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寓言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大全

时间:2022-06-09 01:50:33

寓言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1

关键词:寓言故事 初中语文 教学活动 应用方法

前言:

寓言故事的篇幅一般较小,但其内容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将寓言故事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会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启发,更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寓言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寓言故事应用,会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促进教学创新。多利用寓言故事来充实课堂,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更可以为师生建立起情感互动的话题。因此,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势在必行。[1]

一、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将寓言故事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1.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老旧

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维。将课本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生词,背诵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否可以得到应用,并不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教师满足于自己的教学成果,认为没有更改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必要。正是因为如此,寓言故事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不普遍。[2]

2.寓言故事的应用方法单一

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讲,大多数教师只有在面对寓言课文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寓言的存在。还有一部分教师,会在向学生讲解某些道理的时候,才会使用寓言故事,而不会将寓言故事应用到新课的导入中,也不会将寓言故事作为师生互动的凭借。单一的寓言故事应用方法,使得寓言故事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3]

二、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应用寓言故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观的改革以及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都有重大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提出几点教学方法:

1.加强寓言故事在课堂导入部分的应用

调动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导入环节的作用,通过导入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产生热情与兴趣。寓言故事,可以成为课前学生讨论的核心,更可以成为学生融入课堂活动的开端。教师在导入环节对寓言故事进行合理利用,会推动教学顺利度的提高。[4]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论语》十则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寓言故事来开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像《拔苗助长》这样的寓言故事,给学生时间,组织学生就拔苗助长的故事进行讨论,发现其中的道理。在简单的讨论之后,一些学生说“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踏实”,一些学生说“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等。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就可以说“恩,你们说得非常好,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要理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不是一个故事,更不是一个寓言,但却是寓言的精华,是更多正确的道理,那就是论语。”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为学习内容所吸引,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后续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寓言故事可以成为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推动者。

2.于师生互动中应用寓言故事

师生互动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改革的推进,更要求广大教师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互动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寓言故事的引用,来促进师生互动点的出现。教学现代化条件的充实,让教师有条件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寓言故事,给初中学生更强烈的体验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做思维运动,教师要成为学习中的一员,放弃传统的教师权威形象,与学生多讨论,多辩论,让学生思维更加科学。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在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课外扩展,讲述《掩耳盗铃》的寓言,组织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从中找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像“你们觉得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中掩耳盗铃者有什么不同呢?”一些学生会说“他们都很愚蠢,但一个是被别人欺骗,一个是自欺欺人。”由此可见,寓言在师生互动中的引入,往往能够深化教学内容。

3.利用寓言故事讲解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进行了解与掌握。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会用“你应该怎样学,必须怎样学才能学好”这样的句式为学生传递学习方法,让学生倍感学习压力。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分享寓言故事来引导学生去体会语文学习的方法。

比如,在讲解多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时,教师可以利用纸上谈兵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自然地接受多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感觉教师在逼迫自己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语言思维以及逻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同样来自于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是促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表现。笔者针对寓言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希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关注寓言故事的作用,让寓言故事成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元素。

参考文献:

[1]. 张怀东.寓言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寓理[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10)

[2]. 郑永军.对寓言教学的再认识[J].基础教育研究.2008(08)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2

关键词:数字故事;寓言教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32-03

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信息量大、容易获得,所以能够把信息组织起来使其具有语境,并富有情感地表达出来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是故事感[1]。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一般是以文字表述,比较单一,不够具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影视等方式表征信息,能把故事讲得有形有声有色。

寓言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是根据事实或者改编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改编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如果用单纯的语言叙述讲授寓言类课程,就显得单调而空洞。而数字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将感情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的深度互动,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所以,对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类教学的契合关系

(一)数字故事的内涵

“数字故事”是编写教学故事,并加入声音、图像、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它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故事呈现方式多样,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故事的聆听者可从声音和画面中获得故事内容,比传统叙述形式更具体、直观,并且承载信息量更大[3]。数字故事的魅力不仅来源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数字故事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契合关系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些特点与寓言教学是相契合的。

1.数字故事的教学内容故事化

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又可称为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中对角色的描绘并不形象,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5],寓言本身具有故事性,符合数字故事教学内容的特点。

2.数字故事的表征方式可视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用黑板和粉笔来表达寓言的内容,比较单调,学生们不能充分理解寓意。把寓言设计成数字故事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图、文、声、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实施情景教学;数字故事的视觉化表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6],对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还能够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传递的信息量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数字故事的内涵具有教育意义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教育意义。寓言用故事寄寓道理,语言简洁明了,极具概括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字故事用于寓言教学,将寓言内容丰富化,使寓言故事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生动的故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教育意义。

4.数字故事的形式数字化

数字故事体现的就是将文字和故事转化成数字媒体,是提高信息技术使用率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有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多媒体素养。数字故事的“数字化”特征来源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更多的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寓言教学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7]。

二、支持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数字故事设计

(一)数字故事内容的设计

数字故事的主题必须能清晰地反映出制作者的想法,且与教学内容贴合。寓言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哲理寓言、劝诫寓言、讽刺寓言和诙谐寓言。教师应根据寓言的类型设计不同的数字故事内容。

1.哲理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哲理寓言,在简洁的语言中,透露着极大的智慧,我们要透过表面看本质,在设计时就要侧重寓意的表达。但寓意一般比较隐晦,在设计数字故事内容时最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寓意就不难理解了。比如:《塞翁失马》,在数字故事的结尾处加入一些例子的图片或者视频,如贫困的家境造就坚毅的性格,最终获得成功;再比如:《庖丁解牛》,在故事中就可以呈现拉面师傅“穿针引线”的精彩画面等等。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鲜活的例子,因此,哲理寓言的教学也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劝诫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劝诫寓言是通过故事来传达历史的经验教训,给人必要的劝导、规诫和警示,以免重蹈覆辙。在设计劝诫寓言时,要侧重表达寓言中事物造成的后果,可以用切合情境的背景音乐或者丰富的配音呈现这些后果,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躬自省。比如:《讳疾忌医》,可以用数字故事形象地表现蔡桓公的语气、病痛变化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可收拾的结果,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形象,快速理解寓意。

3.讽刺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讽刺寓言暴露和揭示了病态的世态和人心,讽刺的力度比直接批评更大,有的比较含蓄,旁敲侧击;有的非常犀利,直指实质,所以讽刺寓言类的数字故事应注重演绎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等。比如:《掩耳盗铃》,可以用丰富的动画展现出偷铃人的丑陋行径,让学生通过故事描述寓言中偷铃人的神态,谈谈自己的感悟,这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素材。

4.诙谐寓言数字故事内容设计

诙谐寓言是笑话和寓言的结合体,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比单纯的笑话意义更加深刻,能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领略到寓言故事的深意,在诙谐寓言中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在《黔驴技穷》中,可以把驴子和老虎相互试探的过程配上轻松搞笑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笑中理解寓意。

(二)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

好的故事内容+新颖的表征形式=好的数字故事,所以,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也很重要。笔者对于数字故事表征形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新式设计

普通的数字故事都是具象的,虽然容易理解,但是不够新颖。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数字故事进行创新改造,把一些文字可以翻译成图片、图标、图示等,比如:“水果”用一个色彩丰富的概念图代替,能更好地呈现故事内容;用逼真的图片取代模拟的图片,故事更具说服力;平淡型图片替换成创意型图片,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趣味型图片代替普通型图片,使故事变得生动活泼。当然,和谐的背景音乐和生动的讲解是创新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2.扮演式设计

数字故事通常都是利用软件制作,而真实的场景才最容易引起共鸣,所以,教师设计制作数字故事时,可以尝试人物扮演的方法。课下预先录制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真实人物的表达能把故事形象化,对于学生理解数字故事内容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录制,让学生根据数字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数字故事可以作为生成性材料被保存下来,用到以后的教学中。

3.整合式设计

在进行数字故事设计时,可以将现有的素材嵌到数字故事中,比如电影片段、动画片段等。契合数字故事内容的部分都可以适当地用于数字故事的设计,使数字故事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三)基于教学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数字故事的设计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以讲授教学的教学环节为例,数字故事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导入环节的数字故事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利用数字故事进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语文课程,快速地跟上学习的节奏。在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充分展示寓言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事物的特征,抓住学生的眼球,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到故事中来。这里的数字故事可能不是寓言故事的全部,也许是寓言故事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片段。比如:在《狐狸和乌鸦》的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如表1)。

表1 《狐狸和乌鸦》导入设计

[画面\&解说\&出示大树:树可以画得很怪,形成一种发生寓言故事的氛围\&这则寓言故事,把我们带到一颗大树下\&添上一个窝\&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一个窝\&出示狐狸:嘴巴很尖,尾巴长而大\&大树底下有一个洞,狐狸就住在这洞里,故事就发生在这儿,故事的主角就是狐狸和乌鸦\&]

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学生思维随之进入积极状态[8]。

2.讲授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讲授环节是整个课堂中的重要部分,讲解寓言时,一般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对寓言进行整体感知,为理解重点句子及寓意做好铺垫。学生对于图声像俱全的数字故事更容易理解,所以,在讲授环节设计数字故事时,应该把整个寓言作为故事内容进行设计,可以用前面讲过的不同的表征形式来设计,经过可视化的方法把寓言表达出来。比如:在《亡羊补牢》的教学中,可以把寓言做成动画的形式,在讲授寓言时,播放数字故事,以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寓言有初步印象,在教师对重点句子和寓意进行点拨时可以结合数字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3.拓展延伸环节数字故事设计

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9]。所以,在寓言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有时教师容易直接将寓意揭示出来,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利用数字故事呈现故事寓意并使其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寓意,感悟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比如:在教学《蝉和狐狸》时,可以在课前找一些表演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扮演寓言中的“狐狸”和“蝉”,将生活中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演绎出来,录制成数字故事,在寓言讲完之后,让学生来看看这些“蝉先生”是怎样拒绝“狐狸”的诱惑的。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把生活实际与寓言的寓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明白道理之后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三、结论

在本文的研究中,数字故事的制作是由教师来制作的,所以,数字故事在学科中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故事的制作,其制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这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需要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10]。数字故事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故事形式等等,更是一个与教学长期磨合的过程。数字故事与寓言教学的整合是一次新的尝试,所以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指导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和应用数字故事的时候游刃有余,提高课堂质量,创新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

的故事大赛”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03):44-46.

[2] 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6):

9-10.

[3][10] 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

装备,2011,(36):100-101.

[4][7] 沈慧玲.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的特征探析[J].科教导刊,

2014,(02):58.

[5] 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J].学周刊,2011,(03):186-187.

[6] 周洁.数字故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六一小学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为案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3):28-

29.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3

高效的语文课堂,言和意应该是和谐相生的,要让学生理解寓意,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是得立足于语言这个载体,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与训练中学会理解与运用。寓言教学,“理”是中心,“言”为根本,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讲述、续编、创写的策略,让寓言教学凸显“故事”本色,回归到语言的运用与实践上,达到言意共生的境界。 

一、讲述故事,在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 

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一特点决定了故事的生动性,同时也决定了寓言的教化功能。这种教化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文学史、文化史上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非因为那些深刻的教训,更多的得益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试想,如果略去所有的故事,仅仅把《伊索寓言》中所有的寓意摘录下来作为教育材料,这部作品还能流传至今吗?如果说寓意是寓言的骨架的话,那么,生动的故事就是寓言的血肉,使寓言丰满而又充满生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抓住这一文体特点,还故事教学以本色——讲述。以讲故事为重要目标,又以讲故事为策略,引导学生在讲故事中阅读理解课文,展开言语实践,在言语实践中悟得言语表达的形式,习得语言,让寓言故事的语文教学价值得以完整体现,实现从“我教课文”到“学生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薛法根老师执教《揠苗助长》一课时,牢牢抓住了“故事”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故事是适宜讲述的,学故事就得先学会讲故事。课堂上,薛老师不惜时间,按照“故事新手”“故事能手”“故事高手”“故事大王”这样的层次不断提升要求,清清楚楚指导学生如何讲好故事,扎扎实实让学生练习讲故事,学生兴致盎然,讲得绘声绘色。事实上,要把故事讲好,必须真正读懂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农夫的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也懂得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道理。讲述和体悟如水乳交融,学生在对故事的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言意皆得。 

讲故事,让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拥有了进行言语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中国古代寓言借事说理、寓意含蓄的特点,更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故事的智慧,因此,课堂上有了这样精彩的对话—— 

师:真正像这样傻的农夫,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吗? 

生:没有。 

师:但是像农夫这样揠苗助长的其他人、其它事有吗? 

生:我想让猪笼草长快些,给它多灌了一点营养液,它死了。 

生:妈妈为了让我比其他同学成绩好一些,给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其余略)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聪明的小朋友会—— 

生: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师:对,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人要讲故事给他们听,但是含义要说吗? 

生:不要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寓言,产生于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讲述故事,让学生在积累、内化、表达中巧妙悟理,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让寓言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动、扎实而又富有情趣。 

二、续编故事,在想象思辨中发展思维 

阅读是一种意义建构,阅读参与者全情投入,会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互动中,在不知不觉中超越预期的目标,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寓言中他人的故事,对儿童来说已不仅仅是他人的故事,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构了自己的意义。 

如童话体的寓言故事《猴子种果树》一文,教学临近尾声,总有教师爱这么问:猴子种果树为什么没有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此这般地叩问猴子失败的原因,确实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因为停留在纸上的故事终究是他人的故事,触动不了儿童的心弦。 

薛法根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教师做猴妈妈,所有小朋友做小猴子。猴妈妈在和小猴子的聊天中抛出许多问题: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功啊?这些鸟儿朋友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既然鸟儿朋友的话都有道理,为什么你还是一事无成啊?如果以后你再种果树,你会怎么种?如果再有鸟儿朋友来劝你,你怎么办?一个又一个情景追问,促使学生以小猴子的视角进行反思,由此,小猴子的认知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勾连,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对待他人的劝告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在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中,宝贵的人生哲理慢慢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尤其精彩的是,薛老师把这种步步深入、设身处地的叩问融入“续编故事”这个教学活动中,巧妙而又不露痕迹。 

薛老师:“我们一起来续编故事。” 

出示: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 )。” 

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己编一个故事。孩子们心中的故事犹如打开闸门的洪水,倾泻而出。如: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老虎对猴子说:“猴弟,猴弟,你怎么总是听别人的话呢?你这样是种不成任何树的,你要坚持,要有耐心!”猴子一想:“对呀,我就种苹果树!”于是猴子就种苹果树了。过了一年又一年,猴子的苹果树丰收了,他把苹果和伙伴们一起分享。 

多棒的孩子啊,不仅有读懂文章的智慧,言语中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看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薛老师给孩子们讲老师编的故事:“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会怎么想呢?薛老师再次开启孩子的思维之门:鸟儿们是在害猴子吗?狐狸这样说有道理吗?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思辨,薛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下了辩证思维的种子。

续编故事,开启了无穷的想象;辩证思考,让孩子的认知从一元走向多元。所有的这些训练,都在有意识地延伸寓言的情感,拓展寓言的内涵,迁移寓言的表达方法,这是立足语言的理解,着力于语言的内化与运用,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过程。续编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透视语言,发现不同,读到自己,丰富自己,文本与孩子在原本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信息单位产生紧密的关联,并且不断地完善,让孩子获得了成长的感觉,使教学拥有了生长性。 

三、创写故事,在实践表达中读写共生 

寓言教学不是教会人相信,而是教会人思考:故事中的那些人或物为什么会那样做呢?这样的反躬自省,必然会促使学生将阅读的视角从关注故事主角转向关注自身,反思“我”或者“我们”是否会做同样的事?这样一思考,学生的心智就开窍了,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是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之一,还有言语的价值。寓言故事就是借助故事说道理的,一般读者不太关注故事本身的真假,而只会关注其中的道理。然而,语文教学是要教会学生“用故事讲道理”的言语本领的,因而要细细琢磨的恰恰是故事本身,关注故事的叙述方式,而最为关键的是隐藏其中的言语“秘密”,会不会讲故事,关键就全在这隐藏着的言语形式里面。 

教材上常常会出现诸如“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体会”的习题要求,如苏教版第9册第8课练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教者也常常会问诸如“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情形吗?你会怎么做呢?”一类的问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发现、借鉴文本“隐藏着的言语形式”后,他们完全有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创写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深刻理解。 

我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短小精悍,结构精巧,表达简练。如《自相矛盾》一文,全文仅124字,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首先是概述故事的起因:“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一个人“卖矛又卖盾”,呈现了“自相矛盾”发生的可能性。接着描述楚人卖矛又卖盾的经过——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细读文本便会发现这寥寥数语的表达之妙。“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言下之意,此人的矛“无坚不摧”,堪称“天下第一矛”;此人的盾“坚不可摧”,可谓“天下第一盾”。显然,这是言过其实的“夸口”。然后,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细细揣摩,楚人“夸口”时的语言极为夸张地突现了他说话前后互相抵触这一特点,像这样,自己的言语行为前后相互抵触,就叫“自相矛盾”。最后是故事的结果——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为什么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之际,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故事没有写出来,留给听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 

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孩子学习课文的写法,创作“新版《自相矛盾》”。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从2300多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使很多人受到了教育。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自相矛盾的现象? 

生:我妈妈让我多吃点,说胖胖的才可爱,她自己晚上不吃饭,说瘦了才好看。 

师:妈妈一不小心自相矛盾了,其实无关胖瘦,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最重要。 

生:柯震东拍摄禁毒宣传片,告诉大家吸毒不好,自己又偷偷吸毒。 

师:对,这样的艺人,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也就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我们可以模仿《自相矛盾》的写法,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写下来。课文的写法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 

生:重点写好人物自相矛盾的语言或动作。 

十分钟后,学生完成练笔,进行交流,赏评。 

生读习作: 

“妈妈最近体形越来越丰满,所以,她郑重宣布:减肥! 

为了帮助老妈实现减肥计划,我自告奋勇:‘老妈,我们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30分钟,ok?’‘没问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妈兴奋地做了几下摆臂动作,貌似跃跃欲试。 

吃过晚饭,我兴致勃勃地邀请老妈:‘妈,散步喽!’老妈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她挥挥手:‘不去了,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咦,晚饭前老妈怎么说来着?” 

师:哪里让我们发现了妈妈的自相矛盾? 

生:语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和“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生:还有动作——“摆臂,跃跃欲试”和“窝在沙发里”。 

师:前后一对比,矛盾的焦点就出来了。建议你今晚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明天告诉我们妈妈的反应。 

孩子快乐地接受了这个建议,有意思的是,当晚,我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短信:潘老师,我今晚去黄山湖公园跑步了。当然,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体会,那么,编写一个童话类的寓言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纵观上述教学过程,由寓言故事的阅读,语言文字的体会,到达文章的中心——寓意,这一过程犹如顺流而下,自然天成,既是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体现,也符合学生心理的认知规律。然后,由“理”出发,逆流而上,回溯故事,体会作者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或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或身边人的言行,或表达自己对这个“理”的看法和理解,如此由“理”溯“言”,让道理和寓意都回归到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中。创写故事,是学生把阅读产生的“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产生新的“意”,并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而出的过程,以“言”寓“理”,使理解和表达同生共长。孩子创写的故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这是寓言学习价值的真正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理解、表达相辅相成,读写共生,语文学习的价值更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4

一、明白道理型

所谓明白道理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明白某个道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一种类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讲道理,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道理,教学内容不但枯燥乏味,而且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有关道理。寓言故事的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而且使有关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明白道理型寓言故事。教学“新集体,新面貌”,教师用“小水珠的故事”导入新课:有一滴小水珠,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海妈妈的怀抱,它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被抛到了高处,刚被抛到高处时还有些害怕,但渐渐地,它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炫目的阳光、亮丽的彩虹、湛蓝的大海,它陶醉了,没想到空中的景色这么美!小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呀飘呀,忘却了一切。这时,传来了大海妈妈焦急的声音:“小水珠,快回来,太阳会把你晒干的!”小水珠满不在乎地回答:“妈妈,我再玩会,这儿太美了……”可还没等它说完,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过来,小水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思考:小水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这里,用小水珠离开大海便瞬间消失的寓言故事,鲜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道理,或者说明了个人离开集体将无法生存的道理。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获得启示型

所谓获得启示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有所启发、启示或启迪,在认识上得到提高、在行为上得到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的一种类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端正学生的行为,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有效完成这一任务呢?寓言故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借助这一载体,不但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并且可以指导和端正学生的行为。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获得启示型寓言故事。教学“新自我,新认识”,教师引入了这则寓言故事:有一天,上帝把动物们都找去,问他们对自己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一问方知,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对自己不满意。鸟嫌自己只有两条腿,太不公平;鱼说自己根本没有腿,被剥夺了参加年度田径大赛的机会;青蛙抱怨自己身份特殊,既不属于水族,也不属于陆族,以致不能取得参赛资格;就连百兽之王的老虎也有缺憾,认为自己头上少了犄角,没有脸出门……最后问到小蚂蚁,小蚂蚁细声细气地说:“我对自己很满意。虽然我身材矮小,不够强壮,但我可以扛动比自己还重的东西;虽然我没有翅膀不能飞,游泳也不好,但我会造漂亮的地下宫殿,冬暖夏凉;虽然我一个不起眼,但我们是个大家庭,我们的亲戚遍布全球,我们的生活很快乐,我感到非常幸福。”提问: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在这里,鸟、青蛙、老虎等动物只看到自己的劣势、缺点、短处,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优点、长处,不能全面、正确认识自己,所以不满意。小蚂蚁快乐的秘密就在于能正确认识自己。显然,这个寓言故事对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很有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我们应该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三、分析原因型

所谓分析原因型,就是通过寓言故事,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寓言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正确把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类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要培养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有效提高,是教师坚持不懈强化训练的结果。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是切实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睡眠”或“休眠”状态,就不能提高这一能力。寓言故事趣味性强,蕴含哲理,易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分析原因型寓言故事。教学“未来道路我选择”,教师引入了一则寓言故事:场院上,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就这样,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问题:毛驴饿死的原因是什么?这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在阅读故事、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后,就能找到毛驴饿死的原因:不会选择。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的选择,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学生从毛驴不会选择的可怕结果,自然会联想到人如果不会选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见,这则寓言故事的引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寓言故事,学生怎么会有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会是多么的枯燥乏味!

四、比较辨析型

所谓比较辨析型,就是对寓言故事中不同的观点、做法等加以比较、辨别、分析,从而加深认识、明确是非、知道异同,进而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的一种类型。思想品德课涉及许多思想观点,鱼龙混杂,甚至鱼目混珠,怎样才能分清鱼或龙、慧眼识珠?这就需要比较、鉴别,从而提高比较辨别能力,而生动形象的比较型寓言故事为比较辨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比较辨析型寓言故事。教学“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教师展示“一只蜘蛛和三个人”的寓言故事: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教学新视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这只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他决心像蜘蛛那样一直努力下去。提问:1.你同意寓言中谁的观点,为什么?2.请你猜测,假如寓言中的三个人遇到同样的挫折,各自会有怎样的结果?在这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比较、辨析并推测结果。第一个人面对挫折的态度不正确,其结果只能是日渐消沉、自暴自弃;第二个人善于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采取了遇到挫折就绕着走的态度,其结果可能会使他变得聪明从而战胜挫折,同时也可能因为不勇于面对挫折而最终遭遇失败;第三个人对待挫折的态度是积极的,这样会使他变得坚强起来,从而能够战胜挫折。最后,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战胜挫折。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比较辨别能力。

五、综合探究型

所谓综合探究型,就是以寓言故事为基本线索,围绕寓言故事展开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的一种类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探究”?这就要借助生动有趣的情境材料,而综合探究型寓言故事就是比较理想的情境材料。可见,教师应该精心选用综合探究型寓言故事。教学“成功需自信”,教师引入了“迪奥的故事”,让学生分段探究:

(一)有一头小狮子,名叫迪奥。他的决心可大了,一天,小狮子迪奥对狮子妈妈说:“妈妈,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头没有缺点的、十全十美的狮子。”狮子妈妈抚摸着小狮子迪奥的头说:“你真是有志气的好孩子!”说一说:你怎样评价迪奥的愿望?

(二)几年后,少年狮子迪奥发现,狮子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在中长跑项目中的耐力要比羚羊弱,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个弱点,羚羊就从嘴边溜掉了。迪奥认为羚羊耐力好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吃的食物,于是它瞒着母狮子偷偷地吃草。一周后,迪奥因吃草消化不良被妈妈送进医院。迪奥在恢复了体力后,坚持要继续吃草,几经劝说无效,狮子妈妈带小狮子去见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迪奥安排了行为治疗的作业:

1.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2.在捕猎失败时,告诉自己,我的耐力的确比不上羚羊,但我要发挥我的优势。

3.每周记录自己捕到的羚羊数,而不是从嘴边溜掉的羚羊数,并把捕捉记录与同伴和家人分享。

4.每天对着镜子说:虽然我……(缺点),但我不自卑,我仍然是草原之王,因为我有……(优点)。想一想:完成这些作业对迪奥有哪些帮助?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5

关键词:小学寓言;课堂导入;现状;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I中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尤以小学寓言教学最为明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小学寓言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过于注重哲理性,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忽视寓言故事背景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率较低,亟须进一步革新和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以上述小学寓言教学现状为基础,主要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般来讲,大多数寓言故事均较为短小,内容简单,学生自行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寓言教学中学生会很快产生枯燥感,学习兴趣也会逐步消减。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寓言课堂教学中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向学生讲解该则寓言的故事内容,而是先利用多媒体为其播放一段《揠苗助长》的动画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通过视频中有趣、形象的人物外形、夸张的肢体动作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动力,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又如,在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先指导学生自行阅读寓言故事,并指导其依据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故事场景,使学生能够融入该表演情境中,充分体会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发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刻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二、注重语言与动作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

对于小学寓言教学来讲,每个寓言故事中均包含有许多细节描写,如,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以此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故事主旨。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寓言教学过程中需注重语言与动作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细节部分的学习感知人物形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南辕北辙》的寓言教学中,该寓言故事的内容主要为“想去楚国的人”与“朋友”之间的4次对话,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指导学生阅读对话内容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之后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寓言故事中的语言描写,使其充分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愚蠢”,揭示其中蕴含的寓意,增强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如,在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的寓言教学中,该寓言中有许多关于“纪昌练习眼力”的动作描写,如“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绑住虱子”“吊在窗口”“聚精会神”等,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文中这些动作描写,感知“纪昌”这一人物形象,掌握故事内容。

三、重视寓言背景知识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以往的小学寓言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读寓言课文―讲寓言故事―分析寓意”等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却忽视了故事背景讲解,导致许多学生背景知识积累不足,课堂学习效果有限。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寓言教学中需重视并加强寓言背景知识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纵观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寓言教材,大多数均选自《韩非子》《战国策》等中国古代典籍以及《伊索寓言》等西方寓言,其背景知识丰富,堪称“知识库”,将这些寓言背景知识和信息资料用于小学寓言教学中,可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其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农夫与蛇》的寓言教学中,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该则寓言之后,可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通过相同类型的寓言学习,不仅可使学生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且还可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其寓言背景知识积累,使其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寓言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寓言实践教学中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与动作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同时还需重视寓言背景知识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学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倩.小学寓言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语文学刊,2014(13):149-150.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6

一、何谓用寓言的方式

所谓用寓言的方式,就是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一般规律。那么,寓言的规律是什么?这对一位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从小学就读寓言,熟知寓言的基本特征。黄厚江老师在课堂中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讨论寓言的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言有什么特征?

生: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以动物为主。

师:很好。这个话用肯定的说法,就是故事大多数是虚构的,往往主要是以动物为主要形象。寓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想到的?

生:哲理性。

师: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通过什么告诉人们道理?故事。那么注意,寓言的故事是大的还是小的?长的还是短的?

生:小的。短的。

师:对。你看,大家这么一交流,寓言的特点就出来了,它往往是要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而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动物,几乎没有人、

在这个环节学生研讨了寓言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寓言具有形象性、故事性、哲理性这样几个基本特征。这就教给了学生认知寓言的基本规律。

二、如何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

根据寓言规律学习寓言这是语文学习的捷径。当下的语文教学太多的是模糊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局部推敲、研究总结、拓展延伸。似乎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所有问题。实践证明,模糊阅读方式是低效的,因为它忽略了文体的阅读规律。我们不妨看看黄厚江设计的学习活动。

(一)研究三个形象

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往往都会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则寓言有三个艺术形象,好事者、驴子、老虎。后两者的形象是十分鲜明的。把握这些形象对读懂这则寓言有实际价值。黄厚江老师在品读课文时不时地与学生研究三个形象。

师:课文里第一次写驴子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黔无驴”。

师:“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什么叫“船载”?

生:用船装载。

师:这个句子是写驴子的什么?

生:来历。

师:接下去写什么?

生:“放之山下。”

师:驴子到了那边没用处,放在山下。这是写什么?写驴子的处境吧?接下去呢?

生:“庞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是写驴的什么?

生:形态。

师:在老虎眼里驴子非常大。还有吗?

生:“驴一鸣。”

师:对。“驴一鸣”是什么意思?

生:驴叫:

师:说叫声当然可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驴子在什么情况下叫的?在老虎想侵犯它的时候对不对?

生:对。

师:它一叫把老虎吓跑了。还写了什么?

生:“胜怒,蹄之。”

师:“蹄之”,这也是写它的特长。一是“鸣”――

生:一是“蹄”。

师:“蹄”本来是名词,这里是用蹄踢,用作动词了,其他句子有没有写驴的?还有“无异能”,还有最后一句,写老虎吃驴,也是间接写驴。

经过上述研读讨论,学生可以得出结论,驴子是个庞然大物,具有鸣、蹄两种技能;老虎则善观察、善体验、敢行动。好事者在文中作用不大,作者着墨不多,故而形象也不太鲜明。

(二)研究三个故事

在这则寓言里包含三个形象,从三个形象的角度可以把这则寓言分解为三个故事。让学生读书分解故事实际上就是细读课文,弄清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经过勾画圈点,很快就可以讲出这三则故事,我们不妨看看学生讲的老虎的故事:

生:我是一只虎,生活在贵州,以前我们贵州没有驴,可是有人把一头驴运到贵州,然后放到山下。我看到了它,是一个很大的怪物,还以为它是一个神。我躲在树林里看着它。之后,我稍稍向它靠近,非常小心谨慎,但还是不知道它有什么本事。有一天,它突然叫了一声,我非常害怕。我以为它要吃我,就逃到远处。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我熟悉了它的声音我在它身边来回走动,还是不敢和它搏斗。再过了一会儿,我便开始它,它很生气,踢了我一下我想它就这一点技能。然后我就跳过去,咬断了它的喉咙,吃了它的肉。

黄老师让学生讲故事,看上去很简单朴实,却隐含着学语文的玄机。语文学习需要读书、概括、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得不调动思维、驱遣语言,进行复述。而且,让学生讲故事,实际上也就把握了寓言故事性的特点。

(三)研究一个道理

寓言总是要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读者一般将这个道理称之为哲理。大多数教师喜欢和盘托出,把这个哲理告诉学生。最终学生记住了结论,并没有掌握解读寓言寓意的方法。黄厚江老师采取讨论的方法,力图教给学生解读寓言哲理的方法。我们看看黄老师的处理方法:

师:作者为什么以“黔之驴”为题不以“黔之虎”为题?

生:我认为文章最后是老虎吃了驴。引出一个成语叫“黔驴技穷”,它告诉我们人要有一身本领,不然就会像驴子那样被老虎吃掉。

生:作者用驴的愚昧来衬托老虎的机智。

师:“黔无驴”是从驴开始的,最后一句话“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是以老虎结束的,对不对?看来有问题。柳宗元是通过一个驴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这里就要涉及背景。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时期,很有真才实学,但却没有得到重用。朝廷里拥有高位的人看上去很了不起,实际上没有什么本领。柳宗元写这个寓言来讽刺那些像驴一样的人。其实刚才两个同学都讲了,说作者是用驴的愚蠢来衬托虎的机智。我也说用虎的机智来反衬驴的愚蠢。用驴的蠢来表现虎的智,用虎的智表现驴的蠢,是什么写法?

生:对比

师:作者通过对比把他的爱憎之情表现得非常鲜明。他赞赏老虎。对不对?他讽刺了驴。但我和他不一样,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像黄老师一样,喜欢驴、同情驴的有没有?没有?有一个。你是同情驴啊?还是喜欢驴啊?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没有驴,可能就是以前有,后来因为火的原因全都消失了。

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题目的意思,怎么翻译?

生:贵州的驴子。

师:想一想这样的翻译好不好?

生:没有本事的驴子。

师:这个跟原文离得太远了,凭空想象那可不行,你看一个题目其实有很大空间,我以为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一头被――被什么?被带到贵州的驴子,或者一共从外地来到贵州的驴子。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有我的想法。大家都说驴的下场是因为驴没有什么本领,其实驴的本领是叫吗?这是讽刺吧?驴可以拉车,可以拉磨。在北方,谁家里有一头毛驴那可不得了的,所以驴是有本领的。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好事者。

黄老师从题目入手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认识,获得了深层次阅读认知。

三、启示

黄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者的好评,大家认为这节课像语文课,有语文昧。究其实质,是黄老师根据阅读寓言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而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细品味这节课,我认为读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启发。

第一,语文课的第一要义是学习语言。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近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些表述廓清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纷争,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黄厚江老师这堂课处处体现了学习语言这个本位。具体地说,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字音。在学生读课文时,强调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几个地方。

2.文言句读。在读书时,黄老师一再强调要读准句读,在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文意,还要揣摩字里行间的内涵。

3.成语。《黔之驴》有几个成语家喻户晓,很常用。黄老师让学生找出这些成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针对“庞然大物”这个词,黄老师让学生辨析“姚明是中国男篮的庞然大物”对不对,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姚明个子大但能力强,不能说他是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

第二,语文课效率来自语文学习活动。现在的语文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黄厚江老师却把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1.读书。读书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黄老师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课堂上有自己默读、出声读、教师泛读、教师教读、学生齐读、学生浏览性阅读等等。学生读得充分。

2.研究形象。老师和学生一起,一句一句地去找寻形象的每一个方面。学生知道了驴子的举动是鸣、蹄,还知道了老虎“视、近、倚、冲、跳”等特点。

3.研究三个故事。柳宗元写的一则寓言,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变成了三个故事,学生在讲述三个故事的时候就已经细读课文,进行了概括整理加工。

4.研究寓言的哲理。这个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上文已经分析过,黄老师是带领学生围绕题目的理解进行的,学生不仅理解了哲理,也对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7

关键词:中学语文 寓言 寓意

寓言的故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们人格化。我国先秦的寓言创作,成就很高,许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下面谈谈三则寓言的有关知识:

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据推断,伊索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前半期。传说他曾是萨摩斯岛的雅德蒙家的奴隶,由于他的才智受到主人的赏识而获得自由。伊索作为自由民,游历了当时的希腊各地,在撒狄得到了吕底亚国王克洛索斯的器重和信任,曾协助他处理过一些繁难的政务。最后,伊索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吉德尔斐,被控亵读神灵,被当地居民杀害。由于史料缺乏,学者对伊索其人多有争论。有人认为伊索是寓言作家;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讲述寓言的能手;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完全是后人假托。

这则寓言很明显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用一句话交代赫尔墨斯到人间去的原因。第二层,叙述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故事一开头,用“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开门见山地说明了他到人间去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人们疾苦,为他所庇护的凡人做些好事,而是为了欣赏人们崇拜自己的盛况。寥寥数字就勾画出赫尔墨斯自命不凡和爱幕虚荣的性格。第二层,由三问三答组成。赫尔墨斯先问宙斯的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值二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赫尔墨斯“笑”什么?笑宙斯的像太不值钱了,才一个银元。作为主神,他在人间受到的尊重也不过如此!这里虽然只用了一个字――“笑”,却把赫尔墨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性格和心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雕像者答还要资一点。这一问一答,是必要的过渡,为下面写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作好了铺垫。当听说赫拉的像还要资一点,他就自以为是地想开了:“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这一描写,更进一步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了他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性格。当赫尔墨斯问他自己的像值多少钱时,雕像者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故事冥然而止。这一结尾,波澜陡起,出奇制胜,给自命不凡和爱慕虚荣者以强烈的讽刺、教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结构安排却独具匠心。层层铺垫,引人入胜;结尾的对比,强烈有力,耐人回味。

二、《蚊子和狮子》

严文井 (1915――),现代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湖北武昌人。他也发表过不少小说和散文,但成就及影响力都不及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抗战时期,他开始创作寓言和童话。解放以后,他的儿童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1957年发表的《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标志他创作上的成熟。他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哲理和诗意,被誉为“献给儿童一种特殊的诗体”。

这则寓言也明显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挑战。第二层,写蚊子与狮子的战斗。第三层,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打败了强大的狮子的蚊子,却成了小蜘蛛的俘虏。第四层,写蚊子临死前的叹息。故事一开篇,就通过语言描写,着力刻画蚊子勇敢无畏的形象。小小的蚊子敢于藐视强大的狮子,甚至奚落狮子,公然向狮子挑战。“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语气肯定有力,充分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坚定自信。接着,写蚊子向狮子进攻。“吹着喇叭冲过去”,写出了蚊子一往无前的坚定果敢。“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说明蚊子善使计谋,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几十个字,不仅把战斗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也点明了蚊子胜利的原因。接下去,写蚊子打败了强大的狮子之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不过230字的寓言,情节却安排得起伏跌宕、变化有致。

三、《浓烟和烟囱》

这则寓言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先分别描写了烟囱和浓烟的不同特点,表现了它们各自的性格,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的浓烟”,“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写出了烟囱默默工作的形象,表现了他勤劳谦逊的品质。浓烟则是“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描写出了浓烟飞扬跋扈的形象,表现了他不可一世,狂妄自大的性格。第二部分(2―5它然段),写浓烟和烟囱的对话。是故事的展开。先写浓烟对烟囱讥讽嘲笑,进而写浓烟的自我炫耀。这里既写了他的语言,又写出了他的神态。通过对话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两者的性格。浓烟不听规劝,甚至认为烟囱是嫉妒自己,继续得意洋洋地自我炫耀。作者用一个删节号,表现浓烟还在没完没了地自我炫耀,毫无改悔之意。这一笔就自然预示出了故事的必然结局。第三部分(6、7自然段),写出浓烟和烟囱的结局,结束故事。浓烟在“自我欣赏”中“飞舞”“飞升”“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除新的浓烟”。两者的结局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已不点自明了。整篇寓言层层对比,层层深入,把浓烟和烟囱的性格表现得非常鲜明,把深刻的含意自然地融入对浓烟和烟囱的描写之中。

四、三则寓言的异同

三则寓言表达了基本相似的主题:凡是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必然被人轻视、遭受失败,甚至会走向灭亡。劝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谨慎。写作特点都是:充分发挥想象,赋予神、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运用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用对比的方法深化故事的主题,是三则寓言在写作上的共有的特点。三则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都注意了铺垫和照应,相比之下,《蚊子和狮子》的结构安排更富变化,大起大落,更具魅力。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8

一、循言而悟意,“言”“意”相伴相生

寓言故事,“言”和“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寓言虽然语言简洁,情节简明,结构也相似,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却往往鲜明、丰满且传神。在教学寓言时,如果学生对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尚未有具体的感受,教师就突兀地谈道理,那么学生的理解往往只会停留在肤浅、刻板的表层上。教师应当站在语文学习的角度,“言”“意”统一,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品读揣摩,展开想象,待到故事了然于心,理解寓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一)聚焦文本,品读语言

1.品读人物的语言

人物对话的夸张恰是寓言语言生动的表现,这些对话往往彰显着人物的个性。如《郑人买履》一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你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段对话很好地揭示了此文的寓意。在教学中就应围绕这些对话进行师生对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反复的诵读、品味、体会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心里,为理解寓意做好准备。

2.关注人物的行动

寓言中除了丰富的人物语言外,对人物的行为描述也会非常细致,把握住人物的行为,并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是理解寓意的重要突破口。

在教学《纪昌学射》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纪昌( )向飞卫学射。”然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纪昌学射箭的态度?”学生自然会从“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等词句中读懂纪昌练得用心、持之以恒;从“睁大”“注视”的动作明白纪昌练得十分专心;从“躺”字体会到纪昌练得刻苦用心,然后再引导学生说说“相当到家”的意思,从结果再次看人物的行为,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的反复就把躲在行为背后的寓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3.走入人物的内心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让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机智对话,也是一种好方法。笔者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当那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时,他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正好从田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什么?当这个人得知自己的禾苗都枯死了他又会怎么想呢?

(二)概括寓意,发展语言

不同的寓言其寓意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隐含在题目当中,有的蕴含于人物的语言对话中,还有的体现在人物的动作当中。寓言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文字内容,更要让他们理解蕴含的寓意,并用精练的语言自己概括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

1.抓关键词句揭示寓意

寓言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寓言的寓意。如《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要让学生理解“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的寓意,并能够把自己理解到的寓意精准地概括出来,似乎有些难度。在笔者听过的许多课中,有教师是请学生反复阅读,通过对人物的行为比较来找出错误,或者是在课的最后直接呈现出这样的寓意内容,而通过文本的关键词句来体会寓意的环节并不多。实践证明,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等有关时间的关键词来引导,那么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从分析现实揭示寓意

引导学生走出故事,与生活融通,在体会寓意中丰富自己的生活语言,应当也是寓言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止于对语言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而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建立关联,加以比较类推,由此及彼,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如教学《南辕北辙》时,我们让学生领会方向的重要性。如果方向错了,努力就白费了,结果也适得其反,同时也说明了朋友的提醒忠告是很重要的。

3.从辩证关系揭示寓意

不少寓言故事中蕴含着辩证的思想,教师应加以合理的引导和感悟。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只是一种偶然,并非必然现象。在课堂中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感悟,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来评价农夫的行为,从而揭示出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复述内容,转化语言

寓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且情节简单、篇幅短小,适合用复述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寓言故事,进一步理解课文,想象情境、拓展创造,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更深刻地领悟寓意,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

首先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创设情境,如笔者在教学《亡羊补牢》时,通过课件展示故事的无声动画情节,再现当时“丢羊”“数羊”“邻居劝说”“及时补牢”等情节,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配音的方式来进行复述,同时请学生进行表演。其次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对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扮演,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复述整个寓言。如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在分角色体验后,还可以创生出另外的角色和青蛙进行对话、劝说青蛙,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一种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得当而得法,思维特质的自然提升

寓言教学应该在简约与丰厚之间把握好尺度,一方面在详略处理上要得当,另一方面在发挥寓言故事的教育作用、提升学生思维特质方面更需得法,其基点就在于既要关注年段要求,又要联系文本特点。

(一)借比较读深文本

不同寓言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常常会表现出相同的特点。通过“异中求同”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发现,深刻理解其中寓意。如寓言《南辕北辙》与《揠苗助长》,虽然编排在不同年段的课文中,内容不同,但是两则寓言在启示上也有相同点:揭示了生活中如果我们违背了事情发展的规律,结果会适得其反。这“异中求同”是对寓意的一种丰厚和深化。除此之外,我们也应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即使同一则寓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 借联系读活文本

寓言故事选择的一般都是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反面现象,然后将其附着在一两个夸张的形象上。在阅读时,我们能够产生一种对寓言主人公反思性的认同。但是笔者认为,学习寓言的根本目的不应该仅仅受到一种警示,更应该产生一种对寓言的审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寓言。如笔者在教学寓言《亡羊补牢》时,就故事的寓意“认识自己的错误应该及时改正”再次创编,有学生认为,学习中的错题要及时订正才能避免再次犯错、家长和老师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等等,这个过程就是主动的建构,把寓言的智慧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于是学生有的创编出了《郑人失兔》,有的将《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和《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嫁接”在了一起,让他们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对话”,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认知和生活,让寓言再次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适度而有效,阅读视野的合理拓展

那些淡化或游离寓言文本之外的“拓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文本的解读还是文本之外的拓展,寓言教学同样应把握适度而有效的原则,由此,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一)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所以在教学寓言的过程中,我们要珍视多元的解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在珍视多元理解的同时,更要注意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当学生的自由发挥、自主感悟发生偏差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发挥主导作用。《扁鹊治病》中扁鹊的三次“拜见”充分说明了扁鹊的认真负责和一片真诚。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抓住扁鹊的三次拜见和蔡桓公的动作描写进行对比,然而有学生却会对扁鹊最后为何选择“逃跑”产生兴趣。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去辩解,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甚至会有学生对扁鹊产生错误的认识。这里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对扁鹊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跑”是一种无奈却也是明智的选择。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去找找真实的原因。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正确引领,才能充分发挥文本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 斟酌链接的语文价值

寓言的内容简明,往往留给读者许多创造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学段特点和文本的特点,进行适度的拓展,链接相关的知识,链接时机的巧妙会使教学价值得到最大化。如《纪昌学射》是由古文《列子・汤问》改编而来的,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由课文来接触《列子》是对文化的回眸,为学生打开一扇古文化的学习之窗。课文中介绍了纪昌用两年时间才练得“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功夫,但对于能把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大的本领练了几年却没有介绍。这个疑点就可以利用古文的链接――“昌以耗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用了三年练就了本领,纪昌“下功夫”的决心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寓言的“意”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积淀,以达到培养其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9

师: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象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反馈表演:指名两生表演)

师:儿子看到禾苗全都枯死了,就急匆匆地赶回家去――

“儿子”:爸爸,爸爸,禾苗全都枯死啦。

“农夫”:不会吧,昨天还长高一大截呢。

“儿子”:真的呀,不信,我带你看看去。看,这是不是枯死的禾苗。

“农夫”:哎呀,真的死啦?怎么会死呀?

“儿子”:你把禾苗的根,它吸收不到营养就死啦。

“农夫”:那赶快在禾苗的叶子上浇点水,让它活过来呀。

“儿子”:那可不行呀。

“农夫”:怎么不行?浇点水它就不会枯啦。

(师见“儿子”愣住了,提醒:“快告诉爸爸,禾苗是靠什么吸收水分和营养的。”)

“儿子”:爸爸,我告诉你,禾苗是靠根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现在根都死啦,再浇水也没有用啦。

“农夫”:那怎么办呢?

“儿子”:下回再种就不能拔苗啦。

师:听着儿子的话,看着眼前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拔得那么辛苦,农夫好伤心,好难过,他叹了一口气说――

“农夫”:哎呀,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呀!(众笑)拔苗是不能让禾苗长大的呀。以后种禾苗我可得吸取教训啦。

(生鼓掌)

师: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农夫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所以坏了事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办其他事情也一样,都急不得。现在这个农夫是懊悔不已呀,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可是你们知道吗,农夫种的禾苗最后又都死了。禾苗怎么会死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生合作编故事)

生:“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啦,他吸取了教训,不去拔苗。他想,儿子不是说过不能急吗,就让它慢慢长大吧。于是农夫不管不问,田里长了许多杂草,禾苗的叶子上都是虫子。最后,禾苗又死啦。”

师:真棒,你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师:明白了,办事情不能太性急,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端,为了怕犯错误,就连正常的事情也不去做了。

中国古代的寓言源远流长,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虽说是民间口头创作,但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大放异彩。于是,教师对寓言高山仰止,教学也随之让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本应让学生在讲故事、演故事上花功夫,却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上纠缠;本应让学生在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上花心思,却在直白枯燥的说教上纠结。于是,学生渐渐丧失了阅读寓言的兴趣。其实,儿童课堂应该“儿童化”,寓言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寓言当做故事来教。爱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如果还能表演故事,那他们更是乐不可支。寓言就是最好的剧本,学生是天才的演员,他们演绎的形象一定荒诞而充满童真童趣。那教师如何导演,祝老师给了我们示范:在“儿子”困惑时,给他点提示:“快告诉爸爸,禾苗是靠什么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在“农夫”独自后悔时,让他当众倾吐:“听着儿子的话,看着眼前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拔得那么辛苦,农夫好伤心,好难过,他叹了一口气说――”;当学生觉得已经结束时,又给了他们新的启示“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可是你们知道吗,农夫种的禾苗最后又都死了。禾苗怎么会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10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交流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可回顾自己学过、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词句段运用

这一部分安排了三项内容,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并思考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然后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可通过读例句,体会人物说话时描写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先读范例,了解通知的格式,明确正文的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写,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

3.书写提示

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教师结合示例进行范写提醒,学生自主练习,最后同学互评。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在学习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阅读相关寓言故事。学生在理解中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交流令你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一个单元的寓言故事,你读过的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用自己的话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一点。

课件出示:

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过以后就不会忘。

(2)课件出示分享方法。

课件出示:

分享时应注意说清楚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

2.寓言有道理: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交流。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二点。

课件出示:

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交流。

(4)小结: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多读寓言故事,会让我们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3.寓言如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

课件出示:

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1)学生交流讨论。

(2)师小结: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结合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了寓言的特点和对寓言的认识。

板块二

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发现构词规律。

(1)课件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词语,学生先结合拼音自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无忧无虑(lǜ)

无边无际

(2)学生自读,检查认读。

(3)同桌互查,指名读,教师正音。

(4)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师生一起梳理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明确前两个是“AABC”式词语,后两个是

“ABAC”式词语。

(6)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同桌互说。

(7)仿写词语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件出示:

依依(

)(

亭亭(

)(

斤斤(

)(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①补充填空。

②说说写写:学生自主说词,并试着写一写。

2.感受人物描写。

(1)读一读,比一比。

①学生自读例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加点的词分别写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

l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juē)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l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②全班交流:加点的词能去掉吗?(预设:不能,因为第一个句子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鹿对自己细腿的不满)

③学生讨论:这些词对句子有什么作用?(这样写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气)

(2)说一说,演一演。

①加上自己的神态、动作把加点的部分表现出来。

②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

他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3)找一找,读一读。

①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②再读一读,读好人物语气。

③讨论不同位置的提示语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说一说,练一练。

①学生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完后将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恰当。

③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总结方法:运用动作、表情等描写可以让提示语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

3.学写通知。

(1)学生读通知,说一说,一份完整的通知是由几部分构成的?(课件出示通知)

课件出示:

通知

4月9日下午3点,请全体同学到操场集合,观看文艺表演。

少先队大队部

4月7日

(2)全班交流总结:通知由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部分组成。

(3)学生观察通知格式,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标题“通知”写在第一行正中间,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落款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写在署名下面。

(4)学生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有什么特点。

(5)学生交流,归纳。(通知正文简洁明了;写清时间、地点、通知对象、事件;还应注意人物称呼的正确使用)

(6)学生根据提示试写通知。(课件出示通知内容)

课件出示:

通知内容: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领取时间:4月10日下午4点。

地点:学校图书馆。

通知人:学校教导处。

通知时间:4月8日。

(7)完成后师生评议、修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构词规律、人物描写方法和通知的格式及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完成书本练习、师生评议、修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2.积累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课件出示要写的8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的特点。

课件出示:

2.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了解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要点。

(1)横画较多的字要注意各横画之间距离要合适,不要太挤,也不要太开。

(2)竖画较多的字注意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重复、拥挤。

3.教师结合示例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一个字如果横画或者竖画较多,写之前就要想好这些笔画的长短和距离,这样写出的字才好看。

4.学生自主练写这8个字,教师指导个别难写字。

5.同学互评。将写得好的作品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明确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书写目标。教师通过范写难写字,给予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加深理解。

板块二

品读寓言,积累成语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邯(hán)郸(dān)学步

滥(làn)竽(yú)充数

掩耳盗(dào)铃

自相矛(máo)盾(dùn)

刻舟求剑(jiàn)

画蛇添足

杞(qǐ)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2.指名读,教师正音。邯郸(hán

dān);滥竽(làn

yú);杞(qǐ)。

3.开火车,全班读。

4.交流讨论:通过预习,你能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并说说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5.指名上台交流。

6.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7.将成语摘抄至积累本中。

【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中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交流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2.落实词句积累与运用。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有较多的词语认读与积累,如AABC、ABAC类型词语的积累以及寓言成

语的理解与积累,我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交流中理解这些成语,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到自己的词语宝库里。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11

当初读到周作人之文:“伊索寓言向来一直被认为是启蒙用书,以为这类故事简单有趣,教训切实有用。其实这是不对的,于儿童相宜的自是一般动物故事,并一定要是寓言,而寓言中的教训反是累赘。”笔者颇不以为 然 ,童话寓言本是寓教于乐的少儿课本,不讲道德不讲思想性,于孩子们何益呢?

及至自己有了女儿,一点点地长大,缠着我听故事,我便搜肠刮肚地给她讲些童话寓言。有则童话叫《小王子》,讲一个小王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欲、为权力、为虚荣、为学问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而活着,而且活得好累好累,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童话故事可谓借小王子之口,一下点中了大人们的“死穴”。我讲完后,就问女儿:知道这个童话是什么意思吗?女儿答不知。

其实我每讲一个童话或寓言,都在讲它们的道理,并向女儿提问。可十有八九,女儿对“主题思想” 充耳不闻;我再讲,再问,女儿仍旧不知。我只得说:“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懂的。”其实是自我安慰。女儿可 不管这些,她仅仅喜欢故事里的动物,而且有趣简单。比如牛羊的叫声、猴子的动作等等。在我认为本不可笑处,她却哈哈大笑。难道正如周作人所说的“寓言中的教训反是累赘”?或是可以这样说,童话寓言的道理是大人们强加给孩子的,而其中的娱乐与有趣,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为此,我暗暗做了个实验。

女儿喜欢童话片《狮子王》中的两只老鼠,胖子和瘦子。于是我就借胖子和瘦子的名头,编了许多好玩却没什么意义的故事,女儿开心得不得了。那段时间,女儿天天缠住我非讲它们不可。有一天我讲了胖子瘦子之后,故意讲到一个小朋友,在湖畔的花丛中见到一朵鲜艳欲滴的风信子,刚想去采,猛地发现那是一条大蛇的舌头,明白了美丽也是种危险。女儿却捂住耳朵,嚷着:“不要听!不要听!”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是灰色的,孩子的世界才有亮色”,此话虽然偏颇了些,倒是真理。大人们不能将童话寓言和童诗童谣统统变成了《伊索寓言》,过早地让孩子走向灰色的成年人世界。有一天,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脱去童稚,说起来不过两年时间,女儿看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就得意地冲我嚷嚷:“爸爸,这是假的,骗骗人的!”

看来,孩子喜欢怎样的童话,离不开他的年龄特点,更受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限制。父母的强行灌输,往往事倍功半。

寓言故事大全范文12

1.作者情况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

2.成书过程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据介绍,书中包含早期的伊索寓言故事约200则。可惜的是现在这本书已经亡佚。公元1世纪到2世纪,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编订了诗体的伊索寓言,但是流传不广。14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的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的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书中有150则寓言。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伊索寓言》的最初版。此后数百年间的各种版本都是从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3.主要内容

《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博大丰满,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寓永恒真理于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轻松且充满哲理的佳作,适宜各个年龄层的读者阅读。在书中,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等。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情况的概括、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4.现实意义

《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拓展延伸

名家点评

《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著名学者 钱钟书

读惯先秦寓言的中国人,初次读到《伊索寓言》是要惊讶的,因为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先秦寓言冷峻而酷刻,《伊索寓言》热烈而宽厚;先秦寓言是老于世故的,《伊索寓言》是极富童趣的。《伊索寓言》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欧洲童话及其表现形式,而先秦寓言却没有催生反而抑制了中国童话的萌芽——中国没有童话。

——著名作家 张远山

三、寓意赏读

(一)《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赏读】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二)《小男孩与蝎子》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用两手去捕捉他。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赏读】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三)《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赏读】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四)《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五)《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六)《老猎狗》

一条老猎狗年轻力壮时从未向森林中任何野兽屈服过,年老后,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一头野猪,他勇敢地扑上去咬住野猪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齿老化无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猪逃跑了。主人跑过来后大失所望,痛骂他一顿。年老的猎狗抬起头来说:“主人啊!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轻时是一样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规律。从前我的行为受到了你的称赞,现在也不应受到你的责备。”

【赏读】这故事说明,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七)《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就能避免灾难。

(八)《公鸡和宝玉》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赏读】这故事说明,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九)《小鹿与他的父亲》

有一天,小鹿对公鹿说道:“父亲,你怎么还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还有很大的角用于自卫。”公鹿笑着说:“孩儿,你说得都对,可我只知道一点,一听到狗的叫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赏读】这故事说明,激励那些天生胆小、软弱的人毫无用处。

(十)《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赏读】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十一)《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赏读】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十二)《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赏读】这故事说明,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十三)《两只打架的公鸡》

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那只打胜的却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他抓了去。这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平平安安地占有了那些母鸡。

【赏读】这故事说明,傲慢给人带来危害,谦卑则给人带来恩惠。

(十四)《老鼠与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爱。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脚绑在自己的脚上。开始,他们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还可以吃着谷子。当来到池塘边时,青蛙把老鼠带到了水里,他自己在水里嬉戏玩耍,高兴得呱呱叫。可怜的老鼠却被水灌饱,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脚仍和青蛙绑在一起。鹞子飞过这里,看见了老鼠,冲向水中,把他抓了起来,青蛙跟着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鹞子的美食。

【赏读】这故事说明,每个人特性不同,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好。

(十五)《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赏读】这故事说明,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十六)《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赏读】这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十七)《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能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十八)《牛和蛙》

一头牛到水潭边去喝水,踩着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小蛙妈妈回来后,见到少了一个儿子,便问他的兄弟们,他到哪里去了。一只小蛙说:“亲爱的妈妈,他死了。刚才有一头巨大的四足兽来到潭边,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们的兄弟。”蛙妈妈一边尽力鼓气,一边问道:“那野兽是不是这个样子,这般大小呢?”小蛙说:“妈妈,您别再鼓气了。我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样大小,再鼓气就会把肚子胀破。”

【赏读】这故事说明,渺小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伟大相比。

(十九)《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赏读】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二十)《骡子》

有匹吃大麦长大的骡子很强壮。每当他跳跃时,总是自言自语说:“我父亲一定是一匹能奔善跑的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为需要,骡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奔跑。回来后,他才愁眉苦脸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是驴子。

【赏读】这故事说明,人们如遇好运出了名,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性,因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难以预测。

(二十一)《乌龟与兔》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

【赏读】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二十二)《猫和鸡》

有一天,猫不怀好意地、假惺惺地举办生日宴会,请来许多鸡赴宴。鸡刚一到齐,猫立刻就关上大门,把他们统统吃掉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对于敌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则将遭受更大的不幸。

(二十三)《说谎的放羊娃》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二十四)《病鹿》

有只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众多野兽前去看望他,并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体弱至死。

【赏读】这故事说明,过多地结交毫无益处的朋友是有害无益的。

(二十五)《老太婆和酒瓶》

一个老太婆找到一个不久前曾装过最好陈酒的空酒瓶。这酒瓶仍带着浓浓的酒香,她多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断摇晃,贪婪地吮吸酒香,并说:“啊,多么甜美!装过酒的空瓶都留下这样甘美难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么美味芬香。”

【赏读】这故事说明,美好的事物留下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永远难以忘记。

(二十六)《月亮和她妈妈》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赏读】这故事说明,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二十七)《驴子与蝉》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蝉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赏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人去亦云、邯郸学步。

四、真题链接

1. 下列对课外阅读名著与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C. 沈从文,湖南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课文《云南的歌会》就是他的作品。

D.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2. 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狼和小羊》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农夫与蛇》的故事说明了:

《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了:

3. 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代

B.《智取生辰纲》——《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