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8 15:16:55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1

这个人年轻时为左翼青年不齿。一般来说,人在年轻时,总会表现得激进一些。但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时候,殷海光是一位较为保守的“右翼青年”,与“一二・九”中那些激进的“左翼青年”在政治上大相径庭,如台湾的徐高阮,如大陆的李慎之。左翼愤青李慎之晚年提到殷海光这个人,说那时他们这些“左派”自视甚高,“昆明西面联大有一个叫殷福生的人,年龄大概与我们差不多,专与学生运动作对。十来年后,他在海外华人中以殷海光的大名,被推为提倡民主的一代宗师,不过在那个时候,他是根本不入我们眼中的,因为无非是一个‘反动学生’而已”。

这个“反动学生”曾经对顶礼膜拜,在发出“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后,他甚至不惜中断尚未完成的研究生学业,毅然投笔从戎。结束短暂的士兵生活后,殷海光进入了报界,直至做到国民《中央日报》的主笔。他支持,年纪轻轻就受到了的接见。但这个年轻的国家主义者并不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而是有着坚定的个人主义为支撑的爱国者,因此,他在大陆的时候,就已经跟不太合拍了。1948年11月4日,他在《中央日报》上发表《赶快收拾人心》的社论,猛烈抨击豪门贵族和的内外政策,受到的怒斥,并险些丢职。

1949年3月,殷海光随《中央日报》到台湾,仍任该报主笔、代总主笔,同时兼任《民族报》总主笔。他离开大陆的原因,除了一贯的“反动”外,还有对寄予了重生的希望。他和不少年轻人都天真地以为,丢掉大陆该痛定思痛了。因此,他自称改革派,对政治指指点点。5月12日,殷海光在《中央日报》上发表社论《设防的基础在人心》,说跟随逃台的军政人员为“政治垃圾”,再次触怒了,受到的围攻、批判,并被迫离开《中央日报》,去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在大陆时的“反动学生”到台湾变成了台湾的“反动教授”,这个转变是重要的。虽然都是在要求大家长放弃专制、还政于民、给人民自由,但他不再以“政府”的一员考虑问题了,他是以在野在民间的身份思考中国人的前途。他加入了《自由中国》杂志社,坚持以笔的力量来对抗言论思想禁制。他以科学方法、个人主义、民主启蒙精神为准绳,批判党化教育、问题等时政,为台湾第一代自由主义代表之一。

曾在党部召开的中常委会上说:“殷海光不是与党‘国’一条心的人。在大陆那一段,他是积极的,我曾经召见过他,对他期望甚大。……他在《自由中国》上写的那些东西,实际上是在帮共产党的忙。我们不能养蛀虫蛀自己的船。”这样,来自最高决策的意志决定了殷海光的命运。他被赶出了台湾大学,失去了教职,文章不让发表、著作不让出版,被特务监视着生活,不让出国、不让见外国人,跟朋友的往来也降低到最低程度。“反动教授”再度变为“反动思想家”。

但这个思想家却比学院里的教授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他有自知之明:他自己由于成长过程中颠沛流离,以及后来在报纸杂志上秉笔报国,花去许多时间与精力,所以尚未积累足够的资源做最根本、最艰深的研究。但他的独立人格、思想激情感染了几乎一代有青春理想的年轻人,如林毓生、李敖等。1966年12月,殷海光在给林毓生夫妇的信中说:“你知道我在这个岛上是岛中之岛。在这样的氛围里,怀抱自己的想法的人之陷于孤独,毋宁是时代的写照。生存在这样的社群里,如果一个人尚有大脑,便是他不幸之源啊!”

这个犬儒时代的思想者因此在历史的纵深里成全了他作为一个启蒙者、思想大师的地位。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2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xxx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

 

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00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

 

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

 

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

 

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

 

⑸点明意义。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06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 0。

 

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06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

 

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图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图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图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 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1. 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信息反馈 有效性 策略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在教学重点、难点、细节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等关键处抓反馈。同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提高备课质量;把握课外信息反馈,提高整体效果,全面多层获取有效信息的反馈。只有当历史老师有效掌握和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抓住关键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1、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重点难点处抓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处不仅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节点,还指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难点;不仅包括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制度,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还有训练提高学生能力的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只有突破形式的思维障碍,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抓反馈,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重点概念,教师就要重锤重音,设疑问难,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

2、浅处无妨有卧龙——在材料细节处抓反馈

人常说“见微知著”,历史教学亦然。它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通过细枝末节,窥探深层奥秘。如在教学《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二、变换多种方式,力求最佳反馈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获取最佳反馈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在反馈信息时,我通常采用“望、闻、问、测”四字要诀,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望——察颜观色看表情

一个有经验的高中历史老师,他总是非常注意学生的表情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据此科学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方法和手段。事实证明,如果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窦反馈不出来,抑或是反馈出来而教师熟视无睹,那么,即便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生动,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闻——倾耳细听辨动静

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获取反馈信息。一堂历史课从始到终及课前、课后,都要听听学生议论。形式上,可在适当时允许以至组织学生说悄悄话,组织分几个小组讨论等,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口头语言反馈是直接的、容易获得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及学生在教学任务以外发出的语言声响、故意散发出来的捣乱声音以及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声音等等,都是历史老师要关注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声音甚或杂音,调整自己的教学,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3、问——刨根问底探真情

课堂提问要体现激励原则,不能拘囿于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部分时,我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截了当地点明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诸如“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后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之类的问题,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通过教师点拨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便跃然而出。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的教学现象,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来对之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大,2003年6月。

[2]肖川 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3月。

[3]皮连生 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4

初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化学科边缘知识为基本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这要求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要研究学科教学,强化课题研究,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三四五教学模式”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打造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打造和谐课堂,提升课堂品质”。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如何让逝去的历史现象重新生龙活虎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只依靠生动的教科书和教师生动的口头讲述还不够,还应当改变历史信息的传递方法,充分利用声像教学,包括幻灯、录音、录像、计算器、多媒体等,把声、形、色和动的画面结合起来,再现历史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它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参与更加积极,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它有很多优势。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使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来再现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电子计算机,构建成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会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用传统教学手段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而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重现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当讲到商代青铜器时,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青铜器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总结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高、工艺水平精、种类繁多的结论。

多媒体教学动感性强

将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动感”形式显现出来,这种动感可以通过历史课件、影视作品、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新奇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给学生以整洁、美观之感,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美、描绘美、创造美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来自历史的美的感染、熏陶,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能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的优秀德育素材,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教材或故事中已接触过,如果再重复叙述,必然导致学生反应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利用多媒体,把这些素材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这些生动形象的榜样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示范指导作用,从而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如讲抗日战争胜利时,可先播放《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结果的片断,后放《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的录像,使学生得出在中国近代一百年的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中国的富强和反抗外国侵略中都以失败告终,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败到兴的转折点,从而懂得中国人民的伟大和落后就要挨打。这样学生会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完成这节课和德育目标。另外,多媒体教学操作便捷,节省了板书和擦拭黑板的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给师生的教学活动赢得了充裕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粉尘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连接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一种中介或载体,麦克卢恩认为,"使人们生活真正发生变化的是那个时代的主导媒介,而不是其内容"⑵,这也正反映了传播媒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所占的地位。那么社会学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如何在上大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呢?它对于上大到底有多大影响力呢?

(一)

上海大学前身为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因"前创办人王理堂(王公燮)、汤石庵、陈绩武等藉学敛财,挟款私逃"⑶而发生改组,又因"东南二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之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⑷,元老于右任担任校长。接任校长后,他开始延聘人才,"特聘邓安石[中夏]为总务长,闻邓君前为北大文科毕业生"⑸。邓中夏此时担任中共劳动局书记,"为迎接工人运动新高潮到来,创办了'社会学系',聘请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来校任教⑹",如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自此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社会学系为传播媒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20世纪初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等相继建立社会学系,但老师基本上是外国学者,与沪江大学、私立燕京大学相比,上海大学的社会学系则是独树一帜,前者"以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教育学生,上大社会学系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⑺但是社会学系是如何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呢?

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源

社会学系,汇集了众多知识分子,核心人物有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安体诚、施存统、郑超麟、萧楚女、恽代英、李季、蒋光慈、任弼时、杨贤江、萧朴生、李汉俊等,均借助社会学系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都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接受新式教育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第二,回国后,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一身多职,为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条件。第三,多数富有留学经历,使其成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骨干力量。吴汉全认为,"在传播先进文明成果方面,留学生不仅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引进了诸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观念,而且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留学生的努力和'十月革命'开辟世界现代化新道路的突出影响,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生根和发展。"⑻因此,社会学系为其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阵地。

二、课程设置: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

社会学系课程内容新颖丰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系统讲授,激发同学学习情趣,人数竟占大学部6/10,姚天羽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学说,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咧,什么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咧,什么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咧,什么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咧……一系列的新东西、新道理,充满杂这一学系的讲义和教师的讲授中。"⑼那么社会学系课程是怎样设置的呢?

社会学系课程分为首要课程、次要课程、选授课程、特别讲座,其中本文着重介绍首要课程课目,因为这是上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可从侧面反映社会学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程度。首要课程课目是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史、社会学史、经济学、政治学、现代中国经济、外国语⑽,可见,课程多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而且教材多是由老师"将素日研究的成果,从历史上推演下来的结论,从实际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结理论,编制成书,印发全国。"⑾学生阳翰笙对课程设置曾回忆说:"瞿秋白讲《社会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蔡和森讲的《社会进化史》就是恩格斯的《家庭及私有财产的起源》,恽代英讲《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张太雷讲英文版列宁写的《帝国主义论》。除任弼时教的俄文是工具课外,其他人都是讲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邓中夏讲工人运动,就是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讲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情况,讲各国革命运动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以上课程对我们启发很大, 他们的学术水平都是第一流的, 而且又是党中央的领导人,各方面水平都很高。"⑿此外瞿秋白"讲授社会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及现代社会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参考苏联郭列夫著《无产阶级的哲学--唯物论》及布哈林著《唯物史观》编纂讲稿,刊入上大社会科学讲义,为社会学系主要课程。"⒀蔡和森在上海大学讲授社会进化史,"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光辉著作",⒁"讲到火和铁的被人类所利用,总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说明火和铁使用对人类进步所起的作用。" ⒂

(三)

社会学系作为传播媒介,提升了上大地位与名声,"除社会学系本班学生,还有中、英文系学生,其他大学中的党团员或先进积极分子,……都愿来听听",⒃上大学生黄玠然也回忆:"在上大社会学系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才树立了阶级观点的基础,反对那个剥削阶级的家庭。"⒄由此可窥视社会学系作为上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注释:

⑴黄美真,张云,石源华:《上海大学史略》,《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⑵[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⑶《上海大学学生委员会启事》,《民国日报》1923年1月8日。

⑷《上海大学启事》,《民国日报》1922年10月23日。

⑸《邓中夏主持校务》,《民国日报》1923年4月23日。

⑹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

⑺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⑻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⑼姚天羽:《培养革命干部的洪炉--上海大学》,转上海《党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辑,第72页。

⑽《上海大学一览》,上海档案馆D10-1-38。

⑾张士韵:《中国民族运动史上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特刊》,1936年。

⑿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⒀周启新:《革命的大学--上海大学》,转钟叔河《过去的学校》,1982年版,第509页。

⒁王继平:《蔡和森思想论稿》,湖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1页。

⒂人民出版社编:《回忆蔡和森》,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118页。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6

(一)

汪丁丁/文

孤独,确实是思想者的命运。他在世时,绝不迎合众说。他因追求精神之独立和思想之自由的境界而受世人尊重,他在“学术凸显和思想淡出”的时代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他在病危期间口述一信致友人林同奇,说他觉得他的生命只是因了他的思想而延续着。似乎命运之神也听到了他口述的信。象征性地,她让一名临时护工向世人传达了他辞世的消息。思想者走的时候身边无亲友,思想不为它自己送行。

半世纪前,元化先生因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被隔离审查,伴随着精神崩溃和急性失明而发生的,是他的第一次启蒙――每一个人获得勇气独立运用他自己的理性能力,康德谓之“启蒙”。

1962年,元化先生执韦卓民介绍信拜访熊十力,求学,求沉潜往复之学,求生命真谛之学。此前一年,他开始写作《文心雕龙柬释》。这是他终生写作而不辍的一部学术专著,自1946年始,多次重写,多次扩展,多次更名,发行总量已超过5万册,于2004年出版最终本,题目定为《文心雕龙讲疏》。据他回忆,先师汪公严曾为他讲授《文心雕龙》,使他受益终身,文史百科,博采众长,料自当日始。公严先生,1918年入清华学堂讲授国文并撰写清华校歌,始与元化先生的父亲王芳荃交往。王芳荃先生,字维周,1906年留学日本,1911年入清华留美学堂讲授英文,后赴美,获芝加哥大学教育学硕士,再返清华任教。1928年,罗家伦任清华校长,汪公严与王芳荃同时离去。1934年,汪公严赴长春,担任溥仪的自然科学老师,至1941年返回北平。1946年,元化先生任教于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父亲引荐从学于汪公严。

1955年5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胡风集团的第二批材料”,其中有胡风1953年8月17日写给满涛和王元化的信。在隔离审查期间,他被诊断为发生了“心因性精神症状”(即精神分裂症),……自那时起,一年内,王元化两次精读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第一版,书页满布圈点,在香烟盒等纸片上留下数万字读书笔记。

或许比理性生活更加重要,元化先生的情感生活,几乎完全维系于他的夫人张可(满涛的妹妹)、他的笃信上帝的母亲和姐姐,以及莎士比亚作品。1957年,审查结束,他和张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开始编译文集《莎剧解读》。元化先生与张可的文学生活,肯定诱发了远比文学和生活更深刻的思想体验,也或多或少为他们承受即将爆发的广泛得多的文化灾难提供了准备。那是他的第二次思想启蒙,他不再相信黑格尔试图概括的那些普遍适用和亘古不变的规律,他更关注具体的和特殊的体验。熊十力对他说过,读书,应以全部生命相冲击,方能有所感受。换句话说,那些被书写过的普遍规律,仅当我以我生命的全部体验与它们相冲击时,才呈现出它们的真理性,才不再是教条,此即元化先生所谓“融入生命的学问”。

1979年元化先生在《学术月刊》发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已经意味着重新解读马克思和黑格尔,导致了他90年代的“第三次反思”。也因此,贺麟的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第一版提出的“总念”翻译思路,远比其后数版沿用的基于列宁《哲学笔记》的“概念”翻译思路更深刻、更强烈地显示着对抽象的一般规律性的基于特殊的个体生命体验的否定。

在他坎坷的生命历程中,始终以无限的爱与他相伴渡过漫漫长夜的,先是母亲桂月华,后是张可。如人类历史记载过的许多伟大女性一样,这两位伟大的女性,是她们养育了他的生命――身体的、情感的和心智的。纵观一生,他受母系血脉的影响最深。母亲的家族,桂姓,早得“新学”风气之先,由文学、英文、欧洲、基督教堂,而至北京的清华学堂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三代书香,耳濡目染,可谓“家学渊源”。1979年,桂月华93岁,写信给周扬,申诉自己的看法,要求他为元化先生。据云,此信促使周扬改变态度,同意王元化。1986年,桂月华辞世。元化先生在上海衡山路国际礼拜堂送别了母亲。关于妻子,王元化说她,“心里似乎从来不懂得恨。虽然她在关键时刻显示了女性少有的坚强。……从反胡风到她得病前的二十三年漫长岁月里,我的坎坷命运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她都默默地忍受了。”2006年,张可病故,8月12日,又是在上海衡山路国际礼拜堂,元化先生送别了张可。

于是这世界变得不再令人着迷。上帝死了,因为爱的离去,人也死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有更多的时间,回忆与省思。这是接续着他的三次反思的思考。我推测,它的主题是“爱”――不是抽象而浅薄的概念式的“爱”,而是生命即将终结时,具体而丰富的、足以构成对全部20世纪激进主义思潮的批判性思考之基础的爱的主题。■

作者为《财经》杂志学术顾问

(二)

吴敬琏/文

早就得到许纪霖教授的知会,元化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医生已经发出病危通知。乘4月下旬来上海授课的机会,前往医院探视。17日下午在陆家嘴金融研究院做完演讲,就直奔华山医院。出乎意料的是,元化先生虽然早已靠输氧、输液维持生命,但思绪清晰,平稳沉静,完全不像一个正在死亡线上随时可能会离我们而去的人。

元化先生先询问了我太太和他所器重的青年学者李波的近况,想起还没有给过我今年刚出版的两册“清园丛书”,便请陪伺的妹妹拿出赠我。他略有一点凄然地说:“这回我没有办法写字签名了,”谈话就转入了“正题”,也就是他此时此刻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到底怎样?在我讲了自己的观察判断后,元化先生说:我看现在最令人担忧的,是马科斯韦伯指出过的“工具理性”膨胀问题。人们把理性当作实现物质欲望最大满足的工具,而不承认它有自我存在的理由,因而泯灭了对于文化的渴望和对于理想的追求。一些年轻人也满足于房子、车子等物质享受,而不关心我们的社会走向何处。

接着元化先生说,还是有些人在做工作。最近,林毓生先生组织把他的一些文章翻译成英文。还要开一些研讨会。许纪霖他们今年要在华东师大召集思想史研讨会,林毓生先生会来做演讲。这些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过去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有杰出表现的文人,像李白,常常有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另一方面又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眼前的元化先生才是真正的大师,在他生命的尽头,充满心头的忧思,并不关乎自己的生死,而是对中国和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牵挂。其实元化先生是一直持有这样的态度的。他研究中国传统文献,研究莎士比亚,读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编辑《学术集林》,乃至反复重写《文心雕龙讲疏》,都是为了梳理思想文化的源流,以便挽救社会和推动进步。

在社会上,乃至在学术界中,有一种对元化先生的误解,认为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编辑《学术集林》,梳理中国思想的历史源流,是一种复古倒退的倾向。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梳理思想历史源流,对传统文化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正是认识现状和展望未来的必要前提。元化先生提倡“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例如,他为了研究卢梭的思想,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法国教师为他逐句翻译和讲解《民约论》,来准确理解法文原义;又在《与友人谈书》中,对它作了逐章逐节甚至逐字的仔细解读。他做这种近于琐屑的考证功夫,不是由于“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弄清楚作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重要源头:卢梭关于“公意”的思想。事实上,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元化先生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了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的政治思想,元化先生对著作中提及的一些事件和概念,像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9月会议上的讲话、他对农民的态度以及对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的几种不同说法等等,也秉持了同样的态度,作过细密的考证和解读。他几次对我指出,不要小看那几篇短文,从它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到统治中国数十年的政治思想的渊源和实质。

总之,元化先生对中国思想界的贡献巨大,在当代无人可比,也无人可以替代。现在斯人已逝,责任落在后来者的身上。我们只有继续他的工作,努力为中国和人类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才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全文刊于《财经网》“追忆王元化”专题,(省略/topic/retrospectwyh/)。原题为“‘常怀千岁忧’的思想者”

【王元化小传】

1920年11月30日,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后,举家逃离北平。

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隶属江苏省委的文委领导下工作。1939年初,随上海各界救亡联合会组织的慰问团赴皖南新四军驻地进行慰问。

1948年3月,与张可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负责《时代》杂志编辑工作。1952年,32岁,论文集《向着真实》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署名方典。此书出版未久即印行了三版,1955年被禁。

1955年,全国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胡风运动。被隔离审查。1959年底,被定为“胡风反革命分子”,。

1966年,“”开始,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1970年至1972年,被隔离审查。在上海郊区奉贤的农场改造期间,第二次发作心因性精神病。这期间,张可受到株连。

1979年“”前,到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6月,张可因“”时积下的病突然中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11月9日,,23年冤案终得洗清。

1981年,与王力、王瑶、钱锺书等11人一起,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1982年8月,被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0月,《文心雕龙》学会筹备小组成立,任组长。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7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日常阅读方法如何不断求新,阅读能力如何不断改善,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然而现实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旨在基于对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的研究,充分借鉴日常经验,探寻优化简洁的阅读模式。参照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十五课《爷爷的芦笛》这篇优美的课文,抓住时机,乘机在通过阅读时必有所问,问中结合所学,学中必有所得, 实现“生疑-比较-求索”这样的阅读教学“三步曲”,有针对性地适应语文阅读的教学变化,以求师生共创新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策略 三步曲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日常阅读方法如何不断求新,阅读能力如何不断改善。”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日常教学中,我借用了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十五课《爷爷的芦笛》这篇优美的课文,切实抓住文章描写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小闸屋过夜的情景,以及文中启示人们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得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的迫切事实。我就是这样通过生动的阅读文章,达到“生疑-比较-求索”的阅读教学“三步曲”的目标。

一、读中生疑,寻求重点,感悟真情

“学贵有疑”是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普遍主张,西方的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从何而来?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问题情境,使探究任务明确起来。问题可以出自学生的“求疑”,即学生初步阅读后自行发现的各处“疑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经师生共同梳理后确定的探究主题;也可以来自教师的“导问”,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抛出主导性的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引路。

我在教《爷爷的芦笛》一文时,刻意让学生反复朗读中文章中出现强强三次喊:“爷爷!爷爷”的文段。发现每一次出现的情景不同、感情不同,当然学生朗读时的语感也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有质量的问题,便要求学生找出不同,体会真情,合作交流。于是学生踊跃发言:

第一次出现在:“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海面上平静得出奇,海风带着初夏的温馨,拂过强强柔嫩的脸颊。“爷爷,爷爷,我们做芦笛去!”“好的,我们这就去。”此时此刻,强强的心情应该是高兴,他被五月间海边迷人的风光吸引住了。在这种情况下,强强想到了爷爷那婉转悠扬的笛声,便情不自禁地且带有一点撒娇的语气来喊:“爷爷,爷爷,我们做芦笛去!”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爷孙俩投身大自然与海鸟同乐的愉快心情。我们再读短文,已经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了。

第二次出现在:强强独自在小闸屋里,且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这时强强在十分恐惧的情况下喊的爷爷,是希望得到爷爷帮助,渴望爷爷回来,从恐惧中拯救出来。因此我们在朗读“爷爷!爷爷!”时,一定要把强强那种害怕、紧张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读出来。

第三次出现在: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啊,爷爷的芦笛!”“爷爷!爷爷!” 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因为爷爷的笛声,给强强带来了希望。有了依靠,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这是从困境和害怕中走向光明的一瞬间,此时此刻我们必须要把那种即将见到光明,从害怕的阴影中走出来的高兴心情读出来。

看到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享受着发现问题的快乐,流落出真情的感悟,我的教学目的也完成了。

二、读中比较,解答难点,理解透彻

比较阅读,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联想的东西来,难点往往会适时解答,理解文中好似矛盾的地方。在继续教《爷爷的芦笛》课文,通过反复阅读,同学发现: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那里风景迷人,气候温润,但是,强强真的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并在小闸屋过夜时,却发现小闸屋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好玩地方,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当爷爷说:“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有同学就讲强强在那漫漫的长夜所表现出的是那样的害怕紧张。于是我让同学们对这几处矛盾反复朗读并进行比较,同时在同学间进行简短的讨论。最后终于有学生踊跃发言:通过反复朗读比较,我们知道想象与现实是不同的,有时现实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美好。强强有点害怕,是因为小闸屋没想象中那么好,但他最后的表现,还是相当的坚强,不是同学所说的那样。

同学在难点的比较解答中,终于理解出了我们必须亲身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想象与现实差别。

三、读中求索,深化主题,切实提高

求索,是一种探寻,一种追求,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发现。深化就是进一步深入问题的细节,向更深的深度,广度扩展。阅读要有索求,目的就能明确,前后自然呼应,彰显主题意图,能力切实提高。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8

我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第二问儿子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匈牙利附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从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鼠疫。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不够强大,意大利不够强大, 格鲁―撒克逊,会提早 200 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说: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 A !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 100 年打一场仗, 19 世纪打了(我们叫甲午战争), 20 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 21 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的:我们跟中国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湾,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 2015 至 2020 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 2015 至 2020 年之间。

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 1894 年爆发甲午战争, 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

人家培养的是能力,而我们灌输的是知识。

天啊!不能完全责怪孩子,应该反省的是我们大人。

编后:文章谈的是历史题该怎样考,实则该反思的是中国式的教育方法。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 成语 真实语用 核心价值

教研M举行活动,一位同事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恰逢笔者近期主持区级课题“语用学视野下的熟语教学研究”,便惯性地关注了她对文本中“成语”这类熟语的教学处理。

教学中,教者对“不屈不挠”这一个成语独具匠心。笔者试以“不屈不挠”这一教学片断为切入点,结合语用学理论,通过反思、评析教学过程,提出实施建议,进一步明晰阅读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核心价值,阐述“唯有指向真实语用,才能实现‘成语’核心价值”这一观点。

【课堂实录】

师:课文的最后作者说:“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师:什么是“不屈不挠”呢?

生:比喻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她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海伦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学生作批注)

师:先来看海伦学习盲文的过程,课文的2-5小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生交流“感受‘水’”)

师总结:面对不幸的命运,小海伦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抓住希望,感受生命的奇妙,这就叫不屈不挠。

(生交流“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等)

师总结:是啊,一个盲聋哑的孩子,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她越是学得不易,越是拼命学习、滋养生命,让她的生命更加充实,这就叫――(不屈不挠)。

(生交流“海伦想象中的画面”)

师总结:明明看不见,却用心去感受世界,最终“看”到一个动人的世界,这就叫――(不屈不挠)。让我们继续走进6-8小节,看看海伦学说话这一段的内容,你又从哪里读出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呢?

(生交流“夜以继日、反复、练习,练习,练习……”等)

师总结:明明不会说话,却偏偏用上各种方法,坚持坚持,再坚持,这就叫――(不屈不挠)

(生交流“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师总结:这种不但尽全力完善自己,而且不顾身体残疾,坚持把爱心播撒到人间的大爱,这也是――(不屈不挠)的表现。

【评析建构】

一、设计亮点:聚焦于“充分理解”

教学中,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不屈不挠”这一中心,对成语的含义理解可谓浓墨重彩。“不屈不挠”犹如金字塔的顶端,精神之集中,光芒之所在;又如串起智慧珍珠的一支丝线,柔韧绵长,虽若隐若现,却时时在、处处在。

成语用词固定、短小凝练、含义深远且流传广泛,是汉语言文字精华之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巧妙撷取,为之所用,其教学效果便不彰自明。本节课中,教者引导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上升到非常高度,不再囿于学生对成语本义及引申义的“知道”――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将成语教学仅仅定位在“知道”,甚或是“背诵”成语的意思。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日常的成语教学。日常教学中,盛行着成语的解词和造句。学生对成语的词汇意义死记硬背(有的学校甚至组织学生抄成语字典、背成语字典),或者做答题模式的归纳、记忆与应用,然后用这些规律和模式一同应付成语教学,企图使教学以简驭繁,驾轻就熟,走上定理公式化的“科学轨道”。殊不知,这是一种简单的“传义式”教学,非但不能对学生形成“真实语用”,反而会影响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少数教者不去反思“传义”的局限,反而将传义的教学向前推进。

回到“不屈不挠”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身的原值认识、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不断将成语“不屈不挠”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具体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思维过程已经涉及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已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教者将学生的语用思维紧紧扣在《海伦・凯勒》这个文本平台上而已。

二、反思不足:缺位于“语用体验”

虽然教者对“不屈不挠”的设计环环相扣,使之意义步步深入,节奏一咏三叹,实现了成语的“充分理解”,但笔者认为此设计并未真正彰显出成语的生命力,实现它的核心价值。其原因简单,只因学生对“不屈不挠”并未真正“走心”。

如何让成语“走心”,实现其自身价值,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获得“语用体验”。体验是语用教学的核心。王元华先生说:“词语的意义是生活体验和语用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教学以语用体验为核心,就意味着语用教学围绕着语用体验展开,评价语文教学好不好,标准就在于师生的语用体验开展得好不好,包括听、说、读、写的状况好不好,师生互动的教学会话状况好不好,通过说话指事、行事、成事的状况好不好。从内在感受和身体反应角度衡量,就是学生能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化成话语,能通过话语唤起自身的生活体验及自身的身体感知行为,感同身受,如痴如醉。”

“不屈不挠”的教学中恰是缺乏这种“语用体验”。学生“充分理解”后,教师并没有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语用体验。成语的运用,这一关键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涉及并展开。

三、实施建议:指向于“真实表达”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成语的“真实语用”,是反思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10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心理品格、人文素质的教育衔接,是对高一新生教育教学的关键。首先应当对高一新生,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现在的高中生是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有人称他们为“新新人类”或“读不懂的一代”。在他们身上,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并存,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同在;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共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封闭也在这个群体身上矛盾地统一着。他们的个性和表现欲异常强烈。一方面要求师长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又习以为常地继续着被呵护的“快乐宝贝”生涯,从而使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能同步,独立人格的形成受到阻碍。在初别是初三,由于升学的压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超负荷的,甚至是违背了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的艰苦的学习。更使他们对人生产生了冷漠、扭曲的心理和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近年发生在中学生中的迷恋网吧、离家出走等问题和大学生中的用硫酸泼熊猫事件、马家爵事件,折射出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针对以上分析,在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上衔接的对策是: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对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意识、品质修养学习偏少。这应该继承衔接初中历史教材的史话教学,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更要补充完善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例如:在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的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时,先继承衔接初中史话教学激发兴趣的理念,用谈话的方式提问学生有关希腊的神话。许多学生踊跃回答,激发起兴趣,活跃了课堂。再在高中以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教育学生的理念的指导下,讲述希腊高度文明的代表人物。如希腊的七贤之一,政治家和诗人梭伦,教育家和学者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在品行和学问方面的高度修养,教育学生,导入新课。在学习了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基础上,再提问:为什么在古代中国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在古代希腊的雅典则出现民主的政治制度?然后,指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来分析认识中国与希腊出现这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基本达到了既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又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还培养了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完善提高。

还例如:在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的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时,让学生阅读雅典公民大会发言人资格规定的一段课文:“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逃脱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列的财产的人……。”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有这些规定?学生回答后,教师做一总结: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个人的品行。个人品行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遵守国家法令,不挥霍浪费钱财。这一总结正是衔接了初高中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

历史基本知识衔接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一新学期的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的知识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达到线索明晰,知识蕴厚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的政治文明历程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一课中,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在学生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然后再提出:秦国统一有何意义?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到秦国消除割据,完成统一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既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又提高完善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的优点是概括性很强。但是有些比较重要的历史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的课程中,使学生不容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思维。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中新教材《五四爱国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联系乡土历史,衔接初高中教材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历史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实验。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避开提问历史背景、事件原因的俗套。而提问:我们青岛著名的广场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出五四广场,课堂气氛呈现活跃的情况下。进而提问:请大家联系初高中历史知识回答,列强侵略我们山东有何大事?中国人民有哪些反抗斗争?学生略加思索后,会很自然地答出:

1.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2.巴黎和会,列强分赃,将山东转让日本。引发中国。

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再提问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完善,然后点拨讲解:

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特别是山东半岛,盛产粮食、水果。而且北临渤海,南接黄海,既有丰富海产,又多优良港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势力侵入山东,《天津条约》开烟台为通商口岸。

我们青岛附近有天然良港胶州湾,俄国和德国均对胶州湾垂涎三尺。俄国军舰曾借口“过冬”停泊于青岛湾,并建了一个码头。(今天的青岛老二中、育才中学附近)。早在1869年,德国人黎希特霍芬“游历”了山东各地,调查了山东的矿山、物产。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青岛。1897年11月10日,也就是教案发生后第9天,德国舰队司令棣利士率舰从上海向胶州湾进发,13日抵胶州湾海面,以上岸演习为名,大举登陆。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1898年3月6日),德国公使海靖与清政府的李鸿章和翁同和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强租了胶州湾。

康有为闻讯,第五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光绪帝下了“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维新,青岛沦亡导致了近代史上的“”。

接着话题一转,启发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这时候山东人民进行了什么反抗斗争?学生必然联想到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教师再补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又提出“二十一条”。1919年,中国做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同学们请看书中的内容: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北大礼堂一片悲愤,学生谢绍敏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为了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北京三千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震惊中外的爆发了。”

这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经过师生的双边交流,得到内化,得到升华。学生进入了一个情绪激昂,思维活跃的状态。比较顺利的把初高中的零散知识,构建成一个近代以来以山东和青岛为主线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知识体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烟台为口岸,西方列强侵略势力进入山东。

2,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占山东的威海卫。

3,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同年发生和义和团运动。

4,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又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为了复辟,竟然默认。引发了护国运动。

5,1919年,巴黎和会,把青岛和山东,让给日本。引发了。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日军撤出青岛。

6,1937年,日本军队,又一次占领青岛和山东。在山东台儿庄,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共产党八路军还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山东青岛再次光复。

经过以上的实验,基本达到了初高知识衔接,也达到了历史新教材要求的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选择学习空间,构建知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学目的。

另外,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和积累是完成高中学业取得优良成绩,并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初中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并不重视历史,考试前划划书,背一背就是学历史。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指导要求学生,在继承衔接初中时期记忆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把中央的二府、三司、三衙和地方的官僚机构归类,有利于学生记忆总结。并且认识到北宋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再例如:记忆历史大事的年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可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现实的敏感的信息,展开联想思维,联想记忆。如这届高一新生入学是公元2004年,也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利用这一信息,用周年联想记年法,衔接初高中知识,展开联想思维,完成以下的知识构建: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

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904年邓小平诞辰

1904年日俄战争日俄争夺中国东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44年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德军陷于东西夹击之中

1944年中国战场,豫湘桂战役,丧失了大片国土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青岛、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2004年我们考上青岛二中,又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这样,一系列初高历史中难记的中外大事和年代,运用了学习方法,成为了一个体系,就变得容易记忆和理解了。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11

一、调节情感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中,道德素质是基本的素质。它通过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情感而体现。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教师:学历达标,课上不好;“四证”齐全(教师资格、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但不会搞教育。究其原因,教师的情感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黑格尔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Rogers也曾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warmth and enthusiasm)。教育发展到今天,反思所走过的路程,又回归到了它的起点:尊重生命,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的教育。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以及教师所承担的职责,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有情感调节能力,做到始终充满活力、精神抖擞,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人,用自己的热情激励人,用自己乐观豁达的胸怀鼓舞人。所有这些良好的情感因素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事业的追求。选择了教师这一个职业,就意味着要为其奉献自我。教师的工作不同于任何其他职业,它涉及培养下一代这个神圣的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需要教师有事业心。

二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工厂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废品,而学校教育一旦在教育过程中疏忽大意,敷衍塞责,受其影响的不只是“一两个废品零件”,而可能是一代人。社会责任心告诫我们:社会发展的质量本质上取决于学校的质量,学校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育人的工作,既光荣也艰辛,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中学生而言,三到六年的中学生活,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工作是终身的,要有蜡烛精神,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升华自己。

二、自主学习的能力

职前师范培训,只是为职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初级阶段的知识储备,要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就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职前和职后教育成为统一体。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提出:在职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中要读五十本书。2000年外研社和人教社联合推出“剑桥英语教师丛书”二十本,作者都是国际英语语言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刘润清教授作了总序,他精辟地阐述了Teacher

training(教师培训)Teacher education(教师教育)Teacher development(师资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强调反思性学习、课堂行动研究,以及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二十本书是当前英语教师自主学习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三、自我反思的能力

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专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负责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核和分析”,“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有关教学过程,教学或学习态度,对语言教学的认识等诸方面的数据用以进行研究”。杜威提出了反思活动的两个阶段:

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的状态;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按照杜威的观点,“反思就是一种教学上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Michael Jallace 在其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一书中,把反思作为教师发展的中介途径。

按照 Michael Jallace的观点,“反思就像教师获得一面镜子,专门来反映自己或他人教学情况,总之这面镜子能使自己看到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的实际的行动”。因此,笔者认为实践反思性教学,就要通过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来实现。如:

1. Lesson report(课堂报告):课后记下课堂内发生的一件事。

2. Journal(日记):记载对课堂发生影响的事件,帮助日后反思。

3. Observation(观察):观察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不同反应和态度。

4. Interview(访谈):就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谈话。

5. Questionnaire(问卷):收集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及效果。

6. Case study(个案研究):一事一议,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7. Evaluation(评价):重视过程,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当然,教师能力发展及提高还是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加强群体合作,共同探索教师能力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范文12

肖副总编首先介绍了第九届编委会的组建情况,并强调指出,此届编委会的组建充分体现了社长黄彦正提出的“不唯职,要唯实”的指导思想。目前的这届编委会,由39位人员组成,有各方面的专家,比较年轻化,“热情、真诚、务实”是其明显的特点。肖副总编较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医药》3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有关情况,并点明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思想:《上海医药》应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更务实地将医和药紧密结合,为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次会议自始至终紧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总编张永信教授谈到,本刊的既定办刊宗旨不要去变动,目前更应强调以药作为中心。不少临床医生对药物的了解往往是肤浅的。有些临床医生听到的药物介绍,有相当部分是被扭曲了的,我们就要补这个缺。要把药物的科学评价、合理规范应用知识向临床医生多作介绍,要有各种药物的指南解读,并应及时地将药物的研究开况和市场趋势告诉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

总编张永信教授在讲话中着重指出,本刊应更多地讲究实用性,要尽快提高稿件质量,做到每期内容有重点。他认为,与各种学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有关的学术活动,可从中获得优质、对路的稿源。还要与企业、读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充分了解其实际需求。张总编还热情鼓励编委多为《上海医药》亲自写稿或推荐质优的稿件。

黄彦正社长在会上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他对现任卫生部合理应用抗菌药监测中心专家顾问等多种学术职务的张永信教授出任《上海医药》总编深表敬意,向三十几位有各自知名度的专家担任《上海医药》编委表示真诚的谢意。他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医药》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体现社会效益,要在把真正的好药用于临床方面多传播专家之声,为生物制药业与医院紧密联系起到桥梁作用。他还表示,作为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的会长和《上海医药》 杂志社的社长,他愿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愿为编委提供各种方便。

黄社长在讲话中提到,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办得是否好,与《上海医药》是否能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他希望各位编委齐心协力,把《上海医药》办得更好。

黄社长讲话以后,各位编委踊跃发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所所长徐徕希望杂志更多地宣传药事管理方面的内容。

上海市龙华医院药剂科主任顾希钧认为,上海抗生素药品的水平不是最高;有些药厂对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不够重视;有些说明书也有问题,同产品的禁忌范围表述不一致。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妇科中,内分泌方面的用药很复杂,有些妇科医生不一定能正确使用这方面的药物。《上海医药》应对有关药物的合理使用多作宣传。

上海中山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专家蔡映云教授是连任两届的编委,他在发言中饶有兴趣地谈到临床思维的问题。他认为临床思维的特定内容是病情、病人和药物。积极开展临床思维,就是应该强调合不合病之理、药之理、人之理。他表示要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并为本刊继续提供这方面的稿件。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乐嘉豫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药和医结合,十分重要。在用好药治病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药品不良反应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地如实反映药物不良反应的有关情况。他建议组织药房、药厂和医生联合写稿。

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杜文民博士在会上表示,以后准备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以文章的形式提供给《上海医药》。

九届一次编委会上,编委发言争先恐后,讨论问题气氛热烈。与会人员以饱满的热情,表达着同一个心愿:在新的历史时期,同心同德,与时俱进,为使《上海医药》更上一层楼,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