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宿舍安全论文

宿舍安全论文

时间:2022-06-06 03:21:00

宿舍安全论文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安全管理 卫生管理 文化管理 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79-02

宿舍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温馨和谐的宿舍对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首先它是学生自己的“家”,是他们生活、休息的主要住所;其次,在这个大家庭中,他们进行着文化学习、思想交流;再次,它也培养着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锻炼着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1]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对高校的宿舍管理进行认真思考。

一、宿舍管理的内涵

宿舍管理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宿舍安全、卫生等日常事务管理,还包括宿舍文化建设。[2]如可以利用“宿舍文化节”的平台,以“营造健康和谐的宿舍环境、宣传环保安全的宿舍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1.宿舍安全管理

安全是关乎生命之大事。千头万绪的学生工作中,安全是整个宿管工作的命脉,为此高校要在宿舍安全管理、学生安全防范思想教育上下大力度。在日常安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做到天天讲安全。其次,安全教育要做细,从学生的人身、财产、消防、心理等各方面着手,面面兼顾。第三,尽量动员学生不要外宿,要求学生都寄宿在学校,及时对晚归人员进行登记,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并进行教育,尽量把问题内部消化。

2.宿舍卫生管理

良好的宿舍卫生是构成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透明的玻璃、干净的地面、整齐的被褥、洁白的墙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家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愉悦,易于思考、易于交流,使学生身心得以慰藉和升华!在日常的宿舍管理中,首先,必须建立宿舍卫生轮流制,要求人人参与,保持公共区域卫生;其次,个人卫生要注意,其中包括个人洗漱用品的摆放和床铺、衣物的整洁;再次,必须发挥宿管、学工人员的监督作用,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卫生抽查与监督,确保宿舍环境的良好保持。最后,宿舍管理也可与学生所在系管理挂钩,实行分明的奖惩制度,对卫生优秀的宿舍进行奖励,同时对卫生较差的宿舍实行不同程度的惩罚。

3.宿舍文化建设

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包括不同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宿舍文化的整体内容。宿舍物质层面文化(如建筑布局、宿舍卫生、安全保障等),体现学校教育风格的自然美,它给学生以和谐、明快、舒畅之感,能起到陶冶情操和启迪思想的作用,是其他层面文化的基础;宿舍管理制度层面文化,既是宿舍文化的内容,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保障,还是宿舍精神文化的物化和具体体现。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把良好、成熟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固定下来,能够使宿舍文化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能为宿舍管理提供制度依据,使宿舍文化建设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精神层面文化是宿舍文化的灵魂,主要通过思想观念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来表现,对学生的理想、意志、情感及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行为层面文化,通过学生的活动形态表现,是最经常、最直接表现的宿舍文化形态,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目的和落脚点。通过环境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意识的升华, 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宿舍环境中,学会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宿舍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思想沟通和交流以及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管理和协作精神。[3]

二、宿舍管理的思路

1.管理思路上: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伴随着近年高校的扩招,宿舍管理也日益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一大重要环节,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学子,高校如何以人为本,实现对学生小家――宿舍的科学管理。在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管理是必要的,但管理的思路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能再像以前公寓管理人员只管门不管人,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对学生冷言冷语,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对广大学生来讲,宿舍是他们的家,家里的冷暖及软硬件设施的完善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心境及学习状态,因此,宿舍管理必须在以人为本,关注人心,关注民意,经常去学生宿舍内部走访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管理制度上: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也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当然,这个规章制度可成文也可不成文。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如宿舍内部的卫生安排具有柔性,它靠内部成员的自觉性和道德观来约束,而成文的规章制度,则具有刚性,它一旦制定出来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求全体成员都必须无条件的遵守、执行。宿舍管理,无论成文还是不成文的规章制度,一旦公示,就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松制度,宿舍管理中的许多小问题常常是始于宿舍管理人员的多情,因为一时的感情用事忽略了制度,使制度面临削弱的危险,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严格性。因此,在今后的宿舍管理中,我们应大力提倡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只有这样,宿舍管理才能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3.管理模式上: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宿舍管理模式,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它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展开,也可通过群体性定位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当一个宿舍的所有成员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基本接近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选出其最优秀的个人作为示范榜样,以其影响力带动、鼓励其他人向该同学靠拢;当宿舍成员各有特点时,我们可依据他们侧重的方面进行合理定位。如果他们是偏于科研型的人才,那么就把学习讲多些,让他们树立考研、考博做学术研究的志向。如果他们热衷于活动,那就让他们多做些事情,发展其他才能,如管理才能、设计理念等。如他们爱好文娱体育和其他专业的课程,那就要求他们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告诫他们不能因爱好和兴趣而误了学业,拿不到毕业证书。[4]这种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宿舍的实际,起到了积极的借鉴、推广作用。

4.协调机制上:监督与协作相结合

宿舍管理,不仅讲敬业奉献还要讲团结协作。宿舍管理是宿管中心的事,学生是各院系的学生,这就意味着宿管中心的工作也需得到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如冬季防火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要借助于保卫部门的配合;违规学生的处理要得到学工部门和学生所在院系的协助;一些公寓大规模的活动更要得到学院的协助。没有了协作精神,单方面的工作就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举步维艰。因此,宿舍管理在协调机制上,也应灵活机动,既要发挥自身的管理、监督作用,也要注意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管理功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郑建瑞.论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重要性[J].教育研究,2009(2)

2 陈朝娟、李 俊.高校学生宿舍自主管理的构建[J].科学管理,2010(1)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宿舍文化 宿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影响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团结协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和宿舍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长期的宿舍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以及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良好的宿舍文化是校风优良、学风严谨的重要体现,它通过一定的客观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宿舍的每个大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二、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校已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相关的管理部门,深入开展了学生宿舍文化创建系列活动。但是,在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宿舍育人功能的发挥,给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宿舍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并且是坚持不懈的过程。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长期性作用并不明显,尤其体现在抓与不抓一个样、军训前后一个样、大一大四一个样、学期前后一个样,宿舍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亟待形成。

(二)宿舍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宿舍文化建设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学生工作部门、教学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及协作。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宿舍文化建设作为短期行为、突击性任务来抓,缺乏务实性。

(三)宿舍文化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生理年龄、思想观念、志趣爱好、行为习惯、个人理想、生活态度等方面一致或趋于相同时,群体的舆论对成员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个体对小群体从心理上、感情上产生认同感、从属感。因而,一个寝室里良好的学风、相互关爱的友情和健康的竞争风气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强大的整合和改造力量。相反,如果寝室大部分成员在学习态度上消极或是存在不良生活学习习惯,那么这个宿舍就存在成绩群体下滑的危险,学生宿舍两极分化情况严重。

(四)宿舍文化建设存在不安全因素。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给校园的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学生宿舍违章用电,引发的火灾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隐患。再者,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宿舍的盗窃事件屡禁不止,这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五)高校宿舍“另类”文化盛行。

在创建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建设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宿舍文化,如网络文化、吃喝文化等,这些另类文化的存在对于宿舍成员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影响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诸多部门,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我们要创建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应该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温馨和谐的一种宿舍文化氛围。我们现结合长期从事学生宿舍管理的经验,谈谈关于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整合力量,搭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良好平台。

以学生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学生日常管理部门――学工处(部)、学生宿舍管理服务部门――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学生所属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为主体,整合涉及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全面协调处理学生事务,共同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搭建广阔平台。

一是共同研究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宿舍作息制度、日常行为、纪律要求、水电管理等方面明确规定,强化领导,规范学生行为,建立有序的宿舍文化。

二是加强对学生宿舍的检查和监督,及时加以指导,对违章用电等涉及宿舍安全的问题不定期联合检查,杜绝各种安全隐患。

三是由后勤部门(物业公司)做好学生宿舍的日常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水电保障及温馨服务,发挥好阵地的作用。

(二)集中住宿,引导积极向上的学生宿舍文化。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一直思考学生住宿管理模式,研究新时期学生宿舍管理方法。在学校新校区竣工后,在学校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后,学校于2008年8月底对全校2万余名学生进行宿舍大调整,男女生分别按学院进行集中住宿。这改变以往的同一年级的不同学院学生入住在同一栋楼的格局,学生反映非常好,大大增强了学院内各年级学生间的联系。由于专业的相近,同一学院各年级学生间可以经常流,对于专业学习、求职考研、活动参与等方面可以坦诚沟通和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院学生宿舍文化。这对于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来说,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以学生为本,构建文明和谐的宿舍氛围。

创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科学管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确立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创新的和谐氛围。

其一是抓好学生公寓楼委会和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等群体性学生组织建设,发挥学生管理的自治功能,做好公寓楼的整体文化创建工作。一方面要将学校和学院及公寓管理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传达到学生宿舍,检查并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宿舍卫生、安全用电进行检查,同时将学生意见和建议收集反馈,做好上下沟通的良好桥梁。

其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宿舍长、各学生宿舍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宿舍全体同学都能朝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就学生宿舍而言,要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认真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包括物品摆放、卫生安排、水电缴费等日常工作,规范有序。同时还包括宿舍成员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形成温馨的家庭氛围。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干部要带头杜绝在宿舍违章用电、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突况要及时反馈上报。从我校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情况来看,凡是宿舍文化优秀的宿舍,其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作用发挥是非常明显的。

其三是深入开展学生宿舍学风建设。宿舍学风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风好的宿舍其宿舍文化也相对好。宿舍成员大都为同班级学生,学习进度相同,因此宿舍成员相互监督、互相带动,或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促进共同进步,有效地促进学风建设。

(四)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创建学生成长的温馨家园。

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在学生公寓楼进行和完善的。公寓楼的物业管理部门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要积极发挥作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创建学生成长的温馨家园。

其一是抓好学生公寓管理员、值班员、保安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水平。我校学生公寓由物业公司管理,选拔了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相对丰富的人担当此工作,明确了工作要求。在工作中,一方面要求公寓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严守工作规范和要求,确保学生公寓楼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另一方面,要做学生的生活指导老师,与学生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尤其关爱边远省份、经济困难、情感受挫等的特殊学生,于细微处给他们以家庭的温暖,从而建立和谐温馨的学生家园。

其二是深入开展以宿舍为参赛基本单位的跳绳接力赛、篮球赛、棋类挑战赛、宿舍建设访谈、宿舍设计比赛等系列活动。既增强公寓楼成员之间的了解,又丰富学生宿舍文化生活,还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了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对于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其三是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有关人员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提高防火、灭火和救助能力。建立消防责任制和不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的钥匙管理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盗措施和长期有效的安全巡视工作,对楼内带出的设备、大件物品进行盘查和登记,确保学生寝室不出现偷盗和被破坏事件。

其四是及时做好学生宿舍的维修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水电服务,尤其是涉及学生宿舍物品的损坏,及时报修,及时处理,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以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其五是做好特殊宿舍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可否认的是,在工作中还有个别宿舍学习差、卫生差、宿舍文化建设极差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督促,深入交谈,关心引导,对每个学生负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学生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配合。学生公寓的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新方法,为学生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以一流的管理服务水平培养一流的优秀大学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明,牛凤霞.主体间性德育观下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理论观察,2008,(2).

[2]胡银华,张海.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9).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安全管理专业; 课堂教学;安全隐患;案例教学法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如《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这种“做中学”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事件有深切了解,会判断,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问题)。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案例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以隐患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案例讨论后,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教”了就会,“会”了就能应用,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对专业的思考,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有8、9级大风,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还载客出船,事故发生时,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车上的油又泄露了,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学生宿舍基本情况。(1)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周围是民居和商店(以饮食居多)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2)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呈“E”字型,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以平均8人记,住学生800人以上,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3)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窗户和门是通风的,厕所还算宽敞,有窗户通风,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4)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5)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分雨季和旱季,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1)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经过斜坡和石化路,同学间喜欢打闹,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红绿灯有时不开,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最好是集体行动,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2)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3)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有门就有人,有锁就有钥匙。(4)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不能凭保安感觉,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5)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1)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宿舍是比较拥挤的,而宿舍门是向里开,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会紧张,一心想向外冲,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2)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但热水在楼下,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3)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如电脑)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强调注意生活细节,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4)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却很难与舍友相处,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但是,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到一个相对安逸,相对放松的地方(寝室,家)之后,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其次要有容纳意识,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舍歌征集比赛,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为课堂注入活力,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集体宿舍;火灾频发;消防安全

顺应时展的变化,集体宿舍这一特殊的场合为学生、刚踏入职场的年强人、工厂工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的理想居住地,由于集体宿舍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合,居住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密度大,普遍消防意识淡薄等原因,是的集体宿舍火灾频发,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制定集体宿舍消防安全规范,杜绝集体宿舍火灾发生,成为摆在消防安全部门面前的难题。介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制定集体宿舍消防安全规范进行讨论。

一、集体宿舍火灾造成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电器在集体宿舍的逐渐增多,直接导致整个宿舍的用电量剧增,集体宿舍电路设计布线时整体额定功率达不到住户整体用电的功率,直接导致经常性的跳闸停电现象,更有住宿人违规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这就给真个宿舍楼的消防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

1.1 乱拉电线

宿舍楼由于设计局限,以及住宿人员增多的用电设备,往往会拉一下电线,满足自己的用电需求,在拉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线布放不合理,有些电线直接在地上,时间一长很容易由于磨损人员踩踏等原因造成电线金属。有些集体宿舍虽然会有比较严格的用电规定,有固定的供电时间,但是一旦停电后手机、电脑等设备就无法正常充电和使用了,住宿人员一般会从洗手间或者是空调接线处乱拉电线,由于接线所用电线质量差并且在接线的时候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电线铜层绝缘不到位或者是电线固定不牢靠等原因,直接导致时间一长,电线发热,甚至有时间会起火。

1.2 违规电器的实用

集体宿舍住宿人员一般都没有经济不能独力或者是收入比较少的人,由于工作或者是学习的原因往往会错过饭点,很多时候都会用宿舍明令禁止的电器(热的快、电磁炉)烧开水或者煮方便面,这些电器额定功率比较大,宿舍链接这些电器的插板质量都普遍比较差,很容易造成电线发热,时间一长很容易着火。集体宿舍一般都建筑面积比较小,住的的人有比较多,一般都要在4到8人,每个人的私人物品有多,家具都是木材的棉被等都是棉麻材质的,这些都是易燃物品很容易着火,如果宿舍里有吸烟的或者挑烛光看书的更很容易加剧这一问题。

二、消防设施的作用

合理的消防设施配置可以在火灾发生的早期进行有效的灭火,避免火势蔓延,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员财产损失,缓解安全消防人员工作压力,避免因火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2.1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火灾初期着火点颜色的温度的变化和产生的烟雾进行火灾自动报警,在火灾降临的第一时间让人们进行防范,迅速撤离火灾事发现场,并且及时组织人员救火。

2.2智能自动灭火系统

智能自动灭火系统结合火灾自动火灾报警能够准确的确定着火地点,并结合现代化的控制原理,智能打开灭火设备自动打开灭火系统,降低火焰蔓延趋势,给消防救援赢得时间。

2.3其他消防设施

在消防措施建设方面引进智能化的消防设备是很有必要,但是传统的消防设备在消防救灾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疏散指示标志、防排烟系统等,设置这些消防设施都会帮助人员疏散和防止人员受到烟气的伤害。通过以上阐述,大家对集体宿舍的火灾危险性和消防设施在火灾中发挥的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防部门在对集体宿舍审核时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应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多层集体宿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应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集体宿舍的规定标准偏高。一般只有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高层集体宿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集体宿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此以外的集体宿舍都可以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现有的集体宿舍很难达到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标准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对宾馆,商店等场所应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标准比较合理。在旅馆、商店等建筑中人员的流动性大,对环境不太熟悉而且功能复杂,装修材料比较多,容易产生有毒烟气,疏散相对较困难,但集体宿舍也有其特点,宿舍中的住宿人员虽然是固定的居住在集体宿舍中,对室内环境比较熟悉,但很多住宿人员都是未成年人和刚刚成年的人,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不强,防火意识淡薄,在火灾发生时,住宿人员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有的宿舍装修标准较高,在发生火灾时也容易产生有毒烟气。消防部门在工程审核和消防监督过程中,虽然严格要求集体宿舍应设置的消防设施,建议建筑面积大,住宿人员多的集体宿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建设单位不愿投资等原因使得集体宿舍未设置自动消防系统。

三、结束语

集体宿舍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发生火灾的因素很多,由于集体宿舍人员密集,空间狭小,易燃物品比较多,发生火灾之后危险性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介于此建立集体宿舍消防安全规范,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大防火消防的安全检查力度,增大消防设施布置的密度,更多引进智能自动化消防报警装置和自动化设备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杜绝火灾隐患,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撤离,早救火,把一切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肖,史毅,胡又咏,刘栋栋. 高校学生宿舍火灾荷载调查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03:12-14

[2] 王琪.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强制性条文[J]. 建筑安全. 2013.01:27-29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5

[摘要]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学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最后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生 宿舍管理 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17-02

一、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概述

(一)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指高校中的一些宿管部门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在校生活,保障学生的安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与舍风,以达到高校的育人目标。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地方。学生在学校的多半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舍友也是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同学们一起吃饭、上课、讨论学习、评论人物事件。久而久之,每个人的思想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宿舍氛围的好坏对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宿舍氛围能够帮助全宿舍人员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良的宿舍风气也能够使宿舍内其他人员深受迫害。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2004年6月7日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以此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宿舍住房分配与管理。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入校时住宿,以及毕业离校时财产验收等。一般规定,学生住宿原则上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任何学生原则上不得在校外租房,因特殊原因需在外租房住宿者,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家长或其他法定亲属同意并签字,学院(系)批准,安全责任自负;学生没有正当理由不能夜不归宿。

2.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防火、防盗等。一般规定有:学生不得擅自调换宿舍以及床铺,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不得私拉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3.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主要包括个人、寝室、公共卫生管理等。

4.学生宿舍文明管理。一般规定有:学生要讲文明,互帮互助,积极创建文明宿舍。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经商,不得酗酒等。学生应尊重宿管人员,虚心接受宿管人员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等。

5.学生宿舍奖惩等管理。主要包括对被评为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的学生加学分或者在评优时优先考虑等奖励。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扣分,甚至开除学籍等处罚。

二、实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一)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的自由权的冲突

学生住宿后,自由权明显受限制。当前,各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中,都要求学生住在学校指定的宿舍及其分配好的床铺,不得随意调换宿舍和床铺。如《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学生应在指定房间住宿,不得擅自调房调铺和搬移公物,不得未经批准带人入舍就宿,亲友来访必须履行登记手续。”“不准在学生宿舍经商或将小商贩带入宿舍内进行交易活动,不准在宿舍饲养宠物和各类小动物。”“严禁室内私拉电线,严禁在楼道与宿舍内做饭和使用煤气及大功率电器,违者严肃处理,并对违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再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公寓在学生上课期间锁大门。上课时间任何人不得留在宿舍(病号除外)”,这些学校制定的以上规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但这些规章制度内容本身不应该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这些规章制度侵犯了学生的自由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广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个人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范围内,有一切举止行动的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民法》对于公民的自由权也做了规定,其中行为自由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可以依照其自由一直支配自己外在身体的行动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行为自由权的内容包括得很广泛,例如:自然人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饮食、睡眠、出行等,不受他人限制。有权进行通信、交友,他人不得限制等等。但事实上,因为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学生的很多自由都受限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本身就与学生的自由权存在冲突。

(二)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目前多数学者研究,一致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众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为他人知道、入侵或他人不便知道、入侵的个人信息或个人领域。”高校学生所维护的隐私权主要指,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学生个人领域的隐私、学生个人活动的隐私。在大多数高校中,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会不定期组织特定的部门人员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检查的时间和内容是检查人员根据学校要求自行决定的。有时候检查宿舍会提前通知,有时会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宿舍过程中,学生的隐私权经常会被侵犯,如检查人员在学生不在宿舍的情况下,用备用钥匙私自打开学生宿舍门,在检查的过程中,有些人员翻查学生的衣柜抽屉,查看违禁电器物品等。这些行为明显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三)宿舍管理制度与学生财产权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高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以及规范宿舍管理,通常会突击检查学生,在学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收学生的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吹风机等,有时还会出现罚款等现象。如《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对于严重违反公寓住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的宿舍和个人,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有权视其认识态度等按有关规定给予5~50元的经济处罚。学生接到赔偿和处罚通知后,应三日内到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手续,拖延或拒不交者加重处罚。”在学校看来,这些管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但这些制度本身已经与学生的财产权相冲突,学校无权没收学生的私有物品。

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持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契约关系”等。那么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宿舍管理背景下,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双重属性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既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又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一)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所谓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其在严格意义上是指根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在具体的法律主体之间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高校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进行管理的过程与学生发生的关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行政法律关系。我国现行教育立法规定,为确保教育活动的有序运行,实现教育的宗旨和任务,高等学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高校有权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高校属于法律授权的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可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因此高校宿舍管理权作为学校管理权中的一种,它具有行政权的特点,即强制性、单方性。但学校由于具有行政权所行使的管理行为是否就可以侵犯学生的自由权、隐私权、财产权等人生基本权利呢?笔者认为,宿舍管理部门若不对宿舍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不对学生宿舍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是其行政不作为的表现,若出现后果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对宿舍进行检查,对学生在宿舍行为进行约束是合情合法的。但在宿管人员进行检查宿舍,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越权行为。学校有权检查宿舍,但无权翻看学生的抽屉柜子,也无权直接没收学生的物品,更无权因为学生没有按规章制度行事而对学生罚款。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所谓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为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为内容的一种法律关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二是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首先,学生如果要住宿就要向学校缴纳相应的住宿费、水电费等,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其次,学生选择住宿与否完全是学生的选择,他缴纳住宿费,代表他愿意在校住宿,而学校收缴学生的住宿费也代表学校愿意为学生提供住所,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学校与学生的之间均是自愿的。再次,至于学生因破坏宿舍公共财产而要赔偿相应的费用,这种行为不具备惩罚行政,是属于补偿性质。学校与学生之间具备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所以他们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双重性极易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学校在实施民事管理行为中,容易借行政管理之名进行管理,这样会忽略、限制乃至剥夺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明确按照章程行事,不得有越权行为,增强学生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学生的权益,化解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减少学生与学校的冲突。

四、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保障。学校在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时,首先,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学生的基本权利相冲突。其次,内容应该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制度时校方应该与学生代表讨论,所拟定的规章制度要能够被学生所认可。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度过的时间占到总时间的1/2―2/3,这意味着大学的素质教育不能抛弃宿舍这块阵地。宿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宿舍氛围的好坏、文化氛围的浓厚,都将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搞好宿舍文化建设,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常用口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从学校角度来看

一是注重物质设施建设,忽视宿舍精神文化建设。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多招生的目标,在加强宿舍的物质设施建设方面花了较大功夫,如在学生宿舍安装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甚至配备豪华间供家庭经济宽裕的同学订住。这无形中,形成了条件主义的意识流,形成了学生间的贫富差距状态,由此形成了不正之风、不和谐之风。二是管理者身份转变缓慢,管理多于教育。由于宿舍是学生发生安全问题的高危地带,宿舍工作人员在宿舍中的角色更多倾向于安全员与管理员的角色,把宿舍文化建设看作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个别活动的开展中,没有将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途径来看待。三是对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目前,大多高校都处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低水平状态,大学生对于宿舍文化活动不感兴趣,思想政治辅导员大多也抱有宿舍文化建设不重要的心态,有关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虽多,但深刻与专门性的研究并不多,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阶段。四是宿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今大多高校的宿舍工作人员都存在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在选聘程序、岗前培训等方面,各高校的举措大多不太一致,宿舍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宿舍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大多注重卫生、安全方面的培训,很少有关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

2、从学生角度看

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不关心,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大有人在;受现代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认为有钱就代表地位,有钱就代表自信,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宿舍文化建设作用的认同感;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相较本科院校的低,这也导致宿舍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不积极,不主动,使宿舍文化建设流于空洞。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1、高职院校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这与一些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认为学生宿舍的功能是提供学生住宿和生活的固有观念分不开的,这也导致了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资金投入较少,人力投入较少的后果,这也是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薄弱的重要原因。

2、一些文化负效应现象也伴随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反应敏感、不甘寂寞的大学生对此往往缺乏分辩能力,容易受到消极影响,大学生宿舍文化因而也蒙上了灰暗和压抑的阴影。

3、存在信仰失调与反叛艺术的情绪。在当今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缺乏信仰和基本的政治追求,对政治漠不关心:在生活中寻求刺激,对真正的艺术妄加评说,对高雅健康的文化活动往往不屑一顾。

4、大学生作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时间在减少,同时由于思想教育没跟上,很容易使兼职打工演变为金钱崇拜的代名词。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

1、要加强统筹规划。一是要成立学校宿舍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学生处处长、副处长为小组组长、副组长,各系书记、主任为成员。制定宿舍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在机构的设置及制度上保障宿舍文化建设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二是要将宿舍文化建设搞得有层次,有针对性。宿舍文化建设如果搞一锅端是达不到效果的,要根据学期的时间阶段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段,制定相应的宿舍文化建设方案。三是要将教育教学融入到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不要宿舍文化建设一张皮,教育教学一张皮,从而使宿舍文化建设变成一个怪胎。

2、要强化机制建设。一是设置公寓辅导员,公寓学生团学组织,使他们成为专门的宿舍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二是,建立健全宿舍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奖励在宿舍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对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没起到作用或阻碍文化建设的人员进行惩罚。三是,定期进行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使学生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3、要使宿舍文化建设不与物质环境建设、宿舍工作人员言行举止脱节。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并不因活动的好坏来评价,而是以在宿舍环境中是否有对学生产生好的潜移默化影响的因素评价。比如,宿舍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是否能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素质氛围,物质环境中是否有文化宣传教育的因素。

四、结束语

宿舍文化建设中,不应忽略主体学生的作用,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只有让学生自己带动自己、自己号召自己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宿舍文化的有效建设。面对宿舍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唐春梅.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

[2]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3]叶启成. 高校宿舍文化探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7

高职学生党建进宿舍创新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有利于营造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氛围,通过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宿舍‘微环境’下的发挥,有利于营造学生宿舍文化新氛围,也完善了高职学生党建网络。

【关键词】

高职学生;学生党建;宿舍;党员导师制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高职学生对学生宿舍的概念甚至要超过班级的概念,宿舍的观念越来越强,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很多的时候都是在宿舍这个‘微环境’里完成。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能有效的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场地,努力摸索学生党建如何进学生宿舍、学生社区的新途径,让学生宿舍、学生社区成为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一、高职学生党建工作进学生宿舍的现实意义

1.充实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学生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宿舍,是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补充,扩大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点,增加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覆盖面。补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从而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新制度,从而使得高职学生思想性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整。

2.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学生党员争创优秀、争做典范的良好氛围,也营造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氛围,有利于创建文明宿舍。

选择优秀学生党员走进学生宿舍,通过学生党员进宿舍,能促进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平时的言谈、行为,更好地促使他们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也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3.通过加强对高职学生党员的管理,使高职学生党员的能力得到提高。

高职学生党员在走进学生宿舍的过程中,首先完成了学生党员的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够在工作中自觉的按照党员的要求,时时刻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再就是把学生党员进宿舍做为学生发挥先锋示范作用一个内容,要求每位学生党员负责一个宿舍,并对学生党员所负责的宿舍进行评选和考核,并且要有书面的考评意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完成对学生党员的督促。利用这样的一些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党员能力,也能够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4.通过学生党员进宿舍填补了学生宿舍管理中的空白地带,丰富了学生党员管理的形式。

高职的学生比较分散,学生支部想对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详细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把学生党建工作做到学生宿舍,刚好填补了学生宿舍管理中的空白地带。把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学的培养、考察,还有那些预备党员的转正的培养、考察和他们在宿舍的表现情况结合,就进一步健全了学生党建工作的体系。要求每周至少要深系宿舍,深入地了解所联系寝室的状况,对不良行为、习惯和舆论导向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努力营造好的学习风气。

二、高职学生党建进宿舍的一些思考

1.实行宿舍学生党员导师制。

支部将学生党员安排担任学生宿舍导师,配合班主任或辅导员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每名学生党员负责一间情况较差的学生宿舍,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育与引导的学生党员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宿舍学生党员导员联系表,标明各学生宿舍党员导师的联系方式、宿舍号及负责的学生姓名与宿舍号。学生支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导师的管理,要不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导师召开会议,对前段时间工作进行小结,一定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后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学生党员导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一起商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措施;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治,力求工作越做越好。

2.强化学生党建进宿舍学生党员导师的职责。

新生宿舍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工作考核。要建立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每位学生党员要有详细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党员导师在聘期中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强化学生党员心中的责任。对学生党员联系情况较好,经过考核给予对其联系的宿舍授予“党员示范宿舍”称号,在平时对学生党员的考核中在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党员导师。对联系情况不好的宿舍的学生党员老师在支部的相关会议中要提出相应意见。

3.学生党员导师的具体做法。

学生党员导师进宿舍主要是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宿舍内要能正确引导学生,宿舍形成良好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第一就是在宿舍管理方面,在做好宿舍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特别要注意宿舍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通知后勤等部门及时维修,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其次,营造学习氛围,要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氛围。再次,要督促学生做好宿舍卫生,积极参加学院、系部的“星级宿舍”、“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第二就是在思想政治方面,每位宿舍党员导师要加强自学,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自己了解了相关政策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宿舍的学生向党组织看齐。第三就是学习生活方面,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关于学业方面相关的一些制度和规定,经常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方法的探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

作者:刘小春

参考文献: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8

众所周知,宿舍社区化管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新时代的高职生特点多,变化大,服务学生过程中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学生服务工作的旧有体系满足不了学生生活的高需求

1.学生宿舍发展不均衡增加了管理难度。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宿舍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生宿舍的规模在扩大、条件在改善、管理在规范,服务在提升,整体态势良好。但均难以做到整齐划一,新旧宿舍、不同规格宿舍仍然将长期存在。由于硬件设施和客观环境的不同,宿舍规格的差异而出现多种住宿收费标准,高职院校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即便学校分别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学生通过比较也总是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满意感。

2.行政化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以往高职院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管理事务多服务意识少,对学生训导多权益保护少,不从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其管理思维基本上属于管、卡、压,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规范管理,强调管住学生,制服学生,让学生听话,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诉求,使学生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未能摆脱“缺漏补漏”的“消防”式的工作局面,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停留于解决局部问题、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应付工作检查的状态,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

(二)服务学生工作的网格化机制不健全

1.难以保证有效的学生管理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中,围绕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队伍发展不均衡,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学生而言不但理论修养不够高,从事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也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程度低。

2.难以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措施,以致出现协调上的困难。表现在: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总是难以达成一致,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的局面;后勤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脱节,服务育人意识不强,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单一,未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等等。

二、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下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对策

(一)理顺关系,网格化管理,推动宿舍社区建设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奉献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之目标,必须把学生工作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学生工作是全方位的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组织协调。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已不仅仅是对“人”或“物”的管理,而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学校教育管理、安全保卫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紧密配合。为统一指导和协调学生宿舍多方面的工作,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之类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学生宿舍管理的体职能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层次、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培养一支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专业化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到人,责、权、利一致,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工作计划和任务,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指导、检查、督促、协调各工作部门的运作,各部门则根据既定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具体工作,从而使学生宿舍管理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作体系。

2.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年级宿舍辅导员制。一是宿舍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积极探索以学生宿舍为社区平台的“年级管理为主班级管理为辅”的管理系统,强化以学院(专业)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二是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个别存在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经常深入“特殊寝室”找“特殊学生”谈心、沟通,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并做好谈心记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宿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问题预防的重要场所。三是宿舍辅导员要在宿舍设置服务队、信息员,这样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促使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进行宿舍规范管理,弄清楚怎样对宿舍进行检查评分,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宿舍的清洁卫生,做到:“三线”,即:鞋摆放整齐一线、毛巾排列一线、衣物晾晒一线;“一规范”,即:书桌、书架、日用品摆放规范;“一整洁”,即:被子、床单、枕头整齐干净;“五无”,即:无违规电器、无麻将牌桌、无异味、无违纪行为、无不文明礼貌行为。使安全、卫生、纪律、文明礼仪、文化建设,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二)转变职能,多元化管理,推动文明寝室建设

宿舍是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抓好“环境育人”的心灵课堂是文明寝室建设的目标,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学生宿舍成为主流。

1.学生工作职能从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宿舍社区化的管理,学生是缴费入住的,这就与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有责任为入住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服务。一是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热情周到的关爱,做到“耐心、细心、爱心,眼到、嘴到、腿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二是宿舍设置“有事请找我”告示牌以及“温馨教育与提示”公示栏、黑板报、爱心箱、意见薄等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困难和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三是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医疗救助服务点和报警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学生宿舍重大伤病和其他突发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9

关键词:医学生;宿舍管理;问题与对策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和研究生的重要基地,部分附属医院远离医学院校,大多为实习生和研究生配置宿舍。同时医学生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临床思维、医学相关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养等的重要要环节之一。大量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以及宿舍整体的人文环境、整洁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将来的工作能了及人格培养存现明显的相关性。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医学生会因为自身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产生更强的自信, 即学习效能感[1]。因此,良好的宿舍管理和宿舍风气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不良的宿舍风气或宿舍管理混乱是宿舍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我院实习生宿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经验在此进行探讨。

1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

1.1开放环境,出入自由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学生宿舍往往设置在医院内或周边社区内,与大学生在校内所住相比更开放,接触的各类人员更庞杂。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学生宿舍更为开放,其不便于管理。同时,由于实习医生、研究生大多参与医院带教老师的值班,因此其作息时间也不规律,早出晚归者较多,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安全意识薄弱 实习的大学生处于刚刚接触社会时期,对社会上的事物认识不够,且大多数学生过于相信自己的主管判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身边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安全意识薄弱。对待风险预见性不足且没有良好的处理风险能力。

1.3贵重物品多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手机、电脑、高级学习用品等已进入学生宿舍。

1.4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很多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行学生宿舍多元化管理,不像学校内部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统一住宿,宿舍成员的构成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学校。同时,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良好,大多数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内务整理能力、自律能力差,这也给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1.5宿舍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过于薄弱 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医院以从事医疗服务为主,很少为实习医生或研究生宿舍配比专门管理人员。因此在实习生、研究生宿舍管理方面人员配置相对薄弱。

2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存在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管理

2.1.1加强安全检查 无论大学封闭是宿舍还是附属医院实习生宿舍,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要加强宿舍安全管理,严禁在宿舍使用违禁电器及明火,医院保卫部门每日巡查。对于严重违反相关安全规定的学生要严肃处理。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

2.1.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并将其落实到位。医院宿舍人员庞杂,有可能发生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因此医院领导要设定专门的学生管理负责人,并制定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可及时有序高效的处理。

2.1.3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每一批学生入院,均由保卫科教授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素质, 增强防火防盗意识,督促其做到从小事做起, 预防为先。对于陌生人或可疑人进出宿舍,要提高警惕性;寝室内严禁私接电线,严禁使用明火,严禁使用电饭(炒)锅、取暖器等高功率电器。

2.2加强纪律管理 整个宿舍设立楼长、每个寝室设立寝室长, 晚上除值夜班外,22∶30前必须回寝室,如果有值班任务,应提前进行说明并制定值班表格,严格作息时间;不得在寝室留宿外人,不得在院外留宿;如有特殊原因不回院住宿者,事先须向寝室长请假;不酗酒,不抽烟;严禁在寝室打牌、搓麻将及行为。

2.3卫生环境管理 整洁美观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能反映出医院良好的风貌,也能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自理能力。应坚持卫生值日制度,做好值日工作。室内物品放置整齐,注意室内总体协调美观,室外、走廊、浴室保持清洁。

2.4领导重视,配备专人管理 医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既是一项服务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配备专门的责任心强、有耐心、懂管理的宿舍管理工作人员是做好医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医院领导应加大对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制定有力的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深入医学生宿舍,关心医学生疾苦,听取医学生意见,帮助医学生成长,成为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专业的宿舍管理应该是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宿舍文化是近年来宿舍管理模式中的建设重点,大学生往往正处在青春时期,朝气蓬勃,自信心强烈,同时容易被各种感染力所感召。因此宿舍文焕建设中应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面引导,建设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风 气[2]。宿舍是医学生在医院学习的6个月~1年的时间里的生活场所,宿舍文化对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导向同化功能。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 建立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增强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教育环境下,学生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传授学生医学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宿舍文化是培养医学生性格和价值取向的中药方法之一,通过环境熏陶来影响宿舍成员的价值取向,使宿舍文化的发展走向与时代的要求逐步协调起来。宿舍文化环境、文化设施应富于知识性、思想性、愉悦性。

积极推进宿舍党团工作,加强医学生宿舍党员登记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先进性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热爱集体、思想活跃的学生担任寝室长、楼长,对他们严格要求,耐心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宿舍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进而形成凝聚力、向心力,使每个宿舍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

积极组织各类寝室活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宿舍文化主题比赛,如寝室设计比赛、寝室文化节,医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传递生活和学习的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豁达。定期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展示各宿舍成员之间共同的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合作竞争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美丽的环境、寝室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形成争当"文明寝室"的良好氛围[3]。

2.5加强沟通、重视反馈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院每周召开座谈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需求和动态。收集医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宿舍管理新需求与新动态,不断完善宿舍管理。

3结论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只有舒适、健康的环境,才有利于医学生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才能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以优质的服务带动严格的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开拓良好的服务途径,始终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卫生、温暖、舒适的"家"。只有良好的宿舍环境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分位,培养优秀的医学生和医学专家,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李晓溪,魏莎莎.大学生宿舍关系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585-1588.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学生宿舍;法律关系;宿舍管理权;学生权利

在我国,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学生宿舍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管理事关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需要向合法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育人树人的主要重心已逐渐转移到85后、90后的大学生身上,这个群体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且权利意识空前高涨。他们对学生宿舍管理的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认为学生住宿是一种商业行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一种房屋租赁关系,学校对宿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自身的住宅自由权和隐私权,由而产生较大抵触心理,进一步导致宿舍管理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极有必要理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行为,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力)和义务,以更好地实现宿舍安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一、新形势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1、“准行政法律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无名但有实的传统特别权力关系,即公营造物利用关系。[1]这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与普通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同。普通的行政法律关系与一般权力关系相对应,必须遵循法律优先、法律保留等行政法原则。行政机关必须接受既存法律的约束,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并且只有得到法律的授权才能活动。而我国的学校是事业单位法人,不是普通的行政机关。它可以不待法律有明文授权,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等内部规则,对学生的权利做出一定的限制。如果学生违反义务或特别规则,会受到制裁甚至淘汰处分。学生在认可或服从这种权力的前提下,一般不能对此类权力行为提出异议,否则,很难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当今行政法理论对特别权力关系又作了新的发展,要求尊重教育者的自由和受教育者的自由,减少国家对两者关系的过多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双方对自身权利维护的主动性。[2]我国也逐渐注重对学生各项基本权利的保护,依法治校的呼声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权接受司法审查的监督。高校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是现代法律精神的体现,也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必然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认可的判例认为高校与管理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他们之间因管理关系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3]也就是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是一种“准行政法律关系”:(1)双方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也不完全对等。高校不需要得到学生的同意就可以单方面制定内部管理规则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管束和惩罚。(2)高校在普通管理关系范畴内,不必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为实现行政目的,维持内部秩序,不需要特别的法律依据,就可以自由地命令规则。最典型的就是学校对学生单方面的各种教育及奖惩管理,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规定、宿舍管理规定等,此类行为属于不可诉的行政行为。(3)高校在一些重要领域制定的内部规则必须与法律相符合,尤其是涉及基础关系的,包括学生身份的取得、丧失及降级等决定,必须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没有法律授权不得自行决定。并且这类基础关系已进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

2、民事法律关系

上世纪末,国家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随之加快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逐步分离了其原来所属的社会职能,如学生饮食、校园绿化、物业管理等。学校与学生的契约化内容逐渐增加,产生许多与教育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民事关系,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尤其在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建设与管理方面,许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后勤集团或者交由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通过契约化的方式来界定学生、学校与后勤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此类法律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协商与等价有偿的原则,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人身权、财产权方面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受到民法的保护。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往往无法准确认识双方的法律关系。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立自主性开始增强,过于强调自己与学校之间的平等民事关系,而忽视了应尽的义务。例如,在宿舍管理中,工作人员检查并没收学生使用的违章电器的事情就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此举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财产权甚至住宅权,由此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引发的投诉乃至诉讼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宿舍安全管理工作难上加难。那么,我国高校的宿舍管理到底受哪一种法律关系调整?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法律关系,保障双方的权利(力)义务不受侵害,更好地实现安全宿舍、和谐校园的目标?为解答这些问题,笔者将从学生宿舍的性质、特点着手,对宿舍管理服务行为作进一步的辨析。

二、学生宿舍管理服务行为分类

作为宿舍管理关系的载体和存在的基础条件,学生宿舍的法律性质定位必须要明确。首先,高校提供的学生集体宿舍并不属于法律范畴内的住宅,没有“私有”性,应该划分为公共住房,“公”的属性成分更为突出。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学生向学校支付了与居住价值数量相当的金钱,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学生便获得了对宿舍(公寓)的居住权。该行为的性质与购房入住在居住权行使上是一致的,学生一旦获得居住权,公寓便成为供学生居住的场所,这与法律上的‘住宅’含义是一致的。”[4]在这种理论的支撑下,宿舍管理方无权在未经学生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宿舍查处违章行为,没收违章电器,否则将严重侵犯学生的住宅权、隐私权和财产权。这种观点忽略了学校对内的行政管理职能,抹杀了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且与我国现行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相悖的。我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学生宿舍、教室和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门窗、阳台等部位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同时也提到,如果发现类似状况,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纠正消防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隐患。[5]

其次,我国高校的学生宿舍具有自身的特点:(1)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主要是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执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计划;(2)学生宿舍只为在校学生提供服务,学校的住宿费用具有补偿性和福利性;(3)学生宿舍住宿人数众多、流动性大;(4)为满足教育的要求,学生宿舍具有特殊的服务规则,如选择自由度小、院系住宿相对集中、床位预先分配等;(5)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也是学校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

结合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的性质和特点,高校宿舍管理权既包含准公权力因素,也包含私权力因素,具有双重法律属性。虽然国内各所高校具体情况不同,改革步伐不一,在宿舍管理模式、管理范围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宿舍管理服务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学生住宿的分配与调整、宿舍楼栋的治安和消防安全、宿舍区清扫保洁、宿舍房屋及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修缮、以及协助做好校园社区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上管理行为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学校的“准行政行为”,包括学生住宿的分配与调整、宿舍楼治安、消防安全和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另一类则属于民法范畴内平等的契约关系,包括宿舍的保洁、维修和水电费的收取。这两类行为最明显的区分特征是,是否是学校需要保留的权力。学校的准行政管理主要基于学校对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要求学校尽到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也就是说,在这个职责范围内的宿舍管理行为属于“准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具备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学生理应服从。不在这个职责范围内的宿舍管理行为则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应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根据契约的内容行使各自的权利,承担各自的义务。

例如,宿舍的分配与调整,我国高校为方便院系的教育与管理,一直以来都遵循相同院系住宿相对集中的原则,学生的选择自由权只能在这样的范围内有限的行使;宿舍的治安安全,这是除消防安全外,高校最为重视的另一项安全保障,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因此,非本栋宿舍楼的人员不能进,禁止留宿外来人员等是高校维护正常秩序,保障学生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宿舍的保洁卫生、水电费的收取等完全可以依照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理协调宿舍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

现实中,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和学生之间经常进行着“猫捉老鼠”的竞技。各类纠纷层出不穷,让双方都烦不胜烦。如何做到既能维护学生的正常利益,又能保障学生宿舍的安全有序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明确认识,统一思想

宿舍管理与学生权益并非水火不容,对立冲突。相反,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宿舍管理是为了维护学生宿舍的安全有序,而学生权益主要是为了能够充分享受自由,行使自主管理,两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利益。合理协调个人私利和公共利益是平衡宿舍管理权和学生利益的前提。

2、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现代化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法律意识都有普遍提升,但是同时存在知识体系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实现,却忽视了自身应尽的义务和公共权益。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进行专门的教育辅导,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其能正确理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引导他们不断增强自我责任意识与守法意识,使他们在尊重自我权利的同时,履行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完善健全宿舍管理相关制度规定

宿舍管理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客观环境、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权限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的管理程序或者学校的制度条文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合法、科学、有操作性的宿舍管理相关制度及规定,是实现管理依据合法化、管理程序正当化、管理行为规范化,让管理工作合法有序地开展,避免高校法律纠纷的有效措施。

4、提高宿舍管理者的法治能力,加强宿舍的法治化、契约化管理

由于历史、经济等种种原因,后勤实体整体人力资源不强,职工队伍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素质较低,宿舍管理部门中缺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学校应该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开展相关培训、督促个体自学等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宿舍管理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拥有较强的法治能力,自觉地运用法律常识来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日常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实现宿舍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保障的和谐统一。

5、设置专门的调解机构和采用更灵活的调解手段来解决纠纷

当学生感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这是学生正当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专业化调解机构,建立健全校内的申诉程序,这样既可以避免宿舍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正面冲突,又可以让学生拥有正常的申诉渠道,使纠纷控制在可调控范围内。要善于利用院系、辅导员的教育手段,发挥学生干部、楼管会、寝室长的自主管理功能,采用更灵活、更及时的调解方式来妥善解决纠纷,才能充分保障学生利益,有效推动制度执行,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翁岳生.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 李悦书.后勤社会化下高校法律主体身份的变化及特点[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

[3] 李元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处理原则与预防对策[J].高教论坛,2003(4).

[4] 周华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学生权利保障[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5] 第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等.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劳工宿舍 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理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私人、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大量涌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城市就业机会剧增,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农民工总数(包括农民工家庭)为1.37亿。这些农民工中,近一半在目前的城市中已居住了5年之久,其中更有20%的人在城市居住长达10余年。中国农民工问题一直为学界关注,而农民工的居住问题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劳工住宿安排的基本动机,究竟是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善果”,还是资本逻辑下企业经济理性的体现?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民工研究:回到马克思

有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从某一程度而言,是移民的过程。在关于国际移民与国内移民的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理论主要从经济发展过程解释劳动力迁移,而微观理论试图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解释劳动力迁移行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此模型的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理论的代表;托达罗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哈里斯对托达罗模型的发展则代表着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倾向,都是其中的经典(蔡禾、王进,2007)。中国大多数关于农民工的研究,基本上在这些经典移民理论的范式下展开。尽管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不同,但在考察农民工行为的逻辑和意义时,往往采取了经济学或类经济学的叙事模式。近年来,中国农民工研究正从经济学理性选择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向政治学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一政治”叙事模式转变(王小章,2009);农民工的市民化也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主题(周晓虹,1998;周大鸣,2001;朱力,2002;江立华,2003;文军,2004~刘传江,2006;魏万青,2009),其内容广泛,涉及农民在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等各个方面的转变,意指作为一种职业(farmer,or cultivator)和作为一种身份的农民(peasant)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在获得市民资格的同时,发展出相应的能力、素质和认同。这个过程既包含农民居住地点、居住方式、初级关系与次级关系强弱的变化,还标示着社会资源在各阶层的重新配置、社会认同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动与整合(毛丹,2009)。

无论经济学范式(理性选择)或政治学范式(公民权利)视阈下的农民工研究,对于农民工居住方式的研究都略显不足。理性选择范式下的研究较多关注农民工迁移的动机和行为的逻辑与意义,对作为再生产领域的农民工居住问题却关注较少。个别研究仅在理性选择的逻辑下解释农民工对住房消费合理性的抑制:城市住所只是临时的“安身之处”,农民工不愿意投入高成本在城市购房或租住条件好的住房(Zhu,2007)。公民权利范式下的研究虽然将农民工居住状况纳入研究视野,但更多的是通过呈现农民工居住状况――环境恶劣、过于拥挤、缺乏隐私、存在安全隐患,来展现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不利地位,以正式制度(如户口)与非正式制度(如市场价格)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吴维平、王汉生,2002潘毅,2005a,2005b~张子珩,2005;任远、邬民乐,2006~简新华、黄锟,2007),认为政府与社会应该改善农民工恶劣的居住状况(马光红,2008)。这些研究往往将为农民工提供住房视为一种福利,且认为是农民工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

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回到马克思”(仇立平,2006;2007),“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沈原,2006),探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国新无产阶级的形成(潘毅,2005a;2009)。随着市场开放度的大大提高,中国成为国际资本的首选之地。国际资本在中国的扩张、国际消费市场的需求、中国政府强势干预所形成的内部市场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低成本劳动力,构成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前提条件和核心竞争力(高柏,2008;2009)。特别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在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比较优势。为了应对国内外残酷的市场竞争,许多中国企业直接转变为全球价值链上的终端车间(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因此,一些学者主张农民工研究应该在资本全球化的视野下,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农民工的生产与再生产(李若建,2004;Pun,2005;潘毅、陈敬慈,2008)。

(二)资本全球化视野下的劳工宿舍

在对农民工居住方式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应该站在全球化产业链与市场化的角度去看待该问题,认为“跨国劳动过程”的视野是非常必需的(任焰、潘毅,2006b)。以往关于农民工居住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主体,即市场中的各类企业,任焰、潘毅(2006a;2006b)由此提出了“宿舍劳动体制”概念,从企业主体出发,以资本的逻辑研究农民工的居住状况。

农民工居住方式可分为租赁房、工棚和单位宿舍等(吴维平、王汉生,2002;张子珩,2005),或称为资本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任焰、梁宏,2009)。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开展了一场向中国企业强制推行“生产守则”的竞赛,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任焰、潘毅(2006b)看来,厂家给产业工人提供的宿舍不是出于道德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资本主导型(即“宿舍劳动体制”)体现的是资方对农民工的一种剥削与控制,是资本运行逻辑在中国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必然。“宿舍劳动体制是全球资本的经济逻辑与国家制度的政治逻辑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而具体的生产空间形态”,“可以将劳动力成本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具有生产效能高的特点”(任焰、潘毅,2006b)。农民工居住在工厂提供的集体宿舍,工人宿舍几乎没有任何容纳个人隐私的空间。工厂利用宿舍暂时安置外来劳动力,承担其劳动力日常再生产的“宿舍劳动体制”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临时劳动与其日常生活再生产最大限度地整合在一起(任焰、潘毅,2006a)。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都遵循着资本逻辑而展开,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和作为全球产业链延伸的中国工厂同样如此。因此,当代中国宿舍劳动体制在企业中的实践与其产品特征、生产周期、地方特色或雇主偏好等并无明显相关(Pun,2005;任焰、潘毅,2006a)。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对劳工居住方式的安排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程度的企业利益,两种类型的企业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从自身利益出发,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采取

了“逐底竞争”式的生产战略。现代宿舍体制“不仅拥有一套严格的纪律体系,同时也包含着某种福柯式的全景敞视空间与日常生活自我形塑技术”。工厂管理者(代表资本)试图利用通过一系列程序对"55人进行彻底的控制和改造”,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资本榨取劳动提供条件。因此,“宿舍劳动体制意味着以工厂为中心的劳动力日常生活的再生产,管理权力对工人生活的渗透,对工作日和劳动时间的随意延长及灵活控制。而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一生活居住’分离式的生产体制则不具备上述的‘优势”’(任焰、潘毅2006b),企业为其雇员提供住宿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收买劳动力的忠诚或者保住稀缺技术”,而是为了获得“廉价的”、“年轻的”外来工,“并将其工作日的劳动产出最大化”(Pun,2005;任焰、潘毅,2006a)。

所谓全球化工厂体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表面上推行人道工资和为劳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其核心内容包括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动权利和劳动标准等,要求所有与跨国公司相关的贸易伙伴以及供货商都必须采纳这套标准,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跨国资本在道德表面下的利益追逐,它们在“中国工厂进行的‘道德理念重构’过程充满了虚伪和荒谬”(潘毅,2005b)。

(三)研究假设

1.社会责任假设

1899年,美国钢铁集团公司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在《财富福音》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H.R.博文(H.R.Bowen)被视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开拓者(郑若娟,2006;崔新健,2007)。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广泛,各学科对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简言之,就是要发挥企业在维护社会环境中的良好作用,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待遇,员工是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本文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生产守则”中的员工利益保障及其劳工宿舍。

劳工宿舍安排,如果是跨国资本企业所提倡的作为道德重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体现,那么,与本土资本企业相比,它们在劳工宿舍安排等方面会有显著差别。也就是说,如果全面实行“生产守则”,给劳工安排宿舍是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尊严保障和福利待遇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为员工提供住宿与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应该是关联的,与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也是有关的。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跨国资本企业比本土企业更倾向于给员工提供住宿。

假设1b:工资收入越高的企业越愿意为劳工提供住宿。

假设1c:福利越好的企业越倾向于安排劳工宿舍。

2.控制假设

全球化资本逻辑下的中国劳工,面对各种“流动藩篱”(高勇,2009)和“强市场、弱社会”的现实(陈福平,2009),他们自主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只能接受资本的控制。全球资本逻辑下的工厂宿舍体制理论认为,不论是跨国资本还是本土资本,对劳工居住方式的安排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榨取剩余价值,两者不存在本质差异。“宿舍劳动体制”能够随意延长和灵活控制工作日和劳动时间,因此,越是需要劳工加班的企业,越有可能为劳工提供宿舍。

如果对加班的需求长期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企业通常会招募更多工人来满足生产需求。但是市场信息瞬息变化,企业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最为理性的选择就是即使在供大于求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也不去招募更多的劳工,而是为劳工提供住宿,从而做到“工作日的劳动产出最大化”与“加班的灵活性”,以应对企业生产的时令性或季节性等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最大限度地榨取现有劳工的劳动价值,采取“弹性收入”的方法,即员工的月最低工资(底薪)与月最高工资(底薪+加班费)间的差距。其中,底薪制能在企业订单不足时,提供给劳工最低工资维持生计,从而防止劳工流失而导致需要用工时无人可用的情况,同时也使得企业在生产淡季时用工成本最小;加班工资则能在企业订单充足时激励劳工去加班,但如果加班费较高(意味着收入弹性大),就不符合企业控制成本的初衷。由此,有加班需求的企业一方面采取底薪制维持员工的稳定,另一方面为了节约用工成本,除了将底薪定得很低外,还将加班费尽可能地压低。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加班需求越多的企业,越倾向于为劳工提供住宿安排。

假设2b:采用底薪制的企业,更倾向于为劳工安排宿舍。

假设2c:收入弹性低的企业,更倾向为劳工提供住宿安排。

3.市场隔离假设

如前所述,企业采取宿舍劳动体制是为了获得廉价劳动力,“并将其工作日的劳动产出最大化”。这类企业提供的岗位属于次级劳动力市场(Doeringer&Piore,1971),根据市场隔离理论,人力资本较低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女性,更容易进入该类劳动力市场(Rosenfeld,1983)。也就是说,在市场隔离条件下,采用宿舍劳动体制的企业中更需要的是教育水平低、工作经验少、未婚的年轻女性。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人力资本较低的女性,进入采用宿舍劳动体制企业的可能性更大。

劳工住宿安排究竟是出于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本研究通过证伪或证实社会责任假设与工厂宿舍体制理论相关假设(控制假设、市场隔离假设)来说明企业对劳工住宿安排的性质。鉴于以往的研究或忽视了企业这一行动主体,或仅限于田野调查和定性研究,本研究则以定量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数据和分析

(一)数据和变量

本文数据来自“市场、制度和网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6年7至8月对“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下简称“调查”)。根据本文研究目的,笔者选取了制造业部门的问卷。在数据处理时,采取列删方法,共得到有效问卷1 053份。主要变量描述见表1。

(二)分析结果

本文数学模型以企业是否提供住宿安排为因变量,采用二分变量logistic模型,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见表2)。

总的说来,虽然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在是否为员工安排宿舍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从员工平均工资与企业福利因素的影响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

在控制了企业是否上市、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外资企业为员工安排住宿的可能性是本土企业的1.39倍,假设1a得到了支持,但假设1b、假设1c并没有得到支持。其中,企业员工平均工资与为员工提供住宿行为是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员工月均工资高的企业,越不可能提供住宿安排,与假设1b预测相反。假设1c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企业福利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宿舍的发生比增加39%,但没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

因此,从模型1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跨国资本企比本土企业更倾向于给员工提供住宿,但福利因素对企业是否为员工安排住宿并没有显著影响,与假设1b预测相反,工资收入越高的企业为劳工提供住宿的可能性反而更低。因此,假设1得到证实,企业为员工提供住宿并不

出于企业社会责任。

模型2中,纳入企业加班需求、企业是否采取月薪制(底薪制)和收入弹性3个变量。统计结果表明,这三个因素对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住宿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加班需求的企业为劳工提供住宿的发生比是没有加班需求企业的1.7059倍;实行底薪/月薪制的企业相对于实行其他工资算法的企业,为劳工提供住宿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3675倍;收入弹性越小的企业越可能为劳工提供住宿安排,这意味着提供宿舍安排的企业付出的加班成本更小。总之,采取劳动宿舍体制的企业在用工上有着更多的加班需求,为降低淡季劳工用工成本而采取底薪制,为控制旺季用工成本而降低加班工资,企业员工的收入弹性较小。

根据市场隔离理论,采取宿舍劳工体制企业提供的劳动岗位,是属于工资较低、待遇差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人力资本较低的“移民”和女性更容易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模型3中,加入了市场隔离假设的有关变量:性别、教育水平、工龄和婚姻状况。其中,教育水平和工龄(代表工作经验)代表个体的人力资本,是否结婚(单身)也与年龄相关,虽然性别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市场隔离假设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相关变量影响显著:单身农民工进入该类企业的概率显著高于已婚农民工;教育水平越高,进入该类企业的可能性越小;工龄越长,进入该类企业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从模型统计结果来看,工厂宿舍体制理论比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更有解释力。工厂宿舍体制理论推导出的控制假设、市场隔离假设在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相关假设中,除假设1a之外,其它假设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对假设1b的检验结果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预测更是相反。

三、讨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劳工住宿安排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支持,相反,工厂宿舍体制理论更具有解释力。企业为劳工安排住宿的行为,与其说是出于企业社会责任,不如说是出于企业的经济理性,是资本全球化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采取的一种生存策略。

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成为国际资本的首选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比较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工厂,凭借低廉的用工成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高柏,2008,2009;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因此,将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很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的制造企业提供劳工宿舍的行为用“道德重构”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来解释,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纷纷解体,2008年的金融风暴也使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种种困难。在制造业企业低利润生存的状况下,寄希望于企业出于社会责任,为劳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是不现实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许多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地区投资)做得比本土企业要好,为员工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与待遇。但也是因为相对于本土资本,外资企业的管理水平更高,赢利能力更强,才有可能为劳工提供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可以说,中国劳工待遇差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处于全球产业链终端的本土企业赢利能力受到跨国公司的挤压,被迫降低劳动成本。因此,即使一些外资企业能够给劳工较好的待遇,也不完全是因为履行所谓的“生产守则”,而是它们与本土企业相比,处在全球产业链相对较高的位置,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能够吸引人力成本较高的劳动力,从而保持它们在国内的竞争优势。

宿舍安全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70-02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习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中国高校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积极而有效地抢占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当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1.高校后勤社会化给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公寓文化设施软硬件不足和部分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好等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引发集群行为。因此,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具有行为过程的失控性、行为后果的破坏性、行为目标的不确定性和行为本身的失范性。这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新问题。

2.学生公寓的服务育人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把服务育人当成了单一的管理,这是大多数管理者的角色认同,他们缺乏服务育人的意识,更谈不上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了。传统的公寓管理者总是认为育人是教师的事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思想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实际上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公寓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3.强调日常行为管理, 弱化了思想品德教育。随着高校扩招后学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 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客观上存在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 管理者不得不陷于日常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 有时只好凭借老经验,对工作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仅重视日常管理和实践的结果,放松了思想教育, 放松了对入住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基本规律的研究和总结, 致使整体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创造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公寓内的管理服务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相匹配,管理服务不能本着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的服务育人理念开展工作。

4.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完善。每个学校的学生公寓的情况不同, 学校对公寓的思想工作的方法是不同的, 采用最多的是成立职能部门进驻学生公寓并设立相应的办公室, 难道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了吗?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同时部分学生工作者对公寓这块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有模糊认识,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 特别是对违纪者态度不端正, 不是采取合理可行的办法给予解决, 而是采取不关心、不处理的态度, 这样势必造成整体变型的问题。

二、改变工作方式推进当前大学生公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