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8 11:34:40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案,也叫导学案,顾名思义,它不等同于教师的教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指导学生学而设计的方案,重视指导的作用,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根据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师设计学案的侧重点也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学案、展示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细读课文,思考:嘎羧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做了哪些事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细细阅读,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2

一、叙事视角

《南京!南京!》采取了两条叙事主线,一条主线是以角川、伊田为代表的日本侵略者,另一条是以陆剑雄、唐先生、姜老师、小豆子为代表的中国抵抗者。这两条叙事主线忽而融合,忽而分离,共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角川和小豆子既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又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贯穿整部影片始终,他们勾勒了整部影片的轮廓。

《南京!南京!》的创新之处就是运用了角川的叙事视角,从一个日本侵略者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叙事惯例和叙事话语的一次破坏性重述,完成了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重新书写。…角川的叙事视角是一个“他者”的叙事视角,是一次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叙事,挑战了观众的观看期待和接受习惯。传统抗战题材影片通常采取中国人的叙事视角,通过经典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着力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这种叙事视角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以强烈的民族情绪遮蔽了具体而又形象的历史细节,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略者.而角川的叙事视角为我们理解和反思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街头巷战之后,影片有一个以角川为叙事视角的长镜头.角川目睹了那悬挂的头颅、的身体,目睹了日本士兵有组织、有节奏地枪杀中国民众,目睹了日本士兵变成杀人机器的过程,这些场景在角川叙事视角的统照下产生了一定的叙事张力.有助于观众全面认识、反思这段历史。

角川的叙事视角还是一个反思的视角.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视角。实际上,角川的叙事视角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反思历史的位置。如陆川所言“角川的视线就是观众的视线”,时刻召唤观众填充、占据的位置。影片多次提到角川上过教会学校,接受过现代教育,这意味着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似乎可以承担起历史反思的重任,不过角川毕竟是一个日本侵略者,屠杀过中国人,观众很难接受、认同这样一个异族的视角,因为叙事视角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范畴,它也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眼光,角川的叙事视角不可避免地带有日本人意识形态的倾向,必然导致观众的批判与抵制。

虽然《南京!南京!》竭力以角川的叙事视角组织故事情节,统合众多人物形象,实现同一题材影片在叙事策略上的突破和创新。但与《硫磺岛的家书》相比,角川的叙事视角显得过于单薄,不足以组织整部影片的故争隋节。另外,角川的叙事视角过于抽象化,与陆剑雄、姜老师、唐先生、小豆子等人物的叙事视角不能形成“对话性关系”,没有实现多声部的共鸣与互补.严重影响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效果。

二、历史叙事

《南京!南京!》体现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原则,那就是将过去所谓的单数的大写的“历史”(History)分解为众多复数的小写的历史,把那不可再现的“历史”(History)拆解为一个个人物讲述的故事(kis―stories)。诚然,纯粹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通过“文本的历史”去接近、理解历史,文本的历史只是作者的“想象性修辞”.只是文字、影像合成的结构,只是叙事话语拼合的产物。“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南京!南京!》就是一个我们接近、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影像文本.它将众多小人物形象还原为一个个生命个体.将那个大写的“历史”分解为小人物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讲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觉醒、他们的反抗。正是他们叙述了这段历史,成为我们进入这段历史的入口。

通过小人物进行历史叙事是《南京!南京!》的一次艺术创新,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重新书写。《南京!南京!》叙述了被历史遮蔽或遗忘的小人物的抵抗故事,有中国军官陆剑雄、学校教师姜淑云、公司职员唐先生、家庭主妇唐周氏、青楼女子小江、童子军小豆子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反复叙述着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并不是软弱的、屈服的、无能的形象,中国人并未放弃抵抗,正是中国人的抗争精神才让我们这个民族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青楼女子小江是《南京!南京!》塑造最成功的小人物形象,也是以往同一题材影片没有出现过的新形象。小江是第一个献身去做慰安妇的女子,那句吴侬软语“拉贝先生,我去!”打破了教堂的一片死寂,成为历史绝响,那只缓缓地举起来的纤细的手,像一只尖笔一样穿透了屏幕。书写了一个青楼女子在国破家亡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大义和博爱情怀,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小江的戏并不多,特写镜头的成功运用将小江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异常丰满。令人震撼。脚链是小江身份的标志性物件,是留给世界的惟一标志,角川在慰安所遇见了小江,错认她是百合子,不忍欺凌,其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就是小江的脚链,角川正是通过脚链记住了小江。脚链再次以两个特写镜头出现在角川的视野中,小江死在了慰安所.抬尸工如丢弃垃圾一般将小江的身体丢弃在板车上,角川从脚链辨认出小江的死亡。小江的刻画与《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有异曲同工之妙,脚链和红衣分别是小江和小女孩留给整个世界的最后记忆。脚链的特写镜头可以说是《南京!南京!》最令人震撼的一个细节,促使角川深刻地反思战争的残酷无情.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兽行,成功地书写了一个被践踏、被侮辱的小人物的历史。

相比之下.其他小人物在形象塑造方面显得差强人意.过于概念化、符号化,没有达到《南京!南京!》历史叙事所追求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陆剑雄的形象不同于以往抗战英雄的形象.陆剑雄率领着散兵游勇,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街头巷战.颇有一番英雄气概,而一句“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令观众很扫兴.显然陆剑雄突破了传统英雄形象的叙事策略,挑战了观众的接受习惯,不过这一人物形象戏份明显不足,缺少细节的刻画与塑造,与第一男主角的身份显然不符。《南京!南京!》虽然极力塑造唐先生和姜老师的小人物形象,叙述他们觉醒、抵抗和拯救的故事,但是真正令观众震撼的情节太少,唐先生反复地抚摸唐周氏的腹部.这样的细节刻画过于繁琐,反而让人觉得乏味.姜老师除了哭诉和喊叫.缺少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不如小江形象阐释得直截了当。另外,小豆子本来是一条很好的叙事线索,如处理得当。不仅可以与角川的叙事视角形成互动关系,而且可以有助于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影片主题的发挥.遗憾的是影片除了把小豆子形 象寓意为民族抗争精神和民族希望外.没有深入地挖掘这一形象的深刻内涵。

三、反思与救赎

可能考虑到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南京!南京!》的宣传策略反复强调了抵抗的主题,突出了陆剑雄、唐先生、姜老师、小江等中国人抵抗的形象.这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看和思考.偏离了影片的情感诉求和理性思考。也造成了观众对角川这一人物形象的误读.影响了整部影片的理解和把握。 《南京!南京!》英文片名是City of Life andDeath。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每个人在死亡面前必须做出选择,角川正是在这样的生与死的拷问下坦然地结束了生命,完成了精神和灵魂的救赎。

在众多人物形象之中,角川是一个相对完整、相对丰满的、也是导演赋予内涵最多的人物形象。影片一再强调角川接受过教会学校的教育。这意味着导演力图将角川塑造为一个具有基督救赎精神的形象。有一场角川与姜老师在实验室对话的戏,角川看到了那条坠有十字架的项链,坦言自己在教会学校读过书。信仰基督教,希望姜老师将那条项链送给他。这场戏对姜老师和角川的形象塑造很重要,但导演没有拍出角川与众不同的感觉,也没有拍出角川与姜老师的精神契合与交流,更关键的是十字架项链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象,如深入挖掘,肯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个意象再没出现过,令人感到几分遗憾。这场戏没有拍到位,最后姜老师要求角川开枪杀死她,让观众觉得有些突然。实际上,对角川而言,姜老师是另一个自我,是一个“他者”形象,两者关系如处理得当,我们肯定会看到一部更加优秀的《南京!南京!》。

应该说角川是日本军队中的一个“异类”或者一个“边缘人”,他时刻思考着屠杀、侵略、战争乃至生与死等问题。一方面.他参与了战争的烧杀抢掠.分享着日军胜利与喜悦,另一方面,他目睹中国人惨遭蹂躏和杀戮,生命的价值和尊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否定和摧毁,他总是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挣扎,深陷痛苦与绝望的边缘。百合子对于角川而言扮演着拯救的角色,与他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战争摧残着百合子的肉体,使她成为日本士兵泄欲的对象。不过百合子不仅仅是一个慰安妇,更是角川的精神寄托和依靠,象征着角川对爱情的向往,寄托着角川的人生理想,不过这一切随着百合子的死亡破灭了。这一点在祭祀那场戏中得到了充分表现。祭祀是拍得比较成功的戏,我们看到一种异族文化控制着每个个体的灵魂,逐渐地丧失了人性,变成了杀人机器,在一片废墟之中整齐划一地舞蹈。角川在舞蹈中不停地挣扎着。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角川的幻觉中出现了他无法承受压在肩上的、象征国家的大鼓,最终精神完全崩溃,以自杀的方式完成了精神救赎。

从整部影片来看,角川这一人物形象还是过于简单.缺少人性思考的深度和力度,难以承担反思和救赎的重任,导演美好的愿望一再落空,这也反映了导演在故事情节的构思能力和组织能力方面显然存在缺陷,不足以拍出像《辛德勒的名单》《硫磺岛的家书》那样令人震撼、引人反省的惊世之作。

《南京!南京!》虽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叙事方面进行了革新,选取了特色鲜明的叙事视角,重新书写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但是我们也看到这部影片也存在诸多不足,编剧水平有限、叙事节奏不够紧凑、叙事逻辑不够清晰、缺少细节的刻画和描绘,这些都影响了影片主题的表达,为观众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不过,总的来说,《南京!南京!》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影片,为我们理解和反思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0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表象 运动训练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60―03

表象训练又名念动训练或意象练习,这是一种用语词唤起表象,并借助于表象进行动作演练的方法。表象不同于感觉和知觉,表象又分为视觉表象、动觉表象及视动联合表象。在语言产生之前,人类进行思维唯一的方式就是表象,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产生,表象功能逐渐退化,左脑发达逐渐代替了我们的表象中枢――右脑半球,使我们逐渐忽略利用表象进行思维的习惯。然而,我们的表象中枢依然关联着我们的行动,我们可以通过表象练习重新获得由于缺乏使用而趋于消退的表象技能。随着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心理因素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学训练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学与训练实践中,而表象训练法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训练方法。

1 表象的用途

表象是指物理上并未出现的刺激的心理表征,是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例如,当我们看到或听到“篮球”这个词时,在我们头脑中就很容易出现篮球的模样。这种模样就是一种表象。表象训练是练习者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在大脑中反复回忆再现后使之形成清晰完整的运动表象,然后运用运动表象配合神经系统对机体的支配能力来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因为当产生一种动作表象时,总伴随着实现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就会兴奋,原有的暂时联系会恢复,这种兴奋会引起相应肌肉进行难以觉察的动作。运动表象时引起的这种运动反应称作观念运动反应,也叫念动动作。

黑尔和怀特豪斯(Hale & Whitehouse,1998)的一项报告对表象和思维的强大功能进行了强调。他们给熟练的足球队员播放重大比赛的录像,有的录像画面上闪现“挑战”的字样,而有的则闪现“压力”的字样,在让队员们报告自己的焦虑状况时,发现“压力”的字样会引起焦虑上升、自信下降,而“挑战”的字样所带来的影响要好一些。这说明我们看到的映像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感觉,这种影响又转而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1.1 表象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掌握或练习复杂的运动技术

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人在进行运动表象时对各动作序列进行了符号练习。练习时可以排除错误动作,熟悉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预见到动作的结果。例如:对于一个刚刚接受撑杆跳高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来说,助跑距离、踏跳后身体腾空肌肉本体感觉等引起的兴奋,还不能传到大脑皮质中枢,兴奋和抑制没有经过反复强化,各感觉中枢与运动区的动觉细胞还没有发生暂时的神经联系,所以,在刚刚接受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本来可以避免的运动损伤。利用表象技术,可以在训练之前在头脑之中“过电影”,在正式持竿助跑之前,头脑中将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动感的图画。还可以把动作控制得很慢,进行“慢镜头”分析,最后意想成功地飞跃横杆,从而使训练过程更顺利,更能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1.2 巩固技术动作

通过表象训练,在头脑中演练技术动作,可以使学习过的技术动作牢固地印在头脑中。当和实际活动配合使用时,表象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行为水平。单独进行表象练习比不进行任何练习要有效,在某些情况下,它和进行实际活动一样有效。为了实现最佳发挥,应当在配合实际活动的同时,也教给运动员如何在心理上进行运动技能的练习。另外,在无法进行实际活动时,也可以单独进行表象练习。

在田径的跳高运动员中做实验,结果表明在练习跳高过杆的技术中,单纯练习10遍的效果不如在头脑里想过5遍又实际练习5遍的效果好。据调查,在离队的伤病运动员中进行表象训练,病愈之后再接受训练,其效果比不接受表象训练的运动员技术掌握快,恢复快。

1.3 表象技术的训练有助于比赛的临场发挥

运动操作前短暂的表象练习可将注意指向和活动任务有关的事物上,排除可能干扰运动操作水平发挥的不利因素。例如美国高尔夫球冠军伍兹曾说:他的成功主要是借助于想象和集中注意力,在击每一球时10%靠实际挥杆击球,50%靠大脑过电影,40%靠姿势。比赛前进行注意力集中,然后在头脑里过一遍击球动作。他说:“首先看到要击中的那个雪白而漂亮的球停在绿色草地上,接着场景迅速变化,看球飞出,它经过的路线、轨迹和形态,甚至着地时的状况,然后才正式开始挥杆击球,使赛前的想象变为现实”。

1.4 表象技术的训练对动作的精确度有影响

有人做过实验,用两手指捏住线的起初部位,线的摆动是无方向性的,利用表象技术以后你就可以影响线的摆动方向,你的思维将左右你的线的摆动方向。可以试一试集中视觉表象向某一方向摆动,专心地想象这种运动,不想其他任何事情,尽可能地保持手指的固定,不要故意干扰你的手指活动,事实证明此实验果然成功。在体育运动中,如跳高、撑杆跳高、铁饼等技术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确性,把表象技术的这种作用应用到体育运动的实际中去,对于提高运动技术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1.5 表象技术的训练有助于在比赛前确定在比赛中具体运用运动战术及战术意思的行动方案

在当今的竞技运动中,可以说随时都能出现各种情况,运动员对于对手甚至是本身的行动及计划常常不能做出口头的评价就要完成应答动作及行动,这就必须依赖直观形象和实践经验来解决战术任务。在战术思维过程中,运动员将会收到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比赛中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也会呈现出自身内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肌肉运动感觉及机体感觉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战术思维过程直接参与了竞赛中所发生情况的表象过程。这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创造性地计划自己的行动,改变预先制定的战术计划,以及选择新的、使对方出其不意地解决战术任务的方法或手段。

1.6 表象技术对运动后恢复的影响

合理、有效的恢复方法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成为能否顺利地进行训练及比赛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有很多较为先进的恢复方法,诸如物理的、医药的、化学的等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随着心理学,特别是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表象技术训练在运动后的恢复中已有一定的位置。例如经过表象技术的练习,使运动员的情绪得到放松。人的情绪与植物性的神经控制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可以影响到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降低情绪的紧张度,从而起到催眠作用,降低兴奋情绪、肌肉系统紧张度等。

2 表象训练法的相关因素

2.1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一项和表象练习有关的重要发现是:在进行表象练习时,熟练的运动员要比新手获益更多。克拉克(clark,2000)把144位高中男生按照他们在体育代表对中的经验水平(熟练组、中等水平组和新手组)分别分成身体练习组和表象练习组,在进行为期14天的练习(每天投30个球)之前和之后对他们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每次测试投25个球。结果显示,对于中等水平组和熟练组来说,表象练习和身体练习几乎一样有效,但对于新手来说,身体练习要远比表象练习更为重要。

2.2 时间因素

埃特尼尔和兰德斯(Etnier & Landers,1996)对篮球运动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运动员经常进行技能练习,进行1~3分钟的表象练习要比练习5~7分钟效果好;在进行技能训练前进行表象练习要比在技能训练后进行表象练习效果好。

3 表象的其他辅助方法

3.1 表象诱发转换机制

所谓表象诱发转换机制就是通过某些互不相及的事物,通过表象相互诱发、联系及转换。很多运动员通过诱发联想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表象能力,这些具有诱发性的事物,可以帮助他们专注表象训练。例如拿着一个圆球就可以唤起篮球或者排球等表象技术。1976年奥运会的十项全能冠军布普斯・詹纳就在他的房间摆了一个栏,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到“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我在做什么,只要我看到了这个栏,就可以让唤起我表象技术的训练”。

3.2 表象成功时的情景

在运动表象的过程中,运动员不仅可以表象技能的全过程,还可以表象技能成功的结果。例如在武术套路项目中,每套动作对于最终成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武术套路多、动作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可以运用成功结果的表象方法,来进行表象技术的训练,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练习。对于每个项目都经过想象在比赛中充满信心和取得优异成绩的情景,可以增进该运动的技术和实战水平。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员在自己的表象中都是处于最佳的状态,并且可以取得极理想的比赛结果,从而增加了运动员实战中取得好成绩的信心。换另一句话来说,确立成功的观念、胜利的信念,对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暗示。

3.3 潜在训练及比赛

这里所指的潜在训练、比赛是指利用表象进行训练及比赛。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其基本原则是尽量利用一切时间对运动员进行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主的训练,这与运动员由于大强度和长时间训练而异致的运动性疲劳形成了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而表象技术训练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根据训练任务,教练员给运动员制定具体的表象技术训练任务让运动员完成,以便形成一套针对每个运动员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形成了具有很大潜力的“潜在训练”。例如想象你自己处在你所选定的运动睛景中。先想象你在看别人进行你特别感兴趣的运动技能或体育活动。再把你自己放到这一场景中去,就好像你也是其中之一。想象你自己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动作,这不仅增进了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水平,而且节省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表象技术训练通过心理表象训练,促使学生思考、分析、记忆,加快学生对运动基本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加速了动作形成的分化和信息的反演,促进了正确动作概念的建立,使学生达到想与练、调心与练身协调统一。虽然表象训练已渗透到体育运动中的各个项目的运动训练中,但还需要挖掘更大的潜力,更好地为体育运动服务。

参考文献:

[1]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64-01

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深刻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由此可见,阅读对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如今,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的身体及心智都将在这一时期发育和成型。教师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看待,发散性思考,令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以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提高,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做出明确的指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培养创造性思维融入语文教学中。因此,教师无论是为了学生日后的良性发展,或是为了完成课标要求,都需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1、创立情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以便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古板、陈旧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师只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现象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情景,令学生想象自己处于当时的情景。以小学课文《观潮》为例,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潮水奔腾的音频,让学生在潮水奔腾的声音中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具体描绘浪潮的句子,如“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与音频想象潮水涌来应是怎样的情景,并将脑中想象的情景涂画在纸上。令学生在绘画的同时,感受浪潮飞奔而来的壮阔景象。然后教师将学生的画收集起来,并在课堂中一一展示。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浪潮奔涌的视频,令学生观赏浪潮奔涌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

2、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启蒙 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喜欢学生提问,部分教师将其视为对自身的挑战,其更倾向于提问学生,然而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愈加呆板。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毫无问题,则证明其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所学习的知识也并不全面,这反而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课文、教师提出问题,甚至是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不管学生的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教师都应对学生敢于提问的行为提出表扬,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认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令学生在学习知识与真理的过成长,还保有本心,不盲目的学习知识信服真理。学生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会发现课文中女孩的遭遇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差较远,无法对本课所讲述的故事产生共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例如:小女孩为何不捡些木柴做一个火堆取暖?或是周围的人为什么见死不救。这些问题在成人眼中或许颇为可笑,但教师听到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回答。教师可以避开正面回答,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生活状态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想象当时穷人生活的可怜与可悲,进而使学生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能够使学生具备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留白使学生拓展思维 艺术作品中,尤其是绘画作品,经常讲到的词汇便是留白。留白指在画作中,留出一部分空白,并不将画纸填满,从而使画作的主体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使人们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教师也可将留白这一方法引入教学当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应进行留白,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路,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与时间,教学应有张有弛,使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为学生朗诵《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时,就可运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感受。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在西双版纳一头名叫嗄羧的故事,在其即将死亡的时候,为自己配挂象鞍,记入之前战斗的战场,凭吊死难的战士与战象,并在百象冢旁挖掘属于自己的坟墓,将自己买了进去。当教师阅读至“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边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一句时,可以突然停下来,让学生仔细感悟之前所听到的内容,对嗄羧埋葬自己的行为进行联想,体会课文中流露出的悲伤与凝重。教师通过留白能够为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教育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有效地发展策略,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不应横加干预,而是通过引导使学生从不同角度阅读文章。久而久之,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为成熟,以便帮助学生解决之后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7.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形象 兴趣

不少机械专业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抽象又枯燥,还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枯燥又抽象的内容,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

一、以俗话(成语)为先导,由现象探本质

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其中很多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上课时以学生能接受的俗语(成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例如:第一章钢铁的冶炼教学中,可先抛出“恨铁不成钢”,简单分析众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在调动每位被寄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基础上,问“铁怎样才能成钢?”,“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如讲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首先,分析古代众多雄伟壮观的宫殿等古建筑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学习机会和好的人生机遇。

二、以“趣”为主线,紧密结合实际

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故对此可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上热处理这章内容时,先设计些观察思考题,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等。然后把两学生得意之作即钳工操作课作品小铁榔头敲击后,一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另一先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两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带着好奇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把兴趣移到有关热处理这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上……另外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如变换教学方法,理论多结合实际,带学生下车间参观。

三、注意图形结合,辅之形象记忆

图画和图表可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播起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重要,他不是沿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而是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形象地思考。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注重图形结合,再辅之以形象地记忆,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那些需借助记忆的内容。例如,讲铁同素异构转变内容时注重:符号、文字、数字、图形四结合;在铁碳合金重点章节教学中,充分注重图形结合,可打乱教材课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挂出铁碳合金相图引导学生学习五种金属组织及性能,分析一定含碳量的合金在温度变化时的相变过程。并结合形象记忆法记忆相图五个重要的相变温度。 转贴于

四、形象生动,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可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用事例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6

一、20世纪50年代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有一种辞书很是流行,即上海春明书店出版的《新名词辞典》。这种辞书印量很大,曾多次再版。1949年10月后,大陆出版的辞书首先要通过出版总署的审查,内容没有问题方可出版。所以,《新名词辞典》等辞书中“胡适”词条的内容,实际上也代表了官方对胡适的一种评价。

在上海春明书店1949年12月版的《新名词辞典》中,“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文学运动的最初发动者。时,与陈独秀等办《新青年》杂志,推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对于新文学运动影响颇大。后来创办《妇女周报》,和徐志摩创办“新月社”,更后又创办《独立评论》。但思想已日趋落伍,不如先前之进步。且依附何键等军阀,甘作清客,士论薄之。抗战时任驻美大使,利禄熏心,遂沦为美蒋走卒;一面仍挂自由主义学者招牌,企图蒙混人民,更倡“和比战难”之谬论,公然为反动统治者辩护。其诗作《过河卒子》,恰为自况他的伪自由主义分子的悲哀,现已避居美国。

在1949年12月版的《新名词辞典》中,胡适是一个“思想已日趋落伍”的学者形象。对胡适的评价以胡适1931年创办《独立评论》为界。在创办《独立评论》之前,胡适的形象尚属正面,辞书中既承认胡适是“新文学运动的最初发动者”,又承认其“对于新文学运动影响颇大”。但之后胡适的形象大不如前,称他“依附何键等军阀”,“利禄熏心”、“沦为美蒋走卒”、“公然为反动统治者辩护”等,典型一个“失足学者”的形象。

六个月之后,《新名词辞典》对胡适的解释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将胡适的头衔由“伪自由主义分子”改为“伪自由主义的文人”,将胡适“公然为反动统治者辩护”改为“公然为的内战政策辩护”。在上海春明书店1950年6月版的《新名词辞典》中,“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伪自由主义的文人。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文学运动的最初发动者之一。时,与陈独秀等办《新青年》杂志,推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对于新文学运动影响颇大。后来创办《妇女周报》,和徐志摩创办“新月社”,更后又创办《独立评论》。但思想已日趋落伍,不如先前之进步。且依附何键等军阀,甘作清客。抗战时任驻美大使,利禄熏心,遂沦为美蒋走卒;一面仍挂自由主义学者招牌,企图蒙混人民,抗战结束后更倡“和比战难”之谬论,公然为的内战政策辩护。其诗作《过河卒子》,恰为自况他的自由主义分子的悲哀,现已逃亡美国。

上述两个版本“胡适”词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方面承认胡适早年在新文学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对胡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持批判态度,而且这种批判的力度在逐渐加大。

仅仅过了一年,辞书里对胡适的解释就完全不同了。在上海春明出版社(由原上海春明书店改组而成)1952年6月版的《新名词辞典》中,“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头等战犯之一,伪自由主义的文人。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表现得相当集中和典型,而且是有全国性的反动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反动思想。他曾经对溥仪下跪,称“陛下万岁!”五四时期,反对,反对共产主义。段祺瑞军阀时代,参加过善后会议。抗战时充当反动派政府的驻美大使。后来又任北大校长,伪国大代表及制宪会议主席。又后来北京快解放,乘飞机逃难到南京,成为“逃兵”;南京解放前夕,又渡海到台湾、美国,终于成为“白华”,这就是“自由主义”天生的行径。

在1952年6月版的解释中,头一次给胡适加上了“战犯”的头衔,而且是“头等战犯”。这个解释不仅只字不提胡适早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而且加上了子虚乌有的胡适向溥仪下跪的情节,更将1919年胡适与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说成为“反对,反对共产主义”。

到了1953年,胡适的面目变得更加“狰狞”。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3年4月版的《新名词辞典》中,“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头等战犯之一,伪自由主义的文人。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表现得最为集中的洋奴典型,而且具有十足的帝国主义和反动资产阶级思想。他曾经对溥仪下跪,还因此自以为荣。五四时期,反对,反对共产主义。段祺瑞军阀时代,参加过善后会议。抗战时充当反动派政府的伪驻美大使。后来又任伪北大校长,伪国大代表及制宪会议主席。甘为美国走狗,蒋匪奴才。北京解放前,乘飞机逃到南京,自称“逃兵”;南京解放前夕,又渡海逃到台湾、美国,终于成为“白华”,最终走向死路。

在1953年版的解释中,胡适可谓面目全非。胡适的“战犯”头衔不仅继续保留,而且多了“洋奴典型”、“美国走狗”、“蒋匪奴才”等新头衔。更重要的是,将胡适从抗战到1949年担任过的职务统统称为“伪职”。

1954―1955年,大陆学术界、文化界对胡适思想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一些批判文章后来由三联书店汇编成册,编成《胡适思想批判》(第1-8辑)。这些批判文章是在官方主导下写成的,所以文章中对胡适的评价基本也代表了官方的意见。

1954年1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关于文化学术界应开展反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的斗争对〈光明日报〉记者的谈话》,这篇谈话后来收入《胡适思想批判》(第1辑),成为批判胡适思想的总檄文。12月8日,郭沫若又在中国文联主席团、中国作协主席团扩大联席会议上作了题为《三点建议》的发言,号召文艺界、学术界“应该坚决地展开对于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思想斗争”。郭沫若在发言中称胡适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人物”、“买办资产阶级第一号的代言人”、“头等战争罪犯”,因为郭沫若的特殊身份,这其实也代表了当时对胡适的定性。

在郭沫若的号召下,学者们纷纷“各尽所能”,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胡适思想进行批判。范文澜写了《看看胡适的“历史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周一良写了《批判胡适反动的历史观》,夏鼐写了《批判考古学中的胡适派资产阶级思想》,冯友兰写了《哲学史与政治》,冯沅君写了《批判胡适的“西游记考证”》,何其芳写了《胡适文学史观点批判》,这些文章后来都收录进《胡适思想批判》。据我统计,共收录了164位作者的173篇文章。通过这次集中批判,胡适在大陆的形象可谓“一落千丈”,胡适思想也成为学术研究的。

二、20世纪60至70年代

于1957年9月在上海正式决定修订老版《辞海》。1965年4月,《辞海》(未定稿)两卷本在内部发行。其中的“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1891―1962)买办资产阶级学者,政客。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肄业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国,先后就学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提倡文学改良,为当时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右翼。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1922年后,不断鼓吹“好人政府”,以麻痹人民革命意志。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对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积极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发表“全盘西化”主张,倡导亲美路线。1937年七七事变后,和、陈公博等合组“低调俱乐部”,散播失败论调。1938年任政府驻美大使,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参加反人民的活动。1948年逃往美国,后任台湾蒋帮的“驻美大使”、“外交部顾问”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并主办《自由中国》杂志,为美帝国主义效劳。1962年病死。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和《胡适文存》等。

在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里,没有给胡适“头等战犯”、“文人”等头衔,但安上了“买办资产阶级学者”、“政客”等新头衔,这可能反映了官方对胡适的新认识。后来据唐回忆,早在1956年2月,就在一次知识分子的代表会上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不过,的这个讲话可能只是一个即兴讲话,流露出来的意思是对胡适当年不愿留在大陆的一种抱怨,而不是真打算替胡适恢复名誉。《建国以来文稿》也没有收录这个讲话。

毕竟是由国家层面组织专人进行编写,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在用语上显然更为成熟。例如原来“美国走狗”、“蒋匪奴才”等这些政治色彩明显的提法被去掉,而改成更为客观的“1948年逃往美国,后任台湾蒋帮的‘驻美大使’、‘外交部顾问’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的提法。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里“胡适”词条的内容成为后来各版《辞海》修订的蓝本。

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有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将胡适“逃往”美国的时间定为1948年。据《胡适日记》,胡适是1948年12月15日乘飞机离开北平前往南京,直到1949年4月6日才由上海乘船前往美国。可惜的是,这个错误在后来的1979、1989、1999、2009年版《辞海》中均未能改正过来。

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的一大“创新”就是首次增加了“胡适反动思想批判”词条,内容如下:

1954―1955年全国学术界、文化界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反动思想的批判运动。揭露了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和它在政治上为帝国主义、中国大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全面清算了胡适在哲学、历史、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形式主义等反动思想;并批判了胡适反动思想在当前学术界中的影响。通过这次批判,大大提高了文学界、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他们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并逐步改造自己的思想,努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期间,因为《辞海》未再版,所以也无从得知辞书中的胡适形象是如何变迁,但此时胡适早已被打入另册。而那些曾经追随过胡适的人,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批判的对象。1966年4月3日、4月13日和4月24日,《人民日报》接连刊发了三篇批判胡适和吴晗的文章:《吴晗同志继承了胡适的衣钵》、《胡适与吴晗》、《吴晗同志为胡适传宗接代》,在批判吴晗的时候顺带批判胡适。似乎是感到“意犹未尽”,1966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又将1930至1932年间吴晗与胡适的通信公布出来,作为“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大陆对胡适的批判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仍在继续。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作家余秋雨在1974年第1期的《学习与批判》上发表了《胡适传――五四前后》,文中对胡适充满了嘲讽,称胡适为“卖国贼”、“炙手可热的政客”、“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上仍不时有批判胡适的零星文章。1975年10月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评金圣叹腰斩〈水浒〉――兼驳胡适吹捧金批本〈水浒〉的谬论》,在批金圣叹时又顺带批了胡适。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78年之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回归正常,胡适研究不再全是,客观、公正评价胡适也变得较为可能。80年代以来,辞书中的胡适形象也开始“回归”。1979年版《辞海》里的“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1891―1962)现代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肄业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国,先后就学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提倡文学改革,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对学术界颇有影响。1922年宣扬“好人政府”的主张。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对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发表全盘西化主张。1938年任政府驻美大使,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62年病死。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和《胡适文存》等。

1979年版《辞海》中的“胡适”词条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不再称其为“买办资产阶级学者”、“政客”,但仍保留了很多不合时宜的内容,如将胡适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继续解读为“反对马克思主义”,如将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上纲上线为“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对抗”。

1989年,《辞海》进行了第五次修订。1989年版《辞海》的“胡适”词条有两个重要的进步,一是虽然继续提到了胡适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但未再将其解读为“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对抗”;二是将1965、1979年版《辞海》中“1962年病死”的提法改为“后在台湾去世”,这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1989年版《辞海》里的“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学者。原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上海中国公学肄业。早年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同年七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新诗集《尝试集》,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离开《新青年》,创办《努力周报》。认为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是“海外奇闻”,宣扬“好人政府”和“省自治联邦制”的主张。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并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名誉秘书。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并发表“全盘西化”主张。1938年任驻美大使,代表政府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大会主席,领衔提出《戡乱条例》。1948年去美国。后在台湾去世。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文存》等。

在1989年版《辞海》里,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将胡适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重新定性为“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1979年版《辞海》本已将“指导中国革命”的字眼删掉,但1989年版《辞海》将其再次加上,这可能与时局有一定关系。

1989年版《辞海》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新增了胡适“代表政府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的提法。这一提法一直沿用至2009年版《辞海》。其实,这一提法并无依据。《辞海》中提到的《中美互助条约》准确的名字应为《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这个条约是1942年6月2日由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和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的,而胡适当天的安排是“赴Baltimore Marryland Goncher学院代宋美龄接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说《向前看》”。可见,《辞海》中的表述有误,代表国民政府签订《中美互助条约》的不是胡适,而是宋子文。可惜的是,这一错误在1999、2009年版的《辞海》中均未能纠正过来。

此外,1989年版《辞海》还继续沿用了胡适“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说法,其实,胡适当时是主张应允许共产党合法存在的,后来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论述。

1999年,《辞海》进行了第六次修订。可能是接受了史学界研究成果的原因,1999年版《辞海》不仅不再保留胡适“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说法,而且称胡适在“1928年后,发起人权运动,反对实行独裁与文化专制主义,倡导自由主义。”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1999年版《辞海》里的“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1891―1962)中国学者。原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同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新诗《尝试集》,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宣扬“好人政府”和“省自治联邦制”的主张。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1928年后,发起人权运动,反对实行独裁与文化专制主义,倡导自由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主张“全盘西化”。1938年任驻美大使,代表国民政府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大会主席,领衔提出《戡乱条例》。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文存》等。

到了2009年,《辞海》中胡适的形象更加正面,不仅不再提胡适曾主张“全盘西化”,而且连胡适“反对文言文”也不提了。2009年版《辞海》里的“胡适”词条内容如下:

胡适(1891―1962)中国学者。原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同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宣扬“好人政府”,主张组织“的政府”,实行“有计划的政治”。1925年参加段祺瑞策划的善后会议。1928年后,发起人权运动,倡导自由主义。1938年任驻美大使,代表国民政府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大会主席,领衔提出《戡乱条例》。1948年去美国。1958年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文存》等。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单元教学 自学 辅导 训练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教材板块结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我对课堂教学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改革,采用单元教学,实施步骤是先自学,后辅导,再训练。

1 先自学。教师是学生自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根据教学的需要,抓住教材编写体例的某一特点,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求知的欲望去认真通览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单元主题。这一步很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拟定自学提纲,提出教学目标。提纲是教材的脉络,是学习的抓手,目标是方向,它们牵引着学生再读书,明确知识与能力的三个层次要求――识记层次要求、理解层次要求和运用层次要求。通过以上两步的读书活动和有关准备,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仍以“内容目标”和“三个层次要求”为中心,讨论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不要忙于解答,要指点学生再读教材的有关部分,边读边议。讨论交流是一种取长补短、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自我展示的好机会。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做好读书引导外,还要做好组织鼓动工作,为学生创造一种跃跃欲试的情境。

自学这一环节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质疑和教师反质疑。以检查自学情况,为下一步辅导做好准备。

把自学纳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有了这种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2 后辅导。辅导不同于讲解,它是在自学基础上的因势利导,只在重点处砸一砸,关键处敲一敲。难点处解一解即可。着重于整理归纳、比较分析、拓展深入等方面,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里列举几例基本的辅导方法。

2.1 整理归纳。熟知单元教学内容后,教师可有效地运用层层设疑、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由点到面、逐层深入地穿线结网,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它的过程和重大事件简要归纳为:

催化剂:慕尼黑会议(1938.9)

爆发:德军“闪击”波兰(1939.9)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1941.6)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结束:意大利投降(1943.9)

德国投降(1945.5)

日本投降(1945.8)

二战期间的大事可以编为一、二、三、四、五,培养识记技巧。即:

一次牺牲小国的会议:慕尼黑会议

二次登陆:北非登陆、诺曼底登陆

三大战场: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北非战场

三次偷袭:德袭波兰、德袭苏联、日袭珍珠港

四次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五大战役:不列颠空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战役、中途岛战役

以上整理,条理分明,脉络清楚,强化了学生识记历史事件的能力。

2.2 纵横比较。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注意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如教学《辛丑条约》的影响时,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以“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为主线,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回顾历史。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段概括性的联系比较,展现出半个多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民族使命感。

在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发掘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它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如教学“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时,分别从西欧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变化入手,通过横向联系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变化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3 把握因果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同一阶段的前后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仅就19世纪中期有关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说明。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进一步开辟海外市场,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一部分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通过以上分析、点拨,学生明白了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萌发等几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把握了19世纪中期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

3 再训练。训练是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运用、强化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知识学习融于形象直观的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权利,有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才更容易被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训练与旧式教学中的提问、作业和考试是有本质区别的。

训练内容以章节的“内容标准”和“识记、理解、运用”的三个层次要求为主,其形式以书面训练为主,兼顾适量的口头表达训练。

3.1 训练前要有充分准备。教师要依标据本地精心设计训练题,扩大主观性问题的比例,并有一定的梯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度适量。尽量避免“难、繁、偏、旧”的现象。训练题要提前公开张示,不搞突然袭击,组织学生充分准备。

3.2 训练中严格要求。无论何种训练,都要独立完成,不允许看书和有关资料,逐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个别暂时还达不到要求的,可延期完成,以促使学生再准备。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开卷准备,闭卷回答”。

3.3 训练后及时评改。口头回答的问题,回答后立即组织学生评议,不仅要找出正误及其原因,还要评价语言表达效果(包括语言规范、语音标准、语气宏亮等),最后综合定等,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待查。书面训练完成后,交给学生互批自改,把内容正确、思路清晰、字迹工整等列为评分依据,采用百分制,分数先由自己评估,然后自报,经公议而定。打分定等都要有教师参与,意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手段通常指开展多媒体教学。什么是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风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人就以历史教师的身份浅谈一下多媒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利与弊。

一、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乐学不倦。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是之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利用多媒体,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

二、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表现力强的特点。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模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

三、利于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在素质教育的三个任务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和导向,应把其放在首要地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过去我们也十分注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例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狡毒的教育。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历史教育,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为历史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功能及如何更好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但是,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历史教学也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不能把计算机仅仅作为一种“电子黑板”,一股脑将什么东西都搬进多媒体课件中。如有的教师认为资料多才能吸引学生。于是,大量图片、历史录象等,不管跟教材是否有联系,也不管对自己的课突破重点、难点有无帮助,也没经过自己的删剪、组合、加工,一股脑地搬出来,使课堂成为图片展示课。一节课下来,学生看得眉开眼笑,老师的教学任务却无法完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多媒体教学服务于历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佳效果,不必要用的图片、录象、资料则坚持不用,不流于形式。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9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25课第2篇

教学设想:《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杜诗立足于现实,他的诗因此赢得了“诗史”的美称,《春望》所记载的正是战争给大唐国民带来沉重灾难的一段历史。八年级的学生,对唐朝历史,特别是安使之乱,十分熟悉,对杜甫及其诗作也有所了解。学习时可把唐朝历史和诗人的遭遇作为参考。鉴于这首诗有着婉转谐美的节奏韵律,鉴赏过程中,将以朗读为重点,以朗读带动其他环节,鉴赏诗的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国、深、溅、短、浑”等字词的意思,感受诗的语言美。

2、学习“拟人、对偶、借代、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感悟、鉴赏的能力。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人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点:诗人所运用的意象和刻画的形象。

学习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传情达意。

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课堂学习:

(一)激兴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面文字)

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以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快十年过去了,战争还没有结束。最近,由法国挑头,以美国为主力的“北约”,又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利比亚进行狂轰滥炸。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国家,他们用战争换来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反恐战争越反越恐,恐怖袭击年年不断,反而给当地人民带来真正的恐怖;“北约”在利比亚实行禁飞区,非但没有制止那里的人道灾难,反而给非洲带来了更多的难民。战争永远只会给发生战争的国家的人民带来沉痛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杜甫的《春望》来认识战争的本质吧。)

(二)真情朗读

1、正音朗读学生先听一遍录音,校准字音后自由朗读两遍。

2、感知朗读学生参看注解后自由朗读,弄懂诗歌的意思,不懂之处举手提出。

3、悟情朗读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看看有没有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提示学生参看注脚的写作背景)

4、示范朗读教师范读,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指导提示:通过音量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读出诗的意味(内容意思)、韵味(韵律节奏)、情味(思想感情)和趣味(艺术境界)。

(三)细心鉴赏

1、检查预习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所喜欢诗句的赏析文字,其他同学对赏析进行评价。

2、逐联鉴赏 (1)首联描写长安春景,你能举出一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吗?你所举的与本联所写的有没有不同之处?

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几出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上两处借助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意象——莺、燕、花、草、雨,写出了充满活力的早春景象。而《春望》首联则勾勒出了长安城被战火蹂躏后草木丛生、一片荒芜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首联诗人直接写远望春景,颔联则间接写远望春景,对本联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感时连花都要落泪,恨别连鸟都会惊心。你赞同哪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开放性题,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诗可以有多种理解,欣赏时能进入境界。)学生充分发言之后,教师展示预设答案:

赞同①,“感时花溅泪”,是写花,写所见,这是诗人感伤国事;“恨别鸟惊心”,是写鸟,写所闻,这是诗人感伤家事。花香鸟语本是赏心悦目之物,但诗人却观花反落泪,闻鸟反惊心,这里用反衬手法突出忧国思家之情的深切。赞同②,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花、鸟本是自然物,诗人把自己的特殊心境移加到它们身上,连它们都为“国破”、“城春”感到悲伤,这样比直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伤,效果更强烈。

(3)颔联运用的对偶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颈联则用了对偶、借代和对比,看看本联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预设答案:用敌军来犯时报警的“烽烟”指代战争。灾难来临,会令人惶恐不安,“烽火连三月”,警报频响,战争还未打响,人们已经深陷恐惧之中,这更能突出战争的罪恶。把“家书”与“万金”对比,同样突出了战争已造成诗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烽烟”是写国事,“家书”是写家事,诗人用对偶巧妙地将国事与家事紧密相连,把“感时”与“恨别”融为一体,深化了忧国思家之情。

(4)尾联通过“白发”写忧国思家之“愁”。你能举出一两个以“白发”抒写爱国之“愁”的例子吗?你能举出一两个用某修辞手法写“愁”的佳句吗?请赏析它们和本联写“愁”的精彩之处。学生举例、评价之后,教师补充预设答案: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秋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写“愁”的佳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白用夸张手法把“愁”写得有长度;李清照用夸张把“愁”写得有重量。在本联中,杜甫也用夸张,把“愁”写得有数量。三个人都运用了夸张这种修辞手法,都通过这种手法把原本抽象的愁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读着本联,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形象好像就在读者眼前。(四)主题探究本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五)拓展延伸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告要和平崛起,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请你用学习《春望》得到的启示谈谈你对中国提出这样的政治理念的认识。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信息反馈 有效性 策略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在教学重点、难点、细节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等关键处抓反馈。同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提高备课质量;把握课外信息反馈,提高整体效果,全面多层获取有效信息的反馈。只有当历史老师有效掌握和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抓住关键反馈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在课堂教学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高中历史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1.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重点难点处抓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处不仅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节点,还指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难点;不仅包括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制度,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还有训练提高学生能力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只有突破形式的思维障碍,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抓反馈,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重点概念,教师就要重锤重音,设疑问难,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例如,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我设计了一张《中国政治经济史实变化比较表》,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辨清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这样,提在关键处,问在紧要点,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理性思辨能力也切实得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

2.浅处无妨有卧龙――在材料细节处抓反馈

人常说,“见微知著”。历史教学亦然。它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通过细枝末节,窥探深层奥秘。如在教学人教版《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再如在讲述“二战后期的国际会议”时,我作了如下细节拓展: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次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教师锤炼出这样的问题:你能读出以上三国在调侃之余,有何居心么?你能预测一下在打败共同敌人之后三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吗?寥寥数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探求真知的热情。学生们或会心微笑,或摇头颔首,或嘘唏感叹……人人思如泉涌,发言踊跃,因为“触动情感的语言是最深刻的”。

二、变换多种方式,力求最佳反馈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获取最佳反馈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反馈信息时,我通常采用“望、闻、问、测”四字要诀,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望――察颜观色看表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丰富的体态语往往与他们对教师讲课的理解程度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兴趣密切相关,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积极的体态语往往表现为:静静地盯着老师,眼睛发亮,十分专注地听老师讲述,时而蹙眉,时而轻笑;相反,消极的体态语常表现为眼神呆滞,甚至个别打瞌睡或转头看别处,这说明学生没有接受这个知识,或是讲得太浅学生没兴趣,或是讲得太深或方法不得当学生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节课都获得高效率、好效果。一个有经验的高中历史老师,他总是非常注意学生的表情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据此科学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方法和手段。事实证明,如果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窦反馈不出来,抑或是反馈出来而教师轨枕无睹,那么,即便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将是一句空话。

2.闻――倾耳细听辨动静

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获取反馈信息。一堂历史课从始到终及课前、课后,都要听听学生议论;形式可在适当时,允许以至组织学生说悄悄话,组织分几个小组讨论等,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口头语言反馈是直接的、容易获得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及学生在教学任务以外发出的语言声响、故意散发出来的捣乱声音以及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声音等等,都是历史老师要关注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声音甚或杂音,调整自己的教学。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3.问――刨根问底探真情

课堂提问要体现激励原则,不能拘囿于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而应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部分时,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截了当地点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诸如“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后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之类的问题。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通过教师点拨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便跃然而出。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的教学现象,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来对之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大.2003年6月.

[2]肖川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3月.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欧阳芬主编.《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11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高一时,他们在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经过和影响的相关知识,对冷战的历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课前准备的漫画创作过程中非常积极踊跃,表现出对冷战历史的极大兴趣,基本具备了进一步探究的条件。

(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冷战的概念;二是冷战的起源;三是对冷战起源的反思。重点是对冷战起源的分析,只有把冷战起源问题弄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否则就会偏离本节课的主旨和方向。本课的难点是对冷战起源的反思,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的现状。这对学生的观察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一)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冷战、超级大国的概念。了解冷战起源的多种因素,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历史细微处入手去认识促使冷战局面形成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冷战缘起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对冷战起源问题的探究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自己创作漫画和运用漫画解说历史的过程中去认识和感悟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倡导在国际关系中合作比对抗好,沟通比猜疑好,理解比误解好,和平比冷战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世界公民的意识。

(一)导入

展示幻灯片:美国大片《终结者》的海报

问题1:这是哪部电影的海报?《终结者》系列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什么?

(提示:从贴切学生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逐步引入本课的正题。)

学生普遍能回答出答案,并对此表示出兴趣。于是,教师做进一步的阐释:《终结者》虽然只是一部电影,却代表了美国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美国人的普遍心理。

展示幻灯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照片

问题2:照片上的人是谁?

由对幻灯片上照片的提问将话题由远拉近,通过一句经典台词将两张图片巧妙地联系到一起,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回到最近身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在去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说了类似的话(“美国回来了”),以表明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最近,希拉里更是13天访问9个国家,绕中国大半圈。从美国的举措出发,对这一新闻事件设问并分析,层层推进,引入本课主题。

问题3:美国是否想在亚太地区做终结者呢?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出大家对美国亚太战略意图的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问题4:美国这种战略手段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入本课正题,从源头上认识今天这些现象出现的问题所在。)

教师简单勾勒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实际上确立了美苏控制和支配世界的局面。对于美苏而言,对方的强大已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双方出现对峙局面,并最终引发冷战。

(二)问题探究与漫画解读

1.什么是冷战?

意图:此处是让学生首先对冷战概念进行回顾,然后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冷战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1:为什么美苏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冷”而不是“热”呢?

在交流讨论后,大部分学生会从二战后美、苏、欧洲各国的形势变化去分析,也有学生会从核威慑的角度去考虑,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然后再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冷战起源的相关问题。

2.冷战缘何而起

问题1:美苏是冷战的主角,它们冷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遏制对方吗?同学们是如何看冷战起源的呢?

意图: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漫画,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对漫画的解读过程中,尝试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美苏冷战,并能够对不同的漫画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展示幻灯片:《掌握世界》

选取一幅学生从美国角度看冷战起源而创作的漫画,让学生解读,引导他们对漫画的内容进行辨析,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漫画作者对其创作意图进行阐述,形成观点的交流与碰撞,鼓励学生对漫画意图提出质疑,得出更多对冷战起源的见解。

展示幻灯片:《牧羊熊》

再选取一幅学生从苏联角度看冷战起源而创造的漫画,让学生解读,引导他们对漫画的内容进行辨析,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漫画作者对其创作意图进行阐述,形成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引导学生对以上两幅漫画进行比较,哪一幅漫画更能反映出冷战起源的信息。在质疑与思辨的过程中,得出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结论。

(1)霸权主义(板书)

从上面两幅漫画可以看出美苏有各自的打算,但同学们对冷战起源的看法和理解远远不只这些。

展示幻灯片:《大胃王》

问题2:美苏是否有这个实力成为大胃王?

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合作学习中获取更多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在学生充分探讨后,达成一个共识:不管美苏是否能成为大胃王,其全球战略不断推动冷战态势的发展。

(2)美苏的战略(板书)

展示幻灯片:《合不来》

先让漫画的作者对该作品进行解读,然后教师对漫画的主题提出疑问,让其他学生进行辨析。

问题3:国家利益冲突就一定会有冷战吗?

意图:通过制造思维上的冲突,引发学生的讨论,提升其对冷战认识的高度。

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了许多关于国家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案,冷战起源确实有国家利益的因素在其中,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并不是产生冷战的唯一原因。

(3)国家利益(板书)

问题4:除了国家利益之外,也有人认为冷战起源于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漫画,你认为作者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是否恰当?

展示幻灯片:《天堂里的支持者》

意图:这幅漫画由教师本人根据学生普遍对冷战起源因素的错误认识而创作。通过制造错误的信息,从反面引导学生讨论和辨析,得出对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4)意识形态(板书)

问题5: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发出了信号,丘吉尔在冷战缘起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展示幻灯片《英国只是一只小毛驴吗?》

(提示:漫画作者对该漫画进行诠释,描述其眼中的丘吉尔。鼓励学生根据创作者对丘吉尔作为“狐狸”这一角色的诠释提出不同的看法或对漫画解读进行补充。可让学生就“狐狸”还是“小毛驴”的话题进行辩论。)

早在二战尚未结束时,丘吉尔就敏锐地看到美苏两个强国存在的利益矛盾。显然,英国在冷战中绝不甘于做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在冷战起源问题上,英国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冷战的起源与英国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的结论。

(5)推波助澜(板书)

问题6:为什么冷战由美苏发起,影响的却是全世界?大家分析了冷战起源的诸多因素,结合现在的国际关系状况,从中能不能进行一些反思呢?

意图: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针对冷战起源进行分析,结合现实问题,进行逐一的反思。

3.反思冷战缘起

问题1:材料中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在二战后的欧洲攀升说明了什么?

(提示:展示两则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并发表看法。)

材料一: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在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共产党得到了全部投票的20%;在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则接近10%。在东欧国家,20%至50%的平民支持左翼政党。……令美国人感到震惊的是,1945年7月,英国的工党夺取了胜利,把温斯顿・丘吉尔赶下了台。

――(美)梅尔文・P・莱弗勒,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和冷战》

社会主义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也有值得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地方。

问题2:双方的误解是一种不理性的体现,这种不理性的做法在当今国家关系中还存不存在?如何才能更理性?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结束后说:冷战是一场没有必要的严重悲剧,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双方都把对方的战略意图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导致了两国对外政策的僵化。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也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以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通过反思,让学生知道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关系中,理解比误解好,合作比对抗好,沟通比猜疑好,和平比冷战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

问题3:我们再回到本课最开始的问题,美国重返亚太后会不会成为终结者?你认为美苏冷战的故伎会不会在美中之间重演?

(提示: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对中国和苏联的对外策略进行对比。)

对于最后的问题“美苏冷战的故伎会不会在美中之间重演?”既呼应了本课的开头,又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冷战起源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从冷战起源这一“原点”来窥见美苏强势背后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的真实,思考国际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尽管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从两极对峙的擂台上走下来的那一刻起,冷战的那层铁幕已渐渐收起,但国家间的误解和隔阂却没有消除,冷战的阴影仍时常笼罩着我们。当今世界在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多一分理解和包容,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才是各国间关系最理性的选择。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长久和平的无限向往。

这节课是我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变革研讨会上讲授的一节高中历史观摩课。围绕本次年会研讨的主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课的形式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从设计到上课再到课后的整理,我一直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日常教学中能否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

这节课是以漫画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探究课,有老师质疑其在日常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毕竟高中的教学最终还是要为高考服务的。事实上,新课改后的高考,无论是从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都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教学和高考的要求,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漫画教学只是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利用漫画令人发笑、发人深思的特点,可将枯燥的政治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认清事件背后的本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这与高考并不矛盾和冲突。

第二,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

作为一节探究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也会很多,这就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控性。对教师的思维敏捷度和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历不同,对同一历史现象的看法和提出问题的层次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能够在学生问题提出后,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设。在探究课的课堂里,教师应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中去,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形成互动,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如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在课后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质疑本课在冷战起源的反思这一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只从中国单方面考虑问题,而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认为这样的引导有些一厢情愿。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上,我始终以主流意识为方向,以积极向善为目的。我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发展阶段,稳定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关系中,互利共赢比新的冷战更符合国家利益和民意。和平、发展、沟通、合作应是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机会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这也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责任。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探索历史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12

【关键词】民族器乐;自信心;综合素质

一、民族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可以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琵琶,是古老的弹拨乐器,音色柔和优美,初中音乐鉴赏课《十面埋伏》就是琵琶曲中的峰顶之作。第一部分作者利用琵琶铿锵有力的节奏模仿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描绘出战场特有的号角声;第二部分节奏紧促,音乐多变,演奏上运用多种指法,描写了激烈的厮杀、拼搏,惊天动地;第三段的乌江自刎旋律低沉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在乐曲的讲解中自然地进入到课堂主题,在简单介绍琵琶后让学生对琵琶产生兴趣。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们要多动脑筋提高学生的兴趣。用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一段很好听的乐曲,总是有精美的乐器伴奏,而乐器的背后都会有动人的故事。例如《战台风》这首乐曲,是作者王昌元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乐曲开头表现了码头繁忙的场景,到第二段台风来临威胁码头货物的安全,到第三段全曲中心段落表现码头工人不屈的精神,第四段雨过天晴码头工人战胜了台风,保护了国家财产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最后一段码头上又恢复了欢腾的气氛,整个作品成功地展现了工人的英雄形象。

二、民族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最好的指路灯,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学习知识。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权威的,对他自信的树立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孩子的评价,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论。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胆小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给我们表演小节目,其他同学可以敲击桌椅配合他的伴奏,鼓励他。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好乐器,还可以增强自信。上课前五分钟我们可以留给学生展现自己的“小舞台”,让学生表演上节课老师教的内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吹一些简单的小曲子,并对其表示赞赏鼓励。如果到了一些节日有更大的舞台时,同学们就可以表演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来合奏,这样会增强孩子们的凝聚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器乐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一说:“音乐是人的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课堂中,器乐的学习不仅能增加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同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带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认识五线谱、唱旋律、听节奏等,更深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器乐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经历的阶段,有些乐理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这些基本的的乐理知识和乐器相结合就会非常形象方便记忆,例如波音记号和滑音记号单凭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的就很吃力,配上器乐就方便多了,因为学生的大脑里反映了直接听觉和视觉的图片就会产生更深的印象,加上老师的指导就会牢牢记住。器乐教学在帮助孩子的智力和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学习器乐过程中我们的器官是多方蛮配合的,眼、耳、口、手、脑,看谱,记谱要动脑、动手通过各个器官的配合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思维的多向发展。高音就是小鸟的声音,这样学生很快地掌握了音乐的形象,智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结论

民族器乐器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演奏器乐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解释和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的技能、形体和表情变化来展现音乐作品的全部内涵,给人们以最美好的视觉听觉的享受。

作者:宋倩雯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