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8-03 19:54:27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继电保护 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5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就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的好坏与否对于防止故障及扰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安全保障。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主要通过对目前35kv继电保护管理用人制度、继电保护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利用管理学的网络计划技术优化、缩减工作流程环节、集中继电保护技术力量、提高团队作业能力为中心建立继电保护管理调试班组,提出建立继电保护人力资本管理办法,为建立供电企业的继电保护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1继电保护的相关概述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种类很多,但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应属各种类型的短路事故。一旦出现短路故障,就会伴随其产生三大特点。即:电流将急剧增大、电压将急剧下降、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将发生变化。

2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现状

1)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定值工作管理分工情况

继电保护定值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反映故障状态时的整定值,一般情况下该值由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进行整定计算,由经过培训的调试人员进行调试,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审核。但实际上目前各县级供电企业大多没有设立完整的继电保护管理岗位体制,没有监督体系,甚至没有独立的继电保护工作能力,定值计算工作依赖厂家、上级主管部门、凭经验的较多,因此引发的越级跳闸事故较多。

2)继电保护管理用人制度与用人机制问题。从总体上看,县级供电企业不仅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等方面和地市级有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技术队伍和人才素质相差甚远,没有设立继电保护专责,工作人员技能较低,适应性差,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差,并且培训跟不上。

3)无人负责整个继电保护管理过程管理,缺乏整体意识。各部门按照专业职能划分,结果是各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工作,并以达到上级满意为准。各部门都从本部门的实际利益出发,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本位主义和相互推委现象,这些都是不增值的环节,也造成了电网发生事故查找原因不明情况居高不下。

4)组织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作风。为了把继电保护管理各部门、各环节衔接起来,需要许多管理人员作为协调器和监控器。总体上说,县级供电企业没有能力根据上级规定建立完全正常运转的继电保护管理体制,又未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继电保护工作流程不统一,继电保护管理水平低下。

3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体制模式探讨

3.1继电保护管理总目标与组织结构有效结合的措施

1)对供电企业的继电保护管理流程进行认真地考察分析,得出在继电保护管理体系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组织单位岗位,并使得这些岗位成为继电保护管理体制的核心部分,以获得必要的组织影响力及决策影响力,促进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管理总目标的实施。2)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继电保护流程进行分析,考虑非核心继电保护管理岗位一对总目标意义不大的活动和能力,是否应采取互相学习培训的方式培养人才,降低管理成本。3)当县级供电企业出现因人才流失将造成继电保护管理问题,需要制定措施与之相适应时,应尽量避免继电保护管理组织结构剧烈的、过大的变动,而采取一种平稳的、渐进的方式使继电保护人才进行交流,以减少交流过程中继电保护管理效率的损失。

3.2继电保护管理体制设计原则及管理体制结构设计

首先,继电保护管理人员招聘和选拔职能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继电保护工作面广,一般涉及10个以上变电站、3种以上厂家设备类型,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工作内容必须细化到人。继电保护施工管理、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和继电保护监督管理必须打破现有规定的分离制度,建立一个新的核心部门全面、专业负责上述三项继电保护工作,该组织可以称为继电保护班或继电保护科。变电运行人员的继电保护工作培训职能由职工教育部负责,继电保护班协助。继电保护班人员的工作培训由公司委托专业学校或厂家负责。

3.3继电保护人才的招聘与选拔

以下三个部分必须负责到位:一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监督管理,二是电网定值计算管理。三是继电保护定值调试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不出现问题。

1)继电保护监督核心管理人员工作分析,职务是继电保护班副班长。按照分工范围参加工程设计审查,参与继电保护配置、保护方式及装置选型。新建、扩建、技改工程继电保护装置应有生产单位人员介入调试,了解装置的性能、结构和参数,并对装置按规程和标准进行验收。建立、健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制度。要建立继电保护(含图纸、资料、动作统计、运行维护、检验、事故、调试、发生缺陷发生缺陷及消除等)档案。

2)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管理工作分析。及时提供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以及各设备的调度编号和名称;根据调试方案编制并审定启动调度方案和系统运行方式,核查工程启动试运的通信、调度自动化、保护、电能测量、安全自动装置的情况;审查、批准工程启动试运申请和可能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调整方案。

3)继电保护工作培训。变电运行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现场继电保护情况,把继电保护培训组放在继电保护班,该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跟随施工人员及时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有利的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继电保护知识水平。该组人员还可以和职工教育部配合,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继电保护全面培训。

4结语

总之,继电保护工作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就是:安全、效益,即在保证安全基础上的达到电网多供少损,取得电网最佳供电效益为目标。35kV网络变化较大,对保护设备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层层把关,对保护定值的计算提出了更深更紧迫的要求。在电网发展方面,各县级单位形成了35kV系统多三角环网的可靠供电系统。使运行方式变化更灵活,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为安全、经济、可靠供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电网变化复杂程度及计算难度,给继电保护管理工作和计算整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更大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美、加电力考察团.市场化改革更需要加强监管.中国电业,2004, 1:72~75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发电厂;继电保护;动作率;措施

1.前言

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在诸多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运行、稳定运行的技术当中,继电保护技术无疑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服务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生产当中的各个方面,一旦电力系统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无疑是广泛的和巨大的。综合分析世界各国较大的电力系统事故,均表现为电力系统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隔离措施不及时,因为继电保护拒动导致事故“由点至面”地迅速扩大化。我们知道,继电保护具有高度的专业权威性、技术复杂性以及作用重要性,研究如何提高电厂继电保护动作率无疑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2.提高发电厂继电保护动作率的三个原则

2.1思想上重视

继电保护工作必须要得到充分地重视。众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继电保护不但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避免电力系统故障扩大化的有力措施。思想上高度重视继电保护,不仅是发电厂领导必须要带头做好的,更是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做好的,所以,发电厂非常有必要大力巩固现有继电保护管理的成绩,构建完善和健全的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和管理机制,持续推动继电保护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努力提高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率。

2.2专业上强化

由于继电保护具有高度的专业权威性、技术复杂性,所以我们只有持续强化专业基础,能够在专业层面上保证继电保护动作保护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目前的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依然是在维护电力安全的所有技术措施当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存在着一些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重大事故的隐患。阻碍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提高的因素较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继电保护设备本身的质量水平不高,其次是运行部门继保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总体不高。因此,在面对继电保护设备质量水平无法短时间提升的客观事实下,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和教育来提升运行部门继保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是有效提升几点保护动作正确率的重要选择之一,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触线、误整定等问题。

2.3技术上可靠

在信息化时代,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提升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已经成为目前各种相关方案中的最佳选择。在继电保护中,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应该获得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总体来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继电保护管理系统仍然需要进行较大的完善和优化。例如,通过优化操作系统和软件程序,实现定值整定、定值管理、反措执行、缺陷处理、继电保护设备等内容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利用传递监视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控,并能够对故障信息、故障源进行及时反映。在此方面,电厂方面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协助,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继电保护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提高发电厂继电保护动作率的具体建议

3.1提高继电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

电厂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之一。该系统能够对发电厂当中任意一张继电保护图纸当中快速、精准定位某一个元件的位置;文档信息的调用和修改同样非常简单,但是信息修改需要具备一定的权限;系统的搜索功能比较完善,能够进行关键词搜索,还可以利用获得的包含关键词的保护或者元件的搜索结果来进行进一步的关联查询。在该系统当中,电厂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已经了实现了可视化,对于电厂继电保护图纸当中的任何一个需要整定的保护元件,均可以根据系统预设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当然,计算公式和相关的原始数据均能够进行调用和修改(修改需要具有一定的权限)。该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岗位培训、故障诊断和事故演习等功能。主要是因为该管理系统当中有两个关键性的数据库,即继电保护动作逻辑关系数据库与继电保护元件关联关系数据库。在这两个关键性数据库的支持下,系统可以仿真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举例来说,在主接线图上面,我们可以将某一个元件设置为特定的故障状态,利用系统仿真我们可以获得“故障”出现逻辑树上面列出的详细的继电保护动作列表。再如,为了检查故障状态时其他保护的反应,我们可以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图上设置某保护的误动或者是拒动,甚至允许直接将断路器设置为拒动,进而对从主保护至后备保护的分时序的动作情况。

3.2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水平

根据电网结构的变化,必须及时做好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及时调整系统保护定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网。建议编写继电保护整定规程和运行说明,避免发生误整定事故。对于在运行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缺陷和隐患,则建议及时制定反事故措施,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如:失灵不经复合电压闭锁、励磁两套调节器均流等。

3.3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继电保护是安全大检查的重点。针对电网运行的特点,迎峰度夏安令大检查的重点是查系统继电保护整定原则是否符合部颂整定规程。冬季安全大检奁的重点是查防雪灾、防雾闪,防火灾。特别要强调电网的丰要联络线高频保护和母线差动保护的投运率。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做好事故预判,确保安全用电。

3.4构建相关技术监督机制

根据继电保护专业的特点,健全和完善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继电保护设备台帐、运行维护、事故分析、定期校验、缺陷处理、反措执行情况等档案应逐步采用计算机管理。为使继电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正常化、科学化轨道,建立、健全继电保护技术监督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3.5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素质

造就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敬业精神、较高技术水平的继电保护专业队伍,这是现代化大电网运行管理的需要。在技术方面应采用“缺什么补什么,学以致用,立足于现场培训”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办多样化的培训班。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1.1继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够。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各发、供电单位的继电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记录内容不尽相同、记录格式各异、填写也很不规范;另外,几乎所有单位对管理漏洞的发现和处理往往只是做记录,存在的故障消除后也没有再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和研究。更严重的是个别单位甚至对故障不做任何记录,出现管理上的不足后往往只是安排人员解决后就算完事[1]。

1.2对于以往工作的总结提升不够。

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工作时间越长、保护校验次数越多、缺陷处理范围越广,其工作经验就越丰富。由于各单位对继电保护管理重视程度不同,最终造成运行维护效果也很不相同:有的单位出现故障,可能一次就根除,设备及电网安全基础牢固;而有的单位出现同样的故障,可能多次处理还不能完全消除,费时费力又耗材,而且严重影响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有些故障出现时,因为专业班组人员紧张,不能立即消除,再加上对故障又不做相应记录,从而导致小故障因搁浅而变成大损失。因此,必须对故障及漏洞实行微机化管理,借助微机强大的功能,对出现的故障存贮统计、汇总、分类,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寻找设备运行规律,更好地让故障管理应用、服务于运行维护与安全生产。

1.3新形势下继保人员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由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含量高,且发展更新快,因此一定要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便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公司的主变及35千伏及以上线路保护已经全部更新为微机保护装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但由于继保人员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原理和结构不太熟悉,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

2、加强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做好继电保护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工作。

广大继保工作者,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继电保护及安稳装置是整个南方电网安全稳定的第二、三道防线,是保障南方主网架安全运行的基础和关键。需要继续完善继电保护规章制度,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并且在继续完善继电保护规章制度和抓好规章制度的执行下功夫,在制度上消除继电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可能性,确保落实规章制度不走样、不变形,脚踏实地地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在继电保护中,因工作中布置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者工作终结时应恢复而未恢复接线经常导致事故或障碍发生。因此要强调标准化作业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应对各项工作的危险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要抓紧时间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对于继保人员而言,只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措施,将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并在工作中克服习惯性违章的毛病,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确保作业规范化。

南方电网曲靖供电局护所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围绕作军风业规范化、物品管理规范化、环境规范化三个维度开展工作,使规范化建设工作渐入佳境,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以来,保护所按定检作业、验收作业、缺陷处理及临时作业三大类分类开展规范化建设,建立作业流程60个,表单84个,可视化设备操作程序50个,规范化视频及动画6个。通过“规范化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结合、规范化与班组管理体系结合、规范化手册与规范化库结合”三个结合让作业规范化在班组得到有效落实。根据2010年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保护所对评估风险值高的保护定值更改、二次措施单执行、纵联保护联调三项作业制定了专项控制流程,流程中对风险做了明示,对控制措施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纵联保护制作了调试动画,明示风险及措施,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值。在作业项目管理中保护所注重PDCA循环过程管理,对作业表单按设备间隔细化到设备端子号,并以项目管理资料形式收口管理作业资料。按照作业分级分层管控原则,对项目开工报告,三措、施工方案、现场管理记录等汇编成完整项目管理资料140多份,其中验收作业管理资料90多份,涵盖保护、直流、仪表、远动各专业验收表单。在形成规范化管理手册基础上,为让大家更容易执行规范,曲靖局保护所建立了规范化库,同时按照专业工种清单明确了队所、班组管理界面。比如以直流接地缺陷处理流程中用常用的ZJ5操作程序作为支撑,通过图示化的操作程序,使直流接地缺陷处理工作难度大为降低。自规范化以来,保护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派出成长中的员工按照操作程序独立作业100余次,跨专业作业20余次,大大缩小了人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也因有了可视化设备操作程序而变得不难了。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县级继电保护 管理体制

1 引言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网络结构的扩大,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使得系统的运行管理变得复杂化。当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设备检修以及新设备投运时,都会引起保护配置和定值的相应改变。运行管理人员经常要进行大量的查询、整定、计算及填制各类操作报表和整定单,任务非常繁重,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和漏洞,这将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及正常运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生产继电保护装置的厂家众多,各种型号纷繁复杂,给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完全理解带来了困难。所以,新的继电保护管理体制思路的建立就显得迫切。

2 现有继电保护管理体制分析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过去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与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基础数据不完整,不规范,定额标准不统一,不齐全。信息收集手段落后。并且由于管理层次不清,信息渠道不一,同一内容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往往不一致。数据统计、汇总速度慢,而且易出错。收集上来的数据靠人工汇总,工作量大、时间较大。信息保管手段落后,查询检索不便。信息的存储主要靠报表,手段落后,共享性差。数据分析表、决策手段和方法落后。由于数据加工能力的限制对收集上来的数据综合分析得不够,很粗浅,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将来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地预测,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也缺乏科学的依据,多凭经验和粗略推断,难以做出合乎科学和实际的最佳决策。

县级供电企业人事部门所从事的多为行政性事务,是作为后台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调配领导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是继电保护岗位得不到最相应的专业人才,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到不了对应岗位。由于继电保护知识相对来说专业性强,工作要求配合性高,继电保护管理工作关键岗位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了该县继电保护管理的整体素质。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继电保护定值工作管理是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基础部分。但是,县级供电企业没有设立完整的继电保护管理岗位体制,没有监督体系,甚至没有独立的继电保护工作能力,定值计算工作依赖厂家、上级主管部门较多。因此引发的越级跳闸事故较多。继电保护监督工程师的作用极为重要,而且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权,对生产管理有发言权,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从总体上看,县级供电企业不仅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等方面和市级有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技术队伍和人才素质相差甚远。

3 继电保护管理体制设计

县级供电企业受专业人才缺乏限制,根据目前县级供电企业部门职能设置,设计最合理的定值管理流程。在新管理体制下,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集中在继电保护班,减少了部门协调次数,增强了继电保护团队的攻坚能力,有效的提高了专业管理水平,按照继电保护新管理体制对继电保护定值管理流程进行设计。设计时坚持以下原则:工作流程环节尽量少,减少失误率。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工作流程必须适用简短。工作流程环节跨部门次数要少。跨部门的次数越多,则出现问题,责任不好分清,且不能有效的找出问题的症结。新体制的设计把定值管理流程限制在继电保护班和运行管理部门之间,来减少部门数,有效的对责任划分苦难的问题进行了防范。工作流程应保证闭环,并有效监督执行情况,定值调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继电保护工作的结果,实行闭环管理,并有生产技术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实现两次监督,可以直接防止误整定事件的监督。

在新的管理体制中,继电保护班各组成员分工正常情况下是清晰的,在施工工期紧张时,继电保护班班长可以进行交叉工作安排。变电站二次工作求解指派问题就是希望将资源进行最佳分配,以使得每个资源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工作分配的最优解,可以通过匈牙利法来算出。修改指派矩阵中元素,使矩阵中每一行和每一列至少有一个0元素。过程如下,表示指派矩阵:

电力企业进行继电保护知识管理在新体制下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学习平台。在继电保护管理组织即继电保护班中建立大家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建立继电保护知识分享机制。建立继电保护知识储备经验知识专门数据库。

为了县级供电公司的长远发展,企业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果断的决心。在企业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继电保护的知识管理概念。管理体制的提升需要相应的公司文化为背景,提出适合时代公司发展的价值观。需要全体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的员工真正参与,需要经过认知、策略、设计、全面导入、维护评估等阶段才能完成,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方式,它的实现必须基于前面研究的一般管理体制才能更上一层楼,这样将能达到继电保护管理的提升目标。

4 结语

继电保护工作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就是,安全、效益、即在保证安全基础上的达到电网多供少损,取得电网最佳供电效益为目标。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电网电气距离的缩短,越来越多继电保护装置在现场运行。运行管理人员任务非常繁重,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和漏洞,这将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台帐管理不完善,而且在审查试验报告时,由于报告中的一些试验数据只有在标准值范围内及横向、纵向对比未出现明显变化时,方可认为设备稳定。本文对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用人制度,继电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人才引进影响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景远,闫秀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J].继电器,1996.

[2]刘卫森.提升县级电网质量强化电网安全管理[J].农电管理,2004.

[3]王玉玲,金文龙,吴运祥.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技术进步及展望[J].中国能源信息网,2003.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年*月至**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完成了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年至**年*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年*月至**年**月,本着电网规划编制原则、市区概况、市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完成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

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1、**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1、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

2、应用**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

4、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的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

继电保护是电网静静的哨兵,肩负着保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2009年,在繁重的生产任务面前,继保班能够紧紧环绕着以“人本至上,安全工作在基层”的原则。不断优化安全流程,细化安全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着力于培育长效的安全文化,以“安全、健康、快乐”为长期目标,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现场工作和班组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感,谒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一批具有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人才是一线生产班组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继电保护工作具有理论性强、技术含量高、现场工作环境复杂、危险性大、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特点。针对这一工作特点,继保班结合班员工作岗位变动频繁、新人多的实际情况,从抓培训入手,不断提高班组员工的素质,确保班组安全生产。

在变电站新建和综合自动化改造中,验收工作是严格把守工程质量的大门,是电网、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闸口,继电保护二次验收是整体工程验收中的重头戏。最近几年,同行业中已经发生多起由于没有把好验收关而导致的电网或设备事故。为严格把住验收关,继保班制定并不断完善了《继电保护规范化验收文档》;并从安全生产大局出发,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先后编制出了《继电保护公共部分验收规范》、《关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改造及新建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议》等十几个工作规范、建议,确保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在这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电网;二次系统

作者简介:戎俊康(1972-),男,山西五台人,太原供电分公司送变电分公司,工程师。(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30-02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建设的逐步开展与深入,作为“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1]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成为当今电网建设的重点。[2-3]变电站是电网的基本组成元件,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是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应用电子式互感器,采用IEC61850规约通过光纤网络进行智能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信息交互,使用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机及管理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对于电网继电保护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基本概念特征及结构的分析,初步探索了电网继电保护工作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所面临的新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与特征

在国家电网公司所制定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将智能变电站定义为: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7]

1.一次设备智能化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一次设备还没有投入运行,当前采用较多的是由常规一次设备+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一次设备,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变压器等。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电子式互感器及光纤网络,一次设备与保护等二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实现了完全的数字化。

2.二次设备网络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的二次回路概念被极大地弱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之间以及与一次设备的通信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光纤网络,二次设备真正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传统的电缆及连接导线连接方式被数字公共信号网络所取代。这样的变化节省了了大量电缆、连接导体、端子等模拟量电路耗材,人工不可直接接触的数字通讯方式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变电站控制功能的实现得以简化并可以进一步优化。

3.信息交互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数据通讯都基于统一的IEC 61850规约。统一标准方式使得不同的设备厂家可以基于同一标准,不再需要考虑和其它设备的数据通讯问题,简化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修流程,做到了电气设备的即插即用,这使得变电站内的安装维护工作较以前方便很多。

4.运行控制智能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将应用大量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这将使得整个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调度中心的相关操作控制命令将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执行,并具备各类自动校核功能。此外,在线状态检测不仅实时检测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对其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上送至调度中心以便于运行工作的安排。相对于无人值守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不仅简单地接受调度中心的命令,还参与站内设备有关的分析决策。

5.功能应用互动化

如上文所述,智能变电站不仅仅是一个电能变换和输送的中间节点,更是一个独立进行决策分析的智能处理单元,每个智能变电站之间及其和调度中心、管理终端等依据其功能效用进行互动,相互交换数据及决策方案。这无疑将大大地提升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二、智能变电站的逻辑结构

在智能变电站中,其基本的结构不在是常规站的间隔+主控设备这样的方式,其逻辑结构可以划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设备层。[6,7]

1.过程层

过程层主要包括一次设备及其附属的智能组件及智能装置,如: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等。可以看到过程层中不仅包含是一次设备,而且包含各类智能接口、合并单元等设备。过程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量测数据采集、各类设备状态检测及控制命令的下发执行。

2.间隔层

间隔层中包含有各类监控设备和继电保护设备等,这些设备依然次采用依据间隔的配置方式。间隔层实现了对各个间隔内一次设备的控制、监视和保护。间隔层内的设备采用光纤数字通讯方式与设备层以及站控层的设备进行通讯。

3.站控层

站控层由各类人机交互用的设备、数据前置机、服务器以及用于外部其它变电站及调度中心数据连接的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组成,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实现全站的集中控制。

上述的逻辑结构在国家电网公司所制定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采用设备层和系统层予以实现。[7]

三、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多个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已经逐步投入运行,[4]其中既有地区级的110kV、220kV变电站,也有500kV及750 kV的大区变电站;其中既有新建站也有进行技术改造的老站。包含:齐齐哈尔电业局220kV拉东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新建750kV延安智能变电站、220kV青岛午山智能变电站、金华500kV芝堰变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110kV北川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等;这些变电站从功能设计到运行特性,其各项指标都满足了智能变电站的各项功能要求,预示着我国今后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方向。

四、智能变电站投运对于电网继电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其运行维护工作就成为电网运行需要探索的新问题。尤其是对于继电保护工作来讲,将面临完全不同于常规变电站的新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系统不再是常规变电站的模拟量构建的回路,而是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同时大量的智能决策系统将得以应用;这使得继电保护工作将面临新的变化。

1.技术工作内容的变化

一直以来,继电保护工作人员负责其管辖电网内的各个变电站内的二次系统的维护及调试等工作,由于二次回路采用模拟量电路构建,继电保护工作的重心在于对二次回路的维护,如:各类交流回路的断线查找及排除,控制回路故障的排除等等。但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回路被通信网络所替代,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在面对复杂的二次回路,而是要保证处于网络化条件下整个保护系统的可靠工作。这一转变使得原本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保护工作任务、流程、规范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为适应这种变化不仅仅需要设备厂家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更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挖掘设备特点、总结归纳新设备的运行特性,以此为基础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

2.人员专业素养要求的变化

由于二次设备的网络化,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连接及二次设备之间已经基于数字方式进行信息交互,这使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仅仅要熟悉继电保护的原理,还需要掌握IEC61850规约等通信技术。因此,熟悉电气、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由于大学教育中的专业划分,当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对于这部分非传统的保护相关内容并不熟悉,因此需要在工作中结合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各类智能设备的特性,辅之于专门的讲座培训等手段,加速保护工作人员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有可能,各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中也应增强通才教育,弱化电气专业教育内部的专业划分,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变化

在智能电网中,运行控制的智能化也是其一个标志性特征;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保护系统,智能化的决策管理工作也必将开展。如何结合智能变电站特点和要求,设计建设符合继电保护工作要求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也就成为下一阶段继电保护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这不仅需要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更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结合工作需求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这首先需要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转思路,可以清楚地理解智能电网本身的背景意义及相关技术;其次由于新生事物快速发展中原有管理模式中可能会暴露很多问题,保护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困难意识,敢于面对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积极应对;有超前意识是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不能总等新设备投运后再去适应,而是要结合智能电网及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目标提前准备,积极借鉴兄弟单位经验以便尽快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继电保护工作将发生重大变化,变电站内保护系统的网络化、数字化意味着沿用了几十年的二次回路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发挥新的设备及新技术的效能,就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罗明志.智能电网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239-242.

[2]汤乃传.智能变电站[J].科技综述,2010,(3):13-16.

[3]张沛超,高翔.智能变电站[J].智能电网技术及装备专刊,2010,(8):

2-3.

[4]李兴源,魏巍,王渝红,等.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17):12-13.

[5]关杰,白凤香.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251-252.

[6]李梦超,王允平.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8):18-20.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项目驱动 学习情境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改。2010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测试工具使用、元件测试方法、保护装置测试技术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从事继电保护、变电运行与检修等基本岗位群相关工种所必备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以技能水平提高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课程,经教学实践检验,“理论+实验”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技能水平,亟待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项目设置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教学项目,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中创设若干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增强职业能力,提高技能水平,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认清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更好地做到工学结合。

教学项目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整体”的学习规律,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二、培养目标

本课程应使学生熟悉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会万用表、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并能用万用表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用兆欧表测试设备的绝缘电阻;熟悉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功能及使用,会用测试仪对微机保护装置进行测试。为学生毕业后适应电力行业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基础。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德。

三、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的制定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考核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和期末实际操作考核成绩,所占权重分别为20%、40%和40%。其中查形成性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每次提交作业的成绩给出一个总的平均分。本课程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基本都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根据学生实训预习情况、实训过程表现、实训结果和实训报告情况给出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最后,教师准备好平时实训项目的题目,学生随机抽取一个作为期末实操考核内容,考核时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得出操作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教师的现场提问,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给出考核成绩。

四、结语

当前,各职业院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改革,根据岗位需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据此设置教学项目,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变电运行与检修等基本岗位群相关工种所必备的职业技能,使课堂教学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石峰杰,郭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压电器运行与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27-128.

[2]吴娟娟,马雁.基于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综合训练项目开发[J].考试周刊,2015(66):170.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关键词】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

1 继电保护发展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仅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60年代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0年代到80年期间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并广泛采用的时代,葛洲坝500 kV线路上应用的国产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从而结束了500 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90年代初,以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与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高频保护为代表,基于集成电路的微机保护普遍运用于基层设备,为之后继电保护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在此之后的20年中,陆续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产品,更新换代超出了之前所有时代。从原先8位 CPU多用途处理器到如今32位DSP专用信息处理器;从原先由于计算能力不足,只能应用于工频处理并存在10ms的计算盲区,到如今能应用复杂的保护原理以及可靠的保护性能;从原先采用输电线为通道的高频通道容易出现保护误动,数据传输容量低,仅仅只能作为故障判据,到现在使用光纤通道,大大提高可靠性而且能反应故障信息。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2 继电保护的现状

当今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迅猛,普遍实现计算机化,正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以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变电站试点。

2.1 继电保护硬件方面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微机保护硬件技术得以不断提高。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到多CPU结构,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的高性能大模块结构。现今在解决微机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之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以其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和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迅速的替代了以往的集成电路保护,并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行业。

2.2 保护通讯、数据交互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深深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继电器保护技术于依托网络,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使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能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某些保护装置实现计算机联网,也能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以天津大学针对三峡水电站500 kV超高压多回路母线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母线保护的原理为例,由若干个(与被保护母线的回路数相同)母线保护单元,分散装设在各回路保护屏上,各保护单元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每个保护单元只输入本回路的电流量,将其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其它所有回路的保护单元,各保护单元根据本回路的电流量和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得的其它所有回路的电流量,进行母线差动保护的计算,如果计算结果证明是母线内部故障则只跳开本回路断路器,将故障的母线隔离。在母线区外故障时,各保护单元都计算为外部故障均不动作。这种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分布式母线保护原理,比传统的集中式母线保护原理有较高的可靠性。因为如果一个保护单元受到干扰或计算错误而误动时,只能错误地跳开本回路,不会造成使母线整个被切除的恶性事故,对于像三峡电站具有超高压母线的系统枢纽非常重要。由上述可知,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可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2.3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继电保护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保护装置实际上可实为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个终端。因此,若能保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以往,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要大量投资,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还可免除电磁干扰,必将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得到应用。如采用光电流互感器(OTA)和光电压互感器(OTV)的情况下,OTA和OTV的光信号输入到一体化装置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一方面用于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置,由此一体化装置执行断路器的操作。目前,国内以220kV西泾变为代表,采用IEC61850标准,利用光纤实现二次装置互联互通;大规模采用OTA互感器,以及OTV互感器,提供双A/D采样数据; 全站各电压等级均采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变电站各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在线监测IED等设备均下放布置于配电装置现场。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极大的简化了二次接线,提高装置互操作性;采样数据更加稳定,不易受到传输过程中站内的电磁干扰;节省了很多屏柜位置,简化二次设备。国网公司在全国各电压等级都开展了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程,各种新技术都投入了工程实际应用,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根据国家电网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建110(66)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约5100座,完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约1000座。我国已经成功的向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做出探索和尝试。

3 国内继电保护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国内已经成功做出了向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也伴随着诸多新问题的出现。

3.1 硬件设备性能还有待提高

随着继电保护数字化发展,大量开关量信号及各种采样信息通过一体化装置整合转换为数字量,依托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因此合并单元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的性能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目前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软件技术上:合并单元虽然实现了采样数字化,但与保护、测控装置仍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网络共享并未实现;在硬件技术上:智能电网部在2012年5月对合并单元性能检测中,南瑞科技等8家国内制造厂家提供的19种不同型号设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暂态性能测试及气候环境测试,所有设备均未通过。如表1所示在暂态测试中:电流、电压的突变会造成不同程度采样的失真,不满足5TPE的精度要求。

(2)在气候环境测试中,尽管在厂家标称的- 40°C至70°C的温度范围内设备运行正常,但考虑到目前已建成的变电站中实际运行情况,正常工作时就已经接近70°C 上限,在提高至85°C标准后,有不少厂家的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采样失真,甚至无法工作。

(3)时间性能存在问题。时间性能包括对时性能、守时性能、失步再同步等。在失步再同步过程中,由于不同厂家采用处理方式的不同,在不同厂家设备同时运行时,出现了采样不同步现象。

表1合并单元的暂态电流峰值瞬时误差

3.2 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完善和补充

智能站中,取消了二次电缆的模式,若采取了网络采样与网络跳闸的模式,原本的安全措施比如退“硬压板”,已经不再实现效应。在电力行业中,最新09版电力安全规程中新增了直流输电以及特高压输电等新内容,但面对未来的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新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出现以及智能站带来的安全问题,需做相关补充。相对于安全规范,国家电网已经制定了一些技术规范,例如: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2011-58号《国家电网公司 2011 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Q/GDW_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不过目前对二次合并单元采样,采用的暂态性能标准中还包含了对于一次互感器的暂态误差,需要相应的完善。随着,智能化的越来越成熟,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完善和补充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3.3 检修模式的探讨

3.3.1 保护专业人员面临专业整合

智能化的二次系统,已经很难区分继保、自动化以及通信专业了。智能化变电站中保护测控装置合二为一,保测一体装置的GOOSE跳闸属于保护专业,而保测一体装置具备的测控功能,与后台通信的MMS接口又更多地倾向于自动化专业。同时信息传输网络化使得保护设备和自动化设备都共用同一个网络,间隔层GOOSE网络交换机和过程层的智能终端是测控装置和保护共同的传输网络和执行机构。智能化变电站中使用光纤作为数据连接通道,大量交换机以及智能终端的应用使得变电站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网络终端。在日常维护以及检修中,保护、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检修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继电保护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自动化及通信专业的知识;检修人员应跨越专业之间的隔阂,采用大二次的专业模式,加强对各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工作中,了解智能化变电站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3.3.2 设备检修的新方式

由于二次电缆的取消,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使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之间的联系更加难以区分,这直接导致安全措施的难度加大。传统变电站一次和二次之间电缆通过“点对点”连接,除了运行人员的基本安措外,检修人员还能通过拆除外部二次回路的节点,确保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隔离。但智能站通过光纤联系,回路并不是“点对点”的节点连接,光纤中检修设备数据的中断要视情况而定,一根光纤可能还有其他运行中设备数据传输,直接拔出很可能影响到其他运行设备。如果对运行设备和检修设备的分界面了解不够充分,很可能会导致由于开工条件不满足,造成需要扩大停电设备甚至导致其他运行设备的非正常退出。

同样由于智能站二次回路是光纤介质,检修工作也与以往的检修工作不同。现常规变电设备的检修都是基于电气原理,而智能站传输的是数字报文。原有的检修手段已经失效,进而由光路检查和报文分析手段替代。这种检修理念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就能掌握的。就目前而言,显而易见,检修工具器材将会被大量电子器材所代替,原先的基于电气原理的设备无法运用在新设备检修中;日常维护中,对光纤回路的维护和设备运行环境的改善更为重要,因此光纤回路光功率测试,并对损坏的光纤通道进行更换,保证一定裕度的备用芯,二次设备运行的温度、湿度以及网络系统性能的监视,将成为检修工作的侧重点;报文分析作为基本的检修手段,就要求一个合格的二次检修人员能够通过报文,知道装置之间的通讯机制,发现设备故障点以及安全隐患。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参数测试;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参数辨识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U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电力生产过程中,作业危险点无处不有,稍不留神就会酿成事故,危险点指的是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继电保护专业的工作涉及面广,而且是在二次回路上开展,其一次设备通常还在运行,所以在进行保护作业前,要执行很多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如执行不全或不认真去执行,都可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因此必须从措施本身和执行过程中找出危险点加以预控。危险点预控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的一种方法。通过危险点预控可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性,保证继电保护正确动作;增强作业人员对实际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地防止因作业人员随意或不自觉的动而导致违章作业;弥补由于操作人员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等引起事故发生的不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2.危险点分类

继电保护专业主要的现场工作包括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检,新装置的安装、调试及竣工检查以及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处理工作等。危险点就是在现有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部位、行为等。按照危险点的性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

2.1静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设计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现场作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如工作现场照明不足、插件接触不良、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差等。

2.2动态危险点

一般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则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的条件变化才出现。如在保护现场作业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失去保护;定期试验中做安全措施时PT二次的短路或接地CT二次的开路、失灵启动母差、启动载波机跳对侧开关;在工作中发现工作人员身体不适或因为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起对人和设备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3.危险点预控措施制定的基本过程

每一种继电保护的作业都有不同特征的危险点,如果在作业前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凭空制定危险点控制措施,这样久而久之必然要出事故。因此作业危险点的制定,应深入现场实地调查,根据作业任务,对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卡,结合现场条件、二次回路带电作业及保护的二次回路图纸等进行审核。危险点控制措施应该是全过程的,从项目开始一直到项目结束。制定的控制措施时应组织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制定好的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必须在开工前向作业人员交底清楚,并指定专人落实,必须实行全过程专人监护。对已执行的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隐患,以便今后预控措施制定更加完善,落实更到位。

4.控制危险点的基本方法

危险点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而且控制难度也不一样,所以对预控工作应分层次。对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控重点和落实责任,达到各有侧重、层层把关,形成严密的预控络。如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作业前要求对作业环境和有关设备系统的图纸充分了解,通过讨论提出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大型作业要报单位领导和生产部门审核审批。

4.1对静态危险点的预控方法

一般静态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的,对作业人员的威胁是永久的,不采取彻底的更改措施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点,同时兼顾现实可能性和经济性,一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对于新建工程要认真把关。对于已经存在的危险点应该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造,彻底消除。如有的老变设备,安全距离不合格,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必须进行改造,更换设备,加装微机防误装置。

(2)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点,可采用设置现场警告牌、加装围栏或隔离挡板等,从空间上将危险点隔离。

(3)强化现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措施。如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要防止电流互感器开路,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

4.2对动态危险点的预控方法

由于动态危险点带有隐蔽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变化才出现,因此在现场作业开工前应深入分析和预测在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带有不安全因素和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可靠地安全措施,防止危险点的发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预控。

(1)合理安排现场人员的工作,防止由于人员因素而在工作中产生危险点。如对技术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由技术骨干担任,对于出现过的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应加强教育监互;对有危险的工作,除了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外,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带领和监护;对体质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适当安排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或暂停其工作。

(2)防止误动设备或接触带电设备。在现场作业必须防止因工作人员靠近或接触运行设施,造成误动设备或触电事故。有些二次系统的工作,如校验或更换保护装置,需要倒换或停用CT、PT或直流电源,必须考虑对其它运行设备(如母线保护等)的影响,若可能造成误动或拒动,必须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防止。

(3)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措施。对在现场作业中可能产生工作人员行为不当的危险点必须从强化安全措施着手加以防止。从以往的教训可以看出,许多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此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发生自然或人为故障后得到有效控制的屏障,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限制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章是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并紧联系继电保护专业工作的性质,探讨了继电保护专业工作危险点分类、危险点的捕捉、危险点控制原则等。说明危险点预控是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事先控制,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并介绍了扩建技改工程继电保护工作流程图,体现了危险点的预控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继电保护人员本身素质,因为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并要靠人把关,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继保工作人员的技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现场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继电保护人员作业行为,保证标准化作业,以保证继电保护人员安全和质量,从而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国网公司继电保护十年综述.

[2]周玉兰,詹荣荣.2006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与分析.北京:电网技术.

[3]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0

关键词:火电厂;继电保护;事故及预防

中图分类号:TM58文献标识码: A

在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是最为重要的设备,其安全运行与火电厂的稳定生产息息相关。由于火电厂发电机组造价昂贵、结构复杂,而且火电厂内部仪器仪表众多、管道管线密集,如果发电机发生事故损坏的话,不仅导致机组停产,其检修和维护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产生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必要的发电机组继电保护设计,采取监控措施将事故率减到最低程度,是火电厂日常运行维护的重要工作。

一、火电厂继电保护运行原理及发展趋势

1、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原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可以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运行维护人员尽快做出事故处理。

2、继电保护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火电厂主设备保护方面,目前的继电保护设计已经越发细化,目前继电保护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倾向于提供集测量、控制、保护、数据通信、人工智能一体化的继电保护技术。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以及无人值守电厂等新型要求,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提供保护的基本功能外,不同主设备的保护、控制装置应与调度联网,以便共享全系统数据。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的集成控制终端。

二、火电厂继电保护事故类型分析及对策

1、保护装置配置使用不当或不正确动作引发事故或导致事故扩大化,最终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导致电力系统崩溃。

1998年8月17日,华能大连电厂2号机组检修,继电保护人员在对2号机组进行保护校验过程中,走错间隔出现误操作,导致1号机组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1号机组跳闸,甩负荷359MW,导致王南、熊宝线断面潮流由450MW升至750MW,超稳定限额,大连地区拉闸限电1OOMW约73分钟。

以上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的动作不当引发的人为事故,表明操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缺乏最基本的操作认识。发电厂平时忽视了忽视专业人员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也没有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由于操作人员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发连锁事故,这对供电系统的安全供电和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危害。2、发电机、变压器保护配置和整定值设置不足,缺乏对相应线路保护的整定配合。

对于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要求做到在继电保护装置选型时,通过整定计算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范围;对于现场实际应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应通过整定计算来确定其运行参数(给出定值)。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继电保护操作电源不可靠,出现二次寄生回路,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不足引发事故。

1999年11月3日,福建省李林变电所220kVl号主变压器CD-2型集成电路差动保护由于装置抗干扰能力差,在现场保护屏后使用对讲机时保护误动,误跳了1号主变压器。

上述事故反映出提高继电保护操作电源质量和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性。继电保护二次寄生回路是指由二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在二次设备基建、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工作不细遗留的二次寄生回路,是危害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由此造成的保护误动、事故扩大,严重地影响了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

4、厂用电继电保护不足发生的继电保护事故。

1lOkV及以下电网和发电厂厂用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合理配置以及其与主网保护整定配合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220kV及以上系统的安全稳定。

1993年10月25日,广西来宾电厂01号高压备用变压器低压侧6kV I段母线发生相间短路着火,由于该变压器低压侧保护总出口连接片在1992年12月份更改接线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未按规定更改图纸,也未向运行有关人员交待,以致1993年1月在整顿保护盘上标识时,贴错总出口连接片标识而错投,真正的总出口连接片没有投入,保护不能出口跳闸,高压220kV侧保护也因变压器阻抗大未能启动,致使故障未能切除,造成夹层内电缆及配电室设备烧损,高压备用变压器高压侧套管爆炸,后备保护跳开500kV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因短路时间过长,造成故障同时波及220、500kV系统,造成广西地区与主网解列,500kV系统振荡并与广东电网解列。事故暴露出该厂继电保护技术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1lOkV及以下电网和厂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存在很大漏洞;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配置有待改进。因此,必须加强1lOkV及以下电网和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工作,把它们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降低继电保护事故的几率。

三、火电厂继电保护事故预防对策

1、充分发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权限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提高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防止由于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破坏。

2、应重视继电保护队伍建设,加强继电保护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建立培训制度,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相对稳定,并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3、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工业的全过程。在发、输、配电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必须实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

4、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供电企业和用户做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和运行管理工作。

5、继电保护新产品进入试运行,应经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意后,报上级调度部门批准、安监部门备案,并做好事故预想。

6、所有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不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以及未经技术鉴定和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不允许使用。

7、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都应充分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尽量避免在复杂、多重故障的情况下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同时还应考虑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对继电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根据火电厂实际的运行状况和部分典型的事故与故障的分析,火电厂机电保护事故大致可以分成设计原因、人为操作原因以及设备自身原因等三个大类。针对这些事故情况,本文在可处理范围内总结了事故处理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继电保护技术将向着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其事故类型将呈现多样化状态,因此必须对火电厂运行加强监控和监测,对运行人员定期进行事故演练,加强防反措施的学习,才能将火电厂机电保护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林添顺.火电厂人为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0(13).

2王群明.关于机电保护人为责任和设备事故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03(08).

3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火力发电厂生产典型事故预防措施[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李佑光,林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3.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1

关键词: 继电保护设备; 评价管理系统; J2EE技术架构; jQuery; 工作流技术; 模板引擎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24-05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Zhejiang Grid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Qian Lid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Zhejia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of Economic & Trad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Zhejiang Grid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is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establish standards of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for Zhejiang Grid, through analyzing the running data of manufacturers’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To ensure the technology leading in a period of time, the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 classic MVC architecture, uses the latest J2EE technologies. It employs AJAX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front-desk exhibition effect. The system's physical structure and overall technical framework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n its function modules and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Data synchronization, jQuery, workflow and template engine technology, JACOB and POI) are discussed. Building the system, on one hand, provides decision support for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a reference fo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on the other h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J2E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jQuery; workflow; template engine technology

0 引言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微机保护技术的日趋成熟,继电保护设备数量急剧增长,保护设备制造厂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同厂家保护设备型号多,产品运行质量也参差不齐,这给继电保护入网管理、设备选型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展各厂家保护设备运行质量评价工作[1]。此外,继电保护状态评估时对家族性信息的依赖性非常大,因此也有必要对保护设备(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电抗器保护等)的运行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形成相应的指标为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的辅助决策提供依据。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针对各个厂家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考核,形成对各厂家各设备的评价体系,为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和选型工作建立标准。

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必须达到下列目标: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领先性;模块化结构,支持跨平台互联;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功能要求,并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最小的投资进行功能扩充;采用“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及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将各种不同的原始数据和文档加工成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采用WWW技术,实现各种维护、查询界面的统一性;在确保应用系统本身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分业务人员的权限,根据权限确定其可以使用的功能,防止企业核心信息及机密信息的外泄,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适应电力行业的需要,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系统遵循ISO9000的有关软件开发的国际标准。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物理结构

系统的物理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库服务器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库服务,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采用Tomcat(或JBOSS)作为WEB应用容器。客户端:系统采用B/S结构,客户端直接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采用IE 6以上版本作为客户端,也可使用Opera、Firefox等浏览器。数据同步服务器用于为系统提供数据同步服务,用于与生产管理系统和项目检修辅助决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可与应用程序服务器合并。

图1 应用系统物理结构图

1.2 总体技术框架

J2EE[2]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诸多与多级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本系统采用最新的J2EE技术,基于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经典MVC架构,使用AJAX技术提高前台展现效果,使用jQuery作为AJAX应用框架。利用以上多种主流开源技术能够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可扩展性强的整体技术框架。系统技术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总体技术框架图

系统从职责上分为四层:WEB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实体层。其中使用Struts作为系统的整体基础架构,负责MVC的分离;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提供支持,业务层用Spring支持。具体做法是: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根据需求提出一些模型,将这些模型实现为基本的Java对象,然后编写基本的DAO接口,并给出Hibernate的DAO实现,采用DAO类来实现Java类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访问,最后由Spring完成业务逻辑的处理。

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是[3]:在WEB表示层中,首先通过JSP页面实现交互界面,负责传送请求(Request)和接收响应(Response),然后Struts2根据Annotation(约定大于配置)将Struts2Filter接收到的Request委派给相应的Action处理。在业务层中,管理服务组件的Spring IOC容器负责向Action提供业务模型(Model)组件和该组件的协作对象数据处理(DAO)组件完成业务逻辑,并提供事务处理、缓冲池等容器组件以提升系统性能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在持久层中,则利用Hibernate的对象化映射和数据库交互,处理DAO组件请求的数据,并返回处理结果。

采用上述开发模型,不仅实现了视图、控制器与模型的彻底分离,而且还实现了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的分离。这样无论前端如何变化,模型层只需很少的改动,并且数据库的变化也不会对前端有所影响,可以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而且由于不同层之间耦合度小,有利于团队成员并行工作,提高开发效率[4]。

浙江电网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利用大型数据库Oracle提供高性能、可靠性高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储存浙江电网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考核系统业务数据。目前浙江电网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考核系统支持Oracle 10g及以上数据库。

1.3 功能模块

系统共分为7个功能模块:用户登录模块、地区继电保护专业考核、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缺陷分析、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公共模块。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如图3所示。

图3 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图

⑴ 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提供了用户登录到系统、用户安全退出系统的功能。用户登录后,系统根据不同的权限设置显示不同的菜单结构。用户登录之后显示的默认首页中,除系统头部和菜单区域之外,有最新动态、当前正在进行的地区专业考核信息、当前正在进行的运行质量考核信息、设备台帐查询入口、缺陷分析查询入口、几个关键的报表(设备概况、市场占有率、缺陷分类、制造厂家分类)。

⑵ 地区继电保护专业考核

地区继电保护专业考核以地区为考核对象,从各项设定的考核项目按照规定的检查标准和评分标准,对考核地区按照相应流程进行考核评分。

其中的考核项目维护模块提供了对考核项目增删查改的功能。考核报告模板维护模块提供对考核报告模板的增删查改操作,主要是通过填写报告名称、上传模板文件,删除模板,修改模板关联的文件来实现的。在模板内容中,需要动态统计考核结果才能得出的数据可以以占位符的形式存在报告模板中,在考核结束导出word格式评价报告时系统会将占位符替换为相关数值或文字。考核模块提供整个实际考核流程的相关功能,具体包含:新建考核、当前考核维护与查询、 考核、考核流程、考核结束、考核结果查看。

考核评分统计报表模块提供对考核结果的统计功能。历史记录查询模块提供对历史考核和历史评价报告的查询功能。

⑶ 设备台账管理

可以统计各厂家保护设备的数量、型号,可以计算某型号保护装置的故障率、平均无障碍时间、使用寿命等指标。

其中。原始数据导入模块可通过导入excel文件或数据库接口同步。继电保护设备查询模块:设置字段的查询条件,对导入的数据列表进行筛选,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查询条件设置,采用了输入框和下拉列表选择结合的方式。继电保护设备分析模块:根据excel导入的数据,按用户选择的报表类型,设置相应的算法,生成报表。自定义报表模块,可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报表模板生成统计报表。

⑷ 设备缺陷分析

为了使运行考核系统从现行的故障运行系统中获取继保设备的故障记录,设备缺陷分析模块包含三个子模块:缺陷数据导入模块、缺陷数据查询模块、缺陷报告管理模块。缺陷数据导入模块提供两种数据导入方式:使用excel导入缺陷数据时,需要excel格式正确无误;使用Database文件导入时,要求文件后缀名为.sql。导入后缺陷数据将写入系统数据库。缺陷数据查询模块提供对缺陷数据各字段的检索功能。缺陷报告管理模块提供用户自定义报表、报表模板维护、生成报表功能。自定义报表目前支持2维报表,用户可以选择报表的横列、纵列、表名、单元格运算公式等。生成报表功能根据用户选择的报表模板生成统计报表。

⑸ 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

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模块以制造厂家为评价对象,不再区分保护类别。它从质量控制体系、工程服务、运行质量、售后服务等四个方面考核厂家的运行质量和服务质量。除故障率需要统一计算外,其他项目系统按照地区局上报的厂家运行质量服务投诉记录进行倒扣分。

其中的评价项目维护模块提供了对评价项目增删查改的功能。评价报告模板维护模块提供对评价报告模板的增删查改操作。该模块通过上传模板文件使报告模板与特定模板文件关联。评价模块提供整个运行质量评价流程的相关功能,评价流程为:根据缺陷分析模块的数据,计算出相关厂商的设备故障率,并根据算法计算设备故障率栏目下的得分;导入厂家运行质量服务投诉记录,系统解析该记录,并对评价中的各项目计算最终得分。

质量投诉记录模块提供了对日常服务记录的增删查改功能。评分统计报表模块提供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功能。历史记录查询模块提供对历史评价和历史评价报告的查询功能。

⑹ 用户权限管理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的增加、删除功能,并为普通用户提供修改密码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在此设置用户的角色,并可定义用户权限。

普通用户不能自行修改用户名、角色、权限等系统设置,其它信息用户可在个人设定里进行更改。

角色管理为系统提供各种角色的管理。为方便管理员进行管理,系统默认设置了系统管理员、数据管理员、检查员、项目负责人、地区用户、普通用户六个类型的角色。默认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可进行任意操作,数据管理员可进行基础数据维护及台帐数据、运行数据的维护。

系统管理员可在此进行权限的管理,包括进行角色权限定义和用户权限的设置。

⑺ 系统公共模块

主要提供了修改用户登录密码的功能。该模块还提供数据字典管理功能。数据字典管理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文件)设计的参考依据。该模块主要是是对整个系统的一些数据经行增删改查操作。除此,该模块提供远程数据库设置功能,

2 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

2.1 数据同步

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几种同步方式:

⑴ 数据库直接同步:利用Oracl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同步功能,可以直接让系统的数据与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的台帐和运行数据同步。这种方式实时性最好,但对硬件要求较高,同时有可能会给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带来额外的负担。

⑵ 通过数据接口获取数据:在生产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接口的前提下,用户可配置定时读取的时间和内容,然后在系统中调用数据接口进行读取。由于系统采用的技术框架中利用了IOC技术,在后期只要对提供的数据接口进行简单的再次封装和配置,系统就能完成该功能。实时性基本可以满足系统需求。

⑶ 导入导出Excel文件数据:系统利用Apache的POI组件,可提取Excel文件中的数据,并放入数据持久层,然后由数据持久层写入到数据库中。采用这种方式实时性最差,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较大。

2.2 jQuery

jQuery[5]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 script框架。其宗旨是写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jQuery是轻量级的js库,它兼容CSS3,还兼容各种浏览器,如IE,FF,Safari,Opera9等。jQuery使用户能更方便地处理HTML documents、events,实现动画效果,并且方便地为网站提供AJAX交互[6]。jQuery提供了许多成熟的插件,能够使用户的html页保持代码和html内容分离,也就是说,不用再在html里面插入一堆js来调用命令了,只需定义id即可。系统使用jQuery作为AJAX应用框架,有效地简化了系统开发工作。我们对评价模块中的新增考核项页面的有效性验证就用了jQuery,给出代码如下:

$(document).ready(function(){

//聚焦第一个输入框

$("#name").focus();

//为inputForm注册validate函数

$("#inputform").validate({

rules: { name:{required:true, maxlength:250},

scoreStandard:{required:true, maxlength:250},

scoreMethod:{required:true, maxlength:250},

basePoint:{ required:true, number:true, min:0 },

weight:{ required:true, number:true },

displayTypeId:{ required:true } },

messages: { }

});

});

2.3 工作流技术与模板引擎技术

⑴ 工作流技术

jBPM[7],全称是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它是覆盖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流、服务协作等领域的一个开源的、灵活的、易扩展的可执行流程语言框架。jBPM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业务逻辑定义没有采用目前的一些规范,如WfMC´s XPDL, BPML, ebXML, BPEL4WS等,而是采用了它自己定义的JBoss jBPM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 (jPdl)。jPdl认为一个业务流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UML状态图,可通过图型化的流程定义,直观地描述业务流程。jBPM的另一个特色是它使用Hibernate来管理它的数据库。Hibernate是目前Java领域最好的一种数据存储层解决方案,只要是Hibernate 支持的数据库, jBPM 也就支持。通过Hibernate,jBPM将数据的管理职能分离出去,自己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处理。

系统采用了jBPM工作流技术,搭建以现场服务记录为基准、以工作流引擎为线索、以预设考核指标为标准的多级电网继电设备考核评审工作流程,确保从现场环境到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使考核评价工作全流程达到客观、高效的目标。

⑵ 模板引擎技术

Velocity[8]是一个基于Java的模板引擎(template engine)。它允许任何人只要简单地使用模板语言(template language)来引用由Java代码定义的对象。当Velocity应用于Web开发时,界面设计人员可以和Java程序开发人员同步开发一个遵循MVC架构的web站点,也就是说,页面设计人员可以只关注页面的显示效果,而由Java程序开发人员关注业务逻辑编码。Velocity将Java代码从Web页面中分离出来,为Web站点的长期维护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我们在JSP和PHP之外又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

Velocity的能力远不限于Web站点开发这个领域,例如,它可以从模板(template)产生SQL和PostScript、XML,它也可以被当作一个独立工具来产生源代码和报告,或者作为其他系统的集成组件使用。Velocity也可以为Turbine Web开发架构提供模板服务(template service)。

我们采用Velocity模板引擎技术,构建了基于模板引擎技术的考核指标算法定义系统,利用模板语言进行公式、参数、算法的定义和计算,实现了考核指标的灵活智能化定义,保证了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客观化。

2.4 JACOB和POI

为了提供自动生成考核评价报告的功能,系统采用了JACOB(Java-COM-Bridge)组件操作Word模板文档,用统计运算后的考核数据替换模板中的占位符,从而实现了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在地区继电保护专业考核等模块中,系统利用Apache的POI组件,提取Excel文件中的数据,并放入数据持久层,然后由数据持久层写入到数据库中,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最终生成相应的Excel报表。

⑴ JACOB组件

JACOB[9]是 JAVA-COM Bridge的缩写,是一个开始于 1999年的开源项目。JACOB提供自动化访问com的功能,通过JNI访问Windows平台下的com组件或者Win32系统库。JACOB具有可扩展的特性,利用它可以轻松实现在Java中操作word文档,目前最新的版本是JACOB-1.省略/下载。系统的地区继电保护专业考核模块和继电保护运行质量评价模块都使用了JACOB组件,用于导出地区专业考核报表以及生成最终评价报告。

⑵ POI组件

Apache的POI组件是Java操作Microsoft Office办公套件的强大API,对Word,Excel和PowerPoint都有支持。由于Office 2007的文件结构完全不同于2003,所以对于两个版本的Office组件,POI有不同的处理API,需要分开使用。POI组件可以方便地操作Excel中的所有元素。以Office 2003为例,生成Excel文件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利用HSSFWorkbook和HSSFSheet生成工作表,接着利用HSSFCellStyle设置单元格样式、利用HSSFRow生成表格头、利用HSSFCell设置表头内容(包括创建单元格、设置列宽、填写表格实际内容)、最后设置具体的考核项目内容。Office 2007的处理流程与2003是类似的,区别就是使用的对象不同,2003中对象是HSSF*格式的,而2007是XSSF*格式的[10]。

3 系统特点及实现

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采用了多种主流开源技术,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系统针对各厂家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客观评价与考核,为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和选型工作建立标准。系统的运行界面如图4所示,系统具备如下特点:

⑴ 搭建以现场服务记录为基准、以工作流引擎为线索、以预设考核指标为标准的多级电网继电设备考核评审工作流程,确保从现场环境到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使考核评价工作全流程达到客观、高效的目标。

⑵ 构建基于模板引擎技术的考核指标算法定义系统,利用模板语言进行公式、参数、算法的定义和计算,实现了考核指标的灵活智能化定义,保证了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客观化。

⑶ 构建电网继电设备台帐和电网继电设备缺陷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上实现了自定义多维统计报表,可以灵活进行多方位的数据统计工作,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报表。

图4 系统运行界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采用“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及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将各种不同的原始数据和文档加工成数字化信息,实现了信息的统一管理;通过对电网继电保护设备运行信息的综合统计,形成相应的指标,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辅助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针对各个厂家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考核,形成对各厂家各设备的评价体系,适应了电力行业的需要,符合电力行业标准,能够为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和选型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宝忠,卢大海,王立冬,等.关于大电网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J].黑龙江电力,2010.3(26):458~460

[2] 任勇.基于J2EE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06.

[3] 王海涛,贾宗璞.基于Struts和Hibernate的Web应用开发[J].计算机工程,2011.37(9):112~114

[4] 张琛,吴跃,邱会中.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的整合架构及其在电信业务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6.26(12):265~266

[5] 罗小平.小议JavaScript库―Dojo、jQuery和PrototypeJS的比较[J]. 程序员,2008.8:105~108

[6] 尹婷,赵思佳. 基于jQuery框架的AJAX网站设计模式的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3):1~4

[7] 顾文轩,王琼, 徐汀荣.基于JBPM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5):104~106

[8] 邢昊,张凌,张平,等.基于Velocity的J2EE开发模式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3.23(1):48~50

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2

一、继电保护实训基地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前身为湖北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培训中心,该基地于1988年建成,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2010年5月,经过严格的遴选,该基地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基地建设情况

基地按照实际现场标准设计500kV和220kV两个变电站的完整二次系统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对实际现场设备运行中出现的保护异常、保护故障进行模拟分析,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同时,本基地还拥有目前国内继电保护设备最先进,厂家最广泛的优势,可用以开展各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科研开发、技能比武、教师培养等工作。

2.工作成就与动态

基地的投用,为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的高技能人才实训、比武以及项目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已先后多次承担国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人员培训任务,承接湖北省第五届职工技能大赛暨湖北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高技能比武等多项比赛,并依托基地顺利进行了湖北电力继电保护专业标准化课程开发项目(目前已验收通过),出台《湖北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继电保护培训规范》,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的肯定。

二、电力营销实训基地

国家电网电力营销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按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专业技能要求建设而成,总投资900多万元,实训面积600余平方米,涵盖电能计量、用电检查、装表接电、用电信息采集、抄表核算收费、用电业务受理、95598客户服务七个职种,实现了电力营销教学、培训与生产实际操作的零距离衔接,可用于电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训,以及供电公司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考核、竞赛和鉴定工作。

1.基地建设

基地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满足供电公司电力营销人员现场技能需求为导向,按照“理论与实操相结合、重视实际技能培训”的培训思路,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全省电力营销人员培训体系,描绘出电力营销人员岗位学习地图,采用实操演练、案例教学、角色替换等最新培训方式,实现了电力营销培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造就了电力营销专业特色培训品牌。

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实训基地高度重视教培互举体系建设与开发,以研发促培训、以培训促研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与各网省培训中心的交流合作,努力将基地打造成电力营销专业的研发基地和研讨中心,力争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的电力营销培训基地。

2.工作成就与动态

电力营销实训基地的培训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要求,按照“理论与实操相结合、重视实际技能培训”的培训思路,从湖北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电力营销特色培训,通过案例教学、技术讲座、交流讨论、实操演练等方式,组织行业技术专家、企业资深技术人员、高校教师为学员授课,着重更新学员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湖北电力营销培训的特色。

近年来,电力营销实训基地教师先后承担了全国“农电工知识技能竞赛”选手培训、全国“用电检查、装表接电”大比武强化培训、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之星”劳动竞赛湖北选手的选拔培训、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技能竞赛”强化培训、湖北省电力营销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工作,培训选手在全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一大批技术能手和技能专家从这里走出。在2005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的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之星”竞赛中,培训选手共计9人全部荣获获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之星”称号,1人荣获“十佳服务之星”称号。

三、仿真实训基地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电力仿真培训中心是国内开展电力仿真培训最早的单位之一。1988年,原湖北省电力局决定在武汉电力学校(现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大型火电机组仿真培训基地,1993年2月,“湖北电力仿真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在并开始组织对外培训。

1.基地建设

基地研发实力雄厚,从1988年参与第一台仿真机组开始,先后自主研发了35kV―1000kV各电压等级的变电仿真机、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200MW~10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生物质电厂、水电厂仿真机也已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基地在努力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开发成果,曾为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等多家单位和机构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深受广大用户好评;与此同时,基地实行培训与仿真开发并举,仿真开发紧跟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的脚步,将培训需求融入到仿真机的开发中,开发出针对性、适应性较强的培训体系,并已出版配套培训教材多部,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仿真培训中。

2.工作成就与动态

经过多年努力,国家电网湖北电力仿真培训中心已成为国内知名的电力仿真培训中心之一。2005年11月,基地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评估,首批被授予“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火电、变电)”。研发成果更是得到了业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2006年中心独立开发的“50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获得中电联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系统开发类一等奖;2008年完成的1000k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变电运行培训系统已正式通过验收,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由基地研发的各类产品多次荣获湖北省电力公司、华中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