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01 03:10:30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高师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探讨

【内容摘要】

钢琴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需要演奏者以扎实的演奏技术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情感和风格。然而在当代高师钢琴教学中,大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技术训练方面,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使学生的整体演奏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从音乐表现力的意义谈起,就其具体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文化修养;艺术实践

所谓钢琴音乐表现力,是指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对钢琴作品内涵、情感、风格的表现。通俗来说,就是钢琴演奏者给观众带来的感觉、触动和情趣等。一方面,演奏者需要有扎实的演奏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深入了解和体验作品,再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当下高师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教师都侧重于学生的技术训练,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需要予以及时的纠正,使其认识到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并以科学、灵活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以推动高师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

(一)钢琴艺术规律使然

音乐家创作出钢琴作品后,需要演奏者以高质量的演奏将音乐呈现给观众,完成创作—演奏—欣赏的全过程,这是钢琴艺术的基本形式,也是最本质的艺术规律。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演奏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演奏者音乐表现力水平的高低,对于作品的诠释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提升音乐表现力是钢琴艺术规律的要求。

(二)钢琴演奏质量提升的需要

钢琴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需要演奏者以精湛的演奏技法将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学生都是技术熟练、音乐表现力不足,通俗来说,就是演奏完一首作品之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观一些钢琴大师的演奏,即便是较为简单的乐曲,也能够演奏得有滋有味,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这既是演奏者之间水平高低的差别,也是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将会使演奏质量获得质的提升和飞跃。

(三)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学生本身来看,专业素养不足是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到钢琴演奏来说,大多学生在技术上都较为熟练,但是与钢琴音乐相关的知识和素养却较为匮乏。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正是丰富和提升学生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过程,其不仅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还有助于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路径

(一)培养热爱钢琴之情

是否怀着热爱之情去从事一项工作或学习,对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钢琴艺术。大多学生都是自幼或从中学时期开始在家长的主导下学习钢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升学中占有先机,可以说带有一定功利化倾向,所以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身的意愿而学习钢琴。加之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和厌烦。在这种状态下,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该先从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做起,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为什么要学习钢琴、怎样学习钢琴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和投入的重要性。第二,教师可以就学生喜欢的一些大师的演奏进行讲评,从钢琴大师的成长经历谈起,分析钢琴在他们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他们又是怎样利用钢琴艺术表现自身感情的。第三,教师还可以依照情感类型的不同对现有作品进行分类,如欢快型、悲伤型等,建议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演奏对应的作品,感受钢琴在情感抒发方面的作用,拉近学生和钢琴艺术之间的距离。只有对钢琴本身有充足的热爱,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才会有最坚实的基础,否则,音乐表现力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深入体验作品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每一部优秀的钢琴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结晶,同时反映出时代、地域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演奏者的演奏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深入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师生对此鲜有关注,都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认识和解读作品。在面对一首新作品时,有的学生会大致浏览作品,了解技术要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做浏览直接进行演奏,这样显然是难有音乐表现力可言的。所以,深入体验作品正是演奏的第一步。具体来说,首先是案头分析,通过案头分析掌握创作者的信息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艺术风格等。其次是技术分析,通过对作品曲式、和声、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对之前的案头分析进行验证。如在案头分析中得知这是一首奏鸣曲,那么就要在技术分析中看其是不是符合一般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再次是情感体验。把握了作品的大致情况后,要将自己化身为创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如《黄水谣》中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以及黄河两岸人民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都可以借助文学、影视艺术进行体验,获得与作品相一致的情感基调。最后是试奏作品。酝酿好情感之后,可以尝试演奏作品,验证自己的分析和体验是不是正确,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等。经过这一系列准备之后,才算是初步了解和把握作品。之后要经过多次训练,融入个人化的思考和体验,形成鲜明的演奏风格。可以看出,二度创作并不是对照着乐谱熟练演奏,而是一个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正是演奏的首要环节,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三)提升文化修养

钢琴艺术与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钢琴音乐之外的因素,决定着作品最优秀的内容和风格等,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修养越深,审视和解读作品的切入点就越多。但是反观当下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琴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进入大学校门后也没有及时予以补充和完善。文化修养的提升和丰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从当下做起。具体来说,首先是音乐本体知识的学习。除了夯实演奏技术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史、乐理、和声、作曲等音乐专业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对一些新的音乐学科有所了解和关注,如音乐治疗学、音乐心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能够帮助演奏者从新的角度了解和表现作品。对此,一方面需要学校及时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其次是综合文化知识的完善。钢琴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我国知名钢琴演奏家傅聪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总结自己的演奏生涯时,傅聪特别指出父亲傅雷引导自己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历。从幼年开始,傅雷就引导傅聪阅读古典文学书籍,在其整个学琴生涯中从未间断,这让傅聪受益匪浅,使他能够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视角来看待钢琴作品。如他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比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将19世纪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比作中国的南唐后主李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奏,所以其演奏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演奏者要善于吸收一切文化营养,这不仅有利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也是终身受益的。

(四)丰富艺术实践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良好的音乐表现力的获得,必须以扎实和完善的技术体系为支撑。在今天的高师钢琴教学中,大多学生都能够获得科学、全面的技术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然而具备了演奏技术,还要求演奏者能够有机运用,予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大多学生在个人练习时能够有较好的发挥,但是一到公开演奏的场合就会过于紧张,甚至连正常的演奏都难以保证,音乐表现力自然也无从谈起。所以,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势在必行。如果学生能从容地在各种场合下熟练演奏,并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其演奏必定是充满音乐表现力的。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学年中,除了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外,大多学生鲜有上台演奏的机会。对此,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如在学校内部举办演奏会、擂台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文艺演出。教师应该全程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舞台表现,并进行点评。另一方面,教师要率先垂范。大多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具有较为全面的钢琴演奏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一些钢琴演奏活动,如举办钢琴音乐会、参加演奏比赛等,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结语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高师钢琴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然而高师钢琴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本文所探讨的音乐表现力的缺失正是其中之一,其不仅不符合钢琴艺术规律,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因此需要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多种措施并举,使学生的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作者:史昭然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高师钢琴教学转型浅论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也在大大的提高,钢琴这门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很多家长从5岁开始就让学生学习音乐。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渐改变,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抽离,从注重技能的培养转型为注重伴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转型

一、前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音乐教育的教学关系着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的艺术培养也是现在家长们所关注的,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艺术的培养十分重视,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这是艺术思维培养的萌芽阶段,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音乐教育上的投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师钢琴教学的现阶段发展方向

(一)完成观念的转变

高师钢琴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老师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特点,学生不是工厂里面的商品,按照一个模式和套路走下来的,而是按照学生固有的特点进行教育,老师的教学观念应进行转变。

(二)注重技能的培养转型为注重伴奏能力的培养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的传统观念,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转型为注重伴奏能力培养。钢琴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伴奏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感觉。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兴伴奏充满着灵动的乐感,好的即兴伴奏充满着乐感,成为独唱的的有力衬托。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进行培养,辅助他们在艺术规律上的大胆创造[1]。

三、高师钢琴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钢琴教育的理论性

高师钢琴教学因其特殊的教学方式,所以不能按照平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音乐不能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里,音乐的想象能力也需要通过语音去表达。引导学生钢琴演奏力量的来源与手指、腰、手腕、肩膀互相联系。常常听一些老师说,学生没有乐感,但是有乐感的同学可能也弹不出乐感,关键在于钢琴艺术与技术是要相互联系的,只有钢琴老师去教学生音乐的技巧表现法师,学琴者才会掌握学习方法。认为技巧是最重要的,对于钢琴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其片面的,不能先技术后艺术,而是应该以艺术带动技术,用艺术表达技术。当学琴者掌握了正确的弹奏方式,并对乐谱有了细致的分析,弹琴者的音乐才是有乐感的。因此高师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与乐曲的基本分析能力十分重要。要确定学生的弹奏方法是否正确,钢琴的基础是学习音谱,指法,然后逐步提高方法[2]。

(二)突出教学内容

由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那么即兴伴奏的能力就尤其重要,目前音乐专业虽然增设了钢琴伴奏课程,但是这门课与钢琴教学结合起来并不密切,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在40-50人左右,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有限,于是乎,钢琴伴奏教学在很长时间内之事钢琴个别教学的附加内容,甚至常常因轻视而被取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抽查,这样即便有时老师的指导有限,老师也可以从中得知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究竟是好是坏。钢琴教学应注重调试的音阶,老师引导学生准确的分析歌曲的风格和内容,选择恰当的伴奏,达到技能与情感的完美融合[3]。

四、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途径

(一)创新性教学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很重要,“死学习”的音乐学习方式相信很多学生都已经感到厌烦,比如,在音乐课上通过小组比赛,增添学生的兴趣。老师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钢琴课上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一个的进行演奏,然后针对学生的演奏做出点评,剩下的时间老师做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注重钢琴技术到培养伴奏能力的转变。

(二)启发式教学

钢琴教学和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就是钢琴教学需要学生极大的配合度。对于一些没有想象能力的孩子,确实是难了一些,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们拥有想象能力和学习钢琴的思维?这需要老师的启发式教学。用真正实验性的方法去教学生,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钢琴实验的乐趣[4]。

(三)因材施教

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教育,孔子云:“举一反三、因材施教。”说明上古时代,中国的教育就有其独到的方式与方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质,施以正确的教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的结合。这就如同做菜一样,每一个人做出来的菜的味道都是不同,吃的人不会在意这菜是怎么做的,只要好吃便可以,究竟是先放菜还是先放调料也不会有很多人在意。做菜尚可,对待学生也是一样的。我们的教育可以学习西方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吸收西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应该从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吸收养分。

五、结论

总而言之,要完成钢琴教育的转型,真正的到达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应多样化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中收获兴趣和爱好,钢琴老师注重技能上的培养到注重伴奏能力培养的转型也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音乐的学习中也充满想象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师钢琴教学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于晓曼 单位:琼台师范学院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高师钢琴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高职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体系、目标以及内容,分别从师生综合素质与授课方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使得高师的钢琴教学能够收获最佳的效果,同时可以为高师钢琴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高职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师资,其办学目的及职能会决定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内容及方法。对于高职师范类院校来说,钢琴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其课程特点是技能性、知识性、艺术性以及实践性,所以钢琴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钢琴课程对于高职师范类院校来说不是主修课,因此教学时间就相对有限,这也会进一步导致钢琴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当前情况下应当分析研究高职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探讨具体问题所对应的对策,这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高职师范院校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较薄,甚至某些学生可能从未进行过专业的钢琴学习,因此进入大学后需要从最基础的钢琴学习开始,另外由于高职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目前高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面问题

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学主要包括教学体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而教学体系是由管理、模式及课程设置等要素组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首先,高职师范院校目前存在不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这些问题将对高职师范类院校的钢琴授课带来严重的影响。钢琴课程的开设需要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目前大多说高职师范院校在实践课程上的设置比较缺乏,同时也没有配套的教材,这与钢琴专业的实践性相违背。其次,部分高职师范院校没有确定真正的教学目标,这使得高师中的钢琴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过多的讲解钢琴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创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最后,教学内容也比较过时,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也应当丰富起来。

(二)师生素质方面

由于近些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现在高职师范院校面临着学生多老师少的现象,同时也导致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紧张,这些都会影响到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伴随这一问题出现的还有学生专业素养差、基础薄弱的现象。多数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同时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也较弱,这将不能满足钢琴教学的目的,也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此外,高职师范院校对教师的专业及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取决于科研,这就使得院校中多数教师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对教学的投入,这都将不利于钢琴教学的进行。

(三)授课方式。

当前形势下,高职师范类院校中钢琴教学还处于比较单一的授课方式,钢琴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的灌输给学生钢琴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的缺乏互动与交流,这样对于学生来说,钢琴的学习将成为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情,对于钢琴教师来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程度与接受能力都不能得到全面的掌握。

二、高师钢琴教学的改善策略

要想适应目前对高职师范院校钢琴教师中的质量要求,就应当进行必要的教学改进,以下是针对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改善对策。

(一)改善教学条件

很多高职师范院校因为缺乏充足的资金,同时学校对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使得钢琴教学中的硬件设备比较落后,比如经常使用电子琴来进行钢琴教学,这会严重影响钢琴教学的效果。为改善这种现象,首先院校应当重视钢琴教学,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改善钢琴教学所需要的进本硬件设施,只有保证硬件设施的投入,才能确保钢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确保优秀师范生的培养。

(二)改进教学体系与内容。

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钢琴教学体系,使得钢琴的教学课程更为合理,此外,要明确钢琴教学的课程目标,对钢琴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要合理分配。另外,要同时注意钢琴教学内容的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是钢琴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要多借鉴成功的院校,同时结合时展的特征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培养钢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兼顾的全面人才。

(三)改善教学的方式

高职师范院校中钢琴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多样,比如:模仿的方式、师范讲解的方式等。此外,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创建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音乐上的不足之处,然后努力去改善和克服这些缺陷。同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采取合理而科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三、结语

对于高职师范院校来说,钢琴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师范生是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以及教学大纲,分别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制定出合理而适合自己院校的钢琴教学计划。

作者:程松野 单位:大连大学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高师钢琴教学评价研究

摘要:

高师钢琴教学评价的研究视角,以教育学、音乐教育学、教育评价学、现代教学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高师钢琴教学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立论,洞悉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新思路,旨在为构建多方共赢的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促进高师钢琴教学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钢琴教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学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并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进行的活动。”[1]它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教学评价,如美国现代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所说:“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2]随着21世纪高师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高师院校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基础课程,钢琴教学的评价问题也开始受到一些钢琴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关注度不高。笔者搜集到的专题研究成果,如毛自平的《也谈高师钢琴教学评价》①、陈伟的《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教学评价之研究》②、刘昕的《高师钢琴教学评价的新思路———钢琴艺术实践音乐会》③、姜仁武的《现代高师教育中的发展性钢琴教学评价④、牛欢的《关于高师钢琴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⑤、吴烨的《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⑥,以及凌崎的《地方本科院校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⑦等。其观点大多援引自教育学、音乐教育学,虽有可取之处,但较少关注到钢琴教学这一特殊而具体的存在方式,多在理论层面重复、泛泛地论述钢琴教学评价现状,反映出目前的钢琴教学评价理论研究仍显弱势。不仅如此,在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实践中也仍有不少继续沿用单一的评价模式和传统静态的评价体系,显然与新世纪高师培养高素质钢琴教学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势必要求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人员,不仅要有主动研究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自觉,而且还要积极地将理论成果转化应用于指导钢琴教学实践中去,相互融通、协调发展。故而,文章将研究目光聚焦于高师钢琴教学评价这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综合运用教育学、评价学、音乐教育学和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等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师钢琴教学实践的现状立论,洞悉其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设计合理方案,为构建科学的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镜。

一、钢琴教学评价理论的基础

高师钢琴教学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它是以钢琴为媒介的教育教学形式,在诸多方面都深受教育学的引领,其评价也不例外。20世纪初始,西方国家率先采用源自欧美的“等级量表”来进行教育评价。这中评价因缺乏对量表本身的关注,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不足。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学评价又过分强调客观、标准、可证实的结果,存在着僵化的缺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围绕教师展开的面谈评价模式,忽视了作为教育实施“三要素”中的学生、教材,呈现重“教”轻“学”的局面。90年代以来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课堂观察评价,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现代意义上,我国最早的教学评价近受日本、远受欧美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又深受苏联,特别是凯洛夫、斯卡特金、巴班斯基等人对“一堂好课的要求”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西方“实证化”教育评价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大多依据教学过程来展开,走上了“实证化”“定量化”的道路。集中表现在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信息的收集以及评价结果的获取三方面。90年代以来,由于对西方多元化评价模式以及“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引入,国人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步入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实施,推出了“以人为本”为主旨的评价方式,注重发挥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具有注重教学过程、改进质性评价,提倡评价目标与主体多元,关注个体差异等特征。教学评价已不单纯是选拔或淘汰的手段,而是以促进师生协同发展为目标。

二、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紧迫性

2007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3]这对包括高师钢琴教学在内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作出了战略部署。但是,目前的高师钢琴教学评价存在着理念不更新、目标不清晰、内容不合理、手段不灵活、体系不完善等与教育改革培养目标不尽同步的现象。

(一)钢琴教学评价功能认识不清

科学、全面的钢琴教学评价是对钢琴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发展以及钢琴教学与外界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的综合性价值评判。“科学的音乐教学评价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高等音乐师范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存在,例如有些学生将评价作为获取高分、争取荣誉、考试升学的重要条件,也有教师或教育管理部门把评价当作晋级升职的主要手段。而其真正的作用首先体现为帮助钢琴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其次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自身潜能、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再次,钢琴教学评价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呈现,能让钢琴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完善教学设施,改进钢琴音乐教学相关工作,促进钢琴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钢琴教学评价现状不尽人意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现在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在评价目标、内容、原则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总体来说,目前的钢琴教学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独奏水平,忽略对学生的钢琴文化、实践能力等钢琴综合素质的评价;片面追求考查、考试曲目的难度和演奏技巧,忽略对学生平时基本功的训练和曲目涉猎量的关注等弊端。”[5]未能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况,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变化、合作交流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考评。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认为,这样的评价“它无法直观而实在地论证人的潜在发展能力,更不能论证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及高级的心理过程。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把人客体化、简单化而忽视了人的自身。”[4]这既是没有明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没有详细评价标准,也不遵从合理评价原则的具体表现,更是未能全面领悟钢琴教学艺术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

三、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建构

高师钢琴教学评价,是采纳符合钢琴教学艺术理念的方法,对钢琴教学构成要素、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发展以及钢琴教学与外界关系等多方面展开的综合性价值评判。它以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为中心,围绕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效果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作综合测定,来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个过程是有目、有组织的活动,既是对高师院校钢琴教学工作质量的检测,也是对高师钢琴教学效果的评估;不仅是搜集信息、分析判断的一大系统,而且也是反馈信息、实践运用的价值体系。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遵循钢琴教学艺术的基本规律,而且还要吸收借鉴教育学、评价学等理论为指导。具体来说涉及到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原则以及评价反馈、评价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明确评价目标

明确评价目标是一切评价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否则评价活动找不到方向。钢琴教学评价是衡量钢琴教学成效的信息反馈方式,是对教师工作质量测定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反作用于教师,可以使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作用与效果,并提供改善自己教学的依据;评价反作用于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与规律,知道哪些知识技能是应知应会的,也知道哪些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或不掌握,应如何调整。”[6]通过评价,教师能认识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业务水平。通过评价,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程度,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技能演奏水平。此外,通过评价还能让相关钢琴教育管理部门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以便做出弥补。达到完善教师、完善学生、促进钢琴教学事业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厘定评价内容

厘定评价内容是评价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否则会抓不住评价的“合理内核”,失去具体指向。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都主张教学活动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一个交互影响的系统,故而其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严格说来,还应包括对管理的评价。换而言之,钢琴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当遵循钢琴教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在新课程改革要领的指导下厘定,才能构建起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互利共赢的评价体系。从完善学校管理的层面上看,评价的内容要围绕有利于钢琴教学事业的发展而定,主要涉及教学场域、教学设备、教学条件、管理水平等;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看,评价内容涉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等。这里我们着重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出发,认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力,钢琴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等。具体来说,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调整和规划,将评价内容分为演奏技能、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平时表现四个板块,并根据这些内容合理分配分值进行评定。其中演奏技能包括独奏、重奏、伴奏技能以及四手联弹演奏;人文素养包括钢琴作品分析、作品评论与专题论文的写作以及钢琴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包括开钢琴音乐会、为他人伴奏、参加钢琴赛事、参与演出活动、钢琴作品创作、钢琴调律以及维修等。如我们的评价内容及量化是:演奏技能30分,其中独奏、重奏、伴奏技能以及四手联弹演奏各占25%;人文素养30分,其中钢琴作品分析、作品评论、专题论文、钢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各占25%。实践能力30分,其中钢琴音乐会、为他人伴奏、参加钢琴赛事、参与演出活动、钢琴作品创作、钢琴调律以及维修等各占10%。平时表现10分,其中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各占25%。

(三)综合评价手段

由于钢琴教学评价内容涉猎广泛,故而其评价手段是多元的。在现存的评价中,往往通过期末评分来体现,这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公正地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准,背离了评价的真正意图。从本质上说,高师钢琴教学评价“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构成动态的系统,对该系统进行内在的与外在的全面评价,科学地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7]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不论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都应坚持多元评价手段相结合,即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相结合,也按适当的比例分别量化,最后形成综合性评价。各种评价方法的相互补足,既能关注到阶段性钢琴教学的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结果,增加评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四)强化评价管理

注重评价管理对于得出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到事实求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为评价而评价的问题。我们的评价形同虚设,我也常常碰到学期末时,我们的管理部门将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然后据此结果作为钢琴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监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依据,这显然是受传统评价模式的影响。对于这样的传统评价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教师教育专家李•舒尔曼意味深长地批判道:“教学犹如室温下的干冰。它在我们面前蒸发,最终无影无踪。教学固然曾经发生,但是在大多数情形下,它没有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当然也没有为我们提供对教学结果的强项和弱点进行考察的机会。”[8]这种评价方式有失公正,因其只注重结果,未能关注过程,只注重学生的反馈,而忽视了同行或教师的评价。所得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显然大打折扣。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今国际教育评价的趋势和潮流表现为注重人的自主发展,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既要讲求整体性的原则,还要遵循艺术发展性原则,必须尊重钢琴教学的审美教育规律和师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体现高师钢琴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承上所述,高师钢琴教学是具体的存在方式,其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人文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之外,也承载着“教书育人”的教育功用。不仅具有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钢琴教学人才的义务,还有促进师生发展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责任。故而,高师钢琴教学评价是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评价,它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所作的评价。其体系的构建要重新定位评价功用、明确评价目标、厘定评价内容、采用多元方法、规范评价管理,使其导向、反馈、创新、促进师生和教学事业共同发展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杜威所说“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高师钢琴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探索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日益完善。

作者:励继红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高师钢琴教学研究:新形势下高师钢琴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师钢琴教学现存的问题,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新的思考。并指出学生的学习要与社会接轨,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高师钢琴教学的内容应有所调整,应在教学中重视视奏的练习、钢琴艺术史和钢琴教学法的学习。

关键词:新形势;高师钢琴教学;视奏;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

随着我国高师教学改革,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出现了新的局面,如钢琴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等。尽管如此,我国高师钢琴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学生思想更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钢琴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高师教育的人才定位是“高师学生在具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决定了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是在基层工作的教师而不是钢琴家、演奏家,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要与社会接轨,符合当今社会的现状,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师钢琴教学的内容应有所调整。

一、高师钢琴教学现存的问题

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经历了多年,经过这些年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伴随着社会的变革,高师钢琴教学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一)因人授课、课程设置随意性强

目前,许多院校的音乐课的设置是根据现有师资的专业特长情况开设,而没有严格按照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按照高校音乐教学规律和社会需求来设置。钢琴教师多的就开设钢琴集体课、钢琴小课、钢琴伴奏课等,教师少的就只开设钢琴集体课。课程设置较随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必要性,看上去课程开设了许多,但实际缺乏一定的课程设置理论研究依据,造成了教学体系的混乱。更有些学校由于教学师资、教学设施等问题,该开设的课程没有开设,或者该必修的课程开成选修课,而有些学校该选修的课程开成必修;有的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教室条件有限,将某些重要课程开成限修课,使很多想学这些课程的学生无法选择,失去学习的机会。更有些课程缺乏开设的必要性,只按照教师的兴趣、专长设置,没有学习的社会意义。很多学生选修课程的重要原因竟然是看哪门课程学分多而选择,这些问题暴露出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不足。

(二)重视演奏、轻视伴奏;强调技巧,忽视能力

根据社会上信息的反馈:许多高师钢琴专业学生毕业后教学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当今的高师钢琴教学情况的真实反映。现在许多学校注重钢琴技巧的学习,按说这无可厚非,技巧是钢琴学习的基础,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钢琴水平及能力的提高。但如果只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钢琴综合能力的培养,如钢琴即兴伴奏、视奏的学习和训练,造成的结果就是和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样,学生可以演奏技巧艰深的作品,但无法胜任高师钢琴培养目标———成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高师培养的音乐教师应该能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的钢琴技能,如自弹自唱、会为歌曲配伴奏、能快速转调等,在技巧上面不必像专业院校那样精深,但要求演奏动作规范,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三)重演出轻普及,音乐素质普遍偏低

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有音乐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名作赏析等,作为普及大学生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科目。然而实际的现象却是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还是较低,这从央视举办的钢琴比赛中能明显看到。很多选手都出自专业院校,钢琴弹奏水平很高,然而在音乐基础知识问答中,还是有许多选手回答不上来,回答得答非所问,有时甚至连普通大众都知道的音乐知识他们都回答不上来,显得音乐综合素质相当低,常常引得场上嘘声一片。这种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情况是有极大关系的。许多学校组织有不少文艺团体如艺术团等,作为用来参加表演、比赛的重要团体,这些团体有时为了参加比赛或者表演的需要,经常进行全天排练等,这和学校的许多正常课程安排产生冲突。而为了比赛取得好名次,或者表演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批准学生可以不去上课,致使不少学生的学习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实牺牲了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更有甚者,有些院校为了名次、形象,只注重对某些特长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忽视了对全体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二、针对现存问题,高师钢琴教学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高师钢琴教学应重视视奏的练习

视奏指的是不经过提前的练习,一边看着新的乐谱一边进行的演奏。它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对键盘极其熟练,要求手感、乐感较好,可以在眼睛不看键盘的情况下,迅速找到正确的位置;其次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听力,可以极快的判断自己弹奏的准确与否;它还要求学生各个器官如眼与手、耳与脑的良好配合,有一点反应较慢、犹豫,就会造成错误。通过视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将乐谱认出,可以缩短练习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里尽可能学习更多的乐曲,还可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1.加强学生的盲奏能力,要求如下: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乐谱上,眼睛少看或者尽量不看键盘,依靠手指对键盘的感觉来找需要的位置,刚开始会错误百出,但一定要坚持训练;也可以在光线较暗或者眼睛被蒙的状态下,对较熟悉的内容如音阶等进行训练或者背奏乐曲。2.加强提高学生的读谱效率的训练,要求如下:首先要快速浏览一下乐谱,找出其中复杂、易错的地方。由于时间有限,在辩认音符时,有时需要我们多注意音符的组成规律,要将音符整个一篇极快的扫视一下,然后以特定的规律将其弹奏出来,例如半音阶、琶音、和弦等,而不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辨认。同时,视奏需要多个器官的综合配合。因此要求视奏者注意力要极大地集中,眼睛要跑在手指的前面,不能一边弹一边认,而要预读音符,这样才能保证视奏的流畅进行。弹奏的同时,要用耳朵去聆听音符的对错,做出迅速的调整。3.加强学生对视奏进行每日必练的持久程度。视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它不仅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知道它的重要性,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才能初见成果,因此它需要我们每天练习。尽管视奏比较难掌握,但由于它在钢琴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需要在钢琴教学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练习的。

(二)高师钢琴教学应重视钢琴艺术史的学习

钢琴作品的数量是浩瀚的,对学生而言,大学所学到的钢琴作品是有限的,也是较少的。要想弹完所有的钢琴作品是不可能的,幸运的是如今的电脑技术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了,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收集、整理出内容丰富、数量巨大的音乐资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随时调用出我们想了解的钢琴作品的相关资料,例如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随时随地的欣赏到钢琴作品,来弥补这一缺憾。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够将所有音乐家的作品都弹奏一遍,这时了解不同世纪,每个作曲家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风格特点,了解每首作品的创造背景、时代背景,就成了学习弹奏钢琴作品的重要依据,因此学习钢琴艺术史势在必行。钢琴艺术史涵盖了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他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等。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自己学习弹奏钢琴作品,突破我们在学校学习钢琴的学时较少、时间有限、能力与水平有限等问题,从而将对钢琴作品甚至音乐的学习贯彻一生,还可以通过艺术史提高对钢琴作品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我们的弹奏水平,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通过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可以实现资料共享,将高校钢琴课程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高师钢琴教学应重视钢琴教学法的学习

针对从中小学反馈回来的信息:高校培养的音乐教育钢琴专业的教师有的不能完全适应音乐教学工作,会弹钢琴却不会教的教师很多,其中还包括不少钢琴弹得不错的教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会教和会弹不是绝对的,弹钢琴需要学习,教钢琴同样要学习。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教师为目的,而“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作为教师,必须学习教学法。因此,钢琴课上融入“钢琴教学法”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意义重大。“钢琴教学法”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掌握钢琴教学中最基础、最浅显、最有共同点的知识,让学生从毫无基础到会弹钢琴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钢琴教学法的内容。“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明白如何指导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怎么进门、怎么一步步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型、姿势;教会学生钢琴的各种弹奏方法;如何选取和使用教材,如何因材施教,给学生选取合适的教学曲目、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平时的练习与作业的完成;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科学的教学进度等;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钢琴教学法”,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正确评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科学、有针对性的练习,掌握更多的曲目、更多的技巧,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渐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钢琴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既会弹钢琴又会教钢琴,是培养高师钢琴专业学生成为合格教师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将教学与演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演奏水平,又为将来学生更好的就业、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三、结语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中小学和社会相关机构教学的音乐教师,因此我们的改革内容必须以此为目标、为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要突出师范性,要紧跟时代要求,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为此,在今后的高师音乐教育钢琴专业的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让钢琴教学不再仅仅是一门以教授钢琴演奏为基本目的的课程,同时还应重视视奏、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等学科。要加强钢琴视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提高演奏的准确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学习弹奏更多的钢琴作品;还要将钢琴艺术史的学习贯穿钢琴课堂,扩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欣赏水平、理论深度逐渐提高,从而将对钢琴作品甚至音乐的学习贯彻一生;要将钢琴教学法引进教学内容,使学生既会教又会弹,为将来学生更好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总之,高师钢琴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希望随着这些相关理论课的融入,随着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演奏水平、表演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到以钢琴为基础的较为全面的音乐综合知识,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师钢琴教学的实用之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钢琴教师。

作者:王敏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