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时间:2022-08-07 05:43:12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1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1    20xx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岁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继往开来,中国的发展永不止步,在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着眼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狠抓改革落实,一往无前,今年也是党的开局之年,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也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样也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是党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改革价值取向。更多次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更要全力践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我们党带领人民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脱贫攻坚奔小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终究都要靠广大群众的辛勤耕耘去实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吹浪打,面对发展进程中的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团结带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紧紧依靠人民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须同时间赛跑,与时代并进。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树立“安全生产每天从零开始”理念,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做到从严管理,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继续为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3

   40年前,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无数的中国奇迹、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答卷,都归结到一点,就是始终不渝推进改革开放。因此,我们既要看成就,也要看到成就背后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后的道理,切实把自豪上升为自信,把自信转化为自觉。作为党员干部,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更要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强化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用具体行动来拥护改革、推进改革。下面,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 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改革开放40年,不仅仅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并且培育和塑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向那段活力燃烧的岁月致敬,最好的致敬是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为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供给精神动力。40 年改革实践,我们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40年沧桑巨变,改变的是贫穷的面貌,不变的是对梦想的追求。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不变的是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我国国防装备的自主化水平提升,看到了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诞生、列装,变化的是技术、本领,不变的是坚守国门、守护人民的意志与雄心。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中国每一座城 市、每一处乡村、每一个家庭都发生着巨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2

一、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当时,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3%,并且这些人口可以说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再加上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曲折探索阶段,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势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一种jiduan困难的状况下,中国领导和人民开始冷静地反思国家的命运及前途。

1978年,一套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由此,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探索之路,那便是改革开放之路。对此,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此前提下,依据国情新变化不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与完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改变了世界对我国古老的看法和态度。

——经济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以创新、创造、创业联动模式,实现了再升级。在技术创新引擎推动下,已经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业态的领先国家。创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巨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砥砺奋进中,我们党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合理分配,以此解决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国民生活水平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已改变社会矛盾的层次,基础性社会矛盾得以破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打造出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日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现有科技水平。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成功研制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等,我国已在世界上成为不可忽视的科技大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助力推动思想文化的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社会思想文化包容性与日俱增,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极大提升。中国文化在多元多彩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传递出好声音,绽放出华丽色彩。

——民生改革阔步前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实施新医疗政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施行精准扶贫,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四十多年来的民生改革,实现了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助推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3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已经走过了35年,成就举世瞩目,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从历史上看,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这是因为,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生产力总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条件,并在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用下实现自身发展的,调整和改革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能不能顺生产力发展之势而有改革的自觉作为,常常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盛衰兴亡。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由于缺乏经验,也经历了严重曲折,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兴起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时,东亚一批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发展上去了,我国在闹“”中错失了良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才拨乱反正,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坚决地实行改革开放,使国家和民族大踏步赶了上来。

历史证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国竞争的结果,而大国的兴衰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改革能力,当今世界,改革在世界格局形成和变化中的举足轻重作用更加突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力图通过改革调整自己,以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上具有更大的内动力,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发优势,但是从实践上讲,这种制度性的后发优势又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到底,改革是我们后发优势的基础所在。3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后发优势。指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这是因为,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人均经济水平和整体经济质量等方面,我们还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没有发生适合时代要求的根本转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根本还是要靠改革。要持续保持中国的后发优势并且有与时俱进的升级,就必须不断推进改革,提高改革的质量,才能跟上时代、进而引领时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总是通过社会实践的重大问题体现出来的,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前开始的这场震撼世界的改革,是在总结“”的教训中启动的,如何正确总结这个历史教训,对于走什么道路意义重大。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根本的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使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问题意识,因而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沿着这个总的问题导向,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践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实践的发展就是问题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 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在逐步深化中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但是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交织,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叠加。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要靠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全面的改革,一方面,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紧密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只有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协同进行,才能成功,这是改革本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但是,改革的这种全面性是逐渐展开的,35年前,这场伟大的革命从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开始,首先启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城市的展开,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上了议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刻影响下,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释放出了多方面明确的改革信号,积累了各种深厚的改革活力。于是,有了适应中国社会转型需要的社会体制改革的起步,有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文化体制改革的起步,有了适应人与自然新型关系需要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起步,更有了贯穿在这些方面改革过程中的,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需要的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的推进。

从对社会震动较小的方面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触及根本性的体制机制,这是中国渐进性改革的特点和展开形式。改革的成功只有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质的变化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一方面,改革要在深度上推进,对旧的体制机制进行根本的改造,否则改革已有的成果就难以巩固甚至会丧失;另一方面,改革要在广度上拓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造,否则局部改革也难以持续。35年来的改革历程,不断地在进行着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不断地将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转化为制度的创新和构建。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根据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努力推进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了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下的管理国家的一整套紧密相连、互相协调的国家制度和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个方面事务的能力的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统筹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功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盘大局,必须考虑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它,就可以纲举目张。这个纲,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关键,因此,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概括。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问题,更是中国改革的现实问题,建立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不能违背,社会主义也不能违背,区别仅在于不同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出科学论述以后,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过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不够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存在与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新的科学定位,以利于客观全面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新的继续革命,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阶段,具有许多和过去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提供的重要经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4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女性婚恋观 变化原因

改革开放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随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西方文化在向我国渗透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们的婚恋价值观。

一、改革开放背景综述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科学技术的落后使我们在发展经济道路上可谓举步维艰。

而闭关政策的实施使中国丰厚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处于“孤芳自赏”的境遇。因此,我们的文化思想以固有的传统为主,中西碰撞的部分及其稀少。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尤其是女性对恪守妇道比较重视,观在其思想领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二)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由以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伴随着西方各个因素的渗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呈现出一个新面貌。价值观上体现比较明显的是人们在婚恋观上的变化,尤其是择偶标准的转变。

二、婚恋观的变化

婚恋观是人们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关注点的转移

自古以来,中国有以“志同道合”为准的择偶观,女性在选择恋爱乃至结婚对象时,可能更多地结合自己的学历、价值观来选择。

而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的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推到重要的地位,有的甚至将其看做是择偶的唯一标准,于是裸的物质女、拜金女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也会把经济一项列入备考选项之中,但表达的方式更多的是委婉。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当今诸多女性不仅以直白的方式将自己的物质至上表露出来,而且以此为荣。

(二)性观念的转变

性观念,是对性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观念和认知。

在中国传统道德论中,极其强调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把性看做是“万恶之源”,是肮脏、丑陋的,在婚姻中的意义仅仅是传宗接代。而时至如今,人们性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

1.价值观念趋于主体化

主体化,是指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把性话题看做是十分肮脏、卑劣的话题,可谓“谈性色变”,认为在公众场合讨论性话题是恶劣的。

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性的认识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更加倾向于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尊重其隐私,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私人隐私的重要。这可谓是一种质的飞跃。

2.追求目标日益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传统的包办婚姻,主要是家长制在婚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人们婚恋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和认识的加深,更多的年轻男女开始追逐自由的恋爱方式(如相亲节目的平台,网络媒介、联谊活动,等等),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意愿来选择理想的伴侣。因此,从追求途径、目标方面来讲,是越来越多元化。

3.年代认知差异显著化

经济的步伐在加快,社会的变化也从未止步,因而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代人与一代人问题的认知及态度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性话题上,“70后”和“80后”乃至“90后”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的。

(三)择偶观的差异

择偶观,主要包括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直接体现在婚姻价值观中。

有学者对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南京五个城市的4000多对夫妻调查发现,早前的包办婚姻已经在现如今社会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更追求自由恋爱的方式。其中,在对农村的调查中发现,长辈做主从1966年的67.2%降低到1996年的43.2%,而自主追求恋爱由1966年以前的32.8%提高到1996年得56.8%[2]。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方式已经由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转变,择偶日益多样化、自主化。

(四)结婚目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以前,女性几乎是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经济不够独立,结婚的目的就是找个伴侣来依靠,并为此传宗接代。

伴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创新,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向职场,拥有自己的经济地位,于是诸多的女强人出现。这时候,更多的女性认为结婚不仅是为了生儿育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并且,现代女性的婚育观更趋向于晚婚、晚育。根据学者对北京、上海等十省市的数据显示,“70后”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2.8岁,“80后”的平均年龄是27岁,由此可看出女性观念的变化,这也是当今大量剩女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婚恋观变化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5

关键词: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

一、教学设计思路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我着力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凸显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整个知识逻辑结构上,以“发现事件――论证事件――分析事件”为布局,由表象的“生活变”向本质的“体制变”、“路线变”深入,做到探“源”、循“流”、追“势”。整节课内容浓缩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史,使学生深入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昭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整个教学逻辑结构上,我引导学生把口述史学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能更多更好地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达到如下学习效果:

基于学生生活的情境再造,特别是学生对(绍兴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史料的搜集与梳理,使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进一步提高,并产生批判性思维;

基于唯物史观的运用,使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能有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通过把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长河中分析,引导学生感悟它所开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全面认识。

通过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从而使学生能从学科知识转化为科学认识,真正做到了“读史明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不可分关系,产生发奋图强、投身改革和创新的强大动机。如围绕“变化”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生活变――指导学生开展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社会调查,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变化的调查采访,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体制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变化的背后是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政策变――通过两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节选,揭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均源于党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产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请学生代表汇报、介绍他的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寻找改革开放前后普通百姓生活变化的故事、照片等。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改革开放前后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加深学生对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状况的理解,由学生主动感悟时代的变化,在课堂活动中生成对于巨变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感受个人的生活状态变迁,启发学生从深层次(体制)角度理解变化。

讲授新课:

(一)一番巨变

1.生活变(农村)

(1)出示同学们课余时间调查访问时拍摄的视频(对诸暨市阮市镇兰岭村李大爷和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南星村钟大爷的采访)。

设问:李大爷和钟大爷描述中的农村改革前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集体化生产到家庭、个体经营;农民从生产积极性低、磨洋工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从日子过得苦到生活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感受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表达的学习能力。初步认识搜集和使用口述史料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

2.体制变(农村)

(1)钟大爷刚才视频中讲到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最早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的。出示“生死文书”,介绍小岗村民为什么要冒死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设计意图】

生活变化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体制变。通过小岗村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小岗村民的首创精神。

(2)出示粮油生产包干到户合同和《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表》,组织学生讨论、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包干到户合同的解读,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

通过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表,使学生全面体会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

(3)梳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施的过程。

(4)出示《1980―1992年绍兴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总收入统计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

引用学生熟悉的绍兴地方史资料,将身边的历史与教材学习内容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图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的能力。

3.政策变

农村体制的变化与一次重要的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为体制的变化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1.出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和公报节选材料(农村政策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设计意图】

通过公报揭示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背后是政策的变化。体会制定正确政策的重要性,同时对制定这一重要政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形成初步认识。

2.出示反映改革前城市经济状况的两则材料。

1979年,一个芝加哥大学研究制度经济学的香港青年学者到广州游历……他见到两个女工每天都在几百方尺大小的地上扫树叶,这似乎就是她们的全职工作;同时,修补墙上的一个小洞需要三个人―一个人拿着一盘灰泥,另一个人将灰泥往洞里涂,第三个人则在旁指着那个洞。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工人群体由劳工局负责……企业买套设备,甚至盖间厕所都要上级部门批准。

――杜进兴《请把管理企业的权利还给我》

设问: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当时国企存在什么现象?(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

【设计意图】

通过形象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说明党中央已经看到了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问题,并作出了政策调整(城市政策变)。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的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设计意图】

再次通过公报体会制定正确政策的重要性,同时对制定这一重要政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形成更深的认识。

4.出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的暂行规定》摘选(城市体制变)。

设问:1984年国务院多部门颁布多项措施简政放权,放了哪些权?

三、在产品价格方面……企业有权自定价格,或由供需双方在规定幅度内协商定价。――产品定价权

五、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可将留成所得的资金,分别建立……和奖励基金,并有权自行支配使用。――资金支配权

六、在资产处置方面,企业有权把多余、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和有偿转让。――资产处置权

八、在人事劳动管理方面……厂长(经理)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包括给予晋级奖励和开除处分。――人事劳动管理权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放了哪些权的概括,学生对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国企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到扩大生产经营自有了比较形象具体的认识,能自然而然体会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起到增强企业活力的作用。

5.出示材料1980―1992年绍兴市工业生产总值图(城市经济变)。

【设计意图】

通过图表直观展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活力,以及绍兴经济变化。

6.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访日视频,结合视频思考:如果你是访日随同人员,你的感受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还原“历史现场”,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历史,通过现象、总结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7.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和图册,梳理1979-199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通过地图来进一步认识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掌握依据时间线索,左图右史,自主阅读教材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一条新路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概括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分析给中国经济体制带来的变化。

(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国作为落后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特殊道路,如以发展农业作为基础和先导,利用世界一切先进文明……如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给中国经济体制带来的变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单一经济成分多种经济成分;封闭半封闭全面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分析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给中国经济体制带来的变化,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为主题升华作铺垫。

主题升华:

出示中国现代化建设数轴图,回顾中国现代化历程。

设问:如果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两段,应该以哪个事件为界限?说明理由。(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此前是中国对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此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建设时期,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设计意图】

把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长河中,感悟它所开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全面认识。

尾声:

30多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起,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主旋律,历史性地改变了神州大地的面貌,最后让我们一起通过同学们收集的改革开放前后绍兴发展的图片,再一次了解新变化,感受大转折,畅想新希望。

展示绍兴改革开放的重要事件的图片,在走进新时代乐曲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

呼应开头,通过学生自己寻找的改革开放前后的相关对比图片,升华对本课的理解和认识。

板书: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文献:

[1]朱可.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课程,2015(22).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6

邓小平同志作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同志也是改革开放的前锋、执行者;同志也是改革开放的强有力的后卫。历经多少个春秋,该是总结改革开放的利与弊、得与失的阶段或时期,只有善于总结才有发现权,无非让我们看到前辈在改革潮流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亦要发现改革开放的不足之处。这是反馈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方向,研究应该怎样改革开放更有效、更完善、更科学合理,这些问题无时不刻牵动中央领导的心。以下是谈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见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GDP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改革开放隐藏经济的“暗礁”: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资源不足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城乡、地区、社群收入等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这些不稳定因素是改革开放进程所遇到的“拦路狗”。

要想解决改革开放进程所遇到的难题,就要做到以下要求:调整城乡发展模式和结构,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调整全国各地的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在改革求得发展,在发展中讲求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营造人口适度增长和资源的持续利用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改革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既要巧解改革开放的难题,有要保持改革开放的活力。政府在总结和反馈阶段要用理性思维去审时度势,那就具备理性的观念:“瞄准改革开放的方向,树立明确改革开放的目标和目标管理、目标责任制,确定改革开放的确发展周期(合理划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期时限通常是30年至50,因为我国人口多,平均资源少,所以时限适当长些;当初我们的前期改革开放应该花时间花力气去理清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齐步并进的新格局;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中期,不再是发展重数量而是重质量,不是重温饱而是重普及率,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力求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例如:全面贯彻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改革开放的后期,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在物质上和思想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不是停留于满足而是有能力营造市场的利润。)”改革开放周期不是讲求时间的进度而是讲求质量上台阶,反对“、浮夸风”的改革思想,讲究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根据国情来决策改革开放的进度、力度、深度,不能好高骛远,稳中求发展,发展求稳定,循序渐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有力地协调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改革开放才能更具特色,更卓有成效,更具先进性。改革开放讲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舍得当才避免买椟还珠。这要求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总结出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达到信息共享,以下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第一、从改革开放指导思想和理论看,合理和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是八个字: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足令广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广东省情创造改革开放的奇迹,这是活化和深化指导思想的杰作,顺着时间推移,肯定产生更具特色的改革开放的先进理论。

第二、从政治方向看,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永久确立和坚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今中国的深刻改革根基站住了,站稳了。从社会基础角度看,改革最成功之处是挖掘群众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政府真诚代表群众利益,最广泛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策群力,从人民中凝集力量、吸取智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促使政府理智地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第三、从政治和经济相互作用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市场经济发展与时俱进,遵循价值规律要求,有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方向;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缺一不可,政治改革促进民主政治,法治国家的形成,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制保障。

第四、从改革开放主体看,人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是“四有”公民的话,那么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了活源。拖改革开放后腿的是缺乏高科技人才,就得践行大学成绩优秀免费接受教育的战略,促使经济条件差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圆大学梦,为改革开放添砖加瓦!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才能掌握先进技术,才能为改革开放提供后盾!

第五、从改革效率与公平角度看,既要提高改革开放的效率又要公平分配改革开放的成果,消除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加大力度去解决最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改革范围看,改革开放应从国际形势发展和国内形势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走出特色的路:在独立自主的政体和国体奉行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开放策略。从改革和稳定关系看,将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相结合,讲求改革求发展,发展求稳定,这些是改革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无时不刻地铭记在心,因为它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

这是我谈改革开放的独特见解!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7

[关键词]中国;改革;国际因素;倒逼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4-0027-0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任何民族与国家都无法回避。1978年以后,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全面地参与了这一进程。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最初的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加入各种主要国际组织、扩大贸易到后来的组建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地区以及加入WTO等,每一项开放政策的实施都必然对国内的相关体制提出改革要求。没有开放,经济改革能否提上议程尚未可知,更遑论将其推入深水区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外开放造就了国内改革。

一、开放带来解放思想的动力和推进经济改革的压力

“”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改革迫在眉睫,开放如箭在弦。我们党和政府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开始重视了解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从1977年底开始,中国陆续派出多个官方代表团出国考察,到了1978年,有12位国家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既有周边邻国,也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从无来往的西方国家。每个访问团都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考察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以探索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这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的西欧五国考察团。这是新中国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部级代表团,也是直接推动改革开放的一次访问。代表团成员除了分管经济工作的谷牧外,还有七八位部级干部和20余名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中央和地方领导。考察团回来后向中央写了报告,为我国确立改革开放方略提供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参考材料。谷牧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中汇报了三个问题:二战后西欧科技进步迅速,中国落后了很多,它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也值得借鉴;西欧的资金、商品、技术要找出路,看好与中国的关系;可以采用国际经济运作中许多通行的办法。香港考察团则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在宝安、珠海建设经济特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人听取了汇报,原则上同意他们的提议,并要求“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经济特区就肇始于此。

打开国门,见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既感受到了刺激和压力,也开阔了眼界和思路。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1]除了考察资本主义世界,我们党也关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重点考察了南斯拉夫的市场化经济和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尤其是有关南斯拉夫的考察报告结论更具政治意味:因实行市场经济而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的南斯拉夫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共产党仍然是社会主义政党。

邓小平1978年10月底出访日本,亲眼“见识”了这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他参观了当时日本最引以为豪的支柱企业,还亲自体验了世界上最快的气垫船和最快的火车。在从东京到京都的新干线列车上,日方陪同人员问邓小平:“现在时速是240公里,您感觉如何?”邓小平听后微微一笑:“这对于中国太快了”,“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2]

通过这些出访活动,人们形成了两点基本共识: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正在拉大,必须急起直追;世界通行的发展经济的某些做法,包括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可以采用。[3]打开国门对于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开放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动力,形成开放“倒逼”改革之势

改革实质上就是以权力和利益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迁,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就是:“白猫黑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所谓捉住老鼠,用后来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更为系统的说法来表述,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这种对经济改革成效的务实主义的检验依据,其实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中的那块“石头”。河的此岸即经济是改革的起点和制度基础,河的对岸即是经济改革的方向与参照。

思想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开放是思想解放的重要条件。我们处于一个相互依赖而不是彼此隔绝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与一切国家发生基于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的经济往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既不能吸收先进技术,也难以降低生产成本。意识形态的桎梏必须要突破。历史证明,开放对思想解放、对顺利地启动和推进改革起了很大作用。从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看,每一次改革的深化、每一项大的改革举措的出台,都是在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人们思想的解放又与开放的深人,新思想、新观念的不断引入有很大关系。

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务虚会上,李先念作了长篇讲话,不同寻常地提出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张。关于对外开放,他认为,目前国际形势非常有利,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中国强大繁荣,不再秉持两极对立的“冷战思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断,并且在1985年高瞻远瞩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智慧的高屋建瓴的结论,它既为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前提,更为国内的改革预设了良好的宽松条件。)对外交往不再被看作是对政权构成威胁的一种行为,政治斗争的那根弦绷的也就不是那么紧了,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制度等等就具有了可能。1978年底,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时,大家进一步摆脱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束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普遍地感到了这场讨论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后来总结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

面对差距,我们党的领导人开始反思闭关自守带来的危害,其中尤以邓小平的思考最为系统和深刻,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4]“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来说没有多大发展。”[5]“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6]显然,邓小平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领导人对世界形势的把握更为准确,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更为深刻。1979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其获选理由是,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也让世界走进中国。我们党的领导人对打开国门必要性的反复论述奠定了开放以及后来加入WTO的“合法性”。

要想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就得要派出一批批的“取经人”,于是除了领导干部出国考察访问之外,留学制度也恢复了;要想了解国外的发展现状就得要保持信息的畅通,介绍西方国家情况的文章占据了一些刊物的很大篇幅。[7]外国人到中国、中国人到外国、还有越来越多深入中国的外国书刊和电子媒体。国际经济力量一波又一波地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许多层面,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以及权利与资源的分配。[8]一旦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壁垒被部分拆除,国际经济力量便不能不引发国内改革潮流的积极响应,从而形成了激进改革力量与保守势力在压力与危机不断转换的大背景下攻防转易的制度变迁轨迹。通过把经济开放与国内经济的市场化结合起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福利状况都得到了提升,改革派领导人建立起了巨大的、源源不断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政治支持。

外资企业的进入,进一步强化了对自和财产权的要求。国际资本看重的是法律保障。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来中国谈判时,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希望中国有一部政府法律,公布后投资双方可依法办事。在接受了通用公司的建议并经邓小平批示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于1978年7月8日施行,此后,诸如外商要求甚急的《版权法》、《专利法》等多部法律逐一实施。

中国的对外开放走的是一条体制外突破的道路,也可以称之为政策型开放,但它对新制度具有明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从而最终推动了旧制度的瓦解。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为引进资金、技术而给予外商的“超国民待遇”必然引起国内企业、团体和个人的不满,这种不均衡的政策性变革开始向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性改革推进。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成为全中国的要求,不能再把优惠局限于特殊的领域和地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是把具有普遍性的国际标准移植到国内、无差别地适用于一切经济主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标志着中国重返国际政治舞台,那么“入世”则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入世”使特殊政策的变动性得到根本解决。[9]

“入世”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新的重大机遇。“入世”后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在WTO的框架下完善法律环境,并建立透明的、稳定的、可预见的经济体制。这种变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更重要的是,同时也给国内各经济社会主体提供了一个一视同仁的可以稳定预期的制度环境。而且,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改革的时间表更是被严格锁定在WTO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弹性越来越小,回旋和讨价还价的余地越来越小。有了这样一个外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变得不再是一个国内问题,而成为一个国际问题,不能再只根据我们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来进行,而要按照开放的国际标准、需求来进行,不再是一个愿不愿意、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于是,开放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动力,这就是所谓“开放‘倒逼’改革”[10],改革的紧迫性日趋强烈。加入WTO实质上就是通过引入外部规则与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政府职能范围及其行为方式,在国内中介环节的作用下,把国际力量转换成国内体制变革的力量,推动中国建立起一种新的、与WTO规范相一致的国内治理形式,以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这种现代化发展的共性和一般性成为一个国家学习和吸取别人经验与改革自身的基础。经济改革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大环境。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改革开放应该是开放改革。”[11]30年前,中国基本上还是个自我孤立、自我封闭的国家。经过对外开放和制度变革,如今的中国不仅经济迅速发展并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还在政治和国际事务领域基本融入世界体系。“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是要吸收国际的经验”[12],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事实上也如此,中国在开启制度转型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创造了被国际社会普遍赞誉的“中国奇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2.

[2]于青.邓小平访日坚定改革开放决心[N].新京报,2008-10-22.

[3]孙大力.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决策的几个特点[J].中共党史研究,2007(2).

[4][5][6][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90.367.266.

[7]萧冬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十卷)[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8.780.

[8]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杨淑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150.

[9]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性的制度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0]杜旭宇.论开放对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J].武警学院学报,2003(2).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8

一、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富国强军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快富国强军进程指明了正确方向。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导下,我军着力解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我军建设指导思想从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上来。我军大规模裁减军队员额,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开源节流,用较少经费保障了军队建设的需要。围绕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我军通过恢复优良传统作风、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体制编制、进行全面整顿等重大举措,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导下,我军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军队全面建设。围绕“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按照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永远不变的军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创新军事指导理论,优化军队组织结构,发展“杀手锏”装备,启动以三军联勤、社会化保障为重点的后勤改革,使我军走上了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

同志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和同志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我军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科学统筹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大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要求,稳步推进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拓展社会化保障范围,不断发展信息化保障手段,努力加强科学管理,走上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实现富国强军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富国强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队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军加快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步伐,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指挥手段和装备水平有了质的跃升。后勤现代化取得了诸多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标志的创新成果,形成了素质较高的后勤指挥干部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构建了野战化、轻型化、多功能化陆军保障装备系列,岸基保障、海上保障和岸海衔接的海军保障装备系列,多机种和空降保障为主体的空军保障装备系列,形成了门类齐全、系统配套、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后勤装备体系。

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提高。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我军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围绕全面履行军队使命任务,积极推进军事斗争准备,遂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显著提高。在完成保卫国家任务的同时,胜利完成了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今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我军后勤应急指挥能力、战略输送能力、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这次抗震救灾,中央一声令下,我军短时间内向灾区输送10多万兵力、数十万吨物资及大量装备器材,派出了200多支医疗、防疫队和油料、供水、工程保障队,充分展示了我军后勤履行使命任务的意志和能力。

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军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30年来,我军多次调整薪金,先后23次调整部队伙食费标准;相继4次更新军服样式,供应标准不断提高;积极推行住房、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度改革;大力改善基层官兵生活条件,不断丰富军营文化,增强了部队凝聚力、战斗力。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说明,国富才能军强,军强才能国安,国安才能民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才能为军队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富国强军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三、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富国强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展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实现富国强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给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我军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观念转变、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为军队改革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0年来,军队顺应国家改革开放大势,自觉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改革组织结构,构建科学管理模式,促进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作战指挥体制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军兵种比例结构得到优化,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加强,建立三军一体化保障的大联勤体制,深化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拓展配套军费预算、物资采购等政策制度改革,加快了军队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步伐。

国家创新体系的创立,为我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支撑。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我国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为我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30年来,我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调整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加大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成建制装备部队,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我军后勤坚持科研、改造、引进相结合,加快了科技兴后勤的发展步伐,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在保障力生成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为我军面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0年来,我国积极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影响日益增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提供了难得机遇。30年来,我军有力配合国家对外工作全局,同数十个国家进行了数百次专业技术团组交流,扩大与外军互派军事留学生规模,派团或观察员观摩外军训练演习,与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军事交往关系,与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安全防务磋商机制,参与双边或多边战略磋商、联合演习。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派出上万人次维和人员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我军建设在开放交流中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实现富国强军,要有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潮流,在国家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中,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时俱进。

四、改革开放促进了国防与经济建设的有机融合,为富国强军开辟了广阔通途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推进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机结合,发挥了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和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快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为在富国强军进程中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创造了有利条件。

军队保障与社会服务的融合。3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提供了条件。驻大中城市部队的数千个单位、数十万人饮食保障由社会承担;数千个营区商业服务和供水、供电、供热、绿化、保洁等项目由社会提供;数百个单位停开通勤班车,依托地方公交保障;撤销合并了占全军25%的医院、疗养院,数千个小远散单位、数十万人的医疗纳入地方保障体系,10多万正式职工参加地方医疗保险就医;96%的军队被装物资由社会提供,1300多个单位油料保障实行货币化供应或依托地方石油公司代储代加。

战争潜力与动员能力的融合。3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60多倍,为实现战争潜力与动员能力的融合提供了条件。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动员模式,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律手段为主的动员模式。加强应战应急相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优化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结构和布局,建立了平战兼顾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形成了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动员基础。初步建立了军民融合的储备体系。

军地信息化建设的融合。30年来,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军地之间信息化建设的融合。依托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装备、软件系统和标准规范,我军加速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形成规模,军队数量规模合理、结构优化,扁平网络化的指挥体制和信息化的指挥手段开始建立,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理论不断发展,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步转变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上来。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9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邓小平同志将“改革”和“开放”合起来,作为现阶段中国国策,开创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新时期,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但是我们仔细的考察,“改革开放”这个四字名词,并非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而是“改革开放”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涉及“改革”和“开放”的文字,从下面这两句话可以看到:“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着手认真的改革”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其中有“改革”的字样,也讲到“对外经济合作”,都属于一般工作方针的叙述,并没有占据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的中心地位,文件中没有出现“改革开放”的概括。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赞成体制,没有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1982年的第二个1号文件才明确提出这一项改革任务,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发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号召。这次会议的政治报告讲到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时,也没有提到“改革开放”。但从1981年到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任务时指出,要坚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把改革与调整,整顿和提高并列。这次报告中提到“改革”字样有十多处,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价格、劳动工资制度等改革,还提到了改革国家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等。报告中三次提到“对外开放”,并且把“实行对外开放”提到了“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的高度。当时十二大文件也没有把“改革”和“开放”两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组合到一起;这两个词搭配组合放在一起,是到了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中才出现。

十三大报告是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时,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提出来的。这个词组在十三大报告中多次频繁出现,成为党的正式的政治术语。十三大报告称“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因此,以后我们就沿用了这个提法。

任何正确的理论和政策,都有一个探索和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也不例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新阶段。但是“改革开放”作为一整套理论政策方针,也确实需要一段酝酿的时间、发展的时间。这从“改革开放”词语运用的演变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改革开放”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成为支配人们行为活动的指针,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才形成的。

1978年前三十年也有改革开放

以上说的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方针的形成过程。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名义和实践,并不是1978年以后才有的东西。何以见得?我们拿“改革”来说,这个概念早已有之。远的且不说,在1919年《湘江评论》上,时年29岁的青年就意气风发地一口气提出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思想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既然改革的概念早已有之,那么改革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的改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就改革的一般含义来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写了一段经典的话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之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根据新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矛盾。”这里讲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改革”。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所作的定义是:“我国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这一改革定义的内涵精华就是以完善社会主义为目标,以解决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内容的“改革”,即出于1957年的上述论断。

这种一般意义的改革,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实事求是地说,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不同于苏联做法而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张,在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提出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后60年代他肯定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等,都具有改革的性质。实际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一脉相通的过程。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首先是因为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是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提的两个基本点;有四项基本原则的保证,改革开放就不至于走偏方向,譬如说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四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就容易走向资本主义。现在有些同志讲改革开放,只讲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不讲四项基本原则;只讲市场化的改革,不讲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怎么能够保证改革开放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呢?

为什么说改革的方向总是正确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改革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意义的改革,如前所述,早已大力提倡,在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整个历史阶段,改革都将是永久的使命和作为常态存在。

但是改革还有一种含义,就是作为阶段性的国策,改革要实现某种制度、体制,或者模式的转换。比如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单一的公有制体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以及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向建立初步现代化中国的转变等。一旦这种阶段性转换目标基本完成,作为阶段性国策的改革,就要纳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永久的、常态的进步过程。

目前我们党提出的改革任务,应该说具有阶段性国策的含义。按照邓小平的思路,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基本路线所管辖的时间范畴,从上世纪中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算起,到本世纪中叶初步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大约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本世纪中叶初步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后,改革开放这一阶段性国策就可以转为继续调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政策。但在本世纪中叶前的若干年内,改革开放的总政策必须坚持,动摇不得。

正确掌握不同领域的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不动摇,是就改革开放作为总体来说的。但改革开放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很广,经济改革(所有制改革、市场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文化改革等,内容浩繁,进度不一,有的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有些方面进行得比较顺利,有些方面比较复杂。改革有的已经取得成功,转入完善的阶段;比较复杂的或者启动较晚的领域,则需要把改革坚持下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比如,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目前在全部商品流通总额中,市场调节的部分,已占90%以上;据几年前的估计,我国市场经济在整体上完成程度已达70%左右。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是否可以说,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当然现在还有少数领域,市场化改革有不到位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领域发生了过度市场化的毛病,比如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这些领域发生了过度市场化的弊病,不该市场化的也“被市场化”了。这些不足的和过头的都需要继续调整完善,不足的部分要逐渐进一步发展到位,而过头的部分要修正。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三座大山”是过去所没有的。今后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加强国家宏观计划对市场经济的导向性调控,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要发挥它们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讲到,我们要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只手的作用,仅仅是市场化的改革是不行的,而且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是单纯的市场化改革。单纯的市场化改革是错误的,可能很多同志不愿意听,但我还是要说,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并不是以欧美的自由市场为改革方向。一部分主流的经济学界的人士就喜欢这么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再举个例子,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改革。现在,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大大超过建国初期。并且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公”降“私”升的趋势,已影响到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点。所有制结构改革的任务,可以说已经基本胜利完成。今后的任务,应该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要强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方向,并且正确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

再比如,从有“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倾向的分配制度,转向效率优先拉开差距的改革,现在明显早已成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早已超期、超额完成。按照邓小平的预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阶段,应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结束,转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由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已将此项改革推迟。现在还是继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一直往后推。政府也通过很多渠道努力,但贫富差距还在拉大。现在中国拥有10亿元资产以上的富豪人数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奢侈品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位。据某报纸报道,一位派30辆奔驰去机场迎接自己喜欢的一只价值400万元的宠物狗。看来要抓紧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从根本上端正分配问题的改革方向,以解决邓小平临终谆谆嘱咐的“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10

促进科学发展,把改革开放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科学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就必须确立新的改革观,使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新的改革观。没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就没有新一轮的大改革和大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解放思想,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精神,破除了种种禁锢,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中国的发展道路。现在,解放思想的任务不仅远未结束,而且变得愈加重要。因为客观世界的变化是永恒的,我们的主观世界要不断符合客观世界,就要不断解放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任务。因为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太重,不破除这些禁锢,不大胆地学习国外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就难于加速实现现代化。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方兴未艾,需要我们继续奋力前行。目前,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既包括思想方面,又包括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而且大多是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深化改革开放的任务远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与此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改变保守思想观念。总之,坚持改革开放就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新一轮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突破创新,敢于“杀出一条血路”,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方法措施,我们就要坚决破除或改革。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为经济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各级政府才能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胆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培育发展市场体系,学会利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才能逐步自觉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必须建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管理体制上,要改革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税收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决防止片面发展、不计代价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在文化氛围上,要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地区,要坚持靠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形成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改革氛围。为此,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改革开放要顺应这个基本要求来设定其主要内容与任务,制定其战略规划。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各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各级政府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当前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要求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必须体现这些要求,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实绩来检验行政效能,以群众满意、基层满意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果,以依法办事、及时办事、办成事的事实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它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只有如此,改革开放才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11

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制定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政策。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社会思想文化包容性与日俱增,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极大提升。曾指出,中国人民今天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跻身世界发展圈层。不得不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找到的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切巨变,源于1978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符合中国实际、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事情,都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三、我们既要看成就,也要看到成就背后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后的道理,切实把自豪上升为自信,把自信转化为自觉。作为党员干部,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强化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用具体行动来拥护改革、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12

【关键词】 改革开放;生活方式;变革

生活方式是人们围绕生命存在,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展开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总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现代社会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生活方式。所以,应该促进绿色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在主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和总体特征。生活方式是一个总的概念,它包含人们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一切活动。概括起来说,生活条件决定生活方式,而改革开放促进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改革开放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1、由生存型转变为享受型

我国自古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生存型的生活方式长期困扰着中国人。1987年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很差,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多,生存需要已经不是人们的最主要需求,而更多的需求是生存之外的精神层次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享受型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

“保守”一直以来是中国近代的代名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当时中国社会真实的现象。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人终于从单一型的生活模式走向了开放型的多元化道路。从此,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的方法也日趋先进,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交流工具正悄然走向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二十一世纪出现的BB机、大哥大、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3、由闭锁型转变为休闲型

在改革开放之前,贫穷落后的生活是人们为生存早出晚归,闲暇生活不仅内容贫乏,而且休闲时间较少。而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休闲”,1995年5月,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这使得更多的人开始走向“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近年来,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部分农村人也开始走出家门,开始了旅游,这更加说明了休闲在全社会中普遍成为一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由闭锁走向了休闲。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良生活方式的表现

1、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

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是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一切为了钱、一切向钱看,判断、评价任何事的标准就是金钱,把金钱奉为“神”。改革开放大门的突然开放、经济的突然腾飞,形成了一把双刃剑,大部分人都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部分思想不坚定的人走向了拜金主义这条路。有了一点钱,就傲慢的不得了,唯利是图,对于好多事情只看到了现象,不了解本质。

2、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享乐主义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追求,他们主张及时行乐。“人生及时须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对其真实的写照,干事不考虑后果,只想当下,这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他们追逐名利、贪图享受,是社会主义新型的“糖衣炮弹”,应当警惕。

3、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后,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出现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自身的价值放在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之上,认为“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过分夸大自我的价值和作用,肯定自身能力。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畸形生活方式。

四、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健康发展

1、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

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从小培养,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应加强对文明健康科学生活的引导。首先,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使人们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价值观。其次,提高国民素质,使人们在平常生活中意识到文明健康科学生活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2、形成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第一,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应该积极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坚持科学、适度、健康、文明的消费行为。第二,摒弃不良消费行为。积极倡导文明消费,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第三,积极践行绿色消费。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爱护自然环境。

3、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不仅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在当今的生活中占居于重要的地位,精神文化丰富了,人民才会幸福,才能全面实现小康。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要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多了,才有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增加闲暇时间。其次,应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闲暇技能。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使得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我国社会由贫困走向繁荣,由落后走向进步,由盲从走向理性;消费生活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生活的样态从封闭、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休闲型。然而,我们还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针对这些不良现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形成科学的消费价值观、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国华.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多维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

[2] 孙立平.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3] 汪业周.社会转型期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00(5).

[4] 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6] 徐长山.消费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J].社会科学,2001(3).

[7] 刘士林.略论畸形消费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0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