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肉牛养殖论文

肉牛养殖论文

时间:2022-03-25 01:25:10

肉牛养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繁育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建议

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质量到绿色生活。肉制品已经成为我们饭桌上必备的美食,因而也为我国食肉动物的养殖提供了空前的条件。尤其是肉牛养殖方面,养殖户的大量涌入给我们国家的牛肉类制品带来很大生机。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在这欣欣向荣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养殖户利益。所以笔者在此对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 当前我国肉牛养殖现状

1、品种相对国外差,品种优化程度低。

中国杂交水稻有袁隆平,但是繁育高产的肉牛品种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很难说出一二。这也就反映出了我国肉牛繁育养殖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繁育目标以及繁育的方向。当前我国的肉牛繁育以及养殖还处在一个相对模糊的时期,肉牛的选择养殖的品种也依旧停留在传统的黄牛为主。【1】而真正得到改良优化的肉牛品种只能达到其中的三分之一。这个比例是很低的,因为发达国家的优化程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导致了我国肉牛养殖的品种整体较差。尽管我国的传统黄牛也有很多优势,比如抗逆性、肉质好等等,但是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产肉量也不高。当然我国还是有一些优质的肉牛品种的,比如延黄牛、夏南牛等等,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在普及上遇到很多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广大市场对于数量以及品质上的全面要求。

1、 饲养方式不科学,不合理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的肉牛饲养主要依赖于我国农村农户散养为主,这个比例在全国范围占据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农户个人角度来看,每一个农户饲养肉牛的数量在五头以内,个别饲养大户可能能够达到十几或者几十头。而从饲养方式上,这些养殖户往往有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沿袭传统的养殖手段,在饲养管理上没有做到与季节相适应,与发育周期相协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些闭塞的农村养殖散户,竟然在冬天的时候仅仅是给肉牛一些干草。这样就十分容易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缓慢,肉质十分差。育肥周期变长就意味着饲养成本的增加,同时所饲养的肉牛也没有市场竞争力。

2、 圈舍卫生不达标,疾病防控意识差。

上面我们那提到,肉牛养殖户多半是农户,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比较低,在卫生以及疾病防控方面认识不深。很多养殖户的圈舍及其污浊,甚至常年不曾消毒,这样的环境就给了致病微生物可乘之机。同时养殖户还有这样的误解,肉牛体型大,其抵抗力也很高,所以不用做免疫防治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误区,导致了很多地方性的疾病,诸如结核病、口蹄疫等等发病率十分高,给养殖户带来损失。【2】

二、 对于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1、 积极育种,有序杂交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肉牛的优良性状都是依赖基因调控的。所以有序进行杂交培育是培育新品种最有益的尝试。尽管肉牛的品种在我国比较单一,但是通过多品种利用,广泛杂交同样可以产生不菲的经济效益。当然杂交不能没有方向,明确我们的改良方向,选择优势品种进行杂交往往可以大大提升我们优质品种的成功率,加快改进步伐。【3】

2、 推行标准化养殖方法。

标准化养殖方法需要养殖户按照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以及管理方式进行肉牛的养殖,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实现养殖收益。对于农村来讲,可以推行农牧结合、标准化的养殖方式,这样在解决种植以及饲养问题上有可以便于养殖户集中免疫防治,选配结合。同时排泄物可以用来施肥沃土,一举两得。

3、 重视圈舍环境,做好免疫工作。

作为养殖户,需要重视圈舍环境。对于饲喂池、氨化池都要及时清洁,严防致病微生物滋生。另外,对于常见病的防治,要根据肉牛的发育时期,及时接种相应的免疫疫苗,防患于未然。

三、 总结

我国在肉牛养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殖管理体系,及时查漏补缺,做好免疫防治工作是发挥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详细随着探索的成熟,我国肉牛繁育养殖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陈炳委,赵明,程雪洋,刘继兰,姜建瑛,姜建昌,袁有申. “公司+基地+农户”之肉羊养殖新模式设计[A]. 第十一届(2014)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4 44

第2篇

参考文献

[1]宋重境.奶牛犊牛的饲养管理[J].大理州服务三农畜牧兽医,2012:1-1

[2]李妍,戚建允.犊牛早起断奶的饲养管理[J].科学养牛,2011:1-3

[3]张建林.初生犊牛护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

[4]陈传强.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1

[5]于广成,周晓秋,王洪宝,等.中国荷斯坦奶犊牛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1,5:1-4

[6]王云洲.犊牛培育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125

[7]邱怀.全国高等农业学院校教材,牛生产学[M].1995,(5):181—190

[8]覃国森,丁洪涛.养牛与牛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4—130

[9]李国江.动物普通病[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215—221

[10]解春亭.畜牧概论[M].科学出版社,1983,(12):186—190

参考文献

[1]桑润滋.从冀、鲁、豫肉牛业发展,看我国肉牛业发展潜力──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初见成效[J].黄牛杂志,2000,(5):17-20.

[2]夏广奎,王作武,李斌.如何提高北方地区肉用母牛的受胎率[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6):21-27.

[3]禚度鹏.母牛的发情鉴定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6):33-35.

[4]程贵忠,秦宏伟,程之渊,唐朝忠,程培涛,唐中伟.提高肉牛繁殖率技术的研究报告[J].畜禽业,2002,(7):44-46.

[5]孙宏新,崔丽.提高受胎率是提高黄牛繁殖率的关键[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7):18-21.[6]原平贵,王欣,王海玲,王小国.把握最佳配种时机,提高肉牛情期受胎率[J].中国牛业科学,2009,(4):33-36.

参考文献

[1]季华员,李省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第21期

[2]杨公社.猪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7

[3]蔡尚文.猪场高效益管理技术.[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8~119

[4]刘振生.农村高效养猪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2007.131~132

[5]李铁坚.自然养猪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58

第3篇

关键词:肉牛发展;技术;资金;牛的供应;养殖档案;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15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Guanling County Beef Cattle in Development Process

JIN Rui1, YE Fang1, YANG Lei1, MA Li-sheng2

(1.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nshun,Anshun,Guizhou 561000,China; 2.Guizhou Guanling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Bureau,Guanling, Guizhou 56300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uanling county beef cattle has reached a turning period.In order to further stable development, the coope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armers’understanding of beef cattle breeding must strengthen. we should establish a complete archive material and supply system of stable calves and beef cattle to reach a common development of rural.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technology;capital;cattle supply;raising archiv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关岭县位于我国贵州西南部,全县总面积1 648 km2。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海拔最高点1 850 m,最低点370 m,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800~1 500 m之间。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 ℃,年降水量1 205.1~1 656.8 mm。关岭县是关岭黄牛的主产区,关岭黄牛是贵州省的地方优良品种,由于具有良好的肉用、役用性能,受广大养殖户和客商的亲睐,在20世纪80年代能繁母牛曾大量销往河南、山东等十多个省区。近几年随着牛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关岭县肉牛养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肉牛存栏数量不断增加,饲养水平不断改善,肉牛生长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民养牛收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地暴露出一些问题,造成养牛农民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1-4]。

1 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技术问题

关岭有着传统养牛习惯,但对于规模化的肉牛养殖技术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养殖场址多选择在村庄附近,粪便污染较为严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离村庄1 km的要求,严重制约了肉牛养殖规模的发展;二是对肉牛生长发育规律不太了解,对肉牛的营养需要不清楚,大多凭经验进行饲养,缺乏对优质肉牛的认识,多采用购买老弱残牛进行短期强化育肥;三是对饲草的种植、青贮及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技术掌握不好,以致对肉牛养殖过程中饲料缺乏规划性,常常导致饲料不够喂。

1.2 资金问题

关岭规模养殖肉牛户大多是在外打工多年或是在当地进行其他经营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人,由于近几年牛肉价格不断攀升,看见肉牛养殖回报较高转而进行肉牛养殖。但他们对肉牛养殖过程中资金的运行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注重场址的建设及牛的引进,对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消耗重视不够,尤其对关岭这种喀斯特地区季节性的草料供应重视不够,以致在冬季和初春饲料缺乏时没有资金购买草料,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牛的问题

1.3.1 架子牛的供应问题 目前,关岭肉牛生产多以在市场购买架子牛进行强化育肥为主,由于肉牛养殖人员增多,价格不断攀升,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如何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架子牛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将制约关岭肉牛的发展。

1.3.2 杂交牛的供应问题 关岭黄牛是贵州省的地方优良品种,但由于个体相对较小,生长速度不及杂交牛,饲养杂交牛的利润明显比饲养本地黄牛好,大多倾向于购买杂交牛进行肉牛饲养。虽然关岭县牛改工作进行了十多年,但养牛户对牛改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差距,自然的还有一定比例,对本地杂交牛的数目、产地、具体品种的杂交没有详细的数目统计。对杂交牛的购买是买到多少算多少,缺乏应有的规划[5]。

1.4 养殖档案问题

目前,关岭县肉牛养殖户对养殖档案的建立热情度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建立不起养殖档案;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普遍偏小,认为建立养殖档案作用不大。因此,在牛的购进时对牛的档案索取不积极,对牛病的预防工作缺乏应有的规划,对饲料营养成分、牛的营养需求、饲喂量的多少、疾病的防控计划、饲草栽种、收割及加工储存、资金的周转运行没有周密的安排[6]。以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却无法找到准确的原因进行改进及补救,造成同样的问题年年存在,严重制约肉牛养殖户的发展[7-8]。

2 发展对策

2.1 加强肉牛养殖户的培训

关岭肉牛发展处于初步阶段,规模普遍偏小,对肉牛养殖认识不足。要加强肉牛养殖户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初次饲养肉牛的养殖户。除对肉牛养殖技术进行专项培训外,对饲草种植、饲料的配比、加工及储存方面也要进行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养殖资金的预算进行培训。让养殖户明白肉牛养殖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而贱卖牛的情况发生。

2.2 加强与专业院校合作

畜牧部门加强引导,让肉牛养殖户积极与专业院校合作。一方面,专业院校有充足的人才,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力量支撑,对牛的选择、养殖档案的建立、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牛的营养需求、饲喂量的多少、疾病的防控计划、饲草栽种、收割及加工储存、资金的周转运行进行周密的规划安排,让养殖户饲养起来更安心。另一方面,养殖户为专业院校提供了养殖环境,为专业院校的教师进行科研,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场地。使学生、教师更贴近生产实际,使专业院校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提供了保证[9-10]。使肉牛养殖户与专业院校做到双赢。

2.3 建立新型的肉牛供应体系

关岭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喀斯特地区,耕地较少,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由于当前牛价格的急剧上升,一头成年牛需几千甚至上万,对贫困家庭要发展肉牛养殖不太现实,可以鼓励部分有实力的肉牛养殖户,把部分种牛放到农户家中饲养,与农户签订合同[11]:由肉牛养殖户负责提供种牛、疾病防治、配种等工作;农户负责种牛的饲养,下的小牛饲养到一定的时间,由肉牛养殖户负责按一定的价格收购。这样可以解决肉牛养殖户的架子牛及杂交牛的稳定供应,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关岭农村脱贫致富的问题。形成养殖户带动一村致富的案例,减小农村贫富差距,实现同步致富,同步奔小康的目标[12]。

3 结 论

关岭县肉牛的发展已到了一定的转折时期,要减少肉牛养殖户的损失,进一步稳定发展必须要转变以往的养殖观念,积极加强与专业院校合作,努力提高养殖户对肉牛养殖的认识,提高饲养水平,建立稳定的犊牛、架子牛供应体系,走农村同步小康之路,关岭肉牛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刘德强,赵航,徐桂芳,等. 2008年我国肉牛形势分析与展望[J].中国畜牧业协会通讯,2008(1):31-34.

[2] 杨泽霖, 尹晓飞, 李存福,等. 关于我国肉牛生产模式的发展潜力与对策[J]. 中国畜牧杂志,2011,47(20):23-26.

[3] 刘斌,马志强,买英龙.肉牛的快速育肥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127.

[4] 原京成,原俊敏,李锋.山西肉牛规模化养殖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7(11):62-64.

[5] 刘永峰. 中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现状及基本方略[J]. 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1-5.

[6] 王秀芳,丁森林,于树胜,等.河北省农区肉牛养殖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0(5)45-47.

[7] 张亚一, 李雪娇, 曹琼,等.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 (1) :250-252.

[8] 刘万峰. 制约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1(3):1-3.

[9] 林祥金. 加快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J].农村养殖技术,2009(14):4-6.

[10] 郭宪,阎萍. 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家畜生态学报,2007, 28(2):104-106.

第4篇

1肉牛引进

1.1品种选择

引进品种要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确定,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色好、口味佳的品种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肉牛引进前必须查看预选牛场的生产档案,一般情况下30~100kg阶段日增重可达850~1000g以上的良种肉牛或良种杂交肉牛可作为预选牛。

1.2体重

引进肉牛并不是体重越大越好,一般选择6~18月龄且生长发育正常的肥育牛较为理想。体重越大的牛,其价格越高,引进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相反,体重较小的肉牛,其价格虽然低,但其生长发育尚未完全,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形成,饲养难度大。

1.3数量

应根据养殖场的饲养规模、经济承受能力来确定数量。一般情况下,大型规模养牛场均采用分批分段引进,对于百头以内的小场而言,可采用整批引进。

1.4引种时间

一般养殖场都会确定在气候较适宜的春秋季引进,但由于季节对肉牛的价格有所影响,所以很多养殖场也会选择在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或夏季6月下旬至8月引进,因为这时的肉牛价格相对便宜。在冬、夏季节应掌握好装车时间及装牛密度,冬季在11:00—14:00之间装车,并注意盖好棚布,防寒保温,以防感冒[2]。夏季在早、晚气温稍低时装车,并注意喷水降温。

1.5引种人员

一般要有1~2名具有肉牛养殖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负责押运。

2装车前的准备

2.1车辆准备

一般购买肉牛都是汽车运输。首先应检查汽车车况,并事先装好肉牛栏,减少或避免由于车辆问题而造成的损失。如果一次引进数量较多,最好使用有分格的肉牛栏,以免牛多而互相挤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应带上毡布等备用。

2.2车辆消毒

装车前要用消毒液对车辆进行彻底消毒,最好采用3种不同成分的消毒液彻底消毒3次,待车辆晾干后再装车。

2.3办理手续

装车前,需要将各项手续办理齐全,包括交款发片、检疫证明、车辆消毒证明、免疫卡、免疫程序、饲料配方、饲养手册等资料,以备查验。

2.4准备沿途用品

2.4.1饮水系统。如果路途较远,应在装肉牛前,将途中肉牛饮水用具配好,必要时安装自动饮水器及大水桶,肉牛可以在1~2d不采食,但长时间不饮水则对肉牛极为不利。

2.4.2营养品。将一些矿物质及电解多维加入饮水中,以防因长途运输给牛带来负面影响,若运输时间在4d以上,需准备颗粒饲料。

2.4.3其他物品。还需准备适量饲草和一些常用药品、缝合器械、缝合线等。

2.5上车前肉牛的准备

如果长途运输,最好在当天不要饲喂肉牛,以免造成脱肛现象。同时应根据肉牛体重,给每头肉牛注射防应激药物(如普鲁卡因),以减少由于运输及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应激。甘肃省天水新赛肉牛养殖场在引种过程中,对一车肉牛未注射普利卡因,到场后发生应激反应27头,占总数的51%;另一车所购肉牛57头全部注射2%~5%普鲁卡因10mL,到场后6头发生应激反应,发生率仅为10.5%。

3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3.1定时观察

押运员每隔30min要对肉牛观察(透过车窗)1次,至少每4h停车观察1次,并检查牛群情况。如果有卧倒的肉牛应赶起,以免相互踩伤,对应激反应症状的肉牛应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在加油站给水,热天要冲水降温,冬天要透气,路遇大雨,要用毡布盖住[5]。而特殊情况,应随时观察。

3.2及时喂料

至少每12h给肉牛饲喂草料、饮水、带车消毒1次,并根据情况在饮水中加入一些抗应激、抗寒、防暑的药物。要确保牛的饮水充足,采饲适度。

3.3安全行车

运输途中不捎货或进行不必要的停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但不得开快车、急刹车,以免造成牛损伤。

3.4防止交叉感染

运输途中不得接触或携带其他动物及其生的畜产品,不得去饲养场、兽医院、畜牧(肉)市场、屠宰场等,不得已接触到上述区域或动物及产品,接触人员要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押运。

4引进后的注意事项

4.1初期隔离饲养

肉牛引进后,需要在隔离舍内单独饲养,不能与场内其他肉牛放在一起混养,一般需隔离30~45d。在隔离10d后若群体正常,需要按照养殖场免疫程序对引进牛实行疫苗接种。

4.2过渡饲养

引进牛在饲养方式上需要根据原场提供的饲料配方、饲养手册进行饲养,并且逐渐添加原场饲料,7~10d后过渡到本养殖场饲养方式。切忌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5篇

关键词:管理,母牛繁殖力

 

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延长,都明显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按目前农村养牛实际情况,要想提高肉牛繁殖力,就得做好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几项工作。

一、造成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胎衣不下、死胎或产弱犊等,往往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力。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营养不良。营养状况是否良好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营养不足时,对于青年牛会造成生长缓慢,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性成熟延迟,性周期无规律。对成年牛,会引起发情不正常,发情期紊乱,排卵不正常而难配难怀。

2、管理不善。发情牛未及时发现和对妊娠牛、小犊牛管理不善,就可以引起误配、失配、流产、生病及小牛死亡等。

3、配种技术不过关。主要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操作不科学、不卫生,配种时机掌握不好,直肠检查技术不熟练,配种技术不佳等,导致繁殖率不高。

4、疾病引起不孕。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引起不孕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疾病有布氏杆菌病、滴虫病及生殖道颗粒性炎症等,非传染性疾病有阴道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囊肿、子宫颈炎等。

二、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1、改善饲料水平。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因此在饲养上必须满足与繁殖有关的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牛群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合理饲喂,掌握好喂量,要避免营养水平过高使母牛过肥造成卵巢脂肪变性。

2、提高配种技术。要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就要提高配种技术,一是要加强管理,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母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h,25%的母牛发情征候不超过8h,而下午到翌日清晨前发情的要比白天多,约80%母牛排卵在发情终止后7-14h,20%母牛属早排或迟排卵。因此要做好每头母牛的发情记录,每天早晨与晚问都要巡查一次,对那些发情症状不明显或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治疗,保证母牛正常发情。二是适时输精,人工授精是目前提高母牛受胎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牛一般在发情结束后排卵,卵子的寿命为6-l0h,故牛在发情期内最好的配种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h。在实际生产中当母牛发情有下列情况时即可输精,①母牛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即发情表现开始减弱;②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子宫颈稍有收缩,粘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青色;③粘液量由多到少且成混浊状;④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明显,有一触即破之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母牛实行人工授精时,应选用品质好、符合标准的冷冻精液,每次购进的精液都要进行抽样镜检,对于不合格的成批精液应及时调换,同时配种技术人员还要掌握一定的解冻方法,控制好解冻温度并保持在38~4O℃ ,解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O~15 s为佳,配种前要对配种的器械进行消毒,技术员要戴好长臂乳胶手套。母牛在配种后两个月要及时通过直肠把握法来检测母牛是否受孕,对于没有受孕的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三是提高输精效果,除了适时输精外,尚可在输精的同时净化子宫,以提高受胎率。其方法为在母牛配种前后用红霉素100万IU,蒸馏水40ml,稀释后用于子宫净化。也可应用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配种前8-12h子宫注射硫酸新斯的明l0mg,并注射青霉素80万IU和生理盐水30-50ml混合液,同时也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

3、做好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产犊时及时消毒、擦净犊牛嘴端粘液、合理断脐,断脐后一般不要进行结扎以免形成积液发生脐带感染,有些犊牛出生后由于体质较弱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这样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母体的免疫抗体,容易生病而死,因此在犊牛出生后2 h内要让小牛及时吃到初乳,补充其体力,同时要对新生犊牛加强护理,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凉拉稀。犊牛2周龄时可以训练吃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发生疾病的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

4、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注意预防严重影响繁殖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严格执行防疫注射、检疫和卫生措施。对病牛要按照兽医防疫措施隔离处理,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及早治疗。

5、 做好空怀母牛的防治工作。在正常的生产中,有些母牛会出现屡配不孕或长时间不发情往往造成空怀,对于这类母牛要及时排查原因,多数可能因为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萎缩等原因造成的,对于前两者原因可以用前列腺素、LH等药物治疗,卵巢萎缩可能是因为营养水平不够或者是母牛年龄太大造成,对于实在调理不好的应及时淘汰。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河滨北路5号+明溪县畜牧水产局

第6篇

关键词:肉牛;身份标识;追溯信息系统;建立

中图分类号:S8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880-01

1、身份标识和饲养环节追溯信息指标的建立

肉牛养殖有着不同的经济用途,根据其用途建立养殖档案和不同的追溯信息,如何通过信息指标把不同经济用途反映出来,以体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如何确定这类追溯信息指标是研究的重点。

2、身份标识和饲养档案信息指标的建立

肉牛身份信息是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所必须进行的具体工作。养殖档案信息相对于追溯信息更加完备,能反映养殖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过程。而追溯信息则要求简单、可行、现场易操作,其指标包括如下几类:

2.1 基本信息

2.1.1 登记日期。填写信息登记时间,如年、月、日。

2.1.2 畜主情况。畜主的姓名、联系方式、居住地点。

2.1.3 登记人员情况。登记人的姓名、职业、联系方式。

2.1.4 被登记牛的照片。侧面数码照片,能反映牛的基本面貌,使人有直观性。

2.1.5 系谱简介。被登记牛系谱情况,由于目前养牛户的信息缺失,系谱简况对初次登记的牛来说很难搞清楚,随着追溯信息和养殖档案的建立,逐步有明确的系谱信息资料。包括父代品种、母代品种及其相关身份信息。

2.2 个体身份信息

2.2.1 身份号。按牛的身份编号的规则,给定一个唯一的终身号吗,并填写或印制在牛的标识牌上。

2.2.2 品种。该指标只能以牛的外观表像进行综合判定,因经验不同,受登记控制,是登记牛的一个表观描述指标。

2.2.3 毛色。可直观描述,受经验影响不大。

2.2.4 性别。此指标不受经验控制,较简单操作。

2.2.5 出生日期。此指标因养殖档案不全,易出错。

2.2.6 胎次。受登记条件的限制而容易受影响。

2.2.7 出生地。可因畜主登记,初次登记有困难。

2.2.8 耳标脱落。使用的标识耳标,因耳标的质量,打耳标的经验,牛的个体性格不同,导致耳标脱落现象,耳标脱落后重新使用的耳标编号,要进行相应的登记和调整,保持信息的完整胜。

2.3 饲养信息 肉牛在饲养阶段,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变化,记录这些信息和信息的变化是这项工作的核心。

2.3.1 体尺、体重。肉牛从出生到屠宰,体尺、体重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记录哪个时段的指标所反映的结果不同,有些指标有相关性,肉牛在l岁之内变化最大,应分别记录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的指标,体尺方面有体高、体斜长、胸围3个指标作为重点,体重的测定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无论是普通农户或者专业养殖户进行实际测量都有困难,由于肉牛个体大,养牛户条件不一致,称重做不到,估重因经验差异准确度存在问题,只有通过胸围和体重的关系进行相对的评估,据前人经验总结的数据关系进行测算,相对准确度要好一些。

2.3.2 繁殖记录。对母牛而言,记录初情日期、初情期体重、初配月龄、产犊胎次、配种日期、冻精编号、公牛品种、冻精提供单位或来源。

2.3.3 免疫记录。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生产批次、疫苗生产厂名称。

2.3.4 检疫记录。检疫项目、检疫日期、检疫部门、检疫员、检疫证号、检疫结果。

2.3.5 疾病记录。发生疾病名称、发病时间、用药名称、治疗结果、兽医签名、结束时间。

2.3.6 饲料及其饲料添加剂记录。常规饲料原料即肉牛使用的常规农产品及秸秆等。药物性饲料添加剂是影响肉牛质量安全的主要来源,应作详细而真实的记录,瘦肉精违禁药物都是在此处出现的,影响肉品的安全。

2.4 交易记录 包括交易日期、交易时体重、交易用途、交易地点、买主姓名、卖主地址、联系方式、买方单位、买方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以上各条信息的确定是一般追溯信息的选择内容,基本可以搞清肉牛生产的相关情况。

3、农户饲养环节可追溯信息指标的选择

由于肉牛养殖的目标不同,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高档牛群,承担选种的重要目的,对肉牛的各类信息指标要求相对严格,需要进行多项指标的选择,确定相对严密严格,从叶I发现或找出所要选择的相关表现数据,作为备用种群,进行优中选优最后作为种用群体,为种牛群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专业追溯信息指标更为详细准确,须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指标建立工作。

养殖档案是在农户肉牛养殖环节各种情况的文字记录资料,其内容较为丰富。追溯信息是根据追溯系统建设的要求而采集的反映肉牛质量安全状况的相关信息,其内容相对简略,考虑如下内容:

3.1 身份信息 如品种、性别、耳标号、出生地、最后饲养地、最后畜主姓名和联系方式、屠宰场名称和编号、宰前活重等信息。

3.2 畜禽养殖代码 规模养殖场的养殖代码是进行技术监管和相关处理的技术手段,由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和4位顺序号组成,作为养殖档案的编号。

3.3 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信息 饲料添加剂供货商名称、用药名称、来源、用量、停药记录等。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重点记录对牛肉安全性可能造成影响的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等)或其他违禁药物。

第7篇

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中草药不仅能通过调节动物体的生理功能,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促进畜禽生长发育的目的,而且具有抗应激、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驱虫、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畜禽抵抗力和防病治病的目的,这样可以弥补疫苗免疫的不足等[1]。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中草药可以代替部分抗生素、激素、化学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在促进生长发育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增强免疫力、治病和防病作用。

1 中草药在肉牛养殖中应用的优势

中草药除了在肉牛养殖中用于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外,还可以利用中草药防治肉牛的疾病。在肉牛养殖中,利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具有含天然成分、安全低毒、无药残、无抗药性、药效好而广泛、标本兼治等优点。同时,还明显地改善了肉牛的肉品质,充分显示了中草药在防治肉牛疾病上的优势。

1.1 中草药能一药多能、一剂多治

中草药每味药剂功能成分含量复杂,而且往往是多味中药混合使用,经过合理混合调配后,使其所含的多种功能物质相互协同作用,可产生全面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祛除病邪的目的。中药多功能性在肉牛养殖中表现如下。

(1)营养作用。中草药一般均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虽然这些营养成分含量较低,但都可成为牛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增进免疫功能作用。中草药中含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糖苷、挥发油以及一些药理成份等,能增加本文由收集整理牛体内白细胞含量,对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增进牛体免疫功能。

(3)维生素样作用。中草药虽不含某些维生素,但能起到某种维生素的功能作用。如有va样作用的小茴香等;ve样作用的当归、续断等;vd样作用的黄芪、桑寄生、陈皮等。

(4)激素样作用。有些中草药本身不含激素,但可起到与激素相似的作用。现已发现香附、补骨脂、蛇床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人参等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细辛、附子、良姜等具有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秦艽等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

1.2 中草药可长期应用,无耐药性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药物均有产生耐药性的弊端,大多数是因为细菌产生了大量的适应酶和耐药菌株所造成的。而中草药则是通过扶正祛邪的调理作用,恢复肌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即恢复动物阴阳平衡状态),中草药中多种成分,从核糖酸、脱氧核糖核酸、能量转化等许多环节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而有效地抑制、杀灭病原微生物。由组方配伍规则和配伍禁忌组成的中草药,充分利用各味中草药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等相互作用,提高了疾病防治效果,减少或避免了毒副作用[2] 。

1.3 中草药纯天然性,有益无害

中草药本身是天然有机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它们是经过人类长期筛选,证明有益无害而被保留下来的。此外,这些物质用于牛体防病治病之前,会经各种方法炮制,去除其无益于牛体的因子,保持其纯净性,在应用上很少出现毒副作用,不易在畜禽的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同时,中草药还具有对牛体进行双向调节、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功能。

2 中草药对肉牛养殖疾病的防治

2.1 对肉牛的抗应激、免疫力和抗病力

中草药在饲喂肉牛养殖中,具有抗应激的作用,例如黄莲、柴胡、菊花、石膏、紫草、青蒿等可调节体温中枢,蜈松、地龙等抗惊厥的作用;刺五加、朱砂、五味子等有镇静催眠作用;马鞭草、马兜玲、车前草等具有祛热解暑降温作用。在肉牛饲料中,采用板蓝根、黄芪、山楂等中草药与多种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物平衡原理在抗应激、增强免疫能力、促生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3]。在饲喂肉牛的饲料中添加当归、党参、黄芪、淫阳藿、穿心莲等作为免疫增强剂,能增强肉牛机体抗病力及免疫力。

2.2 对肉牛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防治

近年来,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运用独特的中药理论和体系,开发了系列中草药,应用于肉牛的养殖饲料中,在防治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及普通疾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以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为主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知母、栀子、防风、麻黄、地骨皮在肉牛养殖中具有清热泻火、解表祛风、滋阴退热效果;大黄、车前能促进细菌内毒素排出;枳实、冰片能起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的作用。

2.3 对肉牛代谢消化疾病的防治

中草药对治疗肉牛的瘤胃和真胃病具有显著疗效。据赖利兄[4]报道,使用中草药合成的消食平胃散连用几个疗程就可治愈肉牛瘤胃病;使用消积散(中草药制剂),连续用几个疗程后对肉牛真胃病疗效显著;可使用白头翁散(中草药制剂)200~250 g/(d·头),1剂/d,3~5 d为1个疗程可治愈肉牛腹泻。

2.4 对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治

驱虫的中草药含有生物碱、酚类、甙类、多糖、绿原酸、有机酸等杀菌抗毒和驱虫的有效成分,作为驱虫剂的有槟榔、大蒜、苦参等。使君子能驱杀动物体内的蛔虫、蛲虫。槟榔对驱绦虫、姜片虫具有疗效。苦参在治疗疥癣虫及球虫病的同时,也对多种病菌有杀灭作用。

第8篇

[关键词] 肉牛 饲养 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213-02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快,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朋友们快速致富的一种选择。特别是牛类养殖,它相对来说成本不大,收益较快。而且大部分农民都有家畜养殖的经验,可为什么我国农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呢?那是因为我国养殖户虽然繁多,但大多是小规模养殖,而且大多都是缺乏专业知识,无科学养殖技术的支持,下面我们来看看肉牛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一、影响肉牛育肥的因素

1.年龄与性别影响

牛在8月龄以前生长最快,8月龄至2周岁时次之,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到5周岁以后生长则基本停止。因此,肉牛的屠宰年龄一般为1~1.5岁左右,最好不超过2周岁。

牛的性别也能影响其育肥效果。育成公牛比阉牛有较高的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

二、肉牛育肥阶段的划分

1.犊牛育肥

6~7个月断奶及持续直线育肥8~12个月(14~18月龄)体重达到350~450kg出栏屠宰。

2.架子牛育肥(育成牛或生长牛)

犊牛断奶及到性成熟之前叫育成期,该期的生长牛在舍饲条件下,以青粗饲料为主或放牧喂养,这种牛集中强度肥育4~7个月。活重达400~500kg出栏屠宰。

3.成年牛的育肥

一般指2.5岁以上的牛,这种牛骨架已长成,只是膘情差,采用3~5个月的短期催肥,以增加膘度,出栏体重达到450kg以上。

三、犊牛的饲养管理和育肥技术

1.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应吃到初乳,因初乳内不但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抗体,能有效地抵抗疾病发生,保持畜体健康。

犊牛生长发育强度高,为了给以后育成和肥育阶段打好基础,除加强哺乳母牛营养、保证需要犊牛吃到足够优质乳外,还应提早补饲优质饲料和饲草。

在舍饲条件下,犊牛到一月龄时,就应对期进行训练,锻炼犊牛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和补充犊牛所需营养。

犊牛生后10天去角,防止相互间角斗,便于管理。

证犊牛有充足的运动,生后10天就要放到运动场活动,一月龄时,每日运动2次,每次1~1.5小时。同时养成刷拭的习惯,促进犊牛温顺。

2.犊牛的育肥技术

把断奶后的犊牛直接转入育肥阶段,在14~18月龄前出栏。主要利用幼牛生长快、日增最高、饲料利用率高、出栏快的特点,给以高水平营养,科学的管理,进行强度肥育,使其出栏体重达到400千克以上。该牛肉鲜嫩,脂肪少,适口性好,是高档牛肉。

犊牛育肥前期以优质青饲料、青贮料、氨化秸秆等青粗饲料为主,肥育中后期以精料补充料为主,这样既要以借用补偿生长特点达到节省精料的目的,又可以促进增重和瘦肉的产量。

四、架子牛的饲养管理和育肥技术

1.架子牛的饲养管理

1.1一日多餐。可防止架子牛采食过多或个别牛过量采食造成胀肚、停食或拉稀。

1.2充分供给清洁饮水。采用自动饮水设备效果最好。

1.3勤观察。在日粮变化的最初几天,饲养管理人员要勤观察每头牛的反刍活动、精神状态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1.4精粗饲料比例不要各半配合。

1.5要科学饲养、精心管理。饲草要多样搭配。提倡夏秋季喂青绿饲料,冬春季喂青贮饲料。

2.架子牛的强度肥育

犊牛断奶以后至性成熟之前叫育成期。该期的生长牛,在舍饲条件下,以青粗饲料为主或者放牧喂养,在较低营养水平下,饲养至1~2岁,这个阶段的育成牛群叫“架子牛”。

现以15~18月龄,体重300千克架子牛强度肥育180天,出栏体重达500千克以上,其肥育期饲养安排如下:

2.1恢复期

10~15天.架子牛经过了较长距离、较长时间的运输,由于运输应激反应造成的疲劳等,需要一段的恢复。架子牛一般从牧区购进到农区育肥场后,对农区的饲料、饲养方法、饮水条件及环境也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在恢复期,日粮以干粗饲料或50%粗饲料50%青贮饲料为主。

2.过渡期

15~20天。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饲养,架子牛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便可进入日粮由粗料型向精料型的过渡。

3.肥育前期 1个月时间。日粮精料比例55%~60%,日进食干物质7千克,日喂二期肉牛精料补充料4.5千克,野干草3.5千克。

4.肥育中期 2个月时间。日进食干物质7.5千克,日粮精料比例70%,日喂二期肉牛精料补充料6千克,野干草2.6千克。

5.肥育后期 3个月时间。日进食干物质8.5千克,日粮精料比例80%,日喂三期精料补充料7.6千克,野干草2千克。

五、成年牛的饲养管理和育肥技术

1.成年牛的饲养

1.1实行“六净”

料净:不含砂石、金属及塑料等异物,不发霉腐败,不受有素农药污染。

草净:无泥土块、无铁丝、电线等。

圈净:勤垫圈、除粪、保持圈舍内空气清洁。

槽净:每天清扫,防止草料残渣在槽内发酵。

水净:饮水要卫生,不饮有素有害水。

牛体净:每天刷擦,经常保持牛体清洁卫生,特别在夏秋要防治体外寄生虫。

1.2育肥前驱虫

育肥前一周用阿福丁驱虫,可以驱除体内多种线虫及体外虱、螨、蜱等体内外寄生虫。

1.3做好防寒降温工作

1.4建立卫生防疫制度

经常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栏舍要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用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清水冲洗。

2.成年牛的育肥

一般指2.5岁以上的牛。这种牛骨架已长成,只是膘情差,采用3~5个月的短期催肥,以增加膘度,出栏体重达到450千克以上。成年牛肥育以沉积脂肪为主,日粮营养中能量要高,蛋白质水平较低,在催肥期间,精、粗料比例80%:20%。精料用三期肉牛精料补充料即可,适当搭配少量粗饲料。

成年牛育肥应充分利用我国的秸秆和糟渣类资源。我国农区秸秆资源丰富,特别是玉米秸,其产量高,营养价值也较高,粗蛋白质含量可达5.7%左右,在冬季饲料比较缺乏的季节,玉米秸完全可以用做肉牛的饲料。

总结: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华南农业大学主编.养牛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陈幼春编著.现代肉牛生产.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冀一伦主编.实用养牛科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9篇

原文作者:佚名

“往年都是堆在地头丢掉,或者一把火烧掉,现在舍不得了,卖给青贮场,每斤0.04元,一亩地能多赚200多块呢!”临泉县 城镇大顾庄村的农民顾杰乐呵呵地说。

初秋9月,在临泉县 城二喜黄牛养殖场,记者看到,场外,一辆辆满载着玉米秸秆的机动三轮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场内过完秤后,玉米秸秆便被拉到青贮池旁的粉碎机旁,经粉碎后直接喷入了青贮池。站在池边,一股清甜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 [论文网]

该县传统养牛大县,是安徽省肉牛养牛第一大县,全省畜牧富民十强县,肉牛存栏22万余头,往年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现在已成了肉牛的“主粮”。近年来,通过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成为带动该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今年以来该县各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不断加大投入,购置碎草机,建设青贮池,扩大饲料贮备规模。目前,全县青贮池可容纳120万余吨玉米青贮秸秆。

为加快玉米秸秆青贮进度,提高青贮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县畜牧业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进入8月中旬以后,县畜牧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玉米秸秆青贮工作的通知》,号召各乡镇做到早宣传、早准备、早动员、早行动,抢抓季节,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青贮工作。临泉县畜牧部门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青贮玉米秸秆的技术和重要性,提高了养殖户青贮玉米秸秆的自觉性。为切实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科学性和成功率,确保做到“养能贮,养必贮,贮有用,贮必用”,临泉县畜牧局抽调20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各乡镇畜牧站对技术人员实行划片包干,对每个规模肉牛养殖场都落实了技术指导责任人。县畜牧局还开通了技术咨询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解答养殖户在青贮中的技术问题。与此同时,该县的一些养殖场还创新举措,大力发展带穗玉米秸秆?“合同生产”。今年,在玉米种植期前,临泉县的团结等养殖场就与农户签订了玉米秸秆带穗青贮购销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收割的办法,合同收购价格为每公斤0.26元。按亩产4000~5000公斤带穗玉米秸秆计算,农户每亩玉米的收入可提高到1200~1300元。发展玉米秸秆青贮不仅减少了由于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实现了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再到种植业的高效循环利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估算,今年仅该县肉牛养殖业至少可消费60万亩玉米秸秆,总量达100余万吨,占临泉县玉米种植面积的40%以上,农民仅出售秸秆可增收1.2亿元以上。

第10篇

[关键词] 宁夏 清真牛羊肉产业 现状 市场 需求的收入弹性

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最具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产业,是宁夏打造清真绿色食品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宁夏名牌”的方针,实现了清真牛羊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宁夏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一、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

宁夏现有回族人口190.23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33.88%,占全国回族人口的五分之一。宁夏穆斯林自古就有养羊养牛的传统习惯,严格奉行“清真”肉制品的屠宰和食用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集中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内涵的屠宰、加工、制作清真食品的传统技术与方法。这里产出的牛羊肉以其色泽鲜红、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肉味纯正无膻味、无污染而闻名于世,是牛羊肉中的精品,深受广大穆斯林的欢迎。到2006年底,宁夏肉牛饲养量突破了百万头大关,达110万头;肉羊饲养量突破千万只大关,达1053万只。清真牛羊肉产量12.8万吨,产值18亿元,占宁夏畜牧业总产值的39.1%。建立了6个优质肉牛羊品种繁育养殖基地,100多个贸易市场,引进和扩繁国外肉用种羊3000多只,改良黄牛6.8万只,使良种牛羊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60%,大大提高了个体生产能力。有加工企业70多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培育出了“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食品”、“金福来清真牛羊肉”等一批成长性品牌。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省市,在日本、东南亚和中东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份额,宁夏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集散地。

2.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存在的问题

(1)优质牛羊肉生产技术系统尚未建立,品种改良更新迟缓

宁夏滩羊长期在荒漠、半干旱地区进行繁衍和驯化,形成了耐干旱、耐盐碱、耐粗饲料及各种严酷条件的生物学特性,在数百年的饲养选择和人工培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但由于优质牛羊肉生产技术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宁夏滩羊品种改良更新迟缓,出现了基因污染,品种退化的现象。

(2)粗放经营、种群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从饲养方式上看,过去大部分农户都把牛羊作为一种家庭副业随意养殖,室外放牧,饲料基本不花钱,种群规模普遍较大,羊群一般都在200只左右,甚至更多。封山禁牧后转为舍饲圈养,养殖户要买草买料,成本增加了,牛羊肉的价格却不涨,大多数养殖户都处在亏损的境地,养殖户只能缩小养殖规模,羊群一般在几十只羊左右。如此小规模的随意性饲养,严重制约了滩羊的科学饲养和产业化发展,难以为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肉质资源,不缺订单唯缺肉质资源是宁夏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的真实写照。

(3)行业缺乏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目前,宁夏清真牛羊肉产品多是初级产品,牛羊肉加工局限于肉体分割、切片、腌制。既缺乏知名品牌,又缺乏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牛羊肉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能力相对不足,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困扰,研发能力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发展资金不足

肉类产品经营是资金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一般情况下,收购一吨羊肉需要流动资金1.3万元,如果再进行深加工,成品肉每吨占用资金约2万元左右。按库存中转量为600吨计算,平均日需占用流动资金1000万元。宁夏几家较大的加工企业,屠宰设施,加工设备,冷藏设备均是全国一流的,但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流动资金,生产始终不能正常运营。由于缺乏资金,目前全区还有4个山区县没有建成牛羊定点屠宰厂,还有近一半的市、县没有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厂。

二、清真牛羊肉市场趋势分析

1.国内市场分析

(1)国内穆斯林对清真牛羊肉的市场需求

我国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共有10个,全国穆斯林人口约2000多万,其中回族人口约860余万,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由于穆斯林在饮食上具有严格的禁忌习俗,只吃反刍类的牛、羊、骆驼和食谷物的鸡、鸭、鹅和带鳞的鱼类,并在肉食的屠宰、加工、制作的等方面有许多源自伊斯兰教的食忌、食礼,讲求饮食惟良,必须符合清真要求。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在培育和发展清真食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民俗文化优势。宁夏清真牛羊肉以其优良的品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了国家地方良种名册,深受国内外穆斯林所欢迎,在具有十分稳定的需求市场。

(2)我国非穆斯林人口对清真牛羊肉的市场需求分析

宁夏清真牛羊肉不仅深受广大穆斯林的欢迎,而且因其独特的饲养环境和清真品牌,近年来被誉为“绿色食品”,日益受到非穆斯林的喜爱,蕴藏着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下面,我们依据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分析我国城乡非穆斯林人口对清真牛羊肉的市场需求。

首先,我国城乡居民主要食物消费量消费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指收入变动比率所引起的消费需求量的变动比率,表示商品消费需求量变动对居民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函数关系为Em=(ΔQx/ΔM)*(M/Qx)。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即:Em>0,则该商品属于正常品,其需求量会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即:Em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依据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得出我国城乡居民2005年主要食物消费量消费收入弹性值如下:

数据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经过整理得出

由表一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弹性,在城镇居民的主要食物中,粮食、蔬菜、其它肉类的收入弹性Em1,属奢侈品,对收入变动反映最为敏感,其需求量会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农村居民的主要食物消费中,除水产品的Em>1,属奢侈品外,其余食品的收入弹性均为0

2.国外市场分析

就国际范围来看,当前世界穆斯林人口有13亿之多,全世界食用清真食品的人口覆盖面大概在20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口之五分之一,且呈快速增长之势。庞大的穆斯林人口,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目前,中东地区每年仅食品贸易约380亿美元,东南亚100亿美元,美国120亿美元。在清真食品中清真牛羊肉的国际市场价格非常昂贵,上等精品羊肉价格每公斤可达20美元(我国出羊平均价37.6美元/每只),是国内价值的5倍~10倍,全球仅羊肉的年贸易量就达170多万吨,年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从全球市场看,今后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价位运行态势。

专家认为入世以来,在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中,最有竞争力的不是粮油,而是牛羊肉,尤其是发展羊产业可谓前景诱人,市场需求空间很大。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如果使宁夏的清真牛羊肉产品取得在海湾六国年人均10美元~20美元的销售额,在土耳其、伊朗、埃及等西亚、北非国家年人均1美元~2美元的销售额,全球其他伊斯兰国家年人均0.1美元~0.2美元的销售额计算,就将使得宁夏占有一个年销售额在6亿美元~13亿美元的清真牛羊肉产品的外贸市场。另外,由于欧洲“疯牛病”的流行,中国已经成为欧美进口牛羊肉的首选国家。可见,清真牛羊肉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充分利用种质资源,加快杂交改良步伐

加快牛羊杂交改良,尽快建立稳定的宁夏滩羊生产基地和繁殖基地建设。自治区财政和保种区的市县都要增加对滩羊保护型开发的资金投入,扩大滩羊的饲养数量。在养殖技术方面,要充分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速良种肉羊快繁的优势,并与两年三产的常规繁殖技术相结合,提高供种能力,重视种公羊的品种和质量。实施肉牛羊杂交改良技术规程、肥羔肥牛生产技术规程、肉牛肉羊分级标准、牛羊肉加工技术规程以及饲草的加工贮备技术,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2.学习先进经验,提高饲养加工技术水平

我国牛羊肉的成本较低,而宁夏清真牛羊肉价格又分别是国内的70%和60%,国际市场价格的49%和30%。如此低廉的成本,为宁夏清真牛羊肉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令人羡慕的价格优势。今后,要以现有的6个优质肉牛羊品种繁育养殖基地为核心,立足于宁夏现有牛羊资源,要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和蓄草产业,同时积极开发周边省区的牛羊资源,尽快提高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尝试建立现代化牛羊肉小区,推广圈养新技术,实施产业化经营。整合加工企业,取缔管理和生产水平低下的家庭作坊式屠宰加工企业,扶持生产装备好,符合国际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企业。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这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前提。

3.培育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树立良好健康的清真品牌形象

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在骨干牛羊肉加工企业中实施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重点项目,培养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奠定行业基础。要立足宁夏优势资源,选择名优产品建立良好的清真牛羊肉品牌,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发展多个具有宁夏优势特色的品牌商品和品牌企业。创出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市场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以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推动宁夏宁夏清真牛羊肉走向国际市场。

4.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融通资金

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必须改变现有的以政策等待项目的做法,推行针对不同项目适用不同政策的措施,以项目定政策。各级地方财政要拿出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鼓励和扶持牛羊肉加工生产企业的科研、新产品开发及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利用市场,拓宽筹集渠道。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建立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健康的产业形象,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甚至是外国的投资者。

参考文献:

[1]吴海鹰:《宁夏县域经济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2]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宁夏区情数据手册2005~2006》

[3]刘伟主编:《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

[4]《宁夏“十一五”发展纲要》

[5]吴俊主编:2006.8:《清真食品经济》,宁夏人民出版社

[6]自治区农牧厅,2006.4.6:《关于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第11篇

(一)基本情况

××镇共辖29个行政村,共有7000余户、2.7万口人,6.1万亩耕地,是一个传统的典型农业大镇。这几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政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确定了“135”总体工作思路和三大战略,突出了规模养殖业发展,使全镇初步形成了以兴农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和中申、南姚、西郭、马军庄4村为中心的肉鸡养殖,后元头、桃沟、茨洼3村为中心的蛋鸡饲养,××、董村、孙村、上水沟、大尾沟5村为中心的生猪繁育,庄尔头、南窑、冷泉、东五庄、乔水沟为中心的肉牛生产“四大基地”,目前全镇已存肉牛3000头、羊1.5万只、猪2万头、鸡10万只,共培育发展养殖企业(公司)5家、养殖专业村17个、养殖专业大户150户,年均产量与产蛋量分别达到745吨和680吨,仅此年实现收入3062万元,人均收入1200多元,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信用社共有员工15人,农村信用联络站70个,担负着镇企、镇村、镇民的金融服务重担,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全社拥有社员股金319.7万元,储蓄存款6580万元,信贷资产4558万元,存贷比例为69.27%,备付率达8.29%,各项业务发展在全县处于中上游水平。自去年实施“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和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主题竞赛活动以来,他们清理发展思路,瞄准“三农”方向,围绕政府规划,调整信贷结构,把规模养殖当做支农惠民和“求树创”活动的核心内容来抓,全社累计发放贷款2100万元,100%用于了“三农”,其中养殖业占到42.2%。今年三个月,累计发放贷款225万元,养殖业达到90%。从而,使镇政府规划落到了实处,使广大农民收到了实惠,也使信用社业务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信用社形象得到进一步创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勤汇报多沟通,取得各级领导支持。发展养殖投资小,风险少,技术含量低,见效快。他们抓住优势,广泛宣传,确定项目,加强汇报,得到了各级党政与县联社的重视与支持。镇党委政府在立项时反复征求信用社意见,信用社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向镇党政汇报支持发展情况,政社配合共同下乡进户调查摸底,共同检查督导狠抓落实,共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有效推进了规模养殖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经常向上级党政和主管部门汇报,取得了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项目上各个方面的支持与优惠。市联社张保安理事长、县委裴良杰书记、李尧林县长、银监办王新民主任、县联社卫永虹理事长等领导先后数次亲临检查指导,现场办公,特别是联社包片副主任杨国辉蹲点帮助,亲自听取汇报,亲自下乡调查,亲自开会研究,亲自查看资料,使他们增强了信心,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

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加快评级授信。无论企业还是农户,凡申请发展养殖要求贷款的都必须经过评级授信,必须获得信用资格证书,必须在信用社建立档案。获得信用证的基本条件是:信用度良好,无不良贷款记录,是当地常住居民,入有一定额度的股金,经过村级评审小组考察研究同意,由信用社挂牌颁证,报县联社审查备案。今年,他们把评级授信当做一项中心工作和贷款发放的基本方式,所投放的贷款对象基本上全部给予了评级授信。截止目前,全社共评定了2个信用企业、7个信用村和176个信用户,已发放信用贷款220万元,占总贷款98%。这些信用户中,其中养殖企业1个,被确定为养殖基地的行政村10个,规模养殖户55个。目前此项工作正在与规模养殖同步发展,呈现方兴未艾势头。

三是抓典型育基地,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典型引路,是他们支持发展养殖业中的一条成功做法。位居闻垣路以东、××北部、近临桐城侯村地界处有一家兴农养殖有限公司,由县人大代表、冷泉村党支部书兼村长刘文玉2004年创办,是一家融玉盛油脂、富农饲料、肉牛繁育为一体的综合养殖企业。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油榨为原料——饲料深加工——发展肉牛业”的一条龙产业链条,现已建成拥有年产衣用油3500吨、加工棉葵榨1.4万吨、年产5万吨饲料生产线和500吨草药饲料添加剂、存栏肉牛1000头、年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4600万元的现代化龙头企业。近年来他们与其建立了固定而融洽的信贷关系,无数次进厂调研座谈排忧解难,先后10余次发放贷款给予支持,现有贷款余额310万元,今年又被率先评定为甲级信用企业,授信600万元,并拟投入250万元帮助扩改扩规,上马一个屠宰厂和一座大型冷库,为公司腾飞打造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兴农”的引领带动下,公司所在地冷泉村已发展成为肉牛饲养基地,拥有规模养殖户15户,栏存肉牛208头。邻近的庄尔头、南窑、马家庄、东王庄等村也成为养殖基地的开发对象。

地处镇南丘陵地区的乔水沟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省级信用村创建“双试点”村,其主要产业就肉牛养殖,全村共有养牛重点户27户,饲养肉牛320头,年收入达155万元,户均收益3700元。去年12月,他们协同镇政府在该村组织召开了规模养殖支农再贷款发放现场会,推动了本村养殖业发展,也带动了附近各村走上了养殖之路。

后产村是一个仅有1300亩耕地、4个自然村、102户、508口人组成的联合行政村,为解决地少人口多、农民增收难得矛盾,村委会积极响应镇政府和信用社号召,初步铺开了养殖规模,眼下全村养殖户已达30多户,其中养羊12户1500只,养猪8户300头,养牛10户100头。今年村两委进一步扩展规模,做出了创建信用村和建设养殖基地的规划,提出了贷款申请,信用社根据后产村村风正、民风淳、讲信用、人勤劳、前景好的特点,正在考察培育信用村建设,已为13户进行了评级授信,为5户发放了12万元的养殖贷款。

四是明任务抓考核,落实信贷人员发展养殖责任。由于受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响应和本县“五起案件”的中伤,使一些信贷人员产生了危贷、惧贷、少贷、不贷心理。因此,今年他们改变以往“考收不考放”的业务经营考核办法,把放款多少、存贷比例高低、评级授信好劣、支持养殖任务完成列入了考核内容,给每个信贷员下达了放款支农职责指标与任务,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全社7名包片信贷员,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变过去推推动动为主动登门入户,实现了扩股、评级、放款、收贷、结息一条龙全程服务。

(三)存在问题

从支持发展养殖业进展情况看,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1、舆论宣传不够,部分干部、群众、信贷员、联络员对发展养殖不重视、不理解,缺乏主动性。兴农养殖有限公司老板刘文玉近日随李尧林县长、逯光耀副书记参加了工农联合国际促进会,同不少外国商人见了面,他们印刷的宣传材料受到与会客商的青睐,使他们认识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也使信用社受到启迪。2、领导已经重视,但缺乏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规模养殖已成为全镇人民的行动目标和主导产业,但究竟达到什么目标,采取哪些对策,如何打响这一品牌,人人心中无数,尤其是各村盲动性较大。3、规模养殖大发展,信用社资金仍然匮乏。据初步调查测算,今年该镇3个养殖企业,4个养殖基地,17个养殖重点村和广大农民约需专项资金2500万元,而信用社当年存款计划仅为1200万元,贷款发放计划只有1500万元,明显呈供不应求态势。4、单村单户经营,缺乏必要的联合。兴农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中采取了“公司+基地+加户”的方式,初步具备了经济合作社邹型,但全镇仅有1家,而且覆盖不全面,条件也不成熟,使个体经营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难题,有碍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四)几条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养殖走向社会。舆论宣传对内面向群众,增强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对外面向社会,宣传业绩,推介产品,使××养殖走向高层、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取得人们的广泛认可、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为做大做强规模养殖创造优良的环境氛围。

2、统筹兼顾,制定切实可行的远近期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执政一届,造福一方,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拿出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发展规划和措施,让全镇在规模养殖上,同念一本经,同唱一个调,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3、启用能人,组建有利于规模发展的养殖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是新型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有利于把分散的、个体的、单一的经济体联合起来,形成拳头,创立名牌,挺进市场,是进一步拓展规模养殖的必需途径。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启用经济能人名人,选择合理项目,组织一个或若干个合作社,使养殖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高效化轨道。

第12篇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受自然资源等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加大对农业部门支持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然而,同“硬件”相比,我国农村和农民更迫切地需要包括技术、文化、经营理念和组织体系在内“软件”的支撑,特别需要采用有效的经营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农民协会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鉴于我国以前尚缺乏农协运作方面实践,借鉴国外农协发展经验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日本的农民协会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里介绍日本鸟取县东伯町采取公司法人的模式来运作农民协会的做法和经验供参考。

一、

东伯町农协形成的历史

鸟取县的东伯町位于日本列岛西南部,北部临日本海,总面积82.2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2,100毫米,平均气温16.8度。町内共有耕地面积1,697公顷,人口1.2万人。畜产品和梨是东伯町的主要农产品。1947年11月日本公布了《农业协同组织法》以后,东伯町的农协就同日本众多的其他农协一起建立起来了。当时,日本农协组织规模非常之小,如东伯町的小鸭农协只有41家农户参加。1965年日本公布了《农协合并助成法》,政府鼓励和促进农协的合并。

当时东伯町有八桥、浦安、下乡、上乡和古布庄等五个小规模的农协,受到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协会在组织销售、购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很大。在《农协合并助成法》的推动下,通过协商,这五个协会终于在1965年12月合并成为现在的东伯町农业协会。

1995年东伯町农协一共有会员2320户,其中正式会员1805户,非正式会员515户。同年该协会的固定资产达到191.3亿日元(13.4亿人民币)。农产品产值10.2亿日元(7140万人民币),水果产值12.22亿日元(8554万人民币),畜产品产值57.3亿日元(4.01亿人民币)。农产品加工产值121.8亿元日元(8.53亿人民币),其中农产品加工2.1亿日元(1470万人民币),肉鸡加工36.3亿日元(2.54亿人民币),肉食品加工56.9亿日元(3.98亿人民币),其他产品加工26.53亿日元(1.86亿人民币)。

二、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

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协会的总代会。总代会是由各村民小组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共375个席位。总代会代表任期为3年,具体工作包括:(1)讨论和通过协会的年度报告和年度决算;(2)认可新的年度计划和预算;(3)讨论当年的议案;(4)选举和委任协会的行政管理人员。

理事会是协会是总代会的常设机构,具体工作是决定协会经营的基本方针,并把具体工作与任务交付协会组合长去执行。协会组合长由总代会任命,他的责职是对协会进行具体管理,如同公司的总经理。

监事会的作用是对理事会和协会组合长的工作进行监督。监事会由总代会领导,直接对总代会负责。

东伯町的生产部门包括农业振新部,畜产部两大部门。农业振新部主要是为协会成员农户提供种植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如东伯町的水田共有933公顷,协会的育秧中心,为全协会农户提供培育的秧苗和机械化插秧等多项服务。协会大米中心为会员提供包括收割、烘干,脱粒、进库和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设立农产品加工部的目的是提高协会农户产品附加价值。如酱菜加工厂收购协会成员的萝卜,制成酱菜,然后直接销往协会在町外各地区的市场。水果部是农产园艺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梨是东伯町的代表水果产品。70年代初期,东伯町采用公司法人形式促进梨生产的团地化,促使梨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72年以后町内的梨生产完全采用一体化模式经营,即农户分散种植,协会统一技术指导,会员收获的梨由协会统一分档,储存和销售。

畜产部工作包括肉鸡、牛肉和猪肉生产,堆肥加工,畜禽的屠宰、加工、物流和销售等,协会统一的一体化经营。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批量购买可以节省各种成本。东伯町农协会设立购买部就是为了节约会员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费用。在生产资料购买方面,协会通过对会员提供数据的统计,掌握町内生产资料,包括饲料、化肥、农药等需求数量制定购买计划,并按照会员的需要及时把各种生产资料送到协会成员手中。协会商店提供的生活资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减少会员去城市购买日常生活品的时间。

信用和保险部。协会有自己的小银行,会员把钱存在协会的信用部门,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信用部贷取所需的资金。

指导部。协会的指导部包括技术指导和经营指导两部分。协会除了自己的技术人员以外,还同国立和县立大学、研究所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协会成员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常获得各种技术支持。经营指导包括教会协会会员记帐,合理避税以及怎样有效地运作资金。

相关的公司。随着农协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协会利用积累的资金投资经营两个由协会直接控股的公司。“东伯振兴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东伯振兴株式会社经营的有(1)兄弟购物中心;(2)鸟取肉鸡加工厂;(3)鸟取车站商店;(4)大阪物流中心;(5)岛根营业所。兄弟购物中心是设立在町内的零售商店,主要销售生活用品。鸟取肉鸡加工厂是肉鸡加工处理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羽鸡,主要满足大阪和京都地区市场需求。鸟取车站连锁商店设立在鸟取县各车站附近,销售东伯町生产和加工的牛肉、鸡肉、猪肉和肉制品。大阪物流中心从事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工作,把鸟取县的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配送到日本关西地区的各大超级市场。岛根营业所为协会成员提供综合服务,包括销售农畜产品的、食品、衣服、日用品、汽车。房产和地产的买卖。此外还经营贷款和保险业务。

三、东伯町农协肉牛产业一体化

为了具体了解东伯町农协的运作情况,我们在这里介绍东伯町肉牛一体化经营的案例。东伯町的肉牛生产的方式是肉牛的饲养由各协会成员分户进行,此外的所有工作由协会通过一体化经营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包括种牛的繁育,小牛的生产、架子牛的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活动。同这类活动配套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包括小牛繁殖中心、小牛哺乳中心、育肥牛试验场、草场、奶牛中心,屠宰加工厂、营业所和牛肉专卖店。

1.肉牛的繁殖和育肥

1991年日本开放牛肉进口以后,国内的养牛产业深受影响。原来东伯町农协生产牛肉以小公奶牛的育肥为主。随着进口牛肉迅速增加以后,小公奶牛育肥肉同进口牛肉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小,受到冲击特别大,销售额显著下降。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町农协决定开发不受进口牛肉影响的高级黑毛日本和牛牛肉。为此,他们建立了肉牛繁殖中心和哺育中心。繁殖中心任务是繁殖优质黑毛品种小和牛,哺育中心的任务把由哺育和饲养由繁殖中心送过来的黑毛小牛,以及部分从牛奶生产农户家里收购来的小公奶牛,卖给本町养牛农户,通过他们来培养优质黑毛和母牛和肉牛。

2.繁育中心

繁育中心的主要任务快速繁殖优质黑毛和牛。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受精或者胚胎移植等方式使得母牛怀孕。胚胎移植不仅可以确保胚胎品质,还有可以借助普通母牛借腹生产价格昂贵的黑毛和牛,达到加快优质牛的繁殖速度,降低生产成本。繁育中心内一共有50头供卵牛,平均每头牛在一年中间采卵3到4次。

图2、东伯町农协畜产部一体化组织结构图

繁育中心除了把大部分未断奶的小牛送到哺育中心以外,还保留着部分小牛。这些小牛养到9月龄以后,小公牛卖给育肥农户,母牛卖给繁殖牛饲养农户或者是送到鸟取县经营的牧场中放养。这些母牛成熟以后,再在其中挑选品质优良的母牛送回农协繁殖中心,作为繁殖种母牛使用。

3.哺育中心

哺育中心除了哺育繁殖中心转移过来的小黑毛和牛以外,它们还向牛奶生产农户购买奶小公牛或杂交牛。东伯町内有共有87户牛奶生产农户,饲养了1,260头奶牛。哺育中心通过人工哺乳的方式把这些小牛饲养到9个月以后,作为架子牛卖给育肥农户或者是町的育肥试验场。哺育中心有职工4名,通常的饲养规模为600头牛,每年架子牛的出售数量约900头。

4.

牛饲养农户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