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22-03-06 01:55:36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

一、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是由人民赋予的,只有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法院工作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

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人民法院只有坚持司法的人民性,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主动将各项工作融入到满足人民司法需求的大局,才能确保司法的正确方向,确保司法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真正落地生根。

以人民为中心,要强化司法利民举措。首先,要立足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公正审理,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审判工作看得见,感受得到;

其次,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使人民人身权、财产权得到有力保护,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再次,要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水平、强化执行管理,持续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要完善司法便民措施。要坚持创新引领和需求导向,完善司法便民措施,丰富诉讼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

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推进微信立案,微信缴费,让人民群众在掌心里、指尖上就能办成事、办好事,让司法信息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

二、坚守初心,紧扣“四个对照”查找问题

(一)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有差距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系统性不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不深入、不系统。

二是思考研究方面不够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够,在精研深思上缺乏钻劲和恒心,对其中蕴含的理论性、战略性缺乏深切感悟。

三是学以致用有不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领悟不深、运用不够。

(二)对照党章党规,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有差距

一是理想信念树立的不够牢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认识不足,没能将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思想政治建设认识有偏差。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缺乏政治自觉和思想认同,放松了思想政治建设,在工作中容易就事论事,思考问题有时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三是政治纪律约束有所懈怠。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政治纪律的约束,在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方面做得不够,离党章要求还有距离。

(三)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在回应群众关切、为群众排忧解难上的有差距

一是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够。联系基层、深入一线力度不够,对一些基层实际情况,掌握不透、情况不明,在征求基层和群众意见上做得还不够,没有充分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

二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够。对一些群众关注较多的问题,如当事人立案重复跑腿、审理时间过长问题,措施不强,成效不理想。

三是回应群众诉求不及时。对一些群众来信,有些办理时间过长,没能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和意见。

(四)对照先进典型人物和身边榜样,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作风形象方面有差距

一是在担当作为上有差距。虽然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努力做到尽职尽责,但对于全局性的其他工作,如扫黑除恶工作,主动性不强,竭尽全力分忧解难不够。

二是在争先创优上有差距。对分管的工作满足于“还可以”,缺乏走在前列、奋力争先的胆识和气魄,如审判管理手段不多、不新,审判质效存在短板。

三是工作作风上有差距。官僚主义思想还时有存在,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每年也就是按照院里的要求进行几次走访,没有沉下去,关心农户。

三、牢记使命,在整改中落实到位

(一)强化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并作为指导工作开展的基础,充分利用开展主题教育这一契机,严格按照要求,认真查找自身不足,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坚定不移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将“四个意识”作为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不断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志和分管领域党员干部,讲政治、守规矩,自觉抵制“拉帮结派”“圈子文化”等错误思潮,勇于亮剑,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增强责任意识。要像抓主责主业那样抓党建,增强主动意识、主角意识、主责意识,切实把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来抓,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二)坚持从严治党,勇担管党治党责任。一是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始终做到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好榜样。二是深入履行管党治党职责。深刻认识和把握分管领导在管党治党中的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充分调动分管领域各部门党建第一责任人积极性,压实主体责任,凝聚工作合力。三是狠抓责任落实。做到将主题教育和分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推进,抓具体、抓深入,做到主题教育和分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2

一、区委全体(扩大)会议、区委书记会、区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等重要会议由区委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会务工作由秘书科承办,相关工作由其他科(室)协办。会议研究讨论的除人事任免以外的有关事项,都要迅速形成会议纪要。

二、以区委或区委办公室名义召开全区性某一方面的工作会议、现场会的会务工作由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负责承办,联系该项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三、区委办公室承办的会务工作和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由主任、分管主任统筹安排。具体工作由有关科(室)分别承担。其中:会议通知、文件、报告、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以综合科承担为主;信息、新闻报道、会后督查由信息督查科负责;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指南等文件材料印制、分发由秘书科统一扎口落实;会场布置由秘书科牵头会同机关事务处承担。安全保卫工作由秘书科与事务处联系安排。

四、不是区委办公室承办的会议,若有区委书记或副书记参加,会前跟班主任及秘书科必须检查会务工作(包括主席台席位排列),保证会议效果。

五、区委办公室大、小会议室根据区委领导活动安排情况统筹使用,必须始终保持整洁有序,会后及时清理打扫,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办公室主任或分管主任同意后由秘书科扎口安排。

全区重要会议各环节流程图

.党代会流程:拟定会议筹备方案——会议预备通知——会议筹备(分工作组、党代表组等)——会议正式通知——召开预备会——会议材料准备(日程安排、会议议程、座次图、文件、讲话稿、决议等)——文件材料印刷——会议材料装袋分发——会场布置(会标、宣传标牌等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票箱准备等)——讨论室安排(讨论室门上贴讨论组名单、落实各讨论室服务和记录人员、茶水供应)——正式会前检查会场安排——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领导进场乐、开幕式和闭幕式音乐、主席台倒水、台下茶水供应等)——后勤服务安排(车辆、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务总结、后续工作(会议决议、向市委报告等)——会后督查

.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流程:拟定会议筹备方案——会议预备通知——会议正式通知——会议材料准备(日程安排、会议议程、座次表、文件、讲话稿、决议等)——表态发言材料的把关——文件材料印刷——会议材料装袋——会场布置(会标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等)——参观点安排(提前踩点、落实车辆、通知相应参观点、准备扩音器、落实讲解员等)——正式会前检查会场安排——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领导进场乐、开幕式和闭幕式音乐、主席台倒水、台下茶水供应等)——后勤服务安排(车辆、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务总结、后续工作(会议决议等)——会后督查

.区委书记会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

——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除研究人事任免以外的事项)——重点工作督办

.区委常委会议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会务——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除研究人事任免以外的事项)——重点工作督办

.党政联席会流程: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会议议程安排——材料准备——会务(每隔—分钟由专人负责倒水、通知发言人员)——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信息——重点工作督办版权所有

.现场会流程:拟定活动方案——会议通知——现场会场地布置——落实车辆、踩点——会务——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后督办

.接待上级领导流程:拟定接待方案——会议通知——会议室准备(多媒体幻灯片准备、冬夏季开空调、茶水供应、水果、烟、纸巾等)——环境布置(鲜花、制作欢迎牌等)、电梯准备——与上级机关衔接,提前通知领导迎候——会务(每隔—分钟由专人负责倒水、由专人操作多媒体幻灯片)——会议记录——后勤服务安排(落实参观点、就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结束前电梯准备

.承办全区性大会流程:会议准备方案(确定会议规格、落实到会领导、确定参会人员等)——会议通知——召开预备会——会场布置(会标制作、主席台座位、台下座位安排、灯光、音响、席卡摆放、发言席设置、人员就座示意图制作等)——表态发言材料的把关——文件材料印刷——领奖、签定责任状等会前彩排、走台——会务(签到、会议材料分发、主席台倒水、视到会情况由专人负责安排与会人员尽量靠前坐等)——信息及宣传报道——会后督办

日常会议各环节流程图

.分管书记召集的会议:跟班副主任交办(填写电话通知单、确定会议地点、明确会务要求)——电话通知——会议室准备(秘书科供应茶水、冬夏季开空调)——会务

.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预备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交办(填写会议通知单、确定会议地点、明确会务要求)——电话通知——会议室准备(秘书科供应茶水、冬夏季开空调)——会务

《会议纪要》分送范围

书记会议纪要分送:区四套班子领导,区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相关单位;存档。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3

一、语言活动材料“四缺乏”

一到幼儿自选区域和自选材料的时候,很多幼儿都奔向了建构、益智、美工等有趣而生动的材料,剩下动作慢的孩子,不得不被“淘汰”到语言区,东挑挑西拣拣,选了一本书坐下来,翻了几页就开始往边上看,时不时被旁边的“高大建筑”所吸引,被美工区“精美画作”所定睛……“活络”的孩子没多久就“叛离”了语言区,“听话”的孩子只好一脸“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无奈和无趣。

此时,老师会微笑着说:“请你选一本喜欢的书,认真地看,讲讲里面的故事”。于是,孩子把头低向了手上的书本,口里念念有词,一副认真的样子,老师会心地笑了,走了。

不难看出,孩子和老师对区角中的语言领域都显示出了一种无奈和茫然,这也是很多幼儿园在区角创设中的瓶颈。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材料缺乏可操作性。

语言领域的材料多为“阅读”,缺少了手的参与,没有了具体的作品,感知和体验就不会充分,兴趣也不会持久。

2.材料缺乏趣味性。

语言活动材料除了书还是书,顶多就是修补图书的工具,再有就是故事表演用的一些服装头饰。很多书不是幼儿经验和能力范围内的;修补图书也只是装装样子;服装和头饰其实也不是自己需要的。看似琳琅满目却一点不好玩,自然也就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

3.材料缺乏直观性。

一方面,活动的过程不能真实捕捉,孩子的眼睛和大脑活动是否同步,语言和画面是否相关,这些都无从判断。另一方面,活动的成果也不能显现,没有作品或环境的改变可以呈现。于是,孩子和老师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也就都缺少了点压力和动力。

4.材料缺乏互动性。

因为操作性所限,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少之甚少。而区角活动多为幼儿个体的活动,幼儿一个人看书,没有分享的同伴;一个人讲故事没有倾听的同伴;没有人气的互动,怪不得孩子把注意力转向别处。

鉴于以上观察分析与思考,我们努力尝试去突破,弥补以上“四缺乏”。

二、让语言领域的材料“声动”起来

(一)“视、听”结合型

利用小型的录音机,用老师的声音与幼儿进行互动。选择合适的读本,由老师事先录好音,设计好提问,引导幼儿边听边看,还制作一些表征本(板),让幼儿将听到的内容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可操作的、视听结合的材料很好地解决了幼儿阅读的无目的性,也很好地解决了活动结果的无实物性,让老师的观察评价更直观。

(二)“声声、生生”互动型

我们发现,视听结合的材料让孩子们对书本的阅读和持久性兴趣明显高了,倾听理解能力也明显提高了,前书写的机会也多了,但是,似乎孩子还是没能大胆“说”起来,总是有些怯懦,表述不够大胆流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看来,语言的发展还需要一个“声声互动”,小录音机的声音不能和孩子互动起来,顶多只是“一来一往”,而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的是“常来常往”,于是,我们尝试打破语言材料宁静的特质,研发“生生互动”且“声声互动”的材料。这一类型的材料凸显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乐意与伙伴合作交流,最终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

这一类型的材料,我们积累了以下经验。

1.游戏趣味的充分体现。

摆脱了对语言技能指标的过分追求,如积累了多少词汇、学会了什么句型等等,更关注幼儿语言运用的积极性,把语言学习自然渗透到其他领域中,增加游戏的趣味,自然幼儿“说得快乐”了。

中班的“语言棋”让幼儿在竞争性棋类游戏中看看说说,两人每走一步就要用脚下的两张图编一句话,看谁编得长、编得合理,成功者进一格,看谁先到终点。这个棋谱有多种摆放法,也就决定了每次所讲内容的不确定性,非常新颖,同时,落地的棋谱上,孩子变成了棋子,非常有趣,因为不能重复同伴说的内容,也有利于幼儿求异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如此,幼儿自然乐说、会说、说得好。

中班材料“推推乐”,灵感来自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游戏节目,幼儿两两相对,面前一盘格子,几张图片,用图片上的内容连成一句话,则相应的图片会向对方移动,游戏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头脑中的词库,积极组织语句。为了不让图片到达自己的底线,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就此展开,幼儿要考虑到给离自己底线最近的图解围,还要考虑用尽可能多的图连词成句来给对方造成威胁,还要倾听对方说了什么自己不能重复。聪明的老师把图片做成可替换的,这样,每次游戏图片不一样,挑战不一样。充满激情的游戏促进了幼儿用语言交流的积极性、语句的完整性。

2.其他领域的充分结合。

尤其是益智区的材料,添加了倾听和表达的内容,让材料更生动了起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如中班的“就是不能说名字”,内容取自主题“农场里”,幼儿两人对抗,说者要描述出某一动物的特性,如颜色、居住习性、食性等,但不能涉及到该动物的名称,猜者要注意倾听对方,并以发问的形式向说者讨要更多的信息,最终猜出是什么动物。这个游戏挑战幼儿主题经验的同时,是对逻辑思维的挑战,而问答间需要幼儿有序、连贯、清楚地表达和倾听识别语言信息,同时在游戏中,还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语言习惯,如礼貌用语的使用,对别人讲话的回应等。总之,语言在这里起到了传递思维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生活信息的充分整合。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幼儿就是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言的。小班的“争上游”很简单,两人一副牌,翻开后说说牌面上的内容,看谁说得多,说得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似乎有点枯燥和困难,但我们用两个方法巧妙地激发了幼儿兴趣。首先,翻开牌面,原来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场景和人物,一看到这些照片,孩子们总先会心一笑,然后叽叽喳喳说开了。其次,有同伴的互动,一个人对着照片自说自话总是无聊,有了同伴的互动甚至是竞争说的就多了。和身边熟悉的人说身边熟悉的事,语言信息量自然就大,思路自然就开阔,想象力也自然就丰富,能极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4.多种感官的充分利用。

语言不仅传递所见所闻,还传递所思所想所感,因此,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之一,有了感官的参与,语言学习变得更有趣好玩。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4

    1.     幼儿情况:本班48名幼儿,男生27名,女生21名,新插生5名。大多数幼儿活泼开朗,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保护意识较之也有一定的提高。幼儿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各领域也有较好的发展。如在语言方面:幼儿能主动,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较清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多数幼儿语言比较完整,流畅,用词比较准确.喜欢翻阅图书,对故事,图书的内容感兴趣,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科学领域:幼儿能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感兴趣,并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进行探索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实数意义及数量关系;喜欢种植,饲养等活动。在艺术领域:幼儿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活动;能初步感受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和艺术的美,并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演。

    2.  ;  家长情况: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能积极配合及支持班级工作,乐于与老师沟通交流,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并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玩具,磁带,CD,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等。为幼儿丰富了游戏材料;有的家长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利用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家长信任幼儿园,这些都为为我们班级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全班幼儿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幼儿个性好强,自我为中心,不懂的相互谦让,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同伴的纠纷。

    2、操作常规:有个别幼儿(如:郑宇豪.刘惠、范宇飞等)在进行操作活动时不能较好的控制音量及收拾操作材料。

    3、倾听能力:部分幼儿倾听能力差,在同伴或老师讲述时,注意力不集中。

    4、部分幼儿胆小,怕生,不够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需求. 

    5、陈鸿,王津朝,徐文晗等幼儿比较好动,散漫,听信号能力差,时常需要教师提醒督促 。

    6、一小部分幼儿吃饭速度慢,出现挑食,偏食的饮食不良习惯.(缪林浩,林亚喃,吴斌杰等)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班三位老师将继续依据《纲要》、《指南》精神及年段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拟订本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二. 本学期工作重点。

    (一)班级管理:

    1.每周召开一次班务会,反馈前周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提出工作的困惑,共同商讨寻求解决方法。对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到有商量,有计划,三位教师达成一致,共同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积极组织班级教师配合园部,年段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无故拖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组织班上教师及时整理班上材料,档案,保管好班级财产。 

    4.根据班上老师家长的反馈,每月作好班级阶段小结.

    (二)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发放幼儿发展手册及来离园时个别谈话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园的表现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需求,并针对幼儿具体情况向家长交换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排忧解难,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2.每周更换“家园互动窗”的内容,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创设幼儿重点知识栏等活动,让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促进家园沟通,提高教养水平。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丰富幼儿游戏材料。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以增进亲子互动及情感. 

    (三)环境创设。

    1. 为幼儿创设有利身心和谐发展的环境,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我们还将根据本班主题,领域教学内容及游戏的需要,幼儿的兴趣,在班上创设丰富的区角内容及相应的主题墙。将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区角中,及时更换,充实,以提供成品,半成品材料为主。建立合理的活动的规则,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并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理,交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在班级布置幼儿作品栏,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作品及欣赏作品的机会,以促进自信心与进取心。

    (四)各领域具体训练

  

    一、健康领域:

    1、训练幼儿走、跑动作技能。

    2、锻炼幼儿听觉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3、教育幼儿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注意保护小手。 

    二、社会性领域:

    1.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学习遵守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

      

    2、会正确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三、语言领域

    1、大声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知道9.10是教师节,萌发喜欢教师的情感、并学说简短的祝贺语。

    3、初步感受散文语言的美。

    4、按口令玩游戏、发准字音。

    5、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画面和情感基调,学习富有感情的朗诵。

 

    6、能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四、科学领域

    1、关注和爱护周围环境的树,感知树的功能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体会爱护树的意义。

    2、认识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积极参加节日活动。

    3、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

    4、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点数。

    5、认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初步学习按图形的名称分类和排序。

    五、艺术领域:

    1、积极参加音乐、美术活动。

    2、初步能以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唱歌、大胆表演动作。

    3、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并在活动中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4、能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用点线及简单图形、左右对称装饰蝴蝶。

    5、能观察日常生活用品的花边,找出它们的

    2、通过创设温馨、和谐和环境,设置美工区、语言区、操作区、建构区等幼儿喜欢的区角,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喜欢上幼儿园。 

    3、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中国民俗文化。

    4、通过创设语言区、投放图片、图书、语言棋等材料及散文《爱笑的小花》、诗歌《月亮》、看图讲述《一张荷叶》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5、通过活动《分类、排序》,游戏《数字找朋友》等,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和学习按图形的名称分类和排序。

    6、通过各种形式的美工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7、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各种区角活动,在材料的互动中大胆表现、表述。

    8、组织幼儿学习新操。

    六、家长社区工作: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5

【关键词】有效性、任务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而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地学习,取决于教师的合理引导。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教学实践,从教师备课、授课和课外辅导等环节,谈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备课环节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纲领,它要求教师运用教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教材内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以话题为主线的任务性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完成听力材料,阅读材料,课后练习等活动,学习和掌握英语.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思考以下问题.①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②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③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体现整体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⑤运用那些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入新的语言材料.

其次,在备课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我们周围有种类繁多英语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WWW.133229.cOm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所学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合理调整、适时补充教学材料,删除内容陈旧的教学内容,对不适合教学情况的内容进行替换,使教学练习的语言材料符合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调整教学材料.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材料或活动顺序,将教材的各部分重新排序,左表是经过调整后book i unit 8的教学框架.

经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有易到难,层层深入,将完成任务的教学语言点连接起来.

1.2增加教学材料.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语言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如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及家人的生日,和过生日的方式.引导学生记住长辈及朋友的生日,用正确的方式过生日.用自己的成长给长辈过生日,如帮长辈做些家务,给长辈表演个节目等.送朋友学习用具或给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阅读材料,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1.3改编教学材料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制作”id card”完成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学以致用.

1.4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复习的形式要经常变化,给学生新鲜感,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习小组运用指定的语言项目进行课堂内外的会话活动,引导并督促所有学生参与。将所学内容变成歌曲,引导学生用英语歌曲复习所学内容。有了充分的备课,就奠定了完美的授课、课外辅导等活动的坚固基础。

2.教学环节

2.1教师要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学习新的语言内容。首先是教师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复习。确保学生主动参与与整体参与.如学习月份的词汇时,教师可问,“do you know what day new year comes on?”告诉学生用英语说,”new year comes on january 1st.” “how do you spell january?” “yes,j-a-n-u-a-r-y spells january.”运用此种方法,复习学过的单词和包含spell句子类型

2.2运用学生短时间内的亢奋状态,教师用挂历学习月份和序数词等英语单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尤其是单词的重音和首字母的大写,快速记忆.为了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所学单词,可按音节将单词划分几个部分。如,将九月”september”这个单词分成sep-tem-ber.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到记住该单词的诀窍。

2.3牢记任务性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所学词汇介绍自己或朋友的生日日期,确保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内的学生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轮流。小组内的活动情况,将有不特定的学生向全班汇报。根据汇报结果给小组记分,促使小组内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6

[关键词] 流行文化 中职口语 交际教学 策略

2l世纪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世纪,交际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列入了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必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且中职生文化底子薄,较自卑又缺乏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训练源自生活,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下,流行文化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中职口语交际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内容,流行文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领域。

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异彩纷呈的靓丽风景。然而,受传统课程文化观、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流行文化只能作为一种并不显眼的文化背景被偶尔涉及或注意,较少堂而皇之的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师的视野。本文试打破囿于学校本位的陈陋观念,阐述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对流行文化的开发策略。

一、搜集时尚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更重要的是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的既定教学内容,生硬地“教教材”,要拓展视野,多渠道收集素材,并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口语交际本来就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流行文化中处处可见鲜活、生动的教材。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口语交际的流行书籍很多,专著如《卡耐基日程训练》、《言语交际指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社交礼仪大全》、《思维与智慧》、《口才成功方法全书》等书籍中的材料,既有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生动的案例,可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如《口才成功方法全书》中列举了“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分寸”、“随机应变的说话艺术”、“掌握谈判的要领”、“做一个成功的会议主持人”、“积极利用你的身体语言”、“成功心理素质培养”等专题,既可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视听材料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电视中的辩论赛现场,广播中的经典播音片段,《雷雨》、《简•爱》等精彩影视对白――这些视听材料形象直观,感染性强,可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另外,网络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素材搜集的良好途径,通过网络搜集素材简单便捷。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学生对网络也非常关注,甚至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电脑前度过的,网络语言经常成为生活中的流行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经常浏览网络,把握时代脉搏非常必要。如在《情境口语巧妙提问》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当时的网络热议问题“易中天‘发飙’”作为教学导入并贯穿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得出了巧妙提问的技巧:做足功课、温和谦恭、适可而止、因人而异等。

二、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往,做到有话好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特定的环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因此,针对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近距离亲近,表现出来的热衷与喜欢,我们可以很好地巧用流行文化资源为其设计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境。我曾给学生布置每课“练口”,当我报出题目为“我最喜爱的“××星”时,学生由原来的没劲、“哀叹”变得兴奋、跃跃欲试起来。我套用了人际学上一个重要技巧:要消除对立矛盾,须先赞同他,理解他,消除对方的敌意和戒备,继而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我知道他们所谈的无非是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无论大陆、港台还是欧美,这些我都早已了然于胸。当他们面露得意地讲完后,却发现我的补充更为翔实,我的点评更为深刻,使他们有了别样的收获。渐渐地,他们的“练口”中出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尽管理解尚浅显,却在努力着。

三、利用教育媒介,提高综合素质

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是以声、影、像于一身的流行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不但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看的同时,他们的听觉、视觉都参与了大脑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基础。听是对语言的吸收,说是对语言的表达,而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而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正是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知识组合而成,学生始终置身于色彩斑斓、声像同步情感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去感受事物,口语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如播放经典影视对白或相声小品,让学生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表演或复述,学生兴趣盎然,收效显著;又如放映热播的影视片断,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学生更是妙语连珠;还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①续讲故事。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②想象配音。看图片或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给录像人物配音或用生动的话语描述故事内容。③听音乐,编故事。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些情景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

利用教育媒介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口语训练的环境,进行口语训练,能够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中提高口语水平,巩固说话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挥。

四、增加实践,培养学生思辨力

较之于以往“听”、“说”偏重于静态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更偏重于在动态中发展学生的即时性和现场性口语能力――这就是“交际”一词所包含的特定内涵,因此,我们视之为消失了距离感、时间感,撤去了人格面具而直面世界之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

1.场景模拟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口语训练中巧妙运用流行文化形式渗透专业知识,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用品消费趋向、城市和农村不同消费观念进行市场调查等,要求学生在调查采访中语气诚恳、切入点准确;文秘专业可以进行日常接待、接听电话、上传下达类工作的“表演”,要求其语言表达得体大方,把握好热情迎客、亲切交谈、礼貌送客几个环节;旅游专业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旅游景点的一系列图片,教师简单讲解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其他学生扮作游客,用“景点导游”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使之融合口语交际练习和导游介绍的共同特点;电子商务专业可让学生为自己的商品做“口头广告”,引领学生在广告词的创作中得到创意的升华和语言亮度的点拨。

2.开展口语专题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喜爱趋向,对其设计一些专题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

即席发言:

(1)请跟我来――我的偶像我介绍。

(2)我来说两句――精彩广告语。

(3)练普通话――新闻播报、流行歌曲歌词朗读。

辩论会:

(1)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意蕴能否盖过古典诗词。

演讲讨论:

(1)流行文化vs经典名著(鲁迅vs金庸)。

(2)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3)“超级女声”为什么盖过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莱卡我型我秀”?

模拟主持:

(1)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做现场报道。

(2)以“我爱世界杯”为话题,主持一档娱乐节目。

此外,“PK”竞赛也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训练形式。本人有感于近几年电视上流行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节目中的竞赛淘汰方式,将之运用到课堂,分组在两个学生之间展开。先由一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一段老师指定的文字,再由他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发起挑战,被挑战的同学重复读一遍,最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判,发音稍差的一位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种形式生动活泼,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竞争积极性,也颇受学生的欢迎。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流行文化的“造梦”性特点,让学生在“从众”、“追梦”当中分清良莠,明白“虚构”与“真实”。例如,流行文化中存在的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畸形的人生追求、态度,在专题活动中作为反面的比照对象,对健康的、正常的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好流行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缪冬蕊.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2]张瑛男.中职学校口语交际训练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3]段丽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7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师备课 授课 课外辅导 高效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而学生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则取决于教师的合理引导。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教学实践,从教师备课、授课和课外辅导等环节,谈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备课环节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纲领,它要求教师运用教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教材内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以话题为主线的任务性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完成听力材料、阅读材料、课后练习等活动,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思考以下问题:①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②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③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体现整体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⑤运用哪些教学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引入新的语言材料。

其次,在备课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我们周围有种类繁多的英语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所学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合理调整、适时补充教学材料,删除内容陈旧的教学内容,对不适合教学情况的内容进行替换,使教学练习的语言材料符合学生的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调整教学材料。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材料或活动顺序,将教材的各部分重新排序。经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得整个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完成任务的教学语言点连接起来。

1.2增加教学材料。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语言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如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及家人的生日,引导学生记住长辈及朋友的生日,用正确的方式过生日,如通过帮长辈做些家务、给长辈表演个节目等给长辈过生日。

1.3改编教学材料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制作“ID Card”完成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学以致用。

1.4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复习的形式要经常变化,给学生新鲜感,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要求学习小组运用指定的语言项目进行课堂内外的会话活动,引导并督促所有学生参与,或将所学内容变成歌曲,引导学生用英语歌曲复习所学内容。有了充分的备课,就奠定了完美的授课、课外辅导等活动的坚固基础。

2.教学环节

2.1教师要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内容,学习新的语言内容。首先是老师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复习,确保学生主动参与与整体参与。如学习月份的词汇时,老师可问:“Do you know what day New year comes on?”告诉学生用英语说:“New year comes on January 1st.”“How do you spell January?”“Yes,J-A-N-U-A-R-Y spells January.”运用此种方法,复习学过的单词和包含spell的句子类型。

2.2运用学生短时间内的亢奋状态。教师可用挂历学习月份和序数词等英语单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尤其是单词的重音和首字母的大写,快速记忆。为了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所学单词,可按音节将单词划分几个部分。如,将“九月”(September)这个单词分成Sep-tem-ber,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到记住该单词的诀窍。

2.3牢记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所学词汇介绍自己或朋友的生日日期,确保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内的学生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轮流。小组内的活动情况将由不特定的学生向全班汇报。根据汇报结果给小组记分,促使小组内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

2.4注意教学节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长久地保持情绪高涨的状态。有序节奏和有机变化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有序节奏就是采用动静结合、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英语是用来进行交流的,教师要尽可能少占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听、多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纠正语法错误,在反复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5注意课堂语言的言简意赅,避免传授无效信息。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8

关键词:德语教学;德语国情教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78―03

国情知识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最难把握,在实际授课中,国情知识的比重不好掌握,教授方法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国情教学的优势非但不易凸显反而因众多不确定性一直游离在外语教学的边缘。本文梳理了德国国情教学流派的发展历史和每个流派的特点,并借助各个时期具体教材加以佐证说明,以期为今后愈发多元的国情教学抛砖引玉,提供参考。

一、定义

目前德语教学中,很少提到“文化知识”或“文化课”(Kulturkunde),表述这一概念时是用“国情知识”或“国情课”(Landeskunde)。在德国早期的语言教学中也出现过“文化课”的概念,因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逐渐被“国情课”所取代。

德语教学早期的“文化课”(Kulturkunde)概念非常狭隘,仅指高雅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和经典芭蕾等欧洲精英文化的元素。Neuner是这样解释的,当时的社会精神以自身精英文化为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目的在于塑造自身智慧的整体形象(Neuner 1994)。这种做法后来被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发展到极致,二战后,巨大的伤痛也为德意志民族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必然的,种族主义的代表――“文化课”也在反思中逐渐衰落,后被国情课(Landeskunde)取代。

国情知识(Landeskunde)是以特定国家和地区为研究目标,解释当地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情况为目的的区域性研究(Bettermann 2010)。Solmecke后将Landeskunde定为外语教学的专用概念,即所学语言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文化信息,她认为国情知识也应写入语言教学大纲(1982)。Pütz认为国情课应极大限度地将学生所不了解的某一国家的知识浓缩到教学之中(1998)。

综上所述,以欧洲中心论为主导的文化知识(Kulturkunde)概念逐渐被去中心化的、理性务实的国情知识(Landeskunde)概念所取代,而国情知识也被运用到了外语教学中,即国情课教学的开始。

二、国情教学的历史演变

在德国教学史早期,拉丁语是教学大纲中唯一的外语,授课内容以高雅文学为主,那时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国情教学。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间国情教学才逐渐成形,当时欧洲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军事实力之间的抗衡也如火如荼,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培养掌握敌对国语言和国情知识的人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学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事件的影响,如Reihfried(1994)所分析的,拿破仑的战败当时也影响着德国的课堂。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上日益强大的德意志需要下一代了解军事敌对国的概况,在课堂上开始采用百科全书式的概况型国情教学法(Realienkunde)。在课堂上灌输诸如地理、历史、交通、交流方式、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文学等知识都是这一时期德国中小学法国国情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展示其他文化的目的还为了通过其他文化的“渺小”以凸显自身文化的“强大”。这一时期的法语课中也有意地论证德意志民族较之罗马人后裔的巨大优势(Gutschow 1977:25)。更进一步是出于民族政策的考虑旨在培养“德国人”(Neuner 1994)。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社会各阶层的沟通逐渐频繁和愈发深入,外语教学的思路也逐渐趋于实用,并且德语国情课开始向海外发展。学术界的讨论也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国情教学出现了不同的定义、角度和方案。在这场关于国情教学的讨论中最具代表性的首先是认知型国情教学法(kognitiver Ansatz der Landeskunde),它将国情知识从概况型知识(Realienkunde)扩展到了数据信息(Fakten)和机构知识(Institutionenkunde),并以满足学生认知为目标,试图将这些知识组织成相互关联的一个体系,以重现一个国家的现实(Delmas/Vorderwülbecke 1989)。与之同时期的交际型国情教学法(kommunikativer Ansatz der Landeskunde)则认为国情教学应以提高学习者的日常语言会话能力,增进日常生活理解能力为目标(Pauldrach 1992:7)。这两种教学法相互竞争、互相补充的20年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逐渐频繁,人文社会科学中产生了“文化转向”,因而教学法中为了应对不同文化的对话而产生了跨文化型国情教学法(interkultureller Ansatz der Landeskunde)。根据Pauldrach,这一教学法关注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概括性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发展学生对异文化的领悟和移情能力(Pauldrach 1992:12)以及习得如何学习理解异文化的策略(Veeck; Linsmayer 2001:1162)。

三、国情教学流派的特点

直至今日德语国情课的教学设置仍然受到以上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影响。各个教学流派从它们的产生初期就具有不同特点,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编排、课程比重以及教授的方式上。

在概况型国情教学法(Realienkunde)占主导的时期,国情教学在教学内容中仅占从属性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语言教学的目的旨在传授语言,国情教学仅服务于语言(特别是语言结构)的教授。只有在国情知识符合语言教学目的情况下,才得以出现在教材中。所以多见于政治或经济为主题的单元中,或是语法分析的例句里(Leupold 2003:128-129; Padrós; Biechele 2003:15-27)。

这一时期语言教学中还没有独立的国情课本,为了辅助语言教学偶尔需要编撰国情教学材料。在很多诸如大学等教学机构中,在教师培训的课程中或是单元教学需要才会加设国情内容,并且国情教学的目的是整体系统地把握了解文化的结构。在课上,学生们将学习到如概况、历史事件时间表和具体的数据等知识。相应的,在教学材料的编撰中,国情材料多采用介绍性文字、统计数据和图表等形式,简洁概括地介绍文化的结构(Padrós; Biechele 2003:15-27)。

出版于1997年的《Blick auf Deutschland》,从编撰方法上仍是一本典型的概况介绍型国情教材。首先它并非独立的课本,被作者定义为一本“阅读练习册”(Lese- und Arbeitsbuch),以各个章节都是长篇的阅读材料并且可以单独配合语言教学使用;其次教材的目的旨在提高阅读能力,为写作练习提供材料,并引起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反思。

在后期认知型国情教学法(kognitiver Ansatz der Landeskunde)中,教学目的也逐渐得以改进:单纯地灌输知识被认为是无益于学生习得的。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们取得了共识,即加强各知识板块间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目标语言国家的理解。这一进步虽然仍未扭转国情教学的从属地位,但却为下一时期的理念转变做下了铺垫。

接下来随着学术讨论的增多,在学术领域里也诞生了对言语和行为进行的深层次的社会哲学研究,如Niklas Luhmann和Jürgen Habermas的理论,都推动了社会学科对交际理论和交际能力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期间美国的语言学家Austin和Searl的语用学和语言交际行为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促进了实用型的教学观念与实际教学方法的发展。

区别于之前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交际型国情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切入,细致地分析学习者的实际语用需求。Hans-Eberhard Piepho更是借鉴了Jürgen Habermas的语言行为理论,把交际能力(kommunikative Kompetenz)描述成为一种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由听、说、读、写组成的综合能力(Piepho 1974)。而且还对谈话意向(Sprechintention)和交际行为(kommunikatives Handeln)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将之引入了教学法(Padrós; Biechele 2003:93)。

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国情教学资料的编撰方案产生了明显的转向。首先,教学材料不再按照语法的进度编排,而是更多加入了对交际功能的考虑;其次,教学中心也从正确性的追求上更增加了表达得体与流畅的内容;第三,语法解释中逐渐采用学习者的母语。在选题上,随着文化概念的一再扩展以及教材编写者对日常用语的深度挖掘,国情教学材料的编排进入到一个系统化的阶段,1977年出版的《Das Zertifikat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和1980年的《Kontaktwelle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都通过词汇表和语法解析列表的形式对交际意向、社交场景、交际空间、交际方式、谈话方式和主题等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这两本指导性的出版物都建议教材应按照学习者在德国的语用需求来展开内容并为其所列举的交际场景提供了语料,为同一时期的语言教材提供了指导意见。在这一层面上国情教学指导了语言教学(Padrós; Biechele 2003:27-43)。教材《Generation E》出版于2005年,部分显现了交际型国情教学的特征。它以16岁以上、德语初级到中级水平(按欧盟语言共同学习框架的标准A2/B1水平)的学习者为目标,旨在展现德语区多元文化的同时,整理了生活中相应方面的词汇以及对话框架(Berge/Martini 2005:1)。

然而在教材的海外推广中,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负面回应。各国国情、教学传统和教学条件与教材设计者的预设略有不同:某些教学传统以书面表达为主,很难接受以口语为主的交际型教学法;而这一时期的德国编撰的教材无法满足很多学习者对本国与德国的语言文化对比的需求;最后,教学材料对硬件的要求在某些教学场所无法实现(Padrós; Biechele 2003:52)。综合上述的复杂情况,交际理论在不同的教学群体和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排斥,这也引导了教学研究者以及教材研发者转向去考虑文化接触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为跨文化学习做好理论准备。

于是,跨文化交流型国情教学逐渐兴起。在大纲的制定上,歌德学院反思了上一时期的工作,于1992年出版了《关于海外语言文化传播的25条指导原则》(25 Thesen zur Sprach- und Kulturvermittlung im Ausland),确立了更为适合德语海外教学的内容准则(Padròs; Biechele 2003:93)。这一指导性意见旨在减轻海外教学所受到的冲击,不仅为了研究德国文化,更是为了推动当地学习者对德国语言及文化的接受程度,加强了对他者文化认知的研究以及两者的比较。

而在德国本土,为了解决劳工移民问题,德国从60年代起重视“跨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强化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等值观,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并强调多文化的共存是德国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Krumm 2003:139)。接受外籍成年移民时,必要条件除了德语语言课程之外,还有必须完成国情课程,以方便他们融入社会。

因考虑到文化认知的差异和学习者对上一时期教学方法和材料的负面反应,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一些教材编撰者与旅居海外从事德语教学的教师合作,编写适用于当地学习者使用的语言教材。这些“地区性教材”(regionale Lehrwerk)把当地文化背景和教学条件作为教材编撰的出发点,将德国和当地的文化比较贯穿始终,成为当地语言学习的教学材料。

在德国境内,针对外国移民的国情教材也相应面世。它们首先从名称上就体现出对移民尽快适应当地生活需求的考虑,如《30 Stunden Deutsch》(《30小时了解德国》)、《Alltag in Deutschland》(《德国日常生活》)和《Zur Orientierung》(《适应》)等;其次这些教材贴近他们适应德国生活的需要,从国家公民的权利、义务,办理各种手续所需填写的表格、所需进行的对话,了解当地德国人所需知道的史实及风俗等方面着手展示移民首先接触到的语言场景。让他们在文化接触之初,更有自信及安全感,避免误解。而这些精炼的教学材料在设计之初也被规划为海外语言课程的补充材料,可分解到各单元配合教学使用。

四、结语

德国国情教学在教学史中发展较晚,却十分迅速。从保守的文化崇拜到国家利益驱使的概况型国情教学,直至为了推进交流和形象改造的文化宣传,国情教学的内容和展现形式都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渐现成熟的编撰与设置、人性化并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原则仍是教材编撰的主流。

[参考文献]

[1]Bettermann,Rainer.Landeskunde[A].In:Barkowski/Krumm(Hrsg.).Fachlexikon Deutsch als Fremd- und Zweitsprache[C].Tübingen und Basel:A.Francke Verlag,2010.

[2]Leupold,Eynar.Landeskundliches Curriculum[A].In:Bausch/Christ/Krumm(Hrsg.):Handbuch Fremdsprachenunterricht[C].Tübingen und Basel:A.Francke Verlag,2003.

[3]Otto,E.Methodik und Didaktik des neusprachlichen Unterrichts[M].Marburg,1925.

[4]Kilimann,A.; de Vega, S. (Hrsg.). 30 Stunden Deutsch [M]. Stuttgart: Ernst Klett Sprachen GmbH,2005.

[5]Solmecke,G. Landeskunde in Fremdsprachenkursen [M]. Bonn,1982.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9

一、吃透名篇,习其精髓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很多是经典文章。这些文章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但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学生去练笔,并非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各篇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在内容、表达等方面有自己的显著特点。阅读文章,教师先要钻研教材,精心选择典型的课文或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引导学生精心品味这些写法,学生会为之触动、领会意图。此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学生就能得到某种写作本领的锻炼,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1.典型的结构。如明晰的思路和条理,总分式的段落结构,简明的写作顺序都可成为仿写的对象。如《荷塘月色》的圆形结构,《故都的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都是很值得学生学习模仿的。

2.文章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囚绿记》新奇精巧的结构,深沉婉转的抒情,纯朴清丽的语言,如果能学以致用,定能受益匪浅。

3.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对课文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明确写作技巧,从而跃跃欲试,提高训练成效。如《拿来主义》采取先驳后立的论证结构,逻辑性强;多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这些论证的手法都可以为学生所用。

4.文章的情感与主旨。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每篇文章都存在各自的思想因素,抓住这些因素创设练笔的情境进行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二、梳理教材,积累素材

著名作家毛志成认为“中学生应写大气文章,必须注意三大:眼大、心大、手大”。“眼大”是指阅读视野广,涉猎信息量大;“手大”指写出的文章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学素养;“心大”是指立意高远,能够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观察生活,思考社会、人生,使文章充满天地之气。而“三大”如高楼,积累能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厚积方可薄发。积累是每个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写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一是生活比较单一,学习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二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带动他们对生活产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剖析。教师一再给学生讲,作文要言之有“物”,这“物”是从何而来?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

语文书中有不少名句哲语、优美的诗词,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可把作文点缀出亮色,也可显示作者的语言功底。当然,课文中能用的还有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把它们作为素材充实到文章中去,可使之变得丰盈而厚实。当然,运用这些材料不能像蚂蚁那样只对知识作简单的挪用,而要像蜜蜂那样能够采花酿蜜。这样看来,平时的阅读不能粗枝大叶、囫囵吞枣,否则,再好的材料也不会积淀在学生心里。作为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就是通过口与脑来积累素材,典范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接受的不仅是语言形式,还有文字本身所传达的思想。行文过程中,对作文有用的材料学生可以信手拈来,在无形中也培养了语感。

2.积累。对于课本资源,可从两方面来积累:一是美句妙言、名句哲语、修辞写法等的积累;二是阅读启示,即上完课文后有所触动和启发,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积累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比如:

(1)美句及哲理名言收集。如《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故都的秋》《热爱生命》等,这是比较初级的积累方法,通过对优美句子的欣赏、对哲理名言的理解,充实自己,为提高作文语言质量打下基础。

(2)作文素材收集。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材料贫乏,却又忽视教材中存在着的巨大材料宝库,以至对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料视而不见,就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了。司马迁忍受身心的巨大痛苦,发愤著成《史记》,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都是忍辱负重、实现目标的材料;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富含学习求师的生动材料;诗词中的许多名句更洋溢着充满生命活力的、撼人心魄的力量。曹雪芹面临抄家、举家食粥的困境,“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巨著《红楼梦》;陶渊明不改变士节,《归园田居》就是他心志和生活的反映……另外,别人曾亲历过的事,别人亲历且由此而总结出的经验,值得学生拿来借鉴,可作为写作中的导引或材料,甚至可作为人生经验的警戒。因此,应指导学生注意积累。

(3)修辞、写作方法的收集。如《荷塘月色》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的运用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叙议抒情相结合,不仅有完整的事件,还有作者的评论和悲愤的感情;《六国论》中议论的气势,开门见山的方法,整齐的论证结构,举例、对比、引论、反面假设等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文时可学可仿可用的,加以收集归纳整理,那将会在自己的写作中享用不尽。

三、整合资源,系统训练

现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作文部分有了比较大的改革,自有一套作文教学系统。这个教学系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修每册书的“表达交流”;第二部分和阅读整合在一起,在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几十次写作练习;第三部分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设计了写作练习,主要是研究性作文。以上三部分中,“表达交流”是这套教材作文部分的主体,它力图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作文训练,注重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作文教学本身的规律来编排,合理使用这部分教材,对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0

关键词 材料特性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材料特性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学习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与国际接轨。我院的双语教学对象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刚刚进入大二专业课程学习时就开设了本课程。

此时的学生还没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英语基础不牢,对材料的了解和认识明显不足,因此,我们确定的材料特性双语教学目标是:(1)提高学生对材料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2)夯实材料专业的外语基础,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的开设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教学设计,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寓教于课堂讲授、动手实验及网络课堂学习。

2 双语教学的实践

本次材料特性双语教学是我院对材料学科双语教学的首次尝试,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初步实践。

2.1 教材的设计

双语教学中,语言是依托载体,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的构架和灵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国际化趋势,我们通过国际交流学院了解国外大学的教材,将国内已有的教学内容与国外前沿进展的教学内容衔接,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辅导教材互为补充。

我们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为第一教材,同时遴选一至二本国内优秀教材,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教师结合自己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情况,讲解时依托英文原版,中文为辅,配合专业术语及专业文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为了体现双语教学的先进性,教师在每周的答疑环节中,介绍英文期刊中材料研究进展,将材料领域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教学内容,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我们的双语教学力求实效,针对学生层次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开发了中英文对照课件,教学内容全面,通过幻灯片、动画、工程照片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材料结构模型、微观图片等。教学别对材料结构等内容加入实体模型,直观效果强,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容量。

此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全套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复习或深入,并将网络学习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督促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

2.3 引入导学模式及优化学习方法

导学模式是指正式教学前,教师主导导向作用,指导学生先前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英文基础及知识积累都不同。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

我们将导学过程安排在预习阶段,重点扫除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障碍,详细讲解专业词汇,指导学生学会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明确双语学习的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效果。

2.4 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开展实验课外,积极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我院机械及材料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在双语教学团队的帮助下,教师帮助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并将所学的材料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 结语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我院目前刚开始对大二的学生进行材料特性双语教学,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学习和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借助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目前,我院材料特性的双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3.1 双语覆盖率不高

由于师资条件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没有实现全英语教学。而双语教学中外语覆盖率程度是体现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上课时,会有畏难情绪,用两种语言同时讲授时,部分学生会主动回避英语内容,致使对英语部分的内容掌握不全。因此,中英混杂型的教学只能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或过渡阶段,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最终达到教学要求全英语环境的教学要求。

3.2 开课时机适当推后

Marsh 等研究者在上世纪90年代对香港中学生双语教学进行的一次大型实验研究发现,由于英语水平有限,香港中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英语为教学语言),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因而无法应付学科的复杂,无法吃透课文的内容,使其非语言类学科的课程受到了教学语言的负面影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建议将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放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或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在具备一定英语水平时,较轻松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在一定积累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材料特性,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3 拓展多渠道的交流和实践

国际交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随着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交流,如讲座和暑期的实践活动。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提供国外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这些活动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对双语教学起到循序渐进的推动作用。另外,在高校教师出国研修时,除科研交流外,设法引入对教学改革的学习和交流,使双语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提高,能在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做好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1

摘要: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学的扩展提供了内容丰富便捷的手段与资源网络技术和商务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表现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后拓展自主学习体系这种学习体系的建立在训练商务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网络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都在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知识载体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行的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由于它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学习渗透到课外的时间里故在锻炼语言能力方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笔者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最重要的体现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学生课外的自主管理上即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后拓展学习体系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自主训练一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泛听训练所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应该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路经由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获取相关的资料人机进行交流而进行的课后自主管理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独立于广域环境的局域网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存贮加工与利用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包罗万象无穷无尽很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这些资料从内容上来看有科技文化体育娱乐保健历史地理生物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导读原声读物人物访谈讨论陈述等等它们涵盖了商务英语教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话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泛听,是相对于精听,而言的前者侧重于精确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感觉的掌握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来看精泛并举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课堂用的教材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网络技术那样可以广泛方便快捷的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材料网络听力训练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网络空间中大量英语资料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网络环境下的泛听练习一改过去在课堂上只听磁带的状况利用原版影片节选以及声情并茂的动画等通过声画结合听说互动更形象生动地开展自主锻炼由于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系统影视作品音像资料等中的标准发音与优美语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仿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某片断反复练习这些纯正自然的语音语调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些丰富多彩的新鲜活泼的网络资源类型多样内容全面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在训练听力的材料选择上可谓得天独厚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泛听练习时可以针对语言训练的可操作性多推荐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学习网站上的听力资料或典型例文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等要求设计系列练习每次训练侧重一个方面通过由浅入深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规律达到由教材例文到针对性训练再由实践上升到掌握规律的目的使这种有针对性的泛听训练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二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根据.0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12来交代每次口语交流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3,1最后给出汇报34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一任务可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方面的作用往往无法体现出来因此课下的进一步训练显得尤其必要为了进一步透彻巩固教材的难点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口语水平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需要交流的任务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从网上在线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或将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进行互动式的学习这种在线交流学习更充分地利用了课后时间为学习口语和交流提供了足够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后口语交流通过等即时通讯工具将老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有问题师生之间甚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和交流解答讨论学习也可以利用即时的聊天室或非即时的电子布告牌系统,,.教师在学校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通过网上交流讨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即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也可以通过网络让多个学生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竞争合作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培养了自主协作精神三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所谓补充阅读是指就英语教学某一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浏览和整理商务英语课程所使用的交际法主导的国际教材往往是偏重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但在阅读的量上却显得有所不足加上教材往往更新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笔者以为在保证好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的前提下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可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材料鲜活更新频繁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有些网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可收集一些相关的有用的语言学习网页推荐给学生看培养他们的阅读乐趣例如笔者常常给学生推荐的相关网站有0122023401教育部考试中心05637289:07剑桥在中国的考试主页等等同时网络阅读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百度新浪;7?2等专业地提供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大大方便了学生根据教师的选材布置进行有针对性地搜索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过整合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当然网络环境下的补充阅读并不是听任学生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而是要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构建适合学习商务英语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一般说来这个构建过程可分三步首先是确定主题选材应当尽量扣住课堂使用的教材教师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补充阅读的主题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样可以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的艰辛接着是下载材料为制作网络课件积累素材由于网络材料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很有用难度更是未必适合阅读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数张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最后是整合同一个相关主题的数张网页可以构成一个材料组相当于一个子网站科学组合后的材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的基本策略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四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指导一般说来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的训练往往是在课后时间独立进行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上课的主题是直接与商务沟通紧密联系的比如教学电子邮件商务函电等就可通过网络教学教师的网络课件中有商务写作的题目指令和相关的背景材料结合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认识先激发学习商务应用文的兴趣然后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网页包含了任务例文修改小结答疑等内容学生按要求点击相应按钮进行浏览学习最后通过登陆教师的主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进行实时的网上写作指导比如在教授,461241661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写商务书信备忘录留言条分析报告等笔者就尝试了在课后传授这些商务函电2A13212的知识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又例如写作应聘书个人简历等内容可从网上搜索相应文章了解成功的范文写法加以模仿练习从而写出符合规范个性鲜明的应聘书班上同学还可以讨论借鉴即时修改浏览教师也可即时参与评析指导学生写作这种网上协作学习的方式可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快地培养学生写作商务英语应用文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网上搜寻筛选综合汇总资料围绕问题进行写作这是在教师亲自指导下学生为主导的一种课后教学方式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学习了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师生沟通方式和真实的商务往来逼真得没什么两样我们相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并利用1212上的教学资源并在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去开发这样学生就可以突破有限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后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参考文献,何克抗从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李爽陈丽郑勤华基于网上教学的案例研究对网络交互质量的分析中国电化教育1乔颖丽钟雁网上教学方式及实现手段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2

一、单元主题阅读材料的选择

单元主题阅读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是孩子喜欢的,再有就是教材及围绕这一主题所扩充的、体现在另外两套读本中的同主题单元内容(即《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选择阅读材料,按照年级教材编排的意图,把从单元导语到集中识字、3~5篇课文、“语文园地”或者回顾・拓展(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成语故事)等小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以发掘主题、明确写法为切入点,选择浏览3~5篇课文,初步了解编者选材的侧重点,感知编者的写法安排。

选择拓展的阅读材料时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如,学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时,可以读《小兵张嘎》《红楼梦》《儒林外史》《百万英镑》等名著,这些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阅读,属于内容的延伸阅读。也可以选取《小王子》《毛毛》《爱德华奇妙之旅》《彼得・潘》中任何一本,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这属于表达方式的延伸阅读。

二、单元主题阅读的指导

自读自悟合奏交流重点指导预读带将“阅读以前对于教材的阅读方法的提示,阅读以后对于阅读结果的报告和讨论。”这是很明晰的指导过程,有读前和读后的指导,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有指导。对此,讨论是阅读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阅读,关键是整体,在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1.按照读物特点提前指导阅读方法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如《丑小鸭》的阅读,要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不把学生拉回现实的场景让学生自读自悟,再设计讨论话题,讨论充分后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童诗以儿童的语气表现儿童的所思所想。知道诗的类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带来的快乐。读懂诗的意思;想象的画面;领悟诗的情趣;欣赏诗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学生往往读上几遍就可以背诵,老师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指导。小说是阅读的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关注“心灵”,幽默小说关注“语言”,动物小说关注“情节”和“形象”,科幻小说关注“想象”。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设计讨论话题比较容易,既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讨论语言特色。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觉得还有很多未曾发现,没有体验的细节,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

2.按照本身的规律去指导阅读方法

我们知道“指导”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到尾讲下去。“指导”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以后,再次组织交流讨论,汇报阅读的收获。要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讨论是交流收获,交流经验。

开展阅读,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对词的理解;梳理概况人的品格、精神;绝好的佳句好词;写法勾画批注;勾画深受启发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读书交流要从阅读开始,又从阅读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总之,好的阅读指导应该像优秀的作品一样,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

三、单元主题阅读的评价

1.对阅读过程的评价

阅读要关注差异,但是也要有基本的速度要求,大多数学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不能按时完成的,教师要了解是没有兴趣,还是阅读速度慢,通过阶段性讨论做出相应的调整。对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可以通过规定时间读完短文等方式提高其速度。此外,还要注意,从低年级开始就锻炼学生不指读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在班级讨论中看阅读深度。“教师指定阅读材料教学生阅读,要他们从材料中得到何种知识或领会,必须有个预期的标准;那个标准就是判定成绩的根据。教师在指导阅读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在班级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发言能够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好与不好的评价,而是通过评价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使阅读更有实效。也能根据学生阅读情况的不同对个别学生进行再次指导。这就需要做笔记,摘录或完整的心得,中年级学生通过摘录,加上感受的形式写读书笔记,如果允许的话,可以在所读的书上批画圈点。高年级学生可以就书中的章节或者人物,写出自己完整的真实的感受心得。

2.对阅读结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