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29 21:39:50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重叠感染;对比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R155.65 R179 G4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94-02

食品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学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广受社会关注。据统计,贵州省2003-2005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48.72%,位居第一。因此,学校及其周边市售凉拌食品的微生物监测对维护学生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的卫生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及卫生监督提供参考数据,笔者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按季节在贵阳市部分学校的周边区域随机采集了200份凉拌食品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部分大、中、小学校周边餐饮店和摊点,按不同季节随机采集凉粉和凉面样品200份,其中冬季(1-3月)各采集20份,春季(4-6月)各采集30份,夏季(7-9月)各采集30份,秋季(10-12月)各采集20份。所有样品采集后均在4h内送达实验室及时检验。1.2检验方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检测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进行。

1.3统计方法检测数据按采集的季节分类整理后,细菌总数、酵母菌、霉菌的平均带菌量用几何均数表示。对细菌总数、酵母菌的带菌量进行对数转换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样品霉菌计数

2 结果

2.1凉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200份凉拌食品的微生物检出率为100.0%,其中菌落总数检出率为100.0%,大肠菌群检出率为97.5%,粪大肠菌群检出率为93.5%,酵母菌检出率为97.0%,霉菌检出率为17.5%。采自夏秋季的3份凉粉中检出沙门菌(2份鼠伤寒沙门菌和l份德尔比沙门菌),2份凉粉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00份样品均未检出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3份凉粉中检出普通变形杆菌,2份凉面中分别检出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见表1。

2.2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污染水平100份凉粉样品菌落总数检出范围5.8x102~3.0x108cfu/g,污染量高于105的占79.0%;酵母菌检出范围5.0x102-7.2x106cfu/g,污染量高于105占47.0%;霉菌检出范围1100 MPN/g的占86.0%;粪大肠菌群污染量>1100的占76.0%。100份凉面样品菌落总数检出范围7.0x102-2.6x108cfu/g,污染量高于105的占71.0%;酵母菌检出范围1100 MPN/g的占68.0%。

2.3不同季节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比较凉粉和凉面的菌落总数污染量以及酵母菌污染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0.49,1.95,P值均>0.05)。

不同季度凉粉的菌落总数污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夏季污染量明显高于冬季和秋季;不同季度凉粉的酵母菌总数污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夏季污染量明显高于冬季和秋季。

不同季节凉面的菌落总数污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夏季菌落总数污染量明显高于冬季和秋季;不同季度凉面的酵母菌总数污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夏季污染量明显高于冬季和秋季。见表2。

3 讨论

调查显示,贵阳市学校周边200份凉拌食品的菌落总数检出率为100.0%,酵母菌的检出率为97.0%,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检出率分别高达97.5%和93.5%。说明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粉和凉面微生物污染普遍,在加工制作至销售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人和温血动物近期的粪便污染。由于学校周边制作销售凉粉和凉面的多为小餐饮店,甚至部分为流动摊点,卫生设施较差。凉粉和凉面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就容易大量繁殖,加工存放后食用安全风险更大。

检测结果表明,凉粉和凉面样品的菌落总数和酵母菌的污染量较高,菌落总数污染量在105以上的占75.0%,酵母菌污染量在105以上的占41.0%,大肠菌群的污染量>110 MPN/g的占83.0%。由于大肠菌群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均可以导致急慢性感染性腹泻。因此,大量大肠菌群的检出提示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有导致腹泻的风险存在。且夏、秋季的凉粉和凉面样品菌落总数、酵母菌污染状况明显高于冬、春季。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由于入夏以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初夏季节是贵阳的雨季,如果消毒处理不善和防护不严,容易引起水源性污染,进而会导致食品加工制作的污染。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2

1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因此,目前在国内空调行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希望尽快应用这项新技术。现在尚未见到有关地源热泵技术设计手册供设计人员使用,但又不能等待设计手册出版后才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笔者从实践角度对中小型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程序进行深讨,供同行讨论。

地源热泵技术的关键是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本文将着重探讨有关地下换热器的问题。

2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形式

众所周知,热泵机组的热源有空气源、水源、土壤源等。

土壤源热泵空调也叫地源热泵空调,就是在地下埋设管道作为换热器,管道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闭式环路,管道中有液体流动通过循环将热泵机组的凝结热通过管道散入地下(供冷工况),或从大地吸取热量供给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供热工况)。

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3竖直埋管换热器型式

最常用的竖直埋管换热器就是由垂直埋入地下的U型管连接组成。

3.1竖直埋管深度

竖直埋管可深可浅,须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而定,如20m、30m……直到200m以下。确定深度应综合考虑占地面积、钻孔设备、钻孔成本和工程规模。例如天津地区地表土壤层很厚,钻孔费用相对便宜,宜采用较深的竖直埋管,因深埋管的成本低、换热性能好、并可节约用地。

3.2竖直埋管材料

埋管材料最好采用塑料管,因与金属管相比,塑料管具有耐腐蚀、易加工、传热性能可满足换热要求、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供选用的管材有高密度聚乙烯管(PE管),铝塑管等。竖直埋管的管径也可有不同选择,如DN20、DN25、DN32等。

3.3竖直埋管换热器钻孔孔径及回填材料

竖直埋管换热器的形成是从地面向下钻孔达到预计深度,将制作好的U型管下入孔中,然后在孔中回填不同材料。在接近地表层处用水平集水管、分水管将所有U型管并联构成地下换热器。

根据地质结构不同,钻孔孔径可以是Ф100、Ф150、Ф200或Ф300,天津地区地表土壤层很厚,为了钻孔、下管方便多采用Ф300孔径。

回填材料可以选用浇铸混凝土、回填沙石散料或回填土壤等。材料选择要兼顾工程造价、传热性能、施工方便等因素。从实际测试比较浇铸混凝土换热性能最好,但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但可结合建筑物桩基一起施工。回填沙石或碎石换热效果比较好,而且施工容易、造价低,可广泛采用。

4竖直埋管换热器中循环水温度的设定

竖直埋管换热器中流动的循环水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夏季供冷工况进行时,由于蓄热地温提高,机组运行时水温不断上升,停机时水温又有所下降,当建筑物得热达到最大时水温升至最高点。冬季供热工况运行时则相反,由于取热地温下降,当建筑物失热最多时,换热器中水温达到最低点。

设计时,首先应设定换热器埋管中循环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因为这个设定和整个空调系统有关。如夏季温度设定较低,对热泵压缩机制冷工况有利,机组耗能少,但埋管换热器换热面积要加大,即钻孔数要增加,埋管长度要加长。反之温度设定较高,钻孔数和埋管长度均可减少,可节省投资,但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cop值下降,能耗增加。设定值应通过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状态点。笔者认为埋管水温应如下设定:

4.1热泵机组夏季向末端系统供冷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与普通冷水机组相同。地埋管中循环水进入U管的最高温度应<37℃,与冷却塔进水温度相同。

4.2热泵机组冬季向末端系统供水温度与常规空调不同,在满足供热条件下,应尽量减低供热水温度,这样可改善热泵机组运行工况、减小压缩比、提高cop值,并降低能耗。

我们知道风机盘管供热能力大于供冷能力,而一般建筑物的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所以风机盘管的选型是以夏季冷负荷选型、冬季热负荷校核。采用地源热泵空调冬季供热时,可根据冬季热负荷实际情况,让风机盘管冬季也满负荷运行而反算出供热水温度,此温度要小于常规空调60℃的供水温度(大约供水为40℃左右)。将此温度定为热泵机组冬季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差取7~10℃。

地埋管中循环水冬季进水温度,以水不冻结并留安全余地为好,可取3—4℃。当然为了使地埋管换热器获得更多热量,可加大循环水与大地间温差传热,然而大地的温度是不变的,因此只有将循环水温降至0℃以下,为此循环水必须使用防冻液,如乙二醇溶液或食盐水。但这样会提高工程造价、增加对设备的腐蚀。在严寒地区不得不这样做,而在华北地区的工程中用水就可满足要求,不一定要加防冻液。

5换热面积与综合传热系数

5.1换热面积

一般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公式为:

……………………⑴

式中:

Q—换热器换热量w;

K—传热系数w/m·℃;

ΔT—对数温差℃。

5.2综合传热系数

地埋管换热器用以上公式计算很不方便,因为很难确定其换热面积。

竖直埋管换热器可以假设为“线热源”模型。引入综合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则较为简单、方便。

这里,将以某一流经地埋管换热器内的流体介质与大地初始温度每相差1℃,通过单位长度换热管,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定义为综合传热系数K。

……………………⑵

式中:

K—综合传热系数w/m℃;

Q—换热器单位时间换热量,Q=Cm(t进-t出)W;

L—换热管有效长度m;

TP—流体介质平均温度,℃;

T进—U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

T出—U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

C—水比热4.180KJ/Kg·k;

m—水的质量流量kg/s;

Td—地温℃。

地温是恒定值,可通过测井实测。有关资料介绍某地地下约100米的地温是当地年平均气温加4℃左右。天津市年平均气温是12.2℃,实测天津市地下约100米的地温约为16℃,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影响竖直埋管综合传热系数的因素有: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埋管深度、埋管材料及管径、钻孔直径及回填材料、管中水的流速、热泵运行方式(连续运转还是间断运转)。

综合传热系数k可通过测井测得。由公式⑵可以看出,做一个地面钻孔与预计工程应用完全相同的U型竖直埋管,人为制作冷、热源,通入冷、热水,测出各个参数带入公式⑵即可计算出综合传热系数。

测井也可测出U型竖埋管出水温度T出。

综合传热系数K在系统运行初期波动值较大,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值趋于一稳定值。我们通过实测K值波动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在目前数据资料较少情况下可取波动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误差不会太大。

6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的设计

6.1确定设计参数与热泵机组

6.1.1计算建筑物空调夏季冷负荷及冬季热负荷。

6.1.2确定夏季冷水的供回水温度及地埋管进出水温度,进而确定机组中工质的夏季蒸发温度及冷凝温

度。

6.1.3计算冬季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取回水温度比供水温度低7~12℃。设定地埋管进水温度,根据测井测出的进出水温差推算出地埋管出水温度,进而确定热泵机组中工质冬季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6.1.4由建筑物空调夏季冷负荷、机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以及冬季热负荷和冬季机组蒸发温度和冷凝

温度,就可以进行热泵机组的选型设计,或将参数提供给生产厂家,由厂家制造热泵机组。

6.1.5确定热泵机组型式(活塞机、螺杆机、蜗旋压缩机等),查出或计算出

该机组在夏季埋管水温最高时和冬季埋管水温最低时工况下的COP值。

6.2计算夏季总放热量和冬季总吸热量

6.2.1夏季竖直埋管换热器总放热量等于建筑总冷负荷加上埋管最高水温时机组消耗功率(机组消耗功率等于夏季冷负荷除以埋管最高水温时的COP值)。

6.2.2冬季竖直埋管换热器总吸热量等于建筑物总热负荷减去埋管最低水温

时机组所消耗的功率(机组消耗功率等于冬季热负荷除以埋管最低水温时COP值)。

6.3计算竖直埋管总长度

6.3.1夏季竖直埋管总长度计算

①夏季换热温差DTx8C

DTx=Tx-Td……………………⑶

式中:

Txü夏季竖直埋管内最高设计平均水温8C;

Tdü地温8C。

②夏季每米竖直埋管散热量qxW/m

qx=Kx·DTx……………………⑷

式中:

Kxü夏季综合传热系数W/m8C。

③夏季竖直埋管换热器埋管总长度Lxm

……………………⑸

式中:

Q夏—建筑物夏季总冷负荷W;

A—安全系数,取1.1-1.2。

6.3.2冬季竖直埋管总长度计算

①冬季换热温差DTD8C

DTD=Td-TD……………………⑹

式中:

TDü冬季竖直埋管内最低设计平均水温8C。

②冬季每米竖直埋管散热量qDW/m

qD=KD·DTD……………………⑺

式中:

KDü冬季综合传热系数W/m8C。

③冬季竖直埋管换热器埋管总长度LDm

……………………⑻

式中:

Q冬—建筑物冬季总热负荷W;

A—安全系数取1.1-1.2。

6.3.3确定竖直埋管换热器埋管总长度

以上计算取LX、LD二者中较大数值为本工程埋管总长度Lm。

6.4计算竖直埋管数量并确定布置形式

6.4.1竖直埋管数量计算

……………………⑼

式中:

n—U型竖直埋管个数;

H—竖直埋管设计有效深度m;

L—埋管总长度m。

6.4.2竖直埋管布置形式

结合工程场地可一字型布置、L型布置或矩阵型布置均可,根据测试结果分析,U型竖直埋管间距以5—6m为宜。

6.5确定竖直埋管水流速度与水泵选型

6.5.1确定水流速

试验显示,竖直埋管中如提高水流速度则换热量可适当增加,但增加量不与流速提高量成比例。竖直埋管中水流应为紊流状态,流速太快会增加循环水泵能量消耗,流速取1m/s左右为宜。

6.5.2确定水泵型号

流速确定后计算循环水流量及压力损失即可选择循环水泵的型号。

7结论

7.1地源热泵空调是节能、环保、对地下水无污染,并不影响地面沉降的好形式。特别是竖直埋管地源热泵更具有诸多优点,应予推广。

7.2采用土壤钻孔的综合传热系数法,可简化地源热泵的传热计算。

7.3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的设计步骤,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有利于提高设计速度,并减少设计失误。

参考文献

1、曾淼等,地源热泵地下U型管换热器实验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P371;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3

目前地埋管换热器的研究多为模型建立及传热理论分析,对循环水温的选择及其优化设计问题却鲜有研究[5].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估算法、半经验公式法及计算机模拟法3种〔6],基于“延米换热量”估算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延米换热量”的确定与循环水温密切相关.然而据国内现有的相关规范、手册及科研成果,冬夏季循环水温的选择确定方法主要有如下3种:(1)不分地域给出通用的水温值;(2)根据地域给出一定的水温选择范围;(3)当地土壤温度加上一定的温度选择范围.这些方法的循环水温的选择范围高达l0℃以上,增加了水温选择不当可能带来的土壤源热泵方案的不准确性.调查研究表明,即使对一些有实力的勘察设计单位,设计的地埋管换热器也可能存在有20%-40%的差异.本文将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基于现有循环水温确定方法探讨地埋管换热器经济循环水温及经济埋管长度的优化设计问题.

1地埋管长度确定方法

1.1经济循环水温

系统的循环水温对系统的经济性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应在综合考虑地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参数以及运行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性分析综合确定.

在用户侧进水温度或空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制热能力是由机组进水温度(即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决定的,同时地埋管换热器的钻孔长度也与循环水温的确定密切相关.假设系统以夏季制冷工况设计,如果按前述循环水温确定方法设定的循环水温越高,那么循环水与土壤的换热温差越大(单位井深换热量增加),设计的钻孔长度将越短,建设初投资降低.然而,在系统运行时,必将产生较高的地埋管出水温度,使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降低、机组运行费用增加,且可靠性降低.因此,应该有一个循环水温,既能够不使地埋管过长,又能保证热泵机组性能,即为经济循环水温.

1.2经济地埋管长度确定方法

针对现有各循环水温确定方法推荐允许范围内的不同循环水温值,以稳态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并计算与水温相关的系统建设初投资,以非稳态藕合模拟方法进行运行参数模拟,校核循环水温,计算与水温相关的系统年运行费用.最后比较不同循环水温对应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水温相关折现值,其值最小者对应水温为经济循环水温,对应的方案为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的首选方案.其中,水温相关初投资、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水温相关折现值是指其各项费用在系统设计及运行时受循环水温选择不同而引起变化的费用部分,而折现值是反映方案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用预定的折现率将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折合为现值.具体步骤为,首先依据各现行方法综合确定一组涵盖最大温度范围的地埋管换热器循环水温设计值,并利用相关软件计算建筑的全年动态负荷;然后针对每组循环水温进行以下步骤的计算:

(1)对某一循环水温,按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完成热泵机组的选型、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2)依据系统藕合计算模型进行系统的全年运行工况模拟计算,得到地埋管全年动态进出水温度、机组的全年动态性能以及热泵机组的全年能耗;

(3)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分别计算水温相关初投资及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进而计算水温相关折现值.

完成上述计算后,比较不同水温对应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水温相关折现值,其值最小者对应水温为经济循环水温,对应的方案为经济系统方案.

基于经济循环水温的土壤源热泵地埋管长度确定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由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空调负荷是动态的,必然导致循环水温度变化致使机组能耗以及埋管换热器换热量逐时不同,然而机组夏季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或者冬季蒸发器吸收的热量等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所以,系统全年运行能耗的计算必须建立系统藕合计算模型,流程如图2所示,对其进行运行模拟计算.其中,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与其进口水温可以看作为二次函数的关系,可依据热泵机组的相关资料对其性能系数进行二次曲线拟合.换热器数值计算模型可只研究钻孔外土壤温度分布情况,不考虑钻孔内部的温度分布,假设热流量直接作用在钻孔壁上.此模型简化合理、误差小,同时计算速度大大提高,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2工程应用实例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陕西省西安市的某宾馆,建筑面积I8 }}} TT12,经全面分析及调研,确定采用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热响应实验结果,确定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基础数据,如表1所示.2.2系统设计及水温相关初投资

本工程地埋换热器采用竖直单“U"型埋管,管长计算采用了基于MATLAB的半经验算法.本工程主要以夏季制冷工况进行系统设计,以夏季循环水温作为主要讨论对象.2.2.1系统设计计算注:(30/25)℃表示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进水温度为30 0C,出水温度为25℃.依据当地土壤温度及现有资料,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进出水温度范围夏季为(30/25)℃一(42/37)℃;冬季为(-5/0) 0C^-(10/15) 0C}ls}.依据上述设计基础数据及某厂家螺杆式水(地)源热泵机组数据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针对不同的循环水温假设,夏季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进出口水温为(30/25)℃一(40/35)℃时,选取型号为KCWF2240BR的机组两台,水温为(40/35) 0C一(43/38) 0C时选取型号为KCWF2240BR与KC-WF2270BR的机组各一台,使得在所有水温温度范围内,制冷量及制热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夏季制冷工况,根据上述循环水温范围,选取6组地埋管换热器循环水进出水温度分别为A;<30/25)0C,B;(32/27)0C,C;(35/30)0C,D;<37/32)0C,E;(40/35)0C ,F;<43/38)0C进行设计计算并讨论.为了方便,后面的图用出水温度代表进出水温度.根据设计参数,埋管换热器孔深定为100 m,计算夏季不同循环水温下的地埋管换热器钻孔个数如图4所示.

从循环水温与钻孔个数关系可知,随着夏季循环水温设计值的增加,地埋管换热器所需钻孔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循环水温的降低,钻孔个数增幅加剧,大大增加了初投资.2.2.2水温相关初投资计算对于不同循环水温对应的系统而言,初投资费用的不同主要包括由于选型不同而引起的机组费用的变化以及由于钻孔长度不同而引起的钻孔费用、管材费用、回填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用的变化,其他费用相同或者相差不大,对水温及方案的选择确定没有影响.因此,水温相关初投资仅考虑机组费用及由钻孔长度不同而引起的相关费用.

依据不同夏季循环水温设计值对应的换热器钻孔数量及热泵机组型号计算系统的水温相关初投资,结果如图5所示.根据当地设备材料及人工市场,根据表1中的钻孔数据,确定其钻孔综合造价为11 000元/孔,此价格综合考虑了水平干管及其各种阀门及管件的材料及人工费用.机组KCWF2240BR与KCWF2270BR的价格分别为44.8万元和51万元.

由图5可知,随着夏季循环水温的增加,钻孔数减少,系统的初投资也逐渐降低.夏季循环进出水温为(30/25)℃时系统的初投资较(43/38)℃时增加了229.2万元,增幅达80%以上.当夏季进出水温设计值为(40/35)℃时,机组型号有两种选择,系统初投资差异为6.2万元.

2.3运行模拟及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

依据整个系统设计及工程计划,本宾馆拟夏季制冷工况优先运行,因此以6月16日。时作为数值计算起始时间,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运行模拟并计算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

2.3.1系统运行模拟按照数值计算模型计算

不同循环水温对应系统全年地埋管出水温度如图6所示,热泵机组组全年动态性能如图7所示.

在系统全年运行中,随着夏季循环水设计温度提高,制冷季任意时刻,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升高;供热季任意时刻,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降低.同时,随着夏季循环水温的提高,全年任意时刻,热泵机组性能

2.3.2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计算

在系统年运行费用的比较中仅需考虑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只要计算热泵机组的年运行费用即可.

由建筑全年动态负荷与热泵机组全年动态性能系数计算热泵机组的全年耗电量,然后依据西安商业用电收费标准即可计算出热泵机组运行电费,即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不同夏季循环水温下系统的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随着夏季循环水温设计值的增加,系统的年运行费用增加.夏季循环进出水温为(43/38)℃时较(30/25)℃时年运行费用增加了16.69万元,增幅37%以上

2.4经济循环水温及最优管长确定

由水温相关初投资及水温相关年运行费用,按照前述折现值计算公式计算并比较所设定的不同循环水温设计值A/B/C"二对应系统的水温相关折现值,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系统地上部分寿命周期按20年计算,地下部分按50年计算.

由图9可知,随着夏季循环水温设计值的增加,同寿命周期内折现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必然存在某一值使得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最佳.本工程而言,经济性上,当夏季循环进出水温为(35/30)℃一(37/32)℃时,寿命周期内系统折现值相对较小.结合可靠性,确定本工程的经济夏季循环进出水温应该(35/30) 0C^-(37/32)℃之内.由图4可知,当循环进出水温由(35/30)℃增加至(37/32)℃时,钻孔个数由304降至274个,初投资可减少33万元.这样,设计上可选择(37/32)℃为经济循环水温,对应的地埋管钻孔个数274个(钻孔总长度27 400 m).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银川市;PM10;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R122.7 文献标识码:A

PM10(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µm)也称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µm 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工厂、家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废气、 烟尘、 扬尘以及自然起源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海水泡沫而进入大气的火山灰、烟尘、盐粒和被风吹起的扬尘等[1]。PM10对人类的危害被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所证实。同时还大量吸收可见光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对温度和酸雨都有影响[ 2 - 3]。因此,PM10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大气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现辖贺兰、永宁县及兴庆区、 金凤区和西夏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春秋短促,夏冬分明。根据近年来银川市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可知,PM10为银川市的首要污染物。通过分析2008-2012年银川市PM10污染特征及其原因,旨在找出变化规律,为银川市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008-2012年银川市PM10统计资料来源于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四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全年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的数据,监测站点即兴庆区(银湖巷)、金凤区(宁安大街)和西夏区(宁化生活区)、背景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马莲口),采用方法为7001型β射线法悬浮颗粒分析仪,分析方法为β射线法。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各监测点位的PM10日均浓度值进行月度、季度、年度平均,得出银川市PM10的年度均值、季度均值、月度均值。PM10浓度评价标准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执行。

2 PM10污染变化特征

2.1 PM10污染的年级变化规律

5年间银川市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7mg/m3),经计算超标倍数为0.20、0.29、0.33、0.36、0.42倍。通过图1可以看出5年间银川市的PM10浓度逐年上升,2012年较2008年上升幅度为17.86%。

2.2 PM10污染的季、月变化规律

由图2、图3可知,5年间银川市PM10浓度的季、月变化基本呈现统一规律。银川市PM10浓度季节呈现春冬季升高,夏秋季降低的趋势,在4月、10月PM10出现了2个峰值,5-9月PM10浓度变化相对平稳,取PM10五年平均值8月份为全年最小值,9月份次小,4月份为全年最大值3月份次大。

2.3 PM10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选取银川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监测点位,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进行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由图4可知,5年间各监测点位的PM10浓度均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7mg/m3) ,取各监测点位PM10年均浓度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2008-2012年西夏区呈现整体县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凤区及兴庆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M10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

3 PM10污染特征原因分析

PM10浓度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污染源、气象因素及植被覆盖率的综合影响。

PM10主要污染源有:①以燃煤获取能源的工厂,这些工业源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PM10;②冬季采暖期燃煤来源以及生活面源对PM10浓度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③汽车尾气对PM10浓度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④地面风速较大时引起的地面扬尘、车辆行驶时带起扬尘(道路可扬尘)、建筑施工时引起的地面扬尘[5]。

3.1 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银川市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冬寒夏热,东长夏短,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PM10浓度受逆温的影响,早晨、傍晚出现贴地逆温的几率12月份最大、夏季较小,全年早晨、傍晚出现贴地逆温的几率分别为70%和44%[4]。因秋冬两季节,早晚气温较低,大气层结构温带,易出现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对流弱,地面风速也很小,污染源排放的PM10被抑制在底层很小的空间范围内,不易于迅速的扩散迁移,夏季大气湍流旺盛,有利于PM10的扩散迁移[5]。

3.2地面扬尘的影响

银川市气候干燥,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在春季多大风,易引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因浮尘、扬沙、沙尘暴、大风天气对其环境空气的直接影响非常明显(尤其为春季),其中浮尘天气导致PM10污染最中,扬沙天气次之,沙尘暴天气相对较轻[4],PM10浓度在春季有明显升高的特征。

3.3工业源的影响

随着银川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依据2012-2013年银川市采暖情况,全市(三区)现有冬季采暖锅炉总台数为431台,实际监测293台,备用138台。其中锅炉吨位小于4T的台数为136台,5T至10T的总台数为198台,11T至40T的总台数为93台, 41T以上的总台数位4台。二是煤炭使用量情况。银川市冬季采暖锅炉用煤为炸子煤,耗煤量为645410吨。燃煤量的大增,大大增加了PM10的排放

3.4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目前银川市的汽车总量为410864 辆,较2008年增长速度为61.2%,大量排放的尾气集聚,加重了空气的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x和天然植被释放的VOC对增加空气中的PM10浓度具有重要的影响[6] 。

4 结论及建议

(1)银川市PM10污染为地面扬尘、煤烟、汽车尾气等的混合型污染。一方面,银川市应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降低低空污染的排放,同时加强对燃煤、燃气、电气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绿化,强化环境管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治理。

(2)2008-2012年间银川市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M10平均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较2008年上升幅度为17.86%。环境保护部门要发挥其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制定环境法制建设的条令,强化监督意识。

(3)银川市PM10污染季、月变化规律性明显。PM10污染春冬季>夏秋季,当年10月-次年4月污染严重,5-9月PM10污染较轻。在集中供暖期和春季大风扬尘天气,应做好燃煤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的工作。

(4)银川市PM10污染空间变化明显。2008-2012年个监测点PM10年均浓度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2008-2012年西夏区呈现整体县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凤区及兴庆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M10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兴庆区属于银川市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金凤区为银川市地处银川市中心,西夏区属于宁夏的老工业基地,区内工业企业较多,各区应坚持源头控制与防治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强化建筑工地周边环境污染检查,加大扬尘污染处罚力度,同时做好燃煤锅炉除尘设施、燃煤煤质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

参考文献:

[1] 朱能文.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动态, 2005(2): 16-18.

[2] 吴国平, 胡伟,腾恩江, 等. 我国四城市中 PM2. 5和 PM10的污染水平[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 2) : 133- 137.

[3] 茆长荣,尚广平.合肥市城市 PM10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J ] . 安徽大学学报, 2005, 29(4) : 87-92.

[4] 桑建人,孙银川,刘玉兰.银川市PM10等气象条件分析 [ J ] . 陕西气象,2002,26(4);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霾;气候特征;趋势系数;小波分析

中图分类号:X16;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40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9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cteristic of Dusthaze in Xianning from 1960 to 2013

ZHAO Ya-jing1,CHENG Hai-rong2,LIU Lian-feng1,PENG Xi-can1

(1.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Xianning,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observed data of Xiann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December 1960 to February 2013,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of dusthaz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srtly, it indicated a pattern that north and south appeared the least days of dusthaze, but the most in the central area in the past 53 years, especially appearing in hilly area. From averaging data, dusthaze day happened most frequently in Chibi, followed by Xianning and the least in Jiayu which was a county closed to Yangtze River. The variation was large in different counties, but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except in Chibi area. Secondly, the dusthaze day was more easily happened in winter (December to February), which ocuupied 47.7% of the whole year, followed by spring (25.7%) and autumn (20.5%), and it happened the least in summer (6.1%). Thirdly, the dusthaze day appeared mostly in December, reaching up to 2.1 days meanly in Xianning, 1.8 days in January. And July was the least month happening dusthaze, meanly 0.1 day, and it rarely appeared dusthaze in June. Fourthly, it showed a decreased trend of dusthaze day in Xianning. There was a increasing trend in 1970s, and it lasted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1980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ycle of 2~4 years.

Key words: dusthaz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trend coefficient; wavelet analysis

随着城市发展,空气质量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城市中霾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霾是一种对视程造成障碍的天气现象, 其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以及空中悬浮物、直径小于10 μm的气溶胶粒子,对健康造成严重的 威胁[1]。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2],国际组织称这种现象为“亚洲棕色云”。严重的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这些气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新的光化学烟雾,具有很大毒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有诱发肺癌的危险[3-5]。严重的霾天气还能直接引发各类海、陆、空交通事故以及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6],影响生态环境[7-9]。近年来,区域性霾天气在中国频繁出现,影响日趋加重,分析咸宁市霾气候变化特征这项基础性工作迫在眉睫,其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经湖北省气象局质量控制后的咸宁市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年12月至2013年2月逐日人工观测资料,当天气现象观测有霾时记为一个霾日。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霾的月、季、年和年代际变化规律。根据气候学上对冬季的定义,取完整的冬季月份为当年12月和次年1、2月,春季为当年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运用趋势系数、小波分析和小波方差图[10-12]方法。小波方差图能反映信号波动的能量随尺度变化的分布,可用来确定信号中不同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和存在的主要时间尺度,即主周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53年霾天气概况

分析咸宁市1960-2013年共53年霾分布情况,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赤壁最多,为16.7 d/年;咸宁市区次之,为11.6 d/年;南三县崇阳、通城和通山分别为9.1 d/年、6.4 d/年和 4.4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1.5 d/年,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约10倍,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

从各县市逐年霾日数演变(图1)可以看出,各地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其中,通城和咸宁市区年变化特征相似,有2段集中发生期,分别处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和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嘉鱼年霾天气变化不大,变幅为2~4 d/年,呈平稳下降趋势。逐年霾日数变化呈明显增多趋势的赤壁市,在21世纪10年代末霾天数剧烈攀升。赤壁市2008年霾天数多达64 d,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咸宁全市范围内排崇阳1979年74 d和咸宁市区1974年74 d之后的第三大值,紧接着在2011年又出现62 d的霾日数。

由咸宁各县市年霾日数最大值和出现年份可以看出,咸宁全市范围内年霾日数最大值是出现在崇阳1979年的74 d,咸宁市区年霾日数的最大值是出现在1974年的72 d。其他县市的最大值为赤壁2008年出现的64 d,嘉鱼1981年出现的10 d,通城1966年出现的40 d,通山1969年出现的29 d。

2.2 霾的季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咸宁市区霾天气变化有2段集中发生期。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没有出现霾天气,而其他时间都有发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较高的霾日数维持,1973年冬季霾日数为26 d,1974年春季霾日数为25 d,同年秋季霾日数为23 d,都为各季节最大值。21世纪初到10年代前期的秋冬季的霾日数呈波动增长态势。

分析53年四季和全年的累计霾日数以及季节平均总日数可以发现,赤壁市53年累计出现霾天气最多,为907 d;咸宁次之,为627 d;崇阳为481 d;通城为341 d;通山为229 d;嘉鱼最少,为81 d。比较四季各县市霾日数,春季咸宁市区的霾日数最多,其他季节都是赤壁最多。秋季和冬季各县市变化情况一致,赤壁最多,咸宁次之,再次是崇阳、通城和通山,嘉鱼最少。

从季节平均总霾日数看,冬季出现霾日数最多,为212 d;其次是春季114 d,秋季为91 d;夏季最少,仅为27 d。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47.7%,春季占25.7%,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秋季占全年的20.5%,夏季仅占全年的6.1%。结果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影响咸宁市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咸宁市大部分地区位于变性高压脊内,空气干燥,气压稳定,风力微弱,地面附近的灰尘、汽车尾气难以扩散或稀释,从而导致霾天气的出现。而夏、秋季雨水相对要充沛许多,雨水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起冲刷作用,不利于霾天气的形成。

2.3 霾的月变化特征

咸宁市区53年各月平均霾日数明显不同,最多为12月,平均达2.1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1.8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月,仅0.1 d。据实测资料统计,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和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2013年1月、1974年3月的霾日数最多,达15 d和14 d。而有近94%的年份在6月都没有出现霾天气。

2.4 咸宁市区霾年际变化特征

分析咸宁市区逐年霾日数演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0.3 d/年。霾日数最低值为0 d,分别出现在1989-1998年和2001年;最高值为72 d,出现在1974年。为滤去年际间的随机变化,采用5年滑动平均对原霾日数序列进行处理,同时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了不同阶段霾日数的趋势系数(表1)。

根据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把年霾日数变化分成五个阶段(表1),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霾日数呈明显上升阶段。该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大量发展,故霾日数上升也比较快,年霾日数趋势系数为3.4 d/年。21世纪初期的前中期霾天气再次多发,呈现明显上升。由于城区交通繁忙,机动车大量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这一阶段霾日数的年趋势系数为1.2 d/年。进入21世纪10年代,经济和旅游的加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年年攀升,使得霾日数又有增多的趋势。年趋势系数为2.4 d/年。

2.5 周期特征

由图3可见,咸宁市区霾变化存在着2~4年的显著周期。此外还有一个28年作用的长周期,但并没能通过显著的周期性检验。1990-1998年和2000年以后,周期比较显著,1990-1998年周期大约在4年,而从2000-2010年2年左右的周期比较显著,可以看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咸宁市53年霾日数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具有丘陵地区多发的特点。多年平均年霾日数赤壁最多,为16.7 d/年;咸宁次之,为11.6 d/年;靠近长江的嘉鱼县霾天数最少,为1.5 d/年。咸宁市各县市年变化差异较大,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随时间呈减弱趋势。

2)季节分布特征:冬季(上年12月至次年2月)霾日数占全年的47.7%,春季占25.7%,冬春两季占全年霾日总数的70%以上,表现出冬春季出现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特征。

3)咸宁市区霾日数月变化特征:最多为12月,平均达2.1 d,其次是1月份,平均霾日数1.8 d,霾日数最少的为7日,仅0.1 d。有44%以上的年份在12月都出现了霾天气,有42%以上的年份在1月、5月、11月都出现了霾天气,而有近94%的年份都在6月没有出现霾天气。

4)咸宁市年霾日数的历史纪录前三位分别为崇阳县1979年74 d,咸宁市区1974年72 d,赤壁市2008年64 d。

5)咸宁市区年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年平均霾日数达到38 d。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年霾日数为6~8 d。

6)咸宁市区霾变化是2~4年左右的显著周期,还有28年的大周期,但不显著。

7)霾天气的出现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有关。强逆温层的出现与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低等气象条件共同作用形成霾。

参考文献:

[1] 李 洪,杨小明.灰霾的形成及其危害探讨[J].科技咨询,2012(25):141-142.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王 玮,汤大钢,刘红杰,等.中国PM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

[4] 吴 兑,毕雪岩,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气象学报,2006,64(4):510-518.

[5] 刘爱君,杜尧东,王惠英.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4,30(12):68-71.

[6] 张保安,钱公望.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56-58.

[7] 王 佳,韩见弘,黄 蕊.浅析灰霾的形成及危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37-38.

[8] 何惠明.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12(1):69-71.

[9] 吴 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0] 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6

__年第三季度,我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在不断总结上半年经验的基础上,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战胜了高温炎热的挑战,迎来了丰收的秋天。现将的第三季度经营生产情况作如下汇报。

经营管理方面

一、工程与经营产值完成情况

1、工程产值

7---9月份,我公司完成工程产值2069万元,其中自行施工产值2069万元,无其他产值,截至9月底第三季度总共全年计划的 17%。

2、经营产值

第三季度,经营部完成工程经营产值26099.46万元,其中以汉阳市政资质中标的5854.94万元,以天创资质中标的20244.52 万元 。

二、经营工作

新成立半年多的经营部针对部门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的现状,积极开展业务能力培养,派出人员在公司审计部和集团公司经营科观摩学习,参与投标,在实战中提高业务技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经营部岗位职责》、《合同管理》、《关于对资质联营方的管理办法》等制度。20__年1—9月底,总共完成投标报名60余项,其中第三季度完成40余项,三个季度总计中标五项,中标产值26099.46万元;7月份完成世行贷款武汉城市交通(二期)项目二环线水东段4标工程,标值达18428.0177万;9月份完成武汉新区连通港桥梁工程四新南路工程,标值达1816.5128万元,彻底改变了上半年经营工作的被动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前三季度的经营任务,证明了经营部运行良好,效率较高,完全能够承担重任。

三、生产管理

公司工程部牢牢抓住工程进度不放,实行精细化管理,每周的周一周二统一组织现场施工检查,随时解决出现问题,建立了周施工汇报制度;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也如期进行,进一步健全了上报制度;对集团公司、业主单位等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沟通,向集团公司各部门定期汇总申报各种材料,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开展现场检查。第三季度持续高温,工程人员不惧艰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展示了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

四、审计工作

第三季度,审计部立足于投标经营、成本管理、合同评审、内外计算审计等基础工作,紧紧跟随分公司业务与工程进度发展的形势,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在成本管理方面,提出成本目标值2项,纳入月度成本跟踪控制的10项,1—9月,成本合格率月度达70%;合同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合同时间范围完成评审工作,第三季度完成合同评审25项,累计完成94份,合同履行合格率达100%,较之以前,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对内外结算上,完成三环南维修、芳草二路、梅子路刷黑3项目审计工作,送审龙江路、动物园、龙城立交、长通南路4项目结算;在清欠方面,采用定人值守,定期催款,不定时报催款函的方式,完成尾款回收项目7项,效果较为明显。历年69项结算审计工作还剩余22项未审计,其中包括已送审的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五、技术管理

第三季度,我公司技术管理步入正轨:一、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系列活动,创新技术培训,把什湖大道箱涵SMW桩支护、龙阳湖截污顶管施工工艺、连通港西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和水东路高架桥施工技术4项目作为技术交流活动的重点内容,促进了技术人员能力的提高。二、建立现场巡视制度,提高学习与服务效果。将现场巡视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技术方案组根据制度对各项目进行定期巡查,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项目部制定解决的施工方案,从而提高了服务一线的水平,同时培养了技术人员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三、评审工作有序开展。第三季度,工程部对连通港西路道排工程施工、二环线水东段四标施工等6个项目的组织设计,对龙阳湖截污A线截污闸围堰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批。四、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有所创新。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技术交底方式,采用了开工准备会新方式进行,按照项目部汇报基本情况、安全与技术交底、领导与项目部沟通提建议的流程进行,并完成了对连通港西路道排工程和二环线水东段四标的技术交底工作,一定程度提高了效率,且效果明显。

综合管理方面

一、安全生产

我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把夏季施工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度夏,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执行夏季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按时、足量发放防暑降温物资,在气温超过37℃时严禁11:00~15:00之间户外作业,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组织管理人员利用中午时间到各个工地巡查,重点检查各项目对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情况和防暑降温物资的发放情况。此外,认真组织开展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检查、消防设施专项治理检查、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深基坑(沟槽)工程检查等,增加了检查的次数和频率,共下发检查记录单98份,隐患通知单10份(含集团公司),有效根除了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平稳度过夏季。

二、文明施工

我公司围绕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结合公司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 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加强了日常巡查,认真督促项目部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加大了整治力度,对扬尘、带泥上路、施工围挡和便民通道等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治理;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开展文明施工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宣传、整治、评比、总结提高各阶段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施工周围环境需要,对显正街、龙阳湖北路和龙阳湖截污三个重点工地、重点项目地段进行综合治理,使文明施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三、质量管理

第三季度,我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和天创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在建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三个月来,对所属各个工地每月的检查次数至少3次,重点项目增加巡查次数,并严格开展一月一次大型检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部,给予书面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及时进行整改复查,对于存在质量隐患的和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经济处罚;截至目前,质量问题彻底解决。同时积极筹备开展质量月活动,有力地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控制意识和控制能力。

本季度,公司将提高箱涵腋角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粉砂型土路基的压实度控制”两项在湖北获奖的QC成果,积极向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推荐,在集团公司工程部QC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于20__年6月22日,在20__年全国优秀QC成果会上,双双获得中国20__年优秀QC成果优秀奖。为推进创先争优计划,公司一方面对龙城立交工程和江夏区文化大道二期道排工程两大项目资料进行完善、整改,积极地向武汉市市政工程协会进行金奖申报;另一方面对两项工程的现场进行了整改维修,20__年7月,两工程成功的获得武汉市市政工程银奖和武汉市市政工程金奖,充分向社会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良好形象。

正视现实问题 力求未来突破

正确看待现实矛盾,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再创佳绩。第三季度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一、信息化管理亟待加强,改善管理软环境。

我公司虽然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各部门的信息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信息管理网络还没有建成,相关协作单位的信息化共享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之间协作的效率。比如工程部各项数据信息库未建立完善,缺少连动机制,与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快速交流不够便捷;这种情况在其他部门也不同程度存在。今后将要在实践中探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必要时引进或者开发新的工程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

二、部门职能需要发挥,提高管理能力。

在某一阶段,部门的工作是有侧重点的,但是常规工作需要常抓不解,不可顾此失彼,重一头,轻一头。在第三季度工作中,少数部门出现了职能发挥不到位、顾前不顾后的倾向,亦应引起充分重视。比如审计部门在第三季度由于埋头于成本经营、合同追踪、尾款清欠等重点工作,在发挥督导职能、参谋职能上不够明显。以后应引导部门树立一手抓日常工作,全面履行好自身职能;一手抓热点与重点工作,切实解决阶段工作中出现主要矛盾,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局,将部门职能淋漓尽致发挥出来。

三、职工思想需要引导,树立长期拼搏、持之以恒的决心。

20__年,天创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情况基本良好,生产经营各方面稳步推进,某些方面的成绩较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少数干部职工的思想产生了麻痹大意和骄傲自满,为此,第四季度我们要在全体职工中开展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当前的严峻形势,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而持续拼搏。

第四季度工作设想

天创公司第四季度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经营与工程产值目标与全年计划仍有较大差距,管理工作仍有诸多方面需要调整。第四季度要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夯实基础管理,强化经营工作,突出项目建设,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公司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一突出经营管理工作,全力推进市场健康发展。

第四季度的经营工作不仅关系到20__全年计划的圆满完成,而且关系到20__的发展形势,强化经营工作势在必行。一要加强对什湖、龙阳湖东路、江夏西等重点项目的投标和跟踪工作,力争在重点大项目上有重大突破。二要继续坚持“抓大放小”的经营方针,依托公司长期的合作单位,加强与潜在投标项目业主方的沟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制定科学的市场计划,选择利润可观、业主诚信度高的大项目作为主攻对象。三要强化投标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掌握谈判方和竞争者的动向,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加强对潜在投标项目的内外部风险评估,将目标责任分解,统筹安排人力物力,提高投标效率。

二突出现有项目建设工作,科学推动工程发展。

强化对现有项目的消化和推进工作,合理安排人员和资金投入,严格按照计划进度推动工程发展;紧紧抓住工程进度管理,对建设项目加强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继续实行周施工汇报制度,积极开展第四季度施工现场大检查活动,确保项目平稳发展;紧紧抓住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围绕现有项目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项目建设既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运营反思总结与整改,提高公司运转成效。

在20__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对公司运营的现状进行反思与探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工作思路,提高公司运转的质量,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职工收入:前三季度,职工收入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后勤每月增加200元,一线员工按不同标准分别增加300、400、500元不等;一线员工分红有所增加,再加上保险、福利等,员工的月均收入增幅较大,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积极性得到提高;侧面说明成本控制、工程汇款工作有较大进步。

2运营费用比对:前三季度工资总合计:181.83万元,其中后勤62.17万元,一线员工119.66万元;办公、招待、培训、经营等管理费用总计524.37万元;员工社保合计156.39万元;后勤奖金27.03万元;一线员工分红302.09万元;福利145.4万元。总体来看,各种费用支出比例较为合理。

3明年员工收入目标:按照计划20__年员工收入比今年增长20%,这意味着人工单项成本增加了20%;随着项目的发展和原料等市场价格波动,总体运营成本将会远远高于20%的比数,只有使公司的业务增长速度与成本增长速度相适应,公司才能承担。因此今后需要完成更多的任务和工程量;强化成本控制,力行节约;加大工程款的跟踪与追要,确保资金最大限度地及时到位。总之,只要公司整体运营将康、发展快速,员工收入增长20%的目标可以实现。

4员工 培训:目前员工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发展,虽然每年都组织了各种层次的培训,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无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状况下,技术、管理、一线人员等组成的建设团队一次性消化6000-----9000万的工程量才能赶上公司的步伐,而目前一次性最大消化4000万的工程量,因此需要创新培训机制,开展更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把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队伍作为培训重点。

5审计工作:审计部门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压力较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某一阶段的任务统筹安排,落实到个人,明确每周的个人目标任务,强化岗位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以完成任务为核心,不统一安排加班;其次采取宽松政策,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尽量不长期、不连续加班,做到有张有弛。

6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将营销、审计工作设置成独立机构,有利于推动市场快速发展和公司的健康运行。目前人力资源部、工程、财务部门等都各负其责,形成了重点突出、而又交互管理的立体式网络,运行效果较好,成本效益明显。

7工程款的催收:第四季度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收官阶段,公司制定详细的工程款回收计划,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加大奖励和处罚措施, 加快催收工作的步伐。

四突出人才管理与培养,打造专业精湛的人才梯队。

公司目前高级职称人员少,初级职称人员多;本科以上学历少,低学历者多;偏向于管理类的人员多,侧重于专业技术的人员少;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调整人才战略。针对专业才缺乏,拟引进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类应届重点大学本科生10名,储备青年人才,形成相互衔接的人才梯队;针对学历较低老员工群体,拟分期分批分专业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与思想素质;采取措施,鼓励在职员工参加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给予一定的假期,支持员工回原籍参加中级、高级职称评定,服务员工个人发展,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严把用人关,吸收德才兼备、具有丰富经验的成熟人才加盟公司,尊重人才的自主选择,健全有进有出、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的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

五突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凝心聚力、和谐进取、创新发展的氛围。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消光系数;光学厚度;后向轨迹;南京

中图分类号:X513;P41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2-0324-06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over Nanjing City

ZHANG Jian,ZHENG You-fei,JIANG Jie

(School of Atmospheric Physics/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Abstract: 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atmospheric diffusion properties in Nanjing was made by MPL for a year.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 over Nanjing city were analyzed. Its reasons were studied combing with data of HYSPLIT.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ir mass was mainly from northwestern and northern China at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with the extinction-to-backscatter ratio of 48.4 sr, 45.3 sr, 39.6 sr, respectively. Depolarization ratio was 0.18, 0.19, 0.20 mainly from the southeaster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Nanjing city at summer, with the extinction-to-backscatter ratio of 63 sr and depolarization ratio of 0.11.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has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The orders of the optical depth from big to small were winter,summer,autumn and spring in low layer below 1 km. The order was summer,spring,autumn and winter in high layer above 1 km. The optical depth of aerosol has 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 AOD was higher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at summer and winter, and lower in the noon, increased gradually at spring and autumn.

Key words: atmospheric aerosol; extinction-to-backscatter ratio; extinction coefficient; optical depth; backward trajectory; Nanjing

大气气溶胶是由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它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来影响全球气候,进而对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大气气溶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例如大气气溶胶可以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进而显著降低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又可以通过改变气候因子如温度、降水等来影响作物的产量[1]。

为了准确评估和预测全球以及局地气候变化,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需要准确计算,但是目前为止它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以及垂直分布对大气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4]。目前国内外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发起,由全球许多国家参与的气溶胶观测网络(AERONET)以及Terra和Aqua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对大气顶层辐射强迫的评估有显著的影响[5],但是国内对于它的研究并不多见且未形成系统的观测网络。利用弹性后向散射激光雷达可以同时反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以及垂直分布廓线,且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是目前最为准确的方法,已经被很多学者证实[6]。

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工业化城市,受到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农作物燃烧等局地污染物影响非常严重,同时南京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夏季间的风向转换十分明显,在不同的季节会受到沙尘、海盐以及南部污染气团远距离输送的影响,气溶胶光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因此,详细了解南京市上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对于该地区气候效应以及农业生产的研究非常重要。

1 资料来源

南京市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地带,是一个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为了观测南京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气溶胶参数,中国气象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立了南京综合观测试验基地来对南京地区大气参数进行综合性观测。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安装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中校区试验基地中,位于长江以北,距离南京市中心鼓楼区约16 km。

采用质点轨迹、扩散以及沉降综合模拟系统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季节气团的来源

由于南京市属于季风气候,因此不同季节南京市上空的大气气溶胶类型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大量的三维轨迹来分类分析气流特征,三维轨迹模拟时间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选取每天00:00、6:00、12:00以及18:00后向追踪72 h,为了研究边界层以内大气气溶胶特性,轨迹起始高度设定为500 m。使用的统计方法为聚类分析方法[9]以及条件输送概率场方法[10],其中聚类分析方法把多条后向轨迹进行分类处理,用来定量地分析气团的来源,条件输送概率场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出后向气团的空间分布。

图1给出了500 m高度(为离地高度,下同)上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表明除夏季外,其余季节的大部分气团均来源于中国北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在春季,61%(2、4、5类型)的气团来源于中国西北方向,途经外蒙古和内蒙古之间的戈壁沙漠到达南京市,传输过程中气团携带大量的沙尘,另外13%(1类型)的气团来源于日本海以及朝鲜半岛,26%(3类型)的气团来源于中国南部,这些轨迹都发生在5月下旬,是春季向夏季转变的日期;在夏季35%的气团来源于中国东南部,包括22%(3类型)的气团来自南海,13%(4类型)的气团来自太平洋,这些气团携带了大量来源于东南部工业污染城市的气溶胶,46%的气团为局地气团,主要来源于南京市周围的区域,16%的气团来源于日本海,只有3%的气团来自沙尘源区;秋季和冬季几乎所有气团都来自北方的内蒙古和外蒙古地区,但秋季有75%(1、2类型)的气团是经过渤海和黄海区域从北部到达南京,25%的气团来源于中国西北内陆。而冬季大部分气团都来源于中国西北内陆。综上所述,在春、秋、冬季南京市上空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以及北方地区,途经沙尘源区戈壁沙漠,夏季主要来源于中国东南部以及南京周边地区。

3.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

表1给出了观测期间激光雷达消光后向散射比、退偏振比、主要气团来源以及大气边界层高度,其中退偏振比是激光雷达接收到的垂直脉冲信号与总脉冲信号的比值,用来区分沙尘与非沙尘气溶胶,有研究表明当退偏振比大于0.15时,大气气溶胶为沙尘型气溶胶[11];边界层高度可以利用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变化的最大值所对应的高度来得到,其对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有很大的影响。从气团来源可以看出,夏季气团来源于中国东南部城市,该地区工业发达且人口密集,大气气溶胶类型为城市和工业污染型,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达到63.2 sr,产生高值的原因是由大气气溶胶的类型决定的,另外夏季相对湿度较高,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使得细粒子浓度增加,也会使得消光后向散射比有一定增长。夏季的退偏振比为0.11,可以看出大气气溶胶不规则程度较低。春、秋、冬季的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北方以及西北地区,大气气溶胶退偏振比较高,分别为0.18,0.19和 0.20,属于沙尘型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分别为48.4、45.3、39.6 sr。

图2给出了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的季节变化(实线)特征以及相应的标准差(阴影),同时也给出了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的年平均值(点线)。由图2可知,大气气溶胶主要分布在3 km以下的高度范围内,最大的年平均消光系数大约为0.4 km-1,出现在近地面区域,并从地面往上逐渐减少,表明该地区有较大的近地面污染,季节平均的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与年平均的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相似,即最大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出现在近地面,且消光系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春季由于大气边界层较高使得在1 km以上高度消光系数大于年平均值,而1 km以下高度则小于年平均值;在夏季,强烈的对流运动以及较大的光学厚度使得在各个高度上消光系数均大于年平均值;秋季消光廓线类似于年平均值,而冬季1 km以下高度消光系数大于年平均值,1 km以上高度小于年平均值。

图3给出了不同高度层的AOD的分布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1 km以下高度AOD冬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这是因为冬季地表温度过低,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地表,导致近地面污染严重,因此AOD最高,而夏季是由于相对湿度过高,大气气溶胶吸湿作用而导致AOD较高。在1~2 km的高度范围内,由于冬季混合层无法抬升到较高的高度导致AOD最低,夏季由于相对湿度较高以及边界层对大气气溶胶的抬升使得夏季AOD最高。在2 km以上高度,AOD变化趋势类似于1~2 km高度AOD的变化趋势,两者的差异在于2 km以上高度的AOD冬季几乎为0,可以看出冬季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很少能抬升到2 km以上的高度。

3.3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变化

图4给出了2011年4月18日不同时刻以及19日02:00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廓线,发现以下特点:低层(

由于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的类型不同,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趋势也有很大的不同。图5给出了4个季节8:00~18:00的AOD的变化趋势。其中春季变化比较平缓,且AOD逐渐升高,这是由于春季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北方地区,含有大量的沙尘,夜间一部分沉降于地表,白天由于湍流以及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沙尘抬升到空中,导致光学厚度逐渐升高,此结果与北京市以及兰州市的观测结果很相似[13,14]。

在夏季,AOD中午低早晚高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夏季由于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吸湿性较高[15,16],而早晚湿度相对较高,导致AOD早晚高,这与南海以及黄海的观测结果一致[17,18];秋季与春季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都是由于边界层的抬升导致AOD逐渐变大;冬季变化趋势与夏季相似,但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则是因为冬季早晚温差大,容易产生逆温现象,使得污染物集中在低层,导致雾霾现象的频繁出现,而随着边界层的抬高,污染物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使得中午的AOD减小。

4 结论

利用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为期1年的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数据,分析了南京市上空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和光学特性,以及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南京市上空气团来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春、秋、冬季南京市上空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以及北方地区,并途经中国重要的沙尘源内蒙古戈壁沙漠,大气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分别为48.4、45.3、39.6 sr,退偏振比较高,分别为0.18、0.19、 0.20;夏季南京市上空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东南部污染城市以及南京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使得细粒子浓度增加,消光后向散射比达到63.2 sr,退偏振比为0.11。

2)大气气溶胶主要分布在3 km高度以下,且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其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1 km高度以下,AOD冬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在1 km高度以上,AOD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

3)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以及光学厚度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在稳定边界层中气溶胶随高度的上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边界层不稳定时,边界层内气溶胶均匀混合;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分为2种类型,在夏、冬两季早晚高中午低;在春、秋两季则逐渐升高。夏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的原因是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东南部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气溶胶吸湿性较强,早晚湿度高使得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较高;冬季是由于早晚多发的雾霾天气造成早晚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较高;在春、秋两季南京市上空气团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北以及北方地区,含有大量沙尘,夜间会沉降到地表附近,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边界层变得不稳定,沙尘抬升至空中而导致光学厚度逐渐升高。

参考文献:

[1] 瞿 薇,赵艳霞,王春乙,等.大气气溶胶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06,34(6):705-710.

[2]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7[A].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 Cambridge, U K: Cambridge Univ Press,2007.

[3] LI Z Q,NIU F,FAN J W,et al. Long-term impacts of aerosol on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J]. Nature Geoscience,2011,4(11):888-894.

[4] SCHWARTZ S E. The whitehouse effect―shortwave radiate forcing of climate by anthropogenic aerosols: An overview[J].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1996,27(3):359-382.

[5] MELONI D, SARRA A D, LORIO T D, et al. Influence of vertical profile of Saharan dust on the visibl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J].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2005(4):397-413.

[6] 邱金桓,郑斯平,黄其荣,等.北京地区对流层中上部云和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J].大气科学,2003(1):1-7.

[7] SPINHIRNE J D. Micro pulse lidar[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1993,31(1):48-55.

[8] FENALD F G.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lidar observation: Some comments[J]. Applied Optics,1984,23(5):652-653.

[9] 赵 恒,王体健,江 飞,等.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TRACE-P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J].热带气象学报,2009,25(2):181-186.

[10] COMIRE A C. Tracking ozone: Air-mass trajectories and pollutant source regions influencing ozone in Pennsylvania Forest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4, 84(4):635-651.

[11] SAKAI T, NAGAI T, NAKAZATO M. et al. Ice cloud and Asian dust studied with lidar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 extinction-to-backscatter ratio, particle depolarization and water-wapor mixing ratio over Tsukuba[J]. Applied Optics,2003, 42(36):7103-7116.

[12] KOSSMANN M, CORSMEIER U, WEKKER D S F J, et al. Observations of handover processes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the free troposphere over mountain terrain[J]. Contributions to Atmospheric Physics,1999(72):329-350.

[13] 贺千山. 微脉冲激光雷达研究对流层气溶胶光学属性和分布特征[D].北京:北京大学, 2006.

[14] 周 碧,张 镭,曹贤洁,等.利用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兰州远郊气溶胶光学特性[J].高原气象,2011,30(4):1011-1017.

[15] LIU J J, ZHENG Y F, LI Z Q,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ed radiative effects in Yangtze Delta region of China[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12,17(16):1984-2011.

[16] XU J, BERGIN M H, YU X. et al. Measurement of aerosol chemical, physical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of China[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 36(2):161-173.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CFD、天鸿・美和院、规划设计、风环境、模拟分析

中图分类号:TB1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1. 风环境模拟简介

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建筑内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建筑环境标准受到关注,表现在相关的各个方面如室内的气流组织控制,污染物消除与分布预测,舒适性分析,灾害分析等和室外小区风热环境等方面。传统采用粗略大空间平均计算的结果,难以适应现代建筑物理精细化分析的数据需求。因此,在建筑行业,计算流体力学正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于室内外风热环境的模拟,CFD 技术在这些方面的细致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成本降低,使CFD 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同时,随着对建筑内外流场研究的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描述的专业模型越来越完善,模拟结果越来越接近真实,很高的可信度,对设计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就建筑外环境而言,对建筑内部居者的生活确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小区二次风、小区热环境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CFD 技术可以方便地对建筑外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绿化水景等设计,构建出良好的区域风环境。

计算流体力学(简称CFD)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动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独立学科,其基本原理是一组物理量守恒的方程组,即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等,通过数值解析的方法获取此方程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确定解,并可采用图像显示技术将方程对应的传热与流动等过程的细节直观展现,CFD 技术在相关各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称为数值试验。

在本项目中,利用CFD技术并结合外流场分析与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本项目进行夏季和冬季条件下的区域风环境模拟分析,以确定天鸿美和院风环境设计是否满足相关法规和舒适性要求。

模拟计算采用的软件为ANSYS? FLUENT 软件,是目前最流行的通用流体力学软件。

风环境模拟参考依据:在分析过程中,参照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 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中对建筑周边风环境的要求: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 高处风速V

2.项目简介

本次分析主要针对天鸿美和院规划设计的建筑布局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银湖320 国道南侧。地块内包括艺术中心、创意街区、SOHO办公区、联排花园办公、联排住宅区、高层住宅区和山地住宅等。天鸿美和院的总平面布

天鸿美和院总平面图

3.CFD 数值模拟建模

3.1CFD 技术

CFD 技术的基础是流动与传热过程中流体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表现为一组守恒控制偏微分方程。由于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目前可行和广泛采用的求解方法是采用一定的数值方法利用计算机求解方程组的数值解,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再现流体流动和传热情况。

对天鸿美和院所在整个区域建立三维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型,使用FLUENT 软件求解器求解,针对冬季和夏季主导风向与平均风速工况下的小区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确保小区风环境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和指导建筑开窗设计,围护结构设计和自然通风等节能策略设计。

3.2分析区域与CFD几何模型

根据图1 所示建筑总平面布局图及其他相关设计图纸,建立风环境分析的CFD几何模型如图2 所示。为了真实地模拟夏季与冬季条件下大气边界层效应对区域风环境的影响,将整个分析区域的取为长×宽×高约为:900×660×300 米,需要分析的天鸿美和院建筑放置在分析区域的中间区域。此外,将对项目的多功能中心B1以及V1-2 住宅的附近的室外风环境和表面风压着重进行分析,以评价分析区域的风环境和自然对流设计。

3.3计算网格

使用四面体单元对整个分析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转化为多面体网格进行计算,在建筑表面和附近区域进行局部网格细化,如图2 所示,图中Y 方向为正北方向。多面体体网格单元数共计2,103,916 个。

风环境分析三维CFD 几何模型和CFD 分析网格

3.4大气边界层条件与分析工况

本次风环境模拟主要进行常态风环境模拟,即以杭州当地主导风向与对应的平均风速为边界条件,模拟该地块内的全年或特定时间段内发生频率最高的风向与平均风速时的小区风环境分析。其中平均风速(即常态风速)由已有的全年历史统计数据得到。

本次分析对夏季,冬季两个季节的主导风向与平均风速下的两个工况进行分析,工况1:冬季,北偏东风(NNE),风速2.3m/s;工况2:夏季,南偏西风(SSW),风速2.2m/s。

4.结果分析与建议

4.1 工况1:冬季,北偏东风(NNE),风速2.3m/s

模拟得到了冬季主导风工况下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 高处风速如图3所示:

考虑到杭州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有必要对建筑外表面承压面进行必要的热工性能加强以防止渗透风,可计算得到冬季典型工况下的V1-2 和多功能中心外表面压力分布,并由风场及压力分布可知:(1)在冬季典型风气象条件下(风速为2.3m/s),风向为北偏东时,在室外地面人员活动高度上该分析区域内的平均风速低于3m/s 。因此,冬季小区区域风环境满足风速不高于5m/s 的要求。(2)多功能中心以及V1-2 住宅北立面在冬天会形成高压区,设计中需要注意增强该面墙和窗的气密性参数,以减少或阻止墙体冷风渗透。

4.2 工况2:夏季,南偏西风(SSW),风速2.2m/s

参照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模拟得到了夏季主导风工况下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 高处风速如图3 所示:

图3 离地1.5 米高处风速(m/s)分布图(室外地面人员活动高度)

考虑到杭州地区夏季清晨和晚上气温相对较温和,可以考虑使用自然通风策略,因此可以利用建筑外表面风压分布对开窗设计,计算得到夏季典型工况下的V1-2 和多功能中心外表面压力分布。由风场及压力分布可知:

(1)在夏季典型风气象条件下(风速为2.2m/s) ,风向为南偏西时,在室外地面人员活动高度上该分析区域内的风速低于2m/s,满足风速不大于5m/s 的要求。

(2)从图3 还可以看出,由于大气环境风速不高(2.2m/s)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导致建筑周边风速普遍处于约1m/s乃至更低的风速范围。更考虑到杭州夏季可能的静风时段频率较大和较强的夏季太阳辐照,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该区域室外舒适性:a、栽种高大的树木达到遮阳效果;b、在地表种植草皮减少地面反射的热辐射;c、进行适当外部水景设计,降低局部气温;与具有一定坡度的地表种植矮层草皮,高大树木可以在保持水土的同时,有利于小区自然通风和降温;d、在地形地貌方面,可以考虑利用小区天然的坡地种植林木形成早晚的山林风来加强通风效果;e、半开放式地下室的设计利用了天然热质材料,即土壤的蓄热蓄冷功能,如可能在建筑顶部加装捕风器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地下室空间进行自然通风。f、在人员高度上不宜种植过密的林木导致通风恶化。

5.结论

由CFD 模拟计算得到的天鸿美和院规划设计的风环境结果可见:当前规划设计的建筑布局所处区域风环境能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对风速小于5m/s的要求。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进行CFD的模拟分析工作,可对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判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有效避免区域热岛或区域风速过大等不合理现象,为人们的在天鸿美和院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规划设计者对技术手段的不断重视,可以相信CFD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地道风;空气源热泵;冷热源;节能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空调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比例越来越高,空调节能已成为我国空调发展的主流,是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紧张的关键措施之一。

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中能量为冷热源,冬季供暖、夏季供热,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运行性能受室外空气状态的影响较大,如在夏季室外气温较高(或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时,空气源热泵的COP值和制冷(热)量减小,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制约了空气源热泵的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地道风利用技术开始发展起来。相对于室外温度而言,地道内冬季空气温度高、夏季空气温度低,因此可利用地道冷却(加热)空气,然后将其送至地面上的建筑物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目的。这种地道风直接利用技术存在送风气味不好、霉味难以消除、送风含有高浓度致癌物质氡等问题[4]。

为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量衰减、夏季制冷量减少这一难题,同时克服直接利用地道风中存在的弊端,我们提出以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冷热源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空气源热泵性能系数,而且能对我国丰富的地道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下面我们对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冷热源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地道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建筑业发展迅速,有大量的人防工程可以利用,同时还有不少的山洞、暗河、隧道等天然或人工隧道,地道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山东省内地道面积就达到700万[1],这些地道大多在地下10m左右,由于地面温度波衰减和延迟的作用,相对室外温度而言,冬季空气温度高,夏季空气温度低。

2 地层原始温度的特点

我国地道大多在地下10m左右,属于浅埋构筑物。浅地层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层表面温度的变化。地表层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在一年中呈余弦函数式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在三月份开始升高,至七月份达到最高值,之后又逐渐下降[1]。由于地层的蓄热作用,温度波在向地层深度传递时,会造成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

当地层温度一定时,温度波的延迟时间只与地层深度值有关。对一般的土壤地层,深度每增加1m,时间延迟约560h(23d)[2]。以济南市埋深6m地层原始温度为例,其温度是由23d×6=138d(约4个月)以前的地表层温度所决定的。因此,地层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为采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冷热源提供了有力条件。

3 应用地域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层土壤的状况各不相同,室外空气流经地道的降温过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2]。表一为不同地区地层土壤温度情况。从表中可看出,以沈阳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的地层温度较低,在夏季室外空气温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空气流经地道后的温降较大。对济南、北京等地方而言,地层温度较东北地区略高,这也就决定了空气在流经地道后达到的温度要比东北地区要高。南方地区室外空气温度较高,空气流经地道后,虽然也有较大的温度降,但终点温度还是较其他地区要高,但与室外空气相比,经过地道降温后的空气要比室外空气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源要好的多。同理,在冬季,室外空气经地道加热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热源要比室外空气好的多。因此,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冷热源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内都是可以应用的。

4 节能性分析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在冬季从室外空气温度中提取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在夏季从室内空气中吸取热量排至室外来降低室内温度。因此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受到室外空气温度的影响很大。如冬季供暖时,热泵的制热量与建筑物热负荷之间有一平衡点。当室外空气温度小于平衡点温度时,就说明供热量不足,需要补充热量。以济南地区居住建筑为例,热泵制热量和建筑物热负荷间的平衡点为-4℃[5],这就说明在济南地区每年采用辅助热源加热的时间为733h,即在3个月的供暖期内,约有一个月时间需要启动辅助加热设备,占全年供热时间的30%[6]。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热源,可以将热泵的性能系数提高32%,同时省去了辅助加热设备,节能效果显著[6]。

5 经济性分析

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热源,在夏季和冬季可以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同时在冬季消除了除霜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并且可以省去辅助加热设备,简化空调系统。由于地道本身的投资不包括在通风空调工程造价内,和人工制冷及深水井降温相比,投资有较大的节省。较多数情况下,仅空气处理部分,可比普通的制冷系统节省70%以上,与深井水降温相比,宜可节省造价60%以上,同时还节省电能70%左右。一般来说,每处理1万m³/h的空气,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2]。在无现成地道可利用的情况下,如果建造专供空气冷却用的简易地道,由于地道的构造不考虑其他用途,就可以做的非常简单,并且可以根据换热的要求来决定地道的尺寸、几何形状及埋设深度。其造价要比建造防空或其它用途的地道低廉的多。与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相比,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热源,不用钻井打孔,初投资低,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控制灵活,省去了冷却水系统。总体来说,工程总投资接近人工制冷系统的造价,但省去了建造锅炉房的费用,而且运行中具有节省电力和维修费用及对周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

6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利用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热源,不仅能有效克服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量衰减、夏季制冷量减少的难题、提高热空气源热泵的性能系数,而且能有效利用地道风这一自然资源,对我国现阶段实现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琳,李永安.地下人防工程中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8,121:118-120.

[2]牟灵泉.地道风降温计算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王钧.中国低温分布的基本特征[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4]刘培源,姚杨,王清勤等.地下空间氡的产生机理及通风控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vol25,No.3:64-68.

[5]王志毅,谷波,郑刚.地道风空调改善猪舍热环境初探[J].地下空间.2002,22(2):165-168.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词 干旱;原因;对策;湖南浏阳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30-03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山丘区向洞庭湖平原区过渡的边缘地带,市域面积5 007.75 km2,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土地面积的77%。境内河川密布,有浏阳河、捞刀河和南川河三大水系。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55万hm2,其中水田占85.9%,旱地占14.1%。耕地主要分布于浏阳河、捞刀河和南川河三大水系干支流小平原及丘陵台地地区。虽然建国后水利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防旱抗旱取得明显效果,但受气候及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中等以上旱灾出现的频率仍然很高,旱灾已成为影响浏阳农业生产的第一大气候灾害。

1 浏阳市干旱特点

1.1 发生频率高

根据湖南省天气气候标准对1961—2010年浏阳气象观测站资料进行旱灾情况统计(轻旱因影响小不作统计),50年中共出现各类干旱24年,出现频率为48.0%,平均2年一遇。其中,中等干旱13年,出现频率26.0%;大旱5年,出现频率10.0%;特大旱6年,出现频率12%,平均8~9年一遇;干热风灾害出现6次,平均8~9年1次。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大背景、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旱情也随之越来越重。蒸发与干旱呈现正相关关系[1],从图1(1961—2010年浏阳市年蒸发量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年蒸发量陡增,干旱加剧。

1.2 干旱年出现有周期性规律

浏阳年降水量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多雨周期与少雨周期交替出现具体情况见图2。可以看出,浏阳近50年共出现3个少雨周期,分别是1961—1968年、1978—1992年和2003年至今。旱灾多发生在少雨周期内。2003—2010年正处于少雨周期内,基本上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旱灾频率明显上升,2003、2007年还出现了大旱(表1)。而1993—2002年多雨周期,10年间仅2000年出现维持时间40 d的夏旱。

1.3 出现的季节性明显

据统计,浏阳市旱灾以夏秋连旱为主,夏旱次之,秋旱较少,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旱造成严重灾害的年份较为少见,特别是2007年春、夏、秋连旱的干旱年份更是十分罕见。

1.4 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浏阳全市范围内均属旱灾易发区,但旱灾发生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浏阳河中上游的东部乡镇旱象为分散性、局部性、短期性“插花型”干旱为主,一般旱情较轻;浏阳河中下游的西区乡镇干旱特点为受旱面积大,持续时间长,以夏秋连旱为主;位于捞刀河流域的北部乡镇旱灾发生频率高,受旱面积大,以夏秋连旱为主;南川河流域的南部乡镇旱灾发生频率高,但受旱面积分散。一般干旱年份,旱情主要发生在北部、西部乡镇,遇大旱或特大旱年,干旱区才逐步扩大到全市范围。

1.5 农业因旱损失巨大

干旱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有严重影响,1971—2010年各类型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见表2。每年6—7月既是浏阳市双季水稻收割插秧季节,又是中稻、一季晚稻和春作物玉米、烤烟、蔬菜的生长发育期,此时如遇干旱,雨水供需严重失衡,对晚稻插秧和各种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显著,干旱严重时甚至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程,2003—2007年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 干旱频繁的原因

浏阳市干旱的发生与气候、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土质状况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及水利设施完善程度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2.1 气候因素

2.1.1 降水年内分布极为不均。浏阳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历年平均降水量1 551.3 mm,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3—6月冷暖空气常常频繁交会于长江以南地区形成雨季,雨季平均降雨量812.1 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2.35%。当6月底至7月上旬雨季结束、亚热带夏季风盛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盘驻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高温晴热少雨是天气的主角,此时为浏阳的旱季(7—10月),旱季年平均降水量422.5 mm,仅为雨季降水量的1/2。此时正值农作物生长需水之高峰期,降水供需严重失衡,作物每年都不同程度因干旱而影响产、质量。

2.1.2 夏秋晴热高温干燥。浏阳市每年平均温度≥22 ℃的天数为116 d,日最高气温≥35 ℃的高温日年平均32.6 d,出现在5—9月,其中7—8月最多,占81.6%。出现最多的年份达45 d。旱季年均蒸发量达619.7 mm,地面蒸发比自然降水偏多47%,水分收支严重不平衡。特别是2003年旱季蒸发量达814 mm,而降水量仅仅176.4 mm,水分收支异常,出现了夏秋特大干旱。

2.2 地理因素

浏阳市地貌总体特征是东北高峻,西南低平,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成山岭山谷交错平行排列,山、岗、盆地交错的复杂地形对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在时空上起再分配作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幕阜山和连云山把浏阳的气候分成特点鲜明的4个区域[2]。东半部以中低山为主,森林密布,降水偏多,基本无大范围干旱出现。中部、南部地区则由于有连云山作天然屏障,冬暖夏凉雨量适中,干旱偶有发生;北部处于长浏盆地之中,属湘中丘陵盆地气候类型,雨量时空分布明显,高温、酷暑多,属干旱易发区域;而位于浏阳河中下游的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非常明显,夏季异常炎热,且时间维持4个月以上,干旱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最广。

2.3 水系特征与土质状况因素

浏阳市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境内有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3条河流及大小支流139条,大中小型水库181座,山塘3.54万口。除南川河发源于湘赣边境、河水以输入性客水为主之外,浏阳河、捞刀河均发源于本土,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7—9月高温晴热,降水量大减,蒸发量剧增,加之此时农业用水激增,常引起河流水源缺乏。浏阳山地、丘陵面积占78%,地形使得大部分水库、山塘容量较小,一旦遇上干旱季节,山塘、水库的水量蒸发很快,农业灌溉受影响较大。加之浏阳境内土壤以红壤为主,而红壤持续水能力低,有效水含量少[3],高温少雨季节,土壤易因蓄水过小、缺水而造成干旱。

2.4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因素

浏阳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之后,北部、西部乡镇大量发展烤烟生产,主要采取烟稻轮作、旱水轮作的形式,即烤烟收烤之后赶插晚稻。正常情况下烤烟在7月下旬收烤完毕,赶插晚稻需要大量的水翻耕烟田旱地,而此时正值高温少雨的伏旱季节,如前期水库、山塘蓄水不足,则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往往导致晚稻推迟下插或根本无水下插,造成显著的农业干旱。特别是有些年份,烟苗成苗期长直接导致采收期推迟,除了烤烟自身遭遇采收期高温产、质量下降之外,还直接造成晚稻移栽进一步推迟,使得晚稻遭遇寒露风减产的风险大大增加。

2.5 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因素

在自然降水情况下,干旱能否成灾及成灾的程度与水利工程及设施直接相关。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对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是减少旱涝灾害的主要手段。虽然建国后国家不断投入水利建设资金,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完善,在防御旱涝灾害中发挥出了显著作用,但是浏阳的水利工程设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水量损失大;已建水利工程分布不均匀,存在大量的干旱死角;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损坏、老化、淤塞情况严重,达不到设计效益;旱情监测系统不完善;灌溉制度不合理等。

3 干旱防御对策

3.1 加强现有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干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但积极续建配套现有水利设施,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是抗旱防灾的有效途径。根据浏阳水利工程现状供水能力及不同频率需水余缺预测,在中旱以上年份,各区水利工程供水量已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4]。遇上大旱年、特大旱年,用水需求更加突出。因此,综合统筹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建小型蓄水工程和电灌站,整合水资源,扩大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覆盖面,配套完善渠系,加强应急水源工程规划和建设,落实水利设施管理责任等,对增加浏阳旱涝保收面积、减少旱灾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 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干旱影响最显著的行业是农业。根据浏阳夏秋干旱多见、冬春旱偶见的规律,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可以调整种植稳产优质的冬季作物,同时利用4月至7月上旬多雨的特点,发展夏收作物,如夏玉米、烤烟、西瓜、蔬菜等。对缺水地区要适当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旱粮作物。有条件的村组,可以利用地形发展林业、优质水果或草食动物养殖业。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水旱轮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将抗旱和发展经济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抗旱防灾的非工程措施之一。

3.3 广泛实施生物治水工程

水是农业的命脉,而森林则是水的源泉。据日本科学家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100万m3的水库[5]。因此,森林可以说是座一本万利的绿色水库,对干旱有着非常显著的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农业防旱减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4 发展节水农业

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措施[6]。应从水利工程引、提、输、配等过程中减少水的损失、改进和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方法及技术、搞好灌区技术改造与配套工作、改进用水管理等方面力争节水。据防汛部门统计,浏阳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38,水资源浪费严重,且传统的灌溉方式以漫灌为主,一遇大旱或特大旱年份,将进一步加剧旱灾的发生机率,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节水灌溉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上。另外,重视新的灌溉技术(如喷灌、微灌)也是降低干旱灾害程度的有效手段。

3.5 加强旱情测报和预报

旱情的发展变化与气象、水文、土壤墒情、地下水变化等许多因素有关。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讯的突飞猛进,气象、水文、农业等行业均开展了干旱的测报和预报工作。例如气象部门已开始利用3S系统(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开展水体、干旱和植被覆盖监测,为干旱测报提供宏观数据资料。浏阳市无地下水监测站,蒸发站和土壤墒情站稀少,旱情测报难以及时全面地反应旱情变化,旱情的预报更是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构建现代化的实时干旱监测系统,加强技术的创新,促进干旱预报技术的发展,以便抗旱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抗旱动态,科学决策,减少旱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3.6 建立健全抗旱服务组织体系

抗旱工作能否高效有序开展,抗旱服务的组织是关键。目前,浏阳市抗旱服务队和各乡镇水管站的机动浇灌面积仅有40 hm2/d,远远满足不了抗旱的需要。加强抗旱服务的组织,一是加大抗旱设备投入;二是加强抗旱专业队伍建设;三是对有关人员加强抗旱业务培训,增强抗旱意识和抗旱业务能力。

4 参考文献

[1] 刘兰芳.衡阳盆地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J].热带地理,2002,22(1):19-23.

[2] 浏阳市气象局.湖南省浏阳市气象志1956—2003[M].出版者不祥,2007.

[3] 黄道友,王克林,黄新,等.丘陵红壤开发的水土资源保护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生态环境,2005,14(1):139-144.

[4] 宋仁海.浏阳市旱灾管理的建议和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10(4):74-75.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11

4个场合装扮为主打

休闲工装

工装外套是春夏季大众衣橱里最常见的实用单品,它款式的大特点就是胸前的明兜设计,然而今年工装外套的新鲜点是除了常见的军绿色,土黄色,还更新了裸色,浅灰色等夏天的色彩。让工装无论在颜色还是面料上更具清爽感,加上它的穿着时间。宽松工装版比较休闲随意,而贴合身型的收腰款式则给人更加正式的感觉。

收腰X线条重在肩袖变化

相较于直筒线条的工装,硬挺面料的工装款适合做收腰设计并搭配腰带,这样可以更加容易的勾勒出女性线条,并且在设计上着重强调肩线,突出帅气风格。刚柔并济的新女性形象就此诞生。

线条直筒工装

柔软的材质运用在直筒线条上,让其自然垂坠的效果勾勒出身型轮廓。并且直来直往的线条往往是中性风潮和帅气性格的体现,也符合工装风格营造的主义气氛。在搭配方面宽松的廓型结合性感的短款下装,在对比冲突中展现刚柔并济的风格。

职业装

这一季务实再次成为标杆主义,就连昔日的众多鬼马设计师都变得非常实际,这从他们相继开始染指职业装领域就可看出个中决心。从需求角度考虑,职业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从另一个角度讲职业装这个看起来没有太多新意的款式也在他们的介入下变得富有生气起来,职业装的新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剪裁上大多采用减法,无领,无袖是重点;风格的扩大,让职业装蛮得随意也是一大特点。

无领上衣 利落剪裁的单品将会成为职业装趋势

又一个打破传统正装的设计,颠覆性的把正装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领子给去掉了,从而打造一种极简风格的无领衫,令上半身线条看起来流畅简洁,搭配的下装可以着重考虑能提高腰线的宽松帅气的阔腿裤,令线条更为修长;或者通过直筒,包臀的裙装来呼应利落的感觉。

荷叶边衬衫 融入柔美元素防止视觉疲劳

为了防止视觉疲劳,在充斥着流畅简洁风格的职业装里适当的融入一些甜美风格也是必要之举。丰富质感的多层荷叶边正适合来修饰过于硬朗的线条,尤其在衬衫上出现,既不会打破整体的正式感,又可以增添几笔柔软的女性色调。

无袖正装 无袖正装上衣

像马甲那样外穿,3.1 phillip Lim总能给人惊喜,西装背心在短打衬衫外的穿法出现在这一季的T台上,Celine的经典风衣这一季也成了无袖款。将正统装的袖子去掉,是否也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呢?让正装变时髦的捷径原来就这么简单。

肥腿裤 街头感服装的场合转变

将街头感的宽松甩腿裤和近几季复兴的哈伦裤大胆的运用到正装领域,在材质上选择更加有质感的垂坠真丝或者精纺面料,让它们看起来更具高级感。符合潮流趋势的上松下紧裤装款式和正式感的面料相结合也可以成为完美的职场装扮。

运动装

说到休闲感自然少不了运动装风格,如果说运动风格有多热门,看一下2010年春夏的T台就一目了然了,有些秀场简直就像时装界的运动专场,当然设计师们传达给我们的重点是“运动风”不等同“运动服”,完全可以穿着这些运动装登堂入室。“boyfriend”的宽松廓型依旧得宠,而适度也成为大热的设计元素。

单车裤

性感单车裤成为混搭新头牌,各种运动项目往往也可以成为设计灵感的来源。就像自行车比赛时才能看得到的及膝紧身裤也被设计师们搬上了T台并且加入了混搭的大阵营,不仅可以和紧身衣台二为一,还可以和西装外套搭配,并且衍生出透明及蕾丝升级版,成为了新型Ieggings的最佳代言。

露背式背心

改变性感部位带来不同效果,当低胸装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设计款式,适当的改变部位往往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运动背心的露背设计在2010年春夏秀场被不少设计师运用在了高级成衣上,各种材质混搭或者镂空处理的细节是值得借鉴的。

轻薄连身裤

轻薄连身裤改变穿着风格,一直属于工装阵营的连身裤在10年春夏融入了运动风格的元素,变得更为轻柔通透的材质取代了过去几季的工装感厚重效果,腰部系带的细节设计还可以强调女人昧。同时也给消费者更多的搭配选择,抹胸或比基尼可以体现性感。

时装款连帽风衣

时装款连帽袜套,穿时一定要露腿,具有建筑体积感的运动风衣从户外专属摇身变为时尚单品,帽子拉链以及缤纷的色彩是这一季不可缺少的元素,里面衬短裙或短裤是今季流行的穿法,糖果色是本季连帽衫的流行重点。

派对装

闪亮的材质或性感的轮廓是以往派对装的重点体现。而这一季派对装对比往年在风格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值得提。它不再一味强调面料的华丽度,而是在设计元素和剪裁上利用多层次的荷叶边,流苏装饰或立体效果让派对装更具奢华的视觉效果,即使是棉质等亚光面料也可以在复古的基调上显露出光彩。

熟龄蓬蓬裙

随着蒂姆伯顿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上映,维多利亚式的莲蓬裙在2010年春夏女装中得到了进步改良,借鉴了迷你短裙的性感。本季清一色的迷你短莲蓬裙成为青春特质的最佳载体,令你偶入芭蕾名角般优雅又不失灵动气质。

华丽感流苏成为主角

曾几何时,流苏只是衣服上的镶边点缀,但是现在却越来越扮演着反客为主的主角,整条裙子都是流苏羽毛,变得特别有party的华丽感。JUST CAVALLI裙摆的流苏绝对是派对上抢风头的秘密武器。

立体感蛋糕裙

民族风格历来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借鉴元素。中国折纸艺术和俄罗斯手风琴元素的折叠手法这次出现在蛋糕裙上,如手风琴般的折叠感和一层层的薄纱将贵族气质糅入裙装中,配合抽象图形或花朵造型的艺术感表现手法是提升质感的关键。

1个热觯品搭配

内衣式热裤装

这些年热裤一直都是T台上下风靡的热门单品。先是2007年开始流行的只能出现在健身房的运动风格短裤,接着是前两年的超短牛仔款,成为各大明星的街拍常见款。2010春夏T台上热裤与内衣元素相结合可谓是今季最突出的风格。这种短裤多体现为无底边的设计,与男装短裤的剪彩有些相似,没有紧贴身体的曲线,有的甚至呈很小的三角轮廓,露出许多肌肤。还有就是,这种设计往往有高腰,给人一种女孩味的复古感觉。

面料上多采用丝绸纯棉等舒适的材质。更加的给人内衣的感觉。

荷叶边和蕾丝等女人味儿十足的装饰元素成为此类热裤的醒目特点之一。

搭配要点:

1 由于超短的尺寸,在搭配的上装上多采用一些长款衬衫,在热裤下露出一隅,可以毫无顾忌的将迷你尺寸变成实用的街头装。

2 由于热裤会露出身体大面积的皮肤,所以可以考虑搭配宽松舒适的衬衫或者男装上衣

3 以大胆的图案和配饰搭配热裤,另外加上腰带修饰你腰部的线条,以增加比例的平衡感。

4 以高跟鞋搭配热裤,高跟鞋能很好地修饰你腿部和臀部的线条以及拉长你身体的比例。

4件新意配饰

小背包

设计师们从实用的角度替那些经常参加praty的消费者们考虑,因为手拿包而无法痛快喝酒跳舞,从而设计出了解放双手的小巧如信封的单肩挎包。

蝴蝶结

最常规的蝴蝶结装饰元素这一季出现在好几个高级成衣系列中,但不是在服装上,设计师们把它们搬到了头发上,用这种回归童趣的手法来暗示这一季浓重的少女气息。

质朴平跟新穿法

2010年春夏T台上的矮跟鞋数量有可能和高跟鞋旗鼓相当,并且其华丽度丝毫不逊于高跟鞋,这绝对是女性们最愿意看到的新变化。

整体协调腰带点睛

这一季腰带不再是独立于服装之外的配件,它在色彩和整体线条上与服装密切贴合,达到整体的协调统一,成为服装的一部分。

6种面料的聚焦热点

棉类

2010春夏棉纺产品仍然强调舒适服用性与时尚表现力的同步开发。条格和纹样图案的创新性值得关注,注重细节的设计和不同设计元素的和谐融合,突破传统棉织物的图案风格。仿麻质感、丝质感的纯棉或棉混纺织物,是本季的开发重点之一。

纯棉产品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多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产品将颇为重要,丝、麻,粘胶、锦纶、醋酸纤维、弹性纤维等在本季中均有大量运用。有机棉等具有环保,社会责任等意义的原料将是市场热点。改性天然纤维不仅提升了织物服用舒适性,亦可赋予织物一定功能性。弹性纤维在牛仔面料中的应用,赋予织物更好的舒适服用性。由组织变化获得的凸条效果,由压皱或弹性纤维获得的微皱风格,与纹样结台的褶皱或泡皱效果,使织物具有立体外观。金银丝和烫金处理,赋予织物隐约雅致的光泽感。自然风格的斑驳外观,是本季的重点开发方向之一。

通过生物酶砂洗、柔软处理等方式使面料更加柔软。三防,抗皱免烫、抗紫外线、抗菌等易护理和防护功能性,是市场的主要需求。组合合理的复合功能整理技术发展迅速。涂层产品强调赋予棉织物更为工业感的外观,如淡金属光泽和胶质感外观。

麻类

2010春夏麻类产品强调的是“精致的质朴”和对细节的关注,向细腻的手感和柔软的质地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图案设计更加时尚和年轻化,特别是对棉,丝绸产品印花图案的借鉴。

原料上仍以亚麻和苎麻为主,产品向高支、轻薄的方向发展。与棉丝、粘胶、改性涤纶,锦纶、Tencel的混纺或交织是重要的开发方向,使织物具有更好的服用舒适性。本季大麻的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有机大麻为亮点之一。PTT,氨纶等弹性纤维的加入,赋予麻类产品更好的弹性或形状记忆恢复功能,是值得关注的设计方向。采用粗细麻纱组合获得细腻的竹节效果,运用于仿牛仔风格的麻织物。富于艺术感的花卉图案,版画风格的大循环纹样是重点。底布的自然风格和花卉图案的细腻雅致形成对比,或利用做旧风格的印花图案强调底布的质朴风格,都是本季比较重要的设计思路。对几何图案进行解构和重组,或将花卉图案等进行几何化处理,色彩搭配充满活力。3D效果的泡绉结构与条纹进行组合。刺绣或提花纹样,强调简洁的白描效果。

在麻织物上进行轧光、烫金或透气涂层处理,赋予其或柔和或富有工业感的光泽外观。同时,防污、防水,防皱等功能性整理,可提升麻类产品的附加值。

丝绸

丝绸产品拥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年轻的活力,在保持丝绸织物良好光泽感和柔和手感的同时,通过与其他材质的混纺/交织,纹样图案的创意设计或新颖的后处理方式,获得更为丰富的表达效果。符合环保生态概念的纤维,以及天然染料染色,数码印花等方式,在开发高端丝绸产品中更为多见。弹性纤维在丝绸产品的运用值得关注。

风格方面,借鉴色织棉织物的条格设计特点,组织结构设计获得富于流动感的同色系或相近色系纹样,色彩渐变注重与纹样的组合搭配:通过植绒烂花或发泡印花等手法获得具有立体感的纹样;像素化和几何化的图案设计:乔其具有自然抓绉效果,密实与通透的外观对比。单色绸缎或雪纺强调珠宝光泽和柔滑的手感,可以配合朦胧的色彩渐变效果。具有版画效果的大循环图案,借鉴了家纺纹样的特点。大写意绘画风格的花卉,以色彩的层叠或朦胧效果呈现。激光技术获得的精致镂空效果,结合烫金处理,散发雅致的闪烁光泽。波状线条可通过夹层浮长线和印花,提花纹样获得,充满律动感。通过水洗等手法获得的做旧感丝织物,以及仿棉或仿麻外观的丝绸产品也是本季颇具竞争力的设计方向。

良好的易护理性逐步成为消费者的基本诉求,而一定的防护性给功能性丝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防水防油抗皱、抗菌等功能性,在开发中注重功能性与服用舒适性的有机结合。

毛纺

2010春夏毛纺产品在保持经典优雅风格的同时,继续向精细化高技术化、高品质化方向发展。新产品的创新体现在产品原料的多元化,色彩的配置、纹样的变化,资源的再次利用等方面,追求时尚和艺术的结合,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而开发方面,从其它各品类的设计理念中吸取能量,也丰富了毛纺产品的表现力。

一方面,高品质的夏季羊毛混纺织物,风格简洁经典。另一方面,自然休闲的外观效果同样不可小视。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以低成本原料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理念在本季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生态环保意义的原料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是本季混纺/交织类产品的热点之一。风格方面,2010春夏毛精纺面料将以传统经典路线为主,整体呈现一种含蓄高贵的姿态。配色含蓄且清新,注重色彩运用,组织结构,条格设计之间的变化组合。柔和的珠光光泽,配合简洁利落的条格是本季经典条纹设计的主要方向。春夏季双面织物强调的是双面色彩与材质的对比。借鉴麻类或棉类织物的手感和外观在本季开发中值得关注。

易护理和可机洗功能越来越被关注,并逐步成为消费者的基本诉求之一。同时,三防(四防)整理和抗菌整理等也仍是热点。各种功能性整理强调的是质量稳定性,并保证织物良好的手感和可呼吸性。而洗旧,涂层等整理技术的应用使毛纺织物外观风格更加多元。

化纤

化纤面料通过天然纤维及粘胶,Tencel,竹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入,改善了织物的手感和服用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感。细旦,异形,复合,及各种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运用,在提升织物服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可丰富产品外在表现力,并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再生纤维值得重点关注,再生聚酯再生氨纶和锦纶,以及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均是近年来开发和应用的热点产品。

仿真类产品非常突出,利用各种差别化纤维和后整理工艺使仿棉

仿毛,仿麻,仿丝等仿天然纤维织物更为注重手感,花型的风格表现和良好服用性的开发,并通过功能性的设计提升仿真产品的高附加值。其它方面,轻薄透明的锦纶织物,配合肌理变化和同色系图案。胶质感的外观强调工业感和优雅的和谐。利用有光长丝获得富有光泽的纹样图案。色彩和图案的设计思路强调有趣和个性,层叠、剪影、拼接的图案风格十分抢眼。晕染效果、光泽感条格纹样、略显夸张的花卉和动物印花图案均有应用。花式纱及水洗做旧处理,赋予织物斑驳的外观效果。运动面料通过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涂层等处理手法,强调性能与舒适时尚的紧密结合。良好的弹性和柔和的亲肤性至关重要。

三防,吸湿透气,耐磨损、抗菌等功能性,有效提升了化纤产品的产品档次。通过复合技术将蕾丝等装饰性织物与平素面料结合,是本季的开发亮点之一。

针织

2010春夏针织产品精致的细节,柔和的手感、环保的材料,以及让人更为放松和心情舒畅的纹样图案设计,都是本季产品设计中的要点。功能性针织品的需求趋势依然强劲,而仿机织产品的设计也延续了上一季的热度。

此外,环保有机和环境友好概念的原料是本季各品类的应用热点,在针织品中更被重点推荐。弹性纤维增加了运动感,也使针织品的舒适服用性进一步提升。混色纱强调了面料的竹节或做旧效果。

织物风格方面,一方面追求细腻的手感、精致柔和的外观和轻盈的结构,如细针距绞花面料等,另一方面倾向于丰富的肌理,如竹节效果、仿地表外观的肌理感面料、牛仔布效果,大棒针结构、麻绳或粗捻效果等,或利用缎带纱和链状纱等,营造更加粗犷的外观风格。色彩搭配具有复古意味的运动条纹,以及声波曲线形的艺术化条纹。图案设计在本季针织品上的表现很抢眼,如肌理丰富的大循环纹样、自然且颇具民俗化的图案(如东南亚风格),小绞花图案和菱形格纹,甜美可爱风格的设计等。

功能性纤维在运动类针织面料中愈发重要,为织物带来良好的服用性,凉爽的手感和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在开发中注重性能与舒适的同步设计,通过多功能整理技术和复合工艺手段获得。网眼,镂空和小颗粒肌理感的针织面料在本季运动类产品中比较多见。

1个色系4种体现

烟彩色系

4种烟彩色调穿起来甜而不腻

今年春夏,女装潮流的色调上有一种风格异常醒目,那就是略带暧昧感的模糊效果,我们称之为烟彩色调,半透明的白色肌肤色肉粉色还有铁锈灰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种不饱和的朦胧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与亚洲人的偏黄肤色很契台。

浅白色

这一季设计师们令白色也有了深浅之分,通过轻薄材质的面料或镂空,蕾丝等细节给白色注入一种透明效果从而演变成一种新的白色,即浅白色。

肉粉色

从前两季就开始升温的粉色,这一季增添了淡淡的水粉效果,并通过柔滑细腻的丝缎和旖旎梦幻的雪纺来演绎,大有取代传统卡其色调的趋势。

肌肤色

肌肤色也称为裸色,如同肌肤般效果的颜色会减轻服装的存在感,又回归自然的整体印象,另~大优势是令服装的剪裁线条和面料的肌理效果更为突出。

前几季略带粉色调的灰色很盛行,这一季的灰色在冷暖度上来了一次大变身。冷色调的铁锈灰取代了暖灰色,从而呼应硬朗和工业感的服装风格。

4个时尚事件

秀场易地

15年来布赖恩公园一直是纽约时装周的主秀场所在地,然而2010年春夏时装周将成为它的告别之作,2010年秋冬的主秀场将搬到林肯中心。据知情人透露,原因是布赖恩公园的管理者投诉每年两度的时装周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很难控制安检。不过这也为纽约财政贡献了每年4 66亿美元的收入。设计师们对秀场搬迁并不看好,因为他们的办公地点大多数都在第七大道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布赖恩公园,这对于时装周期间经常需要往返办公地点和秀场临时调整修补服装来说非常方便。

L号模特颠覆时尚

2010伦敦时装周最受争议的要数设计师Mark Fast。他竟然起用了三位身材丰腴的大号模特来演绎自己的针织设计。此举再次引发了时尚界对“尺寸”之争的关注:Fast的造型师因为他启用这些模特而辞了职。而此时大号模特Crystal Renn在曼哈顿的一个华丽派对上发售了自传,并论述了女性的新时尚――“丰满红润,几乎看不到突出的锁骨”,并引起了不错的反响。设计师Roand Mouret也是L号模特的认同者,他认为当今的模特标准应该回归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超模比现在的顶级模特尺寸大几号。

另辟蹊径

这一季的秀场上不见了已经在纽约时装周上打拼几季的Miss Sixty和Diesel的身影,人们不免开始联想,莫非这又是经济危机的后遗症?Miss Sixty创意总监兼副总裁Wichy Hassan的回答解除了人们的疑问:“不参加时装周不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Miss Sixty最新的营销战略是走网络社区,Facebook和Twitter时时互动这条道路。”新媒体不但是时尚宣传的途径更是各大品牌未来的营销的重点路径,不知道下面还将有哪些品牌入驻其中来分一杯羹。不过Miss Sixty确实给我们的企业提了个醒,是该考虑网络营销方式的时候了。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白菜;栽培技术;贵州威宁;哈喇河乡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36-02

白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分为大白菜、小白菜等,自古享有“菜中之王”的尊称。其营养丰富,吃法多样,易种植,效益好,耐贮运,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消费要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在白菜栽培方面,人们要求一年四季都吃上新鲜的白菜,传统的秋播、冬贮菜吃半年的栽培方式已成为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春季耐抽薹结球白菜新品种和耐热新品种的育成,以及设施条件改善,目前白菜实现了周年均衡生产和供应市场。特别是大白菜的反季节栽培,周期短、效益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深受菜农的喜爱,近年来发展迅速,2010年威宁县哈喇河乡白菜种植面积约200 hm2,平均产量82.5 t/hm2,按0.6元/kg计,产值可达49 500元/hm2,投入成本12 300元/hm2,纯收入37 200元/hm2。特别是国内大白菜的供应在6—9月较为紧张,此时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生产夏秋反季节大白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将哈喇河乡白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实现当地大白菜的优质生产。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不易抽薹、耐热、抗病的夏秋大白菜品种[1]。近几年来,当地共引进省内、外选育的35个优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如在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有高抗王AC-2、高抗王AC-3、兴滇2号、兴滇4号、兴滇14号、福禧2号、福禧3号等,春夏之交栽培的品种有日本春黄白、小杂55和小杂56等。日本春黄白等春夏品种的叶色为黄白色,叶球顶部平齐,生长期80 d左右,单球重达1.5~2.0 kg,产量为82.5 t/hm2,净菜率高,整齐一致,抗病性强,品质优,肥水充足时也不易抽薹。

2 整地施肥

应选择保水保肥力强、透气性良好的地块,深耕30~40 cm,晒土7 d,使地平、土细碎。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过磷酸钙450~600 kg/hm2或复合肥450~600 kg/hm2。

3 适时播种

哈喇河乡各村栽培白菜都习惯于直播,很少采用育苗移栽,但都要很好地把握播种时间和采收时间。播种过早,若管理不善时易在生长前期发生抽薹;播种过晚,则与正季白菜同时上市,失去反季节栽培的意义及市场优势[2]。在哈喇河乡河谷地区,春夏品种一般适合于3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采收上市,此时正是威宁县和周边地区缺菜季节,产品不需远销,而在半凉山以上地区过早播种会因生长积温不够而生长速度慢,产量低或抽薹开花而影响品质。对于夏秋季节上市的品种,一般只适合在半凉山至凉山盛夏气温冷凉的地区栽培,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产品上市季节为7月下旬至9月中旬,产品主要销往威宁、六盘水至贵阳一线及周边乡镇。

4 合理密植

播种或定植菜苗时注意将种子和秧苗与肥料隔离,以免烧根或烧种。为保证苗齐苗壮,直播时按行株距40 cm×40 cm挖窝,每窝用种子8~10粒,出苗后陆续将弱苗除去,最后定苗时留下最好的一个单株。开沟或挖窝时最好每6~8行留除一走道,走道宽20 cm,以便于田间管理。

5 田间管理

5.1 及时补苗或补种

育苗移栽的菜苗在定植后每天浇1次水,保持合适的土壤湿度。定植后5 d检查菜苗生长状况,如出现缺苗或死苗,应及时补苗,确保齐苗[3]。直播的在播种后6~7 d检查出苗情况,若发现缺窝断行或受病虫害危害而出苗不整齐时应及时补播。

5.2 中耕除草

在大白菜结球前期中耕除草,一般于浇水后或者雨后进行[4]。为不伤及根系,促进大白菜生长发育,应掌握适宜的中耕深度,同时也可避免造成伤口而引起软腐病病菌侵入。

5.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结合浇水合理追肥。定植成活后为促进根系与叶片的正常生长,进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150 kg/hm2、腐熟清粪水22.5~30.0 t/hm2作提苗肥。定苗后和植株封行前,各追施1次重肥,追施腐熟人畜粪尿30.0~37.5 t/hm2或施复合肥225~300 kg/hm2。收获前20 d不得追施速效氮肥。结球前期及中期叶面喷施2次0.2%磷酸二氢钾液,天气干旱时浇水,确保土壤不缺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涝,做到雨停水净[5]。为防止白菜开裂,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大白菜的目的。

6.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①病毒病。加强肥水管理,降低土温,培育壮苗,增强菜苗的抗病力。为减少人为接触传播该病害,应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1 000倍液、20%病毒A交叉喷雾。②软腐病。为避免伤口害虫带病而感染,应及时防治虫害。注意排水,不偏施氮肥,不施含病残体的堆肥和未腐熟的农家肥,合理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7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交替喷施于接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隔7 d喷1次,连喷3次[5-6]。③黑斑病、白斑病。进行种子消毒,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积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叉喷雾防治,1周喷1次,连喷3次。④霜霉病。做好田间排涝工作,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用4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隔7 d喷1次,连防3次。

6.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①菜螟、菜青虫。在发生程度较轻时可通过人工捕杀减少害虫密度。发生初期用25%快杀灵2 000倍液、20%氰戊菊脂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交替喷雾,连喷2次。②蚜虫。用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5%大功臣1 200倍液交替喷雾[5-6]。③黄条跳甲。用2.5%功夫3 000倍液、48%乐斯本1 000倍液交替喷雾。

7 适时采收

夏秋反季节大白菜的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应适期采收,否则会导致发生软腐病。采收过晚,会因裂球而影响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6]。因此,适时采收是夏秋大白菜高产高效的保证措施。

8 参考文献

[1] 吕霞,魏澜涛,张渊,等.大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40,44.

[2] 纪翠红.夏阳大白菜高山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12):204-205.

[3] 潘静,颜曰红,袁斌.越夏反季节大白菜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4):33-34.

[4] 王振,季善秀,张慧.夏伏白菜主要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