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时间:2022-08-25 00:37:44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1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多的诗文。前一段时间我们举行了古诗文背诵活动。现在哪位同学想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呀?

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其他学生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背诵的都是绝句或律诗,容量很有限,是取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景的。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极了,有春草、夏色、春雨、冬雪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投影课题在白茫茫的背景上)

师: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生:感到特别冷;我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枯枝。

(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言)

师: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1、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投影: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情。

(师配乐背诵全文)

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象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象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干燥的冷的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水不结冰,倒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学生们发言很踊跃)

师: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篇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朗读的感情、语速、语调和语气)

师: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①济(jǐ)南②伦敦(dūn)③髻(jì)④镶(xiāng)⑤贮(zhù)蓄⑥水藻(zǎo)

(投影生字词)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他在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受。

生: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自然是很喜悦的;同时,我认为他还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师: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生:用较轻声、喜爱和欣赏的语调读。

师: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

生:读第一、二、三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和作者喜爱、欣赏的心情读出来。

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一、两句也行。

(无人举手)

师:那就再看一下,只看两眼。谁来试一下

(个别学生举手,试着背诵。其他学生也开始不断举起手来。)

生:背第一段。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第一段,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师: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生:温晴

(其他同学也表示同意)

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在这里,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有阳光、温晴的特点。

师:说的非常好,用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重点。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你所到过的一个地方的特点?

(无人举手)

师:那你先想一下。你从小学到初中的感受;在家住久了,初到学校的感受;你又到别的地方游玩的感受等等。

生:对于一个久在田野疯跑的孩子,能坐在明窗净几的教室里读书,那是一种幻想:教室里的气氛是温馨的,知识的海洋无限辽阔。

生:对于一个久被遗忘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慈爱的抚摩,那是一种感动:老师的抚摩,是温柔的、慈爱的。

(师长久无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我认为还有阳光、村庄。

(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

师:对。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投影这些词语)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投影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济南有山有水,前面老师分析了雪中小山的美,那水呢?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我认为济南冬天最突出的色彩是“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生:我认为这里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生:类似的用法,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还学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作者写阳光也很有特色,他是结合什么来写的?

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那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他们从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自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这几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呢?

生:从人的感觉的角度。

师:好的写景文,用注意调动人自身的各种感官。这一点我们以后再祥细的学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的生动形象。那么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

(学生小声的讨论)

生:我认为一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二要运用多种手法。

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本文的特色。

(学生再读课文)

师: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2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整堂课看作是一个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故事或特定的氛围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要,生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教学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阅读思维体系。

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教师以条分缕析的“讲深讲透”为己任,问题是问题,答案是答案,几乎都是严格对应的,尽管答案简单,但思考起来,缺少必要的情感蓄势。针对这样的课堂目标,老师所提的问题势必会出现单一机械且枯燥乏味的情况。这种问题作为课堂上的一种强制刺激,往往只能给学生紧张感和恐慌感。就在“新课改”的今天,有些阅读教学课堂中,关于作品解读提出的很多问题,多半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挤出来的,而不是源自学生自主阅读中产生于内心世界的疑惑。问题情境教学就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单纯的提问题而言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最大意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营造一个问题产生的氛围,把问题置于某一背景中,在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时来思考自然而然产生的问题。

把整堂课作为一个创造问题情境的过程,在理解文章主题时轻点一笔,就可以自然生成问题并有效解决。如笔者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以给“青”字加偏旁导入,学生先加“日”字旁,然后组词“晴朗”“晴空万里”等等,预习过课文的同学组了“响晴”“温晴”等词。然后经讨论定下以“温晴”为“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找作者笔下山、水等“温晴”的特点进行品读赏析。在课堂快结束时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能把济南的冬天写得这么令人神往?”有学生通过自己查来的资料,说老舍先生把济南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总结课堂时笔者要同学们再一次给“青”字加偏旁,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到了“情”,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也理解了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情感。

由一个具体矛盾点来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情境。比如,笔者在讲《金色花》一文时,学生在“孩子,你在哪里呀?”一句所蕴含的妈妈的心理上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说妈妈的心理是紧张的、急切的、不安的;另一些学生说妈妈没有“紧张”、“急切”、“不安”的心理,因为后文所写的妈妈并没有着急地去寻找孩子,而是去沐浴、读《罗摩衍那》等。当笔者让同学试着说说妈妈为什么不急着去找的理由时,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可能是这个孩子经常和妈妈玩类似的游戏,说明他们互相之间非常默契,并且这个孩子总是想着法子让自己的妈妈快乐,也觉得这个孩子非常关心自己的妈妈,既俏皮,又孝顺可爱。再如,笔者曾经听过的一位老师讲《变色龙》一课时,让学生默读思考,自己提问,结果有学生问“奥楚蔑洛夫一会儿说天气热得要命,把衣服脱下来,一会儿又说天气冷了,要穿大衣了。是不是真的因为天热天冷呢?”这个问题就提在体现文章主旨最核心的地方,抓住了“变色龙”的特征,这个矛盾点就成了回答问题的最佳情境。

如果老师将这个问题直接提出来,我想,得到的答案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这个产生智慧火花的过程就肯定难以体现出来了。由这样一个预设好的“不经意”的小问题激起理解全文情感基调的情绪,效果全来自对这一小问题的情境营造。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的产生问题的情境,对解读整篇文章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首先,问题情境与文章中的某一重点或难点是相一致的,如上述《金色花》《变色龙》等课例。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这种情境氛围去思考相关问题显得水到渠成,问题的解决也显得自然而然,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对某一重点难点甚至整篇课文的品读,彻底改变肢解课文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整堂课效果的提高。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课文主题或某一情境匹配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情境氛围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能够真正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杜绝“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由以前的“一讲到底”到现在的“一问到底”的弊端,同时也防止了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型的不同,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中学会思,在思中促进学,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 兵团第五师83团第二中学)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3

关键词:问题 问题教学法 语文教学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将教学内容化为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得知识形成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首先,问题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其次,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问题不断展开的,教学内容的展开是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的。问题是知识的表达形式,以问题解答的形式开展知识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和积极思考,才能通过同化和顺应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新课程指出,语文学习不是促进学生所有问题的解决,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扩展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课程,内涵丰满,具有极强的体验性,在体验性的引导性下又有着多变性,要求教师体会到学生的需求,以防学生对课业的领悟出现片面性。教育是个动态过程,而且语文这一学科本身也是动态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语文课堂自然也应该是动态的、丰富的,应该实现从知识型的课程转向问题式的课程转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教学的改编,不拘泥于形式、不满足于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不断思考和对文本情感的不断领悟。

三、初中语文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以导学问题为指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导学问题,指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设置导学案。其次,导学案的设计与以往的预习不同,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的观察或设计,也可以是探索性的问题研究等,其内容和形式没有局限性。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以下几个导学问题:第一,课文为什么称“紫藤萝瀑布”?请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写下来;第二,文中描写作者感情变化共出现了( )次,按顺序分别是( )( )( );第三,给课文划分段落。( )花( )花( )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意思;第四,本文不是单纯写紫藤萝,而是通过描写紫藤萝发出感慨( )。

(二)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强调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中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教学法要求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学习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济南的冬天》的中心问题是,第一,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第二,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我们以第二个问题为例,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用五个词语写下自己感受过的冬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并把学生心中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读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体会作者通过对济南景色的描写表达的对济南的深切思念。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老舍塑造的“摇篮安睡图、雪后小山图、山村卧雪图、玲珑水晶图”进行阅读,画出关键词,描述简单的画面。通过欣赏老舍先生塑造的故乡冬天画面的形象,进一步理解济南冬天的温情和作者渗透在景物中的感情。

(三)以问题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见效周期长的特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朗读和写作的技能,这些技能要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通过课外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实,而应用技能的掌握还需要不断实践。问题教学法的另一个重点正是突出知识学习的延续性,建立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若干问题并导向课外。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留下三个问题,第一,爸爸和妈妈的爱有何异同,下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班级交流和网络平台展开关于该话题的讨论,文章采用的是插叙的方法,什么是插叙,在课下找出几篇插叙的文章进行研究,并初步探索双线并行的写作和构思技巧;第二,了解作家的作品和更加详细的背景。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通过找资料、调查访问、网络交流等途径进一步开展语文学习,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学习,使问题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不竭动力。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4

一、“高能耗低效率”成因分析

1教学设计抄教案,缺乏针对性

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没有认真进行教学准备,照抄教案,甚至从网络上下载教案进行打印,来替代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行为看似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以及对学生发展实际的有效兼顾,整个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2缺乏新教学手段,课堂枯燥乏味

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显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究其原因,与教学手段匮乏有关。教学活动如果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没有一些辅助手段作为点缀与穿插,长时间下来,学生就觉得枯燥,学习的投入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未能有效运用这一手段而导致课堂乏味,实在是一大遗憾。

3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老一套组织教学,直接以灌输模式替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沦为了知识填充的工具,看似将许多知识点灌输完毕,实际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长期以往会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状态。

4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课外延伸、拓展

一些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局限于课堂范畴,没有能够从课前课后进行有效延伸。课前没有进行预习指导,课后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在这样的狭隘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发散思维、想象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5积极情感不足,难以激发动力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积极情感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的因素。一些教师忽略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这样的淡漠关系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会演变为影响师生互动有效开展的障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独立设计教学方案

作为一名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与设计能力属于基本履职能力,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贪图省事照抄成品教案,更不得原文下载网络教案。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研究,科学筛选,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创造性运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还要重视教学对象的研究。初中生学习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如何、思维方式怎样等问题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广大教师也要做到好中选优,既要借鉴别人先进的教改经验,又要进行本土化吸收,使确定的教学方案更加贴近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注重接地气,使教学设计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效融合起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2推广运用电教手段

具有大量生动信息、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是保证初中生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的因素,尤其是要将近年来运用广泛的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济南,对济南冬天美景缺乏直观认识。对此,笔者专门从网络上下载了一组济南冬天的美景图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美丽的景色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教材中枯燥的文字与精美图片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内心对济南冬天的景色立刻变得直观形象起来。这样的教学手段为生动活泼课堂的打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师生有效互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单向的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开展有效的互动,让课堂不再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成为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教师进行难点点拨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能力长足发展。

例如,在《我的老师》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简要的预习回顾之外,还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蔡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蔡老师的性格特点;选择课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体会蔡老师对孩子们的热爱,画出作者感情较为深厚的句子。通过这样一组思考题,将整个教学目标任务贯彻始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研究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融入到语文课堂探究之中。

4课前课后进行突破

打造素质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之外,必须将前后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预习环节能够有效筛选出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指向性。因此,在课前教学环节,要重点强化预习这一项工作。教师应从预习习惯培养和预习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预习、高效预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环节,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作业对学生进行强化巩固,同时还要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得到能力培养。

例如,在《我的母亲》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文的间架结构、材料安排、写作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加深对写人类文章的技巧把握,并且仿照课文的写法开展身边的人物仿写训练,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另外,在课后复习巩固环节,教师还应当强化科学记忆方法以及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指点,提高学生复习巩固的成效。

5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教学活动应当适应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改变粗暴对待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以更大的耐心、爱心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就会更加投入。教师还要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如学生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方法技巧的辅导,帮助他们针对困难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动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

A.建平县行政图B.朝阳市行政图

C.辽宁省行政图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D.大分水岭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D.20°W以东到160°E

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B.29%C.50%D.39%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9.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D.常年湿润

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B.夏装

C.秋装D.冬装

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

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D.早晨8时

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干旱的沙漠B.原始的热带雨林

C.寒冷的极地D.中低纬度的沿海

1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1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军事力量强弱B.开发历史早晚

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多少

19.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C.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的D.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B.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

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

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

21.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A、B、C三个人同乘一辆飞机去非洲救助难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谈,A说我是英国人,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B说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C说我来自泰国,在我们国家,寺院遍布全国。

请回答:

(1)A信奉教,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洲、洲和大洋洲。

(2)B信奉教,主要分布在洲的西部和东南部,洲的北部和东部。

(3)C信奉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

(4)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在中国,多数人(信、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教。

2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3)甲山在乙山的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DE

23.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2213

非洲3814

北美洲]149

亚洲814

欧洲1011

大洋洲711

(1)计算表中各洲2002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请把计算出的数值填在表中空格内。

(2)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洲。

(3)世界上人口的分布特点是,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2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②③④⑤⑥;

(2)大洋:⑧⑨;

(3)从东、西半球看,大洲⑦属于;

(4)大洲①和大洲②的分界线是。

25.读A、B两地(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低气温出现在月;气温出现在月;此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说明此地气温的年变化:。

(2)B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那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说明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3)B地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4)A地的气候特征是

①全年温和多雨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终年寒冷干燥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你知道判断气候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

;。

26.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人种。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分布。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的,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洲、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洲的东部、洲的北部和南美洲等地。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DACDAAD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DBDDBCA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

21.(1)基督1分欧美1分(2)伊斯兰1分亚非1分(3)佛1分东部东南部1分(4)不信伊斯兰2分

22.(1)5000502分(2)1501分(3)西南1分(4)海拔4002分(5)295米1分(6)B1分(7)鞍部山谷陡崖3分

23.(1)每点0.5分,3分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9

非洲24

北美洲5

亚洲22

欧洲-1

大洋洲18

(2)非欧2分

(3)不均匀的有计划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分

25.(1)1月7月15度3分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温和,夏季不太热1分

(2)10、11月7、8月春夏降水较少,秋冬降水较多3分

(3)③地中海气候1分

(4)①全年温和多雨1分

(5)气温降水2分

26.(1)白种黄种黑种集中零星平等6分

(2)欧非2分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6

很快,犯罪嫌疑人刘钢被警方抓获,他供述了以上多次抢劫案,让人震惊的是:他曾就读于名校,因一段“青春之错”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尽管他后来事业一度艰难起航,但怨愤、失意一直如影随形,先后两段婚姻均以失败告终。这一切就像癌细胞扩散一样,使他的事业渐渐走向失败。在怨愤、失意和落魄中,他的人生不可遏止地向下坠落……2015年1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一审判处刘钢死刑。

名校生在教室公然恋爱亲热,

背受处分黯然离校

2013年12月28日深夜,在南京市老下关幕府东路一处在建工地大门前,一个名叫曾源的男青年正跨在电动车上等朋友一起吃宵夜。突然,他看见一个女孩一边喊“抢劫了”,一边朝前面猛追,在她的前方,一个男子迅速跑进漆黑的工地里。一会儿,女孩回来经过曾源身边时,曾源听到她粗重的喘气声,还看到她一边走一边扯开脖子上围着的围巾。她走出去不到10米远,忽然“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这时,曾源的朋友来了。两人看见女孩睁着眼睛躺在地上,大口呼气,脸色发青,他们马上打110报警,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急救医生赶到现场诊治,发现女孩已经气绝身亡。警察除在女孩身边发现一个电脑包和一截女式包的带子外,再无他物。

经过询问和侦查,警察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抢劫案,女孩被那个跑向工地的男子抢走了随身携带的皮包。而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市鼓楼公安分局已接到这一带发生的类似报案近10起。由于抢劫者都是单身作案,手法娴熟,作案地点光线很暗,又没有安装监控探头,警察一直没能查到有价值的线索。

经警方调查:被害人刘彦21岁,生前身体健康,性格活泼开朗,曾上过武术学校。经过法医鉴定,刘彦患有先天性房室结动脉发育不良,在遭到抢劫和殴打后,导致高度应激反应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与此同时,警方侦查到刘彦的银行卡在一家银行自助ATM机上入查询,并获取了一个男子的头面部特征图像,经过与存档的身份证照片比对等,确定嫌疑人名叫刘钢,并在他租住的房子将其抓获。

刘钢归案后,得知被他抢劫的女孩已经死亡,深为震惊和痛悔,对之前所有的抢劫行为均供认不讳。而听了他的供述,警方对曾就读于名校、并有过成功事业的的刘钢走上犯罪道路,深感震惊和惋惜……

刘钢,1974年出生于江苏盱眙县。刘钢从小聪明伶俐,上中学后,他对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考志愿填报的都是数学专业。1992年,他被南京一所知名大学数学系录取。

刘钢对上大学十分珍惜,比起城里同学,出身寒门的他更多了份沉稳与刻苦。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大学校园,刚刚开始兴起“同乡会”、“联谊会”,刘钢很少参加此类活动。他给自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因此学习之外的活动,他基本上都没露过脸。

一直到大三下学期,有一次刘钢被同学硬拉着参加了跟气象学系的联谊会,认识了气象学系的学妹顾晓冬。顾晓冬比他低一届,老家也在盱眙。得知两人是老乡,刘钢很快开始用家乡话打开了话匣子,也变得自信起来。

这次联谊会之后,刘钢很快向顾晓冬示爱,两人因此成了一对校园情侣。而就在刘钢学业、爱情双获丰收,前途一片大好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1995年11月,已是大四上半学期的刘钢在准备研究生考试,跟顾晓冬约好暂不见面。11月底的一天中午,他实在想念女友,顾不上吃午饭,跑到顾晓冬的宿舍前等她。

两人见面后,因为女生宿舍前人来人往,刘钢就拉着顾晓冬来到数学系的阶梯教室,这里没有其他人。两人正在热烈拥吻时,谁知虚掩的教室门突然打开了,走进来的竟然是系领导。原来,系领导正陪着兄弟院校领导参观。几位领导看着手足无措的刘钢和顾晓冬,面面相觑。学术氛围浓厚的数学系竟然有学生公然在阶梯教室里谈恋爱、亲热,还被兄弟院校的领导一起给“参观”了,这件事给数学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系领导调查处理时,刘钢为了保护女友,把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尽管他一再恳求,系领导经过慎重研究,还是决定给予他肄业的处分,他也因此失去了宝贵的考研资格。还没毕业,他就被迫流着眼泪离开了学校,几个月后才拿到肄业证书。

当时,正在上大三的顾晓冬迫于学校和父母的压力,不敢再跟刘钢联系,一段校园恋情就这样戛然而止。刘钢的内心充满了怨愤、孤独和无助。

闪恋闪婚闪离,

摆脱不掉的初恋情结和怨愤

本来踌躇满志要考研深造的刘钢,却连一张毕业证都没拿到,前途黯淡加上跟顾晓冬分手,他就像突然被推到谷底,精神十分崩溃。他不愿留在南京,更不想回到家乡,也没敢告诉家人这一切,带着一身的疲惫和伤感,只身前往苏州闯荡。他聪明,善于学习,很快在一家外企站稳了脚跟。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他跟朋友合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很快经营得有声有色。

1999年底,刘钢心底涌起一个无法遏制的希望:回南京寻找顾晓冬,让她回到自己身边,至少也要让她看到自己事业有成的模样。

刘钢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安排好工作后立刻来到南京。很快,他就打听到了顾晓冬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在约她见面之前,他狠下了一番功夫,先给顾晓冬买了一对精美的耳坠,又在酒楼订了一间格调高雅的包间,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一番后,惴惴不安地给顾晓冬打了个电话。

见到刘钢,顾晓冬也很激动。其实,这几年她一直牵挂着他,怕他因那件事一蹶不振。她说:“看到你今天的样子,我很欣慰。”刘钢听了潸然泪下:“你不知道我熬过这一切有多难,尤其是没有了你……晓冬,我爱你!你还是回到我身边来吧,我保证会让你幸福的……”顾晓冬哭了,然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告诉刘钢自己现在已经有男朋友了。她说:“我们错过了,就回不去了,求你把我彻底忘了吧,赶紧找个爱人,好好开始新的生活……”刘钢失声痛哭。

不久,刘钢赌气地与朋友介绍的南京姑娘张蓉“闪恋”。2000年2月,他和张蓉领证“闪婚”,第二年生下女儿。他很爱女儿,但心里仍放不下顾晓冬。2004年,他特地在当年大学校园所在的鼓楼区购买了商品房。他时常沉浸在对顾晓冬的思念中不能自拔,哪怕是她当初那么干脆的拒绝,也让他觉得“她这样做是为了不伤害我”。

因此,刘钢对妻子始终产生不了感情,再加上工作原因,他得常在南京、苏州两地来回跑,对妻子和女儿照顾不够,妻子和他有了频繁的争吵。

2007年,在冷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刘钢和妻子离婚,他把房子和女儿都留给了张蓉,几乎净身出户。婚姻的失败、无法摆脱的初恋阴影,让刘钢的内心彻底失去了动力,他无心于生意,公司经营每况愈下。这年底,他的合作伙伴在焦灼和愤怒中撤资一走了之,刘钢重新变得一无所有。

2008年初,刘钢来到昆山,在一家广告公司谋得职位,事业上总算重新起步,并收获了一段新的感情。2009年,他认识了家在昆山的苏娟,两人很快谈婚论嫁。结婚前,刘钢突然要求苏娟跟他一起去南京生活。苏娟说:“我们都在昆山工作,为什么要去南京生活?”刘钢说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说:“我要逐渐把工作重心移到南京。”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还是放不下顾晓冬,想离她更近一点……

苏娟相信了刘钢的话,跟着他来到南京。结婚后刘钢租了套房子,简单添置些家具,就算安顿下来了。苏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对自己辞职来南京十分后悔。刘钢婚后对她也十分冷淡,两人时常吵架。苏娟一气之下独自离开南京回到了昆山。

刘钢没有想法劝苏娟回来,短暂的第二段婚姻再次以失败告终。2011年6月,办好离婚手续的刘钢孤身走进曾经的大学校园,看着当年的一草一木,似乎还留存着他和顾晓冬在一起时的美好回忆,他的失意和伤感无以复加。他忍不住拨打顾晓冬的电话,哽咽着对她倾诉着内心的思念。顾晓冬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已经有家,有孩子了……”就挂了电话。刘刚的心里充满了无奈、失意和悲凉。

心灵和人生异变,

从落魄到彻底坠落有多远

这之后,顾晓冬更换了手机号码,刘钢再也联系不上她。他完全放弃了昆山的工作,留在南京,靠打零工维持简单生活。

刘钢惟一思念的是跟着张蓉生活的女儿。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他时常去学校看望女儿。跟女儿说说话,陪她吃零食,是他生活中不多的乐趣之一。可是有一天,女儿却支吾着对他说:“妈妈知道你来看我,她不让我跟你见面,不然就要打我。”

刘钢听了这话很生气,他劝女儿勇敢点:“再怎么说,我也是你爸爸,她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可让刘钢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他真在女儿细嫩的脖子上发现了伤痕。他揪心地问女儿:“你妈真打你了?”女儿点点头,哭了。

刘钢心里十分难受,这证明张蓉对他的恨意从未消除。从那以后,他只能远远地站在校门口看上女儿两眼。

2012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钢接触到,数学系出身的他运用概率论原理,3千元后,中了2万多块钱。这一次的偶然让他很兴奋,从此他不再打零工,而是靠买中奖为生。他自恃应用数学理论超强,却忽略了中奖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次次的失败,让他红了眼似的下注越来越大,很快便经济窘迫。他租不起套房,只好一次次搬家,最后租住在南京老下关区条件简陋的民工房里。他满脑子都是经、法,并为此失眠,常深夜出门跑步或乱走一通。他知道以自己这副落魄样,跟顾晓冬共同生活的愿望彻底变成泡影。而张蓉的绝情,见不到女儿的失望,让他心里逐渐起了变化,他开始变得讨厌女人……

一天晚上,刘钢在住处附近的幕府东路瞎转悠,发现前面一个拎包的女孩独自走着,她的背影很像前妻张蓉。他不自由主地跟着走了几步,鬼使神差般地突然上前抢走她的拎包。女孩大喊大叫,可是深夜的大街上没有几个行人,刘钢很快就跑远了。回到住处后,他打开包,发现里面有手机和一些现金。第二天,他把手机低价处理,现金也很快被他花光。

这一次意外得手,让刘钢尝到了“甜头”,他因此变得兴奋起来。他不再去考虑通过正常的工作赚钱维系生活,白天睡觉、买,晚上出门寻找作案目标,一旦得手便如法炮制。如被害人包里有身份证和银行卡,他就运用数学概率知识,反复用身份证号码试验银行卡,但几乎没有成功过。

渐渐地,刘钢发展到使用暴力。有一次,他遇到对方反抗,他手持砖头砸伤被害人的头部,抢走了对方的皮包。他白天上街时,听到这一带的居民议论,说单身女性深夜不敢出门,警察也破不了案,他甚至有点得意。

直到2013年12月28日深夜,他在抢劫被害人刘彦的包后,用刘彦的银行卡在一家银行自助ATM机上反复插入查询,被摄像头拍下了面部特征,为警方事后侦破留下了线索。

这次作案,刘钢想不到刘彦竟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面对一个如花般生命惨死在自己手里,他终于感到痛悔。在向警方供述时,他讲述了自己的过去……

刘钢成了抢劫犯的消息传到家乡盱眙,邻居们都难以相信这个昔日的“天之骄子”会堕落成这般模样。曾经以刘钢为骄傲的家人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刘钢父母长吁短叹,以泪洗面。

2014年5月,正在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刘钢涉嫌抢劫罪进行审查阶段,一天,承办检察官突然接到一个年轻女士的电话,吞吞吐吐地向检察官打听刘钢的案情,从她的声音和口吻可以判断对方就是顾晓冬。她在电话里伤感地叹惜:“他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以前在大学校园,他是多么优秀和出色。”

2014年11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刘钢抢劫案,公诉机关指控刘钢抢劫作案6起,使用暴力劫得财物共计1万余元,殴打致一名被害人死亡。被害人刘彦父母悲痛异常,强烈要求判处刘钢死刑。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方案 主题 参与

现今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就像是寒冬里的第一阵春风,为语文活动可带来了新的气息,开创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新纪元。所以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在综合性活动的衬托下得到主体的提升,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善于在实践中求真知的品质培养出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流程为:订下主题、设计方案、重组分工、计划进程、梳理信息、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成果、积累总结。

一、将语文综合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计划出来

在初中语文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分为36个,但是大体上可以将这36个活动分成几大类,一类是社会调查类,例如《漫游语文世界》;第二类可以分为人物访谈类,例如《献给母亲的歌》;第三类可以分为影视剧欣赏类,例如《探索月球奥秘》;第四类是查阅资料类,例如《我所了解的孔子》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整顿,将一些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作为主体。例如在讲解《端午的鸭蛋》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课文相联系的民俗活动举办起来,让学生在参观品味民族特色活动的同时也讲述一下自己家乡的特色。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问题,例如让学生对玉湖的风景韵味进行简介或者谈一谈安定都有哪些特色小吃等等的问题。

二、在备课时,学生与老师共同备课

在学生与老师共同备课时,要先将备课涉及的主题确定好,让后师生再将这一主题作为中心,分别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准备。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与老师获得信息的来源往往是一致的,有的学生更是因为能够用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使得研究出来的答案更加的贴近课程的根本性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挑选,所以就在将零碎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为了很好的适应这种信息时代的变化,我们更要在备课时将学生和教师从封闭预习以及孤立备课的情况中解脱出来,创造出共同备课的情境,所以要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与老师共同备课。首先,在设计主题时不能只有老师单方面做主,应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不能够只关心教师可以做什么或者学生可以做什么,而是要探究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注意力所在,所以在设计主题时要坚持学生参与的意见。其次,在准备活动时,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准备课堂用的教材,还要准备其他资源,即“可备性资源”,这样活动的准备才更加充分,开始进行活动是才不会手足无措。

三、为孩子们创建出一个最佳的教学情境

一些研究教育理论的学者认为,只有在相关的资料背景下,知识才能够被获取,而在学习中,学习情景就是资料背景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在学习课程之前,应该适时的营造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了解知识。而创建这一情境的方法就是根据其主题将学生收集到的相关材料、相关图片贴在墙上,或者设计在黑板报上,将学生提前带到一个学习的氛围中去,让学生从黑板报或者资料中得到各种主题的相关资讯,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再进一步提升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让学习的主体和客体互相结合,使其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被拓宽的语文其他阅读方面也变得更加宽广,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更大的思考、研究、领悟、发现以及创造空间,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启发开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轻松。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济南冬季的图片,并为学生介绍《济南的冬天》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理解。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读全文,并提问“初读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你的最大感觉是什么?”等开放性、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再度文章,点拨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增加对文章内容的亲身感悟和体会,感受“温情”的济南。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思考,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或是情感,充分展现启发式教学实践模式的优势和价值。

四、自始至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一直被奉为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想直接获得学习的经验,就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实践,但是教师的指导却不是必须因素。如果教师在课程学习中不对学生进行指导,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想要达到预想效果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辅导。首先,教师要在活动开始之前让每个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任务和形式,教师在学生不清楚具体操作时还要进行相关的讲解。其次,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师在活动进行时要全程追踪,不能将活动方法教授给学生后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家长不想孩子将大块的业余时间放在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家长阐述活动的意义,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知晓其中的利弊,从而使学生顺利进行活动。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进行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错误行为和问题,保证活动质量。教师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时不能只注重结果,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和交流合作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充分的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在相互交流和反复提高中快乐的成长。

结束语:总而言之,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又有不同的,让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将语文的教育观树立出来,将语文从课堂中拉大现实中,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回自然中,走回社会中,这样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整理信息能力、灵活构思能力以及创新表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语文的海洋中健康稳定的发展,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生这样才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精妙的设计;目标升降;替代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清晰的课堂教学节的呈现上。我认为,课堂设计实际上就是单位时间的设计。把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呈现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分配在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就是一个教学节。一堂课的设计就是由几个教学节构成的。教学节能否合理设计和动态推进,实际上就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课前精妙的设计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准备,不仅仅要充分研读教材而且要充分备学生。问题设计是否由浅入深?每一次的提问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答案?而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否给予深层次的导。总之这样的思考是课前必须做的。也只有这样的准备才会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如在讲《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写道:“凡在北国过过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里写道:“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冬天实在是很可怕”。而跻身济南的冬天,你却能如坐春风,心旷神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再读课文,说说围绕这一特点,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文中说: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那么出奇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学生的回答也就水到渠成。而当自己的精心设计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时,更需要教师做到有放有收。放是让学生按照他们思考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去交流,去探讨。要做到合理的引导,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当然教师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的去说,必须能回归课堂,让思维关注文本。

二、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当学生读到“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一句时,我问道“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引发同学们回答;“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时。把“而不仅是技术”读漏了。老师马上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生:他把“而不仅是技术”读漏了。师:漏掉后影意思的表达吗?生:意思不同。师:读读此句体会差别大不大?生:它们差别很大。漏掉的词语在双层递加的作用。“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师:这位同学体会的太棒了,大家给点掌声。

上述教学环节的即时增补,更利于拓宽、深化教学目标。同样,当我们事先预想的环节与学生的意愿、当时的环境相悖时,我以为完全可以舍弃不用。因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的兴趣、情绪、意见、观点,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的气息。

三、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在教学中,我们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例如,学习《万里长城》时,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问题:“鸭绿江”在哪里?“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些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一问一答逐个解决的话,势必影响了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难点的突破,这样就造成语文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又挤掉了一部分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选择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结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师:“结晶”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大说得明白,不过我知道盐就是一种结晶体。谁知道盐是怎么来的?生:我知道。要先在滩涂上围住大量的海水,然后让太阳晒。经过很长时间后,绝大多数的海水蒸发掉了,剩下来的一点点亮晶晶的东西就是盐。师:那课文说“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你觉得这里什么是“海水”?什么是“盐”?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不仅意会了“结晶”这个原本较难解释的物理名词的意思,而且对课文中心句的字面意思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随即调整了原先的教学预案,把“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这个问题选为课堂的主问题,然后引导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自己质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习具有实效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高辉.中学语文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A].2007.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9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阅读教学涉及很多能够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体现集思广益的效果,才能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最佳方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积极、向上、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环境。

二、主动质疑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众所周知,与处理问题相比,提出问题显得更为关键,这是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能够让学生产生探讨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们务必要时常关注学生对阅读的态度,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与兴趣。比如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了解,然后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段,概括每段的大意。通过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学生要深入了解课文,就要主动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该篇课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所说的“一扇门”具体指什么?学生们就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找出答案。

三、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

想象是观察、分析事物的前提,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置身于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幅自己置身于济南的冬天的图画。例如,学生可以想象置身于济南的山上或村庄里,不管是书本里有描述的还是没有描述的,都可以凭自己的想象来描绘。文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想象,离不开作者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初中生要完全理解并掌握课文内涵,认识到文章的文学价值,需拥有一定的思维并会灵活变通,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可大多数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追求浪漫,有时会因一些客观原因而随意想象,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化、健康、富有想象意味的思维锻炼活动。

四、开展自主探究阅读

自主探究的阅读主要是指深入分析文章的主旨、含义、写作背景、情感等,探索根源,分析缘由,把握文章的精髓。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式阅读教学时 ,应当考虑各方面的要素,尽量为学生提供能够实现互动学习、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在分析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分组的合理性、时间的掌控性、问题设置的恰当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去。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阅读教学设备

互联网的优化改造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先进的阅读教学设备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并逐渐将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阅读教学设备,在展现文章意义的同时锻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幻灯片,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苏州园林的图片,并将其剪切到幻灯片中,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图片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图片,教师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比如下载介绍苏州园林的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教材,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六、开展情景再现活动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10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也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择最合适的问题,用有条理的提问来强化学生思维,让他们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难易适中,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提问,同时还要提出具有悬疑性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提问,让提问的效果最大化。

一、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在一个初中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有高有低,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给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选择适合他们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来说,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以让他们逐渐适应教学强度,不至于在教师提问的时候手足无措,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提问可以相对简单一些,如:“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出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作者通过山和水这两方面来展现济南冬天的不同之处。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给他们提出一些更有难度的问题,例如让他们思考一下文章是如何体现寓情于景的写作特色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理解作者是如何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还要找到作者是如何情景交融的。例如作者通过某些词句的形容将原本没有情感的景色变得有情了,如“水也不忍得冻上”中,用了“不忍得”这样一个明显带有情感的词汇将无情之水写得有情,这就体现了作者情景结合的写作特点。通过难易适中的提问能让学生更自然地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在循序渐进的问题中,学生更容易找到学习的乐趣,阅读文本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对于文本的解读也会更加准确。

二、充满悬疑,引导探究

具有悬疑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探究的兴趣,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逐步找到探究文本的切入口,从而体会文本的深层次内涵。

在学习《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在引入课文学习的时候加入一些具有悬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如:“大家知道本命年是什么意思吗?作者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并没有先介绍自己的本命年是什么样子的,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回想起春节的种种民俗活动。大家想不想看看作者当年是如何过年的呢?有哪些活动是我们现在依然在进行的,又有哪些活动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不见了呢?”这个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会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产生疑问,并带着问题继续阅读课文。一是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文章的结构,二是作者笔下的春节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搞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构思巧妙,在布局上展现新意,烘托春节这个特定时节的韵味,并感受到作者如何写出具有乡土风情的文章。

有悬疑性的问题往往能在课堂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习效率自然有所提高。

三、适时提问,恰到好处

要让提问更有效,教师还要掌握更多的提问技巧,如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来适时地提出问题。在教学中,预设十分必要,然而课堂生成也十分重要,有的时候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修改自己的提问方向,让学生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了《社戏》之后,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了疑问:“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社戏》,但是文章真正描写看戏的内容却并不是很多,难道是作者写作偏题了吗?作者为何要如此设计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很多学生都开始讨论这篇文章是否“文不对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原本是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的,但是在课堂生成中既然学生产生了疑问,那么就不如利用这个机会来适时提问,“作者为何写了那么多戏里戏外的事情?”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作者以“社戏”为题,但是并非只能写看戏的情景,期盼看戏时候的心情,在去看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看戏归来的情景,这些其实也都和“社戏”这个主题是有关的。作者这样写非但没有跑题,反而还让写作的内容有所扩展,作者对所看的“戏”表示不满,但是却对农村孩子的聪慧表示赞赏,这才是其想要突出表现的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选择适当的提问时机也可以加师生对话,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11

一、情境式导入语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思维是相互推动着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例如,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为了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在科学上的求实精神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

二、激疑式导入语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例如《最后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最后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生1: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学内容。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生2:“课”是中心词,“最后”是修饰词。生3:我有疑问: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我虽进行预习,但不学本国语,一下子学外国语可以吗?生4:如果我是当时的学生,第二天就不来上课了。生5:我们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侵略作斗争,集体罢课。……一时间课堂群愤激动,气氛相当热烈。师:同学们问得非常好,你们的爱国精神也是当时作者的爱国之心,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朗读一下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带着激情去朗读课文,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更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植入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三、目标式导入语

教学新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的探求,教师往往在导入语中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提出明确的探索目标。学生面对这些目标,方向明确,有利于抓住学习的重点,以便顺利的进行听课和思考。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说:“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润期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四、解题式导入语

课题是文章中心的提炼,是统摄全文的要素。因此,“解题入手,开门见山”是语文授课导入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应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涵,为顺利学习全文作好铺垫。例如:教读七年级下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到黑板上为老师应如何板书这个课题设计一番,并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简要的点评后,引用鲁迅对“悲剧”论述的名句——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类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通过运用这种导入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悲剧的认识,教师进一步设疑既然是“悲剧”,又为何要称之为“伟大”,“悲剧”体现在哪,“伟大”又表现在哪?

五、背景介绍式导入语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背景介绍导入比较好。

比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我是这样讲的: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20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从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评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介绍写作背景,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以外的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好处。但是,所有关于背景的介绍,都必须紧密结合课文,切忌喧宾夺主。

六、故事讲解式导入语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12

这一切,都得益于栾川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化工程”美家园

栾川县城关镇,辖8个村、居委,63个居民组,1.4万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栾川县城关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制定出台《城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即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政策。以“三清七集中”村容村貌治理、旧房、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工作重点,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主线,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年来,该镇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用于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万元对4个村进行环境整治,投资200余万元规划建设6个社区服务中心,投入25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9公里5.7万平方米,改厕180余个,新建垃圾池21个,投入40万元架设供水管道2万多米,完成河坝加固2000余米,完成3处人畜安全引水工程,建沼气池30多个,投资50万元,建成休闲广场2个,并配备多种娱乐健身器材,全镇8个村居委,村村设有卫生室,且设备齐全,建立完善卫生长效机制,村村确定1-2名卫生保洁员,投资10万元购买12辆专用垃圾清运车,全镇1.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

栾川县城关镇南沟村过去环境较差,2007年,镇政府为该村扶持资金50万元,该村借助“东风”,积极实施“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居民美化”为主的“四化工程”。投资30多万元硬化道路、巷道2万多平方米,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投资15万元铺设安全饮水管道1500米,解决200户群众吃水问题,投资20余万元绿化村庄面积20亩,栽植各类绿化树苗2.8万株,投资30多万元在村委办公楼南面建起了一个村级休闲广场,投资20万元建起全镇第一个垃圾填埋场。

2008年3月,经过一年努力,南沟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宋留栓乐滋滋地说:“俺村有今天,主要得益于镇政府的支持,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我们要变奖励为动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南沟。”

“双百工程”送温暖

过去,栾川县城关镇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环境差,群众住房陈旧破烂,相当一部群众家庭还属“贫困型”家庭。

2007年,城关镇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民之所想常记在心,民之所盼为我所干,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让群众得实惠,过上富裕舒心的好日子”的口号。会议确定为民办8件实事,其中让老百姓最直接受惠的一件事就是在全镇实施“双百工程”,镇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全镇100户贫困群众的危房、旧房进行改造重建,对100户失地、无业农民子女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镇政府严格遵循“村负责、镇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基层,逐户排查、详细了解每户具体情况,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现场指导办公,座谈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特殊困难户还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建筑队、搞规划,保证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007年,全镇共投入专项资金50多万元,帮助120户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旧房改造工程。

在“双百工程”中感到最温暖的当属君山路四组的田冬冬。20多岁的田冬冬,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父亲去世的早,爷爷只给他留下了四间房屋。由于长年失修,每逢阴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直是社会的救助对象。2007年,在镇里的具体协调下,给予田冬冬扶持资金1.5万元,积极帮他联系开发商,帮他盖起了三室二厅200平方的楼房,使孤儿不再“孤”,充分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基石。2007年以来,城关镇围绕城镇劳动资源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劳动用工管理四大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失地无业居民的后顾之忧。

政府组织培训。镇劳动力管理办公室在各村、居委配合下,深入到各组,澄清各村18至35周岁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情况,建立台帐。出台《城关镇失地无业农民培训方案》,按照“分期培训,指导就业”的原则,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和失地无业子女的具体情况实行定单式定向培训,以需培训。首期确定对130余名失地无业农(居)发子女进行培训。

政府指导就业。为促进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尽快就业,镇里以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建立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档案,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协调企业争取用工岗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同时,与输出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农民灵活就业。

企业安排就业。政府还以招商项目为依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企业安置。同时,镇政府又组织招聘会,使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前来应聘、就业,为40余名失地无业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2年来,该镇已举办计算机、挖掘机、美容美发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失地无业农民300多人,其中80多人获得资格证书,走上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城关镇积极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免费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多项救助制度,形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济、技能培训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所有困难群体,符合城关镇民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广大困难群众共享和谐社会阳光。

“三和行动”易风俗

近年来,栾川县城关镇又以文化事业建设,社会服务建设为突破口,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和行动”,建设和谐社区,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和行动”即: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栾川县城关镇以“五好支部”建设为契机,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从而实现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务民主议事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等,使民主决策规范有序,村务、政务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