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

时间:2022-03-25 10:09:50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对少年儿童的勉励,也是对数学的赞美。它的好玩并不限于“数学游戏”活动,而在于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我认为数学的学习,不在于教,而在于“做”和“悟”。“分扣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

本课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体验到按不同标准分同一堆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是一样的,体现“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体验分类过程,积累分类经验,感悟分类思想。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思考、表达,提高实践能力。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任务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就从学生的身上出发,有预设地先请两名学生上台,让全班同学观察,说一说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生:有无戴眼镜、头发长与短、个子高与矮……然后再呈现两幅喜羊羊的图片(预设不同),让学生进行观察,有什么不同?生:头上戴与不戴花、脚上穿与不穿鞋、衣服上扣子不同……这时,我就从扣子不同引入主题,出示一些扣子,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通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动手操作,亲历分类过程

课前,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设计了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议一议、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中,明确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可能不同。第二次分类,积累经验。本次分类主要是在第一次分类结果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继续分吗?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分一分,再与同桌、小组交流,最后各组汇报交流成果,进行全班展示、交流。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体验到按不同的标准分同一堆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是一样的。学生经历再分类的过程中,总结分类方法,积累分类经验,感悟分类思想。

(三)应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分类方法,积累分类经验后,及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运用、内化,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环节主要任务是“想一想2”,为了避免重复前面的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更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我要求学生按不同的标准分扣子,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经历猜想。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激活学生“从头到尾”思考,激活学生积累的经验,进行猜想,一直分下去,结果会不会一样?二是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激发学生验证猜想的欲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讨论、交流。通过对分类的过程和结果的比较,让学生体验按不同标准分同一堆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是一样的。总之,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如何进行分类”,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使学生逐步总结分类方法、积累分类经验、感悟分类思想。

(四)拓展延伸,回顾总结评价

本环节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拓展延伸。通过呈现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总结评价。通过让学生回顾分类的过程,再次呈现分类方法,分享分类经验,感悟分类思想,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再次激活学生的分类经历,再现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助于自我分析能力和反思意识。

三、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子“数学好玩”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学、在“玩”中学。在分类活动、探究发现、积累经验,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我创设三个情境(观察同学的外貌、比较喜羊羊图片、分扣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学,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设计了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议一议、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中,明确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可能不同。第二次分类,积累经验。让学生经历再分类的过程中,总结分类的方法,积累分类的经验,感悟分类思想,体现了“从头到尾”思考的过程。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体验式教学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在总结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瑞士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

库伯提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他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

二、体验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习者外语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具体体验过程中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主动应用到语言实践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总结和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体验式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技能的高低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换成语言技能或应用能力,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是转换知识和综合应用语言技能的机会与情景,是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实践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语言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的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的因素

1. 体验式教学强调感受和体验,感受和体验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首要因素

有调查认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了“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体验和感受中才能内化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停留在主观感受上,也就是学习者只能想象知识的应用领域、而无从感受和体验、接触具体的情景和状态,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语境,去完成专项任务,这就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他们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实践和切身体会交流之中,感受语言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由此学习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全方位的,活性强,印象深,使学习者即时理解和及时体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学习者主要依赖机械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体验式教学强调分享,分享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个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范围狭小的,学习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它强调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动、学习者之间的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某个个体的事情,学习效率不仅仅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学习者产生重要影响。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可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不断反省、升华,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强调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必要因素

学习者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这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反思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地领会和掌握,而是简单的记忆,因此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总结与反思可使学习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形成经验,而有的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经过不断内化、调节才能够形成。总之,总结与反思使学习者学会向内学习,向内发掘潜能,发现影响语言习得的盲点、障碍,并及时予以修正,使学生的语言认知螺旋上升、不断深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4.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实践与应用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核心要素

将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效的联系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和应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韦斯特曾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 脱离语言实践的外语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情景、环境和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笔者曾用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我院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时段:2学时;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教学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为:导入复习→下达任务→成立小组→小组考察装配线→小组交流活动→各组选派代表介绍工艺流程→教师评价及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出积极、踊跃、主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参与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灵活地把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纯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吸收方对信息,进行选择,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唤起他们“我要学”、“我要参与”、“我要表现”的欲望,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机会。另外,在语言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多的是学生获取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这种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对学习者的观念、意识、态度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5.体验式教学强调情景化学习,情境化体验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因素

学习过程处于各种模拟情境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所学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与情景语境紧密联系。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习得不能过分依赖书本,也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只有在恰当的情景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规则,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并通过设置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把相关专业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中,又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进行语言的习练,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场所,英语教学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实训室、车间等场所,真实的情景语境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产生一种真实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言习得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的效果比单纯的听、读好得多。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成效是一可变函数,在智力认识活动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变量取决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见情境化体验对外语教学的举足轻重。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成效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能刺激学生主动建构,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有利于诱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因,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入,认知的升华,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和实效性。总之,体验式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发展。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验式英语教学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穿插进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使他们有机统一于外语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外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施良方.试论北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J].教学研究,1993(1)

[7]刘润清译外语教学与学习一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4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计划内实验项目是根据电工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所必须完成的实验项目,其目的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如在学习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支路电流法的理论知识之后,必须及时完成叠加原理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实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计划内实验项目就是原课程实验部分,以电工技术实验课程为例,计划实验项目如下:

(1)认识实验的目标是了解实验室电源配置、熟悉各类测量仪表的使用、掌握交直流电源使用的常识。

(2)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验证目标是掌握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测量、加深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异同点、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正确使用直流电压表及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电压。

(3)叠加原理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目标是掌握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确定、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加深叠加定理和齐次性的认识、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直流档测量直流电流。

选做实验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实验室实行自由开放。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班级、实验进度以及个人的爱好开设了选做实验项目,并计入课程考核总成绩。开设选做实验项目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钻研能力。

创新型实验项目

创新型实验项目是指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未涉及的知识,主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要求对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包括仪器的创新、实验原理的迁移和创新、设计新的电路等。为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学院拟建设专业的创新实验室,专门开设了创新型实验项目,设立了专科生创新基金,每年提供一定的创新研究经费,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自行选定课题,申请项目和研究经费,同时寻求指导教师帮助,从事创新科研项目。

综合实验项目

综合实验项目是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特色项目,将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重构,避免内容重复,再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执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以及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实验项目由教师给定实验项目或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整体项目的方案确定、规划、设计、实施。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指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技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考核的组成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传统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定终身的课程评价方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和能力目标评价,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获得阶段性成果的方式,让学生取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以及所具有的相应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和水平,突出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特点。

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要检验学生的实验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客观评价,达到全面、客观检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成绩由计划内实验成绩、选做实验成绩、创新实验成绩和综合实验成绩四部分组成。

(1)计划内实验成绩是根据学生的实验平时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评定,占总成绩的50%。

(2)自选实验成绩是根据自选实验的完成情况和自选实验项目的数量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0%。

(3)创新型实验成绩是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项目的水平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10%。

(4)综合性实验成绩是根据学生综合实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情况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科技创新和各种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对在参加创新项目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允许不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免试课程的实验总成绩评定为优秀。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的考核指标难以量化,一直是实验教学过程的难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的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与教学实验内容相适应,能综合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一套考核方法。具体的考核方式如下:

(1)计划内实验项目的考核。计划内实验项目采用分段式、多元化考核形式与方法,计划内实验项目的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50%,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分别占10%、15%、5%和20%。

(2)自选实验项目的考核。自选实验项目是学生在校园网上自主选择的实验项目,业余时间在自由开发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在网上预约实验考核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在实验课程结课后的一周内完成自选实验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自选实验项目的操作考核、实验报告的撰写,其中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的撰写占总成绩的10%。

(3)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考核。由于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复杂性较高,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参考部分,占总成绩的20%,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项目选题的全面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以及实验作品的完成情况、学生的答辩情况等,最终以创新型实验项目的研究报告作为考核依据,给出成绩。此部分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各院校可根据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酌情考虑。

(4)综合实验项目的考核。综合性实验项目可以作为本程的最终考核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单独设置综合实验设计学分,其考核内容根据学生综合实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情况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考核量化标准如表1所示。

取得的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能力等进行了量化考核,在实验室自由开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班型、专业以及学生个人的爱好,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期末考试采取多人一组的实验项目,增强了学生实验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增强了学生实验成绩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使各实验考核成绩都对该门课程的总成绩直接产生了影响。实验总成绩一改以往平时+期中+期末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严格地杜绝了应试教育中“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不良现象。

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一、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一)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一个明确的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任务就是将所学知识点逐个包含在所设置的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思考问题,通过用脑、动手达到知行统一,循序渐进地掌握和理解课程知识,同时也掌握了操作技能。“好”的任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融和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任务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和要求来设置,也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提出,这样设置的任务会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电子商务基础》的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典型的实验。以B2B实验为例,实验要求三个不同的企业角色(采购商、供应商、物流商)在网络环境中互相协作,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各自独立进行不同的业务操作,依次完成网上单证的流转,直至完成实验规定的各项业务活动。

    (二)合理分解任务,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让学生单独完成,难度较大,时间也来不及。可以将它分解成一个个较小的任务给学生做。在B2C实验中我们将实验分成了“注册和登录个人银行”“、银行转账”“、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等”几个小任务,学生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很感兴趣。类似于B2B这样的实验,参与角色较多,让一个学生完成实验显然是不适宜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每组3个学生。每个学生担当一个角色,在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老师可以利用PPT或是流程图将本次实验具体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的最终目标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对于关键步骤,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特别提示。由于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他们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老师将任务讲解后,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梳理,对各自任务目标就比较清晰了。

    (三)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完满完成任务虽然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目标,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还必须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完成任务,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来学习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学生要弄清实验的流程,在实验开始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当他们理解了自己的操作任务和业务流程后,可以按组讨论,商量角色之间如何配合协同,随后开始进入交易流程。在B2B实验中各个操作步骤是环环相扣的,一旦有哪一个角色未实施操作或操作失误,其他双方就无法继续进行。例如,倘若供应商不能及时生成配送单并作配送处理,物流商端就不会出现入库单,也就无法完成入库操作,这样,供应商的商品就进不了物流商的仓库,随后的操作无法进行。学生除了弄清各自各业务流程外还要理顺相互之间各项操作的顺序和逻辑关系,只有这样,各项业务操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老师可以作指点和引导,一旦学生在某一步骤发生错误,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出错原因,并指导学生设法纠正错误,以便实验正常进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与沟通,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直至完成整个实验。

    (四)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实验,实验的效果究竟怎样呢?在任务驱动法中很重视学习效果的评价,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B2B实验是十分完整和严谨的,只有当物流商端的“应收款”栏目中呈现“已结算,已收款”时实验才算完成,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物流商端已经对采购商完成送货任务。实验中跳过任何一个环节是达不到这一步的。实验怎样才算是完成得好呢?可以从三个角色的实验数据中得到结论。采购商采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理;供应商是否及时向物流商配送货物,使得物流商仓库内商品数量是充足的;物流商、供应商的应收款是否已经到位等等;这些定量指标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实验的实际效果。当然还应该从各个小组各成员的协作情况以及完成实验的速度来评判实验的效果,通常哪一组学生认真讨论,齐心合作,则完成实验的进度就快,反之,三个角色中只要有一方不能全心投入,实验就不会做得那么顺利。老师应该及时地记载各组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作出点评,学生可以按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老师对本次实验做出总结,表扬优秀,总结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并给各小组打分。学生完成实验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用流程图或者用文字阐述实验的流程和步骤,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心得和体会。对于实验中配合得特别好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能提出新的思路和想法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经验,也可以由老师介绍他们的思维和做法。只要是认真实践、积极思维的学生,老师都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每当完成实验,都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也就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二、“任务驱动法”的积极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内涵上是符合探究教学模式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技能型知识,尤其适用于电子商务基础实践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电子商务基础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后,初步达到以下效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的,这种方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作用,更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来的“一言堂”、“满堂灌”等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主动,这正是素质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在被动的教学状态中,容易感到厌倦,实施任务驱动法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上,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思考,认真地探索,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适当的努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任务驱动法不仅鼓励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独立钻研和思考,更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问题。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一个人单独做难度很大,依靠学生之间紧密的配合和协作,进展会顺利得多。就电子商务B2B综合实验而言,实验由3个角色组成,具体业务都在角色之间进行,如:采购商要成为供应商的特约商户,必须先向供应商申请,获得供应商的批准;供应商必须向物流商申请物流服务,经物流商审核批准后,才能请物流商发送货物;采购商的订单必须经过供应商的受理……这些业务之间逻辑关系严密,只有正确和紧密地合作,实验才能继续进行。当学生在不断地讨论、探究,不断地克服一个个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会感受到,角色之间认真投入,密切协作,完成进度快,实验效果好,反之,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受挫,甚至不能及时完成实验任务。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是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是不断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尊重和鼓励。

    (五)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当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后,在课堂上我挑选几个完成得好和快的小组,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成功的原因,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之后,笔者会进一步总结,对他们的紧密合作和认真探索进行表扬和鼓励,然后,其他学生也可进行提问或质疑,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是学生最活跃也最体现学习成效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大家豁然开朗。当然,有时为了一些问题也会有些争论,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使争论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最后,由教师总结,着重指出成功的经验和在实验中有待改进的方面。通过分析与评价,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指出了一些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物理探究性学习;设计实验;基本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87-02

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即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作为物理教师,教师的教不仅应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强调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他们亲身经历从问题的提出一直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在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的同时,不断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把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浮力概念之前,学生己从小学科学课本、生活经验及相关媒体中形成了“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观念,可能存在“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错误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已有“浮力”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了吗?然后充分利用实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思考、归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浮力,从而掌握浮力概念。这样,学生不但经历了问题的探究过程,明确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许多生活中的、趣味性的、有争议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取材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还是他们感到迷惑的东西,学生会主动去观察、猜想、实验、合作探究,其内容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实践中去。如:在“液体的压强”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在提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应当组织学生先进行假设猜想,学生的猜想是“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容器形状、液体的种类有关,方向都认为是向下的”。接着参照课本,设计实验验证。用微小压强计测定同种液体在容器形状相同但不同深度的压强值,认真记录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原先的猜想是正确的;再用压强计测量相同深度只是容器形状不同的液体的内部压强,观察、记录数据,发现压强的大小无变化,从而否定了猜想;再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同一点各个方向的压强,测定后发现各个方向都有,并且压强值相等。这样,通过探究实验既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又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最后再设计深度相同、容器形状相同的不同液体的实验,通过测定发现,此时压强是不相同的。在完成实验探究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充分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等。恰当利用网络媒体、远程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问题的探究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实验设备、资料信息等。

2.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物理课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阶段,它包括以下两个因素: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或通过搜集资料信息得出的结论,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恰当的探究方案。学生要带着问题和已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预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汇总。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一阶段主要是合作探究,具体内容包括:对实验收集的数据或查找资料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归纳、思考得出结论;针对实验得出的结论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各小组分析讨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个组员的分析结论,小组之间要团结协作,开展好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通过网络信息的帮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等相关信息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关注各小组的探究过程,提醒学生从讨论交流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判断更趋于合理,提高自己实验探究的能力。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6

1 重管理,重建课改新制度

1.1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一系列保障制度。为使课改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实验组织机构,制订了《课程改革方案》。为了把《方案》落到实处,中心校建立和完善了《新课程学习制度》、《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等。此外,中心校还要求各校依据制度,冉修订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在教育教学中认真执行。

1.2 在奖金、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都筹措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为满足课改实验需要,中心校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和配套政策。如设立了课改先进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把通识培训作为新一轮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是否参加通识培训及考核成绩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等。

1.3 加强调研,及时指导。中心校依照各项制度,狠抓新课程实施中的调研与指导。中心校人员经常到分包学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各校新课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导,使新课改在我乡得以顺利有序的实施。

2 重过程,春风化雨勤耕耘

万事开头难,但坚持不懈比开头更难。为使新课改在我乡尽快进入健康有序的快车道,我们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即:具体指导、课堂调研、总结交流。

2.1 具体指导。我们以一中、乡小实验年级为切入点,狠抓具体指导。在中心校校长的领导下,发挥中心校每个成员的优势,分包到一中、乡小实验年级各学科之中。一抓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课改实施能力的调查了解,全面考核、物色新课改骨干教师。经过多次理论培训、上课指导、课后交流与研讨,李瑞静、陈玉燕、范增玉等老师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以此引领其他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抓集体备课。由骨干教师提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定时随机抽查、了解与研讨,以便给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三抓资源的共享。鉴于学校和教师缺乏新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学习资料,为了帮助教师系统地理解新课程,借鉴新课例,中心校多渠道搜集资料、案例,通过新课改专题报告、下发新课改案例、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广大教师对新课改有了明晰的认识,达到了借鉴与吸收的目的。

2.2 课堂调研。我们对新课程的指导与建议应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为确保教学过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我们深入学校、教师,吸收课堂“活水”加以提炼,形成指导性建议。对此,中心校成员经常深入到课改实验的每一个班级,听课调研,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实情,随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难题。

2.3 总结交流。教师是新课程实实在在的推进者,没有一线教师对问题的发现、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新课改就不可能整体有序的推进。因此每学期,我们对实验年级的教师至少召开两次课改实施情况交流会,让教师讲困惑、谈体会、谈经验,人人发表看法,个个参与交流。我们分层次举行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改论坛,论新课改与课堂教学、新课改与教学管理,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交流、总结,相互借鉴与吸收,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3 常培训,提升实力壮群体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败。基于此,我们坚持“乡校结合,研训一体”和“边实验,边探索,边培训”的原则,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研训活动。

3.1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①进行宏观通识培训。秋期,中心校召开了新课改实验动员会、新课改专题学习会,利用课改学习日,以校为单位组织了通识培训。中心校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并对教师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了理论考试。③微观针对性培训。小学以乡为单位,初中以校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牵头,分别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具体解决各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对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③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开展“备、讲、说、评、论”为主线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心校组织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程论坛,举行了实验教材示范研讨课、优质课竞赛及说课比赛活动。

3.2 注意改进培训形式、方法和内容。不论是中心校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培训方法上采取中心校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人探究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培训中,让教师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集中交流。

3.3 注重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一人培训一人受益的弊端,对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目标,规定任务,完成任务方可报销培训费、车票和伙食补助。即让他们回来后搞好乡级、校级培训,登台汇报新理念,示范讲课传授新经验,使外出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乡、校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有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分析、有

实施课改的新思路。同时,中心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力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要我改”为“我要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4 重探索,建构教研新体系

课程改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索的实践过程。这对当前颇为流行的灌输式教研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因此,我们着眼于“三变”,逐步建立民主和谐的主体参与式教研体系。

4.1 变表演为探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其着力点在于探索,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探索却成了一种一厢情愿的表演,教研课演变成了表演课。教师只有听和看的权利,少有参与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我们从新理念出发,还教研以本来的面目。我乡举办的研讨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交流,达到以研讨课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4.2 变指导为服务。我们的职责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可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常常把个人的思想观点强加给教师,不经意中削弱了教师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善于有效利用《课堂评价标准》,常常对照《课堂评价标准》严格要求教师,逐条评价课堂教学。殊不知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没有“特级”的潇洒,更没有“专家”的脱俗,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评价形形色

色的课堂教学。要使新课程真正在现实中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求全责备、面面俱到的评价标准。也许这一堂课只有一个闪光点、只有一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但只要是符合新课程思想的、只要有创新的东西,就应得到肯定和赞赏,使教师感到欣慰、得到满足,以保护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强化服务意识。我们的目的是服务课改、服务教师,引领教师逐步成长,逐步走向新课程。

4.3 变观众为主角。课程变了,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的角色也应随着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活动中的观众,而是活动的主角之一。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要求教师明确研究的主题、熟悉教材内容、组织参与式讨论,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让每位教师都有述说自己感受的机会。

5 重验收,总结反思促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尽善尽美,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领导、教师、学生所改变的点滴就是良好的成绩。为了了解课改实施情况,我们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分阶段开展了一系列检查、验收、评估、总结活动。首先,对校本培训、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考核。然后,以“三优”、“四课”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实验年级教师说课、讲课比赛活动.又进行了新课改优质案例、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心校选取实验优质课在全乡观摩,予以推广,将部分优质教案和优秀论文打印下发各校相互借鉴。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深化,中心校每两个月组织一次阶段性检查和验收,重点查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程开况,查教师对学生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优秀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在全乡推广。今年4月,我们在乡小召开了课改实验现场会,会上校长介绍了本校在新课改培训、教研及评价方面的尝试:教导主任介绍了在落实教学常规中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做法:会上对乡小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教师学习笔记进行了展览。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学校在实施新课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反思和交流,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制订措施积极整改。5月,课改评估小组深入学校对各校课改实施情况又进行了详细而认真的检查和评估,评出了一批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7

摘要: 在当代教育新课程理念和标准要求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品质,教师应在教学中应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知识体验创造过程,指导学生体验探索方法等三方面进行教学。

关键词: 体验教学 师生关系 创造过程 探索方法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孩子们玩耍时,趁其不注意,将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放在桌子边角上,孩子们不小心将玻璃杯打碎了;第二次又将杯子放在桌边上,孩子们在玩耍时,就会注意到放在桌上的杯子,将杯子放到安全的地方。从这个实验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切身体验后能够形成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和体会。学生学习知识,形成学习习惯和生活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生经历和实践中获得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方法传授基础知识,学生主动接受,进行知识重新创新和消化吸收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对学校教育中的体验教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创新教育理念,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探索内在规律,形成学习能力和数学品质的过程中,体现思维水平,发挥创造潜能,发展能力水平,实现学生体验数学内容的精彩、探究知识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一目标。我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就进行体验教学谈谈一点看法和体会。

一、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学习氛围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曾经明确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追求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进行知识体验的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转变过去那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是学习活动的配角,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需认真听的传统教育旧模式,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独特个性和品质人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与学生真诚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内心世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发挥学生体验知识内容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班集体和同学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创造学生能够进行合作教学的环境,设计适宜学生集体讨论、进行有效查缺互补、方便分组操作实践等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在交流观点看法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在体验学习活动中所出现的不足和差距,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寻求进行体验知识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体验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注重学生体验创造过程,增强学生体验学习活动的实际效率

创造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学生自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能动表现。它是学校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进行创造体验知识的平台。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上进行知识的感知体验。如在学习路程、密度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实验演示操作和讲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直观的印象。为学生以后进行知识体验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实践层面的实际知识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学习体验活动,向学生提出体验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带有目的性地进行体验,同时要做好活动过程的指导工作,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对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做法和步骤进行实施科学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在学生掌握判定定理的基础上,我提问:“如果有两个三角形,要使它们全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前后联系,从而找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相关条件。

三、指导学生体验探索方法,提高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能力水平

1.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够积极地体验知识,源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对教师讲解的质疑,对同学观点的质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在教学的关键之处设置一些问题和观点,让学生进行质疑活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活动,探寻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

2.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随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典型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或找出辩论形式来找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数学知识的前后内在的联系,提高思维水平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3.做好体验活动的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有效客观公正的总结,能够为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不足,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体验过程要进行及时适宜的总结。在进行总结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让学生对体验活动进行小结,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能对活动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让他们在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培养和提高求异思维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等方面的总结归纳能力。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测量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时,由学生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阐述,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让学生进行总结、体验知识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总结中既复习所学知识,又激发和提高学生体验学习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

《课程标准》把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目标,这给新时代的高中化学教学赋予了新的教育内涵。高中化学教学已经不单单只是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以实验教学的发展愈发注重探究与实践。

一、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准备阶段

高中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课程做了相关要求阐述,倡导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强化其探究意识,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开展成功的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创设引入实验的情境,提出与实验课程相关的实验问题,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探究式化学实验的兴趣。

(一)巧妙创设实验情境,合理提出实验问题

实验情境的创设本质是设置实验背景,目的是通过一个日常可见的案例或者提出一个浅显却能切入实验主题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学习积极性,以此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实验的课程中来,而后对化学现象后的本质的探索研究,最终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学生对燃烧的铁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很多学生在实验材料面前跃跃欲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是什么气体能让铁丝都能燃烧,并且燃烧的如此剧烈呢?此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就是探究式实验课程开展的第一步。

(二)结合教材实际,制定实验方案

结合教材实际就是进行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主体包括学生同样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师。理论基础是探究式实验得以开展的保障。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式实验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就是为了能够在日常实验n程教学中,将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在高中化学理论课程中,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反应规律与原理等重要实验教学。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启发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思路,对实验的原理、步骤形成系统性、结构性的认识。教师也要关注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以阶段性知识为主,设计相关探究实验,强化本阶段的理论知识。

(三)优化实验环境,仪器用品得当

探究式实验讲究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中国人口基数大,学生人数众多,师资与教学资源短缺,实验教学更是很难惠及到每一个学生,仪器用品等硬件设备的优良与数量的齐全是一堂实验课程成功开展的保证。在开展探究式实验之前,教师务必要通过理论教学将仪器与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化学实验主要以药品实验为主,学生的安全正规的实验操作是对其人生安全的保证。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进行阶段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组成成分。为了全面普及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是保证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实验课程的进行阶段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

(一)认清实验理论本质,先观察,后动手

化学探究实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进行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讲明此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实验要点,注意事项等,先让学生以观察为主,弄清实验本质后,再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下一步的具体实验操作。

(二)深入浅出进行实验,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高中化学实验的组成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制备与合成、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实验的基础性教学较强,教师进行深入浅出式的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更能领悟实验课程所要表达的能力教学目标。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实验是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的主要形式,理论与实验教学结合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三)实验合作进行,提高效率

强调分组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与组员进行交流合作,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试验任务,让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实验误差降到最低。合作交流不仅仅是将实验任务分摊到团队来完成那么简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的同时进行的知识交流、思维交流能够最大范围的将学生个体之间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更是有效的一种资源整合。探究式实验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总结交流阶段

一个成功的探究实验的完成,不仅只是引导学生完成一堂实验课那么简单。课堂实验只是探究实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进行课后的总结与交流。总结与交流可以使分散的探究知识变得条理化、系统化。

(一)把握探究实验内容总结,将知识化零为整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过程。探究性实验的实质,就是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后上升为理论高度。学生更深度的理解化学概念、化学解析式、化学方法等教材内容,并将实验总结的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这种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多种交流总结形式相结合,深度挖掘实验知识

就开展的实验总结形式而言,同样是可以多种角度、多主体进行交流。比如在探究式实验后,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向学生提出实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自主讨论后得出结果,也可以让学生与第三方教学设备互动,比如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丰富课后知识。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实验探究式教学构建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建立顺畅地交流、讨论和沟通的环境,其教学实验过程需要确立学习目标,组织学生主动观察化学现象,记录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结果,比较各自统计的数值和得出的结论,最后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再次思考,使探究式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袁生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探究例析[J].江西教育,2011(18).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式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体验式学习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用明显,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学习方式。如何能有效地开展体验式学习,成为许多教师翘首以待解决的问题[1]。

1、体验式学习含义

体验式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具有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就已经对“体验式学习”开展了研究,但由于认识角度有不同“体验式学习”概念含义不尽相同,人们多从自己的研究角度界定“体验式学习”这一概念。在参照诸多先知们的观点后,笔者进一步总结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一调个体体验对学习的意义,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因此,我们可以将体验式学习理解为在“经历”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性的经验,并在对经验与体验进行反思中获得成长性发展的一种学习方法。

2、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2.1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属性,是指学习主体必须真实地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这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体验必须是直接的,它不需要任何中介,体验必然是自我的,他人不可能替代。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作为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因素亲身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亲身经历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从而感悟知识的真谛。体验式教学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求他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活动中,通过个性在行为和情感上的经历,获得发展。如果没有个体亲自的参与,个体就不能产生任何相关体验,更谈不上学习目标的实现。而且.,亲历性并不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至始至终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环节都要独自完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尽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充分互动、沟通、帮助、讨论的机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未知的过程,让学生去亲身经历,重演知识发现的过程,从而在亲身经历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并有快乐的体验[2]。

2.2情境性

体验式学习的情境性体现在学生的体验过程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上完成的,要想体验需要有其存在的基础即情境。在教学中只有创设丰富的情境如:生活场景的再现,知识探索经历,学生追求知识渴望以及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丰富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的进行学习,达到产生领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的目的。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现场化,让学生再现生活,再现历史,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要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营造一种急于进取,勇于发现的氛围,鼓励学生去勇于创新:要给学生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间成为学习的伙伴,彼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情境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获得心智的发展。

2.3实践性

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工具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沙唔中发展。学生的实践作为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体验和实践不可分,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同样就是个体体验的过程。数学学习体验活动有明确目标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的体验,认识和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内容,而日用新学习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去完成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构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时个体的体验过程,从而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3、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的探究

3.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前苏联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要使数学知识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我们应当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数学中的知识都可以应用在生活中。

3.2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合作能力。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一比学生在充分地动手操作,积极地自主探索和大胆地合作交流中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究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3数学交流―实现体验与合作的整合

教学中学生之问经历充分的互动与交流能有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增强学生间团结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一导学生在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要引导学生分亨彼此的经验和思想结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4、结论

总之,如果将这种教学方法加以推广,引导更多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实施体验式学习,就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0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与化工原理课程相配套的一个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章从理论学习、实验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等4个方面 总结 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化工原理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设计 计算 等知识ti.-i,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经验公式的运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化工原理课程的相应教学内容后所安排的教学环节,不仅与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紧密相连,还要运用计算机编程.autoc ad机械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及操作控制、化_l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制图等先修课程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阴。该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系统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 文献 资料利用能力,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二(.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塑造学生良好的设计理念。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掌握厂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比如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专业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等,因此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_l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总结,更是对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本文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总结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 加深学生对“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的理解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课堂实验、课后练习、练习辅导等方面增强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任务较繁重,学生自觉完成课程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单元操作的设计,愁一个设计任务一般均涉及物料衡算、热.衡算、相平衡关系、传热传质速率关系等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经历流程设计到!几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因此学生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全而理解和应用“三传理论”,并选用合适的单元操作过程。过程必然影响结果,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有效地督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消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的培养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习化工原理课程时,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和参观等教学手段,学生熟悉了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但大部分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时,有针对性地选用部分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单元操作,给学生下达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所确定的主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设计_l作。如,为加强学生对干燥单元操作的理解,可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离心喷雾干燥塔或设计气流干燥器。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涵盖一个完整的工段,为此学生需完成不同艺的方一案选择、设备选型论证、工艺计算,并根据计算与生产经验进行主体设备结构设计,然后确定设备总体尺寸、管口尺寸与方位,还要求进行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最后绘制主体设备图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过程训练效果表明,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设置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使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重要一环。每一个设计任务均涉及相应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并经历流程设计到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由于安排课程设计中只有任务而没有参数和条件限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设计线路,设定和收集操作参数,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

经济 效益是判断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设备建设费和使用操作费是其中的关键,而设备费和操作费的综合考虑也是贯穿于化原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精馏操作是化_工生产中常用的单元操作,其中物料的回流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参数c合理的物料回流比应使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之和最低在该单元操作中,操作费用主要取决干再沸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消耗量,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设备折旧费主要取决于精馏塔中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投资费,一般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降低。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的关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式应用和数据运算能力,同时学会了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体会到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4培养创新能力

在完成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有余力,且对化工原理问题确有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小组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即结合科研任务的需要设计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有效地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工艺设计 计算 之后、整理设计说明书之前,要求全体课题组进行交流和 总结 ,即每个设计课题组里选派1-2名学生代表,将本组设计情况在交流会_[向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求主讲人用图表、数据、结论等工程术语表达自己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着重讲解自己设计的特点,对设计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突出自己的创造性。交流过程中,指导老师也主动指点设计要领,并对进行设计进行合理评价。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的收获不仅局限于自己所做的课题,对其它设计课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1

所谓反思,是针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全方位、多层次即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和思考。学习中的反思正如生物消化食物一样,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由经历带来的体验就会消退,从而失去从经历上升到经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象上升到抽象的机会。而善于反思的人,能及时地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反之不善于反思的人,经历虽多却缺少经验。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必须使学生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呢?

一、在实践过程中初步激起学生的反思意识

1、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通过类比、迁移来体验反思的优势。在提出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的探究方法。

2、利用练习中的“错误”引出反思,练习反思。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每天都有一定量的应用练习,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也最多。

3、设平台、抓榜样、结对子,努力寻找反思方法。大部分学生反思意识淡薄,即使有些学生体会到了反思的益处,想要“反思”,但苦于不会反思,不知反思的方法。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个班里多多少少不乏个别已有反思意识的学生,我们可以将这些学生竖为榜样,发扬他们的一些有效地反思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自习课、纠错课等等各个平台、各个机会,让这些“金子”大放光彩,让他们把自己的好办法展示给其他同学们。

合作学习已经是现代学生一个主要的学习方式了,如何更好地合作学习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有一次开展“根据主题图提供的条件提问题”比赛,结果是第三组在规定时间内提的问题又好又多。我便让第三组同学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他们组提的又好又多呢?通过交流大家一致总结出“合作要团结,同时还要有分工”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中间正是因为有了反思,反思失败的原因,反思别人成功的原因,下一次才可能成功。第二次合作,学生们不用我提醒便自觉地分工,谁收集问题、谁记录、谁汇报、谁检查等等,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默契,效率也越来越高。

通过交流,同学们还收获了一些很有用的办法,例如把结果填充到问题里去的“验证法”,把结果大声念一念的“朗诵法”,也可以是“自问法”:“这类题我上次做对了吗?”“这类题我上次错在哪儿?为什么错?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错?”等等。

面对复杂的情境题时,还可以结对子互相进行“反思三问”:第一问是“你这个结论对吗?”激发结对子同学反思结论的合理性;第二问是“这是最好的方法吗?”一起反思、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追求方法多样化最优化;第三问是互问“你刚才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回顾得出结论的过程,分析方法,从中总结经验。经过结对子“反思三问”的训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反思自己结论和别人结论的意识很快增强。

通过设平台、树榜样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展示、分享、交流了很多反思方法,活动过后自主选择了各自觉得有用的反思方法。这些都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反思的兴趣,增强了总结反思方法的意识。

二、教师要发挥好其自身角色的作用

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传,反思的人不能只是学生,家长、教师也可以参与反思,以身作则。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好其自身角色的作用。

(一)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反思的前提。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反思中畅所欲言,回顾自己的思考及学习过程,真实反馈、表露自己的思维情况。

(二)面向全体与因人而异相结合

在学习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交流反思结果。交流时,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即在一段时间(几天或一周,因多数的反思交流时间很短,如课题出示后反思交流等)把反思交流的机会均给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因人而异,即不同的学习内容,反思的程度也有难易之别,容易的让给中等或学困生交流,较难的留给优等生交流。通过反思交流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思能力,同时提高反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开讨论交流会

流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2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来丰富、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1]。可以看出,与以往将学习看作是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建构性学习,即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已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并借助其他人(如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和意义的过程。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建构性学习的核心观念。基于这样的观念,“先前经验”、“问题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进行建构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四大关键要素。其中,先前经验是建构性学习的基础,问题情境是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起点或基点,协作会话是学生建构性学习的具体途径,意义建构的完成则是建构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建构性学习的视角下,教学不再被认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的知识的“授—受”的单向关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学生建构活动组织者与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下,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过程。那么,教师要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呢?我们认为,教师要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首先要知道学生是如何进行建构性学习的。

二、建构性学习过程

可以这样说,建构性学习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究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与阐释,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那么,建构性学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总的来说,建构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建构性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与假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经验、知识,既不是外在客体信息的简单复制,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展现,而是由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2]。但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需要满足三个外部条件:(1)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2)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3)学习共同体。由此,我们将建构性学习过程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以先前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二是学生以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为基点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三是学生以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多向交流为途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1.建构性学习是学生以先前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先前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重要基础与内部条件。在建构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先前经验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与重组,并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或通过同化外部世界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这里所说的先前经验不只是包含过去所学的书本知识,也包括非书本知识;不仅有知识经验,也有日常生活经验。先前经验的各种成分共同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正是各种层面上的先前经验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与有效整合,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与深层理解。

2.建构性学习是学生以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为基点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语言符号(如名词术语等),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可见,学生要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的,一方面,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另一方面,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解读过程和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同一过程。那么,是否任何包含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都能为学生建构其意义提供相应的基点呢?当然不是。除了需要包含相应的新知识之外,能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基点的问题情境还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问题情境要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情境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应注意保持在“最近发展区”之内;二是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即,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的作用。

3.建构性学习是学生以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多向交流为途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所谓学习共同体(或称为‘学习社群’)即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3]。由于每个个体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学生个体的认识不进入学习共同体的交往、交流、合作过程,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完整认识就根本无法建构出来。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下,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其个体独立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由于学习共同体本身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一个集体,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交流与影响并不是单向或者双向的,而是相互交叉的,所以是多向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了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我们说学习共同体的多向交流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途径。

三、基于建构性学习过程的教学实践框架

依据学生建构性学习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不可缺少的三大部分:(1)帮助学生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2)为学生建构新知识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3)给学生提供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充分交流与协作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大部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顺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从整体上将这三部分内容整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1.帮助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

与“建构性学习是学生以先前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而不应该事先假设学生能够通过符号逻辑自然、抽象地获得知识。奥苏贝尔所言即是:“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仅包括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还包括学生从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而且后者比前者对学生知识建构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常属于课前准备阶段,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是不同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已具备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等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这些方式主要有课前“热身”练习、直接复习原有的知识、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课前生活调查等等。

2.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从“建构性学习是学生以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为基点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的基本观点出发,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课堂教学的基点不是别的,而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并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也即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为基础,为学生完成学习行为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人际方面的支持。这种情境应是具有思考价值的和启发性的情境,它作为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点或起点,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起着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或者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着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的责任。此外,恰当的问题情境还能在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那么,怎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建构性学习呢?我们认为,要促进学生的建构性学习,问题情境应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要具有思考价值,情境中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应注意保持在“最近发展区”之内,即情境中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的;二是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这既要求问题情境应具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的作用,又要求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例如,有物理教师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将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出现怎样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分析并解决问题,对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教师通过故事型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成为主要的问题解决者。

3.给学生提供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充分交流与协作的机会

作为学生建构性学习的途径,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交流与协作的充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完整程度。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判断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交流与协作的充分程度呢?有研究者提出,“高水平的沟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有相当多的沟通是围绕学习者对某个主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的;(2)随着交流的进行能自然地达成共识;(3)对话始终能以参与者的想法为基础,最终能促进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的共同理解”[5],这就为我们判断学生是否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供了依据。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所组成的集体,在建构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共同体同时作用于知识客体,并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协作,从而促进相互的知识建构。这样的交流与合作被大多数教师理解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事实上,协作与交流含义是较为丰富的,它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涵义:(1)从对象上来说,它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也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2)从范围上来说,它既可以是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个体与小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还可以是学生个体与全班的协作与交流;(3)从协作与交流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各交流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应具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平等机会。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与交流时,经常会无意识地剥夺学生自主的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一位科学教师在执教《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究》时,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6]节选。

……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每个小组都来探究一下。酒精灯的使用规范我们已经学过,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师:我先讲一下探究的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测量时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第二,把测量的数据填在空白的表格内(教师展示一下)。第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二维表格(教师展示此表)中标出相应的点。比如,5分钟时测量的温度是30度,那么这个点就画在这儿!(教师示范)。第四,把点连成线,并总结一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水温的升高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第五,把结论填在二维表格下的横线上。好,现在各小组清点实验器材,开始准备实验。注意,请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步骤和要求来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操作实验。教师巡视,发现与刚才要求不一致,不规范的地方就指出来,要求学生改正,学生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

在上面的案例中,从表面上来看,结论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然而,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完全逾越了“指导者”的角色,代替学生完成了探究、讨论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且,学生也没有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与讨论过程,完全成为了实施教师设计机械的操作者和记录者。可以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并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能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好一个“指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有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作。

此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指导小组协作与交流学习时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确保同一小组内的成员应在性别、个性、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而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相当,没有显著的差别;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难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即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简单,应是学生在通过一定努力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任务;三是注意评价和奖励要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依据,这对小组内各成员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孙建伟,张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余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