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师语文论文

高师语文论文

时间:2022-04-10 14:15:41

高师语文论文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1

一、高中语文名师也应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懂得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吝惜对学生的肯定与欣赏

初到一个陌生的班级,面对几十张陌生的面孔,马上要开展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如何在短时间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考察了教师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是出色的心理学家,有很强的亲和力。他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卸下所有的戒备心理,没有敌对,没有不信任,有的只是只是师生的彼此欣赏,和谐的教学课堂。高中不再是人云亦云的时代,高中生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老师对学生乍听不成熟的见解嗤之以鼻,殊不知,细细思考,学生的见解很值得玩味。听名家的课,我深深感受到他们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也从不吝惜对学生的肯定。

在他们的课堂,学生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绚丽的色彩,教师的课堂智慧在学生的不凡表现中展露无遗。课堂上形成了学生敢于表达,老师善于引导,师生互动更为积极和有效的良性循环。名师,他知道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端架子,不摆谱子,最重要的是,他善于倾听,他不是高高在上,他能俯身倾听并且面带微笑,他是课堂上最忠实的听众,无论话语者是聪慧还是迟钝,表达是流畅还是结巴,他都能找到你的闪光点,让你明白前进的方向。因此,他是优秀的园丁,他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信赖的种子,让学生勇敢而自信的面对课堂。老师的戏谑之词也充斥了善意,学生会回报以最自然的哄堂大笑。

二、高中语文名师是出色的导演,他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演员”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色生香”

学生有思想,但很多时候需要外界的诱因激发,教师要在合适时候循循善诱,让他们思维活跃又能步入正轨。讨论时热烈而不走题,思考时静谧而不沉闷。记得在《记念刘和珍君》,一句从主人公入手,就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体部分,前后一切分,文章的层次轻而易举地划分了出来,在《荷塘月色》中,学生如此套用,散文的思路也非常明晰。在课堂讨论环节,各小组分别讨论,选出代表发言,代表之间再决雌雄,教师适当点评,甚至可以让他们互相挑刺,真理是越辩越明。一步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课上的风光需要课下的踏实努力。学生也能从中收获友谊、知识,感受到学习成就,在课堂上能展现更好地自己。

三、高中语文名师的课堂一定是有趣而真实的,热闹过后,沉淀的是最丰富的情感体验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堂看似热闹的课后,学生只记住了插曲,忘了主旋律,肯定是失败的课堂。热闹的课堂背后,从来只有那么几个主角,有人从未登场,有人自始至终都是群众演员,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也终究是失败的。名师的课堂是真实的,它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真实的课堂是真正的回归,回归到最朴实的、浓厚的“语文味”。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也被人为改造地五花八门,有的变得过于理性,语文味淡化了,变成了政治课了。其实语文课讲究的就是一种文学氛围,我们要用语文的方式,从语文的角度,来表达课文的情感。

教师要做的是努力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悟语言文字,去关照语言文字,再三品味,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共鸣震颤的快乐过程。这种语文课堂,才会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升道德境界,丰富文化底蕴,启迪人生智慧。名师的语文课堂是有趣的,这种快乐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感受。“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不再只是一种愿景而是一种现实。在名师极富感染性的语言中,在同学高潮迭起的笑声中,在知识不断被明晰,情感不断被渗透的过程中,一堂课就这样悄然而逝,教师和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四、总结

总而言之,名师不常有,名师课堂也难得,一堂课上得如何,它体现的是一个老师长久积淀的文化韵味,考察的是一个老师多年历练的综合素质。在从教这条道路上,我听我有得,我得故有思。有思更激发我创造无限的可能。我想,只要我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不管能走多远,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作者:方银莲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2

聚拢愈来愈多的考察结果会更加确信:不管是哪个国家哪种类型的教育,欲图经济的振兴和人才的培养,教师的作为和作用都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正致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教育也亟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须着力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在此大背景下,高职语文教改可从三方面作准确定位,努力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元素

教育,是为更好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造福于个人和社会的一种服务手段。相比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用的职业后备军,尤其注重培养人如何做事、如何把事做好的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彰显鲜明的职业属性,渗透职业元素,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如果学生在校所学脱离实际,知而无能,毕业时空有文凭,即便进了职场也难为业界所用。

因此,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务实致用的人才、强化学生从职能力为目标,否弃偏重系统理论和学科体系的旧模式,切实改进教学。高职语文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对职业属性、职业元素的认知度。当我们说“文学是人学”时,我们不应该让文学同“社会人”和“职业人”这新的“人学”产生隔膜。在正确认识语文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职业元素,为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当好“人文向导”。学生需要早日了解未来的工作世界,接触“职业人”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传播先进文化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求真、爱美、向善,愿意投身职业劳动,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符合社会的需要,也能奠定青年学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在高职语文教材中有计划地选编一些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报告文学,以及今后职业岗位、职业活动中常见常用的说明文、应用文,或在讲解传统名篇时自然地融入职业元素,都是可行之举。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文质兼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职业能力以及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就可成为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这一基点上突出学语用文同职业生涯的关系,有助于高职语文教师提升正确的教学理念,依托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特性,渗透鲜活的时代气息,使学业、专业和职业有机融通,让语文教学更加焕发出具有现代特征的生命活力。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有一位高职院的教授,为了获得职教改革的底层体验,曾隐姓埋名学技术,通过职业考核,拿到了一级工的职业证书。此例说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生存能力,让他们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格人才的培养是从底层开始的,不倦不懈地努力,尔后才能有优秀的创新人才涌现。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是同自己所在院校的发展以及莘莘学子的成长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务实地从此岸到达彼岸,即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准职业人”,然后才有望把他培养成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人”和“职业人”。我们要在这样的认识基点上,提出对高职语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高要求。

高职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在教书育人的细节上,其宗旨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就业能力服务,为造就合格的职业后备军提供必要的人文支撑。高职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内涵之间的契合点,还须进一步探索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跨界融合”的路径。教师不仅要有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还应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并增进对所在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认知,丰富自己胜任专业语文教学的工作经验,优化自己的“双师”素质,使自己投身高职语文教改能有宽厚的基础和高远的空间。

因此,对于新时期的高职语文教师来说,他要了解自己所在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的设置情况,具备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专业的知识背景,有条件的还要深入与学生将来就业有关的领域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切实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到企业岗位工作与语文学科的衔接点,发现企业用人机制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做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能满足职业岗位的所需、所用,由此找到新一轮语文教改的方向,拓宽用“文”之地。

在提升综合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师要在传统的中文基础上,建构新的人文知识圈。不可照本宣科,而是要能甄选古今中外各类文章、文献与文本,从中吸纳文化精萃,因而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开放性建构的智慧。教学内容是一个实体性的所指,在语文教学范畴内,是“以文章和文学为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意蕴和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野)。”[3]其基本要义就是“明确文章教育和文学教育两个阵地;都要从文化来立意;都以语言为基础;都作为言语来学。”[4]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高职语文教学则以语文能力和职场应用为要旨。在从知识到职场应用能力的转化中,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即文本特性)是不可忽略的环节。好比我们想利用木料做器物,必须先了解它的质地、纹理、特性,尔后才能量材而用,恰到好处。对文本(教学内容)同样如此。笔者在教园林大师陈从周《说园》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从园林山水要接近自然的角度领会园林的妙处,继而领悟叠山理水所造成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学生对园林、园艺美的感觉深化了,课堂教学就远比一般的说文解字、段意归纳和结构分析要奏效。如把先生所言“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的真谛,引申到寻找文本的“山脉和水源”,发现文本中“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关系,甚至延伸到将语文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应用于职场生存和发展的人生智慧方面,学生听课就从入耳、入脑到入心,衍生效果明显。由此体会到,教师有人文素养垫底,透彻地把握文本的特性和核心内质,随时调动自己的悟性,就能巧妙地融入职业元素,水到而渠成。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有鲜明的辨别力。”[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从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示范,联想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问题,学者们称其为“软实力”,实际上这是有着互动作用的职业教育硬道理。在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这方面,高职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千差万别的,在其接受职前教育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在评价所聘毕业生的知识、态度时都基本满意,但“对毕业生的情商、社会交际能力、职业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及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差也都有较一致的认识。”[5]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应从知识本位转到能力本位,进而提高到人格本位的认识水平。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单靠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得通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实现。语文教师能否成为学生效仿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典范,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和日常职业表现十分重要。教师爱生、学生尊师是校园人际交往的本真体现。在课堂上听到某学生过生日,我会以亲切的笑容和拥抱表示我由衷的祝贺。新年前夕,我所教班级要与邻班展开校园辩论赛,他们来邀请时,我尽管心脏不适,但还是抱病坚持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前往郊区学院赛场,听辩论,作评点,返回家时已是夜里十点半。我践行人文教育从小处做起,使学生受到“身教言教”的双重启迪,自己也倍感快慰。我想,今天他们在学校受教育,将来到职业岗位上敬业乐业,关爱服务对象也就有了个先期的榜样。这看来是超出课本之外的,却是符合教学良知、和谐天性的情理的。

三、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高职语文教改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但更要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现在的高职教育强调任务引领、情境创设、师生互动、按工作流程设置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主要适合专业类的课堂教学,不应全都套用于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不能表面化,重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教师在其中起引领作用。对高职语文课来说,就是把握文本的特性,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围绕文本的核心内涵设置几个中心问题,在能融入职业元素和思想人文精华处悉心调制,又娓娓讲述(口语表达为主,黑板粉笔辅之,PPT也是辅佐),尽量以一种最能贴近学生接受心理和思维习惯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让他们愿意徜徉在字里行间,吸取其散发的滋养。由于高职学生偏重形象思维,学习时重以感性印象和声情动作去把握,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宜用语言技巧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得体的形象、动态教学法施教,即使遇到抽象的问题也要力求解析得形象化,通过生动讲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使其产生认同。比如我教《冯谖客孟尝君》,就在准确把握文本特性的前提下改进教法,从处理现代职场关系的角度解读这篇传统课文,借以启迪当代青年理解冯谖成功的人生智慧,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再如对费孝通《乡土本色》这类社会学文章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区别,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当今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把握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将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当今时代,学生身处一个信息驳杂、声光色交互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学习、交往方式全然不同以往。语文中听、说、读,写的场景、对象和时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读”,不只是看纸质书,触目皆是视觉影像、电子书刊;短信、电邮、博客和微博等形式的出现,使“写”变得随性灵便。当传播媒介和载体发生变化,多媒体网络技术随时可把外界信息引入课堂时,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建立一种贴近学生接受习惯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应是教师在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素养。

当然,语文教学改革是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实质性追求,而不是以多媒体手段替代口语表述作为首要标志。运用电子课件是为了让学生看得更直观,授受双方都能进入状态,而不是让教师当电子教案一页页地读。如果喧宾夺主,养成离了多媒体就无法上课的习惯,会比不用它更可怕。教学方法的生动活力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应对自己讲述的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把握,使之成为其心智的一部分。成竹在胸,自能游刃有余。有人说,有意味的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但“有意味的形式”本身已经具备了内涵,内涵就是“有意味”,如果体会不到有意味的形式,或者只能把捉意味很少的形式,明明几句话就可讲清楚的问题,却用繁复的语言去表述,再额外加上些由教师导演的所谓“热烈讨论”,让人一时眼花缭乱。此类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看似学得轻松自在,实则并未有互动,而是变相“放羊”。如果教师不能传授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不能教会他们把握事物的规律,培养独立的思维品格和“由知导行”的能力,不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那么等他们毕业走出校门,仍然无法真正独立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改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同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以及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修炼联系在一起,最终都要以学生的成长、成熟和成才为“逻辑落点”。

(作者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注 释

[1]吴启迪:《〈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3]王荣生,李海林主编《语文课程和与教学理论新探》,均自p1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3

摘要:面对创新性社会和创新性教育的要求,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需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入手。

关键词:教师;创新素质;培养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人文基础课程,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渠道,它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想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

一、在职业动机上,创新性教育要求教师从职业性型转为事业型。“教师创新素质”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教育教学现状的创新思想和欲望,以及解决教育教学课题时所表现出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的能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这对创新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前提。富有创新性的教师,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和为教育事业而甘愿奉献一切的责任感,这种积极性 、事业性和责任感又被称之为职业理想。只有具备崇高职业理想,创新性教师才会不囿于现成的经验结论、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敢于突破老的框框和另辟蹊径,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宽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把教育工作不仅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更要把它作为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而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二、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创新性教育要求教师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由于历史、现实、文化传统及由此形成的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高校语文教师大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知识结构能力趋向单一的缺陷。

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就必须具备多元的、科学的、合理的结构知识、必须从只注重书本教材的教学资源变为吸纳开放、多元、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应该是立体的、动态的和系统的。所谓立体的就是说教师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精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系统的方法论的知识等。所谓动态的,即教师的知识需要开放性,注意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所谓系统的,就是要求教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以一、两个学科为中心的、知识面辐射其他相关学科的有序的分层的体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教师要从之中单项灌输转为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从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转变为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品质养成的个性教育教学目的观;学生素质的发展应该是有序的,而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从某种功利出发,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发展的各个侧面被“肢解”开来,以至于出现“半个人”的现象,更谈不上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塑造健全人格,知识创新精神的动力。

其次,把课堂教授和灵活多样、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在课堂教学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新时代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的需求,把课程的战略重点,从知识的传授是上,转移到学生创新性素质的培养、训练上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充分挖掘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运用生动的语言、现代先进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亲力亲为的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们真正拥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探索,从而加深印象、或得体验、形成能力技巧,并从中积淀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要着力培养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行为需要智慧、知识、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想象力要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在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的前提下,在最大限度满足了个人的个性、志向与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展现出来。语文教学要开展记述、复述、描写、演讲等能力的培养,这当中当然有分析、综合、归纳、分类、思考、抓要点、抓重点等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这门课程又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在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思维品质。如鲁迅先生的笔锋犀利,字字句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就是一个名字,也别有深意。在《药》一文中提到了夏瑜和华老拴这两个人,初一看,“华、夏”仅仅是两个十分普通的姓,但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进一步考虑时,就会发现,这两个姓合作一处,变成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这两家人的悲剧也正是当时华夏民族的悲剧,暗喻其中。是否善于提出问题,深入事物的核心,是否善于区分次要的和主要的问题抓住本质,是否看问题全面而又不失细节考究,都是思维深刻性的个体差异,也反映了作为个体的思维品质。

四、在思维形式和工作方法上创新性教师要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能力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创新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它可以使教师掌握教育规律,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并由此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它有助于客服和纠正教师头脑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和狭隘经验,形成适应神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的教育观念。

然而,在一些高校,普遍缺乏科研氛围,这就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缺乏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手段,更缺乏科研的意识,他们直接面对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的许多好的教育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加上授课任务重,科研与教学任务之间投入时间、精力分配的矛盾、长时效益和短时效益的矛盾等,高校语文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主动性不强,从而阻碍了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在外部环境上,培养创新性教师要求封闭、保守型转为开放、和谐型。

系统论认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周围环境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生存的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密切地影响着教师个体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外部环境——学校来说,应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教师自我教育的内驱力、不断改革教师培训制度,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首先,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制度应趋于科学合理,不能制约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学校管理方式应民主化,学校工作环境是否令人愉快直接影响到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地发挥。第三,纠正对教师培训上认识和操作的偏差,将以往补偿教育、提高教育为主的的继续教育改革成为规范的职前、职后、培训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体系。学校的管理应努力加强校园的整体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协作、宽松、和谐的大学校园,求实、求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和学术氛围。通过有力的评估和实践的锻炼,培养和造就教师的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罗树桦、李洪珍主编:《教师能力学》,山东教育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俞学明、、钟祖荣。刘文明著:《创造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张辉:《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教育探索》,2001年第12期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4

从语文独立设科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出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及专著近十余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要》(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袁哲编《国语读法教学原论》(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阮真著《中学国文教学法》(1936年正中书局出版),蒋伯潜著《中学国文教学法》(1941年中华书局出版),朱自清、叶绍钧著《国文教学》(1945年开明书店出版)等。这些教育大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与语文学科课程论的开创者,他们在前所未有的文化嬗变中,既葆有旧时代的文化传统,学问周正,根底深厚,又兼有新时代的精神,开拓创新,视野开阔,为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开创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上语文课程教学论大著着眼点各不相同,有的是从语文教学法研究对象建构课程结构体系,有的是以某教学内容为研究中心去建构体系。应该说不管是哪一种建构模式,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是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民国时期第一本从提高教师素养去构建语文课程教学论体系的论著。该书匠心独运,特色鲜明,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

一、建构了以提高语文教师素养为主线的结构体系

蒋伯潜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毕业后历任中学、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教务主任及上海大厦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上海市立师范专科中文系教授兼主任等职。1940年,他在上海大厦中学担任中学国文教学法一科的教学时,把自己近20年来的国文教学经验,作了系统的整理。《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正是他以授课讲义为基础编写而成。在本书的自序里,他明确了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参阅时贤所著国文教学法,大抵偏重于教学原理,陈义甚高”,“虽卑之无甚高论,但力求其切合于实际情形,冀稍有助于同学诸君将来之应用”。①针对实际,强调实用,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是贯串本书的主线。

所谓针对实际就是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国文的实际与教师教国文的实际状况。1936年,阮真先生曾经就中学生国文程度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初中毕业,白话文通顺者约占13.73%,尚有86.27%的未通。高中毕业,大约文言能通者(白话亦通)占10%;能作文言而未通者(白话有通有不通)占20%;作白话文大致通顺者50%;作白话仍未通顺者20%。很明显,这离国文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蒋伯潜也认为:“现在中学生国文程度之一般的低落,几已成为大众公认的无可讳饰的事实。”②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于1941年出版,时距语文独立设科已近30年,之后,读经废止,中学教材里开始有语体文,教材由原来需熟读整部古书,开始成为零碎文章的选集。从小学开始就重讲授和造句、作文,中学竟完全不再使用熟读成诵的教学方式,完全重讲,不重读了。他站在时展的高度,客观辩证的去分析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学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他认为:“科举时期不求甚解的死读,即使完全成诵,于国文也没有多大的好处”,“科举时期,也有许多白首而不通文理的老童生”。③因此他认为:“中学生国文程度的低落,其原因,不在乎上述种种,而在于国文教育自身。”“教学的目的,教师的素养,课内讲读的教材和教法,习作的指导和批改,各种课外工作的指导,教师的进修,都应平心静气地逐一加以检讨,以求改进。”④

该书分五个部分: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课内讲读、习作批改、课外指导、国文教师的进修。绪论主要论述了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这是本书的纲,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涵盖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各个方面。每一部分再根据内容需要,逐层按教学要点和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条分缕析地加以说明。不但解释应当如何教学,授人以渔,还兼及为什么这样教学的原因,让人知其所以然。这几部分实际上也是作为国文教师教学素养的具体的实施。在这几部分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现身说法,展现出一位国文教师的丰富经验与极高素养。余论部分主要谈到国文教师的进修,照应绪论的相关内容,紧扣国文教师素养这一主线。

二、明确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内容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学的现象和规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何教,二是教什么,三是怎样教,四是什么人教。其目的是达到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效率。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素养,而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目标是要培养教师的语文素养,只有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它们的目标都是指向人的培养。这是语文教育的宗旨,也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核心价值。

蒋伯潜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就是从“什么人教”这一问题入手,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写的《中学国文教师》一文中,就针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指出:“他们所以如此,大概由于对国文教学的认识差一点,可是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提升素养,首先必须搞清楚“为何教学”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蒋氏《中学国文教学法》开宗明义,首先就论述了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正、副目的说。

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的目的有二:

(一)正目的――国文一科所特具的教学目的是:

使学生对于生活所需的工具――国文――能运用,能了解,且能欣赏。

(二)副目的――国文科与其他学科同具的教学目的,又可分为两项:

(甲)使学生了解我国固有文化之一部分――学术和文学的流变。

(乙)使学生明了我国固有道德观念及修养的方法,并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

在70年前,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能达到如此高度,其表达之精准,见解之深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是文字语言的运用之训练”,是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宗旨,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之所在。能将“能运用,能了解”放在第一位,紧扣“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宗旨,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在世纪之交有关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中,有许多文章在论述语文课程性质中往往从自己的学术专业的角度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应该说大都没有达到蒋伯潜先生这种认识的高度。2011版《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中明确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与蒋氏观点达到了高度吻合。

文学作品欣赏是语文教学目的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蒋伯潜认为:“用文字记录表达所闻见、所经历、所感想的言语、事物、情感、思想,而能艺术化,便有供人欣赏的价值,这就是‘文学的技巧’。教中学生国文,不能希望他们的作品都有文学的技巧,有供人欣赏的价值;可是欣赏别人作品的能力,是应当养成的。”⑤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又提出了与“素养”相关的“养成”这一概念。“养成”如果从字面来看具有“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之意,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欣赏力,不能靠“传授”,不能靠“训练”,也不能仅靠“培养”,而需要逐渐的“养成”。这既包括外在的教育,同时还须内在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历、心理与理解力。

针对当时颁布的课程标准把“了解我国固有文化”列为国文教学目的之一,蒋伯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了解我国固有的文化’是教学本国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的正目的;在国文科,只能作为一种副目的。而且‘文化’一词,所包甚广,国文科所能使学生了解者,不过其一部分,关于学术文学流变的一部分而已”。⑥这种辩证的观点,很值得玩味,扬语言抑文化或扬文化抑语言都是片面的,文化学习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的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心灵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这与道德教育同样是一个道理。教育不能空讲大道理,要言传身教,注重践行。他认为:“道德重在笃行实践,修养须从身体力行中下功夫。”⑦朱自清先生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反对将“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担都放到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他提出语文学科的双重目的: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技能;发展思想,涵养情感。朱自清认为:“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原则上,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分轻重,但在理论上,我们须以前者为重要的。”这种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它们的主次关系,与蒋氏的正副目的说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在国文教学副目的中,蒋伯潜提出了“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这应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要害,蒋伯潜认为:“国文教学的任务,在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在教学论辨文时,固然可以收到相当的效果;其实,即是文字的校勘训诂,名物事实的考证,习作的指导批改等,都可藉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如果能辨认是非、长短,并且推而广之,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慎思明辨,审别其曲直、邪正、轻重,就不致盲从曲解,而误入歧途了。”⑧长期以来,多部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接提思辨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些高素质的教师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探索,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教育过多强调统一要求,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一个缺乏思辨能力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失去思想的独立性,缺乏思想的独立性,也就不可能有思想的创造力,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软肋,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门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教学目标有具体要求,但一个时期教学目标有它的特定性、时代性,而且教学目标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作为语文课程教学论既有阐释课程标准的义务,同时,它也有对课程标准语焉不祥或不准确的表述有补充、完善的责任。这也是优秀的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的历史价值所在。蒋伯潜的主副目的说也是借鉴前人的相关表述形式,但在内容上又极具创新性。

语文教学的要求如此之高,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素养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蒋伯潜先生提出语文教师素养要求是:第一,须有相当的学力。语文是一门专业课程,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位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是从事学科教学的必备的基础。这就包括文字学,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第二,须有熟练的技能。这就包括教师的听、说、读、写的教学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如朗读吟诵技能,汉字书写技能,作文批改技能,讲演、交流、论辨技能等。第三,须有清灵的头脑。能了解时代思潮,了解现代青年的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第四,须有弘毅的愿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热诚、坚守、毅力,“人不知而不愠”的“诲人不倦”的精神。第五,须有中和的态度。对学生温和而严厉,公正而不偏颇,是为“中”。对同事能保持和而不同,恭敬安处,是为“和”。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教师素养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由此,素质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语文学科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提高将是改革的关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素养呢?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形势,联系这几年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己。

一、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素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精神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语文老师除了要具有广博的文史知识外,还应该能说会道、会写,培育出一个个善于读书、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于协作的人。同时,他还应是一个能够在学生人格形成、精神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这十六个字,展现自己的职业素质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一面最好的镜子,其直接的、间接的影响都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一个没有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的语文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好教师。

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造情感氛围,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打动学生的心弦,对其情操进行陶冶与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素质教育,不是单纯地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而是一种人文陶冶,它丰富着读者的思想和感情,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人生的价值与规范,最终提示道德品质,熔铸意志品格。如我在讲《背影》这一课的时候,借助动情的配乐朗读,动情的情感手势,动情的主题分析,逼真的画面描述,让学生都进入了角色,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听到父亲蹒跚地爬过铁栅栏为“我”买橘子时,学生都流下了眼泪。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我又进一步诱发学生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国家等情感的抒发。我想,这就是文章的魅力,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我认为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个方法:(1)案头必备几本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著作,供平时翻阅研究,如《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十讲》、《语文教学与研究》、《初中语文教与学》等。(2)弄懂、弄通教材,理清教材线索,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居高临下,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系统、整体化。在教学中还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品质特征,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造性。(3)教师要想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还要经常钻研语文教材,关心语文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了解语文研究的新信息,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上传道授业。4.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指导实践。领会与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语文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教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语文教师要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把它们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读书,使人的思维得到启迪,使人得到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想象空间。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狂潮,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海潮的壮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电视剧《围城》,绝没有你静读《围城》原著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人的学习不可能一次完成,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以涓涓清泉滋润心田,在教学中才能像长流水一般进行灌溉。

再次,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平日,语文教师要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在讲课时可以自如地引古论今,旁征博引,一个比喻、一个事例便可使学生收到顿悟之效,而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往往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最后,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修养。一节好的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是感染,是陶醉,是享受,如同欣赏一幅名画,一首名曲。由此看来,追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语文教师毕生身体力行的事。课堂教学艺术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应该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营造一种恰如其分的意境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却是语文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没有一定的文学性,是不可思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

三、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

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工作的本钱和需要。强健的身体可以磨炼自己,增强进取心和自信心。在具备健康身体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公平、宽广的胸襟,在“传道授业”中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腔热情、精心哺育,保持开朗、自信、满足的状态,从工作、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处变不惊、审时度势的自控力等心理素质。只有通过教师的内在美与外在美高度统一的精神面貌,才能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以内外和谐之美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从“我”做起,完善自身素质。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6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针对“封闭性”阅读教学的缺点:浅习课文,读得较少,背得更少;着重教,忽视学;重分析,轻领会;极少体现中心,平均使用力量。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新的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明确新时期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总目标第二条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之博大,任何一种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课本去体会它,是很困难的。同样,不管是哪种文化现象,资料中的见解都是因人而异的,要让学生知道,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拿来启发个人思维。教师本身更要知道,拿别人的见解强加于别人,在开放型的教学中是吃不香的。

(三)培养人文批判精神。开放型阅读教学要努力改造“科学主义”教学念观:以博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着意构建“人文主义”理念:以自主性为目标,培养批判能力,形思想。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但是不能再“以科学为本”了,而是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阅读教学才能血肉丰满。

(四)练就语言表达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达到总目标第八条“文从字顺”和第九条“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其相适应的环境。当然,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有相适应的环境才行。现在的教育市场中有了这种环境了吗?有了。在哪里呢?

(一)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普遍更新是教育奇葩(形式)竞放的基本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有识之士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向国内广泛宣传。同时,教育界对国内教育现状作了深刻的设想。因此,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应试教育的观念逐渐被素质教育观念所替代。观念更新了,教育形式肯定丰富多彩,争奇斗艳。

(二)考试形式创新。考试形式大胆创新是教育主干(内容)强劲的根本动因。繁、难、偏、僵的考试形式只能引起剧烈的应试教育活动,不可能带来充满生机的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必须在考试形式的大胆创新的前提下产生。现在的语文考试已经意识到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语言交际能力。消除僵化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实现,应用性的创造性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出现。这正是我们的教育阵容向素质方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标准多元并进是教育根系(基础)发达的必要保证。毕竟,应试教育观念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已经根深蒂固,一试定终身的经验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转向素质教育,打破原有的观念,只有素质教育这个口号是不行的,必须健全一系列公正、科学、的教学与考试评价标准,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长足发展。现在,经过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倡议,教学与考试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已经逐步出现。这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理论正确与否,关键的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现在的任务就是实践。如何实践?

(一)克服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开创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传统的保守的阅读教学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克服机械的“知识型”的阅读教学,开创互动的“智能型”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者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这才感到踏实。其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发展趋势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提出了直接的要求。要求外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据专家的调查表明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应从主客观等多方面着手来丰富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努力提高外语教师社会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

身处广泛接触外国人群,外来文化的现今社会,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升学,研究,留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广大的外语爱好者希望学习外语来达到直接与外来文化面对面的目的。近距离地感受异域文化的洗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多种文化身份的人。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文化学习的工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作为载体,文化无法顺利地传播,同样,没有文化,语言就失去了表达意义的价值。无论从外语教学本身出发,还是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适应越来越频繁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与日常往来。WWw.lw881.com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于交际中。实际上,现在语言学专家提倡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教学模式,“它能使外语使用者具备对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异同的文化敏感性,并有能力随时随地与外国人进行平衡并适宜于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现今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学校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外语教师是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主体,除了语言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外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成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使学生从容面对无可避免的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新型的教育阐释学则首当其冲地要求教师担当起文化‘调解人’,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

由于几十年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师中大量存在对目的语文化的缺失,或是一知半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据中国外语教育中心对48所高校的900多位外语教师进行的调查,有33%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在目的语国家生活或学习经验,30.8%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对掌握并传授相应的外语文化知识力不从心。目前国内介绍跨文化的资料,重复多,面狭窄,这也是阻碍主要通过间接材料获取文化信息的外语教师构建个人文化知识体系的障碍之一。

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师,“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十教学法”是其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周燕,2005),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开设,零星依附于语言技能模块内;非师范类毕业的外语教师,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内容微乎其微,因为许多非师范类的院校此类的选修课根本不开。目前的情况是,尽管教师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新形势下急需培养“未来教师”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尤其是教学目标的评估上缺乏具体、明确、细致的标准,致使跨文化教育处于无纲可循、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李俊芬,2006)。

三、教师自我跨文化教学意识提高的途径

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习惯传统以词汇、语法结构为中心,侧重于语言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学习理论,分享经验,实践创新的过程。

1.学习跨文化教学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体系

既然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教学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理论体系是决定跨文化外语教学成败的基石。

构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不但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模式、世界观等,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更要构建教学中的理论体系。包括明确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评价与分析,从而把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既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的,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张红玲,2004)。

2.亲身体验跨文化冲撞,做学习经验的分享者

每个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烙上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时都会无意识地使用其文化参考框架。但这种文化身份不是唯一的,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士直接面对接触,教师会经历很多文化冲撞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适调,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使自己成为拥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像学生一样,乐于充当学习者,多给自己创造真实在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包括主动与外籍人士交流,接近外籍人士的日常生活,有机会到国外旅游,考察,学习等。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参加短期的长期的跨文化培训,或者通过欣赏影视,书籍作品,浏览国外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来自主学习跨文化案例,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反思来增加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这些经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手材料,是学生在以后的真实情景交往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教训,也是培养学生与外籍人士交流意愿的推动力量。

3.充分发挥教师合作精神,在课堂中实践创新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8

关键词: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

随着跨文化交际日益加深,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对文化有深刻理解力并具有较高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尤其是中国的崛起,我们的国家越来越需要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的人才,中学英语教师理应担负起这个重任。具有较高的母语文化素养且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是新型的英语教师的重要特征。

当前,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特别是母语文化素养的缺失是个普遍现象。多年以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以西方为中心、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这种母语文化知识匮乏直接影响了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其实,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英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必须拓宽知识视野,多渠道地加大母语文化的摄入,提高母语文化素养。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英语教师具备母语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从时代特征上看,当今跨文化交际已经由单向交际转变成双向交际。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师在让学生懂得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化,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介绍中国文化。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杜瑞清先生说:“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也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习得和掌握绝不是一种孤零零的语言现象,学习文化也是如此。”

从教学目标而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第7级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英语教师没有较高的母语文化修养是不行的。

二、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内涵

英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内涵有二:首先是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能准确地将相应的中国文化传授给学生;其次是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能用英语向学生传授表达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

(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把握母语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的礼仪之国,她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蓄和文化底蕴。作为英语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适时地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作为英语教师,我觉得可以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去梳理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从中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道德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也可以去读一读中国文化发展史,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把握民族精神。

2.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提高艺术修养

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观,如《诗经》、唐诗、宋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国画、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等。

3.了解中国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以及各种礼仪和习俗,把握民族心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也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

4.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把握母语文化的意识结构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中国的文化根源是易经,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式的思维模式。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5.了解汉语的构词特点,把握汉语的表达方式

汉语,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伟大载体。“字”是把握汉语表达方式的出发点,意合法(parataxis)是汉语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汉字搭配宽松,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重语境,把握靠语义,重组灵活,创新词汇比较容易。语篇注重话题,注重事理和先后顺序,注重隐性连贯。汉语顺序一般则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了解汉语的构词特点,才能为英语教学有效把握汉英表达方式的区别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

21世纪以来,我们需要与世界对话,要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母语文化和华夏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能熟悉我国文化丰富多彩的方方面面,并能运用英语准确表述,这是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可缺少的条件。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从重视目的语文化转向重视双向文化,使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如果没有本土文化的融入,我们无法学到什么是真正的英语,就无法吸收和借鉴外族文化的精华。林语堂指出:“外国文化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各个文化有其利弊优劣,外国月亮也要欣赏,外国臭虫也要防范;对本国外国文化都有真切的认识,批评的眼光。各以大公无私的学者眼光见识去批评,这才是叫做东西文化沟通,而且才沟通得来。”

长期以来,我们总忽视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介入的量相当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触的素材大都是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与现状,当教师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时,似乎很少会想到应当让学生也学习一些更为“生活化”的知识,这就难怪学习了九年英语的高中生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一些常见的事物――糖葫芦、三轮车、四合院,更不用说准确翻译“下岗”“乡镇企业”或是“素质教育”了。学生学习英语是生硬地被迫地接受。

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好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广泛涉猎。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都会涉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让学生通过翻译和鉴赏来亲身体验英语的地道优美和母语的博大优雅。其次要积极导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表达的特有的中国文化的材料,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以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等。最后,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培养他们的母语文化意识,引导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

要求英语教师用英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准确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这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但在当今世界发展和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挑战是种必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育部门可以把它作为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加以落实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和政治活动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中华文明要走向世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具有较高母语文化素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母语文化素养的新型外语教师队伍势在必行。我们的教育部门要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英语教师拓展视野,加强本国文化的学习,形成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水平,完成时代赋予我们英语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2]范东升.外语教学的国情及方法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7).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苗丽霞,范谊.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5]朱肖一.文化全球化与外语文化教育中的本族语文化教学[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2).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语文观

语文是高考的主要科目,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树立大语文观,更好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致力探索的课题。高中语文涉及高考,是基础教育最为高级的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涉及学生的应考能力培养,也涉及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尤其要重视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下面就谈谈如何树立大语文观,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开始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师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树立大语文观,首先是要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上去,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是高质量教学的有效保证。教师要在教学理论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认真阅读和探析当代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探析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理论武装起来的教学实践才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价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新课改教学理论、各地区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学习和借鉴的理论。教学理论就好比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教师的教学之舟继续前进。

二、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大语文的视野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具备大的语文观,教师要具备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学视野。不仅能看到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也要兼顾本单元和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视角和教学高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大语文观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宽的教学视野、知识视野,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和资本,也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当前的教改形式,了解先进的教改动向,能够引用他山之石。同时教师要博览群书,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学涉及高考,教师的教学要紧跟高考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1.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老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使用的语言应该是鼓励和赞美多于批评。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才能积极参加语文课堂的活动。尤其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语言使用的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有些网络词语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同样可以使用。

2.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对话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语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新时期,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进行改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也需要改变。比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的事物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老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比较现实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是为了感受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语言的美妙之处。但是,生硬古板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磨灭了。自然,语文的成绩就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方式和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学语言上改变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

四、大语文观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读书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没有阅读的语文学习是苍白无力的。尤其是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知识面非常广,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大,知识面自然就广,见识自然就多,所以应考能力会很强。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教师只要正确引导,正确推荐给学生适合阅读的书目,那么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阅读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教师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从自身做好努力,用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实施 问题 前景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凸显出语文课程积淀已久的内在危机。鉴于此,我们对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处理。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专家培训统一化与师本教研个性化的关系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前,绝大部分省份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教师普遍进行了统一的岗前培训,包括宏观的通识培训,中观的学分评价以及排课和选课指导的培训,微观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和语文实验教材培训。这些大规模培训,对调动一线教师的热情、更新其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融入新课改,较之于初中语文教师更有难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 “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坚持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针。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也只有以所在学校为基地、以自己课堂为载体的“校本”和“师本”教研,才能更快地实现角色转换。师本教研是指语文教师以课题为载体、以课例为对象、以教学评论为引领的新的教研模式。其价值在于,促使高中语文教师主体切实融入到新课程中去,并使之走向特色化和个性化,弥补新课程统一培训模式的缺陷。具体来说:

⑴师本教研以课题为载体。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从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指令的机械执行者转变为开放、生成的个性化课程的创造者。教师在“研究意识”支配下,会从自己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转化为深入探究的课题,同时凭借语文教研组这个学习型组织的平台进行合作探究。

⑵师本教研以课例为对象。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以注入明确的教学理念而获得研究的价值。对以行动研究为特征、以反思教学为习惯的语文教师,从文本解读到问题生成、从教师引导到师生互动、从口头表达到心理动向,每个教学环节或者细节,都可以纳入研究主体的视野,都可能构成引发教师思考与研究的素材。

⑶师本教研以教学评论为引领。教育理论如何有效指导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又如何升华到一定的教育理论,这需要教学评论作出贴切稳妥、针对性强的阐释。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比较薄弱的恰恰是教学评论的匮乏,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的脱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理论修养又熟悉课改实践的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和高校语文学科教学理论教授做课例评论员,对其所蕴含的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流程等的得失作出恰当评说,使课例精华能为一线教师所汲取。

2.课堂形式与有效课堂的关系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众言堂”取代了“一言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只是在形式上追求花哨,其实质意义不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可惜直至课堂结束都见不到教师精彩的点拨,也听不到学生出彩的言语;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正在走从传统的教条主义教学转换到现在的技术主义教学的路子,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试探用以下的办法加以解决:

⑴回归文本并进行升华。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自觉开发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主持者,从独立自主的思想立场出发,放弃思维上的盲从,回归文本。教师获得了与文本作者相似的思维高度,就为语文新课程价值的实现创造了基本前提,就能引领学生融入文本并进行升华。

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面对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专题性强的教材特点,我们充分挖掘了教师资源,在全年级通过课前合作——集体备课;课堂合作——合作授课;课后合作——反馈交流和学生评价等环节,展开模块合作教学,一生多师的模块合作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力,为实现语文有效课堂探索了一条途径。

⑶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可通过讨论、质疑,抵达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催生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这要求突破课堂教学的平面化,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

3.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不少高中语文教师认为,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易见成效。事实是,如果高中语文教师淡化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放手”就会成为“放任”。语文教师应有步骤、有质量地在导入、课中、课末三个阶段进行“导学”。导入导学的任务是语文教师从三维目标出发通过个性化的导言,设置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获得学习者的角色感,融入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状态中去。课中导学的任务是学生自发地生成问题,目的是把“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以“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要求所提出的问题应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并以这种问题为抓手调节课堂学习的航向,教师通过“预设”,达到“生成”带领学生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课末导学的价值在升华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上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总结,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能够为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加动力。

二、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该是:

1.高考语文的新方案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

高考方案直接影响着师生,高考新方案的即时出台,会使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走出迟疑观望的状态。

2.小班额教学会成为现实

语文教师面对50人以上的大班,难以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新的高中语文学习模式,进行小班额教学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以上问题既具有高中各学科新课改的共同性,又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特殊性。从深层次看,它们涉及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诸多层面,需要上下协调、多方配合而予以逐步解决。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也是整个教育改革乃至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靠教师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尽管新课改之路布满荆棘,但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并尽力融入到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去。

【参考文献】

1.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文史,2010.8.

2.谭文淼:新课程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1.

3.王车轮:试谈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民主化[J],语文教研,2010.8.

4.彭霞:新课改下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及改进策略[J],科技信息,2010.5.

5.顾旭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6.李森成: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反思[J],文学教育,2011.3.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11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爱好,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师生互动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侧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利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联系实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有效性的提高。

一、增强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师生互动

增强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基本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够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促进不愿意交流的学生与老师达到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中的对话交流、思维碰撞和学习新知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不断发散思维和活跃思维,推动学生有效性思考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在课堂初始引入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记忆性提问方法,如“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自己的妈妈是谁,那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在课中也可以采用迁移性提问方法,如“你们知道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吗?那么蝴蝶、海螺等小动物的妈妈又是谁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实现课堂讨论,促进课堂师生互动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方法还有实现课堂讨论、促进课堂师生互动。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达到有效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即为课堂讨论法。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老师要针对课堂内容、学习个性设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文中乌鸦经过多种方法的尝试,最终通过将石子扔到水中提高水位的方法喝到了水,但这在现代科技环境下是否是最有效的喝水方法还值得讨论,老师可以就“21世纪乌鸦喝水的最有效办法”为主题来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不断的思维碰撞和话语沟通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情境有效互动

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情境有效互动也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话语沟通的重要方法。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足,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图画、音乐、影片、实物等工具创设有效情境,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进而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教学沟通,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盲人摸象》这节课时,没有见过大象和摸过大象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盲人在摸象过程中产生的想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全面展示大象的形体,并通过实体部位与想象物体的对比图来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互动。

四、多做实践教学,增加理论实践互动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的方法还有多做实践教学、增加理论实践互动。爱动、爱玩、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组织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课时,老师可以从作者的描写视角播放桂林的实物风景图或短片,让学生体会桂林山水的实际特点,进而在理论与实际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语言沟通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沟通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可以通过增强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实现课堂讨论、促进课堂师生互动,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情境有效互动,多做实践教学、增加理论实践互动等方法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有效提高。

高师语文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实践环节 建设与完善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一次运用各项知识和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技能训练,搞好这项工作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校外语系多年来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优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教学,探讨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一、毕业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

英语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前已经修完《英语写作》1―3课程和论文写作课程,初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为进一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开始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直接决定学生毕业时能否被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首先,学生通过四年的英语系统学习,巩固了英语单词的各种意义、搭配、用法、词序,句子的定义、结构、种类和用法,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再加上毕业论文写作实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为日后进一步从事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好准备。其次,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和启发下,学生认真阅读文献,精心选题,广泛收集资料并反复修改初稿的过程中完成的。这里,除了体现导师的高超指导思想外,还能具体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整体素质,也能暴露出导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促使导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再次,毕业论文是学生留给学校的一份特殊的精神财富。每届学生留下的毕业论文中不乏优秀之作,学校可以用它来启发教育后来的学生,丰富导师的教学内容,帮助导师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

二、毕业论文导师应具备的素质

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而导师精心的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良好的导师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具体表现如下:一,由于论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其最后成果是通过写作实践表现出来的,因此指导导师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和英语写作实践经验。二,论文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不但要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而且要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三,指导导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论文质量和研究态度。一个好的指导导师应该德才兼备,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怀偏见,必须注意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直到圆满完成论文指导任务。

三、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导师的任务则是“导”,学生的任务是“写”。当指导论文写作时,导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一切潜能,使他们顺利地完成论文写作。然而通过多年论文指导我们发现,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学生选题不恰当;二,指导教师不负责;三,师生交流少;四,学生剽窃他人成果现象严重;五,学生写作论文时间没有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指导论文时要狠抓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毕业论文任务布置提前进行。通过协商,我们将原计划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的论文工作提前到四年级上学期安排,这样导师和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接触和交流,尽可能提前保质保量将论文的选题确定下来,并根据老师的安排,认真收集相关资料,并仔细研读,做好读书笔记,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任务。

第二,审定好论文题目。我们知道选好论文题目是关键,英语专业论文的方向有很多,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教学、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和翻译理论、中西文化、法律和英语国家文学等。因此,导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通过反复讨论确定选题,避免选题过大、过小和过旧。

第三,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进度和计划,时间安排科学,并确保定期检查和督促他们按照各时间极点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以配合学校对论文工作的分期检查。

第四,指导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文献,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列必要的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围绕毕业论文的主题做读书卡片或摘要,对拥有的资料进行消化和整理,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中知网及因特网搜索相关信息。

第五,科学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好的提纲必须是可以扩大思路,可以按次序安排好写作素材、确定论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六,审阅论文,并指导论文答辩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答辩环节,答辩不但能考查学生在专业领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就学生的英语语音基本功、语法基本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方式、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导师的启发和指导。科学的思维开发不但能提高论文的质量,而且能使人终身受益。论文是靠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导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尤为重要。在论文写作中,如果导师引导有方,学生有可能在写作时,突然产生某种灵感,使论文具有创造性,或者在写作中遇到难点、陷入困境时,因受启发,会有意外的收获。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学生们检验所学,培养理解分析能力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导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

总之,没有良好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英语专业教学是极不完善的,反之,如果毕业生既有扎实的课堂理论知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较充实的毕业论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理想的、现实的和科学的,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是市场急需的。十多年毕业实践环节建设表明,只要我们向着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目标的吻合性、安排的科学性、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向不断努力,就肯定能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久昌.怎样利用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2]于光远.怎样进行调查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