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

时间:2022-09-26 21:15:22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 350~3 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 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 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 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分类研究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得到了水土保持学的高度关注,还与旱农学、耕作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因专业、学科之间的不同,一些基础技术措施的分类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方便我国水土保持农业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统一。

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

1.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中的分类

在《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属于耕作技术措施,并且将其进一步划分成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覆盖、改良土壤耕作措施。其中,改良小地形耕作措施又可细分为沟垄种植、区田等。而增加地面覆盖、改良土壤又可划分为草田带状间作、间作套种等措施。

1.2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学》中的分类

在《耕作学》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被划分为土壤耕作技术、栽培技术与养地技术三类。养地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保护农田与土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有需要,还可将其进行进一步细分。

1.3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旱农学》中的分类

在《旱农学》中,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被划分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土壤耕作技术、抗旱品种鉴定和栽培技术、集水和节水技术。其中,对于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还可将其细分为打垄添墒播种、坐水添墒播种等技术措施;对于土壤耕作技术,还可将其划分为浅耕及中耕、覆盖耕作法等技术措施;抗旱节水播种和保苗技术还可划分为作物栽培技术与轮作技术,栽培技术为作物栽培技术和轮作;对于集水与节水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等技术措施。

1.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学》中的分类

对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学》中的分类,具体如下:第一类为改变微地形,如果有需要,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沟垄种植、等高耕作等耕作技术。其中,沟垄种植还可更进一步细分为平沟起垄、水平沟种植等耕作措施;第二类为增加植物覆盖,在此类技术措施中,间作、混种、套种、等高状间作、草田轮作等是此类别中较为主要的措施;第三类则为增加地面覆盖,若有需要,还可细分为秸秆覆盖、青草覆盖等措施;第四类为改变土壤物理性质,此分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少耕与免耕,而少耕还可细分为少耕深松、马尔采夫耕作等措施。

1.5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分类

对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分类,具体为:农牧复合系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水土保持集流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其中,对于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还可细分为保护性种植法、保护性耕作法以及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对于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如果有需要,还可将其进行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坡耕地平衡施肥措施与新修梯田改土培肥措施,而其中的新修梯田改土培肥措施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深耕松土、有机肥增施等技术措施。对于水土保持集流节水农业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是通过结合水土保持、旱作农业措施而形成的,可细分为覆垄微集流栽培技以及隔坡梯田集流技术。农牧复合系统本质上是指在既定土地范围内,将木本植物、牧草类植物进行有效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多重保护措施系统。近年来,我国诸多行业的专家学者虽然对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分析,但依据存在一些分歧,这主要是因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现如今还在不断的发展与统一。基于横向的研究可以发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正在从狭义上的耕作技术措施逐渐向广义上发展。此外,基于纵向的研究可以发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逐渐由原先的单项技术措施向复合式技术措施、区域性农业发展模式上发展。

2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分类方案

基于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理念,该技术措施主要由耕作结合、少耕作或者是不耕作的方式,实现改变小地形、提高土壤抗蚀能力等目的,满足农业蓄水、保土要求,并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改造、利用水土资源来保证粮食等作物的高产与稳产。基于此,水土保持技术措施还可依据其落实方式、作用与目标,并在对耕、种与收等农业工艺进行有效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划分为以改变微地形为主要措施的蓄水保墒技术,实现提升土壤抗蚀能力目标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及以增加植物覆盖为主要技术措施的栽培技术。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3结语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将各种类别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分类,可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此系统可为业界专家学者、有关工作人员就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分析提供有效的、宝贵的参考与依据。因此,有关人员应对当地农业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真正实现因地制宜为目的,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农业作业,确保水土保持与农业增产。

参考文献

[1]齐智娟,张忠学,杨爱峥.黑土坡耕地几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72-7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现代机械;北方;农业;耕作;发展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由于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对粮食的需要量比较大,在进行农业耕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农业是我国较大的产业,农村发展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任务,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对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方式进行了介绍,要选择现代机械技术时,一定要结合自然气候与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特点,北方的地形主要是平原类型,而且地域比较辽阔,比较适合耕种,是我国粮食重要的产地,北方地区粮食的产量占全国的一般以上。发展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比要性,其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物质基础,可以为社会提供重要的粮食资源,提高北方耕作水平,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的总产量。北方地区面积比较大,但是耕作的技术却比较落后,而且耕地的条件比较差,很多地区出现了土地退化的现象。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也比较落后,所以,很多北方农民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而且北方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很多肥沃的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养护,所以,大面积的耕地出现了退化现象,有的土地甚至变为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实现北方农业耕作的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量以及经济水平。

2.机械化耕作的优点

2.1有利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农业耕作中,应用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减轻劳作的负担,而且机械化耕作的效率比较高,可以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方式,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机械设备的功率比较大,其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改善,有助于提高土地的抗灾能力,在农业耕作中大量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低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影响,可以打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与约束。

2.2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工作者结合农业耕作的特点,研制出了较多省力的机械设备,其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耕作,可以减轻工作量,简化耕作流程,有利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理念的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应用新能源技术,这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可以促进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

2.3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耕作中引入现代机械,可以使机械的增产增效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运用现代机械代替原有的人工劳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3.实现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

与南方地区相比,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多为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随着耕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措施层出不穷,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旱作农业示范性工程的实施步伐。同时,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推动保护性耕地政策的健康稳步实施。因此,要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范围的应用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对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的英语和发展进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其顺利进行。

3.2加大对于现代机械的宣传力度

要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农业机械科技示范点工作,将现代机械在农业耕作中的实际性能和作用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向农民展示,加强宣传效果,使农民可以切身体会现代机械带来的实惠,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3.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首先,要培养相应的农机操作人员,并进行适当地作业补贴,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并对村民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还可以带货周边的服务市场。其次,以农机大户为依托,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合作社的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后,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3.4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结语

现代机械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对现代化机械与北方农业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只有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才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北方地域辽阔,但是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却比较落后,所以,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降低耕作的难度,提高耕作的效率,有助于降低农业耕作的成本,通过实现发现,在北方农业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以及国民经济收入,是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林田,郭新荣.全方位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耕地规模;门限效应;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224;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78-09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 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 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要素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甚至出现负增长),技术进步成为解释农业产出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此外,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而言,农业技术进步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1]。因此,合理解释不同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农业TFP的提高解释了农业产出快速增长的绝大部分[2-3]。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此之后,关于中国农业TFP的研究则关注于制度以外的增长来源。其中,部分研究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测度,如Yao 等[4]基于中国30个省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in等[5]对中国1985―2004年23种农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和比较分析。钱良信[6]对1978―2008年中部6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46,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另一部分文献则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如石慧等[7]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1985―2005年中国地区间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发现生产要素流动是农业TFP波动的首要推动力。Ito[8]利用SCD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BC和M技术进步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方鸿[9]运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研究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业科技力量的加强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具有正效应。陈飞[10]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功能性特征及随机前沿理论,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的各类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此外,少数学者考虑到生产决策单元(DMU)可能会面对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Tian和Yu[11]利用Battese 等[12]提出的共同边界生产函数(Meta-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在对全要素增长率测算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问题给出解释。杜文杰[13]采用时不变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考虑地区间的生产技术差异性,测算不同阶段的农业技术效率。梁流涛和耿鹏旭[14]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边界框架下,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的共同边界效率、群组边界效率以及达到整体理性最佳农业技术效率的追赶程度。

上述文献对于分析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但在多数研究使用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耕地规模使用的前沿生产技术可能不同,因为农场式的规模经营允许大范围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并降低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而耕地规模过小或过于分散使得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这使得研究者不能确定较大耕地规模的高农业产出是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是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仅仅是更有效地利用了投入要素。共同边界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考虑到,当耕地规模不同时生产决策单元将对应不同的技术前沿面,但该方法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所有样本合理地划分为k个子群组,这在实证研究中是一个挑战。而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造成的前沿生产技术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的变动机制。

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关系;第三部分构建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度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框架,包括门限面板模型估计、门限效应检验、门限值及其置信区间估计;第四部分利用2001―2012年我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耕地规模影响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部分给出了基于门限面板模型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汇总结果;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理论联系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是由其行为主体为改变土地低效配置、获取潜在的组织效率而引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其优势在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了利益主体细化,避免了集体劳动监督成本,发挥了个体农户精耕细作优势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产生巨大的制度绩效。但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可避免会导致单个农户所拥有的耕地规模呈现小型化和细碎化特征。当前,世界农业已经逐渐向机械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而中国小规模农业种植方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调整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适度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土地、劳动力和机械等)之间实现最佳配置,从而保证各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或者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在理论上,不同投入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生产者可以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资源优势来选择要素投入数量。但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最稀缺资源,其他要素投入需要与土地相匹配,因此,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决定其农业生产规模。图1显示了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耕地规模与农业产出间的理论关系,其中,横轴S表示耕地面积,纵轴Q表示农业产出,TP为总产出曲线,AP为平均产出曲线,MP为边际产出曲线。当耕地面积小于S1时,农业生产的机械技术效率、规模报酬收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受到限制,因此,在此阶段扩大土地规模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出(产出沿曲线OA变动)。当耕地面积处于S1处,边际产出曲线MP交于平均产出曲线AP的最高点A*,此时平均产出最大,即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最高。当耕地面积为S2时,边际产出曲线MP与横轴相交于点B*,此时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整体经济效益最高,理性农户会根据生产决策目标(最大化要素产出效率或者是整体经济效益),在区间[S1, S2]内决定土地投入。区间[S1, S2]称为一定生产技术下的农业适度规模。当耕地面积大于S2时,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均处于下降阶段,资源配置无效率。农业适度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种要素投入量均会发生变化,农业适度规模也在不断变化。假设某生产者采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用曲线TP表示,其拥有的耕地面积为S3,处于资源配置无效率状态。此时,该生产者的理性选择或者是出租土地(当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时也会出现土地撂荒情况),或者是采用由曲线TP*所表示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可见,对于拥有不同耕地规模的生产者,不仅可能存在着技术效率差异,而且生产者所采用的技术前沿面也可能存在显著不同。

三、门限面板模型的随机前沿分析框架

由于技术效率估计依赖于一个同质生产函数定义的技术前沿面,而我们无法确定不同耕地规模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是由技术前沿面不同还是由技术效率差异所导致的。门限面板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门限值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格点搜索方法估计门限参数,并利用Hansen[15]提出的自助程序法和LR统计量检验门限效应的存在性。下面仅以存在两种前沿生产技术(对应一个门限值)为例,介绍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

3.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在门限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对门限参数提供一个置信集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将增强结果的解释能力。然而,由于门限参数估计值的渐进分布是高度非标准的,导致对于有限样本,基于t统计量的置信集并不可靠。Hansen[18]提出了基于反转似然比检验的参数γ的置信集估计,考虑在零假设H0(γ0):γ=γ0下的检验,γ0是γ定义域内的任意给定值。定义LR统计量为:

LRF(γ0)=(SF(γ0)-SF(F))/2vF(13)

统计量LRF(γ0)的渐进分布为F(x)=(1-exp(-x/2))2,在显著水平α(0

CS(γ;α)={γ0:LRF(γ0)≤c(α)}(14)

单一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过程可以很容易推广到多个门限的情况,其基本思路为:在门限参数γ的定义域内,首先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一个门限值,其次对定义域内大于第一个门限值的参数γ的子集,继续按由小到大次序搜索第二个门限值,继续此过程,直到检验不再存在门限值为止。详细内容不再累述,证明参见Hansen[15]的文献。

四、农业前沿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

由于耕地规模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假设所有生产决策单元面对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导致模型设定误差[11]。因此,在经验研究中,利用实际数据检验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的存在性,并基于不同技术前沿面测算技术效率更具合理性。

1.变量选择及数据描述

为检验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门限效应,考虑到不同省份农业的相对重要性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1―2012年20个主要农业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广东、辽宁、福建、山东、河北、吉林、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山西、新疆、四川、安徽和广西。)275个地级市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集中共包括3 300个观测值。产出变量为农业增加值Y(亿元),用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12年=100)对其进行平减从而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投入变量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S(万公顷)、农业从业人员数L(万人)、农用机械总动力K(万千瓦)和化肥施用量V(按折纯量计算,万吨),有效灌溉率x被用作控制变量,选择劳均耕地面积S(亩/人)作为衡量耕地规模的门限变量,数据来源于各省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表1给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农业生产受耕地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投入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耕地面积是影响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然而,由于中国地级市领土划分主要依据于历史继承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致使不同地区的耕地面积差别很大。表1中的数据显示,最大播种面积为228.75万公顷(黑龙江齐齐哈尔),最小的仅为0.45万公顷(湖北神农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土地制度,农村家庭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是由其所在村庄的耕地总面积按家庭人口数平均分配得到,这导致不同地区农户的生产规模亦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劳均耕地面积最大的为137.51亩/人(黑龙江大兴安岭),而最小的仅为0.59亩/人(四川南充)。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劳均耕地面积远小于世界发达国家,且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左偏特征,除少部分地区耕地资源较为富裕外,大多数地区家庭耕地规模偏小,2012年劳均耕地面积3亩以下的占30.35%,劳均耕地面积3―9亩的占53.04%。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不仅导致要素投入和产出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也会间接影响农户的生产技术采用决策。

2.门限效应检验与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门限面板模型。考虑到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对耕地规模的依赖性较弱,因此,设定播种面积、劳动力和机械总动力三种投入要素为自变量,农田灌溉为控制变量。另外,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的具体设定还依赖于门限值的个数,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首先,估计包含三个门限参数的门限面板模型(由于该模型与下文给出的两门限面板模型形式类似,这里不再给出该模型具体形式),以及式(9)给出的不具有门限效应的面板模型。其次,利用式(10)计算各门限参数对应的似然比(LR)统计量。最后,基于式(11)定义的自助抽样法过程和式(12)定义的p值计算公式确定LR统计量临界值,重复抽样次数B=500。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最后三列分别给出了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上利用自助抽样法获得的LR统计量的临界值,第二列为利用实际数据计算的似然比(LR)统计量值,第三列为各LR统计量对应的自助p值。表2中的结果表明,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门限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0:不存在门限效应;对于第三个门限值无法拒绝

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第三个门限值)。因此,本文基于两门限面板模型(即整个样本集合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生产技术前沿面)来测度农业技术效率,模型的具体形式由式(15)给出:

lnYit=α+βVlnVit+(βS1lnSit+βL1lnLit+βK1lnKit+βx1xit)I(sit≤γ1)+(βS2lnSit+βL2lnLit+βK2lnKit+βx2xit)I(γ1γ2)-ui+vit(15)

其中,i=1, 2, …, N表示个体;t=1, 2, …, T表示时间;Yit为农业增加值,Sit为播种面积;Lit为农业从业人员数,Kit为农用机械总动力,Vit为化肥施用量,xit为有效灌溉率,劳均耕地面积sit为门限变量。参数βSj、βLj、βKj和βxj,j=1, 2, 3,分别为不同模式下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其他相关说明与式(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门限面板模型参数估计

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275个地级市的农业面板数据,使用格点搜索方法,基于式(5)和式(6)估计模型(15)中的参数β,基于式(7)和式(14)估计门限参数γ及其95%水平上的置信区间。由于样本量较大NT=3 300,在整个定义域内优化搜索门限参数γ对运算过程有很大限制,本文在这里采用一种简化但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搜索方法,可以大幅减少搜索执行回归分析的数量。对门限参数的搜索仅限于劳均耕地面积sit的特定分位数,实证中使用的网格{1.00%, 1.25%, 1.50%, 1.75%, 2.00%, …, 99.00%}共包括393个分位数。使用Matlab程序估计模型参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结果显示,第一个门限参数值为4.76,第二个门限参数值为10.54,两参数值均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两个门限参数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影响机制区分为三种情况。上述结论符合经济学直观,当一个劳动力需要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小时(小于4.76亩),由于其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出于降低投入成本角度考虑,他将选择减少农用机械投资的决策(当耕地过于细碎时,使用大型农用机械也是不可行的);而单个劳动力耕种土地面积较大时(大于10.54亩),通过传统方式来完成生产已经不再现实,且规模化生产诱使农民对投入回报具有较高预期,其有必要也有动力采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施用量对产出的影响作用与门限变量无关,影响系数为0.22,且统计显著,这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率对产出的影响作用被门限

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三种不同机制下对产出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对于三种区制,农业生产在各自的技术前沿面下均未达到土地投入的最优点,因此,增加土地要素投入有助于提高产出。当4.7610.54时影响系数最小为0.48。对于拥有中等耕地规模的农户而言,已经具备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的自然条件,但生产规模相对不足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能力,需要根据预期的收支情况有选择性地增加技术投入。因此,当其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时,将同时产生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和技术扩张效应,有利于促进产出增长。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小时(sit≤4.76),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要求耕地投入增加与劳动投入增加相匹配,否则将造成耕地的粗放式经营。而此类农户的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更愿意将劳动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非农活动中,从而导致土地的回报率下降。当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大时(sit>10.54),土地已不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土地的产出效应更多取决于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这恰好是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无效率是导致土地产出弹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三种机制下,农业从业人员数增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或者不显著),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情况仍较为严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3公顷,日本为2.64公顷,美国为63.82公顷,加拿大为132.36公顷,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耕地资源短缺将是长期抑制中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在三种机制下的作用效果差别较大,对于大、中等耕地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机械资本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产出增加,且有Sit>10.54时的资本产出弹性(0.33)要大于4.76

进一步,本文利用估计的门限值对样本城市分类,表4中给出了2001―2012年样本中国275个地级市劳均耕地面积变动的统计分析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情形Ⅰ,地级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小的规律但波动特征也较为突出;对于情形Ⅱ,地级市数量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城市数量共减少53个;对于情形Ⅲ,地级市数量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整体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的要素回报开始向二三产业部门流动,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了土地的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这是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一个原因。同时,在中国耕地资源总体趋紧的大前提下,农民基于理性考虑会选择租赁方式来重新配置土地,种粮和养殖大户为追求规模效益和提高生产效率向其他农户承租土地,这是导致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的另一个原因。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土地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和措施,并对土地流转进行经济补贴,各地区的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地区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形成,为先进生产技术采用提供了条件。

五、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的汇总分析

本文利用表3中的门限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以及式(8)计算不同耕地规模情况下的农业技术前沿(经过标准化处理)和技术效率,汇总结果如表5所示。另外,在表5的最后一列还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汇总结果,用来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技术前沿假设和基于单一技术前沿假设下,测算的技术效率结果的差异特征。

表5中的统计结果显示,情形Ⅰ、情形Ⅱ和情形Ⅲ的技术前沿面分别为0.56、0.91和1.00,越大的劳均耕地面积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水平,上述结论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情形Ⅰ的技术前沿水平要远低于情形Ⅱ和情形Ⅲ,表明耕地规模过小确实对农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非农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比重的大幅提升,农户(尤其是耕地规模偏小的农村家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增收,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土地流转市场还有待完善,农民很难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使得农村“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农户兼业化现象较为普遍。兼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削弱了农民对生产投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的积极性。规模化生产有助于促进前沿技术采用,但相比较而言,情形Ⅲ的技术前沿水平仅略高于情形Ⅱ,表明与更大规模(情形Ⅲ)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技术采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长期偏低,为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农民对投资量大、见效时限长且预期收益不确定的现代农业技术采用的动力不足。

比较门限面板模型在三种情形下测算的技术效率,我们发现小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Ⅰ)的技术效率均值(0.93)最大,且分布较为集中(极差为0.13),这一结果与中国农业现实并不违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小农生产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在小规模耕地上的技术应用基本上已经成熟,接近技术前沿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相对较小。大规模农业生产(情形Ⅲ)的技术效率均值(0.77)最小,且分布的离散程度更高(极差为0.45)。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适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急需政府支持,此外,大量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使得生产中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而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农业投入和技术应用的巨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采用受到诸多限制,对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具有负向贡献,是造成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考察三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技术前沿面与技术效率的乘积),其值分别为0.52、0.73和0.77,这表明尽管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但由于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前沿技术,导致其对农业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并且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表5的最后一列给出了利用线性面板模型计算的技术效率结果,其技术效率均值(0.51)要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的测算结果,且分布的离散程度也最高(极差为0.73)。出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因为线性面板模型假设不同耕地规模对应相同的技术前沿面,而对于具有低的技术前沿面的个体而言,这一错误设定使得测算的技术无效率项中不仅包含效率损失,还包含了两个技术前沿面间的技术差距。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时,在横截面或者面板数据集中耕地规模的异质性已成为影响估计结果准确程度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通过构建门限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统计推断方法是由Hansen[15]提出的,该方法允许有多个门限值存在。影响门限效应检验的主要问题是门限参数在零假设下没有定义,笔者利用自助法来模拟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非标准分布,并基于检验反转方法确定门限参数的置信区间。

利用2001―2012年中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的27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估计固定效应门限面板模型,发现门限效应确实存在,两个门限值(4.76和10.54)将农业生产规模区分为三种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和播种面积等要素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要素对产出具有负向影响,资本要素对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显著,但对中、大等规模农业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且耕地规模越大作用效果越显著。第二,总的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变动趋势,劳均耕地面积大于10.54亩的地级市个数从2001年的65个增加到2012年的131个。第三,越大的耕地规模对应于越高的技术前沿面,但同时也具有更多的技术效率损失。在整个样本期间,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因此,造成技术效率损失是在所难免的。但总的来说,耕地规模越大则农业TFP对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强。第四,基于线性面板模型测算的技术效率要远远小于门限面板模型,这是由线性面板模型设定所有地区的技术前沿面均相同所导致的。

为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此笔者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元的现代农业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使承租土地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种粮收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此,政府应该实施和完善以下内容:第一,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关的评估、咨询和公证机构,为土地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第二,为吸引更多农民进入流转,财政应该对流出土地的农户进行补贴,相当于国家承担了一部分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流转供给。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土地流转与金融领域改革相结合,为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

2.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着力于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研究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功能,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基层,负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注重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更需要注重提升农民的规模化经营意识,以及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技术采用成本

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失和不足使得农户采用前沿生产技术的机会成本过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短期内没有能力提供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包括:第一,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第二,完善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制定相关政策调动社会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第三,组织农户参与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和完善村级管理制度,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公平与公正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蕾,杨向阳,王怀明.改革以来中国省际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7,(1):107-116.

[2] McMillan,J.,Whalley,J.,Zhu,L.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4): 781-807.

[3] Fan,S.G.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73(2):266-275.

[4] Yao,S.,Liu,Z.,Zhang,Z.Spatial Differences of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1987-1992[J]. Economics of Planning,2001,34(2):139-157.

[5] Jin,S.Q.,Ma,H.Y.,Huang,J.K.,Hu,R.F.,Scott,R.Productivity,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Transforming Agriculture[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10,33(3):191-207.

[6] 钱良信.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26-9828.

[7] 石慧,孟令杰,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3):20-33.

[8] Ito,J.Inter-Region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Distinction between Biochemical and Machinery Technology[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21(3):394-410.

[9] 方鸿.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测度、发现与解释[J].农业技术经济,2010,(1): 34-41.

[10] 陈飞.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推进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44(7): 147-160.

[11] Tian,X.,Yu,X.The Enigmas of TFP in China: A Meta-Analysis[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23(2):396-414.

[12] Battese,G.E.,Rao,D.S.P.,O’Donnell,C.J.A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 for Firms Operating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y[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21(1):91-103.

[13] 杜文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政策差异研究――基于时不变阈值面板随机前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107-118.

[14] 梁流涛,耿鹏旭.中国省域农业共同边界技术效率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22(12):94-100.

[15] Hansen,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

[16] Schmidt,P.,Sickles,R.C.Production Frontiers and Panel Data[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984,2(4):367-374.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5

中国深松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增加了产量,又培肥土壤,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论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黑龙江深松耕法研究中提出的虚实并存效应原理。这一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效增速”,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农业素以精耕细作优良传统著称于世,进入21世纪更是以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其奥秘在于让每一分耕地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又让土壤保持后劲肥力不衰,用养结合,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课题。而对于影响作物极限产量达52%的土壤机械耕作来说,科学有效地耕作方式及其理论机制则是重中之重。

中国农业大学迟仁立、左淑珍伉俪,自1968和1971年先后知青下乡上山从事农林工作。1972年,迟仁立受到任继周院士所著《划破草皮改良草场》一书的启发,在原黑龙江肈州县光荣公社太平大队科研室进行了深松改良盐验地的试验取得增产25%的效果。他们至今40年如一日地研究深松,通过田间机械耕作试验,钻研农业古籍和农业考古,在全国180余县、市进行试验示范,与国内外同行及相关领域学者学术研讨与交流等活动,对机械深松进行了复杂繁重的全面测试调查,积累了近百万系统实测数据。证实中国深松更能提高效益,并具有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从中总结提出的虚实并存耕作效应原理,为我国和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亮点。

20世纪70年代,迟仁立夫妇研究提出深松有全面深松与局部深松两种,黑龙江深松耕法的核心是间隔耕作,局部深松,属少耕范畴。其实质是古代中国传统精耕细作中“精耕”与“区田不耕旁地”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美国免耕与前苏联翻耕相结合。其原理是虚实并存耕层结构效应,并因此获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979年)。80年代研究提出耕层构造发展史,确立中国深松是优于前苏联翻耕和美国的免耕的三大系列耕层之一,兼具二者优点,摒弃了二者弊病的最优耕作方式,并边试验研究边示范应用,确立了耕层土壤虚实并存效应原理。先后获“黑龙江农技改进二等奖”(1982年)和“中科院科技进三等奖”(1985年)。夫妇两人还于90年代研究提出中国深松增产节水与培肥土壤三者并举,实现农耕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引起国家和科学院领导重视,立了课题,组织起全国125县市试验示范网,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虚实并存耕作》科教影片;另一方面引起国际耕作界重视,迟仁立夫妇连续参加7次国际会议,参加编译了六国文字的土壤耕作名词术语并颁布,发起成立了土壤耕作史专业委员会,批准了2000年国际土壤耕作学会(ISTRO)在中国举办世界代表大会。

1996年5月,迟仁立夫妇调入中国农业大学,他们潜心研究中国深松的基础理论,提出中国深松是独立自主创立,不同于西方的深松。美国的心土深松、前苏联的马尔凯夫无壁犁深松、英国的巴拉犁深松、澳大利亚的侧翼割刀深松与中国深松截然不同,各自具有独立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应称为中国深松。并以此申报“丰收计划项目”,前后开了十门课程,为土壤机械耕作培养了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即是中国深松。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深松作业补贴”,随后财政部明确将深松整地纳入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专项补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多次批示要求加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试点、推广和普及力度。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在适宜地区实施深松整地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

迟仁立、左淑珍表示,没有好的基础理论就没有好的应用技术,只有把中国深松的起源、重大意义、基础理论讲明说透。让农业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农机手和农民认识到它的巨大作用与长期效果,并根据当地的风土条件,地域特点,因天、因地,因土制宜,选择掌握好深松作业的机具,方法,形成适于本地的技术规范(农业部提倡的“傻瓜技术”),变成他们自已主动生产运用的技术,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农业效益的倍增,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玉米;翻耕育苗移栽;免耕育苗移栽;免耕精量直播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1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为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矛盾,寻求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轻型栽培技术[1-2]。2014年贵州都匀经济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特设置了玉米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择在坝固村5组进行,试验地为坡Y旱田,面积1 533.3 m2,前作为玉米,冬季闲置,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均匀。试验玉米品种为黔单18。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免耕精量直播、免耕育苗移栽、翻耕育苗移栽。试验地按1.2 m开厢,每个处理12厢,两边为保护行[3-5]。

1.3 试验方法

翻耕育苗移栽:3月20日育苗,移栽前2 d翻地,玉米苗叶龄2.1~3.0叶时打条播沟移栽。免耕精量直播:于播种前10 d喷施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含量41%)除草剂,于3月20日不翻耕土地直接打窝播种玉米。玉米出苗后按当地的生产方法进行薅锄,培土。免耕育苗移栽:移栽前10 d,用农达除草剂进行喷施,3月20日育苗,玉米苗叶龄2.1~3.0叶时,不翻耕土地直接打窝将苗移栽本田。施肥统一时施圈肥15.0~22.5 t/hm2、复合肥750 kg/hm2、硝酸铵600 kg/h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种植沟[6]。以硝酸铵225 kg/hm2追1次提苗肥,大喇叭口期以硝酸铵375 kg/hm2追壮籽肥,种植规格统一为每厢栽2行,宽行0.8 m、窄行0.4 m,株距0.27 m,单株定植,栽61 500株/hm2。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于8月27日验收,理论测产采取5点取样,每点10株,进行考种测产,实际产量为每处理取2厢全田实割实测方法,结果如表1。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产量以翻耕育苗移栽处理最高,为8 796.76 kg/hm2,免耕育苗移栽次之,免耕直播最低,翻耕育苗移栽分别较免耕育苗移栽和免耕直播增产7.51%和11.69%,免耕育苗移栽较免耕直播增产3.89%。经差异显著性分析,翻耕育苗移栽与免耕直播存在差异显著性,与免耕育苗移栽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免耕育苗移栽与免耕精量直播不存在差异显著性。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种植方式的在种子、肥料投入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农药、农膜、除草剂以及用工的投入上存在差异,其中翻耕育苗移栽总投入最高,为7 845元/hm2,免耕育苗移栽次之,为6 945元/hm2,免耕精量直播最低,为6 120元/hm2。以当年玉米收购价2.4元/kg计,各处理产值以翻耕育苗移栽为最高,折合21 112.20元/hm2,其次为免耕育苗移栽,折合19 637.25元/hm2,免耕精量直播为最低,折合18 902.55元/hm2。扣除成本投入后的净产值仍以翻耕育苗移栽最高,为13 267.20元/hm2,免耕精量直播次之,为12 782.55元/hm2,免耕育苗移栽最低,为12 692.25元/hm2,通过投入产出比折算,翻耕育苗移栽投产比最低,为1.00∶2.69,免耕育苗移栽次之,为1.00∶2.83,免耕精量直播最高,为1.00∶3.09。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育期和生物性状影响不大。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其中翻耕育苗移栽与免耕精量直播存在差异显著性,翻耕育苗移栽与免耕育苗移栽、免耕育苗移栽与免耕精量直播都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不同种植方式投入产出比以免耕精量直播最高,主要体现在省工、省力、省成本,从而实现节本增效。免耕精量直播适宜冬闲田、缓坡地种植,便于提前清园除草、秸杆还田利用和降低劳动强度。免耕直播适宜劳动少、土地多的集约化管理,省工、省力、省成本。大面积推广免耕精量直播还应进一步做示范,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规程。

4 参考文献

[1] 何志远,陈必军.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技术效果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1(4):36.

[2] 刘晓燕,翟玉玲,蒋燕,等.玉米少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2,29(11):1199.

[3] 张雅丹,张育荣,崔桂生.兴安县甜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69.

[4] 滕瑜.玉米少免耕栽培与翻耕直播对比试验总结[J].新农村(黑龙江),2014(10):38.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耕耘机;技术方案;推广应用

引言

田土耕耘田间机作业是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人工耕地脱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农村农民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力紧张的状况,农村对微型耕耘机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微型耕耘机品种较多,性能指标各异,适用性不同,为此,内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所与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成立成立课题组,联合开发研究了一种适合四川丘陵地区使用的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要求。

本文论述了微型耕耘机研究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推广应用前景等内容。

1.技术方案

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以178F、186F、187F系列风冷柴油机为配套动力,变速箱和行走箱为工作机,通过齿轮直接将动力传递出来。变速箱采用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倒档采用插入式直齿啮合,行走箱采用两级锥度齿轮减速。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本机型设计为两个前进档一个空档及一个倒档。两个前进档的好处是:根据地形及土壤情况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耕作速度,以达到最佳耕作效果,增加倒档是为了在遇到耕作死角无法前进时,可以用倒档将机器倒回开阔地,用倒档再配以其它附加机具可实现多功能耕作,如抽水、喷淋、开沟起垄等。为减轻整机的重量,但又保证强度及可靠性的情况下,变速箱采用铝合金材料,行走箱采铸铁材料。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采用改型的摩托车用湿式摩擦离合器进行离合。这样做的优点用采用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农机上,一是性能可靠,二是节约成本。

2.主要技术特征

2.1标准化

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企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是联系科研、设计、生产使用等方面的纽带,是产品质量可靠的保证。在研究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视产品标准化的建设,并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终端产品的品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用户。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同样秉承四川兴明泰机械公司标准化这一最大技术特征,打造标准化高的产品品牌。

2.2 EM型微型耕耘机标准化率

全机总项数:245,标准件项数:90,标准化率:36.7%。

2.3 基本参数的确定

耕耘机发动机功率与土壤的地质坚实度,含水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发动机功率设计依据是土壤坚实度为850kPa,土壤绝对含水率为25%,植被密度800g/m?与基本参数。经初步计算、额定功率定为4kW/3600r/min ,12小时持续功率为3.7kW/3000 r/min ,燃油消耗率为314g/kW.h,油消耗为6.8g/kW.h,根据以上发动机基本参数,选定市场上流通的F178风冷柴油发动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最大耕深≥ 10cm,平均耕深10cm。

2.4 与国内同类技术的比较

根据市场调研及样机试验得出:国内微型耕耘机快档转速一般在100rpm~160rpm之间,慢档在60rpm~80rpm之间,倒档在40rpm~50rpm之间。根据这样的要求并结合所使用发动机的额定转速以及各箱本的结构对各齿轮的齿数及模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

3.总体技术方案的确定

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把开发项目确定为“EM型微型耕耘机”后,课题组派出技术人员对西部地区生产微型耕耘机的几个厂家的微型耕耘机和以汽油机和柴油机为代表的两大派别厂家进行了对比研究,再带着以上问题对微型耕耘机进行了专门调研。

在微型耕耘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为了认真按照国家质量法和标准化的要求,课题组制定了“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企业生产规范,作为生产和检验该产品的依据。该规范参照JB/T10266.1、GB/T10266.2中微型耕耘机技术要求条件及试验方法的有关章节,作为指导检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标准和方法。

根据产品生产要求,对微型耕耘机的安全性能和主要技术性能及产品结构进行实地调研,并征求了部分商、农机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对市场该类产品存在的大架强度不够、行走箱受力结构不合理、机体质心漂移、离合器防护罩螺钉紧固困难、扶手操作手感欠佳等问题进行了逐项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其改进方案,对有些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其生产工艺、工装夹具、检验方法及生产手段制定了严格的方法和规定。

4.技术成熟度

内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所长期致力于农机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技术开发能力强,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通用柴油机及终端农用机械产品的民营企业,在发动机装配和研发上有独特的优势及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开发和生产耕耘机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耕耘机研制过程中,利用兴明泰公司现有的生产质量控制手段及设计思路移植到农业机械上,结合农机生产实际情况,选定微型耕耘机这一项目,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研制开发出具有兴明泰特色的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此款微型耕耘机不仅在强度与平稳性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改进,而且在设计上比传统的微型耕耘机有了重大的突破。

5.推广应用情况及市场前景

5.1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农业机械化快速崛起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是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涉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个环节,发展农业集体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农业机械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广大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加,广大农村缺乏大量劳动力,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求越来越迫切。只有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

5.2 EM型系列微型耕耘机适应市场需要

根据目前微型耕耘机产品生产和使用情况的现状,课题组人员分别到重庆市的江津、永川、壁山、涪陵和我省的武胜、广安、梁县、南充、西充、阆中、苍溪、巴中、广元等进行调查研究。走访了农机销售商和用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观摩了部分耕耘机的现场操作,倾听了农机使用户对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和功能性能要求,亲自参加了农机事故现场分析会。经过调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EM型微型耕耘机的特点我省及西部多丘陵的地貌特点吻合良好,适宜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农业机械设计手册》(上、下),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实用机械设计手册》(上、下),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编,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

[3]《旋耕拖拉机基本设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 JB/T 10266.1-2001 微型耕耘机 技术条件.

[5] JB/T 10266.2-2001 微型耕耘机 试验验方法.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039—05

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应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促进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一、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内涵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是指传统农耕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将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并有适度的创新,最终达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过程。所谓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是延续、传承至今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内涵及“协调和谐的三才观以及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表1中,笔者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归纳,从6个方面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精髓、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在不同土壤、不同自然环境下种植不同作物,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适应环境

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达到生物防治

“桑基鱼塘”:田基种桑,水塘养鱼,桑叶饲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

强调努力生产,节制消费,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1保证农作物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要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和谐

利用前人积累的广泛经验和丰富的品种资源改良作物品种,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控制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农业

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还原或再生循环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丰富的和谐理念与人文精神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

用,农耕社会的产品安全无污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应当吸收。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耕文化中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以及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良方。

一方面,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促进现代农业向符合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保护、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现在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的兴起,又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发扬光大。目前,各地打造的最大限度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绿色农业园区,在提供高端健康食品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体验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的机制和功能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的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与文化传导机制。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作用的机理是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调控和推动不可或缺,文化的繁荣发展起传导作用,二者耦合的结果产生叠加放大效应,叠加放大又进一步加强了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1.起引导功能的市场机制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大大超出国家标准,且成为较为突出的现象。同时,加上农民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致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也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农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粮食中残留的农药。还有一些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由此,人们渴望消费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这就需要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让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中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为此,必须通过价格杠杆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发展有机农业,促使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更好地耦合发展。

2.起推动功能的调控机制

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发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二者耦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庞大,而耕地面积又在日趋减少,环境污染在日趋加重。这样,我们既要保障广大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又要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千方百计的保障耕地面积,在推广城镇化工业化的今天,这是一个艰巨任务。二是耦合后农业生产投入会提高,成本会加大。利用传统农耕技术,势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施用农家肥,虽然较为环保,但要有一个积粪、沤粪、施肥的漫长过程,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精耕细作整理土地,人工除草而不使用除草剂,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由于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加上目前有机农产品价格不够合理,就难以吸引农业生产者。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图省劲,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所以,要吸引农民吸收农耕文化精华,发展安全农业,政府就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对那些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结合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给予适当鼓励。

3.起促成功能的传导机制

农耕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物质层面和价值理念两部分组成,物质层面主要是指“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稻田养鱼、养鸭治蝗、桑基鱼塘等优良传统农作技术;价值理念则是指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先进农业技术代替了传统耕作技术和方法,传统农耕技术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优良的传统农耕理念在新生代农民中也几乎荡然无存。所以,要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业经济软实力。为此,务必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宣传要从娃娃抓起,要在农村中小学自然科学教材中编写有关传统农耕文化的知识;务必要在社会中普及农耕文化,通过电视、电影、图书、报纸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化、宣传农耕文化;务必建立农耕博物馆,让农耕技术作为优良人类遗产保留下来。目前,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为研究所用而建设农耕博物馆,而事实上更需要了解农耕文化精髓的应该是新一代农民,因此,也应在有条件的基层农村建立农耕博物馆,以更好地宣传、继承农耕文化。

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模式

农耕文化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有多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模式。

1.劳动主体耦合模式:包括劳动主体在农耕理念、农耕知识等方面的耦合

农耕理念的耦合是传统的农业信仰与现代的农业观念的耦合。其一,重农利农的传统思想与现代重视粮食生产精神的耦合。我国历朝历代都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农业生产,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环境。其二,珍惜土地的传统情节与今天严守“耕地红线”的观念相耦合。我国古人历来钟情于土地,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尊崇土地、热爱土地、珍惜土地的文化传统。今天,土地是我们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更是发展农业的保障。我们要秉承传统,科学发展,珍惜每一寸土地。其三,崇尚节俭的传统习惯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相耦合。古人非常重视节俭和积蓄,反对奢侈浪费,今天,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农耕知识的耦合是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耦合。包括“应时、取宜”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天、地、人和谐的“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耦合;传统施肥技术与现代测土配方技术的耦合。其一,“应时、取宜”传统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是季节性、时间性。我国古人就是根据自然节律和农作物生产周期安排农事活动,在很早时期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现代设施农业正是通过建造大棚等人工创造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象环境,从而生产“反季节”作物,这正是对传统气象知识的继承和利用。其二,“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天、地、人和谐的“三才”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摆正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与实质启示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秩序的和谐与平衡。其三,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耦合。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较高的投入来实现较高的产出,是一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耕作管理的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倒茬轮种、间作套种、一年多熟等农产品的种植方法,通过锄草灌溉、深翻土地等多种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现在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倒茬轮种、间作套种等更为科学,锄草灌溉、深翻土地效率更高。

2.劳动资料耦合模式: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与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

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其一,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二,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其三,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结合使用。许多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发挥了更好的效率。

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其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为了保证农作物营养的需求,传统农耕文化注意积肥、造肥和庄稼的施肥。集体经济时代,许多农村集体在堆积沤制大粪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把氮、磷、钾等无机肥料加入到粪堆中,这样再进行施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力。其二,传统植保技术与农药植保的结合。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创造了多种防治病虫害、抗御自然灾害的办法,如采取轮作、深耕、抗病良种、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药治虫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现代病虫害的防治要吸纳传统防治技术,优先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植保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其一,变废为宝的循环生产方式与发展有机农业的融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实践中,把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循环生产。积肥造粪的过程就是一种能量循环过程。通过对人粪、畜粪、秸秆、苗粪、生产生活垃圾等的沤制发酵过程,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这实际上是现代有机农业所追求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其二,传统农业与发展休闲农业的结合。我国农耕文化悠久。而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在城市近郊农业地区,一是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二是让市民参与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等,体会农家乐趣。三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解决养殖业中的家畜粪便污染,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3.劳动对象的耦合:包括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农作物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

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主要是古代培肥养护地力与现代“沃土工程”的耦合。我国古人非常注重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养护地力、合理用地。古代农学“天时、地利”中的“地利”就是指的对土地的培育和养护。合理施肥是养护地力、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措施。现在许多地方实行的“沃土工程”就是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优质土壤,营造安全、洁净的生态环境。

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其一,古代自然选择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耦合。我国从西周后期,就有关于选育良种的记载。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抗旱、耐涝、抗碱、耐酸的粮食作物品种,以适合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条件。现代先进的种子技术则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其二,古代的“洲际引种”与现代杂交技术的耦合。我国自汉唐以来,就从中西亚引进小麦、胡豆、胡谷、胡葱、胡蒜、胡桃、胡瓜、胡葵、胡麻、胡栗、胡椒等,到明清又引进了红薯、烟草、棉花、玉米、花生等。洲际引种促进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现代杂交技术则通过不同亲本的遗传基因的组合,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可以对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进行筛选组合,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四、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

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提高三个认识

传统农耕文化的许多理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知,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深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认识和理解。一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认识。传统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念,“变废为宝”的循环思想。我们今天发展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正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用的认识。农耕文化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我国传统农业历经数千年长盛不衰,而且每次社会动乱后又能很快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精耕细作等传统农耕技术和安农重农等传统农耕理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起了主导和基础性作用。三是提高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关系的认识。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农耕文明拥有的许多优良传统技术和核心理念,今天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2.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树立挖掘保护农耕文化的理念。我国地域广阔,农耕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的农耕文化深藏偏僻山村,有的传统农耕用具散落在民间,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的见证,我们要不断地挖掘和保护。二是树立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理念。开发利用农耕文化不仅能够改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能提升我国农业软实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三是树立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理念。现代农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农耕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它既有精耕细作、不误农时等先进理念,同时,小农生产者也有自给自足的缺陷。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摈弃农耕文化中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缺陷。

3.探索两条途径

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承、吸收和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其实现途径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条途径。一是在物质层面,通过传统农村村落的保留和农耕博物馆的建立使农耕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传承在农村,一般传统农居和自然村落都保留有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农村民俗特色,有独特的村落景观,是人们共同的回忆。而农耕博物馆则通过对耧、犁、锄、耙,纺车、织布机、石磨等传统农耕工具的收藏,让人们对农耕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二中在精神层面,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理念投射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上。将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集约化耕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等现代农业理念结合起来。

4.采取五项举措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举措是宣传弘扬利用农耕文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多功能农业。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地方政府要重视农耕文化的宣传工作,可以把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日结合,开展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耕节庆活动,以发扬光大农耕文化。也可以邀请媒体拍摄农耕文化纪录片,记录传统的农耕方式、传统食品、民间习俗及田园风光。还可以通过教科书,漫画等形式让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到人们心中。二是加强保护。对传统的农耕技艺,农耕理念,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破坏农耕文化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三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传统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目前,乡村体验旅游成为时尚,人们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在体验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农耕文化得到弘扬。四是打造体现农耕文化特色的农业品牌。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在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园时,要充分彰显各地区、各民族的农耕文化特点。五是培养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对农耕文化进行整理、编撰、宣传和保护的人才,让农耕文化的传承更加组织化、专业化。

5.力争三方支持

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需要制度、政策、资金的支持。为此,需要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三方共同努力。一是政府要制定政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一方面,政府对弘扬传承农耕文化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从财政投入、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农耕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例如:对利用农耕文化发展绿色农业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农耕博物馆建设、农耕文化宣传片拍摄和农耕文化教材编写等。二是金融机构应给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传承创新农耕文化所需资金金融机构应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农业发展银行更应该大力支持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融合的项目。三是争取民间资本解决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民间投资农耕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参考文献

[1]邓文钱,阮清.从新视角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2).

[2]陈登高.论现代农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

[3]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EB/OL].http://.cn/,2007,2,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1-2]。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耕作现状看,保护性耕作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潮流,已构成世界农业进步的时代特征。

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1机械深松

机械深松主要作用是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率,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以有效提高产量。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深度25~50 cm。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深松周期可结合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而定,一般为2~3年[3-4]。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深松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保墒。

1.2秸秆与表土处理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同时又不过分影响播种作业。若地表秸秆过多、起堆、地表不平时,则需要进行表土作业。秸秆及表土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秸秆粉碎、浅耙、浅旋等。这些作业属于选择型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项目越少越好,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 cm。

1.3免耕施肥播种

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短、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5]。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

1.4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虫害后及时喷杀虫剂。保护性耕作一般比传统耕作容易产生草害,故必须随时观察,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可采用喷除草剂、机械和人工除草等。

2推广措施

2.1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发展应用多年,形成了多种比较成功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的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种植工艺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在遵循保护性耕作技术生产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区域及当地农艺特点的保护性技术模式[6]。

2.2典型示范带头,由点到面推广

农机示范区、示范点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载体。要做到规划科学、组织合理、技术体系可行、实际效果明显,才利于群众接受和应用。

因此,应首先选择积极性高的农户建立示范点,规范操作技术。初期进行小地块、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推行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示范区、示范点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县大面积迅速推广。

2.3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不断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技术认识的程度和操作机具的水平。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从技术、经济、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倡导机手和农户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要发挥有关专家的作用,定期讲座,深入一线,及时排解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2.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媒体的优势,同时结合宣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充分利用技术试验成功典型,主动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以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向村干部宣传,让村干部组织带动全村开展推广;向农机大户宣讲培训,发挥农机户主力军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5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是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以农机重点工程建设、常规农田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组织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以县级农机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农机服务站为辅助,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2.6争取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资金,形成国家引导、地方配套、集体扶持的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要建立专户,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结语

近10多年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推广应用面积却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技术、机具、机手、机制这4个关键环节,把握好上述各项重点因素,把工作做实做强,才能够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发展。

4参考文献

[1] 李庆荣.关于尿素转化过程的研究资料[S].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8.

[2] 郑庆伟.2BSF-12A型小麦深施肥播种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8(4):28,31.

[3] 王淑宏,赵祥,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113.

[4] 耿德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74-7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0

(1)中国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3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建立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度流传的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2)中国精耕细作农业形成发展的诸阶段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犂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以此为基本线索,可以把中国传统农业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农具,尤其是开垦用的青铜钁和中耕用的钱(青铜铲)和镈(青铜锄)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但仍大量使用各种木石骨蚌农具,尤其是木质耒耜仍然是主要耕播工具。人们较大规模地在河流两岸的低平地区开垦耕地,为了防洪排涝建立起农田沟洫体系,与此相联系,垄作、条播、中耕技术出现并获得发展,选种、治虫、灌溉等技术亦巳萌芽,休闲制逐步取代了撂荒制。为了掌握农时,人们除了继续广泛利用物候知识外,又创造了天文历。使用耒耜挖掘沟洫导致两人协作的耦耕成为普遍的劳动方式,沟洫和与之相联系的田间道路把农田区分为等积的方块,为井田制的实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耒耜、耦耕和井田制三位一体,成为中国上古农业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上古文明的重要特点。不过,这一时期农田的垦辟仍然有限,耕地主要集中在各自孤立的城邑的周围,稍远一点就是荒野,可以充作牧场,所以畜牧业有较大发展地盘。未经垦辟的山林川泽还很多,从而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以保护利用山林川泽天然资源为内容的生产部门——虞衡。人工养鱼和人工植树发生了,还出现了园圃的萌芽和开始饲养水禽(鸭、鹅)。这一时期,我国北部、西部和东部某些地方出现了游牧部落,最先强大起来的是被称之为西戎的游牧或半游牧部落群,他们由甘青地区向中原进逼,迫使周王室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形成“华夷杂处”,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错杂并存的局面。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农业虽然还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但无论工具、技术、生产结构和布局都有很大进步和变化,精耕细作技术已在某些生产环节出现。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技术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我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步入铁器时代,奴隶社会也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并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帝国。全国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推广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犂、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铁器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施肥改土受到了重视。传统的品种选育技术臻于成熟。农业生物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中国传统历法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形成,传统指时体系趋于完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林业、畜牧、蚕桑、渔业等均获得全方位发展。北方草原骑马民族崛起,进入中原的“戎狄”却融合于农耕民族,形成了大体以长城为分界的农区与牧区分立对峙的格局。在分裂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北中国农业生产由于长期战乱受到破坏,南方的开发却由于中原人口的大量南移进入新的阶段,精耕细作传统没有中断,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在特殊条件下加速进行。作为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吕氏春秋·任地》等3篇以及《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杰出农学著作。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建立在南方农业对北方农业历史性超越基础上的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重要转折,至宋代进一步完成。“灌钢”技术的流行提高了铁农具的质量,江东犂(曲辕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犂臻于完善,水田耕作农具、灌溉农具等均有很大发展。在这基础上,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体系。这一时期南方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太湖流域的塘埔圩田则形成体系,梯田、架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复种虽然在这以前巳零星地出现,但直到宋代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标志是南方(主要是长江下游)水稻和麦类等“春稼”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制度的初步推广。通过施肥来补充和改善土壤肥力也被进一步强调。农作物品种、尤其是水稻品种更加丰富。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小麦也超过粟而跃居次席,苎麻地位上升,棉花传人长江流域。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也有发展。传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大牲畜饲养业由极盛而渐衰,但猪、羊、家禽饲养仍有发展,耕牛继续受重视,养鱼业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也得到了总结,陈旉《农书》和王桢《农书》、《农桑辑要》是其代表作。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由于封建地主制的自我调整,明淸封建经济继续有所发展,并孕育着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国家统一、社会空前稳定、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等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人口的空前增长又导致了全国性的耕地紧缺,以至在粮食单产和总产提高的同时,每人平均占有粮食数量却呈下降趋势。为了解决民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内地荒僻山区、沿江沿海滩涂、边疆传统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为主要垦殖对象。传统农牧分区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耕地面积有了较大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加剧了水旱灾害。本时期江南地区的稻麦两熟制巳占主导地位,双季稻的栽培由华南扩展到华中,南方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栽培。在北方,两年三熟制或三年四熟制已基本定型。为了适应这些复杂的、多层次的种植制度,品种种类、栽培管理、肥料的积制和施用等技术均有发展。低产田改良技术有新创造。在江浙和广东某些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陆地和水面综合利用,农—桑—鱼—畜紧密结合的基塘生产方式,形成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但农业工具却甚少改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为我国人民征服贫瘠山区和高寒山区,扩大适耕范围,缓解民食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棉花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推广,引起了衣着原料划时代的变革。花生和烟草是新引进的两种经济作物。甘蔗、茶叶、染料、蔬菜、果树、蚕桑、养鱼等生产均有发展。出现了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若干地区间形成了某种分工和依存关系。这一时期,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很多,大型综合性农书以《农政全书》、《授时通考》为代表,地方性农书如《补农书》、《知本提纲》等具有很高价值,代表了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

二、“精耕细作”的内涵

“精耕细作”这个词,人们在谈论中国农业和农业史时经常使用,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在古书中只有“深耕疾耨”、“深耕熟耘”等提法,这虽是精耕细作内容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一词出现于晩清。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一概念日益广泛地被人们使用。所以,它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

(1)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涂田、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但不晚于战国时代,人们已经认真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如战国初年李悝指出“勤谨治田”亩产可提高20%,他的“尽地力之教”,就是要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要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总产,就不能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农学家,无不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这种主张的产生不单纯因为人口增加,耕地紧缺和小农经济力量薄弱;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人力财力的使用上,都是更为节省的。明末《沈氏农书》引老农的话说:“三担也是田,两担也是田,五担也是田,多种不如少种好,又省气力又省田。”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淸,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农业的基础种植业是依靠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我国传统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多熟种植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一方面尽量扩大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里绿色植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地力和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于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多种生物共处和多层次配置的“立体农业”,对土地、资源和太阳能的利用就更为充分,而单位农用地产出的数量、质量和品种也更为丰富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2)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种种措施

从农业的总体来分析,农业技术措施可以区分为两部分,一是适应和改善农业生物生产的环境条件,二是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包括这两方面的技术措施。

我国古代人民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概括为“天”和“地”两个方面。古人的所谓“天”,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所谓“天”主要是指气候,由于气候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时序,所以又称为“天时”或“时”。 农业是人指导的自然过程,是以自然界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中国古代农时意识之强烈世所罕见。《尚书·尧典》说“食哉唯时”,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把握农时对以食物生产为中心的农业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首先要与气候的年周期节律保持一致。中国古代,虽然在园艺和花卉的促成栽培上已经懂得创造和利用局部的人工小气候,但总的说来还不可能控制和改变大的气候环境,所以人们总是强调对它的自觉适应和充分利用,“不违农时”、“勿失农时”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些要求推动了历法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长期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不过中国古代对农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物候、天象、气象、节气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指时体系;其中尤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结合相互补充最具特色。

农业环境中“地”(土壤、地形等)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把改造农业环境的努力侧重在土地上,在实践中形成很有特色的“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建立在对各类不同土壤的特性以及土地与植物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要求人们按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类和不同的地区特点来发展农业生产。“土脉论”把土壤看作有气脉的活的机体,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晚期。中国传统农业关于土壤肥力可以变动和通过人工培肥可以使“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土宜论”和“土脉论”的指导下,人们综合运用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不但给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而且把大量条件差、产量低的土地改造成良田。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北方旱地耕作技术,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南方水田耕作技术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田施肥起源很早,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到了“惜粪如惜金”的地步。肥料来源除天然肥和绿肥以外,包括人们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物。《沈氏农书》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简明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的若干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农业又很重视发展农田灌溉,不同于古代欧洲收成取决于天气好坏。合理排灌也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措施,这方面有先秦的农田沟洫、战国以后的灌淤压碱,南方稻作的烤田技术等。用地养地相结合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土地之所以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地力长久不衰,被世人视为奇迹,主要就是依靠建立在土宜论和土脉论基础上的合理的耕作、施肥、灌溉和栽培等综合措施,而不是依靠什么黄土的“自行肥效”。

中国古代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是通过驯化、引进、育种相结合来取得高产优质的作物和禽畜品种,二是根据农业生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增产措施。在良种选育方面,采取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等多种手段,成绩斐然。其中田间穗选与单种、单收、单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相配合的系统选育法,把育种、繁种、和保纯复壮结合起来,最有特色。又注意到外部形态与内部特性的相关性,畜禽繁育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农业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和积累了丰富的作物与畜禽品种资源,成为最可宝贵的农业遗产之一。“因物制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建立在对各种农业生物的形态、习性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传统农学对农业生物内部(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同生长部位和生育时期)、生物群体中同一生物不同个体和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有着深入的认识,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使之向人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些生物技术措施,比之土壤耕作措施,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3)“三才”理论——精耕细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但它不局限于单纯经验的范围,而是形成自己的农学理论。这种农学理论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若干富于哲理性的指导原则,因而又可称为农学思想,“三才”理论是它的核心和总纲。“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该词最初出现在《易传》中。人们认为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是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并把世间一切事物都放到这样一个大框架中去考察。中国古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立论的依据。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例如土脉论、地力常新壮论、有风土而不唯风土论、三宜原则等,都是从“三才”理论中派生出来的。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农业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可以干预这一过程,使它符合自己的目标,但不能驾凌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因此,中国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作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重视人的劳动(“力”),更重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上文谈到一系列精耕细作技术,都是建立在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这大概没有比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表现得更为典型的了。“三才”理论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晶。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是在我国古代农业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农业实践向前发展的。

总之,精耕细作是指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内涵丰富的一个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天人相参、天人相协是它的灵魂和精髓。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生态环境;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96

1 农用地整治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耕地数量锐减,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之,我国土地利用粗放、大量土地e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农用地整治工作迫在眉睫。所谓农用地整治,是指在农村的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农村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环境。其主要目标是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农用地整治需要借助一系列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对水、田、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必然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近年来,全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力度,年投资额约1000亿元,大规模推进农用地整理。农用地整治后耕地的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何以保证农用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恶化。因此,开展农用地整治后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就如何更有效地掌握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对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和政策方面,监测内容比较分散,对监测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比较少。

2 耕地质量监测现状

耕地质量指的是构成耕地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条件状况的总和,表现为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耕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耕地质量监测,就是通过定点调查,观测记载和采样测试等方式,对耕地的理化性状、 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估的一系列工作。

世界上最早开展耕地土壤质量监测的国家是加拿大, 截止1992年,加拿大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23个基准点,构成基准监测网络。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3S” 技术在动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前国务院总理朱馆基曾指示:“要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24小时监测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通报,确保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刘坤、郑新奇等学者应用 GIS技术建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监测与预警体系。2006―2008年间,欧盟制定了土壤监测的程序和相关规定,并选出27个指标组成监测指标的最小数据集。近年来,国内外先后都开展了以耕地或者土壤质量为对象的动态监测活动,主要借助RS、GIS、GPS等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空间信息的现势性。2009年,田燕,杨建峰等学者利用“3S”技术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3S”技术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2010年中国昌吉州建立了20个州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形成了昌吉州耕地土壤监测网络构架。同年,吴康、晏家珩等人通过对贵州近年耕地质量监测现状分析,指出耕地质量监测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2011年,周生路等学者,基于MODIS 影像,结合“3S”技术对宜兴市农用地自然质量动态监测进行研究,证明基于MODIS数据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反演是基本可行的。当前,国内针对耕地质量监测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监测点布样及构建监测网络、耕地质量监测方法等方面。

3 生态环境监测现状

生态环境监测又称生态监测,就是运用环境监测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以获得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间和空间上所显示格局的认识和数据,为环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监测对象多样化,从环境到植物,从植物到动物,甚至到人类,包括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到动植物等。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类型多样化,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其本质就是掌握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从而预防土地整治后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监测内容复杂多样、动态变化、地域性、不确定性,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巨大,至今还没有形成大面积乃至全国区域内的监测系统。现阶段,生态环境的监测主要集中区域的监测工作,且各区域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不统一。

20世纪初期,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中,科尔克威茨等学者提出了污水生物系统,并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随着众多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研究,至7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监测成为研究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的生态监测研究起步较晚。生态环境监测作为一种收集自然资源信息的综合技术,常规监测方法主要为现场调查、低空的航空照片判读和外层空间的卫星资料解析,3种方法彼此互补,结合用于生态监测。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空间技术,特别是“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动态监测项目中。生态环境监测从方法和内容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朱运海学者以河北省万全县为研究区,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基于GIS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建立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王虹学者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进行了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套可在农牧交错区适用推广的动态监测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王婧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大中型区域的遥感生态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流程。

综上可知,国内外的生态环境监测侧重点已由研究生态过程,即局部监测转为宏观监测。借助3S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分析全球生态质量变化,势必为当前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

4 研究的必要性

土地整治作为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家在土地整治规划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计划完成2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估计总投资约6000亿元,同时全国土地一级开发投资规模可达万亿。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就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而言,没有形成监测体系和常态监测,只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验收需要,示范性地做了项目区内农用地某些特定土壤指标的检测。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短,多则3~5a,少则1a,采样监测次数多则2~3次,少则1次,有的项目甚至没有。而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投资回报期都是8~10a,甚至有的在15a以上,于是相对于土地工程项目10a左右的周期,监测的数据量少之又少、监测的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较低等,何以保证农用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恶化。综上可知,农用地整治后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迫切性和重要性。

5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要求已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发展。对于农用地整治后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而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进行长时间的在线监测。利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将地面监测与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于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后农用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信息系统库,包括观测、文字、统计、图像以及分析等数据;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监测环节规范、监测指标统一、监测方法标准等目标;改革适应现代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行域设置、破除不适的行政干预等旧体制,实现监测资源有效配置、统一标准、监测任务及工作要求统一布置。

参考文献

[1]徐康,金员螅吴定国,等.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247-255.

[2]梁进一.农用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008(11):14-1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德惠市;保护性耕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39-1

德惠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迅速。2002年以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到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95.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0050台,农业机械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是近些年农业专家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粗浅地探讨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相关话题。

1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特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其特点主要有:

1.1 用其所长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在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雨水利用率。

1.2 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下渗保存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雨水的贮量。

1.3 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1.4 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

1.5 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2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2.1 松碎土壤

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作用,使土壤逐渐下沉,耕层变紧,总孔隙减少,大孔隙所占比例降低,土壤容重加大。

2.2 翻转耕层

通过耕翻将耕层土壤上下翻转,改变土层位置,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能,翻埋肥料、残茬、秸秆和绿肥,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培肥地力。同时可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2.3 混拌土壤

采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圆盘耙或齿耙耙地,可以混拌土壤,将肥料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使土肥相融,成为一体,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2.4 平整地面

通过耙地、耢地和镇压等措施,可以整平土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以利于保墒。

2.5 压紧土壤

在某些生长条件下,土壤经过耕作或自然调节,造成土壤过于疏松,甚至垡块架空,耕层中出现大孔洞。

2.6 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做畦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积温较少,开沟培垄可以增加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增加太阳的照射面,多接收热量,提高地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上述各种不同土壤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耕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态,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3 德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办法及成效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主要是三种模式,即玉米大垄双行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等行距沟台互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玉米垄侧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2012年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是25万亩。德惠市农机局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实施,其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措施是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培训活动。各乡镇农机站站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户和农机大户参加培训,农机局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抗旱保苗、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等实用技术;现场讲解示范了免耕机、自动播种机等现代农业机械使用保养方法。这样的培训活动,农机局每年多次进行,大力倡导使用免耕机、自动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示范点的特点是:一是种植规模大。地块集中连片,一块地在50公顷以上。二是技术措施到位。全部采用宽窄倒茬平作技术模式播种,根茬残留、免耕播种和苗期深松追肥,全部按技术要求操作。三是玉米长势明显好于相邻地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抗灾能力强,没有倒伏,病虫害较轻,活秆成熟,穗大粒深,籽粒饱满,丰收已成定局。四是组织载体是合作组织。这些典型地块全是农机(农业)合作社种植的,非常有代表性,具有示范效果好,引导能力强的特点。

农机(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将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连片耕作,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一是对入社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机械作业服务,全部低于市场价,只收成本费,让利入社农民。二是高价收购土地,比当地市场价格高2000~3000元/公顷,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代耕种模式,对自己要求耕作的农户,实行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并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整体收费低于当地市场价10%左右。这种代播、代收,让利农民方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值得大力推广。是推行农业产业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的今天,采取各种可行性措施,推行玉米保护性耕作,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是农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师江澜,刘建忠,吴发启.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1期.

[2]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3] 杨青.发展我国机械化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何进,李洪文,高焕文.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