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作艺术

创作艺术

时间:2022-11-21 05:09:35

创作艺术

创作艺术范文1

摘要 艺术作品是打开艺术史的钥匙,艺术创作是建立艺术史的纬线,时间流程就是建立艺术史的经线,社会发展则是影响艺术家和艺术史的天时气候、日月风云。艺术和艺术史恰是我们关照人类社会历史的万花筒,绚烂而美丽。

关键词 艺术史 艺术创作 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学术界对传统艺术的研究,有了新的参照体系和新的视角,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掘和发现,推动了艺术史论科研的深入开展。对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综合研究是我国艺术史的特征,这种综合研究表现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史方面。它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并不完全与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步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社会习俗、经济、政治等的影响。因而。艺术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也并不完全吻合。这就是时代在变、社会在变。

艺术史的研究应抓住其主流。从艺术品本身出发研究其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不可忽视嬗变的选择性和必然性。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纵向上,应考虑时代的变化、艺术本身独特的沿袭与演化,脉络分明的理清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在时间飞驰中的传承转折,这是社会最高意识和时代最高精神在刹那间透过人类形象的伟大创造,智性的启示和永恒的定格:艺术史在研究社会、民族、地理、气候和其他方面以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和干预,种种的影响和干预、种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都无可逃遁地深深地烙在了人类至上的智慧――艺术的深处。这种艺术史的权力。有时反映了时尚。有时体现了某一社会阶层的趣味。当艺术史的写作被置于不同文化的背景时,那么,这时的艺术史还具有了文化的权力,具有文化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偏见。黑格尔曾说:“每种艺术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其他的观念和目的。”艺术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连。是与社会综合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明传统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关联的复杂而现实的问题。脱离社会历史语境,会造成片面理解,有悖于历史发展进程。也无助于发现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历史的变化,如同艺术与其他文化创作活动之间的跨学科的联系,只能够在一种微观历史的层面上被加以解释。任何与经济结构转变、与心理学或抽象理念相联系的观念化的艺术史都似乎是有疑问的或靠不住的,艺术又是综合的。不管各门类艺术发展得多么精微细腻。它们毕竟是我们民族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的一枝一叶,艺术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种。都生根在一个艺术文化的综合体里,相互融合,相互吸收,都是广大人民和艺术家长时期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创造的。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独到的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崇高向上的审美理想,多样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的意境、风格、神韵的多彩多姿的追求,都结晶在历代艺术精品的不朽的魅力里,并在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中显示其连绵不断的总体脉络。以整体的和系统的视野研究艺术史,是艺术内在规律不断发展的要求,是对于艺术发展予以全面理解和宏观把握的需要。在各艺术样式之间,虽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无论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动机与艺术体验,还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美法则或者创造的过程,均有相近之处,艺术家的创造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要素、赖以使用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物化的基本目标、艺术创作的最终使命等等,也都是相通的。正是基于各艺术门类的差异与同一,才使得不同艺术样式既拥有属于自身独具和赖以生存的特质,同时也具有在社会文化的庞大系统中作为艺术文化体系所共有的特性。艺术种类之间相互交融与互化的可能与奥妙,处于某种文化背景的艺术史家,必然会依照本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取舍艺术家,体现本文化的权力。而在今天,充分认识其差异性与同一性,对于深化认识艺术规律,推进艺术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性,使一切都寓于渐变的过程中,照亮着我们的心灵,引导着我们在一片自然境界中去感悟生命。那么对于艺术创作的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去感悟和表达充满诗性精神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独特性,使得我们的研究,在方法上可以从风格、心理和文化氛围等角度,借鉴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一些特质,但是我国文化和艺术其通的生命精神,使得对于中国绘画及其理论的研究,都不能离开生命精神的层面以及传统文化思想的纬度,让艺术创作中那些触及绘画原则的诗性精神,自然地显现出来,这是最感人的心灵语言。

在当代,更多的艺术创作样式越来越趋向于交叉与互融,不同的特质经过人们的精心创造,实现了提升,创作了大量新颖的艺术作品,甚至推出新的艺术创作,这些都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基于此,我们更有必要将人类有史以来的艺术现象与衍变放在一个整体性框架上,进行多元的研究,追寻其间那些类同的质素。找到可以融会贯通的契机,以求获得整体关照与具体分析的统一。对于艺术史的研究确实不仅需要具体门类、断代或个案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做宏观的全方位式研究,或者在进行具体门类与断代式研究的同时,以更为宏观的研究为参照。这样,一方面显现出每一个案在艺术史的整体系统与框架中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的比较式研究,以求使人开拓视野,高屋建瓴,开阖自如,获得更大的自由。艺术史的学者研究的方法就非常具有启发性,可以说融会古今,贯通东西,打通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界限。认为各门传统艺术,如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鲜活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如果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透彻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但如果仅仅限于文字。我们对于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具体,因而不深刻,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从艺术创作来看,我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胡适在美国留学时就修过艺术史课程。他认为中国艺术可能是研究我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对我们不无启示。特别是他发现,当接触到我国艺术的某些概括性结论时,就觉得它对研究我国文学史也是有用的。那些概括性极强的书画品评术语。无不源于中国文学批评,尤其是诗论和词论,它们被移植到其他领域里,便成了新的促进因素。学术就是在这种交融过程中更新与发展的。艺术研究也不例外。它不可能孤立进行。不论是哪个民族的艺术史,情况都是如此。

艺术作品是打开艺术史的钥匙,艺术创作是建立艺术史的纬线,时间流程就是建立艺术史的经线,社会发展则是影响艺术家和艺术史的天时气候、日月风云。艺术和艺术史恰是我们关照人类社会历史的万花筒,绚烂而美丽。

创作艺术范文2

【关键词】想象 创作 艺术 情感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Guan Wenge

【Abstract】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magination and life. Imagination is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Imagination can arouse feeling and feeling can push imagination. Combining the two just can sh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ks. To engage in art indictment needs to go deep into life often, because from art to life, it is one course of knowing well and reining the art rule continually.

【Keywords】Imagination Inditment Art Feeling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想象、来源于生活。摹仿仅能塑造所看到过的东西,而想象却能塑造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把这没看到过的东西作为现实的标准。想象的创造,虽非现实所有,却能给人以情深理直的形象感受。没有艺术的想象就没有艺术本身。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以月和影为友,邀来共饮以排解诗人的寂寞胸怀;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驷玉虬以乘鹭兮,溘埃风余上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诗人不畏路途艰险,以玉虬为马,以凤凰为车,御着长风上下去寻求知音。

同样,在绘画创作中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位执旗前进的妇女形象。德拉克罗瓦始终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想象力是首要的,也是超乎一切的必要条件。他说过,“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我用绘画创作出来的想象更真实,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创造性的想象,是新意蕴的浮现展示、新意蕴的挖掘开拓。想象是从形象出发,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基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想象是一个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因而,他虽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际上仍然是对现实生活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来源于生活。想象的基础是经验。

没有生活基础的空想是无味干涩的。想象的翅膀只有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起飞,想象的航船只有在生活的江河湖海上才能张帆远航。李白若没有对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感受便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品妙语,同样,没有坚实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宋代的张择端是绝对画不出表现首都和汴京繁华、热闹景象的《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越多,感知材料越丰富,记忆表象越清晰,艺术想象力才越充实、生动而鲜明。反之,感知材料越缺乏,记忆表象越模糊,想象则越贫乏、干瘪。在生活基础上合乎生活和逻辑的自由的想象,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酵母。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正因为它不是自然平淡的记录,也不是自然的、苍白的复制品。艺术作品就应该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更鲜明,艺术语言应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用原有的素材去重新组织画面,经过几次反复,舍去原来构图中的几棵大树,在画面中只留了一棵,让它顶天立地统贯画面,将原来的一簇小树改为一棵,挺立在大树的一侧,并把柞树的土红色的叶子强化为橙红色,彤红的叶子上积留着刚刚下过的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就是创作《初雪》那张小画的构思和构图的经过。最后改定的构图虽然简化了,可内涵并没有缩小,而且形象的转化比原来的构图倒更鲜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各样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但遵循各种生活的现实规律,通过艺术现象而发展起来的提炼、推理和最终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意蕴深、内涵丰富,并且,是能够使人理解的。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总是伴随着浓厚的、强烈的感彩。艺术家的感情凝滞,想象也就随之苍白。一方面,想象和联想活动能够唤起创作者的情感记忆,并使它与当前对创作对象的情感反映连接和统一起来,推动情感的扩展。另一方面,情感活动又能激发、活跃创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促使想象深化。正如《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神用想通,情变所孕”。想象和情感紧密结合,想象引感,情感推动想象。根据《我的父亲》的作者罗中立的介绍,他这幅画构思的酝酿是从看到一个中年朴实的守粪的农民后开始的。这个农民的作为,使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的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作品中,中国的、外国的,乱糟糟的挤到了我的眼前……”。在“我要为他们喊叫”的情感冲动下,几经反复,在三十七、八度的酷夏,只穿一条裤衩,在一间五楼顶阁里,着迷是地完成了这幅作品。这里灌注了作者长期对农民的强烈感受,才使不少观众在这幅作品前流下了眼泪。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是如此,在风景画创作乃至花鸟鱼虫的描绘中亦然。风景画大师李可染是讲究意境的,“意”即体现了主观方面的情感因素。

滔滔林海被人们称之为鸟的天堂。沿着林中的小路信步向前走,突然间,前面不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了清脆的鸟鸣,迎着声音快步走去,拭目细看,发现是一群麻雀正在树枝间忘情的跳着、唱着,急忙拿出相机想为它们拍照,可这一举动却把它们惊飞了,无可奈何的看着它们向林中飞去,照片没拍成,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回来之后,情感的驱使,让我把这所见到的感受表现出来。于是开始创作《冬韵》。画完之后发现画面的气氛和树的造型都削弱了小鸟们的形象,环境和主体有些倒置,有关于《冬韵》的情感还没有唱出来。究竟怎样改更合适?我试着将画面上树木的前后关系做了调整,清理了局部的明暗关系,强化了空间上的联系,冬天的环境就较以前突出了。再把前面的大树换成小树,在小树叉上散落地画了一些麻雀,这样就强化了作品的幽深,使画面上有了一个清新的情调,使人们对鸟的性格有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王柯平在《艺术的真谛》中阐述:“艺术作品源于生活的物象,既然不是生活的翻版,就不应该受现实生活的束缚,而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应该是利用想象力和根据需要处理的客观事物,通过形象思维及对生活的富有个性的折射和虚构,幻想与升华而达到一个神韵夺人、意味无穷的情感梦幻世界。

《美术鉴赏》中提到:明清时期的画家在写意花鸟创作中,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囿于挪用古法,以或激情洋溢、或深情疑蓄的个性鲜明的艺术,体现了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意趣。在水墨技法风格上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面貌,突破了旧程式的束缚,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

艺术创作的源泉离不开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搞艺术创作是要经常深入生活的,从生活到艺术是不断熟悉艺术规律和驾驭艺术规律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必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想法来验证它、巩固它。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创作艺术范文3

关键词:艺术;创作;独创性;研究

近年来,人们对艺术品的喜爱程度在逐年攀升,所以如何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是当今艺术创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全世界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创作出了很多举世闻名的艺术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人们艺术品鉴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有效的帮助作用。当然每一件艺术品都不是一朝一夕创作完成的,它们都耗费了艺术家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不同的,都有自身独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艺术品的独创性是成就不朽之作的先决条件。当代艺术创作者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独创意识的培养,努力创新创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能更好地传承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文明财富。

一、艺术创作中独创性的重要意义

齐白石曾经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的意思是说,他的创作技法是可以学习的,但他的情感和思想是艺术创作者学不到的,得自己去体验、思考和培养。艺术创作必须有自己的独创性,其艺术作品才能有生命力。这告诫了后来的艺术创作者,独创性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重点。在创作学习中要加强自身独创性研究,并在作品创作之中积极表现出来,这是完美地完成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梵•高学画的一段经历也许对我们有所启迪。梵•高开始学画时,刻意模仿别人的风格,他的画看上去就像修拉•图卢兹—洛特雷克和高更作品的蹩脚翻版,梵•高还自鸣得意,以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弟弟、很有眼光的画店商人泰奥对他说:“你真的以为能变成乔治•修拉吗?你没有认识到有史以来只有一个洛特雷克吗?只有一个高更……谢天谢地!你想模仿他们,那太愚蠢了。”后来,梵•高采取将各家之长融合到一张画中的方法,他的弟弟仍然不喜欢,说:“我们可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叫《摘要》。我们可以给这幅画贴上所有的标签。那棵树是货真价实的高更,角落里的姑娘毫无疑问是图卢兹—洛特雷克,小溪上的日光是西斯莱,色彩是莫奈,树叶是毕沙罗,空气,修拉,还有当中的人物,马奈。”这种摘要式的绘画唯独没有梵•高自己,这当然是失败的。梵•高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决心离开巴黎,到非洲去,去寻找自己的色彩,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情感,最后终于成为有独创性的大画家。从梵•高的这一段创作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位已经有了一定功底的艺术家,至关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修炼自己独特的情感,力求对生活、对自然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才能创作出独特的风格。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才能体现出自身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单纯的模仿只会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上有一定的价值,在内涵上并没有过多的体现,这样的创作永远达不到艺术应有的高度。而艺术创作者只会成为一名失败者,永远无法赶超先辈,那么我们的艺术品德将逐渐下滑,无法完成有效创新,这对我们的艺术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如何加强艺术创作的独创性

(一)以艺术构思为出发点,加强艺术创作的独创性表现

艺术最强调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主要体现在艺术构思之中。艺术构思的独创性表现在不重复,既不与别人重复,也不与自己重复。艺术创作的艰难在这里,而艺术家的伟大也主要表现在这里。罗丹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歌德也曾经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艺术的独创性取决于创作者的修养、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创作者应该注重培养求异思维。如果只是求同,与生活的实际存在一个样,与他人认识和表现方式一个样,与自己过去的经验模式一个样———他就永远无法创新。求异自然难免有片面之处,但绝不能因噎废食。须知,对于艺术家来说,偏激和片面既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那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片面,比那种不痛不痒地停留于表层把握事物的貌似全面要好得多,比不分轻重主次的平稳折中也要好得多。片面,如若深刻,能给人以震动,以启迪,倒可以将其片面性扬弃。而肤浅平庸的折中只会造成思想懒汉,它不可能给人们的精神增加任何财富。当然,我们绝不是提倡片面,鼓励追求片面,而是说,不要因为怕陷入片面不敢去思索他人没有思索过的问题,提出人家没有提出过的见解。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力戒片面,力求全面。

(二)艺术创作不应该为追求新颖而忽视其内在价值

艺术构思既要考虑独创性的原则,还要考虑可接受性的原则。独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求“新”。“新”的固然很多是真的、好的、美的,因而称得上我们所要求的独创性,但“新”的也有一些并非是真的、好的、美的,因而就不能与独创性等同起来。如果“新”就等于独创,那独创太容易了。任何一个胡思乱想,都可以说是新的,但那是独创性吗?列宁说:“为什么只因为那是新的,就要把新的东西当作供人信奉的神一样来崇拜呢?那是荒谬的,绝对是荒谬的。”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欣赏者的接受能力,不能以追求“新”而忽视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艺术创作是为人欣赏而创作的,其创作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人们的欣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艺术创作不能违背欣赏者的思想、主观判断,违背人们的价值观,而去追求独创性,一切作品的创作都应该遵循为人们服务的基础思想。

三、优秀的艺术作品要以欣赏者的角度进行创作

(一)以欣赏者的接受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创作出来是要给人欣赏的。艺术的价值只有在它为欣赏者所接受、所理解的时候才能说得到了实现。须知,欣赏者同样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创造能力的主体,他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而且还会调动自己的精神贮存,发挥自身的各种功能,积极地参与作品价值的再创造。因此,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欣赏者可创造的可能性,然后以独创性为原则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才能让作品被人们接受,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需求“新”与“旧”的结合点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构思的独创性与可接受性是成反比的。道理很简单: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事物,是大家最熟悉的事物,最少创造性的事物;反过来,最富有创造性的事物,自然是大家生疏的事物,理解程度最差的事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但过于新异,过于复杂,超出了人们的接受能力,又不免失去了兴趣。克雷奇等编著的《心理学纲要》认为:“完全确定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但是另一方面,当情境过度复杂、新异、不定时,人也可能想逃避到较少使人糊涂,甚至更少挑战性的情境中去。”一个太熟、太旧,一个太生、太新,皆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原则。艺术创作应该在新与生、旧与新这对立的两极发展中求得统一。所谓“两极发展”,即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挖掘、扩大欣赏者对作品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作品与欣赏者已有的知识、修养挂上钩,给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避熟、避俗,力求创新。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一个最优的处理方案,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才能为欣赏者带来最大的价值,才能凸显出作品的价值。最后,我们在艺术创作时,在进行艺术构思中要力图采取各种手段,将欣赏者的情感调动起来,并力求使其升华,以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实现艺术作品最大的审美效果。

四、结语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创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都有其自身的内在含义和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发展出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而且形成了大量的创作理念,但是独创性一直是艺术创作中不变的定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创作者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和谐的社会也为创作者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所以创作者应该加强自身创作能力的建设,遵循独创性原则,努力创作出有更高价值的艺术作品,为艺术创作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胡佩衡.齐白石画法与欣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4.

[2](美)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的艺术生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34.

[4]肖荣.试论艺术典型的独创性[J].文艺理论研究,1981(1):54-61.

[5]林爱和.试论作家的艺术独创性[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88(1):42-48+41.

创作艺术范文4

摘要:绘画艺术创作源于对某一事物的鉴赏,最后又回归于对该事物的鉴赏。艺术鉴赏力是每一位艺术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将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生动的提炼出来,使生活中静止的事物活灵活现的跃于纸上,总之,艺术鉴赏力在艺术家的绘画创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对艺术家绘画造诣的升华与推进。艺术鉴赏力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将艺术家的绘画技术与生活体验、创作激情与创作效率、艺术素养与创作水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艺术鉴赏力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艺术鉴赏力绘画艺术创作作用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美好的向往。艺术鉴赏力是艺术家或者观赏者对某一事物的自我感受与认知,鉴赏效果的差别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艺术家从他产生灵感、着手创作直至创作完成,鉴赏力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的始终,它是衡量一幅作品价值的一把标尺,是连接创作者与观赏者的桥梁。观赏者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揣摩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内心感受,并形成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艺术鉴赏力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艺术鉴赏力在绘画技术与生活体验之间的作用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幅好的作品一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生活中某一事物经过加工想象,创造性的再现与展示升华,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从生活中取材,每一次创作都来源于一定的创作灵感。灵感作为一种很玄妙的存在,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在艺术家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能否及时有效的捕捉到这一灵感,并从中受到启发进行创作,与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鉴赏力的高低密切相关。艺术鉴赏力如一丝星星之火,等待着春风的轻拂,这一丝亮光能否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具有偶然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切全在于艺术家个人修养的高低。任何一幅艺术品的创作都产生于最初的创作欲望,这种创作欲望与艺术家的自身造诣和鉴赏力水平的高低无关,但这幅作品最后会创作到什么地步,以何种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与艺术家的自身修养和鉴赏水平却是密不可分的。古有不胜枚举的圣贤画师,今有数不胜数的人文景观,通过仔细观察品鉴,不难发现,虽然每幅作品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很多作品都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在创作时都只是对事物外貌的简单临摹,看到了事物的表象,了解了皮毛,而没有深入其内在,无法掌握其中的精髓。艺术是一个人行为认知的最高境界,是认识的制高点与归结点,当一个人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会形成艺术,总之,艺术是意识形态与外在物质世界结合的最终结果。所谓艺术,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一种完全虚幻没有依据的事物,它来源于广阔自然间的万物,既可以是一片落叶,一场冬雪这种自然更迭的意境,也可以是动物世界里一场一决雌雄的角逐与较量等,所有这些,都可以被打造成为一份艺术品。所以,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花一草这些平凡的事物,但真正的艺术又远远高于这些事物,就像辛勤奔波在万花园中采蜜的蜜蜂,穿梭在万紫千红中吸取万物之精华,经过一番独特的酿造,方可制成芬芳四溢、香甜可口的蜂蜜。广阔的大自然就像一个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源源不断的灵感,艺术家应该放眼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充分利用这一珍贵的天然宝库,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与文化底蕴。从大自然中取材,在充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思维,利用自身坚实的文化造诣,绘制出超越自然的艺术佳作,从对自然事物的机械描摹到艺术的再现,突破自然事物的束缚,完成自身质的飞跃。所谓“再现”是指艺术创作对客观事物进行如实的反映,即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将客观存在的事物真实完整的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则指文艺作品对作家艺术家主观意识的表达,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认为艺术不是表达生活的现实,而是表达“精神的现实”,是作品中排除再现部分的所有。前者着重反映的是客观性特征,后者着重表现的是主观性特征。就其一般本质而言,艺术创作既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再现,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为表现,而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从一方面看,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就决定了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含有表现艺术家主观意识的成分。从另一方面看,不仅艺术家们审美意识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且这种审美意识的表现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感性具体的形象,这种形象不论经过怎样的变形,最终都只能来自客观现实,这就决定了任何艺术作品又都必然包含有再现客观现实的成分。在创作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总是互相渗透,彼此交织,辩证统一的,再现中可以有表现,表现中可以有再现,不过,在不同的作品中,两者中可以有所侧重,而这种侧重,往往导致作品的风貌差异很大。如现实主义作品,一般偏重再现;浪漫主义作品,一般偏重表现。总之,当创作意识由再现转向表现时,艺术家不仅要面向内心世界,而且更应当面向外部世界,应该把自我置于生活的激流之中。

二、艺术鉴赏力在创作激情与创作效率之间的作用

艺术创作绝不是一次单纯简单的心血来潮,因一时冲动产生创作动机而马上着手创作,的确可以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但这种创作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极易导致最终的创作结果与最初的创作意图背道而驰。一幅好的作品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期间需要进行多次酝酿与反复的斟酌思考,天时地利人和的主观优越条件对创作的成功有很大影响。例如,创作期间创作者的情感波动极易影响创作思路,使得接下来的创作过程偏离最初的创作动机。由此可知,创作激情是创作的动力,但在一幅作品的创作中,创作激情并不能决定其成功与否,缺乏艺术鉴赏力的创作,即使拥有再高的创作激情,也很有可能失败。正如我们的每一次旅途,行程中总会用相机把当时认为的美景都记录下来,但旅行结束后,静下心来回味相机里的这些照片的时候,总有很多画面让人感觉平淡无奇,自己都想象不出当时拍下的缘由。的确,触景生情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但情之所至,却不一定能挥舞出一幅艺术佳作,只有对这种创作激情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筛选,才有可能绘出内心理想的画作。所以,创作激情离不开艺术鉴赏力的辅助,世家万物,皆具灵性,总会在不经意的某一瞬间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这种遇见赋予艺术家们创作的冲动与激情,艺术作品的成功来源于艺术家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对这种冲动与激情的加工修饰,伴随着创作激情的指引,一幅好的画作便由此诞生。

三、艺术鉴赏力在艺术素养与创作水平之间的作用

艺术鉴赏力作为一种能力,既与自身的艺术素养息息相关,又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是进行艺术鉴赏的前提条件。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是有区别的,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的艺术鉴赏力的辅助,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其个人的努力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个人努力就是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其创作水平的高低,因此,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多读、多练、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素养,逐渐形成个人风格,从而实现以创作服务社会、反映生活的目的。艺术鉴赏力,即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画家凭自己的生活体验、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美感,通过对事物的性质、价值、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作出评价,在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某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美的、高水平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家应该具备对生活敏锐的感知力与洞察力,拥有随时随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学识,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艺术鉴赏力,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艺术鉴赏力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意义重大。

创作艺术范文5

【关键词】动画艺术短片创作;技术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91-02

动画艺术短片创作在我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而不断热门起来,但是由于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空间的限制导致其发展程度不高。动画艺术短片创作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向就是进行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索,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动画短片创作中技术性方面的研究

(一)对动画短片创作技术性中的特效技术进行研究

动画艺术短片是通过各种动画制作技术创作的。目前主要的动画制作特效技术有艺术造型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声音技术、视频技术等。[1]这些特效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图像更加形象生动、具有立体感、色彩丰富,以使动画艺术短片给观众带去更加惬意的视觉及听觉的感官享受。数字特效技术应用于数字合成系统中能够让观众通过交互活动传播信息,从而实现了观众之间的互动。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特效技术是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而动画特效制作的声音、图像、视频的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

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可以使动画艺术短片在较大的时间与空间中获取内容。计算机数字技术能够对输入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动画艺术短片展现出已经过去的时间段的世界及未来时间段的世界,此外,通过该项技术还能让动画艺术短片展现未知的空间世界,如外太空。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特效技术能够将输入的单一信息转变成多样化的信息,从而使动画艺术短片展现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世界。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特效技术不仅能够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还能将展现的世界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立体。目前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特效技术主要分为图像特效处理技术、弥补合成技术、创造合成技术三大类。在该方面的处理中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图像方面的处理软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增加立体层次感来提高艺术感,使得原图像的主题色彩更加鲜明,从而创作出更加形象生动且色彩鲜明的新图像。

弥补合成技术是对动画艺术短片拍摄出的画面、场景进行融合及修饰,使得拍摄的换面连续、和谐。[2]进而使得动画短片的真实感增加,例如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早已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不可能真实拍摄出来,因此就需要利用该技术将电脑制作的恐龙图像与真实拍摄的环境图像整合在一起,就需要用到弥补合成技术,从而让影片看起来都是真实拍摄的。创造合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虚拟的图像,这些图像不需要真实拍摄的图像信息,而是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图像的制作。例如《玩具总动员》的拍摄,该动画整个图像信息都是电脑制作的。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使用特效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特效技术使得短片创作中的画面具有身临其境感:第二,特效技术能够将不连续的拍摄画面处理成连续、更具真实感的画面;第三,特效技术能够将拍摄画面的色彩变得更加唯美;第四,特效技术使得动画艺术短片的运用素材增加:第五,特效技术将动画艺术创作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二)研究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动画艺术短片最主要的信息是视频信息与音频信息,在动画艺术短片制作过程中,音频信息及视频信息的处理都应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各种软件在动画创作中的使用范围都较广。在动画艺术短片视频特效艺术设计过程中,计算机视频软件技术能够帮助动画艺术短片的结构设计,对动画艺术短片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从而为后期的特效制作做好准备。目前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计算机视频软件主要有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等,该软件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不高,且动画短片视频处理功能较为完善,因此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是主要的动画艺术短片视频特效制作软件,该软件能够对动画艺术短片的片头、正片及片尾的图像进行特效制作。[3]

二、对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的艺术性进行研究

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创作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动画艺术短片不仅在动画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创新思维,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具有较强的个性创造启迪性及创新思维的开发性。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没有固定的思维及模式,其创作素材也是没有限制的,动画艺术短片这种没有制作标准限制的特点使其创作的内容、技术都丰富多样且处于不断革新之中。动画艺术短片质量的评判者是广大观众,而动画艺术短片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则必须要不断探索新颖的素材及创作技术,在生活中寻找动画艺术原型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使其将生活原型具备的性格特点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结合发展研究

(一)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的技术研究

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目的就是添加内容以及深意,进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主要的措施就是进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发展,首先发展的方向就是技术,通过坚实的技术基础来提高艺术的展现性。如《秦时明月》系列的动画片创作过程,以中国秦朝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由此可见秦时明月具有浓烈的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在《秦时明月》动画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3D动画制作技术,这些动画制作特效技术使《秦时明月》生动形象的展示在观众面前的基础。

(二)在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同时发展技术与艺术

在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内涵的具体展现依靠的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用。动画艺术短片的创造需要技术将拍摄的画面处理得更加形象生动。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结合了大量的特效技术,如图像特效处理技术等,动画艺术短片具备的技术特征使得其充满了工艺特性。然而对于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内容却没有工艺标准对其限制,因此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内容能够启发人们的创新思维,给人们带来新的思维及理念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代社会艺术文化色彩更加浓郁,而科技又高速发达,因此动画艺术短片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其必不可少的。[4]当代人们要求动画艺术短片的内容新颖、独特、富有内涵,因此动画艺术短片必须具备浓烈的艺术性。而随着当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观众也对动画艺术短片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动画艺术短片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基础。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离开了技术与艺术,则其展现出的画面及声音效果会缺乏美感,从而影响其艺术性,因此,在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中需要全面的考虑艺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使用。

四、结束语

动画艺术短片具备的艺术性及技术性,任意一种特征的缺乏都不能使其获得观众的认可,因此,在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必须考虑技术性的发展以及艺术性的展现。

参考文献:

[1]李学明,杨科明.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技术性与艺术性[J].电影评介,2010,(1):27.

[2]路清,米高峰,李金明等.浅谈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意与制作流程[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5):154-157.

创作艺术范文6

作者:刘坤媛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

一、艺术创作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好奇心与探寻欲望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两者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单就文艺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来看,它能够触动和激活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审美艺术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人们对于作品的审美效应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我们欣赏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惊异于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勇敢精神、高超武艺和非凡智慧;欣赏印度现代作家、诗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惊异于人类努力摆脱自身有限的存在,渴求自由和永恒的热望;欣赏美国19世纪女作家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惊异于美国蓄奴制的罪恶和美国黑人的不幸遭遇;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惊异于那微笑的神秘;听着德国近代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惊异于作曲家那伟大的胸怀;阅读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惊异于他对人的生命向力的赞誉和探究……欣赏者在惊异中本来是片断的、零碎的感受都被接通为一个整体,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撼动;而作为审美对象的文艺作品中潜藏着、幽闭着的意蕴,突然被敞亮了出来。由此可知,真正的审美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都是伴随着惊异感和探索欲而产生的。当然,好奇心和探索欲并不等于审美艺术活动,然而它在审美活动中却能够豁然贯通人们胸臆、发现审美对象的整体底蕴的电光石火。应该说,没有惊奇就没审美发现,也就没有审美艺术活动。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悲剧等叙事性作品时指出:“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例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中的‘发现’;伊菲革涅亚想送信回家,是一桩合乎自然律的事。”[3]在审美艺术活动中,惊奇和探索往往能带来审美发现,使人们处在发现的激动之中,因而艺术中的惊奇和探索会促使欣赏者探索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奥秘。

科学工作者面对艺术世界的绚丽多姿、神奇莫测,一定会使他驻足沉思,产生一种惊异感和新奇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入审美艺术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探索的欲望。艺术是培养和激励人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一种审美方式。在科学史上,有数不清的科学家都受到了音乐、诗歌、小说以及古老的神话、传说、童话等艺术的熏陶,启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启动和增益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今天,理工院校的学生要增益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有所创见,参与文学艺术活动、特别是欣赏那些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说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二、文学艺术是滋养科学工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最好学校。在审美艺术活动中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伴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始终,成为历久弥新的心理力量,驱动他们不懈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许多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对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培养。他们从童年时代,就常通过艺术不断培育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我们以爱因斯坦为例。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莫扎特奏鸣曲使他感到异常惊奇,他爱上了它。在所有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除莫扎特外,还酷爱巴赫、贝多芬的作品。他还热爱莎士比亚、哥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肖伯纳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在青年时代,爱因斯坦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人们知道,高斯是18至19世纪德国伟大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他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他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他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爱因斯坦如此重视文学大师特别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能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利用文学形象以及文学语言符号的巧妙性的美感,去思考和探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同卡夫卡这位生前无名、死后殊荣的奥地利现代派作家也有过交往。卡夫卡有一句名言:我总是企图传播某种不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难以解释的事情。他在《审判》、《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十分渺小的、被损害被侮辱的“小人物”的艺术形象。他们无法与天抗争、与命运抗争,因为任何抗争都会失败告终;他们连生命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惶惶不可终日。小说通过荒诞、离奇的情节,表现了人们孤独、恐惧的心理以及作家对广大下层人民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关注与同情。卡夫卡把文学艺术看成是探索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的主张以及对下层小人物生活境遇的深刻描写,都让爱因斯坦感到震惊,引起他强烈的共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认为,艺术与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却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以好奇心和惊异感为动力,企图寻找与表述未知的东西;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反应虽然不同,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

古今中外的伟大科学家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能够不懈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即使在科学研究中遭到挫折,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会支撑他研究下去。这一点,我们不但在爱因斯坦的身上看到,也在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波义耳、富兰克林、莱特兄弟、居里夫人、普朗克等科学家身上,都可以看到。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弥足珍贵的。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通过文学艺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能不说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创作艺术范文7

    当代的书画市场已经是高度繁荣了,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近年来嘉德、保利、翰海等拍卖行成交的古代或近现代画家的作品频频过亿,这些亿元的成交额不断刷新中国书画拍卖的新纪录。我国当代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也不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的价格较高,市场繁荣。当代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较发达阶段,人们一旦满足了物质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精神诉求提到日程上来,这也促使了当代社会文化消费、艺术消费的发展,而书画艺术品的收藏无疑是他们较为热衷的消费方式。因为这不但能够保值、升值,更能提高自身生活品位与艺术素养。从近几年来看,中国艺术品升值的空间与速度要远远高于股票与基金,因此,艺术品在当代更具投资空间,这使不少收藏家、公司、企业等把注意力转向了艺术品。极其矛盾的是,这些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不在于艺术价值或者学术水平,而是在于艺术品的流通价格与画家的知名程度。由此,在市场的繁荣下,艺术品的消费欠理性的因素左右了某些市场的导向。

    艺术市场的繁荣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画发展的环境,给中国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首先,当代繁荣的艺术市场给画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改善了画家的生存环境,让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清贫的状态。其次,繁荣的艺术市场刺激了中国画专业的大发展。由于市场的繁荣,参与中国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画创作群体应该是美术类中最多的。再次,中国画市场的繁荣,引起了不少赞助商的介入,举办画展,举行绘画艺术研讨会等等,掀起了中国画创作的新高潮。艺术市场的繁荣刺激了中国画的发展,积极的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中国画的核心即是它的文化属性,这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中国画的需求者虽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文化人,但即便是附庸风雅也优于吃喝玩乐,他们的参与积极带动了大家对文化的热衷与追逐,对提高国民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画创作队伍中高端人群逐渐增加,这些艺术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文化水平和较高学历,他们的艺术行为无形中带动了文化的大发展。业内人士在评价一幅艺术品时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标准进行衡量,而外行人士判断一幅作品的优劣的标准通常则是作品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因为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而关注艺术品,而不是因为艺术品的水平才关注艺术品。因此不少当代画家面对如此繁荣的艺术市场,关注的重心已经不是自己作品的学术水平,而是作品在市场中的流通价格与个人的知名度,而“书画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其价格并不一定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相符,有时显得过高,有时显得过低,这种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违背的双重矛盾,是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固有属性”[2](P21)。因此,作品的学术水平与市场价格通常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作品水平高但价格不一定很高,有些作品水平低但价格不一定低,这里面有不少市场因素与炒作等方面的原因。在这种物质与精神双重利益的引诱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为艺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少画家面对繁荣的市场为了生存、为了提高收入等只好改变自己以适应艺术市场,其中一些人则完全被市场所操控,进而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具体来说,艺术市场的高度繁荣给艺术创作带来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一,市场利益的诱惑成为不少当代画家创作的原动力,这使得不少画家失去了潜心研究、艰苦探索的可能性,进而使艺术创作的水平停滞不前。艺术创作与市场经营有着一定的矛盾性,有些画家的作品风格一旦被市场认可,画家就很难放弃可观的收入与市场的厚爱而主动探索,进一步研究、尝试,最终改变自己的风格面貌。“艺术生产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面对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有人不再认真地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是把金钱作为唯一的追逐目标,生产了大量市侩、应景性产品。”[3](P89)

    其二,高度繁荣的艺术市场让不少当代画家的年产量剧增,使艺术创作流于形式与套路,而缺乏真挚的情感寄托与内涵。这一点在当代比较明显,也是艺术市场繁荣带来的诟病。某些画家只要有画廊或者收藏者需求,就可以拼命地制作作品。这就是当代画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代书画创作极度繁荣情况下却没有极为经典的作品出现的根本原因。古代没有一个作者考虑过艺术市场的问题,作者创作时就是真挚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今天不少画家每天在重复相同的笔墨与图式,甚至是构图,这样不必花时间去思考与研究,而经济的收入却丝毫不会减弱。

    其三,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使不少当代画家迷失自我,通过寻求各种关系与人情,实现价格上涨。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不规范带来的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价格的高低与画家的身份、社会职务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职务的高低会直接决定画家价格多少。因此,不少画家不是潜心研究艺术,而是终日研究关系网来提升社会地位,进而达到相应的职务,提高价格。这都是在市场利导下出现的乱象。

    艺术创作者应对艺术创作市场化负面影响的措施

    在探讨画家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市场之前,我们必须要厘清艺术市场与学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盲目地拒绝或者顺从。它们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价格一般情况下比较高,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不高的现象,但其升值的潜力很足,有很大空间。而水平不高的作品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价格很高的现象,但终究会在市场的调节中逐渐退去。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虽然现在有点混乱,但终究会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即判断标准会集中在作品的艺术水平与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因此,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当代画家必须趋利避害,应该集中精力进行艺术创作,尽量回避主动扮演纯粹商人的角色。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暂时性忘却市场不是永远忘记市场,更不是不进入市场,这一点需要明确。暂时性忘却市场是为了以后更加顺利地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艺术市场化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是画家追求的终极目的,换句话说,画家画画不是单纯地为了利益化,其终极目的还在于精神的愉悦与享受。如果画家不能暂时忘却市场,创作的时候心里惦记着市场带来多少回报,他的心态就不能够平稳,就不可能平心静心,潜心苦练,最终也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潜心创作首先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艺术水平。这里所提到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水平提高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制约了很多画家的发展。早在宋代邓椿的《画继》中就曾云:“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4](P666)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亦云:“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人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5](P228)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诸如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等无不在此方面有着深厚的学养,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才能使创作有更进一步提升的基石。

    其二,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当画家的艺术创作逐步成熟,风格逐渐形成,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始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让画家的劳动得到价值回报,改善画家的物质生活条件,给画家提供更加优越的创作环境。而且更为值得提及的是,这是艺术家对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推动了文化艺术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确立了画家的社会认可度。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被社会与学术界接受与认可,是对创作的肯定,更是对精神劳动的最大的赞颂。

    其三,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画家进入市场以后,必须了解市场,把握艺术市场运行的规律,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首先,要注重艺术作品的质量。当代着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多次提醒画家“不要在卖画过程中将人格也卖掉”,并且身体力行,每年都会销毁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以防止流入市场。其次,要有独立的艺术发展方向。这一点要求画家在艺术市场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能让艺术市场牵着鼻子走,一味迎合市场,最终迷失艺术方向,在市场中失去人格与尊严。一方面继承传统优秀的绘画技法技巧,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传统绘画样式与风格的束缚,勇于创新,保持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创作出即源于传统,又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优秀作品。因此,国画家应善于学习传统、关注时代、关注自我风格的确立,潜心研究,以避免人云亦云,逐步确立自我艺术风貌。

    艺术市场应对艺术创作市场化负面影响的措施

    要厘清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解决繁荣的中国画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需要画家自律,而且必须完善市场规范。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一致,市场认可的价值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两者不完全一致,市场必须引导并规范理性消费,因此需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规范双方的行为,即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这一评价机构属于非政府机构,必须遵守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评价。它应该拥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即作品价值评测体系。这个评测体系应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互相参考去完成对画家艺术品价格与市场的评估。

    (一)通过画家的学术履历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画家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探索过程,通过对画家学术履历的掌握与分析,大致可以对其市场价值做一个简要的评测。这个评测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画家的相关艺术履历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包括画家参展的经历,在杂志、报纸等发表的作品,以及求艺的学历、经历等信息。这些看起来虽然似乎有点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确能够为画家市场价值的评测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创作艺术范文8

【关键词】民间艺术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 民族艺术语言

一、湖南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形成的历史环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湘西自古都有神秘之说,由于湘西地处山区,四周被山包围,长期处于一种与外隔绝的生活环境里,所以受风土人情和地理的影响,土家族、苗族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二、体现湘西少数民族艺术语言的艺术品

(一)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服饰

土家族、苗族民族服饰的特征主要是用简单的图腾重复出现在一个构图画面里,在简单中表现出其形式美。服饰的图腾表达出来的构图与国画中的创作构图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题材的选取也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大多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感受的人、事、物来进行描绘,例如,鱼的造型象征多子和富裕、麒麟造型象征祥福和生育、鹿和羊的造型象征福禄和吉祥、葡萄象征多子多福、紫藤与鱼的搭配象征权贵等,其创作理念在无意和随性中带有寓意,这也是艺术品区别于电脑工艺复制品的灵魂所在的评定标准之一。

就其服饰特色在图腾的形式美感、视觉美感上来分析,土家族服饰和苗族服饰的格调基本上是一致的,女装一律为满襟衣、无领,其中披挂用料较为讲究,很多设计带有寓意和程式化的设计审美观,不论男女披挂用料基本上以青色为主色调,在色彩视觉审美上追求一种淡雅、低调、淳朴的美。

关于服饰艺术语言的传承文化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记载着土家族、苗族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例如,从毛古斯舞中可以知晓,土家族服饰是由原始先民遮盖草叶、树皮演变而来,后来发展到了以西兰卡普中八勾、四十八勾、阳雀为标志的土家服饰早早地流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流传至今。同样,苗族服饰也记载着历史文化,其中,民族服饰具有宗教文化内涵,如土家族“梯玛”做法事、苗族“苗老司”做道场时穿的特制法衣,其设计和图腾搭配样式都经过寓意设计理念而制定的,较为讲究,在其设计构思上还有一定的宗教文化思想和内涵,如苗家小孩的虎头帽、虎头鞋、项圈、手镯及神仙帽、拐杖、竹叶棚等。

(二)湘西苗族人的苗绣

湘西苗绣是苗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苗绣中的一针一线都完美地诠释了苗族人对图腾美术的审美观。

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史籍中就有苗族先民身穿装饰着的花鸟、图案服饰的记载,以后的历代史籍中对于苗绣有较多的著述。苗族的女性喜欢在自己的生活装饰用品上使用刺绣来装点自己的佩戴饰品和家具用品 ,从而使得苗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提高生活品位和个人修养情趣的标准之一,如草帽、背包、围裙、手帕、头帕、挎包、钱包、枕顶、帐帘、门帘、书包、衣头、衣袖,衣襟、小孩子的袜子等,几乎都成了精心装饰的对象。

苗绣纹样绣法和板块不同,可分为素雅、细致、秀丽、粗犷四大类,其中,苗绣针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绣、插、捆、洒、点、挑、串七大类,它们使用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在苗绣针术的类别技术里娴熟的进行纹样的绣法穿插,呈现出来的样式和板块也体现出其独特性。

三、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作用

民间艺术从本质上来看,是淳朴、单纯的,不受任何规章制度的框定,其创作带有自发性、随意性、娱乐性,是人们在愉快心情下以消遣为目的的创作,率性而为的可贵,其内涵里有一种感人的真实,这点是民间艺术的优越所在。当然也有局限性,但其优点给艺术创作的启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是民间工匠和艺术爱好者在生产和劳动中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审美价值和自成一派的艺术品风格,尤其是地域较为偏僻的少数民族中的艺术品呈现出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较为典型,比如在其服饰的特征,服饰中图腾的形式美感、视觉美感,它们的设计和构图理念都较为成熟,形成了一种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地域语言符号。

少数民族的艺术品具有劳动人民的气质、审美情趣以及民族的乡土气息,自由在艺术创作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节,其是整个艺术创作的命脉,吸取民间美术的天真、洒脱、自由的艺术真谛,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的意义所在。

结语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娱乐性,率性为真的创作动机,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可贵的参考蓝本和思维空间。本文以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服饰,湘西苗族的苗绣举例,朴实、简单、自然、生活化风格的创作思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饰及苗绣的艺术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风格简单朴实,带有把玩态度的艺术创作动机给艺术创作带来灵性,同时也对艺术创作起到了推动和辅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创作艺术范文9

着眼于人的公平发展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所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把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力提高到了人权的高度,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艺术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不是少数人独占的资源,而应该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事实上,艺术这笔财富不会因为占有的人多了而削减其价值;相反,占有它、享受它的人越多,这笔财富的含金量越高。教育公平,理所当然地包含了艺术教育的公平。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的公平,也就不会有整个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也将失去一块重要基石。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平等的,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而高校艺术教育却远未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许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缺失了应有的艺术教育,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艺术教育的弱势者。高等学校要为这些弱势者补上艺术教育这一课,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在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加强普及,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的陶染下真正成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引领者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生力军。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人们在更全面、更科学地以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程中发现,审美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按照儒家的观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形成,必然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缺一不可。高校艺术教育应当传承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养。我们应当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高度来增强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感。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美育(艺术教育)”作了专门论述:“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就将艺术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其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显然,艺术教育在人格的培育方面,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艺术教育着重于化育人的心灵,进而使人成为身心合一的、有着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时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培育人的智慧、道德、情感、意志、品格、审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把艺术教育作为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或突破口,发挥其育人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全面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人的高素质与高能力的结合,具体表现为情操的高雅和创造力的旺盛。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高雅情操。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大哄大嚷的广告效应,适应了狂轰滥炸的炒作效果。一些追求功利、注重感官享受的流行文化形成了一种泛娱乐化的媚俗风气,左右着受众,误导着年轻人乃至全社会的审美情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担当起彰显时代精神、倡导高尚品位、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用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来熏陶、濡染青年一代,引领未来国家栋梁、社会中坚的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构建21世纪的创造能力”。李政道先生也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事实上,正是富于灵性的审美追求和严谨邃密的科学精神的结合,点燃了科学创造的激情,激发了科学创新的动力。高等学校要成为思想文化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地,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二如何在实践中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的发展呢?以往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总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进一步深化对于艺术教育的性质及其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进一步提高了对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和指导思想,加强了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领导。各地高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艺术教育性质及其教育价值的认识,使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高校应继续着眼于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努力探索,使艺术教育成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激励创新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层面上,而应该被提升到特殊育人的高度,应该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受到应有的关注。

第二,以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为重点和切入口,全面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实施水平,逐步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制。2006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并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高校要以此为依据,切实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使高校艺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应重视高校艺术类教材建设,努力打造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材,不断提高艺术课程建设水平。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应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理顺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二是推进艺术类选修课开设的规范化。许多高校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等院系一级的管理机构,专职负责管理、协调全校的艺术教育,从教学管理体制上保证了艺术教育的实施。有些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并实行学分管理。还有些高校则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审美活动。各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探索,为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课程支持。

第三,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水平。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是师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

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教育部推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委托有关院校实施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培养计划。这项计划将大大改变目前高校艺术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的状况。高校自身也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广大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引导、鼓励艺术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提高艺术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要以科研促提高,以活动推普及,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跨上新台阶。

第四,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活跃艺术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这有利于大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我们党和人民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不断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创作艺术范文10

一、艺术创作的学术价值定位

艺术创作的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纯艺术创作上,具有非商业性特点,强调作品的思想性、批判性和当下性。要求对艺术本体语言进行探索,强调艺术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作品的个性和新锐意识等。其次,艺术创作的学术价值要以社会对其是否需要,即社会价值有多少为基础。真正的艺术品必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首要是社会价值,艺术应有对社会的启迪教育作用。在商业价值上学术价值优先,这样才能巩固其商业价值。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艺术创作现状来看,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围绕作品能否进入市场、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而大做文章的。淡化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淡化了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淡化了对艺术家关于社会生活感受的真实表达,也就缺失了艺术的社会价值,同时也缺失了重要的学术价值。那么其商业价值又有多少呢?无疑是微薄的。

二、高校教师艺术创作中学术价值缺失的原因

(一)认识生活和思考生活的缺失

在理解中有所发现,由发现引发个人的思考与情感,探索美的所在。生活是艺术创作的载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读图时代,照片、图片、各类图像、影像无处不在。这使得一些高校教师有了可直接利用的创作素材,需要什么上网一搜即可。使其对深入生活不以为然,甚至当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认为深入生活是“老观念”,会妨碍创作。这说明我们在读图时代正逐渐远离生活,远离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如今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基本上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体验生活的方式也仅局限于“走马观花”。例如:许多高校的写生课一般是去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或较为偏远的乡村,注意力一般是放在人物服饰或破旧的建筑物上,并抓拍一些照片,回来后依据照片进行创作。这种浮于表面的体验生活方式难以触及生活的本质与真相。20世纪50、60年代的艺术家们会带上画具深入农村、工厂、部队,亲身体验火热的生活。与农民、工人、战士共同劳动生活,结下深厚的友谊。正是他们对生活真诚的感悟与思考,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持久不衰的生命活力。因此,无论艺术创作现状如何繁荣,艺术家个体或是群体都不能忽视“艺术来源与生活”这一真理。要真正用艺术家的视角去认识生活和思考生活,再将所感所想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展现出来。真正做到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相统一,使作品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二)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缺失

责任心和使命感是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属性。当然,以艺术创作为己任的高校教师群体也不例外。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要关注当代、关注社会,要把个人灵感和艺术家的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目前高校对于某位艺术家挣了多少钱的话题被提升得太过重要了,这会在教学中产生一些误导。在当代的艺术领域内,评判艺术的标准几乎都要用经济衡量。艺术家的责任感在不断滑坡。这种社会责任意识的衰退,甚至消失,似乎正在成为当代艺术家的一个“行业标志”。有人认为纯艺术出路太少,全国大展入选不了,入选了也拿不了奖。不如实际点,转向市场捞钱。为了生存走市场道路本无可厚非,这也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为了名利出现了惨重的人心“蜕化”,那种公共道德、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被许多人当作过时的东西丢掉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三)激情和才气的缺失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激情和才气构成了作品艺术价值的真正中心。正如贝多芬所说:只有发自内心的才能进入内心。有人认为,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要找到好的创作题材,能焕发出创作激情的题材。为此,很多人去了云南、藏区等地寻找迥异的地域特点,认为只有在这里才有创作激情。当然,外出采风创作十分必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创作欲望,学习和提高创作能力,加深对生活更真切的体会。但若盲目的将创作激情寄托于外出创作是很不现实的。很多人走马观花般出去一趟,拍了点图片回来,再关起门搞所谓的创作,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在哪里?例如:有的人习惯选择诸如等民族题材来进行艺术创作,希望能以题材的独特在展览中取胜。但由于缺乏创作的激情和才气,作品往往显得十分苍白和肤浅。这其实是一种创作投机。没有创作激情的作品是没有艺术内涵的,更谈不上学术价值的体现了。有人认为,如今的创作题材已穷尽,没有可以唤起内心创作激情的题材了,看什么都一样,见怪不怪,这是一种审美疲劳的表现。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看题材选的如何,其根本问题在于艺术家自身对常见题材的认识与表达。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就会有创作激情的火花,这样的创作才是快乐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进入观者的内心,才会有价值。

(四)真诚的缺失

创作艺术范文11

关键词:异化;艺术创作;美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理论。当时马克思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指出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身的劳动而产生了自身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成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反过来反对主体本身。异化劳动使人变成了非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依然存在,机械化的工业社会把人非人化了,人就像千遍一律的复制品,在社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越来越失去了自我。逐渐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抉择的能力,自愿的消解了个体的独特性。

一、艺术创作主体的异化

(一)被现实所逼迫的艺术家

艺术是艺术家呈现给我们源于真实却高于真实的东西,是艺术家独特的主观思维的展示。但是在当下,艺术作品已经成为艺术家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当今社会中,艺术创造者在进行创作时不得不把艺术品当做一种普通的商品来创作。例如文学的创作,由于生存的压力作家不得不“为赋新诗而强说愁”作家往往根据市场的需要,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文学创作。作家受雇于出版商,受制于市场,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只会一味地迎合读者,由神圣的文学转向了功利的文学。大量技术手段的涌入,取代了艺术创作中作家主体意识的模式,艺术及其艺术家本体的神圣性或精英性因为大量技术手段的应用而被颠覆。不仅是文学界,艺术的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艺术创作者的异化固然是当下现实的逼迫,是有些艺术家无奈的选择。但是真正勇敢地艺术家不应该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和寻找,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和意义的探索。

(二)艺术家的勇气

那么真正勇敢的艺术家应该怎样做呢?马克思认为高尚的艺术家应该具有艺术家的勇气,即敢于忠实于生活的真实。马克思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推崇者,他在提出人物创作方法时,马克思希望勇敢的艺术家要忠于现实,即不回避矛盾。同时,马克思提出了对希勒式的主观主义创作的批评。所谓“希勒式”指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的原话中清楚可见,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希勒在自己的创作中过多的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理念,并且把作品和人物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产物。现如今,在笔者看来希勒的作品亦有很高的艺术性,希勒的作品再现现实,从“心”出发。现代很大一部分的艺术家没能做到从“心”出发,而是从客体的需要出发。一味迎合读者的作家,一味迎合欣赏者的画家,一味迎合听众的音乐家……失去了本我的艺术创作主体是被现实异化的主体。艺术家扔掉了人文关怀、精神追求,卸下了肩上的历史责任,他们不再是时代的“弄潮儿”,而是文化市场中的一名“普通人”。

二、艺术创作的客体世界的异化

艺术所模仿的世界,在高科技手段下逐渐消退了真实性。高速发展的科技并没有使人从异己的力量中解放出来。相反人陷入了更深的异化之中。几乎人的一切创造物都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因此也就形成了异化了的生存状态和世界。

(一) 被理性充斥的世界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的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空虚。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中,人的工作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机械,成为了工具的一部分。人被异化,人的本质收到摧残,整个社会处于异化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的异化?当时一些社会学家、科学家都把矛头指向了工具理性。所谓的“工具理性”,就是人以理性工具来改造世界,控制自然,以求得自身的发展。人的生活活动变成了单纯的工具操作。社会生活慢慢地被理性化和符号化。世界成为某种功利的符号后,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审美意义。整个社会越来越被理性化所充斥,在理性的重压下,感性几乎荡然无存。同时世界作为客观存在的艺术创造的对象,当世界发生变化时,艺术创作的内容、风格、倾向,势必也会发生转变。

(二)被拟像充斥的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现代社会已经被一种比真实还要真实的拟像所充斥。真实不仅成了可以复制的东西,而且复制出来的东西总是比真实还要真实。我们称之为“超真实”。于是我们生活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整个世界都趋近于超真实。真实不在是一些客观现成之物,而是人为生产出来的真实。这种“超真实”它不是变得不真实或者荒诞了,而是变得比真实还真实了。就好比广告或电视剧中宣传的理想服饰;计算机书册中提供的理想计算机技术等等……在这些例子中,模型成了真实的决定因素。虚伪和日常生活中的界限被夷平了……

艺术模仿的世界,在高科技的手段下逐渐消退了真实而变得“超真实”。

三、艺术创作内容的异化

异化现象渗透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消费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艺术创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异化。

艺术的存在,本应该使人在价值虚无感中,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拉开帷幔,追求梦想,不屈不挠。而如今在市场做导向的前提下,许多充满人生关怀和理想,富有高雅情趣的艺术作品被扼杀了。例如在影视文化创作中,在今天这样一个所谓的图像时代、影像时代、电子时代,影视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几乎已经可以不证自明了。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风起云涌。中国影视创作目前的确数量众多、质量平庸,高品质作品稀缺,低水平作品泛滥。我们都还记得,上个世纪从70-80年代,在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中国影视文化充满异类、喧哗和叛逆,标新立异、天马行空的各种美学形态推动着中国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先锋性、前卫性、实验性因素成为一种时代符号。但现在的一部分的影视作品中充斥着自我的潜意识、原始欲、性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内容着重挖掘刺激和冲动的,似乎那样才是真正的生活。首先,影视创作的题材日益向日常生活、世俗欲望靠近,注重体味个人感受、珍视自我的愿望,关注个体的生存质量,逐渐失去了与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的联系;其次,影视作品的内容脱离了道德伦理的限制,在市场利益――票房的刺激下,越来越鄙俗化,重视人的生理愿望,细致的描绘同性恋、酗酒、暴力等情节。

异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绘画领域中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它主要的特征表现为“怪”和“变”。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写到:“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刘氏的论述极具辨证思想,显示了“怪”与“变”的美学轨迹。“异化”不是简单的“变化”,它既可以由“正”异化向“偏”,也可以由“偏”异化向“正”,它是多向的开放式的变异,是艺术完成螺旋式发展过程的催化剂。画家的思想的变异是不可视的,但是思想可以通过创作中表达出来。在绘画领域往往是从“和谐美” 到“怪美”的变异。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的一幅“怪诞”画《蹂躏》,画中一个女人长着眼睛、肚脐鼻子,这是一个身体腹部当脸部的人。当画中这种罕见的、极端超现实主义的场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那种震撼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往往会使人铭刻于心。传统的审美核心是完美,完美的实质是和谐。画家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审美,创作出令人眼前一怔的艺术作品。

四、艺术创作的异化也产生美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那么异化劳动也创造美吗?当然也创造美。固然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美的创造,它对美感有一种有形无形的束缚。但是马克思没有因此而否定异化状态下仍然可以创造美,而就是在论述异化劳动时,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著名论断。虽然异化劳动有摧残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灵的一面,它也有创作美的一面。因为异化劳动仍属于一般生产劳动的范围,是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异化的艺术创作活动也同样如此。虽然它对艺术的审美创造或许有一定的破坏,但是,我们不可以片面地否认它的美的存在。

首先当下的艺术创作不再处于高层建瓴的地位。它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日趋成为人们当下的消费品,使得日常生活变得艺术化、审美化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慢慢消失了,高雅与通俗的对立也慢慢消除了,生活中处处弥漫着艺术的气息;其次,其异化的艺术创作也能生产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优秀的艺术家能把“丑”的形象审美化。艺术家往往从“丑”的角度出发,创作出与传统审美相颠覆的艺术形象。同样是在描写现实生活,这些作品往往更加深入人心,让受众者在快乐、喧嚣的背后看到痛苦,以严厉的眼光,犀利的创作手法来批判玩乐的生活态度和颓废、厌世的情绪等等;再次,由于高科技、创作分工化和市场机制化的发展和介入,无形中创造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一部分的艺术品作为商品流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家居、服饰等都多了许多的艺术化的点缀。既然这些艺术作品要作为商品流入市场,就需要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设计、包装、宣传等程序。因此,这些艺术作品在创作中注入了创作者的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与众不同的包装等,使得这些艺术作品越来越精致。

五、结语

艺术创作的异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艺术创作的主体和客体的异化必然导致了艺术创作内容的异化。我们应该客观且正确的看待这一现象。劳动的异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本质的丧失,但异化劳动也不停地在创造着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创作的异化使艺术推向了边缘化、鄙俗化,但也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陈敦源.“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

学院学报,2001.04.

[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0-

245.

[3]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03:1-4.

[4]张文初,毛宣国.湖南师大文学院文艺美学科点主体性问

题座谈侧记[J].文学评论,2005,02:1-3.

[5]邹国球,曾特清.异化劳动:伦理意义及其阙失[J].兰州学

刊,2004,03.

[6]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 高等教盲出版社,

1998,10.

[7]王雨辰 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新华

文摘 ,2006,(20):94.

创作艺术范文12

关键词:公共;艺术创作;创意;审美

一、艺术创作的方法

在《产生创意的方法》这本著作中,詹姆斯・韦伯・扬完整阐述了创意产生方法过程,他这一套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广告业的基础主要过程如下: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原始资料的采集与整理;第三步:提炼与再造的过程,那就是在仔细检查资料的过程中,通过深度挖掘;第四步:产生创意。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艺术创作之中。

实际上来讲,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与创作力的行为就是艺术创作,其实,创造性即以独特的想法,含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制作手法让人细细品味。大部分艺术创作者认为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创作灵感来临,创意应运而生。事实上并不尽然,必须要经过大量前期积累与实践训练才能产生创意,创意的产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越是丰富的积累,思维模式的碰撞越激烈,就越容易产生创意。这是一种量的积累,需要训练的长期工作。

首先就是主题的确立,以认识为基础对其开展有针对性思考。通过有目的的思考与分析,概念确立、受众的划分、地点与形式的决定、表现手法与材料的选择等,发现问题,彰显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第二步是摒弃依赖完全的想象,作品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发散思维之后还要学会收拢思维,对其进行加工与凝练,不能完全被不可操作的想象所牵制。

第三步是创意雏形的记录,任何一个简单的想法都要记录下来,培养绘制草图的良好习惯,这样的记录经过数量的累积,可以避免创作的雷同。任何一个幼稚甚至是肤浅的想法都有可能成为大型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色彩应用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色彩本身是带有情感属性的,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考虑作品本身的材料、色彩带给受众的感受,还有环境色的影响作用。在考虑材料的选择之前本身的色彩带给公众的感受,得先考虑环境色彩对作品的影响。

温度性首先就是色彩的一大属性,色调的冷暖,长短调的应用会让受众有大相径庭的视觉感受。暖色调让人感到温暖并引发关联的心理感受,冷色调让人感觉寒冷清爽清凉的感觉。在比较中我们得出结论:无色冷于有色,有色暖于无色。以黑色与白色为例,黑色暖于白色,白色冷于黑色。同时,色彩的搭配还能起到视觉收缩与膨胀的效果,给人以空间感与体积感。然后就是综合考虑色彩与环境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综合与系统考量作品的作用性、审美价值、体积感与制作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域差异、环境气候与文化价值观这些因素。需要掌握了解空间所属的类型与其作用,需要掌握色彩心理会给人怎样的感受以及如何营造感觉的过程,需要掌握主体与细节、统一与对比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利用色彩营造出应有的感觉与效果。

三、生活经验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

艺术的作用在于它是活泼的、生动的、激动人心的,这是由于它能把实用与美术融为一体,能够以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具体形式展现美好。而这一切最根本的来源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以何种方式出现的美与审美认知,都需要经过“美的历程”,即在生活经验中积累的审美经验。创作艺术成果,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感经过收集、感受、提炼之后凝聚成一种可与受众分享共鸣的审美体验,将这一切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示。

通过创作公共艺术可以让创作者获得公共认同感,个人的审美经验与受众引发共鸣,进一步深刻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公共艺术是一项“集体艺术”,以个体的角度出发,公共艺术系起大众交流的纽带,让现代社会中的群体回到一种舒适的、亲切的人际交往中。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公共艺术,就是好的、生活化的公共艺术。相同的感受能够带给我们同样的经验产生。反之,同样的经验产生也能带给人们相同的感受。一项普遍性的大规模的社会事件被受众经历时,构建了同样的社群基础,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感知经验是大众的,进而营造出一种内在的情感上的联结。所以,应当以大众熟知的艺术语言形式表达公共艺术。但同时要注意到的问题是,能够获得共鸣的公共艺术创作不代表故意讨好、迎合大众审美,是在创作过程中把大众审美作为构思考虑的基础,重点考虑审美公共性,要求与环境相容的作品展示,与大众结合的学术论点。

完整的公共艺术品不只是创作过程的结束,更是展示过程的开始,最终是受众对艺术平的感知与反馈过程。如果缺乏这些步骤,那么这就是一件半成品的公共艺术作品。受众的观点与看法,不管正面与否,都是作者应该关注的方面。公共艺术的本质是大众的艺术,是需要公众参与反馈的艺术。

例如大众在公园草地上看到石头形状的音箱或灯箱,不会有人认为奇怪,大众的生活阅历会让人觉得石头本就是草丛中的。反之如果在草地上看到了一个食物或者一本书,就会觉得不认同,但是,在当代装置艺术中,经常出现这种反差巨大的作品,用来让受众以另外的角度重新感知与认识,达到审美结果。成功的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与环境相容的、不会第一时间注意到的,大众与之相处,成为环境中的一个部分,身处其中而不知其是艺术。这样的要求对于公共艺术创作也许十分苛刻,这样的观点我更方便理解为:公共艺术创作方法需要融入于生活环境,适应大众审美。这样的生活经验积累都能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比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高压电箱,在我们的设计中就不能把它设计为让人容易接触的物体外形,例如书柜等,这些形象是日常生活中都属于让人有安全感的日常物品,如果把高压电箱设计为这样的外形,让人不易产生警觉。尤其是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低龄儿童。结合生活经验,我们能将其与比较危险的生活形象结合在一起,例如蜂巢,因为高压电箱与蜂巢不仅发出的声音一致,并且蜂巢本身就会让人躲避,有种危险物品的既定形象,这样就能起到保护预防作用。

同时,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逐渐艺术审美的感知与提升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般层面的审美体验也许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但这只是大众的普遍反射。只有内在的真正提升,岁月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才能建立与产生艺术概念与对美的内在含义的理解。就比如:未成年的学生知道橱窗里的衣服是否美丽,会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对美的意识进行搭配,但不一定能够理解包含情感“亲情”一类的艺术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同样的作品可能又会得到完全不同或者更深层次的认识。(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