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

时间:2023-02-15 02:57:54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范文1

【摘要题】语言学

【关键词】模糊集合/隶属度/模糊度/等级真值

【正文】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学把语言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不仅适应自然语言研究的发展,而且为解决形式语言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1965)的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整个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空前的变革。从此,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注意中心现象或精确想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综观国外语言学者利用模糊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不同方法,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1.模糊理论与语言研究

伍铁平(1999)在其《模糊语言学》一书中谈到,早在Zadeh之前就有许多人提出“模糊”这一概念,为什么只有在Zadeh之后研究模糊才发展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包括正在形成的“模糊语言学”?伍铁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二是只有Zadeh才适应现代科学的要求,将模糊理论形式化、数学化,从而使它能够广泛适用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方面。Zadeh(1965)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属于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二值之外,还可以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由此可见,模糊集合理论比较适合定义模糊语言,它对模糊语义的处理比较切合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G.Lakoff就将模糊理论引入语言研究。他指出,语义界限有一定的模糊性,以“鸟类”为例,知更鸟为典型的鸟类,蝙蝠则不大属于此类。他把鸟类有关成员按其属于“鸟类”的不同程度排列起来,排列的标准以每一成员与“鸟类”典型成员的相似度为衡量尺度,如:

(1)知更鸟

鸡、鸭、鹅

企鹅、塘鹅

蝙蝠

这个排列比较真实地描述了“鸟类”意义。Lakoff还将等级排列概念由隶属度引至真值制定上。与例1排列相对应的等级真值可由下列表示:

(2)a.知更鸟属于鸟类(绝对真)

b.鹰属于鸟类(没有a真)

c.鸡属于鸟类(没有b真)

d.企鹅属于鸟类(没有c真)

e.蝙蝠属于鸟类(假,或与真相距甚远)

f.母牛属于鸟类(绝对假)(Lakoff1973,1982)

这个例子只能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理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a,b,c,d属全真,而e,f属全假,企鹅不是典型的鸟类这一事实,并不使“企鹅属于鸟类”的真值为真的程度降低。

Lakoff(1973)还提出,制定隶属度至少可依据四项标准:定义、主要标准、次要标准和临时特征。前三项标准对隶属度的不同等级的制定有作用,最后一项虽无此功能,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作用。Lakoff的结论是:模糊概念逻辑是可以系统地建立起来的,模糊概念本身有其内部结构,在自然语言中,真值是一定程度上的真值,而不是绝对真值。他还指出,代数函数在限制词义的研究中起一定作用,限制词的研究表明形式语义学是自然语言逻辑的正确处理方法,公理理论是不完善的,因为公理方法对模糊概念是无能为力的。

Lakoff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认知语言学,他曾对模糊集理论运用于语言学抱有很大希望,但他认为模糊集理论用于认知语言学有局限性,因为模糊集理论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可以度量的语义特征,而很难解决语言认知过程、语境对语言影响等方面的问题。Lakoff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模糊集理论可以运用于语境影响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如在度量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必要的语义参数,可以处理若干认知过程和语境影响等问题(张乔1998)。

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McCawley(1981)对语言中的模糊性及模糊集理论的运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语言学家总想知道但却难以启齿去下问的逻辑》一书中,全面考察了模糊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在讨论模糊概念时,他的例子是:

(3)a.胖子都是讨人喜欢的。

b.有些高个子令人讨厌。

如用模糊集概念解释,公式可为:

(4)a.minx|(胖x,讨人喜欢x)|

b.maxx|∧(高x,令人讨厌x)|

McCawley(1981)认为,公式与直觉不太吻合。例如:|Kissinger胖|=0.3,|Kissinger讨人喜欢|=0.2,那么,|(Kissinger胖,Kissinger讨人喜欢)|=0.2,也就是说,例4a的真值不能超过0.2,这看来是不符合直觉的。Kissinger至多不过是例3a的一个反例,但它的存在却使例3a的真值低很多。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量化表达式的真值应该和定义域中的各个元素有关。McCawley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引进“模糊度”概念。举个例3a的反例,“有一个胖子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对“所有胖子都讨人喜欢”来说,Kissinger作为反例的程度是0.3×0.1=0.03,即Kissinger对例3a的真值为0.97,这一结果较接近人的感觉(McCawley1981)。用小数点表示模糊度有很大任意性,带有一定主观性的缺点,但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伍铁平1999)。

另外,McCawley还讨论了等级真值问题。他指出,用0与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真值可以正确处理模糊概念,这些中间值的运用可以避免人为地划出不切实际的界限。例如:“高”表示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如何形式化表示“x很高”,Zadeh提出,|x很高|=|x高|[2]。McCawley认为Zadeh的公式确认|x很高|≤|x高|是正确的,但它同时也确认一个人既可以“很高”,也可以“高”;一个人可以“不很高”,也可以“不高”,因为1[2]=1,0[2]=0。所以,McCawley用|x很高|=|x′高|,高度(x′)=高度(x)-3″这一公式来表示。由于引入高度这一概念,如果想很高,必须比“高”还要至少高3″。这个任意选择的数字3″可以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McCawley1981;Zadeh1972)。McCawley对语言中的模糊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在国外有较大影响。

2.自然语言方面

模糊语言学在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是以自然语言中的实验数据为基础,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这种研究立足于实际语料,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而得出结论。其代表人物有英国语言学Channell。Channell(1994)的研究兴趣是语言学的实际应用,她在《模糊语言》一书中,考察了英语如何提供不同形式的模糊方法。她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描述模糊语言的不同形式,说明它们的语用价值。Channell的结论基于实际语言材料,而不是纯理论研究。她主要讨论了两种模糊词语:数量模糊,如“大约十个人”,和模糊范畴标志,如“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在讨论模糊量词时,Channell认为:语言中存在着一些词语,它们的作用是使语义模糊化,如“大约”;而模糊数量语义则是由一个连续的数字域来表现的,如“大约二十”;不同的模糊量化修饰语将控制数字域的制定,如“大约二十”和“二十多”等。同时,Channell还认为,含有精确数字的词语也可能表示模糊语义,比如,“我今天下午两点去你家”,句中的“两点”就可能是一个模糊词语,即“两点左右”,不一定就是两点整,并非两点钟声一响人就到。

在讨论“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种模糊词语时,Channell把“类似……之类的东西”叫做“标签”。这类“标签”可以促使形成一个模糊范畴,这个范畴的制定与语义和语用有关。某个范畴以典型元素为中心而构成,比如,“电影”就是“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一模糊范畴的中心成分。她认为语言使用者需要分析语用信息以识别某一模糊范畴。而语用范畴则包括:语境,文章或会话的目的、人们的知识等(Channell1994)。

Channell认为,研究模糊语言在交际方面的功能有一定理论意义。第一,模糊语言是客观存在;第二,人们使用模糊语言并不感到特别困难,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对付模糊概念。Channell的研究方法实用性很强,她利用语言实验的科学方法加强语义研究,弥补了纯理论方法的欠缺,使语义研究的范围扩大。

另外,美国语言学家Prince等(1980)在自然语言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限制词,其调查的方法是通过医生之间的谈话和开会记录收集语言材料。他们最初假设医生们对医学技术问题的交流应该没有问题,但在讨论医德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正规训练。这一假设最终与事实不符。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在谈论技术问题时,医生们的语言也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如,Hisweightwasapproximatelythreepointtwokilograms,whichisessentiallywhathisbirthweightWas.可见,即使讨论医学问题,医生们也用模糊限制词。Prince等称这种限制词为制造模糊的词语。他们认为,限制词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使词语模糊化,一种是语义本身模糊,另一种是说话人和语义之间的模糊,即指说话人对命题真值作出承诺的程度。

Prince等人列出两大类限制词:近似化词和遮掩词。近似化词影响命题内容。影响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限制词”,词语变得非典型,如“很多”中的“很”;二是通过“模糊限制词”,精确词语含有模糊意义,如“大约三十”中的“大约”。遮掩词影响说话人承诺的程度和类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表示说话人的不完全性许诺:一是说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如Ithink;二是说话人自己无直接知识,只是间接地引用别人的判断,如accordingtohisestimates等。他们认为,近似化词将语义本身模糊化,而遮掩词并无这种影响。因此,“燕子是一种鸟”和“我想燕子是一种鸟”的语义真值应该没有太大差别,其不同仅在于后句的说话人对真值不太肯定。由此可见,近似化词与语义研究紧密相关,改变它们所修饰的词语的语义隶属度;而遮掩词则属于语用学研究对象。Prince等人还指出,由于缺乏精确的概念标准,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不得不使用模糊词语(Princeetal.1980)。

从自然语言方面讨论的语言实验资料看,自然语言中的模糊性不容忽视。人们试着用各种方法去描述和解释这种模糊性,以期使之为人类语言交际的完善作出贡献。事实上,模糊语言如同精确语言一样,在人类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形式语言方面

人们通常认为模糊语言学很难形式化。实际上,模糊语言学可以形式化,不过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形式化工作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罢了。

美国语言学家Black早在1937年就提出一种模糊词语形式化的处理方法,认为模糊性应该用模糊度来表示,这一提法指出了语言的实质性问题。这种方法与Zadeh(1972)的基本一致,两者都认为模糊词语的语义适用界限具有渐变性,不同的是Zadeh用隶属度的形式对模糊性给予数量化的描述,而不是Black(1963)所用的模糊度。Black的提法大大早于Zadeh(1972)的模糊集理论,为后来的模糊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Wachtel对近似值的处理方法则是规定一个以恰当的约数为中心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的元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典型元素,即指定的约数。如果典型元素一边的n与位于典型元素另一边的m离典型元素距离相等,它们的隶属度相同。比如在含有“大约”的近似值计算式里,近似值区间的长短是由一个从C(语境的集合)到F(约数函数的集合)的函数来决定的(Wachtel1980)。如“小王大约有三十个同学”的真值相对于语境c可为真,且仅当30在c中是小王的同学人数的适当约数,这也就是说小王的同学的数目是“‘大约’(30,c)”的元素之一(张乔1998)。Wachtel在进行形式处理时把语境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其研究成果表明语境确实对模糊语义的理解有较大的影响。荷兰学者Hrmann(1982)曾说过,如人们会认为“几座山”(afewmountains)是指4-5座山,而“少许面包屑”(afewcrumbs)却指8粒面包屑。Wachtel的形式处理主要以典型论为理论基础,但他没有提供对隶属度和等级真值的处理方法,因此,该方法在处理模糊语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广义量词理论虽然与模糊集理论不尽相同,但它是模糊量词形式化处理的理论根据之一。Mostowski于1957年提出“广义量词”这一概念,当时影响不大。美国语言学家Montague的研究改变了这一局面,他的理论以其1974年的代表作《普通英语量化的妥善处理》(TheProperTreatmentofQuantificationinOrdinaryEnglish)为核心,以传统的形式为量词(如all,some,any)形式化处理做出很大贡献,证明了自然语言包括其中的量词可以得到完善的形式化处理。Barwise和Cooper(198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广义量词理论。

广义量词理论主要研究名词与量词的关系,其特点着重于表现自然语言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它处理的量词范围比较广泛,不但处理逻辑量词,如all,no等,也处理模糊量词,如most,many等。广义量词理论采用主谓分析法,将量词看作一种集合与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广义量词理论提出守恒性、外延性、数量性、变异性等四大语义普遍特征。守恒性是指自然语言中的每个量词都是守恒的;量词具有外延性,其定义域的外延对量词的解释无影响(如果命题“所有学生都离开了”为真,那么尽管在定义域中再加入或拿出与此命题无关的元素,如苹果,这个命题真值仍然为真);数量性说明的是量词的解释只同有关集合中元素的数目相关,而同元素本身无关;变异性则说明在某个模型中当更多的元素加入其定义域时,可能会有不被量词所影响的集合存在。广义量词可由这四种语义普遍特征来定义,这其中,守恒性适用范围最广,有效性最强。另外,模糊量词也具有这四种语义普遍特征(Mostowski1957;Montague1974;BarwiseandCooper1981;VanBenthem1984;KeenanandStavi1986;Westerstahl1989;Cann1993)。

广义量词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广义量词理论成功地概括了广义量词的语义普遍特征,但它是以非真即假的真值原则为前提,也就是说,一个命题必定是真或是假,无中间值存在。因此,广义量词理论不能表现模糊量化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真或假的特征(张乔1998)。任何带有模糊量词的命题自然会有一定的模糊性。广义量词理论的提出受到在特定语境中解释广义量词这一条件的限制,但在特定语境中模糊量化的真值仍然是模糊的,所以在处理模糊性真值方面,模糊集合理论较为有效。如“不少学生是从上海来的”,到底多少才算“不少”,“学生”和“不少”之间的交集应有多少元素本命题才算真?广义量词理论没有提供处理这种模糊性真值的方法。

4.认知方面

模糊集是将二值逻辑广义化。典型集论与模糊集论在某些方面相近,均对自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提供表达方式。典型集论以集合中典型与非典型之间的关系形式来说明模糊性,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模糊性。人们根据某元素对典型的相似程度来排列有关词项。比如,当需要定出“大约三十个学生”的语义范畴时,一般要先定出哪一个或哪一些元素是典型成分,然后再根据该典型定出这一集合所能包括的其他元素。如果设“三十”为典型,那么“二十九”,“三十一”等比较靠近“三十”的数字可排列在先。可见,一个非典型离典型越近,它的隶属度程度就越高(Rosch1978;ChierchiaandMcConnel-Ginet1990)。典型在一个模糊集中起着标准典范的作用,它对语义范畴的制定有很大影响。虽然典型集论和模糊集论相互并不矛盾,但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模糊集论主要用形式语言来表示模糊性,而典型集论则用非数值形式来表现模糊性,前者强调隶属度的连续性,后者则强调典型的代表性。

英国爱丁堡大学Williamson(1996)在《模糊性》(Vagueness)一书中也是从认知学角度对模糊性进行研究。Williamson主张,模糊性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人类对客观世界还缺乏彻底了解的现象。在其著作中,他讨论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即“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粒沙子,如果把它从一堆沙里取走,那么沙堆将不再是“沙堆”了。问题是目前人类还不知道哪一粒沙子这么至关重要。这种观点远远超出模糊性的研究。Williamson主张的核心是人类知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又不易察觉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元语言中的模糊性是由人类有限的知识造成的。他提倡的理论是唯实主义,认为人类对现实世界概念界限的认识有限。他肯定经典逻辑和经典语义学对模糊性研究是适用的。

Williamson指出,不能准确判断某人是否“聪明”,是因为我们不能统一大家的见解,无法断定他是聪明还是不聪明。除此之外,用来给“模糊”下定义的语言也并不精确,当然这属于更高层次的模糊,Williamson称之为“元语言”级的模糊。这种元语言的模糊目前还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理论可以处理它,而这种元语言也常被误认为一种精确语言。经典逻辑常被认为对模糊语言行不通,但人们又总想将其用于元语言之中。因此,Williamson认为模糊性是一个认识问题,经典逻辑或语义学不能处理模糊性是一种误解。一个命题的真值不能确定,是因为人们无法知道他的真值是真还是假。他认为,认识上的模糊是对自然语言模糊的最好解释,所有非传统方法,包括模糊逻辑都不能很好地处理模糊性。一个词的内涵是人所共知的,但其外延却无一定论。比如,“大约二十”,它的内涵可为“近似二十的一个数字区间”,但到底哪些数组成这个数字区间,即它的外延,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Williamson认为经典逻辑要保留,二值原则不能丢弃,这一论点值得商榷。张乔(1998)在《模糊语义学》中曾指出,Williamson以人类认识有限为由,肯定二值原则的实用性是不可行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有限会造成模糊性,但模糊性不能用二值原则和经典逻辑来解释和处理。不过,他的认识和知识不完善造成模糊性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只是这并非唯一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语言和思维推理之间的关系,语境不同等都与模糊性有一定关系。

5.语用方面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Burns(1991)着重从语用角度探索人类语言和概念中的模糊性。她考察了连锁推理悖论造成哲学家困惑的原因,评述了一些试图解决问题的理论,就语言性质的有关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语言中固有的模糊性有据可循,其研究对概念问题、语言模糊性和心理现象的关系等问题的探索均有一定启发。

连锁推理悖论的形式之一为:一粒麦子构不成一堆,对于任何一个数字n来说,如果n粒麦子形不成堆的话,那么n+1粒麦子也形不成堆,因此,任意多的麦粒也形不成堆(伍铁平1999)。Burns的结论是连锁悖论不是一个不可解释的谬论,它们与经典推理和语义理论的原则不相违。连锁悖论推理假定一系列按其具有某谓词特征的程度所排列的元素,这个系列的一头明确,另一头不明确。在这两端之间的变化是渐变而不是突变。Burns认为,连锁悖论的这种假定不成立,因为这种系列会有两种不协调的特点:必须显示的连续性和元素之间必须具有非过渡式的难辨性。如果没有这种非过渡式的难辨性,一个系列不可能一端明确,一端不明确。一般解决这种谬论的方法是宣布它不成立,但这势必要否定归纳步骤,这样也就要否认谓词的模糊性,即否认谓词缺乏确切的适用边界这一观点,但事实证明谓词确有模糊性。Williamson认为,人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逻辑谬论不成立:归纳程序对某种系列有效,但这种系列并不存在,或归纳程序对实际存在的,在相关方面显示变异性的系列无效。这两种结论并无多大区别,只是第一个原因似乎更清楚一些,因为它找出了连锁悖论推理的毛病所在(Burns1991)。

Williamson还解释说,如果认为词语外延的界限具有难以察觉的渐变性,那么从总体看,每个系列中的某一元素具有某个谓词的特征,而紧接着它的另一个元素却不具备这种特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她认为Lewis(1981)的语用观点很有说服力。Lewis提出模糊语言和非模糊语言的区别在于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而不是语言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们通常可以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有时表达遇到一些困难,人们也不会在意。Burns(1991)认为,这种语用观点比纯粹语义观点更合理。光从语义角度是不能全面解释模糊语言的,语用因素必须考虑。在Burns看来,模糊性不能像模糊逻辑所提倡的那样用平均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被解释为语用上的变异性。

Burns的这些观点无疑给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由此可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告诉我们模糊词语的精确界限应该怎么划,如果这可以做到的话,那自然语言中的词语界限的模糊现象就会消失。

Wallsten和Budescu(1990)则研究怎样在具体语境中将表示可能性的词义的模糊性妥善表现出来。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对模糊语义的理解,所采用的方法与模糊集论相似,即用0与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隶属度。他们以其语言调查结果说明,利用隶属度来表示类似tossup(输赢参半),impossible(不大可能)和doubtful(不能确定)这类词语比较有效。他们的实验所得出的支持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方法的数据和结论较有说服力。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可能性词语的解释与语用有关,上下文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某一词语的意义理解。另外,对可能性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研究应在个人这一层次上进行。他们的研究成果为隶属度函数用来解释模糊语义奠定了实践基础。

Moxey等人(1993)主要从语用和心理的角度探讨了模糊量词的问题。他们的研究目标是人们如何理解和运用自然语言中的量词。他们做一个实验,调查类似many之类的量词。实验中设有三种语境,测验了十个量词。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某个量词的期望越高,它所得到的值也就越高。因此,人们对词语意义的先前预料在解释这一词语的意义时十分重要。他们的另一个实验是在不同层次上观察人们对模糊量词的语义理解。第一层为句义,第二层为说者意义,表示说话人对某一量词的数值推理,第三层为听者意义,即说者对听者的先前预料的推测。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量词在第二、三层次上得到的值有所不同,且同一量词的值在三个层次上也有所不同。如quiteafew,在第二、三层上的值比第一层要低,而notmany的值在第二层次上高。可见,自然语言中量词的语义理解与人们对它们的先前预料有关。

以上是20世纪后期国外语言学者就语言的模糊性,尤其是语义的模糊性所作的一些研究的概况。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大家一致同意的观点是语言中存在模糊性,但在研究方法上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各有不同。他们分别从语言、逻辑、认知、语用等不同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使模糊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国语言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其研究成果同样可观。以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为代表作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吴世雄、陈维振2000)。由于模糊语言学的起步较晚,还有不少理论和方法问题有待于解决,但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与参与,这将有利于完善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理论,采取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rwise,J.andR.Cooper.1981.Generalizedquantifiersandnaturallanguage.LinguisticsandPhilosophy4:159-219.

[2]Black,M.1963.Reasoningwithlooseconcepts.Dialogue2:1-12.

[3]Burns,L.C.1991.Vagueness:AnInvestigationintoNaturalLanguagesandtheSoritesParadox.Dordrecht:KluwerAcademic.

[4]Cann,R.1993.FormalSeman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5]Channell,J.1994.VagueLanguag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6]Chierchia,G.andS.McConnell-Ginet.1990.MeaningandGrammar:AnIntroductiontoSemantics.Cambridge,MA:TheMITPress.

[7]Hrmann,H.1982.Hiddendeterminantsofunderstanding.InLeNyandW.Kintsch,eds.,LanguageandComprehension.Amsterdam:North-Holland.Pp.87-106.

[8]Keenan,E.L.andJ.Stavi.1986.Asemanticcharacterizationofnaturallanguagedeterminers.LinguisticsandPhilosophy9:253-326.

[9]Lakoff,G.1973.Hedges: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logicoffuzzyconcepts.JournalofPhilosophicalLogic2:458-508.

[10]Lewis,D.1981.Index,contextandcontent.InStigKangerandSvenOhman,eds.,PhilosophyandGrammar.Boston:D.Reidel.Pp.79-101.

[11]McCawley,J.D.1981.EverythingthatLinguistsHaveAlwaysWantedtoKnowaboutLogicbutWereAshamedtoAsk.Oxford:BasilBlackwell.

[12]Montague,R.1974.ThepropertreatmentofquantificationinordinaryEnglish.InR.H.Thomason,ed.,FormalPhilosophy:SelectedPapersofRichardMontague.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Pp.247-70.

[13]Mostowski,A.1957.Onageneralizationofquantifiers.FundamentalMathematics44:12-36.

[14]Moxey,municatingQuantities:APsychologicalPerspective.Hove,UK.:LawrenceErlbaum.

[15]Prince,E.F.,J.FraderandC.Bosk.1980.Onhedginginphysician-physiciandiscourse.AAALSymposiumonAppliedLinguisticsinMedicine,SanAntonio,T.X.

[16]Rosch,E.1978.CognitionandCategorisation.NewYork:LawrenceErlbaum.

[17]VanBenthem,J.1984.Questionsaboutquantifiers.JournalofSymbolicLogic49:443-66.

[18]Wachtel,T.1980.Pragmaticapproximations.JournalofPragmatics4:201-11.

[19]Wallsten,ment.StatisticalScience5:23-6.

[20]Westerstahl,D.1989.QuantifiersinFormalandnaturallanguage.InD.GabbayandF.Guenthner,eds.,HandbookofPhilosophicalLogic4:1-131.

[21]Williamson,T.1996.Vagueness.London:Routledge.

[22]Zadeh,L.A.1965.Fuzzysets.InformationandControl8:338-53.

[23]--.1972.AFuzzy-set-theoreticinterpretationofHedges.JournalofCybernetics2:4-34.

[24]廖东平译,1982,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国外语言学》第2期,22-7页。

[25]吴世雄、陈维振,2000,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76-80页。

模糊语言学范文2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外语教学

一、引言

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存在的。“语言的古老性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成正比的”(伍铁平,1988)。模糊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在外语教学中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既然语言的模糊性属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所从事的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人才这一高级而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种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几乎囊括语言的所有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的所有场合(陈治安,l998)。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模糊理论知识,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属性和本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模糊授课课型,灵活运用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法课等(李庭萝,1983)。在外语教学中,它们各有所侧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可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模糊授课课型,视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融讲练、复习、巩固于一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模糊课内外界限

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以适应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规律。在课堂上,可把游戏、舞蹈、唱歌引入课堂。把许多在课外做的事,拿到课堂来完成,使学生学中玩,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也可将英语课堂向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教学,局限在课本语言材料范围内,难以保证大量的语料输人和语言实践。教师应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

3.模糊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纷呈,有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 direct method )、循序直接法(graded direct method )、对比法(contrastive analysis)、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等十几种教学方法(李庭萝,1983)。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博采众长,整合优化,模糊它们之间的原则和界限,视具体状况加以灵活运用。这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4.模糊师生角色,民主平等

(1)变换师生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角色意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发言权。在国外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就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借鉴和推广。该方法是这样操作的:事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在指定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当teacher,在课堂上代替老师讲课。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准备相当充分,理解相当透彻,他们准备的教学方法、教具等出乎意料的好,教学效果相当突出,令老师击掌叫好。这种模糊师生角色的方法确有其相当的借鉴价值。

(2)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传授知识,高高挂起,对学生的事不闻不问,师生关系冷漠,导致教学受阻。其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模糊优差生分类,一视同仁

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层次上都存在

外语较差的学生,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差生就更多了,在教学中怎样对待差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差生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对差生要做到亲切而不疏远,热情而不冷淡,帮助而不嫌弃。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选编习题时都要照顾差生,模糊优差生分类,有时一些优生的“错误”也让“差生”来加以纠正,使他们既有需要感 (sense of need ),又有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已被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结束语

既然语言存在模糊性,那么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就完全可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具备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并注意分析和适当讲解教学中所出现的模糊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治安, 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 西南出版社,1999

[21]李庭萝.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模糊语言学范文3

一、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近几年,不少高校英语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且缺乏明确的英语教学目标;没有恰当地安排英语教学课程。因此,在英语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方面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英语专业人才无法满足新时代市场的需求。

(二)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内容还存在古板与保守的现象当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还沿袭过去的一些传统内容,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无法准确反映当下流行的实事,更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也就导致高校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更满足不了相关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进而使得高等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当下高校英语教学所用的手段比较单调现在高校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法,基本都是通过教师来笼统讲解专业英语,也就是像朗读课文一样进行分段分析讲解,然后对所讲内容总结并概括,最后便是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吸收。这个老师讲授英语知识的过程,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根本不能真正理解英语知识。

(四)当下高校英语教育中改革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把英语教育范畴固定为简单的英语教学方式,既没有创造性也没有实践性,再加上高校的教师学习专业新英语元素的机会较少,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无法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从而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造成影响。

二、产生模糊语言的原因

(一)对语言的理解存在差异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对某一件事进行描述时,经常会产生偏差,而信息接收者也就对描述的事物产生不同理解,即便是相同的概念,所表述的内容与形式也会呈现出各种效果。

(二)人们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存在局限,无法完全了解整个世界。因此,在人们认识上就会出现模糊语言。

(三)客观世界存在模糊性目前人们交流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便是语言,语言能够将人们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但由于语言属于人们思维之外的事物,所以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偏差,导致表述存在模糊性。

(四)语言本身存在缺陷语言属于人们思想的外化,其自身有很多局限性,无法通过简单语言阐述无限事物。即客观的世界无穷大,而人类语言比较有限,不能通过有限语言表达出无限信息,在阐述过程中,仅能传达少量信息,无法充分表达各种信息。

三、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模糊语言学应用的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将语用学和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分析,英国的舍乃尔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模糊语的十点语用价值:提供适合的信息、不想说明的详情、具备劝导性、词义中断过渡、缺乏具体的信息、置换发热作用、自我保护、有力与礼貌、非正式气氛、女性语言。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应用与其语用的功能性,在实际交际中合理应用模糊语言,可以提高交际的效果。

(一)帮助学生含蓄与婉转地表达实际交际过程中,对于一些刺激性、敏感性话题,应用模糊性语言可以达到回避或者委婉表达的效果。此外,模糊语言运用在涉外教育、政治活动中,可以把话说得比较委婉与含蓄。而且从各种准则中能够看出,在说话时如果想尽可能给他人留有余地,让对方感到受尊重,就要应用模糊语言交谈。

(二)促使学生学会应用生动逼真的语言表达通过模糊语言描摹一些事物,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就可以导致客体和读者在心理上、空间上产生距离,使两者关系变得模糊,进而产生距离美。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比较特殊,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模糊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代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可以运用模糊语言。由于模糊语言语用功能有消极的一面,若交际双方无法正确使用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经常会导致信息的发出者难以准确表达出信息的正确含义,致使信息的接收者不能理解信息用意,从而导致交际困难的现象。

(三)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的表达灵活性模糊语言可以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灵活性,模糊语言慢慢变成人们交际中重要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进行国际商贸的谈判时,双方如果出现意见相悖的情况,而又不方便直接告知时,往往会采用模糊性语言来表达,这样可以留下一定的余地,不至于将话说死。

(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要求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活性,还要精简、及时,有时应用精确的语言经常要连篇累读,但应用模糊性语言只需要简单话语即可。此外,语言符号的传达信息与符号寓指对象间难以达到真正统一,加之信息交流需要即刻完成,所以很多情形下,采用模糊性语言交际,不需要进行细致精确描述,只要进行大致描述就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述准确性语言精确性和模糊性并不会互相矛盾、抵触,两者是相对的、共同存在的,换句话说,模糊属于清晰语言某种程度的模糊。在交际中应用模糊语言,表面上和精确语言相反,但事实上并不会影响到正常交际,相反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She'smoreorless50kg.此句中没有确定主人公实际的体重,仅说大概是50公斤,在无法确定主人公正确体重情况下,只能使用moreorless这种模糊语言,表达出主人公体重所在的范围,也只有这样表达才比较得体、合适。

模糊语言学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7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20

1 . 引言

模糊语言是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或指语言表达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普遍存在。在许多交际语境下,这种模糊性不但不应消除,而且还应人为地制造这种模糊性,原因在于“模糊语言”要比精确的语言效果更好,尤其是在外交对话、商业洽谈、法庭审讯中,往往需要借助模糊的语言使自己的言语留有余地。如Shaff(1960)说:“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们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笔者认为,在大学或成人的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同样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具体讲,模糊英语教学是指英语教学“以模糊的教学行为驱动方式来促进英语学习者构建自主的学习目标导向行为系统”(张安律,2004:92-95)。简单地说,模糊英语教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2 . 模糊语言理论

我国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学初探》(1979)及后来的《模糊语言学再探》(1980)再到后来的《模糊语言学》(1999)。此后多年,学术界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很多探讨,大多集中在性质、产生根源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等问题上,主要从认知、心理、语义等角度展开。如关于模糊语言的性质,国内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学者之一张乔(1998:16)认为,“模糊是指表达本身的意思有多于一种的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在语义上是相关的”。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更多研究。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文旭,1995)。

而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查奈尔(Channel, 2000: 20)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是这样界定的:某一语言表达法是模糊的,则(1)该语言表达法与另一能够表达同样意义的语言表达法形成对照;(2)该语言表达法是故意并且有目的的含糊其辞。尽管以上中外学者对模糊语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也非常明确:模糊语言含有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意思。以下笔者将探讨分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期待的课堂教学效果。

3 .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模糊语言

英语课堂中的活动主要为教学性活动,但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活动。笔者认为,作为课堂教学交际活动积极主创者的教师,有必要考虑如何在此过程中营造并保持热烈愉快的课堂教与学的氛围,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成功的沟通与交流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言语的礼貌性、激励性自然地成为教师应秉承的课堂语言准则。

3 . 1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

模糊非糊涂。在现代课堂中,尤其面对个性丰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教师应注意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启发、拓展学生思维,而非展示、告知、强化限制学生的思考。在探究合理答案、引导学生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或偏差,将其视为自然必经环节。一方面明确原则态度,另一方面,要保持师生互动的连续性和前进性,因此需要对特定的语义给予模糊处理使之淡化、泛化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挫败感,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此时,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就能够起到师生课堂交际润滑剂和加速器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教师的语言更加客观、亲切。可以说,此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体现教师的良好修养,也是教师必备的沟通技巧。例如:

“I may disagree with you, but I do appreciate your quick response and fresh ideas.”

这一例句是笔者对学生勇于大胆回答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错误有悖事实或逻辑混乱的情况下,笔者采用“I may”表示不同意学生观点这一事实进行缓和,使对学生的消极评价更加委婉,同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表达观点时有效的论证方法,如案例支撑与逻辑清晰等。

再如,某些情况下,学生听到老师的评价为模糊性的表达,如“Well, think twice”或“Really? Are you sure that you’ve got the main idea of the question?”的情况下,会即刻意识到回答偏离了题目本身,立刻机智地从另一角度切入回答问题。但如果仍未完全切题,此时,笔者通常会讲,“Well, although you are not given the right answer,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you are quite close to it.”此处,“close to the answer”即为模糊表达,“接近”、“靠拢”,并不明确,但却明确肯定了同学思维的出发点或大方向是正确的,存在的问题是有待补充或现有内容表达方式需要调整。接着,笔者将提供启发性解释,最后,仍由同学们自己探索思考出正确答案。当同学领悟,以肯定的口吻大声道出大家已有共识的回答时,笔者一般会适时鼓励,“You’ve got it. Congratulations!”或“So eventually, you’ve made it.”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带着积极的思考与满足感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并对后续问题充满信心与期待。

3 . 2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

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指出,说话者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Brown和 Levison(1978)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即面子威胁行为(FTA)。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社会交往中要尊重对方,使用礼貌策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满足人们的面子需要。

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全英教学或国际班课堂中,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课堂上使用英语表达时,学生无形中处于语言资源的劣势,因而容易产生对立倾向。在此情况下,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能够使教师的语言得体礼貌,和谐师生互动,激活教学活动,达到可喜的教学效果,令师生都倍感愉悦。出于礼貌,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使用模糊语言。例:

学期课程即将结束,笔者通常会请学生就其该课程本学期学习情况自由提问,有学生焦虑地在课堂上问到同一问题。

“Dear Wang, I’ll go abroad to further my studies and I’ve applied for a scholarship. On your request, I’ve attended every lecture and completed each assignment and my participation in class, you know, is quite active. Now, Dear Wang, do you think I’ll get an A in this course, which is a must for securing the scholarship. …”

尽管学生为申请海外留学奖学金很努力,因为该门课成绩是否为A将对其有重大影响,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老师不可能也无法给出学生期待的肯定回答。出于礼貌,对于类似的“不应提,不能答”的奇怪问题,老师应换位思考学生的焦虑心情,不应批评学生提问多么幼稚,也不应粗鲁地拒绝回答。此刻,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再次发挥了作用。为避免打击学生,影响其复习备考,笔者回答“Well, you’ve got to earn it.”通过“you’ve got to earn it”这一模糊表达,学生已明白,努力备考拿出实力才是成绩拿A的“王道”。同时,学生也很感谢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信心。

客观地讲,教师客观准确地传授知识点给学生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分析,批判创新运用知识是成功教学的核心。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模糊策略确实大有用武之地。

3 . 3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缓和功能

当说话人对某事直接猜测,对某事持有怀疑态度或者引用第三者看法,间接地表述原话人对某事的态度时,常运用模糊性语词使语气趋向缓和。同样地,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即时性,作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出色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反应应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当教师在感知学生的消极反应时,应巧妙探析原因,并及时具体解决,以保证有效教学沟通。以下面的对话为例:

-Seems that you’ve left something in your dormitory.

-Oh, you mean, my textbook? You know, we haven’t got textbook for this course this semester.

-Right,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Well, Remember, we agreed on our first lecture that we’ll DIY our textbook?

-Yeah.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Am I right?

-En… Sorry, I’ll bring the handouts and the things with me next time.

-I believe you are able to make it. Perhaps you may ask your best friend to remind you?

-I see your point, Dear Wang. Trust me.

以上是笔者看到某同学“一无所有”坐在课堂上,就用猜测的口吻讲该同学似乎来课堂忘了带什么东西,使用模糊词语seems和something的目的就是为缓和气氛,避免指责学生上课不带“装备”,如笔记本、讲义、纸笔等,令学生在同伴面前尴尬难堪。友好谈话最后,该同学使用了模糊表达the things指代单页讲义以外的学习装备,如纸笔、笔记本等。老师也“模糊接受”,并未深究。只是进一步强调务必做到,但使用了模糊词语Perhaps和may表示担心,万一下次忘了怎么办?是否请好朋友提醒以确保执行到位?由于模糊语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老师的话语听起来更似关心与帮助,而不会令学生感到反感:老师怀疑我健忘,做不到。最后同学保证一定做到――Trust me(一定做到),受到老师的赞许。双方沟通顺利愉快,同桌已悄悄将讲义放到课桌中间一起分享,该同学适时道谢,同学们那么机智友好,使课堂洋溢着满满的“学习正能量”!

但笔者听说未使用模糊语的另一例师生对话则相反。

-上课为什么不带课本?

-很正常。

结果可以想象,沟通不愉快地终结。很明显,学生将老师的关心误会为了指责。由此可见,小小模糊词语的使用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效果可谓神奇!

模糊语言学范文5

一、模糊语言学基本内容

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模糊语言学,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而且为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概述语言实际应用中存在模糊现象的学科。据模糊语言学学者指出,在语言沟通与交际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部分不精确的术语,但是同样可以准确的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愿,模糊术语多数情况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不确定性是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因此时间、人物与地点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合理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模糊语言,可以显著的提高交流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语言本身缺漏的存在

由于语言内容与语言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遗漏,由此便产生了模糊语言。换言之,语言符号与类型是有限的,但是客观环境是无限的,而前者难以正确的映射后者。客观世界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被接受后,人们不能够准确的以语言形式表述无限的信息,也就说明语言自身存在一定的遗漏。通常人们会选择应用概括方式,在表现这些无限客观世界的信息时采用有限的语言符号,由此模糊语言就产生了。

(二)语言的差异性影响

语言除了具有遗漏性,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差异性强。换言之,各个语用者属于语言交际的主体,但是受到语用者自身的差异性影响,也就使得语用者对于语言存在差异的认识。对于同一语言,语用者不同所产生的理解也不同,由此产生了模糊语言。

(三)客观环境的模糊性

通常语用者在客观世界里应用语言,然而,客观世界并不具备绝对准确性,而语言是展现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要素。因此,语言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

(一)提升语言灵活度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模糊语言具有显著的语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如,提升学生语言应用的灵活性。就当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反映学生不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并未展现出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举例如下,在沟通与交流中,人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I agree with the most of what you said,but...”,但是认真的分析这句话可以知道,这一说法存在非常明显的同义表达意与分歧意.也就是说,这句话在展现出英语模糊性同时,也并未歪曲表达说话者的原本含义,从而实现了英语交流的目的,由此学生可以掌握应用英语模糊语言的方式,同时提升自身应用英语的灵活度。

(二)增强表达的有效性

在??际的英语交流中,大多数学生会时常应用大量的精确语言,不能够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的表述事件,表达中存在严重的赘述问题,不仅难以保障表达的质量,而且将会阻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开展高校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向学生渗透模糊语言学的概念,使其认识到模糊语言学的作用,促使其区别化的对待不同的表达情况。比如,对于特殊的表达环境,无需过于细致的描述事件,可采用模糊语简明扼要的进行叙述。这样一来,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将会认识到模糊语言的作用,在表达事物中利用模糊语言,提升其应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的有效性。

(三)提升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但是,现实情况是,在英语表达中大多数学生都不具备准确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出模糊语言学上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准确的进行英语表达。为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先详细的向学生分析模糊语言学,使其认识到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具有同等作用。例如:She is more or less four feet tall一句中,虽然并未向学生明确的这名女生具体身高,仅仅是表明她有四英尺的身高。然而 more or less这个词语的应用,虽然使得这句话的语义模糊,但是为人们提供准确可信身高范围,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为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灵活的应用模糊语言,并进行英语的准确表达。

(四)提升表达的美感

在描述各类事物时应用模糊语言,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读者与客体由此所产生的心理与空间的距离,使得事物扑朔迷离而具有美感。因此,在语言交流中模糊语言因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凡事皆有利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同样存在不足。如果交流的双方不能够做正确的应用模糊语言,将会导致说话者不能够准确表达出说话意图,以至于接受者不能够明白信息发出者的意图,另一种情况是,信息接受者无法应用关联理论对信心发出者交流意图进行正确推导,甚至会造成交流的困难甚至是失败。对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而言,他们在交往中更需要合理、谨慎的应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学范文6

关键词:语言教学;模糊性;特征

高中教材和配套的辅佐教材曾提到,对语言教学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教学语言,本文将结合教学研究的经验对教学语言的模糊性做出如下分析。

一、模糊性的含义和起源

1.模糊性的含义

模糊的本意是不对表达对象进行明确的表达,留给听众更多的思考和领悟的空间,是一种有弹性的语言技巧。不少文献指出,模糊的表达具有朦胧的抽象美,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由于个体思维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无法做出“统一”的判定,因此在语言教学课堂要遵循如下原则,对能清晰明了的统一定义要讲得明白透彻,对于模糊晦涩难以定性的东西无需讲得明白,讲得符合情理便可,要运用这种模糊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模糊的形成原因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利用有限的语言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地描绘出来,向人们展示无限广袤的空间。汉语中复杂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都决定了语言会具有模糊性。高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知识都转换成文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教材是教材编写者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由于编写者和学生之间的思维、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导致编写者和学生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

二、模糊性语言的主要特征

1.词义的界定具有模糊性

由于汉语词汇丰富,不少词汇只是语言发展中的变量,这些词汇的含义可以随着文章中的上下句子的含义发生变动。如“轻风拂柳”一词中“轻”字的界定就是模糊的,按照专业划分“轻”属于“二级风”,但是对于读者来说“二级风”的概念也很模糊,他们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词语的整体含义来判断“轻风”轻的程度。若非要较真地用专业术语描述轻风是风速不超过3.3m/s的风,恐怕读者会觉得更加晦涩难懂,也破坏了词语语境的整体美感。

2.话语意义具有的模糊性

话语意义具有的模糊性是指句子表达含义不具备明确的指向性,具备多种理解性,如语言教学中表述的很多句子含义包含了表面含义和引申含义。如“风浪”一词原本指的是神话小说中,妖魔展示法术掀起海上的风浪,后来多用于形容人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单独的“风浪”也可以理解成人经历的艰险遭遇。

3.语言环境造成的模糊性

同样的语言出现在不同场合造成的理解差异性,如《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是哈姆雷特得知自己父亲死去、母亲嫁人后,人生陷入困境时说的台词。很多学者对这句话的翻译都产生过分歧,朱生豪翻译为“要么死,要么活着”,梁秋实则翻译为“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然而,当这句名言脱离了原文运用于其他场合中,也可以表达多种不同含义,如“做还是不做”“是输还是赢”等,这也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具有无限性和开放性。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词义的界定、话语意义、语言环境等几个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特点进行分析,展现了语言教学的模糊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给高中课堂增添了活力。

参考文献:

模糊语言学范文7

一、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的、客观的属性,是语言学中存在的固有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进化发展中,在对世界有了认识与思考以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用以记录和表述世界的工具。在客观世界里,被描述的事物既有具体的、可计量的,也有抽象的,不可被计量的。这就意味着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无法用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进行描述,于是,即便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也出现了“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带来的就是语言的模糊表达,模糊语言也就应运而生。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缺点,相反,这种模糊性使语言的表达更具有弹性,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构成与层次。[1] 特别是当语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并且需要将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语言的模糊性就变得更加复杂。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原有的单一语言的模糊性外,还表现在字句、文章的内涵与外延的扩散性上,这种更加抽象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语言的模糊性变得异彩纷呈,更加的不可控。这样也就加大了文学作品翻译的难度。如何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把握好语言的模糊性与文学作品表达的精准性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努力追求的效果。 二、文学语言模糊的层面 文学作品,从细化来看,还是由不同片段、篇章的文学语言组成,文学翻译中的模糊性,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导致的。要完成一个优秀的翻译作品,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考验的工作。总的来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又能够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用词的模糊性。用词的模糊性,不是指单纯的词语本身表达的模糊性,不是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不确定”[2]。它的重点在于是“用”的过程中加重或者是凸显了语言的模糊,也就是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刻意的“模糊”。这种用词往往是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达到作者内心预设的效果而有意为之。这种表达方式在我国古代的婉约派作品中非常常见,例如“疑是银河落九天”“轻舟已过万重山”等都是这种表达方式。句中的“九”与“万”从数量关系上看本身是确定的,是不模糊的,但是作者具体地用到诗句中的时候,就明显地出现了夸张,达到了一定的修辞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词的模糊性,在当代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非常常见。 第二,句意的模糊。语句是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单位,文学语言的模糊还表现在一个句子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效果。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这种句意的模糊既是为翻译转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又是对翻译者功力的考验。例如,对“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amystery”这句话进行翻译,从字面上看,我们能够通俗地将这句话翻译成“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从句意上讲,这样翻译是能够满足作品表达的要求的,但是却毫无文学翻译的美感,过于僵硬和死板。 [3]在这种具有可扩充空间的文学翻译中,句意的模糊往往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感慨或是情绪。就如同智利著名的诗人聂鲁达认为,诗歌本身就不是能够用语言来解读的。如果用语句来解读诗歌,就丧失了诗歌存在的价值与美感。所以对于这种文学语句的模糊,我们可以适当地灵活处理,可以将例句翻译成“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更具有文学表达的效果。 第三,意境的模糊。相对于前两个层面,意境的模糊意味着作品本身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表达高度,每一个读者在作品中能够找到不同的,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发生碰撞的文学闪光点,这是一些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品都具备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在笔者看来首推《红楼梦》。当代作家王朔对中国文学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就是,《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标杆,在此以后的作品虽然有了老舍的《家》《春》《秋》这样的系列佳作,但是从文学价值上看还是不及前者。意境的模糊,在《红楼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所以在这部作品以后中国有了“红学”这一个特殊的文学研究学派,而且即便是到了今天,这种探索作者当年写作时的境况以及窥探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现实背景的渴望,依旧没有削弱。 这就是文学作品意境的模糊所创造的魅力与价值。 三、文学翻译中的语言模糊问题 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文学语言模糊的层面,这两个部分都是导致文学翻译中存在语言模糊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并没有涵盖文学翻译语言模糊的所有问题。具体到文学翻译工作中,语言模糊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作品源语言的模糊性。文学翻译,通常是对一个作品进行不同语种的转化,例如将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作品,将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作品等就是属于此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的模糊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原作品中源语言本身存在模糊性。[4] 这种源语言的模糊性,就包括了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语言本身的模糊属性以及文学语言中存在的不同模糊层面。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最为简短的总结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们暂不说经过翻译以后的莎翁作品对世界读者产生何种影响,仅仅局限于原版的莎翁作品,也就是未翻译的英文作品,不同的读者对于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就是不同的。一个文学作品,如果读者获得的感受是千人一面,那么这个作品的内涵与外延都是应当受到质疑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其内涵可能集中在某一个问题上,但是其外延通常极具扩散性,每一个读者都能在作品中体会和领悟到不同的东西。 而能够让翻译者进行翻译的文学作品,通常就是在源语言的阅读者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被认为是佳作的作品。这就决定了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作品源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模糊性恰恰也是这部作品被公认为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完全地忽视这种模糊性,刻意地准确,也就是改变了原作品的内容。翻译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妥善地处理这种模糊性与翻译表达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p#分页标题#e# 第二,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模糊性。文学翻译,不可避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因为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差异间接的代表了文化的差异。例如,英语是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官方语言,所以即使这些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距,但是却具有西方文化中的共同属性,这种共同属性的存在就是因为通用语言的存在。相反,要将中英文作品进行翻译,实际上就是跨越两种不同文化完成一个优秀作品的语言转化,这样就不得不面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问题。作品的翻译,一个重要的功能就在于文化的移植,这种移植不是具有侵略性的占有和冲击,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巴斯内特认为,当作品的翻译受到一些文化因素的制约时,往往会出现形式上的译作。严格来说,这种译作并不是真正的翻译,是一种伪翻译。真正的翻译,体现出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共译”,也就是能将三者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翻译文学作品。[5] 但是在这个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一些语言模糊的问题,并且在对模糊语言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亏损,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译者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与翻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力无关,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了这种翻译文化亏损的出现。例如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橄榄枝”这个词语,当然,作为一个名词在运用中既有实指也有虚指,做实指的名词理解时,我们可以直接将其翻译成“橄榄枝”,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词语在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被用来作为一种虚指、一个象征,西方人提到“橄榄枝”会不自觉地想到《圣经》,想到诺亚方舟,想到和平。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者来说,则没有这一层面的理解。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这个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要对这个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不能直接地翻译成橄榄枝,而是翻译成“和平的橄榄枝”,通过语言的模糊来使文章的含义表达得更为准确,削弱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第三,作品创作风格的模糊性。作品创作风格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作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在文学创作中,既有精确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文学作品,也有在模糊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文学作品。 作者创作思维的模糊性,会直接地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种模糊性在许多艺术活动中得到推崇与赏识,例如油画作品中的抽象派、印象派等,都区别于写实派的精准,对创作者模糊的艺术表达要求更高。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现代欧美文学中盛行的意识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品很多,例如雷蒙德·卡佛的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love,中文被翻译成《当我们讨论爱情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就是一种与传统小说风格极为迥异的表达方式。这种创作者思维本身的模糊性,也是文学翻译过程导致语言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

模糊语言学范文8

1. 前言

在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但凡经典美文都不乏模糊性的语言,而且语言的模糊性在当代翻译界也是众多研究学者热切关注的重点课题。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作品当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用语中,语言的模糊性均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在英语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造成翻译者在翻译英语文学艺术作品时,无法将原文的主旨精确地翻译出来。所以,研究语言的模糊性,使翻译者能够采用正确的英语翻译策略来应对因语言的模糊性所引起的歧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模糊性语言的涵义

语言的模糊性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定义语言的模糊性的历史第一人是皮尔斯。皮尔斯认为,当对同一种事物有着几种可能性的理解时,即便讲话者已经进行了十分周密和认真的思考,但是却仍然无法对这个事物的归属性进行确定,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失误是模糊的。实际上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用语当中,模糊性通常是指不明确性,极易使人产生多种多样想法。虽然语言的模糊性具备着显著的不确定性,但是因为人们长期的使用,因而已经逐渐地形成了一种自觉,而且语言的模糊性地使用并不会对交往目的的实现产生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所以,语言的模糊性也可以这样定义: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具备的属性,是长时间人类社会使用语言不断积淀所形成的认识方式,而且属于不确定的一种表达方式。

3.模糊性语言的主要类别

作为一种语言本质属性的模糊性语言,其在各种语言形式中极为常见,比如词、短语以及句等等。一般可以把模糊性语言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3.1言外之意所造成的语言模糊

在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当中,有些英语原文在字面含义以外都有着一定的弦外之音,必须借助于上下文的结合才能这些弦外之音推断出来,这些迫切地要求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十分熟悉原语的文化。有些看起来表达十分准确的话语往往也极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造成语言模糊。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人们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语言附加言外之意,语言的模糊性便由此产生,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说话者的表达,相反还会使得语言的表达显得更为生动。

3.2模糊性语言的使用造成信息模糊

3.2.1模糊词

几乎所有词性的词基本上都可以具备一定的模糊性,比如模糊形容词包括“漂亮的”、“清晰的”和“年少的”等;模糊名词包括“早晨”、“将来”等;模糊数词包括“部分”、“好多个”等。从这些模糊词当中,可以看出要想使用模糊词,那么就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参照物。

3.2.2模糊限制语

就模糊限制语而言,其使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模糊限制语往往会与精确的语言结合使用,以便于使得语言的精确性有效地转变为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与模糊词有着很大的不同,模糊限制语本身的语义较少,对语言情景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历史上使用模糊限制语最早的学者是拉可夫,在拉可夫《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一书中,拉可夫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将事情弄得更不模糊或者更加模糊的词语。比如,he is two years old. he is about two years old. 在这两个句子中,正是因为使用了“about”,使得本来对年龄表述非常精确的语句转化成为了模糊的句子。英语语言中有着非常多种类的模糊限制语,比如a little bit, more or less, a kind of等等。所以,翻译者必须对英语语言当中的模糊限制词加以全面地掌握。

4.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分析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形象性。读者是通过头脑中的再造想象来欣赏文学作品的,而这种再造想象正是以模糊性为特征。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大大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也彰显了文学作品的魅力。《王子复仇记》中“to be, or not to be”短短几个单词引起了读者无尽的揣测和解读,或许正是这六个单词如此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中国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模糊语言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以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在描写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时,常常借助模糊语言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模糊语言的魅力。例如,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缡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王。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即单词、短语和句子中得以展示。本文拟从单词和短语两个层面来分析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有关模糊句子的翻译策略将会另作论述。其原因之一在于英语句型和句法结构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仅是通过三种翻译策略很难达到翻译好模糊句子,尤其是复杂的模糊句子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句子的翻译,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到单词和短语这两个基本语言层面的分析上。

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精粹便是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化艺术的一大瑰宝,而对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翻译是广大翻译者长期以来的最大心愿。就英国知名小说家萨克雷的作品《名利场》来说,它充分地向人们展示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的景象,当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部小说的翻译版本,但是被翻译学界公认为最好的翻译版本就是杨必所翻译的。因为《名利场》一书中有着非常多的模糊性语言,因此这本书的翻译难以准确地进行把握,而杨必却很好地对此书中的模糊性语言进行了处理。所以,下文我们将结合杨必对《名利场》的翻译对语言的模糊性加以探究。

4.1糊词语的翻译

举例1:guff goes home every saturday, but can not this, because he has 2 black eyes.此句当中的black一词是属于颜色词。在英语翻译中,颜色词所表述含义的界限相对来说较为模糊,因为颜色自身就属于一个整体。所以,不同的民族都会对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所使用的词语也是不同的。原文当中的眼睛因被打而变得“black”,而若翻译为黑色的话,那么就难免有歧义的产生,比如中文当中的眼睛变黑,既可能是由于熬夜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缺乏睡眠所导致的,而被打“黑”,中文中一般用“青”来进行形容,比如中文词语“鼻青脸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black coffee表示的是清咖,dark tea表示的是浓茶,green man表示的是新手等等。

4.2模糊语义的翻译

通常很多句子看起来翻译很容易,但是在这些句子中一般会潜藏着一定的言外之意,我们将这种类型的翻译称为模糊语义的翻译。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日行千里”等,这些语句当中的“千”并非指的是我们平常说的一千,而表示的是模糊性的含义,表示的是距离长、多的意思。模糊语句的使用能够使得文学艺术作品更加地富有表现力,对模糊语句进行翻译能够考量出翻译者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模糊语言学范文9

【摘 要 题】语言学

【关 键 词】模糊集合/隶属度/模糊度/等级真值

【正 文】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学把语言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不仅适应自然语言研究的发展,而且为解决形式语言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1965)的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整个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不赞成对事物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区间值,有无数隶属度。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空前的变革。从此,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注意中心现象或精确想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综观国外语言学者利用模糊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不同方法,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世纪后期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要回顾。

1. 模糊理论与语言研究

伍铁平(1999)在其《模糊语言学》一书中谈到,早在zadeh之前就有许多人提出“模糊”这一概念,为什么只有在zadeh之后研究模糊才发展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包括正在形成的“模糊语言学”?伍铁平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二是只有zadeh才适应现代科学的要求,将模糊理论形式化、数学化,从而使它能够广泛适用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方面。zadeh(1965)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属于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二值之外,还可以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由此可见,模糊集合理论比较适合定义模糊语言,它对模糊语义的处理比较切合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g. lakoff就将模糊理论引入语言研究。他指出,语义界限有一定的模糊性,以“鸟类”为例,知更鸟为典型的鸟类,蝙蝠则不大属于此类。他把鸟类有关成员按其属于“鸟类”的不同程度排列起来,排列的标准以每一成员与“鸟类”典型成员的相似度为衡量尺度,如:

(1)知更鸟

鸡、鸭、鹅

企鹅、塘鹅

蝙蝠

这个排列比较真实地描述了“鸟类”意义。lakoff还将等级排列概念由隶属度引至真值制定上。与例1排列相对应的等级真值可由下列表示:

(2) a. 知更鸟属于鸟类  (绝对真)

b. 鹰属于鸟类

(没有a真)

c. 鸡属于鸟类

(没有b真)

d. 企鹅属于鸟类

(没有c真)

e. 蝙蝠属于鸟类

(假,或与真相距甚远)

f. 母牛属于鸟类

(绝对假)(lakoff 1973,1982)

这个例子只能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理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a, b, c, d属全真,而e, f属全假,企鹅不是典型的鸟类这一事实,并不使“企鹅属于鸟类”的真值为真的程度降低。

lakoff(1973)还提出,制定隶属度至少可依据四项标准:定义、主要标准、次要标准和临时特征。前三项标准对隶属度的不同等级的制定有作用,最后一项虽无此功能,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作用。lakoff的结论是:模糊概念逻辑是可以系统地建立起来的,模糊概念本身有其内部结构,在自然语言中,真值是一定程度上的真值,而不是绝对真值。他还指出,代数函数在限制词义的研究中起一定作用,限制词的研究表明形式语义学是自然语言逻辑的正确处理方法,公理理论是不完善的,因为公理方法对模糊概念是无能为力的。

lakoff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认知语言学,他曾对模糊集理论运用于语言学抱有很大希望,但他认为模糊集理论用于认知语言学有局限性,因为模糊集理论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可以度量的语义特征,而很难解决语言认知过程、语境对语言影响等方面的问题。lakoff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模糊集理论可以运用于语境影响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如在度量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必要的语义参数,可以处理若干认知过程和语境影响等问题(张乔1998)。

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mccawley(1981)对语言中的模糊性及模糊集理论的运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语言学家总想知道但却难以启齿去下问的逻辑》一书中,全面考察了模糊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在讨论模糊概念时,他的例子是:

(3) a. 胖子都是讨人喜欢的。

b. 有些高个子令人讨厌。

如用模糊集概念解释,公式可为:

(4) a. minx |(胖x, 讨人喜欢x)|

b. maxx|∧(高x, 令人讨厌x)|

mccawley(1981)认为,公式与直觉不太吻合。例如:|kissinger胖|=0.3,|kissinger讨人喜欢|=0.2,那么,|(kissinger胖,kissinger讨人喜欢)|=0.2,也就是说,例4a的真值不能超过0.2,这看来是不符合直觉的。kissinger至多不过是例3a的一个反例,但它的存在却使例3a的真值低很多。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量化表达式的真值应该和定义域中的各个元素有关。mccawley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引进“模糊度”概念。举个例3a的反例,“有一个胖子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对“所有胖子都讨人喜欢”来说,kissinger作为反例的程度是0.3× 0.1=0.03,即kissinger对例3a的真值为0.97,这一结果较接近人的感觉(mccawley 1981)。用小数点表示模糊度有很大任意性,带有一定主观性的缺点,但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伍铁平1999)。

另外,mccawley还讨论了等级真值问题。他指出,用0与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真值可以正确处理模糊概念,这些中间值的运用可以避免人为地划出不切实际的界限。例如:“高”表示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如何形式化表示“x很高”,zadeh提出,|x很高|=|x高|[2]。mccawley认为zadeh的公式确认|x很高|≤|x高|是正确的,但它同时也确认一个人既可以“很高”,也可以“高”;一个人可以“不很高”,也可以“不高”,因为1[2]=1,0[2]=0。所以,mccawley用|x很高|=|x′高|,高度(x′)=高度(x)-3″这一公式来表示。由于引入高度这一概念,如果想很高,必须比“高”还要至少高3″。这个任意选择的数字3″可以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mccawley 1981; zadeh 1972)。mccawley对语言中的模糊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在国外有较大影响。

2. 自然语言方面

模糊语言学在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是以自然语言中的实验数据为基础,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这种研究立足于实际语料,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而得出结论。其代表人物有英国语言学channell。channell(1994)的研究兴趣是语言学的实际应用,她在《模糊语言》一书中,考察了英语如何提供不同形式的模糊方法。她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描述模糊语言的不同形式,说明它们的语用价值。channell的结论基于实际语言材料,而不是纯理论研究。她主要讨论了两种模糊词语:数量模糊,如“大约十个人”,和模糊范畴标志,如“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在讨论模糊量词时,channell认为:语言中存在着一些词语,它们的作用是使语义模糊化,如“大约”;而模糊数量语义则是由一个连续的数字域来表现的,如“大约二十”;不同的模糊量化修饰语将控制数字域的制定,如“大约二十”和“二十多”等。同时,channell还认为,含有精确数字的词语也可能表示模糊语义,比如,“我今天下午两点去你家”,句中的“两点”就可能是一个模糊词语,即“两点左右”,不一定就是两点整,并非两点钟声一响人就到。

在讨论“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种模糊词语时,channell把“类似……之类的东西”叫做“标签”。这类“标签”可以促使形成一个模糊范畴,这个范畴的制定与语义和语用有关。某个范畴以典型元素为中心而构成,比如,“电影”就是“类似电影之类的东西”这一模糊范畴的中心成分。她认为语言使用者需要分析语用信息以识别某一模糊范畴。而语用范畴则包括:语境,文章或会话的目的、人们的知识等(channell 1994)。

channell认为,研究模糊语言在交际方面的功能有一定理论意义。第一,模糊语言是客观存在;第二,人们使用模糊语言并不感到特别困难,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对付模糊概念。channell的研究方法实用性很强,她利用语言实验的科学方法加强语义研究,弥补了纯理论方法的欠缺,使语义研究的范围扩大。

另外,美国语言学家prince等(1980)在自然语言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限制词,其调查的方法是通过医生之间的谈话和开会记录收集语言材料。他们最初假设医生们对医学技术问题的交流应该没有问题,但在讨论医德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正规训练。这一假设最终与事实不符。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在谈论技术问题时,医生们的语言也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如,his weight was approximately three point two kilograms,which is essentially what his birth weight was. 可见,即使讨论医学问题,医生们也用模糊限制词。prince等称这种限制词为制造模糊的词语。他们认为,限制词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使词语模糊化,一种是语义本身模糊,另一种是说话人和语义之间的模糊,即指说话人对命题真值作出承诺的程度。

prince等人列出两大类限制词:近似化词和遮掩词。近似化词影响命题内容。影响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限制词”,词语变得非典型,如“很多”中的“很”;二是通过“模糊限制词”,精确词语含有模糊意义,如“大约三十”中的“大约”。遮掩词影响说话人承诺的程度和类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表示说话人的不完全性许诺:一是说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如i think;二是说话人自己无直接知识,只是间接地引用别人的判断,如according to his estimates等。他们认为,近似化词将语义本身模糊化,而遮掩词并无这种影响。因此,“燕子是一种鸟”和“我想燕子是一种鸟”的语义真值应该没有太大差别,其不同仅在于后句的说话人对真值不太肯定。由此可见,近似化词与语义研究紧密相关,改变它们所修饰的词语的语义隶属度;而遮掩词则属于语用学研究对象。prince等人还指出,由于缺乏精确的概念标准,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不得不使用模糊词语(prince et al. 1980)。

从自然语言方面讨论的语言实验资料看,自然语言中的模糊性不容忽视。人们试着用各种方法去描述和解释这种模糊性,以期使之为人类语言交际的完善作出贡献。事实上,模糊语言如同精确语言一样,在人类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形式语言方面

人们通常认为模糊语言学很难形式化。实际上,模糊语言学可以形式化,不过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形式化工作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罢了。

美国语言学家black早在1937年就提出一种模糊词语形式化的处理方法,认为模糊性应该用模糊度来表示,这一提法指出了语言的实质性问题。这种方法与zadeh(1972)的基本一致,两者都认为模糊词语的语义适用界限具有渐变性,不同的是zadeh用隶属度的形式对模糊性给予数量化的描述,而不是black(1963)所用的模糊度。black的提法大大早于zadeh(1972)的模糊集理论,为后来的模糊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wachtel对近似值的处理方法则是规定一个以恰当的约数为中心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的元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典型元素,即指定的约数。如果典型元素一边的n与位于典型元素另一边的m离典型元素距离相等,它们的隶属度相同。比如在含有“大约”的近似值计算式里,近似值区间的长短是由一个从c(语境的集合)到f(约数函数的集合)的函数来决定的(wachtel 1980)。如“小王大约有三十个同学”的真值相对于语境c可为真,且仅当30在c中是小王的同学人数的适当约数,这也就是说小王的同学的数目是“‘大约’(30,c)”的元素之一(张乔1998)。wachtel在进行形式处理时把语境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其研究成果表明语境确实对模糊语义的理解有较大的影响。荷兰学者hrmann(1982)曾说过,如人们会认为“几座山”(a few mountains)是指4-5座山,而“少许面包屑”(a few crumbs)却指8粒面包屑。wachtel的形式处理主要以典型论为理论基础,但他没有提供对隶属度和等级真值的处理方法,因此,该方法在处理模糊语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广义量词理论虽然与模糊集理论不尽相同,但它是模糊量词形式化处理的理论根据之一。mostowski于1957年提出“广义量词”这一概念,当时影响不大。美国语言学家montague的研究改变了这一局面,他的理论以其1974年的代表作《普通英语量化的妥善处理》(the proper treatment of quantification in ordinary english)为核心,以传统的形式为量词(如all, some, any)形式化处理做出很大贡献,证明了自然语言包括其中的量词可以得到完善的形式化处理。barwise和cooper(198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广义量词理论。

广义量词理论主要研究名词与量词的关系,其特点着重于表现自然语言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它处理的量词范围比较广泛,不但处理逻辑量词,如all, no等,也处理模糊量词,如most, many等。广义量词理论采用主谓分析法,将量词看作一种集合与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广义量词理论提出守恒性、外延性、数量性、变异性等四大语义普遍特征。守恒性是指自然语言中的每个量词都是守恒的;量词具有外延性,其定义域的外延对量词的解释无影响(如果命题“所有学生都离开了”为真,那么尽管在定义域中再加入或拿出与此命题无关的元素,如苹果,这个命题真值仍然为真);数量性说明的是量词的解释只同有关集合中元素的数目相关,而同元素本身无关;变异性则说明在某个模型中当更多的元素加入其定义域时,可能会有不被量词所影响的集合存在。广义量词可由这四种语义普遍特征来定义,这其中,守恒性适用范围最广,有效性最强。另外,模糊量词也具有这四种语义普遍特征(mostowski 1957; montague 1974; barwise and cooper 1981; van benthem 1984; keenan and stavi 1986; westerstahl 1989; cann 1993)。

广义量词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广义量词理论成功地概括了广义量词的语义普遍特征,但它是以非真即假的真值原则为前提,也就是说,一个命题必定是真或是假,无中间值存在。因此,广义量词理论不能表现模糊量化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真或假的特征(张乔1998)。任何带有模糊量词的命题自然会有一定的模糊性。广义量词理论的提出受到在特定语境中解释广义量词这一条件的限制,但在特定语境中模糊量化的真值仍然是模糊的,所以在处理模糊性真值方面,模糊集合理论较为有效。如“不少学生是从上海来的”,到底多少才算“不少”,“学生”和“不少”之间的交集应有多少元素本命题才算真?广义量词理论没有提供处理这种模糊性真值的方法。

4. 认知方面

模糊集是将二值逻辑广义化。典型集论与模糊集论在某些方面相近,均对自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提供表达方式。典型集论以集合中典型与非典型之间的关系形式来说明模糊性,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模糊性。人们根据某元素对典型的相似程度来排列有关词项。比如,当需要定出“大约三十个学生”的语义范畴时,一般要先定出哪一个或哪一些元素是典型成分,然后再根据该典型定出这一集合所能包括的其他元素。如果设“三十”为典型,那么“二十九”,“三十一”等比较靠近“三十”的数字可排列在先。可见,一个非典型离典型越近,它的隶属度程度就越高(rosch 1978; chierchia and mcconnel-ginet 1990)。典型在一个模糊集中起着标准典范的作用,它对语义范畴的制定有很大影响。虽然典型集论和模糊集论相互并不矛盾,但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模糊集论主要用形式语言来表示模糊性,而典型集论则用非数值形式来表现模糊性,前者强调隶属度的连续性,后者则强调典型的代表性。

英国爱丁堡大学williamson(1996)在《模糊性》(vagueness)一书中也是从认知学角度对模糊性进行研究。williamson主张,模糊性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人类对客观世界还缺乏彻底了解的现象。在其著作中,他讨论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即“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粒沙子,如果把它从一堆沙里取走,那么沙堆将不再是“沙堆”了。问题是目前人类还不知道哪一粒沙子这么至关重要。这种观点远远超出模糊性的研究。william son主张的核心是人类知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又不易察觉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元语言中的模糊性是由人类有限的知识造成的。他提倡的理论是唯实主义,认为人类对现实世界概念界限的认识有限。他肯定经典逻辑和经典语义学对模糊性研究是适用的。

williamson指出,不能准确判断某人是否“聪明”,是因为我们不能统一大家的见解,无法断定他是聪明还是不聪明。除此之外,用来给“模糊”下定义的语言也并不精确,当然这属于更高层次的模糊,williamson称之为“元语言”级的模糊。这种元语言的模糊目前还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理论可以处理它,而这种元语言也常被误认为一种精确语言。经典逻辑常被认为对模糊语言行不通,但人们又总想将其用于元语言之中。因此,williamson认为模糊性是一个认识问题,经典逻辑或语义学不能处理模糊性是一种误解。一个命题的真值不能确定,是因为人们无法知道他的真值是真还是假。他认为,认识上的模糊是对自然语言模糊的最好解释,所有非传统方法,包括模糊逻辑都不能很好地处理模糊性。一个词的内涵是人所共知的,但其外延却无一定论。比如,“大约二十”,它的内涵可为“近似二十的一个数字区间”,但到底哪些数组成这个数字区间,即它的外延,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williamson认为经典逻辑要保留,二值原则不能丢弃,这一论点值得商榷。张乔(1998)在《模糊语义学》中曾指出,williamson以人类认识有限为由,肯定二值原则的实用性是不可行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有限会造成模糊性,但模糊性不能用二值原则和经典逻辑来解释和处理。不过,他的认识和知识不完善造成模糊性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只是这并非唯一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语言和思维推理之间的关系,语境不同等都与模糊性有一定关系。

5. 语用方面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burns(1991)着重从语用角度探索人类语言和概念中的模糊性。她考察了连锁推理悖论造成哲学家困惑的原因,评述了一些试图解决问题的理论,就语言性质的有关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语言中固有的模糊性有据可循,其研究对概念问题、语言模糊性和心理现象的关系等问题的探索均有一定启发。

连锁推理悖论的形式之一为:一粒麦子构不成一堆,对于任何一个数字n来说,如果n粒麦子形不成堆的话,那么n+1粒麦子也形不成堆,因此,任意多的麦粒也形不成堆(伍铁平1999)。burns的结论是连锁悖论不是一个不可解释的谬论,它们与经典推理和语义理论的原则不相违。连锁悖论推理假定一系列按其具有某谓词特征的程度所排列的元素,这个系列的一头明确,另一头不明确。在这两端之间的变化是渐变而不是突变。burns认为,连锁悖论的这种假定不成立,因为这种系列会有两种不协调的特点:必须显示的连续性和元素之间必须具有非过渡式的难辨性。如果没有这种非过渡式的难辨性,一个系列不可能一端明确,一端不明确。一般解决这种谬论的方法是宣布它不成立,但这势必要否定归纳步骤,这样也就要否认谓词的模糊性,即否认谓词缺乏确切的适用边界这一观点,但事实证明谓词确有模糊性。williamson认为,人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逻辑谬论不成立:归纳程序对某种系列有效,但这种系列并不存在,或归纳程序对实际存在的,在相关方面显示变异性的系列无效。这两种结论并无多大区别,只是第一个原因似乎更清楚一些,因为它找出了连锁悖论推理的毛病所在(burns 1991)。

williamson还解释说,如果认为词语外延的界限具有难以察觉的渐变性,那么从总体看,每个系列中的某一元素具有某个谓词的特征,而紧接着它的另一个元素却不具备这种特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她认为lewis(1981)的语用观点很有说服力。lewis提出模糊语言和非模糊语言的区别在于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而不是语言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们通常可以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有时表达遇到一些困难,人们也不会在意。burns(1991)认为,这种语用观点比纯粹语义观点更合理。光从语义角度是不能全面解释模糊语言的,语用因素必须考虑。在burns看来,模糊性不能像模糊逻辑所提倡的那样用平均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被解释为语用上的变异性。

burns的这些观点无疑给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由此可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告诉我们模糊词语的精确界限应该怎么划,如果这可以做到的话,那自然语言中的词语界限的模糊现象就会消失。

wallsten和budescu(1990)则研究怎样在具体语境中将表示可能性的词义的模糊性妥善表现出来。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对模糊语义的理解,所采用的方法与模糊集论相似,即用0与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隶属度。他们以其语言调查结果说明,利用隶属度来表示类似toss up(输赢参半),impossible(不大可能)和doubtful(不能确定)这类词语比较有效。他们的实验所得出的支持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方法的数据和结论较有说服力。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可能性词语的解释与语用有关,上下文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某一词语的意义理解。另外,对可能性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研究应在个人这一层次上进行。他们的研究成果为隶属度函数用来解释模糊语义奠定了实践基础。

moxey等人(1993)主要从语用和心理的角度探讨了模糊量词的问题。他们的研究目标是人们如何理解和运用自然语言中的量词。他们做一个实验,调查类似many之类的量词。实验中设有三种语境,测验了十个量词。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某个量词的期望越高,它所得到的值也就越高。因此,人们对词语意义的先前预料在解释这一词语的意义时十分重要。他们的另一个实验是在不同层次上观察人们对模糊量词的语义理解。第一层为句义,第二层为说者意义,表示说话人对某一量词的数值推理,第三层为听者意义,即说者对听者的先前预料的推测。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量词在第二、三层次上得到的值有所不同,且同一量词的值在三个层次上也有所不同。如quite a few,在第二、三层上的值比第一层要低,而not many的值在第二层次上高。可见,自然语言中量词的语义理解与人们对它们的先前预料有关。

以上是20世纪后期国外语言学者就语言的模糊性,尤其是语义的模糊性所作的一些研究的概况。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大家一致同意的观点是语言中存在模糊性,但在研究方法上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各有不同。他们分别从语言、逻辑、认知、语用等不同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使模糊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国语言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其研究成果同样可观。以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为代表作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吴世雄、陈维振2000)。由于模糊语言学的起步较晚,还有不少理论和方法问题有待于解决,但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与参与,这将有利于完善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理论,采取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rwise, j. and r. cooper. 1981. generalized quantifiers and natural languag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4: 159-219.

[2]black, m. 1963. reasoning with loose concepts. dialogue 2: 1-12.

[3]burns, l. c. 1991. vagueness: an investigation into natural languages and the sorites paradox.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4]cann, r. 1993. form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channell, j. 1994. vague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chierchia, g. and s. mcconnell-ginet. 1990. meaning and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cam bridge, ma: the mit press.

[7]hrmann, h. 1982. hidden determinants of understanding. in le ny and w. kintsch, eds. , language and comprehension.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p. 87-106.

[8]keenan, e. l. and j. stavi. 1986. a semantic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determiner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9: 253-326.

[9]lakoff, g. 1973.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 458-508.

[10]lewis, d. 1981. index, context and content. in stig kanger and sven ohman, eds. , philosophy and grammar. boston: d. reidel. pp. 79-101.

[11]mccawley, j. d. 1981. everything that linguists have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ogic but were ashamed to ask.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2]montague, r. 1974.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quantification in ordinary english. in r. h. thomason, ed. , formal philosophy: selected papers of richard montagu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247-70.

[13]mostowski, a. 1957. on a generalization of quantifiers.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44: 12-36.

[14]moxey, l. m. and a. j. sanford. 1993. communicating quantities: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hove, uk. : lawrence erlbaum.

[15]prince, e. f. , j. frader and c. bosk. 1980. 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 aa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in medicine, san antonio, t. x.

[16]rosch, e. 1978. cognition and categorisation.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17]van benthem, j. 1984. questions about quantifiers.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49: 443-66.

[18]wachtel, t. 1980. pragmatic approximations. journal of pragmatics 4: 201-11.

[19]wallsten, t. s. and d. v. budescu. 1990. comment. statistical science 5: 23-6.

[20]westerstahl, d. 1989. quantifiers in formal and natural language. in d. gabbay and f. guenthner, eds. , 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 1-131.

[21]williamson, t. 1996. vagueness. london: routledge.

[22]zadeh, l. 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338-53.

[23]--. 1972. a 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hedges. journal of cybernetics 2: 4-34.

[24]廖东平译,1982,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国外语言学》第2期,22-7页。

[25]吴世雄、陈维振,2000,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76-80页。

模糊语言学范文10

论文关键词:隐喻,文学作品,模糊性语言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语言分析,而语言分析就是要找到描述世界的基本依据和形式——语义的分析。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勒认为,日常言语的词不能用科学的概念所体现的那些尺度去衡量。同科学的概念相比,日常言语中的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因此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我们日常言语用词与生俱来的缺陷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是从这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原初的理论认识的。(鲁苓,2004:155)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美是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用精确的概念描述和把握它文学作品,因为它是模糊的。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使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必须借用模糊或非精确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这是语言模糊性的功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美学的最大范畴接触点就是人们言语中的隐喻——人们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外一些本来无法表达的事物。——这些言语中的隐喻,不但勾起人们通常的联想,还同时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语言异常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中国学术期刊网。这种想象就是一种动态的模糊。同时涉及两个不同领域的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隐喻话语的形象,生动和意犹未尽的联想之美就在于此。(束定芳,2008:175)

“The only clues to her intractable nature lay in the twodeep fissures which ran one on either side of her Roman nose, to end pulling down the corners of her mouth, and in the stony look of the pale-blue eyes.”(Colleen McCullough, 1977:69)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著名家世小说《荆棘鸟》通过恰如其分的外貌勾勒、出神入化的动作描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精彩真实的人物对话等艺术形式为读者塑造了四位形象各异,生动真实的女性人物形象: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冷漠高贵的菲奥娜克利里、善良无助的梅吉克利里和叛逆活跃的朱丝婷奥尼尔。节选的文字是对这四位女性中的一位初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通过生动的隐喻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年事高龄却依旧个性固执逼人的老妇形象:“the stony look”这一模糊性隐喻扩大了其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模糊性的特征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位普通的上了年纪的老妇为何有着一张坚毅如石化的脸庞?石头这一喻体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顽固的语义,作者此处带着情感喻义的外貌描绘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语言暗示:这个人物在小说此后的发展中必然有着异乎常理的行为表现。果不其然,外貌刻板顽固的老妇人正是小说中最为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就是她的嫉妒直接导致了善良女主人公一生的不幸。

“‘Inside that envelope lies the fate of yourlife and your soul. I must lose you to Meggie, butI’ve made sure she doesn’t get you, either.’” (Colleen McCullough, 1977:164) “在那个信封里放着你的命运和灵魂。我肯定把你输给梅吉了,但是我坚信她也得不到你。”(曾胡,1998:174)

生命与灵魂的命运安静地躺于这个信封中,震撼的隐喻喻体赋予了玛丽卡森的遗书——这个毫无生命的东西以恶魔的能量文学作品,诅咒操控着无助善良的女主人公的命运,隐喻的语义写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和模糊性想象延伸,一封平常无奇的遗书又如何能掌控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语言上的隐喻带来的强烈语义上的对比冲突势必让读者心理充满了继续探知小说下文的欲求,这是读者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是小说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

法国作家蒙太因有过一段评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优美的短语和隐喻。它们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萎了,其色彩也由于过分一般的使用而失去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它也无法阻止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对这些优美词语的欣赏,也不会贬损那些第一次赋予这些词语如此美妙用法的古代作者的光辉。”隐喻无疑是人类模糊性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爱》,一部毫无疑问的文学巨著,一幅展现19世纪英国民众普通生活的自然画卷。在这幅瑰丽的画卷中,简爱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就是那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这位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在其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已经结过婚的男人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怎样的?一样的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吗?不!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用一段出色的模糊隐喻式景物描写充分表现出简爱内心作为一名女性的渴望与梦想破灭后自然的痛苦情感反应,她是一个女性啊,又怎会不痛?在面对转瞬即逝的幸福时!

“A Christmas frost had come at midsummer; a whiteDecember storm had whirled over June; ice glazed ripe apples, drifts crushed blowing roses; on hayfield andcornfield a frozen shroud; lane which last night blushed full flowers, today were pathless with untrodden snow; and woods, which twelve hours since waved leafy and fragrant asgroves between tropics, now spread, waste文学作品,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wintry Norway. My hopes were all dead---struck with a subtle doom, such as, one night, fell on all first born land of Egypt. I looked on mycherished wishes, yesterday so blooming and glowing; theystark, chill, livid corpsesthat could never revive.” “圣诞节的严寒在仲夏来临;十二月的白色暴风雪在六月里飞旋;冰给成熟的苹果上了光,积雪压坏了怒放的玫瑰,干草地和小麦田上蒙上了一张冰冻的尸布,昨夜还开满红花的小径,今天已盖上未经踩踏的白雪,看不出哪儿是路了;十二个小时以前,树林还像热带丛林般绿叶婆娑,芳香扑鼻,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一夜之间降落在埃及地所有头生子身上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命运袭击了我,我看看自己所抱的希望,昨天它们还在那样地开着花,发着光,现在却躺在那儿,成了直挺挺,冷冰冰文学作品,铅灰色的尸体,再也不会复活过来。”(贾卫国,2000:32)

如此出色的笔绘,读完全段,相信没有读者觉得这只是景物描写,因为描摹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中国学术期刊网。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并不是在描述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另有所指。说话者描述的是与这种情况相似的另一种事态。(束定芳,2008:160) “a frozen shroud”一张冰冻的尸布;“now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一个接连一个的隐喻迎面排呈而来,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不管是形象生动的形状相似,还是心理感受上的冲突对比,在最恰当地保持了本喻体之间的联系即模糊性的同时,给了读者探究和共同感受﹑体味女主人公悲哀心境的最好的文字背景,产生共鸣便不可避免。

德国的洪堡特在关于语义模糊性分析的语义场理论中表明: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持下组成一个语义场……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鲁苓,2004:167)“未经踩踏的白雪”可被看作是冬日万物保暖的被子,也可在作者的笔下文学作品,主人公的心中成为“冰冻的尸布;白茫茫的荒芜”,本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感受者心境的不同而出现了感觉上的冲突对比,但形式上的相似性又保证了本喻体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动成趣,是一个绝妙的隐喻。本段中的另一个隐喻“埃及头生子的命运”,这一喻体所表征的背景文化知识需要读者对西方的圣经文学有所了解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奥妙。总之,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模糊性特征需要读者心灵的领会和想象,同时也需要读者对所涉及的事物的最基本了解,因为语言的美学功能就在于寻找至今尚未发现的联系。

语义学概念中的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文学作品则是人类对周围一切事物感知后通过书面表达出来的最完整的反应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因为人类感知能力,文化环境,理解方式的不同出现了模糊性的语言特征,而这种模糊性的语言特征正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意境美。只有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语义学原理才能真切感受体验这种语言上的美。

[参考文献]

[1]鲁苓.语言言语交往[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科林?麦卡洛.TheThorn Birds [M]. 侯勇,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7.

[4]科林?麦卡洛.荆棘鸟[M]. 曾胡,译. 译林出版社, 1998.

[5]贾卫国.英汉对照描写辞典[Z].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模糊语言学范文11

关键词:礼貌原则 模糊语言 交际策略

一、礼貌原则

礼貌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稀松平常的一种现象,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须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遵守一些会话原则以使谈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

二、模糊语言

如精确性一样,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也是最重要的语言特征,它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之中。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Russel(1923)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Schaff(1960)也指出:“一种语言如果完全没有模糊性,该语言将是枯燥乏味的。”Peirce提出模糊性概念: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种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个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三、从礼貌原则看模糊语言交际功能的言语实现

根据Joanna Channel,模糊语言具有劝说效果,使语言礼貌,可以缓和气氛,也可以自我保护等。Brown和Levinson指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之一是:当说话者要表达一些可能对听话者造成面子威胁或者无礼的信息时,经常会选用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礼貌、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它能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避免或减少语言的刺激性,使语言委婉动听,这也符合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

1.模糊修辞的实现

修辞是最有效地使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产生于语言的模糊性。模糊修辞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交际效果而对模糊语言进行的一切不准确、不清晰、语义含糊的语言处理。模糊修辞学是模糊理论和修辞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是研究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模糊修辞的研究对象是模糊语言,但它只研究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对语言表达效果产生影响的模糊言语。模糊语言所构成的模糊修辞手段呈现无限性、多样性,呈现给读者一个广阔的空间,带来一种模糊性美感效果。

2.模糊语义的实现

英语为其使用者表达礼貌提供了各种模糊语言表达法。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akoff(1972)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个定义太笼统。他们把它定义为:限制模糊词语的模糊程度或使精确词语变模糊的词语。关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从广义的语义特征,将模糊限制语划分为五类: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质量模糊限制语和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陈林华等,1994)。一般说来,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何自然,2000)。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程度变动语包括:sort of,a little,a bit,almost,entirely,really,kind of,more or less,quite,to some extent等等。范围变动语指限制变动范围的模糊语言,包括about,approximately, essentially,in most respects, loosely, strictly,roughly等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也可以分成两种: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直接缓和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所作的直接猜测,或者表示说话人表示他对某事持有的犹豫的态度。它包括I think ,I suppose,I’m afraid,I suspect,probably,as far as I can tell,seem,wonder,hard to say等。间接缓和语不表示说话人本人的推测或犹豫,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从而间接地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的态度。它包括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presumably,someone says that,it is reported that等。

3.从礼貌原则看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尽管模糊语言语用功能很多,但是模糊语言并不是随处可用的。不恰当的使用模糊语言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模糊语言为语言的交流开拓了空间,为人们达到特定交际目的提供了服务。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Channell,J.2000.Vague 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rice,H.P.1975.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Lakoff,G.1972.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5]Leech,G.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6]Russel,B.1923.Vaguenes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84―92.

[7]Schaff,A.1960.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Warszawa.

[8]Yule,G,2000.Pragmatic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1994,(5):47.

[10]陈治安.模糊语言学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何自然.语用学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模糊语言学范文12

[论文摘要]:很多语言学家及语言使用者对于模糊语言的好坏存在着争议,文章从模糊语言的正面意义简要介绍了模糊语言学与模糊语言的六大交际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理论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学理论。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在书面用语中都广为使用。对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作为将模糊集合论运用于语言研究的这门新兴学科,正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L.A. Zadeh是提出模糊集合论的第一人。自从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 Zadeh提出模糊理论以来, 国内外学者从哲学、心理学、语义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70年代开始,模糊理论也引起了国外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施奈尔(Channell 2000)是第一个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模糊中的语言性的。

二、 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

模糊语言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都广泛运用,它主要具备六大基本功能。

1. 使言语客观

模糊语言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使话语模糊,因此很多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在交流中应该尽力避免它的出现。然而,很多情况下,模糊语言恰恰显示出话语的客观性。如,在一个有很多人的屋子中,说话者不能马上准确说出屋里的人数,因此,在句子“There are about fifty persons in the room”中,模糊限制词about的使用间接的告诉听众说话者对于人数是不确定的,可能会多于或少于50人。这样,说话者话语的客观性就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2. 使对话顺利进行

语言学家H.P.Grice认为交际双方都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则,以求实现交际目的,并提出了“合作原则”,它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四大准则。如,A:What time did they go to work? B: Sometime this morning.在上面的对话中,B 不知道A所问的上班的具体时间,但又不想以 “I don’t know” 来结束对话,因此使用了模糊限制词sometime。B 虽然违背了四大准则中的“数量准则”,却恪守了“质量准则”,达到了合作需要,使得两人的对话得以继续进行。

3. 故意隐藏信息

模糊语言的故意隐藏信息功能较广泛的应用于政治和外交场合,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政治家往往会用模糊语言来隐藏不可透露的国家机密或重要信息。当然在日常交流中,这一功能得以较多应用。如女人大都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但当有人问及这个问题而又不好意思愤而结束对话时可以模糊的说“I am over twenty”。21-29岁都是20多岁,一个“over”成功的隐藏了自己的不愿透露给别人的隐私。

4. 缓和语气,使话语更加委婉礼貌

Brown 和 Levinson于1978年在《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一文中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的提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交际中喜欢用模糊词语来间接表达会话意图”。隶属于“礼貌原则”的准则有六条,分别是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有些言语行为在本质上和对方的面子相悖,即所谓“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要给对方留有面子,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就要使用礼貌语言。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对方的面子收到威胁时,尽可能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削弱对他人的批评,缓和紧张的气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时,可以礼貌的提出一些建议,来维护学生的面子,不至于使之感到尴尬。“I am afraid you should shorten your composition”中的 I am afraid 和should 这些模糊语的运用都使教师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使学生接受,也不会使学生觉得难堪。

5. 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在言语交际中,由于受话题、语言环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把话说的太死、太绝,说话人往往运用模糊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比如,两个朋友分手时,一方可以说“有空来我家玩。”但是至于什么时间来,倒不必明确说出,这样既显得有礼貌,又给对方以自由的余地。

6.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正是成功运用模糊语言的典型例子。莎翁曾经将这句话直写为 Well, it’s hard, you know. I can’t figure out if I should kill myself or not. 两句话一比较,很明显,这种直白的表达法远远逊色于经典的模糊表达法。再如,曹雪芹曾有如下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百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寥寥几个模糊的词语就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敏感、美丽、虚弱的林黛玉形象。

总之,交际者应当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模糊语言,合理正确的运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交际成功顺利的完成,在特定的环境中还可以起到极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hannell, J. 2000. Vague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Brown, P. and Levinson, S.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庞建荣. 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政治文本的语例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