

对被考察人大概的轮廓,剔除偏见和

误解,不掺杂个人感情、好恶,对被

考察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二、相好“座谈人”,把好干

部考察方式方法关

曾国藩以“闻其声,观其形,知

其人”著称,这是一个考察方式方法

问题。在现代考察工作中,要运用多

种形式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

廉,努力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避

免口里到处喊缺人才,见到真正的人

才反倒视而不见的情况。要把民主测

评作为第一方法,坚持以德才素质评

价为中心,立足选准用好干部,进一

步完善民主测评方法,通过民主测

评,找到被考察人的症结。要大胆引

入民意调查方法,让广大群众参与到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察过程中来,

考察推荐中参考、遵循大多数人的意

见。要实行部门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

合,开展实绩剖析,分清主次、轻

重、难易、缓急,依次对被考察人进

行评价。要增强个别谈话的针对性和

深入程度,提高个别谈话质量,从个

别谈话中为被考察人“画像”。要综

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民主推

荐、个别谈话等各个考察环节结果,

对被考察人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

道德情操、廉洁自律等各方面作出初

步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查阅干部档

案、阅读考察材料、到曾任职单位考

察、到被考察人居住小区考察干部八

小时以外等形式,通过纵向比较,了

解干部的五官概貌、工作经历和成长

历程以及干部在各个阶段的现实表

现;通过横向比较,了解干部在同年

龄段、同等职务干部中的表现情况,

与同年龄段其他干部相比是鹤立鸡群

还是相形见绌,结合考察材料,最后

对被考察人“盖棺定论”。

三、相好“被考察人”,把好

考察材料可信度和说服力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考

察中,既要充分掌握被考察人的闪光

点,又要全面了解被考察人的瑕疵,

一分为二地对被考察人做出实事求

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全面、准确、

规范撰写考察材料。一要求实。真实

可靠、符合实际是干部考察材料的本

质和生命。考察材料在对干部作出结

论性评价意见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

是,绝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

断;一定要坚持有理有据,绝不能信

口雌黄,更不能前后矛盾;一定要坚

持突出个性,绝不能千人一面,更不

能无病等等。比如,该人可能参

加过成人高考,取得

过优异成绩……这类

写法毫无真凭实据,凭空捏造。比

如,考察材料在评价干部时,前面写

干部“锐意创新、大胆改革”,后面

不足却写成“魄力不足”,前言不搭

后语,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再比

如,该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种

语言放之四海皆准,言之无物,泛泛

而谈,无病。二要求准。准确性

是干部考察材料的价值标准和基本底

线。在考察材料的撰写过程中,要通

过深入的情况分析,透彻的定性定量

研究,对考察对象做出准确、恰当的

评价和结论,使考察材料具备说服

力,不能单纯地把个人贴上“认真履

行职责,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完成好

各项工作任务”的标签,使之失去说

服力。要通过确切的事实和群众公认

度,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干部

新形象。

3.要提高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水

平,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管理,

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

度管学,对工作人员实行办事有章

程、服务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办公

有秩序、考核有尺度的管理模式,加

强制度约束和监督管理,调动工作人

员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安

全意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要提高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

水平,就是要不断完善离退休管理工

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离退休人员保

障机制。在政治待遇上,体现尊重与

参与,在生活待遇上,体现关怀与保

障。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全面落实离

退休人员各项生活待遇。

5.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虽然不是

中心,但是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

影响大局。要使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

的功过是非。切忌无原则地拔高,尤

其不要把前任领导班子或班子其他成

员取得的成绩纳入进来,简单地说成

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张冠李戴,要

重点反映考察对象在其中的作用。要

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表现

考察对象的主要特点,扭住考察对象

的重点,不能“乱撒胡椒面”,更不

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把一些

琐碎的事情写得过于具体。要在考察

材料每个标题上下功夫,通过提炼标

题,集中表现考察对象的不同特点,

用相应典型事例分别说明,把被考察

人的特点体现全面。三要求全。全面

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考察

材料必须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用工作条例》所要求的内容逐一表

述,全面、历史地反映干部的整体情

况,既要反映长处、优点,又要找准

不足和缺点。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发挥老

同志的余热,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

活。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应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照顾好离

退休干部的生活;坚持把老有所养和

老有所为结合起来,引导离退休干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

作用;坚持以让党放心广大老干部满

意为标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

管理水平;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

导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齐抓共

管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合力。为全面贯

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

的方针政策,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更

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再做新的贡献。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4

一、基本格式

干部考察材料的格式,要有利于把干部

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准确、清楚地表现出来,给人形成生动、立体、确切的印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格式:

l、标题。即“xxx同志考察材料”。

2、正文。一般结构是:

第一自然段:写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情况。无论是写哪一类或哪一级领导干部的考察材料,都要注意反映这方面情况。主要写学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和能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等方面的情况。“”、1989年中如果没有问题,可以不写,其他方面也不一定面面俱到。

第二至四自然段:根据不同干部的不同特点,综合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重点评价工作实绩。每个观点篇幅大致相当。

第四至五自然段:概况的评价考察对象的思想作风、廉洁勤政、群众威信等方面的情况,写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第五至六自然段:主要缺点和不足。写实、写具体,与优点不相矛盾。

3、落款。即署明考察组组长、成员姓名。

4、考察日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反映的特征不够突出。就是说特点不鲜明,所描述的干部不像考察对象,所勾画出的‘人’似曾相识,谁都像又谁都不像”。基本上分不出层次和所从事的工作,“千人一面”。对优点的评价,大都是政治坚定,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积极主动,事业心责任感强,廉洁自律等等;而缺点和不足往往集中在有时注意方法不够,脾气比较急躁、工作不够大胆泼辣等方面。

二是材料和观点不够统一。概念化的叙述较多,量化分析和典型事例等写实性表述比较少,有的仅罗列一些事实和数据;有的只有观点,缺乏说明观点的事实,或是观点和事实不一致。如观点为“开拓性比较强,敢于创新”,而事例却是重视业务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观点是“思想解放,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所举事例却不是这方面的内容。也有的内容前后重复,前面写了工作能力强,后面又写组织领导能力如何。写最后一个观点,一般是概括地评价一些考察对象的思想作风和廉洁勤政的情况,但有的材料又把工作如何勤奋和其他的情况写进来,如“切实做到廉洁勤政,积极配合好科室间的工作”。

三是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有的评价过高,如“组织领导能力很强”、“有很高的专业造诣”、35岁以下干部用“善于、精于、敏于”,与其身份不符;有的引用事例不够准确,把一个县市区或一个市直部门所做的工作,说成是某个单位副职或者中层干部的政绩;有的语言缺乏推敲,如“比较民主、不用命令压人”,“脾气随和”,“配合意识强、思想政治素质好”;还有的口语化,如“工作作风粘糊点”,“工作粗拉些”等。

三、注意事项

撰写考察材料一般采取观例法,即抓住被考察对象的个性特征,确立几个观点,运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像”。就是考察材料所描述的干部,要像被考察对象。这就要求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重一般、轻个性的套路中解脱出来,找出最能体现德才表现和性格特征的思想、行动、言论及数据,并运用富有特色的语言,使考察材料做到形神兼备,个性鲜明,使人看后“如见其人”,让熟悉的人看后知道写的是谁,不熟悉的人看后也能有鲜明的印象。需要把握三点:一要根据干部考察任务突出其特点。比如,对拟提拔任职干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实绩和特长;对后备干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基本素质和潜能;对主要领导干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政治水平和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等。二要要结合考察对象所从事和分管的工作写出特点。如对组织部门领导干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政治坚定性、公道正派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宣传部门领导干部的考察材料,要突出政治敏锐性、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三要在与周围其他干部的比较中写出特点。既全面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又要突出与其他干部的不同之处,突出“个性化”,变“千人一面”为“一人一面”。

2、要“实”。就是采用写实的方法,用事实说话,不要一般概念化的描述。要充分利用考察中获得的各种数据,对考察对象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定量分析结果,对考察中的定性评价进行印证。比如在履行职责情况方面,要在考察材料中具体说明考察对象在工作中做了怎样的决策,提出了什么建议,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哪些效果。再如写一个干部的能力怎样,只要写出几件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具体成绩,就一目了然;写上许多句“成绩突出”、“做了许多工作”、“有一定贡献”,不如选择几件能代表本人成绩的事实让人信服。对干部的功过是非,尤其是缺点和不足,要如实反映,不能笼统抽象地概括。在文字表达上,要朴朴实实、直截了当、实实在在,不能华而不实、言之无物。

3、要“准”。就是考察材料对被考察对象所

作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大家从网上可以看一看,中组部负责同志在评价各省和中直部门正职特点时基本上是“比较”到底,我们评价干部县级干部更要注意把握这一点。对所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根有据,准确无误。评价个人的作用,应根据个人在班子中的职责分工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着重反映考察对象在工作中出了哪些主意,做了哪些工作,防止“一顶帽子大家戴,一件衣服众人穿”的现象。缺点和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写考察材料的难点和重点。对干部的缺点和失误要认真地加以分析,看看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是偶发的还是一贯的;是缺乏经验造成的还是渎职失职造成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是出以公心还是图谋私利;是知错就改还是屡错屡犯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5

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考察对象进行深入全面调查分析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表现情况的专用文书,是党组织决定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这些规定为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科学标准,具体到写作实践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六性”。

写实性——真实可信、符合实际

写实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本质要求。作为组织部门了解、选拔和培养干部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符合实际。撰写人在对干部作出评价和结论性意见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素质能力,做到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事实,绝对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对暂时还拿不准的观点或材料,宁可舍弃,也不要勉强凑合。这既是组工干部党性强不强、职业道德好不好的表现,又是干部考察材料的生命线。比如,我们在评价考察对象“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时,通过例举干部在党的理论学习实践中的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参与中心学习组活动的时机学习;二是把握业余时间积极拓宽知识面;三是把握基层工作实践强化业务管理能力”等客观真实的事例加以印证,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全面性——重点突出,全面具体

全面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干部考察材料是为干部任免等决策服务的,撰写人必须站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逐一回答考察对象素质能力情况,以反映干部的本质和面貌。同时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精心提炼观点,又要挖掘典型事实,清晰地反映不同考察对象之间的不同点。一是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反映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得住”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xxxx”重要思想,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等等。二是以注重实绩为原则,扣住考察对象的工作经历、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解决“能不能”的问题。不同的干部,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分工,我们应注重和善于把握这些显着的或细微的差别,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三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和不足,解决“行不行”的问题。针对组织考察的目的,尽可能地根据干部的拟使用方向,有侧重地反映其特点。如,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否熟悉这方面的工作,等等。对拟任“一把手”人选,除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应重点反映其驾驭全盘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准确性——恰如其分,准确无误

准确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价值标准。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撰写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考察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最能反映人物真实面貌的材料筛选出来,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出准确的表述。一是要通过深入的情况分析,透彻的定性定量研究,对考察对象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和结论,不能含混其词、模棱两可。尤其要避免以“由于”、“因为”等词语,为所说的缺点列举客观原因,使观点不明确;使用“似乎”、“可能”,“有些方面”、“有待于”等词语来表述,使人正误难辨;以“性格内向”、“个性较强”等个性代缺点。二是要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三是要着重突出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四是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却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6

一、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途径

干部考察工作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熟悉考察对象的知情者来了解考察对象,如个别谈话、民主评议等,这是最基本的途径。二是采取适当方法直接对考察对象进行观察、测试,了解其素质、能力和行为表现,如考试考核、情景模拟以及听取个人汇报等。干部考察工作要在这两条基本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探索其他方法,使考察者更多地掌握能客观反映考察对象德才素质的各种素材和背景材料。

1.采取必要措施,让知情者客观、真实地向组织反映情况。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基本上还是能被知情者所了解掌握的,问题在于考察者事实上很难从所有的知情者那里收集到考察对象的全部真实材料。因此,拓宽考察途径,首先要研究让知情者能客观真实地向组织反映情况的方法和手段。要创造让知情者敢讲真话的条件。通过大力推行考察预告制,开展调任后的回访考察,开展大范围的征求意见以及网上反映情况等办法,考察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选择特殊知情者,为考察组提供真实情况。知情者中有一部分人,比如,原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秘书、司机,对考察对象某一方面的情况比较清楚,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将其作为访谈对象加以了解。纪检、监察、等部门接受群众的举报,也掌握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知情者,所以考察者必须听取这些部门的意见。要制定有关干部如实向组织反映问题的纪律。要求各级干部在上级考察干部时,如实向考察组反映情况,积极配合考察组的工作。对知情不说,故意为考察对象隐瞒问题或夸大、虚报成绩以及干扰群众向组织反映问题,打击报复的,必须严肃处理。

2.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方法。干部的德才素质,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测试、检验、核查进行评价和认定的,比如理论知识水平、部分工作实绩、经济收入情况等等。但是,还有许多方面是不能直接认定的,需要考察组不断改进考察办法,增强考察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一是结合干部管理工作,设计特殊情景对干部进行考察。比如,结合干部下派、交流,看其是否愿意服从组织决定,是否愿意到艰苦落后的地区工作。

二是到干部工作、学习、活动的现场,直接考察了解干部。比如在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中,考察干部是否有献身精神、顽强斗志和毅力;通过参加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看考察对象是否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考察换届,特别是考察对象作为候选人的情况下,看考察对象是否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党的决定;通过掌握干部在党校学习、出国考察中的情况,了解干部的学习态度,看考察对象在外事活动中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等。

三是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评价。从了解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财政收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情况,看考察对象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廉洁自律。

3.切实做好考察材料的积累工作。当前干部考察档案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材料不全,二是收集的面不宽,多数是组织部门自己撰写的考察材料。这给干部考察工作特别是全面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为此,目前需要完善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要做好材料积累工作。对各个时期干部的考察、分析材料、背景材料、调查材料都要收集完整保存。这方面的材料,包括形成考察材料的原始素材,如干部的思想汇报、工作述职、荣誉证书、处分决定、工作计划、财产申报表、民意测评表、党校学习成绩等等。二是外部要扩大文字素材的收集面。收集的文字素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涉及考察对象的群众来信以及群众来访的记录,纪检、监察部门有关干部的廉政档案,领导班子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记录,财务、审计部门对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财务检查报告和审计报告,新闻媒体对领导干部的正面或反面的报道,等等。

二、加强对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

针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在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是对考察对象在重大政治活动、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往往在一些重大政治活动、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重大表现包括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场合讲话中的表现,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表现,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表现等等。通常来说,一个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好与差,在一些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容易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因此,分析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从职务升迁、工资调整、工作岗位交流等问题入手。要注意分析他们在这类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上的表现,看是否具有坚定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和荣辱观,特别要注意在换届选举、下派锻炼、临近退休等期间干部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干部。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7

一、“一流之善能识一流之才”——提高考察者自身素质是前提

写好干部鉴定材料,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更是干部考察工作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干部考察工作者应该:

首先,政治品质过硬,用人观念“正”。干部考察工作者的用人观念和价值取向,会自觉地融入到干部鉴定材料中去。干部考察工作者应坚持“三要”:一要全面地看人。对干部的德才情况作全面了解,正确地看待干部的优缺点,坚持看本质,看主流。二要历史地看人。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干部的思想、认识,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所处时代的烙印,要对干部的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了解。三要发展地看人。干部的思想觉悟、能力水平,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应善于预见干部的发展方向,发现各种“潜人才”。对历史上表现一般甚至犯过错误的干部,也要注重考察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发展变化,不能固守成见。

其次,综合知识广博,业务素质“棒”。广博的综合知识包括“三个掌握”: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打牢理论功底,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考察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掌握经济、文化、法律、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三要掌握和精通干部考察工作业务。要熟悉干部队伍的方针等具体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懂得干部工作专业知识。

第三,智能结构俱佳,办事能力“强”。要想准确抓住干部的特点,必须具备良好的智能结构。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即在考察过程中,善于及时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细节。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考察工作需要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沟通协调各种关系,获取各方面的材料。三是严谨的思维能力。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善于从调查了解的大量材料中,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本质上识别干部。四是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干部考察中,考核工作者要能用最精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写出较高质量的考核材料。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基础

所谓“厚积而薄发”,收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是写好鉴定材料的基础。必须做到“三要”:

首先,范围要“广”。要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使考察的面铺得更宽广一些。既要听取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也要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既要征求被考察对象上级的意见,也要征求其同级和下级的意见;既要听正面意见,也要听反面意见;既在现单位了解,又要在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既要看本人的述职报告,也要看干部测评数据、审计报告以及其他结论性材料;既要掌握考察记录中典型、确凿的事例,也要分析难以定论的访谈记录;既靠阶段性考察了解,也要靠平时考核掌握情况。

其次,方法要“巧”。一是“会看”。就是善于发现,要从感受到信息中,准确地发掘事物的本质,发现干部思想认识的变化以及性格、感情、兴趣等心理变化,因主客观因素带来的微妙变化。二是“会问”。就是在有限的干部测评和座谈中,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可以从简单明了的事情问起,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易到难,使谈话内容呈现层次性和阶段性,以便于准确把握干部素质,判定干部潜能。要注意对初步掌握的问题与材料进行重点核实,如在民主测评中,集中反映被考察者某一方面特别好或特别差,在谈话中就可以重点座谈核实这方面的情况。询问也可以就某些问题,征求对方意见,商讨解决办法。要善于通过多种角度的谈话,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地得到有价值的材料。

再次,内容要“深”。一是内容渗透深而又全。凡是考察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是倾向性、苗头性和重要的,就要反映在材料中,不可遗漏,对一时拿不准、搞不清而内容又很重要的,客观地向上级汇报,但不要当成确凿的事实写入鉴定材料中。二是内容表述深而又准。不因一时一事贸然下结论,坚决反对以个人的亲疏好恶来评判干部的庸俗、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要准确把握干部实绩,成绩要找全、找实,不随意扩大或缩小,不把他人的成绩、集体的成绩写在某个人的功劳簿上。干部缺点要找准,不轻易使用“急躁”、“骄傲”等词语,不使用“学**不深入”、“调研不够”等无关痛痒的话,不使用客观原因造成的缺点,或把未经证实“据说”的情况写进鉴定材料中。

三、“淘尽黄沙始见金”——合理运用素材是关键

在干部考察中得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是繁芜庞杂的,是对干部表现的感性认识,要运用这些素材写出高质量的干部鉴定材料,必须对它们辨真伪、分主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使之上升为反映干部本质的理性认识。

一要分类归纳。如数学中合并同类项一样,在对大量材料进行统计时,把属于同类问题的材料归为一类,或者在材料上打上标记,或者把同类材料临时装订在一起。根据鉴定材料结构的要求,按其关系分出顺序。比如思想作风方面的,组织能力方面的,团结同志方面的,理论水平方面的,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主要缺点方面的,等等。

二要科学对比。将干部往年的鉴定材料进行对比,看一看在哪一方面有提高,在哪一方面有改变,这样就便于全面、准确、历史地评价干部。经过这样分类、排队、对比,被考察者的大致状况已经“烂熟于心”,为下一步一气呵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要个性提炼。注意突出“两个特点”,即干部个性特点和岗位特点。前者要着重反映干部个人气质上的独特之处,工作上的独创之处,能力上过人之处,或者相反的方面,使考察对象其人、其貌、其德、其才跃然纸上;后者要结合不同岗位职责,客观地反映干部表现,清晰展现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状况,提高识人用人的准确性。要遵循“三项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把考察放在系统中加以认识,着重从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分析考察对象,判断干部表现。“可比性原则”把干部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既进行横向比较,又进行纵向比较,考察出干部更多的可区别性,提高干部任用时的可选择性。“典型性原则”从干部丰富而复杂思想行为中,抽取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东西,筛选出最具有干部特征的典型事例,并加以概括提炼,锤炼出具有说服力中心句。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8

在长期的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干部考察作为了解干部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考察对象的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以确保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点:

一不要千人一面。在撰写考察材料时一定要认真负责,尽量反映出考察对象的个性特征,不能写出的考察材料像复写纸复写的一样千人一面,一写了之。

二不要蜻蜓点水。有些同志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在给考察对象下评语方面显得过于简单,有的甚至就是一句话,这样就很难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特点及各个方面情况。

三不要以偏概全。有的考察材料往往只是对考察对象某一方面的工作大加渲染,把大家和集体的成绩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而对其它方面的工作或表现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因而就有可能导致考察材料中失真、失准现象的发生。

四不要片面理解。有些同志在撰写考察材料的过程中可能会片面理解或曲解他人意思,如在谈到,某某同志“个性较强”,这也许并不是优点,但也可能并不是缺点,有时却往往被考察者误认为是缺点或不足。

五不要结论模糊。考察材料应该有观点、有事例,避免抽象和空洞的描述,少使用那些“或许”、“大概”、“比较”、“基本上”、“有时”、“可能”等等模糊性语言。

六不要十全十美。有些考察材料中考察对象没有写到缺点和不足,这种情况本身就属于不客观。要通过改变访谈的方式方法,营造出一种好的氛围来获得相关信息。

七不要随波逐流。有的考察人缺乏主见,在一些考察材料中,不能拿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述中的语言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表述的含意不确切,在访谈的过程中过分侧重听取某个人的意见,往往就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

八不要生搬硬套。考察材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有的考察人有时会敷衍了事,把往年的考察材料拿过来抄抄改改,写来写去还是那几句话,没有什么新内容和新变化,给人一看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建设,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提供依据,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及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收集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材料充实档案,做到及时、规范、真实、条理、精炼、实用,有效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并受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第四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要主动送交应归档材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按规定负责审核归档。

第二章收集范围

第五条履历材料

(一)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履历材料:

各类人员的履历表、简历表、登记表、简历材料等;

(二)更改姓名、籍贯的材料:

个人申请、组织认定意见等。

第六条自传材料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七条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一)组织审定的各类鉴定材料:

学生的表现鉴定、干部调动鉴定、挂职鉴定、转业鉴定、学习鉴定等;

(二)考察、考核干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已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登记表等材料;

(三)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有关干部个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或审计意见等材料;

(四)完成专项工作、重大任务的表现材料等。

第八条学历、学位、培训、专业技术职务等材料

(一)在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大中专)、党校、军队院校、培训、留学等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1.初中、高中、中专学籍材料等;

2.全日制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材料: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选拔学生登记表(限于大学普通班)、保送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3.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材料:报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书、学习成绩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4.博士后有关材料: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

5.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有关材料: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国家统考科目统考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6.在职学历教育有关材料:成绩表、毕业论文评审答辩情况表、毕业登记表、党校学历证明材料等;

7.出国留学或参加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选拔留生审查登记表、报考登记(申请)表、学习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及中文译本、学位证书复印件等;

8.学历学位认证材料:各级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材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9.肄业材料;

10.干部参加培训的有关材料:学员学习(培训)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学员学习成绩登记表、培训证明等;

(二)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职(执)业资格统考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评审表、申报表、审批表等材料;职(执)业资格统考的有关材料及证书复印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过渡登记表、审批表;评选各级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等;

(三)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等情况的综合材料:

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各种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目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等材料。

第九条政治历史审查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入党、入团、参军、入学、出国或从事特殊职业等的政审材料及调查证明材料;

(二)对干部政治历史情况进行审查的有关材料:

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调查证明、证据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

(三)更改民族、出生日期、国籍和入党、入团、参加工作时间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上级批复等材料;

(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职人员的报名登记(资格审查)表等相关审查材料。

第十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

(二)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已批准转正的)、1份入党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记载组织意见的入党志愿书可收集归档);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事实的依据材料;整党工作中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意见;退党、自行脱党的有关材料,包括本人申请、支部大会的除名决定、上级党组织的批复;

(三)加入派的申请表(书)、登记表等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表彰奖励材料

授予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有关凭证材料、先进事迹材料等。

第十二条处分材料

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个人违纪违法案件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核实(调查)报告,本人的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复查(议)报告、决定、结论,上级批复;免予、解除、撤销处分的决定、意见、通知等材料;通报批评材料;公安机关针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检察院不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涉及干部本人的处罚性的民事判决书等。

第十三条录(聘)用、调动、任免、转业、退(离)休、辞职(退)材料

(一)录(聘)用审批表、职位聘任合同书、续聘审批材料等;

(二)干部任免审批表、公务员过渡登记(审批)表;

(三)应征入伍登记表、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审批表;

(四)授予(评定)、变动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

(五)辞职申请、辞职(退)通知、组织决定、申诉、复议决定等材料;

(六)退(离)休审批表、个人提前退休申请及审批材料等。

第十四条工资、待遇材料

(一)转正定级审批表、各种工资变动审批(登记)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

(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呈报表;

(三)解决各种待遇问题的审批表、批复材料等。

第十五条出国(境)材料

办理出国(境)审批工作中形成的因公出国(境)审查表、备案表等材料。

第十六条各种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参加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以及派代表会议形成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七条其他材料

(一)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合同(协议)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工会会员表等材料;

(二)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毕业生体检表、新录用干部体检表、有严重慢性病或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有关材料;

(三)办理丧事形成的有关材料:

悼词、生平、报纸报道消息、讣告、死亡通知单,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保存价值的遗书等材料。

第三章收集制度

第十八条各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教育培训、审计、统战、公安、检察院、法院、民政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都应建立健全主动送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制度,明确责任,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九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应在形成材料后一个月内,按要求将材料送交主管干部人事档案的部门归档。

第二十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联系沟通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收集新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第二十一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材料鉴别、审核、催要、销毁制度。鉴别送交归档的材料是否应当归档、是否真实;审核送交归档的材料是否规范、齐全;催要、查找缺失的档案材料;对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报批后予以销毁或退回;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通知形成材料的部门补送或补办手续,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有责任按规定认真办理。

第二十二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调动或管理权限变动后,必须及时转递其相关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布置填写干部履历表或干部履历补充表等,及时充实档案内容。

第四章归档要求

第二十四条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应完整齐全、规范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日期;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必须盖章,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如审查结论、复查结论、处分决定或意见、组织鉴定等),一般应有本人签字。特殊情况下,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应由组织注明。填写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和学历学位等内容应与档案记载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五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必须使用16开规格(长26cm,宽18.4cm)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出2-2.5cm装订边。文字须是铅印、胶印、油印、打印或用蓝黑墨水、黑色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除电传材料或因材料不全需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外,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存档的复印件须加盖出具单位的组织印章。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各部门应重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收集归档工作中的问题,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收集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七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熟悉业务、掌握政策、认真鉴别、严格把关、保守机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涂改、伪造、擅自抽取或销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10

1.标题

标题的一般构成为:考察对象名称+文种,如《××同志考察材料》、《××领导班子考察材料》。有时候,在考察对象的名称前面可以冠以介词“关于”,如《关于××同志任镇农技站站长五年的工作情况的考察材料》。

2.无主送机关

3.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概括介绍考察材料的目的及考察的方法和过程。

(2)主体。这是考察材料的核心,应按先后顺序写明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历。要写得简洁、概括。基本情况包括考察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等身份要素;主要经历包括考察对象参加工作以来的职务变化情况、历史上所受的奖惩情况等。如果是领导班子考察材料,就要写清楚班子成员人数,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员干部各占比例、平均年龄、年龄的结构状况、各种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以及专业人员所占比例等。

第二,现实表现。这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二是主要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情况。要将所推荐的职务、得票的多少以及在得票人中的排列序位等情况交代清楚。

考察材料的主体部分要围绕上述内容,采取写实的方法,突出考察对象的个性特点,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出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表述,要根据考察对象拟任职务的要求有所侧重;缺点和不足部分要针对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写准、写实。

(3)结尾。要写明考察组的意见,就考察对象能否使用,如何使用,向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

4.落款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11

一、明确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责任要求。

从《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来看,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决定任用是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要避免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首先必须明确三个环节的责任要求。

(一)推荐责任。坚持“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规范推荐程序,明确推荐责任要求。

1、单位推荐责任

(1)组织人事部门的民主推荐是根据职位空缺和个别提拔任用进行民主推荐,在推荐过程中,要按照空缺职位和个别提拔职位的要求,明确推荐条件、范围、职位,按照民主推荐的要求进行民主推荐。

(2)各级党委(党组)推荐本单位优秀人才,应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所推荐人选必须是本单位后备干部,且近两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推荐工作结束后由党委(党组)写出书面推荐材料上报。

2、个人推荐责任要求。领导干部个人向党组织推荐人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领导干部应本着对组织和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举荐自己熟悉和了解的优秀人才。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填写推荐表,写出书面推荐材料,说明推荐理由和拟任职务,并且本人签名承担责任。

3、参加民主推荐人员的责任要求。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应是本单位正式在编人员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参加民主推荐人员应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坚持独立思考,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如实推荐干部。

4、负责民主推荐工作人员的责任。民主推荐组织者对民主推荐全过程负责,负责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并提出有关要求。负责维护推荐秩序,清点人数,分发和回收推荐表,做好民主推荐的统计汇总工作。

(二)考察责任。坚持“谁考察谁负责”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开展干部考察工作。

1、组织考察工作单位的责任:应根据考察任务组建考察组,制定考察方案,培训考察人员;建立干部考察登记制度,如考察工作人员姓名、考察的单位及时间、被考察人的姓名及职务、谈话人数和名单、参加民主推荐人数、考察结果等都如实进行登记,整理综述考察资料。

2、考察组的责任。实行考察组长负责制,考察组应根据考察任务和考察方案,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详细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形成干部考察材料,客观公正地反映被考察对象的优缺点,并在考察材料上署名,提出具体的使用意见。

3、参与谈话对象的责任。应按照考察组的要求,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干部个人负责的态度,如实反映被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的表现,并对自己的谈话内容负责。

4、被考察对象的责任。积极配合考察工作,正确对待组织考察,如实汇报自己的情况,主动反映自己的问题或缺点。

5、被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责任。按照考察组的要求配合考察组做好考察工作,搞好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组织工作,如实提供被考察对象档案材料,近期考核情况和工作业绩表现等。

6、审查部门的责任。纪检、监察、政法、审计、计生等执纪执法部门要指定专人对考察对象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并写出具体审查材料。

(三)任用责任。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任用干部。

1、组织人事部门酝酿提名的责任。组织人事部门对已经考察的干部人选要进行充分酝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经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确定向党委(党组)提交讨论任用人选。没有经过考察或考察时群众反映有问题尚未查清的人选,暂缓提交党委(党组)讨论,提交党委(党组)讨论的人选应报送真实、规范的简介材料。

2、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用的责任。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用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不得以书记办公会代替党委(党组)会议。不准个人决定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意见。党委(党组)到会成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暂缓作出决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进行表决,以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当场宣布表决结果。党委(党组)成员对讨论决定任用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3、实行任前公示的责任。对经讨论决定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任前公示,并认真掌握和调查核实公示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反映的问题经核实影响干部任用的,应提出暂缓任用或不予任用的建议。

二、科学制定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标准。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均属选人用人失误。

1、任职后发现任职前有经济或其他问题,按规定不能提拔任用的。

2、任职试用期间或任职近期内因个人品德、能力、水平等不具备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造成工作重大失误或明显不胜任现职的;

3、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选拔任用干部不具备《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资格的;

4、不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造成选人用人失误的;

5、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纪律选人用人的。

三、明确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内容

明确界定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内容,是建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前提,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是多方面的,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来看,容易导致选人用人失察失误主要有三个环节,即推荐失误、考察失误、决策失误。

(一)推荐失误。民主推荐是选人用人最基础的环节,推荐结果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选人用人的质量,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推荐的主体分为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和单位党组织推荐及组织人事部门推荐。

1、领导干部个人提名或推荐失误。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个人在推荐提名干部时,动机不纯,不负责任地推荐干部,包括凭个人好恶、私人感情进行推荐;或收受财物进行利益交易;或凭个人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向组织部门施加压力的:或推荐干部时,不如实向组织介绍真实情况的。

2、单位党组织推荐失误。主要包括单位党组织不按《干部作用条例》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民主推荐的;不如实向组织部门汇报民主推荐结果,歪曲民意,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单位推荐干部没有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确定的。

3、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失误。主要包括民主推荐时,应有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推荐,而没有实地组织推荐的;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时,不坚持原则不按程序办事的;不如实向组织汇报推荐结果,隐瞒事实、歪曲民意的;泄露民主推荐结果的。

(二)考察失误。考察是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能否选准人用好人,考察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考察过程中容易导致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拟定考察对象的失误。考察对象应根据民主推荐结果进行确定,尽管有量化的标准来参考,但如果没有正确把握,也容易出现失误。主要包括,没有科学地分析民主推荐结果,简单地以票取人的;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直接确定为考察对象的;没有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少数或个人确定考察对象的。

2、组织考察的失误。组织考察的失误主要包括,组织(人事)部门没有按规定制定考察方案,随意进行考察的;组织(人事)部门对派出的考察组成员素质把握不严或考察成员少于2人的;需要回避没有回避的;违反考察工作纪律,泄露考察机密,造成考察失真失实的。

3、考察人员的失误。考察人员的失误主要是指考察组成员在考察过程中的失误,主要包括没有按考察方案进行考察的;考察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核实,未作了解或了解不清的;隐瞒考察事实真相的;违反考察纪律,吃请收礼、通风报信、泄露考察机密的;考察材料反映不真实,不全面、不具体的。

4、被谈话人的失误。被谈话人的失误主要包括:被谈话人(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如实向考察组反映真实情况的;故意捏造隐瞒事实真相,刻意中伤或夸大其词的。

5、审核把关的失误。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人选的审核把关失误主要包括,拟任用人选的基本情况不准确的(包括工龄、学历、年龄、任职资格、培训等);按照规定没有征求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意见的;对人选的综合评价不准确的。

(三)决策任用的失误。决策任用是选人用人的最后环节,也是综合选人用人前几个环节的最后结果,这一环节的失误主体是组织人事部门和党委(党组)。失误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人事部门提名酝酿的失误。组织人事部门将没有经考察或未经过酝酿和征求意见的干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的;未经过书记办公会酝酿,直接提交党委(党组)讨论的。

2、讨论决定的失误。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参加讨论的成员没有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以书记办公会、少数人研究或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临时动议决定任免干部的;党委(党组)成员个人决策干部任免的;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不考虑组织人事部门经考察研究提出的意见,或未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并作出用人决策的。

四、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

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如果在某一环节发生失察失误,则有可能导致在选人用人结果上的失误。因此,对选人用人中出现的失误,应分清是在哪一个环节中出现的失察失误,然后,根据情节轻重,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以教育批评或党纪政纪处分,严重违法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1、对推荐阶段的责任追究。推荐包括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和个人自荐等形式。不论什么形式的推荐,都必须坚持谁推荐谁签名谁负责的原则。以便于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被推荐人任命后,如在试用期内发现严重问题或有违法行为的,要追究推荐人或组织者的推荐责任,推荐人应做出合理解释和说明;对推荐材料不实,有夸大被推荐人的德才表现的,或在推荐测评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意欺骗组织的,应给予推荐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在推荐过程中收受被推荐人的财物、谋取私利者,应给予通报批评、诫勉、降职、免职的处分,情节严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到追究推荐人的刑事责任。对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带“病”上任的,情节较轻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造成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失误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2、对考察阶段的责任追究。对干部的考察,必须明确考察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考察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内容、方法、要求和程序办事,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和谁考察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对在考察过程中,恶意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或借机谋取私利、跑风漏气、打击报复者,情节较轻的,应给予党内警告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或造成组织上用人失误的,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处分,同时,调离工作岗位。对考察人员在考察过程中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不深入,没能发现被考察者任前之“病”,一年内发生严重问题或有违法行为的,应给予考察人员通报批评、诫勉或党纪政纪处分。

3、对任免(审批)阶段的责任追究。讨论研究干部的任免(审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1)对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查处,或对重大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视情节轻重,应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相应的处分。(2)对程序上走了过场,实际上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造成用人失误,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应责令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辞职或免职,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3)主要领导有提示、授意、暗示下属,发表带框框意见,影响干部公正使用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4)对有异议、问题不清的任免对象没有停止审议,继续做出任免决定,造成用人失误的,给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党内职务。(5)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纪律决定任用干部的,已作出的干部决定一律无效,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建立健全选人用人责任机制

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实行责任追究只是减少和避免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一种补救措施,要真正减少和避免选人用人上的失察失误,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责任追究的科学选人用人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责任机制。在推荐干部时,不论是单位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推荐,还是领导干部推荐都必须规范推荐程序,明确推荐干部的范围、形式、对象、责任等,对所推荐的干部必须认真负责、实事求是,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必须填写《领导干部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内容应包括被推荐者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表现情况,重点介绍政治思想品德和工作实绩,应如实地反映被推荐者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凡因推荐失当,造成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等后果的,推荐者或推荐单位第一责任人就应受到责任追究。

干部个人考察材料范文12

一、考察对象

考察对象为镇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中的所有人选。其中,近期已考察并已被作为提名人选的领导干部,不再进行考察;近一年来,由市委组织部考察的科级领导干部,不再进行考察。

二、考察方式

考察工作运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采取个别谈话、查阅材料、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提高代表初步人选考察工作水平。

(一)组建考察组

镇党委组建考察组,向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所在单位发出考察预告,明确考察时间、考察要求、考察组联系方式,公布考察对象基本信息。考察组成员原则上由各党支部换届指导组成员组成。

(二)个别谈话

考察谈话中,参与谈话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所在支部党员人数按不低于10人把握,代表所在支部党员人数不足10人的,应全部参与。考察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干部,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谈话推荐范围确定谈话人数;考察工人代表,谈话范围为企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车间(班组)负责人及熟悉情况的同事,并征求其分管领导和部分非党员同事的意见;考察农民和居民代表,谈话范围包括所在党支部成员和熟悉人选情况的其他党员,并征求所在地村(居)民的意见;非公企业代表,谈话范围为中层正职以上人员,也可扩大到全体雇员;在现单位工作未满1年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还需延伸考察。

(三)查阅材料

主要查阅能反映考察对象实际情况的材料,包括个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证书、获奖证书等。重点核查考察人选的姓名、现任职务、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入党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获奖情况等,严格认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身份。

(四)实地考察

到能体现考察对象工作实绩的现场进行考察,直接接触群众,听取意见和反映,并核实已掌握的有关情况。

三、考察内容

广泛听取相关方面意见,严格认定人选身份,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严格考察。

(一)现实表现情况。重点考察是否具备代表条件,能否正确行使民利。特别要注意考察人选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遵纪守法、作风形象等方面是否存在负面影响。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考察对象,还要注意了解他们的事迹,考察他们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二)个人基本情况。重点核查姓名、现任职务、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入党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受奖惩情况等。尤其要认真查阅入党材料,核查是否为中共正式党员。

(三)身份认定情况。重点核查党员领导干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的职务级别;列入工人、农民类别的,要核查其身份的界定情况;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类别的,一般要获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列入先进模范党员类别的,要获得镇及以上荣誉称号。身份认定应以参加选举或推荐提名时考察对象所从事的职业为准,具有多重身份的按代表性和工作性质主次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