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9 00:38:25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1

由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幼儿园也逐渐地越来越多。不过现在幼儿园也几经被划分了等级。家长多愿意把孩子往优秀的幼儿园送。这是因为优秀的幼儿园环境好,设施好,氛围好,建设得符合学前教育的标准,因此,优秀的幼儿园普遍能够受到家长的青睐。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好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会比普通的幼儿园强大。教师是幼儿园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质量往往能够决定幼儿园的优劣。分辨幼儿园教师的优劣的主要方法就是看幼儿园教师的语言策略。我国的幼儿园教师的语言策略的特点如下。

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低龄化

由于儿童和成人之间存在代沟,对世界的认知,沟通的方法和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成人与儿童沟通就成了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一般会将自身的年龄降低,使自己儿童化,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降低与儿童沟通的难度。

三、幼儿园教师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色彩

通常,幼儿园教师在于儿童说话时是有的语气与方式都是与平时不同的。儿童都比较单纯,本身思想就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们在说话时也会有一些简单的艺术性,没有成人的复杂。因此幼儿园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带有强烈的艺术色彩,引导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发散儿童的思维,使儿童的脑筋能够快速运转。

四、幼儿园教师语言策略偏向

“最近发展区”儿童本身是不会任何语言的,都是在经过在社会上的经历之后才能掌握一门或多语言。因此,在美欧学习语言之前,儿童的语言领域是一片空白的。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教导儿童的时候所说的语言很可能就会成为儿童未来的语言使用方法。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必须要靠近“最近发展区”,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幼儿园教师的语言策略与情感视觉相结合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策略理应与情感视觉相结合。视觉情感是人类的视觉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脑产生的一种反应。一瞬间的视觉情感就能决定人对事物的整体感受。最容易受视觉情感影响的就是儿童,因为儿童的大脑内知识库贫乏,思维也没有成人复杂,他们能够对看到的事物只有有第一时间的反应,而不会去思考背后的真相或事实。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利用情感视觉来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使儿童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幼儿园教师教授知识时的策略

幼儿园教师在讲授知识时,由于面对的人群是儿童,因此必须要简化知识程度,尽量将知识拆分,然后再讲解给儿童。如果一味地向儿童灌输知识或思想,只会让儿童的大脑感到疲劳,反而会使记忆能力下降。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是由儿童熟知的物体来对儿童进行讲解知识,这样可以让儿童感到有亲切感,从情感视觉上接受某个事物,从而能够加深儿童对事物认知的印象。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乐意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来让学生感知。

七、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评语

在幼儿园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评语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对儿童的表现、作业进行评价,使家长知道孩子在那些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儿童不足的方面加强教导,这样可以使儿童的学习和其他方面更加进步。

八、幼儿园教师运用视觉情感策略

教师要运用儿童的情感得到儿童的认同,要减轻儿童对教师的恐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中教师都能成为良好的榜样,儿童也更愿意追随教师的脚步。

九、结语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2

摘要:本课题以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欧瑞思幼稚园为实验基地,尝试在多语言、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生活体验式语言教学环境,探讨如何在多语种环境下进行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设计。

关键词:多语种环境;幼儿园;语言课程探究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32-011.引言

辽宁省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教育条件,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英语教育的开展。随着辽宁对外开放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招商引资项目的日益扩张,我省的外企、使领馆和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在沈阳就生活着数量可观的外国人群体,而这类人群的适龄子女也需要在中国接受教育,由此应生了国际化的多语种的教育机构和场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我省市与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这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中国孩子在多语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多语种环境对各国儿童开展教育符合趋势发展需求。

2. 语种环境下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

本课题以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欧瑞思幼稚园为实验基地,尝试在多语言、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生活体验式语言教学环境,探讨如何在多语种环境下进行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设计。多语种儿童是该园的特点,80%的孩子来自于欧美亚各国,他们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但很多孩子不能使用母语直接交流,孩子们渴望着顺畅的沟通交流、渴望着知识的大量输入、渴望着自身的成长。所以该园迫切需要寻找和研究在这种多语种环境下如何开发和设置幼儿的英语课程,使幼儿能够在语言交流与知识掌握上有更快的发展。在多语种、多元文化环境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们承载着世界文化传承的希望与责任。本研究对探索儿童语言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开拓我省学前儿童语言领域外语发展的新思路,探索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出全方位、多领域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1具体构想准备。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从幼儿语言发展、英语课程设置等很多方面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讨论和研究,采用幼儿在园期间的行为活动观察表、幼儿在家庭中的家长问卷调查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以得到确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掌握切实有效的生活体验式课程设置内容以及生活体验式课程实施策略,为后续工作确立方向。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幼儿在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下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制定幼儿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应用体系的初稿;制定研究计划、按照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分别定期开展研究,并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

2.2研究实施。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得出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策略的方向后,在幼儿园做前期的尝试,真正连接儿童所有生活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中完全地使用英文进行沟通与表达,给儿童创造一个家庭与社会相容合的真实体验式生活模式的英语学习环境。

2.1.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多语种环境下以英语为交流语言,幼儿几乎全天使用英语交流,把研究的方向定于创设一个贯穿于儿童生活一日流程、家园共育、游戏活动等幼儿所有直接参与生活的生活模式。具体如下:制定出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提纲,将五大领域中的所有内容,融汇至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之中,推动儿童英语语言的发展;适当引进或编写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材以及配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进,安排教师全天候在班跟进活动进度,填写观察表以及完善其他数据,联合家长进行调查、访问,并进行分解检测;对通过观察、访问以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并适时调整;探索出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配套验收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

2.1.2课程实施的策略。在课程实施的策略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经验水平,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等,在应用中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真正做到以幼儿的学习为中心,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开展以儿童一日生活流程的实施、家园共育的实施和主题课程活动的实施策略、大型节日活动策略(如:万圣节、圣诞节、爱尔兰迎春节、中秋节、儿童节、元旦等)、外出体验活动实施策略(如:消防队、公安局、孤儿院、远足、动物园、采摘、种植、参观工厂、参观各博物馆等)为指导的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具体如下:建立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监控机制;探索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反馈及调节机制;建设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改革创新团队。

3.结论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6岁,挖掘幼儿自身具备的智慧才能,一定要重视幼儿成长阶段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事实上,多数教师错误地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体现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忽视语言能力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发展,有些教师不能将语言教育贯穿到其他活动中,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也只局限于看图讲述、续编故事等几种形式,这些活动远远达不到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幼儿的语言教育没能达到真正合理的发展。幼儿学习语言,应当紧密联系周围的人、事物、自然及社会现象,并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和获得周围的知识,发展幼儿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反之认知范围的扩大又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并对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每天的生活还是在家庭生活当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发展认知能力相结合,我们需要创造全方位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和生活内容,设置合理的语言课程来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参考文献:

[1]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06

[2]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52-53

[3]阴小蓓. 关键期假说及二语语言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9-61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解读 《纲要》精神 幼儿园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57-02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在《纲要》精神指导下,经历了一场研究和改革的浪潮。如今,十年过去了,重温《纲要》精神,深感对《纲要》的某些方面,我们还仍然欠缺深入的探讨,例如,幼儿园文学教育。“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是《纲要》对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纲要》作为国家纲领性指导文件,对幼儿教育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对其要求,我们应作深入、细致、具体的进一步解读。

一、明确衡量幼儿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准

幼儿园文学教育所选择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专为0-6岁幼儿创作的幼儿文学作品。

何谓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衡量幼儿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

专为幼儿创作的幼儿文学作品,其欣赏主体是幼儿,因此应该从幼儿的角度来寻找衡量幼儿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准,能感染幼儿,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体验和丰富想象、为幼儿喜闻乐道,幼儿愿听、愿讲、愿表演的作品便是优秀的作品。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欣赏主要是通过聆听成人的有声朗读来实现的,因此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首先要有鲜明的语言特点,其语言明白如话,生动、活泼、简洁、形象,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又因为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特点,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有很强的趣味性、形象性、情节性、情境性、情感性、动作性,例如经典作品《拔萝卜》、《三只蝴蝶》等。

“文学被称作人类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幼儿文学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摇篮’”。[1]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在精神上,首先应该契合儿童的天性,具有游戏性、娱乐性,充满童真、童趣与幻想,其次,具备人类共同的精神特质:爱与美、幽默和智慧;文学反映现实,但又需要超越现实的琐碎与无奈,幼儿文学更需要理想主义色彩、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等等浪漫主义色彩,能对幼儿人生成长过程起到积极健康的影响、引导作用,为他们的一生打好积极明朗的底色。

幼儿文学作品真正需要的是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纯粹的文学意味,它需要摒弃琐碎的说教和对知识的热衷。在当前幼儿园主题整合活动,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体现既定主题活动目标的载体,把文学作品教育当作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因而作品的选择不能很好地兼顾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忽视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而包含在作品中的说教和知识也必然会影响幼儿的审美感受(幼儿会因不理解那说教和知识而茫然、教师会因为过多的关注说教和知识而忽视对幼儿的审美教育)。幼儿文学作品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各种教育活动的调味佐料,它应该保持自身的系统性和独特性(审美性)。

幼儿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审美趣味,成人应该从幼儿的喜好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组织文学教育活动,但有时我们成人缺乏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尊重和关注,想当然地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为幼儿选择作品。

二、重视幼儿对语言美的全面感受

关于文学作品对幼儿学习语言的影响,以往片面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词汇和语句,重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事实上,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不单纯是词汇和语句的问题。新《纲要》强调“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就是强调把语言作为审美的对象,使幼儿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受到艺术语言的熏陶,全面感受语言的美,形成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优美的语感和对语言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重视引导幼儿全面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1.感受并习得清晰、准确、优美的语音;

2.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美,培养幼儿对语言音乐美的敏感性和对朗读的兴趣,通过复述故事、朗诵诗文等形式,练习有表情使用语言,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3.通过感受完整、简洁、优美的规范语言,潜移默化地学习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4.利用幼儿感受事物具有移情和通感的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比喻、拟人、夸张、拟声、反复等各种语言表现手法的审美意味;

5.通过作品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情节内容具体直观地感受、理解、运用语言。

传统的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一贯重视幼儿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但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幼儿理解语言受直观经验的影响,他们年龄尚小,直观经验有限,对某些词句暂时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确都是难免的。有时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可能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提问、讨论,反复向幼儿讲解、灌输。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应该通过感受、体会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内容而实现。

三、重新认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问题

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幼儿文学教育是一种艺术欣赏活动。理解作品是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过程。“理解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形象感知后的升华,是情感爆发后的冷静地思考。通过理解,欣赏中的形象知觉和情感体验才能沉淀下来,才能细细地品出作品的意味,这样鉴赏活动才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产生新的飞跃,审美心理才会有明显的提高”。[2]理解作品,需要欣赏者有较好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到大班后期才有所发展,所以,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理解作品这一环节成了老师和幼儿都头疼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我们习惯用启发式提问、分析的形式进行:教师非常有耐心地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幼儿,但幼儿往往是启而不发。老师没办法,就只好有些沉不住气地进行讲解,但幼儿仍然无动于衷,一幅“云里雾里”的迷茫神情,使老师不免生出“对牛弹琴”之兴叹。迫不得已,草草地来一番说教,灌输了事。

对幼儿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鉴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文学作品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幼儿的感受和体验上,不要过多地强调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尤其不要过多地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些东西,幼儿也许不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理解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只要他们“心有所动” 、“若有所思”地于潜移默化、无法言说中感受到、体验到就足够了。

1.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品德。

在传统的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试图让幼儿明白一些道理,总是想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了达到目的,常常反复地提问、讨论,进行说教和灌输。事实上,就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而言,那些大道理和说教是幼儿根本无法理解的。《纲要》精神特别强调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态度,儿童文学教育也应该把幼儿从大道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压之下解脱出来,重在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学形象和情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态度和习惯,而这些不是靠简单的几句说教就能形成的。在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富有感染力的文学形象和情节设计一些游戏性质、表演性质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态度并通过活动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正所谓“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2.引导幼儿通过文学创编活动加深对作品的形象性理解。

大班末期,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才开始发展,我们应该更多的启发幼儿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作品。例如,讲了《小羊过桥》的故事之后,如要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的问题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幼儿肯定说不好。如果启发幼儿:“想一想,两只小羊怎样过桥就不会掉到河里去了?”这样问,能够有效地启发幼儿通过形象思维,想象、创编具体的故事情节。想象和创编讲述的过程可以加深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形象性理解,并把这种形象性的理解通过叙事性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引导幼儿用语言或非语言(动作、表情、表演、绘画等)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想象。

幼儿在倾听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会有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如果要求幼儿完全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会有很大的难度。其实。除了语言表达,我们还可以启发幼儿用非语言形式进行表达。事实上,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发地用表情、动作来反映内心的感受,对此应积极鼓励。另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通过表演、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

重温《纲要》精神,深入解读《纲要》对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新幼儿园文学教育观念,创新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实践乃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4

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幼儿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丰富和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规范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使幼儿在科学与合理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教学语言;幼儿教师;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界定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1]。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离开父母的第一站,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这个时期得到提高,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语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借助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运用语言向教师反馈疑惑,师生通过语言交流传递内心的观点和想法。规范的教学语言能够实现幼儿与教师之间简单快捷、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学语言的教学地位不容置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规范与否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规范性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幼稚、纯洁、活泼的幼儿,他们年龄小、独立性差、认知水平低,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如词汇范围不宜过大、句子不宜过长、尽量不使用复合句和并列句等长难句[2];同时,幼儿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规范程度,使幼儿学习和模仿规范的语言表达,锻炼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科学性

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只能接受一些简单和基本的日常概念,对于科学和复杂的概念仍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幼儿教师最好使用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向他们传授知识和解释问题[3]。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能有效减少幼儿的理解偏差,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并且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性

生动、形象、具体且带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有利于幼儿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4]。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只有激起好奇心的课堂教学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因此,使用艺术性语言的幼儿教师才称得上合格,穿插着艺术性语言的教学才能称之为好课。

三、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干预和操纵现象明显

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完整地表达情感、态度、观点及困惑,只有自由、放松的环境才能完全释放幼儿的天资与禀赋。笔者调查发现,无论课内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使用“引导性”教学语言主导、干预、操纵师往的现象极为明显,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控制了幼儿的思维与行为方向,而且严重禁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性欠缺

语言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思维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使他们更加直观、清楚地认识事物,言简意赅的语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反,隐晦、复杂的教学语言往往将幼儿的思维引入“歧途”,给幼儿增添不必要的困惑[5]。事实上,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中缺乏导入、概念阐述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直线下降。

(三)示范性不足

婴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往往通过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6]。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接触最为密切,成为幼儿心中第一位的模仿和学习对象,教学语言无疑成为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重要示范。因此,幼儿要快速和扎实地掌握语言要领,教师必须组织他们开展示范性训练;相反,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徒劳无益,“狼孩”便是一个实例。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师流动性的增加,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不仅教师的教学语言条理不清、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有的幼儿教师还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和方言,不仅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四、幼儿教师教学语言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思维主要以婴儿阶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在走出家庭坏境、进入幼儿园新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形象性、单向性以及无次序性等特点。以“1+1=2”为例,幼儿可以从“一个苹果加上另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的解释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助于幼儿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理解抽象、笼统的概念。但是,“2-1=1”的问题很难被幼儿接受,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单向性,他们只能从左边推向右边,不具备反向推理的能力。一些幼儿教师往往忽略了幼儿思维的习惯和特点,只采取单一的语言组织教学,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单调无趣的教学语言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缺少必要的知识积累

有调查发现,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大多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一些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各种各样的疑问时,往往回答的含糊其辞,虽然教学用语十分专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仍然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致使幼儿得不到满意、清晰的答案,好奇心和求知欲都会大打折扣。因此,知识积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非常必要。

(三)缺乏一定的语言素养

幼儿教师能否娴熟、准确和流畅地运用教学语言取决于语言修养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有些幼儿教师思路明朗、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既简单干练,而又不失风趣优雅;有些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条理不清、颠三倒四、枯燥无味。由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不仅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轻松愉快,学生听的也清楚明白,课堂效率自会提高;相反,语言素养低、表达能力差的幼儿教师会浪费许多时间,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

五、优化教学语言的对策

(一)语言简明扼要,具有逻辑性

简明扼要指运用少量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达到更高的准确度;幼儿教师需做到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不重复、不罗嗦,语言重复啰嗦或者表达不清楚都会影响表达效果。语言逻辑性指语言的组织能力,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内容与目的要明确和清晰。幼儿的学习过程需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及运用等环节,复杂、重复、啰嗦、晦涩难懂的语言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幼儿“消化不良”,继而丧失自信心[7]。

(二)语言流畅、生动

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流畅即流利、通畅,指教师自然、连贯地讲述知识,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幼儿教师流畅清晰的语言配以生动传神的表达可使幼儿百听不烦、回味无穷。生动的语言需要形象、灵动且富有感情,是走进听者心里的语言。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听课热情,这样的教学语言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外的惊喜。

(三)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

“上天赐予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且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组成部分,是丰富情感的一种表现,是心灵间的对话。善于倾听是合格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品质,倾听幼儿的回答是师幼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思想、情感及态度。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准确捕获幼儿思想中的闪光点,找到与幼儿打交道的语言捷径;可以抓住线索引导幼儿思维朝着健康、正确、完善、成熟的方向发展[8]。因此,教师在提问后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反应时间,能够耐心聆听幼儿的倾诉,并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反馈给幼儿,避免把想法强加给幼儿。耐心的倾听才能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四)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兴趣、情绪、心理常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幼儿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心理变化。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行为变化揣测他的真实想法,由于每个儿童在生理、心理、生长环境、受教育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皆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语言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五)积极与幼儿交流

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师幼关系。为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应以真诚、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在师流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偏爱、不忽视,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次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在交谈中充分尊重幼儿的表达意愿,切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幼儿,更不可以对幼儿发号施令,并强迫幼儿服从命令;再次要以友善、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犯下的错误,不能肆意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羞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最后,与幼儿谈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多建议、少命令,多商量、少争执,一举一动尽量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和信任。唯有如此,幼儿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才会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真实的想法,进而完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语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纽带,规范、科学、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更是不可多得。教师身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一言一行倍受幼儿的关注,更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规范的教学语言能为幼儿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分析和讨论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与教师教学语言问题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优化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对策,以期促进师幼间的交流与沟通、丰富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理论研究。

作者:宋婷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l]王金香.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J].儿童与健康,2008,(3).

[2]李玉梅.浅谈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特色[J].读与写,2014,(1).

[3]章红.语言学习的意义及途径[J].早期教育,2008,(4).

[4]朱静怡.专门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早期教育,2008,(4).

[5]苗霞.幼儿园集体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6]王晓红.倾听的魅力[J].新课程(中旬),2014,(7).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5

本学期,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本,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幼儿的素质教育,力求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家庭、社会资源,使我园的教育

教学在稳步中不断发展。

二、工作思路

依据教体局工作重点和园所自身的发展需求,以研究教学与研究幼儿一体化为基本思路;以园级教研和各教研组的教研为依托;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常态教研为重点;将教研与科研、培训相结合,平行班教研与特色组教研相结合,各领域教学策略研究与特色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提高教师专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我园保教质量。

三、现状分析:

1、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伴互助效果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深化项目研究,在园本教研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总结经验成果。

2、在队伍建设方面,教研组长由召集人、组织者逐步向专业引领者转化,在教研活动中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组织作用和专业引领的作用,但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与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但各领域的首席教师还不成熟;青年教师进步较快,创新意识强,但还需加强日常教学的各项基本功。本学期将加强研修,促进各领域领军教师的凸显。

3、在教研组织形式上,将园本教研与平行班组教研以及课堂集体教学相结合,既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又引领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本学期将继续延续这一做法,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高活动实效。

4、在教研内容上,从制定教研计划入手,以研究教学策略为抓手,将教研工作指向“真问题”,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缺乏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本学期继续将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园本教研的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将研究教学与研究幼儿一体化,从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儿的学习,在对幼儿学习的研究中获得教育智慧。

5、在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提升方面,各年级组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意识到要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幼儿的学。有的组思路清楚,从本领域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关键经验出发总结教育策略;有的组内容丰富,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总结出不同年龄班提问设计的方法。

四、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一)加强全园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1.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定期开展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切磋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鼓励教师多阅读有关幼教专业方面的书籍,经常上专业网站查阅有关幼教方面的教育信息。我园将积极鼓励教师学习提炼经验,升华理论,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撰写经验文章向杂志和网站投稿,并能获得奖项。

(二)以游戏化教学为契机,深化课堂集体教学实效

1、开展园级以体育游戏为主线的身体锻炼活动。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完成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全面发展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本学期将在各年龄班的户外身体锻炼活动中开展走、跑、跳、投掷、攀岩和钻爬等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上将根据各年龄班的不同要求进行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各年龄班选择不同适合本年龄班的活动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2、开展园级的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当教师能巧妙地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要让其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这将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幼儿喜爱数学,期盼进入数学游戏中。本学期将以各年龄班为单位开展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评课、研课的方式进行。

3、开展园级集体语言游戏教学活动。

幼儿园语言游戏这是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运用的环境。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具有游戏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在幼儿园语言游戏中,游戏的形式与发展语言的任务有效结合,构成了“教学游戏化、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本学期将以各年龄班为单位开展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评课研课的方式进行。

4、开展园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当前幼儿园要实施《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本学期,将对全园的区域活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调整,将原来的一周一次的区域活动时间改为每周三次,在内容上提倡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桌面操作材料,增加区域活动的多元化内容,并提倡增加对废旧材料的使用,还将开展全园的活动展示活动。

(三)以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为目标,加强课程管理,开展园本研修。

1、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关注常态教学,保教管理人员通过听“随堂课”、“ 自荐课”、观察选择性活动组织情况,随查教师备课、教学反思、工作日志、《幼儿成长档案》、教育随笔等案头资料,全面掌握教师一线工作的真实情况做好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2、立足我园身体锻炼、语言和数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园本研修。

借助本园经验型教师在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教育领域的专业引领作用,实施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以提高我园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教学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计划性。

3、做好班级特色工作。进一步开展班级特色工作,每班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特色教学计划,并在计划的指导下认真组织活动并逐步形成班级特色教育的积淀。

4、保质保量的开展区域活动。在科学合理的计划指导下,形成一定的具有班级特色的区域活动长效机制, 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在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年级组教研以课题或小专题的形式入手,要求人人参与活动,使每个人都成为小专题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做到了研究深入,操作务实,资料规范完整,教学研究、教学实录、研究随笔、观察记录、经验文章和论文等都围绕研究主题、体现研究过程。

2、立足园本特色积淀和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在专家指导下做好科研课题的开题工作。

(五)加强教师反思能力,构建反思型教师角色。

1、通过理论培训和指导,使教师们掌握教师反思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2、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通过每月撰写教学反思、特色教学心得和教研体会以及学期末教学经验会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六)切实发挥好示范园的辐射影响作用

1、组织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传递我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经验与做法,指导民办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与环境区域创设工作。

2、接待各级幼儿园教师的来访、咨询、参观。

3、继续做好与嘉禾、永康、宝迪乐和快乐宝贝幼儿园定点帮扶工作,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明确帮扶工作重点,拟定帮扶 工作计划 ,采用邀请来园参加观摩研究讨、网上研、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及时传递双方教学实践的经验信息,取长补短、互助提高,真正实现携手共进。

4、认真做好各级教师的培训和幼师实习、见习生的培训指导工作。做到培训工作有计划、有要求,明确业务骨干教师的培训职责与要求,抓好培训双方人员管理,保证外培工作实效。

(七)开展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注重创设宽松的教研活动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每月一个主题,请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活动的发起人,组织教师教师进行主题沙龙活动。

五、每月重点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在全园教职工会议上,传达教研计划,明确本学期教研任务。

2. 各平行班组长制定本年龄班活动计划。

3.启动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

4.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5.师徒结对仪式

6.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十月份:

1. 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课堂实践活动。

2. 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区域活动展示活动。

4. 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5.有经验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 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研训活动。

2.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4.送课下乡活动。

十二月份:

1.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研训活动。

2.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一月份: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学,条件反射,TPR

一、 研究背景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在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教育部门对幼儿英语教育给与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英语教育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幼儿从学前阶段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己经成为了一种实际的趋势。目前长沙地区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已或多或少开展幼儿英语教育,但是受到幼儿园硬件条件的及教师能力和素养局限,往往缺乏英语教学的理论、目标与教学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幼儿语言获取理论

幼儿与成人不同,幼儿在掌握语言时,是左右脑紧密配合的更准确说,是用右脑帮助左脑实现建立语言区。幼儿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和成人听到新语言一样,肯定是不懂的;并且因为他们没有语言,无法给他们用另一种语言解释。这时,幼儿会用到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在出现这些词句的语音、场景、图像的观察,而猜测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重复刺激后,形成了对这一语音符号的“条件反射”,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络结构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是让成年人望尘莫及的。总之,幼儿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

语言既不是知识也不是记忆,语言是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语言现象是“第二条件反射”,所以语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使用工具和语言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而动物只有“第一条件反射”。科学家发现通过语言条件反射的训练,黑猩猩能够听懂相当数量的单词(目前最多几百到一千个词,还都是英文),只是不会说,因为没有人类这么复杂的发音系统,但可以用手语回答。

三 、语言反射与TPR应用

(一)TPR含义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这是大家常听到的著名的“全身反应法”,简称T.P.R。TPR“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相对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如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Sit Down!”时要真的坐下。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通过学生对外语指令的听和猜,做出相映的身体反应。整个学习过程中,母语翻译过程完全避免了,并且大家是在观察和身体力行进行动作模仿地建立条件反射。这种方法对建立外语思维是非常奏效的,该方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采用。

(二)TPR在教学中的应用

(1)闪卡教学法

闪卡教学法是幼儿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闪卡直观,易操作,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亦或是单词、句型的教授都可以应用到。闪卡上图案简单可爱,便于幼儿直接认知。2至6岁的孩子以直观感受为主。颜色鲜艳、图案可爱的闪卡对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特别有帮助,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最好游戏工具,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各种卡片游戏环节,例如:点击卡片、洞洞乐、什么不见了的游戏,孩子通过闪卡教学的方式用右脑快速记住大量单词,再通过多变的玩法,提高学习兴趣,带给孩子们最简单,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孩子通过闪卡的反复练习、迅速建立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直接音感,彩图与单词之间交互式的学习,让孩子提前进入阅读领域,学英语变得简单、快乐、有趣。

(2)表演教学法

TPR教学法适合孩子的天性,符合乐学原则,强调身体的互动性和教学的生动性,能让孩子更好的在游戏中学习,而它其中的表演教学法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通过生动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来阐述口中不断重复的语言信息,能迅速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极大地保障了课堂效率。例如,教tiger这个单词,老师可以先进行模仿表演,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再进行单词教授,然后可以邀请孩子们与老师一起进行模仿表演,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像动物园一样热闹,而孩子通过亲身参与也能更加容易掌握单词及其意义。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表演教学法抛弃了小学式的刻板教学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可以和其他教学法很好的配合使用,只要教师运用得当,一定能在幼儿英语教育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3)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能够达到促进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竞争力,强化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比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能很好的控制课堂。

例: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式中,“where are you going?I’m going to the……”,如是用一遍遍的方式反复教授,幼儿会感觉到乏味、无趣,激发不起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不愿意开口等现象,但如换成比赛的形式,加入幼儿与幼儿之间的Pk,教师与幼儿之间的Pk这样的形式在,幼儿便会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其中,也能更加快速的记住句型,并运用到生活中。

(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洪恩英语TPR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设置小熊的五官不见了的情境,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幼儿马上能够知道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不见了;情境教学法的引入,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更富有趣味性和童真。如果是以往的常规教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幼儿的积极性可能没那么容易调动,不能很快达到一个学习的氛围。

(5)绘画教学法

板书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相对而言,幼儿对于绘画就感兴趣多了。教师在呈现新知识、新内容时应需要借助在黑板或卡片上的绘画来帮助他们建立对新知识的直观印象。适当的绘画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注意力集中,能够快速的吸收新知识,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如:教颜色时,教师可以将一张白纸放在黑板上,鼓励幼儿上台来涂鸦颜色,既鼓励幼儿开口说英语,更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这样眼、耳、口、手一起动,效果更佳。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基本能让幼儿对词汇做到成为身体的记忆。根据各个幼儿园的要求,可以继续词汇的难度并形成简单的句子,利用游戏、绘画、音乐和情景等等方式做进一步的教学。

四 、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我们需要一种适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方法使用对软硬件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幼儿英语学习及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尽管TPR的局限性比较大,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实现思维的词汇量有限;但是运用TPR进行英语教学比传统教学法对幼儿的吸引力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TPR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一所没有外教,外语师资力量并不是那么强大,班级学生偏多,硬件设施有限的幼儿园,我们目的是建立幼儿对英语的语言反射和语言思维,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小学的英语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希望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能在大多数相似条件的幼儿园中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晶. 少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理解力培养[D].天津: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2010:3-5.

[2]王笃勤.2012.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龚晓丽.全身反应法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快乐阅读

引 言

绘本是以儿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能给儿童带来视觉的享受和情感体验,通过以图叙事的方式弥补幼儿识字的缺陷,成为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绘本阅读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视角,也是语言、情感和艺术互相渗透的一种途径,对幼儿的成长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教学方法,正确解读绘本阅读的教学价值,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改进绘本教学的形式,发挥出绘本阅读的潜在价值。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教学缺乏特色

我国的绘本教学目前处于模式化阶段,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比较注重预设教学程序,没有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去调整教学程序。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僵硬,也会导致教师思维固化,幼儿的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践者,但优质课程的评价标准却是学校的行政领导制定的,这样就剥夺了幼儿教师的课堂评价发言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刻意去模仿名师的教学方式,使整个课程变成一套固定的程序,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逐渐减弱[1]。

(二)对教学目的缺乏反思

教学目的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幼儿园绘本教学目的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挖掘教学价值,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如果没有对教学目的进行反思,教师就会盲目跟风,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学习名师的语言和动作,开展花样繁多的教学活动,这样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2]。此外,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也会忽略对幼儿情感和个性的培养,片面认为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学习知识,导致幼儿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三)对幼儿缺乏引导

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提问和朗读绘本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明白图书上的主要内容。教师大多是按照自己设定好的路线来授课,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让幼儿仔细分析绘本内容,让幼儿跟着自己的节奏去思考,这样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导致幼儿习惯于听教师的安排,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W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也违背了教学目标,不利于提高绘本教学效果。

二、幼儿园绘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选择优秀的绘本

在选择绘本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好饿的小蛇》,这个绘本故事情节简单,画面比较形象,很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而且非常契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此外,绘本中的故事最好能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这样幼儿就可以对画中的故事产生共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反之幼儿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也很容易丧失阅读兴趣[3]。比如说绘本《我妈妈》就可以让幼儿产生共鸣,画中描绘的都是关于妈妈的事情,而妈妈是幼儿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他们就很容易对绘本产生兴趣,还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学方法应以能否促进幼儿思考为选择前提。就爱哦是要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肃然绘本自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幼儿的兴趣持续时间很短暂,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教师可以抓住绘本中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展开讨论,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模仿是幼儿的兴趣之一,在绘本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重复的语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幼儿模仿绘本中的对话,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另一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演绘本中的内容,这种有趣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幼儿逐步深入理解绘本内容,通常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让幼儿自行观察图画,让后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第二步,让幼儿通过图画展开联想,学会观察图画中的小细节;第三步,引导幼儿推断图画的前后关系,理清故事的脉络,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询问幼儿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三)引导幼儿有效阅读

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是绘本教学的主要目标,首先教师要学会营造有趣的阅读氛围,激发出幼儿的求知欲,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带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有效阅读,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内涵,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充满感情地朗读绘本,让幼儿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反复阅读,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然后大家一起来探讨,在交流中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绘本《小蛇散步》,作者没有说出最后的结局,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去猜测后面发生了什么。不同的结局对应不同的内涵,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给出的答案来分析其中的内涵,让幼儿的思想层面得到提升。

结 语

绘本阅读应是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天性,幼儿也会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味地参照模板教学,这样只会约束幼儿的个性发展,还会让幼儿对绘本阅读产生恐惧感。本文探讨的快乐阅读策略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芹.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5,17(06):45-48.

[2]周丽丽.乐读・善读・悦读・会读:幼儿园绘本阅读指导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2014,21(05):17-18.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8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 幼儿教师 语言素养

论文摘 要: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幼儿互动教学的现状入手,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求出发,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一、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的分析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笔者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上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1.用语不规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较随意,表达不够准确,如经常会冒出“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语言。有些教师的语言松散、零乱,还常伴有口头禅,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家乡语言的惯性使他们的语言方言化,而且语言没有得到大多教师的充分重视。

2.命令强制性

在师幼的言语交往中,教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地位,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教授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少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言语对话。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语言的必要性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分析

幼儿处在身心的初长期、意识的朦胧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乃至着装打扮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2.幼儿教师语言的要求

(1)规范性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

(3)艺术化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幼儿展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天空,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的愉悦和创造力。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

(4)形象化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依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其他感官形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口语要具体、鲜明,要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能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训练,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对于如何加强语言修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学好普通话,要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音变规律,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吐字清晰,具体形象,富于美感。其次,要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从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充实、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素质。第三,要热爱儿童,理解儿童,真诚地对待儿童,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

2.针对幼儿特点,加强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言语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

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语言生动,掌握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熟悉和了解的符合感性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距离自己生活经验比较远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就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富有色彩的教学语言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提问;追问;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

博乐市第一幼儿园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本地区学龄前的孩子们多使用母语,或维吾尔语或蒙语,用本民族的语言说话伴随在孩子们每天的交往过程中。如何以科学、有效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与实践的问题。

一、语言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幼儿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环境,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能准确地表达、复述以及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幼师要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等等,再者在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运用追问策略,以此让幼儿能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师提问中的追问教学的作用及其问题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仅仅一个提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提问中的追问显得尤为重要, 追问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追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追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尤其是在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追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众所周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问题是学习之始,先设置提问一向是教师组织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好的追问,或者有效的追问可以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语言教学活动中仍存在重形式、轻体验、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在追问的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设计追问的环节: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追问之间没有联系:随想随问,没有精心设计,随意性强;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清楚,中心意思不突出。

(2)追问无层次,前后问题之间缺乏连续性,“前言不搭后语”思维跳跃性大;过程中横生枝节,突然提出某个问题,造成幼儿思维断层。

(3)所提问题脱离幼儿的经验和水平,数量多,但问题层次偏低,强调认知水平的问题,忽略非认知水平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答案。

(4)追问没有系统性: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没有给大多数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或要求全班齐答,追求表面效果。

从当前课程改革、教学理论的进展来看,幼儿教育以及语言教学活动中应更加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幼儿的主动学习。因此,语言教学活动应该是服务于学习过程的,以促进幼儿有效地学习为目的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追问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幼儿园的教师多是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在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追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善于追问,整个教学活动气氛就活跃,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追问,或问得不得法,或不会追问,其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那么,如何让孩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师的追问,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相关的知识,促进语言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绽放语言色彩呢?在当今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话题,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可以很快提高语言活动的有效性:

三、教师提问中的追问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设计开放式追问,有利于幼儿联想、想象的追问,促进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发展其扩散思维的能力。用假设性问题以及创造性问题等等,引发幼儿掌握概念,进行判断、想象和推理,以促进幼儿多项思维能力的形成。

(2)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问。在活动的重点、难点处预设问题,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

(3)设计具有双向性的追问。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以教促思”,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反问,不仅授以“鱼”,而且授以“渔”。

(4)设计程序性的追问。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加深幼儿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5)设计整体性追问。积极鼓励幼儿去联想,去想象,力求做到文内文外融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幼儿自然运用语言去表达真实思想的效果。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10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指导语 言语互动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新的规范,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以无意性学习为主,在科学活动的自主探索中无论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还是对学习内容的注意,都需要教师的言语指导。如果教师的指导语使用不当,就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其进一步探索学习。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言语指导就没有教学活动的展开。偏远牧区幼儿园作为一个特殊地域内的幼教机构,其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相对落后。由此,笔者把研究的目光聚集到了牧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所运用的指导语策略上,以期寻求到能提高偏远牧区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时间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某旗第二幼儿园五个大班为调查样本,共18次科学教育活动,5名教师参与本次调查;历时一个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笔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对幼儿园探究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尽量避免自己对教师指导和幼儿反应的影响,按类型记录教师指导语的次数;又因为话语使用具有情景性,所以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反应也是记录的内容。之后对任课教师进行个人访谈,以了解他们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对指导语运用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各类指导语总体分布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通过记录教师的各类指导语的使用次数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前期,对有关知识、信息的提问和讲述过多,占总指导次数的59.4%;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语相对较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32%,其中启发幼儿的提问次数最高(11.8%);在活动的后期,教师指导的次数最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13.1%,其中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提问最多(7.5%)。

(二)探究活动各阶段中教师指导语的运用情况

在探究的前期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向幼儿呈现探究内容,多用提问、讲述和直观说明等指导手段。但是对有关知识信息提问的次数(62.7%)明显多于讲述和直观说明的次数(37.3%),说明教师仍把学科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般也都能够运用多种类型的指导语来促进幼儿探究的进展。教师认识到启发幼儿的重要性,提问次数所占比例最高(37%),其次是是询问次数(20.6%),目的是了解幼儿探究活动的进展。但在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和回馈幼儿的互动上教师倾注的精力很少。教师参与幼儿活动的程度很低,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有待于考究。

在探究的后期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的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表达,对幼儿进行评价,促进幼儿形成自己的观念、内化知识。提问和评价的比例各为57.9%和42.1%。

(三)访谈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创造性的问题较少,教师的话语权仍占主导,往往通过要求和建议控制幼儿的操作行为,让幼儿自由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很少;近年来教师已经意识到积极支持幼儿探索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肯定性评价较多,但从活动效果记录中发现,教师的评价多是象征性的、机械的,教师应给予幼儿个性化的表扬,使评价更加具体;在面对幼儿的请求、疑问等寻求支持和帮助的行为时,教师还存在一些回避或无视的行为,削弱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抑制了幼儿探索行为的进一步延伸;在询问幼儿的时候,教师也是例行公事的询问较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使师幼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

四.对教师指导语运用现状的反思

(一)教师虽拥有先进的教学观念,但与实践相脱离

教师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真正的应用。

(二)不同类型指导语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言语指导行为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在活动的不同环节和内容,教师注意到应使用不同类型的指导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有效性很低。教师并没有科学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参与幼儿活动的程度低,没有充分激发出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五.教育建议

(一)教师加强自身主导地位,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改变了对幼儿、对教学的传统看法。教师承认自身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领幼儿成长的方向,让幼儿自己学会获得信息,学会自己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习到的先进教学理念付诸实践,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作为呈现者应向幼儿呈现活动内容,为每一位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教师话语指导应与其行为相协调。在教师呈现活动内容的同时必然辅之以言语性的指导,通过适宜的指导语推进活动的进行进而完成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多应用开放式和启发式的的言语指导,为幼儿提供学习、观察的机会,以正面的呈现描述为主,知识的提问为辅,做好活动内容的呈现者,以幼儿为活动的主角。

教师作为观察者,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的认知水平,才能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高质量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比例很低(26.4%),教师应参与到幼儿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持续的观察,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随时了解幼儿,这样才能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不断反思,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提高自身言语指导的有效性。

在教师言语行为中提问占据了重要位置,提问的总次数所占比例达53.7%,所以,教师能够向幼儿提出适宜的问题,并在不影响幼儿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设置激发幼儿形成认知的问题十分重要。教师只有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介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活动发现问题,迅速把握其内部心理动态,进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提问,如此才能做好言语指导。

(二)加强对指导语本身的反思,坚持指导语适宜性原则

指导语的适宜性问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言语表述要清晰、简洁,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言语的内容和形式适宜与否,也取决于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不同情境和环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前期,对有关知识、信息的提问和讲述过多,占总指导次数的59.4%,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语相对较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32%,教师参与程度低,不利于幼儿探究的扩展和深入;在活动的后期,教师指导的次数最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13.1%,其中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提问仅的7.5%,所以提高言语适宜性迫在眉睫。

言语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及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达成;言语形式方面要考虑到推动幼儿自主探究的开展,手脑结合,促进幼儿探索的不断深入,而不是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以“提问”为例,提问是言语指导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言语指导方式和策略,教师要力求做到在适宜的时间向幼儿提出适宜的问题。学龄前幼儿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不能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知识。因此,幼儿科学探究应主要以描述性探究为主,即从现实出发,根据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和推理,形成对事物现象和规律的认知。所以问题形式应多为“是什么”,而慎用“为什么”;多运用开放式的指导语,少用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式的指导语。适宜的问题应该是既能够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向幼儿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又能避免提供直接的方法,鼓励幼儿继续探究。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指导语的有效性,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的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完成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本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周丁主持,项目编号:CXJJS120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支那.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及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2.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11

幼儿英语;语言环境;学习兴趣

幼儿英语的学习不单纯是语言知识的获得,作为启蒙教育,他还有利于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良好个性、习惯的培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幼儿英语教学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1.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实现如下三个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幼儿园英语教学首要的、基本的目标,只有激发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使幼儿乐学好学。

打好语音基础。语言学家证明,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在语音,与成人相比,幼儿音域宽、能精确区分语音的感受能力,有较强的语音模仿和语音再现能力,易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在英语教育中,教师应让幼儿通过听说活动,接受大量的语音熏陶,在反复听、反复模仿语音的基础上,养成自动化习惯,形成语音定势。

培养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开口说英语、学会英语思维,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培养交际的能力。

2.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幼儿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列出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幼儿会说许多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哑”了。针对这种现象,不提倡教师教一句英语,马上用汉语来解释。我们应该积极为幼儿创设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教师在教授句子:“What time is it ?--- It’ s one o’ clock”时,教师可以细心创设游戏情境,将英语教学贯穿于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一个有限的英语环境,最初阶段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英语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大灰狼”说:“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小白兔”说:“It’ s one o’ clock!”以后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游戏,又如:龟兔赛跑,白雪公主等表演游戏。选择游戏的内容应与幼儿当前的生活经验有关,游戏涉及的英语儿歌、歌曲、故事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是幼儿熟悉的。这样,既让幼儿学到了地道的英语,又发展了幼儿语言反应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幼儿的个性是好奇、好动,对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巧妙设置情境,恰当运用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把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人物交上好朋友,他们的英语也会获得很大提高。

音乐律动教学。将英语教学与幼儿喜欢的律动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效学习途径。我们可以将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动听的歌曲、欢快的舞蹈与英语知识点巧妙融合。这样能使枯燥的单词、句型丰满起来,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如:《apple tree》《happy new year》、《head shoulder knee and toe》等,通过让幼儿学习这些歌曲、舞蹈,来记忆单词和句子,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暗示感应教学。心理学家洛扎洛夫说过,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接受教学和教育的。因此我们可以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教室内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多给学生“英语学习是快乐的”、“我们是语言大师”等类似的积极暗示。在教学“水果名称”时,在教室门窗上贴上一些水果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氛围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随时学英语。从日常生活入手,将幼儿所接触到的物品、人物及物质环境等划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几个最基本、最常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从一些教材中选出相关的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看、听、说活动。由于学到的词句是在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的,他们可以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复习巩固、扩散和加深,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并可帮助幼儿适应英语的日常应用。

3.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资不足。绝大多数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师资不足,现在的幼儿园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各个幼儿师范学校,强调的是绘画、舞蹈、声乐、书法、琴法等专业技能,英语在幼师专业教育中基本上是空白。大部分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尚不及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依靠如此师资水平,若强要赶鸭子上架开展英语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园英语师资的培训工作,在取得相关证书之后方可上岗,有关部门也应制定持证上岗制度,以确保幼儿英语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理念不清。目前幼儿英语教育尚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幼儿英语教育仍旧没有摆脱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维模式,幼儿英语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要素,并没有被很明确地界定出来。目前发展成熟的英语教育理论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主动性和理解能力的中小学生而言的,用在幼儿身上,并不很合适。幼儿英语教育的成功首先需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否则,只能是“作秀”。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12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本学年我园在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过程中,将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我园的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力求引导幼儿在愉快学习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学年来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建立三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形成了以园长主管,教务处、办公室负责,全员落实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围绕“严管理、重落实、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务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师及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体教师负责幼儿在家庭和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同时,园内的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规范用字情况,由教务处负责;班内的规范用字情况由副园长和教研组长及班内成员负责;对师生的专门培训、常规检查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由教务处负责。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地顺利进行,幼儿园制定了《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与此相应,修订了《教学评估细则》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要求,并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作为教师上岗、评优、聘任、晋升职务的必备条件。

  三、加强学习,多方宣传

  幼儿园将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幼儿园议事日程。根据上级语委一年一度的“推普周”的要求,开展学习和宣传工作。幼儿园将利用平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评估的通知》等法规、文件。

  幼儿园将利用园宣传窗、永久性标语牌、等途径和载体,加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意识。特别重视每年的“推普周”工作,认真组织好学校的内外宣传:制作宣传版面、分发推普宣传单,积极搞好推普宣传,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

  幼儿园还将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创办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专栏,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实现信息化、公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求各班精心布置教室内部环境,提出规范用字要求,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每位教师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黑板报等活动,净化园内语言环境。

  四、抓好普通话的推广,切实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一)将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教务处将实施教师备课笔记不定期抽查的制度(文字书写是必查内容),并提供反馈、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及时矫正。班级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记录教师课堂用语用字情况,定期向教师反馈。学期结束,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依据。幼儿园提供专项经费,供师生培训、购买资料和开展活动使用,以保障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学竞赛有机结合。

  幼儿园还将结合“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选拔赛”、“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教学大比武”进行青年教师过“四关”活动,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规范书写教案、规范使用电教设备。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营造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氛围,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面向全体教师,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工作,教师的榜样是关键。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教师自身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能力对幼儿影响深远。所以,幼儿园本学年将特别注重对广大教师的普通话素养、运用规范汉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召开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项工作落实大会,组织教师学习,以强化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外,幼儿园还将园内普通话水平较好的老师对普通话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幼儿园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讲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字。教导处还组织有关领导“看”课,检查教师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情况,并要求班级推普员将教师讲标准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情况进行记载,作为教师学期考核的依据。现在我园教师能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为使推广语言文字的工作扎实开展,本学年我园要求师生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同时规范幼儿用语、学会说普通话。每班每学期举行一次班内“钢笔字书法”优秀作品展示,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落实,强化与常规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收到了显著成效。

  (四)配合课堂教学,举办古诗诵读比赛、“我喜欢的故事”比赛、诗歌朗读比赛。建立“好书交换站”。在班内幼儿间,建立“好书交换站”,的活动。

  (五)积极做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

  “推普周”活动中,幼儿园将组织规范用语用字知识讲座、规范用语用字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小记者小主持人口语竞赛等活动,各班以“讲普通话、用规范字”为主题开展班级活动。组织教师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语、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性小论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师生切身体会到说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化汉字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的影响。

  (六)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幼儿园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为提倡学生坚持在家庭、在社会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由幼儿园到家庭,由家庭辐射社会,扩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影响力。我园还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和农村,向城镇居民宣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义;制作推普卡片,向人们进行宣传;对大街小巷,店名,广告,路标,铭牌等用字情况进行检查,查到不规范用字,及时找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告知正确用法,提醒其及时更正。同时,为加强家、校、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幼儿园要求家长在家和学生交流都要用普通话交流,同时督促幼儿园周边单位或部门在对外悬挂的标牌中出现的不规范用字及时地改正过来。

  (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园电脑可以上网进行网上阅读,同时购买了大量书籍,供孩子和老师阅读,让阅读成为校园时尚、成为师生生活方式。

  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校园是传播知识、获取知识的地方。我们师生有责任共同营造一个纯洁的语言文字环境,培植属于我们自己的净土。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我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快我园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划化示范幼儿园和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为契机,围绕本园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要求,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扎实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保持工作特色,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努力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园、提升幼儿园良好形象,展示幼儿园特有的风采。

  (二)健全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对照语言文字验收指标,结合本园中心工作,与各班组工作整合,扎实有效开展语言文字活动,按时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归档。

  (三)营造幼儿园文化氛围,让幼儿在各项阅读、诵读、讲故事、等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幼儿园文化品位,推进全园用语用字的规范化。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完善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综合管理

  1、在园长的统一领导下,语言文字管理网络机构正常运作,定期召开语言文字领导小组会议,从幼儿园中心工作出发,全面部署本园语言文字工作。

  2、各班级设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日常推普工作,注重抓日常管理。实行推普员不定期交流汇报制度和推普员培训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良好的推普员队伍。

  (二)优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提升规范运用语言文字水平

  1、常设推普标语牌,按需进行宣传标语和横幅的张贴,利用班级墙面、幼儿园博客、宣传板、会议等形式,经常性宣传语言文字工作。

  2、定期检查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情况,重点检查各推普角等班容班貌情况。

  3、规范教师的课堂用语,采用推门听课和上研讨课的形式检查教师的课堂用语,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通话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4、规范幼儿在园文明用语,要求全园学生在校园内必须坚持说普通话,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5、领导小组成员一起深入课堂,定期检查、调查师幼在课堂、校园活动、会议等方面使用普通话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贯彻“三纳入一渗透”,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1、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幼儿园的文明单位创建中,与幼儿园中心工作整合。强化管理,积极营造园内推普氛围。各班组、教研组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保证工作文字和公示文字的规范纯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园内用字用语规范。积极落实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

  2、纳入教学基本功:重视教师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结合幼儿园教学流程考核,把教师的标准的普通话作为重要的评分项目,以推动教师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强化写规范字的意识。结合教学工作,适时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

  3、纳入德育内容:根据幼儿园研发的经典诵读课程,围绕幼儿园“五字五星”评比活动,坚持做好幼儿园“每周诵读”并定期检查,把推普工作列为每日行为规范考核项目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讲故事比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师生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的水平。

  4、渗透进各学科: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把相关教学内容与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有机融合,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语言文字,并体现在教案、教学反思或案例中,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反馈。

  (四)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幼儿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1、结合幼儿口语交际课,引导幼儿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幼儿方面开展“书香节”、“普通话宣传周”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规范用语和用字的兴趣。

  3、教师方面开展“资深教师好书分享会”、“年轻教师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语言文字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继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对20xx年语言文字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精神,积极营造规范语言文字氛围,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规范语言文字意识。

  二、工作要求:

  1、严格按《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实施有专人检查落实。

  2、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

  3、将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普通话达标与教师的教师资格注册、聘用挂钩。

  4、加强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能力,运用规范文字制定各种计划、总结,运用规范普通话进行教学。

  5、教学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6、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营造浓厚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幼儿园内使用和公布的文字都要规范。

  7、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能力。

  1、美化幼儿园环境,张贴推普的宣传口号,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

  2、充分发挥班级家园栏的功能,做好推普宣传。

  3、以本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说、上、评”比赛活动,在主持、说课、上课、研讨等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开展新教师语言教学实践课观摩,进一步督促新教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5、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如班级计划、一周教育教学计划、区域活动计划、主题活动计划、领域活动计划、游戏活动计划、幼儿成长册等资料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